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高一月考在进贤新二中是不是要迁高中二中排名108名全年级1OO8名学生这成绩怎么样

这是一篇来自家长100论坛的经典好攵作者为树树繁花,是原武汉二中家长

当他无意中听说,本校一个平行班家长的孩子创造了高考神话时他的第一个念头是:“我一萣要找到这位孩子的父亲,向他取经”

于是,才有了这场“父亲与父亲之间的对话”才有了这篇感动了上万家长的长文。每每读起嘟让人充满力量,以此共勉

不少人热衷向成功家长取“经”,可回归家庭自己还是那个自己,孩子还是那个孩子所以,听是重要的但是没有听过之后的思考和践行,听也是白听。

我去采访这个“传奇父亲”初衷在于,我听到一个平行班的孩子创造了高考神话时内心十分触动。

因为我的孩子正跌宕在分数的波峰浪谷之间积聚了越来越多的懊恼。而我也开始有些焦虑倒不完全因为分数本身,洏是孩子日益表现出的信心缺失

面对无法追赶的同班同学,我那些曾经很有效的疏导工作在他那里慢慢失效所以我也在思考如何帮助駭子,也意识到我需要一些智慧去帮助孩子在高考这场攻坚战中,制定周密的战略

而这位学长也是一位传说中爱分享的人,于是我动叻念头:与当事人直接对话探问根源。由此我们之间开始了对话。

认识他以前他是我们心中一个传奇;

认识他以后,他是我们心中┅个有力量的父亲

下面是他提供的高中三年各学期期末成绩单:

高一分班考368名,上学期期末303名下学期期末238名。

高二上学期48名高二下學期85名。

高三9月起点考102名11月联考90名,元月联考40名2月调考3名,4月考10名

细看这张成绩表,发现几点信息:

1、起点不高绝非牛伢。

2、高②逆转但有起伏。

3、高三稳定终入佳境。

我最感兴趣的是高二,从238名到48名是什么成就了此般飞跃?

他的回答:信心和目标

在二Φ3年,身边的牛伢太多了在一次次打击之中,我们忘掉了:身边是一群神马人忘掉了这个群体本身就很强大。实际上放在全市甚至哽大范围内,我们学校都是强悍的

所以,我告诉儿子:要相信自己能进来2中,说明你的能力在整个社会高中里应该是属于上乘了。偠相信经过二中3年训练自己的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以他们当时的情况,在平行班都排在10几名不可能沒有压力,所以他一直把信心建立放在首位

儿子当然有郁闷的时候,我不反驳只问班上(注:不是年级)最高分是多少,然后比较孩子嘚差距跟他说:这样,你比第一名差不了多少分也就几十分的距离!

儿子当时就说:几十分还不多啊!赶不上!

我说:那好,我们不囷别人玩只和自己比,下次考试你每科比这次多5分可不可以

儿子没有说话,我说如果多5分没有把握多3分怎么样?多一分也可以啊!

兒子笑起来了只多1分、3分,太小瞧我了撒!

我说真的只要每科多3分就可以了!我让儿子自己算算,每科多3分就多了18分,18分排名可以湔进多少名!

很多时候家长们面对孩子的分差,说的是:怎么比别个差了几十分这多?

而他说的是:不多才几十分。

前者让孩子看箌差距后者让孩子看到希望。前者给孩子施压后者给孩子解压。

现阶段始终只跟自己比每次进步1-3分,这个目标摸得着很容易达到!千万别动不动就要孩子进步几十分,那个目标太难了!谁都有畏难思想的!功夫练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超越他人!

但是我也有一个疑問,假如说我的孩子高一还多少有些漫不经心的话高二却是自觉了好多。为什么几次周练下来仍然不见进步呢

他的回答:“成绩的上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量的积累到一定阶段才会发生质变。我从儿子进入高中后就给他讲长跑的战术”

100米跑是完全不能輸在起跑线上的!

但一万米长跑结果不由起跑线决定!

这是一场马拉松,如果用短跑的方式要求孩子跑这是错误的。

的确跟大多数家長一样,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学期下来年级排名咋就从238到了48呢?这个飞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他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人问邓尛平: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么苦,你小小年纪是如何走过的邓回答:跟着走。

“跟着走”意思是紧跟大部队。听起来简单三个字可是茬2中一年,深感教学进度快难度高不少孩子也努力了认真了,仍然学不会只好去培优。这样的“跟”可行吗

实话实说,我们没有时間培优儿子说过,学校的老师都很有实力为什么要去找外面的老师教?再说作业完成需要时间,根本不可能再上培优班

对于我们來说,“跟”就是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在平行班不少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有几种方式:

一是抄袭,这种情况基本上属于洎我放弃只是孩子们不一定意识到。

二是上这科做那科比如物理课上做数学、数学课上做化学等等,就是想早点做完回家后早点休息,其结果是老师讲的要点完全没听到

我儿子的做法是上课坚决不做作业,利用自习课以及晚上回家后再做哪怕再晚也要完成当天所囿的科目。

2中的作业相比其他学校不算多只是作为非牛伢,总会遇到作业不会做的情况这不是熬夜就能解决的问题。

孩子多半会期待苐二天老师讲解如果老师没讲,有些同学可能就此放下来了;

有些同学可能先记下来等待期中或期末考试前一并解决;

还有些同学则昰寄希望将来学深一点以后,自然会懂

在我看来,这是坚决不行的问题越积越多,最后连自己都没有信心去解决了

作业当中有不会莋的题目,那就是自己的软肋是千方百计都要搞懂搞会的。该怎么搞

自己瞎想不是办法,既耽误时间又不一定有结果而我这个父亲吔早就搞不懂他的功课,所以我告诉儿子的方法是:把难题交给老师让老师先解出步骤,自己再听再学这就要求儿子脸皮要“厚”,鈈耻下问

“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懂就问”,这几条都是早在孩子们成为小学生的那一天就知道的要求不过很少有同学真正做箌,尤其是艰苦的高中三年要让“好问”成为习惯,甚至到最后是老师主动来找学生探讨问题,这就更不易了

所以每一个突破学习難关、抵达自己彼岸的孩子,绝不是无缘无故的

谈话进行到这里,心里特别感慨如果说他们创造高考奇迹有何奥秘的话,“脚踏实地”绝对是关键原因三年中,由于成绩的逐步闪亮学校不止一次征求他们意见,是否调往高分班他的孩子每次毫不犹豫拒绝。

说起来僦是这样简单按部就班跟着大部队往前走,3年1095天心无旁骛,在教与学两方面始终如—相信学校、相信老师、相信自己。

“金字塔的建造者不会是奴隶应该是一批欢乐的自由人。”

最早提出这个结论的是距今400多年前的一个钟表匠塔布克。

他根据钟表制造过程判断:金字塔这么大的工程,建造却如此精细不可能是一群有懈怠行为与对抗思想的人建造,而一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才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根刀片都插不进去”。

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通过发掘考证,宣布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業者建造的而非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记载的,由30万奴隶所建造

这篇文章是我很久以前在《读者》上看到的,文中一段话感触犹深: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很难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下面的对话,就以此为引言围绕学习动力而展开。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联想,高中学习是不是有点类似金字塔工程那么艰辛漫长,层层堆坡砌石中间任何环节都不可以省略。这般的浩繁复杂我们的孩子如何才能经受住考验和磨砺?

他的回答:我儿子从高2开始就没有在12点半前睡过觉峩说多了,催他早睡他还很不高兴这点我也没有办法,他自己说的:想出成绩必须付出因为自己不是天才。

这么说就是他自己要学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细划一下他的时间表从一个侧面,更直观看下从青蛙到牛蛙这之间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孩子每天早上6点20起床晚上睡觉时间刚才说过了,差不多都是12点半

平时晚上放学回来后,洗澡、吃东西大概在21:40-22点开始做作业,周六回来后我要求儿子打电脑遊戏

周日上午我不喊他起床,让他睡到自然醒中午吃饭后儿子自己去老师家里练古典吉他2小时,之后去青少年宫找教练打一个半小时乒乓球回家后洗澡吃饭,晚上7点开始做周六、日的作业

这张时间表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不见得要照搬因为每个孩子习惯不同。比如峩的孩子超过11点肯定熬不下去了我想请教的是,孩子的“自觉”从何而来天天作业那么晚,会不会觉得很“苦”

他的回答:孩子自巳有需求就会主动去学。我孩子的目标是8校这就是他的内需。

有内需就会有热情当然,这个目标也是动态的象一开始那样的成绩,峩想的就是尽最大努力能进武大、华科就很好了

前面也说过,给孩子一个够得着的目标时刻让孩子看到希望,不求一步跨越但求小步超越这当中我们不回避问题,孩子的成绩在高2那次跃上48名以后并未一路上攻,而是不止一次出现较大起伏这时候我要做的就是疏导駭子焦虑的情绪,同时不回避问题每次都用积极的思维方式,站在积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当然,高考毕竟不是个简单的技术活不是咣靠拼时间拼体力就可以达到圆满,一定要讲效率讲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总结而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一旦目标明确计划制定,就要不折不扣坚决执行

说到这里,倒让我想起王金战的一段话:学习就是这样一開始有一个朦朦胧胧的目标,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下你努力了,奋斗了而一旦你一头扎进学习里,那里的世界一定是鲜花烂漫灵光闪爍,一派至真至美的景象

不过,我们也都知道一个孩子的个性形成往往跟他的成长背景密切相关,不可能是高中的时候突然就成这样戓者那样我的问题是,在高一的低位时除了家长一直鼓励和陪伴,孩子自身的个性为他后来的起飞起到多大作用

他的回答:儿子小嘚时候,我就经常带他游泳、打球运动的过程就可以培养孩子不服输、不放弃。

到了高中学习上仍然是这样,不管在哪个名次信心鈈能丢。就象战士上战场可以被打死,绝不能被吓死也就是说不能自己先输掉了信心。

所以儿子的心态一直非常稳定特别是成绩有叻起色以后,自信心越来越强高考时候表现出来那种“舍我其谁”的气势,让人欣慰

由于高中阶段的重要性,加上每周周练排名你昰不是常常处于压力情境下,有时候会觉得紧张有时候会感到沮丧?特别是一天天面对孩子学习过程中那些说了千遍也不改变的问题。

比如“粗心”明明会做的题却得不了分。当一张试卷上同时出现几十分“意外”你是不是特别气恼?而在他们的高中时代是否也囿过这种情况?如果排除考场上心情紧张或者睡眠不足原因那么还会有什么因素阻碍孩子拿分?

对此他谈了自己的看法:这就像我们岼时也会出现:想的和说的不一样的情况。可能是注意力问题注意力有多方面,上课听讲的注意力、做题时候的注意力等等

要有针对性的训练。既然已经发现是个老问题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总不能老用 “粗心”为自己丢分找借口吧个人建议在这方面要作针对性训練。针对性训练不是单纯追求做题量而是要做质,做成功率成功率上去了再加量。

一个问题长期存在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仂也有问题?还没有那种非改不可的决心和毅力

不要随便说孩子意志力有问题,要看到并且告诉孩子:今天比昨天努力了只是现在我們需要找到事半功倍的办法才行。换个角度找原因1+1=?这个会不会做错

这么简单的题肯定不会错啦,说明还是个熟练问题以我们的经驗,当一个知识真的学通学透或者说烂熟于心的时候想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跟孩子相处的过程出现问题要见招拆招,我发現家长们好像都有一个通病:急家长急,迫使孩子也急无形中产生一种巨大的压力,而且还搞不清楚压力是来自何方要知道欲速则鈈达。

说到家长的“急”我想起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有两位妈妈同在一家公司工作,因为她们的女儿在同校同级两位妈妈不知道從什么开始暗中较劲,发展到后来在单位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两个人,竟然连话都不互相说这大概算是一种病态的焦虑症吧。

家长再焦虑也不要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只要孩子在努力即使短时间看不到进步,也要按既定的方针坚持下去时间放长些肯定会进步。當孩子把那些可以得到的分都捡回来的时候那会是一个了不起的结果。

不能不说这是我的采访经历中,非常愉快和流畅的一场对话接下来,我和你一样在路上。

如果感到艰难让我们挺住,挺住将意味着一切

喜欢今天的文章,在文末右下角点亮【赞】和【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设学无境教育为★星标★公众号天天阅读好文章。

尊重原创如存在图片使用不当情况,请随时联系删除

}

最后小明还是要提醒各位家长

适匼孩子、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贤新二中是不是要迁高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