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觉得知乎上推荐的好多东西都很负面,给人不好的感觉?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大家公认的超级大国,在很多领域都是世界第一,虽然这几年在川普同志的不懈努力之下,美国形象在世界各国民众的眼里一落千丈,但是从综合实力上说它还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而中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仅仅只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时候就走完了其它发达国家走了几百年的路,因此很多人都很为下一个超级大国就是中国,因此美国很多网友也是非常的关注中国的新闻,但是在美国知乎上有人突然问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嘲笑中国?


因为中国在美国消息报道上并不是很好,很多时候美国民众对我们的评价都是很负面的,而这样的一个问题点燃了美国网友的讨论,他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中国人体格不够强壮,中国人作为黄种人在体格上的确没有白种人、黑种人那么强壮,很多能获奖的体育项目也只有这些人种才有优势,就算当初刘翔能在田径项目上拿到他们永远都拿不到的成绩,可对于中国人的嘲笑还是没有消失。


再者就是中国人不善表达,很多时候我们处于中国的礼仪文化,认为跟别人吵架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但是在外国,你跟人吵架没有吵赢他们就认为你好欺负,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对美国已经有威胁了,他们不愿意相信、也不愿意看到中国以后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如果这样曾经那些被欺负过的中国人就会欺负回他们了,对此你们是怎么看待这样的观点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有类似这种被负面情绪困扰的人,似乎并不在少数。

“我总是感到很压抑,工作和生活都让我感觉很有压力…”
“为什么别人都能碰到甜甜的恋爱,我却总是自己一个人…”
“似乎身边的人都不能理解我,做什么都不顺利…”
“我好像总是能碰到很糟糕的事情,这让我感觉压抑极了…”

生活中我们可能遇见太多的负面情绪了,压抑、孤独、委屈、失落、悲伤……等等.

所以,如果想要解决自己的负面情绪,那么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负面情绪的含义是什么。

一、解决负面情绪第一步:认识负面情绪,了解其积极的一面

负面情绪,心理学上将消极的情绪体验统称为负面情绪,并且负面情绪往往会带来负面的生理影响,胸闷、心跳加速、口干舌燥等各种身体不适感,严重的情况会导致生理疾病或抑郁症等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那么这时疑问也就产生了,既然负面情绪看起来这么不好,为什么人类经过了15万年左右的进化,我们的基因中却仍然存在着这种设定?

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提到情绪的定义和概念。

情绪: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

这么讲,大家可能仍然不清楚心理学对于情绪的定义,在这里可以为大家举个例子。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比做一台机器的话,那么情绪就是识别外在客观事物和内在心理状态的信号灯。

就像汽车一样,当故障发生时,信号灯也就会亮起。这个例子,也指出了情绪对于每一个个体的意义和功能。

所以,当负面情绪发生时,其实是我们自己给与自己的信号指示,是具有适应功能的。情绪的产生,让我们知道当下情景(包括外在的客观世界,和内在的主观意识)对于我们自己的影响,并且督促和提醒我们做出回应和行动。

原始的人类,会因为在野外遇见老虎、狮子等猛兽而产生恐惧的情绪,这促使他们尽快做出反应逃离天敌
原始的人类,因为食物短缺,而产生焦虑情绪,促使他们进行捕猎和劳作。

所以,要认识到负面情绪本身是进化的一部分,是我们人类得以延续至今的有力武器,是有其积极的作用的。

二、解决负面情绪第二步:负面情绪是善意的,学会与其做朋友

我们强烈赞同积极的处理我们的负面情绪,但我们支持的态度是接纳、引导、处理,而不是压抑、抗拒、摆脱——这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换句话说,正确且积极的看待我们的负面情绪学会与其做朋友,是我们尝试释放或处理我们情绪的重要前提

就像第一点说的那样,负面情绪确实是有其积极的作用,在远古可以提醒我们免于天敌,躲避剑齿虎等猛兽。

但很多时候,现代生活中的问题,绝非像躲避一只猛兽那么简单直接,所以有的时候,负面情绪可能会过度(负面情绪是善意的,但它们并不是那么聪明),在一些不必要的情况下,负面情绪可能也会警惕起来来提醒我们。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告诉负面情绪:“你好,负面情绪,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在提醒我注意危险,我已经收到你的提醒了,不过,我现在很安全,请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谢谢你的提醒。”

三、解决负面情绪第三步:改变认知,ABC合理情绪疗法

这里要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疗法,是我在心理咨询中也常常应用的,叫做:ABC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简单的说就是:由于A这件客观的事事件,让你产生了B的想法,然后由于B这个想法产生了C的行为和后果。

比如,常见的恋爱关系中:“我对他那么好,那么爱他可他为什么不爱我不和我在一起呢?”这里是由于A—— 我爱他对他好这个事件,产生了B——我觉得他就应该爱我并且也对我好这个心理,从而导致由于他并没有爱我对我好,而产生了我的内心失衡和怨恨得这个结果。

A(我对他好,爱他,想和他在一起) -> B(他应该也爱我,和我在一起,并且对我好) ->C(他并不爱我,不愿意和我在一起,心理失衡、怨恨)

这里就会导致个死循环,可能一直纠结于此。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打破的是B这个阶段的认知

以此为例,产生心得认知D:我喜欢对方,对对方好,扪心自问自己是真的为了对方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呢?细想一下,也许自己所谓的“爱对方”和对对方好多半也不过是为了自己能够追求到对方,或者满足自己想要被爱得需求吧。可见,对对方好和“爱”对方,其实不过也是为了你自己,那么既然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对方不选择自己而想选择更让自己开心得方式去生活不和你在一起,也没有什么错吧?

这样就会产生新的结果E:内心平衡,不在因为对方不爱自己,或者自己的付出而怨恨不满,原来我做的一切其实也是为了自己,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而要求人家接受。

四、解决负面情绪第四步:接受自己,你可能本身就容易情绪化

不得不说,有一部分人天生就更容易情绪化和焦虑,同样的一句话和一件事情,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可能人家一会就忘了;但如果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就会如临大敌,特别的不安、紧张和焦虑。

这本身可能就与自己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有关系,天生敏感情绪化,稳定性差,天生人格如此,N分数偏高。

埃里克森的人格分析,来源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的《心理咨询师(三级)》

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无关。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的人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

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低分数能较好的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从人意。

很多人被分手,也和这个有很大关系。

当然,可以自己测试下,确定下自己的人格类型,是不是容易情绪化的类型,这个我是有的。

所以,如果你的情绪常常容易焦虑、紧张,请先别忙着责备自己或者极力摆脱,而是先学会接纳自己,自己天生就是容易焦虑的性格类型,这不是你的错,你要做的就是在接纳的同时,降低给自己的压力,并且参照其他四点,更好的调整自己。

五、解决负面情绪第五步:MBCT正念练习,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我们有的时候,想极力摆脱负面情绪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觉得自己不该有负面情绪。

这种“我不该XXX”的思维,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规避思维”,负面情绪可能本身每个人都会有,但很多时候负面情绪都是一过性的短暂的。而我们的规避思维——”我要摆脱它“,反而会不断强化我们的负面情绪,让那些本来可以自然消失和淡化的负面情绪,不断被记起和强化

我们的思维会以不断分析和思考遇见的难题,而当作摆脱负面情绪的手段和方式,结果这种过度分析和思考只会让情绪更糟。—— 我的咨询中,这类情况非常多见,很多分手的朋友,总是喜欢不断的分析以寻求解脱,其实往往越分析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反而会更糟糕。

所以,我们要以正念的态度去看待事物,什么是正念呢?就是让事物如其说是,接纳和温柔的态度面对发生的一切,哪怕是不好的事情,而不是极力的摆脱和回避。

如果你实在被负面和焦虑困扰,不妨想想一句话:天各有命,顺其自然。

好了,篇幅有限,先说这5点,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也希望大家学会接纳自我,接纳负面情绪,拥有豁达的人生态度,随遇而安。


我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歇尔博士书籍《非暴力沟通·两性篇》《非暴力沟通·情绪篇》译者/校译者,知乎百万收藏创作者,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

每天一个小知识,与你相伴成长。

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2021年1月3日,周一,是我们一起相伴成长的第1天。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应对负面情绪。

上节我们说到,负面词语和负面情绪是禁锢大脑思考的两道封印,针对负面词语,我们可以通过化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的形式进行训练改变。

但如何应对负面情绪,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比较困难。

毕竟很多时候情绪一上头,立刻就觉得整个人已经不受控制了。

请你试着回忆一下,以往你出现比较多的负面情绪是什么,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你都是用什么方法面对的呢?

总结一下,人在面对应对负面情绪,一般有三种处理方式。

常见表现:大喊大叫、摔东西、辱骂他人、暴饮暴食、哭泣

好处和危害:好处是愤怒的情绪可以很快得到缓解,但是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更容易引发更多的问题。你可能会因频繁发泄情绪,陷入更多的纠纷和悔恨中。

表现:不能发泄那我忍可以了吧,不管是生气还是悲伤,都一味地压抑情绪,明明内心已经十分生气或者委屈但是引而不发。

好处和危害:好处是不会轻易和人起冲突,但时间长了,无处安放的负面情绪会让你整个人的身心都会受到相当大的摧残。

表现:我生气,但是我不发泄,我也不忍,我就先不想这个事情,我先去做做其他事情。

好处和危害:短时间内是比较好的处理方式,但时间长了,负面情绪还是在,一旦你静下来,负面情绪就会奔涌而来将你淹没。

我们先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发烧了,你会怎么办呢?

你可能出现的操作:吃药、冰敷、洗脸。

但这些解决的,只是问题导致的症状,而不是问题的真正成因。你发烧的原因,可能是你身体内部某个部位发炎了,身体通过发烧去杀死病毒。

所以你真正应该改变的,是导致自己身体发言的行为习惯。

就像你牙疼了,止痛只是治已病,真正长久有效的是,治未病。在还没发病之前,就把可能导致牙疼的行为杜绝掉,不吃冰的,少吃辛辣刺激的,保护牙齿。

针对负面情绪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要在情绪还没有产生之前,就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不让情绪有出现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负面情绪都是怎么产生的呢?

负面情绪的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信念不匹配,一类是能力不足够。

第一类,信念不匹配。假如在工作中你一直都很努力工作,领导和同事也多次打趣下次升职加薪的一定就是你,你也信誓旦旦地以为,自己即将走上升职加薪的道路,但是等到了公布任命名单的时候,结果竟然没有你。这个时候现实和你一直以来的预想产生了严重的偏差,你的信念和现实完全无法匹配,这就会导致你产生很强烈的负面情绪。

第二类,能力不足够。再拿上述事件举例子,你努力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加班,苦活累活你都干而且毫无怨言,但是最终升职加薪的名单里还是没有你。你也明白,自己的能力确实还不足够,自己的沟通能力、资源协调能力确实比不上同事,虽然你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没有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这个时候你会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和痛苦,这就是能力不足够带来的负面情绪。

王小波曾经说过: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深以为然,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其实把信念不匹配、能力不足够两个负面情绪的来源都占了,自然会升级为人最大的痛苦。

说了这么多负面情绪的危害,有没有什么可以避免负面情绪的办法呢?

那些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解决负面情绪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当你强大的时候,原本可怕的负面情绪和危机事件,你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化解,具体的能力提升的方法,后续我们都会陆续讲到。

今天我们重点来说说第二个办法:建立一套正面的信念系统

信念,就是你看待这个世界的眼镜,你戴上光明的眼镜看世界,世界就充满了光鲜亮丽,你戴上墨镜看红花,花在你眼里也会变成黑色的花。

在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信念系统,无论你是否察觉,这个信念系统都一定会存在,这就是你在做选择、与人交往的形式准则。

比如,对你来说买东西从来只喜欢买合适的和喜欢的,便宜实惠但你不怎么买的你就坚决不买。

但另外一个人可能是觉得便宜的东西买到就是赚到,所以只要东西便宜,无论自己需不需要喜不喜欢,她都会选择先买。

这就是信念系统在生活中的体现,信念系统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处事风格。

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一个经过前人积累的信念系统,你可以直接拿来就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信念系统,共 12条,记好咯~

1.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2.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但是可以以身作则影响其他人

3.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4. 只有感官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5. 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

6. 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7. 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8. 每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9. 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快乐的能力

10. 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11.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12. 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1、回顾了负面情绪的主要来源是信念不匹配、能力不足够;

2、针对信念不匹配可以会引发的负面情绪,我们分享了12条信念,多在生活中应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大大减少因信念不匹配引发的负面情绪。

那如果情绪已经来了,又该如何应对呢,我们明天再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乎老是推荐乱七八糟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