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CCTV6播放过的一部伊朗电影名字?

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于12月1日至8日,在美丽的三亚市隆重举办。

苏菲·玛索担任本届电影节形象大使,并出任金椰奖评委。

此外,日本导演黑泽清、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香港导演关锦鹏等将会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开展大师班。

12月3日, 在大师班中关锦鹏对话香港电影人文隽,共同回忆了香港电影黄金岁月里的那些事。

很多00、90后不知道关锦鹏是谁,但对80后喜欢港片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我们通过CCTV6、街市里的录像厅等载体接触到了香港电影。

我们从这些电影中认识了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张国荣、梅艳芳、张曼玉、钟楚红、关之琳、邱淑贞等大明星。

年纪再稍微大点,开始记住把这一张张极具辨识度的脸呈现到大银幕上的导演们。

这其中就有关锦鹏的名字。

当年的香港电影,警匪、枪战、兄弟情题材是绝对的主流,女性角色通常只是点缀。

而关锦鹏从不跟随商业电影大流,他只醉心于用他细腻的影像风格去呈现女性的视角。

在他的电影中,女性是绝对的主角。

会拍女人,成了所有人对关锦鹏的一个共识。

他在一部纪录片《男生女相》里说过一句话:

这句话用来概括关锦鹏的电影,恰到好处。

他会如此关注女性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童年的成长经历。

父亲早逝,母亲一手把他们几个兄弟姐妹拉扯大。

为母则刚,关锦鹏被母亲这份坚强所触动,开始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

小时候住的地方旁边是一个大剧院,看电影成了关锦鹏童年打发时间的方式,从而也让他喜欢上了电影。

那个时候,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大多数是邵氏的武侠片。

在张彻导演的镜头下,姜大卫、狄龙、王羽的快意恩仇让他痴迷。

那个时候的武侠片都有一个套路:

一个男人可以为另外一个男人两肋插刀,赴汤蹈火。

这个套路后来在警匪片里得到延伸和发扬光大。

但这份情义在关锦鹏的眼中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因为喜欢电影,高中最后一年关锦鹏考上无线的艺员训练班。

毕业后进入无线电视台,拜师许鞍华,担任场记,助理编导。

关锦鹏在台上说这是他第二次来海南。

第一次则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跟随许鞍华来海南为电影《投奔怒海》拍外景。

这部电影被称为香港新浪潮的经典力作,也是鲜肉时期的刘德华电影处女作。

在许鞍华、谭家明、徐克、严浩等导演的熏陶下,关锦鹏开始真正关注电影里的角色。

直到今天他也是这么认为,一部作品里,人物是最重要的。

他细腻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他日常的观察入微和丰富的联想。

有一个习惯他至今仍然保持,随手带着一个笔记本,常常把所见所想记录下来。

比如他在咖啡厅看到一个女人,他会很自然地去猜这个女人从事着什么职业,有没有男朋友,她此时正在想什么。

这种观察让关锦鹏觉得非常有意思。

另外,他也非常容易被身边的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的生活经历所触动。

纵观他30多年的电影创作,作品数量并不算多,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胭脂扣》和《阮玲玉》。

在大师班上,关锦鹏回忆起了当初《胭脂扣》选角一事。

在确认张国荣出演“十二少”前,还曾考虑过新人郑伊健和吴启华。甚至连成龙也在考虑范围之内(画面太美我不敢想)。

但梅艳芳力排众议提出让张国荣出演。

那个时候演员只能拍自己所属电影公司的电影,很难做到夸公司拍片。

梅艳芳提出去给对家拍一部电影为筹码,才得以换来和张国荣。

如花和十二少的“人鬼情未了”,被关锦鹏拍得缠绵悱恻又艳情绮丽。

在电影里,梅艳芳奉献了她的芳华绝代,张国荣贡献了他的风情万种。

这部电影为梅艳芳摘得第一座金像影后的桂冠。

从此梅艳芳和关锦鹏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他们之间有一个习惯,每个星期都会通电话。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梅艳芳去世前。

只要关锦鹏的电话在早上响起,十有八九不用猜一定是梅艳芳打来的。

梅艳芳去世后,关锦鹏一直不愿意相信,他只觉得梅艳芳移民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时至今日再《女人花》,他还会一度哽咽,唱不下去。

因为《胭脂扣》大获成功,关锦鹏特意为梅艳芳量身打造了《阮玲玉》。

但梅艳芳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拒绝出演,所以关锦鹏找到了上一部《人在纽约》和他合作过的张曼玉。

虽然张曼玉凭借《人在纽约》拿下影后,但却遭到一片质疑。

所以关锦鹏找她拍《阮玲玉》的时候,她是憋了一口气要证明自己的。

关锦鹏在大师班上回忆道,为了演好那个时代的上海女性,他建议张曼玉把眉毛剃掉。但张曼玉不同意,因为她觉得眉毛剃掉有可能长不回来。

关锦鹏只好作罢,用胶水把她的眉毛弄得很细。结果张曼玉第二天看来自己的定妆照后一声不吭就走了。

原来她是回去把眉毛给剃掉。

从那一刻,关锦鹏就笃定,张曼玉就是“阮玲玉”。

果然,张曼玉凭借《阮玲玉》,拿下了当年最有分量的影后奖杯,还一举拿下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成了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演员。

除了演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关锦鹏选角的眼光相当独到。

就算是以性感出名的邱淑贞,他也能发掘出她的另一面。

当年王晶导演把邱淑贞带到关锦鹏面前,希望他可以好好改造邱淑贞。

恰好当时关锦鹏正在创作《愈快乐愈堕落》,于是便有了后来我们看到邱淑贞出演的寂寞人妻。

《长恨歌》应该是关锦鹏导演生涯里不太理想的一个回忆。

当年渴望转型的郑秀文,虽然演出十分投入,但最终电影却不算成功,因此得了抑郁症暂时息影退圈两年。

对此关锦鹏也很自责,没能帮助她更放松。

2009年之后,关锦鹏几乎没有再执导新电影,多是做监制一职,比如赵薇执导的《致青春》,还有吴有音执导的《南极绝恋》。

最近一次有他身影的节目是《我就是演员》。他排王小帅的《地久天长》,由孟美岐来演王源那个角色。

就在那时他发现孟美岐身上有一点让他想起了梅艳芳。

关锦鹏认为是她身上的那股子劲。很主观的感觉,别人可能理解不了。

《长恨歌》之后,关锦鹏一直想找机会和郑秀文再合作,时隔十三年等到了,是这部《八个女人一台戏》。

这八个女人分别是:郑秀文、梁咏琪、白百何、赵雅芝、齐溪、商天娥、周家怡、廖碧儿。

在开拍前两三年前传出香港大会堂要拆除的消息后,关锦鹏就想把《八个女人一台戏》的故事放在此处,希望以此纪念一下自己对大会堂的情感。

香港导演北上已有十余年,观众抱怨香港味道的电影越来越少。

唯独关锦鹏,依然坚守香港本土味道。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去北京,我到上海,我回香港。”

关锦鹏对香港,有着一生的承诺。

}

  电影分级制度指把片厂的产品按其内容划分成若干级,给每一级规定好允许面对的群众群,电影分级制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青少年发展教育,以便区分其等级和适宜度。起到指导看片的作用。

  电影分级是一个标准,也是一个参考值。根据影片之内容来规定和划分适合观赏的年龄段。电影分级本质视为观众服务。电影分级制度并不是100%的精确,它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但是有时候,在商业利益面前,电影分级制度无能为力。很多片商不顾电影分级制度,一味向青少年观众推销暴力、色情电影。而且色情与非色情,暴力与情色,这些概念的界定也有一定的难度。

  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都有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在大多数国家,电影分级制度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在行业内部具有约束力,只对观众起提示的作用,而把选择权交给了观众,由观众实行自我保护。中国内地暂不实行电影分级制度。

  在2010年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发布会上,广电总局的领导郑重表态:关于分级制的讨论 “可以停止了”,中国“不适宜推进电影分级制”,原因是“管理跟不上”、“不适合国情”等等。广电副局长赵实说,“从理论上讲,电影的分级可以保证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但在实践中还没有看到非常成功的经验,包括国外一些电影发达的国家,在管理的过程中,市场还存在很多难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观众等进入市场、进入影院、进入网络、进入网吧看电影的情况。”

  按照电影检查条例,我们的影片禁止载有下列内容: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三)、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的;

  (五)、宣扬不正当性关系,严重违反道德准则,或内容淫秽,具有强烈感官刺激,诱人堕落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蛊惑人心,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

  (七)、渲染凶杀暴力,唆使人们蔑视法律尊严,诱发犯罪,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

  (八)、诽谤、侮辱他人的;

  (九)、有国家规定禁止的其它内容的。

  我们的影片个别情节、语言或画面有下列内容、应当删剪、修改:

  (一)、夹杂有淫秽庸俗内容,不符合道德规范和观众欣赏习惯的;

  1、不恰当地叙述和描写性及与性有关的情节,正面裸露男女躯体;

  2、以肯定的态度描写婚外恋、未婚同居及其他不正当男女关系;

  3、具体描写腐化堕落,可能诱发人们仿效;

  4、造成强烈感官刺激的较长时间的接吻、爱抚镜头及床上、浴室内的画面;

  5、具体描写淫乱、强奸、卖淫、嫖娼、同性恋等;

  6、内容粗俗、趣味低下的对白;

  7、庸俗、低级的背景音乐及动态、声音效果。

  (二)、夹杂有凶杀暴力内容的:

  l、美化罪犯形象,引起人们对罪犯同情和赞赏;

  2、具体描述犯罪手段及细节,有可能诱发和鼓动人们模仿犯罪行为;

  3、刺激性较强的凶杀、吸毒、赌博等画面;

  4、描述离奇荒诞,有悖人性的残酷的暴力行为。

  (三)、夹杂有宣扬封建迷信内容的:

  1、细致描写看相算命、求神问卜,以及长时间的烧香、拜神、拜物等场面;

  2、鼓吹宗教万能、宗教至上和显示宗教狂热的情节;

  (四)、可能引起国际、民族、宗教纠纷的情节;

  (五)、破坏生态环境,肆虐捕杀珍稀野生动物的画面和情节的;

  (六)、其他应当删剪、修改的内容。

  第Ⅰ级:适合任何年龄的人观看。

  第Ⅱ级:儿童不宜观看。其中:

  (1)第ⅡA级:儿童不宜——在内容和处理手法上不适合儿童观看;影片可能使用轻微不良用语和少量裸体、性暴力及恐怖内容,建议有家长指导。

  (2)第ⅡB级:青少年及儿童不宜——观众应预期影片内容不适合成分的程度较第ⅡA级强烈;强烈建议家长给予指导;影片可能有一些粗卑用语及性相关的主语词;可含蓄地描述性行为及在情欲场面中出现裸体;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内容。

  第Ⅲ级:只准18岁(含)以上年龄的人观看。

  普遍级(普级):一般观众皆可观赏。

  保护级(护级):未满六岁之儿童不得观赏;六岁以上未满十二岁之儿童须由父母、师长或成年亲友陪伴辅导观赏。

  辅导级(辅级):未满十二岁之儿童不得观看;十二岁以上未满十八岁之少年须由父母或师长注意辅导观赏。

  限制级(限级):未满十八岁之儿童及青少年不得观赏。

  新加坡的电影分成以下6个级别,此制度也适用于电视节目(R21级别除外):  G级别:普通观众级,适合所有人观赏  PG级别:家长指导级,建议在家长指导下观赏  PG13级别: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建议在家长陪伴下观赏  NC16级别:适合十六岁以上人士观赏
  M18级别:适合成年人观赏  R21级别[原为R(A)级别]:适合二十一岁以上成年人观赏

  马来西亚的电影分成以下3个级别,介绍了自1996年以来,此制度也用于电视节目:

  2010年4月前,马来西亚电影所采用的分级制度:

  U:适合任何年龄的人士观看。

  PG13:13岁以下须家长陪同才可观看,它可能包含了一些镜头,不适合儿童。  18SG:18岁以下禁止观看,含有暴露、血腥、恐怖镜头。  18SX:18岁以下禁止观看,含有性爱镜头(非裸露)。  18PA:18岁以下禁止观看,含有政治、宗教性质电影。  18PL:18岁以下禁止观看,含有两个或以上性质的综合电影。

  自2010年4月后电影分级制度:

  U:任何年龄人士观看。P13:13岁以下须家长陪同观看。18: 18岁以下禁止观看,含有与成人主题,明确的场景,成熟的内容,暴力和色情场面。

  随着时代的进步,马来西亚的电影尺度已经不断开放,有不少具争议性的电影不经过删减就放映

  韩国于1998年建立电影分级制度。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全民、12岁以上、15岁以上、18岁以上可以观看和限制放映(19岁以上可以观看)。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

  日本在战后,电影的审查是由占领日本的联军司令部审查。后来,联军司令部将电影的审查制度回归电影界,由业界自行成立审查机构。然而早期业界成立的审查机构成员均为业界人士,公正性遭到质疑,因此于1956年,成员比较具有中立性的日本映画伦理委员会(映伦)成立,而当今日本的电影在发行之前,要经过映伦审核分级后,才能上映。 在映伦刚成立时,日本的电影分级制度还尚未成熟,大致上只分成“一般”和“**”(18岁以下禁止)。而电影院对于入场观众的管制也并不严格,带著小孩的大人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情形也是存在的。到了1976年,日本在电影分级中加入了“R指定”,15岁以上才能独自进场观看。然而,因为大人带小孩去看“R指定”的电影的情形仍然存在,所以后来“R指定”的标准改为为一律禁止15岁以下观众入场。

  早期日本电影的分级主要着重在管制裸露及性行为的画面,对于暴力、恐怖片的管制比较不注重。后来日本社会于1990年代发生过一些震撼社会恐怖杀人案件后,才开始注意到暴力和恐怖电影的分级问题。

  现行日本的电影分级制度是1998年制定的,一共分为四级:  G级:没有任何限制

  G-12:12岁以下的人要有家长陪同才可观看剧情包含性、暴力、恐怖、以及儿童可能会模仿的不良行为的电影。

  R15+:15岁以下禁止入场剧情包含比较深度的性、暴力、恐怖、集团排挤、以及青少年可能会模仿的不良行为的电影。

  R18+:18岁以下禁止入场剧情包含比较深度的性、暴力、恐怖、青少年可能会模仿的不良行为、鼓励使用毒品的表现、反社会行为的电影。

  伊朗的电影审查制度分为四个步骤:第一,剧本必须通过审查。第二,申报演员和剧组人员名单,申请拍摄许可。第三,完成后的样片送审,来决定影片的命运,通过,要修改还是被禁。最后,导演制片人申报银幕许可,影片被分为A,B,C三级以决定电影的发行渠道和宣传方式。

  伊朗的电影分级是与欧美电影分级不同的,它与电影内容无关,A,B,C的级数是电影质量的分级。因而A级电影可以在官方的电视台上发布广告,在最好的院线最佳时间上映。C级则被禁止在电视上播广告,也只有较差的,少量有限的影院在非高峰时间播放。所以通过多层的审查,电影法律决定了影片的内容及市场。

美国MPAA制定的分级制度

America"即“美国电影协会”,总部在加利福尼亚州(Encino,California)。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交易组织而出现的。如今它涉足的领域不仅有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还有电视、家庭摄影(home video)以及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其他传送系统领域。

  MPAA在洛杉玑和华盛顿为它的成员服务。它的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也是MPAA的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七家电影和电视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他们是:

  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

  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普通级, 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画面可能让儿童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会有吸毒镜头和脏话。

  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过分血腥等场面和脏话。该类影片在部分国家上映时,会被评为15岁、16岁以下禁止观赏的影片。

  ·NC-17级(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17岁以下(含)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不适宜在影院播放。一般这样的电影会流失一部分青少年观众。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NR o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M,X or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U"级:普通级——适合所有观众。在此级节目中只能偶尔使用"damn"(该死)、"hell"(见鬼、混蛋)这类轻微的咒骂语言,极少使用其他温和的咒骂语言。

  ·"PG"级:家长指导级。

  ·"12A""12"级:适合12岁以上青少年观看。

  ·"15"级:适合15岁以上成熟级观众观看。

  ·"18"级和"R18"级:适合18岁以上成人观看。

  一、无条件允许何年龄人士观看:

  “普通”级(General)——适合所有年龄人士观看。

  “家长指导”级(Parental Guidance)——容许所有年龄人士观看,但主题及内容不一定适合所有儿童,宜在家长指导下观看。

  二、有条件容许儿童青少年观看:

  “十四·陪看”级(14 Accompaniment)——任何十四岁以下的观众必须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观看;并向家长提出警示:映片可能包含暴力、粗俗语言或性爱相关内容。

  “十八·陪看”级(18 Accompaniment)——任何十八岁以下的观众必须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观看;并向家长强烈提出警示:映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暴力、频密的粗俗语言、性爱行为或恐怖内容。

  三、绝对不容许儿童及青少年观看:

  “限制”级(Restricted)——只容许十八岁或以上人士观看。影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性爱或暴力内容;但分级当局对这一类映片仍有正面看法,认为可能在艺术、历史、政治、教育或科学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成人”级(Adult)——只容许十八岁或以上人士观看。映片可能包含显而易见的性爱或暴力内容;分级当局对此并无表达正面看法,但认为尚可为社会大众所容忍。

  法国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希望从形式上摆脱任何审查理念的束缚,将宗旨定位在发展经济、保护儿童上。为此,制订了4种等级:禁止不满10岁儿童观看的影片;禁止不满12岁儿童观看的影片;禁止不满16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和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观看的影片。此外,还有TP级,即所有人可以观看的影片和TP+avert级,为大众可看,但要警惕某些内容。(注:该制度也同样适用于电视节目)

  2012年12月15日随着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谢飞在微博上发表《呼吁以电影分级制代替电影审查的公开信》,以及昨天他与何平、王小帅、张元三名导演与网民就相关话题进行交流,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一时间,“电影分级”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电影分级本质是为观众服务

  2012年12月18日,谢飞、何平、张元、王小帅四位导演就“电影分级”与网民展开讨论,回答了“中国电影为什么需要分级”、“如何推动分级制度实行”、“在推动分级中将遇到哪些困难”等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何平在讨论中多次强调,电影分级本质是为观众服务。“过去大家对于电影分级一直存在一个误区,以为电影分级是为了创作者自身的创作自由,当然,这是必须要的,只有在自由的空气下才能够更好的创作成果。而实质上,电影分级其实是为观众服务的。

  他表示,分级制度是告诉不同年龄的观众,可以看哪一类的电影,当然创作人也会为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拍不同类型和尺度的电影。

  对此,谢飞和王小帅深表认同,谢飞认为,“分级不是为了什么自由,是保护不同年纪的观众,建立健康的电影市场”。

  张元也从保护儿童观众的角度重申电影分级的重要性,“电影不分级实际上是侵害儿童的,因为太多设计血腥、暴力、性爱的影像过早地让孩子们看到了。同时也对成年人不负责。因为不能真正制作符合大家口味的类型片。”

  他指出,统统将儿童和成人放入同一电影院对两者都很不利,会伤害儿童、也会使成人降低智力,而限制儿童去看暴力、色情以及内容深奥的电影,会更加拓展成人对于电影的兴趣。“实施分级制,将让儿童的受到保护,让成人得到满足,让创作者的思想不受约束。”

  反驳电影分级不顾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一说

  有网友提出,当今中国实行电影分级制的时机还不成熟。艺术家不能以创作自由为理由,而不顾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甚至还有人认为,分级就意味着变相开放三级片。

  对此,谢飞认为“非常荒谬”,他表示,电影管理部门不能以困难为借口不去进行保护观众的分级。何平也表示,如果有了分级制度,当然是视频电视和电影院线都要执行的。

  张元说,全球因为互联网,变得很小。我们如果还固步自封,拿国情说事儿,拿咱们老百姓的能力、智商说事儿,我们将永远处于落后状态。

  而有网友提出伊朗电影在审查制度下也能出现好作品,张元和王小帅认为完全属于混淆概念。王小帅表示,没错,重压下也有反弹,但更多是个案,不能代替法制的缺失或者证明思想审查就是对的。在一个寻求进步和建全法制的社会下,放开思想和言论、创作自由是为提高整体水平提供沃土。

  对于中国电影改革需要牺牲些什么,王小帅的答案是不需要牺牲,有了明确的制度,创作人员可以自由选择走老少皆宜的大众路线还是独辟蹊径的小众路线,发挥创作的自由性和内容的多样性,而不同的观众又可以清楚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这是真正的市场繁荣。

  电影分级促进产业化

  张元导演之前的电影作品《北京杂种》、《儿子》和《东宫西宫》因为题材敏感,分别涉及到“同性恋、和对于摇滚乐的态度、以及直接残酷表现当下生活”而无法通过审查。对此他表示相当可笑,“我们已经历经了几十年的痛苦。最重要的是:内地已在不分级的问题成为全球的孤岛。香港、台湾、新加坡,都是华语地区,都是分级已经完成的地区,我们可以参照。这个过程可以缩短到最小。”

  他也明确表态分级制度对中国电影类型片的拓展有重要意义,“没有分级制度,就没有类型片的分类”。

  何平也表示,“提倡电影的产业化,提倡为市场制作类型电影,分级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全世界的经验”。

  谢飞公开信:电影分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012年12月15日晚,著名导演谢飞在《呼吁以电影分级制代替电影审查的公开信》中,回顾了过往一些因为审查问题遭禁的导演和作品,提到自己担任艺术顾问的一部影片被定为“问题影片”,送审四个月了还没得到审查意见,他认为“审查制度不是 法治 ,是 人治 ”。

  他在公开信中强调,将现行的行政管理式的电影审查,改变为“法律制约、行政监督、行业自治自律的电影分级制”,是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谢飞指出,电影审查制度“制约文化娱乐市场繁荣、扼杀艺术思想探索、浪费行政管理资源”。“2011年电影局审查通过的影片号称791部,实际能进入影院见观众的不到200部,畅销的更少。有多少立项与审查工作是无意义的行政资源浪费?而现实中,通过碟片、电视、国内外各类影展放映的未经 审查 的所谓 地下电影 数量很多,加上正在兴起的数量众多的专业或非专业人士拍摄的网络电影、微电影,国家行政部门能够去全部审查吗?”

  谢飞认为,“仿照许多国家行之有效的分级方式,由国内的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与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等行业组织去协商、制定与实施分级标准与方法,是完全可行的。今年2月,国内北京博纳星光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的一些影院,对放映的影片标出适合观看年龄的分级,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公开信发布后,不少业内人士和网友转发和评论了这一内容,导演王小帅、何平、张元、伍仕贤、张扬、演员王千源、成泰燊、学者崔卫平、杨早等人都对谢飞的话表示了支持。

  何平在17日凌晨发微博支援谢飞。他称“中国电影改革始于80年代初,分三个重要阶段:1,将国有制片厂从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不再享受公务员待遇;2,打破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的垄断,由卖给国家限价拷贝到分账发行;3,民营资本可投资过去国家垄断的电影领域。院线建立、报审简化、民营公司注册等,都是对其制度化、资源优化的努力与贡献。”

  张元在接受某网站采访时盛赞谢飞的公开信,他认为谢飞毫无疑问的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他说,谢飞老师说得很好,很公正,从各种角度,比如从宪法的角度,从保护公民权益的角度来说这件事,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看到这封公开信。

  张元表示,中国应该和世界接轨了,要不也对中国的导演和观众不公平,“怎么能够让小孩和老人看同样一部电影呢?”

  导演王小帅在接受采访时对谢飞的公开信表示敬佩。他说,谢飞这样的资历,这样的身份,能够站出来为大家说这件事,是非常好的。他们当年也说过这件事,可能是他们太年轻了,说话不会被人注意。他希望谢飞老师的公开信能够被重视,他表示:“年轻的一代愿意跟进。”

  导演伍仕贤则称,渴望分级。再不让国产片放开的去拍,只会被(有分级制度的)好莱坞电影淹死。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指出,分级制实施的几个社会基础:身份证制度已经普及了,甚至已经第二代了。影院票房监督系统越来越完备。舆论和人心所向。不搞分级制,电影界如何谈为人民服务?各地文化执法、城管力量强大,在分级制实施的初期,可起协助作用。等理顺了,各个影院应能自己应付。

  2012年12月21日,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知名电影人吴思远在出席UME重庆渝中旗舰店开业典礼时呼吁,希望中国尽早建立电影分级制度,进一步提高华语电影的观赏性,促进中国电影业蓬勃发展。

  媒体:电影分级为何这么难

  对此话题,国内多家媒体也发表评论。《检查日报》发表“电影分级真就那么难?”的文章指出,以分级代替审查,中国电影人喊了好多年了,然而,它却始终像个难产的孩子,千呼万唤也不出来。

  文章认为,谢飞之所以说审查制度不是法治是人治,是有些时候审片的人并不按套路出牌,有的影片有不良导向,有暴力色情镜头,竟然也堂而皇之通过。

  文章强调,现行的电影审查制度正越来越成为桎梏电影创作的重要因素。许多年轻导演拍电影,最担心的不是有没有票房,而是能不能过审。国内好多很有才华的年轻导演,拍出的片子遭到封杀,不得已转战国际。

  文章举例,这些年,大家看在眼里也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一些并未通过审查的作品,如《小武》、《鬼子来了》、《盲井》、《无人区》等,均获得了圈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文章说,我们的审查制度虽号称严格,但严的不是地方。人治因素明显,而具有法治色彩的电影分级制度却总是以时机不成熟或不能照搬别国经验为托词迟迟不能出炉,这就是中国电影精细化发展面临的尴尬境地。

  《时代商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尽管社会各界积极呼吁,但我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却始终“难产”,有人将其归咎于国人固有的道德观念、时机不成熟、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但这些都不能当做有关部门不作为的理由。

  文章表示,电影分级制度可以使电影制作方在选材方面不受太多束缚,拍摄出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影片,还能满足各层次观众的需求。可以说,实行这一制度势在必行,有关部门面对的,并非不能实行的问题,而是如何实行的问题。

  文章认为,任何一种变革,都要以思想转变作为先导,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变革的成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影分级制度,最大的阻力是有关部门僵化的行政思维。破除这种思维的过程,就是打破套在我国电影人身上枷锁的过程。这不仅是遵行电影产业发展规律的必要之举,也是满足公众观影需求、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伤害的重要举措。

  《燕赵晚报》发表“先立法再谈电影分级”的文章,提出分级制一旦实行,会不会最后成为电影广告的噱头,“哦,这是三级的”,啥也不用说,电影院一定人满为患。

  文章认为,这边举着被废掉的胶片要创作自由,那边拿着剪刀清除“有伤风化”,大家都振振有词。电影分级制闹腾了这么多年,在电影拍摄整体水平不高,精明的骗子远远多过好编剧的当下,又拿出电影分级制来讨论,实在是一个意义不大的话题。给电影分级了,你就能拍出好片吗?

  文章强调,谢飞导演的一句话比较有道理,“呼吁电影立法,立审查法”,没有法规,在一堆烂片里挑好片,只能是一刀一刀地剪。剪掉再播出的电影,也自然是老少咸宜了。至于你的票房是否多收了三五斗,国产电影是否有人看,前景如何,就没人关心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六套系列电影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