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体育运动日用英语怎么说适合于各类人群?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一、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分析
1.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又称竞技运动,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个人或者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体育竞赛为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包含了运动训练和运用竞技两种形式,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能充分调动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和心理能力。(2)具有对抗性和竞赛性。(3)具有国际性。(4)具有娱乐性。(5)具有观赏性。(6)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7)具有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以及不确定性。
2.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又称社会体育或者大众体育是指在广大社会成员余暇时间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进行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社会文化实践。其主要开展形式有锻炼小组、运动队、辅导站、社区体育等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业余、自愿以及多样性、文明为原则进行开展。其具有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完成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
3.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区别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存在着性质差别的。竞技体育主要是一种制度化的。完整体系化的竞争性体育活动,而群众体育则是具有自由性的全民健身的业余体育活动;竞技体育是具有正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并且要求对参加者做出明确的界定和正式规则,而群众体育是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一种以娱乐为主社交为辅的形式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其不追求名次和运动成绩。
二、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的情况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便有了主次之分,在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思想观念下,群众体育被放置在次要位置上面,随之冷淡多年。在过分在意金牌的政治价值观上,群众体育现不能凸显出其的重要性。导致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体育的观看者,而越来越少主动参与其中,从而使群众体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的竞技发展水平。
三、国际体育发展的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日本在第18届冬奥会结束后,便把大量的时间、金钱、物力人力从竞技体育中撤离出来,不再对其投资过多的资金,即使在当时的比赛中其获得了金牌第三的好成绩。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境下,其却在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时至今日,日本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发挥得足够好,并且在大力的宣传下得到了足够全面的发展。而纵观国际,很多国家都是以经济体育为发展的主导方向,在经济快发展的情况下,以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来要求民族心理和政治规划,其经济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并且有效的反映过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情况,从而再逐渐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方针。
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1.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资源挤占
改革开放以来,考虑到显示的需要,我国决定重点发展经济体育,其承载着国家荣誉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竞技体育飞快发展的同时,其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之能在国际比赛中与发达国际分庭抗礼,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的高度关注。而再国外,很多国家也注意到这种体育体制,并加以致用。
2.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与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群众体育基础。因此,群众体育决定了竞技体育的生存、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以奥运会为例,在奥运会中,30多种竞技比赛,并且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则,根据其周期属性从而进行评估和筛选,看其吸引国际多少个体育入口来判定其项目的加入。这充分体现了群众基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能力。但是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却并不等于群众体育。在观看体育比赛的时候,很多群众都有因赛事也热血沸腾,却不甘心自己无法常态如此。当普通民众有想要亲身体验竞技体育的念头时,社会为了避免其承担高额的体育锻炼的费用,便有了安全便捷的体育设施及体育场所的出现,与此同时也实现了群众基础转变为群众体育的过程。
五、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人们需要改变发展的不仅是生活和经济,也是自身的一个生活观念。所谓全面发展不仅仅指的是小康生活,其中也包括健康的体魄和人格,而体育是人们自身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一。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推动全民健身,更需要社会的不断支持,才能利民利国,只有在个人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做好准备,才能让竞技体育更加的稳步快速发展。而从反方向来看竞技体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群众体育的发展,为群众体育发展带来机遇,两者相辅相成。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健康在于锻炼,锻炼在于坚持”。在和谐社会大发展构建中,开展体育性的运动和培养体育精神不但有利于全民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被广泛的传承着,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应该平衡发展,使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进程成正比,多创造一些运动的机会,拥有更多一点的运动空间。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才能巩固强大体育事业,为其保驾护航使之更加壮大。
参考文献:
[1]记者 张海峰. 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N]. 新疆日报(汉),2009-02-15001.
[2]马德浩.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02:54-57+95.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国体育产业 竞技体育产业 群众体育产业
一、前言
中国体育一直是在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冲突中发展的。这种矛盾冲突最集中表现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体育资源的稀缺性与体育发展目标和规模的宏伟性之间的矛盾关系。经济的困难首先成为全面实现目标无法回避、不可逾越的困难,它注定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放弃全面实现目标的企图,要求我们面对目标体系中在资源上相互竞争的子目标时,必须将国家有限的财政投入进行有倾斜的配置。从纯粹经济的角度看怎样倾斜并不重要,但是必须倾斜,它构成了几十年来我国体育决策的前提。而几十年来实际的体育发展战略决策主要是根据政治对体育的需求,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者间选取了向竞技体育倾斜的投资政策,从而造就了半个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的现实。在中国,体育赖以发展的资源,不论在精神方面的或物质方面的体育需求,或是与之相联系的体育产业存量,都处于匮乏状态。所以,体育的赶超性发展在经济上必然面临原有体育产业存量结构孱弱的现实,因此合乎逻辑地把我国体育发展引入竞技体育主导型发展轨道,以竞技体育为发展重点,再造社会体育需求体系和投资体系,以克服孱弱结构对赶超型发展的强硬约束,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于是形成了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非常规转换过程。
二、中国竞技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按照体育的功能来讲,竞技体育产业主要是为满足人们观赏高水平竞技表演获得审美享受而产生和发展的。人的本性就有通过身体运动获得娱乐享受、促进身心健全发展的需要,并且在此基础上更有追求和欣赏人的身体和身体运动本然健康之美的需求,体育就是人类为满足这类需求创造的实践活动,而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之一部分将人们的这种追求推向极致。也正因为竞技体育的高度娱乐观赏价值,可以引起不同民族、国家、信仰的人们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造成奥林匹克赛会这样巨大规模的公众关注焦点,于是一国运动员的成功表演必然带来广泛影响,给国家带来荣誉或产生其他政治上的作用。中国竞技体育在中国体育发展中,尽管历史复杂,它的目标一直是走上“全球化”最高水平的竞赛平台为国家争取荣誉。我国竞技体育目标之高远与参照于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的自身内在贫弱现实,使得我们的发展必然是赶超性的,而国际竞赛平台上竞争水平之高、规模之大,我国体育资源的高度稀缺,以及我国传统的政府行政体制又使得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只能在其内部有效开展活动等原因,便逻辑地规定在我国体育全局的进展运筹中,将各级政府体育事业部门的职能重心转向发展竞技体育,形成了目前我国(相比较群众体育产业而言)巨大的竞技体育产业存量基础。因为市场经济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中国体育产业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消费决定供给的规律运行,但是,中国体育已按照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决定消费,因此,原有的中国体育产业(原来我们称之为中国体育事业)已形成一定的存量基础,并且这种存量基础的资源供给主要是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所以,我们评价中国竞技体育产业时不能仅从市场消费角度来分析,还应注意考察所谓体育事业中的竞技体育产业的存量。根据以往我们对于竞技体育功能目标的政治性定位,衡量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就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
成绩(金牌数),以此看来,我国竞技体育已发展到仅次于美国的“超级体育大国”的水平。取得这样的成绩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我国体育领域内实行的“举国体制”显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谓举国体制就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去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或者部级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它包括三级训练体系、全运会赛制、省市国家队的长期训练、国家目标等内容,其核心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三级训练网,即由下到上依次为各地市区体育业余训练队及体育中专、省市体工队、国家队,据近期统计,所有运动员加起来40万左右。实际上就是把中国体育事业系统建构成了一个堪于承担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目标重责的产业系统,即竞技体育产业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就是必须有能力将自身造就成一个持续拥有足够数量世界第一流水平优秀运动员的部级的竞技体育集团性竞争能力系统。为了这个目标,在计划经济年代,在我国财政能力限度内,竞技体育产业要搞多大就一定要搞多大,要搞多高就一定要搞多高,以很高速度实现着自己的目标。在市场经济还未成熟的中国,这个需求和投资体系对中国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至今仍起着深刻、全面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存量实际上构成了中国体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不管从质上还是量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三、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群众体育产业是由为满足人们余暇时间不断扩大的体育娱乐、健身等多种需要的服务组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如前所述,中国的体育基本上是在群众体育缺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为群众体育产业留下多少存量基础,不管从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有效刺激群众体育产业发展的体育价值观念),还是从管理体制(体制缺位性的管理)上来看,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的存量基础都很薄弱。虽然由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培育发展起来的体育事业系统在几十年间培养了大量体育专业人员,兴建起为数甚巨的体育设施,使我国社会拥有了以往时代不能比拟的体育资源。但是,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尽
管如此,体育资源不论在总量上或人均水平上仍然不高,加之,特别是由于体育系统内外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纵、横向资源流动困难,又造成有限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所以,群众体育不论在物质资源还是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是相当贫弱的。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逐步确立,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变迁,体育有效需求引起了群众体育产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分析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应该主要从消费者角度入手。
第一,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对“群众体育活动点面临的主要困难”的调查结果显示,“经费缺乏”列为所有选项中的第1位,这表明,活动经费仍然是制约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全国10省(区、市)体育系统群众体育工作情况统计报表统计结果显示,根据活动点的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区别,群体经费来源存有差异。晨、晚练点以社会赞助经费较多,占到经费总数的37.90%;其次是政府赞助,占到总数的30.55%;辅导站、指导站则以锻炼者自费为主,占到经费总数的62.30%;经营性健身中心和俱乐部则以经营性收入为主,占到经费总数的64.00%。由此可见,中国群众体育产业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经营,然而某些部分还需要政府的赞助。首先公益部分,从我国10省(区市)体育系统群体经费支出统计可以看出,几年来,各级政府在“组织群体活动”方面的经费投入了很大比例,但其他方面尚显力度不够。培训群体骨干、进行群体宣传和开展群体研究三项投入在历年群体事业支出总额中所占比例仅为0.10%左右,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核心应是形成有效的体育需求,然而许多政府组织的群体活动只是为了政府的“面子工程”,忽略了对体育内在本真功能价值的开发,造成了群体资源的浪费。与竞体相比,体育系统群体事业支出占事业支出总额的比例仍然很低,1998年为7.13%,1999年为8.06%,2000年仅为2.94%。很明显,竞技体育经费远远高于群众体育经费。其次经营部分,目前在市场上能够见到的群众体育消费活动,主要是在体育场馆或健身俱乐部中实现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地方的运营状况则可以反映出我国群众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资料显示,以江苏省为例,经营性健身场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90年代初,进入了相对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保龄球馆已成为城市社区健身娱乐业的亮点。据统计,至2000年,经营性健身场所的数量约有1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经营的体育项目至少有15项。投资规模在150万以上的经营性健身场所占总数45%左右。但是,社会办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经济状况基本处于亏损和微利。保龄球馆和游泳馆全面亏损(南京市五台山体育中心游泳馆除外),健身健美场所微利,羽毛球馆盈利。行业内有些项目发展速度过快,加之居民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使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经济效益直线下降。如保龄球项目由过去30元/局跌到目前最低价为1元/局,保龄球馆已处于全面亏损状态。第二,2000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显示,“没有体育设施”选项在城乡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中已由1996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有场地器材”便准备参加体育活动已由1996年第2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1位。群众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各活动点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中,“场地拥挤、得不到保证”在所有7个选项中列第2位。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几年来全国兴建了大批体育场地设施,但因为一方面我国群众体育场馆的数量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变化,造成群众需求与体育场馆数量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另外,我国体育场馆开放和使用率不高。我国的体育场馆主要有体委系统的体育场馆、学校系统的体育场馆、企事业系统的体育场馆和民营性体育场馆四部分组成。其中前两者是主要类型的体育场馆资源。1999年全国公共体育场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67.77%,体育馆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80.85%,有固定看台灯光球场用于体育活动占使用场次的78.77%。这说明,一方面,全国公共体育场所用于体育活动的使用率不高,尚有相当大的使用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另一方面,公共体育场所的开放程度也相对不足,如全国的体育训练基地多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而修建的专门性场所,基本不对外开放。并且,建设于计划经济年代的较大型的体育场馆,在建设时都只考虑了竞技项目一种功能,未考虑全民健身和体育配套功能。而各类各级学校都建有体育设施,但向社会开放的只占室内场馆的6%,室外场地的7%,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开放只占1%。综上所述,群众体育产业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由于资金不足造成的相对于快速增长的群众体育需求的群众体育服务(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二是由于产业功能障碍造成的群众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等的闲置和浪费。
四、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中,使我们强烈意识到,我国必须要摆正竞技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产业的位置,协调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本质上讲,竞技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产业是不冲突的,都是为了发展体育事业,都是为了提高人民体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二者的地位、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相当于竞技体育产业而言,群众体育产业更重要。一个是“根本”,一个是“枝末”,一个是为了大众,一个是突出精英。因此,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我国过去实际上是偏重发展竞技体育产业,把发展体育事业的经费更多地用于少数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而不是用于发展群众体育产业,以至于形成了我国今天既是“金牌大国”、又是“体育小国”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广大人民群众丰衣足食,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为我国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在此基础上必然会产生更高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积极地加以引导,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产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国; 体育体制; 体育事业;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11-0005-06
Inspiration of the Study of the German Sports System on the Impr ovement of China’s Sports System
LIU Bo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 0084,China)
Abstract: Germany is definitely sports power with the societydominated sports systemBa sed on the sport club system,the sport management is implemented through variou s social sports organizationsThe overall sports are making balanced developmen tTh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sports system in Germany and combining with Chinese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the paper made suggestions from two aspects for harmonized development,that is,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wholenation system and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model from athletic sport aspect while enforce the system reform and develop the publi c welfares from mass sport aspect
Key words: Germany; sports system; sports undertakings; harmonize develo pment
发展体育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发展体育事业同时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奥健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的耀眼光环并 不能掩盖我国体育事业的不平衡发展。奥运会后关于我国体育事业所处状态的讨论逐渐成为 热点,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只能称为“竞技体育强国”或处于“大国体育”阶段,尚未 达到“体育大国”,而建设“体育强国”则是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目标。[1]而建 设“体育 强国”,最关键的是做到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等要均 衡协调发展。[1]按照这个标准,德国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其体育事业的各个 方面不但 发展均衡,而且在群众体育和大众健身方面尤其突出。因此研究德国的体育体制,对于我国 体育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后奥运时期”如何在维持竞技体育水平的前提下,大 力发展群众体育,使我国逐步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德国体育体制概况
体育体制是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是 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纵观世界各国不同体育体制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政府 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结合型。无论何种体育体制,均对一个国家的体育事 业产生着根本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和规模,除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外, 体育体制在其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2]183 德国体育是典型的社会主导型体制,没有专门的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宪法中没有明确地 赋予联邦政府管理体育的权力,德国体育的管理任务主要由各类社会体育组织如体育类协会 和俱乐部来承担,各联邦州政府中的教育部门和体育局只负责中小学体育教学和公共体育设 施的建设任务。[3]171目前德国体育的最高管理机构为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 DOSB) ,所有体育俱乐部都通过不同层面(州、地区和城市)的专业协会和体育联合会直接或间接 接受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的管理,因此德国的体育体制又被称为典型的“俱乐部体制” 。这种俱乐部体制有效的促进了德国体育的发展,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等方面 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11 体育管理机构 图1是德国体育管理机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与体育运动有关的部门、机构和组 织被分成两部分:官方机构与非官方机构。在官方管理机构中,国家层面(内务部)主要负 责全国范围内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开展,同时给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提供经费和政策等 方面的支持;联邦州层面则负责学校体育(包括中小学和大学)和群众体育的发展;而城市 和地区政府部门(体育局)
因此,并不是所有与体育相关的政府 部门都主管竞技体育,而且是政府级别越低管的越少。再看非官方机构,竞技体育主要由德 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及其下属的各专项协会来管理,2006年以前德国体育联合会和德国奥 委会还是两个独立的组织,2006年5月合并为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DOSB),成为德国 管理和促进体育发展的唯一最高组织机构。
图1 德国体育管理机构[3]171 12 群众体育开展 德国的群众体育很发达、全民健身活动开展非常普及。德国有1/3的人口是体育俱乐部的会 员,经常在俱乐部中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另有1/3的人口经常在商业体育场所或自发的进 行身体锻炼,因此德国的体育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2/3左右。[4] 大众体育俱乐部是保证德国群众体育开展的最基本要素。德国的大众体育俱乐部以其合 理的收费、众多的数量以及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吸引了大多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民众加入 进来。德国大众体育俱乐部通过提供场地器材、提供教练指导、提供共同锻炼机会和提供比 赛机会等措施来增加会员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会员 的归属感和凝聚力。[5] 德国的群众体育最能体现其“俱乐部体制”的特点。最高管理机构为德国奥林匹克体育 联合会,其直接领导的下属机构和组织包括:16个联邦州体育联合会、61个全国性质的专项 体育协会(包括34个奥运会项目和27个非奥运会项目)以及20个特殊体育协会和教育与学术 协会,这些全国性质的协会与联合会又分别管理各个层面的专项体育协会与体育联合会,直 至最基层的大约9万个体育俱乐部和2755万名会员。[6]如图2所示,所有的体育俱 乐部都通 过不同层次(州、地区和城市)的专项协会和体育联合会直接或间接的接受德国奥林匹克体 育联合会的管理。
图2 德国体育俱乐部自我管理组织结构示意图[7] 13 竞技体育发展 德国的竞技体育也是以“俱乐部体制”为基础,其特点包括:1)政府主管部门主要 通过经费投入、建设场馆和训练基设等方式支持竞技体育发展,而具体组织和管理都通过奥 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及其下属的各专项体育协会来完成;2)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从俱乐部开 始,在俱乐部或各级训练基地中训练,代表俱乐部参加各种比赛,经费来源依靠政府、俱乐 部和竞技体育基金会共同资助。因此德国竞技体育系统的构成可概括为:在德国奥林匹克体 育联合会领导和管理下,各专项体育协会、联邦州体育联合会和联邦国防军体育管理机构积 极参与,依托奥林匹克训练基地、青少年训练基地和体育俱乐部,通过教练员培训和体育科 学研究,共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图3)。[8]图3 德国竞技体育系统构成示意图
2 德国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
21 成功经验 德国体育体制最主要的特点是“均衡”,即在俱乐部体制下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 体育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1)体育事业平衡发展,各级部门各司其职。德国的体育体制保证了其体育事业的各 个方面能够平衡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从前文介 绍的德国体育体制可以看出,其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分工不同,国家层面的内务部主要关注 竞技体育,联邦州层面的文化主管部门主要关注学校体育,而地区和市一级的政府部门或体 育局的主要职能是修建运动场馆设施。在这种体制下就避免了所有政府(体育)主管部门都 把竞技体育作为主要工作任务的情况出现,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发挥各级政府主管部 门的优势,使体育事业各个方面得到平衡发展。2)利用俱乐部体制,充分发展体育事业。德国的体育体制是典型的“俱乐部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竞技体育方面,德国没有类似中国的省、市专业队,国家队也不是常年集训,各类运 动员都来自体育俱乐部,他们平时在各自的俱乐部训练,参加比赛时再集中到一起。体育俱 乐部会员数量众多、项目开展普及保证了德国竞技体育的高水平。另外,在俱乐部体制下, 职业运动员有较好的收入,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矛盾也不是很突出,从而保证了竞技体育的可 持续发展。[8] 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因为目前德国大 多数体育俱乐部都是大众健身俱乐部,即便是职业俱乐部,其中也有大量普通会员。这些会 员只需缴纳少量会费,就可以利用俱乐部的运动设施锻炼,并代表俱乐部参加各级别的联赛 ,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达到健身目的。[5]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在学校体育方面同样有重要作用。德国中小学下午放学很早,很多家 长都会为孩子选择一个体育俱乐部,利用课余时间接受某个运动项目的训练,因此青少年参 加体育俱乐部的比例在60%以上,这对学校体育教学不但是有益的补充,在某种意义上它的 作用甚至远远超过了学校体育课。对大学生来说体育俱乐部就更重要了,因为德国普通大学 没有体育课,大学生体育锻炼主要通过参加体育俱乐部来实现。[9]3)联赛体系高度完善,竞技群体共同促进。德国的体育联赛是一个庞大的、完善的 竞赛体系,在德国的体育体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体育联赛与体育俱乐部之间有着 密切的联系,是促进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和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的重要渠道。德国体育联赛的结 构为“七级联赛体系”,全国性联赛(全国甲级联赛和全国乙级联赛)一般为职业联赛,地 区级别的联赛为业余联赛。德国共有36个运动项目举办全国性联赛。 德国的职业联赛有效促进了相关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职业联赛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多比 赛机会和更多的收入,促进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联赛的影响力保证了这些项 目的普及程度,对丰富民众业余生活、提高民众锻炼的积极性都有积极的意义。职业联赛的 商业化还推动了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德国的业余联赛全面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开展。业余联赛增加了群众体育的竞技性、趣味 性,同时通过比赛的自我管理和组织使参赛人员身心同时得到锻炼,并在比赛过程中增加俱 乐部会员的凝聚力,大大提高了俱乐部会员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外业余联赛的存在使 俱乐需要专职教练来提高会员的运动水平,也给退役运动员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由此可以看出,体育联赛对德国体育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不但是职业体育俱乐部,同时 也是大众体育俱乐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促进作 用。[10]4)政府投入场馆建设,学校与俱乐部共同利用。德国的体育设施非常完善,其中很 大一部分是由政府投资修建的。1959年德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下属组织德国奥林匹克协会提 出了“黄金计划”(Goldner Plan),其主要内容是在德国范围内大量兴建体育场馆,以此 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黄金计划的实施得到了联邦德国政府、议会和各党派的支持,联 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提高了修建体育场馆的经费预算,使德国体育场馆的数量在60年代和70 年代大大增加,质量也得到提高。[11] 在政府投资修建的场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交给俱乐部来使用。表1是原西德地区俱乐 部使用场馆来源统计,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俱乐部使用的场馆主要来自于政府,而且相当 一部分是免费使用,为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些免费使用的场馆并不是 完全由俱乐部单独使用,有不少是俱乐部和中小学共同使用,一般建在中小学校园里,根据 中小学教学和大众俱乐部不同的使用特点,白天由中小学使用,而晚间、周末和节假日则以 俱乐部使用为主,充分利用了政府提供的场馆资源。
22 存在问题 1)俱乐部体制发展遇到挑战。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和体育市场变化的影响,德国 体育俱乐部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低出生率、人口 老龄化、妇女地位提高及外国人口增加导致会员结构产生变化,俱乐部需要满足更多老年人 、妇女和外国人的需求;(2)体育俱乐部的核心地位受到盈利性的体育锻炼场所如健身、 度假、康复、培训中心等机构的挑战,面临更激烈的竞争;(3)随着社会发展及会员对俱 乐部工作要求的提高,兼职人员逐渐减少,使得俱乐部财政负担加重,其独立性和不依赖性 受到威胁;(4)“黄金计划”中修建的大量场馆逐渐老化,受维修保养费用、噪音和环境 保护等因素限制,老场馆的开放和新场馆的建设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5)由于原 东德地区大众体育普及程度远不如西德地区,加之体育管理体制的差别和运动场馆缺乏,使 得原东德地区体育俱乐部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困难很多。[12] 表1 俱乐部使用场馆来源统计(%)[12]场馆来源运动场运动馆室外游泳池游泳馆俱乐部所有250974811政府所有 付费使用60148467454政府所有 免费使用653711472454其它 付费使用11130968其它 免费使用22320414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已经走过将近200年,尽管其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新的挑战,但德国 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已经非常成熟,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和各联邦州体育联合会也都 在积极努力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因此其在德国体育体制中的地位不会被动摇。2)夏季奥运会成绩有所下降。1990年10月德国重新统一,由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 东德和西德分别排在奖牌榜第2名和第5名,其奖牌总和(142枚)甚至超过了排在奖牌榜首 位的前苏联(132枚),人们对统一后德国的竞技体育充满了期待。1992年统一的德国开始 参加奥运会,但其夏季奥运会成绩并没有象预期的那样赶超美国和俄罗斯,近年来甚至被中 国、澳大利亚和日本超过,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奖牌榜上已经滑落到第6位(表2)。因 此,德国统一后在夏季奥运上的表现并没有实现“强强联合”,这其中有外部因素,比如中 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崛起,也有自身内部因素,比如原东德一些著名运动员退役和兴奋剂 丑闻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与俱乐部体制的特点有关。这是德国竞技体育甚至其体育体制 面临的最大问题。
表2 德国统一后历届夏季奥运会奖牌数及奖牌榜名次年份198819921996200020042008奖牌数142(东德102; 西德40)8265564841名次2(东德)5(西德)33565 要解释这个现象,首先要了解东德的体育体制及其特点。东德的竞技体育体制是名副其 实的“举国体制”,即以政党主管、国家投入、统一选材和集中训练为特色的竞技体育体制 。东德政府和执政党统一社会党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发展,这种指导方阵甚 至写入宪法中,在德国历史上第一次把体育运动通过宪法规定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使竞技 体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对巩固政党领导起着重要作用。[13]14东德政府为 此投入 了大量经费。以1988年为例,体育经费投入为15亿德国马克,占当年东德国民收入的056% ,其中60%分配给群众体育,40%分配给竞技体育,但实际上群众体育经费中用在支持青少年 体育运动开展的部分也间接为竞技体育服务。[13]52正是这种高度重视和巨大的投 入为东 德竞技体育带来了高回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为政治服务的作用。东德的竞技体育体 制是一种效率极高的体制,作为一个人口不多的国家,能够在奥运舞台上与美苏两个超级大 国分庭抗礼就是最好的说明。但竞技体育的快速膨胀导致了东德体育事业发展不够均衡,此 外东德被认为曾经有计划、有组织的给运动员服用兴奋剂,[14]这些都使东德辉煌 的 竞技体育蒙上了阴影,也导致德国统一后东德的竞技体育体制完全被西德的体制所取代。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东德的竞技体育能够取得成功与国家投入、集中选材、集中训 练、集中管理的“举国体制”有密切的关系,兴奋剂问题也许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绝不是 东德竞技体育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因此德国统一后部分项目竞技运动水平的下降,更准确 的说是原东德优势项目(田径、游泳)水平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体制的改变而造成的。在俱 乐部体制下,尽管能保证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相对比较均衡的发展,但却无法通过政府行为 对竞技体育进行调控,这样就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后果:(1)开展不普及的项目,水平无法 得到有效提高。在俱乐部体制下,对于群众基础好、开展普及的项目可以保证其水平提高, 但对弱势项目的水平却无法有效去改善。例如,冰雪项目是德国人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东西德统一后东德的训练手段和人才储备与西德的体制相结合,使德国成为冬季项目水平最 高的国家,其冬季奥运会上的成绩始终处于第一集团(见表3)。而田径则是一个负面的例 子,由于田径运动的开展基础无法和足球、冰雪项目相比,因此东西德统一之后水平大大下 降,完全丧失了原东德在“举国体制”下建立的优势。因此德国在夏季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 始终为皮划艇、赛艇、马术、自行车、射击、击剑等几个开展普及的项目,其它开展不够普 及的项目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2)造成某些项目发展的不稳定。在俱乐部体制下, 对于运动项目的调控基本由市场规律来决定,一些偶然因素就会对某个运动项目造成很大的 影响。例如网球项目,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格拉芙和贝克尔等偶像级顶尖高手出现,德国人 打网球的热情空前高涨,到90年代中期以前又出现了施蒂希等一批优秀选手。而随着格拉芙 和贝克尔的相继退役,德国人对网球的热情大大衰退,参加网球训练的人数不断减少,造成 了目前德国无人进入世界前10名的尴尬局面。
表3 德国统一后历届冬季奥运会奖牌数及奖牌榜名次年份198819 9219941998200220062010奖牌数33(东德25; 西德8)262429352930名次2(东德)8(西德)131112 因此在现有体制下,如何在保证冬季项目以及足球、手球、曲棍球等球类集体项目继续 高水平发展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促进弱势项目,尤其是夏季奥运会项目水平进一步提高,是 摆在德国竞技体育面前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同时也是俱乐部体制很难解决的一个内部矛盾。 [8]
3 对完善我国体育体制的启示
2008年9月,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体 育工作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 ,为今后我国的体育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要求。“体育大国”和“体育 强国”的概念与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从“体育大国”发展成为“体育强国”成为近期研究的 一个热点,有关学者普遍认为,“体育强国”的标准是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等要均衡协调发展。而其中主要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 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因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对我国体育 事业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15]
31 中国体育体制的特点 中国体育体制是指“由国家不同行政或准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的、以不同身份群体的体育 活动为组织管理对象的体育组织管理系统”。[16]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体制最主 要的两 个特点分别是“由行政部门负责”和“以不同人群为组织管理对象”。这种体制的优点是政 府可以主导体育发展的方向,在发展竞技体育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而缺点恰恰是发展不协 调,最容易造成的结果就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失衡。 我国的体育体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为体育体制初创期(20世纪50年代至70 年代末)、体育体制摸索期(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和体育体制完善期(20世纪90年 代中期至今)。[17]在体育体制完善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改革措施使我国的竞技 体育举 国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普及、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 。这种完善不仅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而且需要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尤其是符合我国 国情的先进经验不断对改革的思路和措施进行调整,这也是研究国外体制并与我国的体制进 行比较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32 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化发展模式 我国虽然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我国的竞技体育目前还存在以四个方面的 问题:1)在夏季奥运会奖牌中,田径、游泳两个基础项目和足、篮、排“三大球”五个 项目的奖牌较少,表现出奥运奖牌的质量差异;2)冬季奥运会成绩明显落后于体育发达 国家,如美国、德国、俄罗斯;3)奥运会之外的其它世界大赛竞争力较低,如足球世界 杯、篮球世锦赛、田径黄金联赛和网球职业巡回赛等;4)职业体育市场还不够完善,缺 乏如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篮球、冰球、棒球、橄榄球)和欧洲五大职业足球联赛(英超 、意甲、西甲、德甲、法甲)等著名职业体育赛事。因此,我国目前只能算“奥运强国”, 还不是“竞技体育强国”。[15]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坚持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同 时优化发展模式,将有效改善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使我国逐渐从“奥运强国”转变为“竞 技体育强国”,从而达到“体育强国”在竞技体育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具体的思路包括: 第一,继续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继续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主要是针对夏季奥 运会基础项目和冬季奥运会项目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已 充分证明“举国体制”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上的优势,而德国统一后田径和游泳水平大幅下 滑从反面证明,开展不普及的基础项目离开“举国体制”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因此,只有 继续坚持“举国体制”,才能使开展不够普及的夏季奥运会项目以及冬季项目水平逐渐得到 提升,从而使我国在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分布更加均衡。 第二,优化发展模式,完善职业联赛。完善职业联赛主要针对球类集体项目水平的提高 和体育市场的完善。对于一些开展比较普及的球类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手球、冰球等 ,通过职业联赛不但可以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同时能够开拓市场、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在 欧美体育发达国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对于我国来说,有必要对各个运动项目做一定程 度的区分,已经职业化和有可能职业化的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棒 球、垒球、手球、曲棍球、网球、拳击、跆拳道等项目要继续坚持或选择市场化的发展思路 ,其它项目如田径、游泳、射击、体操、举重、柔道、摔跤、水上项目、自行车、击剑、射 箭、铁人三项等则应继续坚持“举国体制”。[18]
33 推进群众体育制度改革,发展公益事业 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向体育的本质回归,即真正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 回归大众体育,因此群众体育是实现体育强国、发展体育事业之根本所在。我国目前群众体 育的发展状况还比较落后。根据2000年的调查结果,我国的体育人口比例约为3393%,这 个 数字是把7至15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武装力量等人口作为当然体育人口来统计,如果只计算16 岁以上的体育人口只有183%。[19]81而德国在2000年俱乐部会员数量已占到总人 口的3263%,另外还有大约1/3左右的德国人经常在商业性健身场所、德国体育联合会管辖 以 外的组织机构中或个人进行体育锻炼活动,[4]因此德国的体育人口大约占总人口 的2/3。在体育设施方面我国的人均运动场地数量较少,每10万人的人均场地数只有658个 , 而 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都在200个以上,北欧的芬兰甚至达到457个。另外我国体育设施的质量 比较差,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跳水馆等大型体育场馆只占场地总数的10%。[2 0] 从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还有相当的差距。根据德国群众体育发展 的成功经验,我国的群众体育只有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并在发展思路上进行较大调整,才 有可能跟上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具体的建议: 第一,调整政府职能,各司其职。要发展群众体育,相关部门政府职能必须要转变,如 果还维持目前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都负责竞技体育的现状,群众体育的地位始终无法得到 提高。在这方面,德国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德国,国家层面的政府部门(内务 部)的工作职责包括竞技体育,而联邦州层面的文化部门主要负责学校体育,地区和市一级 的体育部门只管群众体育(修建体育设施),这样明确的分工使德国的各级政府各司其职, 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可以得到均衡发展。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同,由于没有强大的俱乐部体制 做支持,竞技体育的职责不可能从省市一级的体育主管部门中分离出来。 第二,发展公益事业,修建体育场馆,支持“社区体育俱乐部”。政府部门的职能调整 之后,还要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群众体育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面德国的成功经 验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即将群众体育作为公共福利事业来发展。需要政府重点做的有两件 事,一件是投资修建更多的体育场馆设施,为发展群众体育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另一 件是支持“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通过类似德国大众体育俱乐部的方式为群众体育提供 “软件”保障。 第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展“学区体育”。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属于教育系统,大 约占总量的656%,其中对外开放的比例仅为292%,且利用率不高。平均每10万人拥有开 放 的体育场地仅有259个,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活动的需求。[20]因此,如果能 充分利用 学校资源,采取德国学校与俱乐部共用部分场地的模式,不但可以缓解体育场地紧张的矛盾 ,同时也可以促进“学区体育”的发展,是其成为发展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补充。 第四,大力推广业余体育赛事。德国的业余联赛是大众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 证,我国目前俱乐部数量很少,因此推广业余联赛的时机并不成熟,但如果能借鉴这种成功 经验,大力推广业余体育赛事,对于提高体育爱好者的锻炼积极性以及促进大众体育俱乐部 的发展都有益处。
4 结论与建议
德国是典型的社会主导型体制,以“俱乐部体制”为基础,体育管理的任务主要由各类 社会体育组织如体育类协会和俱乐部来承担。在这种体制下,德国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如竞 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等得到了均衡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德国体育体 制的成功经验包括四个方面:(1)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国家层面 、联邦州层面和地区层面的(体育)主管部门分别关注(负责)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场馆 建设方面的工作,使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得到平衡发展。(2)大力发展体育俱乐部,以体 育俱乐部为基础,全面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开展。(3)联赛体系高度完 善,通过职业联赛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体育产业发展,通过业余联赛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 (4)政府投入修建体育场馆设施,作为公共福利事业交给俱乐部或学校使用,同时向大众 体育俱乐部开放学校场馆,合理利用体育资源。 我国的国情与德国不同,因此德国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我国,但这些成功经验有一 些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在竞技体育方面,要继续完善“举国体制”,同时优化发展模式。继续坚持“举国体制 ”可以提高夏季奥运会基础项目和冬季奥运会项目的水平,完善职业联赛可以提高球类集体 项目的水平并完善体育市场,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在群众体育方面,要推进制度改革,发展公益事业。改革的思路包括:1)调整政府 职能,区县一级的体育主管部门脱离竞技体育工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体育场馆建设和群体 活动组织;2)政府部门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修建体育场馆设施,支持“社区体育俱 乐部”的发展,为群众体育开展提供“硬件”和“软件”基础;3)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 场馆资源,缓解体育场地紧张矛盾,促进“学区体育”发展;4)大力推广业余体育赛事 ,提高体育爱好者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各类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我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落实 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分析借鉴世界体育强国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提出有针对 性的改革思路和建议,必将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我国在迈向“体育强国 ”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周爱光.“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探析[J].体育学刊,2009 ,16(11):1-4.
[2] 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Grupe O,Krüger M.Einführung in die Sportp dagogik[M].Schorndorf, 1997.
[4] Dieckert J,Wopp C.Handbuch Freizeitsport[M].Schorndorf,2002.
[5] 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30(1) :64-68.
[6] Struktur des DOSB [EB/OL].dosb.de/de/organisation/organis ation/.
[7] Gieseler K: Der Sport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M].Wiesbaden, 1992.
[8] 刘波.德国统一前后竞技体育发展特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9): 25-28.
[9] 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学校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1) :88-93.
[10] 刘波.德国体育联赛体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28(5):59-64.
[11] Rthing/Prohl u.a.(Hrsg.).Sportwissenschaftliches Lexikon[M].Sc horndorf,2003.
[12] Heinemann K.,Schubert M.Der Sportverein: Ergebnisse einer repr?sentat iven Untersuchung[M].Schorndorf,1994.
[13] Reichelt F.Das System des Leistungssport in der DDR[M].Marburg,200 6.
[14] Spitzer G.Ist das DDR-Doping ein nachhaltiges Modell? In: Doping im Spo rt[C].Tübingen,2002:166-191.
[15]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3):3-8 .
[16] 戴敬东.中国体育体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0-14,117.
[17] 王艳,刘金生.再论我国体育体制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22(6):20-23.
[18] 陆宗芳,罗玲红.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09,32(10):19-21.
[19]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0] 刘梅英,田雨普.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困境和突破[J].南 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27-30,41.
投稿日期:2010-11-18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第4篇群众体育工作是我党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国家的竞技体育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将个人从事群众体育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归纳为需正确处理的十个关系。
这十个关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群众体育两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普及性和提高的关系;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是指导、服务和相互配合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训练单位是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是管和办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行业体育协会是业务指导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教育、文化部门是有分有合、各有侧重的关系;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各界是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关系;体育总会与单项运动协会、体育俱乐部是业务指导和管理的关系。笔者厘清“十大关系”,并指出其重要性,力图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有效的参考。
摘自《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4.1~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第5篇
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既是北京市和体育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盛事;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2008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全党、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现对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二)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
(三)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四)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
(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真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化体育制度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增强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体育工作的法制建设,依靠科技力量,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水平;平衡区域体育发展格局,在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援建全民健身设施的“雪炭工程”,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发挥多民族人才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区域体育的共同发展;增加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好体育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注重无形资产开发和新运动项目开拓,为发展体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八)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九)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二是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三是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群众体育工作应努力做到亲民、便民、利民。
(十一)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四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乡镇和连队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加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社区要把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工作范围,充分利用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组织网络、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
(十二)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
(十三)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有关地区、部门和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开拓创新,把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和国际大型赛事组织能力的大舞台,作为学习国际体育事务、掌握现代体育运作方式的大学校,作为锤炼体育队伍思想、业务素质的大熔炉,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声望。同时,要重视和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集训、组团、参赛等工作,按照国际惯例,确保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十四)制定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以新世纪我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全国的体育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重视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体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体坛的竞争实力,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
(十五)密切跟踪世界竞技体育新动向,结合我国实际,科学部署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巩固原有的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争取在田径、游泳项目中有较明显突破,不断提高球类等集体项目的竞技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努力提高成功率。
(十六)举办好全国运动会和国内其他赛事。全国运动会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全面、科学安排国内各项赛事,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竞赛的功能和效益,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服务。举办赛事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十七)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队伍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要认真抓好业余运动队伍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五、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促进运行机制转换
(十八)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十九)利用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作用。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理顺各级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形成新时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
(二十)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分期分批进行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
(二十一)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的赞助,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活跃体育活动起了积极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对体育赛事、公益性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要加强对赞助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保障和维护其正当权益。
(二十二)积极推进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的转换。要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体育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要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商业性赛事的管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六、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三)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党在体育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体育事业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持续发展。
(二十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机构改革进程中,体育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建立灵活高效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
(二十五)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二十六)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新建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收费标准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严禁侵占、破坏体育设施。要将体育场馆建设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的阵地。
(二十七)加强法制建设,将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抓紧研究制定加强违禁药物管理、规范俱乐部制竞赛等方面的法规,并严格执行。}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郝跃峰2020年注定是我们一生中难忘的一年,因为全球COVID-19大流行改变了一切。疫情再一次引起了大众对免疫力的关注,对居家运动、在线训练等也产生了极大兴趣。运动本来就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舒适的环境、紧张的工作、错误的观念,导致很多人长期处于静坐少动状态。疫情让人们重新爱上了运动,运动反过来也促进健康。新冠肺炎临床防治专家共识也推荐适量运动[1]。那么,我们应如何掌握适量运动的“量”呢?运动中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健身锻炼大家都会,就像生来会吃一样,不用学习,不需要专业人员辅导也可以自由锻炼”;“吃”饱固然没问题,但能不能“吃”出健康就说不准了。要通过运动达到健身的目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规则,如果随意为之会出现很多问题,轻则事倍功半,重则损伤致残。例如,跳绳摔倒致足踝骨折,跑步机上摔下致脑出血,每天坚持高强度运动反而感染,等等。与之相反,还有一些人不了解运动规律,畏惧运动损伤,整日静坐不动,抗拒运动锻炼,这也是不可取的。适量运动就是在运动规则指导下,对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技巧等进行质量控制,以养成科学的运动习惯。因此,既要有各种运动方式的辅导,更要有科学适量运动原则的普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科学健身八原则”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有利于大众从运动中真正获益,不断增强科学健身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3]。“八原则”分别是:总量控制原则、个性化原则、感知身体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发展原则、修复疲劳原则、快乐运动原则和持之以恒原则,下面逐一介绍。1、总量控制原则1.1 适量有益,不足无助,过量有损运动总量适度才能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预防和消除疲劳,保持和提高免疫力。一般以在运动后感觉舒服有活力,学习工作精力充沛,应激反应积极适当,精神饱满、不感到疲劳为标准。运动过量容易造成内源氧缺乏,免疫力下降,不但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而会损伤身体。一般而言,剧烈运动后的免疫力降低要持续1小时左右,需经过24小时以后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4]。机体免疫力降低,当遇到病菌、病毒侵袭时便容易罹患感冒、肺炎、胃肠道感染性疾病。运动后,如果整天感到疲劳、劳累、腰酸腿疼、不想做事,甚至出现上火、咽喉肿痛、浑身无力、精力不集中、吃不香、睡不好等现象,那就是运动过量了。反之,运动不足、长期静坐少动,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高、慢性代谢性疾病恶化、伤风感冒易感,以及抑郁症的发生均有关。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有些人已经达到了推荐的运动量,但如果他们在其余时间仍处于静坐少动状态,也不利于健康。1.2 对单次量、日总量、周总量、季总量的推荐运动总量是由运动频率、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共同决定的。推荐大多数普通成人每周进行3~5天的有氧运动,频率随运动强度而变。比如每天30~50分钟的中等到较大强度相结合的运动,达到一周150分钟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不推荐每周1~2次的大运动量锻炼。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应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到较大强度的运动[5]。同时推荐每天尽量减少静坐少动时间,保持4000~6000步的碎片化基础活动量,作为每日活动总量的一部分。运动实践表明:坚持运动3个月以上,人体成分和机能才会有较明显的提高。推荐坚持运动,以季度作为最小单位。1.3 评估运动量方法的推荐精确评估运动量是比较难以做到的,推荐以下几种方法作为参考。(1)以运动时心率作为标准。一般来说,运动时心率=170-年龄(±10)。如果在运动后感觉不适、疲倦或运动后15分钟心率仍未恢复到安静状态,即为运动量偏大,应及时加以调整。心率可以通过运动手环进行监测。但应注意,运动手环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需要结合自我感觉综合评估。(2)以运动时的感觉进行评估。非高温天气运动时微微出汗、呼吸加快到可以讲话但不能唱歌等,都是运动中等强度的指标。次日睡醒后依然感觉疲倦,则说明前一天的运动过量。(3)客观间接评估。①体重指数(BMI):BMI通常可以反映你当前的体重是否适合你的身高,来确定你是否需要加大运动量。对于一般成人而言,通常情况下,BMI指数维持在18.5~24.9之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BMI的计算方式(BMI指数)=体重(kg)/身高(m)2。②血压指标:既不偏高,也不偏低。健康的血压指数,应是适量运动的结果。2、个性化原则在运动健身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人的遗传特征、机能特点和运动习惯,制订个性化的运动健身方案。不同人群对健身影响和需求是不同的,作用也有所不同。2.1 不同人群,不同方案(1)对健康人群来说,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和维护的最经济、最实用的一种手段,保持运动习惯最重要,可以参与一些耐力极限运动,居家期间重点是保持肌肉力量[6]。在日常健身误区中,女性尤其容易忽视力量锻炼的重要性[7]。(2)对健康高危人群来说,适量运动是最有效、最安全的调理和校正的手段,要真正把运动当作药物,根据身体的变化不断调整运动量。肥胖者需要大运动量,一些水中运动有利于减脂及保护下肢关节。居家期间重点控制饮食总量,并坚持力量训练。(3)对病人群体来说,在医生和运动康复人员的指导下,个体化的运动处方是治疗疾病、加速康复,提高带病生存率的重要辅助手段。如以降血糖为目的,推荐以动员大肌肉群,持续有节奏的运动为主,兼顾规律与兴趣;如以提高心肺耐力为目的,推荐逐渐增加运动强度的运动,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兼顾力量训练;如以增加骨量、防治骨质疏松症为目的,推荐承受体重的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不建议游泳)和力量训练(如举重、哑铃等);如以控制体重、管理身材为主要目的,要根据体重增减运动量,并且要控制饮食摄入总量。2.2 不同年龄,不同方案适合自己年龄的运动方式才是最好的运动方式。(1)儿童、青少年应以培养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团体运动、在线运动比较有吸引力。(2)青壮年要强调有一定强度、一定频率的运动,还要保持一定的锻炼时间。近几年,虚拟训练已成为一种趋势。(3)老年人群运动宜量力而行,保持适当的体育活动水平即可。比如,老年人不适宜做过多静力性力量训练(如平板支撑),推荐太极、健步走等更适宜老年人身心特征的项目[8];为了不引起骨关节的损伤和高能量消耗,通常不推荐中老年人进行爆发力太强的短时间运动,如HIIT(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强度间歇训练法)等,而应选择低强度的长时间的运动。(4)对一些特殊人群,要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更进一步的运动处方。2.3 不同体质,不同方案一般来说,体质是指发挥各种运动能力的身体条件。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体质是不同的,比如疾病状态、疲劳状态、活力状态。同一项运动,同一种强度,有人“吃不饱”,有人则“吃不消”。所以,应该从自身特点出发,合理安排、调整锻炼的方法、内容和运动负荷等。例如,在学校体育课的长跑训练中,体质弱的女生可以先跑600米,进而逐步延长;在训练引体向上时,对体能好的男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居家健身经常会视频学习,以为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其实不然,很多女性在瑜伽锻炼中拉伤肌肉就是对自己的柔韧性过分自信。球类、拳术等综合运动项目对运动技巧要求较高,有利于锻炼灵活性、协调性。3、感知身体原则锻炼能够促进身心健康,但是由于缺乏对自身运动能力的认识和感知,选择不合适的运动项目、运动量、强度或运动姿态,盲目坚持,不做调整,则会造成不良后果。健身者应该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认知身体的感受。舒服快乐的感受就坚持下来,疼痛不适的感受就及时调整。3.1 运动前疾病的筛查与调整如有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如高血压家族史等)应先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评价与分级,以年龄、家族史、吸烟史、静坐少动生活方式、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胆固醇及糖耐量受损作为危险因素,存在两个或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就是危险人群,在进行较大强度运动前应先咨询医生,并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好相应的调整。3.2 热身的感知在做剧烈的、爆发力的、长时间耐力的运动前,需要进行热身的准备活动。其作用在于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加强心肺功能,使肌肉、肌腱、韧带处于伸展性良好的“工作状态”。它是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剧烈运动状态,克服生理惰性,进行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在气温较低、气候寒冷的季节,更应该重视锻炼前的热身活动。一般热身标准是要感受到头面部微微发热[9]。3.3 锻炼中感知运动对人体的刺激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运动过程中人体会感受到刺激引起的各种反应。这些反应或强或弱,或舒服或痛苦,或持续或短暂,都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认真分析。一般来说,持续的强的疼痛不适,都是不适应或损伤的表现,需要调整避免再次发生。短暂的弱的间断的疼痛不适,是强度改变或热身准备不充分的表现,需要边运动边调整。动作幅度和负荷增加的改变,比速度的改变更容易出现下肢肌肉和关节的不适应,表明下肢肌力需要加强。锻炼后肌肉酸痛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正常反应,运动时无不适,次日晨起微微酸痛,活动后消失,表明活动量合适;二是过量反应,运动后即刻就有酸痛,但可以忍受,如果程度不加重,营养睡眠保证的情况下,肌力会增加,如果酸痛持续加重,肌肉会出现慢性损伤,需及时调整;三是急性损伤,运动过程中突然发生肌肉关节疼痛,多是拉伤或扭伤,需要马上停下来,观察三日能缓解是小伤,一周后可循序渐进进行力量训练,不缓解就需就医。其实任何一项运动都对肌力有锻炼效果,只是在想提高运动水平的时候,常常会发现瓶颈,这时往往都是肌肉力量的问题。如果学会感知力量,及时有针对性地对不足的肌肉群进行加强训练,就会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运动中对呼吸的感知和调整尤为重要。正确的呼吸是运动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胸式呼吸者跑步很难超过3千米。如果发现自己不是自然腹式呼吸者,必须不断提醒自己把胸式呼吸调整过来。关键是动作和呼吸要协调,根据动作的频率、方向、幅度及用力的大小进行控制,既要自然又要有意识地调整。比如,开始慢跑时两步一吸,跑快了三步一吸或用力时吸、开胸时吸等。建议加强腹式呼吸锻炼,从收腹呼气开始。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过,一旦适应了腹式呼吸,肺活量就会明显增加,运动能力就会明显提高。跑步时感知脚下的声音也很重要。轻盈的步伐表示速度、力量、体重以及跑姿都是合适的;反之,若出现落脚很重,声音很响,就会对膝、踝关节造成过大的冲击力,如果坚持就会造成损伤。3.4 锻炼结束后感知做好放松整理活动,感知疲劳程度,做好营养支持和睡眠保障。切忌在疲劳到极点时坚持或再次参加运动,此时运动对人体有害无益。对这次运动做好检讨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增加的运动量是不是合适,做好下次运动的计划。同时对各种运动指导进行研究,在运动实践中总结、否定、提升经验认识。4、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是指根据自身对运动的适应程度,科学地、逐步地增加活动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使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以取得最佳体育健身活动效果。也就是说,在每一次的健身过程中都要对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做好度的把握[10]。对于没有养成运动习惯的人来说,推荐开始运动时应先保守一些。在刚开始的1个月内保持中低强度的运动,然后保持强度、增加时间,达到每次30~50分钟后,再增加负荷,比如提高速度、加大频率、增加重量、加大动作难度,等等。建议一周运动或3~5次以后增加一次,增加幅度为原来的10%左右,增加后如果不适应可以再减下来。以跑步为例,新手可以先从健步开始,健步过程中抬头挺胸,收腹,通过增加步频而非加大步幅提高速度,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心跳维持在“170-年龄”的水平。如果感觉逐渐轻松可在第三周训练过程中加入30~60秒的间歇跑,重复4~5次。待机体适应后,可正式开始跑起来。居家锻炼的道理也类似,比如:第九套广播体操对久坐青少年人群、八段锦对中老年人群,都有很好的锻炼效果。每天上下午各做一遍,逐渐把动作做规范,适应后可以多做几遍。不推荐没有运动基础的老年人学习太极拳,因为该拳术对膝关节稳定性要求较高。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运动负荷(指体育锻炼时身体的生理负荷量)直接影响人体机能的变化,进而对锻炼效果的优劣产生作用。如果负荷过小,就无法促进机体变化,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如果负荷过大,超出了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引起睡眠不宁、食欲不振、长期疲劳等不良反应。正确的做法是以一定的运动负荷量作用于身体,一定的次数和时间后,引起了身体的适应,然后再依据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有计划地逐步增大运动负荷,使身体产生新水平的适应,最终达到增强体质的目标。运动负荷的大小因人、因时而异,同一个人,不同的机能状态下对负荷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每次体育锻炼以后感到稍累,但没有各种不良反应,通过休息恢复较快,这样的运动负荷基本是合适的。(未完待续)【参考文献】[1]赵敏,秦恩强,张大伟,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防治方案专家共识[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0,45(11):1109-1116.[2]Thompson W R.Worldwide Survey of Fitness Trends for 2021[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21,25(1):10-19[3]Thompson,W R.Worldwide Survey of Fitness Trends for 2020[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20,23(6):10-18[4]李晓智,高亮.急性运动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Meta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3):353-363.[5]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M].王正珍,译.10版.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9.[6]汪波,黄晖明,杨宁.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运动促进健康的新理念--王正珍教授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15,(1):7-12.[7]杨延平,邱俊强,陈演,等.个性化渐进式运动处方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和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10):785-788.[8]安江红,谭京京,孙金秋.老年人体适能测试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7.[9]刘功聚,於金星,胡挺,等.“热身”对功能性运动筛查(FMSTM)评估运动损伤风险的影响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2):92-97.[10]陆奕阳,李小荣.试论健身运动系统性原则的运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4):146-147.(本文版权归北京药学会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体育运动的价值第1篇
摘要:价值是人们对物质、文化需要的体现,价值的产生是由物质、文化自身固有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的多少,作用的大小,决定了人们需要的程度。“体育价值观是体育行为的杠杆”。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它的兴起和发展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舞蹈价值
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已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深受人们的青睐。我国体育舞蹈在体育中的作用已被国家教育部门所重视。本文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对体育舞蹈的价值进行多方面论述,旨在为宣传推广这一新兴的体育项目,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日本、英国、美国、香港、台弯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舞蹈专家前来我国进行表演与教学。体育舞蹈在我国得到如此迅猛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其自身功能与价值所决定的。为了能使体育舞蹈在我国长期稳定的发展,应首先对其功能与价值进行研究,以求得共识。本文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对体育舞蹈的价值进行了几方面研究,旨为广泛宣传推广这一新兴体育项目,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运动学价值
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兴起与蓬勃发展的实践证明,它是实现体育目的,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是人们十分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
体育舞蹈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在音乐在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学是研究人的身体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体育运动的基本内容和实现体育目的手段与方法的体育舞蹈,是体育文化系统中的新生事物,是体育研究的对象。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时代,人们繁重的劳动量将减少,工作时间缩短、休闲时间增多,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必然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满足自我需要的高级精神享受和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体育内容、手段和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通过在娱乐中运动,达到更好地完善自身, 改造自我,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
体育舞蹈的形式有个体练习,但更多的是群体练习,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参加者相互配合,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美、创造美、实现美的过程,参加者在活动中可以表现美、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
运动学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对象是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把运动知识化、系统化、理论化,更好地指导体育运动实践,实现体育的目的。体育舞蹈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动形式,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内容,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可靠方法。
二、生理学价值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的学科。根据运动负荷的价值或理论,学术界曾提出如下结论:即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机体的血压、血液成分、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在130/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接近或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在15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缓慢的下降;心率增加到160―170次/分之间虽无不良的反应,但亦未能出现更好的健身迹象。因此,通常把一般人的健身效果的最佳区间保持在120―140次/分之间。生理学实验证明,心率在120―140次/分情况下活动,身体各组织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代谢状态最好。查阅有关资料可知,华尔兹最高平均心率为142.8次/分,探戈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42.6次/分,恰恰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45.2次/分,牛仔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72.8次/分,以上四种舞蹈对健身效果明显,具有生理学价值。
三、心理学价值
体育舞踞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有明显的心理学价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和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能使其它部分机体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体育舞踞具有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另外体育舞蹈还具有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由于体育舞蹈是一种群体运动,在集体场所进行,能使参加者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我”置于“我们”之中,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四、美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美既不是人的主观精神意识的产物,也不是纯自然进化的结果,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从摆脱自然生产开始,人类社会就朝着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两个方向发展,并具有审美属性。在今天,现代体育运动许多项目对美的要求愈来愈高,如艺术体操、健美操.武术等等。另外,体育舞蹈中的团体舞更是美不胜收,群体的配合位置,队形的变化,伴以相应的音乐,构成一幅幅刚健、优美、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给别人以欣赏的同时,把自己看到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听到的音乐美结合起来,在情感上进行调整疏理和谐,自我欣赏,得到美的享受。
一个人审美能力除了与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有关外,还受着自我身体条件的限制。经常参加体育舞蹈运动,人们改变着自我的形体、姿态等身体条件,并在体育舞蹈优美的音乐和优美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体育运动的价值第2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大学生;体育价值观;阳光体育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3-0065-04
大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与其体育价值观密切相关,而阳光体育运动能否在高校有效推进,必须厘清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通过对广州地区7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研究,结合大学生群体特征并将大学生体育价值观运用到探讨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相互影响,分析相互间的关系,解决具体矛盾冲突,促进和谐的发展,是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自觉主动而积极持久的关键,也是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更具生命力的根本。
1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阳光体育运动
1)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内涵及对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意义。
体育价值观是人作为主体对体育这一事物的主观反映与评价,决定着个体的体育认识与行为。大学生青年性特质决定了该群体思想活跃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不愿被束缚在传统的价值观念的框架内,而是更注重建立一个以纯粹的自我需要为基础的价值原点,并在此基础上反映出各种体育价值趋向[1]。作为体育价值主体的大学生,也必然会以大学生的群体特质去认识作为价值客体的体育属性以及体育在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根据新时期体育对大学生的意义进行分析归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是一个以自我需要为价值原点,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体育的教育价值观、体育的健康价值观、体育的休闲娱乐价值观、体育的竞争价值观、体育的道德价值观,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对于大学生个体认识并参与阳光体育运动而言,其体育价值观是内因,决定着大学生个体认识并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大学生正向的积极态度能有效地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反之则起消极阻碍效应。因此,通过研究大学生体育价值观,能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能了解大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找准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主流,对进一步完善与发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具有积极意义。
2)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及对促进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发展的意义。
体育具有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发展需要的作用[2],阳光体育运动正积极契合着大学生的发展诉求。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当前国家对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导向,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突破口,其核心是号召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享受运动的快乐。同时,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高等学校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至少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3]。阳光体育运动体现了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要求,具有导向性、理想性的特点。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而言是外因,它在导向和理想的层面正视了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具体而言是正视了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教育、健康、休闲娱乐、竞争、道德方面的需求,强调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对于大学生科学的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正向的推动作用。
2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关系
1)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育教育价值观的促进。
阳光体育运动语境下体育的教育属性反映出更丰富的内涵。调查显示,90.7%的受访大学生赞成“每个大学生应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这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判断,“不赞成”、“说不清”的选项比例分别只占3.4%、5.9%,凸显了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与日常运用对个人未来发展的积极意义,其正向的认知,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要求高度吻合。85.2%的受访大学生认同“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勇敢、坚毅、服从等特征,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个性”的判断,回答“不赞成”、“说不清”的分别只占6.8%、8.0%,说明大学生对体育、对人的个性教育和影响的正向意义具有较高的认同率。大学生所表现出对体育教育价值高度正向认同的倾向,并不一定出于理性的自觉,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所受的教育,包括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体现出当前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理念的指向在高校得到较好的贯彻。
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形式更为丰富,无论是专业的竞技比赛,还是趣味运动会,都是教育大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4]。学校体育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更重要的是大学阶段是其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关注自身成长,大学生在学校这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了越来越注重通过教育达成“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要求,对体育的教育属性的认知已纳入了个体的价值观体系当中,大学生对体育在人的个性的发展、意志的培养、终身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的高度认同与积极需求,凸显出大学生对体育教育价值的正向理解,体现了当前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重要的教育意义。
2)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育健康价值观的促进。
健康第一的理念、科学的健康观念,受到大学生的高度认可,包括心理的、社会适应的而不仅仅是身体的全方位的健康观念体现出大学生对健康的正确理解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受访大学生在回答“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与“加入学校或校外体育社团、协会或俱乐部的主要目的”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选项均排在首位,高达92.9%的受访大学生赞成“体育应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赞成”、“说不清”的选项分别只有0.8%、6.3%。就传统意义而言,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就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观念仍然根植于大学生心中,从提高自身体质健康需要的角度出发,作为体育价值的判断与目标,这也很容易在大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中看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阳光体育运动倡导的重要理念与行为指引,受到90.6%受访大学生的高度认同,“不赞成”、“说不清”的选项比例分别只有2.5%、6.9%。72.3%的受访大学生不赞成“只要身体没病,就是健康”的提法,“赞成”、“说不清”的选项分别只占10.4%、17.3%。
身处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深刻变革时期的大学生是一个高度追求自我价值、处于高压力状态的群体,坚信健康的身心意味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事业成功的保证。通过体育促进身心健康构成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动力基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发展与走向,是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现实指标,表明了大学生体育的健康价值观念的主流认知与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国家体育价值观导向的高度契合,两者有着共同的指向。
3)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育的休闲娱乐价值观的促进。
大学生对体育的休闲娱乐价值的积极认同,凸显出大学生通过体育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这与阳光体育运动提出的“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热爱体育、崇尚运动、感受快乐”的理念一致,并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实施铺就坦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受访大学生在回答“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和“加入学校或校外体育社团、协会或俱乐部的主要目的”时,“休闲娱乐”选项加权得分均排在第2位;无论是“体育观赏”还是“体育参与”,分别有93%、86.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能从中感受到快乐”。不容置疑的是,休闲娱乐已成为大学生通过体育所追求的重要价值。
很多大学生认为,通过参与体育,扩大了自己的“关系网”,在与有共同体育爱好的同学、朋友的交往中有利于缓解压力、消除烦恼,感觉到更多的快乐,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充实。当前和谐社会理念的渗透,大学生更加关注和谐体育行为的选择,休闲的、娱乐的体育内容与形式更能满足大学生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理解。丰富多彩、紧张刺激的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参与、体育欣赏,使大学生闲暇生活变得充实生动,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充实。
4)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育竞争价值观的促进。
“学校要始终坚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要求,与赞赏竞争、敢于竞争的现代社会普遍价值观相吻合。80.5%的受访大学生赞成“体育比赛规则是社会规范的缩影”,而“不赞成”、“说不清”的选项分别只有13.2%、6.3%,说明大学生大体上认可体育竞争具备有利于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价值,对体育比赛规则的遵守是社会规范习得的有效途径。受现实社会的影响,大学生对未来参与社会竞争的残酷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准备,逐步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规范意识,也越来越感悟到培养竞争意识、规范意识的最好途径之一是参加体育比赛。积极面对包括体育竞赛在内的各种竞争,正确对待胜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接受与肯定。
但不可否认,当前的大学生毕竟接受了长期的传统教育与世俗影响,在进取与竞争方面还或多或少地固守着传统的价值观念,传统的中庸处世价值准则在大学生当中的存在仍较为普遍,回避竞争、羞言胜负、不当出头鸟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并不少见,这在调查中可体现。在对“体育竞赛是和平时期的战争”的话语判断中,“不赞成”、“说不清”的选项分别达31.5%、19.0%;在“参加体育竞赛时,你对胜负的重视程度”的回答上,也有39.2%、9.2% 的受访大学生回答“一般”、“不在意”。
现代精神是勇于竞争的精神,商品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竞争是体育的外在表现形式,源自对日常生活中竞争现象的模仿,体育的各种规则也便是体育场上的“道德”和“法律”[5]。与此相对应的是,置身于校园里的大学生,并非一个单向封闭的群体,随着身心的进一步完善,其思维、行为的触角已延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阳光体育运动的普照下,通过参与体育竞技,体验体育竞争,享受获胜快乐,体会失败感悟,能使大学生对体育竞争的价值追求越来越稳固,进而加强自身对阳光体育运动内涵的深入理解。
5)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育道德价值观的促进。
关注公平、遵章守法、追求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同时也是“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的阳光体育运动目标当中的内涵。阳光体育运动强调了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符合青少年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97.9%的受访大学生赞成“大学生在校期间享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利”,“不赞成”、“说不清”选项只占0.1%、2.0%,而赞成“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尽参与体育锻炼的义务”的受访大学生却只有54.5%,“不赞成”、“说不清”的选项却分别高达16.7%、28.8%,体现出比例不低的部分大学生只注重参与体育的权利而漠视参与体育的责任和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大学生注重参与体育的权利值得肯定,大学生以强烈的主体意识伸张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利,将个体体育行为与实际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为自主参与阳光体育运动,进而有效实现强身健体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占比例不低的大学生弱化了参与体育锻炼的责任与义务,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联系与统一,而弱化参与体育的义务,与阳光体育运动号召的大学生应积极自主参与体育的价值导向相悖。
然而在大学生对待体育道德行为的一些评价中,也可看到模糊甚至矛盾的选择。受访大学生在回答“对体育竞技的欺诈、不尊重对手等不道德现象的态度”时,“反感”选项占85.1%,“理解”、“欣赏”选项分别只占9.8%、5.1%,而在“竞赛中为选择对手而故意输球是正常的”的判断中,却只有58.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不赞成”,而“赞成”、“说不清”选项分别占23.8%和17.7%的较高比例,表明了大学生整体上具备了很强的批判体育竞技过程中的欺诈、不尊重对手等不道德现象的权利意识,但对体育竞技中利己、取巧的价值评价中存在着较明显的模糊态度,在理智与欲望选择中容易缺失恪守体育道德规范的责任与义务。大学生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体育道德价值评价的不同,大学生对各种复杂的体育现象特别是竞技体育的道德现象并无太深刻的体验,当前也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道德问题评价标准的具体教育渠道。
3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发展
阳光体育运动推行已5年,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发展不应仅是组织措施、制度规定、内容手段、场馆设备等的保障,还应该有对大学生体育需求的关注、有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研究。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发展,就是要从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出发,以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为基点,反思阳光体育运动本身及实施过程,进一步丰富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建设及外在保障,以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发展,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健全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大学生体育价值观趋于稳定,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发展必然要不断健全实施制度,扩大有序的体育组织,不断改进体育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保障大学生享有广泛的体育参与的权利,激发大学生体育参与的责任。其次是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和方法。大学生的体育需求不仅凸显出对身体健康需要的满足,还强调对精神文化需要的追求,更体现出对时尚、享受和发展的向往,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方法必然要在满足大学生体育基本需求的同时,紧密结合国内外体育发展潮流,从内容方法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再次是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督评价。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践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自主意识强烈,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大学生自主监督、自主评价,形成由大学生自主参与维护阳光体育运动全过程的良性机制,以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督评价。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是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6]。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为阳光体育运动提出了现实发展的方向性要求,关注大学生的体育需要,研究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科学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1)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体育的教育价值观体现出当前体育对大学生强烈的教育意义;体育的健康价值观表现出体育对促进身心健康的向往仍然是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主流;体育的休闲娱乐价值观凸显出大学生通过体育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体育的竞争价值观折射出大学生大体上认可体育竞争是向社会适应过渡的有效习得;体育的道德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反映得较为重权轻责。
2)当前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但应加强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中负向因素的转变,使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主流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导向作用更加吻合。
3)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应成为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深入推进的着眼点,积极引导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不断完善阳光体育运动,是促进和谐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苏颂兴,胡振平. 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5.
[2] 苗治文,秦椿林. 当代中国体育的价值观[J]. 体育文化导刊,2005(5):22-24.
[3]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Z]. 教体艺[2006]6号,2006.
[4] 黄晓波. 培育大学生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途径[J].体育学刊,2012,19(1):82-85.体育运动的价值第3篇
摘 要 休闲体育运动作为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价值很多,参加休闲体育运动可以感受大自然、放松心情、锻炼身体、有利健康,休闲体育运动还能增进世界上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休闲体育运动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也应该大力发展休闲体育运动。本文对休闲体育运动的价值进行综述,并对该运动项目更好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以期为该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休闲体育运动 价值 开展
所谓休闲体育运动,它是指人们在空余时间以提高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是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休闲体育运动有别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休闲体育运动具有自由性、随意性、趣味性、主动性等一系列的特点,长期参加休闲体育运动活动有利身心健康、防疾治病,同时,休闲体育运动还有提高文化素养、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的作用[2]。
一、休闲体育运动的内容与类型
休闲体育运动包括很多内容,它涵盖了一些竞技项目和某些娱乐项目,而休闲体育运动的分类也没有固定的分法,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攀爬类,包括:徒手攀岩、登山、徒步野营之类;第二类,水上项目,包括:帆板、冲浪、滑雪等项目;第三类,球类项目,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棒球等;第四类,民间传统项目,包括:钓鱼、打太极、民间舞蹈、八段锦、气功、踢毽子、荡秋千、跷跷板等很多项目[3]。
二、休闲体育运动的价值
(一)休闲体育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经常参与休闲体育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机能,经常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脑力工作者,会在工作中更有积极性,也更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成绩,经常参加休闲运动对提高个人免疫系统的能力,增强人体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有明显的提高[4]。经常参加休闲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各大系统的功能、结构都有良好的增进能力:参加休闲体育运动活动能够使衰老减慢,一定程度的保持肌肉力量,还可以进行减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能力。
(二)休闲体育运动可以愉悦身心
参加休闲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人身心愉悦,也能满足人们对各方各面的需求:在精神上面,休闲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满足一些得不到的精神需求满足,从中得到自我发展的满足。同样道理,休闲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参加休闲体育运动能丰富生活,使得空余的生活实践更加丰富多彩。其次,经常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人可以明显减轻工作、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使得人感到快乐、轻松和愉悦,使得生活更充实。休闲体育运动还是消除孤独寂寞,增进相互情感交流。例如:开展类似徒步攀岩、滑雪、野营、登山等类型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很多都是远离城市亲近大自然的活动,这些项目多为团体性活动,经常开展这些项目使得使人们重返大自然,与大自然联系起来,从而感受到团队合作、征服自然的快乐。
(三)休闲体育运动提高文化的传播
中国的民俗传统体育活动,如放风筝、舞狮、荡秋千、赛龙舟、太极拳等,这些传统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休闲体育运动。其中,类似舞狮子、赛龙舟这些项目,都能让大家更好的团结协作,从而使人更加容易沟通、交流。而太极拳、武术等民族传统项目不仅很有娱乐性,而且还有很多哲理深入其中,大家参与这种休闲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同时还促进了共同的文化交流,充实了闲余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舞狮子、放风筝、荡秋千、龙舟赛、太极拳等,这些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广泛的传播。
三、结论与建议
休闲体育运动能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并且能够在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我们十分必要努力发展休闲体育运动,使得更多的人融入到休闲体育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全民休闲运动的意识,增进广大群众各项素质的提高。国内休闲体育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是有不够的地方。针对怎样更好的发展这项运动,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升休闲体育的良好理念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体育知识讲座等广大群众传递休闲体育信息。传授体育健身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鼓励、引导大众参与丰富多彩的休闲体育活动。促使广大群众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和体育价值观念,进而积极投身到健康、文明、科学的休闲体育活动中来。
(二)提高休闲体育的氛围,提高休闲体育参与程度
积极营造浓厚的休闲体育锻炼气氛,开展有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并以此激发群众的休闲体育参与意识,促进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培养大家的终身体育意识。引导我国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向健康文明、快乐向上的方向发展。
(三)培养组织休闲体育人才
长期以来,高校的休闲娱乐活动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根据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各高校虽不同程度的增设了运动休闲的教学内容,但还是没有达到目前大学生对运动休闲的需求和身心健康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休闲体育教育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培养专门的组织休闲体育教育的人才也是非常紧迫的。
参考文献:
[1] 叶杭成.休闲体育价值研究[J].当代旅游.2011(4):244—245.
[2] 肖志民.论休闲体育与健康[J].阴山学刊.2010(9):87—89.体育运动的价值第4篇
关键词:田径运动文化 价值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246-02
田径运动是运动之母,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磨练意志,促进身心发展的健康价值,本应该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上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没开设田径相关课程。是什么原因使田径教学的开展处于如此困难的境地呢? 许多学者从课程改革、教材内容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剖析,但很少学者从文化背景进行阐述。学者熊茂湘认为:“分析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仅仅从一些客观方面找原因或过多的把责任归于偶发因素,不深刻剖析我们的主观心态,不从文化的角度反思,不反省自己,显然不是理性的思考。”本文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对田径运动进行反思,力求为田径运动的开展有一些启示。
1 何谓“田径运动文化”
“文化”一词,迄今为止尚无定论。文化学的奠基者泰勒对“文化”下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苏联大百科全书》(1973年版)将文化概念作了广义与狭义之分。作为广义文化,“是社会和人民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狭义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体育文化,是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田径运动文化,是指田径运动在形成、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与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与田径有关的物质表现形式影响的总和,可分为观念文化、关系文化和田径物质文化三种形式。
2 田径运动的特点
2.1 田径运动是“运动之母”
田径运动源于人类生存和生产劳动,是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和意志力等基本身体素质的综合体现。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源泉”。无论是球类运动的变化多端,还是体操,游泳,举重等个人实力的展现,都离不开速度,力量,柔韧这三个田径运动最基本的身体要素。
2.2 田径运动更直接体现奥运精神
在当今的竞技运动比赛场上,田径运动是设立奖牌最多,影响最大,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项目之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在田径运动中能够得到更直接,更充分的体现,被视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化身。百米虽短,带给人们的却是毫秒之间定乾坤的惊险与刺激;漫漫长路,马拉松将士们的脚步,向我们展示的是其钢铁般的意志。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它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向新的极限进行挑战,在无尽的追求中不断地突破,完善自我。
2.3 田径运动不受任何条件约束
田径运动是最易开展和普及的运动项目,受场地,器械,环境的制约较小,而且投资较少。田径运动简便实用。而且,从生物学角度讲,田径运动属于“绿色”体育运动项目。运动员在从事娱乐性较强的球类运动时,会因其运动本身的趣味性掩盖身体的过度疲劳感觉,而田径运动中相对枯燥乏味的一面则会让从事者随时感受身体内环境的机能状况。从这些意义上讲,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是其它运动项目所无法媲美的。
3 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
3.1 田径运动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促进体育文化发展人文精神是指人类精神的外显,是人对自身命运,价值,尊严,理想需求,权益的关注,思考和追求,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集中表现。田径运动展现的是最为原始的自然之美,在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漫漫历程中,人类不断地挑战大自然,突破自己极限。可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自身,就有了田径运动的雏形。
3.1.1 公平竞争精神
公平竞争精神一方面指不畏强者,敢于竞争,敢于胜利;另一方面倡导公开,公平,公正的行为规范。比赛成绩不完全由选手的实力决定,还要受裁判因素的影响。在各类体育比赛,田径运动可堪称为公平竞争的典范。田径比赛是在严密的组织下,按严格的规则和要求进行的。田径规则对场地,器材,分组等方面都作了具体和详细的规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客观的评判体系,能够准确,公正地评判出优劣,其评价指标是以量化为主,克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3.1.2 顽强拼搏精神
顽强拼搏精神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敢打敢拼,为获得胜利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田径运动竞赛是能力,技术和心理的较量,是非常紧张激烈的。田赛项目的成败取决于运动员瞬间的发挥,径赛运动员则是从起跑开始,就要进行全程的拼搏。
3.1.3 共同协作精神
共同协作精神,是指既要展示个人特征,个人才能,又要互相配合,团结协作,为共同的目标一致努力。田径运动主要是以个人项目参加比赛,运动员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运动水平。但个人发挥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团体的成绩。特别是在接力赛中,个人的水平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缺乏队员们之间的合作,是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世界田坛,谁家问鼎”,需要的是一个国家田径运动整体实力的强大,我国虽然有光芒四射的刘翔,但我们的整体实力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3.1.4 开放创新精神
从近百年的田径运动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人类的创新精神渗透到了田径运动的各个方面。从田径运动技术方面来说,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新的技术,如跳高技术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的创新;从场地器械方面来说,人们设计了许多样式的田径场,地面由煤渣跑道发展成现代的塑胶跑道,并且在田径教学中已开始使用幻灯,投影仪,录像电视教材,电脑模拟教学机等现代教学手段。
3.2 田径运动所创造的商业价值
产生社会效应田径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没有摆脱过经济的制约。它与商业的关系虽时隐时现,时疏时密,但终未能分割开来,其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国际田联推出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对世界田径进行了深刻的变革,从而加快了田径运动商业化的进程。另外,国际田径运动基金会的成立,将比赛推销给世界一流的大公司,以及电视转播权的获得等,带给国际田联巨大的经济效益。田径运动的商业价值是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重要部分,田径运动的商业性源于它自身的文化积淀,为田径运动全面融入社会,推向市场,走上繁荣与昌盛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3.3 田径运动在个体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显著功效
人格是指社会人的意志,个性等精神品质。体育运动在个体人格塑造方面的教育文化功效是最直接,最显著的。它一方面是以对抗和竞赛为内容,磨练人顽强,坚韧,自信,勇敢,机智等品质;另一方面它又以友谊和进步为目的,培养人坦诚,宽容,互爱等品质。就拿最古老、最能显示人类欲望、意志和技能的田径运动来说,它能使人建立荣誉感,拒绝虚荣。同时,田径运动能引导崇高感,它是纯粹的人体自然素质的衡量,纯粹的人体运动功能的竞赛。田径运动是由最基本的跑,跳,投等基本技术组成,但奥运会田径场上那激烈的比赛场面是运动员们最大程度的搏击和发挥,是运动员不断地征服自然去冲击自身能力的极限,在这一过程中人可审视到自身的速度和力量的崇高,自身的灵巧和协调的优美,崇高感弥漫于其中。
3.4 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开发,促进人的生理健康
诚然,大众体育的内容伴随健身手段、健身项目的急增和冲击,似乎逐渐远离了传统的健身手段,甚至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减少或取消了简单而又显乏味的田径内容。但运用田径手段锻炼身体的好处是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健身者来讲,田径运动来源于人体基本运动方式,是自然本能的动作,大部分项目简单,易学,便于广泛开展和普及,只要他们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不经过特殊的学习也能进行锻炼。且作为健身项目时,它可以不受场地,器材和规则的严格限制。通过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开发,可增强人们身体对流行疾病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通过身体承受一定强度的持续性练习,提高身体的耐受能力及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以适应长时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4 结语
田径运动文化内涵给予了我们启示:它是一项富含哲理的运动项目,蕴涵着很高的价值,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田径运动更是学校体育之本,在学生体质日趋下降的情况下,我们更要正确对待田径运动,从文化的视角审视田径运动,引导学生对田径运动深层的理解和认识,防止对田径运动的片面理解和误解,使田径运动沿着以前的道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顾晓艳.现代田径运动竞赛商业化的趋势[J].体育学刊,2003(5).体育运动的价值第5篇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2006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以文件的形式确定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国务委员陈至立宣布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1]。2007年4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会议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强调: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2]。在中央7号文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思路,以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举措,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3]。“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组织和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向,在开展近3年来,受到了教育系统的衷心拥护和亿万师生的热烈欢迎,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亲切关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策[4]。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活动开展近3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加强,青少年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有些学校和地区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意义的理解,对活动价值的研究也较肤浅,认为每天运动1小时就是完成了任务,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学习、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相应在其开展过程中活动没有继续创新,水平停留在活动开展初期,严重阻碍了活动的深度开展,大大降低了“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
2教育的本质
关于“教育”一词,词典的解释: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从事社会生活的全过程;辞海的解释:教育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继承和发扬的全过程。对于教育的本质却是百家争鸣,长期以来被人们所争论,主要的观点有: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5][6]。总结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的本质都离不开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有教育对象即人,还需要有教育内容,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以期对教育对象以影响,促进其身心发展。简单地说教育可以使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个体的成长又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说教育的本质可以归纳为:不断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3“阳光体育运动”价值分析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的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强身健体、阳光运动的校园体育文化,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它的价值不仅存在于自身的规定之中,还需要通过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才能表现出来,而“阳光体育运动”能否彰显自身的价值,又不仅仅取决于运动的本身,更取决于主体对“阳光体育运动”价值的认识程度。
3.1回归教育本质:“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自身的内在价值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载体。“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用3年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使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得到切实地提高。“阳光体育运动”以文件的形式对现阶段青少年的健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每天的活动时间也提出了最低要求,强调了体育锻炼时必须的身体锻炼,这必将打破长期以来“重文轻武”的社会现象。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大力实施,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得到切实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根据2008年全国近9万所学校的检测结果表明,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及以上标准的学生占85.94%,学生的健康状况和精神面貌大为改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4]。在体育活动中,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需要学生身体的参与与练习以及学生间的相互配合,这就在客观上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条件。通过每天体育活动和竞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还能帮助他们形成了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7]。而在体育运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孩子自身的活动体验,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使得学生能较容易的接受自身错误,改正过程也更直观简单,避免了口头说教的乏味与低效,师生关系也在活动的共同参与中得到融洽。
3.2回归教育本质:“阳光体育运动”对体育本身的内在价值
我国体育历史悠久,但“体育”却是一个外来词,虽然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较快,但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犹豫各种原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阳光体育运动”作为纲领性文件已经写入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中,说明活动将要持久深入的开展的下去。活动的持久深入开展,不仅对学校体育产生重大影响,对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也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对象为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活动的开展与学校体育活动、体育课紧密相连,这必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中央七号文件明确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体育事业尤其是中小学体育设施的投入,正确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建立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国家队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卫生条件和师资的基本标准等一系列措施。在国家政策措施的调控下,“重文轻武”、任意挤占体育课等现象得到遏制,场地器材、活动经费问题将逐步解决,教师队伍及素质将会有质的改进,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此外,“阳光体育运动”还强调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运动会,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家庭、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8]。这将直接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另外,现在的学生将来踏入社会,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强烈的终身体育意识,必将在将来掀起轰轰烈烈的社会体育热潮。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绝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学校这一阶段,随着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的支持作用得到体现,竞技体育的发展又会推动和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9]。总之,“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三者之间的联系,随着事物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将得到加强,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
3.3回归教育本质:“阳光体育运动”对素质教育的内在价值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李岚清副总理也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然而被推崇、追捧多年的素质教育,在现实中已然成了“皇帝的新衣”[10]。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学生的负担依旧沉重。就连教育部部长周济都承认,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也正是这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荐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观念的转变以及制度的变革将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而“阳光体育运动”作为直接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活动,学生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家长也不会反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社会都会支持,能够得到大家的共识[11]。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国家出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端正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思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等等一系列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措施[4]。在开展过程中,许多地方和学校,素质教育都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抓手,办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端正,形成了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氛围,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体制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阳光体育运动”确确实实成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3.4回归教育本质:“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价值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非常及时,在社会就业和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学生的文化课负担过重,学校体育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下,有效遏制了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的趋势,并大幅提升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12],突出了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初步形成了青少年广泛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局面和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共识。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不仅要求全国人民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更需要全国人民具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关键,下一代健康成长、体魄强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可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创造力[13]。早已成为奥运会金牌大国的我们,青少年的体质却是如此的不相称,未来的国家间的竞争,将主要表现在青少年身上,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将是一个国家强大和社会兴盛的根本保证[14]。大量事实证明,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即使品德再好,学问再高,也难以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更谈不上自己的幸福生活。所以说“阳光体育运动”是千万家庭的殷切期盼,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的体现,也是民族振兴的时代呼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体育运动的价值第6篇
关键词:三人制篮球;体育教学;中学体育;价值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常普及的大众体育运动,它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及其培养学生坚强心理品质。篮球运动通常组织五人制比赛形式,基本技能包括运球、投篮、跑动、传球和跳跃,具有较大的娱乐性和游戏性,可以吸引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因为国家倡导及篮球运动对场地要求较低,所以基本上学校都建有标准的篮球场地。完善的场地器材设施为中学生进行篮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了相对有利的硬件条件保障。由于三人制篮球比赛可以在较为简单的场地上进行,并且比赛时间安排较短、对比赛场地的要求降低以及整场比赛身体对抗强度和运动量没有常规五人制大,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阶段相匹配,可以提升其身体素质,进而对培养中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都大有裨益。三人制篮球项目有其自身难以忽视的优越性,可以提高中学体育课程质量,培养学生其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心理素质,对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导向作用[1]。
一、三人制篮球促进中学生健康的价值
(一)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功能
根据国家体质监测报告中的中学生身体素质发育情况分析,中学生阶段的身体形态及生理机能的发展极为重要。现如今的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导致每天学习时间延长和长时间保持极高专注度。因此整个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发育都受到了较大影响。虽然三人制篮球的规则要求是在传统篮球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比赛所用场地和其战术战略技术安排上。技术动作和传统篮球运动一脉相承,并且三人制篮球同样属于身体对抗项目,其基本运动技能需要调动人体绝大部分肌肉群参与完成运动,对于提高运动者的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十分有效。三人制篮球运动比赛的进攻和防守的转换节奏比传统五人制要更加快,这就导致运动过程中跑动。有助于中学生机体提高代谢水平,从而增加心脏中血液的搏出量,进而提高机体内外交换节奏、肺活量以及心肺耐力。对增加肌肉生理横截面积,增强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提升身体负荷承受能力有积极效果。而且三人制篮球运动参与双方多采用直接对抗方式,运动中身体频繁接触,能够提高人体对周围环境敏感性,提高大脑神经对各肢体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强机体灵活性以及协调机体各器官反应的能力。经常参加三人制篮球赛,对于中学生动作的协调性,空间的感受能力,运动中身体的变向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具有积极增强效果,具有很高的强身健体价值[2]。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这项运动,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体格的功效。
(二)促进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的功能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进而造成心理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参与篮球运动排解压力及产生运动的愉。第一,学生参与在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学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同对手竞争,达到在对抗中宣泄、中和、抵消和对抗不愉快情绪的目的;第二,在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过程中,学生需要把注意力从学习中转移到比赛中去,时刻注意赛场上其余运动员的跑动和球的走向,通过分析判断,扬长避短,创造优势,然后自己做出相应的变化。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放下学习上的不快,获得运动快乐,彻底地放松自己;第三,三人制篮球运动可以锻炼中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因为篮球赛场中胜负不定时刻变化,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发挥自身实力。三人制篮球运动对于实现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塑造中学生其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促进中学生社会发展的功能
三人制篮球赛追求的是队员之间的团结互助、协调合作。因此,中学生在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扩大参与者的交往范围,建立队员之间的良好友谊,另一方面便于队员之间相互了解,培养默契配合的氛围。三人制篮球更加注重参与和互动,赛场就是交流平台,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的社会经验和情感表达,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体育活动的乐趣和美的享受[3]。此外,从三人制篮球运动来说,它是三对三的小团体运动。并且比赛只需要三个人上场,但是比赛场上的三人必须要以良好的心态和扎实的技术,认准同一个胜利的目标,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比赛。在对中学生的体育教育训练中,组织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可以锻炼中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优良的个性以及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这对健全中学生的积极向上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在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比赛开展要求的降低
现阶段制约校园体育项目开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运动场地、开展经费和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三人制篮球运动所需要的场地设施和传统篮球一样,完全可以利用校园现有的篮球场地,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的使用。而且三人制篮球的规则简单,对于篮球运动有薄弱基础的同学也可以参与,便于三人制篮球的组织和开展。作为一名中学生,没有扎实的篮球技术基础,不了解篮球的战术策略,就会导致参与比赛的失败。这极有可能打击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放弃运动的机会。而三人制篮球运动并不看重其体育运动本身的竞技性,偏向于趣味性,意在培养中学生的健康身体素质。因此,不用担心学习的难易程度和运动本身的高技巧性,大家即使以前没有学过篮球,没有打过篮球比赛,也会在三人制篮球比赛中游刃有余。
(二)三人制篮球本身的趣味性
三人制篮球是在传统篮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既保留了篮球比赛的基本特征,又在其内涵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运动项目的价值观念上同传统篮球有着不同的体现。其与传统篮球运动的竞技性的不同在于,三人制篮球更强调的是参与人员的运动参与感和心理的满足感。三人制篮球往往着眼于运动的过程以及参与者在简单配合下个人能力的体现,所以追求强调学生个性,寻求自我在运动中的表现,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吸引别人关注的心理需求。三人制篮球不再突出强调传统篮球的竞技性要求,更加强调突出体育运动的游戏性,符合体育在快乐中培养学生的教学宗旨,适宜在校园开展。
(三)三人制篮球比赛的适宜性
首先三人制篮球所使用的场地为传统篮球项目场地的一半,打一场比赛的整体时间在10分钟左右。比赛场地的缩小和比赛时间的减少,意味着三人制篮球的运动量相比于传统篮球来说得到了下降,并且节省了中学生的体力,控制运动负荷在青少年中学生年龄阶段能够接受。在技巧战术方面简化了比赛攻守转换的方式,比赛节奏相比于五人制篮球来说得到了加快,适合在中学校园内开展。在三人制篮球比赛过程中,每个人的角色都能得到重视,注重相互之间的配合,使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比赛参与获得感,减少因为自身技术水平差异而得不到机会的失落感。并且三人制篮球的适宜性可以使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得到极大地锻炼,又因为其与中学生发育阶段相符合的运动量不会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另外,三人制篮球赛与传统篮球相比其全队攻守战术更加简单,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体会,获得较大的成功感,更加有利于体育教学效果实现和学校体育文化的构建[4]。
三、三人制篮球教学开展的错误认识
大部分人都错误地认为三人制篮球运动就是半场篮球,它相比于传统篮球来说只是参与人数上的区别而已,这种认识就是管中窥豹,并没有从总体来评析。首先三人制篮球参与人数的变化,赛场上双方队员虽然是采取直接对抗的方式,但是各自的活动空间更大,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得到增加。然而在中学校园的篮球实际教学中会陷入尴尬境地,比如因为学生篮球技术的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组织起学生全场五对五篮球的教学训练。又因为对于三人制篮球认识的偏差,不能发挥三人制篮球教学特点,针对学生年龄阶段安排具有建设性的三人制篮球教学,从而导致体育教学不能让人满意。这样的教学往往使同学们在体育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锻炼。
四、如何更好地在中学校园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
(一)理解三人制篮球教学目的
在中学校园内进行的三人制篮球教学,其开展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要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向上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其运动的游戏性、降低竞技性,以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自我认知结构[5]。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来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在比赛规则的合理范围内展开对抗,从比赛中找到乐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基本平衡
在校园里开展三人制篮球教学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运动过程中,在运动中既有参与感也获得心理上的成功。而一个班级的学生总会有差异,比如说男生和女生的差异、身体素质优秀和普通的差异、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比赛分组时保证每组实力相当,比如一个水平高的和两个水平相对差一点的分在一起。并且在比赛开始之前,临时制定一些额外的规则来约束学生,尽量使比赛达到平衡,使每个同学参与运动当中更具有幸福感和成功的获得感。例如采取“让分”的方式限制优势方,这样就可以保留教学原本目的,又可以让比赛双方都有参与感。
(三)针对学生身心特点,激励学生超越自我
三人制篮球进攻和防守的面积变大,所以可以增加对学生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比赛中,增加在赛场上的跑动,加强和队友的交流合作,建立阳光积极的身心状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断在自己现有的技术水平进行升华。学生的身心发展根据其身体发育水平具有其阶段性,需要使学生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进一步理解体育运动的深层次意义,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完善健全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
(四)改善课堂教学方式
在三人制篮球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选择不同的训练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之间和谐统一[7-8]。比如对于身体机能较差的学生,阶段性增加训练量,使学生逐渐适应。同时讲解理论和采取游戏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引导其在游戏中体会篮球运动的乐趣,改变以往对体育运动误解。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设置一些具有特殊规则的篮球比赛,增强学生对于篮球学习的激情,提高体育教学效率。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维持三人制篮球教学的良好课堂氛围,从而实现三人制篮球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增强其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性格、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效果。而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趣味性、适宜性,可以使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更加积极主动,同时三人制篮球在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学校教师应该从三人制篮球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开展比赛的适应性着手,规避对三人制篮球教学及比赛开展的固有错误认识。首先应理解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教学目的,其次改善三人制篮球课堂教学方式、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因地制宜开展三人制篮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使学生通过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和比赛,得到身心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轩,纪沙.三人制篮球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J].山西青年,2021(5):121-122.
[2]马骞.“三人篮球”技战术特点及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6):52-54.
[3]赵宪法.三人制篮球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5):9-10,13.
[4]李云镔,张军,杨世强,李志清.三人制篮球运动发展方向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9):213,215.
[5]李肖雄.三人制篮球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5):101,103.
[6]孙志亚.中学体育教育中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育人功能探究[J].才智,2017(6):81.
[7]薛来何.浅析中学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意义[J].艺术科技,2014,27(5):379.体育运动的价值第7篇
【关键词】:武术;体育项目;锻炼;社会体育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斗争和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发展并丰富起来的,是中华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必将为全世界民众服务”,这是由武术的本身特点和功能所决定的,也是武术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武术的内容也丰富起来,武术的医疗保健、强体防身、教育娱乐作用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使武术走向并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随着我国社会体育的不断开展,武术必将对人类的健康状况发展起到极其积极的作用。
一、武术的健身作用与价值功能
“社会武术运动要为全民健身服务”。举世文明的中华武术,是我国一颗璀璨明珠。在遥远的上古年代,我们的祖先走不如兽,飞不如禽,在残酷的生存斗争中,要捍卫自己的生存权利,只有赤手空拳起而一搏,此外别无他法。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从飞禽走兽的捕食搏斗中,学得打斗之法用来制敌。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提高,中华武术从汉唐到明清的这段时间里,不管从其技能还是从其理论上来说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武术在其发展变化中,追求技击技法上的刚柔相济,内外合一,奇妙玄和的技战性和艺用性特点,从而形成了武术的“练以强身,打以自卫,静以养生,观以悦目”的特殊价值。
(一)武术来之于民,必将用之于民――对人们的强体健身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武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而且流派林立,风格有异。如有的拳种“动作灵活,快速有力,姿势舒展,节奏鲜明”:有的则“动作柔和缓慢,轻灵圆活, 绵绵不断”,有的“朴实刚劲,发声吐气,刚烈而稳固”;有的则“轻灵步活,随走随变,势势相承”等等,这些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运动方式,不仅可以发展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而且也改变了人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使人体得到全面的锻炼。
武术既注重外练又讲究内练,拳谚中就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外修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的内外兼修的说法。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是以其结构为基础的,机能的提高促进了相应结构的适应性改变,同时结构的改变又促使机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武术中的“外练”可以理解为由人体的骨骼、骨骼肌、关节组成的运动系统,以及由运动系统所完成的各种动作。“内练”则为“练气”。“气”是一个哲学概念,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所以有“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气为天,一气为地,一气为人,余气散备万物”的记载。内练与外练相结合,使身体内外环境得以平衡,和谐统一,对人体各系统的锻炼均有极高的价值。
(二)武术作为传统文化,它包涵着中华民族朴素的民族特征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无处不体现中华民族的自身特征,反映着各族人民丰富的经验和高深的智慧,表现出人民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习武先学礼”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教武习武的先决条件。善良、朴实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重礼仪,讲道德”,“以德为先,以和为本”,而武术的发展则以“尚武崇德”,以武会友,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等品德为其根本宗旨,这些都无不体现劳动人民的朴实无华的性格特征。
拳谚:“学会三天,练好三年”、“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练武对意志和品质具有很好的锻炼,练习基本功,要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经过长期的锻炼,可以培养人的勤奋、刻苦、勇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意志和品德。
(三)武术之所以流传至今是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中华武术,也是一门科学的体育运动项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精神生活的改善,武术的实用价值越来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它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欣赏。武术在其技术发展中,出现了脱离攻防格斗等技击性内容的文化艺术色彩。它广泛吸取了传统文化的某些精华,使武术有了形体艺术的特色。武术不仅要求外形美,更重要的是体现武术的“内涵”美与外形美的融合。唐代大诗人李白“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通过观赏,使人从中受到启迪、教育和乐趣。
(四)中华武术有其传统美德,通过相互间的技艺交流,使人们之间达成一种和谐从而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友谊。
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八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境。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的人们喜爱武术套路,也喜爱武术散手,他们通过武术间的技艺、文化、思想交流,来增各国人民的友谊,因此说武术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一条主要途经,对人们之间交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武术的医疗保健作用
中华武术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赏心悦目、强体防身的功效,而且由于受到中国哲学思想和古代医疗保健思想的影响,与武术自身特点相结合、渗透,形成了中华武术独特的保健特征。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把人与自然相结合,而武术则是把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武术得以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人类的保健服务。
(一)阴阳和谐统一原则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无地万物无不为阴阳相结合而成。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互相消长的。阴阳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一旦破坏,必将造成事物间的巨大变化,这就是之所以阴阳保持平衡的和谐统一说。武术运动则更讲求阴阳两极的相辅相成。如:太极拳理论要求演练者必须参照“天地阴阳之变化,日月之阴暗”的对立统一的法则,陈鑫在《太极拳推手释解》一文中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要”。在武术运动中,无论是套路的组合,技击的技术动作变化,无不体现着一种阴阳变换和对立统一。
阴阳的和谐统一,是我国古代哲学在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中产生的。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中云:“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古代先哲们认为,“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成的本源,万物在阴阳变化中不断地交替发展。而人为万物之首,人的生理运动规律也无不体现出阴阳的转换和对立统一。”“人身法天象地,其气血之盈之虚,消息悉与天地造化同途。”揭示了人体的生理变化,如:新陈代谢,阴阳离子在细胞内的相对平衡等无不是阴阳和谐统一的结果。
(二)形神统一,动静结合原则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形与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动与静蕴育在事物发展变化的总过程之中,在武术运动中要求“形神兼备,动静相合”。拳谚:“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武术运动非常重视传神取韵的境界,立象以尽意,在练习中达到形似的阶段后,体现出其精髓与内涵即“神”。武术的演表现为动静相合,形神统一,通过动来达到机体的锻炼,通过静来调节机体内心深处的康乐境界。中华古代养生祛病、延年益寿的基本方法也正是在“动静相合,形神统一”中来实现人体保健的功效。
三、武术的教育作用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武术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完善武术改革的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文教育和娱乐性为基点,注重学生身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增强体质与提高健康水平相结合。
中华武术独有的审美情趣也给武术教育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套路运动的动静疾徐、起伏跌宕美,散打运动的巧妙方法、激烈对抗美,不仅能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给人以美的教育,而且在现代生活中通过电影、电视、民间活动等形式不断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还通过以武会友,切磋技艺,扩大交往,交流思想,增进友谊,为东西方的文化教育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必将推动社会运动的发展
武术是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不再局限于技击等对抗实战方面,也开始向保健养生的方向发展。武术是一门适合于男女老少,伤残病弱习练的锻炼项目。它的内容丰富,不仅有柔和缓慢,轻巧圆活的太极拳,而且有闪展腾挪,起伏跌荡的长拳等,它们都贵在使人体得到全面锻炼的效果。而且武术也不局限于场地的限制,不同信仰、不同意识的民族;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都可以参加,因此说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渗透力。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必须取得社会共识,达到众人参与,为此必须加强其宣传工作,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而武术以其久经考验的优秀健身方法,理应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起顶梁作用。所以武术以其自身特点的优势,使人们对武术有了更新的认识,因此,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也必将推动社会体育的全面开展。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自古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我国人民世世代代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凝结着中华民族聪明和智慧的武术,必将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在社会体育运动中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金明,许双陆; 现代武术运动的社会价值探析 [J];台州学院学报; 2006年06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育运动日用英语怎么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