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儿一代艺人粤曲简谱?

作者: 发布时间: 16:04:16 来源:

    粤曲与粤剧一样,是省港澳、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西江流域一带人民群众爱好的艺术品种。广义上粤曲是指广东省内的各个曲艺品种,如粤曲演唱、木鱼、龙舟、南音、粤讴等以及潮州歌册、客家板歌、惠东渔歌等等。但通常所说的粤曲是指粤曲演唱,或称广东曲艺。

粤曲是广州方言区流行最广的一大曲种,已有150多年历史。它以省港澳为主要活动基地,流行地区扩及两广。可以说凡有粤籍华人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粤曲的演唱。粤曲原为粤剧的曲调,后来逐渐形成独立的曲种。粤曲的特点是音乐性极强,注重听觉艺术、讲究唱工;唱腔属于皮黄系统的板胶体,梆子、二黄、牌子曲、小曲、歌谣构成整体;分平喉、子喉、大喉三种喉腔。

粤曲从形成、发展至今已历经150多年,此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21~1861年的“八音班”时期。八音班以粤曲清唱为主,人数由七八人至数十人不等,一般为民间喜庆、祭神等活动演出,而且经常下乡到小城镇演出。第二阶段是1862~1917年的“师娘”时期。师娘是指失明女艺人,俗称“盲妹”。她们自幼学艺,以自弹自唱形式或沿街卖唱或应邀登门演唱。“师娘”正式登台演唱始于广州西关十八甫真光公司游乐场开张之时。以后逐渐发展到在茶楼酒楼开坛演唱。在“八音班”和“师娘”时期,琴曲演唱都用“戏棚官话”或“桂林官话”。第三阶段即1918~1945年粤曲演唱发展到“女伶”时期。从此粤曲逐渐兴盛,姿容清丽的“开眼女伶”取代了残疾人的盲妹“师娘”。粤曲艺人不仅活跃在舞台上,而且在民间出现了许多自发聚会演唱粤曲,演奏粤乐的“私伙局”。这个时期女伶把粤剧十大行当的腔口归并为大喉、平喉、子喉三大腔系,请粤乐(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师伴奏、设计唱腔和创作小曲,并引人西洋乐器伴奏,从而大大丰富了粤曲曲牌板式,使唱腔更加优美动听。上世纪20年代出现了大三元、九如等八家琴曲演唱上座率最高的茶楼、涌现出诸如大喉唱家熊飞影,子喉唱家张琼仙,平喉唱家小明星(邓曼薇)、徐柳仙、张月儿等著名粤曲女伶。到40年代广州西关还出现有“三喉歌后”美誉的何丽芳。在粤曲鼎盛时期有一大批造诣甚高的粤乐乐师进人曲艺界,他们不但为女伶们伴奏,设计唱腔,而且作曲。其中最著名,成就最大的有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等。

    粤曲的崛起与兴盛并发展成为屹立于我国曲艺园中的一大曲种,还传播到海外华人社会中,女伶们作出了重大贡献、功绩殊伟。然而,在旧社会女性艺人多是“红颜薄命”。平喉唱家小明星就是一个极鲜明的典型例子。

小明星原名邓曼薇,是个孤女,自幼失去双亲。她11岁拜师叶贻孙学艺,12岁登台演唱,独创一种韵味别致的平喉新腔——星腔,从此以“小明星”艺名演唱声情并茂、幽怨凄伦的平喉走红歌坛,独领风骚。17岁便确立了广州粤曲演唱舞台的台柱地位,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和欢迎。抗日战争时期小明星先后到了香港和澳门演出,她演唱的《痴魂》、《秋坟》等琴曲,使之一举成名,好评如潮,名扬港澳。那时女伶的收人不高,一般比较清贫,而小明星是红伶,收人相对高一些,然而,爱情生活却很不如意,两次婚变,情绪极其低落。后来她返回到沦陷的广州,处境更为凄凉,贫病交迫,债务缠身,而茶楼歌坛老板常常逼她带病登坛演唱。1942年8月一天小明星在长堤先施公司天台音乐茶座抱病演唱《秋坟》时,因劳累过度而吐血倒于台上,香消玉殒,年仅31岁的一代名伶竟成绝唱。由于清贫且债务缠身,小明星死后连安葬费都没有,最后还是由她的门徒李少芳等人义唱筹款来举办丧事。

    作为岭南文化组成部分之一,广义的粤曲,除了粤曲演唱外,还要向大家介绍粤曲另一些曲种。

粤曲中另一个曲种“木鱼”(又称“木鱼歌”)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也是粤剧、粤曲常用的曲牌。演唱时不必伴奏,只用一般刳空了的硬质木头敲击作声,以为节奏。这段木头叫做“木鱼”。因此这种演唱形式称作“唱木鱼”,在明代已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清代至民国初年最兴盛。据史籍载,明代万历年间已出现“木鱼歌”的木刻本。自明、清至民国初年,木鱼歌书流传于民间多达500种、四五千卷,传唱者数以百万计,其中最著名的《花笺记》于1824年、1836年先后被英国学者汤姆斯和德国人辜尔兹译成英文和德文出版。据说,德国大诗人歌德读了《花笺记》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大加赞赏,并评价为“一部伟大的诗篇”。他激动之下,诗兴大发,写下著名诗歌《中德四季与黄昏合咏》十四首。这是中德文化交流的大事,也是岭南文化在海外传播、交流的一段佳话。“木鱼歌”作为粤曲中的一个曲种由外国人翻译出版,流行海外并得到大诗人的赞赏,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英、法、日、俄、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汉学家都在竞相收集、整理被称作“艺术化石”的“木鱼书”,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果。据报刊报道,不久前一位在美国长大的“台山水鱼歌手”竟在白宫获得《美国国家传统奖》。“木鱼书”这一中国岭南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曲艺品种,木鱼声声,花开花落,经历了五六百年之后,正处于濒临消亡,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外国学者如此热衷于“木鱼书”的研究,外国歌者获(中国)传统奖,而在国内的整理研究却处于空白状态。反差如此之大.不能不说是一种奇妙的讽刺。下面再介绍几种粤曲的曲种。

    又称为龙舟歌,是粤曲的另一曲种,清末民初广泛流传于民间。辛亥革命时期广东革命党人常以“龙舟歌”这种艺术形式宣传革命,被称为“政治龙舟”。民间艺术则发挥其即兴创作的才能,以社会新闻为内容随编随唱。

    是粤曲中的一个曲种,也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它还是粤剧粤曲常用的曲牌之一。这曲种历史更加悠久,早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便己形成,一直流行至民国时期。由于它的音乐性较之木鱼、龙舟更强,故为许多民间艺人在舞台上演唱,南音曲调被艺人们转化为粤剧和粤曲演唱的曲牌。南音的著名曲牌《客途秋恨》一直传唱至今,数百年长唱不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粤曲另一曲种“粤讴”。所谓“粤讴”,是在“木鱼”、“南音”的基础上,改变其腔调创造出来的曲种。这是岭南名士冯询、招子庸于清嘉庆年间创作的。1828年招子庸编著的《粤讴》一书在岭南影响较大,流传最广。该书于1904年被英国人克里门蒂(又译作金文泰)译成英文,以《广州情歌》的书名介绍到欧洲。“粤讴”初期一般为女伶、歌妓演唱,后逐渐以通俗文学形式流传于社会。辛亥革命时期岭南革命党人把“粤讴”作为鼓吹革命的宣传形式,在书报上刊登反帝反封建内容的粤讴作品。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港大罢工期间,“粤讴”也发挥过很强的战斗作用。

}

粤曲是流行于广东及广西的粤语并流传到香港、澳门、东南亚和美洲的粤籍华侨聚居地,采用广州方言表演的曲艺品种。

粤曲源于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娘”继承发展趋于成熟;民国时期,开始引进明目的女艺人登台唱曲,粤曲进入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粤曲历经复苏、低潮、再度繁荣的阶段。

粤曲重唱功,讲究声腔艺术,分大喉、平喉、子喉三大类。音乐性强,曲调优美,曲牌板式极为丰富,以梆子、二黄两大腔系为主体,吸收地方歌谣、小曲、小调为辅。表演形式除继承传统的清唱外,还发展了说唱、弹唱、表演唱、小组唱、小合唱等。

2011年5月23日,粤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

据黄日进先生的研究,广东音乐(粤乐)与粤曲、粤剧音乐唱腔的关系很密切,是同一种方言的音乐语言,在音乐和戏曲中的不同运用。“前者是按音乐旋律建构的规律运用,后者是按戏曲曲牌结构的规律运用”。        粤剧吸收了粤曲的木鱼、龙舟、南音、粤讴这四种声腔。粤曲从师娘时期便吸收了粤剧腔调中的梆子、二簧腔系。粤曲吸收了粤剧腔调后,有着重大的发展,其成果又为粤剧所吸收。如粤曲艺人创造的反线中板、乙反中板等板式,“祭塔腔”、“冰云腔”、“燕子楼腔”等专腔都广为粤剧采用;燕燕、张月儿、小明星等粤曲艺人的唱腔广受粤剧艺人钟爱,其精粹对粤剧唱腔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在清代道光初叶,八音班便从粤剧中截取唱段作为粤曲清唱。       民国初年,已有粤乐社不惜重金邀请著名的“师娘”到乐社唱粤曲,由乐社成员担任伴奏。此例一开,不仅是“师娘”,还有粤剧和曲艺的名演员也愿意不取甚至倒贴酬劳到乐社唱曲。       辛亥革命后,粤剧原有的“十大行当”唱腔,逐渐归并为大喉、平喉、子喉三大类。小生从原唱假嗓改为唱真嗓,创造了平喉唱腔。粤剧语言从使用“舞台官话”,改为使用广州方言。基本调从E调渐降为C调。粤剧的这些变革,被粤曲女伶们迅速地全部接受。       20世纪20年代开始陆续有一批“粤乐玩家”被粤剧老倌和粤曲名伶聘请到粤剧班社或曲艺班社担任专业乐师,有些还担任乐队“头架”。大批业余“粤乐玩家”进入职业队伍后,对粤剧、粤曲的唱腔音乐的提高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还把粤乐演奏带上了舞台。所有的粤剧和曲艺班社,吸收粤乐比较流行的曲子,既用作气氛音乐和间场曲,也用作曲谱填词。          粤曲名伶小明星之所以能创造出影响至大的“星腔”流派,离不开梁以忠、陈卓莹等粤乐名家的帮助。粤剧的薛(觉先)派唱腔艺术的形成,也有粤乐“四大天王”之一的尹自重的功劳。        三、虽然粤剧、粤曲、粤乐三者之间的关系异常密切,但在表现形式,审美功能上,三者之间的区别又是非常明显的。三者在各自的发展史上,各有精彩,各有辉煌。 

《黄飞虎反五关》唱念做打样样俱全,图片来源于21cn新闻网

       粤剧是在舞台上演的,除讲究唱、念,还讲究做、打。粤曲本来是在歌坛上唱的,只讲究唱、念,不讲究做、打。粤乐主要是在乐池里奏的,尤为讲究音乐性。粤剧演员称老倌。曲艺演员称唱家。粤乐演奏员称乐手或师傅。按中国艺术系列协会的常规,搞粤剧的入戏剧家协会;搞粤曲的入曲艺家协会;搞粤乐的入音乐家协会。       大学问家王国维曾用“歌舞演故事”五个字来解析戏曲。粤剧也是以唱歌和舞蹈演绎故事的。歌包含唱与念,舞包含做与打。戏曲还是一门特别强调形式美的艺术。一代代的粤剧艺人不但继承而且发展、创造了极为丰富,相当精美的排场和唱腔。这些排场和唱腔在演绎故事中给观众增加了很多美的享受。粤剧观众进剧场,不但是要知道你演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更主要的是要欣赏你怎样用粤剧特有的艺术形式来演绎这个他已经熟悉了的故事。       学习王国维大师的研究方法,是否可以这样说,曲艺是“说唱讲情、事”。粤曲是一个音乐性强,注重听觉艺术的曲种,讲究唱工,不长念表。原来的粤曲清唱,既无化装,亦无动作,唱多白少,不带表演。虽然,后来唱粤曲也时带些表演动作,但主要是说唱,或说人叙事,或抒发情感。粤曲听众特别强调悦耳的,情感宣泄的享受。       粤乐是通过器乐演奏来表现的。粤乐尤其善于从古今中西音乐文化中汲取营养,经过消化和吸收而为己所用,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清晰明快,既具有传统民间音乐韵味,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还具有典型的南中国亚热带风情。粤乐的风格特色绚丽多姿。基本乐器组合就有吹打乐、硬弓、软弓、以本地乐器为核心、以西洋乐器为主等五种。不同的组合演奏不同的乐曲,风采各异。     粤剧,据梁沛锦先生收集研究的剧目数据:至1981年,共有剧目11360个。从剧种的剧目数量来说,这无疑是中国之最,甚至是世界之最。其中民国元年至“五四运动”的9年间,曾演剧目1813个,平均每年210多个;“五四运动”后至抗日战争前的17年间,曾演剧目3617个,平均每年220多个;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的4年间,曾演剧目1030个,平均每年250多个。二十世纪20年代,省港班崛起。在广州,长期稳定的广府戏班超过36班。这些省港班涌现出一批很有造诣的演员;演出的剧目题材时新、广泛、多样;表演艺术博采众长;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从30年代初到四十年代初十年间的“薛马争雄”,他们积极改革粤剧,展开了一系列的革新和竞争。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革命前,“改戏、改人、改制”,使旧粤剧获得新生。推陈出新,创作、改编了大批现代戏,挖掘整理了大批传统戏。广州的“三(文化)宫六(戏)院”夜夜开锣。百花齐放,涌现了《搜书院》、《荆轲》、《十奏严嵩》、《寸金桥》、《金鸡岭》、《关汉卿》、《李香君》、《山乡风云》等经典剧目。 

林榆(右一)为粤剧《山乡风云》排戏,演员为罗品超(左一)、红线女(中)。图片来源于南方日报 

       粤曲,二十世纪的20和30年代是粤曲历史上的全盛时期。这个时期的粤曲曲目来源把过去依赖戏曲班本,改为请专人为女伶撰写粤曲;唱腔艺术、语言使用、基本调调降等,全盘接受了粤剧当时的变革;涌现了张月儿、熊飞影、张琼仙、小明星、徐柳仙、张惠芳等极具影响力的流派代表性人物。        粤乐,二十世纪的20和30年代是粤乐的鼎盛期。这个时期不但粤乐名家辈出,粤乐名作潮涌,而且对外影响迅速扩大。当时,粤乐社扩展至上海、北京、天津、沈阳、西安等大城市。东北地区,也有群众通过放唱片学奏粤乐。据广东几位老一辈音乐家回忆,朱德、叶剑英等老革命家都很喜欢粤乐。抗战时期,他们在延安,兴之所至,就约请几位粤籍青年“开局”。粤乐的传播还扩及海外。有人说,在世界上凡有粤籍华人聚居的地方,都能听到粤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宝莹粤曲独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