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孩子爱吃的下饭菜吗?

2017-01-06 11:23
来源:
常青藤爸爸
本公众号由耶鲁大学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欢迎关注。
作者介绍
辣妈菲也
从神经大条、没心没肺的文艺青年,变身三头六臂、金光闪闪的妈妈;从通信业世界500强海外骨干,变身回国女性创业者;从科学育儿、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窥婚姻、女性觉醒;愿我像一个人格鲜明的闺蜜,一路陪伴你左右。个人公众号“辣妈菲也”(spicymom2014)。
1
前段时间,在北京上大学时的好友打来电话闲聊,妈妈们凑到一块,自然免不了“娃娃娃”。她说起一件事,让我颇为惊讶:
某天去幼儿园接女儿cici放学。面对燕儿一样扑过来的女儿,她惯例问了一句:“今天在幼儿园吃的什么呀?”
谁知,cici立刻表情异样起来,愣住不说话了。
她又问:“怎么啦?今天的饭不好吃?”
cici的眼圈就突然红了起来:“我今天吃了鸡皮……”
她听了超级惊讶:“你不是从来不吃鸡皮吗?”
女儿从小一看到鸡皮疙疙瘩瘩的样子就害怕,而她自己也觉得鸡皮太油腻不健康,所以也一直支持女儿不吃鸡皮。
cici小声说:“可是老师说不可以剩饭,所有的东西都必须要吃完,不吃完不可以走……小朋友都在看我,我只能都吃下去了……”
“简直太岂有此理了!”
朋友素来温婉,这瞬间高八度的声音也是吓我一跳:
“我知道食物不能浪费,道理不错,可是我们家孩子就是不爱吃鸡皮啊!一想到她怕得不行还要强忍着吃下去,我真是难受!我要是把老师拉到你们那儿去,点一桌子水蟑螂、沙虫、蚕蛹之类的东西,说不能浪费,不吃完不可以走,她会是什么感受?”
隔着电话犹能感受到一张怒火中烧的脸。
2
我以为这是个例。可谁知没几天,对门的邻居妈妈也跟我吐槽了类似的经历。不同的是,她儿子小冬的事情是幼儿园老师主动告诉妈妈的。
小冬不吃香菇。
妈妈去幼儿园接儿子时,老师特意跟妈妈说:“你家儿子挑食你知道吗!但是我今天特意关注了一下小冬,让他把挑食偏食的毛病改掉了!今天他开始吃香菇了。”
据妈妈说,老师说话时言谈间颇有一丝炫耀的神色。
回到家里,妈妈再次做了香菇,小冬仍然不吃。
妈妈说,“老师不是说你在幼儿园已经不挑食了,开始吃香菇了吗?”
谁知这话一说,小冬竟开始哭起来:“在家里也要吃香菇吗?呜呜呜,老师一定要把所有香菇都塞到我嘴里,说不吃香菇就不能回去见到妈妈了……”
小冬妈妈长叹一声,虽然知道老师“纠正孩子挑食偏食”也是出于好心,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如此粗暴地剥夺孩子“不喜欢”某种事物的权利呢?
3
关于食物的偏好,大人也有千百种吧:
有的人只喜欢吃米饭,有的人一顿不吃面食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有的人重口味无辣不欢,有的人少油少盐清淡养身……
其实,我们大人在菜场买菜、餐厅点餐的时候不也都是挑自己喜欢吃的点么,饭桌上全都是自己爱吃的,当然不存在挑食了!
为啥大人可以有偏好,孩子就不能有“不爱吃”的呢?
4
必须声明,我并不反对纠正孩子“偏食”。但“偏食”与“偏好”之间,隔了100条马路好吗!
如果孩子只吃肉,蔬菜一口也不吃,长期如此会导致纤维素、维生素等缺乏,这种偏食的问题显然不能听之任之。但即使是这种偏食的问题 ,除了强迫,我们还有很多种方法啊 - 无论是用绘本引导,还是改变食物的做法,让孩子慢慢接受某种食物的味道, 我们何必急着用一道冰冷残酷的命令去践踏孩子的自由意志呢?
当然,在幼儿园孩子多,很难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一一去做引导 - 这种引导其实也应该是家长起主导作用。但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是不是应该放下“一定要吃某种东西,否则孩子的成长就会有问题”的执念呢?
我们一直在说要教会孩子共情,要教导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但我们却连吃饭这种小事上,都在给他们做错误的示范:逼着孩子吃下他们厌恶的食物,还洋洋得意表示“我是为你好”……
如果你不喜欢吃肥肉,却被人以“吃了养颜美容,都是为你好”为由强迫喂下一大块肥肉,你是什么感受?
5
孩子从家庭走向学校,身边的人从最亲近的父母,扩展到同学、老师,逐渐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身份,每个人都要面临规则的框定和约束。我向来都觉得这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规则的制定,不尊重孩子的“喜欢”,也不承认孩子的“不喜欢”,那和生产整齐划一的机器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都希望孩子们成为一个个鲜活多样、独一无二、生机勃勃、创造非凡的个体吧?可曾留意,这样的梦想也许是从一份可自由选择的饭菜开始呢。
常爸说
我们天天把爱与自由挂在嘴边,却往往在最小的事情上都忍不住用“我是为你好”来绑架孩子,粗暴地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
甲之蜜糖,可能是乙之砒霜。
常爸有一个朋友,他的妈妈坚信红枣是养生佳品,小时候每天逼着他吃五颗红枣,不管他爱不爱吃,反正“我是为你好”的利器一出,他都得乖乖地咽下去。现在有了自由,坚决不碰红枣,而且听到“红枣”两字都有要作呕的感觉。
尊重孩子,可以从尊重他的“不喜欢”开始。哪个人没点小怪癖?我小时候就不喜欢吃茄子,吃到嘴里简直五脏六腑都要呕出来的感觉。从小到大一口茄子不吃,也不妨碍我读书工作。后来,在北京吃了几次“地三鲜”,忽然觉得好像茄子也不是那么难吃,也就开始接受了,但也没觉得吃了茄子,我就更健康了或者更聪明了。
放下“我是为你好,你一定要……”的执念,你和孩子都会更快乐些吧。
你曾被家长逼着吃你不喜欢的东西吗?你会逼你的孩子吃他不喜欢的东西吗?欢迎留言讨论。
关注公众号后,在公众号输入相关关键词,看优质原创文章:
热门文章
“初心”,看《为什么我辞掉百万年薪的工作做早教》
“智商”,看《提高幼儿智商最有效的办法》
“自控力”,看《提高幼儿自控力的五个方法》
英语启蒙相关文章
“双语”,看《双语的孩子数学好?!-儿童学外语的8大好处》
“英语启蒙”,看《幼儿英语启蒙的迷思系列》
“英文绘本”,看《史上最有心的英文绘本书单(幼儿启蒙第一辑) & 耶鲁奶爸精心研发的英文亲子阅读助手APP和绘本音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道孩子爱吃的下饭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