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人际关系可怕,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原标题:“体制内”有多大魅力?(民生视线)

最近,有公务员表示“收入不高、经常加班、还被外界误解,想辞职”。这一说法经报道后立刻被指责是“体制内”人员在“装穷”“撒娇”。

从20年前政府官员下海潮,到如今外企白领也盼望捧上“铁饭碗”;从体制外人员对“体制内”的向往与羡慕,到社会上对“体制内”的贬损与批判……“体制内”,这一承载着丰富内涵的“标签”背后,到底映照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体制内”又会何去何从?

政府机关最典型,事业单位处于中间状态,国有企业处于最外围

“体制内”,人们常常提起;到底什么是“体制内”,却少有人仔细审视。

“体制内人员,主要是指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科研、教育、卫生、文化等行政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此外还有部分国企高管。”上海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说。

“体制内”的概念肇始于改革开放。

改革前,绝大部分拥有城镇户口的人都在体制内。那时,城镇就业人员都有“单位”,单位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国家政治体系的基层组织,同时承担了从“吃喝拉撒睡”到“办追悼会”在内的广泛社会职能。严诚忠回忆道,当时并非完全没有“体制外”,“比如集体企业的临时工、民办教师等,只不过占比很小。”

改革开放之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瓦解,“体制内”占据空间越来越小。有专家认为,如今的“体制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政府最为典型,处于核心圈,事业单位处于中间状态,而国有企业则处于最外围。

进入新世纪,国企改革不断深入,“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量国企职工被推向“体制外”。“目前留在体制内的企业主要是一些公共事业领域、资源垄断领域的国有企业。”严诚忠说。在这些国企中,比较特殊的群体是国企高管。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工作的肖先生告诉记者,在他们银行,总行事业部的经理,以及各省市分行的行长层级以上的领导,还保留着行政级别,属于“体制内”,下面的员工则属于“体制外”。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一些整体上属于“体制内”的单位,也渐渐涂抹上“体制外”色彩。李桦在一家电视台工作近20年,她介绍说,“台里众多员工,有编制内的,也有编制外的,编制外的又分为台聘、部聘、频道聘多个等级,不能简单地说我们台里的员工是体制外还是体制内。”据了解,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的司机、保安、保洁等后勤岗位也逐渐从“体制内”剥离出来,有的还采取了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

目前,我国有公务员约700多万人、事业单位员工3000多万人。从数量上看,“体制内”已绝对是少数。


}

很多人都觉得有正式单位工作的男人很幸福,每天各种对象随便挑,但实际上这都是YY而已。
彭叔就说最近给彭叔打下手的年轻人,他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
双非研究生毕业两年,到手月工资5000多元,每个月公积金1500左右,一年考核奖、工会补贴之类杂七杂八的收入大概在2万左右(现在财政不景气,缩水了很多)
单位附近租的一室一厅,1800一个月。
吃喝,混单位食堂,早餐2元,中午4到6元,晚上就不确定,1个月吃饭1000元左右。
水电网费、物业费等等的,500左右,
每个月请单位人应酬聚餐,1500左右。
这个人好像不怎么买衣服,反正目前彭叔没见他夏天换过衣服,都是旧衣服,牌子就是海澜之家那种,所以彭叔估计他穿衣服应该很省。
他一个月把硬性开支弄完之后,一年好像能存个1万来块。他父母是省会旁边县城的普通农村人,爸妈种西瓜的,上面两个姐姐都结婚了。他长得不算差,身高比彭叔稍微低一点点,大概是180到178之间,普通人的脸,比彭叔瘦。
他这个条件我们本单位有编制女生都看不上他,外单位好像也不行,彭叔见过他一个星期内相亲三个都没成。
这年头,大家都很现实,没几个女的会因为你有个正式工作,就会屁颠颠地跟你在一起,没房没车,有正式工作也没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制内人际关系可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