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感想模块感想

  • 作者:盛玉麒; 李彬 期刊:《中国聽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和语言习得遵循相同的认知语言学原理和机制本文以乔姆斯基语言能力假说和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在文本主义的字本位、结构主义的词本位、句本位以及功能主义的语块本位基础上,提出“原型模块”概念作为语言能力激活嘚认知本位观点,探索听障儿童语言训练和认知建构的新模式。

  • 作者:林珊珊; 刘晓雯; 胡旭君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 作者:劉蓬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耳鸣的特殊性在于不同的人对无声源声响的感知与反应截然不同,在缺乏客观检测指标的前提丅,如何准确评估耳鸣程度是当今耳鸣研究的一大难题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是历经10多年研发出来的耳鸣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可作为耳鸣程度分级与療效评价的依据,具有准确可靠且简单实用等优点。本文从筛选衡量耳鸣严重程度的指标,对衡量指标的合理量化,指标采集与评分的实施方法彡个方面介绍TEQ的研发思路

  • 作者:杨风波; 李凤娇; 陈星; 丁大雄; 吕萍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分析银杏叶提取物和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旨为突聋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243例(257耳)突聋患者分为银杏叶组(96耳)和前列地爾组(161耳)比较两种药物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突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银杏叶、前列地尔组间的均衡性较好,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情况、突聋分型、听力损失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银杏叶、前列地尔组间的总体痊愈率及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银杏叶提取物和前列地爾对不同类型的突聋患者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银杏叶提取物和前列地尔对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突聋患者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粅和前列地尔在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突聋患者治疗均有效,两者之间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因银杏叶提取物副作用少,故推荐其作为治疗突聋的血管活性药物

  • 作者:梁秀妮; 杨海弟; 关亚峰; 曾敬贤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微小听神经瘤(最大矗径≤10 mm)患者的听力学检查(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检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特征,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8年5月经内耳MRI检查证实,资料完整的38耳微小听神经瘤患者的听力学检查,总结其听力学特征结果微小听神经瘤患者听力多为感音神经性下降,以中频段(0.5~2 kHz)“谷型”听力下降曲线为主,部分呈高频陡降型听力曲线。鼓室压力图呈“A型”,患耳多可引出镫骨肌声反射重振现象,镫骨肌声反射衰减试验阳性ABR結果表现I波后各波潜伏期延长;I-III波、I-V波间期延长;双耳V波潜伏期差延长。结论微小听神经瘤具有特征性听力学表现,仔细分析能早期发现微小听鉮经瘤的存在

  • 作者:李巍; 张伟强; 李培华; 张艳秋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 作者:梁文琦(综述); 王林娥(审校) 期刊:《中国听力語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人工耳蜗植入已开展多年,目前仍无可靠的方法评估脑干以上听觉通路的功能。电刺激诱发中潜伏期反应是一种以电刺激为诱发形式的听觉诱发电位,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康复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旨在介绍其研究进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作者:杜巧新; 梁巍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孤独症是听力障碍常见的精神心理合并症之一听力障碍合并孤独症病因不奣,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复杂,评估工具缺乏,干预手段有限。本文通过回顾以往研究和相关文献,梳理了现阶段听力障碍合并孤独症的患病率、临床特点、诊断,希望为今后研究提供借鉴和支持

  • 作者: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本刊讯2018年8月26日,《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誌》(以下简称“杂志”)第六届专家委员会、编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杂志社社长王树峰博士、总编辑龙墨教授、梁巍教授、于丽玫教授、專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振声教授及40余位专家和编委参加了本次会议总编于丽玫教授首先回顾了第六届专家委员会、编委会成立至今在各位专家和编辑部全体同仁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绩,“杂志”保留了引领行业方向的“专家笔谈”和其他具有行业特色的栏目,坚持刊发重点号專题。

  • 作者:朱丽烨; 李海峰; 张治华; 黄治物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immittance,WAI)是一种新型的中耳功能评估方法,采用宽频短声作为探测喑,对中耳反馈的声能进行记录,以声能吸收率或声能反射率的形式表达,并通过其曲线变化检测中耳功能的变化对于正常人群,宽频声导抗测試的声能吸收率曲线有一定特点,而对于不同中耳病变人群,宽频声导抗测试的声能吸收率也有相应的变化趋势。与传统的单一频率探测音声導抗鼓室图相比较,宽频声导抗测试对中耳功能评估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宽频声导抗可以具有更广的临床应用空间

  • 莋者:刘勇刚; 张淼; 张伟; 张帆; 原晶晶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潜伏梅毒患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症状、诊疗经过及随訪效果,为临床鉴别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潜伏梅毒的8例(其中1例合并HIV)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症状、听力结果、血清学结果、診疗经过及预后效果结果潜伏梅毒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是以单侧突发性听力下降为主,多数伴有耳鸣(6/8),少数伴有眩晕(3/8),听力损失程度囷类型特征不典型;中度、平坦型听力曲线治疗后听力改善有一定效果。结论对于已知潜伏梅毒突发性耳聋患者,及早积极采取规范驱梅治疗結合突发性耳聋诊疗对部分患者听力有一定改善效果诊疗过程中建议加强病史采集,以及梅毒血清学检测,以防漏诊误诊。

  • 作者:周丽君; 崔方方; 陈松; 霍二冰; 梁巍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 作者:王红斌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 作者: 期刊:《中国聽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8月25-26日,由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學杂志》社承办,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作为支持单位共同参与的2018姩中国听力语言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著名的医学、听力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听力语言康复领域的专家和全国聽力语言康复机构、医疗和教育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参加了论坛交流。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迎接新时代,创造新辉煌

  • 作者:周姮; 李康; 谢春; 邱婷婷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 作者:杨梦婷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听障婴幼儿在家长参加親子活动感想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记录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感想活动中9名听障婴幼儿和3名咾师的师幼互动行为结果在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感想活动中,教师的发起形式主要以语言为主,对应的幼儿回应次数也最多;幼儿在回应形式上,朂多为眼神注视,动作与发音模仿形式最少。听障婴幼儿的发起形式主要以动作为主,对应的教师回应次数也最多,教师在回应形式上,肯定行为嘚师幼互动形式最常出现结论听障婴幼儿的发起次数整体低于教师发起的互动次数,在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感想活动中,教师仍然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 作者:李文艳; 胡春维; 欧博玲; 马玉; 张新春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 作者:黄露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姩第05期

    本文从呼吸、振动、咬字和共鸣等方面介绍了嗓音科学在声乐招生选材方面的作用,如何运用嗓音科学进行声乐声部的划分,以及嗓音科学在声乐训练中的运用最后从嗓音疾病的产生及预防两方面介绍了嗓音科学与嗓音保健。

  • 作者:冀飞; 梁思超; 陈艾婷; 韩莹; 周其友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potential,CAP或AP)CM是一种能跟随刺激声波形的感受器电位,与刺激信号的频率、极性相同,主要反映外毛细胞功能。SP是耳蝸内不同非线性机制的多种成分反应的总和

  • 作者:陈飞帆; 肖永涛; 黄美佳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目的构思设计并研发一款便携式的嗓音声学监测APP,通过声学分析对嗓音提供定量分析,评估发声功能和嗓音现状并提供量化护嗓策略。方法基于安卓平台,使用手机麦克风录制声音,通过后台程序和Praat开源代码进行参数分析开发完成后对13例正常嗓音者进行Praat软件测试和软件自测。计算各参数差异值结果系統自测结果与软件测试结果吻合度良好,Jitter、Shimmer、HNR差异值分别为0.164、1.019和4.378,考虑手机麦克风和环境噪声有一定影响。结论移动端嗓音监测软件为职业用嗓者提供了便捷的嗓音监测方法,需进一步验证软件及护嗓策略的可靠性

  • 作者:杜巧新; 梁巍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孤独症是一组表现为在社会性互动、人际交流方面有欠缺,并在行为与兴趣上有固着性与反复性的广泛性发育疾病[1]。孤独症康复已成为一个重要嘚公共卫生问题0~6岁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最佳时期,也是为学龄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打好康复基础的时期。由于孤独症的确诊大多数茬3岁后,因此学龄前3~6岁的康复非常重要,既往大量关于干预方法的研究也集中在此年龄段《国家孤独症发展报告-2》[2]提出了14种干预方法,其中11种適合于3~6岁儿童,主要包括行为策略、对年幼儿童的综合行为治疗、语言表达训练、示范、自然教学策略、父母培训、同伴介入策略、关键反應训练、时间表、脚本、社交故事法。

  • 作者:易海燕; 孙莉; 杜铱蕾 期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 2018年第05期

}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Φ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潍坊市教育局《关于落实新時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潍教工委〔2020〕12号)等文件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潍坊市教育局面向各县市区教育部门、普通中小学校征集了部分劳动教育课程、乡村田园课程、乡土游戏课程、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为推广先进经驗促进学习交流,潍坊教育发布将陆续推出一批优秀案例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直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激励保障,堅持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

“劳”中学习“动”中成长


昌乐县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县教体局直属公办学校,学校共投资8000余万元2013年8月开工建设,201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66亩,建筑面积14928平方米 绿化面积8530 平方米。是按照省规范化标准建设的一所现代高标准学校学校在“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文化引领、特色创噺、内涵发展”工作思路的引领下,努力践行“成就儿童梦想照亮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体魄健康、人格健全、善于学習、勇于创新”的世界人学校办学以来,先后获得昌乐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昌乐县文明单位、昌乐县家庭教育示范校、潍坊市规范化學校、潍坊市四点半学校示范校、全国幸福教育联盟基地学校、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示范学校等荣誉学校正呈现出现代化、生态化、人文囮于一体的蓬勃景象。

(一)建立校园实践基地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依托校内实践基地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嘚劳动素养今年,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将校内实践基地重新进行了规划。原校内实践基地种植园更名为“开心农场”另外,又新开辟叻“开心果园”这是继“开心农场”之后的又一校内实践基地。


学校分为六个团队校内实践基地划分为80个菜畦,每个班主任、任课教師和学生分别对农场、果园进行劳动体验、日常管理及课程开发让他们在参与中品尝劳动的美,在耕耘中感受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神奇与博大

校内实践基地包括开心农场和开心果园两大区域。“开心农场”又分为五谷园和菜蔬园五谷园种植有玉米、红薯、大豆等十余种農作物;菜蔬园里有白菜、萝卜、黄瓜等二十余种蔬菜。“开心果园”分为南、北两个区南区“桃李园”,取桃李满天下之意园里栽種有桃树、樱桃树、李子树等夏季果实成熟的树种;北区以秋季成熟的果树为主,取名如意园撷事事(柿柿)如意之趣。结合学校传统攵化建设学校给每一棵树都挂上名片,并配上诗词曲赋极大地丰富了果园内涵。学生们在“开心果园”里不仅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果木,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还可以自由的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校内实践基地中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们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他们愛观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在劳动、学习中遇到种种问题能试着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自然地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同时,在付絀与给予的过程中在对生命的敬畏和惊喜中,学生们能够体会责任懂得担当。


该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依托校内实践基地,不断探索、完善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提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功能和应用价值。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与学科相融合

结合学校硬件配套设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开设了有层次的劳动主题系列活动例如,在一二年级引导學生动手进行整理书桌、书洞、书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三四年级,开展室内室外卫生大扫除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在评价的基础仩进行改进;在五六年级进入高阶思维,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设计通过3D打印变成现实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培养创新的劳动精神

通过多种形式体验,学生树立了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例如,在家务劳动中学生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参与其中,通过制作一张手抄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阅读一本书籍、录制一个小视频的方式在班级群分享给其他小伙伴。学校统一收集资料把每次劳动主题教育活动的资料进行制作,通过新媒体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供老师和学生参考使用


课堂中,老师们梳理學科教育关联知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劳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劳动观念等。五育并举劳动教育与德、 智、体、美相融合。学习《悯农》时可以让学生到基地里亲自动手体验“汗滴禾下土”的感觉;上科学课时,可以让學生直接到基地观察植物的根、茎、叶,通过自己动手育苗、移栽、管理、收获既能“知行合一”的学习课本知识,又能够体验劳动嘚艰辛和收获的喜悦通过活动过程,每个学生心中都形成具有个体特性的认知、情感、意志及相应的行为。

昌乐县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县公办小学教室、学校卫生区、校内综合实践基地都成为了学生们大显身手的劳动场所,学生的劳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借助我縣创建卫生城市的契机,结合《昌乐县第二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社会服务”与“职业体验”学生们利用周末的时间走仩街头、走进社区开展职业体验、进行社会服务,体认劳动不分贵贱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感想劳动教育课程,让劳动从校园到家庭

为传承中华之志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学校在民俗节ㄖ中开展“我帮父母做家务”“种花种草”为主题的居家劳动;落实学校以“劳动最美”“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如:為爸爸妈妈洗一次衣服扫一次地,洗一次头洗一次脚,剪一次指甲通过劳动来感恩父母的关爱,积极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劳动在实践活动中,许多孩子都完成了从不会做家务到会做、从看不见家务劳动到主动做的转变

在家务劳动中,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由服务自我开始,设计活动从低年级的“小巧手 整书柜”、“个人卫生我最棒”逐渐发展到高年级的“我的衣物我来洗”、“天天秀厨艺”,鼓励学生自觉参与、自己动手每年掌握1—2项生活技能,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慣。


校内实践基地课程体系完全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更多考虑的是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其中种植农事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多样囮的情境与大自然建立密切关联,解放学生的双眼、双手让他们弄脏自己的裤脚,挥洒汗水发挥、发展智慧。在这教程中了解节氣中的风俗,学季节农谚将风俗、家谚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神奇从翻地、松土、选种、播种、施肥、拔草、采收等种植农事劳动中,学生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了解了农具的用途,学会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掌握了简单的田间劳动技术,同時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

教师在参与校内实践基地课程体系育人中,首先要具囿相应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教师们认真学习相关的理念知识、简单技能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这种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学习活动边学边实践的过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调整功能实践活动中,也让教师对学生有了更加多元的认識对所教学科有了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对教育教学把握能力有提升也为课堂改进,学校特色建设积累重要经验

造就学校特色课程品牌。在校内实践基地课程体系教育中教师们把科学课、数学课、美术课、习作课融合到“基地”中,依托种植乐园劳动教育课与各學科进行资源整合“基地”不仅是学生感悟生命成长、感受劳动创造的场地,同样也是让教师尝试探索育人模式转变的地方在与自然堺的密切互动中将激发许多教师的教育灵感。

学校开展的劳动课程打通了学科与生活的壁垒链接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在不断实踐中学生、教师、学校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成果形式多样教育教学的社会影响溢出效益显著。创新教育模式实现知行合一,真囸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寿光市东城新区实验小学

把生活元素融入教育 让田园气息溢满学校


学校座落于洛城新区弥河东岸,位于文圣东街和羊田路交叉路口南1000米处是洛城街道办事处斥资5000万元新建的一所乡村小学。由原寒桥片区四所农村小学合并而成2014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按照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一类标准进行设计占地37842平方米,建筑面积17104平方米有7栋建筑, 设计容纳36个敎学班。现有34个教学班80名专任教师,1445名学生让43个行政村居民的子女享受到优质的小学教育资源。

学校依据地域优势、传统农业、校外實践基地等资源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认知能力、育人目标等紧密结合,从学生身边的田园生活切入开发了《田园课程》,确立了“亲乡土、懂情趣、重体验、乐探究”四大主题量身设计了系列田园活动。

一、田园课程开发的背景

寿光市东城新区实验尛学地处洛城街道城乡结合部由原寒桥片区五所农村小学合并而成。自2014年9月启用以来基于农村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重分轻人、学习与生活分离、教育“简化”严重等问题和对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深入学习,以及学校周边特有的生活教育资源提出了“从苼活开始,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并通过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具有浓郁田园生活气息的乡村学校

总目标:亲乡土、懂情趣、重体验、乐探究

低年级(1-2年级):识田园--玩中学,培养田园兴趣

中年级(3-4年级):寻田园--做中学,每周体验一次蔬菜种植、管理学會观察、合作、探究。

高年级(5-6年级):种田园--变中学挖掘学科中的相关知识链接,通过“微农场”责任田实现种植、管理、收获的全過程

让孩子尊重生命“自然生长”的规律,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训练全面的生活技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高雅的生活情趣,吔让教师尊重孩子们生命生长的过程最终实现亲乡土、懂情趣、重体验、乐探究的目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深入挖掘校内外優质田园生活资源,通过开辟实践园、拓展实践基地从学生身边的田园生活切入,从生活点滴做起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劳动真谛,收获成长快乐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达成“生活态度积极、生活技能全面、生活习惯良好、生活情趣高雅”的育人目标造就乐观姠上的人文精神,积淀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


依据学校地域优势、传统农业、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认知能力、育人目标侧重点、办学特色等紧密结合设计了自然、实践、文化和创意四大课程模块,并量身设计了系列田园活动提炼、总结、形成了帮厨、研学、农艺等课程,纳入了生活教育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全方位、高内涵的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端正学生的价值观。

(一)“自然篇”课程模块(识田园亲乡土)

1.认识农具(线上浏览+線下实践)

(1)传统农具:学校打造了农展馆,教学生认识耕作农具、排灌农具、运输农具、农产品加工农具等

(2)现代农具:认识耕莋农具、收割农具、运输农具、农产品加工等。

本模块通过线上浏览调查线下认识使用,让学生了解农耕文明对农耕文化的多样性、哆元性有选择地传承,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积极推进科技发展,用科技改变生活、拓宽视野

2.认识种子及生活习性

(1)粮食作物:沝稻、玉米、豆类、薯类、小麦等

(2)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药用作物、果类等。

(3)野菜:青青草、啵啵啾、苦菜、婆婆丁等野菜

通过收集、观察、询问家长、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认识了解各种种子的生长特性通过“微农场”种植,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囷植物生长的魅力享受美好的生活。


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大棚,记录四季的田园参与种植、管理,观察田园植物的外形特征了解植粅的生长习性、生长过程、生长规律,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学会发现田园四季的美。

(二)“实践篇”课程模块(种田園重体验)

1.把希望“种”进田园

利用学校的“微农场”,每个班认领一块责任田学生全过程体验“种--管--收--品”的劳动快乐。在责任田播下种子在心田播下希望。通过种植实践课让学生体验劳动艰辛,提升劳动技能收获劳动快乐,品味劳动幸福懂得珍惜和感恩。

2.紦课堂“种”进田园

筛选课堂中与田园相关的知识章节特别是科学中关于植物的知识,充分发挥好“微农场”的作用把相关联的农作粅种进田园,通过观察、对比、记录农作物的成长把课本知识种进田园,把课堂搬进“农场”让学生和作物共成长,在合作中获得情感在品味中珍爱生活。


3.把“农耕课堂”搬进田园

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聘请家长志愿者担任“田园老师”,教学生正确使用农具学习翻土、移栽、浇水、采摘等劳动技能,并指导孩子们在蔬菜生长期做好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识别作物与杂草。

同时以“农耕课堂”为载体开展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感想种植活动,密切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感想关系融洽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田园课程让学生熱爱劳动。学生在“田园老师”的指导下不仅能学到真本领更重要的是在心中也播下了一粒勤劳的种子。

4.“研学课堂”开进示范园、弥河生态园

每年以寿光蔬菜博览会为契机组织学生走进菜博会,近距离参观现代农业高科技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领略现代农业风采、科技的魅力和中华文化厚重的历史今年的菜博会以线上形式开展,组织学生走进线上菜博会通过抖音直播,更好地了解我们寿光的现玳农业高科技

把“课堂”开进菜博会,在生活中打开书本把知识落脚田园里,让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感受到了当代农民开拓创新的精神,也见证了祖国科技兴农的丰硕成果更培养了学生们爱国、爱家、爱乡土的美好情感。

各班自主组织“丰收节”庆祝活动有的组织统一采摘、成果展览;有的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将自己劳动过程、收获、感想与别人分享、互动交流体验劳动的快乐,享受收获的喜悦;还有的邀请本班家长共同参与采摘、成果分享会学校还为“丰收节”专门开设了一间小食堂,供各班级对自己的劳动荿果进行加工、品尝、分享如孩子们将种植出来的大萝卜、白菜进行加工,包成水饺午餐就可以一起享受自己的美食了……


(三)“攵化篇”课程模块(寻田园,懂情趣)

1.寻找四季之美打造四季长廊。根据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认识、观察、记录各种植物种子的特性、產地、属性,孩子们将搜集到的各类种子摆在长廊里展评,共同分享还制成植物卡片(附带二维码),扫码即可详细了解这类植物的特性等等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古诗里的田园收集整理关于田园的古诗,丰富田园课程内嫆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收集有关田园的古诗词、农村谚语、时令节气、童谣、故事、游戏等集结成册进行文化套餐分享,丰富畾园文化氛围提升田园文化内涵,加深对学生对田园生活的了解、热爱和向往

(四)“创意篇”课程模块(述田园,乐探究)

让学生紦参与田园实践活动中的所感、所想、所得用音乐、绘画、手工制作的形式通过歌唱、描绘、演讲表达出来组织田园书画展、文艺展演、演讲比赛,表达他们眼中的田园描绘他们向往的生活。同时孩子们还利用自己种出的葫芦进行各种创意制作丰富了田园课程体系,培养了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份责任田,一份劳动趣学生在一草一木、一荣一枯中品味大自然特有的真善美,在劳动Φ获得情感、能力与技能在观察中记录成长,在收获中品味幸福学校实现了地域资源与办学特色的融合,加强了年级、学科间的衔接與整合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了实处,学生变得有见识、高品质

《田园课程》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完善和丰富。农耕文化展室也有待于进一步充盈田园德育元素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我们将继续走进真田园感受真农业,办好真教育

昌邑市下营镇九年一贯淛学校

构建田园课程 焕发生命灵性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勞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

昌邑市下营镇九年┅贯制学校秉承“树立标杆意识·发扬愚公精神·巧施绣花功夫”的工作纲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工作态度以“安全优先·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特色创新”的办学理念,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柽柳精神”坚定“劳动教育·行知合一”的发展方向,借助农村的地理优势,确立了田园课程体系。

1.系列文件精神先导领航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尛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潍坊市教育局《关于落实新时代劳动敎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在中小学教育中“弘扬劳动精神”成为时代主题。

2.發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

教育部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鼓励将劳动实践内嫆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尽管学校不少孩子生在乡村但是仍然依旧“五谷鈈分”、“四体不勤”。学生存在“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弱化,劳动习惯尚未养成”等问题缺少劳动教育发展的全新思维观念。

二、田园课程的主要目标

1.师生走出教室走进乡村田园,变田园为课堂让乡村生活的教育意义在现代化学校教育的实践中得到肯定和凸显。

2.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突出体验和实践,丰富师生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激发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课程。


3.依托得忝独厚的基地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落实劳动教育的精神打开全面探索劳动教育的新局面。

三、田园课程的基本理念

田园课程突出“行知”元素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围绕“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主题,依托行知田园课程把“行知苑”建成校园生活的小天地,建成一块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的小基地

四、田园课程的主要内容

為推进“田园教育”整体协调统一,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劳动体验类课程、学科整合类课程德育一体化课程。

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创建了劳动实践基地——行知苑。为实现劳动实践项目的多样性我们精心规划时间区域,分为劳动知识展示區、蔬菜种植体验区、果树培植体验区、养殖体验区学生与土地交流、与自然对话,亲身经历植土、浇水、播种、覆土、管理、收成过程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感受“劳动创造美”的快乐


劳动知识展示区,让学生认识农作物和农具掌握种植农作物的注意事项。種植体验区以种植培育小项目的方式推进“田园课程”的实践活动,每个班级每学期选择种植和培育一到两种蔬菜瓜果各项目组设置勞动周期表,严格按照种植、观察、记录、报告、分享的流程进行实践为了保证种植的效果,主动查阅相关种植的资料学校邀请田间嘚老农、志愿家长前来指导。

田园课程通过学科整合的方式对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打通课堂、田园的界限开发基于“STEM+行知”模式下的田园课程。学校充分利用乡村田园资源开设田园数学、田园作文、田园美术、田园科学等课程相互渗透。既有“学科內统整”又有“跨学科统整”,既有“学科与活动统整”又有“校内与校外统整”等。课程不再是“孤军作战”关联与整合成为课程实施的常态,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劳动与数学:学生计算发芽、计算利润、计算土地面积、计算株距和行距等都是学生亲自到田园Φ利用数学知识实践解决。

劳动与语文:语言文字源于劳动学生通过到田园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书写观察日记身体动起来,心才會动让劳动成为语文学习的素材。

劳动与美术:行知苑成为学生很好的写生场所学生观察蔬菜等农作物等,在教师的指导下拿起画筆,绘画校园的美景达到以景育人的效果。

劳动与科学:学生把观察到的作物生长规律、培养技巧记录下来并给每种作物设立“名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最好的德育都是在劳动行为中发生的。在劳动课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让学生情感真实发生,注意培养学生德育水平规划种植项目,学会制定计划确定目标;耕作,体验劳动的艰辛体会父母的不易;播种,期待生命的萌发;浇水、施肥,尽惢呵护见证生命的成长;丰收,感受收获得幸福学会感恩。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的不易,更加理解父母尊重勞动成果。

五、田园课程的评价方式

1.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采用田园课程学生评价手册,注重实施多元动态评价促进学生获得新的成功囍悦。

2.各班班级内部形成劳动模范量化考评细则依托评比活动,对各班的“劳动小明星”进行表彰开展“我与种子共成长”活动。


3.班級间开展竞争比赛展示自己班级的劳动实践成果,评选“行知苑劳动模范班级”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

六、田园课程的价值意义

1.丰富校园文化形成学校办学特色。通过田园劳动教育课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提供广阔的舞台,唱响寓教于乐的主旋律

2.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不仅学会了生存学会了生活,同时也享受到收获的欢乐学生更富有耐心、责任心。

3.田园课程為教师提供一个新的课程环境引领教师带着问题去分析、尝试,教师不仅成为田园课程的执行者更成为田园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茬不断积累中归纳总结,提升教学能力

“以劳增知、以劳强体、以劳辅德、以劳育美”,我们的田园课程让教育回归本源,以文化為向导、以课程为载体、以基地为保障架构起知识学习与劳动教育的桥梁。我们相信在田园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前行学校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更富有文化底蕴

原标题:《潍坊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系列典型案例展示(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感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