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 追及问题问题

高一物理问题_百度知道
按默认排序
因为连通器原理,能量守恒,两边水面等高,也就是(h1+h2)&#47这个其实很好处理;2
然后就是重力势能,水重心下降的势能是(h2-h1)/2*s*g*(h2-h1)/2
如果没有损失的话
总体来看,水的动能前后没变,重力势能总共也不变.
其他类似问题
高一物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一物理问题_百度知道
高一物理问题
GT^2R^3中R和r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不测r和R?老师说是3πr^3&#47,有一道题问飞船绕行星飞行,只需要测量周期;GT^2,则公式为3π/GT^2R^3,可是网上都说公式是3π&#47,求行星密度,那么3πr^3&#47,还说卫星近M的环绕时,R=r;GT^2R^3;GT^2,什么时候用3πr^3&#47中心天体密度公式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r≈R就不成立了;R
。实际飞船就是一个近地天体,要用ρ=3πr^3&#47,就必须测出r与R;GT^2R^3公式中。公式中r与R就消去了。当然要精确地计算;GT^2
所以这个式只适用于 近地环绕天体,r≈R:r------环绕天体的 轨道半径
R---中心天体的半径r与R 是不相等的:ρ=3π&#47。因此只需要测量周期即可 估算 行星的密度。当环绕天体 距离中心天体表面很远时,r&gt。但是当环绕天体在中心天体表面附近运动时(也就是所说的近地天体),只需测量周期,此时 上述公式就可以近似化为;GT^2R^3 至于说的求行星密度ρ=3πr^3&#47
提问者评价
太感谢了,真心有用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r^2=4π^2r/V=3πr^3/3)πR^3ρ=M/GT^2V=(4/T^2
得M=4(π^2)(r^3)&#47GM&#47,r 为环绕天体半径;GT^2R^3 R为地球半径
r,R一个是行星的半径,一个是飞船轨道半径,具体那个是哪个不记得了,反正小的是行星半径。不测rR是因为挨着行星地面飞行时,r约等于R,可以直接约去,就可以用简单的那个公式。
其实r和R都是通用用法,要看题目怎么给已知量,也没有必要记忆密度公式,因为这本身就不是公式,密度等于质量除体积,那么如何求质量呢,一般有两种类型,已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天体本身半径,就利用重力mg=GMm/R^2,其中的M表示天体质量,R表示天体半径;若已知天体的一个卫星的运动学量如:环绕半径r,线速度v,角速度w,周期T,则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等式GMm/r^2=mv^2/r=mw^2r=m4π^2r/T^2。(注:w本身该是希腊字母,但是百度上我不知道怎么打出来)体积怎么求不用我说吧。你最后问的那种情况应该有前提条件,就是飞船在环绕行星表面飞行,这样有mg=GMm/R^2=m4π^2R/T^2,此时的R既是天体本身的半径,也是飞船的环绕半径。
高一物理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一物理问题_百度知道
高一物理问题
变速直线运动确定加速度,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1,为什么不对啊2、地面上观察者以地面作为参考系、V-T图像中,正确的为A物体沿曲线下落,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B物体沿曲线下落,位移大小小于路程我选的A,观察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投下的物体的运动
提问者采纳
就是一条与曲线相切的直线、S-T图像中,斜率代表了速度,所以斜线长是小于路程的!物体的路程是整条抛物线的长度,斜率就代表了加速度,斜率就是过该点的切线。V-T图像中,某点的斜率就是改点时刻的加速度1,是一条斜线,类比、位移大小应该是物体投出点到落地点的连线线段长。要明确位移的定义。2,V-T图像中,不是飞机的高度
提问者评价
我看懂了,所以选你
其他类似问题
高一物理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这个好像没有什么方法吧。你想一下,那是个斜线。而高 度是上下的。
2A不对.因为位移大小指的是初始位置连接的距离
1。平抛运动。位移的平方=水平位移(飞机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竖直位移的平方(1/2gt^2).由于是曲线运动,位移也不等于路程。2.企图用几何作图的方法求斜率,是不行的。比如你明明知道圆的画法,却永远也画不出一个真正的圆。所以得运用数学方法求导来算斜率。
当然,近似的方法也是有的,你从那一点向坐标轴正方向引一条短的水平线短,从线段另一端引一条垂直线与曲线相交。你用竖线长度除以横线长度就是那一点切线斜率的近似值。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的长木板A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B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运动并恰好落在木板上面.设木板足够长,木块始终在板上运动,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2,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1,_百度作业帮
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的长木板A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B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运动并恰好落在木板上面.设木板足够长,木块始终在板上运动,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2,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1,若M=m,u1=3u,u2=u,求:(1)从木板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运动共经历多长时间(2)木板在地上滑行的距离(3)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这是图
(1)已知此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阶段设为A段,为木块为在木板上减速,而木板加速,直到木块和木板速度相等为v1.第二阶段设为B段,为木块和木板速度相等,共同减速的过程,直至停止.在A阶段:木板给予木块的摩擦力是:F块摩=mg*u1=3mgu加速度是:a块=mg*u1/m=3gu木板收到的合力是木块和地面共同给的为:F合板=F地摩+F块摩=mg*u1-(Mg+mg)*u2=mgu木板加速度是:a板=mgu/m =gu 所以两物体共同达到v1时,时间为t1,有公式:v0-(a块*t1)=a板*t1 解得:t1=v0/4gu v1=t1*a板=v0/4在B阶段有,木板和木块合为一体共同受合力:F合=F地摩=(Mg+mg)*u2=2mgu整体加速度为:a合=F合/(m+M)=ug时间为 :t2=(v1-0)/a合=v0/4gu综合A,B段,总时间为t=t1+t2=v0/2gu (2)木板在地上滑行的距离,有两阶段,所以分开算:在A阶段:木板从0加速到v1,时间已知,所以有平均速度公式:s板1=((v1+0)/2 ) *t=v0²/32gu 在B阶段:木板以相同的加速度从v1减速到0,是个逆过程相同,距离也相同:有s板=2*s板1=v0²/16gu(3)木块在木板上所走的距离为A阶段的问题.在A阶段:木块走了S块1,木板走了s板1,所以滑行的距离是s滑=s块1-s板1有运动学知识,平均速度公式:s块1=((v0+v1)/2 ) *t1=5v0/32gu滑行的距离s滑=5v0²/32gu-v0²/32gu=v0²/8gu解毕.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高一物理问题_百度知道
高一物理问题
现施一水平力F作用于A、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均不计、B向右加速运动、B之间,A。A两木块A和B,F的最大值,且A,紧挨着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A、B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时、B间的接触面垂直于图中纸面且与水平成θ角,要使A,质量分别为m1和m2
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833e49adbc713eb93fc50e1/503dd6ded224f4ade25.jpg" esrc="http://c://c<a href="http://c.baidu./zhidao/wh%3D450%2C600/sign=9c4e2f759ee3d6ded224f4ade25.hiphotos./zhidao/pic/item/503dd6ded224f4ade25
提问者采纳
所以有;m2,整体F=(m1+m2)*a,则有F最大=m1g*(m1+m2)*tanθ&#47,最大加速度时候,则;(m1+m2)代入,N 的水平分力=m2*g,tanθ=m2*a&#47,把a=F&#47,个别多分析,所以N的垂直方向分力=m1*g,A所受力垂直方向平衡,对A分析;(m1*g). 对B最大加速度时候,整体。以后这种题目,之间弹力N的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B的加速度,什么地方平衡是关键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再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牛二律求解,即A和B相对静止,临界条件为A离开地面、支持力和F三个力,且只受重力要相对滑动
F=(m1+m2)gcos/sin
高一物理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物理 追及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