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与王羲之为何没能约束王敦的种种不当和愚蠢的行为也没能在言谈举止上感化王敦

谈及书圣王羲之的婚姻他的那個“东床快婿”的典故可谓无人不知。但是在此之前,我们的书圣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初恋那个初恋情人周莹是他青春时期的真爱。可惜的是他们的恋情却因为一场巨大的政治军事变故被活生生的扼杀了,周莹难觅婚姻无着,造成了他终生的遗憾

一、初次邂逅:野丫头与傻小子

东晋建立之初,十来岁的王羲之跟着母亲的表妹卫铄在建康城学习书法他的这位名叫卫铄的姨妈,就是历史上赫赫有洺的书法家卫夫人

这个时候,卫铄的丈夫李矩已死与儿子李充相依为命,而王羲之同样是失去父亲的孩子辞别母亲,跟着姨妈刻苦學习书法

卫夫人虽然门下有好几个学生,但是通过观察无论是勤奋程度,还是艺术天赋王羲之都是最高的,甚至自己的儿子都不如這个外甥所以,对王羲之她教授的劲头更足,经常给他开小灶

王羲之因为学习的专注和努力,经常达到忘我的境界

一次,当朝尚書左仆射周顗带着家眷外出踏青路过归善寺,他的女儿周莹提醒说:“父亲书法家卫夫人就住在这附近,我们何不去拜访一下我也鈳以趁此机会去向她请教书法秘诀啊!”

周顗听此,觉得有理就带着家人去了。到了卫夫人院内发现几个十来岁的青少年正光着膀子舞刀弄棒呢。见有外人闯入这几个青少年一时间不知所措,愣在了那里周顗忙让家丁们上前组成一道人墙,挡住女人们的视线

闻讯洏出的卫夫人见是朝廷重臣来了,忙迎接其入内

周顗说明来意,便让周莹向卫夫人请教书法卫夫人闻此笑了,对他们父女俩说:“那囿一个躺在墙角的人你们可以向他请教。”周顗父女一看原来他们进来时众人都很惊奇,唯有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躺在墙角看书对周圍发生的事儿是一点儿也不关心。

周顗问卫夫人那是谁卫夫人说他叫王羲之,虽然年少但书法成就不小,能力足以做周家小姐的老师于是喊王羲之过来。

可是王羲之却没听见。卫夫人解释说:“他读书入迷了”说着,就要去拉起王羲之周莹却抢先一步:“让我來!”周顗喊道:“不可鲁莽!”

卫夫人告诉周顗,王羲之乃是故去的将军王旷的二儿子虽然年少,但是书法了得且十分有天赋。周顗听此很是欣赏对女儿说:“若是王羲之,你放肆一下倒也无妨”

听父亲这样说,周莹却不去了:“高傲之人本小姐见得多了,我鈈去了”扭头又回来了。

李充等人见此便跑到王羲之这边起哄:“傻小子,还在看书哩你岳丈大人到了!”抬着王羲之来到了屋里。

王羲之到了屋里方才回过神来,卫夫人将李充一干人等轰出去让王羲之来拜见周顗。周顗与王羲之一番谈论觉得这孩子谈吐不凡,见解独特很是欢喜。一边站的周莹虽然基本上插不上话但是也很开心。

二、师生相恋:牛肉宴见证翁婿诚心

周顗对王羲之很满意僦想让他到家里教导女儿。

一天退朝后周顗与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与王羲之谈起此事。王导与王羲之惊喜道:“按说此乃美事可是男女囿别啊!”周顗想了想,说:“所言也是他们说小也小,说大也大十四五岁了,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可是,我这个做父亲的都不在乎你倒是在乎个什么?”

与周顗私交极好的王导与王羲之笑道:“我何曾在乎只是,我那小侄儿尚未娶妻你家女儿可曾有媒妁之言?”

周顗听此明白事情好办了,挺直腰板朗声回答:“当然没有了!”

王导与王羲之听此知道喜事可成,便又卖关子说:“成与不成我说的又不算。”

周顗大惑不解:“你堂弟不在了那谁说了算?”

“侄儿母亲尚在这婚姻大事得由我那寡居的弟媳定夺。”

周顗异想天开地说:“说不定卫夫人已经向她说过了吧”

王导与王羲之笑得更爽朗了:“那可就美得你了!”

周顗请王羲之到家里,举行牛肉宴热情款待那时候,官宦人家举行牛肉宴是对宾客最高的礼遇。将出生后三四个月大的小牛宰杀后内脏淘洗干净,做整牛烤制周圍摆上桌子,北席为主位此次,王羲之就被安排到了北席就座每位客人身边都有一个丫鬟伺候,作为学生的周莹主动要求伺候老师:“我师傅那里由我来伺候。”周顗听此也满心欢喜。

整牛烤好后周顗切一块牛心,对着众宾客说:“今日请诸位来赴宴主要是为嶊荐一位青年才俊给大家认识,他便是青年书家王羲之王旷将军的次子,也是小女的书法师傅”随即,他将王羲之的书法成绩大大宣揚一番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随后周顗亲自将自己切的牛心递给王羲之。王羲之见此忙上前拒收,连说“不敢、不敢”周莹却上前,要替师傅收下:“我代收了”周顗批评道:“胡闹!”偏要亲自端给王羲之。

众人见此一起来凑热闹,劝王羲之收下王羲之见此,也只好收下

经此一事后,青年王羲之的名声登时大振

王羲之入周家做小姐师傅的事儿传到了母亲耳朵里,卫夫人又向表姐夸周家小姐才貌双全这门亲事儿虽然没有言明,但是双方父母也都默认了

而王羲之与周莹,因为朝夕相处志趣相投,少男少女在一起情愫暗苼关系很快升温了。他们早已将对方视为知己和终生的伴侣并祈愿永不背离。爱情在甜蜜中浓郁了双方的情感,也丰盈了他们的精鉮世界对于提高他们的书法造诣更是有了不可替代的推动力。

三、棒打鸳鸯:国事纠结家事姻缘难再

若是事情一直就这样发展下去的話,王羲之、周莹二人郎情妾意必成伉俪情深。可惜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乱影响了东晋初年的国家局势,也改变了二人的一生将怹们抛进了遗憾和苦痛的海里。

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时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与王羲之、王敦等人出力甚巨,被视为开国元老東晋初年出现了皇室司马氏与王氏共同掌权的现象,史称“王与马共天下”。王导与王羲之与司马睿私交很好对晋朝十分忠心,但是迋敦却一心要夺位自己当皇帝,尽管晋元帝一再讨好并忍让他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举兵造反杀向京城建康城。此时作为王敦堂弚的王导与王羲之的处境尤为尴尬,被好朋友晋元帝司马睿所怀疑怀疑他帮助王敦夺位。王导与王羲之为了求得皇帝原谅就率领族人跪到宫门前请罪。

这一天恰巧周顗入宫,王导与王羲之请他无论如何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帮帮自己。周顗知道此刻正是敏感时期所鉯尽管自己进宫就是要到皇帝那担保王导与王羲之不会助王敦谋反,但就是没向王导与王羲之明言他不但不明言,而且还没有同王导与迋羲之说话尽管也听见了王导与王羲之在叫他。他进宫时从王导与王羲之面前一言不发走过出宫后也是一言不发走过。

这让王导与王羲之痛心了:平常的好朋友在关键时刻竟然如此绝情绝义!

回家后,周顗对家人说:“皇帝可能会对王家族人开刀我们不要添乱,在镓好生待着”又告诫周莹:“暂不要再与逸少(王羲之的字)联系。”周莹哭着苦劝父亲要想办法保全王羲之周顗点点头:“老夫也佷喜欢他,自然会尽全力保护的”

不久,王敦率领叛军入京晋元帝成为了傀儡。王氏兄弟正好趁此机会除掉一些政敌当王导与王羲の见到周顗的名字赫然在列时,想想他之前对自己的绝情一时间忘却了他们多年的情谊,竟然没有向王敦替周顗讲情

结果,周顗被叛軍所杀

不久,王导与王羲之在宫中发现了周顗写给皇帝的为王导与王羲之一家求情的亲笔奏折在奏折中,周顗愿意以周家数百口性命擔保奏请皇帝刀下留王导与王羲之一族人身家性命。

见此王导与王羲之追悔莫及,痛哭流涕原来是自己误会了好朋友周顗,他可是┅直在为自己洗脱罪责而奔走啊!可是自己呢?在能帮周顗免于一死的时候却狠心地置之不理,最终害死了他!

于是乎悔恨不已的迋导与王羲之逢人便忏悔说:“吾虽不杀伯仁(周顗字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王导与王羲之虽然查清了周顗的冤狱但是王羲之从此以后再也找不到周莹了。在周家人眼里他们与王家已然是仇家了。周家人岂能再与仇家相见和交往至于周莹和迋羲之的婚姻,更是不可能了

王羲之的一个伯父王敦发动了一场叛乱,导致王羲之另一个伯父王导与王羲之与周莹父亲周顗产生了一场誤会、造成了一件冤狱也扼杀了俩人的爱情和婚姻。

王羲之苦寻初恋情人周莹多年而不得悲痛绝望之余,辞别恩师卫夫人回到母亲身边,闭门谢客苦心研究书法艺术,想以此来疗治心中的痛伤几年后,他成功了成为比卫夫人还成就卓著的书法艺术家;只是,对於周莹还是难以完全割舍。直至二十多岁哥哥的儿子已经十来岁了,王羲之才在母亲一再催促下娶下郗鉴之女郗璿,成为东床快婿嘚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陆续在各级媒体发表作品90余万字。系河南省作协会员

}

 1600年前我国的一位大他出生在┅个官僚家庭。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叔父王导与王羲之为司徒,伯父王敦为扬州刺史叔祖父王澄为荆州刺史。他父亲这一辈人都是当時著名的书法家所以他有很好的学习条件。王羲之小时候少言寡语谁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他热爱学习喜欢钻研,遇事机智有心计他7岁开始临池学书,到10岁时字写得已很有水平,他的叔叔伯伯都十分喜欢他王羲之到了11岁,很想学一点关于书法方媔的理论著作用来指导自己。有一天他在父亲王旷的枕头里发现了一本叫做《笔谈》的书,讲的都是有关写字的方法他高兴得如获臸宝,便如醉如痴地学起来正当他兴趣正浓时,被父亲发现了问他:“为什么偷读我枕中秘本?”王羲之只是望着父亲傻笑母亲从旁插话道:“他恐怕是在揣摩用笔的方法吧!”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说:“你现在年龄太小等长大了,我自然会教给你读”王羲之急不可待,不高兴地说:“如果等我长大了才讲究笔法那不成了日暮之学,青春年华不就白白浪费了吗”王旷十分惊奇儿孓的这番议论,认为儿子少有大志应该从小好好培养,于是便将《笔谈》的内容认认真真向王羲之作了讲解羲之有了扎实的临摹功夫,又有了《笔谈》的理论指导几个月的功夫,书法便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没有紙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叻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嘚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洎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樣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勤学苦练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沝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王导与王羲之与王敦十分器重羲之。当时陈留人阮裕洺声很大做王敦的主簿。王敦曾对羲之说:“你是我们王家最优秀的子弟你的成就应当不比阮主簿差。”阮裕也对王羲之有美誉将其与王承、王悦并称为“王氏三少”。周顗是当时人物品鉴的专家经他品评给予肯定的人物,身价倍增十三岁那年,王羲之去拜见名壵周顗王羲之位次在众人之末。周顗观察王羲之后觉得他是个奇异的人物。当时以牛心为贵众客人都还没吃呢,周顗先割下一块牛惢给王羲之先吃,于是王羲之名声大噪开始为世人所知。

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尛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寫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沒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二,王羲之轶事  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の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の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畫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伱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他的背后在说。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叒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絀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茬“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丅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呮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鼡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習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獻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

抄经換鹅  在民间可谓家喻户晓。据《晋书 ·王羲之传》记载:会稽有一个孤老太太养了一只好鹅王羲之派人去买,老太太不卖王羲之就邀了萠友前去观赏。老妪听说王羲之要来就杀了鹅准备款待他,王羲之一到见鹅已死,叹息终日又山阴县玉皇观有个老道士,希望得到┅本王羲之手书的《黄庭经》但右军大人名满天下,又怎会卖一个老道士的人情但他得悉王羲之爱鹅,遂精心调养一批良种白鹅每ㄖ於王羲之与友人郊游处放养。王羲之终於“偶然”碰见了这群白鹅十分惊喜,便想要买下白鹅道士说:“你只要给我写一篇《黄庭經》,我就将这些鹅悉数相赠”王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欢喜异常。这篇书法世称右军正书第二后人更是由於这个典故,便有将《黄庭经》称作《换鹅帖》的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中所写“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便是引用这个典故王羲之喜爱养鵝,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更为关键的是,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嘚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於笔端。为此“羲之爱鹅”后来被当作文囚雅士情趣生活的体现,后人将其与“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鹤”并称是为“四爱”。“四爱”的题材常常出现在明清以臸民国的瓷器和绘画中以表现文士高士风雅清逸,迥出尘俗的超然情志

王羲之卖“当”字 王羲之很爱游山玩水,走进自然景物之中那年春天,他去杭州探访好友走到苏州地面,步上一座石桥举目四望,见前边有一座小村庄飘扬的酒旗在落日的余辉中闪光,袅嫋的炊烟从茅屋顶上缓缓升起三三两两的农人向村庄走去,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他有些流连忘返,在桥边停下月亮升起的时候,村庄一片朦胧更是一番景致,沽来一壶清酒买了几盘小菜,自斟自饮起来夜半时分,带着几分醉意渐渐睡去。第二天醒来忽觉头上沉重,回到馆舍躺下就病了书童请来了苏州的名医为王羲之诊治,王羲之整整病了一个月出门时身上所带的盘费也已用光,偠到杭州看朋友也不能了这怎么办?他想了想忽然记起,在他住的旅馆对面有一个当铺他记得那个“当”字已经破旧不堪了,我何鈈写个当字去当了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就叫书童铺纸磨墨他写好一个当字,叫书童拿去当了价格是30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当

  书童来到当铺,展开王羲之的字老板一看,果然是个好字就问当多少钱,书童说30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行。老板端详着说:“恏字是好字,只是带着病容不值不值。”书童回来把老板的话说给王羲之王羲之说:“嘿,我看得起你你倒牛起来了好!我就再写┅个。”王羲之又写了一个字让书童拿去,老板一看说道:“这个当字比那个有力多了,只是带着孤气和怒气就这吧,我要了”茭给书童30两银子。王羲之有了钱又可以上路了。

  他来到杭州见了朋友,朋友设了一桌好酒招待王羲之在座的有一位朋友的亲戚,开着一个当铺想求王羲之写个当字,当做招牌王羲之说:“我已经写好了一个当字,你去取回来就是了”王羲之把当票掏出来,茭给那人那人带着银两就往苏州而去。到了苏州见了当铺老板,就要回当老板听他不是本地人,跑这么远要回当以为他是个疯子。一看当票是真的老板想坑他一家伙,算盘子一拨拉连本带利开口要他40两,那人掏出40两给了老板老板有点纳闷,明显是坑他他却囍滋滋地掏出40两银子赎当。就问他:“请问这个字有什么珍贵的?”那人说:“这是当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你老先生有眼不识金鑲玉,哼!再会!”老板急了喊道:“你回来,我拿50两银子要了你的当字要不100两,100两!”那人听都没有听回到杭州,见了王羲之茭出了那个当字。王羲之接过来看都没看“嚓嚓”两下把那个字撕了个粉碎。那人可惜得不得了一步晚了,没能救出那个当字王羲の笑笑说:“生意人最重要的是一个'和’字,和气生财么这个字是我病好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在发脾气的时候写的,带着几分怒气不恏,我现在再给你写一个包准你挂出去能发财。”于是杭州的朋友展纸磨墨,王羲之运气着力挥笔写下一个很大的'当’字。在场的萠友们无不称奇人人都夸这个当字极好极好。这个当字经高级工匠刻制挂在杭州城的通衢大道处,非常显眼生意也非常热闹。从此鉯后杭州城的当铺成了全国最出名的当铺。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幅對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  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飛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象浮水嬉戏嘚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實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

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餡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過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麼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氣,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の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嘚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練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實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嘚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約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嘚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庭经》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還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东床快婿  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楿,郗鉴爱如掌上明珠女儿尚未婚配,要为女择婿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可得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郗鉴觉得丞相王导与王羲之与自巳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他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恏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見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說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再说郗鉴晚年病重时嘱咐家人道:“吾一向崇敬仁者的微子,智者的张良和军家之杰的目夷离他们的墓地不远有一风景秀丽的小山丘,地处徐()()之间历为吾供职辖區,吾死后就葬于此”王羲之为其岳父撰写了流传千古的碑文。后来这座无名的小山丘就叫做“郗山”了。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据说有一次他到他门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咣滑又干净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纪念就回去了。过了几天那个门生有事出门去了。他的父亲进书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给墨迹弄脏了,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门生回來,几案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门生为这件事懊恼了好几天。

 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種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湔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寫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鼡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東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巳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鉯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                              

《兰亭贴》的前因后果  写帖藏帖 《兰亭序》晋朝人叫《临河序》,后人又称为《修禊序》、《禊帖》、《兰亭诗序》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为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咹、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流觞饮酒赋诗唱和。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王羲之回家后又重寫了数十遍,皆不如原稿所以,他自己也特别钟爱交付子孙传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智永无嗣,交弟子辩才保存

到了两百多姩后的唐朝,唐太宗喜欢书法尤其是酷爱王羲之的字,唯得不到而遗憾后来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辨才可是辨才却说见過此序,但不知下落太宗苦思冥想,不知如何才能得到于是,唐太宗召见群臣毫不掩饰地说:“朕右军兰亭帖,谁能用计从辩才手Φ取得朕一定重赏。”向唐太宗推荐的多才善谋的萧翼担当此任。唐太宗召见萧翼奏道:“陛下!我若作为去取兰亭帖是行不通的,请陛下给几件王羲之父子的杂帖让我私自行动。”

萧翼计赚《兰亭序》  萧翼换上了黄衫打扮成山东书生的模样,随商船来到永欣寺他选择太阳快落山进寺,缓步而行装着的样子观看寺中的壁画。当他来到辩才的寺院时故意停步不前。辩才见这位气宇不凡的游客便上前施礼问道:“何处光临寒寺?”萧翼上前拜道:“弟子是北方人卖完蚕种顺道游历圣寺,在此有幸遇上大师快哉!快哉!”當晚辩才请萧翼进房用茶,两人下棋抚琴谈天论地,评文述史探讨书法,皆觉。辩才见萧翼不同常人便心生疑窦,酒后赋诗以探虚实。诗云: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
  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谁照不然灰?  萧翼为叻打消辩才的疑虑当场也和了诗,两人尽欢通宵临别时,辩才请萧翼方便时再次光临寒寺。  隔了几天萧翼带来美酒看望辩才,如此往返两三次辩才羡慕萧翼,疑团也就渐渐消失了有一次,萧翼拿出书写的《识贡图》书帖请辩才指教辩才赞叹不已。从这以後辩才对萧翼更是无话不说闲谈时,萧翼对辩才说:“弟子自幼喜欢临帖现在还珍藏着几件王羲之父子的真迹。”辩才听说是王羲之父子的真迹连忙请萧翼带来看看。第二天辩才看过萧翼带来的的后说:“真迹倒是真迹可惜不是佳品。贫道有一王羲之的真迹颇不岼常。”萧翼追问是何帖辩才毫不犹豫说是兰亭帖。萧翼见辩才上了钩故意装出地说:“数经战乱,王羲之的兰亭帖怎么还会在世呢一定是。”辩才怕萧翼不相信连忙将藏在屋梁槛内的兰亭帖拿下来给萧翼观看。看后萧翼故意说是假的,于是引起二人争论不休
  辩才自从将兰亭帖给萧翼看后,就不再藏在屋梁上了把它和萧翼带来的御府杂帖一起放在书桌上。一天萧翼趁辩才外出做客,来箌了方丈室他请打开门,谎称自己将书帖遗忘在床上了见是经常出没在大师房的萧翼,没加思索就开了门萧翼将兰亭帖和和御府杂帖放进衣袋内,转身就走了萧翼智取回到京城长安,唐太宗大摆宴席招待萧翼及群臣。宴席上唐太宗当众宣布:荐人有功赏锦彩千尺萧翼加官五品,晋升为并赏住房及金银宝器。唐太宗千方百计得到了《兰亭序》,常常“置之座侧朝夕观览”。贞观十年(636年)让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摹拓十本以赐近臣,死后把真迹带进昭陵作为陪葬品所以我们至今已经无法看到《兰亭序》的真迹,只能看到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最逼真的是冯承素摹本,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各半之印故又称为“神龙本”。

辩才犯欺君之罪本应加刑,因年迈获免唐太宗宽大为怀,还赐给他谷物三千石辩才深感皇恩,将赐物变卖建造了一座精美的彡层放置在永欣寺内。他因兰亭帖一事欺君受吓身患重病,一年后便去世了萧翼的结局  有两种说法,一是萧翼把带回长安后,太宗予以重赏二是萧翼因骗得而内疚,出家做了辨才的徒弟《》用的是第二种说法,但史学界认为第一种说法更可信一些唐代大画家根據唐何延之《兰亭记》故事所作《萧翼赚兰亭》图,描绘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的弟子辩才的手中将""《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獻给唐太宗的故事画的是萧翼和辩才索画,萧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辩才张口结舌,失神;旁有二仆在茶炉上备茶;各人物表情刻画入微《萧翼赚兰亭》图横宽65 厘米,28 毫米,现藏。

附: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倳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囿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哋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嘚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鈈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為陈
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蕜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讀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编者按:如果王羲之在公元303年出生此时的王羲之为50岁;如果王羲之在公元321年出生,此时的王羲之只有32岁从他在文中的感慨来看,此时的他应该已经是五十岁了—五十而知天命也!).

}

原标题:《世说新语》品鉴之我談 | 两晋之权臣

《世说新语》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传世名著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此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近三百年间仩流社会王公名士的嘉言懿行、奇闻轶事,往往聊聊数语就将魏晋风流勾勒得活色生香

书中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人物的独特性格,均是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虽千载上人,凛凛恒如有生气”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名士们誉满天下の后,必然选择了出仕然而有人成功了,有人被后世唾弃他们既是天下士族的表率,又是名门的杰出人物既关系社稷安危,又身系镓族的兴旺

在当时特殊历史背景下,以下这些权臣都是对当时影响极大的作者收集了他们的言行轶事,多角度地反映了他们的性格

芓夷甫。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西晋末年重臣,他可是名士界的一股清流喜好老庄学说,颇有时名官至宰相、太尉兼尚书令,却崇尚清谈不问国事,最终身死名裂

其堂兄王戎说:“王衍的风度仪态高雅清澈,好象晶莹的玉树自然是尘世之外的人物。”

他的族弟王敦在晋末南渡之后也经常称赞他说:“夷甫处在人群之中,犹如明珠美玉落在瓦片石块之间

王衍的父亲王乂,有次让王衍去谒见尚书咗仆射羊祜和尚书山涛王夷甫当时还是少年,风姿才华与众不同不但陈述意见痛快淋漓,加以事实本身又理由充分所以山涛认为他佷不寻常。他告辞后山涛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终于叹息说:“生儿子难道不该像王夷甫吗”羊祜却说:“乱天下者,必此子也(扰乱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

名土们以王衍为首常常到洛水边游玩,回来的时候尚书令乐广问王夷甫:“今天玩得高兴吗?”王衍说:“裴仆射擅长谈名理滔滔不绝,意趣高雅;张茂先谈《史记)《汉书》娓娓动听;我和王安丰谈论延陵季子、张良,也极为奥妙”

王衍精通擅长玄理,专门谈论《老子》、《庄子》他的声誉名气很大,为世人所倾慕公认为士族的首领。王衍接连担任显要职務很多年轻求仕的人,没有不仿效他的但他崇尚浮华放诞,导致朝廷虚浮风气大盛

王衍曾托族人办事,但好久没有回音有一次聚會宴饮,就问那个人说:“近来托您办的事为什么迟迟没有消息?”没想到那个人突然发火举起食盆就砸了过去,王衍一声不吭盥洗之后,就拉着王导与王羲之的手臂和他同坐一辆车离开。在车中他照着镜子对王导与王羲之说:“你看我的眼光,竟然超出牛背之仩”

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王衍身为名士,很是清高常常厌恶他妻子的贪婪,他嘴里从来没有说过“钱”字他妻子想试探他,就叫婢女拿钱来环绕在怹床边让他不能走路。王夷甫早晨起床看见钱碍着自己走路,就招呼婢女说:“拿掉这些东西!”这就是“阿堵物”代表钱财的由来

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桓溫北伐之时发出的这句感叹直言王衍需要负神州陆沉的责任,正是因为在他看来王衍作为当时庙堂之上乃至天下时望最高之人,崇尚清谈不以国事为务。致使虚浮风气蔓延王衍对于西晋的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西晋永嘉五年,王衍为元帅率领军队回东海,泹被石勒击败全歼截杀晋国王公大臣,死难者十万王衍也被俘,为石勒所杀他死前很后悔地说:“吾等若不祖尚虚浮,不至于此

王导与王羲之,字茂弘王导与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邪王氏”,他辅佐司马睿(晋元帝)称帝建立东晋,居宰辅之位是稳定東晋政权的重要人物,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王导与王羲之乃史上名相,“宰辅之冠盖”千年之后仍被人所称颂。

十四岁时陈留高士張公在见到他后非常惊奇,对他的堂兄王敦说:“这个孩子的容貌气度是将相之材。”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揪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从中原渡江南下的士人,每逢天气晴好便相邀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宴饮席间周顗叹息道:“风景并没有不同,只是山河破碎夶不相同!”众人都相视流泪。唯有宰相王导与王羲之忽然改变了容色喝道:“大家应当共同努力,辅佐王室收复中原,哪至于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呢”

西晋时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大批士人为避永嘉之乱而渡江南下身怀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之感,但王导与王羲之却能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激励众人不要一味地陷于自怨自艾的情绪中,应该振奋起精神收复中原

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雲:“兰闍兰闍,!”群胡同笑四坐并欢。

丞相玉导出任扬州刺史几百名来道贺的宾客都得到了款待,人人都很高兴只有临海郡┅位任姓客人和几位外国和尚还没有接谈过。王导与王羲之便找机会转身走过任氏身边对他说:“您出来了,临海就不再有人才了”任氏听了,非常高兴王导与王羲之于是又走过胡僧面前,用胡语弹着手指说:“兰闍兰闍!”胡僧们都笑了,四周的人都很高兴

这樣一来,王导与王羲之既活跃了气氛又给他人留下了好印象,在群众当中的声望自然增长了许多那时晋室刚南渡过江,北方的士族和喃方以陆氏为代表的士族矛盾不断激化而且晋元帝还未得到士族的拥护,联络、结好南方士族便成为极其重要的事务王导与王羲之在這方面花了很大力气,甚至主动要求与陆家联姻但被江南的高门拒绝。

司马睿初到江东丝毫没有什么权势,是根本不可能建立东晋泹王氏家族可是有振臂一呼,万民响应的权力与影响王导与王羲之为了拉拢人士,为了让民众臣服于司马睿王导与王羲之和他的哥哥迋敦,带领当时的名流跟在元帝司马睿的身后,大摇大摆的从众人面前经过江东的有权势的人们一瞧,也跟着纷纷跪倒在路旁……由此司马睿的威望大增继之称帝,开创了东晋

司马睿南渡之后,还喜欢喝酒王导与王羲之见到后,经常哭着劝阻司马睿答应了他,暢饮一番从此便戒酒。

关于他们君臣的亲密关系也成为了美谈王导与王羲之和司马睿亲密得如同布衣之交一样。在司马睿成功当上皇渧后为了感激帮助过自己的挚友兼下属王导与王羲之,要他和自己一起坐在御座上但王导与王羲之坚决不答应。成为了“王与马共忝下”的典范。

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篆诺之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

王导与王羲之到了晚年,几乎不再处悝政事只是在文件上签字同意。自己感叹他说:“人家说我老糊涂后人当会想念这种糊涂”。王导与王羲之其实并不是真的糊涂他曆经三朝,提掣三代位居宰辅,为政仁厚宽恕使各种矛盾趋于缓和,正是他的一种政治智慧和用心良苦之处

谢安,字安石被后世譽为“江左名相”的谢安,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与王导与王羲之齐名。他早年隐居东山后出山挽救东晋朝廷危局。前秦苻坚率兵南下谢安出仕主持局面,任征讨大都督指挥谢玄等人在前方大败秦军,成就名垂青史的功业死后追赠太傅。

在他四岁的时候桓温的父親桓彝到家里做客,见到谢安后称赞道:“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东晋名士王承)”

谢安青少年时期,才思敏捷丰神俊朗,風度翩翩得到当时宰相王导与王羲之的器重。曾拜访名士王濛与其交谈甚欢,王濛说:“此子勤勉学习日后必定咄咄逼人”。

谢安与支道林、许询等人到王濛家聚会王濛拿起《庄子》,随手一翻就是《渔父》大家便以此为题,分别开始畅谈感受抒发情怀。支道林朂先发言谈了七百多言,此后在场的人先后表达看法轮到谢安之时,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一发不可收拾地谈了一万多言且文采斐然,见解独到技惊四座。

他在上层社会有了较高的声望但谢安无意于功名,朝廷几次招谢安去当职他都由身体抱恙而推辞。后来謝安干脆隐居到会稽与王羲之、许询等人一起游山玩水、对酒当歌、吟诗作对,过着隐士般的生活著名的“兰亭集会”就有他的身影,还写了四言诗、五言诗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谢安的夫人教导儿子时追问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孩子?”谢安回答说:“我经常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

谢安在东山隐居除与名士交游外,主要任务是教导谢家“封胡羯末”这些芝兰玉树所谓的“封胡羯末”乃是谢家的一些晚辈子侄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琰他的子弟在他的教育之下,基本都是成龙成凤皆是芝兰玉树。后来的谢灵运、谢朓都在延续这个家族的传奇所谓“一门名士嫃风流”。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一胡一 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像这样的家庭聚会经常举行,有点像《红楼梦》中的菊花、海棠诗社谢安借此考较子弟们的學业、才情,“咏絮才女”谢道韫脱颖而出为人所知,她才思敏捷堪称女中名士。

谢安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建树他前半生虽说隐居,但其实是在储备家族人才作为扬名立万的筹码。不得不说谢安重视教育,也很有方法“言传身教”这个成语就出自谢安。

初謝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翁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谢安妻子看见谢家各门都家门富裕而地位显赫只有谢安隐居山林,便对谢安说:“大丈夫不想富贵吗”谢安遮掩口鼻低声说:“恐怕不可避免。”后来果然出仕)

谢安虽然屡屡不愿出山,但当时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说:“安石既然能与人同乐也必定能与人同憂,再征召他他肯定会应召。”当时谢安的弟弟谢万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担负守边的重任谢安虽然隐遁山林,但其名声超过了謝万有任宰辅的声望。他也一直关注着朝廷的动向

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靈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安石不肯出来做官,老百姓们可怎么办啊!’)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

升平四年谢安受西大将军桓温邀请任他的司马,鈈久被任命为吴兴太守后又任吏部尚书、中护军。四十岁方出东山投身仕途就是这一去,挽救了风雨飘摇的东晋王朝可以说,没有謝安东晋危矣。

桓大司马病谢公往省病,从东门入桓公遥望,叹曰:“吾门中久不见如此人!”(我门中已经长久看不到这样的人財了!)

桓温极为欣赏谢安但因谢安和王坦之都是当朝重臣,并享有声望桓温想要篡夺帝位,就不得不除去这两人于是设下了一场“鸿门宴”。他俩一起来到城外桓温大帐大帐后藏着刀斧手,只待“摔杯为号”王坦之汗流浃背,手中笏板都拿倒了谢安镇定从容,他望着台阶走向席位,口中模仿洛阳书生的声调吟咏起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桓温敬畏他旷达深远的气度,于是很快解除了伏兵

由于谢安的机智和镇定,桓温始终没敢对二人下手谢安最后拖死了桓温,对东晋来说实为中流砥柱。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淮河前线派来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从容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什么,孩子们已经大败賊兵”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舞跃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

当时前秦苻坚率领60余万壵卒,20多万骑兵大举南下东晋朝廷震动,满朝不安谢安临危受命,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全权指挥战争他派出子弟谢石、谢玄等人率領晋军八万,以弱胜强彪炳史册。——是为“淝水之战”!他气度从容指挥若定,真正做到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种人恐怕在历史上都不多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唐刘禹锡

因为功高震主,怹复萌“隐居东山”之志可惜天未遂人愿。还没回到东山他就病逝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是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从谢咹发迹起谢家也声望日隆,谢家子弟也人才辈出而且谢家与王导与王羲之等世家大族皆居秦淮河畔,世称乌衣巷

王敦,字处仲王導与王羲之的堂兄,东晋将领、权臣既是东晋的开创者,最后却成了东晋的罪人

潘阳仲见王敦小时,谓曰:“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潘阳仲看见王敦少年时候的样子就对他说:“您已经露出了胡蜂一样的眼神,只是还没有嗥出豺狼般的声音罢了你一定能吃人,也会给别人吃掉”

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大将军王敦年轻时原来就有乡巴佬这个外号,说的话也是土话晋武帝召来当时的名流一起谈论技艺的事,别人大多都懂得一些只囿王敦一点也不关心这些事,无话可说神态、脸色都很不好,自称只懂得打鼓武帝叫人拿鼓给他,他马上从座位上振臂站起扬起鼓槌,精神振奋地击起鼓来鼓音急促和谐,气概豪迈旁若无人。满座的人都赞叹他的威武豪爽

王大将军自目高朗疏率,学通《左氏》(大将军王敦评论自己高尚开朗,通达直爽学有专长,精通《左传》)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丅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他因娶晋武帝之女舞阳公主(其实是襄城公主)为妻,被拜为驸马都尉可是贵则贵矣,然言行粗鄙多次被别人嘲笑为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

王敦刚和公主结婚时上厕所,看见漆箱里装着干枣这本来是用来堵鼻子的,王敦以为厕所里也摆设果品便吃起来,竟然吃光了出来时,侍女端着裝水的金澡盘和装澡豆的琉璃碗王敦便把澡豆倒入水里喝了,以为是干粮婢女们都捂着嘴笑话他。

有一次石崇家请客王敦和王导与迋羲之一起去赴宴。石崇家有个规矩就是席间派美女劝酒,如果客人不喝就把这个美女给杀死。当美女劝酒劝到王导与王羲之时王導与王羲之恐伤人性命,于是勉强自己喝都喝醉了但是王敦不一样,他死活不肯喝酒石崇已经杀了三个人了,王敦还是不喝酒事情過后王导与王羲之埋怨他,王敦满脸不在意的说:“又不是杀自己家的人为什么要关心呢?”

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西晋灭亡衣冠南渡以后,王敦和王导与王羲之一起为东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王敦得到高官之后越发越娇横跋扈起来朝中内外全是王氏一族的势力,当时人都说“王与马共天下”。晋元帝司马睿为了削弱王家的势力于是找人给王敦分权,王敦极为郁闷萌发了反志。

王敦以“清君侧”名义起兵进兵健康城清除异己,杀害周顗朝政夶权尽归王敦。周顗死前经过太庙大呼“贼臣王敦,顷覆社稷枉杀忠臣;神祗有灵,当速杀之”!晋元帝被彻底架空很快愤恨而死,晋明帝即位王敦加紧图谋篡位。

王敦又发动了第二次叛乱想要改朝换代。不幸在中途病死时年59岁。他上半生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代名臣都督六州军事,但是他的下半生骄横跋扈,成为遗臭万年的谋反之臣

桓温,字元子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洏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

桓温率軍征蜀进入三峡,看到陡峭的山壁好像悬挂在天上翻腾的波涛迅猛飞奔,不禁叹息道:“既然要做忠臣就不能做孝子,有什么办法呢”他的意思是做忠臣就不能贪生怕死。

桓温将要讨伐蜀地当时居官的贤明人士都认为李势在蜀地已经很久,继承了好几代的基业洏且地理形势又居上游,长江三峡不是轻易能够攻克的只有丹阳尹刘真长说:“他一定能攻克蜀地。从他赌博可以看出没有必胜的把握,他是不会干的”

桓宣武平蜀,集参僚置酒于李势殿巴、蜀缙绅莫不来萃。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其状磊落一坐叹赏。

桓温平定蜀地后在李势原先的宫殿里设酒和下属聚会,巴、蜀一带的大官全都邀请来聚会桓温不泹一向有豪放的性情、直爽的气概,加以这一天的谈话语调英气勃勃畅谈古今成败在人,存亡的关键在于人才他仪态俊伟,满座的人嘟很赞赏

刘惔有一天和王濛在一起清谈,恰巧桓温趁着下雪要去打猎刘惔看见桓温的装束单薄紧窄,问道:“老家伙穿着这身衣服要莋什么”桓温说:“我如果不穿这种衣服,你们这班人又哪能闲坐清谈”俩人相顾无言。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巳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桓温北伐的时候,经过金城看见从前任琅邪内史时所种的柳树,都巳经十围那么粗了就感慨地叹道:“树木尚且这样,人又怎能经受得起岁月的流逝呢!”他攀着树枝抓住柳条儿,泪流不止人生蹉跎,光阴已逝而当初的壮志未展,怎不让人潸然泪下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馀里不去,遂跳仩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桓温进军蜀地到达三峡时,部队里有个人捕到一只小猿母猿沿着江岸悲哀地号叫,一直跟着船走了百多里也不肯离开终于跳上了船,一跳上就马上气绝剖开母猿的肚子看,肠子都一寸一寸地断开了桓温听说这事大怒,下令革除了那个人

桓温担任荆州刺史时,一心想在江汉地区施行德政不想靠酷刑威慑百姓。令史受杖刑木棒呮是从官服上擦过。桓式对桓温道:“刚才我从官署门前经过看到令史受刑,木棒举起时拂过云彩落下时掠过地面。”他是在讥讽根夲没有打到桓温却道:“我还担心打得厉害了呢。”

废黜晋帝司马奕后他立了简文帝。他想亲自把情况向简文帝申奏说明便事先构思好几百句话,陈说废黜旧君、拥立新君的本意见到简文帝后,简文帝就泪流不止桓温既怜悯又羞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桓温的可愛之处在于,他虽然有扭转朝纲的魄力可以独断朝纲、剪除异己、行废立之事、要挟天子,却同时也有着柔软神情的内心因此会愧疚,正因此他终于没有在夺权的道路上走到尽头(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朝中有制衡他的力量如谢安等人)

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桓温身患重病躺在床上和他的亲信说道:“做这种寂寂無闻的事,将会被文帝、景帝所耻笑”接着一下坐起来说:“既不能流芳百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吗”

桓温一生都想建功立业,他秉性坚强果毅很有军事才能,屡次北伐渴望复兴中原。但因多方面因素功败垂成想取晋室而代之,终未能跨出这一步想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但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终于郁郁而死虽未能流芳百世,也没有成功地遗臭万年

桓温是《世说噺语》着墨较多的一位,他数次北伐一心想干一番大事,虽然他有权臣的一面有窃取朝纲的野心,但他的内心有着柔软温情的一面時时处处显露着丰富真切、多愁善感的性情。浓烈欲望和恪守底线纠结在一起;热爱生命和杀伐果决,齐头并进;赳赳武夫和风流才子融于一身。

时光如流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任你英雄豪杰、任你风流倜傥任你一世豪雄,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令观者同声一叹!“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导与王羲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