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第二师范学院师范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里怎么都有企...

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
数据载入中...
4592577 人关注
院校概况:
招生信息:
报考指南:
院校互动:
| && | 大学公开课
招生与报考
录取分数线
数据载入中...
专业设置及分数线
数据载入中...
学校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专兼职院士等20人。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2010年就业率为95.72%。
就业单位流向:以教育系统和企事业单位为主
每年25%以上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继续深造。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中,55%以上在教育系统就业(其中到重点基础教育单位的占50%以上,到高校工作的约占5%),35%到企业工作(其中被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录用的毕业生约占10%),6%被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录用(见图一)。
就业地区分布:中部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向比例大
我校每年签约就业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其中45%在中部地区工作,20%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10%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6%分布在环渤海经济区,8%到京、沪、津、渝等直辖市就业。每年在中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学生占80%以上(见图二)。
就业新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积极促进毕业生优质就业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改革,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三个中心”(学校信息反馈中心、人才营销中心、学生职业发展中心)的作用,以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为手段,促进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教育部简报》2009年、2010年分别以《华中师范大学多管齐下全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华中师范大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推进毕业生优质就业》为题全文刊发了我校做好就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促培养。学校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联动机制,每年定期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白皮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闯市场。学校构建了以“周五双选会”为主的校园招聘市场体系和以本校就业网、中南高师院校就业网为依托的无形市场体系。2010年,来校招聘的单位较上年增长10%;提供的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人数之比达10:1以上。历年来,6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会成功求职。
――建基地。学校在全国200多个重点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就业实习、实训和见习基地,形成了“立足湖北,辐射中南,面向全国”的基地体系。其中,以“师范生实习促就业计划”和“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计划”建成的基地,60%以上的实习生被直接录用。
――强指导。学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系列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公共课,构建了“2+1+X”全校公共课程体系,实现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前移”。此外,还成立了职业发展研究中心,为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与个性化指导,形成了有组织、有阵地、有制度的职业咨询辅导与研究体系。
社会评价: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多个行业涌现先进典型
我校毕业生广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多个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工作踏实勤奋,适应性强”。
我校素有“中南地区教师培养的摇篮”的美誉。湖北省60%以上的特级教师,毕业于我校。从我校出去的一大批国际奥赛金牌教练、省级名师、市级名师,活跃在全国各地教育战线,此外,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很多校友成为业界精英和高层管理者。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
你还可以输入140字
载入中,请稍后......
载入中,请稍后......
评 论(共条)
高考快讯微博
华中师范大学所在的位置:
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52号
所在省份:湖北
所在城市:武汉
联系电话:027-4
当地天气:[]
loading...
同地区院校关注排行
数据载入中...
同类型院校关注排行
数据载入中...
  所有地址以“kaoshi..cn”开始的网页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网站,高校录取分数线数据(专业分数线除外)由搜学网独家提供,此分数线数据统计时包含了特长生分数数据,因此最低分和平均分可能与院校公布数据不一致。全景校园图片由360数字校园提供。新浪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数据为准。如果您发现网页当中的任何错误,欢迎发送邮件(edu_)或者打电话联系我们改正,谢谢!
高考志愿通
电话:010-
帮你报志愿
高考大讲堂
可以直接输入音乐或视频的 url 地址 还可以输入140个汉字
向 @XXXX 提问:
还没有微博帐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导师介绍---高炳华_新东方网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 文章正文
17:38&&作者:&&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字号:|
  1964年4月生,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校工会常委、校教代会执委、经济管理学院房地产经济教研室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经纪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会员、香港产业测量师学会专业会员、中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经纪人、中国高等院校房地产学者联谊会理事、湖北省房地产业协会理事、湖北省城市房屋拆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司法鉴定人协会土地与房地产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房地产估价协会理事、武汉市房地产估价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研究领域:房地产经济、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主讲课程: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等。通讯地址:湖北武汉珞瑜路100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430079;Email:
  &编著《城市房地产统计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副主编《房地产估价》,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独著《房地产经营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副主编《房地产估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编著《物业环境管理》,华中师范大学,1999.
  &主编《也谈买房--买卖房地产技巧》,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主编普通高校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房地产市场营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主编《房地产估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主编普通高校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业环境管理》(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2007.
  &主编普通高校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房地产市场营销》(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房地产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土地影子费用的计算》.《房地产评估》. 1998.1
  &《中国加入WTO给房地产评估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动产纵横》.2000.1
  &《加入WTO以后的我国房地产评估业》(获全国2000房地产评估征文二等奖).《中国房地产》2000.4.
  &《成功企业是如何成功的》.《经营与管理》.2000.11
  &《我国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市问题》.2000.12.
  &《我国住宅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十大特征》.《中国房地产》.2001.1
  &《市场机会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数量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1
  &《政府失灵及其防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1.1.(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国民经济管理》2001.5)
  &《当前住宅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中国房地产报》. .第一版(通版)..
  &《服务业定价模式研究》.《价值工程》. 2001.4
  &《加入WTO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其应变对策》.《不动产纵横》. 2001.3
  &《21世纪中国住宅发展的十大趋势》.《中国房地产》. 2001.10
  &《房地产评估机构脱钩改制后的核心竞争能力》.《中国房地产》.2001.12
  &《现代物业管理的十大要求》.《南方房地产》.2001.12
  &《实施住宅品牌经营的核心和战略》.《中国房地产》.2002.1
  &《住宅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障碍和对策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当红十大营销理念》.《房地产世界》.2002.5.
  &《Economic analysis of physical housing allocation system and reserved funds system(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与公积金制度的经济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房地产经纪博弈分析与提高效率之对策》.《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3.1
  &《房地产经纪人的核心职能:降低交易成本》.《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3.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与公众参与性》.《长江建设》.2003.4.
  &《住宅产业化理论诠释》.《中国房地产》.2003.9
  &《营销公共关系的战略战术及其效果例证》.《商业研究》.2003.18.(半月刊)
  &《期房抵押价格评估探讨》.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
  &《房地产经纪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4.1
  &《不同交易方式的房地产市场效率博弈分析》.《教育经济与管理(香港)》.2004.6
  &《住宅业必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代经济》.2004.7.
  &《房地产经纪公司自任经理与职业经理管理模式的博弈分析》.《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4.6
  &《改进工商管理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课程教学方案的建议》.《教育研究论坛杂志》2005.2
  &《工商管理专业应合理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课程》.《教育研究论坛杂志》2005.3
  &《工商管理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课程的教学研究》.《理论界》2005.3
  &《品牌差异化营销策略探讨》.《商业研究》.2005.4.(半月刊)
  &《首创辉煌与变革同步》.《城市开发》.2005.8.
  &《房产价格持续攀升的原因和价格监督机制的构建》.《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6
  &《提高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探析》.《企业导报》.2006.10(获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经济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企业评价协会组织的&企业自主创新征文优秀论文二等奖)
  &《未封顶楼盘的按揭贷款问题》.《城市开发》.2006.11.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限度和力度界定》.《经济管理》.2007.11.
  &《关系营销理论的博弈诠释》.《经济管理》.2007.12.
  &《武汉市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武汉房地产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武汉高端住宅市场发展报告》.中国武汉房地产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方法探讨》.估价专业的地方化与全球化国际估价论坛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P494-497。
  &《住宅市场博弈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住宅价格规制扭转市场&失灵&.城市住宅,2009.4
  &《基于噪声交易理论的住宅市场博弈分析》,2009.5.中国房地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hina&s Residential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Growth in Empirical Analysis. 2010国际统计与管理工程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课题类
  &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项目号:991P20):湖北省经济增长中的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2001.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鄂社领办字(2002.3号)项目号:):湖北省住宅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万元)
  &湖北省建设厅项目:房地产产权产籍研究2003.(2万元)
  &湖北省仙桃市房产局项目:房地产市场研究..8万元)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急项目《房产市场的规范与监督》(2003.批准号:,学科代号:G0312,项目负责人张贯一),完成分报告《房产价格持续攀升原因和监督机制构建的研究报告》。
  &主持华中师大教务处教学研究项目():工商管理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课程教学.研究(0.2万元,已通过验收)。
  &主持华中师大网络资源课程《企业运营管理》课件开发项目。2005。(5万元)。
  &湖北省建设厅项目:湖北省房地产经纪人协理考试制度的研究. 万元)
  &主持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统计局项目:湖北省城镇住房状况调查实施方案,(5万元)。
  &参与湖北省教育厅:师范院校应用型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2008年1月,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估价对象界定和描述要求与示范文本》(2008-GJ10;1万元)
  &2008年3月,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研究》(4.4万元)
  &2008年9月,武汉市江夏区房地产管理局:《江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3万元)
更多&&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导读
精彩是人生持续一辈子的过程,绝对不是高考和中考一锤子就可以定下来的,这一锤子只是你的精彩之一!
luckycat520华中师范大学MBA项目
华中师范大学MBA项目
HUAZHONG UNIVERSITY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2000多亩,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她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
所在省市:
创办时间:2009
国际认证:无
院校性质:211 教育部直属
MBA 批次:第八批次
分数线类别:A线
项目网站:
联系电话:027-
院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52号
邮政编码:430097
华中师范大学MBA招生信息
项目类别:
全日制&在职&
是否接受调剂:
招生人数:
历年分数线:
2013年:总分155分,英语41分,综合82分。
2012年:总分150分,英语41分,综合82分。
2011年:总分165分,英语45分,综合90分。
历年招生数据:
招生简章:
华中师范大学MBA项目特色
办学思路明确,牢固树立了人才质量观
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为主线,突出重点,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和专业;强调&以生为本&、&质量为本&,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复合型、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院目前已建设了四个挂牌实习基地,10多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突出
院党政班子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院长、副院长长期在课堂上为本科生上课,以身作则。每学年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专门研究有关教学工作,使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能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质量与效益的关系。院自筹经费投入本科教学呈逐年上涨,从物力、财力上优先保证本科教学。2002年、2003年、2004年院自筹经费投入本科教学分别为50673元、94585元、15370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6%,62.5%。
借科研之力促学风建设
多年来立足结合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人才,在学生中营造学术氛围,激发科研兴趣,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多出科研成果方面摸索出了一条道路。年学生累积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经过多年的努力,涌现出了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先进典型,促进了我院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风建设的办学特色。
华中师范大学MBA专业方向
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管理、金融管理、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MBA著名教授
&刘顺忠(教授)
刘顺忠,男,党员,汉族,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才, 1969年12月出生,籍贯河北省怀来县。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及自动控制系,硕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出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统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运营管理、营销管理、创新管理和管理科学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论文
1. Liu Shunzhong(2012). The impact of forced use on customer adoption of self service technolog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SCI影响因子2.467), 28(4), .
2. Liu Shunzhong(20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tegic type and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competence: a study of Chinese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Service Business(SSCI影响因子1.000),6(2), 157-175.
3.Liu Shunzhong. The role of service innovativenes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orientation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moderator or mediator?,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SSCI影响因子2.579), DOI:10.9., Forthcoming.
4.Liu Shunzhong. Non-internet self-service technology failures and recoveries: Comparing China with the United States, Service Business(SSCI影响因子1.000), Forthcoming..
5.Liu shunzhong. (2009), Determinants of service innovative dimensions in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Evidence from P.R.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Vol. 48, No. 1, pp.95&114.(SCI和SSCI影响因子0.561)
6.Liu Shunzhong.(2009),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Insights from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 13, No. 3 (September 2009) pp.371-392
二、教材和专著
1.刘顺忠编著,数理统计理论、方法、应用和软件计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刘顺忠编著,管理统计学和SAS软件计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3.刘顺忠编著,运筹学和MATLAB软件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4.刘顺忠,荣丽敏和景丽芳编著,非参数统计和SPSS软件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5.刘顺忠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知识系统中作用机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
6.刘顺忠著,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7.Liu shunzhong.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 China,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3.
段从清(教授)
文鹏(副教授)
& &文鹏,1980年生,湖北公安人,管理学博士(人力资源管理方向),201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正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从事企业薪酬与绩效考核、行为伦理及中国情景下的组织行为等领域的研究。同时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咨询与培训活动,共主持和参与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十余项。美国管理学会(AOM)会员、中国管理国际研究学会(IACMR)会员、中国人力资源师培训高级讲师。
一、 通讯及办公地址
武汉市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邮编:430079
电邮:pengwen@mail. 
办公地址:华中师范大学三号楼北楼420室
二、 学历及工作经历
2010.12-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0.12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专业:企业管理
7.8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专业:企业管理
2.6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 专业:工商管理
三、研究领域及专长
1. 薪酬与绩效考核方面:绩效工资(pay for performance)、绩效考核目的或导向(performance appraisal purposes)等;
2. 行为伦理:个体(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伦理型领导(ethical leadership)、道德认同(moral identity)及团队内的(非)伦理行为社会互动;
3.中国情景下的组织行为:领导-部属交换关系(LMX)、导师制(mentoring)及文化价值观(如权力距离、传统性等)。
主要使用SPSS、Liseral、HLM等软件。
赵梅琳(副教授)
&赵梅琳,女,1965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副教授。近些年来主要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企业教育等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一、担任过的主要课程
& & & 《线性规划》 & & & & & & & & & & & & &《管理信息系统》
& & & 《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 & & & &《数据库原理》
《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 & & & & & & & &《物业管理计算机化》
《人力资源管理》
二、主要科研成果
& & 1、《股票运作技巧》,参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
& & 2、《房地产信息及其分类》,独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7月
& & 3、《物业管理计算机化》,独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 & 4、《物业环境管理》,合著,副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刊号,ISBN7-(10,11)
5、《利率调整与股市运作》,独著,《经济体制改革》,1999年增刊,此文荣获第五届&经济发展与改革纵横谈&优秀论文一等奖
6、《师专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第二作者,《周口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5月
7、《经济使用房的&迷局&》,第二作者,《住宅与房地产》,2003年4月
8、《二级市场快速发展财富效应初显》,第二作者,《住宅与房地产》,2003年6月
9、《收入分配对启动消费的制约》,独著,《经济论坛》,2000年增刊
& &10、《复杂科学管理》徐绪松教授(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参与 2万字(第十章--复杂科学管理的整合)。
& &11、Zhao Meilin,&Strategic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 Cultural Perspective&,Presented at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ICIM2008), 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 Dec.10-11, 2008.12
& &12、Xue Fenjv,Zhao Meilin, &Financing strategy and shareholder value creation over firms &life cycle&&, Presented at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Wuhang,Oct.25-26 ,2008.10
13、Zhao Meilin,赵梅琳 桂晓苗& Research o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mmerce in Hubei Province&,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ICIM2011), Nov.12,
三、科研项目
& &1、深圳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深圳房地产市场体系及其运作研究》,参与,1995年底完成
& &2、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日完成,五万人民币,负责计算机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第二排名)
& &3、横向研究项目:《迈得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日完成,一万六千元人民币
系统的开发及研制的全过程(第一排名)项目主持人
4、河南社科基金项目:《多元化办学体制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2003年10月,一万元人民币,第二负责人
5、横向研究项目:河南省农业发展银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方案的设计、实施及运作研究》,2004年10月开始,三万元人民币,主持人
& &6、横向研究项目:《企业员工影响模式的研究》,武汉塑料工业股份有限(集团)公司, 2005年2月开始, 6万元,主持人 项目编号:232421
& &7、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工商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报告》,2005年11月完成,1万元,参与
8、横向研究项目:《燃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武汉天力天然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10月,3万元,主持人
9、横向课题项目:《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引进决策模型的研究》,武汉天力天然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31月-2008年9月,8万元,主持人,项目编号:232938
10、横向课题项目:《渑池县电业局发展战略研究》,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电业局,2008年12月---2011年7月,18.5万元,主持人,项目编号:232527
四、奖励情况
年度校级教学优秀三等奖
& 2008年度优秀工作者
俞小江(副教授)
俞小江,男,1962.2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
4.6 湖北财经学院学习
3.8 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作
6.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
2006.7至今 & 华中师范大学工作
王华莹(副教授)
王华莹生于1964年,湖北省荆州市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华莹副教授于年在中南财经大学全日制学习并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年在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9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6月被聘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导师。
& & & & & & & &
一、 通讯地址:
武汉市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邮编:430079
二、 学历及工作经历
5.7 & 中南财经大学本科生,工业经济专业
1985.7- & & & &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9.6 &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区域经济学专业
三、研究领域及专长
1.中小企业的发展:发展环境、融资状况、技术创新。
2. 统计分析方面:偏好搜集、应用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
能熟练使用Excel完成专业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能使用CPPS软件进行预测分析。
四、著作及部分发表论文
1.《金融理论与实务》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2.《跟着庄家走》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第一版
3.《会计学基础理论》参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4.《投资项目管理与评价》副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2000年9月 &第一版
女,1974年9月出生,北京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世界经济学会理事。email:.
一、学习及工作经历
1、学习经历
9.6 &武汉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茂荣教授
04.6 武汉大学 国际贸易学专业 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林玲教授
6.6 &武汉大学 世界经济专业 获经济学学士与法学士学位
2、工作经历
1996.7&至今 & &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其中:2012.8前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学
二、教学与科研情况
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主持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湖北省社科基金1项----中国与欧盟经贸摩擦问题研究(【);湖北省十一五教育规划项目1项-----本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承担2项横向课题,经费35万元。主编国际贸易实务教材1部,参编教材《国际金融》、《金融学》2部,合著1部。在《统计与决策》、《湖北社会科学》、《武汉科技大学学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部分CSSCI论文:
1.&中国与欧盟经贸摩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9期
2.&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中的财政约束条款质疑&,《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
3.&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制度改革探讨&,《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9期
4.&中国与东盟国家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5.&绿色壁垒的概念与效应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6.&The Analysis on the Feasibility and Outlook of Monetary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MASS2011会议论文,2011.8,EI收录
7.&The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of Third-party Payment&,MASS2010会议论文,2010.8,EI收录
8.&中国传统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第五届创新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08.7,ISTP收录
陈军亚(副教授)
& & 1973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199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年6月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博士学位。
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430079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0.09至今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作
2011.06 - 2012.06 芝加哥大学访学
2005.09 & 2009. 0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国际贸易学博士学位
2001.09 - 2002.01,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访学
1997.09 - 2000.07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获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
主持2010年武汉市发改委&两型社会建设及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制度创新&课题研究。
主持教育部青年项目,&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研究&, 立项号:09YJC790110。
主持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立项号:2009DEA045。
主持湖北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湖北省FDI流入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污染控制研究&, 立项号:2009032。
《论外资对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江汉论坛》,2013年第3期。
《中美贸易发展对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经济评论》,2011年第3期。(第二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底2期。
《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光明日报》理论版日。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分析&&兼论中国的承接能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xport Enterprises and the Proposals Against It,Enterprises Grows in Sustaining Eff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rient Academicform Forum &OCT &2009
&XML-base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for e-Commerce,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st and Measurement &ICTM 2009。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分析》,《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5期。
《欧洲宪法危机及其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 行政法学》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
《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及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对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现状及应对措施》,《当代经济》,2007年第9期。
《中韩贸易不对称依存关系分析》,《北方经济》,2007年第16期。
《广信事件沉思录》,《经营与管理》,2000年第3期。
《&99上半年证券一级市场投资情况分析》,人大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2000年第2期。
华中师范大学MBA项目资讯
14:08:18? 9:36:10? 9:41:27? 9:55:38? 9:55:37? 9:34:11? 9:35:42? 9:35:41? 9:35:40? 15:53:58?
华中师范大学MBA院校专访
华中师范大学MBA优秀校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中第二师范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