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影创作的《大闹天宫相关故事情节》太经典了,有联名手办推荐吗?

嵌入图片来自上海美影厂冬奥宣传片在上海,有一种百年传统特产,叫动画片。 一百年前的一天,在天通庵路上一条叫三丰里的弄堂里,第一条中国动画诞生了。 来自南京的“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把自己的名字刻入了中国动画的奠基石。 在随后漫长的岁月里,万氏兄弟所在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了中国动画的代言人。 上海美影,也给了数代中国人美好的童年片段。 这些片段不仅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还输出了我们的文化,植入了我们的语言和生活,丰富了我们的幽默感,成了我们跨越代际和人群的、从不褪色的话题。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上海美影十条了不起的小知识。字多不看视频版↓本号视频内容散布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同名 视频号 微博 B站 抖音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携手开创美好未来▼点击观看▼01中国动画的种子100年前始于广告1922年,在三丰里亭子间里,万氏兄弟鼓捣出的中国第一部带有广告性质的动画短片,是商务印书馆的“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广告片。如果以此为起点,今年恰好是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中国动画史上的“万氏兄弟天团”左起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其中万籁鸣和万古蟾是一对双胞胎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万氏兄弟在1926年制作的《大闹画室》,片长12分钟左右,采用的是真人和动画结合的形式。遗憾的是,这部动画片并没有留下视频资料。仅有的影像资料,是这张有万古蟾在其中的合影,中间这个小人就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的主角↓↓万古蟾(后左)与长城画片公司导演梅雪俦(前左)、演员杨爱立(前右)及美工师张体仁上世纪50年代,万超尘、万籁鸣、万古蟾先后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日后成为了美影厂的灵魂人物。02国宝大师亲自下场美影厂的动画片集结了一众国宝级艺术大师亲自下场。《小蝌蚪找妈妈》的原型出自于齐白石的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片段《牧笛》源自水墨大家李可染的“牧童与牛”系列↓↓李可染《牧童》水墨动画片《牧笛》片段《鹿铃》由海派书画大师程十发作为美术设计参与制作↓↓程十发《少女与鹿》这是他最爱的题材之一水墨动画片《鹿铃》片段《山水情》由浙派画家吴山明和卓鹤君分别担任人物和背景设计↓↓吴山明和卓鹤君为《山水情》创作的人物山水设计图《山水情》中这段画面是两位大师在玻璃上现场作画的国徽的设计者之一、大美术家张仃,是《哪吒闹海》的美术总设计↓↓张仃为《哪吒闹海》创作的人物设计稿 哪吒动画片《哪吒闹海》片段更有意思的是,漫画家华君武还给《骄傲的将军》当了一回编剧。《牧笛》的笛子独奏由“中国笛王”陆春龄亲身演绎;《山水情》和《哪吒闹海》中的古琴演奏来自古琴大师龚一。然而这些还算不上美影厂音乐最高配。《骄傲的将军》干脆连作曲和指挥都是“歌仙”陈歌辛亲自上。03人肉动作捕捉今天,大量的电影特效和动画都是依靠动作捕捉这个科技手段来完成的。而在没有动作捕捉技术的年代,上海美影厂自有一套“人肉动作捕捉系统”。还得说《骄傲的将军》。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中将军“六亲不认”的招牌步伐将军这个六亲不认、找打招骂的将军步,可不是凭空而来的。演职员表上的这位叫陈富瑞的表演指导,是京剧花脸名角,尚长荣的老师↓演职表里的表演指导陈富瑞来头可不小所以,这个把骄傲表现得活灵活现的将军步,基本上是陈富瑞演示、画师们动用了人肉动作捕捉技能得来的。《山水情》剧中人物的古琴指法、走手音全部对得上。《哪吒闹海》里,李靖弹琴时候,指法和走手音也都能对上↓↓《哪吒闹海》中李靖弹古琴的指法经得起推敲实际上在创作《哪吒闹海》时,有六位画师围成扇形看着古琴大师龚一演示,用这种方法画下了一招一式。用今天的影视科技来说,这做的不仅是人肉动作捕捉,还有人肉子弹镜头。美影厂对动作捕捉这件事的认真和沉迷程度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为了把动画片里的很多动物画出灵魂,美影厂确实养过不少动物。创作《大闹天宫》的时候,不仅请来了当时的“南猴王”郑法祥教大家演“猴戏”,导演万籁鸣还专门从上海动物园借了一只猴子,观察揣摩它的动作。《大闹天宫》的动画设计严定宪对着镜子画孙悟空的表情美影厂副厂长陈波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为了搞创作,厂里还养过老鹰,养过狐狸。动画片《老狼请客》中狐狸的体态04执着于每一个音符虽然成立于1957年4月1日,但是美影厂的处女座式样执著,不仅在画面,还在音符里。除了上面提到的国乐大师们的亲身演绎外,这些动画片里,还藏着你看不见的音乐较真。《阿凡提的故事》系列的第一集《卖树荫》,片头片尾都是汉维双语演示,主题曲也是双语演唱。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汉维双语片头片尾最关键的是,配乐演奏从铁打的上海电影乐团换成了新疆歌剧院乐队。这应该是为了展示原汁原味的西域风情,真是把细节抠到了像素级。《哪吒闹海》的音乐里,采用了真正的随州曾侯乙编钟本钟的声音↓↓1978年《哪吒闹海》创作期间战国曾侯乙编钟出土使得作曲家金复载脑洞大开仔细听,都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采集来,用今天难以想象的办法在磁带上合成而来的。美影厂的这种音乐执著,必有回响。《哪吒闹海》上映后20年,痛仰乐队成立。乐队采用了影片中哪吒自刎情节中的一帧画面来作为自己的logo,以此诠释“即使苦痛,也无法阻止我们仰起的头颅”的乐队理念↓↓动画片《哪吒闹海》中哪吒自刎的情节痛仰乐队logo05沉浸式创作美影厂的创作,不管是短片还是长片,都有一个必备功课——片子立项通过后,制作团队就开始根据作品题材、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地方采风。这要是在美国,用迪士尼和皮克斯的话来说,叫作“research”;而用美影人的话来说,这叫“下生活”。《天书奇谭》去的是河北承德,看皇家园林,体验佛教寺院;《天书奇谭》的创作从承德获取了灵感《九色鹿》的主创西赴敦煌,在那里临摹壁画,整整画了23天,又绕道去其他地方采风,前后花了约两个月时间;《九色鹿》的主创之一戴铁郎(右)在敦煌石窟临摹壁画《哪吒闹海》去的是山东沿海,看海看浪甚至看活的墨鱼是怎么游泳的。负责绘制哪吒水中戏环节的范本新,为了把这些动画设计好,下水学起了游泳。06日漫大师,好多迷弟“铁臂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虫,吉卜力工作室的两位灵魂人物高畑勋、宫崎骏,他们都是中国动画的“迷弟”。1941年,万氏兄弟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打开了手冢治虫的动画人生。动画片《铁扇公主》片段这是《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全球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不仅轰动上海滩,影响力还辐射到了东南亚乃至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当年还是少年的手冢治虫就在日本的电影院里观看了这部动画片。手冢治虫后来在《我的孙悟空》中向万籁鸣致敬数十年之后,1981年,手冢治虫作为日本电影代表团成员首次访华,刚抵达上海就急于拜访万籁鸣。彼时万籁鸣已在60年代创作出了《大闹天宫》这一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巨作。两位动画巨匠终得相逢,而他们画笔下的人物也跟着同框了↓↓手冢治虫(右)与万籁鸣握手两人分别画下了阿童木和孙悟空他们有同款“美人尖”1988年,手冢再次来上海拜会万籁鸣。当时他已身患绝症,自知来日无多,回国后在病中完成了动画片《我的孙悟空》的草案。2003年,《我的孙悟空》剧场版推出。全球首发式上,手冢制片公司总裁松谷孝征回忆说:“(手冢治虫)完成《我的孙悟空》,是在去世之前用作品和万先生打个招呼,告诉万先生‘我去了’。”而这部动画片的中文版发布时间选在了2004年秋天,也就是万籁鸣和万古蟾忌日的前后。这一年,也是《大闹天宫》完成40周年。手冢治虫代表日本动画协会赠送给上海美影厂的画作除了手冢治虫,高畑勋、宫崎骏也对美影厂的动画片,尤其是老厂长特伟的水墨动画惊叹不已。1981年,中国美术电影考察团访日高细勋(左二)、宫崎骏(左三)等日本动画家参加了座谈会/来自《Animage》1981年6月号高畑勋在接受访谈时曾说:“我们那些留白较多的作品正是受到了他(特伟)的影响。”“特伟先生早期的《小蝌蚪找妈妈》,看的时候我都傻了,没想到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作品。”07毕设作品,永恒经典↑↑当长大后的你,注意到《没头脑和不高兴》片头这几行字的时候,大概率会为自己的各种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字幕里的“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诞生于1959年9月,四年以后就被并入北京电影学院。“60班”是该校动画系的第二届学生,《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导演张松林当年正是副系主任。他为学生们选择了改编作家任溶溶的同名儿童文学作品,由全班同学每人画5到10个镜头,集体创作这部动画片作为毕设作品。任溶溶的儿童文学作品《没头脑和不高兴》封面这些毕业生,日后成为了中国动画界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常光希、王柏荣、张澋源、周克勤、方润南等等。常光希是动画片《宝莲灯》的导演,他后来回忆毕业作品的创作说:“张老师(张松林)特别鼓励我们去天马行空地想象,他让我们参与每个造型和背景风格的设计。尽管最后的定稿都来自美影厂的老师,但他让我们用最丰富的想象去做动画的教育理念让我终身受用。”半个世纪前的这部动画片今天的B站网友依旧看得津津有味值得一提的是,为这部动画片保驾护航的都是“大咖”。形象设计由《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的导演王树忱、《三个和尚》的导演阿达完成;旁白是为《大闹天空》里的孙悟空、《简爱》里的罗切斯特配音的邱岳峰;连武松打虎这场戏的配乐都特意找来了周信芳的鼓师。08坎坷成就的两部经典一部被放鸽子——《天书奇谭》,一部经费不足——《葫芦兄弟》。先说《天书奇谭》,上世纪80年代初,BBC找到美影厂,提议合作拍摄一部包含中国各种神话传说的动画片。BBC的业务面很广动画片《天线宝宝》就是他们制作的一开始,这个合作意向可以说是诚意满满。BBC特意找了好多汉学家,剧本从盘古开天地一路侃到《山海经》。很多年后,老导演钱运达在回忆英国给出的剧本时评价说:“东拼西凑,东拉西扯,弄的那些故事都不大好。”但是,“人家是客人,人家来的故事你要尊重。我们就在那些故事里找啊找啊……”编剧王树忱和包蕾使劲找亮点,终于,在这锅“乱炖”里找出了明代神魔小说《平妖传》这个线头。“狐狸精还是可以用的”,于是,他们保留了《平妖传》里的三个狐狸精,把担子和尚改成了“蛋生”小朋友,天马行空地创作出了《天书奇谭》。《天书奇谭》里的三只狐狸精老狐狸不知是多少人的“童年阴影”1982年2月3日《新民晚报》上消息也登出来了:“中英合摄的动画片《天书奇谭》已于上月起开始绘制。”↓↓可能是去伦敦喂鸽子的人太多了,BBC这时候称资金困难,退出拍摄了。但是创作程序已经启动,美影厂必须拍下去。由于这部动画片一开始是按照国际合作来定位的,所以从指导思想到创作方式都有别于当时其他的中国动画片。片中的小皇帝像个没有脚的不倒翁这样有趣的构思还有不少去年,《天书奇谭》4K修复版上映,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它依旧有着超越时代的趣味和幽默感。同样坎坷的经典还有《葫芦兄弟》。“葫芦娃 葫芦娃 一根藤上七朵花 风吹雨打 都不怕 啦啦啦啦……”众所周知,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里的葫芦娃是七兄弟。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葫芦娃原本改编自民间故事《十兄弟》,还有三个小兄弟被导演胡进庆“砍”了。民间故事中原本是《十兄弟》因为对美影厂来说,创作葫芦娃最大的敌人不是蛇精,而是经费。一集葫芦娃的创作经费是6万元,同一个年代,美国的动画创作资金一集可以高达上百万。为了省钱,原本形象各异的十兄弟被七个外形犹如复制粘贴般完全一样、只是颜色不同的光膀子葫芦娃替代了↓↓整整13集的配乐只用到了一架电子琴。导演还身兼编剧、形象设计数职,在片头字幕中用了三个不同的名字“迷惑观众”:胡进庆、进庆、他的笔名“墨犊”↓↓《葫芦兄弟》唯一没有砍掉的大概就是对作品的用心了,总共约130分钟的故事有近19万张画稿,一格一格拍下来花了两年之久。许多年以后《葫芦兄弟》还贡献了“蛇精脸”这个叫法09中国艺术精华大全在表现形式上,除了中国水墨国画外,美影厂的动画片还把剪纸、皮影、年画、木偶、折纸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入作品当中。许多人惦记着下集的《西岳奇童》是一部木偶动画而在具体的动画场景中更是藏了不少“彩蛋”,简直就是一部“中国艺术精华大全”。要一一细数起来,恐怕要写一篇论文出来,这里只好举几枚“栗子”:剪纸动画片《南郭先生》中融入了汉代像画砖的造型符号↓↓车骑出行画像砖《南郭先生》剧照《九色鹿》故事情节取材自敦煌莫高窟257 窟的《鹿王本生图》,影片还特意在首尾加入了两段敦煌石窟的场景↓↓莫高窟257窟的九色鹿动画片《九色鹿》中的九色鹿动画开篇出现了一件国宝级的文物——长信宫灯,《国家宝藏》第二季中也对它进行了介绍↓↓国王宫殿里的摆设中有一件是“马踏飞燕”铜奔马,它也是国宝级的,同样在《国家宝藏》第二季中出镜↓↓《邋遢大王奇遇记》中鼠王的地下寝宫参考了西安、郑州、南阳以及北京的多个地下宫殿↓↓鼠王的床榻和宝座都是“青铜文物”马王堆出土的朱地彩绘棺被直接用在了动画片里↓↓《哪吒闹海》参考了敦煌壁画和永乐宫壁画中的艺术元素进行创作↓↓永乐宫元代壁画局部《哪吒闹海》中的李靖甚至连影片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是有来头的,借鉴自南宋大画家马远的画↓↓马远《水图》局部《哪吒闹海》片段10植入我们语言的经典在上海人的日常对话里,有一个叫“黑猫”的词汇,是保安或者制服执法人员的一种笑称。这个叫法就来自美影厂的经典《黑猫警长》。翻来覆去只播了5集的《黑猫警长》也是童年经典《黑猫警长》播出于1980年代,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黑猫警长”这个称呼开始登上报端。1992年1月16日的《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一条上海保安系统表彰先进的简讯,是这么写的:上海保安服务公司昨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四十二家单位和一百四十三名“黑猫警长”被评为先进。1992年1月16日《解放日报》的这条简讯是较早使用“黑猫警长”指代保安的新闻报道两天以后《新民晚报》刊登了一则记者见闻,讲述长宁区保安公司保安人员的小故事,标题就叫《“黑猫警长”干得好》。“黑猫”这个词条甚至被沪语专家钱乃荣收进了他编写的《上海话大词典》,在词条解释中也肯定了它和动画片《黑猫警长》之间的关系:“(名)警察;执法人员。(名)门卫。源自儿童电影片《黑猫警长》,带诙谐味。”《上海话大词典》中关于“黑猫(警长)”的词条除了黑猫警长,美影厂的很多作品人物,都被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收进了词汇库里: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被称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可爱朋友;职场上经常会出现一种困境,我们称之为“三个和尚”;。遇到一堆一模一样的事物,大家难免脱口而出——“葫芦娃”。以上看起来微小的十条知识,其实是上海美影诸多成就中的沧海一粟。这些动画片的神奇之处在于,从小看到大,每次看都有新的彩蛋出现,而这些彩蛋其实都藏着一种令人直接起立脱帽致敬的精神。这就叫作经典吧。参考资料:1. 小野耕世,《中国美术电影发展史》,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21年出版。2. 杨晨曦、陈小萌,《动画片<九色鹿>的创作始末及其文本、图像对比研究》,当代动画,2022。3. 孙亮、史谦,《中国山水画在动画中的运用研究》,书画世界,2020年6月。4. 王瑾,《汉画像砖造型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美与时代,2020年11月。5. 尚纪是,《万氏兄弟,中国动画骄傲的开始》,文汇报,2015年07月22日。6. 李定国,《孙悟空与阿童木的友谊》,新民晚报,1989年11月27日。7. 杨晓林,《手冢治虫的孙悟空情结》,文汇报,2017年07月21日。8. 傅广超,《不吹不黑,谈谈手塚治虫与中国动画的情缘》,微信公众号“空藏动漫资料馆”,2018年11月30日。9. 李静,《中国动画100岁了 你最喜欢哪一部?》,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07月07日。10. 钱恋水,《张松林》,东方早报,2012年5月10日。11. 傅广超,《没头脑和不高兴:毕业创作照样成就经典》,微信公众号“空藏动漫资料馆”,2018年06月24日。12. 老老夏,《<天书奇谭>“蛋生”记》,东方早报,2011年07月20日。13. 观察者网,视频《被BBC放鸽子的天书奇谭,幕后故事这么燃!》,哔哩哔哩,2021年11月17日。14. 付雁南,《被遗忘的葫芦娃爸爸》,中国青年报,2009年12月23日。15. 小楉,《妖精,还我爷爷!》,微信公众号“Mtime时光网”,2019年05月17日。16. 支菲娜,《社会主义的他们,实现了艺术至上的动画 吉卜力创始人高畑勋谈动画电影》,南方周末,2014年09月11日。17. 徐佳、苏菲,《邋遢大王,25年后的邂逅》,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08月21日。18. 冀以清,《记得<哪吒闹海>吗?古代壁画里有这部国漫经典的根》,第一财经,2021年02月13日。19. 《上海美影厂副厂长:国产动画之光停留在<大闹天宫>令人汗颜》,微信公众号“造就”,2019年08月22日。20. 傅广超,《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幕后揭秘》系列,知乎,2017年12月11日至2017年12月24日。21. TRCL的咖啡豆小幺,《美术片<九色鹿>杂谈(二)》,知乎,2019年11月26日。更多上海故事,点击下方写稿子:韩小妮/ 编稿子:韩小妮/拍视频:姚祖鸿 韩小妮 拿摩温/写毛笔:杨 卓/ 做图片:二黑/拿摩温:陈不好玩/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2022-01-19 15:07
来源:
悦创积木
“俺老孙来也”“看我七十二变”...提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台词,大家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孙悟空的活泼形象吧,孙悟空作为80、90年代孩子们美好的童年记忆。今年,悦创积木联合上美影,推出了《大闹天宫》系列积木,让孙悟空的经典形象以全新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近期,悦创积木和上美影联合推出的新春礼,成了上美影联名产品中热度最高、销量最好的一款,孙悟空化身送福使者,给大家带来好运气,陪伴大家欢欢喜喜过新年。
除了两款新春系列以外,配合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造型,各种造型下的样子也十分活泼可爱。凤翅紫金冠,惟妙惟肖,以积木还原人物形象的形式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冬奥会即将开幕,孙悟空冬季运动系列也登场了,形成一场神话故事和积木的梦幻联动,八卦炉摇身一变化作冰壶,筋斗云碾作冰刀,大圣冰嬉诸将...
结合现代体育运动,将娱乐和教育相结合,传播冬季体育运动相关知识,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此外,悦创积木推出了潮玩方头仔系列,这次的IP除了孙悟空,天庭上的神仙也纷纷加入,土地公、哪吒、二郎神,形象都十分可爱,深受各个年龄层的喜欢。
现代积木是一种开发脑力的工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品牌将推出不同的产品。
大闹天宫系列一直是全网热门产品,这些产品也是对喜欢《大闹天宫》的人们一种童年的治愈。
目前,上述产品在全网火热发售中,在悦创积木天猫官方店铺“xq旗舰店”可进行购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闹天宫相关故事情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