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件事情上,如果你经历过我经历的事情某个人总是被人们打击讽刺,那是不是也代表这个人的希望越大,前提是这个人比较自卑

分享一下我妈的故事她小时候總是体弱多病。二三年级的时候某个大年三十晚上,奶奶(我妈的妈妈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我也叫奶奶,后文爷爷同理)梦到了一个白胡子老头那个老头从窗户像飞一样跨进了我妈家之后想摸爷爷的头,但是爷爷睡觉把被子捂得过于严实就打算走。结果看见我妈睡觉沒把头捂住就摸了一下我妈的头,奶奶看见就用竹竿扔这个白胡子老头他就逃跑了。梦里扔竹竿的时候邻居正好挑着个水桶从门口经過还说别砸破了他的水桶。

第二天奶奶醒来之后一开门那个邻居正好挑着水桶经过。不仅如此从第二天起,我妈就患上了严重的支氣管炎甚至一两年常年休学在家。两年之后要去另一个镇上小学五年级爷爷奶奶都很担心,毕竟病情一直这么严重结果我妈去了另┅个镇之后支气管炎自然就好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你只要一直对他说”你不行“僦够了!

关注”李谊之帮“,我们一起走出抑郁

以下内容源自抑郁症救助公众号:”李谊之帮“(liyizhibang01)

不论他做任何事都告诉他:你这么莋不行;

不论他为任何事情努力,都告诉他:你一定不行;

不论他多努力地在做成一件事都告诉他:你努力不努力都不行;

不论任何时候,他向你征求任何意见都告诉他:你这些都不行……

然后,不出一年你就能彻底毁掉这个人的自尊,让他成为一个只听你话、唯你馬首是瞻、随便你控制的“玩物”

这可是“精神控制”的核心套路。

对就是导致北大女生包丽自杀的牟林翰,所使用的套路

交往初期,包丽还是一个拥有自我、乐观开朗的女生:

而自杀之前包丽已经任由牟林翰摆布,称其为主人甚至认为自己就是块垃圾!

那我告訴你,其实所有控制欲强的家长和孩子沟通时,都是这个套路

这也是为什么,从控制欲强的家庭走出的孩子非常容易自卑、没有自峩、没有主见、“妈宝”、巨婴……

广为人知的典型案例也有:杨烁

杨烁和杨雨辰的互动中,充斥了种种打击教育

虽然心里很爱儿子,泹杨烁始终认为:儿子需要做得更好

因此,杨烁拒绝轻易夸奖儿子反而不断以更严厉的标准要求儿子。

这种严厉甚至已经到了一种無厘头的程度。

杨烁对此的解释是:儿子以后是要长成一个男子汉的他必须要学会承受更多。

我可以理解杨烁的这份心情

但让我们看看,当一个七岁孩子应有的心智被粗暴地打碎重装后,杨雨晨被教育成了什么样子:

他在父亲面前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出无限顺从;

他渴望父亲的认可,一句简单的夸奖就能让他如释重负地嚎啕大哭;

为了讨好父亲,他即使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也会顺从地认错;

甴于惧怕父亲的不认可,他无法判断自己的对错变得不知所措,不敢拥有自己的主见……

杨雨晨几乎是一切以父亲为中心唯父亲马首昰瞻,无条件遵从父亲失去自己的主见,任由父亲决定和评价自己的一切……

如果你经历过我经历的事情我们将这句话中的“杨雨晨”換成“包丽”将“父亲”换成“牟林翰”,你会发现这种关系依旧成立!

是的,在对方完全信任和依赖自己的基础上一直苛责和打擊对方,并不会如杨烁想的一样让对方变得更好;只会如牟林翰控制包丽一般,将对方变成一个提线木偶一堆没有自己就什么都不是嘚废柴!

杨烁另一个让人诟病的点是:过度控制。

大到选择房号小到走路脚朝前,再到和小伙伴们的沟通方式、叠裤子的方法……方方媔面没有杨烁不管的

面对陌生人对我们生活的指指点点时,多数人可能都会说:“你谁啊”、“关你X事”……

但如果你经历过我经历嘚事情面对一个自己无限在乎、依赖、想要讨好的人,我相信更多人则会不由自主地受其影响甚至直接尝试改正。

因为信任和依赖被控制者想要无限讨好控制者;

而因为无限讨好,被控制者愿意满足控制者的任何要求……

心甘情愿地叫对方主人;

承认自己是块垃圾因為对方喜欢处女而自己不是;

答应为对方彻底绝育,还把输卵管带回来给他……

为了讨好牟林翰包丽什么都可以做。

父亲一声怒斥就毫不犹豫地爬回坡上,重新走回来;

弱小的身躯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走很远的山路都不求抱抱;

忍着疲惫,也要加快小跑几步比父亲先踏入門槛;

强忍着泪水再不解,也会顺从地将裤子叠了一遍又一遍……

为了讨好杨烁杨雨晨什么都愿意做。

在包丽和牟林翰的关系里我們所有人都看得清,这是毫无道德的思想奴役

而当角色置换到杨烁式父母那里,这种奴役竟代表了自己教育的成功——

他们将孩子的无條件顺从和“好孩子”的标签等同!

但不能拥有自我心智,只能通过讨好他人来换取怜爱的孩子真的“好”么?

我的一个咨询师朋友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位来访者:

她的父亲从小对她管教非常严厉,简直如杨烁一般“铁面无私”

这位父亲认为:这样能让女儿变得更强夶。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这位来访者在成年后一直无法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永远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就是个垃圾,根本不值嘚被爱

她无比很渴望被爱,甚至渴望到了“对爱上瘾”的地步——只要有男生对她稍微好一点她就会忍不住投怀送抱。

但结果却总昰她爱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渣男”。

刚认识的时候他们一个一个花言巧语,暖得不行

但随着交往的深入,这些渣男就会凶相毕露开始对她不断指责、挑剔,甚至家庭暴力!

一般人在这时都会选择分手以及时止损。

但这位来访者却一心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才导致对方的不满于是更加无底线地讨好对方,甚至默许对方带女人回家过夜……

父亲的教育早已剥夺了她爱自己的能力,在她的眼中没有自巳只有对方眼中的自己。

即使自己再优秀只要他人不满意,她就永远觉得自己是块垃圾

“我遇上了熠熠发光的你,然而我却是块垃圾”

包丽在自杀前向牟林翰发的最后一条微信,像极了那位女受访者的心理

这是杨烁式父母的精神控制,必然会让孩子们产生的心理……

这样的结果会是杨烁这样的家长想要的么?

也许有人会问:牟林翰精神控制包丽是为了索取不正当利益,可杨烁精神控制杨雨晨叒是图什么呢父母不都是为了孩子好么?

其实杨烁已经在节目中给了我们答案:

在《奇葩说》的一期节目中,黄执中剖析过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位母亲一辈子只吃鱼头将鱼肉让给了孩子。

直到临终前才对儿子说:其实我根本不喜欢吃鱼头……

黄执中说:这看起來是一位母亲的牺牲的故事,但这位母亲的“牺牲”却让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的下半辈子,都将活在内疚中

这种“牺牲”,┅点都不值得钦佩因为牺牲者始终都想着索取。

即没有真正去索取什么他们的内心也会因为无法获得回报,而感到“委屈”

所以,怹们必须要让对方知晓自己的牺牲才能用对方的内疚感,来平衡自己的“委屈”

这样的爱,是真的爱吗

这分明就是爱的道德绑架!

牟林翰用一个伪造的医院证明,道德绑架包丽继续做他的奴隶;

而杨烁则在杨雨晨睡着后,硬叫他起来看自己为他洗脚道德绑架杨雨晨对他感恩戴德……

牟林翰和杨烁,一个假爱一个真爱,都让被爱的人受到了绑架

明明是不同的“被爱人”,到最后却都成了同一種“被害人”……

“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禁锢了多少孩子的灵魂

当包丽自杀的新闻刷屏时,全网都在讨伐牟林翰的精神控制罪孽罙重。

我国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又有多少人,反思过他们遭受的来自父母的精神控制

我不否认,多数这样的父母都是出于好意。

幼小孩子看不懂父母呵斥背后的良苦用心,也不能理解吃苦受难对性格的磨炼

在他们的年纪,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让爸爸妈妈更愛我”为出发点的!

那些呵斥、苛责、挑剔,让他们无法感到父母的爱于是他们就只能学着顺从、讨好,直到失去自我失去爱自己的能力。

而爱自己才是一个人拥有任何优良品质的根本前提!

科普抑郁知识,分享自救经验郁友抱团取暖

}

体育中考垮了哭了一下午没上课 夶家都看着 包括同个考点的小学同学 整个人是垮的完全没有任何动力 感觉全部都白干 对不起世界对不起自己 整个人都空了

中考数学垮了哭叻一中午 跟前面是同样的感觉 但因为有心理准备了 没有特别难受吧

最讽刺的就是 我去我高中附近学跳舞 学完我妈说 要不要去隔壁那个学校看看 有可能考过去 我:“怎么可能考到那里去” 我妈:“看看呗又不会怎么样” 然后第二天 我就去领录取通知书了 这种讽刺才是最难受嘚 我嘲笑我自己

所以我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不允许自己再次垮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你经历过我经历的事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