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音符的长短以什么来表示时值越大,音符所占的时间越长是对的吗?

第一章 音长第一节 记谱法的种类我国古代多以文字记谱:公尺谱、古琴谱我国广泛使用:简谱 优点:简便,易于掌握缺点:不能在乐谱上明示音高的形象,特别是对于音域较宽、声部复杂的乐曲的视谱,很感不便音乐专业工作者通用的是五线谱。国际通用。特点:用位置的高低来明示乐音的高低。第二节 谱表 谱号谱表:记写音符的表格五条线组成 自下而上:第一、二、三、四、五线线与线之间自下而上:第一、二、三、四、五间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代表一个音的高度。还不够?临时加用短线来补助。注意:添用加间时不必把加间以下(或以上)的一条短线画出来。**谱号:确定音名位置的符号一、高音谱号 拉丁字母G变化而来 G谱号 从第二线开始二、低音谱号 拉丁字母F变化而来 F谱号 从第四线开始三、C谱号 拉丁字母C变化而来
对准哪条线,哪条线就是C音常用:第三线C谱号 中提琴常用(中音谱号)第四线C谱号 大提琴常用(次中音谱号)高音谱表:画了G谱号的五线谱低音谱表:画了F谱号的五线谱中音谱表:画了C谱号的五线谱第三节 音符**音符:表示音的长度(长短)的符号由符头、符干、符尾三个部分组成。各种音符以全音符为标准,依次以二等分的方法,分为各种音符。时值=音长二全音符:比全音符大一倍的音符 西方古乐常用注意:一行谱上只记一个曲调,符头在第三线以上时,符干在符头的左方(向下),符尾向上符头在第三线以下时,符干在符头的右方(向上),符尾向下第四节 休止符休止符:表示乐音静默符号 休止符是构成音乐作品的有机部分。各种音符都有时值相同的休止符。**全休止符表示整个小节的休止,适用于任何拍子。第五节 增加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补充记号一、附点:增长音符或休止符原有时值的一半。二、复附点:前一圆点表示增加音符的一半时值,后一圆点表示增加前一圆点的一半时值。两个圆点所增加的总时值,为音符原有时值的四分之三。常用:带附点的音符不常用:带附点的休止符音符的附点记在符头的右边。符头在间上,附点也在间上;符头在线上,附点在其上方间上。休止符的附点:第四间:三十二分休止符和六十四分休止符。其它均记在第三间。三、延音线:相邻的两个高度相同的音。弧线连接。时值等于前后各音总和。弧线两端靠近符头。注意:读谱时不要再读一次音名,只要把前一个音延长。连续出现时,分别记写,不能只画一个。四、延长记号:写在音符的上下方。延长时间由演奏(唱)者根据乐曲的需要而灵活掌握。**写在小节上,表示前一小节最后一音终了时要略有间歇。第二章 音高音的高度(高低)的记写方法第六节 音名 唱名音名:乐音的名称基本音:音乐中七个有独立名称的音 键盘乐器白键的音唱名:识谱时所唱的乐音名称第七节 半音 全音半音:乐音之间,最小的音高距离全音:音高距离包含两个半音基本音中的半音:E-E B-C第八节 音名分组法明确地表示基本音的实际音高大字二组 大字一组 大字组 小字组 中央C 小字一组 小字二组 小字三组 小字四组 小字五组第九节 变音 变音号变音:音升高或降低后变音号:表示音升高或降低的记号五种:重升号 升号 还原号 降号 重降号变音号作为临时变化音,在一小节内有效。即一个高度的音。**省略的记号仅限于同高度的音。**相邻两小节间有两个相同的音用延音线连接,后一小节的音可以省去临时记号。变音号写在音名的左上方。第十节 等音等音:零个或以上高度相同的音,但名称和记法不同。避免弄混名称和记法。以不同调性为基础。第三章 拍子 节奏 速度第十一节 拍子拍子:一群长度相同的音所形成的强弱的相互关系**小节:由一个强拍到次一个强拍出现前的部分小节线:划分小节的纵线 单纵线双纵线:表示乐曲的结束,一个段落的终了拍号:表示每小节单位拍和音长和数量的记号民族音乐:强拍:板 弱拍:眼 四四拍=三眼板 第一拍:板 第二拍:头眼 第三拍:中眼 第四拍:末眼第十二节 单拍子单拍子:每小节内只含一个强拍的有两种:一、每小节两拍(一板一眼,即强拍和弱拍等数交替出现:强 弱
强 弱
)二、每小节三拍(一板二眼,即强拍和弱拍不等数交替出现:强 弱 弱
强 弱 弱
)**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没有弱拍的,不是单拍子。音值组合法:有规则的组合法。**目的:写谱时,必须使各音符明示出各拍。单拍子的音符组合法原则:一、一个音组表示一拍。二、一个小节只有一个音,而且是从强拍延续到弱拍时,只用一个音符(不必用延音线)。三、一个音从拍子的弱部延续到次一拍的强部时,必须用延音线,不能用附点。注意:一个音从拍子的强部延续到次一拍的强部时,必须用延音线,不能用附点。四、休止符的组合法原则和音符相同,但不用延音线。第十三节 复拍子复拍子:每小节内由两个或以上相同的单拍子组合而成(即包含两个或以上强拍的)强拍的力度有区别:第一拍是强拍,其它的是次强拍复拍子的音符组合法原则:一、先把复拍子划为单拍子:6/8=3/8+3/8 区分6/8和3/4的写法:6/8中每一个3/8拍子是一个音组,每小节有两个音组3/4中每一个1/4拍子是一个音组,每小节有三个音组把音组当成单位拍来看:6/8中每个附点四分音符为一排,每小节两拍6/8中每个四分音符为一排,每小节三拍二、复拍子中,两个单拍子衔接处是休止符时,也应把休止符分开写。第十四节 混合拍子混合拍子:每小节由强弱等数交替和不等数交替的单拍子结合而成的常见的混合拍子:五拍子 :2+3 3+2七拍子:3+2+2 2+2+3 2+3+2混合拍子的音符组合法和复拍子相同。八拍子:3+2+3 3+3+2 2+3+3第十五节 变拍子变拍子:在音乐进行中,出于情绪表现的需要(声乐作品还由于歌词处理的需要),有时不能从头到尾都用一种拍子。这种拍子的变换。变换时注明拍号。有规律地交替时,可以把不同的拍号都写在乐曲的开始处。第十六节 一拍子一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而没有弱拍的(有板无眼),常见于戏曲唱腔和曲艺唱腔:京剧/河北梆子唱腔的快板、流水板等。目的:使唱词中的每拍都成为强拍,以突出语言音调的力度。实际音乐效果:一拍子只存在于乐曲的瞬间出现,如果连续不断,就有相对强弱关系,是变拍子。第十七节 散拍子单拍子:在戏曲音乐中,有一种拍子自由的“散板”(有板无眼)。“散”就是不上“板”的意思,可以由演唱者根据歌词内容灵活掌握它的拍子和速度的变化。属于散拍子类:导板、摇板 没有固定拍子,速度较自由实际音乐效果:变拍子第十八节 弱起小节强起小节:乐曲的第一个小节是完整的,即第一个开始于小节第一排拍首的弱起小节:乐曲不从第一拍的拍首开始,而从较后的拍或者第一拍的后半拍开始乐曲结束时,也常是不完整而前后加起来才合成一个完整小节(有时在结束时也可能是完整小节)计算小节数时,一般应以开始时的完整小节算第一小节。第十九节 声乐曲和器乐曲的音符组合法一、声乐曲:一字多音,除按一般音符组合法,应加记连音线,表示线内不同高度的音一口气唱完二、外文歌曲:以一个音节为单位,符尾分开 一个音节唱几个,可合成一个音组三、器乐曲:弦乐器的弓法、管乐器的换气,不按一般音符组合法写谱第二十节 连音符连音符:在符头的上或下方标有数字的音符。二、三、四、五连音······第二十一节 节奏节奏:一群音在拍子的基础上形成的长短相互关系节奏这一音乐术语虽然主要是说明一群音的长短相互关系,但本身也带有强弱关系。把一个四分音符分成两个八分音符后,前半拍就较强。后半拍就较弱。节奏型:长短不同的音结合成的许多小组根据:声乐曲:歌词的词汇 器乐曲:停顿(休止或较长的音)和重复的音型第二十二节 切分音切分音:一个弱部上的音(包括每小节的弱拍和每拍的弱部)延续到强部(包括每小节的强拍)时,使原来的拍子节奏的强弱关系颠倒了**归纳两种类型:小节内由于弱拍延长或每拍的弱部延长由于弱拍上的音延续到次一小节的强拍上特点:切分音和拍子重音的矛盾 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容易感受出来,因为多声部作品中常在某些声部仍保持拍子重音只演奏单声部 曲调,切分音就要比拍子重音更强些。一般来说,器乐曲中的切分音,总比拍子重音要演奏得突出一些。声乐作品中,看歌词决定。第二十三节 速度记录音的符号只能标明长短的相对关系,不能表明进行的快慢。速度:音乐作品进行的快慢第四章 多声部乐曲记谱法 常用省略记号 演奏方法记号第二十四节 多声部乐曲记谱法第二十五节 常用省略记号第二十六节 演奏方法记号第五章 音程必须熟练地掌握识别和构成音程方法第二十七节 音程 曲调音程 和声音程音程:这个音和另一个音之间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曲调音程(旋律音程):两个音是先后发出的和声音程:两个音是同时发出的下方音:音程下面的音上方音:音程上面的音念法:从下方音往上念:和声音程 上行曲调音程由上方音往下念:下行的曲调音程 说出音程的进行方向第二十八节 音程的度数和音数音程中的音高关系,根据两种数值确定。度数:两个音相距多少个音级 数字音数:两个音级之间包含多少个半音 形容词(大小纯增减)第二十九节 由基本音构成的音程由基本音构成的音程:纯一四五八 大小二三六七三全音:增四减五第三十节 增音程 减音程增音程:比纯音程(大音程)多一个半音,度数仍相同减音程:比纯音程(小音程)少一个半音,度数仍相同**纯一度半音数是零,所以,不可能成为减一度。第三十一节 怎样识别音程和构成音程识别基本音构成的音程:容易的 熟记基本音构成的音程和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音程名称的改变识别带有变音号的音程:初学有两个过程:一、先不管音程的变音记号,而作为基本音构成的音程来看它是什么度数;二、确定音程的度数后,再加进变音记号考虑。第三十二节 协和音程 不协和音程由于听觉上产生圆满或不圆满的感觉,分为两种性质: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协和音程:两个音结合起来是融合的,悦耳的不协和音程:两个音结合起来是不协调的,刺耳的完全协和:纯一度 纯八度 纯四度 纯五度不完全协和:小三度 大三度 小六度 大六度不协和音程:小二度 大二度 小七度 大七度所有的增减音程 倍增倍减音程第三十三节 单音程 复音程单音程:构成音程的两音在八度(含八度)以内的复音程:超过八八度的单音程+7=复音程复音程-7=单音程*单复音程只有度数的改变,音程的种类是不变的。第三十四节 音程的转位音程的转位:将音程的上方音移低八度,或将下方音移高八度(即音程的位置颠倒)结果:一、除纯音程外,种类改变二、度数改变:单音程:9-原位音程=转位音程 9-转位音程=原位音程三、性质不变四、上方音和下方音可以转位到两个以上的八度,使单音程(复音程)成为复音程(单音程)五、上方音和下方音可以同时转位,使单音程(复音程)成为复音程(单音程)**目的:为了创作时可以获得转位的和弦,又可在二声部乐曲中获得上下两声部的曲调互相对调。第六章 大小调第三十五节 调式调式:在相互之间具有固定音高的一群音中,通过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音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体系。调式是人们根据某些物理上的规律和在长期的音乐艺术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能清楚地感觉到,最突出的音是C,它好象具有最大的吸引力,使歌曲最后一定要结束在这个音上,才能给人以圆满、稳定的感觉。这个C音在各个音之间处于核心地位,是调式的主音。音阶:如果把这支歌曲中所使用的音,从主音向上(或向下)顺序排列起来,就叫做”音阶“。*音阶和调式:实质上是一回事,区别在于:音阶是顺序排列,调式则不一定是顺序排列*音阶和音列:不是一回事,虽然都是顺序排列,但音阶必须有一个主音,而音列则没有主音的概念(自加)音列:音阶中任意一个音开始的排序一、调高:主音的音高位置(调性、调、调门)二、调性:调式和调高的结合(调的特征)三、调:调式的简称**第三十六节 稳定音 不稳定音演唱或演奏时,会感觉到乐曲中各个音之间的进行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运动说明了各个音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一、稳定音:给人以平静、安定的感觉 支柱作用二、不稳定音:给人以不安定的感觉 倾向: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要求解决:根据倾向进行到稳定音**倾向好比问题的提出,解决则是问题得到适当的处理。第三十七节 大调 自然大调 大调中各音级的名称、标记和特性世界各国通用的调式:大调式(大调)小调式(小调)大调:主音和第三级之间的音高关系是大三度。大调具有明朗的性质和光辉的色彩。自然大调:每个音都由自然音级组成的大调自然音级:调式中不使用临时记号的音级,或使用作为调号的临时记号而出现的音级由七个音级构成,从主音到高八度的主音内,有两个地方是小二度(第III级——第IV级、第VII级——第I级),其余都是大二度。罗马数字标记音级之外,调式的每个音级还由于它们和主音的关系而各有独立的名称:第I级 主音 调式中最主要的音第II级 上主音 在主音的上方第III级 中音 在主音和属音之间第IV级 下属音 是主音下方纯五度音第V级 属音 是主音上方纯五度音,除主音外最重要的音第VI级 下中音 在主音和下属音之间第VII级 导音 有向上进入主音的强烈倾向正音级:主音、属音和下属音副音级:其余为了明显地表明正音级中各音的特性,这三个音还常用拉丁字母来表示:主音:T Tonic属音:D Dominant下属音:S Subdominant调式的稳定音级:第I、III、V级。其余都是不稳定音级。不稳定音进入稳定音的倾向:就近解决不稳定的倾向性是有差别的。原因有两个:一、解决音的稳定程度不同二、不稳定音级和稳定音级之间的音高关系所造成的半音倾向比全音的倾向更为强烈第三十八节 升种大调 降种大调 大调的等音调 大调的五度循环圈升种大调:某一个大调自然音级有升记号为什么有升记号或降记号?为了要使各音之间符合调式的结构。C自然大调属音作为主音,顺序排列八个音,得到一个升号的G大调。类推。C大调下属音作为主音,得到一个降号的F大调。类推。等音调:调式和音级相同,但用等音记谱的两个调。第三十九节 和声大调 曲调大调第四十节 小调 自然小调 小调中各音级的特性小调的主音和第III级之间的音高关系是小三度,具有柔和的性质和暗淡的色彩。自然小调:各个音都由自然音级组成的小调。半音:第II级-第III级 第V级-第VI级第四十一节 升种小调 降种小调 小调的等音调 小调的五度循环圈升种小调:小调的自然音级包含升记号降种小调:包含降记号第四十二节 和声小调 曲调小调 大小调式的相互影响和声小调:升高自然小调第VII级音的小调第四十三节 同音列大小调第四十四节 同主音大小调第七章 民族调式第八章 和弦练习的方法,是自问自答。第四十八节 三和弦和弦: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起来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或先后发出的音。一般是三度叠置。三和弦分四类:大三和弦:大三+小三 根音和五音是纯五度小三和弦:小三+大三 根音和五音是纯五度增三和弦 :两个大三 根音和五音是增五度减三和弦:两个小三 根音和五音是减五度 协和三和弦:大三和弦 小三和弦不协和三和弦:增三和弦 减三和弦原位:和弦的根音在低音部转位:三音或五音在低音部三和弦有两种转位:第一转位:三音在低音部 低音上方有六度音程 6和弦第二转位:五音在低音部 低音上方有四度和六度音程 46和弦第四十九节 大小调的正三和弦自然大调各音级上构成三和弦后,有三个是大三和弦:第I级:主和弦第IV级:下属和弦第V级:属和弦正三和弦:它们在调式的正音级上构成。最能显示出大调的特性。自然小调正相反,正三和弦都是小三和弦。**自然大调、和声大调与同名和声小调的属和弦是相同的。**自然小调、和声小调与同名和声大调的下属和弦也是相同的。第五十节 大小调的副三和弦副三和弦:除正音级外,其余各音级上的三和弦,即第II、III、VI、VII级上的和弦自然大调:三个小三和弦 一个减三和弦(第VII级上)自然小调:三个大三和弦 一个减三和弦(第VII级上)和声大调:一个小三和弦(第III级上) 两个减三和弦(第II级和第VII级)和声小调:一个大三和弦(第VI级上) 两个减三和弦(第II级和第VII级)自然大小调:三个大三和弦 三个小三和弦 一个减三和弦和声大小调:两个大三和弦 两个小三和弦 一个增三和弦第五十一节 七和弦七和弦;由四个按照三度叠置的音所组成的和弦(根音和最上方的音是七度)增大七和弦大大七和弦小大七和弦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减减七和弦七和弦有三个转位:第一转位:五六和弦第二转位:三四和弦第三转位:二和弦第五十二节 属七和弦属七和弦:大小调第V级音上构成的和弦第五十三节 导七和弦导七和弦:大小调第II级音上构成的和弦第十二章 曲调 织体第六十七节 单声部曲调的写法单声部:指一个曲调,一个横向的线条。第六十八节 曲调曲调:旋律。把调式、拍子和节奏等多种要素组织起来,并能表现出一定的音乐思想的一系列音。曲调是音乐作品的基础第六十九节 曲调的动向曲调是音乐要素中的一种,但它本身又是各种音乐要素的综合。它包括音高关系(调式和音程)、音长关系(音符和速度)和音强关系(拍子、节奏和力度)等。各种曲调在进行中,有着共同的、一般的特征。曲调进行的线条是由各种方向形成的。基本的运动方向有如下几种:一、平行 同音重复二、上行 常和渐强相结合,表现情绪的逐渐升高三、下行 常和渐弱相结合,表现情绪的逐渐降低四、浪行 由上行和下行的交替进行而形成第七十节 曲调的划分学习曲调的划分,是为了了解曲调结构内部是怎样组成的。分几个问题阐述:一、停顿曲调和语音一样,有抑扬顿挫,可以分成大大小小的各个部分,这些大大小小的部分统称为“停顿”。二、乐段 乐段:能够表现完整的音乐思想的段落有两种类型:1、平行乐段。特点:两句主题材料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至少开始要相同。2、对比乐段。特点:两句主题材料基本不相同。前后两句相同的因素较少。有时有微量近似之处,这是允许的。三、乐句乐句的长度,通常是四个小节。四、音型音型也叫动机。最小的音型是两个音。音型的长度一般是一个小节。音型是发展曲调的基本因素。第七十一节 曲调的结构一、一段式一段式:由一个乐段构成的曲式。二、二段式二段式:由两个部分构成的曲式。特点:第一部分有明确的结束,第二部分的材料要和第一部分形成对比。二段式有两种类型:1、带有再现的二段式在二段式的第二部分材料出现以后,要再现第一部分的材料。2、不带有再现的二段式在二段式的第二部分,没有明显地再现第一部分的主题材料。三、三段式三段式: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曲式。特点: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整个再现,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对比第七十二节 织体织体: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写法织体分为两大类:主调式 (主调织体)复调式(复调织体)一、主调织体特点:有一个声部是主调(大多数情况在高声部),其它的声部是从属性值的伴奏。*主调有充分独立性,即使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也能表现完整的音乐思想,伴奏只起一种辅助作用。二、复调织体特点:每个声部都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曲调。复调织体有两种基本类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符的长短以什么来表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