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弹奏钢琴为何是乐器之王非常快的人是怎么做到的?用什么方法的?

《乐器技巧练习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吴海罡
2023,11,8,本文从一个纯粹自然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关于乐器技巧练习的一个非常重要但同时又为人们所忽视的人们在生理上所固有的底层规律。说到底,人类不过就是由一大堆分子(而所有的分子也都是由原子所组成)所组成的一架分子生物学意义上的机器,而一切有关人类的人文上的讲究都与此丝毫也不冲突。人类的乐器技巧练习也不过就是人这架分子生物学意义上的机器的纯粹科学意义上的一种特定的活动。所以,我们从纯粹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乐器技巧的各种规律也就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了。我们肢体技巧上的一切相关的训练方式,如果分析到最基本的层面上,在人的主观和人的心理上,无疑只有这样两种方式:有驱策和无驱策。“驱策”,这里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产生冲动和施加压迫去使自己去努力和主动做好(练会)眼前这件事的主观上的努力。无驱策,指的是一个人在练习任何一种技巧的时候根本不施加任何主观上的压力,而在那里慢慢磨一般地去练习。在无驱策的情况下,一个人就会在那里近乎毫无压力地、毫无主观冲动地、对练习上的进步近乎毫无任何期待感地、在那里心安理得地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回忆我们早年练习使用筷子和练习骑自行车,当时就是在那里一遍一遍尝试就可以了,暂时还没有练会,我们都不会过于计较,并不需要发狠地较劲,时间长了、重复的次数多了,自然就学会了,这就是一种无驱策练习。而乐器练习,无疑,同其他任何一种肢体技巧上的练习在生理规律上也都是相通的。最科学的乐器技巧练习规律就是有驱策和无驱策相结合,也就是紧张和放松相结合、发狠地练和彻底“追求松弛感的慢慢磨”相结合。吉他练习者练大横按的时候,手小的人往往需要发狠地用力,在这种时候就不存在轻轻松松的练习方法,这就包含一种心理上的驱策。用力驱策之下的紧张练习能够让一个人拼出最大的努力程度,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突破,但是,人耐受紧张和压力的能力永远是有限的,过度的驱策和身心上的紧张会让人感到无法承受。一个人非常拼命地练习,往往会对自己的练习效果期望过高,达不到“模糊的心理预期”中的练习成果的时候往往会感到焦虑和烦躁,而这方面的负面情绪就会干扰甚至损害自己的练习。另外,过度的驱策往往伴随着对自己练习效果的不现实诉求(感觉自己练得这么狠了,就应当有很好的进步,但实际上却完全不一定),结果就会产生类似“强扭的瓜不甜”这样一种结果,在自己并未取得实质性进步的情况下,往往会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应该练得好多了,结果就是对自己的练习成果产生错误认知,一次次地发现自己的练习并不完美之后,就会形成困惑和烦躁以及焦虑。而任何程度上的困惑、烦躁和焦虑都会损害练习效果。人们一般总是认为自己越努力越好,一般人们的经验也是,自己学无论什么东西,越紧张(越拼命)效率就会越高,学习乐器也是如此,但是人们耐受紧张的生理能力永远是有限的,一个终极的规律就是,紧张与放松相结合才是最科学的,这在任何一种学习当中都适用,也包括乐器技巧的练习。本文作者就有这样的经历,某个很难的技巧,一开始甚至让人怀疑自己这辈子也练不会,可是每天就那么慢慢磨几遍,自己心理深处几乎都不认真地期待自己真会把它练会,可是时间长了,就好像发生了某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这样一个似乎难到了无以复加的技巧,自己居然就慢慢掌握了,到最后甚至都完全掌握了,最终的练习成果好不让人欣喜。无疑,面对一切门类的人类学习,有张有弛才是最科学合理的规律(这里的“张”代表严,也就是紧张压力等等;“驰”代表宽,也就是放松和随性等等)。只有“驰”则无法发挥人的巨大潜能,而造成不必要的低效;只有“张”则让人感到苦恼和难以承受,并容易产生负面心理上的破坏性影响。一个人在自己的乐器练习当中,应当主动摸索这两方面的练习效果,以形成自己个人的经验,便于在自己今后的练习当中掌握练习节奏,最终有利于自己实现最大的进步。乐器练习和人们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相对于体育运动,在一件事情上实际上就都是大大地落后了,这件事就是“实验”。体育运动上的实验其基本思路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安排不同的运动员组别,让他们按照不同的训练方法去训练,然后对比其不同的训练成绩,借以寻找到最优的训练方法。对于乐器练习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无疑,也应当开展类似的实验研究,借以确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哪个最优,以及不同学习方法中所蕴含的“非采用实验方法则不容易为人所察觉”的内在规律。<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琴为何是乐器之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