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使用社交媒体带来的问题?

摘要麦克卢汉曾言,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会使整个人类社会进入“重新部落化冶的时代。随着传播媒介的演变,人们逐渐生活在更为复杂和多元的媒介生态中,这种新型电子生态是一种部落生态,它将人类组织结构划分为一个个部落单元。社交媒体的崛起与其背后支撑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再定义更是加速了部落化社群的出现与维持,这种打破时空的媒介文化削弱了地缘社会身份的限制,成为打造新的文化价值共同体的中坚力量。但正是这种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技术特征,使得人的视野不断窄化,全球社会的分裂更加明显与剧烈,这种由于部落化传播造成的现象,其实是对“重新部落化冶的一种异化。AbstractMcLuhan once sai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ould lead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into the
era of "retribalization".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media, people
gradually live in a more complex and diverse media ecology. This new electronic
ecology is a tribal ecology, which divides the huma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to a tribal unit. The rise of social media and the redefinition of its
supporting technology on human life have accelerated the emergence and
maintenance of tribal communities. This media culture, which breaks the limits
of time and space, weakens the limitation of geosocial identity and becomes the
backbone of building a new community of cultural values. But it is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itself that make people’s vision narrow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global society more obvious and intense. This
phenomenon caused by tribal communication is actually a kind of alienation and
misreading of McLuhans "re-tribalization".
麦克卢汉将人类社会传播形态分为部落化、去部落化和重新部落化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人类的听—说文化、文字—印刷文化和电子传播文化。他提出,电子媒介的加速度使得统一的、融合的文明内向爆炸,“我们专门化的、分割肢解的中心—边缘结构的文明,突然又将其机械化的碎块重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这一重组又是瞬间完成的。这是一个环球村的新世界”[1]113。电子传播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全球各地的人形成一个独立于现实物理空间中真实自我的虚拟数字化身,在这样一个环球舞台上,原先的地缘界限被淡化,人们在网络的乌托邦中不断游走,形成无穷无尽的网络连接,时空的差异不断消弭。在全球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社交媒体作为新兴媒介快速成长起来。社交媒体兼顾“社会性”与“社交性”,既是一种允许人们沟通交流的网站和技术,又是人们彼此之间建立关联、分享观念与见解的平台和工具,接入人数之多和用户的自发传播是社交媒体的两个显著特征。 在社交媒体中,
去中心化的传播结构与无阻碍交流成为构建网络空间新型社交关系的纽带,不同的新型传播部落在互联网中不断地聚合、发展壮大,又消弭无迹。虽然这种新的媒介生态为打造平等开放互通的传播格局和实现人人赋权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平台背景下,信息分发的“精准性”与“个人化”使社会不断地分裂成各个小部落,这些部落如同传统时代由时间、空间、语言和行为定义的部落一样,以相对平行的关系被编织进庞大的社交媒体网络之中,不断延伸且没有中心。社交媒体对于社交生态和社交关系的作用促进了传播范式的革新、升级,虽然这种全新的范式还未被学界所重视,但其表征已经若隐若现地存在于社交网络之中。面对社交媒体未知的发展趋势,见微知著以探究新的传播范式的建立、特征与表现,对于社交媒体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交媒体时代新型传播范式的建立
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曾提出“第三次浪潮”理论,认为信息化是继农业、工业之后的第三次浪潮。[2]互联网打破了长久以来制约物理媒介的时空藩篱,最大限度地网罗了几乎从宇宙诞生以来的全部信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转录使互联网成为一个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资源库,但它绝不仅仅是古往今来所有信息的集合,而是信息在其中解析、重构、随机组合,以几何倍数在网络容量无限的存储空间中聚集,信息发展达到空前繁荣。
互联网终端的平等接入打造了一个无层级的平行世界,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具有平等的权利。互联网的信息库是向所有用户开放的无差别“阅览室”,它把信息资源的钥匙平等地分发给每一个用户,使互联网使用者得以在其中自由浏览、各取所需。具有了自主选择权的受众在传播中的主体性日益凸显,人们得以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筛选自己所需的信息,“定制”自己所需的信息内容。尼葛洛庞帝指出,大众传媒的覆盖面既越来越大,同时又越来越小,因此,在后信息时代,大众传播的受众呈现出个体化特征。[3]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传播结构发生巨变,以前位于金字塔下层的数量最为庞大的信息接收者冲破藩篱,成为漏斗结构中同时位居两端的信息生产者加消费者,原先“广播式”大众传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传者中心”为“受众中心”所取代。[4]与此同时,互联网为其使用者建构新的身份认同,即由单一的“受众”转变为无差别的“用户”,新的身份认同消解了传播过程中的身份定位,用户的自我生产传播能力被互联网传播平台认可。与此同时,长期被压制的用户自我表达欲望和不断进步的支撑技术促进了社交媒体的产生与发展,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成为电子传播时代的新态势。
站在乐观主义技术决定论者的角度来看,社交媒体的发展似乎能将世界整合成一个没有棱角的平面大舞台。弗里德曼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让世界各地的人最大限度地与其他地区的人取得联系,世界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走向扁平化。[5]乔尔·科特金提出“全球族”的概念,他认为随着传播技术的持续发展,基于特定时空界限的人类联系会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以网络为中心的新型认知与交往格局,在其中,文化、宗教与族裔成为连接关系的纽带,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已有族群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多种族群交替互织的形态,最终打造成一个丰富立体的全球共同体。[6]但事实上,社交媒体是个性化偏向的媒体,它存在的根基是人们可以在平台上自发地创作、转发、传播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即传播内容为我所需。它“饱含着部落号角和悠远鼓声那种响亮的回声”[7],能够直达人的内心深处,使得每一个心灵都不由自主地受到原始情感的召唤,社交媒体的这种用户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生产模式决定了它不是一个理想的公共领域,不利于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舆论诉求。
这种分裂式的新传播生态使得传统的中心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其效能,人流被分割为小块,向着更为细小的信息空间流动。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则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8]。互联网的无结构传播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心的影响力,却为微小的传播部落提供了繁衍的空间,信仰为更加私密的小群体所共享。网络的发展为个体用户提供了多元文化实践的可能,促进了个体意识的群体化表达。在网络平台上,人的现实社会身份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网络族群的产生建立在一定的共同思想和情感基础之上,并且在聚合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亚文化。
部落化传播的出现依赖于人们古已有之的部落情感。哈乌雷吉曾对部落情感下过这样的定义这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它能使特定族群中的每个个体变成一个完整体,并以此面目面对另一族群中的个体。[9]每个个体都有他自己的喜好,因此会对特定的信息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这与心理学领域的选择性心理有共通之处。正是这种部落情感,使得人们在社交媒体中有意无意地追随着符合自我情感需求的社群。除此之外,社交媒体背后的大数据技术能够广泛收集数据用于描绘用户画像,各种过滤机制、信息推送机制和关注机制的应用共同造成了现代人类视角的窄化。这种社会的部落化是社会媒介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二、部落化传播下社交媒体部落的特征
社交媒体所造成的社会再部落化与原始人类部落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最初的部落社会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靠血缘和地缘连接起来的,彼此之间相互熟悉,部落的结构构成较为稳定,每个个体只隶属于一个族群,而现代的网络部落是一种后现代话语中的部落形式。首先,从社交媒体部落建立的基础来看,它不再依赖于特定时空中人与人的面对面交往,血缘、地缘与业缘在形成部落中的地位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情感与信仰等抽象层次上的联接,它的成员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和分散性,无法准确全面地概括其成员构成;其次,社交媒体为每一个用户赋权,掌握了语语权的个人或群体组成分散的权力—关系网络;再次,社交媒体中的部落是开放性的,不需要依托于特定的空间,其中的成员并不需要只忠诚于特定的一个部落,这也表明这种部落形式是极其脆弱的,其产生和消亡的速度是前现代性部落所不可达到的。
(一)
以情感和信仰为形成基础
社交媒体不同于大众媒体,它强调的是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连接是部落存在的根基,多样化的情感与信仰解构了传统部落的统一性与同一性。社交媒体中的部落是人类主体性的建构物,它反抗传统媒体时代即去部落化时代对人的主动性、多样性的忽视,颠覆了以往人类只作为被动的客体出现的传播模式。在社交媒体中的个体,可以通过虚拟的身份,借助文字、图片、音频等符号系统完成信息的发送与接收,从而构建更加立体与真实的自我形象。
社交媒体中的部落突破了以往地缘与血缘对传播的限制和关系的维持,时空与交往的要素被重置,关系连接上升到全人类共同体。米歇尔·马费索利认为部落的出现是社会发展转向后现代性的表现,因一致的情感, 我们与他人相遇、相知然后相聚,组成一个属于“我们的”部落;当情感发生变化时,我们又脱离先前的部落,奔向另一个部落。[10]科学的发展击溃宗教的权威,现代社会制度的建构使得封建礼教传统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支持人类走过千年的原始信仰似乎已不能再支持“新部落”的人们。然而,信仰的缺失带来的失落感要求一种新的精神信念的出现。社交媒体部落这种共享的情感与信仰是一种新型现代宗教的表征,它以象征性的意义和想象的共同体让我们找到了社会存在的意义。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仪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与结构隐喻,后世人可以通过仪式的内涵和表征其与神话的历史关联,追寻到它们在远古时代的某种凭照和依据。[11]“进入”的仪式犹如原始部落的成年礼,标志着族群对个人的认可。个体被族群接纳,完成了个人向族群成员的身份转化。经过这一仪式的“新人”,则会因为仪式这种富有宗教色彩的过程而表现出对集体文化的忠诚,文化成为强化每一个族人忠诚感的“纽带”。正是这种忠诚感、归属感与认同的需要,社交媒体部落可以唤起个体的同情心、同理心和责任感,激发人们做出善行。
然而,在这种情感的集合体中,极端情绪极易爆发、传染,即使是微小事件也极易造成群体极化甚至“失智”现象的出现。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应用中,往往是明星一旦有风吹草动,系统便濒临瘫痪。各路粉丝团互相攻伐、争论不休,网络空间沦为舆论的战场。理性的声音在其中往往处于劣势,群体情绪的极端爆发几乎吞没了一切思考的能力,甚至理智也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
(二)
赋权语境下的分散网络
在社交媒体部落中,权力是通过网络的话语展现的。[12]社交媒体生态下,长期处于“中心”传播语境下的亚文化群体逐渐主流化。社交媒体使得传播的边缘消失,任何文化都可能成为主流。“机会均等”的网络传播模式增强了边缘文化群体的社会归属感,而网络文化的主要构成者即是这些亚文化群体。亚文化本身的个性与创新性契合了互联网发展、开拓、创新的精神,因而能够在网络上被广泛地运用、传播。
社交媒体是具有赋权属性的,在其中每个人都具有最基本的话语权,人们通过此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与传播可以获得较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比如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跳楼自杀,陶崇园的姐姐利用微博发声,质问事件真相并寻求社会帮助,引起网友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事件以最快速度得到初步解决。
(三)
不稳定的关系结构
原始社会的部落建立在地缘与亲缘关系上,一旦形成就很难解散。同时,因为部落中等级制度的存在,组织关系是以明确的形式对外展现的,部落中的人们按照组织规范行动。但在社交媒体部落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情感与信仰的共享,这种重新定义的“宗教”缺乏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规范,多样化、分散化与抽象化的数字形象组成的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关系网络,人们加入一个部落是因为情感的共通,而当这种情感消失殆尽后,人们自然会离开此部落而加入新的部落。这一原因使得部落中成员的忠诚度无法保证,也不能维持部落的稳定性与长久性。这种新部落会形成一种支离破碎的生活, 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生成, 但是接着每天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特别是基于有时效期限的情感基础而形成的部落,更有可能在风口过后分崩离析。
以曾经在2018年火热流行的网络现象“菊文化”为例,从王菊在《创造101》上得到关注开始,微博、豆瓣等多个社交媒体上以“王菊”为主题建立的相关账号及讨论组不断涌现,在短短几天内形成网络爆款与舆论高潮。但在一系列符号的构造与解构中,热潮慢慢褪去,围绕王菊建构而成的部落逐渐瓦解,最终成为社交媒体传播历史中一个小小的注脚。
三、部落化传播的表现
部落化传播是当今传播格局的主要表现形态。但这种部落化传播所形成的社交媒体部落是对麦克卢汉“重新部落化”的异化。麦克卢汉认为,“重新部落化”时代的到来除了电子传播的发展与进步之外,生活在电子传播格局中的人们知道自己能够借助新型通信工具实现和其他人的连接,整个人类社会变得密不可分,其中的每个个体都彼此依赖、彼此依存,从而使不同意见、不同观点、不同想法得以汇聚,产生创造性、开拓性与进步性的人类对话,[1]112115“千篇一律和万马齐喑并不是重新部落化的标志。可能性更大的情况是, 既有冲突不和, 又有爱与和谐”[13]。这种部落化传播通常具有以下表现。
(一)
弱关系的崛起与强关系的衰落
人类学家曾根据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互动的频率、情感的强弱与互惠行为存在与否将人际关系分为强连接(strong ties)和弱连接(weak ties)。强连接是一种稳定的、亲密的、相互作用大且频繁的社会联系,它通常指一个人与其亲属、挚友、同事等初级群体交往时所产生的关系,即彼此之间有相似的生活或工作环境、重叠的朋友圈和共同的信息来源等。与之相反,弱连接多发生在陌生人或互动交往相对较少的人之中,即彼此之间生活工作不同、接受的信息呈现异质化。
根据Dunbars number(邓巴数定律),每个人所能获得并维持的亲密关系数量不会多于150个,即一个人所拥有的稳定的人际关系数量上限是150个,在这150人之中,基本上都是家人、亲属和朋友等自己熟悉的人。同时,邓巴数定律还指出在一个人一生的交往之中,强关系连接只占其中20%,其余皆为弱关系连接。
在电子传播时代之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多为强关系连接的互动,但随着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新型社交工具和连接方式的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趋向于对强关系的解构与弱关系的建构。例如微博中的超话与豆瓣中的小组,其中的成员相互并不认识,但他们基于相同的兴趣与情感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随意的、分散的,只要进入这一虚拟领域,每个人都可以与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万、几百万人建立联系。
虽然相关研究表明弱连接可以凭借其数量优势为参与其中的人们提供服务与帮助[14],但因为弱连接两端的人互相之间并不了解,所以这种关系是不安全的,甚至是顷刻间就会解散的。社交媒体中部落化的传播使得人们沉浸在网络共同体中而不能自拔,从而使得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模糊与脱离实际,许多研究业已表明,这种传播与社交方式会导致反社会行为的上升,进而摧毁现实中的交往。
(二)
多元表层下观点的分裂化
2014年,美国哥伦比亚新闻指出 “社交媒体有悖初衷,不仅没能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反而在受众对社会公共事件的意见表达方面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作用。”[15]无独有偶,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数据显示,社交媒体的使用降低了人们在现实中表达看法与观点的可能性与积极性,尤其是当自己的意见与朋友或家人相左时;同时,使用社交媒体时间越长的人,在线下的世界里表达意见的意愿就越低,而且随着部落化传播的进一步演化,人们身边只有与自己观念看法相似的人,从而形成群内观点一致、群外观点分裂的现象。[16]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持有一个乐观的想法,即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与发展可以使世界变成已经消灭了时间和空间的地球村,它让观点、信仰、政治态度各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大型社交网络。然而,社交媒体的兴起虽然为传播少数声音提供了良好的工具与平台,但这种声音是以分裂为基础的,它的出现与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与已有的价值观念相割裂,同时它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是群内声音足够大以后的产物。实际上,社交媒体其实是真实世界的反映,无论是口语时代、文字—印刷时代还是电子时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受选择性心理的支配,即被与自己兴趣相同、情感相似、信仰相容的人或事物所吸引,而远离那些让自己感觉压抑的“不兼容”之人。社交媒体以其自身的特点加深了这种分化,隐藏在它背后的数据筛选与过滤、精准服务与群体快速聚合的技术手段很容易让人在繁杂的世界中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信息与部落,从而造成自我视野的窄化。这种窄化是部落传播的必然结果,在同一部落中,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强大的群体压力和群体规范作用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其他成员的接纳与认可,因此人们会倾向于寻找和表达能够获得认可的信息和态度。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体。部落内声音观点的一致化必然催生部落间意见态度的分歧与冲突,这种群体极化和群间冲动不仅反过来加强部落化传播的必要性和合法性,还导致了政治与民主话语的分裂。2019年4月,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被捕,整个话语空间呈现出两极分化格局一方以“言论自由不应脱离法律管控”的名义严厉谴责阿桑奇及其合作者的放肆行为;另一方则以“言论自由应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态度坚决反对与抵抗政府以不合理理由对阿桑奇的逮捕与拘禁。在这一事件中,争执双方各不相让,以狂热的激情建立阵营并在社交媒体中划分战线,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三)
深度参与下的伪互动
社交媒体看似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为我们了解别人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我们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点赞和转发他人信息与动态完成了想象中的互动仪式,但这种互动是部落化传播的表征,是狭隘的、浅层次的与陌生化的,并不是如麦克卢汉在论述电子媒介带来的“重新部落化”时所体现出的行为主体的“参与和共享”。
在The Manifest的一次调查中发现,社交媒体的用户参与与互动是非常频繁的,86%的受访者表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生活,但更多的是基于共同兴趣、共同情感和共同利益建立社交部落。在这种部落中,拥有相同关切的人们彼此之间建立联系,并通过输出内容、点赞和转发其他用户的内容寻找归属感与互动感。[16]一项调查研究的结果发现,三分之一的人在社交媒体上点赞时常常出于下意识的行为或者单纯为了表达联系与关注。[17-18]
(四)
关系网络中的去中心化假象
在福柯的哲学体系中,权力是分散的、去中心化的。“权力是没有中心的,所有人都处于权力之内,所有反抗和抵制也只能在权力内部。没有权力中心或反抗中心,或居于这些中心的统一阶级”[19]。福柯认为权力是掌握在作为复数的人之手中的,每个个体都是权力的主体,因此并不存在能够永久掌握权力的阶级或群体。
传统的部落是一种等级性的社会结构,由多个平行的氏族和最高首领组成,这种部落一般有着共同祖先、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与信仰。相比之下,社交媒体中的部落成员具有模糊性、多样性和分散性,不具有政治意义上的等级性,其权力是分散在各个成员手中的。但权力的分散并不意味着权力的对等,部落化传播不可能实现福柯所提出的“去中心化的权力体系”,也不可能证实麦克卢汉“重新部落化”预言中“没有中心亦没有边界”的空间分布。虽然社交媒体给每个进入其中的人都发放了一支麦克风,使之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符合去中心化的前提假设,但这种权利的下放是有限度的,在理论上全球话语体系还是呈现金字塔结构,所谓的去中心化理论只不过是一种悖论,是一种乌托邦般的梦境。
首先,从整体上看,部落与部落之间是有明显的地位差别的。根据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整个全球系统可以被分成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序列,并不是所有群体都能占据相同的地位。[20]从中观和微观层面上来看,在每个社交媒体部落中权力结构也是有所偏倚的。如原始部落的组成结构一样,社交媒体时代的电子部落也有权力上游和权力下游之分,掌握大多数话语权力的个体自然成为新的“首领”或“酋长”,以其影响力、传播力与引导力对“话语弱者”进行管理、施加影响,正如微博中的“大V”和微信中拥有百万量级受众的公众号。
其次,从更隐含的层面来看,“透明化”的社交网络中存在着不计其数的“老大哥”(乔治·奥威尔语),他们在后台,通过流行的数据挖掘获取用户资料和使用记录,使得每个人的网上行为都成为其数字皮肤的纹身。2016年美国大选的“剑桥分析门”让人们看到在看似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上,人们其实一直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走的。部落化的传播还为各大广告商们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利益工具,通过对不同社群进行考察和分析,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这也是为何微博营销和公众号营销得以发展的原因,数据巨头们通过精准化和情感化的传播策略,聚集部落为自己效力已不是罕见之事。因此,在部落化传播的背景下,去中心化的愿景只能被当做一种悖论。
四、结语
麦克卢汉曾言,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会使整个人类社会进入“重新部落化”的时代。随着传播媒介的演变,人们逐渐生活在更为复杂和多元的媒介生态中,这种新型电子生态是一种部落生态,它将人类组织结构划分为一个个部落单元。社交媒体的崛起与其背后的支撑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再定义更是加速了部落化社群的出现与维持,这种打破时空的媒介文化削弱了地缘社会身份的限制,成为打造新的文化价值共同体的中坚力量。但正是这种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技术特征,使得人的视野不断窄化,全球社会的分裂更加明显、剧烈,这种由于部落化传播造成的现象,其实是对“重新部落化”的一种异化。
参考文献
[1]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9.
[3]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92.
[4] 唐英.浅析媒介资本运营及其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03(3):48-50.
[5]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何帆,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1-127.
[6] 乔尔·科特金.全球族: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宗教与文化认同[M].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34-139.
[7] 陈响园.广播情绪化传播的合理性和价值———杭州“疯子冶广播现象探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5):70-77.
[8] 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末,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9] 何塞·安东尼奥·哈乌雷吉.游戏规则:部落[M].安大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8.
[10] 许轶冰.米歇尔·马费索利和他的后现代性[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2):45-52.
[11] 杜鹏.试论西方人类学仪式研究范式的现代性转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6.
[12] 周文娟,杨先顺.微博传播部落化:后现代伦理的视角[J].新闻界,2014(23):60-64.
[13] 张卓滢.浅析社交媒体时代“重新部落化冶概念的异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8):122.
[14] Granovetter 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10):13601380.
[15] 姜卫玲,黄晨.社交媒体“沉默的螺旋冶现象研究[J].新闻战线,2016(19):105-108.
[16] 克莱尔·米勒.社交媒体让人变得更沉默?更易避开意见相左的人[EB/OL].(2014-09-04)[2019-03-26].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904/c40606-25600188.html.
[17] 全媒派.2019年人们如何在社交媒体上互动?这份报告追踪了趋势[EB/OL].(2019-02-22)[2019-03-26].https://36kr.com/p/5179312.
[18] 辛尔露.从媒介批评视野看社交网络中的点赞评论[J].东南传播,2014(4):115-117.
[19] 鲁肖麟.福柯权力理论分析[J].新西部,2015(5):165-165.
[20]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6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与欧洲世界经济体的起源[M].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97.
}

关于”社交媒体对人们的影响“的英语作文范文3篇,作文题目: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people。以下是关于社交媒体对人们的影响的雅思英语范文,每篇作文均为高分范文带翻译。高分英语作文1: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peopleTask some people think that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have a huge negative impact on both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some people think that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uch as Facebook,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individuals, as well as on society and local communities, but I think that although I think these sites are mainly beneficial to individuals, I also think they are good for local communities and individuals Having a destructive impact, the impact of online social media on everyone first has obvious advantages.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gather together through websites like Facebook.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people seldom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or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outside their direct circle or community. Facebook also has social groups, which provides individuals with a common sense Opportunities for stakeholders to meet and partite in discussions. The impact of Facebook and other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on society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can only be seen as a negative impact, rather than individual partition in the local community.Instead, they choose to have more interest in online people, and people in the local community no longer form close or mutually supportive relationships. In addition, as people spend more time online with people who have never met and are unlikely to meet in the future, the whole societ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ncoherent and fragmented. Although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have brought people closer, their impact on society or local communities is not the same.Local communities should make more efforts to involve local people in local activi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ociety The future of life: This article shows you how to organize ideas into paragraphs, how to give a clear answer in the paper statement in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n give full support and explanation throughout the article. You can also see the definition of strengths / weaknesses in other articles. In addition, the length of the article is typical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score or above).中文翻译:任务有些人认为社交网站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一些人认为社交网站,如Facebook,对个人以及社会和当地社区产生了不利影响,但我认为,虽然我认为这类网站主要是对个人有利的,但我也认为它们对当地社区对个人产生了性的影响,网络社交媒体对每个人的影响首先具有明显的优势,不同国家的人通过Facebook这样的网站聚集在一起,而在科技和社交网站发展之前,人们很少有机会与他们的直接圈子或社区之外的人见面或交流,Facebook也有社交团体,为个人提供了一个与共同利益相关者见面和参与讨论的机会,Facebook和其他社交网站对社会和当地社区的影响只能被视为负面影响,而不是个人参与当地社区,他们反而选择对在线人群产生更多兴趣,当地社区内的人们不再形成密切或相互支持的关系。此外,随着人们花更多的时间与从未见过面、将来不太可能见面的人在线,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不连贯和支离破碎,虽然社交网站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但它们对社会或当地社区的影响并不相同,当地社区应该做更多的努力,让当地人参与当地的活动,以促进社区生活的未来:这篇文章向你展示了如何将想法组织成段落,以及如何在引言中的论文陈述中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然后在整篇文章中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解释,你还可以在其他文章中看到优势/劣势语言的释义。此外,这篇文章的字长对于任何想要获得分数或以上单词的人来说都是典型的)。万能作文模板2:社交媒体对人们的影响High tech products are increas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These high-tech products, such as computers, have brought a lot of convenience to people, and may also bring misfortune to people. Today, I want to say to my classmates, that is, many children in your imagination have just been born and their eyes are good.Maybe it is because watching TV and playing computer games, everyone in our class has gl. Some students are almost myopic, and my eyes are originally It's also very good. You can go to school and start to drop this police show us.Playing computer, watching TV, for no reason. If you want to have a pair of beautiful healthy eyes, everything is limited. If your eyes are accompanied by TV and computer for a long time, I believe that there will be no good results.中文翻译:高科技产品与日俱增,电脑这些高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也可能给人们带来不幸今天我想对同学们说,那就是对于你幻想中的很多孩子刚出生,眼睛都好,也许是因为看电视、玩电脑,我们班上每个人都带了眼镜,有的同学几乎是近视,我的眼睛本来也很好,可以升学了,也开始掉这个给我们看的,玩电脑,可以,看电视,无缘无故,如果你想拥有一双美丽的健康眼睛,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如果你的眼睛长时间在电视和电脑的陪伴下,我相信,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满分英语范文3:社交媒体对人们的影响The Intern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We can learn the news and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network. We can also use email, phone calls, online schools, read various books and learn foreign languages.In addition, we can enjoy music, watch sports, play chess, play cards on the Internet, and even shop , chat, make friends. In short, the Internet makes our life more colorful. I think the Internet is good, not as harmful as you think.The Interne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The Internet can read new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btain as much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We can email or call family and friends.We can also go to the network school to read a lot of books, and even self-study English. We can also enjoy music competitions and play computer games on the Internet. We can even do these online shopping, which can improve our ability to operate computers.But we should not give it to the Internet, otherwise our life and study will be destroyed. We should stay away from the harmful websites. In any case, it can't stop the Internet from becoming our friends.Can't we lose apple because of the core.中文翻译:互联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打电话、上网络学校、阅读各种书籍和学习外语,此外,我们还可以欣赏音乐、观看体育运动在网上比赛、下棋、打牌,我们甚至可以购物、聊天、交朋友。总之,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认为互联网是有益的,而不是像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有害。互联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可以阅读国内外新闻,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我们可以给家人和朋友发电子邮件或打电话。我们也可以上网络学校读很多书,甚至自学英语。我们还可以在网上欣赏音乐比赛和玩电脑游戏,我们甚至可以做这些网上购物可以提高我们操作电脑的能力,但我们不应该把它交给互联网,否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就会遭到。我们应该远离那些有害的网站,无论如何这不能阻止互联网成为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因为核心而丢掉苹果吗。}
社交媒体的优势篇1
关键词:西方报纸;社交媒体;新媒体
20世纪末“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崛起,打破了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并改变了传者和受者的地位,受众开始选择新社交媒介,形成一种新的阅读习惯,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权利的平等。在网络等各种新兴媒体的直接冲击下,传统媒体面临的形势,尤其是报纸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社交媒体,也有人称其为社会化媒体或社会性媒体,它是指一种网站和技术,即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论、探讨和相互沟通。社交媒体就是海量网民自发提供,提取并创造新闻信息,进而进行传播的过程。
随着新媒介的发展,媒介用户形成新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选择,西方媒介仅仅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新媒介。
西方报纸对社交媒体的运用,存在最基本的三大作用。
第一,传播效应显而易见,利用社交媒体扩大覆盖面提升传播力。社交媒体的优势之一是其拥有庞大的、精准的用户,之二是用户间深度互动所带来的新闻传播面和覆盖面。这种接力式的传播正是西方报纸所欠缺的。利用社交媒体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将社交媒体的用户和互动引向传统媒体,扩大西方报纸的收看率。例如,近年来国,外政府首脑竞选时,都纷纷大力加强社交媒体的应用,以此来扩大宣传范围等,这一现象就形象的体现了这一点。
第二,形成及时强有力的反馈机制,利用社交媒体建立与用户对话沟通渠道。传统媒介由于技术原因的限制,无法形成和读者之间的即时反馈和互动渠道,因而和大多数读者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虽然部分报纸建立了读者来信等反馈机制,却无法保证反馈的及时。社交媒体的优势就是在形成反馈渠道的同时,能够保C渠道的畅通,以及反馈信息在渠道中流通的即时性,从而有效的实现新闻传播所要实现的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第三,利用社交媒体及其理念改造西方报纸。面对社交媒体的崛起和冲击,西方报纸虽然已经处于衰落的被动地位,但也不得不面对挑战,从被动观望到调整观念、思维和战略,通过积极利用社交媒体来改造西方报纸,以此来弥补如今报纸行在新闻时效性方面落后的不足。
在运用方面,西方报纸对社交媒体的运用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此报纸媒体出面使用社交媒体,一种是报社记者或编辑出面使用社交媒体。西方报纸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仍然处于不完善阶段,存在许多规则和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
首先,在报纸媒体使用的情况下,毫无疑问,此社交媒体的一切观点以及立场都代表此报社的观点及立场。所以,报社中负责此社交媒体的人员应该对每一条消息的都要做到谨言慎行,尤其是对没有亲自证实的消息的,并且所发表的意见需与报社保持一致。在这方面,只要保持社交媒体和报社本身在各方面的一致就可以了。
其次,是报社记者或编辑使用社交媒体,其中存在三个需要解决并尚未被西方报业彻底 解决的问题。
一是记者或编辑室代表完全代表个人,还是代表报社立场。他们要使用社交媒体,首先要面临的就是个人身份与职业身份的平衡要突出提出来的,无论其代表谁,所的信息都要保证准确无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然后才谈到立场问题。而从这方面说,最规范的做法就是开两个账号:工作账号和私人账号。
二是公共利益和媒体利益的平衡。媒体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发言需要更加注重语言是否合乎媒体规范。当记者发掘到的信息无法在所在媒体单位进行报道,但可以选择个人的社交媒体进行刊播,且从公共利益来看,信息具有信息价值且是手中所关注的内容时,记者应该服从公共利益的驱使。
三是言论自由和言论责任的平衡。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社交媒体更具有言论自由,因为其没有类似于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制度,信息无需被审核。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绝对,一旦的内容触犯到了法律,仍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西方报业媒体的措施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社交媒体本身,想方设法,对这个信息的载体进行约束和规范,主要是从技术上进行革新。另一方是对社交媒体用户进行的规范,主要就是进行严格的规章制度的设定,对个人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在对西方报纸如何运用社交媒体进行分析后,我国报纸行业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势吸收,以此来应对“第四媒体”崛起的大环境下的对传统媒体的挑战。国内报纸应该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加强传统报社新闻发行机制和社交媒体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妮. 西方报纸对社交媒体的运用[J]. 新闻传播,2014,06:209.社交媒体的优势篇2
随着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凭借其自身优势和媒介环境优势,给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带来了革新性的变化,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本文以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完善社交媒体传播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校;传播内容;校园文化;社交媒体;对策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建设已初见成效,社交媒体给校园文化传播带来了强大推动力。新媒体具有“平民参与,自发传播、分享和互动,即时性,海量信息,操作简单,虚虚实实、真假末辩、良莠不齐的特征。”[1]新媒体的这些特征导致社交媒体传播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传播带来优势的同时,也使传播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高校要积极进行社交媒体传播建设,一方面规范社交媒体传播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广泛推行媒介素养教育,趋利避害,让校园文化传播不断融入新媒体环境,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传播内容的社交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内容表层化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交媒体传播内容是整个传播过程的最核心部分,其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特定的校园文化内容传送给学生,让他们注意、理解、接受,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传播什么样的内容将直接影响传播效果。[2]目前,传播内容表层化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往往属于表层文化,例如自然人文的景观、校园建筑、教学设备,校园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些不仅易于传播,也往往受到传播者的青睐,传播效果也好。而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如高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往往难于传播,这种深层文化的心理穿透力较弱,它需要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地长期传播积累,方能体现效果。因此这往往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短板,是传播的难点,但是深层文化是一所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真正精神内核,恰恰是需要传播的重点。其次,由于社交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自身的特点,其、交流的传播内容往往十分简短,它呈现的是简洁的“快文化”,因此在有限的文字或其它符号的表达范围内,传播者很难表达出较为深层的涵义,这是信息传播的表层化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传播内容同质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高校校园文化信息传播的速度、拓展了校园文化传播的内容,社交媒体上的校园文化信息实现了随时随地更新。新闻传播方式也丰富多彩,有简讯,有深度分析,视听兼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齐全,[3]可以让高校师生有选择地接收任何方面的校园文化信息,同时不会对不同社交媒体报道的同一校园资讯有过于重复的感觉,但在目前实际传播过程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稿多用、缺乏深度、不能根据社交媒体特点用稿等问题。传播内容的选择往往过于单一,经常反复推送个别类型的信息,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也不经修改就将相同的稿件,传播内容的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传播效果。
(三)传播内容碎片化校园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应是分散的,要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传播要有系统,要明确传播目的,只有这样传播者才能依据传播目的规划传播内容。同时,在高校发展的不同时期,校园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也不应相同,例如学校起步初期,传播内容应着重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信息,保证学校生源及初期发展;而当学校进入成熟期时,校园文化传播则应重视校园精神文化信息的积累和沉淀。但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交媒体传播带来信息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碎片化,很难整合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目前很多高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往往不成系统,管理者没有近期及长期规划,盲目地进行传播,造成校园文化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不同媒介的校园文化信息传播相互之间没有配合,内容也零星分散,这种不成整体随意性地传播往往无法达到传播目的。
二、社交媒体传播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虽然高校的社交媒体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仍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存在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阻碍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影响了传播效果。
(一)传播内容受多元文化冲击多元文化冲击是影响高校传播校园文化内容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交融,网络文化逐渐渗透,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校校园里,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多元文化冲击造成的价值观冲突中,学生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校园社交媒体传播的主要工作成员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具有探索精神且积极向上的特点,很容易接纳外来的思想,但分析批判能力不强,当遇到传统文化中的问题和矛盾时,容易对我国的主流价值观产生片面的看法。此时,如果学校对社交媒体传播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校园社交媒体传播过程的管制,社交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很可能会出现与核心价值观背离的信息。此外,当今非主流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应有的效果。随着互联网进入校园的每个角落,网上很多低俗文化意识形态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校园媒体传播的高雅文化并不感兴趣。没有受众就会迫使校园文化社交媒体试图以各种娱乐的夸张的庸俗的形式来展现文化,以迎合学生的猎奇心理,进一步使学生的价值观陷入了追逐现实利益的误区。
(二)传播内容受传播者个人素质的约束传播者在社交媒体传播高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新媒体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文化信息传播的质量。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者主要包括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管理者是否具备优秀的新媒体战略眼光,是否重视对社交媒体传播的经费、技术投入以及教师所具备的新媒体修养,对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至关重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作为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的主要力量的学生,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限制了校园文化的传播效果。
三、完善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内容的对策
解决目前高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遇到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完善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形式、加强传播队伍建设以及整合校园社交媒体传播资源等方式提高传播效力,进而使高校校园文化传播更加畅通,效果更加显著。
(一)完善校园文化的传播内容首先,在传播中应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应努力从多个视角全方位宣传报道学校的物质文化,着重传达学校所具有的深厚、广博的文化气息,例如通过学校的园林绿化、教学楼及名人雕塑等设施的介绍,提升学生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和归属感。同时,在传播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同质化问题,要根据不同的社交媒体性质,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文化信息进行传播,不断丰富其内涵。其次,在传播中应强调制度文化的意义。在传播制度文化过程中,应着重传递给受众学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及群体行为规范及其教育意义。再次,在传播中应注重精神文化的弘扬。一所高校其文化核心在于精神,高校在发展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应根据学校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和特点,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塑造独特的、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以及关怀精神,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积极乐观的氛围,在思想上、行为上和道德上与本校的精神文化相契合,提高校园文化的辐射力度。要深挖精神文化的内涵,避免传播内容表层化,通过对于深度精神文化的传播,逐渐积累形成校园文化底蕴。最后,高校校园文化在社交媒体传播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系统化,即制定统一的指导思想及清晰的传播脉络,让传播的内容自成系统,不同的社交媒体传播作为其系统的一个分支,统筹规划,这样可以避免网络信息碎片化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二)丰富校园文化的传播形式丰富校园文化的传播形式,对于让更多受传者理解和认同校园文化传播至关重要。创新传播形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创新传播文化的表现形式。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快节奏的媒体形式,长篇累牍只会让用户反感,高校的学生往往浏览信息喜欢简洁的文字,有趣的图片则会吸引他们的眼球,使他们产生阅读下去的兴趣。因此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要改变传统的严肃的表达形式,使信息表达更加活泼更易于受传者接受。社交媒体可以融合多媒体的表现方式,传播者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例如通过生动的微信、微博语言及歌曲推送等新的尝试,把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第二,创新传播的符号形式。通过加入一些新的符号形式,用其补充、替代文字符号,使传播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简单易懂,调动受传者接受信息的积极性。例如,社交媒体传播过程中可以插入声音符号、图像符号等等,把这些符号加入到所要传达的内容中,多样的表情符号,校园文化的传播便不再那么无趣乏味,情感表达也更加丰富,信息传播的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加强社交媒体传播队伍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者要充分发挥社交媒体自身优势和媒介环境优势,加强社交媒体传播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社交媒体传播人才的同时提高校园传播者的新媒体素养,才能营造一个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的社交媒体传播队伍主要包括管理者、教师及学生骨干。一是管理者要做好“把关人”,要把握本校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的新媒体理论水平,重视对新媒体传播的投入;二是教师树立正确的传播观,把握舆论的正确方向,作践行社交媒体传播观的楷模,引导学生思想和行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三是要加大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新媒体素养,发挥引导作用。
(四)整合校园社交媒体传播资源当前很多高校的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由不同部门管理,校内各媒体都有独立的班子和通讯员队伍,各自采写稿件。这种现状不仅常发生新闻简单、重复、撞车等现象,而且还极大浪费了校园媒体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4]因此高校可由宣传部统管,成立全媒体中心,将电视台、广播台、新媒体、记者团、校报编辑部等整合旗下,优化信息结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校园文化传播的效率,增强学校对社交媒体传播平台的控制力从而实现传播的系统优化,形成校园文化全媒体传播。
参考文献:
[1]孙岳.新媒体能为我们带来什么[J].中国科技信息,2011,(06):131—132.
[2]殷莺菁.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
[3]王贤修.作为内部传播的高校校园媒体的整合与架构[D].山东大学,2012.社交媒体的优势篇3
社会化媒体已经无处不在。
很多人在讲社会化媒体营销,但是我们要先搞懂什么是社会化媒体。我认为凡是具备社交属性的媒体都可以称之为社会化媒体,博客、论坛等老牌社会化媒体自不必说,而现在,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都具备了社交属性。大家看看自己经常上的网站,是否有社交网站账号直接登录的按钮?看看这些网站的内容页,是否有社会化分享的按钮,社交网站账号是不是可以直接评论?我想绝大多数的网络媒体都已经不可避免的加入了社交属性,哪怕只是一个分享按钮,只要你能通过一次点击将信息分享给社交网站的好友,我就认为这个网站是社会化媒体。于是,现在所有的网络媒体几乎都可以称为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基础是关系链。
社会的构成元素是人和组织,而社会能够称之为社会的关键则是人及人、人与组织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链。现在已经是网络社会时代,那么在社会化属性日益增强的互联网中,关系链自然是社会化媒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用户对于信息的信任度高,而信任度高的原因就是社交关系链。我们只有很好的利用了用户的社交关系链,才能发挥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优势。
社会化媒体营销一定要增大营销内容的传播动力。
既然知道了关系链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成败的关键作用,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关系链。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关系链,但是关系链的建立需要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显然,更好的手段是利用用户之间既有的关系链,在关系链的某一个点注入信息,通过关系网迅速传播。然而就像电流需要电压才能传输一样,没有传播动力的内容即使投入关系网中,也激不起一丝涟漪。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来讲,最困难和最重要的就是增大营销内容的传播动力。
主体营销内容传播的启动方式多种多样。
营销内容有了传播动力,你只需要依靠自己的优势资源将内容的“石块”投入用户关系链组成的“池塘”中,涟漪便一圈连一圈甚至一圈叠一圈的迅速传播出去。而营销内容传播的启动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这要看自己的优势和能够利用的资源。可以是电视节目中的曝光,可以是网络媒体的报道,可以是微博大号的转发,可以是大量投放的广告,甚至是靠水军冲上的热门话题榜。只要能启动内容传播的程序,击中关系链中的任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传播的开端,这个开端可以是单点,但最好是多点同步启动传播,这样的叠加效应将很明显。
有了具备传播动力的内容,依托既有的社交关系链进行传播,加上社交关系链附加的高信任度,内容传递带来的营销效果只能让营销人乐得合不拢嘴了。
这篇文章理论方面的内容多一些,我知道很多读者喜欢看案例,不喜欢听理论,我平时讲课也更愿意讲案例,但是最完美的案例也绝无可能直接复制,不懂理论,套用别人案例的做法,万难成事。因为文章篇幅的问题,这篇文章我不再多讲案例,不过近期我会多分析一些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案例,以证此文观点。(文/李俊超)
《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社交媒体的优势篇4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基础是关系链
社会的构成元素是人和组织,而社会能够称之为社会的关键则是人及人、人与组织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链。现在已经是网络社会时代,那么在社会化属性日益增强的互联网中,关系链自然是社会化媒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用户对于信息的信任度高,而信任度高的原因就是社交关系链。我们只有很好的利用了用户的社交关系链,才能发挥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优势。
社会化媒体营销一定要增大营销内容的传播动力
既然知道了关系链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成败的关键作用,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关系链。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关系链,但是关系链的建立需要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显然,更好的手段是利用用户之间既有的关系链,在关系链的某一个点注入信息,通过关系网迅速传播。然而就像电流需要电压才能传输一样,没有传播动力的内容即使投入关系网中,也激不起一丝涟漪。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来讲,最困难和最重要的就是增大营销内容的传播动力。
主体营销内容传播的启动方式多种多样社交媒体的优势篇5
广播电台在经历电视、互联网的冲击后,目前已逐步形成固定的受众和相对固定的节目制作、广告营运模式,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显而易见。想要打破当前尴尬的格局,使广播电台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必须融入到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之中。但是,这种融入不应盲目跟从,而应抓住互联网移动化和社会化的两大发展趋势,找准切入点,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和收益。
互联网的“移动化”和“社会化”以相互交织、互相推动之势,席卷百业;这两大趋势仍处于进一步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潜能(“钱能”)和发展空间。反观广播业,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劣势、颓势已经显现。首先,广播业受众人数在各类媒体中处于弱势,2009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全国广播听众约为6.53亿,这一数字持续位于电视、报纸受众之后;广播节目构成程式化,主持人与受众之间互动有明显局限;广播经营模式总体单一,在电视的兴起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之下,广播发展处于被打压的境地。因此,广播电台随着互联网起舞,作出网络社会化和移动化的转变,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借助“网络社区电台”的模式,将广播电台的天然移动优势和社会化需求,与互联网的移动化和社会化发展趋势相对接,作为广播电台切入新互联网时代、跟上新媒体时代步伐的突破口,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社区网络电台,可以理解为聚合传统听友,同时拓展网络听友、延伸电台节目平台的类型化SNS类媒体。这种新型网络电台,既具有一般SNS类社交网站的优势,又能延伸和拓展电台固有的音频传播特质,是打破时间、空间,将广播从业人员、听众、网友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社会化(可移动化)的网络新平台。网络社区广播可以目前一般的SNS类媒体作为基础(如开心网、人人网等),加入简易的广播(音频)节目制作程序,让用户可以上传、分享自己制作的简易音频节目,分享、收听社区友人的节目;电台主办的社区网络电台,可以提供专业主持人的节目,达到社区化的收听效果,方便在线沟通。社区网络电台的手机应用客户端,可提供移动化的社区电台节目(或音频文件)上传、收听功能,打破地域界限。
社区化网络电台将有效地融合电台与互联网,并极有希望延伸出新型的电台节目类型。由传统广播电台主办社区网络电台,更有着许多优势条件。
1.“移动”的天然优势
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车载人群大幅增加,给传统广播电台节目带来了生机,广播具有移动的优势,这一天然优势恰恰与互联网的移动化进程相呼应,通过社区网络广播,可以实现广播网络移动化,打破单一的广播输出模式,为移动人群带来无时空限制的广播互动乐趣。这一变化,能够将广播原先拥有的移动车辆用户人群,拓展至所有手机移动人群,听众基数发生量变,还可以增强听众、网友对电台节目的黏性,形成广播媒体在移动媒体中的绝对优势。
2.电台有“互动”的迫切要求
电台节目主持人囿于平台局限,难以实现与听友的流畅互动,目前的电话、短信等方式,已不能满足节目和听众的需求。社区网络电台则能有效地带领广播进入“社会化”时代,将广播听友从线下拓展到线上,通过网络电台社区进一步融合电台和听友的关系,为广播人和广播爱好者之间建成网上无壁垒的类型化社区。
此举,既有利于广播人与受众更好的互动,从而拓展节目制作思路、开拓制作空间,社区网络广播还将为“草根DJ”打通展现才华的管道,改变广播业的单一输出生态,实现线上线下平等、优质互动。此外,在宣传舆论导向和安全保障方面,电台辖下的社区网络电台也更具经验。
3.享有“台网互动”的政策鼓励
2010年,我国三网融合正式启动,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正在提速。在政策引导下,近两年电台台网互动、融合的气氛非常浓厚,各省市纷纷建立网络电台。抓住先机,用足政策,迅速融入互联网新时代,走向“移动化”、“社会化”,将成为广播电台发展的新引擎。
4.传统广告新投入渠道社交媒体的优势篇6
继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事件,华视传媒移动电视联播网成为大众高收视率媒体渠道后,国内的《年度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重大事件中,华视传媒也成为独家地铁合作媒体。
华视传媒方面表示,希望通过有效的发挥自身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大众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等社会价值活动的关注,进而将这一“寻找感动”的媒体年终盛事进一步发扬光大。
据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2年开始,每年一度,今年已经是第十年举办了。在过去九年中,《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通过与网络和平面媒体的合作,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一百多位感动中国的人物。
华视传媒内部人士介绍,近年来,华视传媒不断关注社会公益事业,饯行企业社会责任感,以自身行动及广泛的媒体影响力,拉动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关注。据介绍,华视传媒已连续三年成为中央电视台“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活动的独家地铁合作媒体,这一典型事件代表了华视传媒对于关乎国家荣誉的重点体育赛事及体坛人物方面的深度关注,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其对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华视传媒也在2011年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2011年度战略合作媒体,以自身行动深度支持公益事业;2012年初始,华视传媒再接再厉,又荣膺2011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独家地铁合作媒体,充分发挥其作为传统电视媒体的第一补强媒体的优势。这不仅是华视传媒行使其作为新媒体行业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新媒体行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热点事件的反映敏感度大大提升的体现。社交媒体的优势篇7
新媒体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形式,其自身的特点和传播的传播媒介,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是则是在以往信息传播的基础上,引进了更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利用越来越便捷的计算机系统,构建自己的信息传播的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之中,调动各种媒体形态之间相互合作。如伴随着智能手机出现的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继以往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在求创新。这种新的通讯方式的出现,不仅实现了可以更加快捷的为人民搜寻以及传播各种新闻信息之外,还更加有效的辅助人民开阔了视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甚至还深刻的改变了群众的思想方式。这些都从根本上颠覆了人类最为传播的生活方式。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形式将信息技术光放的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诸如商业、教育、管理业、文化业等等领域。与此同时,它也更加成为当代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和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新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到来,对于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新闻的关注度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能力进一步激发出来。长此以往,这些能力对大学生会逐渐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的会对他们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方式都会产生相应深刻而又客观的影响。这些变化都为当下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最为新颖的环境以及良好的机遇条件。
二、新媒体时代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它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最为独特以及便捷的信息传播的技术和手段。伴随着这种新技术的面世,它对于自身的技术水准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以及实践要求。这种新型的技术也逐渐被各大高校所利用,逐渐地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的应用。这样逐渐被扩大优势加以利用是有其自身的优势的,具体说来,新媒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具体说来:
(一)新媒体所独具的权威性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在继承传统媒体传播信息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了传统媒体的优良作风,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做出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正继往开来的为国家以及人民传播信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与众不同的舆论监督力量是其他行业不具备的媒体优势。也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继成为国家进行宣传的窗口之后又一在高校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阵地。
(二)新媒体所独具的覆盖性的特征。这里所提到的有关于的新媒体的覆盖性特征是指新媒体在面向社会公众的环节上,它充分的实现了向更广范围内的社会大众,更大面积的传播相应的信息,伴随着这个过程,也逐渐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强覆盖性以及强辐射性。众所周知,各种媒体类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都是各有所长,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和缺点。这样不同的媒介之间可以充分彼此搭档,优势互补,促进信息传播的最大化。新媒体充分受这一与特征的影响,结合高校学生这个群体的年龄夜店、性格特点以及生活习惯等,使其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做法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三)新媒体所独具的先进性的特征。新媒体以及自身所独具的信息技术优势逐渐扩大了信息在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信息的接受的便捷性、快速性。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大众所接收到奥的信息更为准确、及时以及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等特点。众所周知,大学生更为乐于接受和主动乐于尝试很多新兴的技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所独具的先进性的特征。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各高校在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一)将新媒体作为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媒介。高校努力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将新媒体这一媒介广泛地应用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环节的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介技术,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创新,在通过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深入到其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网络群体的特殊作用,并且伴随着这个环节的开展,需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的“育人、树人”的教学观念,逐渐引导学生突出和强化自身的主体性学习观念,不断锤炼自身的意志,提升自己的品格。
(二)逐渐培养出相对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研究者。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逐渐成长为现代化的先锋,更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新的历史特点,及时地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感觉到时代竞争的压力,在充分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合理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把握好思想政治发展的规律,双管齐下,做好评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引导以及教育的工作。
(三)需要充分发挥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式之间优势互补的特征。熟悉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并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就好好地利用,以便其可以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作。比如现在很流行的通讯新媒体形式,诸如QQ、MSN等等通讯形式,都可以辅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快捷和实时性。例如Email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并快速的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主客体之间的平等互助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新的媒体形式,微博的出现。它同样是作为一种新的社交以及传播软件而在新媒体领域极度活跃的。伴随着社会上对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以及它自身的优点也在切实的显现出来,我们发现,这一新的媒介形式如果可以有效地应用到大学教学菱悦的话,其自身的优势可以说是极其明显的。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需要大力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只有在充分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的基础之上,只有这两点做到完美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活动的互动发展。通过广泛的利用好新媒体这一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实现对高校优秀课堂的广泛传播。
(二)着力扩建校园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校园相关负责人可以结合本校的特征,将本校的实际需求与当前甚为流行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在充分的时间内,与学生实现优势互补,沟通交流。积极调动起学校的其他组织机构。采用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进行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观念。社交媒体的优势篇8
Visa选择了拥抱这个新趋势。5月7日,Visa全球总部正式公布了伦敦奥运会的主题营销战略“Go World”,其中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各个市场联动的“全球齐喝彩”是最核心的部分。“Facebook、新浪微博等改变了人们的通讯和消费方式,今年社交网络营销是我们最重要的主题。”Visa中国区总经理廖光宇对《环球企业家》说。
在Visa的Facebook页面、YouTube频道以及合作伙伴网站等平台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可以帖子、照片及视频等,加入全球喝彩的行列。另外,通过Visa的在移动平台上推出的“Cheer”(加油)应用,体育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了解相关运动员的信息,并能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Visa的社交媒体主页上提交祝福,与代言的明星运动员进行实时互动。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社交媒体,Visa将此活动分别进行了移植,比如中国的新浪微博和俄罗斯的VKontakte。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四年里,社交媒体在全球的普及使之成为品牌营销无法忽视的领域。对于大多数奥运合作伙伴和赞助商而言,伦敦奥运会是数字营销的第一次正式竞技。但他们面临的共同困惑是,如何做出创新、有影响力的数字化营销事件?
“传统广告大户曾经不看好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但当他们切身感受到这个无法抵挡的趋势时,在做法上又容易跟风,缺少创新。”体育、娱乐营销公司盛力世家(SECA)总裁李胜对本刊说。李曾任Visa中国区总经理,负责Visa北京奥运营销总调度。
Visa的挑战还在于,在结合社交媒体的同时,是否能够继续利用积累多年的优势资源和经验,逐渐搭建起数字时代的奥运营销体系。比如,Visa在每一届奥运会都会推出一系列的奥运广告,其中至少一个会成为奥运营销的经典案例,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以成龙、刘翔为主角的广告。作为一个没有实体产品贩售的公司,Visa没有在广告中植入销售信息的压力,因此广告侧重点都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展现运动员拼搏的一面。这些广告片的观众可能并不是Visa的客户,但是看完一条并不让人反感的奥运广告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Visa这个品牌。
“奥运是一个品牌营销的平台,而不是推动销售的最佳场合。”李胜说,Visa对这一点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同。
当平台转移到社交媒体,这些不让人反感的广告片依然能够发挥作用。伦敦奥运营销“Go World”系列宣传片中的第一部《差别》(The Difference),5月7日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美国之声(The Voice)”节目中首播。该宣传片主要回忆奥运历史上一些最为惊险、最有戏剧性的胜利。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菲尔普斯在100米蝶泳比赛中仅以0.01秒的优势夺冠。
Visa在传统传播渠道上的优势当然继续产生着效果,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也将所有传播渠道打通了。Visa中国区公司事务总监刘婕对本刊表示:“伦敦奥运会是Visa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在全球统一主题的奥运营销活动。”
基于社交媒体的交互性,Visa对运动员的赞助也能获得更大的品牌受益。历届奥运会的“Visa之队”都有顶级的体育明星助阵,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的刘翔,今年伦敦奥运的李娜和菲尔普斯。比电视、户外广告片中出现这些明星更优越的一点是,现在Visa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来策划明星与粉丝的互动,拉进双方距离。比如,4月初Visa中国在庆祝赞助奥运25周年时为李娜在新浪微博上策划了微访谈,新浪用户可以就李娜的备战情况、对最后一次参战奥运有何期待等发问。
社交媒体对奥运会的最大贡献应该是,发生在奥运举办城市的一切都可以被实时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且立即形成反馈。无法亲临现场的人,过去依赖于电视台和平面、网络媒体的播报,难免存在滞后性和内容的局限。现在,只需要有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接收到来自官方、媒体和个人的海量信息,并作出回应。信息的交互则为品牌营销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社交媒体的优势篇9
关键词:常德晚报 地市报 媒体联盟 区域合作
被称为湖广与黔川之间“黄金走廊”的沅水,是一条有着数千年文明的河流。沅水千流全长一千多公里,流经贵州、湖南两省的六个市州,流域面积巨大。为了更加完美地完成“溯源沅水”报道,《常德晚报》决定联合沅水流域多家媒体共同操作。联合行动提议发出后,得到了六市州各家报社的热烈响应。一个以河流为纽带结成的合作联盟迅速形成。经过前期的大量准备以及整整三个月的组织实施,湘黔两省六地八媒体成功完成了“溯源沅水”报道。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为报道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在密切而深入的业务交流中加深了友谊,扩大了影响,实现了共同提高。报道的成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跨地域大型采访中的媒体联动与互补,是地市报应对媒体竟争的一个重要法宝。
轮流“坐庄”。分段负责组织协调
2012年s月22日,《常德晚报》《边城晚报》《团结报》《铜仁日报》《黔东南日报》《黔南日报》6家媒体在常德签署《“溯源沅水——文化寻根之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联合派出采访团,从沅水入湖口逆流而上直至沅水源头。随后,新华社湖南分社、尚一网也应邀加入。7月16目,六地媒体在沅水边的常德诗墙举行启动仪式,lO月16目,采访团在黔南斗篷山沅水源头完成最后的采访任务。
从湖南常德、怀化、湘西,到贵州铜仁、黔东南、黔南,整个溯源活动行程2万公里,涉及沅水流域50个县。采访团每到一地,均寻找当地最重要、最有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各地最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人物、古村镇、古建筑、民俗、新发现为采访点,深度探寻沅水地域文化特征。
对于任何一家地市级媒体来说,要单独完成如此繁多、复杂的采访,都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地市级媒体一般只在各自区域内策划组织活动。而多家媒体的深度联合,使得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每个地方的媒体,对于本地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都是熟悉的,都具有一定范围肉的影响力。此次联合采访由各家媒体发挥各自在地方的优势,承担所在行政区域内的采访选点、线路规划、食宿交通安排、后勤保障等,较好地实现了任务分解。这次采访也为地市级媒体联合举行大型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正是得益于各家媒体出色的组织协调工作,联合采访团每到一地,都得到当地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每个县都安排文化向导陪同,联系文化传承人接受采访。也正因如此,记者所到之处,都会掀起沅水文化探究的热潮。“溯源沅水”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读者普及地域文化,更重要的是从一个新的高度分析文化的危机,引起更多关注。
以文会友,新闻大篷车上“暗战”频频
“溯源沅水”的报道形式为联合采访、分别发稿,采访的站点、线路、交通、食宿部是统一安排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面对大致相同的采访对象,8家媒体的记者分别完成各自的采访,最后形成的报道却是各不相同的。孰优孰劣?或者说哪家媒体的报道节奏更快,角度更好,更加生动,更有深度?联合采访团的每一位成员暗自较量,后方的编辑和关注此事的专家、读者也都有自己的判断。
8家媒体的报道方式与重点各不相同。《常德晚报》的报道是双线并行:随着采访的进行,每天以“行走日志”的形式报道记者的采访动向、见闻感受、幕后花絮;深度挖掘的文化专题则按照行走的路线,以专版形式连续、依次推出。《边城晚报》《团结报》等多数媒体的报道,是与溯源行动同步进行的,每天采访结束之后,记者连夜将当天的新闻动态、文化专题发回报社。两种报道形式各有千秋,前者的优势在于专题更有深度和广度,材料的取舍和组织更加自如,后者的优势在于报道的节奏更紧凑,现场感和行进感更强。8家媒体的报道互为补充,全景展现溯源行动的进展及文化新发现。
这样的对比和较量是良性的、相互促进的。来自不同媒体的记者们在共同的工作、生活中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业务氛围。从采访技巧到专题结构、文本创新、办报理念,从当面探讨到QQ群聊,业务交流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编辑记者受益无穷。各媒体的报道均在这样的交流中得到提高。
为了赢得这场“较量”,很多工作很早就开始了。每一站的参与记者在出发前都会进行大量的阅读,预先考虑自己的报道重点和角度。采访都是快节奏的,新闻大篷车载着大队记者马不停蹄地从一地转往男一地,每个采访地的采访时间都颇有限。这样的工作机制,所有的媒体和记者都不敢有丝毫懈怠,都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
对于溯源行动中的媒体、记者来说,这样的交流非常难得。长期局限于一个较小范围内活动的地市媒体,特别需要这种大范围的交流带来思维观念和工作方法上的交锋。在相互学习中实现快速发展。
“合纵连横”,相互借力应对新挑战
“媒体联动”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至少包含三方面的要素:所传播的是同一事件,传播时间和范围一致,传播者的立场大体相同。人们平常所说的媒体联动,多是指各大媒体对某一特定事件进行集中传播。比如,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潇湘晨报》《长江商报》《南昌晚报》合作,联手报道中部崛起,重点关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媒集团的兴起,媒体联动又多了一种形式:同一传媒集团所属的不同形态媒体的统一行动。这两种形式的媒体联动,前者“联动”的意味并不明显,后者则主要是本单位内部资源的融合。地市级媒体之间的深层次联动相对较少,这种联动本身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互补性,对于提高各自的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随着媒体环境的日新月异、自媒体的异军突起,传统媒体遭遇空前挑战,地市媒体最大的优势在哪里?区域优势。一定区域内地市级媒体的横向联合,可以有效放大这种优势,这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大思路。社交媒体的优势篇10
关键词:全媒体;地市电视台;优势;短板;策略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53-02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曾指出:“对于任何性质的新闻媒介,受众的解除与选择,都是其一切功能目标实现的首要前提。无论从哪方面讲,受众对于媒介的成败与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1]。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以电视媒体为中心,受众追逐媒体的局面已转变成为以受众为中心,电视媒体去拉动受众的现实。作为广播电视媒体第三层级的地市电视台,在全媒体时代更是“内忧外患”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如何在夹缝中实现突围,以忧患意识和创新思维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是当前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
一、地市电视台的生存发展之“忧”
(一)外部挑战
1.传统媒体间竞争仍如火如荼。在国内众多电视台中,地市电视台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但长期以来,中央、省级电视台对其形成的挤压态势非常明显。进入全媒体时代,这种压迫之势不减反增。
首先是来自中央台的竞争压力。作为国家电视台,它所具有的优势是国内其他所有电视台无法比拟的。中央台不仅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人才优势,更重要的是拥有政策优势,中央台近20个频道通过政策推动几乎完全实现了对地市的覆盖。
其次是来自上星台和省台的压力。除了各卫视频道与中央台各频道对地市电视台形成的收视挤压外,省级台开办的其他的地面频道也分割着地市台的收视份额。观众可以在上百个卫星频道和专业频道面前自由选择,要想让观众锁定地市电视台节目或成为其“铁杆粉丝”显然已经不可能。
第三是来自其他传统媒体的区域竞争压力。目前对于地市级媒体竞争市场来讲,仍是电视、广播、报纸“三足鼎立”。报纸因其文字方便阅读、易于收集、适合保存的特性契合了部分受众的信息需求,仍具有稳定的读者。而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明显改变的今天,广播直播态和伴随式收听的优势正在被不断放大,受众越来越喜欢通过诸如“交通广播频率”在行进中获取信息。
2.新媒体力量势如破竹。不可否认,全媒体时代,电视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由于电视的传播模式是单向的线性传播,这样的传播特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下受众对于信息传播的“选择与表达”需求。手机与网络视频融合而成的手机客户端,可以给受众提供播放进度可控的电视新闻和娱乐类节目,而不必受电视播放的时空限制,这就大大满足了受众对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选择和主动性需求的心理。
(二)内部矛盾
1.观念陈旧,创新乏术。地市电视台普遍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以来,地方电视台都把宣传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政令作为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和目标。而且由于其“事业单位”的属性,所需资金部分或更多都由财政预算拨付,这些资金能够满足电视台最基本的宣传所需。因此,对于管理层以及生产部门来说难免滋生惰性,并逐步影响到经营管理观念。虽然有些地市台的管理者也能够认识到发挥电视媒体市场价值的重要性,但受长期形成的经营理念和惰性影响,在“吃喝不愁,无过即功”的思想指导下,往往在节目设置、内容和表现方式甚至频道包装、运营等诸多方面都采取“拿来主义”,不仅造成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人为削弱了电视台的创新和竞争力。
2.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由于地市台的收视份额逐年萎缩,广告收入日益减少,不少电视台资金周转困难,外债不断累积,创新能力受到制约,收视率无法得到保障。为了增加收入,不少电视台被迫开始“自杀式”经营,严重损害了电视台作为区域主流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以致于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同时,由于地市电视台的覆盖面窄,平台相对较低,很难吸收到创意和执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受资金因素制约,薪酬福利普遍较低,又很难满足人才对于劳动与报酬之间的心理预期。“良禽择木而栖”,即使培养出个别优秀人才,也难以留住。
3.创意缺失,生产粗放。受人力、物力、财力和观念的影响,多年来,地市电视台的自办节目呈现出数量少、类型单一、质量低下的普遍性特点,且模仿痕迹明显,创意不足,精品更是鲜有。一些自办节目的动力源来自电视台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喉舌的政治需要,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各档节目的“自选动作”,只能按照“规定动作”生产制作。鲜活的形式、灵动的创意被无情地剥离。自办节目生产粗放,数量少、质量差,直接导致受众对地市台节目不同程度地丧失信心,观众日渐流失。不能够赢得受众,市场必然会失去。
二、地市电视台的生存发展之“优”
(一)距离接近优势
距离接近性既包含事物与事物、人与事物、人与人之间在物理层面的接近,也包含人与事物、人与人在心理和情感层面的接近。人们对信息的感知需求往往是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的。尽管在全媒体时代受众能够轻松地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快捷、方便地获取全球每个角落的信息,对于受众而言,他们更关注的是本地区的事情。不可否认,当前,区域受众获得可靠、权威信息的途径,主要还是依赖电视媒体。虽然新兴媒体在传播途径和速度,甚至直播态方面略胜一筹,但其信息的碎片化特征以及信息的真实度、可信度也成为其软肋,受众更愿意通过电视媒体获取、验证全面丰富且可靠权威的信息。同时,地市台还兼具舆论导向、文化娱乐、社会教育、市场消费等传播与服务的多元功能,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这是地市台在全媒体新环境下的显著优势,特别是一些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的节目,可以更加契合区域受众的情感,激发传受之间的共鸣,缩短收听收看的距离,建立受众忠诚的约会意识。
(二)资源独占优势
地市电视台对本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的资源有着天然的零距离独占优势。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其传播手段的先进,而对于区域资源、内容的占有,却不及有着“公办”身份的地市台,尤其是带有官方性质的信息资源;由于地域的缘故,上级电视媒体对区域信息资源的获取往往都需要通过地市电视台获得。比如在突发事件面前,地市电视台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而上级媒体由于受时空限制则很难及时做到。
(三)信息权威优势
当今时代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碎片化的信息通过新媒体源源不断地传播出去。也正是由于信息的海量化,消解了受众的注意力资源,从而引发了媒体间的激烈甚至是恶性竞争。不仅如此,由于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人都是记者”已经成为现实。微博、微信等成为民意表达,增进感情交流的新平台。这也就导致信息传播的门槛被无限降低,信息呈现出“多、杂、乱”的态势,真假信息令人难以分辨。受众在信息筛选过程中越来越困惑和疲惫,遂把目光投向更具权威和公信力的媒体,电视媒体严谨、权威的政治属性恰恰契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而对于区域受众而言,要想获得本地区真实可靠的信息,地市电视媒体很大程度上会成为首选。
(四)监督及时优势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单向性媒介的传播格局已经被彻底打破,特别是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使得“人人都是记者”变成了可能。信息的无门槛,多向性传播,把舆论监督的功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即便如此,地市电视台在本地区舆论监督方面依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市台与区域受众间天然的距离接近属性,更容易全面准确地了解、传递个体或群体受众的意见和诉求,更容易获取受众心声,获得受众信任。而这正是新媒体所欠缺的。不可回避的是,管理者会因某些原因,主动“截留”、“屏蔽”一些相对敏感的建议和意见。在网络信息特别“公开、透明、便捷、发达”的今天,地市电视台要想更好地吸引受众,在监督服务功能的发挥上,就必须变被动“堵截”为主动“疏通”。 因为管理者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在传媒渠道多元化的世界里,核心的受众群体是不能被控制的,而只能投其所好”[2]。
(五)服务便捷优势
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讲,电视媒体不仅具有新闻宣传、舆论监督功能,而且兼具传授知识、提供服务、娱乐身心的功能。多年来,地市电视台由于受各种现实因素影响,新闻宣传功能被刻意放大,而其他功能属性被弱化。面对新媒体全方位的功能释放,地市电视台要赢得区域受众,必须由“单一宣传”功能向“多元服务”功能转变。充分发挥与区域受众天然的血缘关系优势,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只有这样,才更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形成洼地效应。
三、结 语
学者郭慎之在《第一媒介》一书中指出:“电视媒体的主要职责是新闻传播,是大众的信息交流。即使在高科技化的今天,电视仍然是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人民获得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来源”[3]。也就是说,电视的本体属性决定了电视媒介仍然具有独特的生存发展空间和路子。即便是地市级电视台,面对媒介间激烈的竞争,只要能够“取长补短”,依然前景光明。通过对地市电视台面临的困境和独具的优势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地市电视台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对区域资源――信息和核心受众的独占性;最明显的短板在于对新媒体的漠视,以致部分地丧失了话语权,在发展中处于被动的不利局面。由此,解决当前生存发展问题的应对策略是做好“本土化”和“新媒体”或者说“媒介融合”这两篇文章。通过本土化解决内容生产的问题,借助新媒体解决传播渠道和互动交流平台的问题。真正做到“内外兼修”。总之,作为一个区域性媒体,地市电视台因地域而受限,也因地域而发展。正所谓“船小好调头”,在当今媒体激烈竞争的洪流中,地市电视台只有借风顺势,顺应潮流,发挥“小、快、灵”的特点,才能在媒介潮流中稳健快行。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交媒体带来的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