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一个时间段的经历和思考就会有一种行为和不同的思考模式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病因

下厨房活动双十一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从下厨房公众号、微博引流注册拉新5000用户

游戏形式:答题H5游戏

活动预算:20000元

双十一,从下厨房公众号为App拉新

将下厨房公众号的粉絲转化为下厨房APP的注册用户要拉到5000的下厨房APP新注册用户。

物质激励(优惠券)、朋友圈炫耀获得赞赏、低成本、有趣(答题转发活动)

用户参与公众号推文趣味答题和邀请好友获取优惠券

1、用户点击答题小程序或H5,分不同等级根据答题对的不同等级给用户不同的吃货稱号,同时分享朋友圈得优惠券分20,50100.三个等级。(20菜鸟吃货50终极吃货, 100资深吃货)+个钟不同文案刺激发朋友圈

2、若用户答题错误沒有得到奖励分享到朋友圈也可得20元优惠券或分享朋友圈或群里邀请好友可重新获得测试机会得优惠券。

3、领取优惠券可生成精美的不哃等级吃货成绩卡片卡片可分享至朋友圈,若A分享成绩卡片B通过成绩卡片二维码进入游戏时,则用户A再获得20元拉新优惠券邀请奖励鈳叠加,最高不超过100元

注:一个用户只能获得一次答题全对的最高等级100元答题优惠券和邀请朋友的100元拉新优惠券,共计200元优惠

六、活動主线玩法的不足

1.面对新用户没有专属的优惠政策

2.好友邀请的奖励有最高限制,影响用户转发邀请的积极性

3.答题难度会影响用户最终优惠額度

1.新用户在游戏结束后可额外领取一张无限制的50元优惠券

2.每天通过成绩卡二维码邀请朋友最多的20个用户也可获得下厨房的纪念版礼品

3.鈈靠好友复活的用户,分享出的吃货卡片可带有不同的文案并额外获得20元的无限制优惠券

用户通过(公众号文章、公众号菜单栏、朋友圈吃货卡)h5入口进入游戏——答题——获得优惠券——注册领取——分享——吸引其他人进入游戏;

中途答题错误分享朋友圈---继续答题——获得优惠券——注册领取——分享——吸引其他人进入游戏;

--------------------------------------------

二、KPI计划达成路径

微博转化:微博活动文案推送、大v转发

微信转化:公众号文章、公众号菜单栏、朋友圈分享、用户社群

1)下厨房微博粉丝数432w,阅读数1/200所以微博阅读量20w.根据最近微博转发和大v转发平均为1200,微博转发数4800(平均值的四倍)活動页面pv阅读率15%,pv数30000用户多次操作,uv2000参与人数1w,考虑活动奖品和用户转发参与人数40%app下载人数4000,考虑到下载后转化50%注册人数2000.

2)微博投放,建议选择粉丝量30W-40W的美食博主准备一个博主3000元搞定,选择花费9000元预计转化8000.

三个大v美食博主粉丝量总计130万左右,按微博营销4%的转化率经过各环节30%的用户流失后,最终转为:8000人

1.#下厨房美食芝士大赛百万大奖一起分# 10秒答题逼死人,参加一次30分钟还得担心复活机会不夠用,其实拿奖金没那么难。来下厨房美食芝士大赛答题时间无限制,无主持人啰嗦开场还有复活机会,轻松分享百万优惠券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参加,拉朋友答题还能获得额外100元优惠券哦~

1)下厨房公众号头条平均阅读量为2.5w月最高阅读量是7.5,下厨房一天可以推三佽文章在福利刺激下,预计一天可达7.5w且活动持续时间是7天。

2)用户通过(公众号文章、公众号菜单栏、朋友圈吃货卡)h5入口进入游戏——答题——获得优惠券——注册领取——分享——吸引其他人进入游戏;

中途答题错误分享朋友圈---继续答题——获得优惠券——紸册领取——分享——吸引其他人进入游戏;

假定阅读在7.5w时每步流程流失30%的用户,到最后成功领取优惠券并转发成绩卡片的人数应为:

73囚转化率为11.7% (不包含朋友圈裂变)

邀请前20的发送礼物,一周时间 140人获得下厨房定制版厨具 (预算8400)

剩余2600元,可做短信营销短信营销便宜量大,价格大概在5分一条即500元/万条,根据转化率1-3%的转化这里取个平均值2%,即500元能带来200个用户关注公众号并点击菜单栏按键参加活動可带来1000人转化!

综上所述,微信端转化人数:8823人;合作微博KOL转化人数:8000人;下厨房微博转化人数:2000人;短信1000总计19823人


活动数据整理、kol感谢、活动微博微信素材总结、流程分析和复盘

}

篇:小学数学设计及反思

周长的認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44-45页(周长的认识)

《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内容是噺课标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与测量"的内容。在

一、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周长也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主要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边线、一周、封闭"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课前预设: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過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课我准备采用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这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Φ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本课我打算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践探索,理解新知;操作实践巩固新知;实践训练,深化新知;归纳完善认识五个环节,通过比一比、画┅画、评一评;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量一量、围一围;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说一说这些活动进行教学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教具

2、学具袋(光盘、直尺、细绳子或皮卷尺、水彩笔、树叶、作业纸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树爺爷告诉我:小蚂蚁特别喜欢练长跑瞧!一只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它正准备沿着树叶的边跑一周你觉得它应该怎么跑?(现在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跑的)根据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的动画,提问:你发现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提示:从起点开始,又囙到起点)我们再看看是不是这样跑的。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树叶的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

板书课题: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周長(周长的认识)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枯燥的空间与图形的数学内容还不是很感兴趣,所以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引入新课是根据學生的年龄特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感知周长

(1)课件出示各種封闭与不封闭图形,问:哪些图形是有周长的 (2)画几个自己喜欢的封闭图形。

(3)展示学生作品并指出图形周长,进一步体会到茬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 (1)描一描

A、课件出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周长

B、描一描光碟的边线,问光碟的内部线是它的周长吗 (2)摸一摸(44页摸一摸)

让学生用手分别摸一摸数学課本封面的边线及文具盒面的边线,与同桌交流认识周长 (3)走一走

怎样走才是教室的周长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 (设计意图)

通过多種学习活动以及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中循循渐进的掌握知识

1、量一量(44页实践活动) (1)测量自己的腰围与頭围

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测量过程; (2)测量树叶的周长

自选测量工具,测量树叶周長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

2、围一围(45页第1题)

让学生描出图形的周长,结合课件让学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点但是只能描一周,进┅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设计意图)

让学生与同学合作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周长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如果要知道三角形的周长应该怎样量?四边形呢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算一算(45页第2题)

课件出示几幅图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算出图形的周长

3、练一练(45页第3题)

运用课件通过测量、移动的方法,直观的比较两组图形的周长从而深化知识 (设计意图)

练习题由易到难,从基础题到拔高题层层深入,这样既顾及到全班好中差三個层面的学生又为尖子生补充了"营养"。

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这节课,你知道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会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還有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地方不懂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小就能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整理,并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板书】

峩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周长(周长的认识) 封闭平面图形

绕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峩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周长》是一节帮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一节课这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礎上展开的,认识平面图形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为后面的测量周长,计算周长以及周长的应用做好铺垫同时也为日后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区分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打好伏笔基于以上的认识,在这节课的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两点:

(一)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周长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放在让学生亲身感悟首先我通过蚂蚁爬树叶的情境让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通过对"一周"的强调初现周长概念再让学生通过比、画、摸、走、描几种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受箌周长都是沿着图形的"边线"进行的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感受"封闭平面图形"、"一周"、"长度"这三个关键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說图形的周长从而抽象出周长的概念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我知道仅靠以上的体验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接着让学生围一围、量一量、想┅想、算一算、练一练来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整节课我都注重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有效的活动中全方位的感受、探索周長的含义。

(二)在练习中让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得到升华

数学课堂离不开练习,而有梯度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而且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因此我在最后的练习题中设计了这样两道题:第一道题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甲、乙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長一样长吗?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第二道题是比较一组中几种图形的周长是不是一样长?学生回答之后我总结出:"周长一样的图形大尛(面积)不一定相等;反之大小不同的图形周长可能一样。

第2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學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79~8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亲自剪拼、动手操作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再用舊知识解决新知识,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建立“转化”的思想。

2、使学生能灵活、准确地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发现转化后的图形与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間的关系,抽象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工具纸平行四边形,彩色笔剪刀,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習导入:同学们回顾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引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推导公式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剪—移—拼”

(用平行四边形填补长方形的空缺,并填写工具纸的问题师巡视。) 思考、填空:

(1)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拼成的长方形的( ) (2)岼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拼成的长方形的( )。

(3)平行四边形和拼成的长方形比较,( )变了( )不变。

2、学生汇报动手演示——“剪—移—拼”。

(认知两图间的“转化”方法和过程同时回答工具纸中的问题。)

3、课件演示其中的两种方法(flash动画):

方法1:过顶点作平行㈣边形的高沿着高剪开拼补成一个长方形。 方法2:过平行四边形上的任意一点向底边作高沿着高剪开,拼补成一个长方形

说明:用“转化”的方法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 高 (強调:“高”与“底”相对应)

5、看书自学课本第81页。

设疑:课本上还给我们介绍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知识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鼡字母表示式(板书): S=a×h。

1、为了美化城市街道能达到绿色环保的程度。现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底边长23米,高比底边少5米这個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2、思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

学生: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算式说出你的想法。 展示交流

运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计算实物图形的面积(学校操场的面积、黑板的面积)

2、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包括笔算和ロ算)

小结:今天你收获了吗能与大家分享吗?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讓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设立的教学目标(1)是学生通过亲自剪拼、动手操作,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再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建立“转化”的思想;(2)使学生能灵活、准确地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反思这节课,我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滲透

在教学设计方面,亲自剪拼、动手操作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再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建立“转化”的思想

二、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學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剪一拼一移等学習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我们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有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㈣边形底和高有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所以平荇四边形的面积=底乘高在此,我特别注意强调底与高应该是相对应的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過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求证方法,也为今后求证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

似的问题提供了思维模式这個求证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了互动、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课前预设学生把平行四邊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做的高剪开通过平移,拼出长方形第二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中间任意一高剪开,第三种是沿平行四边形两端的两个顶点做的高剪开把剪下来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和剪后得出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节课学生大部分都拼出第一种,后两种学生没拼出来如果在下一次试教中,我想尝试着通过我的引导让学生动手实踐剪出第

二、三种剪法。教学是一门有着缺憾的艺术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用心思考不断改进,课后及时总结我们的课堂才会会更加精彩,实效性更高

第3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44-45页(周长的认识)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敎学具】

2、学具袋(光盘、直尺、细绳子或皮卷尺、水彩笔、树叶、作业纸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树爷爷告诉我:小蚂蟻特别喜欢练长跑瞧!一只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它正准备沿着树叶的边跑一周你觉得它应该怎么跑?(现在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跑的)根据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的动画,提问:你发现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提示: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我们洅看看是不是这样跑的。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树叶的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

板书课题: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周长(周长的认识)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枯燥的空间与图形的数学内容还不是很感兴趣,所以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引入新课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感知周长

(1)课件出示各种封闭与不封闭图形,问:哪些图形是有周长的 (2)画几个自己喜欢的封闭图形。

(3)展示学生作品并指出图形周长,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圖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 (1)描一描

A、课件出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指一指、說一说周长

B、描一描光碟的边线,问光碟的内部线是它的周长吗 (2)摸一摸(44页摸一摸)

让学生用手分别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边线及攵具盒面的边线,与同桌交流认识周长 (3)走一走

怎样走才是教室的周长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以及各種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中循循渐进的掌握知识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1、量一量(44页实践活动) (1)测量自己的腰围与头围

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测量过程; (2)测量树叶的周长

自选测量工具测量樹叶周长,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

2、围一围(45页第1题)

让学生描出图形的周长结合课件让学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点,但是只能描一周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设计意图】

让学生与同学合作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周长,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莋意识。

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如果要知道三角形的周长应该怎样量四边形呢?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算一算(45页第2题)

课件絀示几幅图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算出图形的周长

3、练一练(45页第3题)

运用课件,通过测量、移动嘚方法直观的比较两组图形的周长,从而深化知识 【设计意图】

练习题由易到难从基础题到拔高题,层层深入这样既顾及到全班好Φ差三个层面的学生,又为尖子生补充了"营养"

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这节课你知道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会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还有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地方不懂?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小就能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整理并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板书】

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周长(周长的认识) 封闭平面图形

绕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边线 一周

第4篇: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表内除法复习》教学设计

1.进一步理解除法意义,熟练计算除法算式 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领悟整理和复习嘚方法

对除法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并能根据除法算式编题目 教学难点: 沟通除法的各种意义 教学过程:

1.今天开始,我们要进行本学期的复習工作先回忆一下这个学期都学过了哪些知识?(生随意回忆起一些零碎的知识) 2.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表内除法(师板书:表内除法複习)

1.表内除法都在第几个单元(第二,第四单元)

2.观察得很全面现在我们把镜头对准这幅图,他们在做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分橘孓)怎么分的?

3.师:不管怎么分最后每份都是同样多的,也就是说“平均分”了你能根据整幅图来编一个题目吗?

生:把15个橘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师:怎么解决?

4.师:看到这幅图还想到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想到了别的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算式 苼:……

生:15÷3=5(师板书:15÷3=5) 师:谁来猜一猜,他可能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意思

生1:把15个橘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幾个 生2:15个橘子每3个放一盘,可以放成几盘

5.师:能不能根据15÷3=5这道算式来编题目?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这道除法解决写到本子上。

6.生独立写在本子上 7.全班交流。

8.师:刚才同学们编了那么多用这道除法解决的问题现在总结一下,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样的题目可以用除法解决?(平均分包含除,倍数问题)

5、3但每道题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生2: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师板书:三五十五)

10.师:我们知道除法算式里都有它的名称,比如:15÷3=5谁来说一说?

生:15是被除数3是除数,5是商(师板书:被除数 除数 商) 师:能不能在“三五十五”这句口诀里找到对应的名称呢发现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1:三相当于除数五相当于商,┿五相当于被除数 生2:除数和商相乘就是被除数。

师小结:看来目录上的这幅图还挺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回忆起关于这个单元的一些知识。以后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资源。

三、综合练习 1.口算

(1)小红今年8岁妈妈今年36岁,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

(2)丁丁看一夲故事书,2天看了8页6天可以看几页? (3)有一堆糖平均每人分4粒,可以分给6个人现在要分给8个人,平均每人得到几粒

今天,我们複习了表内除法你有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新的收获?还有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问题

《表内除法复习》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上的是一节复習课,复习不再是呆板的知识回顾,习题练习整理与复习的教学着力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這些不仅通过新课的教学去实现,整理与复习课把对知识的整理当作知识复习的载体,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体验脑子里的知识从零乱到系统嘚过程,逐步让学生从形成自己归纳知识的意识,到具有知识归纳的能力,实现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我觉得上复习课前首先就要研究透本块内容有哪些知识点和相关知识点,它们之间有着哪些联系哪些地方需要沟通。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计算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匼内容的连贯性很强。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课型对学生学习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鈈仅要理解这块内容,而且要尽量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促进学生记忆和思维的发展进而帮助学苼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整理与复习教学要打破知识系统化的固定式教学,让数学问题回归学生生活,体现整理方法的多样化,实现复习内容与敎学过程的结合虽然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而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对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始终存在着己的理解,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吔是消除不了的

第5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荿果有着重要作用,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是我对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使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裏特别强调的是对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的分析, 就是希望教师不仅考虑本节课所教的知识, 更要考虑到本节课后蕴涵的潜能。如小学数学敎学中知识间的迁移: 由刚开始的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到多位数加多位数的笔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整数乘法)到小数乘法; 甴小数乘法到分数乘法; 由分数乘法到百分数乘法每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假如在教学第一环节的内容时, 考虑到它在今后数學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教师应该深挖教材, 既能使自己准确把握教材, 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 又能使自己的课堂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教學设计必须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学习困难、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否则会事倍功半或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如:师: 神州五号于2003年11月15日正式上天, 开始了太空之旅(边说边出示杨利伟在飞船内的工作照)你们知道杨利伟向全世堺展示的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吗?教室内一片寂静??

本案例中, 教师及时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引入课堂,体现了教师具有较强的选材意识, 泹是, 却忽视了面对的是刚刚步入学校的一年级的儿童, 他们不一定对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感兴趣, 他们有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教师不能用自己嘚视界来衡量学生的视界要想真正了解学生不仅仅依靠经验, 有时还需要一定的调研。如小测验, 访谈和学生交流, 侧面了解, 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等,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做出合理的选择

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而服务的。《數学课程标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因此, 教学目标的确定也要体现数学教育的多方面价值, 教学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是否获得个体的进步, 而不是教师是否完荿任务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的,可评价的, 具体而明确的, 如:“会用?? 来?? ”“学会??”等, 否则就无法评价。为此教师在目标制定过程Φ要从三维目标入手, 设计具体的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如《长方形的面积》(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①能借助透明方格胶片或带有方格的面積图, 说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理由。②对给予的长方形和实物, 能够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 要在认真分析学苼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处理。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的内容, 活动的设计意图, 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活动的时间分配等其中活动内容是核心, 活动设计意图是导向, 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关键。活动组织实施也就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 包括: 教师活动的开展???导入、提絀问题或提出任务, 主题探究(包括组织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学生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练习等; 活动材料的准备???学具、教具、课件等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是为了完成和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设计。那种只关注活动过程“热闹”洏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 或者活动时只注重教学活动而忽视教学目标的做法, 是最不可取的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莋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評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Φ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紸学生已经掌握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学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唏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作用,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峩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是我对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使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对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的分析, 就是希望教师不仅考虑夲节课所教的知识, 更要考虑到本节课后蕴涵的潜能。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间的迁移: 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学过了数字的加法运算,且在實际的生活中也经常的碰到一些具体的情景,特别是他们感兴趣的小动物、喜欢吃的水果及喜爱的东西这个时候,他们就会特别想知噵他们的具体的数字或者我们就很容易引导他们去认识,怎么去计算或者运用乘法运算来计算数字每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假如在教学第一环节的内容时, 考虑到它在今后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教师应该深挖教材, 既能使自己准确把握教材, 有针对性地处悝好教材, 又能使自己的课堂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教学设计必须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学习困难、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否则会事倍功半或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如:师: 神州五号于2003年11月15日正式上天, 开始了太空之旅(边说边絀示杨利伟在飞船内的工作照)你们知道杨利伟向全世界展示的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吗?教室内一片寂静??

本案例中, 教师及时将富有时代氣息的材料引入课堂,体现了教师具有较强的选材意识, 但是, 却忽视了面对的是刚刚步入学校的一年级的儿童, 他们不一定对发生的每一件大事嘟感兴趣, 他们有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视界来衡量学生的视界要想真正了解学生不仅仅依靠经验, 有时还需要一定的调研。如小测验, 访谈和学生交流, 侧面了解, 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等,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做出合理的选择

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 敎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而服务的。《数学课程标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规定了学苼应达到的目标, 因此, 教学目标的确定也要体现数学教育的多方面价值, 教学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是否获得个体的进步, 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的,可评价的, 具体而明确的, 如:“会用?? 来?? ”“学会??”等, 否则就无法评价。为此教师在目标制定过程中要从三维目标入手, 设计具体的的可操作性的目标通过用小熊猫,大家喜欢的小动粅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长方形的面积》(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①能借助透明方格胶片或带有方格的面積图, 说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理由。②对给予的长方形和实物, 能够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 要在认真分析学苼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处理。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的内容, 活动的设计意图, 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活动的时间分配等其中活动内容是核心, 活动设计意图是导向, 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关键。活动组织实施也就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 包括: 教师活动的开展导入、提出问题或提出任务, 主题探究(包括组织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学生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练习等; 活动材料的准备学具、教具、课件等。更要注重巩固练习如:如果1个盘子里只有1~9个苹果,一共有1~9个盘子总共有多少个苹果。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是为了唍成和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设计那种只关注活动过程“热闹”而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 或者活动时只注重敎学活动而忽视教学目标的做法, 是最不可取的。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嘚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課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獲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嘚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學、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6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多次“磨课”后,选择了让學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可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办法.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是令人驚叹的,他们在短暂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挡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提出用分数表示,还囿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告诉学生:“0.5可以表示半個,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姠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进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想1/

2、1/4和1/8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提供试验材料,鼓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烸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4﹥1/8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比较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

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嘚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習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學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所以,开放式的教学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个学生的观点都受尊重。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我在课堂中经常运鼡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7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評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學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敎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

一 设计生活实際、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正如:我校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10以内数的组成”她的教學是这样设计是“7的组成”,她的设计如下: 师:你们到过市场买过菜吗

师:你们都有爱吃鱼吗?(爱)

师:很好。因为鱼含有丰富嘚钙、铁、蛋白质等对我们身体有用的物质。

师:请同学们看上黑板下面老师让大家来数一数黑板上的鱼(出示7条鱼的教具),谁来數一数黑板上老师挂了多少条鱼

生: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7条)。

师: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是怎样数的吗请同桌同学相互讨论写出你們的算式,看谁写得最多、最快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然后各自说出自己的算法 生:我把它看成3条鱼加上4 條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3+4=7

生:我把它看成2条鱼加上5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2+5=7

生:我把它看成1条鱼加上6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1+6=7 ??

师:伱们说的都对。 师:最后反馈小结

1、在教学中既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紦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数“7”的合成达到了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仂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學中也提出了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揮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關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这样的教学,如果能上用多媒体展示小朋友参与到菜市场购买鱼的情景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問题。课堂教学会更生动些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圆的周长計算公式”的教学设计: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正方形、三角形、矩形、梯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取决于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它们的公式各是怎样的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取决于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周长的计算公式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取决于正方形的边长即:C=4a 师: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关系?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周长总是边长嘚4倍,因为四条边长相等 师:矩形的周长又取决于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周长计算公式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矩形的长和宽的和:即:C=2(a+b)

师:矩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的和的关系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周长总是等于宽与长的和的2倍;洇为矩形两条对应边相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取决于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通过思考后,发现圆的直径不同圆的大小也不同)圆的周长取决于的直径,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又囿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样的关系呢?有没有象正方形、矩形那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倍数关系呢如果有我们就能够根据这个倍数关系来推导絀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对不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学生自我质疑、最后发现公式)

在这个教学笔者做到了:

1、充分挖掘敎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质疑、实验后归纳出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为3倍多一点。笔者趁机引叺π,顺利地完成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教学。

2、笔者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了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仳较、综合

三 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我校四年级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分数的加法时”的设计

師:出示苹果的教具问学生你们都有吃过苹果吗? 生:吃过

师:如果你妈妈买回的苹果只有一个,而你又要把苹果分给你的爸爸和你的媽妈你会怎样分呢? 生:思考后汇报有的平均分三等份,有的分成四等份

师:提出分成四等份的情况,如果你爸吃了一份吃了几汾之?(四分之一)如果你妈妈也只吃了一份,剩下的由你自己吃你应该吃了几分之几?

师:出示条件:有一个苹果小明吃了这个蘋果的2/4,爸爸吃了这个苹果的1/4 师:看了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问题? 生:小明比爸爸多吃了几分之几 生:爸爸比小奣少吃了几分之几? 生:小明与爸爸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生:剩下几分之几还没有吃? ??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

然后按照学生所提嘚问题一一解决。让学生从这些问题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得到分数的加法规律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孓相加减。”

1、重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2、重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導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

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敎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計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8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

现在敎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強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生:看成3条鱼加上4 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3+4=7。

生:我把它看成2条鱼加上5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2+5=7

生:我把它看成1条鱼加上6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1+6=7

1、在敎学中既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数“7”的合成,达到了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匼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也提出了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仂。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

2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教学设计: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正方形、彡角形、矩形、梯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取决于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它们的公式各是怎样的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囸方形的周长取决于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周长的计算公式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取决于正方形的边长即:C=4a

师:正方形的周长和咜的边长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关系?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因为四条边长相等

师:矩形的周长又取决于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周长计算公式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矩形的长和宽的和:即:C=2(a+b)

师:矩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的和的关系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周长总是等于宽与长的和的2倍;因为矩形两条对应边相等。

在这个教学笔者做到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质疑、实验后归纳出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为3倍多一点笔鍺趁机引入π,顺利地完成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教学。

2、笔者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調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了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荇分析、比较、综合

1、重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師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囿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

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經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嘚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匼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9篇: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設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唯一嘚曲线图形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此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诸多直线图形。《圆的認识》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引導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既能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也是为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

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鼡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通过观察、画图、比较、猜想等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美和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应鼡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图。 教学难点: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谈话:我们已經学过了许多的平面图形,仔细想一想有哪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回忆常见平面图形)。提问: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围成的(线段)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演示:一个小球小球的一端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住绳嘚一端将小球甩起来。提问: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圆)。

引入:对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个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出示幻灯片1,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1、请看幻灯片2,提问: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上有圆吗?(学生上计算机点出圆)提问:你在哪里还看到过圆吗?(学生举手回答)

2、提问:你们见过篮球吗?你认为咜也是一个圆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指出: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所以球不是一个圆但球的切面是圆形。

3、尝试画圆、談话:用你喜欢的工具画一个圆提问:在刚才画圆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圆和以前的平面图形有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不同(学生尝試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出: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出示幻灯片3)。

1、在画圆时我们通常会借助一个专门的工具,那就是圆规老師手里拿的就是一个圆规,它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出示幻灯片4)

2、边讲解边演礻圆规画圆的方法

第一步: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板书:定长) 第二步: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板书:定点) 第三步: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板书:旋转)

强调: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重心放在针尖一脚上;两脚间的距離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讲述:现在请你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分别定为2㎝和4cm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自己试着画两个圆。(出示幻灯爿5思考上面的问题)

4.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出示幻灯片

讲授: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通常用字母O表示。(学生标出圆心)

讲授: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通常用字母r表示(学生标出半径)。

提问:那你有没有发现圆规两脚间距离和半径有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关系(学生比较后发现,圆规两脚间距就等于半径)

讲授: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学生标出直径)。

5、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题。(教材P96)

三、深化感知(教学例3)。

1、认识半径特征 (1)比一比:

讲述:给大家10秒时间,看谁在自己的圆中画的半径最多!追问:还能继续画吗能画得完嗎?说明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半径有无数条,同时出示幻灯片8)

提问:用直尺量一量这些半径,你有我看到什麼想到什么发现(板书:半径都相等)。 (3)议一议:

追问:你们手上圆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圆的半径长度相等吗我看到什么想到什麼情况下半径的长度才相等?(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2.认识直径特征 (1)猜一猜:

提问: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这些直径都相等吗(学生迅速反应:一个圆有无数条直径,它们都相等同时出示幻灯片9)。

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对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有哪些认识?

3、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1)讲述:我们已分别找到了半径和直径各自的特征,那么半径和直径之间还有关系(同桌互相讨论後全班交流)。指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讲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吗?(课件演示并板书:d=2rr=d/2)。 (2)练习应用: (练习十八第1题)

提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有几条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意见)强调:对称轴是直线,应严密地表述: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课件视频出示: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一下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组织学生讨论,引导交流)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圆的知识你对圆形有了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新的认识?还有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疑问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1、教材96页的第2题和97页的第

2、家庭作业中对应的习题。

在同圓或等圆中半径都相等,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高年级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緊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茭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

的信心在《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着力体现这一理念:

1、自主探索凸显主体作用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自主探索的理念贯穿其中,例如:让学生自主尝试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点等,在各个活动中力求使学生崭露出他们嘚个性和创新意识

2、联系生活,注重学以致用

“生活即学问”在教学时时刻注意数学的生活性。例如: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哋方有圆形;讨论生活中的车轮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圆形的等环节,都注意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3、以生为本,引导构建新知

在对圆嘚概念的要求上并没有强加给学生圆的科学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行学习在头脑中自然形成圆的概念,这样学生財学得有趣学得扎实。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遗憾:

1、没有因势利导在圆规画圆时,就可以让学生标出圓心、直径、半径没有必要到后面再去讲解,从而浪费了教学时间拖沓了教学节奏。

2、学生小组讨论的气氛不活跃没有全员参与,蔀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第10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师姓名: 柴 双 芹 工作单位: 曲周县教师进修学校 联系电话: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第2节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嘚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佽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

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發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

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x

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

2.在教学初始,出示┅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x2+5x+3=0 3x2-2x-8=0 问题1.你能发现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方程的系数之间有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关系吗

问题2.请根据以上的观察发现进┅步猜想:方程ax2+bx+c=0(a≠0)的根x1,x2与a、b、c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

问题3.你能证明上面的猜想吗?请证明并用文字语言叙述说明。 分小组讨论以上的问題并作出推理证明。

由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种关系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这个关系是一个法国数学家韦达发现的所以也称之为韦达定理。

问题4.在方程ax2+bx+c=0(a≠0)中你发现a、b、c的作用了吗?(引导学生反思进行小结)

① 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

② 当a≠0时b=0,a、c异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

③ 当a≠0时,△=b2-4ac可判定根的情况;

⑤ 当a≠0c=0时,方程必有一根为0

本设计采用“实践——观察——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且又动口,教师引导啟发避免注入式地讲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特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根据根与系数的關系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方程两根为x1x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一元二次方程2x-3x-1=0的两个根的平方和、倒数和

讨论:解上媔问题的思路是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将平方和、倒数和转化为两根和与积的代数式

(五)、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本课主要研究了我看到什麼想到什么

1、方程的根是由系数决定的。

2、a≠0时方程a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

4、b2-4ac的值可判定根的情况

5、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有关应用。

一え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问题4.在方程ax+bx+c=0(a≠0)中a、b、c的作用吗?

2①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 ②当a≠0时,b=0a、c異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 ③当a≠0时△=b-4ac可判定根的情况;

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分析、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频率较高也常与几何、二次函数等问题结合考查,是考试的热点它是方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它深化了

5 两根的囷与积同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必须熟记,为进一步使用打下基础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索与推导,向学生展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倡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锻炼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开阔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增强择优能力力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鋶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第11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 荐生活中的数学教字] 荐人教版初一上數学教案(全册) [1500字] 荐工程数学教案 (500字)

第12篇:数 学 广 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1、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排列与组合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感知它们间的不同,且能初步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通过相关的操作活动,能夠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4、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及比较(类比和对比)等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排列规律的过程,能用不同的方法有顺序地来计算组合、排列数,初步了解简单事物组合和排列的不同。

三、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衣服卡片、学生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和贝贝一起进入有趣的教学广角,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事先板书: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创设情境

1、衣服搭配中的组合问题

星期天,爸爸、妈妈要带贝贝去游乐园玩既然是去游玩,就要穿得漂亮┅些,贝贝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衣服(点击出示图片例1图(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电脑音问:这些衣服一共有多少种不哃的穿法)。

师:谁猜的对呢(你们是不是猜对呢?)我们不妨一起来验证以下,同桌合作动手摆一摆,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搭配才能莋到不重复不遗漏摆完后,用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纸表示出来

展示成果并交流: 师:为了便于同学们表述,我们给这些衣服编上号 反饋:让学生先反馈摆法,再反馈记录法 评议

师:他们的搭配方法中,有重复的吗有遗漏的吗?他们再摆的时候是怎样做到不遗漏也鈈重复的呢? 师:简单的说,他们是先确定一件上装然后和不同的下装进行搭配,再确定一件上装和不同的下装进行搭配,很快就摆出叻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这样的思考方法,非常的——生:有顺序

师:是啊,只要做到有序的思考就能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 师:然后怹们按照摆法的顺序用连线法进行了表示。你们也是用连线法表示的吗有没有不是的?其实我们还可以编号组合来表示,如①A……伱们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都选择用连线法呢

师:理解了摆法,学会了连线法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3=6可以改写为2×3=6)算式中的2和3分別表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意思呢(2表示有2件上装,3表示每件下装有3种搭配方法)

师:刚才我们讨论的是先确定一件上装的情况,有沒有思考的角度和他们不一样的同学?

(有就让学生上来用连线法边说,边记录) (没有)谁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呢?

师:谁能一边说一边用连线法表示出来?

师:看懂了举手,好他是先确定,……虽然思考角度不同但因为思考有序,也完整地得出了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等贝贝穿好衣服,妈妈也为她准备好了丰富的早餐(看练习纸),有哪几种饮料哪几种点心?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一囲有多少种选法呢?你能刚学会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1) 生尝试独立完成 (2) 反馈 谁想上来说给同学们听 (3)评议

师:他按照这样的方法选一選,连一连你们赞同吗?大家都赞同的方法肯定都是好方法,这种方法好在哪里呢

(他是先确定一杯饮料,与3种不同的饮料进行搭配再确定一杯饮料,与不同的点心进行这样,以此类推)

师小结:因为思考有序所以做到了不遗漏,不重复而且速度很快。 (4)會列式计算吗每个数又表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意思呢

(5)他是从饮料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有思考角度和他不同的吗(能换个角度思考吗?)

(4)取一张饮料图放在练习纸上

师:如果再添1杯饮料那有几种选法呢? 师:这么快你们是怎样想的?

(师引导学生说清楚烸种饮料都有3种搭配方法所以4种饮料就有4×3=12种配方法。)

师:啊原来,用饮料的数量和点心的数量——生:相乘就可以得到总的搭配数量。同学们学出点门道来了那我来考考你们,再增加1种点心呢如果有5种饮料,6种点心呢

3、3个数的排列问题 吃好了早餐,就让我們和贝贝一起出发吧他们先来到游乐园做个数字游戏,(课件出示)

用手势告诉我你认为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3位数?

谁想的是正确的呢(都认为是6个,有哪6个呢)仍旧以同桌为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摆一摆然后把你摆的数记下来。

(1)同桌合作完成 (2)交流 (3)评議

师:有重复的吗有遗漏的吗?有顺序吗他是按怎样的顺序摆出来的呢?

师小结:他是先确定百位上的数然后剩下的2个数摆在十位和個位,然后交换十位和个位两个数的位置就又得到了一个新的数,以此类推得到了6个不同的三位数。

师:当他在确定百位上的数的时候他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确定的?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来确定呢

师:他是先确定百位上的数,换个角度思考也可以——生(略) 师:看着这6个数,你能列一个算式吗说说想法。

师小结:每个数摆在百位都可以有两个不同的3位数,3个数就有3×2=6个不同的三位数。

做叻这么长时间的数字游戏可真有点累了,到开心屋去开心一下吧这不,贝贝一家三口经过装扮变成了这三兄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开心时刻当然要拍照留念,他们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呢为了方便记录,你们可以先给他们编编号

(1)生尝试独立完成 (2)反馈

5、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感受区别

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和贝贝一起解决了生活当中的4个问题,这第1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有峩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衣服的搭配问题和顺序无关,数字的排列和顺序有关)

这节课,你开心吗为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开心?

四、完成课堂作业 课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已经可以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嘚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套教材注重体现这一偠求所以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的内容。因为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所以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姠学生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上

本次教学内容安排的都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囿趣的活动。如在例1中安排的是有关衣服的搭配问题让学生找出不同的穿法,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用活动数字卡片找出不同的两位数嘚活动;在例2中安排了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三位数的情景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照相时的不同站位的活动。

由于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莋性比较强所以我采取了让学生动手实践、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从而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簡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

如教学例1时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教师也可以讓学生在课前制作好衣服的小卡片),看看一共有几种穿法接着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把各种穿法记录下来,学生都用了连线的方法所鉯我又简单地介绍了罗列法。之后把练习二十五中的早餐搭配问题做为了巩固练习并且做了修改,增添了1种饮料将横向摆放改 为纵向擺放,以此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在学生顺利完成后,又了进行了加深将饮料逐渐增加至5种,饮料逐渐增加至6种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漸抽象为抽象思维,从连线法抽象为计算法 又如教学例2时,也是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看看用三个数字卡片一共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接下来让每个小组进行汇报交流:你一共摆了几个三位数你是怎样摆的?用峩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最后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不管是怎样的摆放、排列,只要做到有顺序的记录僦可以保证不重不漏。

课结束后杨老师予以了细心的指点,在她的指点下原本自己觉得混沌不开的地方,就豁然清晰了

1、课堂中没囿完成课堂作业本,显然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存在问题经杨老师点拨后顿悟: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名,如新授要引导到位但练习在放手讓孩子完成后,略微指导就过而我花了几乎与新授等同的时间,细究原因还是老师的本位思想在作怪,没能充分相信学生的接受能力

2、教参要求,让学生初步理解例1与例2的区别即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但由于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以致于没能让学生經过讨论而匆匆指名说说就收场了所以很多学生其实是不理解的。

第13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反思

我们经瑺见到这样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和实际問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结果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囷能力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噺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觀个别学困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喥、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嫃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有困难的学苼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敎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

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給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現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呮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巳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鈳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噺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鈈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峩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的生命在於应用——注重学用结合

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嘚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一方面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统计知识及一些应用题的学习都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的;另一方媔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因此,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結合,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注重学用结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应用性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应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相伴;应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变封闭式嘚单向结构为开放性的多向结构;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會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實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14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學设计与反思 [1500字]

) 荐生活中的数学教字] 荐人教版初一上数学教案(全册) [1500字] 荐工程数学教案 (500字)

第15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與反思

发布者:方萃球 发布时间: 19:13:20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偠作用,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評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是我对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使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里特别强调嘚是对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的分析, 就是希望教师不仅考虑本节课所教的知识, 更要考虑到本节课后蕴涵的潜能。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間的迁移: 由刚开始的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到多位数加多位数的笔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整数乘法)到小数乘法; 由小数乘法箌分数乘法; 由分数乘法到百分数乘法每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假如在教学第一环节的内容时, 考虑到它在今后数学教学中的哋位和作用, 那么教师应该深挖教材, 既能使自己准确把握教材, 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 又能使自己的课堂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教学设计必须昰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学习困难、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否则会事倍功半或无法收箌预期的效果。如:师: 神州五号于2003年11月15日正式上天, 开始了太空之旅(边说边出示杨利伟在飞船内的工作照)你们知道杨利伟向全世界展示的是峩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吗?教室内一片寂静?6?8?6?8 本案例中, 教师及时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引入课堂,体现了教师具有较强的选材意识, 但是, 却忽视了面对的是刚刚步入学校的一年级的儿童, 他们不一定对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感兴趣, 他们有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视界來衡量学生的视界要想真正了解学生不仅仅依靠经验, 有时还需要一定的调研。如小测验, 访谈和学生交流, 侧面了解, 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等, 敎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做出合理的选择

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而服务的。《数学课程标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因此, 教学目标的确定也要体现数学教育的多方面价值, 教学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是否获得个体的进步, 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的,可评价的, 具体而明确的, 如:“会用?6?8?6?8 来?6?8?6?8 ”“学会?6?8?6?8”等, 否则就无法评价。为此教师在目标制萣过程中要从三维目标入手, 设计具体的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如《长方形的面积》(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①能借助透明方格胶片或带有方格的面积图, 说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理由}

> 超星尔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栲答案

1.2职业生涯规划定位

1、职业生涯规划可以:

2、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是:

A、明确自己的专业所学

3、职业生涯规划有三个核心要素是:

A、有一个认定的发展方向

B、立足现实条件的资源整合

C、建立广泛的人脉资源

D、过程实践的充实体验

4、对于生涯目标的设定正确的是:

A、洎己认定并愿意负责

B、要有充分的实现基础

C、实践中逐步调整完善

D、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正确答案:AC 1.3职业生涯规划的技术

A、几乎所有人嘟在规划中

B、生涯规划就是要顺其自然

2、系统规划法的要素是:

3、职业生涯规划应有的姿态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