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北农林年科技大学科技大学的专业?

----国内知名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数字图书期刊----
清华出版社文泉书局
----程序设计学习----
关于印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文章来源:由本站收集整理
各有关学院(系、所、部)、处(室)、直属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经日第九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地址:中国·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
邮编:712100
电话:029- 传真:029-关于高校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的调查分析——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的调查--《高教论坛》2014年11期
关于高校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的调查分析——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的调查
【摘要】:通过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级金融学专业54名转专业同学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入学时即具有转专业的想法,转专业是学生的理性选择,个人兴趣和就业前景是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动因;转专业的效果方面,学生整体对转专业持肯定态度,转专业后学习态度明显转变,学习成绩也较非转专业学生更为优异,但转专业后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面临诸多问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647【正文快照】:
选择合适的专业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个 数的录取制度,使得学生为了提高被录取的概率,人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高校基于分数而 填报志愿时选择服从调剂,部分学生最终被录取的不是特长兴趣的录取制度、学生填报志愿的盲目 专业并非其第一志愿专业,导致学生在没有进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琳;唐晨;钱静;秦虎;孟慧;;[J];心理研究;2011年03期
党远鸿;钱静;秦虎;徐琳;孟慧;;[J];心理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崟;刘达玉;王卫;;[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徐兆学;;[J];广西教育;2009年27期
张洁;王杰;;[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年08期
张修海;苏广才;庞祖高;汤宏群;;[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金俊;;[J];江苏科技信息;2012年01期
黄宝宽;;[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侯言向;;[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04期
石志建;葛伟;杨玉荣;;[J];河北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黄旭程;黄智慧;王莹;;[J];考试周刊;2013年10期
闫妍;;[J];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英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刘娟;[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陈玉华;[D];南华大学;2012年
王月红;[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张海燕;[D];南昌大学;2012年
吴慰;[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张莹;[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王丹;[D];西北大学;2014年
谭红琴;[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葛欢;[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葛明贵,余益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赵永亮;[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李凡,刘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文辅相;[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解登峰;;[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唐民;刘玮;;[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解登峰;谢章明;;[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1期
黄伟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02期
孙士宏;;[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6期
原霞;[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卫平;;[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杨忠海;;[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年11期
荀守奎;朱炜;卢清;;[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廖继胜;刘志虹;;[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王富强;穆瑞田;;[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佘德容;阮明烽;王莉;;[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8期
杨其滨;焦方义;;[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10期
游碧蓉;郑境辉;;[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詹小颖;王瑛;;[J];梧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张启文;赵星星;;[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华;;[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陈为涛;;[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和法堡;[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赵凤华;[N];科技日报;2011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邱兆祥;[N];光明日报;2012年
余潇;[N];福建日报;2011年
朱其锋;[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傅宏宇;[N];中国教育报;2002年
汪洋;[N];社会科学报;2008年
李琼;[N];中国保险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书成;[D];中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您现在的位置: >
> 关于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生咨询的常见问题列举
关于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生咨询的常见问题列举
发布时间: 作者: 出处: 浏览:5889次
1.学校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情况
●地理位置
学校地处陕西杨凌,西安远郊,关中平原腹地,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陇海铁路、西宝高铁和西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不到百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杨凌东临西安、咸阳旅游圈,西依佛教圣地法门寺,南靠太白山、楼观台,北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之陵墓--乾陵,旅游线路均在百公里以内。
●自然环境
区内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全国著名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风景区。杨凌有目前国内设施最全、标准最高的水上运动中心,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校园占地面积6000余亩,古老和文明完美结合的校园环境,鸟语花香,素有“花园学府”之美称。杨凌城区与学校校园相互交融,“校在城中,城在校中”,是名符其实的大学城。
●基础设施
学校校园建筑面积93.05万平方米,拥有馆藏印刷型文献210.47万册、电子图书110.83万册的现代化图书馆、设施先进的实验室、高规格体育馆、标准化的学生公寓和食堂,校园网全面覆盖教学办公区和学生公寓生活区。学校博览园有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等5个专业博物馆和室外蝴蝶园、树木园及多种植物种质资源圃等,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农业博物馆组群。其中昆虫馆是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收藏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20多万号。
2.杨凌介绍
杨凌,是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故地,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有众多历史古迹,人文环境浓厚。
杨凌,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农科城”,1997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杨凌建立我国唯一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示范区由国家18个部委和陕西省联合共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政府向APEC组织开放的十大科技工业园区之一,全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六个实验区之一,国家“十五”期间重点支持发展的五大高新开发区之一,是集农业历史文化、现代农业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中国绿色硅谷”。
3.对考生的外语语种有无要求?
我校专业限语种考生报考,单科成绩不得低于该门课程满分的70%。报考专业须通过省级招办组织的口试;我校专业实行汉英双语教学,建议报考该专业的考生,最好为语种;报考其它专业外语语种不限。
4.学生进校后可否转专业?
为了使学生发挥个人爱好和特长,学生进校一年后可以申请转专业。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A.经学校考核认定,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专长的;B.学生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它专业学习的;C.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的;D.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经转出学院、转入学院同意、教务处批准后转专业。
5.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怎么样?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统筹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
学校与有关省、市、地人事部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三峡集团、中粮集团等大型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与 200多家全国有影响的大中型企业、行业龙头及不同区域用人单位联合建立了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有效对接;每年安排多次大中型综合性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举办专场招聘会四百余场,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注重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就业咨询工作,构建了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就业援助等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开通了“职前教育网络学堂”、“职业测评”、“就业信息平台”等网络服务模块;针对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学生开展就业援助计划,通过针对性指导、重点推荐等方法,使困难毕业生充分就业。
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就业渠道宽广,初次就业率连续10多年保持在90%以上,在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每年毕业生考研或出国深造比例达30%以上,毕业生能够到政府机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行业就业。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经济建设重点区域等地方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为人诚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6、哪些专业就业情况较好?
近几年,工科、理科、经济专业的就业情况是稍微好些的。比如,、机械设计及制造、、食品工程等专业,因为社会需求量是比较大的,所以就业情况比较好。
但这是动态的,是相对的,是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变化的。比如前几年就业较差的农科生,现在就业状况正在好转,《2007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就说明了这一点,该书公布,上海高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位列第一。调查显示,在本科生层次,毕业生就业率分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教育学和,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农科类发展潜力比较大。我校大量的重点学科在农科,学生进一步提高的机会和出国留学的机会相对要多一些。
7.毕业生考研情况怎么样?
我校设有研究生院。每年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品学兼优者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免试的学生总数约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5%。只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经学生所在学院推荐,并上报学校推荐免试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即可获得免试读研的资格。免试生既可以在本校就读,也可以被推荐到外校就读。学生可报考我校和全国相关高校、研究单位的研究生。每年毕业生考研率达30%以上。
8.国际合作交流、学生出国留学情况如何?
开放式办学
学校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坚持“以外促内、开放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新西兰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国(境)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学术文化交流、科研合作、人员互访、学生培养等活动。现有7个国际科研合作交流平台和2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基地。每年有千余名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和学术交流。校园各类国际学术讲座异常活跃,平均每一天就有一场国际学术讲座。学校创办的“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农业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国际交流平台。
学生出国留学
学校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研究生项目”实施单位之一,坚持“三个一流”标准,即: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自2007年该项目实施以来,通过该项目我校已有692人被录取,分布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等22个国家,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66人,占总人数的53%,联合培养博士326人,占总人数的47%。该项目本科生录取数量也逐年上升,目前共有54名本科生被该项目录取。
学校是欧盟Erasmus Mundus奖学金和奥地利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合作单位之一,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派遣资格。学校设有留学服务中心,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咨询服务。学校先后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犹他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北卡洛莱纳大学彭布洛克分校、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1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签署了本科生“2+2”、优等生项目等联合培养项目协议,选拔优秀学生赴国外大学学习,每年有许多本科生申请到国外著名大学奖学金出国留学攻读学位,形成了学生出国多渠道派出的留学新格局。
9.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何政策?
为了鼓励学生早日成才,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以下政策:
①培养模式多样化。学校设有生命科学类“”和“国家” 本、硕、博连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②本科生学习成绩优秀可以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硕士生优秀者可直接推荐攻读博士学位。
③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实行规定弹性学制,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可提前毕业或考研,也可在规定的年限内申请延长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10.学校的培养特色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产学研结合育人
学校是国家唯一所与科研院所合并的全国重点大学,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众多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基地和杨凌高新产业示范区科技园区等,依托这些雄厚的科研实力,众多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校级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三大类实践教学平台,教学、科研、推广有机互动,促进了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供实践教学设施齐全。仅校内教学试验园区就有:农业与生命科学实验园区、动物生产教学实验园区、工程训练中心等十大实验园区。校外实习实验教学基地遍及全国16个省(市),学生可进行教学实习、科研实践;各专业实验室齐全,设备先进。
● 大学生科技创新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技能学分”,促进大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增强创新能力;2007年我校成为“第一批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项目”立项学校,全国仅60所高校获得立项。每年列支100万元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500余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涉及学生2000余人。学校大力支持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多渠道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能力。
11.学校有哪些名牌专业、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
省级特色专业14个(、、、、资源、、、、、、、、、);
省级名牌专业 11 个(有、、、、、、、、、、)。
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等三个特色专业。其中专业以及葡萄酒学院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葡萄酒学院更是亚洲唯一的一所。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农林类专业充分涵盖了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的前沿。
12.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如何?
我校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9个大学生艺术团、7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参加。每年都举办 “校园文化之春”、“金秋文化艺术节”两个大的艺术节,以及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活动。每年举办百场“素质报告会”,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连续20次被评为陕西省和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优秀生有何吸引政策?
为吸引更多的优秀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我校,进一步提高我校生源质量,勉励其继续努力,学有所成,特对优秀本科新生予以奖励。等级及奖励标准:特等奖:免缴学费,并给予5000元/年生活费补助;一等奖:免缴学费,并给予3000元/年生活费补助;二等奖:免缴学费,并给予2000元/年生活费补助;三等奖:免缴学费。按条件评定,名额不限。具体奖励评定办法,请查阅我校招生网公布的优秀新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14、有无奖学金?对经济困难学生有何资助政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专业奖学金、各类社会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多元化学生奖励资助体系。每年用于学生奖励及资助的金额高达4000余万元。
国家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人民币,并颁发获奖证书。每年我校名额300余名。
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资助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人民币。每年我校名额600余名。
国家助学金: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每人每年平均3000元。每年我校基准名额6000余名。
专业奖学金
学校各专业均设有专业奖学金,按综合测评成绩分等级确定,每年发放奖励金额达900多万元。
社会各类奖助学金
学校设有曹德旺助学金、唐仲英德育奖学金、朱英龙贫困助学金、思源奖学金、先正达奖学金等社会奖助学金20余项,每年累计金额约400万元。
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学校或开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省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金额原则上每人每学年不超过6000元。
学校对符合国家特殊政策的特困学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
主要解决学生在校期间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其他特殊原因而产生的临时生活困难。
学校设有勤工助学专门管理机构,设立相对固定或临时性的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缓解其经济困难。
学校在每学年新生入学时,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对被录取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使他们能及时报到入学。
15.学校在本科教学方面具有哪些优势?师资队伍情况如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基础设施、教学服务设施、教学研究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校风学风等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些优质的办学资源、雄厚的办学条件,以及我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我校本科教学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成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在2005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我校获得了“优秀”。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科研队伍,不仅有治学严谨、成果丰硕、造诣精深的老专家、老教授,还有富于创新精神、逐浪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以及思想活跃、充满生机的青年教师。现有教职工4557人。其中,专任教师1626人,专职科研人员296人;教授327人,副教授409人;博士生导师308人,硕士生导师821人;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9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3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3人。&
拥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 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5个硕士点以及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此外,还有MBA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同时科研有力的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建校以来,学校共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曾经在我校工作31年的李振声院士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我校的小麦育种在全国处于前列,早在上世纪50年代全国劳动模范我校赵洪章教授育成的碧玛一号小麦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创我国推广面积第一。设施先进的实验室、高规格比赛的体育馆、众多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以及由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杨凌示范区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组成的三大类实践教学平台等,这些软硬件结合,教学、科研、推广有机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6.学校有无加降分政策?
学校执行教育部公布的加降分条件,各省自行规定的加分我校不予执行。学校对符合教育部政策性加分或降分的考生按加分或降分后的投档分数录取。分专业时按各省级招办的投档分数确定录取专业。
17.学校对考生身体状况有无特殊的要求?
学校执行教育部、卫生部、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请考生按照指导意见填报专业。
18.如何报考学校的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特长生和网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
报考我校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特长生和网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的考生,请在每年11月左右随时关注我校招生网公布的信息、政策及报名办法。
19.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近几年我校的录取情况,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充分了解我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选择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兴趣与爱好的专业报考;
②准确了解我校当年在该省招生计划及专业的有关要求;
③参考我校前几年各专业在本省的录取分数线,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④在对待是否服从本校专业调剂时,考生要慎重,如果填写“服从”,可以增加被我校录取的机会,如被录取到你不十分满意的专业,可在一年后按学校有关转专业条件,申请转专业。如果填写“不服从”就意味着学校只考虑你所填报的专业。因此,被录取的机会也就会减少。
20.学校的食宿环境如何?
住宿环境优美,学生人均住宿面积居全国高校前列,学生宿舍分六人间、四人间两种,实行公寓化管理、设施齐全,冬天有暖气。学生浴室每天开放。网络、电话接入学生宿舍。
学生食堂宽敞明亮、干净卫生、饭菜质量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口味。
21.学校的各项收费标准?(如有变化以文件为准)
(1)学费标准:农科类3025元/学年;非农科类、外语类4950元/学年;文史类3850元/学年;艺术类9900元/学年,职教师资各专业5500元/学年。
(2)住宿费标准:4人间1000元/学年;6人间950元/学年。
通讯地址:陕西省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农路22号
编:712100
咨询电话: 029-0
学校网址:
监督电话: 0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北农林年科技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