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到阿里多少公里

在这个盛夏初秋交替之际

各兄弟省市携着热气腾腾的关心与支持

让我们纵览所有兄弟姐妹的支持

西藏疫情一经爆发,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21人就飞抵拉萨,参与拉萨市人民医院疫情防控工作。8月17日,又有186人飞赴拉萨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并支援拉萨市15万管核酸检测能力。8月26日,第二批抵藏的援藏抗疫医疗队共305名,其中有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重点加强方舱内的孕产妇救治工作。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计支援西藏491名医疗队员。

听!西藏人民对首都支援的感谢之情!

上海市支援日喀则医疗队

8月12日,来自上海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和疾控专家指导组一行10人紧急集结飞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8月18日,200名来自上海多家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顺利抵达日喀则市。8月22日,又一支250人组成的上海医疗队抵达日喀则,为日喀则方舱医院提供援助。250人,这是上海历史上单一建制最大规模的医疗专业援助团队。

截至目前,上海市共计在疫情期间支援西藏571名医疗队员。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发生疫情后,8月15日21:30,天津市第十批援藏医疗队刚抵达昌都藏医院,就接到通知参加高风险地区核酸采集任务,援藏干部们随即报名集合,应招前往。

8月19日,22名队员组成的天津市援藏医疗队抵达昌都市,加上后续直接支援贡觉县的8人,疫情期间天津市共计派遣30名医疗队员赴藏。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一群又一群女性披上“战衣”,书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天津市第十批援藏干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刘宇医师就是其中的一员。

重庆市疫情防控医疗志愿队

8月13日,第一批重庆市疫情防控医疗志愿队10名队员抵达西藏自治区昌都市。8月16日,287人组成的援藏核酸检测队抵达拉萨。8月19日,由100名队员组成的第二批重庆援藏疫情防控医疗队飞抵昌都市,在昌都市区及芒康县、察雅县、类乌齐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重庆市共计支援西藏397名医疗队员。

带着渝藏深情厚谊,重庆江北机场安检援藏突击队火速集结奔赴西藏,协助拉萨贡嘎机场做好旅客安全检查、疫情防控等工作。

黑龙江省援藏抗疫医疗队

自8月7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黑龙江作为对口支援省份,迅速伸出援手,8月10日派出支援抗疫医疗专家组。

8月15日,黑龙江省组建124人援藏抗疫医疗队继续支援。8月19日,由105人组成的黑龙江省对口驰援日喀则市第三批援藏医疗队顺利抵达日喀则。8月20日、21日,又有两批黑龙江省援藏抗疫医疗队陆续抵达日喀则。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共计支援西藏758名医疗队员。

日喀则市藏医院由黑龙江省援藏医疗队接管,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他们远离故乡亲人,终日与患者为伴,投身战斗在防控一线。

山东省支援日喀则医疗队

8月11日、16日、17日、18日、19日,山东省医护人员组成的援藏医疗队分五批抵达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随行还携带了大量的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

截至目前,山东省共计支援西藏657名医疗队员。

三轮车成为“大白”最高效的代步工具……这是山东支援西藏日喀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队在桑珠孜区聂日雄乡开展核酸取样工作时的常态。

吉林省支援日喀则抗疫医疗队

8月11日,吉林省抗疫医疗团队抵达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医疗团队中包括疾控专家团队4人及重症救治专家团队10人。

8月17日,吉林省第二批医疗团队共73名队员抵达日喀则,其中包括6名黄码医院管理专家级66名核酸检测人员。8月18日,306名核酸采样及检测队伍入藏。后又入藏第四批医疗队。

截至目前,吉林省共计支援西藏532名医疗队员。

吉藏深情,处处可表。8月28日,在吉林省重症医疗队的指导与帮助下,日喀则首例重症患者成功治愈出院。

广东省支援西藏林芝抗疫医疗队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疫情发生后,广东省迅速选派172名医疗专家先后两批从广州和成都乘航班出发,于8月14日顺利抵达林芝。

广东省先后派出412名抗疫人员,全力协助西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广东省已支援西藏470名抗疫人员。

“粤藏”殷殷深情流淌过高原大地。8月26日,林芝市公告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在这场病毒“围剿战”中,少不了广东省抗疫医疗队的身影。

8月11日,江苏省抗疫援藏医疗队抵达拉萨市,包括采样、核酸检测、流调、医疗救治、院感管理等人员。

8月24日,江苏省再次派出271人援藏抗疫,同队携带348箱5.15万件防护物资,抵达拉萨后第一时间入驻方舱收治感染者。

截至目前,江苏省共计支援西藏451名医疗队员。

8月25日,共计296人的湖南省援藏防疫医疗队抵达西藏,当即入驻拉萨市经开区方舱医院投入工作。株洲、长沙等几市又陆续向西藏拉萨、山南二市输送了支援医疗队。

截至目前,湖南省共计支援西藏341名医疗队员。

8月25日,辽宁省271名援藏抗疫医疗队队员奔赴拉萨市,随即接管拉萨市白定方舱,支援防疫医疗工作。此前,辽宁省已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6家省属医疗卫生机构和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阜新、朝阳等7个市,派出4批专家共计32人赴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辽宁省共计支援西藏303名医疗队员。

从平原到高原,从东北到西南,271名队员手拉手、肩并肩,用无畏的胆气、无悔的豪气、无惧的底气逆行在疫情防控最前端,只为给拉萨人民筑起一道抗疫防护线。

8月13日,甘肃省卫健委派出由11人组成的流调队伍,赴西藏支援流行病学调查工作。8月23日,甘肃支援西藏医疗队288名队员奔赴拉萨市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随即进驻西藏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收治阳性确诊病例。

截至目前,甘肃省共计向西藏支援299名医疗队员。

8月24日,261名浙江省援藏医疗队队员集合奔赴拉萨、那曲等地支援西藏抗疫工作。同时,5吨抗疫物资也一同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出发驰援西藏。

“浙”样援藏,向你们致敬!

陕西省支援阿里抗疫医疗队

8月16日,陕西支援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抗疫医疗队共90名队员抵达阿里昆莎机场。陕西支援阿里抗疫第一批医疗队的先遣人员,于8月12日抵达阿里。陆续共有四批陕西省援藏医疗队入藏。就在今天,第四批45人抵达阿里。

目前陕西省共有135人参与到援助西藏抗疫工作中。

陕西省援助阿里抗疫医疗队抵达阿里的第二天,顾不上高原反应引起的身体不适,积极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抗疫防疫工作中。

8月18日,湖北省支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疫情防控工作队共20名队员赶赴山南市。8月26日,由湖北省荆州、黄冈两市基层医院10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二批援藏医疗队进藏,8月28日进驻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投入新冠感染者救治工作。

截至目前,湖北省共计支援西藏123名医疗队员。

山南市疫情开始后招募志愿者,第十批湖北检察援藏队的5人积极主动请缨出战,无一人退缩。

8月15日,安徽援藏抗疫医疗队一行12人抵达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支援疫情防控工作。8月24日,安徽阜阳、六安、安庆市卫生健康委,中科大一附院、安医大一附院、安医大二附院、蚌医二附院等单位抽调护理、院感和管理等人员100名,共同组成安徽省援藏医疗队,整建制接管西藏山南市方舱医院。

截至目前,安徽省共计支援西藏112名医疗队员。

8月24日,在安徽铜陵、宣城支援错那县医疗队队员的努力下,一声婴儿的啼哭终于响起。

福建省疫情防控医疗支援队

8月18日、20日,首批福建省疫情防控医疗支援队23名队员在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协调下顺利抵达西藏自治区昌都市。8月26日,第三批39名医护人员抵达昌都市。福建紧急采购援助昌都6台核酸检测自动提取仪和12台扩增仪,也在8月20日运抵昌都,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的核酸检测能力。

截至目前,福建省共计支援西藏62名医疗队员。

8月17日,青海省卫健委选派由51名队员组成的援藏医疗队,赴西藏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医疗队建制齐全,队伍中有检验人员10名,医生10名,护理25名,院感人员5名,专家主要来自呼吸科、ICU、院感、检验几个科室。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青海省援藏医疗队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心系患者,自发筹集了月饼、水果等礼物,通过安全渠道转交到患者手上。“青藏一家亲”,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在西藏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无数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们

凝心聚力、奋勇战“疫”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一起为这群“逆行者”们致敬!

来源:西藏日报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第八天:突发高反调整行程(措勤县——仲巴县)

早晨天气不太好,天阴阴的,不知道今天路况如何有点担心。海拔真的是很高,路过三个5000+的垭口,看到几个大湖,可惜天气不好,湖水颜色灰蒙蒙的,就没有下车。

连续翻越5000+垭口

没想到这条路给我们最大惊喜居然是喷泉。听说过羊八井和山南地区的温泉,因为功课没有做好,还真的不知道这措勤到萨嘎居然能看到喷泉。大老远的就看见前面的冒烟,不知道什么情况,靠近了些便闻到硫磺的味道,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惊喜的叫出了声。只见数百米长的河谷两侧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泉眼,是中国规模最大间歇喷泉群,这里海拔5086米, 共有4处间歇泉活动十分频繁,活动方式也别具特色。每次喷发高度1~2米、最高达10米,延续时间长时约10分钟,短时一瞬间。塔格架间歇泉的喷发高度虽不及美国的格兰喷泉,但其海拔高度却超过格兰喷泉3000米,为地球上奇观之一。

小Baby吓得不敢靠近,伊娜冲着喷泉狂叫,只有小七还气定神闲的在喷泉周围散步

我用手试试了温度,天啊,估计得有8、9十度。看到有藏族阿妈在池子里洗衣服,我便也下去泡了泡手和脚。此时户外温度在7、8度间,有了一些凉意,手泡在温暖的池子里别提有多舒服了。停留了一个多小时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好在今天在赶到仲巴住宿,全程也只有400公里,时间尚早就要好好的玩耍,否则只是一味的赶路就会错失很多风景和乐趣。

进入阿里南线也翻越了几个近5000的垭口

仲巴是个县城,属日喀什市。开车兜了一圈,宾馆不多。在四川餐馆点了两个菜,算是吃了顿大餐,阿里南线的食宿条件要比阿里北线好太多了。昨天晚上在措勤的住宿条件很差,所以今天特意找了家最大的。宽敞的停车场,27平米的标间,房价略贵400一晚。

在停车场有一位北京的大哥,看到我们的车是青海牌照,便问我们要不要明天和他们一起走G219去新疆叶城,再经G315回西宁。说实话,我们真的是动摇了一下,可是想到这几天咳嗽加重了,过5000多米的达坂会有危险,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

宾饭仍旧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好在日喀则地区比阿里地区的温度要高很多,房间里没有感觉太冷,不象在措勤和尼玛半夜被冻醒好几次。阿里北线的条件太艰苦,就连把生意做全中国的四川人都不愿意去受苦,我们明天走过阿里南线后,就要返回西藏的山南地区,吃不饱住不暖的情况估计不会再次出现了。

第九天:神山圣湖(仲巴县——普兰县)

今天要从仲巴赶往普兰,全程398公里,去拜访神山岗仁波齐、神湖玛旁雍措和鬼湖拉昂措。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准备返程了,古格王朝和班公措只能留给下一次的行程了。途中路过一个村镇,在车子快驶出镇子时候,在路边我发现了狼的身影。三角眼目露凶光、扫帚一样长长的尾巴拖到地面上,在跟一只狗子分食一只死去的羊。可惜当时车子开的有些快,没来得及拍照。这是我第一次在户外近距离的看到一匹狼,这种动物狡黠、凶悍又重感情,藏语里将狼称为"江克"并且认为遇到狼会带来好运。

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湖泊是公珠措。出仲巴不久公路边出现沙丘,公珠措就隐藏在这片沙丘的后面。把狗子放到湖边喝水,结果它们在湖边嗅了一下就躲开了,原来公珠措是咸水湖。

冈仁波齐在普兰县的北部,海拔高度6656米,是印度教、藏传佛教、笨教以及耆那教从多信徒心目中庄严神圣的神山,也是信徒们心中当之无愧的"世界的中心"。这座神山并不是以海拔见长,其神在于主峰的四壁神奇的对称,形如金字塔,其南侧的雪壁上形成的佛教"万字符"符号,当地甚至有传说,阿里境内的所有高山都是朝着冈仁波齐的方向顶礼膜拜。所有的佛教信徒都渴望到冈仁波齐朝圣,你若也想深切体验充满宗教感与仪式感的修行,不妨亲自上路。

在这个季节前来朝拜的信徒并不多,小镇上也不十分热闹,山脚下建有很多酒店和饭店,找到一家东北馆子。店主人夫妇是黑龙江人,我们点了两个正宗的东北菜锅包肉和地三鲜。店主人说他们11月份准备回老家了,明年5月份的时候再过来,就这样在西藏和东北两地来回穿梭,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终于见到了玛旁雍措,在佛教徒心中,这里是世界上最圣洁、最美好、最神圣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湖水清澈明亮,微波袅袅,阳光下闪耀着湛蓝色的光芒。这里被视为圣湖,是马泉河、孔雀河、象泉河、狮泉河的源头。

在与玛旁雍措一山之隔的拉昂措,我们见到了另一番景象。岸边风大,湖里浪更大,奔腾汹涌的扑向岸边。拉昂措水色泽比较深,如深海一般的蓝色。虽有"鬼湖"之名,但其风光景色并不较玛旁雍措有丝毫的逊色。那木那尼峰在鬼湖的身侧时而隐藏在清淡单薄的云雾之中,时而现出真容。在西藏,不管是"圣湖",还是"鬼湖",都受到人们的敬畏,再丑恶、再淫邪的事物都有着被感化的可能,因而他们会用同样的慈悲之心去对待"圣湖"和"鬼湖",敬畏自然,也尊重大自然的一切生灵。

纳木那尼峰是喜马拉雅山西段的最高峰,海拔高达7694米,她与神山冈仁波齐遥遥相望,是藏民心中的"神女峰"。在十月这个晴朗的天气里,我们能同时看到冈仁波齐和纳木那尼的主峰,可谓是非常非常的幸运。

快到普兰县城的周边全是雪山

启程赶往普兰县城,想到明天在回程时会重温这神圣美丽的景色,便充满期待,同时默默祈求明天仍会是一个天高云淡的好天气。去往普兰县城的路况很好,风景也不错。普兰县是中国、尼泊尔、印度三国交界处,是边境县之一。县城很热闹,长长的街道上有超市、藏式茶馆、酒店、饭店、披萨店,还有很多卖百货的小店,店里有哈达、龙达和经幡出售。

我们安顿好住处后便去吃藏餐。没吃太饱,酥油茶的味道也一般,估计是女主人怕我们喝不惯,酥油放得太少了。回酒店休息,计划一下明天的行程。

第十天:阿里南线(普兰县——萨嘎县)

清晨,被冻醒了。普兰县城海拔高度虽然只有3700米,夜晚和早上的温度仍然很低。

清晨的拉昂措有着跟昨天完全不一样的景象。此时她比玛旁雍措还要静謐,还要沉静,湖水的颜色仍旧还是那样的湛蓝和深邃,只是湖面上再也见不到一丝的波澜。晨光中她犹如一位待字闺中的少女,美得那样含蓄,那样的羞涩。

纳木那尼峰威严的守在湖边,主峰海拔高达7694米与岗仁波齐遥遥祝相望,在藏民心中她是神女峰,被称为喜马拉雅第五位神女。

今天和昨天的线路基本相同,只是过了仲巴要沿219线继续向前开160公里赶到萨嘎住宿。

为那些守护在边防的武警官兵致敬

萨嘎住宿条件还可以,房间内仍旧没有取暖设备,只是在床上加了电热毯,这已经让我们觉得很满足了,至少不会在半夜被冻醒。

在酒店拍摄的日喀则旅游地图,西藏太大了,有很多地方还都没去过。

第十一天:佩估措封路改线珠峰(萨嘎县——定日县)

萨嘎有一条县道214可以去往佩枯措,早上从宾馆出来就觉得这个县城热闹非凡。藏民的餐馆、卖百货的小店很早就开门营业了,窄窄的街道上停满了当地藏民和游客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费了好大的劲驶上县道214,发现前面几辆施工的大车横在路面上,经询问,去往佩枯措的路暂时没有开通。我们只能从萨嘎赶到拉孜再去往定日县了,佩枯措又这次是无法看到了。

在国道219再次遇见与本人出生年一样的里程碑

萨嗄到拉孜的这段路,唯一的看点是浪措。浪措在日喀则地区昂仁县境内,地处昂仁县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湖面海拔4300米,面积12.1平方公里。我们走的219国道也就是新藏线经过湖北岸。

国道219终点里程碑2138公里

拉孜到定日的100公里路,风景很好,车子在峡谷间穿行,两侧是巍峨的高山,山涧中河流奔腾。

去往定日的路上遇到几辆国外牌照的车辆,四辆全是硬派越野车,不晓得是不是从尼泊尔穿越进来了。

藏区的牛羊马狗都跟当地人相处的很和谐,随处可见在马路上闲逛的动物。

定日县城正在修建,因为离中尼边境很近,很多警车在街道上不停在巡视。在珠峰博物馆后面的高山上,建有协格尔曲德寺和藏式民居,仔细看看还有很多座废弃的古堡。

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建在半山腰上。可以因为这里靠近边境,所以才会把房屋建得这么高

晚上住宿在这家酒店。不晓得是这个季节去珠峰大本营的人少,还是一部分人住在了老定日县城。因为是跟着导航进了新定日县城,所以明天去往珠峰的路往返要多走30公里左右。酒店设施有些陈旧,不过好在很安静,房间也够大。对面就是川菜馆,从酒店走路过去,虽然只有非常短的距离,但是居然有些气喘。

第十二天:高反严重放弃珠峰(定日县——日喀则市)

今天本来原计划是要去珠峰大本营的。可我早上起来总感觉浑身不舒服,去定日县医院值班医生不在。珠峰大本营的海拔高度差不多5200米,我就决定不上去了,让老公带三条狗子去。可他最后也决定不去了,怕我自己一个人有危险。就这样在距离珠峰大本营100公里不到的地方,我们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启程返回日喀则。

日喀则的扎仁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

日喀则的扎仁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是日喀则市最大的寺庙,在西藏是除布达拉宫外最值得到访的寺院。整个寺院依山而建巍峨壮观,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是格鲁派始祖的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所建,在四世班禅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自此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是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扎什伦布寺有很多精致的小院落,悬挂于门楣正中的小小牌匾上刻着住在此处高僧的名字

迷宫一样的寺院,稍不留神就容易迷路

我对扎什伦布寺的喜爱甚至超过布宫。她占地面积很大,建筑的主体颜色是红色鲜艳而夺目,和日喀则晴朗温暖的气候非常相配,在整座寺庙中行走是一种享受。这一点跟哲蚌寺有很大不同,哲蚌寺建筑外墙颜色是白色显得过分冷清

日喀则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也曾是后藏的政教中心。这里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使日喀则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车子驶入日喀则的市区,我们才真正感受到西藏第二大城市的魅力。宽敞的街道上挤满拥护的人群,在市区的主要路口车辆通行速度大大的减缓,拥堵的程度不亚于任何一座城市。各种商铺、酒店、娱乐场所应有尽有。在晚上住宿的如家对面又见到一家东西菜馆。饭店很大装修也不错,菜价格也不便宜。日嗐则消费很高跟昌都不相上下。第二天早上启程离开时,又特意到对面的东北菜馆要了一份酱大骨头做为午餐。

第十三天:意外收获普莫雍措(日喀则市——拉萨市)

日喀则到拉萨只有268公里,按60公里每小时大概半天的时间也是可以赶到拉萨的。不过今天行程里值得欣赏的景色实在是太多了,先是路过江孜古堡、满拉水库,拉下来要去探访卡若拉冰川、普莫雍措和羊湖。果不其然,赶到拉萨已经晚上9点了,晚饭都没来得吃,只得叫了外卖送到酒店。

另外一条路是通往亚东县的隶属于日喀则市。亚东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还有很大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主要有“一泉两寺,一湖一山,一草一林”即康布温泉、东嘎寺、嘎居寺、多庆湖、卓林拉日雪山、帕里草原、下亚东原始森林。再有机会进藏一定要去亚东看看。

古堡外侧修建了一个公园,要近距离的看古堡,必须进到公园里面

整个古堡群错落有致,雄伟峻峭,围墙是用土、石夯筑的,共有大大小小的房间793间,总建筑面积达到7064平。我们没能走到古堡的最高位置便被告知不能继续向上了,暂时还没有对游客完全开放

清光绪三十年英军入侵西藏时,曾在古堡附近发生著名的江孜保卫战,这里也是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

古堡建在宗山上,依势拾级而上,海拔高达4000多米。宗,原是旧时西藏地方政府县一级管理机构,所以这个城堡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县政府驻地。

古城至今仍保存完好,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韵

整个古堡群错落有致,雄伟峻峭,围墙是用土、石夯筑的,共有大大小小的房间793间,总建筑面积达到7064平。我们没能走到古堡的最高位置便被告知不能继续向上了,暂时还没有对游客完全开放

出县城后回头再看古堡才能体现古堡的壮观

刚刚见到,还以为这是又一个高原湖泊,没想到的是,这是一座水库----满拉水库。西藏真的是得天独厚,连一个水库也美得这样如痴如醉。水库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龙马乡境内年楚河上游,以灌溉、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建设项目。挡水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长287米,坝高76.3米,坝顶宽10米,有“西藏第一坝”之称

她的蓝跟高原湖泊不一样,湖面呈现蓝绿色格外的的明艳动人。水面没有一丝涟漪平静得如一面镜子。

位置及天气的不同,会使水面呈现出不同颜色,现在看到的满拉水库是绿色的

在斯米拉神山口有观景台,这里海拔高是观赏水库的最佳位置。车子的三条狗狗和垭口的三条又黑又壮的大藏狗隔窗对峙。彼此间一顿狂吠。我不住的用石头驱赶它们却收效甚微,最后只好叫上老公落荒而逃。

卡若拉冰川在15年进藏时曾经来过,只是当时天气已晚错过了观赏冰川的最佳时间

在晴朗的天气看冰川果然十分的震撼,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只有短短的160米,这么近距离观看冰川,我这还是一次

悬冰川乃金岗桑是拉轨岗日山的主峰,在喜马拉雅山以北,传说是藏传佛教四大山神—西方山神诺吉康娃桑布居住之地。乃金岗桑周围耸立着10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是西藏四大雪山之一。乃金岗桑山体雄伟,危岩嵯峨。顶部尖锥突兀,形如鹰嘴,坡岭沟壑间的终年积雪发育了条条冰川,卡若拉冰川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条冰川,面积达9.4平方公里。

在拍摄《红河谷》时,剧组曾使用炸药将冰川炸出了一个缺口,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拍摄到的这个。冰川的形成需要上亿年的时间,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人是无知呢,还是为了追求效果故意而为之呢

路牌显示,右侧的道路是去往普莫雍措的

刚拐过路口就有边防检查站,需要出示在户籍所在地办的边防证,然后途经一个藏族村落,村子里养了好多牛,是耕地的牛不是耗牛

沿着307省道行驶,海拔不断升高,刚刚驶过垭口普莫雍措与巍峨的喜马拉雅群山便猛然的闯入视线

美景来得太突然,除了连声惊叹已无法用别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惊喜了

这是湖吗,这不就是海吗,只有大海才会有这样汹涌的波涛,只有大海才会有这般广阔的胸怀。普若雍措湖面海拔高度5010米,由于极高的海拔和冰川融水她的水质显得格外轻灵透彻。

小七和伊娜上车时全身基本湿透,这是它俩玩得最酣畅淋漓的一次

普莫雍措与身侧的库拉岗日雪山一起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库拉岗日雪山海拔7538米,为山南每一高峰。在悠久的藏族历史中,库拉岗日雪山很早就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在她周围高峰林立,超过7000米的山峰就有6座。

如果沿省道继续向里面行驶,会到达一座安静的小村庄----推瓦村,海拔高度5070米让她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落,那里被称作天堂的入口。

回程途中路过这座形似布达拉宫的寺庙

又一次见到羊湖,夕阳下那一抹娇艳的孔雀蓝,羊湖的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色彩,羊湖的蓝色会随着照射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产生不同的湖水颜色,浅蓝、深蓝、孔雀蓝,蓝得不尽相同。当天空布满乌云时,湖面又会变成灰色。

从羊湖下来就一直在限速,有的路段是30,有的路段是40。进入拉萨城是晚上9点,这是第二早上在门店前面拍的照片。这个汉庭酒店就跟迷宫一样,想找到自己的房间决非一件易事,更何况我还要拉着小七和伊娜。我本不想惊扰到别人,从楼梯爬了上去,七层,结果门是锁着的。这要是发生火灾,光靠两部电梯估计也跑不出去几个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喀则到阿里铁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