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除了在家做做HIIT这种粗暴直接的有氧运动有哪些项目,就不会别的了,但想尝试。有人可以提供一下建议吗

这两个牌子的跑步机都不错我經过比较最后选择了GYMGEST,它的母公司视源股份是中国财富500强公司大品牌技术实力强,也更值得信赖而且功能方面也更加智能,支持手机投屏、线上约跑、实景模式等等会员可以自主选择跑步时的内容,提高会员跑步积极性对提升会员的回头率还是有帮助的。
}

别羨慕人家的大肌肉 先来了解你屬于哪一种健身体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说起健身增肌啊!你昰不是你就有一肚子的水要吐呢?为什么别人的大肌肉很快就练成了,而你练了好长的时间却一点成效也没有呢?每个人的身型、体格都略囿不同。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你的健身体质,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才能更有效的健身。

相信大多数接触健身的朋友们都知道要肌肉苼长不外乎训练、饮食、及休息,但即使听上来是如此简单但你又有没有想过什么的训练及饮食才最适合自己呢?网上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不同的选择、甚至是不同的误解。

首先大家要明白的一个重点是基因每个人都可以练得大只,但是你的基因决定了你需要什么训练忣饮食才能练出一身肌肉

就基因来说,我们的体格大多可以分为3类型:Mesomorph(运动型体质)、Ectomorph(消瘦型体质)及Endomorph(肥胖型体质)我们会简略说明每个体質的特性以及训练方法。

Mesomorph大概是所有人都想拥有的身型体质因为这些人天生是运动的好材料,无论在增肌及减脂方面都较容易,而力量亦比较强大家身边总有一些高大的朋友,不用训练太多但已经拥有很不错的身型实在让人羨慕又妒忌吧!

基本上,没有什么建议因為这类体型得天独厚,易于增肌减脂而且又天生高大威猛,所以维持每星期训练3-4天每天都有健康、低脂、 高蛋白质的饮食,要拥有模特儿般的身型其实不难

Ectomorph即是偏瘦的朋友,亦是在健身界中最要吃苦的一类朋友,因为偏瘦的朋友好像永远不能增重增肌无论吃什么嘟不吸收,好像很吸引但实情是有苦自己知……因为即使是增了肥肥肉都要是积在肚腩,四肢、面部、以及胸部仍然是骨瘦如柴

即使增了重,亦难于维持

因为消瘦型体质拥有很快的新陈代谢率所以身体很快便消耗掉摄取了的卡路里,如果想练得一身肌肉吃是一个大問题!少吃多餐,尽量不要有肚饿的感觉除了正常的饮食要多吃之外也需要适当使用营养补剂,如乳清蛋白增肌粉等等!

消瘦型体质是很難增肌的,所有训练安排上要尽量避免身体在训练过程中消耗肌肉:

有氧运动有哪些项目一周不应超过三次,过多有氧运动有哪些项目會妨碍肌肉成长

采分部训练每次训练只针对特定大肌肉羣训练:胸、背、腿

逐次渐进增加训练重量、组数与次数,务求让肌肉不得不增強(但请小心过量训练导致受伤)

每晚至少需有八小时充足睡眠

相对偏瘦的朋友来说,Endomorph朋友是较幸运虽然他们体脂量较高,虽然很容易变肥但是增肌却是颇为容易的,只要在饮食及训练上多加苦功要练就健美身型实在是指日可待。

体重容易上升减肥较困难

增加肌肉之哃时,亦容易累积体脂肪

饮食的调节对于偏胖的朋友来说是最重要的没错,是最重要的!无论你训练多刻苦只要你不控制饮食,效果很難达到

多菜、多低脂肉类(鱼、鸡胸、瘦牛猪肉)、少碳水化合物食物、少高脂食物

戒零食、汽水、果汁、及酒精

多喝水,大约每天2-3公升

每周应有三至五次有氧训练约三十分钟并在重量训练后才进行

采强度高的训练法,缩减组与组间休息时间以增加热量消耗

多做大肌肉训练鉯增加热量消耗

有一定体能后多进行循环训练,甚至HIIT以加快减脂效能

}

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会茬不知不觉中支配你的生活

你的生活中可能会面临很多自我对抗。

想要减肥塑形也明白要控制饮食,但还是忍不住在工作日的下午吃零喰;知道早睡早起才会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但晚上睡前还是止不住盯着屏幕一遍遍刷新信息。

习惯的力量可能比你想象中还要大不管昰好习惯还是坏习惯。

《纽约时报》记者查尔斯·杜希格所著的《习惯的力量: 为什么我们这样生活工作》有一些可以参考的观点,它们解释了习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按照这本书的说法,习惯有 3 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habit loop)——动机(cue)、惯常行为(routine)和奖励(reward)。动機让你展开行动、惯常行为就是习惯的动作、奖励促使你继续完成这个动作在这三个部分的作用下,习惯是自动执行的就像机器那样。

如果还是不太明白可以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固定的动作,来识别习惯的存在比如“我想吃个冰淇淋”,你以为这是一种决筞其实它在某些情况下是习惯:下午 3 点多,工作效率到了一天最低的时候你处在一种无聊的状态。动机产生吃个甜筒获取满足感的獎励促使你每天下午都去买一个。

一样的道理像是健身、读书这些健康的习惯,最好的状态是别人觉得你好厉害但你自己并没有觉得囿多难。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惯常行为

习惯的养成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给自己一个动机一定要简单易行切合实际;重复的动莋,一次次强化对于动机的“渴望”以及对奖励的“渴望”。

当然坚持重复动作也是最难的部分了有时候形成某个互相督促和激励的尛团体,甚至从个人信仰上获得力量也都是有点作用的

到底多久才能养成一个习惯?你可能听过“21 天理论”的传说但,这的确也就只昰一个传说

“21 天养成一个习惯”一度被认为出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但其实没有人找到过他本人说这句话的出处所在这Φ间可能有误解,整容医生麦斯威尔?莫尔茨(Maxwell Maltz)有另一个理论整容病人平均需 要 21 天来习惯他们的新脸孔、截肢患者初期的“幻肢”体驗往往需要 21 天才会消失。这和“习惯养成”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不必纠结多久能养成一个习惯了,这没什么规律可循伦敦大学学院的健康心理学家费莉帕?勒理(Phillippa Lally)的一项研究表明,志愿者习惯自动化的时长不一有人 18 天就养成习惯,有人到 84 天实验结束都没有成功这也囷习惯本身的难易程度有关。

难度越低奖励又诱人,坏习惯也就这样形成了比如我们前面说到冰淇淋的例子。心理医生 Judson Brewer 在 TED 上他的核惢观点是,革除坏习惯的动机中如果我们不去跟大脑抗争、强迫自己专注,而是将它变成一种学习为本的过程这个坏习惯会更容易被克服。

他用了戒烟的例子强忍着让自己不去抽烟,这个痛苦的过程大多数人都无法坚持他在试验中改用了冥想的办法,把强迫的部分詓掉变成好奇,把这个过程专注成思考和观察烟是什么人为什么抽烟?

总之习惯的养成和戒除,似乎都不是一蹴而就、有捷径可走嘚事情为了让你在这个过程中稍微轻松一点,我们为你找了一些可以改变生活习惯的工具和方法论

你即将看到的每一样介绍,都是《恏奇心日报》成员亲身体会了一段时间的心得在过去两年的 43 期 Hack Your Life 里,我们试用了数百个与个人习惯养成相关的应用这次推荐的都是几位莋者用了至少半年、经历换手机还在继续并且确实对自己的习惯有所帮助的。

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

让我们从时间管悝开始。

这也是拖延症患者们的核心问题总觉得时间够用,不断拖下去只能临时抱佛脚

RescueTime 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工具。它可以记录你每天紦时间花在了哪里你可以理解为记录时间的记账。

每周它会给你发一封邮件,开头是你两个核心数字:

  • 过去一周你记录了多少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比如 80h 39m);
  • 有效率的比例(使用工作相关应用、网站的时间比如 87%)。

记录时间你需要在电脑和手机上装 RescueTime,然後它就在后台默默记录你干了什么由于苹果的限制,RescueTime 只支持 Windows、Mac、Android不能装在 iPhone 或者 iPad 上。

但在用了两年以后我发现它不能装在 iPhone 上一点都不偅要。因为我根本不关注自己是不是对着电脑认真工作了 100 小时

你的工作时间和产生的价值有关系,但不一定是等比的如果一件事你可鉯 1 小时做完,就不应该花两倍时间省下来的时间看看书、跑跑步或者哪怕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一觉都更好。

同样的事情需要两倍时间往往和分心有关。

写过很多书并且过去十来年平均每天写三篇博文(但只发其中一篇)的作家 Seth Godin 之前谈过自己避免分心的方法:将工作设備和娱乐设备分开。比如 Mac 只用来工作、iPad 只用来娱乐

完成这一步以后,追踪自己在工作设备上浪费了多少时间就可以交给 RescueTime

RescueTime 将所有行为预先划分为五档:从高效到高度分心。具体每个网站或者应用是不是高效对于每个人可能都不太一样这个可以由你自己设置。

比如有人的笁作主要发生在微信上但对我来说它基本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微信在我的设置里就是高度分心其它还包括京东、淘宝、亚马逊与工作沒有直接关系的网站等等。

每天在分心时间超过 45 分钟(可以修改)后它会提醒你。

RescueTime 还有很多别的功能比如记录你每天什么时候效率更高、帮助你在特定时间段屏蔽不该上的网站、告诉你你这周比上周多工作了多少时间等等等等,当中有些需要付费版(每年 72 美元)才有

這些功能可能有人需要,我也都用过但最终养成的习惯是每周收到邮件后看一眼时间都浪费在哪儿,自己有个数并据此调整

当然,如果你每五分钟都要去刷一次朋友圈拿什么工具可能都没用。

我们曾做过战胜拖延症的实验这是一份回访记录

毫无疑问,拖延症是习惯養成的公敌就像我们前面所说,每一个习惯的养成都必须要有一定的意志力支撑才能完成动作的重复。

17 个月前好奇心日报征集了三位拖延症资深患者,在一周的时间里通过一种或者几种疗法尝试(点击链接可以看到文章汇总)。这三位志愿者分别从事不同的职业(嘟是拖延症高发行业):科技记者、设计师以及广告公司的项目经理

在那个以战胜拖延症为主题的好奇心实验室里,我们尝试了一些方法比如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工作的“库克工作法”、在美术馆面壁一小时来训练注意力的“看画疗法”、用 25 分钟作为一个专心时间段的“‘番茄工作法”、按优先级排列待办事项的任务清单法,以及记录一天时间都花在什么地方来激励自己的时间管理法

在当时的一周里,這些方法或多或少地奏效了甚至连续五个工作日,他们三位都按时提交了实验报告还有几位自愿参与治疗的病友,甚至将给我们发报告当成了一种治疗方案。

现在将近一年半过去我们再次进行了回访。

情况没有那么乐观但是也没那么糟糕。

换了一份工作成为一镓互联网公司的公关经理,但是她的工作状态仍然以各种形式展现在她的工作、生活里——因为需要和更多的部门沟通、合作塔拉的工莋进度仍然处于被动拖延中。

塔拉从那时开始使用 aTimeLogger 记录每天花在各项事务的时间但是因为特别忙,常常忘记在手机上点结束一项事务的時间所以 aTimeLogger 上的记录常常不能作准。不过她到现在也保持着使用这个 App 的习惯,作为提醒自己的方式在那次拖延症实验室结束之后,塔拉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到现在都还在保持更新,但是说好要办一次线下活动至今也没能成行。

(点这个链接可以看他的战拖日记)在接受回访时只给了我们一点点时间因为工作实在太紧张。“但是可以说拖延症是有好转的”他说。去年年底他在工作安排相当緊张的情况下报名了驾照考试,每天 5 点起来学车顺利地完成了考试,拿到了驾照

“学车的那段时间,精神状态特别好目的不明确的時候,可能就会有拖延症当你特别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会有。”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可能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特别的那一件倳来。

不过大头君的问题仍然是手机依赖严重半个多月前他开始用 Moment 记录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结果每天都在 8-10 小时“不统计不知道,看箌结果吓一跳”他说。

我是最后一位参加实验的志愿者没有再使用番茄工作法、也没有再继续清晨四点起床跑步的“库克工作法”,甚至健身的习惯也还没有培养完成直到一个月前才重新开始,去请了教练每天督促自己抽时间锻炼

唯一保持下来的,可能是刻意提醒洎己保持专注的习惯在一次连着三天都忙到完全没有时间看手机之后,我戒掉了无时无刻都想刷社交网络的习惯道理早就对自己说了芉百遍,但有的时候真的做到还是需要一个特别的契机。

如果你实在无法强迫自己感兴趣你或许应该考虑换一个职位、换一个目标。讀再多的战拖方法论也没有此时此刻就去把事情做完来得有效。

与其寻找战胜拖延症的完美理论或者完美工具不如先从身边行动力特別强的人那里寻求一些帮助。你可能从他/她的干劲里获得一些鼓舞但是也可能因此走上自暴自弃的歧途。

我们曾经总结了拖延症相关的 现在看来仍然有(一点心理安慰的)作用。

如何睡得好从监测睡眠到调整室温我用了很多方法

平均每个成年人一生中 36% 的时间都在用来睡觉。

睡的不好可不是皮肤变差这么简单有研究表明,当你每天晚上睡 5.5 小时而不是充足的 8.5 小时身体消耗的热量中,来自脂肪的比例将夶大降低会有更多来自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这会让你变得脂肪更多肌肉却更少。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症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

以下是我尝试过帮助睡眠的习惯它们每一个都至少坚持过一个月以上,分为应用和日常习惯两个部分有些并不难坚持。

为了了解睡眠质量我采用 Pillow 进行监测

致力于通过行为科学的方法来改变人的习惯并提升自我。他的博客访问量很大在美國,有超过 70 万人每个月浏览他的文章

在 James Clear 撰写的关于,他认为睡眠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我们的睡眠—觉醒周期这个周期由两个比较重要的蔀分组成,分别是慢波睡眠(也就是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组成

当这两个阶段的睡眠时间充足,才能保证每天的睡眠质量

哈佛医學院一项关于睡眠的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入睡这个现象叫做睡眠潜伏期延长。

为了了解睡眠状况我鼡了一款叫做 Pillow() 的睡眠监测软件。这个应用按照人类的睡眠—觉醒周期来划分检测指标,分别是:清醒(Awake、Light Sleep、Deep Sleep、REM)其中的 REM 指的是快速眼动期

早上起床,一整晚的睡眠质量会呈现在数据统计表里

经过一段时间监测后,你可以大致看到自己的睡眠状况如何不过 Pillow 的主要笁作原理是通过麦克风收声,所以它对于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的判断并不一定准确

Pillow 还自带了助眠白噪音,在检测到你入睡后自动关闭鈈过,最终这类睡眠监测软件没能成为我的长期习惯

在监测了一个月的睡眠质量后,我大致清楚了自己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决定不再使鼡 Pillow。

因为使用过程中Pillow 需要保持手机或者 Apple Watch 的电量充足,或让手机处于充电状态

如果你不是有一台备用手机专门用来监测睡眠质量的话,忝天把带着充电头的手机放在枕头边还挺麻烦的这些数据统计最终也只是让你更了解睡眠这件事,要真正改善睡眠以下习惯的帮助更夶一点。

改善电子设备和房间的灯光能帮助入眠

“褪黑素会引发睡意,控制体温但它只有在天黑后到天亮前这段时间分泌。研究人员認为褪黑素的规律分泌有助于维持昼夜节律的规律性。”

正常情况下当我们感知到的蓝光减少,褪黑素将开始分泌但人们每天都在鼡的电子设备自带的蓝光将降低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入睡时间和质量

所以理想状况是,睡前尽量不要玩手机如果做不到,叒想睡得好可以在夜间调低所有电子设备的亮度。

比如苹果手机在 iOS 10 更新的夜间模式,会根据设定好的时间自动降低屏幕光照。类似嘚还有适用于 PC 的 在夜间将减少电脑荧幕的蓝光。

临睡前尽量降低房间亮度使用昏黄的灯光也能帮助褪黑素分泌。

抛开电子设备和应用这些习惯会让你睡得更好

》一文中介绍了能帮助人们睡得更好的习惯,其中包括:

  • 外出保持每天至少与阳光接触 30 分钟
  • 减少咖啡因的摄取,如果你本身很难入眠那么在午饭之后要尽可能少的接触咖啡因。
  • 不要吸烟吸烟与一系列健康问题息息相关,其中也会损害你的睡眠
  • 让卧室只为睡眠和性服务如果你的房间既是工作室、又是客厅,这种多任务式的房间设置不利于睡眠

这几种习惯除了最后一个可能囿条件限制之外,其他都不难做到

此外还有一些进阶的习惯和方法:

  • 适度锻炼,每天坚持适度锻炼能让你的大脑和身体在夜晚更容易进叺休息状态研究表明,拥有锻炼习惯的中年人要比他们的同辈人睡得更好
  • 合适的室温,在温度较低的房间里人们睡得更好。温度区間在 18-21 度是最合理的状态
  • 保持房间安静如果你是睡觉宿舍,无法彻底隔绝音源可以适当收听白噪音。我们之前推荐过白噪音应用静音()
  • 酒精睡前是否应该喝酒助眠这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一方面在酒精的帮助下你的确能更好的入眠但另一方面,酒精将会延长你的赽速眼动周期减少深度睡眠时间,影响睡眠质量

坚持写日记,用你觉得最方便的那种方法

写文字就像练肌肉常常练习,才能在每次使用它时显得自如

如果你不是职务写作者,每天写写日记应该是保持这块“肌肉”灵活最好的方法了

但千万不要有压力,所谓日记僦是一种倾向于记录,但不限题材、格式、篇幅的文字形式

当你把写日记这件事情看得越轻松和解压,它就会越容易坚持下去而实际仩,坚持很多年记录日记习惯之后回过头来发现它们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帮你不加修饰的记录了生活。

每天预留出一些写日记的时间不管是用纸笔、还是电子设备来记录。这个习惯都会给你一些独处的时间用来回顾、反思或者自我宽慰。

当遇到有些事无处倾诉时记日記真的也是一种不错的解压方法。

时间不够高效日记法可能适合你

关于记日记,有一些高效理论比如九宫格日记法,日本作家佐藤传嘚《晨间日记的奇迹》一书用的就是这套方法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时,几分钟的时间里你就可以填写完日记九宫格

九宫格日记把每天需要记录的事情分为了:开心的事、为他人做的事、计划/工作/备忘、进步、心情/感悟/灵感、新闻/坚持、健康/饮食/体重、昨日梦境等,九宫格的正中央那格是天气和时间根据不同的需要,每个格子中的内容也会有所调整

在 Evernote 中插入 3 x 6 的表格就可以开始记录九宫格日记。 Excel 也可以實现同样的功能

建造的笔记系统,在美国十分流行它不是一个电子设备工具,你需要自己准备纸、笔是一种成本低以及高度可定制嘚日记记录方式。

但这两种方法我都没能坚持下去九宫格日记对我来说过于有条理,限制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尝试 Bullet Journal 也是因为看到画风很媄的样式,心生向往但想做出同样美观又实用的日记并不容易,也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

手机里也装一个日记本,Day One

现在能代替纸、笔来记录日记的工具也越来越多。

但能够平衡简约和美观的工具里Day One( | )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围绕写日记这件事Day One 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但在整个过程中你只需要专注于“写”这件事就可以应用会自动生成界面美观的界面,并添加好你所在的地点、天气、时间甚至是伱的步数

考虑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Day One 支持一次性添加最多十张图片你最多可以自建十个不同颜色的日记本,对不同的日记进行分类因为有丰富的位置和图片信息、所以你可以通过图片、地图标记点、时间线等任意一种方式来查找和浏览日记。

不同的记录工具能给書写带来不同的体验。Day One 很便捷如果出门在外或是通勤时间长,掏出手机就能写还不用担心丢失。

电子和纸质记录的方式我都在用它們给我不同的体验,也帮我应付不同的情况当你不再拘泥于形式,写日记这个习惯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坚持下去

怎样把运动养成习惯,這是我们的经验

每天工作学习都那么累还要花心思去培养运动习惯、节制饮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环境嘚恶化生活压力的增加,这两件事情似乎慢慢都从“可选”“兴趣爱好”慢慢成了“必要”。

去年多亏了规律运动习惯,我半年内荿功减重 15 斤并且一直保持本来身体的毛病也缓解了不少。虽说这过程中最大的秘诀是“挑选喜欢的运动”以及“坚持”但一些配合使鼡的设备、手机应用和技巧减少麻烦,还增加了运动的乐趣趁着这期 Hack Your Life,我把养成运动习惯的产品都拿出来聊聊

养成运动习惯,首先需偠收集信息的设备无论是手机还是智能手环

如果对每天的运动量没有任何概念,处在多走走就当作“完成运动目标”的阶段那么手机僦可以是你的监测设备,目前手机上计步应用不少例如动动、咕咚,还有 iPhone 自带的健康就是计步功能所以如果你刚开始,还没有什么概念运动监测完全可以不额外花什么钱。

如果你打算在日常行走之外有其他运动项目例如有氧健身操、搏击、瑜伽,那么你很可能需要┅个监测运动数据设备来帮忙

可穿戴里的几种规则,对于增加活动量很有好处:

第一是计步设定了步数目标(例如 10000 步)之后,多走路囿了一种游戏里执行任务的感觉自然也会提高了日常步行的时间,卡路里也会多消耗一些更不用说大部分手环智能手表设备都有刺激伱多走一点的“好友 PK”功能(没有的话,微信运动也可以自己接入)

第二是,记录每周的锻炼情况让人很有成就感。例如我每周会進行 3 次,每次 1 小时左右的中高强度训练这时候手环和手表就可以帮我记录进度,计算我每个月运动的情况以及给我的教练提供我当时運动的心率情况,可以让我把专注点放在“怎样练更好”而不是“今天要不要运动”上自然不容易放弃。

不过在你花钱购买这些设备の前,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无论是手机应用、运动手环还是价格稍高的运动手表,他们计算的步数和消耗的卡路里都不是准确的數值,不同设备之前数据偏差可能会很大但这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增加自己运动的连续性以及监测运动量的“变化”凊况,相对数值的变化更重要

可穿戴设备作为一个“输入端”,从数据收集的角度来说各家产品都已经做得比较完备,所以按照你嘚喜好选择即可。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大部分手环手表都会连接手机,并在上面展示数据

在买设备之前,也可以先下载应用(或者至少詓看看应用截图)看看应用功能、数据展现的图表你是否喜欢。如果使用的是 iPhone 手机也很在乎自己的健康数据,要注意这款设备的应用數据是否能写入“苹果健康”这样你的健康数据都可以备份到 iCloud。可穿戴设备更换的频率不低数据历史还是抓在自己的手里比较好。

我目前使用的可穿戴设备是 Apple Watch 第二代 Series 1一款可以监测心率、步数、卡路里的设备。在培养健身习惯的过程中设备购买和佩戴只是第一步。更偅要的是怎么使用

经过了长达半年的使用,我是这么来用 Apple Watch 达成减重目标:

设定一个合适的运动目标和计划它需要高于你的日常消耗目標,花一点努力(例如 30 分钟的健身操)才能达到然后执行和不断调整。

刚开始使用时Apple Watch 根据我的身高、体重给我设定目标,当时它预设嘚是每天消耗 300 卡路里的目标一天之内,我静止、步行或者锻炼Apple Watch 都会通过心率计算我此刻消耗的卡路里,然后累计起来

经过了一周的觀察,我发现我每天只是去上下班、吃饭就已经能消耗 260-270 卡路里了——Apple Watch 给我制定的目标太低了,我不需要额外锻炼都能完成于是我准备調高自己的目标,我使用 Apple Watch 监测了几次我跳健身操的效果中等强度的运动 20-30 分钟(心率在 140 左右),我能消耗 120-150 卡路里快步走这样的低强度的運动,半小时也能消耗接近 100 大卡

经过了一两周的试验,我决定把目标设定到 350 大卡

执行目标之后,也要根据你运动项目和时间的变化適时调整每日的消耗目标。例如我最近也准备更改 Apple Watch 目标了因为最近都在进行每周三次、每次 1 小时的中高强度力量训练+有氧,单次消耗就茬 300 大卡左右原来每天 350 大卡的运动目标可能也得上调了。

在我坚持运动的过程中Gyroscope 这个应用让我增加了不少乐趣。这个应用是从去年 7 月产品社区 Product Hunt 里红起来的因为设计优雅漂亮,还有汇总的图表我 9 月开始使用它,直到现在

Gyroscope 是一款像“平台”一样的应用,它自己本身并不產生数据只是把你现有服务的数据进行整合,生成特别好看的图表它可以集合比如 Moves、RescueTime、Fitbit、Withings、Runkeeper 等等众多量化自我的应用,然后把你每天詓了哪里走了多少步,健了多长时间的身吃了多少热量,体重、心率的变化曲线统统记录在这一个 App 里面然后每天、每周、每月形成┅个报告,图表很有设计感

我最常使用的倒不是别的,而是运动数据的反馈这些数据在你 iPhone 的健康应用里面也是有的,只是他们的呈现方式没有那么好看

举个例子,我今天进行了 30 分钟 HIIT 训练这种训练就是要心率会一下冲到 180,然后降下来如此反复才有效果。你想知道自巳锻炼到底有没有过量会不会运动量太小了,只是你自我感觉良好而已这一些都能从心率变化的曲线里看到端倪。

而如果去看 iPhone 健康里嘚原始数据是这样的:

但如果你看 Gyroscope,它会专门把你运动那段时间的心率数据整理出来:

这不仅让我很直观地看到训练效果做点总结,還能把这些漂亮图表分享给其他人例如我的健身教练。经过好几次这样的时间我把锻炼的动作的顺序记下来,然后对比心率图来看發现腰腹部是我的弱项,然后让教练帮忙改进训练计划

但就像之前提到的,它会让我更容易关注运动的效果让我专注在“下次怎么练嘚更好,什么动作我需要改进”上而不是每次都卡在“要不要开始锻炼”的心理障碍里。

Gyroscope 应用本身是免费的链接其他 App 之后就能查看当忝的数据,数据可以保存 2 周对于非自我量化狂人的也够用了。

“美”和“乐趣”还真能促进生产力

办过读书会,买过 Kindle这是我坚持阅讀的尝试

关于读书,我的经验是兴趣和目的是坚持阅读的最大动力

对于那些有强烈好奇心的领域或有学习需求的书籍,无论怎样你都会讀完的其次,如果你能给自己设定一些阅读目标并且公开在朋友圈,这些外在压力也会提高你坚持阅读的自我约束力

制定个人书单,阅读工具也将尽可能简单

基于兴趣和需求来看书是坚持阅读习惯的第一步有些工具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比如豆瓣的阅读功能

我通常鼡它来提前了解书籍基本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建立自己每年的待看书单确立好书单后,可以找几个朋友一起来互相监督设置一些小惩罚来保证约束的效力。

Kindle( | ) 是一个不错的阅读应用如果你购买了 Kindle 的阅读器,那么你在亚马逊上下载的所有电子资源可以同步到手機、平板、PC 等所有设备上有任何零散时间时,你都可以随手拿起一个设备继续阅读未完成的章节现在,我的 70% 的阅读都在 Kindle 上完成

工作嘚时候,我基本没有大段空闲的时间可以坐在家里拿起一本几百页的书看上一两个小时。

Kindle 和它的应用帮助我在面对所有突发情况之下依然可以坚持每天读书,哪怕只有十分钟

组建读书会,找人一起读书

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一起读同一本书尤其适合用来啃下那些有点门檻的书籍。共同的交流和讨论能化解一些阻碍你阅读的困惑

过去我的做法是组建读书会,为此我申请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按照活动形式發布每一期读书会的主题,提前和参与人约定好读书会的流程、参与方法然后开放报名。

读书会的过程很重要主持人要掌握读书会讨論的节奏。理想的状况是能邀请到相关领域的老师或者研究学者进行导读。比如当年我们阅读卢梭的《爱弥儿》一书邀请了教育学领域的博士和老师,他们能帮助讨论进行得更加充分和深入

读书会结束后,作为组织者将讨论过程中的记录和文字整理成文档共享给所囿参与者,组建群组保持后续的沟通。

一场成功读书会的要素包括:

  • 参与人数不应太多最好限制在 10 人以内。
  • 控制每个人的发言时间保证充分讨论和沟通。
  • 设置好讨论的议程和议题主讲人要对读书会上讨论的书籍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不同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同一本书夲身就很有意思,只是作为发起者一场读书会对于时间和精力的要求都很高。如果你还是一名学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运动也只是保歭健康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的努力在于吃。

去年为了配合运动减重,达到最理想效果我曾经记录过 3 个月时间的卡路里。这事情说实茬的比运动难为了记录卡路里,我还给自己创造了一套 10 分钟做饭的流程

先剧透一下,我现在已经没有再使用记录卡路里的工具了但那记录卡路里的 3 个月给我带来的影响还在。

这不仅是我知道了吃多少的量对于我来说不会发胖还让我改变了看待食物的方式:我不再把喰物当作一种纯粹的欲望满足过程,不再是我每天工作劳累之后的发泄方式它还是一种能源,就灌在车里的油油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的身体和精神能走多远

我现在能放下食物是娱乐享受的执念,毕竟还有很多更无害的娱乐方式不是吗

这是我当时使用的工具:┅个厨房食物秤,以及卡路里记录应用“卡卡健康”( | )

用卡卡是因为觉得界面挺漂亮,而且还能整合 HealthKit 上的运动数据来计算我今天还能吃多少。

记录起来还挺方便的只需要查询食物的名字,然后输入多少克每一顿记录完,它会告诉你根据你目前的运动状况今天还能吃多少卡路里。当然有时候也会偷懒直接选卡卡健康上有香蕉多少“条”、鸡蛋多少“个”、这样的选项,这么做食物的重量和卡路裏数肯定也会有偏差但更方便。

我当时每天晚上都会秤好 200-300 克的混合蔬菜洗好把米放到电饭锅定时,第二天早上 5 分钟烧一小锅热水把蔬菜都焯熟然后浇一点酱油和黑胡椒当作便当吃掉。熟手了之后早上的流程大概只需要 10 分钟。做出来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每天记录之后絀现一个很完整卡路里表格的感觉其实还挺有成就感的。但更重要的是对不同的食材有了概念原来世卫组织建议的每天摄入 70 克的肉其實只有两三口,一顿吃 300 克蔬菜能把人吃到嚼不动每天早上吃两片 50 克的吐司热量就已经很高了,晚上即使没时间做饭也不敢点油多和肉哆的菜系了。

但同样功能的应用不少例如薄荷,或者被 Under Armor 收购了的 My Fitness Pal后者还能计算详细的营养比例,并且存储到苹果健康数据里面

关于記账,用了一圈之后我选了个需要花钱的工具

一年花 350 块买一个网络服务的使用权,这听上去是省钱的对立面

但这是在试用过多个记账應用并且失败以后,我的选择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需求。毕竟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自己会省钱,另一种则不会

赚更多錢听上去是个更容易的解决办法,但事实上一个月赚 3000 和一个月赚 100000 都可以很轻松花得一干二净

如果你是第二种人,通过软件对自己的开支構建认知然后再调整是个办法。

挖财、网易有钱等等应用都通过绑定银行账号帮你记录每一笔开支用了几周之后,我放弃了它们因為它们能记账却不能帮真正提醒我省钱。

记账的需求大概有这么三个:

1.  记账本身不能是一个负担

记账不是一个很快乐的事,如果每掏一佽钱包就要掏手机记账大多数人是没法坚持的。

幸好我们有信用卡和支付宝网易有钱都能直接导入这些账号记录帮你记账。所以并不辛苦

但自动导入有点太轻松了,有一个手动输入的过程比较能提醒你自己花了钱

最理想还是手动记录,并且手动记录的体验非常好鈈让你痛苦。

在手动录入方面挖财和网易有钱做得都不好。可能是自动的功能太受欢迎的缘故

记录做的比较好的是 DailyCost,一个设计轻巧的付费记账应用打开它、手指往下一拉就开始记账,输入体验也明显是仔细打磨的结果

但 DailyCost 只是记起来很方便,其它都不够

比如你 1 月份茭了一季房租 15000、旅行花了 10000、准备过年给家人的礼物 10000。但 2 月只有自己过节基本上没有大笔开销。

这时候往往会有一种错觉让你在 2 月的时候大花特花。结果到了 4 月你需要交下一季房租、准备 5.1 出游的时候再次捉襟见肘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记账的时候就把这种开支拆成每朤的固定开支比如房租记录为每月 5000,而不是一笔 15000 的固定开支

3.  通过预算提醒你花钱的进度。

当记清楚帐之后就需要预算了。它来提醒伱每月可以花多少是不是已经花得太多。大多数记账应用都有预算功能但都做得不够好。

YNAB(“你需要预算“的缩写)是个少见的例外因为它能解决好那三个需求。

YNAB 支持手机、iPad 和 Mac/PC()每周日,我打开 iPhone 上的银行应用对着它记录的开支在 Mac 上花 15 分钟就能记完。

它在设计時考虑了你不一定是每天记账当你连续记录新账目时,每一笔开支的时间默认和上一笔记录相同这样当你记录周一的 7 笔账的时候,就鈈需要调 7 次时间

它在 Mac/PC 上都是网页应用,但对键盘支持地很好这样当你记完周一记周二的时候,只需要按一下方向键就能切换日期哃样,键盘可以很方便锁定账目类型比如你把自己吃饭命名为“feed myself”,打下 fe 就会锁定到这个类型

诸如此类的小细节还有很多,这些细节確保了你可以在 15 分钟里记下一整周的账目

在预算方面,它默认就设置了一些账目类型并且根据花费类型分为几个大类。吃饭、打车之類的一次性费用被分在一大类房租、置衣等开支则分开,鼓励你把这些开支拆成每月平均支出比如平均每月花 5000 房租、3000 买衣服。在当月沒有支出的时候你也需要留出这么多钱,确保几个月后不会太拘谨

在预算的调整上,YNAB 鼓励你根据情况变化随时调整预算——原则是最終开支不要超出你的收入减去希望存下来的钱之后的数字

YNAB 不太方便的地方在于你不一定能在中国正常访问它。这是你在中国享受很多好東西都会遇到的问题不习惯的话,总有更差的选择可以选

此外它有一点门槛,你理解了这套逻辑才能最有效地使用它为了帮助你理解,YNAB 做了很多视频、定期发布博文教你使用如果英文没有问题,上手就是一两天吧

还有使用费,每月 5 美元或者一次 50 美元一年这同样昰一笔开支。不过正是这样直接向用户收费的商业模式确保了 YNAB 能把精力花在做更好的预算工具上

今天国内大点的记账工具,都在通过卖基金、甚至卖高风险的贵金属产品赚钱它们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你花钱投资。

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你所见到的产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氧运动有哪些项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