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 考试试题找特岗考试试题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5年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应该看哪些书?_百度知道
2015年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应该看哪些书?
提问者采纳
一、2014年吉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10套。二、2014年吉林特岗教师考试大纲与分析详细介绍。三、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全套在线视频课程(重点)。四、2014年吉林各专业习题及基础知识。五、教师招聘考试在线音频教学。六、各省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参考。七、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写作与面试资料)。八、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订触斥吠俪杜筹森船缉德修养知识点及练习。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学技能知识点及练习。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及练习。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1.教育基础知识测试(笔试)  教育基础知识测试由省教育厅组织全省统一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测试满分100分,考试内容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在考试内容上,订触斥吠俪杜筹森船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内容比例大致为6:3:1。在考试题型上,客观题占80%,主观题占20%。考试时间为2.5个小时。  2.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说课)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说课)由各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内容为考查所报学科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各市教育局在教育基础知识测试(笔试)成绩达到全省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按照所报岗位招生计划数1:2比例确定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说课)的考生名单。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说课)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线,不及格者无录取资格。你可以关注辽宁教师考试网,您可以在站内找到历年真题、阅读资料、考试题库等复习资料供您复习。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已回答529420
响应时间&13小时
特岗教师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2分,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粘贴(zhān) 玷污(zhān) 龌龊(wò) 运筹帷幄(wò)  B.蹉跎(cuō) 磋商(cuō) 遭殃(yāng) 怏怏不乐(yāng)  C.飞镖(biāo) 剽悍(biāo) 绯红(fēi) 妄自菲薄(fēi)  D.蜿蜒(yán) 筵席(yán) 市侩(kuài) 脍炙人口(ku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葱茏 绊脚石 怨天尤人 一如既往  B.迄今 名信片 提纲挈领 老成持重  C.幅射 照相机 有恃无恐 竭泽而渔  D.气概 座右铭 满腹经纶 世外桃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_________,作出诊断。  ②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父母应适当加以_________。  ③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_________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病症、干涉、虽然  B.病症、干预、即使  C.病征、干预、虽然  D.病征、干涉、即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C.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  D.我的家乡有一片竹郑蚋捅讨瘢粲舸写校滴彻邸U饩吧梦揖镁媚岩允突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B.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C.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6.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腾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纹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或者生活的。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成设计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像。  ⑤铜的性格,因为锡与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的硬度增加。  A.④②①③⑤  B.③④②⑤①  C.①④②③⑤  D.③⑤④②①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差错(chā) 饿莩(piǎo) 央浼(miǎn) 辎重(zī)  B.赝品(yàn) 燥热(zào) 忖度(chǔn) 束缚(fù)  C.蹩进(bié) 癖好(pǐ) 偏裨(pí) 连累(lěi)  D.瘐毙(yǔ) 打烊(yàng) 便宜(biàn) 愀然(qiū)  8.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旗杆 勘查 百无聊赖 掎角之势  B.敕造 寒暄 天理昭然 湛湛青天  C.灯盏 厮打 流觞曲水 戌戊变法  D.暮霭 窈窕 茕茕孑立 兵荒马乱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个句子所运用的比喻_________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②人可以抛舍很多,但绝不可抛舍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去了对它的_________,便失去了良知。  ③谢冕说
【责任编辑:NO16724】说过:“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_________诗人抒写的情感,但这并非最后的目的。”  A.包涵、眷念、领略  B.包含、眷念、领教  C.包含、眷恋、领略  D.包涵、眷恋、领教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的周德鸿老师不仅精通数学,还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学生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B.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励精图治,确定深圳地铁二期工程建设标准要达到日运营100万人次的要求。  C.国庆期间,西安大雁塔广场到处是游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非凡。  D.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粗枝大叶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严谨精神。  11.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  A.学生作文个性差异是很大的,这种差异包括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同一个体在不同能力层次上的差异造成的。  B.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  D.在美国家庭中,汉语已成为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又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小说集,其中《药》选自《彷徨》,《祝福》选自《呐喊》。  B.世界文学“四大吝啬鬼”指的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契诃夫《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C.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  D.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是指《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  二、阅读题。(每题2分,共14分)  (一)完成13―15题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结合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压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并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20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基础。  13.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14.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责任编辑:NO16724】  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  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  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  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  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表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  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1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  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进展。  (二) 完成16―19题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分子扩大了的DNA,其双螺旋结构比自然界已发现的任何一种DNA都要宽。这种大分子DNA不仅耐热性好,而且还能在黑暗中发光――这一特性可能对检查人体基因缺陷十分有用。  DNA的典型形态是双螺旋结构――两组平行的基因信息像一根长长的盘旋的梯子一样联结在一起。每一节梯子都由两个互补的碱基组成,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为碱基对。  自然界只有4种天然碱基,它们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由于4种碱基各自独特的形态和大小,T常常与A配对,G常常与C配对。其他的配对形式(如A配C,G配T)都会因为太宽或太窄而不能形成双螺旋结构。  人类DNA由约30亿个碱基对按特定顺序排列组成,它们将人类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基因信息拼写出来。只要一两对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出错,基因密码就会出现混乱,从而导致婴儿在出生时会出现可怕的畸形或导致像癌症和镰状细胞贫血症这样的疾病。  加利福利亚理工学院的化学家纳尔逊?伦纳德在20世纪70年代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个苯环嵌入碱基A,得到了一个大碱基xA, xA比普通碱基A宽了约33%。斯坦福大学的科尔和他的同事们继续了伦纳德的实验。  斯坦福大学的这个研究组使用与伦纳德相似的方法得到了xT――一种大小为自然T两倍的合成碱基。接下来的挑战是将这些大碱基嵌入双螺旋结构。  他们通过将xA与自然T组合,xT与自然A组合,从而合成了完美的双螺旋结构。一种比自然DNA宽了约20%的新的稳定的DNA形态诞生了,研究人员将它命名为“扩展DNA”或“xDNA”。  研究人员发现xDNA有几个比自然DNA更加优良的特点。比如说,xDNA比自然DNA的耐热性好。在实验室环境下,自然DNA的分解温度是21.3摄氏度,而xDNA在55.6摄氏度时还依然保持完整。  科尔说:“一般说来,体积大的物体比体积小的物体耐热性好,DNA也不例外。”  他补充说,大一些的分子一般会发出荧光,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自然DNA不发光,而xDNA却发出一种紫色光,使它在显微镜下被看得很清楚。  在自然界,DNA携带了所有的遗传信息并传给后代。科尔正在研究xDNA是否也有这种功能。  不过他警告说:“这种新的DNA不太可能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中发挥功能,因为它太大了。不过,我们希望,有一天它会成为地球上或是其他星球上的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的基因物质,这样当我们往其他星球上派探测机器人时,我们就会知道要在冰层下寻找什么样的生命形态。”  16.下列关于xDNA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xDNA是一种人造DNA,其双螺旋结构比自然界已发现的任何一种DNA都要宽,是一种大分子DNA。  B.xDNA是美国科学家们连续研究的成果,它是由科学家们先合成一些大碱基,而后将其嵌入双螺旋结构而成。  C.xDNA与自然DNA相比,耐热性更好,而且还能在黑暗中发光。  D.xDNA的诞生可能为人类诊断自身基因缺陷带来帮助。  17.下面对“双螺旋结构”和“碱基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双螺旋结构是DNA的典型形态,它由两组平行的基因信息像一根长的盘旋的梯子一样联结而成,故名“双螺旋”。  B.碱基对是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单元,
【责任编辑:NO16724】它由两个功能互补的碱基组成。  C.碱基的配对受形态和大小的限制,有较稳定的配对形式,太宽或太窄的配对形式都不能形成双螺旋结构。  D.人类DNA由约30亿个碱基对按特定顺序排列组成,它们将人类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基因信息拼写出来。  18.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基因排序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只要一两对碱基对的排序出错,就会致婴儿畸形或其他的一些疾病。  B.xDNA比自然DNA耐热性好,自然DNA的分解温度是21.3摄氏度,而xDNA的分解温度是55.6摄氏度。  C.在自然界,DNA携带了所有的遗传信息并传给后代,xDNA是否具有这种功能尚在研究之中。  D.xA和xT是两种人工合成的大碱基,科学家将它们分别与自然T、自然A结合,从而合成了完美的双螺旋结构。  1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说来,体积大的物体比体积小的物体耐热性好,这一规律可以解释xDNA比自然DNA耐热性更好的现象。  B.大一些的分子一般会发出荧光,DNA也不例外,这就可用来解释xDNA与自然DNA在发光问题上的差异。  C.因为xDNA太大了,科尔认为它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中发挥功能的可能性不大。  D.如果xDNA将来能成为地球上或是其他星球上新的生命形式的基因物质,它就会为我们的太空生命探索提供指导。  三、文言文阅读。 (20―26每题2分,27题6分,共20分)  (一)完成20―22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徙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坐:获罪  B.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令: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请假: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为狱:主掌讼事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B.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西伯,伯也,拘于h里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D.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二)完成23―27题。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
【责任编辑:NO16724】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d尉,四迁左台监察御史。  长安中,御史大夫魏元忠为张易之所构,配徙岭表,太子仆崔贞慎、东宫率独孤t之饯于郊外。易之怒,使人诬告贞慎等与元忠同谋,则天令怀素按鞫,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则天怒,召怀素亲加诘问,怀素奏曰:“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昔彭越以反伏诛,栾布奏事于其尸下,汉朝不坐,况元忠罪非彭越,陛下岂加追送之罪。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则天意解,贞慎等由是获免。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使还,迁考功员外郎。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  开元初,为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三迁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怀素虽居吏职,而笃学,手不释卷,谦恭谨慎,深为玄宗所礼,令与左散骑常侍褚无量同为侍读。怀素病卒,年六十,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赠润州刺史,谥曰文。  (选自《旧唐书》)  2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天令怀素按鞫 按:查办  B.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 典:主管  C.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 受:同“授”,接纳  D.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 讽:用含蓄委婉的话暗示  24.下列各项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  B.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  C.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  D.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  2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马怀素处事平恕的一组是( )  ①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  ②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  ③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  ④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  ⑤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  ⑥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怀素家境贫寒,他白天砍柴割草,在晚上燃柴读书,终于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章写作。  B.马怀素用汉朝不给向被处死的彭越奏事的栾布判罪,说明判处给被流放的朋友送行的崔贞慎等人是不恰当的,从而使武则天改变了初衷。  C.张易之诬陷崔贞慎和独孤t之,武则天让马怀素按照诬辞审问,但马怀素坚持正义,最终使崔贞慎和独孤t之获免。  D.当时权贵和外戚放纵无忌,请求怀素假以官府的名义行他们的私事,但怀素没有阿谀顺迎他们。  2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  (2)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  (3)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28.(1)一、二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三、四句写出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五、简述题(本题共16分)  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  六、教材分析(本题共20分)  对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做出分析。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  1.D 【解析】A中玷污(diàn);B中怏怏不乐(yàng);C中剽悍(piāo),妄自菲薄(fěi);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2.A 【解析】B中名信片→明信片;C中幅射→辐射;D中世外桃园→世外桃源;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3.C 【解析】略。  4.A 【解析】B中“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C中“
【责任编辑:NO1672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亦用以形容急于求成。D中“难以释怀”:无法放弃,无法割舍。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5.C 【解析】A项定语语序不当。“180多家”的位置应放在“单位”前面。B项词语赘余和语序不当。应为: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如此独特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D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又”承前面的主语“小刀”,应该放在“肉烧熟了”之前,可改为“又可以在肉烧熟了后用它作餐具。”  6.D 【解析】略。  7.C 【解析】略。  8.C 【解析】C项中的“戌戊变法”应为“戊戌变法”。  9.C 【解析】略。  10.D 【解析】A.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使用对象有误。B.励精图治: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语意与语境不合。C.不绝如缕:如同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几乎要断,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D.粗枝大叶:(1)形容很简略,不细致,不具体;(2)形容作风草率、不认真。在此句中其意思为第一种解释。  11.A 【解析】略。  12.C 【解析】A.《药》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B.《死魂灵》作者为果戈里。D.《水浒传》作者应为施耐庵,《三国演义》作者应为罗贯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9题  13.D 【解析】D项错在不是“气味分子”而是指气味分子经过复杂作用转变成的“电信号”。  14.C 【解析】可根据文中第四自然段判断得出。  15.A 【解析】略。  16.D 【解析】“诊断”应为“检查”。  17.B 【解析】“功能互补”错,应为“形态和大小互补”。  18.B 【解析】“而xDNA的分解温度是55.6摄氏度”此句不符合文意。  19.B 【解析】“DNA也不例外,这就可用来解释……”错,原文是“也许”的猜测语气。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0―27题  20.C 【解析】“请假”在文中译为“同意轻囚的休假要求。”  21.A 【解析】第一个“且”意思是“应该”,第二个“且”意思是“将要”。  22.D 【解析】“……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不准确。  23.C 【解析】略。  24.B 【解析】A、C、D均为被动句。B项为“寓居在江都,年轻时拜李善为师”。  25.C 【解析】平恕:处事公平,待人宽厚容让。①表明马怀秦苦学博学,③⑥是关于武则天的。  26.D 【解析】“请托公行”的意思是“请托的事情公开地进行”,而不是以官府名义行私事。  27.【解析】(1)崔贞慎等因为是亲密的故交就去送他,实在是可以责备的,如果认为他们是谋反,我怎么能欺骗上天的神明?  (2)陛下手握生杀大权,想要给他们加个罪名,取决于您的内心就可以了。  (3)如果交付给我去审讯,我怎么敢不遵守陛下的法律呢?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28.【答案要点】  (1)渲染阴沉肃杀的气氛;暗示敌人入侵。  (2)威武、勇猛、刚毅。  四、简述题  【答案要点】  一是叙他与直面。听说,尤其是看图说话具有明显的叙他性,即一般由学生叙述图上内容――图上的人物景物如何,事情的前因后果怎样。学生完全置于图外,是旁观者,局外人,而且大多以第三者的口气去叙述,是一个纯作者。即使有补充内容,想象成分,也完全是代图中人或物思想。而口语交际则具有直面性。学生一般置于活动之中,既是习作者,又是当局者,主人公。他们要面对面地与对方交流交际。如《我说你猜》听说训练的大致做法是:分别给图上的几个小朋友取上名字,然后说××出了谜语:“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三瓣嘴儿胆子小,蹦蹦跳跳人喜欢”,然后描述小朋友们猜谜的心理、动作、表情、语言,最后猜中了谜底――小白兔。而作为口语交际教材,则应让师与生,生与生真正参与你说我猜,我说你猜,且猜谜的内容远不限在课本中。说与猜双方在猜谜过程中引一引,想一想,议一议,实打实地交际和表达。  二是单动与互动。听话、说话常常是单方面的,往往是一人说众人听。作为学生个体,要么是比较单一听者,要么是比较单一的说者。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缺乏相互对应的交流和思维碰撞。而口语交际则是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它强调信息的往
【责任编辑:NO16724】来交互。作为交际的双方,必须具有交际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不仅要求认真听,还要适时地对话,不断地应变、分辨、归纳、评价,更加注重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区别于听话说话的最典型特征。  三是内容与引子。听说训练中的看图说话,画面是说话内容的载体。说什么,如何说主要在画面内去发挥作文章。口语交际则往往把画面作为一个“引子”,由此生发开去,在广阔的自由空间驰骋。如《找春天》,画的是:教师带着学生到郊外去春游,画面上有清清的小河,发芽的柳树,嫩绿的小草,还有各色的野花及春燕、飞鸟。说话练习时,只要把画面景物按一定顺序描述,加之一定想象便成。而作为口语交际教材,则是以《找春天》这幅画为话题,作引子,据此让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画春天,然后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画到的春天带到课堂上与老师、与同学进行说话练习时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而主要不在描述课本《找春天》的画面内容。否则,将不利于体现口语交际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  四是集中与发散。上面所述的内容与引子等关系,必然引起思维训练方式的巨大变化。以图为材料的说话教学,因为围绕图统一的内容,学生说的是同一画面的人事物景,这就使学生的思维向着同一方向集中。口语交际教学,因为教材仅是个“话题”,是个“引子”,学生可以由此发挥,自选角度,自走线路,自定目标,向着各自意愿前进,思维具有灵活广阔的发散性。如《找春天》,学生各自找到的春景不同,时间不同,构就的画面迥异,表达方式也大相径庭,个个闪烁着发散思维的火花。  五、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和特点  本册教材共分八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照专题编组,涵盖八个专题,分别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揭示学习要求,每组有三至五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面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八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  7. 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9.初步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0.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1.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P
【责任编辑:NO16724】>  12.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责任编辑:NO16724】
猜您还喜欢:
特别服务:&&&&
免责声明:(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学聚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二)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学聚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学聚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学聚网联系(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哪里 考试试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