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86版拍摄。干嘛每一个演员的动作都演的十分到位?

刚用手机码了几百字的回答因为没电挂了,不过也让我缓和了下情绪重新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说86版,我认为这部剧是建立在民间西游故事基础上的影视创作,和吴承恩写作《西游记》属于同一类工种。也就是说,这部《西游记》是杨洁的,而不是吴承恩的。

谈起86版,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它的创作过程,条件有多么艰苦,主创有多么努力,耗时有多久,这些都是一部成功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而86版《西游记》也正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对于它的讨论前人所述备已。

我特别想谈谈张纪中版《西游记》,准确的来说,是张纪中监制,张建亚导演的《西游记》。不同于86版,这是一部改编自吴承恩小说的改编剧。

先说张纪中,央视三国的制片人之一,主要负责《南征北战》部分的拍摄,曾带领剧组深入不毛,克服当时云南的恶劣环境,完成了任务。他也因此声名鹊起,后来又做了央视《水浒传》的制片人。这是他担任制片人为数不多不被黑的三部之二,还有一部是金庸剧《天龙八部》。而他其余的作品之所以被黑,大体原因无非是选角不当,风格出挑。但他的剧有两点好,投资大,尊重原著。

再说张建亚,据说是中国特效第一人。这个第一人不是说他特效做的好,而是说做的早。他在微缩模型这一块应该是搞的不错的,以前看他的《紧急迫降》、《东方巨港》(是这个名吧?)觉的很逼真。而从他导的《贞观之治》来看,他也是个很严谨的人。他曾经筹拍过一部《大闹天宫》,据说章金莱(六小龄童)因为觉得特技限制了表演而拒演。而这部电影最终因为资金问题流产,导致中国内地当时唯一一家特效公司破产。

《大闹天宫》的立项制作和《侏罗纪公园》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后者正式开启了好莱坞的特效大片时代,而前者的流产却是当时的中国影人谈特效色变,直到02年的《英雄》,中国电影才迎来了她的大片时代。我常常想,如果当时这部电影成功了,中国电影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当这两个人凑一块拍《西游记》时,我想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一个能拉投资,一个懂特技,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人都尊重原著,都有一个西游梦,这点很重要!

我第一次看到他们的设计图出来时,是非常震惊的。但随着我一张张的看下去,赞叹的声音变弱了,发热的脑袋降温了,因为我越看越情楚,这些设计图终究只能是设计图,它们不可能被还原成角色,被拍摄成功。不要说是在09年,不要说是在电视界,就算是在当今中国的电影圈,以中国电影的工业水准,也无法胜任。

我之所以一开始对该版抱有希望,就是因为张建亚懂特效,他应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用电脑做,什么要用特效化妆,古法特技来做。但从公布的设计图来看。这些大多需要电脑特效来做,而这恰恰是中国影视界的死穴。 而解决的方法也简单,就是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不求有多炫,只求在能力范围内尽量还原,大不了武戏文拍,能静态就别动态,以张建亚的能力,我想应该是能做到的。 然而却并没有,为什么?因为那些技术难点还有另一个名字,噱头。想想那长到肉上的铠甲,是不是很酷! 所以后来我看到剧组某设计因为技术难度搁浅的新闻就见怪不怪了。

该片的成片是在10年放出的,而一年前,它的第一版片花放出时,惊艳了一大片人,包括我。 虽然在之前我就有了不好的预感,但看到第一版片花时,我不得不想,可能其实还不错哦!然后是第二版,第三版,每一版预告片我都看了无数遍,这他妈才是我要看的西游记!

可我当时不知道,在影视界,预告片和正片是他妈的两回事! 当二张版《西游记》正式播出时,我看到了几百万从好莱坞进口的面具头套,可惜资金不够导致效果参差不齐,有时表情丰富,而更多的时候面瘫。我看到了张建亚擅长的实体特技,但更看到了道具的粗糙。我看到了几百万租用机器做出的分身,也看到了本可以避免的特技滥用。我一直搞不明白,明明大家以前拍了几十年实景,为什么这几年都跟绿幕耗上了。都是专业的,那末假你们难道看不出来?不,你们看的出来。

其实我很想对该版进行一些肯定,它的确有亮点,但我不能,因为别的作品是美好里面有瑕疵,而这部剧是糟粕里面有亮点。它的优点离不开它的创作者,它的缺点却不仅是因为创作者。

这部剧最初是要分成两部拍的,我想如果当初这样做了,一亿的投资拍半部,质量应该会好很多。但是由于一些因素,创作者妥协了,这是他们第二次妥协,第一次是推倒不能实现的设计。我前面说过《西游记》是他们二人的梦想,而梦想是不能妥协的。我不由的想起了杨洁她们那些人,如果张建亚和张纪中能像杨洁一样坚持,结局也会不一样。但事实是张纪中和张建亚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在他们年轻时,也曾这样坚持过。为什么不名一文的时候能做到的事,功成名就后却做不到了?

二张版《西游记》是一个纠结的产物,它既能看出努力,又能看出浮夸,能看出梦想,也能看出现实。它反应的可能正是张建亚和张纪中这一代影视人所遭遇的困境,面对目前的影视圈现状,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这个社会如今太浮躁了,噱头比努力更重要,以前的人一步步爬上的高度,现在只需要炒炒就能达到。但这二者真的一样吗?大家心里都清楚,只不过大家都堕落了。

}

西游记已故演员-你还知道他们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吗!?《西游记》不光在首播时掀起了一轮收视狂潮,还以极高的重播率在电视荧屏上出现,成为几代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

  每年的12日是86版《西游记》里的“沙师弟”闫怀礼离开人世的日子,网络掀起了一股怀旧风,网友们纷纷怀念起了那些年一起看《西游记》的时光。其实,除了闫怀礼,86版《西游记》中的这些明星也都已去世,追剧追了30年,如今只能在荧幕上怀念他们了。

  铁牛原名杨锡业,男,1922年出生,山东掖县人,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在从影期间,多扮演士兵、工人等形象。在黑白电影《南征北战》中,铁牛饰演一个胖墩墩的战士“小胖子”。曾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弥勒佛,成为经典

  程之(1926年—1995年),原名会春、春荪,祖籍湖南宁乡,1926年2月3日出生于湖北武昌,1928年随祖父举家迁至上海定居。他精通诗词、书画、篆刻,是一位难得的奇才,曾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拍摄出许多优秀的影片。1995年2月14日因病去世,享年69岁。

  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我国著名小品、评剧表演艺术家,深受观众爱戴。2000年7月17日早晨7时30分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王凤霞,女,(1955年12月5日-1993年11月5日),吉林省京剧院演员,1993年11月5日逝世,享年38岁。

  万馥香,1941年7月出生在江苏省吴县东山镇(今属苏州市),一级演员。1994年11月8日,万馥香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3岁。

  黄斐,著名电影演员。解放后,曾参与过抗战演出队的他最终选择了当演员,演了一辈子的戏。还在陈凯歌导演的经典之作《霸王别姬》中扮演其中的一位师傅等等。1999年患病不治逝世。

  李鸿昌,1930年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李鸿昌先生从艺50余年,担任《西游记》、《高山下的花环》、《狄公案》等十几部电视剧的制片主任和演员,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2003年2月12日早8时,因病医治无效,李鸿昌在济南病逝,享年73岁。

  王夫棠,(曾用名:王福堂)1932年1月出生于河南南阳西枣园村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经受了放羊、务工等苦难生活的磨砺,1949年5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第四野战军211师侦察员,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2005年12月1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游记第四十五回概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