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智慧改造,AI智能安防技术哪家好?

通过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安防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安防向AI智慧安防转型升级的过程。这种升级将改变传统安防只能事后查证、人工决策的劣势,使得全程监控、智能决策成为可能。通过运用后端云计算与前端边缘计算相融合的方式,AI智慧安防正逐步落地,并吸引了华为、阿里、商汤、云从等新厂商的加入,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重构。

本篇报告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点:

1)我们首次梳理中国安防产业的发展历史。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安防产业发展历史,我们把中国安防产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较为系统完整地梳理了行业发展的动力,以及关键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催化作用,让投资者对行业特性的理解更为深刻。

2)我们首次梳理华为与阿里的进入对安防产业的影响。在华为与阿里进入安防行业之后,市场普遍担心会对传统安防厂商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通过梳理华为与阿里的布局和战略,我们认为两家厂商的重点在于省市级的云计算市场,与传统安防厂商并不直接发生竞争。这类厂商如果想通过云计算向前端边缘计算领域扩展,会面临诸多困难,较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对传统安防巨头产生大的威胁。

3)我们首次梳理商汤、云从、旷世、依图等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对安防行业的影响。这些公司的优势在于算法,但落脚点并不相同。商汤的战略是做城市级的视觉开放平台,而另外三家厂商则是将边缘计算作为落脚点,着力开拓前端市场。另外,三家厂商的优势也在于算法的领先性,但在硬件方面缺乏积累,未来可能需要与更多硬件厂商合作。

我们认为传统安防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行业规模增速正不断下降,整个行业正在进入成熟期。而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给安防产业打开了新空间,未来发展还有很大潜力。同时新技术带来新的厂商,竞争格局正在重构。我们认为传统安防厂商在边缘计算领域拥有较大的优势,通过向更多方向扩展的,未来潜力仍然巨大。我们继续推荐海康威视,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在新技术方面具有领先的布局和强大的技术实力,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大华股份的“HOC城市之心”战略契合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英飞拓在智慧城市领域拥有领先布局,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

1.1、产业链:自上而下,结构清晰

安防行业即为提供安全防范的行业。安防行业最初提供的是实体防护,比如士兵巡逻、修建长城、门卫士兵的把关等,其实都是安防的一部分。安防行业经过长期的技术进步,已经从传统的人员安防发展到数字时代的技术安防,并且出现了安防电子产品和安防实体产品两大类别,其中安防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主要的安防形式。

在电子安防产品中,2016年视频监控占比达到了55%,是主要的产品类型,出入口控制产品占比达到了15%,防盗报警产品占比达到了12%。正因为视频监控占据了电子安防的半壁江山,所以人们常常把视频监控误解为整个安防产业。我们在本报告中也着重介绍视频监控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视频监控产业已经较为成熟,产业分工较为明确,已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结构清晰的产业链。视频监控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音视频算法、处理芯片、存储芯片等供应商;中游环节是设备厂商;下游环节主要是代理商和集成商/工程商,它们负责最后的安防产品安装及测试;终端客户则分为政府、行业、渠道三个部分。

设备在视频监控产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视频监控设备可以分为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图像控制管理、图像存储、图像显示和数据处理六大部分,其中图像采集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摄像机;传输系统包括同轴电缆、光端机、网络等;图像控制管理主要是软件平台;图像存储包括DVR、NVR等;图像显示包括各类监视器和显示器;数据处理则有服务器和云计算等方式。

设备商一方面整合上游电子元器件,另一方面打通下游渠道、工程与客户,是整个视频监控产业的核心所在,也是整个产业链盈利能力最好的环节。

从终端客户来看,视频监控行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顶层的政府市场、中层的行业市场和底层的渠道市场。

政府市场:主要客户包括公安、司法、交警、平安城市等;

行业市场:主要客户包括医疗、教育、金融、能源等;

渠道市场:主要客户包括餐饮、零售、旅馆、家庭等。

由于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和实力不同,所以对于不同层次客户需要不同的销售策略。

在顶层的政府市场,硬件仅仅是依托,以软件能力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才是竞争的关键,同时政府项目通常规模较大,对参与厂商的资金实力也有很高的要求。

在中层的行业市场,面对的客户通常对安防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其对技术能力在实际中的落地又不如政府客户那么深刻,所以在行业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客户关系、项目运作能力和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产品价格需要合适。

在底层的渠道市场,由于面对的都是中小客户,销售的都是标准化的硬件产品,竞争的焦点在于不错的品质与合适的价格,获得客户的关键是与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自身的大规模制造能力与销售渠道建设带来的品牌能力。

1.2、市场规模:全球超2500亿美元,中国超6000亿元

安防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在全球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1年全球安防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506亿美元,在2014年突破2000亿美元,并在2017年达到了257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视频监控设备是安防设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球也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根据IHS的数据,2017年全球视频监控市场规模达到170.1亿美元,并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201.8亿美元。由于IHS的统计样本主要包含大型厂商,并且对于视频监控设备的定义较为严格,所以我们认为全球视频监控设备的实际市场规模将更大。

从视频监控设备的细分结构来看,根据IHS的数据,监控摄像机占比达到40.7%,DVR&NVR占比达到39.1%,视频服务器占比达到10.25%,视频监控软件占比达到8.95%。前端的摄像机和后端的存储仍然是最主要的视频监控设备。

伴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我国的安防产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CPS中安网的数据,我国安防产业的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340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6220亿元,年均同比增长13.93%,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从产业结构来看,2017年安防工程品占比达到60.45%,规模约3760亿元;安防产品占比达到32.15%,规模约2000亿元;报警运营服务及其他产品占比达到7.40%,规模约460亿元。由此可见,安防工程是最主要的安防产业细分领域。

我国视频监控设备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242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06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3.54%,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同时预计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92亿元。

1.3、竞争格局:大陆厂商实力强劲,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大陆厂商在全球安防领域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实力。安全与自动化(A&S)是全球权威的专注于安防产业的杂志,根据其发布的2017年全球安防企业50强榜单,来自中国的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排名前两位,且营收增速远高于海外厂商,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都具备了强大的实力,并且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使用A&S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营收数据,我们可以大致计算得出主要厂商的全球市场份额。根据我们的计算,海康威视全球份额达到了27.54%,大华股份达到13.76%,亚萨合莱达到11.87%,博世达到10.72%,其余厂商的市场份额均低于5%,显示了安防行业的碎片化特点。

从中国市场来看,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根据智东西的统计,海康威视2017年在中国视频监控产业的市场份额达到35.9%,大华股份市场份额达到14.7%,两者合计达到50.6%,而排名第三的宇视科技市占率仅为4.5%,显示了海康与大华在国内视频监控产业的强大掌控力。

2、两大动力驱动过去发展,新技术打开未来空间

2.1、过去,两大动力驱动中国安防产业快速成长

2.1.1、动力之一: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安防需求爆发

安防是当代维护社会稳定的最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这是安防技术自诞生之日起的使命,也是行业一直以来快速增长的最重要逻辑支撑。

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城镇化,来自各地的人们在城市中聚居,并且人口流动性大幅提升,直接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为了高效、低成本的提升城市安全性水平,运用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成为必然之路。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平安城市的概念被提出来。平安城市是指一种安全概念,即将来自各种传感器、输入端和数据源的关键物理安全信息集成到一个综合IT平台上,使城市能够提前预测威胁并做出及时响应和合理应对。平安城市解决方案的核心是视频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及关键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为平安城市提供主要信息输入;应急指挥系统提供分析和应对各种威胁的手段;关键通信系统则确保在现场和应急指挥中心的相关人员保持良好的通信网络。

在“科技强警”的战略推动下,中国的平安城市建设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2002年启动:金盾工程

金盾工程是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一套多层次集成系统,增强公安机关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调执法的能力。金盾工程为期5年,分两期建设,第一期为2003—2005年,第二期为2006年以后。金盾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全国公安通信网、全国犯罪信息中心、全国公安指挥中心和全国公共网络安全监控中心,其中全国公安通信网又分为三级:国家级、省级和市级。

由于金盾工程建设的三级网络无法满足全国大规模联网的需要,所以随后推出了3111工程。3111工程由公安部牵头启动,并首先在全国22个城市试点实施,主要任务是建设省、市、县级大型视频监控和报警网。在具体实施中,试点省份各选出一个试点城市,试点城市再选出一个试点县,试点县再选出一个社区或派出所,建立一个联动安防网。

3)2007年启动:天网工程

天网工程由中央政法委牵头,由公安部联合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共同建设。天网工程的任务是建设一个大规模的分布式视频监控网络,在公安系统内部的部级、省级和市县级之间共享信息。

4)2016年启动:雪亮工程

雪亮工程是天网工程的进一步拓展,主要任务是将县、乡、村的视频监控系统介入到县级和国家级监控平台上,同时建立包含执法、应急服务和其他相关政府机构的视频数据分享机制。“雪亮工程”与之前的平安城市建设所采用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都比较一致,但区别在于从作战属性转向服务属性,侧重于群防群治、公共安全、巡防、环境监控等。

除了由公安系统所主导的平安城市建设,还有由交通、金融、教育、楼宇、能源等城市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所带来的安防需求,也在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快速增长。

交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整体交通体系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大。视频监控作为交通中信息采集和处理的重要应用,随着交通体系的发展,对于视频监控设备需求在不断扩大。

金融:随着金融安防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满足安全防范的功能,同时还要满足对金融机构各个日常经营业务管理的需求。例如对各营业网点经营秩序的远程检查、对工作人员的远程督察、对客户投诉的事后认证和处理、对相关业务管理中音视频数据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无缝结合等。

教育:“平安校园”建设项目早已被纳入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安全防范主要以设立安全防范监控,采用报警、视频监控、电子巡查、出入口控制等技术手段,并结合安保人员巡逻为主,以实现对学校的安全保障。

楼宇:大型楼宇不断兴建,它的特点是高度高、层数多、体量大、人员多,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楼宇中安全环境的复杂,所以楼宇中也需要建设安防系统。楼宇安防监控系统技术主要表现为:侵入报警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如主被动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传感器,可获得大厦的主要通道、出入口、重要部位及周边的情况,以利于防范工作。

能源:能源行业容易出现油气偷窃、施工破坏、石油泄漏和污染、非法入侵和破坏造成的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问题,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能源行业也是安防监控所应用的重点领域。能源行业安防系统主要由视频监控系统、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光纤测温系统、光纤气体探测系统、阀室防护系统、无人机巡检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组成。

在平安城市以及众多其他行业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安防及视频监控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根据IHS的数据,2016年底我国共安装有约1.76亿个监控摄像机,其中直接由公安系统掌握的大约为2000万个,有效保障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2.1.2、动力之二:把握技术变革机遇,中国安防快速成长

在中国安防产业大发展的过程中,一批中国企业紧紧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逐渐实现了对海外安防厂商的替代和超越,成长为世界级的巨头。

1)1979—1999年:海外厂商主导,中国企业主要是代理商

以 1979 年公安部在河北石家庄主持召开“全国刑事技术预防专业工作会议”为起点,安防产业在中国逐步开始发展起来。

早期的安防监控系统使用单位主要是一些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单位与部门,系统由前端的模拟摄像机,后端的矩阵、磁带录像机和CRT电视墙构成。由于这个阶段摄像头设备由日系企业所垄断,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摄像头生产技术落后,争夺摄像头代理权成为行业的热点。

随着安防行业的发展,使用单位发展到包括金融系统、文物系统、军工、邮政等重要单位,监控规模不断扩大,早期模拟监控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业务的需求,包括磁带式录像机存储容量不足、矩阵规模越来越大、无法实施远程监控与云台控制、图像画面质量有限等,模拟监控的数字化转变势在必行。

在此阶段,数字化技术推动了DVR产品的诞生,它采用数字记录技术,在图像处理、图像储存、检索、备份、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等方面远优于模拟监控设备。DVR产品的出现,反过来推动了国内数字化摄像头产品的自主研发与生产,图像的分辨率逐步迈入标清时代。该阶段市场的竞争由单一代理权的竞争过渡到品牌产品与组装式产品的竞争,系统集成业务初现端倪。

在此时期,中国安防产业主要从事代理工作,但也有部分代理商转型自研安防产品,并在年期间形成了中国安防行业的第一次创业高峰,一批在安防行业从事技术和销售的人员,下海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白兰实业、宏天智(后被CSST收购)、天地伟业、天津亚安等都成立于这一时期。

2)2000—2006年:借助压缩算法升级的契机,中国企业切入后端市场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DVR(Digital Video Record,数字硬盘录像机)产品。DVR实现了图像编解码、存储、网络访问等多种功能。通过DVR,可将模拟视频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压缩编码,实现了视频的数字化存储。由于DVR能够实现数字化存储,很好的解决了VCR易受潮、粘连、难于长期保持、空间占用大等问题,因此DVR很快取代VCR成为监控系统的存储部分。

在2000年左右,DVR的压缩算法出现了从MPEG1升级到MPEG4的契机。当时整个市场对MPEG4的呼声很高,它可以实现更高的压缩效率和性能,在监控图像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MPEG4可以节省硬盘存储空间和网络传输带宽。

在这一压缩算法的升级浪潮中,诞生了日后的安防巨头海康威视。当时海康威视的创始人陈宗年先生和胡扬忠先生以及众多技术人员,在中电科五十二研究所工作时就对MPEG4以及压缩比例更高的H.264标准跟踪多年。当机会来临时,海康威视推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换代产品,在产品的压缩性能、稳定性、完善性、兼容性等方面均有强大的实力,从而迅速占领市场,在视频压缩板卡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

到了2003年,海康威视推出了基于H.264标准的H系列压缩板卡,在压缩性能方面相比同行具有绝对的优势,海康威视成为第一家将H.264标准产品化的公司。H系列板卡进入市场后,在主流压缩板卡市场,海康威视的市场份额高达80%,公司当年的销售收入也达到1.6亿元。

在这波浪潮中,除了海康威视,还诞生了大华股份、汉邦高科、蓝色光标等日后的安防弄潮儿。除此之外,还有一批以前的代理商转型为生产制造的中坚力量,但是受限于技术能力的缺失,日后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3)2007—2011年:借助模拟转数字的契机,中国企业进入前端市场

在千禧年之后,以PC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已经建立了非常好的数字化硬件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从2007年左右开始,前端摄像机也开始出现从模拟摄像机向数字摄像机转变的技术变革。

模拟摄像机采用隔行扫描CMOS/CCD图像传感器的方式,将光信号转换成模拟电信号,而后输出到DSP,由DSP进行 A/D转换与颜色调剂等处理,再做D/A转换调制成PAL/NTSC制式电视信号输出。

相比数字摄像机,模拟摄像机具有多方面的缺点:1)模拟摄像机采用隔行扫描,会发生行间闪耀效应、呈现并行景象及涌现垂直边缘锯齿化现象等不良效应;2)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亮度与色彩信号不能分别传输, 亮度

信号掺杂色彩信号,导致画面出现杂色雀斑;3)模拟摄像机如果集成了云镜把持与声音,那么在布线方面无比繁琐,视频线、音频线、电源线、节制线都是独立的,布线工作量大,并且布线成本高;4)模拟摄像机输出与传输的是模拟视频信号,它容易受到电磁干扰。

数字摄像机则是直接生成、传输、存储数字信号的摄像机。数字信号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信息技术,可以使用算法对成像效果进行调校,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来查看图像信号,相比模拟摄像机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使用模拟摄像机成像的关键是更优良的硬件,这是松下、索尼、三星等海外安防厂商的优势;而使用数字摄像机成像的关键是算法的调校,这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中国安防厂商的优势。借助这次技术变革的机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厂商开始从后端进入前端市场。从营收数据可以看出,海康从2007年开始进入前端市场,经过三年的投入,2010年收入开始快速增长。

4)2012—2015年:抓住解决方案化的机遇,中国企业引领升级

压缩算法的迭代,给了中国安防企业进入后端市场的契机;模拟向数字转型的契机,让中国的这些安防企业成功进入前端市场。在打通前后端产业链之后,借助于全数字化的技术基础,中国安防企业开始引领向解决方案化升级的趋势。

安防行业具有非常强的碎片化特点,不同用户、不同场景对安防的要求均不相同,所以仅仅提供标准化的产品难以满足用户非常多样化的需求,需要给不同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安防解决方案是指,某家安防厂商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设备,同时针对这些设备的监控点位、监控布局、传输线路、中心控制、数据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

例如在加油站/成品油库解决方案中,针对加油站/油库的特点,海康威视可以提供具有如下特点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1)多元视频监控:支持高清视频监控、智能视频监控、移动视频监控,全面提升视频质量和安防水平;

2)安防系统融合:实现视频监控、安防报警等系统的集成,各子系统根据预案进行联动;

3)可视业务管理:按需配置中心视频巡检预案,还可与业务系统单向通信,当进行操作时启动信令发送至视频监管系统,联动相应的摄像机预置位,并可实现相关销售数据的OSD视频叠加;

4)立体监管模式:实现前端、地市、省三级垂直监管,固定网络采用C/S、B/S方式进行访问,移动网络通过移动终端(手机、平台等)对现场进行监管;

5)系统运维管理:IT基础设施管理、视频质量诊断、带宽优化及控制、资产管理、日志管理。

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需要安防厂商具有两大能力:1)具有很强的软件能力,能用软件生产定制化的安防设备;2)具有全产品线的能力,能针对整个应用场景提供全套设备。在利用软件能力完成从后端向前端的全产业链布局之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中国安防厂商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所以向解决方案升级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5)2016年至今:中国企业走在运用AI、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最前沿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安防产业又面临新的变革机遇。安防解决方案的实质是软件替代人力处理数据,在这个过程中,软件的作用不断增强,解决方案的能力也逐渐变强。人工智能是一种威力更为强大的算法,当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安防领域时,我们可以得到远比以前的解决方案强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所以,我们认为智能化并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产品形态,而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升级。

云计算具有节省成本、资源整合、灵活性、跨平台、安全性、节能环保等优势,安防后端的压缩、存储、计算、分析、展示等功能可以在云中更好的实现出来,随着云计算的普及性和易用性进一步增强,安防后端呈现出被云计算所取代的趋势。

针对这样的趋势,国内安防厂商再次站在运用新技术的最前沿,争相推出了具有分析功能的前端摄像机和针对性的后端分析设备,并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效果,受到了客户的欢迎。

2.2、未来,新技术有望打开安防产业成长新空间

在经过20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国内安防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中国安防产业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全行业规模整体增速从高峰时期的30%—40%逐渐下降到10%左右,海康与大华作为行业龙头,通过进一步扩大市占率和向海外扩张的方式,可以维持高于行业平均的营收增速,但依然难以避免增速逐步下滑的趋势。

与行业迈入成熟期、企业营收增速下降相一致,市场给予海康和大华两大安防龙头的估值也在下降。海康与大华的PE在2013年下半年之后出现快速下降,尽管在2015年由于流动性宽松而导致估值短暂上升,但随后仍然滑落至20倍左右的水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6年底。

在步入成熟期之后,安防产业需要找到新的成长动力,而此时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打开了安防产业的新空间。

在安防领域,新技术的出现有望改变传统安防事后查证、人工决策带来的低效率与大量浪费,通过打造AI智慧安防,未来将实现全程监控、智能决策,效率大幅提升。AI智慧安防将给软硬件产品的技术难度和价值量均带来大幅提升,行业市场空间将再次大幅提升。

除了安防领域,掌握新技术的企业还可以向更广阔的空间扩展。摄像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采集工具,而基于图像的人工智能算法则可以智能化地分析、处理这种数据,两者结合起来将具有强大地威力。除了安防领域,安防企业还可以向无人驾驶、工业相机、无人零售、无人机、机器人等众多需要领域扩张,行业空间已经完全打开,之前投资者所担心的行业天花板问题已经不复存在。

在进入2017年后,伴随着Alpha Go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浪潮,投资者意识到了人工智能所能给安防企业带来的巨大改变,对行业空间的担忧被彻底打消,所以导致海康与大华的估值在2017年出现大幅提升。当然,此时AI智慧安防还只是憧憬,但当时间进入到2019年,我们认为AI智慧安防的雏形已现,各类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推动产品快速落地,行业有望开始进入快速渗透期。

3、新技术驱动,AI智慧安防雏形已现

3.1、AI智慧安防:全程监控,智能决策

传统安防具有两个特征:事后查证,人工决策。传统安防系统的工作方式一般是这样的:系统对周围信息进行采集和存储,但并不主动进行分析,直到发生了事故之后,再由人工重新查找录像,寻找线索和证据。传统安防主要是起到记录的作用,无法起到预防和实时发现的作用,而且分析和决策需要大量人工,效率很低。

正因为传统安防具有迟缓、低效的缺点,所以人们一直试图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安防效率,并从2006年开始提出安防的智能化概念。但是受到技术能力的限制,这样的概念一直没有落地,直到深度学习与云计算技术的成熟,才逐步发展起来。

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驱动下,传统安防升级为智慧安防,开始拥有全程监控、智能决策的能力,并成为物联网的一个环节。

1)事前具有预警能力:前端拥有3D、多目、音频、震动、红外等多种感知能力,准确还原现场;前端可以在全天候条件和复杂环境条件下,获得清晰图像和事件的全景信息;前端支持无线连接,增强部署灵活性。

2)事中具有快速处置能力:实时高精度识别重点监控人,实时准确判断其位置;实时自动预警治安、暴恐类事件,自动锁定嫌疑人;实时对重点监控人或嫌疑人动态轨迹跟踪、行为分析;综合分析重点监控目标的轨迹、行为,及时处置。

3)事后具有综合分析的能力:构建基于云架构和大数据分析的新一代安防综合应用平台、综合运营维护平台,提高侦破效率;创建公安大情报系统,实现多种信息接入,提高安防主动预警和处理能力;先进的存储系统,为大规模智慧安防系统和海量图像信息保存提供技术保障。

如果我们把安防行业划分为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反馈五个步骤,那么要实现AI智慧安防,需要在分析和反馈两个环节实现更大的突破。分析与反馈本质上是用算法对数据进行运算,所以运算是实现分析和反馈两个环节更大进步的关键。同时由于安防的前后端分离的架构,我们认为未来会出现后端云计算+前端边缘计算的融合架构。

3.2、路径:后端云计算与前端边缘计算相互融合

3.2.1、云计算优势明显,后端逐步云化

云计算是通过网络访问一个可定制的IT资源共享池,并按使用量付费的新型计算模式。云计算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通过Internet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例如硬件服务器租用。

PaaS(Platform-as-a- 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例如软件的个性化定制开发。

SaaS(Software-as-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需购买软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例如ERP系统。

云计算的用户通常是各类企业、组织和个人,它们以前是使用基于本地的计算模式。与这种传统的基于本地的计算模式相比,云计算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省成本:云计算不需要购买多余服务器及其扩容备件,也不用重复安装服务器系统环境,重复更新和修复。云计算集中运行,可以集中更新组件,不间断操作。公司规模越大,员工人数越多,节省的成本就越高。

2)资源整合:在处理或存储方面,云计算可以将资源整合在一起,避免重复计算,重复存储。用户和企业的数据来自不止一个来源(手机、电脑、IPAD等),这些数据可以整合成一份,储存在云中。

3)灵活性:企业可以随着用户数量的突然增加而随时增加服务器资源,并且可以按需配置各种硬件和应用,以找出适合其需求的解决方案。

4)跨平台:无论用户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还是家用计算机,都可以访问存储在云中的数据。云计算可以随时跳转离你最近的节点,从而提高生产力和办公效率。

5)便捷管理:大公司的本地服务器分布在多个位置,需要大量时间管理公司服务器矩阵的每个组件。云计算提供集中控制界面,可控制云中的每个组件,而无需连接异地机房的监视器。

正因为云计算相比本地计算拥有众多无与伦比的优势,所以云计算一经推出就受到用户的热烈欢迎,云计算厂商业绩大增。亚马逊作为云计算领域的领头羊,其早在2006年即推出了公有云业务AWS,并在随后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2018年,AWS营收达到257亿美元,同比增长46.94%。

我们认为在云计算席卷全球的浪潮之下,安防行业的后端也将逐步采用云计算的模式,后端云化不可避免。

安防后端主要具有存储、运算、显示、控制这四大功能,而这四大功能全部都是云计算的IaaS、PaaS和SaaS三大服务所能取代的,并且可以做得更好。  

存储:前端采集的信息需要放在后端存储,目前主要的存储方式包括DVR、NVR、XVR等,本质上都是本地化的存储。存储恰好是云计算的IaaS最基础的功能,并且具有无限存储的优势。另外现有的本地化存储需要事先准备大量存储设备,但在实际使用时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完全使用,会在存储空间的浪费。如果使用云计算,则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租用存储服务,不存在存储空间的浪费,节省了成本。

运算:目前后端的运算主要是用服务器,这跟云计算是相同的,但是云计算服务商的数据中心拥有海量的服务器,可以拥有更低的采购成本。与此同时,云计算服务商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运算能力,比如使用GPU的运算服务、使用FPGA的运算服务、常规使用CPU的运算服务,可以灵活满足不同的运算需求,而本地化的服务器没有这种灵活性。最后,本地化后端为了满足冗余性要求,计算能力是按最大需求配备的,但这样的计算能力一般用不着,存在浪费,而云计算则可以随用随取,成本更低。

显示:目前后端的显示是用的电视墙或者监视器,必须有人时刻值守,效率较低。使用云计算之后,显示这个环节可以成为SaaS的一部分,相关人员可以使用Web随时查看录像,设备也不再局限于电视墙或者监视器,电脑、平板、手机等各种设备都可以用于显示。在增加便利性的同时,还节省了硬件的采购成本。

控制:目前后端的控制系统主要是采用多业务平台、软件平台,本质上是一个操作系统。当后端使用云计算之后,这些功能可以由一个SaaS软件来实现,省去了本地状态下复杂的管理过程,节省了成本。

3.2.2、受制于传输成本、响应速度,前端需要边缘计算

正由于云计算拥有上述众多优势,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云计算可以成为目前最好的一种运算模式:前端采集的信息直接传输到云中,由云来完成存储、运算、显示和控制,前端不需要任何运算能力。这样的模式可以大幅简化安防设备的架构并提高效率。

但在实际运用中,把前端的数据全部直接传输到云中是不现实的,这样带来的传输成本和响应速度是难以接受的。

传输成本:码流是指传输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通常以Mbps为单位,表示每秒钟需要消耗多少Mb的流量。摄像机拍摄的视频数据并不能直接进行传输,这是因为这些数据没有经过压缩,码流太大,成本太高。以目前常用的1080P(对应约200万像素)高清摄像机为例,不经过压缩情况下,码流达到/8*25=B/s=74.1MB/s,其中表示分辨率,12的单位为bit,表示每个像素的大小,12/8表示把单位从bit换算成Byte,25表示帧率。

在经过压缩之后,目前单路1080P摄像机的码流通常能达到2-4Mbps,相比原始数据大幅缩小,这就是压缩算法的作用!我们假设每个摄像机所需要的码流为2Mbps,那么就需要租用至少20Mbps的下行带宽,并且由于使用专用宽带,每年的成本在上千元。现在一个分局拥有上万路摄像头是很常见的,那么每年传输成本就将达到上千万元。

如果采用云计算的模式,这些数据就需要租用电信运营商的宽带,单个分局每年就需要多支付上千万元传输费用,这个传输成本是难以承受的。但如果在前端采用边缘计算的模式,把摄像机采集到的数据首先进行处理,然后把处理后的结构化数据上传到云中心,由云中心来监控整体的态势和做分析寻找规律,这样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响应速度:安防存在许多对响应速度和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景,如果把前端采集的数据全部传输到云端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再回传到前端,这样的响应速度太慢。例如使用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如果需要把数据上传到云端比对,这样的等待时间会比较长,严重影响体验。但如果采用边缘计算的模式,在前端就把数据进行比对,这样的反应速度就可以做到几乎实时了。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边缘计算与云计算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首先是云计算拥有众多优势,所以云计算是大势所趋,但在实际运用中,云计算面临着传输成本和响应速度的限制,所以需要在边缘部署算力,从而形成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相融合的架构。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边缘计算的能力并不完全是部署在前端摄像机中,这是因为摄像机的空间狭小、存储空间有限、计算能力有限,难以实时完成数据的分析和比对。边缘计算能力的很大一部分是部署在边缘侧中,例如派出所、楼宇物业、医院安保处等,这些边缘侧通过部署多台智能NVR、AI服务器等设备,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可以为多路摄像机提供运算服务。

3.3、落地:产业链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使得智慧安防产业链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在产业链方面,AI算法公司、云服务厂商等都新加入了智慧安防产业,使得整个产业更为完善。智慧安防产业链与传统安防产业链最大的区别在于,安防厂商、AI算法厂商、云服务厂商均可直接向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各厂商之间存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生态更为开放。

从参与的厂商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基础架构及集成商,主要包括集成商、电信运营商和ICT服务商;中间层是安防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包括安防厂商、云服务商、AI算法厂商和数据处理厂商;最上层是零组件供应商 、主要包括芯片公司和关键零组件厂商。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8年我国智慧安防的软硬件市场规模达到135亿元,同比增长242.3%,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53.4亿元,2017—2020年的CAGR达到125.5%。

在2018年智慧安防约135.3亿元的市场规模中,视频监控中心侧的占比达到54.8%,是目前进展最快的领域,视频监控端侧的占比也达到了28.3%。视频监控的总份额接近90%,是智慧安防的主要落地场景。

从视频监控厂商的营收来看,目前AI产品的占比仍然较小,其中2018年AI产品占前端的比例达到10%,占后端产品的比例达到28%,相比2017年分别提升5pct和11.5pct,提升速度较快。在公安部门“新建一批、利旧一批、淘汰一批”的指导思想下,未来智慧安防产品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速。

从产品价格来看,传统监控(包括模拟摄像机、高清摄像机等)的平均价格不断下降,2012年至2018年CAGR为-9.2%,而AI视频监控大部分出现于2015年,其价格走势也进入了下降通道,到2018年平均价格约为两万元,是传统安防摄像机的大约四倍。随着AI芯片价格的性能提升和价格下降,我们预计AI视频监控成本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随着芯片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和算法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云服务厂商和AI算法厂商新进入市场,未来安防行业的成本下降和技术变革将继续快速发展,智慧安防的市场规模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渗透率也将保持快速提升。

4、格局重构:新技术,新战略,新格局

随着云计算与人工智能两大新技术重塑整个安防产业,行业进入变革期,给了很多新厂商参与行业的机会。在新的时代,不同厂商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愿景,制定出不同的战略,让整个安防行业的竞争格局开始重构。

4.1、海康:AI Cloud战略,赋能边缘智能

作为传统安防巨头,新技术的发展对海康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随着新厂商入场,海康如果不能很好的应对,那么市场可能被新厂商侵蚀,海康有灭亡的危险;机遇在于,海康如果能利用好新技术,那么就可以跳出安防产业,突破行业天花板,打开发展新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海康推出了AI Cloud战略,构建整个面向新技术的生态架构。海康威视AI Cloud是基于云边融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架构,通过边缘节点、边缘域和云计算中心三级有机结合,系统满足“边缘感知、按需汇聚、分级应用、多层认知”的业务需求。

边缘节点:感知更敏捷,采集更丰富

边缘节点通过将智能感知计算嵌入边缘节点,满足物联网的多维采集、特征提取、智能处理等需要,并有效缓解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智能分析给传输、计算、存储等带来的压力,可以实现前端的敏捷响应。比如车道闸系统,前端就可以快速识别完成通行;再比如金融行业对VIP客户进行快速识别,及时提供VIP服务等。

在产品部署上,实际应用场景往往是复杂多样的,需要多形态的专用智能前端,比如高空瞭望摄像机、鹰眼、枪球联动、双目分析等,通过按需部署使前端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实现更小的传输带宽和更智能的敏捷控制。

边缘域:智能按需调度,业务敏捷响应

边缘域侧重就近汇聚和存储边缘节点的各类异构数据、就近管理智能计算资源,满足快速响应、快速分析的需要。面向复杂业务系统,边缘域是业务分级应用的主要响应单元,可满足用户各级管理所需。边缘域既可接收、整合、传递边缘节点的感知信息,又可按需适配算力和算法对域内数据进行智能处理与管理,实现物联智能应用。具体来说,单个边缘域可以将节点和域的存储、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兼容开放的智能算法仓库,将智能算法按需调度到节点,再结合域本身的智能处理能力,实现域的智能自治;多个边缘域互联可以组成一个可弹性扩展的智能网络,依据互联的域和云中心的需要,满足数据的汇聚、交换和视频应用的共享。

在应对边缘节点联网部署的扩展上,边缘域相比集中上云更灵活,更少受机房环境等因素影响,不仅能保障业务时效性和管理率,还具有较大的建设成本优势。

云中心:服务大数据智能,辅助业务决策

云计算中心能够弹性分配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的资源,还能够按需调度智能算法和大数据算法。其中,智能算法对来自边缘域的物联数据进行更高层级的感知智能处理,比如更大范围的黑名单比对、更大范围的跨时空关联分析等;大数据算法对多维异构数据(物联数据+业务数据等)进行认知智能处理,支撑多维大数据的综合逻辑分析和决策分析。云计算中心与边缘域、边缘节点结合实现多层认知智能,如在平安城市业务中,可依据治安、侦破、反恐等大数据关联实现以“预测预警预防”为主的全局分析应用;在智能交通业务中,可依据交通流量、交通违法、天气等大数据关联实现城市级交通态势分析等。

云计算中心可部署海康威视Hac系列平台:(1)HacStack云计算基础平台,统一管理云中心异构计算、存储资源池(CPU计算资源池、GPU计算资源池、融合存储资源池)和边缘域的异构计算、存储设备资源;(2)HacDataX大数据服务平台,管理数据及大数据算法,提供大数据分析应用服务;(3)HacOSS运维服务平台,实现从设备到网络的全面监测和运维服务;(4)HacAppX综合应用平台,提供标准接口协议,实现基于可视化人机交互的综合应用服务。

4.2、大华:“HOC城市之心”,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针对新技术对行业发展的推动,大华股份于2018年10月份推出了“HOC城市之心”战略,着重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大华“HOC城市之心”是以全感知、全智能、全计算、全生态为能力支撑的智慧城市发展引擎,实现面向城市级、行业级和民用级构建“1个平台、2个中心、N类应用”(1+2+N)的新型智慧城市架构。

“1个平台”指的是城市大数据平台,对所需的场景进行感知,对算力、存储进行合理部署,实现城市业务所需的业务建模、数据建模,实现数据价值闭环、数据为业务服务。大华股份将其打造为城市动态实时感知的触角,同时高效存储、挖掘、清洗和共享数据,打造数据价值链闭环。

“2个中心”指的是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和城市安全中心。运营管理中心是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综合监管、辅助决策和应急指挥等服务,构建完整的城市驾驶舱模型,助力资源的集中调度、高效运转,成为政府管理与服务的大脑。城市安全中心是从终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层级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保护,将网络安全从被动防护向主动防护演进,为智慧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N类应用”指的是基于上述平台和中心所建立起来的众多应用,可以面向城市级、行业级和民用级提供异彩纷呈的便捷服务。

在“HOC城市之心”战略的基础之上,大华推出了专门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智慧城市中的各种难题。

融合指挥中心解决方案:围绕指挥实战应用平台这个核心,将业务流程中所需用到的报警监控子系统、融合通信子系统、预警研判子系统接入,同时完成对外部警务平台的对接和机房动环监控子系统的辅助支撑,然后由大屏显控子系统的上墙展示。

智慧城管解决方案:智慧城管信息系统是基于电子政务专网、无线通讯网(3G、4G),物联感知、空间网格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嵌入式地理信息引擎技术、三维GIS深度智能分析技术,以智慧城市技术和智慧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业务为依托建设而成的综合信息系统。

实现客户对城市“管理对象智能化、管理过程精细化、管理绩效评估智慧化”,主要包括9大标准应用+ 4大创新应用。9大标准应用: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和数据交换子系统。4大创新应用:小摊小贩监管系统、渣土遗留管控系统、违法停车、占道经营管控系统。

平安校园解决方案:依托于在音视频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完整的研发体系,积极拓展创新,推出平安校园解决方案。集校园视频监控、周界防范、车辆管理、可视报警、应急指挥、校园消防等校园安全防范业务于一体,致力于保障校园师生人身安全、完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校园整体防控能力。

4.3、华为:借云计算步入正轨,前端软件定义摄像机

华为在安防领域发展多年,早在2009年就首次参加安博会,发布了M2M模块,随后在2012年发布全系列视频监控产品及解决方案,正式进入安防领域。但华为在安防领域的发展一直不够顺利,主要是因为华为始终在学习和模仿传统安防巨头的布局,没有突出自己的优势,也就无法抢占传统安防巨头的份额。

直到2018年,华为凭借在云计算领域的优势,发布“新ICT,迈向协作式公共安全”战略,从云计算领域重新切入安防产业,华为安防才开始步入正轨。与此同时,安防业务也被华为提升到了战略业务的高度,从三级部门提升到了二级部门,归属于企业BG之下。

由于华为拥有ICT基础、云计算与芯片的优势,所以华为安防的新战略侧重在后端,试图用云计算的方式抢占市场。通过云计算的方式,华为可以较好地对安防行业进行全面设计,搭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业务架构,还能提供芯片、服务器、存储、摄像头等产品,支持软件平台。目前华为已经推出了警务云、视频云、政务云、金融云、教育云等多种基于云计算的行业解决方案。

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未来后端的发展趋势就是云计算。华为作为在云计算领域拥有强大实力的厂商,此次借助行业技术变革的机会,重新切入安防市场,我们认为将给行业竞争格局带来巨大变革。在具体发展路径方面,随着“全省一朵云”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我们认为华为安防会首先借助省级/地市级安防平台向云计算升级的过程站稳脚跟,随后继续向区县级渗透。

在前端方面,华为安防的战略是“软件定义摄像机”,这正好符合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边缘计算趋势。软件定义的核心是软硬件解耦,赋予摄像机算法和应用不断迭代、衍进和生长的能力,就像土壤,让AI智能分析能力在更多安防场景绽放。基于软件定义摄像机(Software-Defined Camera)创新理念,华为发布了“星”系列摄像机,可广泛应用于人像、态势监控、车辆卡口、电警卡口等各种安防场景。

4.4、阿里:依托阿里云,打造ET城市大脑

阿里的ET城市大脑是指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全局优化城市公共资源,即时修正城市运行缺陷,实现城市治理模式、服务模式和产业发展的三重突破。

在技术架构方面,阿里城市大脑包括四大平台,涉及与城市交通、医疗、城管、环境、旅游、城规、平安、民生八大领域有关的计算能力、数据算法、管理模型等。

应用支撑平台:构建精细感知到优化管理的全闭环,以计算力消耗换来人力与自然资源的节约;

智能算法平台:开放的智能平台,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挖掘数据资源中的金矿,让城市具备思考的能力;

数据资源平台:全网数据实时汇聚,让数据真正成为资源,保障数据安全,提升数据质量,通过数据调度,实现数据价值;

一体化计算平台:为城市大脑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具备极致弹性,支持全量城市数据的实时计算,EB级别的存储能力,日PB级处理能力,百万路级别视频实时分析能力。

在城市大脑视觉AI的项目上,目前分为天曜、天鹰、天机、天擎四个部分。前三部分是应用,最后一部分是平台。

天曜能够对城市里的交通事件、事故进行全方位实时感知、自动巡逻。目前在杭州,天曜已经覆盖700多个道路断面,实现自动实时巡逻,有效释放200余名警力,交通事件、事故的报警准确率达95%以上。

天鹰能通过人和机器的交互,快速定位目标对象,可以用于寻找失踪人口、追踪肇事逃逸车辆等。这背后涉及的技术获得了全球权威机器视觉算法排行榜KITTI的行人检测单项冠军,将世界知名行人再识别数据集Market1501的首位命中率提升到96.17%。

天机则可以通过区域内的历史视频数据,预测未来的车辆、人流量,从而合理安排出警、人员接送车等,做好交通疏导,避免发生拥堵和安全问题。

天擎是城市大脑处理视频信息的发动机,负责把海量的视频图像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为二进制语言,从而为之后的车辆识别检测、行人识别检测提供基础。由于部署在云端,“天擎”可以利用云计算的弹性扩容、高可用性来处理任务,满足不同规模城市的需求。

在对阿里ET城市大脑梳理之后,我们发现阿里主要是用算法来对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且用阿里云的优势来覆盖全城,实现更高效的整体规划,从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阿里主要是在为它云服务寻找应用,其实并未真正涉及到安防产业,与安防厂商并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相反,它的城市大脑需要更多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对安防设备的需求是个拉动。

4.5、商汤:专注算法,侧重后端城市级视觉开放平台

商汤科技是成立于2014年的人工智能公司,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算法的研发,是科技部授予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视觉”开放创新平台。商汤拥有众多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领域的专家,其算法在国际知名的ImageNet挑战赛屡获佳绩,证明了其技术实力。

在安防领域,商汤的战略是专注于算法,并且侧重于后端的城市级视觉开放平台,实现以方舟(SenseFoundry)为支撑,为AI智慧安防提供“感知-认知-应用-衍进”的全链条能力。

完成城市级视觉开放平台的建设难度很大,需要针对算法做大量优化才可以做到。以一个城市级项目为例,将1万路摄像头(保守估计)连接在一起,每路摄像头每天抓拍量3000张,每天系统需要处理3000万张图片,如果后期需要存储100天,总量是30亿张图片。需要对这么多图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能把城市级视觉开放平台落地,也从侧面说明了商汤在算法上的能力。

在安防领域中,我们认为商汤与海康、华为等厂商更多是合作的关系。海康、华为提供前端边缘计算或后端云计算的硬件基础设施、操作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等,商汤等算法厂商则提供自己的算法给客户使用,双方共同建立起一个可以进化的生态。

商汤的核心技术包括人脸与人体分析技术、通用与专业图像识别、海量视频理解与挖掘、图像视频处理增强、SLAM与3D视觉、机器人传感与控制等。在掌握算法能力之后,商汤的产品除了可以用于安防领域,还可以用在智能终端、互联网娱乐、智慧金融、智慧商业、无人驾驶等众多领域中,所以商汤的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4.6、云从:AI定义设备,侧重前端边缘计算

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孵化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创始成员主要来自中科院各大研究所和IBM、HP、Microsoft、华为、中兴等科技企业,是人工智能领域唯一的全内资企业。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确认由云从科技承担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化项目重大工程——“人脸识别系统产业化应用平台”建设任务。

云从科技涉及的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包括商业服务、安防、金融、零售等多个行业。云从科技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银行人脸识别技术供应商,产品被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在内的80多家银行使用。

安防也是云从科技重点耕耘的市场之一。在安防行业,与商汤科技不同,云从科技侧重在前端的边缘计算,使用AI定义设备,即通过软件和算法使设备和解决方案适应实际需求。同时云从科技重点布局基于人员抓拍的大数据分析和计算处理领域,使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共同助力公共安全精确防控。目前云从科技已经与公安部安全防范技术与风险评估公安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成立了“智能视频分析研究中心”,安防系统已经在全国29个省市上线运行。

4.7、旷视:侧重前端边缘计算,打造Face++开放平台

旷视科技于2011年10月由印奇、唐文斌、杨沐三人在北京中关村创立,是一家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行业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

旷视科技主营业务包括Face ID在线身份验证服务、Face++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解决方案系列产品三大部分,其中解决方案系列产品包括端到端智能安防产品解决方案、行业物联解决方案、移动端AI解决方案、零售行业AI解决方案、智能仓储物流解决方案等。

在安防领域,旷世科技主要产品是端到端智慧城市管理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洞鉴人像卡口系统、敏观MegEye-C3S智能人像抓拍机、MegBox B1R 智能人脸识别终端、便携式人像对比系统、人证核验一体机、视频结构化系统、洞鉴人像引擎SDK等子系统。

4.8、依图:主打高精度识别,推出“蜻蜓眼”安防产品

依图科技由朱珑与林晨曦在2012年创立,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性科学研究,致力于全面解决机器看、听、理解的根本问题,希望能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知识推理、智能硬件、机器人等技术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

依图科技的业务版图由智能安防、依图医疗、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能硬件等五个部分组成。

在安防领域,依图科技主打高精度识别,推出“蜻蜓眼”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可进行基于图片的静态人脸比对,和基于视频流、图片流的动态人像识别及比对。系统广泛支持x86、GPU架构;提供了完善可定制的用户体系、授权机制、权限系统和监管能力;支持跨集群协同联动;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一体机,便携式单兵工具等多种产品形态。

5、投资建议:AI智慧安防带来全新成长动力

5.1、海康威视:全面向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海康威视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同比增长21.90%,实现归母净利润73.96亿元,同比增长20.20%。单看三季度,整体营收达到129.26亿元,同比增长14.58%,归母净利润32.48亿元,同比增长13.53%。根据公司2018年业绩快报,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498.10亿元,同比增长18.86%,实现归母净利润113.36亿元,同比增长20.46%。

AI Cloud理念助力中国安防智能化。在安防AI化趋势下,公司为了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提出了 AI Cloud 的理念,并且定义了 AI Cloud包含的边缘节点、边缘域以及云中心的三个层级架构,提出了 AI Cloud“边缘感知、按需汇聚、多层认知、分级应用”的核心原则。对于不同行业应用,公司可以调节从各个层级中传输数据的格式与内容,还可以将域与云多级多类部署,实现了安防行业高定制化特点。

依托AI技术,围绕图像数据,全面布局新业务。除了传统安防,公司还有五大新型业务,比如收入已经超过10亿的萤石业务,在2C端公司通过萤石构建智慧家庭服务,还推出比如主动防御摄像机、智能猫眼、人形检测相机等多种新产品,拓展了产品线,也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智能家居一站化解决方案;在2B端,萤石拥有多款商用安防设备,并结合视频云服务平台,为商业经营提供视频分析服务。除了萤石业务,公司还积极主攻智能制造环节,提供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以及行业级无人机业务。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参与到汽车智能化中、运用先进的图像采集技术与视频分析技术,推出了智能车载后视镜,360° 全景环视系统以及一系列的智能化汽车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认为海康威视在传统安防领域规模优势明显,并且深耕AI+安防解决方案,提出的“云边结合”理念推出的AI Cloud符合未来市场需求,并且已经在深圳等城市完成建设;在新兴业务领域,公司萤石云收入超过10亿,2C端市场空间巨大;在工业摄像机、AGV、物流仓储管理系统方面皆表现出众,具备工业4.0长期发展趋势。我们维持公司年EPS为1.23/1.48/1.7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安防AI化不达预期,会降低公司产品ASP的提升速度,不利于公司业绩;经济增速下行,会给政府需求带来较大不利影响;新兴业务不确定性大,可能存在失败风险。

5.2、大华股份:HOC城市之心助力未来发展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提供端到端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系统及服务,为城市运营、企业管理、个人消费者生活创造价值。公司持续探索新兴业务,延展了机器视觉、视频会议系统、专业无人机、智慧消防、电子车牌、RFID及机器人等新兴视频物联业务。

2018年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大华股份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36.6亿元,同比增长25.58%,实现归母净利润25.29亿元,同比增长6.34%。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18年毛利率约为37.16%,同比下降1.07pct,净利率约为10.96%,同比下降1.65pct,公司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需要大量资源投入,拖累了短期盈利能力。

“HOC城市之心”战略,着重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大华HOC城市之心”是以全感知、全智能、全计算、全生态为能力支撑的智慧城市发展引擎,实现面向城市级、行业级和民用级构建“1个平台、2个中心、N类应用”(1+2+N)的新型智慧城市架构。“1个平台”指的是城市大数据平台,对所需的场景进行感知,对算力、存储进行合理部署,实现城市业务所需的业务建模、数据建模,实现数据价值闭环、数据为业务服务。“2个中心”指的是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和城市安全中心。运营管理中心是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综合监管、辅助决策和应急指挥等服务,构建完整的城市驾驶舱模型,助力资源的集中调度、高效运转,成为政府管理与服务的大脑。“N类应用”指的是基于上述平台和中心所建立起来的众多应用,可以面向城市级、行业级和民用级提供异彩纷呈的便捷服务。

依托AI能力,全面布局创新业务。公司积极布局智慧物联新领域,通过投资华橙科技、华睿科技、零跑科技、华飞智能等公司,向更多领域扩展。

华橙科技是公司的视联网品牌、云视频能力的提供商、服务商,公司持有51%股权。华橙科推出了以视频智能硬件、视频云、视频智能技术“三位一体”的“乐橙”云开放平台,为视频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和能力。

华睿科技是公司旗下机器视觉子公司,是一家专注机器视觉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专业性公司,公司持有45%股权。华睿科技继承了公司在安防监控领域十多年深厚的 ISP 图像 处理技术,保证了相机出众的画面质量。

零跑科技是公司参股的一家创新型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持股22.5%。业务范围涵盖智能电动汽 车整车设计、研发制造、智能驾驶、电机电控、电池系统开发,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车联网解决方案。

华飞科技主营安防行业无人机,公司持有45.5%股权。无人机产品可以满足公安、边防、电力等行业的客户对于高空和立体监控的需求。

我们认为大华在传统安防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推出的“HOC城市之心”战略符合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同时积极向更多智慧物联领域扩展,建议投资者关注大华股份。

风险分析: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安防AI化不达预期;经济增速下行给政府需求带来不利影响;新兴业务不确定性大,可能存在失败风险;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导致在竞争中落后的风险。

5.3、英飞拓:智慧城市运营服务龙头企业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子安防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一直专注于视频监控和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产品涵盖全系列视频监控设备,包括摄像机、快球、高速云台、视频矩阵、IP视频系统、光端机和门禁控制系统,以及多个行业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和智慧工业解决方案等。

2018年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根据业绩快报,英飞拓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43.19亿元,同比增长48.65%,实现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3.50%,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0.85%,同比下降8.18pct,主要因为互联网数字营销业务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

通过多家子公司完成产业布局。在海外方面,子公司加拿大March是当地银行业、零售业、交通业的专业安防第一品牌,子公司澳洲Swann是澳大利亚民用安防自装市场的第一品牌。在国内方面,子公司英飞拓系统是领先的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子公司新普互联是一家以数据为基础面向用户运营的互联网营销企业。

深投控入股增强项目资源获取能力。深投控于218年6月通过定增形式获得英飞拓12.74%股权,随后在2018年12月获得控股股东转让的8.61%股权,目前共持有公司21.35%的股权,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深投控在深圳市国资委旗下大型国有资本运营投资平台,核心功能是投资融资、产业培育于资本运营。深投控作为具有国企背景的股东,将为公司获取深圳地区的项目带来更大的协同作用。

借助AI能力打造智慧城市运营服务标杆。公司为上海宝山雪亮工程提供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智能系统,动用了6000多路视频人脸识别,是全球单一项目最大的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公司利用自身能力积极与创新公司合作,与商汤等AI初创公司有长期合作,与腾讯优图联合设立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实验室。

我们认为英飞拓在传统安防领域拥有多年的积累,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项目资源;借助深投控入股的契机,公司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获得更多项目,加强传统业务的发展。在AI智慧安防领域,公司已经具备较强的实力,产品落地得到验证,同时有其他厂商合作,未来前景广阔,建议投资者关注英飞拓。

风险分析:与深投控的整合不及预期;互联网数字营销业务竞争加剧;在AI领域的技术积累不足。

新技术替代风险:AI目前还是一项不成熟的技术,未来发展路径并不确定,可能出现新技术形成替代风险。

竞争加剧风险:新技术带来新机会,有新的厂商入场,导致竞争可能加剧,从而降低盈利能力。

新产品开发失败风险:开发新产品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如果失败,可能对公司造成比较大的负面损失。 

}

    【CPS 】 5月24日,由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全国智标委绿色智慧物业推广中心、深圳市智慧城市产业协会联合主办,CPS、CPS中安网承办的“2022AI社区·AI生活”智慧社区高峰论坛在深成功举办。

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全国智标委智慧居住区分委会副主任、绿色智慧物业推广中心主任刘政,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荣誉院士、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创会会长杨金才,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联席会长、CPS中安传媒总裁杨鹏博士,深圳市天地智能交通研究院院长邓文杰,福田沙头街道办原主任邱栋超,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君利、执行秘书长张霞,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智能锁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小波、常务秘书长杨儒,智慧零售协会创会副会长谌鹏飞,海清视讯董事长周波,华侨城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陈晟华,CPSE总经理郭秀敏,共达地市场总监刘天宇,华侨城物业(集团)-侨城汇网络科技总经理莫邵华,普渡科技华南区负责人张正辉,海康威视深圳智慧建筑行业负责人朱绪浩,智慧建筑行业解决方案总监任鑫,熵基科技智慧社区负责人史玉垠,华为中国政企安平业务部营销总监江锟,达实物联网技术市场总监黄志勇,海清视讯营销总监梁枫以及众多地产物业单位,知名科技企业,行业、集成商单位的嘉宾出席本次论坛。

本届“AI社区·AI生活”——智慧社区高峰论坛覆盖社区内外众多细分领域,探讨在国家各种政策的支持下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新模式、新业态,以及在万亿级市场新蓝海中,智慧社区值得关注和挖掘的潜在市场。

会议开始,由欧洲科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荣誉院士、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创会会长杨金才首先发表致辞。

欧洲科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荣誉院士

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创会会长

欧洲科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荣誉院士、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创会会长杨金才表示,近年来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各地持续创新,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智慧社区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实际意义。

未来,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全面发展智慧社区建设有赖于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智慧服务的能动性。增强社区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需要引入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主动性、自觉性。

全国智标委智慧居住区分委会副主任

绿色智慧物业推广中心主任

全国智标委智慧居住区分委会副主任、绿色智慧物业推广中心主任 刘政在致辞中提到,随着智慧社区建设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从智慧城市到智慧社区,从智能小区到数字家庭,既要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也要满足现代社区发展的要求,难点在于如何打破各种信息壁垒,推动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以及应用推广任重道远,需要大家积极参与,共同努力。

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联席会长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联席会长、CPS中安传媒总裁杨鹏博士 表示在政策的探索实践的推动下,推动智慧社区从以建为主转向长效运营、有效市场和服务型政府的有机结合,构建政府引导、政企合作、多方参与、专业运营的合作生态,成为了各地推动智慧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后,会议隆重发布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CPS中安网整理撰写、西部数据联合出品的《2022智慧社区产业报告》,其内容涵盖智慧社区现状、最新政策、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全面呈现当下最新、最全面的智慧社区产业信息、市场趋势。

接着,隆重举行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智能锁具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智能锁具专业委员会旨在团结、联合、组织智能锁行业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技术标准,进行资格认可,举办交流活动等。

深安协智能锁具专业委员会、常务秘书长杨儒(上图左一)表示,随着现在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智能锁跟传统的五金锁具有比较大的独立性,一个相对专业的行业平台是行业发展需要的。因此,成立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智能锁具专业委员会,有利于促进智能锁行业快速发展。

共达地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分享主题《人工智能加速智慧社区产业落地》

接下来会议进入主题分享环节中,首先由共达地市场总监刘天宇率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人工智能加速智慧社区产业落地》的内容分享,他表示,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随着AI 技术的成熟发展,AI在智慧社区的落地应用也不断加速。目前,AI在市场需求碎片化的情况下出现严重供需不足,未来AI赋能行业的正确姿势是提升AI生产力、改善AI生产关系。

华侨城物业(集团)——莫邵华

分享主题《数字化服务美好生活》

华侨城物业(集团)——莫邵华则带来主题为《数字化服务美好生活》的演讲内容。他表示,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逾百种数字生活新样态在各行各业当中百花齐放、释放出新的动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温度。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主题《社区智慧清洁解决方案分享》

接着普渡科技华南区负责人张正辉带来主题为《社区智慧清洁解决方案分享》的内容,他表示,在科技不断迭代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体清洁意识也随之提高。普渡科技在清洁领域深入探索、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智慧社区清洁解决方案。

海康威视深圳智慧建筑行业解决方案总监任鑫

分享主题《智慧社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紧接着,海康威视深圳智慧建筑行业解决方案总监任鑫为大家带来《智慧社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分享。他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地产行业对于智慧社区的建设逐渐由重前端开发转向重后端运营,同时也加速自身的数字化进程。

海康威视通过搭建数字化体系,融合沉淀新型数字技术,深耕地产行业,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参与未来社区建设,通过云边一体化方案助力新的参与者快速上位,与合作伙伴共同缔造数字生活空间,驱动行业变革。

分享主题《智慧社区市场现状分析及解决办法》

随后,熵基科技则带来主题为《智慧社区市场现状分析及解决办法》的分享,熵基科技智慧社区负责人史玉垠表示,为加快促进智慧社区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熵基科技分别从智慧社区的架构、技术、场景等领域入手,推出熵安云居智慧社区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对智慧社区建设的助力。

华为中国政企安平业务部营销总监江锟

分享主题《打造城市级社区数据中心,共建“零隐患”的智安社区》

会议现场,华为带来《打造城市级社区数据中心,共建“零隐患”的智安社区》的主题分享,华为中国政企安平业务部营销总监江锟表示,华为智安社区解决方案通过社区四道防线、城市社区数据底座和管控系统建设,实现了物理到数字、粗放到精准、人工到智能、管理到服务四大转;围绕人、车、事三要素,达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可溯”的效果。

深圳达实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分享主题《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建筑的创新设计》

达实物联市场总监黄志勇在会上为大家分享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建筑的创新设计,他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

目前,达实大厦是国内首座获得“双标准,三认证”的最高等级绿色智慧建筑。近三年来,通过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大厦中的创新应用并取得了实践性效果。

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主题《智慧社区优秀解决方案分享》

最后,海清视讯则为大家带来主题《后疫情时代,“数字哨兵”助力社区防疫》的内容分享,海清视讯营销总监梁枫表示随着疫情的反复和加重的趋势,如果单纯靠人力管理小区的出入,将会给社区居委、物业等带来较大的负担。

海清视讯针对疫情防控推出的“防疫数字哨兵”是一台集测温、通行一体化设备,通过扫描健康码、核验人脸或读取身份证,能快速识别通行人员的实时体温、健康码状态、核酸检测结果和疫苗接种等信息,同时还能将信息登记实时上传云平台,为人员通行管控、体温异常人员初筛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有效实现防疫数智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产复工工作,阻断病毒扩散之路,由深圳安全防范行业协会、CPS中安网出版,海康威视、宇视科技、海清视讯、上海优周、上海软杰、视美泰、上海客欧、上海官托、黑龙江交投等企业机构参与出品的《科技抗疫产品推荐手册》在本届会议上隆重发布。

随后是CPS中安网2022智慧社区高峰论坛——AI爱家奖和深安协科技抗疫卫士颁奖环节。其中获得2022智慧社区高峰论坛——AI爱家奖的企业分别是(名单不分先后顺序):

深圳市广电信义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视得安罗格朗电子有限公司

福建库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丽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创维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码世博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联席会长、杨鹏博士

获得科技抗疫卫士奖的企业分别是(名单不分先后顺序):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优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交投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软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客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视美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达实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兆邦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博思高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宇航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万佳安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驰通达电子有限公司

福建库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精华隆智慧感知科技 ( 深圳 ) 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富视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巡鹰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中电车联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红门智慧停车科技有限公司

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荣誉院士、

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创会会长

深圳市天地智能交通研究院院长邓文杰

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君利

最后,答谢观众的抽奖环节,2022 “AI社区·AI生活”智慧社区高峰论坛以码世博和吉影科技提供的GT-1筋膜枪等奖品回馈现场观众的积极参与,并赠送《2022智慧社区产业报告》、《科技抗疫产品推荐手册》供现场嘉宾阅读。

现场,CPS中安传媒副总裁 杨漾、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 张霞分别为获奖的幸运嘉宾颁奖并合影留念。

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张霞

CPS中安传媒副总裁杨漾

至此,2022“AI社区·AI生活”智慧社区高峰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

“AI+5G智慧社区”助推我市社区建设

【信息来源:市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攻坚组】【信息时间:  阅读次数: 】【字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发展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推进城市建设从数字城市到智能城市深化延伸,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攻坚组围绕这一发展目标, 强力实施“AI+5G智慧社区”项目,通过在禹州市建设AI+5G应用平台、生物识别安防终端(门)集成、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助推我市城市社区智慧化建设水平。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攻坚组协助企业对各个小区网络单元门进行数据搜集,针对600个需部署单元门的环境、网络等实际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形成可行性计划。目前,已对我市美之国小区19个2代智能门禁更新,并将22个智能单元门禁作为试点,进行后台系统的本地化部署工作,社区管理功能系统和同城共享技能平台的研发已完成。同时,对我市部分商家进行需求调查, 10个小区基础网络建设和门禁改造的落地方案已完成,学林雅苑及颍河湾基础网络已铺设,通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整合停车管理、可视对讲、门禁管理、梯控管理、视频监控、通道管理、消防监测、电梯监测、移动终端等一系列管理体系,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

为进一步优化“AI+5G智慧社区”项目发展环境,及早是实现预期目标,攻坚组组织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城区四办分管社区工作副职、26个社区书记在中原云都智汇街区召开禹州市“AI+5G智慧社区”项目推进会,深入了解中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南e家”APP中智慧社区平台,并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化研究。

下一步,攻坚组将配合现有社区“一有七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利用示范引领效应,带动禹州城区26个社区智能门全覆盖。从新型智慧社区起步,让“AI+5G智慧社区”与社区建设的深度融合,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从“室内”到“室外”都变得“更懂人心”、“更有温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慧安防小区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