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沈阳市图书馆自习室室有空调么?

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无锡图书馆会员自习室有没有空调?以及办理借阅卡除了交押金还要收费吗?_百度知道
无锡图书馆会员自习室有没有空调?以及办理借阅卡除了交押金还要收费吗?
如题,请知道的朋友帮个忙啦
提问者采纳
都是不允许收取的,全国所有省市级图书馆全部免费,不允许收取任何费用。至于空调是肯定有的,其中包括自习室收费,办理证件所收取的工本费等2009年由国家文化部规定
提问者评价
如你所述,多谢~
其他类似问题
自习室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湖南一高校腾出自习室供学生摇号 抽中者可占座一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年情人节这天,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门口就已经贴上了一张通告,校图书馆将腾出3间自习室,由学工处给各个学院发放座位卡,如果学生抽到了这张座位卡,就可以“合法占座”一年,不用再四处腾挪找地儿自习。
原标题:图书馆腾自习室,学霸&&占座
本报记者范典长沙报道
刚刚开学,湖南师范大学的小菲(化名)就跃跃欲试,准备在图书馆&摇&到一个考研复习的&宝座&。
根据学校的规定,哪位学生抽中了图书馆自习室给定的座位,就可以占用这个座位一整年,直到考研结束。难得的座位成了不少&学霸&觊觎的对象。
六分之一的中签率
高校自习室大多会面临&僧多粥少&的窘境,国内不少相邻的高校甚至出现了相互&侵占&自习地盘的局面。
今年情人节这天,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门口就已经贴上了一张通告,校图书馆将腾出3间自习室,由学工处给各个学院发放座位卡,如果学生抽到了这张座位卡,就可以&合法占座&一年,不用再四处腾挪找地儿自习。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负责人表示,这些座位主要是提供给准备考研的学生。
&太可惜了,还是没有抽到。&2月21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了抽签,抽签在每个班独立进行,小菲说,每个班只有几个座位,学生先报名再参与抽签。学院今年一共分到30个座位,供全院近200人申请,平均下来每个班一共有5个座位,小菲所在的班近30个人申请,抽中的可能性不过六分之一。
没&摇号&之前,图书馆玻璃门被挤破过
在实行摇号占座之前,湖南师大图书馆早就有专门提供给学生自习的教室,不过实行的是&先到先得&的原则。已经从湖南师大毕业的小颖说,新学期开门的前一天中午,学校图书馆前面就坐满了拿着干粮排队的学生。
就像&果粉&排队等苹果的新产品发售一般,这些排队的考研学生也准备等一通宵,打算等图书馆第二天开门去抢个座位。&座位有限,玻璃门有时都被挤破,有一天早上我还看到了一地的碎玻璃碴儿。&已经从湖南师大毕业的小玲还记得考研学生争抢座位的&惨状&。
图书馆玻璃门几经破碎之后,湖南师大图书馆的负责人痛下决心,将图书馆的考研自习室座位进行编号,再由学工处分配给各个学院,把抢座位变成更文明的抽座位。
他山之石北师大图书馆刷卡占座
据《法制晚报》报道 为了提高座位的利用率,北京师范大学采取了刷卡占座的措施。学校图书馆首先在每层的大厅内都安装&刷卡机&,想要占座自习的学生,可以通过校园一卡通刷卡选取座位。
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手持Pad做后台管理,还有多少空位、已占座位空置了多久都一目了然。学生如需离座打电话或休息,必须在选座系统上点击&暂离&,工作人员会根据该显示巡视座位的使用情况。占座人
离开座位超过一定时间不回位,例如中午吃饭超过45分钟,打电话或休息时间超过30分钟,这个座位
将被设定为空座,重新分配。
北师大图书馆规定,超过三次未按规定点击&暂离&的学生,一月之内不能在图书馆选取座位。
说法自习不一定要在图书馆
&我也曾经陪同学在图书馆排过队,很多学生前一天就过去了。&叶蒙是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二年级学生,不过她考研的时候并没有在图书馆复习,而是选择在自己学院的教室,湖南师范大学每个二级学院都会腾出一些教室提供给考研的学生复习,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并不缺自习的地方。
&图书馆应该是自由阅读的地方,而不应该像个自习班。&叶蒙说,如果真要学习,实际上哪里都可以。
虽然考研相关数据有所下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由于&就业难&没有改变,加之多数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仍然看重学历,&考研热&暂时不会消失。
[责任编辑:PN04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78262
播放数:244821
播放数:238388
播放数:160624
48小时点击排行图书馆关于读者座谈会意见和建议的回复
&为了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深入、更接&地气&,图书馆于11月分院系组织召开了以读者为主体的调研、座谈活动(共6场),全面了解读者的需求。全校各学院研究生、本科生代表,院系采访专员等约250人参加了座谈。图书馆馆领导、读者服务中心负责人、相关业务主管以及全体学科馆员参加了各场座谈会,进行了现场答疑解惑。座谈会后,图书馆对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综合整理,共整理出意见与建议约50条,涉及馆舍空间、资源建设、服务措施等各个方面。针对读者的问题和建议,图书馆均从实际出发,积极制定整改方案,进行全面整改,力争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各项工作良好发展。现将读者座谈会意见和建议的回复从以下三种途径反馈给读者:图书馆主页反馈、图书馆宣传栏反馈、书面形式反馈(到各学院)。
一、&&&&&& 资源建设类
1、英文专业书较少,物理类专业数据库也不多。有关生物、医学类图书比较少。因为外文图书非常贵,受经费制约纸本的外文书不是很多,但电子版不少。如果确实有需要,读者提供具体书目,图书馆将会有针对性的购买。对于物理专业数据库, IOP当初有试用,但是考虑学科结构在购买的时候征求了院系意见,结果院系推荐了APS(&美国物理学会数据库),&所以就没有买IOP而买了APS。目前专业的数据库有APS(美国物理学会数据库)和AIP (美国物理所期刊会议数据库 )。我校生物、医学、农林类专业少,相应的这方面的书也就采购的不多。如果有需要,请提供具体书目,图书馆会尽力解决。
2、数据库有些电子书不能完全下载,什么原因?有些资源不能下载是因为有流量控制、版权限制等原因。能看到的肯定是买了全文,如果看不到全文可以向我们提出申请,我们通过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的方式来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
3、建议增加书评,便于后使用者参考;借书排行榜是否可以分专业来统计?关于书评,在图书馆OPAC上通过链接豆瓣网,可以查到书评。读者借阅排行榜现在公布的是逐年累积的总表,今后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改进。
4、专业数据库偏少;资源更新较慢,信息过时,对文章发表存在困扰;学院的图书资料用的少。有读者反映马哲类资源较少。此类书出版总量就不是很多,图书馆采购的此类专业教学参考书也不是很多,不过最新的、有参考价值的书在组织读者现采的活动中会购买。如果读者实在需要什么书,建议通过荐购的方式推荐。我们没有马哲类专业数据库,此类资源更多的是包含在了其他数据库里面。数据库可以实时更新,最新的数据肯定能在数据库里面找到。如果经费允许今后也可考虑引进这方面的专业数据库。院系资料室的书目前图书馆实现了统一编目,便于读者检索,但由各学院分散管理,的确存在利用率低的情况。图书馆将继续和各学院沟通,争取尽早实现面向全校读者开放。
5、三校共享的主页页面有变动,为我们的搜索带来一些困扰;文学类电子图书比较少且很多只能部分阅读;通过三校共享平台可以到其他高校借书,但一次只能借一本且借期很短。因历史原因,我校图书馆文科类资源特别是电子资源相对偏少,正在逐步补充。关于三校共享页面变动问题,应该只是在改版时才出现。某些电子书只能部分阅读,是因为版权保护问题,超星的有些图书是没有版权的,不能一次全部阅读,但可以分期阅读。实在需要,建议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解决。三校互借图书的数量和借期有统一的规则,必须共同遵守,我们可以根据多数读者的意见和其他两校图书馆协商调整规则。
6、图书馆外文期刊、书籍偏少。外文期刊、图书都比较贵,因为经费原因每年都在压缩纸本采购量,今后更多的是偏向于电子资源,再者,外文图书资源本身利用率偏低。现在除非读者提出明确要求才可能酌情购买纸本外文图书。请读者多多关注电子资源。
7、系统里查得到书,但是在书库里找不到。有时提示说在提存书库或学院资料室。我们怎么借?在系统里查得到而找不到书的原因有如下几种:1、排架差错,工作人员是5天工作制,存在还来不及上架或者整理不到位的问题;2、可能被偷走造成丢失;3、有读者故意藏书的现象,如有读者发现某本书特别好而自己又借不了(自己的借阅量已满或者是阅览室的书不外借),于是就将书藏在某处,方便自己随时取阅,但过后却忘了放在什么地方。于是此书就变成了&死书&。提存书库在北校区,2011年为缓解架位紧张,将2000年以前约40多万册书搬运到北校区图书馆提存书库密集排架,有专人负责管理。如果读者需要,可以直接去借,也可以到南校区借还书处提交所要书目,我们工作人员去帮你借回来,再通知你来取。你也可以在南校区还。院系资料室的书是否对其他院系的读者外借目前无统一规定,各院系不一样,我们不能统一管理。但是在我们系统里查得到,可以告诉读者哪里有你们需要的书。
8、学位论文有的只能查到目录,看不到全文,什么原因?各数据库收录的硕博论文是有偏差,有的收录的多,有的收录的少,但都不可能100%收全。我们买过来的数据库,有的学位论文可能设密码不能公开,有的没有授权,所以有些论文只能查到目录,不能看到全文。我们在图书馆新门户里会把资源情况介绍得具体更细致。目前国内的万方和CNKI收录学位论文比较全。
9、如何提高图书资源采购的质量?目前发现有许多书利用率不高,希望多买大家、名家的书。因为专业限制,图书馆的采访人员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科都了解,特别是那些专业性很强的书,更不好把握。我们在各学院设有学科馆员负责与院系老师联系,请老师们开书单,希望广大老师多多推荐好书;我们还在各学院招聘有采访专员负责收集书目。今后老师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购买专业书(正版),然后拿发票到图书馆来报销并对图书进行加工,再借回去,用完了还回图书馆(此项政策已报学校审批,具体细则等审批后公布)。希望大家积极宣传和参与,共同提高图书质量,更好的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
10、有工管院读者反映有些英文文献在SCI、SSCI下载不了。应该说工管专业电子资源比较多,SCI 、SSCI都不是全文数据库,有的可以下载,有的不行。建议有特别需要的可以向图书馆提出申请通过CALIS进行文献传递,但CALIS提交的申请一定要是我们馆藏数据库里没有的。还有就是CASHL,对人文社科类很有帮助,全部文章免费传递。
11、一些数据库分本地镜像和远程主站,不知道访问哪个比较好?&& 镜像数据库是本地站点,访问速度会比较快,但数据是需定期更新。而远程主站是随时更新的,且内容更丰富更全面。建议大家使用远程主站。现正在考虑将两个站点入口合并,方便用户使用。
12、关于EI数据库有些要收费的问题。EI数据库我们都是可以访问的,不收费。可能你的IP不在范围之内。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图书馆联系,我们及时解决。
13、关于复本的放置地点问题。复本放置是根据专业来的。基础学科的新书南北校区图书馆都会放几本,而专业性很强的新书,基本放置在有此专业的校区。
14、图书馆网站搜索系统功能不强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引进了两个新系统:中文发现系统和外文发现系统,功能都很强大,12月份可以上线。将来读者进图书馆主页,会有一个&湖南大学图书馆知识发现&窗口,分中文和外文。大家可以先试用,多多给予关注。
15、关于随书光盘的借阅问题。
&& 随书光盘管理难度很大,无法像图书一样外借。我校图书馆联合中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了联合光盘中心,向读者提供网上查阅。
16、电子书不清晰,分辨率能不能高一点?以前购买的电子书大多是扫描版的,相对来说分辨率会低一些,现在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今后会尽量购买纯文本格式的电子书,分辨率会高一些。
17、新书通告、新书荐购能否在系统里实现?新书通告目前只能做到对教师推送,预约借书服务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新书荐购在图书馆系统里可以实现。个人图书馆里有新书通告等信息,希望大家关注。另外,如果读者有需要荐购的图书,还可以通过与学院的采访专员联系,或者直接将建议交读者服务中心。&
二、&&&&&& 基础设施类
1、 储物柜不够,监控有死角,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缓解读者存包问题,2012年图书馆将原来老式的存包柜(自己带锁)全部换成了现在的电子储物柜,也增加了监控。但由于经费和空间不够,目前没办法再增加存包柜。希望读者有保护自我财产的意识,要随身携带个人贵重物品,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2、 阅览室放书包的架子不够,能否增加?由于空间不够等原因,目前无法再增加存放书包架,图书馆正在积极向学校申请建新图书馆,到时这些问题都会彻底解决。
3、适当增加校车问题。读者主要是希望晚上适当增加校车,图书馆将积极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
4、关于图书馆厕所蹲位相当紧张的问题。图书馆厕所于2012年暑假进行了改造,但是由于馆舍结构原因(70年代建筑),目前已经无法增加蹲位,此类涉及馆舍空间的问题都须等待新馆建成后才能彻底解决。
5、书库里面能否更换一些有靠背的座椅?因物理空间有限,而且书库只能提供暂时阅览用座椅,从有利于读者流动考虑书库不宜更换有靠背的座椅。
6、伞架问题。已经在南校区各阅览室进门处放置了不锈钢伞架。&
三、&&&&&& 服务管理类
1、自习室占座问题。这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我校因馆舍面积严重不足(生均面积仅为国家要求面积的一半)导致此类问题更加突出。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2011年通过藏书搬迁调整,增加了部分座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读者需求。为保证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大多数读者的利益,反对占座。每天晚上10:30以后有专人清理占座物品,最近也安排了志愿者在占座高峰期清理占座物品。以后将会进一步加强管理,也希望各位读者积极配合。如果再建新图书馆,这些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2、八楼自习室管理、通宵开放、开辟考研专用自习室等问题。图书馆因馆舍面积不足导致座位严重不够,特别是在考研和复习备考期间。在目前的情况下,本着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我们反对占座,也没有场地开辟考研专用自习室,请大家体谅。如果纯粹是自习的话,建议到教室解决。再者,图书馆5-7楼的座位没那么紧张,不一定要去八楼。为了加强管理,图书馆每天在晚上闭馆后都会清理占座书籍,早上和下午也安排了志愿者清理占座物品,请大家支持配合。考虑到读者及图书馆安全等问题,目前通宵开放自习室还不具备条件,我们会在新馆建设中考虑读者这方面的需求。
3、建议有专门的橱窗定期公布院系、个人、班级的借阅量。我们一直想做这个事情。2011年更换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正在尝试做统计分析,今后图书馆将定期发布资源使用统计报告。目前系统里的数据是逐年累加的,以后将继续改进,争取定期发布有关这方面的统计数据。
4、对图书馆的宣传建议要加强。我们现在的宣传方式有新生入馆教育培训,也有用户培训,可以预约,也可以定制。读者服务中心全天接受读者咨询,服务引导系统可以引导读者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还有我们的网站、官方微博等等。新生入馆教育我们主动推送到院系,但有的院系积极性不高,我们也很无奈。可能大家还不太关注,希望我们双方加强交流和沟通,今后以读者更喜欢的方式来宣传图书馆。我们还将开通微信,正在做方案。另外,我们正在探索新的方式,如虚拟图书馆系统,届时大家可以在网上随时随地全面了解图书馆。
5、建议在教学楼设一些期刊专柜方便学生在课余阅览。建议很好,但主要是在管理和场地上存在困难。从目前南校区图书馆目录厅的情况来看,特别是休闲类杂志丢失率非常高。
6、关于读者意见、投诉等的受理问题。有读者建议设一个醒目的比较大的意见箱,准备纸笔方便读者;我们现在有很多渠道可以受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有馆长信箱、图书馆官方微博、24小时在线咨询,三楼目录厅有读者意见箱,读者服务中心随时提供&一站式&服务,外面有两个很大的宣传栏上设有&意见/建议栏&,院系有采访专员、有学科馆员等等,都可以接收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计划开通微信。
7、关于图书馆门厅电子显示屏显示各院系入馆读者人数的建议。读者认为电子显示屏应该显示入馆读者占各院系总人数的比例比较合理。图书馆将会尽快改进,将各院系来馆人数与入馆读者占各院系总人数的比例分别做成统计图。
8、关于无线网的问题。以前图书馆是有无线网络,效果不是太好。最近学校信息化办正在新建无线网络,不久将可使用。
9、五&七楼的书为什么不外借?三楼的书不能带入其他阅览室,感觉很不方便。图书馆5、6、7楼的书是中文样本书,可以借出去复印,但不能借走。因为经费原因,我们购置的书复本很少,一般是书库放几本供流通,阅览室放一本供阅览。我们正在对藏书做数字化处理,提供校园网内使用,此举的目的是在读者不能借到书的情况下,希望至少可以保证读者可以看到想看的书。三楼的书不能带入其他阅览室,是因为我们所有楼层的书都是采用中图法,标识标签都一样,还无法区别是哪个楼层的书。将来新馆建成后我们打算完全按学科来进行藏书布局,实现藏借阅一体化,就不会有这些困扰了。
10、关于图书馆&通借通还&问题,各阅览室之间没实现&通借通还&。所谓图书馆&通借通还&是指在南北校区图书馆之间的通借通还。南校区图书馆的书可以在北校区还,北校图书馆的书也可以在南校区还。也可以在南北校区借还书处提交申请借本校区图书馆没有的书;各楼层之间的书与书库的书是不能通借通还的。图书馆与各院系资料室的书也不能通借通还。设置馆外还书箱以后,如果有院系的书还进来,我们将会分拣出来送给院系。
11、三楼借还书处开放时间与我们的上课时间吻合,我们一般中午有空来借还书而借还书处下班关门,能不能中午也开放呢?我们各阅览室、书库每周开放时间达到了101.5小时,这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算很长了。借还书处中午没开放是因为人员不够(目前图书馆缺编11人),现在应读者需求,正在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将于12月2日开始南校区总馆借还书处增开中班。即周一至周五上午8:00&&晚上22:30全天开放,周末开放时间不变(只开正常白班,不开中、晚班)。同时,图书馆将在天马园区、德智园区、综合教学楼、复临舍教学楼安装馆外还书箱,应该可以解决读者还书受图书馆上班时间限制的问题。
12、数字资源检索培训以及入馆教育培训等内容是否可以做成视频或电子手册?能否挂在教务处课程中心的网页上供大家学习?我们每年都要做许多场数字资源检索培训和入馆教育培训,大家也可以预约对某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对于培训视频、课件,图书馆的主页受门户的限制,自制视频目前无法上传,新门户将会逐步解决这些...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市图书馆自习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