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下一句是什么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长久以来被注解成:子路!我教你的都知道了吗?知道是知道,不知道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这样解释字对字看确实没问题,但其实疑点非常明显。我们先看“是知也”。是字从日从正,有坚定、绝对之意,“是知也”表示“真的是知了”,三个字是承接上文所下的断定。而知到底作知还是智其实不必争论,因为论语里就没有出现过“智”一字,比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不惑”“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等,都是“真知”的意思,到战国的时候另造了“智”(在《孟子》里可以参见)。所以“是知也”意思是:这才是真的知啊。这句历来异议不大。问题主要在“为”。一般说法将“为”训为“是”,于是出现了孔子说话假大空的场面:知道=知道,不知道=不知道。我估计子路都要懵了:老师今天喝了多少?这不是说的废话?而有人进一步改编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意图说孔子的意思是让人不要不懂装懂,这种说法看上去很合理,其实是弥近理而大乱真!一、如果孔子真的如此表述,那为何不曾说“爱人为爱人,不爱为不爱,是爱也”,让人不要虚情假意?二、《论语》简练务实,换成“勿以不知为知”不是更清楚明白?三、原文只有知道=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两个等式,什么“不要将不知道=知道”完全是外人自己的延伸想象和敷衍凑意,根本没有文本支持的依据!某对整部论语中“为”进行了梳理:“能以礼让为(治理)国乎”“求为(有...行为)可知也”“亡而为(装作)有”。这些“为”无不带有动词的性质,遵循这个脉络,我断定:为是做的意思。原文翻译成:知道就做知道的事,不知道就做不知道的事。有人会问:知道当然可以去做,不知道还怎么做呢?某谓:不知道也能做,只是做的不同了。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穷困时不能像得意时施展才华,但可以坚守底线,而小人穷困就会胡作非为,夫子只是让人学做君子!另外,句中提到的“由”也给了我解谜的启发。子路性质稍粗鲁,甚至有时不了解情况就做出冲动的反应,一次孔子见卫国的南子,而南子品行不好,子路知道后非常生气,孔子当即批评了他:你不了解真实情况,瞎发什么脾气?孔子因材施教,对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容易理解了。可能《论语》编纂者觉得这样后人可能还是不一定看得懂,在紧接着的下一章留下了更有力的提示: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是对抽象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阐释,慎言其余、慎行其余不就是“知之为知之”吗?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不就是“不知为不知”吗?而这些工夫做到后,最终达到言寡尤、行寡悔的境界,求禄得禄,这不就是“真知”吗!发布于 2022-06-28 09:4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之为知之下一句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