高三历史复习怎么复习?

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
高二必读: |
各科辅导: |
高三必读: |
各科辅导: |
单元作文: | | | | |
体裁作文: |
教学资源: |
各科复习: |
知识考点: |
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4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指导意见
【摘要】高一高二的同学忙着准备期中考试的时候,高三的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高考前地理论复习,下面是精品学习网准备的&2014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指导意见&欢迎大家点击参考!
一、加强学习,提升高三复习备考的理论素养
登高望远、高屋建瓴。高三历史教学要有这种功底和气势,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中史参》在期中登载的《历史高考能力考查取向与塑造》就值得我们细心学习和领会。文章讲到高考历史能力考查的三级定位为:
第一能力层次:记忆。几乎所有的答题活动都是建立在对历史现象(历史知识)的准确、全面的掌握上的。记忆主要要求是观察和描述。对历史学科而言,则主要是掌握(记住)和说明历史现象的情况。但记忆又不能死记硬背,首先,要弄清历史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各种因素的关系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其次,要通过分析,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征和特点来掌握。
第二能力层次:理解。考试大纲要求理解的方面有:概念与结论;数据、图表、公式、简图的意义及其关系。对历史学科而言,如何达到这一能力要求呢?在学习与复习中有意识地掌握四个步骤:第一步,认识历史事物发生的背景、原因、条件、激发因素;第二步,了解、掌握历史事物的性质、实质等。第三步,总结历史事物的成败原因、历史作用、历史影响、历史地位、经验教训等。第四步,研究这个历史事物与其他历史事物的关系,研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它所反映的历史规律以及和现实的关系。
第三能力层次:应用。
(1)准确阅读材料。包括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发现材料中各方面的信息,正面的、反面的、有用的、干扰的都要发现和区别开来;区别和运用有效信息来回答问题。
(2)有效归纳事物。主要是会归纳历史阶段特点和具体历史事物的特征、特点、性质、实质和所反映的历史规律,在历史上的作用、意义、历史地位等。
(3)作出正确判断。一是对史实掌握的全面、准确、清楚、不含糊、不似是而非;二是有科学的观点和观念,如实事求是的观点。
(4)合乎逻辑推理。在回答问题中要做到:准确地判断问题所给的结论是否正确;准确清楚地表述推理的史实依据和用事实说明问题。也就是以足够的事实说明结论的正确,或者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认识、评论;比较事物的异同等。
除《中史参》外,《历史教学》中学版、《历史教学问题》等权威的、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期刊杂志,都是有利于提升高三复习备考理论素养的重要平台。
二、深化研究,增强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复习备考则会迷失方向,其效果则会或南辕北辙或事倍功半。抬头看路,应建议建立在深化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有四看:
第一,课标的目标要求
课程标准是学科&钦定&的&宪法大纲,它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更是教学的依据,这一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内容编写的依据,课程标准列举的某个知识点,教材编写者必须要将这一问题写进教材。但是,侧重于这一问题的哪个方面、详略如何得当,这里有教材编写者个人自由发挥的空间,我们不能因为教材在内容上的详略表现就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而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的用力,并做适度的补充和拓展。
第二,考纲的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是教育部考试根据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养和能力要求,参照课程标准,结合中学生实际制定的指导高考的文献。理解与把握考试大纲,直接关系到复习备考的方向、考试的结果。历史考查的总体目标是: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运用历史学科思维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考纲中的能力要求主要是四个大目标十二条能力。
考试大纲中的题型示例也是必须高度重视的方向性问题。安徽某备考专家讲到:高考题按照&题型示例&例题的形式来设计。高考试题与&题型示例&例题&高度一致&,说明例题对命题有重大借鉴意义,尝试例题的命题方式&&特别是新增例题的命题方式已&潜伏&于&题型示例&中。尽管命题有其随机性,但《考试说明》毕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例题值得研读(从教的角度看)。《考试说明》中&题型示例&均选自往年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试题,对学生全面了解高考各类题型有指导意义,所以例题值得研读。(从学的角度看)。试题命制存在连续性,研读往年试题有助于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深度阅读:《中史参》2011.9毛经文《考试大纲之题型示例与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
3、考题的变化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考备考的最大信息源就在近年高考试题中。高考试题是最大的指挥棒,它指引着备考甚至课改。因此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关注其变化的趋势是提高复习备考针对性重要前提。如文史常识题,全国高考大纲卷,2007年推出帝王谥号题,接着08年考阴阳文化,09年考官阶爵号,10年考阴阳五行,11年考文献四部分类。2012年的考题(大纲卷)&刀笔吏&。
开放性的评论题,2010年考&历史前提&之后,2011年考&西方崛起;2012年考&冲击&反应&模式。2013年,又有了新的方向,以历史地图和图片为内容,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论证的能力。2014年会是什么呢?值提深思。
三、合理规划,把握不同复习轮次的阶段特征
1、第&轮复习达成&点透、面全、线通、系统&的教学目标。
第一轮复习时间从暑期补课开始到次年二月中下旬结束。第一轮复习是学生学科能力提升的基础,在第一轮复中,不可囫囵吞枣、盲目赶进度,避免历史学习的&泛化&(缺乏历史事件个性的理解)和浅化&(止于表面的结论,而不去深究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科能力。第一轮复习,要注重基础、立足课本、突出主干,体现&点透、线通、面全、系统&字诀的复习要求。
所谓&点透&,就是以历史概念理解为切入口,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主张目的、方法措施(活动内容)、阶级属性、历史影响、历史局限和现实意义等细节作全面的了解,以新材料扩充教材知识、阐释教材中的结论,整体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所谓&线通&,就是体现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打破教材章节的隔离和孤立状态,在整体上认识历史规律,对历史发展的线索全面了解,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所谓&面全&,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各方面的特征要有宏观把握,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认识。在把握历史线索、凸显主干知识的同时,对于&边缘&历史知识也要了解,做到突出主干知识与全面落实并行不悖。
所谓&系统&是指三本必修教材按照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的顺序复习完成后,对三本必修教材进行整合,即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全面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如大事年表的教学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高考历史命题的特点之一是按照历史知识的体系建构来命题,模块之间是有打通的,而不是完全独立、互不相干。总之:纵向的单元知识体系和横向的历史阶段特征整体把握成为第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
2、第二轮复习以小专题教学为抓手,在能力提升上做足文章。
第二轮复习建议从2012年3月初开始至5月中旬。此复习时段可以分为两个节点,3~4月,主要以小专题复习为主,仍然坚持&小切口、深分析、重能力&的专题选择原则;5月开始,以专项训练为主,巩固小专题复习的成果,在学法指导上加大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带总结性的学科基本能力。
(1)专题复习
一要梳理专题现象的发展线索。让专题的主题更实出,结构层次更分明,发展线索更清晰;(也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一轮复习内容对二轮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并落实消化好相关内容。)
二发分析专题现象的阶段特征。引导学生从更为宽广的社会背景中思考问题,对历史专题现象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其方法,不外乎一是联系,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二是对比,把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对比,认识其发展的特点。
三要评价专题现象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专题现象的方法和价值。这样,既对知识的整理和知识的理解与深化,也有历史学习方法的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专项训练
一是限时训练:50分时间,12+3模式。要做到快速、准确、规范。一周两次;
二是题型训练:如专攻41题;专攻选做题;专攻选择题
三是能力专项:将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中的非选择题进行拆分,按照概括类、评价类、背景类、意义类、史观类重新编排,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共同进行答题思维的总结。
(3)适应考试
每周一次的综合适应训练。三科磨合,时间分配。我们要思考和研究三科单独考试的成绩远远大于三科合在一起考试的成绩?这里面的关键是时间分配与思维转化问题。
3、第三轮复习,搞好考评教学,提升应战能力
第三轮复习从5月中下旬开始到高考前。各种训练更为密集,考评教学成为常态。在这一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有效性和规范性两个方面的问题。
(1)有效性
首先是选题的有效性:回顾一年来的复习过程,哪些内容和题型是过关了的?哪些还很欠缺?哪些还完全没有涉及?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选题就是要针对薄弱,查漏补缺,预测高考,防患于未然。
第二是讲解要有针对性,对于概念、方法,不讲则已,讲必力求讲深讲透,举一反三。同时,要进一步梳理好总结好答题思路、解题规律。
(2)规范性
规范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审题、答题、表述、布局、书写、时间分配、填涂等等。本阶段的复习,要训练有素,成竹在胸!如表达要做到术语专业化:即要学会贴近教材语言;模仿教材语言;运用教材语言。文字书写要做到三化:即序号化、段落化、条理化等等。
四、合理选择,提高选做题的得分能力。
从各地高考试题和模拟题来看,选做题难度较低,但想得全分却不是十分容易。湖北地区的历史选做题一共是四个。考生选题是在考前,还是在考中,争议很大,因而各地备考的做法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得分,需要十分认真的对待。
1、选题既要务实,又要灵活
平时备考,我们要力图吃透一本教材,兼顾二本教材,不完全放弃其它几本教材。这主要是从时间、机遇上考虑的。吃透一本教材,时间上也有一定的保障,但风险也还存在。因此必须兼顾二本教材。四本选修都是对必修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对复习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因而不能完全选一样,丢几样。
2、对选修教材的复习应做到:
(1)对于单个的专题知识(即某一单元的内容)要淡化具体知识点的讲述,要注重事件或人物完整的线索梳理和建构,注重背景、原因、意义等内容的综合归纳和提炼。
(2)相同的历史事件要注重相同点的概括和不同点的比较,寻找出历史发展的进步意义。
(3)注重中外历史发展的互动和影响,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舞台中去认识。
(4)精选历史材料,补充选修专题内容,在分析个案历史事件或人物活动的同时,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到对于学生基本历史方法和历史理论的培养上。
五、优化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高考的复习备考应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因为课程改革体现着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不仅是教学的方向,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从新课标的高考试题来看,如果我们的教学和复习工作仍拘泥于旧的教学方法和&应试&经验,仍只关注教材上的文字知识,而不全面把握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话,想提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成绩是相当困难的。在继承传统教学优势的前提下,要主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避免教学中的&本本主义&现象(教材的依托是必须的,但是,一味依赖教材是不可取的,要实现从教材观向课程观的转变,适度的拓展和深入也是必须的)、&零碎化&现象(单个的知识点过度训练)、&弱智化&现象(忽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包办代替一切需要思考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生自主意识的加强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在教学中践行以下7个意识。
1、落实&提前意识&,让学生了解近期教学内容的安排,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教研组要制定并落实具体周密的教学计划(细化到周安排),为学生的提前预习留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强调&主体意识&,基于学情调研下有针对性的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起点。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最需要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标高、内容的& 呈现情景、问题的提出时段,注意课堂点滴细节的反馈和调控,增进学生课堂参与和分享的有效性,将学生课堂学习的关注度、兴奋点提高到极致,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挖掘&问题意识&,让在学生自主阅读和提出问题前提下教师高质量的讲解成为高三教学的常模,让阅读学习成为多数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基础上的授课,是提升高三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举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班额教学条件下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方法,因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4、突出&系统意识&和&综合意识&,把握、突破两轮复习(系统复习和专题复习)的特点、难点是提高高三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
5、凸显&实践意识&,即注重知识的运用价值.这里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的密切联系,构建开放性的历史思维模式。
6、践行&差异意识&,搞好分成互促,实现整体推进,避免在资料、进度、考试上的一刀切。均分是一种责任和进一步提升的平台,基础是能力的载体和抓手,落实整体推进下的培尖育优,要把个性化的辅导落到实处(教学、辅导、批改要增强针对性)。
7、凸显反思意识,优化训练试题,在反馈训练中搞好答疑解惑,重在教学反思。对于常规的教学检测和月考以上的大型考试,一方面要通过确保试题质量提高考试的信度,发挥试题的诊断性、针对性和导向性的最大效能,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考试的高附价值,淡化排名和遴选,加强过程评价,从教和学的两个维度深度展开教学反思。考试反思的价值判断应主要着眼于教学的有效性、整体的推进状态和学生的发展性潜力,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过程和&最近发展区&;反思教师的预设目标与实际效果达成之间的差距和因素分析,既重量的分析,更重质(学生发展性的潜能培植)的定性分析把基础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搞好试卷评讲课是逐渐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反思对于教学整改的意义。可以着力的主要方面有:审题、解题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通过抓限定项、关键词、提示语和隐语等方法提高答题技巧和能力,力求主观题答题要点化、程序化、学科化、段落化和整洁化;基于单个错题的原因分析,而不是仅仅告诉学生正确的选项,学生的错题集是最好的抓手;注重试题评讲中的迁移、变式等再创造的活动,实现一题变多题的目标,重在思维的交式训练;通过经典试题的讲解,引导学生总结出主要历史问题的带有规律性认识。
总结:以上就是&2014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指导意见&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学过的知识,小编祝愿同学们在努力的复习后取得优秀的成绩!
相关精彩内容推荐:高三历史应该怎么复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三历史应该怎么复习?
高​三​历​史​,​高​考​历​史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怎样上好精讲精练 讲练结合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导航:&&>&&>&&>&&>&正文
怎样上好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字体: 】&&&&&&&&&&★★★
怎样上好精讲精练 讲练结合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9:10:09
教高三历史多年、每年都在关注着高考历史题和学生的高考成绩。每年高考成绩下来,我和许多高三历史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已经全力以赴了,为什么高考成绩却不如人意?究竟症结何在?其中的许多问题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只有一条,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思维能力欠缺,最终造成了这种不理想的结局。提高高三历史教学课堂效率,改善教学,已经成为我们当前历史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高三的教学课型主要有三种:复习课、讲评课和练习课,而复习课在高三课堂教学的三类课型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研究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课堂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一、当前高三历史复习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首先:教师对第一轮复习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缺乏了解,认为第一轮复习只是抓好基础,而第二轮复习才是抓能力,只有知识传授,而无能力培养。
&& 其次: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教学以讲授法为主,教师霸占了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或绝大多数时间,教学成了一言堂。教师认为,高三复习内容太多,必须使用讲授法对学生灌输知识,提问、讨论、谈话、阅读等促使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都成了多余。这样的教学势必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被动,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个别教师的教学只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上课如同“炒冷饭”,学生听课无新鲜感,无趣味感。
&& 再次:讲解只停留在对教材的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教学缺乏理论深度,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理论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远远落后于高考对学生的历史理论和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在练习的设计、练习的时机、处理方法等方面的技能上还有所欠缺,难以发挥练习的各种功能。
  二、针对问题,在课堂中紧持精讲精练 讲练结合的复习方法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高三历史复习内容多,难度大;学生普遍基础薄,思维能力弱。教师要上好复习课,提高教学效益,必须首先对高考的命题特点、命题趋势以及《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以及高三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主要特征有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并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改善教学。
&& 我认为,高三历史复习课不同于其他年级的复习课,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在教学目标上,高三历史复习课并不是单纯地“复习”旧知识,它要求学生既要“温故”,更要“知新”,既要巩固知识,更要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解题能力。需要强调的是,从考试改革的主要趋势来看,对能力的考查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所以高三第一轮复习务必要高起点,高要求,要强调学生理论层次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强化其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实现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讨论法、谈话法、问题解决法、练习、阅读法等,这些学习方法的应用,势必要求我们教师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打破“一言堂”。惟有如此,“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的三大目标才不会落空。
 & 按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教学要求,我主张复习课采取 “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分为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训练”两种活动,同时通过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实现师生互动,进而使“讲”与“练”实现有机结合。通过“讲”与“练”的交替进行,使问题逐个突破,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
&& 所谓讲练结合模式,就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在教学目标的统帅下有机结合起来,使讲和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迅速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皮亚杰的“建构论”认为:主体的认识实质上是主体利用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外界客体进行加工、改造、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也得到不断建构和发展。美国某大学也有一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讲练结合模式的着眼点就是指导学生利用其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充分的主动实践,使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同步充分到位,从实质上内化为其新的知识结构,并成为以后重新建构、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础。
&&& 那么,为什么“练”与“讲”必须交替进行?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把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段由教师主讲,第二段由学生练习。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有几点不足。首先,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时间通常都远远超过学生训练的时间,有时因为时间问题,而把课内练习改为课外练习,既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容易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我认为,课堂内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能放到课后去解决,不要每一节课都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教师连续讲解的时间太长,形成长时间的单调刺激,对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使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难以稳定,思维的灵活性降低。相反,在“讲练结合”的模式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各种形式的训练,完全符合无意注意的规律,这样的教学势必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另外,“讲练结合”的模式使“练”的作用更为突出。此时的“练”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及时反馈每一个小单元的教学,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精讲要突出知识的体系结构,练习要服从于讲的体系要求。如今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知识结构体系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强调对历史现象的立体分析,高中教材改革也突出了这一特点。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了它,就更容易理解、记忆学科的内容,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因此,教师讲授的内容必须注重挖掘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必须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历史理论指导下构建起来的,具有内在联系并体现学科特点的体系。它实际也成为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载体,成为对学生传播和渗透能力要素的媒介。“精讲”指的是有选择性地、简明扼要地讲解或阐释历史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理论、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高三需要复习的内容太多,教师的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怎样的讲解才是“精讲”呢?我认为,高三复习课要实现“精讲”,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讲解不能停留在高一和高二的水平,不要“炒剩饭”,应该有所拓展和延伸,应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建立知识结构。第二,在讲解的同时,要注意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阶级斗争、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等基本原理和观点,对具体史实加以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高考试题的立意主要基于以上理论或观点。。第三,重视具体的思维方法的传授,如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评价的方法。第四,对零散知识的归纳,概括性要强,并力求提升到理论的层次。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把书读“薄”,又能适应高考要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们应在教学中广泛地加以应用。
 & 关于“精练”,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在“练”的时机上,“练”可以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教师就重点讲解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二是就某些零散、细碎、深度不大,不需深入阐释,但学生又容易疏忽的知识进行训练;三是就某些重要、学生表面上比较熟悉,而实际上又可能没有理解透彻的内容进行训练。对于后两种情形的基础知识,教师应引起注意,因为高考中常有一些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的选择题,所考的内容往往是我们认为学生能够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但考试得分率却偏低。对于这部分知识,教师确实无须讲解,但可以用做单选题或问答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这种方式还可起到以练代讲,避免重复讲解的作用。
&& 练习设计要针对知识点、重点、难点、理论、方法、思想教育等教学目标,或者说,要把所要达到的目标分解或综合为特定的练习,以便在练习过程中,围绕目标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再作精讲分析。在练习题的选择或设计上,要题型多样,单选题、材料题、问答题兼具,比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练习和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要突出思维方法、审题与解题方法的培养。教师在训练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传授解题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思路,教师适时点拨。&& 但在实践中,许多人感到讲练模式的一个突出矛盾是:练习容易冲淡教学体系,使整个教学显得支离破碎。这实际上是没有切实领会讲练模式的核心,没有正确把握讲练关系的实质造成的。从内容上讲,练习隐含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占一定地位;但从形式上说,练又只是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步骤。二者都要在目标体系的指导下,统筹安排,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就要注意:①练习要依据所讲体系体现出序列性、联系性,使讲和练在内容上能密切配套。不能见题就用,强加填塞。②在题型上可多选一些小型灵活的练习,如选择、简答、恰当的材料,最好选用前几届全国各地高考原题和北京市区各区高考拟题试题,这些题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了解熟悉高考题。
新闻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繁体与简体中文版切换
相 关 文 章
北京拔萃双语学校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北京拔萃双语学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历史复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