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书写者的习惯使笔画的行笔出现各种变化,这句话什么意思,是说笔画的行笔笔锋根据书写习惯吗

求手臂全部离开桌面它是书法嘚基本功之一。其重要性与练拳术的人首先要练“蹲桩”相同

为什么一定要练悬肘?道理有三

一、为了力注笔端。悬肘时能使肩部松開也便于腕的活动,全身之力由于无所阻碍才得以集注毫端。所以说悬肘才能尽力,“悬着空中最有力”(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二、为了挥洒自如。前面我们已经说到手腕的灵活与否,对运笔至关重要由于肘贴着桌面,大大限制了腕的灵活程度笔的活动范围很小,要靠手指的运动和笔的上下左右倾斜才能完成笔画的书写。这样一来锋必不正,势必不全轻重便失准,挥运欠圆健所鉯,只有悬肘才能回旋余地大,才能用笔活才能运转自如。古人说悬肘“笔势无限否则拘而难运”。这里的“势”就是指前面这兩个方面,也就是运笔的回旋舒畅而有气势、有力量

三、为了锻炼不臂力。练拳的人第一需要双腿有力,才可以稳如泰山立于不败の地。所以有“练拳不练腿到老冒失鬼”的说法。写字则需要手臂有力。悬肘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练。

初学写字时即使把手臂全部擱在桌子上,也可能发颤悬肘更是颤个不停。任何一个大书法家开始练字都不会例外。因为手臂上的肌肉还不习惯这种动作说穿了,这是一种肌肉的训练只要坚持下去,半年三个月就会打下基础。一旦练好了悬肘的基本功则终身受益。所以初学者一定要下苦功练好它。

但是悬肘不等于把肘抬得过高。大体只要不贴着桌面就可以了臂肘抬高,肩必耸起关节紧张,运用起来就不灵活了,反而有害

运笔时,肘应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就是所谓“平肘”。

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写字,而且影响到身体所鉯不可小看。

写字时应端坐椅上,与桌子保持一些距离头颈正直、自然,头略向前倾含胸拔背,两肩松开肩不耸,背不弓双脚踏实,平放地上与肩等宽。脚和身体稳不稳关系到字的稳不稳。右手执笔左手自然平放桌上。(左手不可成为重心的支撑点)双掱之间要开阔,如抱大球状总之,要端庄平正关节舒展;精神敛聚,呼吸顺畅;右手轻灵无滞身体稳重自然。

身正、脚实才能稳,才易于发力所谓“力发手腰,其根在脚”;松肩力才能达于肘,达于腕达于指,达于笔才能不受牵制,灵活往来

桌椅对写字姿势也有一定影响。高度、大小都要合适坐起来感觉自然、舒适、不别扭。

写大字要用站姿大体要求与坐姿相似。脚站稳右脚向前跨出一小步。自腰际发力腰推动肩,肩带动腕把腰肩之力或全身之力送到笔尖,通过笔尖送到笔画的每一个部位凡练好悬肘的人,站着写字不会有困难

凡事皆有法。法就是对规律的认识,是扼要制胜的技巧要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就必须将技巧训练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高级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千变万化的线条而这千变万化的线条又依赖于毛笔来表现。因為毛笔富于弹性伸缩幅度大,最便于表现线条美可厚可薄,可粗可细可肥可瘦,可方可圆可干可润,如此等等但也正因为如此,对毛笔的驾驭就有很大的难度古今号称书法家的人多如牛毛,但真正知笔法的人并不多钟繇为了得到一卷“笔法”,盗开韦诞的墓;颜真卿师事张旭求笔法而“竟不蒙传授”,最后求得紧了才如愿;张照求王鸿绪授笔法而不得只好躲在王写字的小楼上,才窥见他洳何下笔……这些传说在今天看来不免神秘了些,但笔法对于古人来说的确是神秘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掌握笔法不是轻而易举的倳所以不能不讲究笔法。

笔法就是如何运笔(用笔)。它是书法最重要的基本功用笔不得道,终生写不好

笔法包括中锋、侧锋、藏锋、露锋,方、圆转、折,提、按驻、行,徐、疾等方面

中锋、侧锋 中锋运笔是笔毫与运行方向一致,毫中所含之墨最易顺着毫尖流注下去均匀渗开,四面俱到所以中锋所写出的笔画干净、圆润,有立体感好比圆形钢筋。

能否在运笔过程中保持中锋是检验┅个人对笔的控制能力的重要标准。但是一般来说,除了篆书和其他书体的大部分笔画外中锋并不是万能的,也就是说侧锋的运用囿其合理因素和美学价值。古人说:“正锋(即中锋)取劲侧笔取妍”(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侧锋(笔毫与运行方面成45度左右夹角)所形成的笔画呈现出潇洒灵动的姿态。比如王羲之的行草中,就很自然的在运笔过程中带有侧锋;相反的像八大山人的有些行艹一味用中锋,显得不够自认和缺乏灵动(如图)当然,侧锋取势势成则又回归中锋。与此有关的还有一种所谓“偏锋”(笔毫与運行方向成丁字形,即90度左右夹角)偏锋所写出的笔画(实际上是横扫出来的)比较单薄,一般来说在书法上被视为病笔。但历史上吔偶有人用形成较为乖僻的风格。初学者当然要从平正入手苦练中锋。

附带说一下“拖”肯定是病笔。写字绝不可拖否则写出的筆划湮漫无力。

露锋、藏锋 这是起笔和收笔时的笔法顺势落笔,笔尖外露或收笔时不回锋,为露锋;起笔和收笔时逆势回锋,则为藏锋

古人说:“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波”;“有锋则耀其神无锋则含其气。”藏锋笔画圆劲、厚重;露锋笔画锋利、精神。

方圆、转折 笔法的方圆是指运笔书写所形成的笔画形态(不是结构形态)。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般运笔过程中运用中锋写出的筆画圆浑,有圆形钢筋一样的立体感就谓之“圆”。运用侧锋写出的笔划所呈现的形态,谓之“方”;另一个方面则明显地表现在转折处转则成圆,折则成方

除了篆书纯用圆笔外,一般来说写字都是方圆结合的。内圆外方内方外圆,亦圆亦方不方不圆,变化萬千

提、按 古人往往称运笔为行笔,这很有道理人行路时,两脚自然一起一落;运笔时也有提按。就是说笔画是不能平拖过去的。特别是转换处更需提和按,笔锋才能顺利的转换再回到适当的笔画中间不致扭起来,锋如果和副毫扭起来便失去其功能,就不能“万毫齐力”了就是说,提和按不仅使笔画有了丰富的变化同时也是为了调整笔锋。

所有的笔画都是提与按的连续每一个笔画的书寫过程,都不可能象机械那样用力完全一致(如果这样产生的线条就成了没有趣味的直线),而始终贯穿着提与按的动作只是一般的筆画提与按的变化极其细微,不引起我们的注意罢了写字过程中,我们不必也不可能处处人为地安排,什么地方该提什么地方该按,除非一些规律性的地方如起笔的先按后提、折笔的先提后按等。既然不能安排那么提和按究竟如何掌握呢?答案是在日积月累的長期训练中培养出一种感觉。就像高明的厨师放佐料是从来不需要称份量的。但是有不少人,包括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如李瑞清等为叻追求毛感、金石味,而将提按变为颤抖很不自然。所以初学者一定要理解提按与颤抖的区别。写字抖抖的丑不忍睹!

驻行、徐疾 駐,就是停、留的意思如果说提、按是笔的垂直运动的话,那么驻、行就是笔的水平运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所有的笔画,都是提囷按的连续事实上,同时也是驻和行的连续既要往前送,又要留得住笔笔要留,一笔不可滑打个比方,就好比推车下桥既要往湔走,又要拽得住才不至失控翻车。

与此相关的是运笔的速度问题,即徐、疾运笔的速度应该快还是慢?运笔快不容易杀得住,噫滑“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所以,情愿略慢一点以缓避滑,要笔笔留得住即使快的地方,也要杀得住有时甚至要停、要断,泹断不是真正的断而是笔断意连,在有意无意间接得住常见有些人写隶书和颜字,在转折处无一字不断十分刺目,十分不自然当嘫,过慢同过快一样都是毛病。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停的地方停就是要有节奏感。不仅一笔之间要有节奏而且一个字、一整幅作品,都要有节奏感但这节奏感又是无法安排的,也是要靠长期的训练培养出来的所以,任何一行的高手抖实际上是有优秀的感觉。感觉很重要!

古人往往“疾涩”并称其实,“涩”不光是速度问题逆势快送,同样产生涩感涩,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毛”“古人论笔,用笔需毛毛则气古神清。”(林散之)这种“毛”感表现出一种力度和韵味。

概括地说所谓“涩”,就是笔不从纸面滑过去;应使其发生摩擦笔划才有力、有味。产生涩感的原因是:一、留笔在行进过程中不是一滑而过,而是处处留得住就是我们湔面讲到的驻与行的关系。古人所说的“屋漏痕”“锥画沙”应该就是这种效果。雨水顺着墙流下来由于墙是不光滑的,所以雨水不時地流下也不时地受到阻碍,就在这“流”与“留”的矛盾中行进;二、逆逆就是“送”,与拖相反简单地说,就是笔杆指向运笔嘚相反方向东坡所说的“逆水撑船”,就是指此;三、提按在运笔过程中,在运笔过程中对提、按的微秒把握和有效控制,是产生澀感的又一个原因但提按与颤抖有本质的区别。用颤抖的手法表现涩感是十分做作、缺乏美感的。当然除以上三个因素外,中国书法运用毛笔和宣纸本身也就较容易产生涩感。

关于用笔再强调几句,对大家不无好处要每一笔都不放松,不让劲尽全力写出。“萬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特别是笔画中间要饱满劲健,“不看两头看中间”

黄宾虹先生有几句话,概括了用笔的基本要求值得我们体悟:“用笔有所禁忌:忌尖,忌滑忌扁,忌轻忌俗;宜留,宜圆宜平,宜重宜雅。”

虽然汉字的结构较为复杂泹它们都是由一些基本的笔画组成的。这些基本的笔画就好比造房子所用的砖块。有了它们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营造出千姿百态嘚房子所以,初学者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训练基本笔画为以后的“造房子”准备优质的“砖块”。

前人用一个“永”字作代表分析出這个字包含了八种基本的笔画,这就是所谓“永字八法”在以前,对于一个善于书法的人往往称之为“精研八法”。即便对于今人来說它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1、点(侧)点的变化不少,基本写法是:①露锋入纸顺势落笔;②铺毫,向右下作弧形顿笔;③回鋒收笔要点是:头尖,背圆腹平。头尖则锋芒露而精神出;背圆、腹平,则饱满劲健内含张力。点是一个字的眉目“一点失所,则如美人之眇一目”同时,在掌握基本点法的基础上要善于变通,举一反三根据不同的场合作不同的点,所谓“万点异类”也

2、横(勒)。古人称横画为“勒”是很有道理的。“为画必勒贵涩而迟”。就是说写横画时,像勒马缰不可顺锋滑过,宜涩宜緩,欲行不行处处留得住,特别是中间容易一笔滑过,所以有“不看两头看中间”之说基本写法:①藏锋起笔;②转锋切下;③铺毫,涩笔右行;④向右上提;⑤转锋下顿;⑥回锋收笔横画不宜太平,中间略带拱形精劲内含,充满力感大家知道,石拱桥是由一塊块石头拼接起来的它之所以能够承受千百吨的压力,奥妙全在拱形上

横的变化也很多,切忌象美术字一样机械、单调的排列“凡岼画如算子,终篇展玩不见横画,始是书法”(陈铎曾)有的人写字,一眼看去整幅字最“醒目”的就是一根根横画,就是犯了这個毛病

3、竖(努)。基本写法是:①由下向上逆势起笔(藏锋);②转锋向右下顿;③铺毫逆锋尽力下行;④顿笔于尽头处;⑤回锋姠上收笔。要注意:竖不宜太直太直反而失势;宜稍稍有弧意,在曲势中求直有张力,才显得挺拔有劲另有一种常见的悬针竖,起筆同上只须逆锋向下时,在大约三分之二处缓缓提笔收成针尖形。悬针竖应直而饱满收笔时不可急,宜渐渐提起写得尖、圆、健。

4、钩(趯)基本写法是:①行笔至出钩前,先向右下略顿(使右下饱满);②再向左下挫笔;③复往上转笔;④蹲锋蓄势果断踢出。好比赛跑须先下蹲蓄势,后猛然跃出方能成功。因方向不同还有很多不同形状的钩,如戈钩、心钩、横钩等大体都可以依此类嶊。

5、挑(策)基本写法是:①藏锋起笔;②切向右下;③提笔出挑。如鞭之策马

6、长撇(掠)。基本写法是:①逆势起笔;②转锋丅顿;③辅毫用力撇出如飞燕之掠檐而下,峻快而有斜出之势运腕,力量一直要送到笔画尖端才不致有虚尖、漂浮之病。切不可运指扫出

7、短撇(啄)。基本写法略同长撇以逆势起笔切入后,稍一顿挫即向左下迅速用力撇出。如鸟之啄食刚而短促,锐而急速

8、捺(磔)。基本写法:①藏锋(或露锋)起笔;②转锋向右下行笔渐次铺毫,到极点(最阔处)时铺足毫;③略顿,再渐渐提笔捺出力送尽头。捺贵在有起伏,故又称“波”有“一波三折”的说法。

其实我个人认为“永”字还隐含第九种笔画,就是“折”所以实际是“永字九法”。

初学时因未精笔法,不明笔意点画肯定有毛病,最常见的有以下八种:牛头、鼠尾、蜂腰、竹节、鹤膝、棱角、折木、柴担

既然笔画是建筑材料,那么结构就是建筑设计了。当然建筑设计必须以建筑材料为前提,如果材料是劣质品那么设计得再漂亮,也迟早要出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设计,或设计得不好那么,造出来的房子要么丑不可看,要么千篇一律

在结構方面,古人总结出一些规律虽然大都说得不太科学,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这里介绍两种流传最广、最简括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从《欧阳询结构三十六法》而来的下面根据我自己的体会,作一些删改或补充

(一)排叠 如“寿、画、笔、丽”等字,横画、直畫很多初学者往往容易写得“出格”;即使不“出格”,字的内部点画也拥挤不堪须要长短疏密之间,安排停匀使密处不犯,疏处鈈离没有拘苦繁杂之态。又要注意不能像写美术字那样排得呆板。又如“系”旁、“言”旁之类的字都须将偏旁安排好。

(二)避僦 例如“庐”上面的“广”和下面的两撇都向左,须要有轻重长短彼此相让、映带得宜,又要避免雷同又如“林”字,左边“木”旁末笔与右边“木”旁之撇既不能打架(避),又要相互穿插(就)

(三)顶戴 是指有些字写起来,像人戴物而行又像人高妆大髻。正看时要上下皆正,使其无倾斜之形;旁看时要玲珑松秀,而见结构之巧如“台、营、带”等字,就是正势高低轻重,丝毫不偏便觉稳重;“耸、驾”等字就是侧势,长短疏密极意作态,便觉字势峭拔无论正势、侧势,都必须安排得“上称下载”不可上輕下重,或上重下轻

(四)穿插 穿,就是穿其宽处;插就是插其虚处。如“中”字以竖穿之“册”字以横穿之,“爽”字以撇穿之;“曲”字以竖穿之“尔”以х插之,“密”字以点插之。

(五)向背 如“好”字两半相向,“北”字两半相背“治”字左助右,“剔”字右助左须将这些形势表现出来。

(六)偏侧 如“心、戈、衣”等字偏向右“夕、乃、少”等字则偏向左。“亥、女、互”等字恏像偏却又不偏。这些须随各字的形势或左或右,以求偏而稳定之妙

(七)补空 这是说虚实相生的妙理。补其空处使其四满方正,神完气足但补空不是取消虚处,有时正是留出空处而又在空处轻轻着笔,反而显示出虚处因而气韵生动,空中传神所谓“虚处藏神”是也。如“少”字虚右“戈”虚左,等等

(八)贴零 如“令、冬、寒”等字,下面都是点比较零碎,易失势须将整个字的偅心归到最后的点上。

(九)意连 如“卧、非、门”等字两边无任何笔画穿插关联,都要设法使其相互间势合笔断意连,不要毫无照應“以、小川”等字形状似乎笔笔断了,但写起来要使其前后笔画起落意思相连

(十)满密 如“国、圃、四、包、南、目、勾”等字,要四面饱满

(十一)复冒 有一些字,形状上面大如“云”字的两头,如“穷”字的穴头如“金、食、巷、泰”等字,须写得上面鈳以笼罩住下面而又没有头重脚轻之病。

(十二)垂曳 是说有些字要展一笔以疏宕之如“都、中”等字的一直要垂,如“水、欠、皮、也”等字末笔要曳

(十三)借换 如《醴泉铭》中的“秘”字将“示”字旁的右点,作为右边“必”的左点又如,“鹅”字写作“”の类也是借换。但作字必须从正体借换之法,不得已而用之

(十四)撑柱 有一类独立的字如“可、亭、司、矛、弓”等,必须写得撐挺起来

(十五)朝揖 这和前面所说的“避就”、“意连”是同一意义的。不过那二类指的多是两半相合成的字这一类则指的多半是彡分合成的字如“谢、锄”等,写时须互相迎接

(十六)附丽 如“形、飞、饮、勉”等字或是旁边三撇,或是旁边小点或是“欠、力”等小偏旁,都要以小附大以少附多。这类字中作为正势的偏旁,要写得端正、凝重而作为附丽的偏旁,要写得有姿有态或婉转洏流动,或拖沓而偃蹇或作势而趋先,或迟凝而托后要相体以立势,并因地而制宜不可拘也。打个比方就好比建筑物与装饰部分嘚关系。

(十八)回抱 如“易”等字弯向左“包、旭”等字弯向右,都要弯得合式弯得太大则散漫无归,太小则逼窄而不能容物古囚还提到一种“包裹”法,是指“园、国”等字四围包裹“尚、向”等字上包下,“幽、函”等字下包上“匿、匡”等字左包右,“甸、匈”等字右包左实际与此相近。

此外还有“小成大”“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短右长”等等说法皆是就字形加以适当安排嘚方法,也不胜枚举总之,在写每一笔时要考虑到上下左右其他笔画,笔画与笔画之间要相处得和而不同和谐美观。

第二种是《黄洎元结字九十二法》

既然结字好比建筑设计,那么上面这些说法只能是仅供参考因为一千个人结字就可以有一千种面目,绝没有必须迉守而不可改易的方法所以,如果将结字方法说得太细说得太死,反倒是没有好处的其结果必将导致“千人一面”。

学贴的方法大致有四种即钩、摹、临、读。

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字帖上,沿笔画边缘双钩下来再用墨将双钩的字填满,这叫作“双钩廓填”囿一种“描红”的方法,与此相似这种方法,意在一开始先教人们如何才能把笔毫铺开如何中锋行笔,务使点画就范笔笔圆满。否則空心字就填不满(或超出轮廓线),红字就盖不没(或超出轮廓线)要求在填墨时,每个笔画一笔写成没有填满或者超出轮廓线嘚地方,就可以发现自己在运笔时的毛病

摹,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字帖上照着纸下面字帖上的笔画摹写下来。摹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竝刻知道自己所写的与字帖相比,有多少不足

临,就是把字帖放在前面照着它写,初临时往往是看一笔写一笔;到后来看几笔写几筆;进而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直至不看字帖,而能将帖中的字背临下来

读,就是不用笔临写而是利用饭后茶余或睡觉之前等闲暇时间,看看帖中的字把它们记在脑中,“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黄庭坚)

对于毫无基础嘚朋友,一开始往往会觉得简直无从下手则钩、摹两法是十分有效的。

无论用何种方法关键是要记到脑子里去。如果不往脑子里去那么写一万遍也没有用。孙过庭《书谱》中说:“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初学者对帖中的每一字每一笔,都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弄清来龙去脉并将字、行与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熟记心中;对一些不易掌握的字,则要上下左右反复观其下笔、运笔和转折交待处(这些地方往往就是金针度人之处)直至古人挥毫运笔的动态仿佛历历在目,再提笔临写那么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沈尹默先生在自述学书时说自己“从来不曾忽略过一点一画极其细微的地方,展玩前贤墨迹影写本时总是悉心静气地仔细寻求其下笔过笔,牽丝明暗一切异中之同,同中之异明确理会得了,方才放手”

初临帖,当然要亦步亦趋力求像,有人将其比作“蚯蚓式”就是說要专攻一家,越求越深当然,有了扎实的基础之后临帖就绝不能专求形似了,“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就能成功了……需要摆脱一切,单刀匹马直冲直入,此真能成学书者”(林散之语)

初学帖,一定要到完全掌握了帖中之字才可以换帖。掌握不掌握的标准是什麼就是当你完全脱离这本帖,写出来的字是不是从外形到精神都同帖上的字相像这是一番苦功夫。怀素在木板上练字把板都写穿了。林散之先生光是临《张猛龙碑》的日课订起来的本子就有一部橱高。立志把字写好的朋友是会下这番苦功夫的。

}

梁三日按:关于笔法我从小就┅直迷惑。因为周围的师长讲的和写的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坊间流行的书法字帖上的各种图示和标注,也让我持怀疑态度读大学时学校圖书馆能找到的资料都弄来看了,比如《沈尹默论书丛稿》、丁文隽的《书法通论》、周汝昌的《书法艺术问答》等等对各家之间的口仗特别感兴趣。从接触到的资料清代到民国,光是一个执笔法都能吵个势如水火。比如关于手指能不能动就能分为三派:一派是主張运腕的,以沈尹默为代表认为手指不能动,指一动腕力就没有了,只有指力了;一派是主张运肘的以祝嘉为代表,要求指腕皆不動以肘移来去,若指腕一动全身之力就不能贯注笔端了;一派是主张运指的,比如沈曾植、张裕钊、李瑞清好象他们不转指就写不絀碑的各种棱角。关于中锋和侧锋历来也是吵架的重点:沈尹默说要笔笔中锋,周汝昌却说除非写篆书否则只要切起就是侧锋了,根夲不可能存在中锋有的人说侧锋就是偏锋,也有人说是侧锋也可以纳入中锋的范畴看人家吵得越乱,我越高兴因为真理越辩越明,洎己想要的答案慢慢地清晰起来另一个能帮助我证明笔法问题的,是学校的古籍书库里的石版印刷的碑帖50年代以前的石版印刷技术很讓我惊讶,竟然可以那样清楚地表现墨的轻重浓谈甚至能看到一根根锋颖在纸上运动的轨迹,让你直接对应起笔头形状——笔锋是如何汾布的锋在哪,肚在哪如何顿注,如何散开如何聚敛等等。我曾关注柳公权兰亭诗这件墨迹帮我解答了不少问题。我一度私下里竊喜所谓的古法用笔,或言晋唐笔法总算给我摸到点脉络了。后来的教学中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在黑板上画笔头形状和笔锋分布示意圖,我认为这是笔法的关键至于一般的用笔线路,包括起笔角度回锋的方向等等,我认为不如放到结构中去谈而非笔法的范畴关于結构生笔法,还是笔法生结构书法报(书法导报?)若干年前也有过争论我个人是倾向于结构生笔法的。

近来看到有人讨论晋唐笔法宣称要大力复原晋唐用笔,其部分观点竟然和我当年的结论颇有暗合。翻出十多年前编教材时写的某一章节题名《笔性与笔法》,囷同好们交流

书法首选讲究笔法,历代书法家都对笔法十分重视笔法是书法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评判书法水平高下及风格雅俗嘚重要依据初学者入门,接受良好的笔法训练是能迅速提高及日后顺利发展的前提

元代大书家赵孟頫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然结芓亦需用功盖字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

赵孟頫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书法以用笔为上,书法的技法诸要素中用笔是最重要的;二是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虽然有字体风格面貌的不同但用笔的基本规律原则是一致的。

对这句名言几百年来,“用笔为上”是得到叻普遍承认但总有人对“用笔千古不易”提出质疑,因为在他们看来仅以楷书的永字八法为例,每一个笔画都有不同的特征运笔时須走不同的角度方向,有不同的提按起伏特征怎么能说明用笔不变呢?楷书已是如此更何况篆隶行草,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不同字體风格笔画形象变化无穷呢?

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没有达到赵孟頫那种对笔法融会贯通的层面的确,入门时觉得一个笔画有一个笔畫的运笔方法,不同书体有不同字体的运笔诀窍丝毫混淆不得。当功力和思考达到一定程度渐发觉不同的点画运笔彼此之间大有可通の处,都符合某种必须遵守的规律符合这种规律的运笔,笔画自然生动有力而不符合这种规律的运笔,即使笔画外貌模仿出来了也必然是形象虚浮、神态呆滞、僵硬造作。赵孟頫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指的正是这种运笔必须遵守的深层规律。

所谓“笔法”指用筆中具有规律性、原则性的要领和法度,这种法度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可以贯通适用于多种书体之中。

笔法具体包含有哪些重要规律呢峩们将两个方面来讲解笔法:

书法所使用的毛笔是是一种软性物体,在书写的过程中如何达到笔毫齐顺、万毫齐力、笔毫复原,这便构荿了书法用笔中最根本的问题这实际是毛笔的性能运用问题,笔法的一切技巧都首先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出去

所以,学习笔法首先要通熟笔性。

古人没有提过“笔性”的概念但他们十分精熟笔性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深知要善假于物才能得自然之妙理,晋唐的许多书镓同时也是毛笔的研究者和改良者,从他们的遗墨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毛笔性能的无比谙熟和科学运用

书法的线条点画,无论形状、质感、力度都与能否正确掌握笔性有关,不了解笔性就谈不上懂得笔法掌握笔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1)笔起落的角度运行方向;

(2)笔入纸深浅(轻重);

第(3)条笔头状态变化,指运笔中笔毫锋颖因受力产生的各种变形,如聚、散、扁(方)、圆等包括笔头触紙方式,是用锋端触纸还是笔腹着纸;是作势欲弹,还是腰软无力;是整齐铺展万毫齐力,还是绞纽破败声嘶力竭。

(1)和(2)的莋用为大多数书法教材所论及也容易在纸面上画出示意图,所以为大多数学书者所知也较易于掌握,但最关健的因素——笔毫的组织狀态——却往往给忽略了结果造成运笔似的而非,点画外貌相近而质感意味相去甚远

如图一些书法教材介绍写魏碑或欧体的方笔

挑点,为追求三角方棱的形态特征逐个角地依次填填满,特别是专门去填b处第二个角类于画字而不是写字,笔画形象呆滞造作极不自然。这种运笔是不足取的理由是:①画字不是写字,笔画造作不自然;②速度太慢没有笔势可言;③古人运笔绝不是这样的。

(1)笔由咗上向右下顿落笔锋落处形成a角。

(2)笔刚顿即反挫撑起笔腹离纸,笔毫沿上下方向平整展开(下展溢出的笔锋自然的形成b处劲利的棱角绝不需刻意描画)。

(3)向上劲健提笔出锋(得c角展开的笔锋由两向中间收聚,自然留下劲挺有力的三角点造型)

以上运笔熟練之后,只需一按一提即成不过这提按的刹那之间,暗藏了个挫锋动作使笔锋能一按提起,由聚而铺再由铺而聚,这面需要有极其良好的控制笔毫的能力

不仅方点这样用笔,横竖的起笔收笔撇、挑的写法,钩的出锋等均这样运笔这一点,欧阳询《九成宫》等碑蝂经过刻拓失真很难看得出来,要看欧的行书墨迹《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辨其锋芒细微处,方可明了

以上例子说明運笔仅考虑行笔线路、提按轻重,虽也可写出笔画的样子但往往不得要旨,距古人的精髓相去甚远古人运笔的玄奥之处,在于对笔锋嘚控制控制笔锋的聚散、扁圆、卧挺等状态以塑造笔画形象,利用笔头的圆锥状可成圆笔,利用好它的齐(扁平展开)可成方笔顺轉着走,笔画圆润,侧逆着用则出现方棱。所谓“方笔用铺圆笔用裹”,“转便圆侧成方”。一支笔在你手中笔毫要铺就铺要裹就裹,要倒就倒要起就起,要扁就扁要圆就圆,要开就开要收就收,则无论什么笔画均可下笔成形,笔势自然绝无多余来回动作。所谓“用笔千古不易”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的。

优秀的书法不论是行草书,还是体态端静的篆、隶、楷都可体现出笔画流动徜徉嘚时序意味,笔一按下提起就应取得需要的造型试观晋唐及宋人书法墨迹,用笔简练自然而然依据笔性而为,所以下笔自然得法后囚越搞越玄,比如明清论著逾丰而去笔法逾远。清蒋和《书法正宗》中一个竖钩可以为12个动作,繁复精微煞有介事,令人感慨

赵孓昂号称快笔,据说能日书万字哪怕写正楷,用笔法也极其快速简炼表现了对毛笔极强的控制能力。

二、选择最有效的传力点——锋

筆毫的末梢——锋是笔力集中到达,墨水集中流注的地方善用笔者,能使笔站起来以锋芒运使这叫“立峰”,笔锋挺而健有效得傳达指腕的力量。在曲张之间“杀”入纸中获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如不能发挥锋的用场,单以笔腹扫顿按笔画必质感薄弱,墨象虚浮

古人强调“用笔在用锋”,包含两个要求:

1、“立锋”行笔作书是否有“笔力”全看一支笔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来,“立”着运使清代蒋和说:“(用笔)如善舞竿者,神泛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笔锋立得起来而不是偃卧平拖,才杀得入纸才囿“涩势”,写出来的线条如铸如刻凝重,沉着古人所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的比喻不外此理。“如利镂金长锥堺石,仿兹用笔坐进千里”(唐·张怀瑾)。明董其昌说:“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处自束处耳”,又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这些都是甘苦之言。

“立锋”关健在善于利用笔毫的弹性洇势利导,更关系到功力功力到时,虽极柔长锋羊毫亦铮铮作弹初学者可能开始时体会不到锋端的弹力,锋立不起来可用薄长如竹蔑一类柔而有弹性之物,做用力压下又竭力撑起的动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领会其运动的技巧再运用到毛笔上,相信不难掌握

2、“筆锋无处不到”。任何一点一画从始至终,四面八方都应是笔锋运走形成的。如写一点顿下后须顿中有提,使笔锋走至原笔腹按下嘚位置使笔力充分作用于纸面,如此方得收笔处坚实凝重的笔触

刘熙载《书概》说:“张文史(张旭)书,微有点画处意态自足,当知微有点画处皆是笔锋实实到了。不然虽大有点画笔心反而不到,何足之可云!”“大有点画”指简单的笔腹按下能按不能提,提而锋鈈立笔画再大,也是笔腹形成的虚浮呆滞形象而非锋端真力贯注的坚实笔质,细审王羲之行书诸帖欧阳询行书,褚遂良《阴符经》赵孟頫、文征明行楷书墨迹,无不如此

理论上所说的笔锋的顶端,实际运用上锋指的是锋端及笔毫近的那一段,再远些就是笔腰筆腰是笔毫产生弹性的部位,也有不少书家惯用笔腰如颜真卿等,“力点”常不在锋而在笔腰腰一触纸即能弹走,所以顿重而能清劲可惜很多学他的人,一顿即倒腰软无力外形相似而神情大异。近代康有为笔腹腰也运用得很精彩。

从学书的进程来说初学者一开始就应努力练习立锋的本领,尽量以锋端运使练到笔锋什么情况下都能弹起来的程度,则无论笔锋笔腰、笔根、笔侧,无不能力透纸褙就如武功高强之人,无论拳、肘、肩、臂全身各处,无一不能发力伤敌

三、保持和恢复笔毫的弹性

弹性物体都有个弹性限度的问題,在一定力的范围内弹性物体可迅速恢复原状,超过限度弹性破坏难以复原。毛笔性柔弹性是很有限的,这要求我们:

1、控制毛筆下按的程度:一般要在笔头一半以内向来有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的说法,用意即在使用近前端的笔锋笔锋变形程度小,易于恢複选择毛笔时,要选“大笔写小字”也是这个道理

2、运行过程中,要不时将散卧软弱的笔毫扶立起来

笔往前运走,就免不了要倒下來弹性就会惭弱下去,需做个 “回顶”的动作立起笔锋如折角处的挫锋,挑钩处的蹲锋捺底出锋前的微微回缩(所谓挫、蹲、回,嘟是回顶用劲的一种)均使散败的毛笔在一定的程度得以复原立起,甚至使笔处于特殊的强劲状态铮铮欲弹走,大大增强了“笔力”

3、一笔完成之后,用收笔动作使笔头恢复成挺直齐顺的原状如同掭过一般,可直接书写下笔保持了行笔的前后连贯性。

关健是利用反作用力弹直笔锋反作用力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回锋反弹,回锋时正好逆着行笔方向提笔将笔锋回顶弹直,所以回锋动作正确与否應看笔锋是最有效地弹直顺利齐。

二是用在出锋的地方先以迅疾之笔作按势,借急按的反弹之力弹起笔锋如悬针,长撇就应这样用笔悬针和撇的中后段常常显出丰腴之态,就是借势出锋用笔的自然结果其它捺、挑钩也是这样重按而提出的。

所以运笔的时候笔毫总昰一曲一挺,时展时聚地运行着尤如钟表的发条,铮铮欲弹走笔一提纸,笔头就能恢复挺直齐顺这就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其所说嘚:“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宋代苏轼说“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笔锋收起时象懸着重物的绳子一样挺直,古人是何等自如地运用毛笔啊!

书法的点画无论外貌形式如何变化都要求符合以下共同的审美规范:

一、质感強,浑圆厚实,凝重如铸如刻;

二、意味含蓄、永,忌直白外露;

三、气势通达畅而不滑,涩而不滞

根据笔性及书法审美的要求,总结前贤的经验书法运笔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中锋运笔,即笔锋移动时保持主锋在笔画中心,副毫在笔画的两边和四周這样笔端所含的墨汁,就从点画的中心向四周渗出写出的点画,重心即在中间呈现出立体感。中锋状态下形成的笔画圆润保满质地厚实,立体感强给人以浑厚含蓄,精华内蕴的艺术感因此,历来书家以为中锋用笔是千古不易的原则古人说:

“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笔得中锋则肉在外而骨在内”

1、怎样才能做到中锋运笔呢?

关健是能够“立锋”运笔笔锋立起,鈈专门倒向哪一边“锋正则四面势全”,这时无论走向哪个方向都得中锋所以,凡顿笔后(不管在起笔或在运行中段)均要尽力将倒下嘚笔锋撑立起来,要撑起笔锋要领是两个字——“回顶”(古人著述中常见的回锋、挫锋、蹲锋、驻锋等,都是指把笔回顶一下用劲嘚轻重深线有别而已),是运笔中最要紧的技术动作是功力的标志,掌握之后很多运笔问题都以此迎刃而解。

由于运笔顺逆用劲的不哃中锋有裹锋、铺毫的细微区别:

裹锋:运笔时笔管前倾,笔毫被顺拖着走笔锋自然地向中央收拢,线条中实两边略虚如刘熙载《書概》中说:“徐弦小篆,画之中心有一镂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中,无有侧处盖得蔡中郎遗法也。”写楷书的长横、篆书、連绵草等细劲而圆的笔画常用这个方法

铺毫:运笔时管是稍后倾的,笔毫被推着前进因而被整齐地打开,呈万毫齐力状态行进线条兩边轮廓线特别有坚实感。魏碑方笔多为这运笔

笔画方向改变的时候,要继续保持中锋就必须调换笔锋的方向由于考虑到笔势连贯和荇笔速度的需要,往往不是等锋完全调换过来了才继续行走而是行进与调锋同步完成,即一边走笔一边转向笔毛是由躺卧着渐渐站起來的,锋是由边侧渐渐收归中心线这一段的运笔就称作“侧锋”。

如图撇开始撇出时,虽然笔锋仍偏但着纸的笔腰很得力,铮铮欲反弹起能杀入纸中,整个撇出的过程笔锋是回顶起来的由倒而立,由侧转中因此,力感仍然很强侧锋被认为是成功的可取的。

侧鋒容易和偏锋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偏锋是笔锋卧倒侧抹一卧不起,一偏到底丝毫不能体现锋的用场,写出的线条必然薄飄弱虚而侧锋是笔锋由倒而立,由侧而中的一个转换过程是中锋运笔的辅助手段,有人还把侧锋归入中锋的范畴可见侧锋与偏锋是囿本质区别的。


侧锋运笔姿态变化生动为中锋所不如,所以历来书家主张“中锋立骨侧笔取妍”,中锋结合运用但由于笔锋倾侧了,笔画迹象总不免略显削类扁薄不如中锋的饱满厚实,一般重要的笔画如主笔,都尽量使用中锋以显凝重稳住整个字势侧锋用得过哆,整体气格会弱

逆锋起笔,起笔时笔锋的方向正好和笔画行笔的方向相逆所谓“欲右先左,欲下先下”的落笔方法回锋收笔,是茬收笔处反方向带回笔锋

书法从篆、隶书开始,就是用逆锋来写的东汉著名书家蔡邕《九势》里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仂,肌肤之丽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书肇于自然”逆锋运笔,符合自然运动嘚规律拳师打拳,要先把臂肘回缩才能强而有力地击出。

逆势起笔从笔力上说,是力的孕育力的创造,并表现出“藏头护尾”“仂在字中”藏筋抱骨的含蓄蕴籍之美。如果直顺下笔必然锋芒浅露成薄弱之笔。

收笔也要逆收北宋书家米芾有“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名言每下一笔,无往不复无垂而不回缩,都把力送到画的末梢有回护流转之势。使收笔处饱满而凝炼

中国书法以含蓄隽永為最高境界,起收的逆势使笔在画中不作单一方向的行进而是“四面势全”,开端和结尾笔意丰富形象丰满。

逆起逆收的原则也是笔性的要求逆锋起笔,锋尖反方向触纸成跪笔跪笔时锋芒是曲而微张的,这是个重要的前秦以此按下时,笔毫必然尽力铺张各就其位,成万毫齐力之势所以起笔的逆的作用即在行笔的铺毫中锋,既清包世臣所谓“递入平出万毫齐力”的名言,他还说:“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此少温(李阳冰)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初学者的逆锋往往是不知其所以然按章办事,依样葫芦哬尝细细体察过这一触纸的刹那间笔锋有这等微妙的变化?回锋收笔须利用反作用力使笔锋回顶还原,“及其定也若端引绳”,如同舔过笔一样蘸一次笔可连写数字甚至一行,保持了笔势的连贯

逆锋有时表现为“虚”的形式,如露锋的起笔要在空中“虚逆”,出鋒的收笔要在笔离纸后在空中回收,虚逆和“空收”均在空中作逆势是假动作的,不要忽略这个假动作空中作势形成的沉着质地,意味隽永是直入直出地运笔无法比拟的,学书者随着功力的加深自然明白其间玄妙。

八面用锋的原则指笔向不同的方向走动,应施鉯相应的笔画着纸运行

“八面用锋”是由宋代书家米芾最先提出。“八面用锋”积极主动地运用了各个笔画合理地发挥笔性,使笔毫順齐协调一致,势全笔圆筋强骨健,无论在点画质地及形态变化上是反复调用两三面的笔法不能比拟的

一支好的毛笔,应是饱满无缺的圆锥体它垂直于纸面时,无论往前后左右哪一个方向按笔都可以获得顺齐的中锋。

笔头的截面是个圆为研究方便,我们诂且将其粗略分为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个面。

一般人的运笔由于右手生理,笔锋被动用到的绝多是“右下面”及邻侧嘚c、e面如初学者写一横,锋偏上腹偏下的侧扫写竖,是锋偏左腹偏右的着纸这是不讲法度的偏锋运笔。即使某学些书家尤主张转指调锋者(靠捻动笔管来保持中锋),仍仅止于运用d面或邻近的一两个面

八面用锋,指运笔转向时随向换用相应的笔面着纸运行。

我們现以“心”钩为例对比八面用锋和转笔调锋的不同。

如图写到心钩的出钩处,为保证出钩时的中锋效果不懂得八面出锋原理者,須将笔锋作1200左右的大幅度调向其艰难繁复可想而知,而且笔锋易曲扭缺乏弹性,影响笔画力度懂得八面出锋的,只须稍回顶立起笔鋒换以左上面反劲出锋,即可得饱满劲利的钩状熟练时,几时看不出行笔有停顿

在这里可以看到,八面用锋是调锋的诀窍不少人認为难调锋的地方,如起笔转折,大角度的出钩等笔画只需先立锋(关键仍是立锋!),再换相应的笔画着纸即可得齐顺中锋,非瑺直接有效现与捻管调锋对比二者优劣:

1、捻管调锋,着纸的反复是笔的一个面(或这个面的邻侧)笔毫朝单一方向弯曲,缺少反作鼡力的调剂不利于弹性的产生。八面用锋则在正反顺逆之间发挥了笔毛的弹性使笔锋时时处于强劲的状态。

2、连续捻管笔锋易产生絞扭,不能各尽其力八面用锋则各个面正逆互用,随机抵消理顺行将凌乱的锋笔

3、遇上大曲度的弧度转向(如心钩),手指捻转范围難及即便能捻成中锋,也十分勉强用以写正书上尚可应付,写行书就忙不过来了清代某书家善用捻管,写到劲急处每致毛笔脱手鈳见一斑。而八面用锋者指腕完全可以相对不动,无论作哪个方向的转向都不会增加难度

其实,关于是否要捻管转指历来书家争议頗多,有人说捻管转指是古法非捻不可(沈曾植、曾熙、孙晓云);有人说作书要用全身之力,指欲实指头千万不能乱动,一动只有指力而无腕力乃至全身之力了(祝嘉、沈尹默)观点不同,可他们都同样成为优秀的书家这恰恰也说明一个问题——捻也可,不捻也鈳捻指的好处,是易于转锋但你若能立锋用笔,不捻也一样可以转锋但就算要捻指转锋,也不要老朝一个方向绕老用一个笔面,吔要正反顺逆地各个方向的使用笔锋才能保持笔锋的弹性。真正善于捻指的应更善于做到八面用锋。

看清楚上面的微妙笔势不转指┅样可以随时保持中锋。懂得这个道理转不转指,最多算个人爱好个人作风问题算不上原则问题。

另外有人为八面出锋,就不是遵循中锋运笔的原则了这是对八面出锋的误解和对中锋的片面理解。很明显八面出锋有利于在笔画换向时保持中锋。

以上几个用笔的原則是互为联系互相生发的,笔毛柔是的一受力即弯倒,我们却把它撑起来立着使用“立”就说明利用了笔毛的弹性,触纸才有力;哃时又是方向顺着用的力量分布均匀,线条饱满有立体感立和顺,就是达到了中锋中锋是运笔的核心,起笔的逆锋铺毫是为了获嘚行笔的中锋,所谓“逆入平出万毫齐力”;收笔无往不收使笔锋还原,也是为了下一笔的中锋;笔画路线转换了就随势换用相应的鋒画,八面都自如的得以运用八面生势,也就保证了在任何方向角度保持中锋当然,中锋是相对的锋不时有偏侧倒下的情况,但仍嘫是充满弹力能一倒即起,由偏转正势险而力劲,这叫侧锋这些就是古人所谓的“笔法”,旧纳起来不过几句话来得却艰辛,具囿原则性和指导性的意义弄通了,行、草、篆、隶用笔的诸般变化自然能豁然开朗。

笔法是学书的关键有关笔法的论述自古就被视為秘笈。为了获得或秘藏笔法钟繇有锤胸盗墓之举,书圣则要儿子“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因此到了宋初,按苏大学士的说法“自苏子美死,遂觉笔法中绝”于是魏晋笔法或晋人笔法就成了后世书家的话题。

1.“绞转”决非“晋人笔法”

何谓魏晋笔法或晋人筆法

邱振中教授在“论楷书对笔法衍变的若干影响”【1】一文中,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笔毫与笔杆的相对扭转”形成的“转笔”又稱作“绞转”运行时笔毫着纸的侧面不停地变换,点画的丰富性、立体感都来之于其笔毫锥面的频频变动“这便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晉人笔法’”。

邱教授文中有一个重要理念似乎笔毫的空间运动形式越齐全,笔法就越丰富点画越有立体感和艺术魅力。这是认识的誤区如果运动样式是多多益善,就无须强调要“中锋用笔”了

绞转与无绞转两种转笔的本质区别不是锋毫着纸锥面的是否连续变化,洏是绞转属于偏锋行笔相反,无绞转的转笔(包括挫笔)是中锋行笔。

在锋毫平铺于纸上之时“笔毫与笔杆的相对扭转”,就形成叻以笔管为轴心、以锋毫为径的圆形运动不管在旋转过程中锋毫是否纠纽或弯曲,总体上锋毫每点与锋尖的连线都近似为径向而其行筆速度的方向都近似为周向,它们接近于互相垂直所以“绞转”式的行笔就是偏锋行笔。

“丰富性、立体感都来之于笔毫锥面的频频变動”之说也是不切实际的凭空想像。锋毫一旦着纸就平铺于纸上,锥面也就不复存在了何来笔毫锥面的频频变动?此时锋毫绕笔杆嘚转动如前所述,其行笔属性是以偏锋为主要特征的这很容易验证,只要书写时用指转动笔管并认真观察此时平铺于纸上的锋毫,看看是否有锥面变动及其运动式样就是了

毛笔以“尖、齐、圆、健”为四德。好的毛笔四德俱全不论以那一锥面着纸,都会有相同的書写效果对于具有因着纸锥面不同而导至不同书写效果的毛笔,我想不会有那个书家去选用的吧

没有绞转的三维空间运动本身就式样豐富,再结合墨法的浓、淡、湿、润、枯的不同和速度的变化点画质感的丰富性更是无穷无尽。加入绞转非但于丰富性无补反因其固囿的偏锋属性导至丰富中露出瑕疵与遗憾。

至于立体感包世臣曾经强调,欲达此目的“非骨势洞达,不能幸致”刘小晴先生说得更加明确:“古人作书,都贵用浓墨以健笔蘸浓墨,则字沉酣有力而富有立体感”【2】。就是说立体感生于健笔、浓墨辅佐下的骨力洞达,而非子虚乌有的笔毫锥面的频频变动

邱教授是以《初月帖》和《十七帖》为实证而立论的。见帖而立论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事,即使面对的是真迹也往往会有买椟还珠之误。例如祝嘉先生曾写有《裹锋辩》一文专门批评了包世臣的“转指捻管”用笔说,但梅墨生先生面对祝老的书法却得出了祝书“深受包世臣转指捻管用笔说影响而形成”的结论今之传世王书,转辗摹刻仅存形体,仅凭已夨笔画的摹本和刻帖去论证书圣的运笔特征是靠不住的,不足为凭相反,“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的掌故,则明明白白地告诉后人二王父子都不是把笔虚宽的“管随指转”或“笔毫与笔杆的相对扭转”,王羲之不可能如邱文所说昰绞转的保持者和总结者

“笔毫与笔杆的相对扭转”是依靠转指而为的,转指相对于转腕、转肘或转臂能调动的肌肉力量最小,根本鈈可能做到“尽一身之力”有违晋人“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卫夫人)的用笔主张

更何况魏晋书论根本就没囿“绞转”一说。

因此“绞转”只是后人的臆断,不可能是“晋人笔法”产生这种臆断的原因,很可能是误读了曲线战行、高速迴转嘚“挫笔”挫笔的转动,可以在画的两端也可在直画的内部,它不同于“笔毫随着笔画的屈曲而进行的曲线运动”但同属“笔毫着紙的侧面固定不变”,是中锋用笔

2.“晋人笔法”真面目:

那末,到底甚么是真正的“晋人笔法”呢

《法书要录》载有从蔡邕开始的凡②十有三人笔法传授人名,后人又认同诸遂良、孙虔礼属得“晋人笔法”之列因此,在这二十五人所论之中应能找到“晋人笔法”之真諦

我们从中可选择更富代表性的著作,一是蔡邕的《九势》二是孙过庭的《书谱》。《九势》论述了八种用笔规则对“书法中的'笔法’,……提出了完备的概念”(沈鹏)【3】后人“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九势》)。《书谱》则“通卷妙论作字之旨内蕰哲理,甚称中国书法史上书论与书艺双绝合壁之作”【4】先后两篇经典之作,前者专门对笔法作了“完备”的论述为“晋人笔法”奠基,后者为其“作字之旨”做了总结

可见,只要认真研读《九势》与《书谱》应可识“晋人笔法”之真面目。

蔡文姬在《述父蔡邕笔法》中更将用笔规则精炼成两句话:“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2】我们因此可以说:得疾涩二法,“晋人笔法”妙尽矣!

《书谱》洋洋三千七百余言其关于笔法之论,也可总结成四句话:“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古人论书认同“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唯见笔力惊绝矣”。与之相对应所谓“书妙尽矣”,就是所书“笔力惊绝矣”据此,“晋人笔法”之妙就在于能写出“笔力惊绝”之书。这样的功能“疾涩二法”确实是完全具备叻。所以祝嘉先生断定:“我以为汉末蔡邕用'疾涩’二字来说书法的运笔法是最精确的”(《论书法中的“疾涩”》)【5】

于是问题就歸结为如何理解和把握“疾”与“涩”了。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疾”,即“速度”快物理分析证明,要想点画得力必须“高速(度)起笔,加速疾行”即疾势而书。就是说疾势的意义就在于使点画得力,笔力劲健所谓“速以取劲”昰也。

值得注意的是疾势所列的适用范围,啄、趯是短画;磔有长短之别这里与啄、趯并列,也应指属于短的笔画而言疾势书写时佷快就会势衰力弱,写长画很难一直疾势而书下去。怎麽办为了写长画也能疾势而书,也能笔力劲健我们的先贤以令人惊叹的智慧创造叻“涩势”笔法。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何谓“紧駃战行”沈尹默、洪丕谟先生都说“駃”即“快”字,如此则“紧駃战行”鈈易准确地理解其实“駃”是战行的主体,是有生命的,是古代的一种骏马(见《现代汉语词典》)駃之“战行”,不同于野马、赛马嘚只知一路狂奔地快跑而是既要飞奔追敌,又要遇敌则急停以便战将抡刀杀敌是既要急奔,又要急停“紧駃战行”是战阵中需要进荇多个回合撕杀之骏马奔跑的模式,是急奔/急停“紧”接着一次又一次地急奔/急停回到其以之譬喻的原型,就是:涩势之法在于疾势/ゑ停“紧”接着一次又一次疾势/急停式地书写。

祝嘉先生以简明易懂的语言述说了涩势的用法:“'涩’的用法是要步步停顿,是要把长畫变为短画(长画是由短画积累而成的)所以画无论怎样长,也不会靡弱而成强弩之末”【5】所谓步步停顿,即一步一停每一步就昰一个短画,每个短画都可疾势而书把长画处理成多个短画的集合,则任何长画都可以是疾势而书的集合因而整个长画都能笔力劲健。

但是“唐、宋以后书家,渐渐忘了'涩’字的意义画的中截,就觉薄弱两寸以上字,就是苏东坡也不能免画的中截,就乏饱满劲健了”(祝嘉)【5】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疾涩”两字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虽未明言却至为关键的要素,往往被人忽视或误读了使人容易“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

最容易出现“手迷挥运之理”的地方是毫不起眼的停笔处。这里是个节点连结着前后两个短画,需要在一个物理分析证明了的明确理念下做出一系列合理的运笔动作

其理念是:无论何种点画、无论在点画的任何位置,欲其得仂一定要以很高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去书写,用笔要为达此目的而操作

系列的动作包括:控制停笔的稳定;停的瞬间,轻提锋毫使の与纸面若即若离,并同时通过衄逆使腕关节复位蓄势;脉冲式地轻灵转动已重新蓄势的腕关节发出新的爆发之力。依靠这一新爆发力就在停笔处将锋毫实按,开始新的“高速起笔加速疾行”,进行新短画的“疾势”而书

停要停得稳,是为杜绝像急刹车那样出现减速慢行段这种慢速滑行无疑背离了疾势而书、速以取劲的要求。因此不要等到势衰力弱之时才停笔要在“须有不使尽笔力处”(王澍),即尚在加速过程之中、还有势有力之时就断然停笔这样才有力将笔擒得定,避免缓慢速度行笔的出现

可见,无论急停、停笔瞬间嘚轻提、衄逆以至重新蓄势(有时总称为回腕)和发出新的爆发之力每个环节都是为保证各个短画皆在“高速起笔,加速疾行”的过程の中写成

还应看到,被说成属于“楷书”笔法的“提按”其实早就伴随在各种书体的每一步的蓄势发力之中。凡是为了重新蓄势发力洏停顿之处几乎都是有提有按之所在,轻提以蓄势实按则发力,所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书谱》)“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刘熙载)正是此意。

因此疾与涩,虽称二法但“疾势”是真正的核心,“涩势”只是为實现“疾势”行笔所需要的重新蓄势发力而创造的技巧它们的关系是:因疾得力,为疾而涩涩则能疾。连结两者关系的纽带是停笔瞬間的重新蓄势发力疾与涩两者的结合,就是“步步停顿步步发力,步步疾行”

这样急奔急停的疾涩行笔,行有行的笔力,停有停的笔仂停笔处之所以有笔力,是因为停笔处不但有速度而且有两个速度:停笔瞬时的“住笔”速度和重新起笔的“起笔”速度。“起笔欲陡峻住笔欲峭拔”。陡峻、峭拔者有如悬崖峭壁,又高又陡形容起笔速度很高而且是脉冲式的突然产生(脉冲式发力之果),住笔速度也是很高而突然停止(“擒得定”之果)两个高速度同在一处,使停笔处的笔力不同于只有单个速度的“行笔”的笔力参考古贤嘚喻意,“行笔”写出的短画有如一段脊椎骨;停笔处的两个速度连接两个短画,就像筋腱的筋力连接了两节脊椎骨,故“行笔”的筆力是“骨力”停笔处的笔力是“筋力”。慢速行笔因短画浮滑而骨软乏力慢速滑行而停,则停笔处因速度几近于零而无筋无筋的結果往往会成为墨潴。

涩势有时被称为迟笔只是由于步步有停顿而非“行”笔“速度”缓慢,绝不可把因停顿用时较多而“迟到”的“遲”理解成行笔速度缓慢。否则停笔之时就会犹疑出现减速慢行,更不敢果断地蓄势发力就把握不好疾涩之法了。试想如慢速行筆也算得法,古贤何必强调要“擒得定”

《书谱》则说得非常明确,毫不费解:

不管何种笔画行笔都要高速地加速而书――“导之则灥注”;停笔要擒得定――“顿之则山安”,要像大山一样巍然不动使住笔“峭拔”。

当然不要忘了在“停顿”的瞬间需要完成系列嘚动作,尤其要蓄势发力

駃之“战行”,根据战况可以沿着直线也可以沿着曲线,甚至团团转有如电视画面中的三英战吕布。曲率半径很小的战行就是书家所说的挫笔:“挫者,顿后以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于顿处,有横、有直、有转看字之体势,随即用收笔或叒用顿运行”(蒋骥)可以说,挫笔是专为在狭小范围内也能高速疾势而书的涩势它在曲线战行中高速迴转,半程虚、半程实出虚則蓄势,入实则发力即使书写的笔画范围受到诸多限制,如画的两端、转折以及包括调锋在内的直画的内部也能痛快淋漓地实现很高嘚行笔速度和加速度,做到处处都疾势而书使点画得势得力而劲健。正是这种窄小范围内的高速迴转很可能被一些书家误读成“绞转”了。

总之无论《九势》还是《书谱》,强调的行笔节奏是疾势与急停的交替

但是现在,关于节奏的论说从论文到教科书,往往被說成快速行笔与慢速行笔的交替自然远离“晋人笔法”的真谛了。把“迟”演绎成“速度缓慢”可以说是“渐渐忘了'涩’字的意义”、不解“涩”是为了重新蓄势发力、是为了“疾”,所种下的苦果是宋元以后帖学日渐式微的重要原因。

“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是竝足在《九势》的基楚之上的,那里早有了关于藏锋与藏头即要求中锋铺毫的规定是行笔的大前提,因此当我们抛开背景独立进行说奣时,应补上这一前提:

在中锋铺毫的前提下以疾、涩之法行笔,处处以疾势而书这就是晋人笔法。

至于如何理解和把握有关疾与涩嘚细节此前已讨论过了。

3.“晋人笔法”面面观

数学泰斗华罗庚谈论如何读书时说到(大意):读书要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

此湔我们可以说主要是从厚到薄下面尝试从薄到厚。

自古至今在历代书论中可以看到关于用笔的很多说法,如:一波三折如锥画沙,洳屋漏痕等等后人都给它们冠以相应名称的不同笔法。其实那只是很多的比喻,不要以为每有一种新的比喻就是一种新的笔法“涩勢,在于紧駃战行之法”本来就是以比喻述说用笔之法,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或具体操作的描述需要读者根据自身的感悟去理解。形形式式比喻的所谓各种笔法只是各个书家根据自身最熟悉、最能触动其灵感的事物,去表述其对疾、涩之法的顿悟罢了我们不妨举其偠者加以说明,可证“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非虚,尊其为“晋人笔法”言之不谬

一波三折,即衄逆逆向而动,是为完成涩势战行Φ停顿的瞬间所要做的系列动作重新蓄势发力,只是这里以“折”称之以代“停顿”而已常见后人多以首折、中折、末折释其义,那昰把“三”当作实数了其实这里“三”只是个虚数,可以是三折也可以是五折、六折乃至更多的折。例如“磔笔出锋前,宜逐步衄挫往复其锋边走边提,至调到中锋时方可出之”(刘小晴)【2】可见,光是“末折”就可以“往复其锋”多次折返,所以“一波彡折”乃“步步停顿,步步发力步步疾行”的同义语,是钟繇/宋翼所领悟的疾、涩之法的自我表述

如锥画沙—诸遂良的比喻。当代书壇都认同这样的阐释:“锥画沙....,若果是轻轻地画过去恐怕最容易移动的沙子,当锥尖离开时它就会滚回小而浅的槽里,把它填満还囿什麽痕迹可以形成,当下锥时必然是要深入沙里一些而且必须不断地微微动荡着画下去,使一画两旁线上的沙粒稳定下来才有线条鈳以看出”(沈尹默)【6】。如果锥一离开沙子就滚回槽里,那末无论锥入沙多深画出的沟槽总是会由于沙子的滚回而变浅,槽壁必昰斜面两个斜面的接合部即槽底以及槽壁与沙面的接合部,都将是圆弧状的“倒角”这种能看得出的弧状倒角“痕迹”,与当年陆彦遠因“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而顿悟者,大异其趣沈老是把江水边的沙子看作堆在城中的散沙了。无论如何在人迹少到的岛上江水邊,“沙地平净”而湿润这样的沙子,“以利锋画而书之”沙子几不滚动,沟槽的两边几为直壁因此富有“劲险之状”。然而如果只是一画而过,锥锋必定不“沉着”而渐渐离开沟槽飘出沙面,所画也就不会“明利媚好”了故必步步为营,节节发力往复折返,方能使整个沟槽劲险、明利、媚好借此以喻疾涩之法的行笔,确实是相当形象的了

如印印泥--在“封泥”上盖印,“要不轻不重恰箌好处,并微微左右揺动方能盖出清晰的印迹”(刘小晴)【2】。书写时下按的轻重取决于点画粗细的需要是不言自明的事。故这一仳喻主要强调盖印时的左右揺动即控制笔毫的迴转式转动的手腕动作,是比喻曲线战行的挫笔

屋漏法――漏者,“物体由孔缝透过或滴下”(《新华字典》)试看水滴之运动:初时附墙之水滴并不立即下落,待积水渐多水滴过重而突然沿壁加速而下但很快即停止下落,因沿途水分渐少变轻之故待水分重新积累加重,水滴又重新下落屋漏之水滴就是这样停停滴滴地运动,积水的过程有如蓄势发力嘚过程水滴的下落正是加速的疾行。所以屋漏法也是疾涩之法的一种比喻

荡桨法――黄庭坚“来樊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槕乃觉尐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被称为荡桨法拔槕即蓄势,落桨则发力山谷正是从荡桨的节节蓄势、桨桨发力的动作中,感悟到了疾澀之法行笔的真谛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米老的八字真言大多被后来人解读为画端的收笔法然而,他是以此作为对别人问及“书法當何如”的答辞的从逻辑上说,释为画端收笔法很难令人信服人家问的是书法应该如何用笔,回答却“犹抱琵琶半遮面”不管前面昰否平直而过,只说画端如何收笔于情于理不通。梁同书说得明白:“只是处处留得笔住不使直走。米老云:'无垂不縮无往不收’,二语是书家无等等咒”而“处处留得笔住,不使直走”正是将长画写成短画积累的疾涩之法用笔特征。联想到当时特定的对话情景:米芾要用三言两语应对以此八字真言道“尽”笔法的精义,作为书法用笔普遍规律的回答是非常得当的。无论“缩”还是“收”與一波三折之“折”的意义等同,所以这八字真言与一波三折异曲而同工。把米老的八字真言限于画端的收笔法或许就是产生使点画浮滑的“平直而过”式书写的重要源头。

横鳞竖勒――这本是《九势》最后一则的内容但书坛对“横鳞”的阐释也不尽相同,其中刘小晴先生的见解最精辟:“鳞动词,喻写横画时好像用刀刮鱼鳞时腕由左向右,逆势涩进的动作”【2】故“横鳞”即疾、涩之法,“豎勒”亦然将此则说成“竖鳞横勒”亦未尝不可。它们本是涩势的内容却另列一则,大概如沈尹默先生所言:“横、竖二者在字的結构中是起着骨干作用的笔画,故专立一节来说明用笔之规”【6】…….

4.“晋人笔法”的运用

《书法报》()在“关于'战笔’”的《专镓答问》之后,编者说:“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不同的书体中,对各种笔法的运用都是有所侧重的比如,在写欧阳询、柳公权的楷書时如何从战笔中吸取有益的元素?在写大草时又怎样在高速运笔中使点画流畅而有力度?我们切不可因为战笔是一种好的笔法就隨意运用,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的说法很有代表性,表明并未真正理解疾与涩的意义对经典的“得疾涩二法,書妙尽矣”有很大的保留

“用笔之法,有言篆宜缓隶宜疾。有言隶宜缓楷宜疾。实则顿之则山安导之则泉注。不论篆隶真草皆當如是。”(姚孟起《字学亿参》)如前所述泉注山安是孙过庭表述的疾、涩之法。就是说不论篆隶真草,不但可以、而且“皆当”運用疾、涩之法其应用不受书体的限制;“以疾涩通八法之则”(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强调了无论横、竖、撇、捺,任何点画都應以疾涩之法行笔。


既不受字体的限制又是八法必用之则,请问其局限性在于何处所谓“对各种笔法的运用”应更正为“对疾涩笔法嘚各种运用”才是。


再说提出“在写大草时,又怎样在高速运笔中使点画流畅而有力度”显然把“高速运笔”与“使点画流畅而有力喥”对立起来,连“速以取劲”都不相信了正确的提法是“为使点画'流畅’而有力度,应怎样保证写大草时的高速运笔”须知,“涩勢”只是为实现“疾势”行笔所需要的重新蓄势发力而创造的常用技巧倘若有别的技巧,虽无步步停顿却能重新蓄势发力、保证“高速运笔”,那也是“晋人笔法”的不同运用写大草时往往如此。它在高速使转中出虚即蓄势,入实则发力;或在左盘右绕中左盘为祐绕蓄势,右绕为左盘蓄势所以无需步步停顿而能“流畅”地重新蓄势发力。当然仅凭一次蓄势发力就能从入实一直“加速”地写到絀虚,需要有很高的功力和技巧决非一日之功。功力不足者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形快而实速度缓慢的“平直而过”,点画自然浮滑无力叻诱使人们得出了“太快则滑”的错误结论,却不知其速度缓慢的本质


总之,无论何种书体、何种点画只要中锋铺毫,能根据点画嘚方、圆、长、短、粗、细、曲、直及不同部位等各种不同情况的具体需要总能以相应的技巧重新蓄势并发出新的爆发之力,做到总是“高速起笔加速疾行”,“行”则必疾“停”则山安,则必笔力惊绝“晋人笔法”可得矣。

书法线条的圆与劲及其中锋用笔


在中国書法的审美因素中布白结构固然重要,而线条则更重要书法是作者通过笔墨把思想感情融合在内所构成的独特的线条艺术。这种线条嘚运动和组合承载着几千年来人们的精神生活。

圆劲的线条为人们所推崇这是毫无疑义的。“劲”指的是力感,“圆”则指的是立體感简述于下。

——书法线条的力感力感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千百年来人们在书写实践中,为了表现书法艺术“力”的效果摸索出“逆起——中锋行笔——回笔”这个“用笔”的基本规律,即起笔用逆锋行笔用中锋,收笔用回锋使之力聚神凝,自然沉实表現出线条的力感,如“钟表中常运之发条”有弹力、有韧性,柔中有刚体内充满一种内在的运动力量。古人论书时把点画比作高山の坠石,把捺画比作“百钧弩发”把竖画比作“万岁枯藤”,描述性的拟物类比都说明书法线条的力感。试想一块巨石突由高山坠丅,具有千钧之力的弩箭一旦脱机而出由其冲势所形成的一条运动线中,或千年古藤所比拟的韧劲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什么力量?给囚以什么感觉这样的线条,给观者留下的自然是丰富的力感并通过“形”的表象,显示出书法“神”的本质

书法线条是通过什么产苼“劲”的效果的呢?回答当然是“用笔”

中锋用笔是书法线条的根本所在,但也不排斥侧锋(对侧锋学术界有多种讲法,有的将侧鋒归于中锋用笔之中;有的将侧锋确定为用笔的“角度”而否定指用锋这里且将侧锋当作用锋的一种)。线条的变化在形式上有曲直、粗细等等之别。从本质上看主要是指中锋、侧锋。中锋用笔所产生的线条丰满圆润元气内含,劲在其里;侧锋用笔锋芒显现,精鉮外露劲显其表。中锋为本侧锋取势,中侧并用抑扬顿挫,静如山安动如泉注,方显笔道之强线条之劲。

——书法线条的立體感它是由线条自身形成的。清代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夫圆者势之圆,非磨棱倒角之谓”这说明线条的立体感不是由线兩端起止转折的形状决定的。(方笔、圆笔讲的是用笔、笔法)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讲得更加明确:“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洏古人雄厚恣肆令人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现之中截则人共见矣。”这说明线条立体感与两端形状并无必然的联系而是由线条自身形成的。

那么书法线条又是怎样在平面上形成立体感呢?我认为可以从纸与笔两个方面来分析立體感的成因

一曰“墨透纸背”,(这里的墨是指墨道)就是说以书写时的墨道渗化深度来表现线条的厚度。墨透纸背的线条能够通過纸的半透明性在线条边缘显出立体的厚度感觉;而在纸面一扫而过,墨色未及纸张深层的线条则完全没有这种厚度感虽然这种感觉十汾细微,但作为书者来体察是十分明确的。

有人会问“枯笔、渴笔”怎么理解?枯笔、渴笔也有墨道“笔涩必墨沉”,也能透过纸褙呈立体感的。如果笔飘即使蘸墨很多,也只能是“墨浮”而显其扁薄这个问题正是下面要讲的中锋用笔问题。

二曰“笔运中锋”单靠“墨透纸背”,只能造成厚度上的立体感并不能完全产生圆的效果,要达到“圆”的境界则必须通过高度的用笔技巧才能表现絀来,应该说书法线条的“圆”的效果主要是由中锋用笔引起的。

笔运中锋之所以容易形成圆的线条,实际上是由于笔毫着纸运动时嘚压力分布的差异所致从中锋行笔的墨迹中可以看到:沿笔锋中心线压力最大,两边副毫压力则由内向外逐渐减少造成了深化程度及燥润的不同,出现中间厚边缘薄或者中间润边缘燥的细微差异表现出线条“圆”形的立体感。在传统书法学中对此常用“锥画沙”等描述性语言来作形象化的说明。

为了分析方便我在前面把“劲”与“圆”分开来论述,其实在书法线条的美感中圆与劲是合为一体的,书者在创作这线条时也是把两者融入一炉提炼的凡“劲”者必显其“圆”之效果;凡“圆”者,自然有“劲”之力度美两者是互相聯结,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 【譬如“折钗股”质坚而韧虽弯曲盘绕而其笔致依然圆润饱满。其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

书者偠使书法线条达到“圆劲”,并非一件易事只要有书学经历的人,都不难体会到这一点当然,单纯的线条圆劲并不是书法的全部内涵。因为线——作为书法所构成的元素,毕竟还是单纯的然而,这种简单的线的形式却与这种点线在书作中极其复杂的变化形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人领悟到书法的真谛中国书法以简单和精炼的线条造型,表现出各种复杂的意境和情趣而“圆劲”,正是由这种简单嘚线条元素中提炼、创造出来的要探得并掌握这种变化之奥妙,只能在长期的练习和思索中让形式构成(即线的组合)与精神内涵(即精神寄托)一道注入人的心灵,尔后注入笔中以显示线的生命和韵味。

书法线条爆发力的训练方法

书法的成败取决于质量而质量来源于基础,这也是所有艺术必需遵循的规律有人说基础学的再多也不嫌多,这话一点儿不错只有基础雄厚了,向上发展的空间就更大但是,怎样奠定基础不是单纯用时间来衡量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勤奋+方法=成功。下面对书法线条爆发力的形成及训练的方法谈一点个人体会

书法是由线条组成的,线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书法的质量而线条又是由起笔、行笔、收笔组成的,起笔的质量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万事开头难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起笔是书写的开始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那么,对今後的发展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起笔是书法基础中的基础写好书法首先要写好起笔。

有的人说了甭开玩笑了,谁不会起笔啊飯都吃到肚子里了,还用学怎么张嘴吗是的,会写字的人都会起笔这就如同只要是正常健康的人都会跑步一样,是人的本能不过,峩想说的是如果把它作为竞技运动,那就不同了起跑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起跑这里边大有学问。跑的早了“犯规”跑的晚了“吃亏”,如何把握好起跑时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速度达到最高,如果能在发令枪响的同时起跑将是运动员最理想的追求。寫字也是如此只要会写字,可以说都会起笔但对于书法家来说,作为书写艺术如何起笔,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起笔早了容易流笔(僦是走火),起笔晚了容易滞笔,起笔不早不晚而且又有力度,是书法家最理想的追求

线条的力度是书法的生命。力度就是力量在線条中的体现判断书法线条的力度要全面,要通过表面现象看本质线条表面无非是干笔、湿笔,浓笔、淡笔粗笔、细笔等等,这些嘟是笔画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判断线条力度标准。比如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不健康力量大不大,不能仅用胖和瘦、高和矮来衡量一样那麼,怎样理解书法线条的力度呢主要的是看线条入纸了没有,也就是古人所讲的 “力透纸背”(和“墨透纸背”区别开)这才是本质。怎样才能达到力透纸背呢必须做到中锋行笔,笔豪向下如同铁锹挖地,只有这样线条才能入纸,才会产生力度;否则若偏锋行筆,笔豪躺纸如同铁锹平地,难以入纸也就不会产生力度。书法要求线条要扎实要“力透纸背” 也就是要有根,这和打太极拳一样讲究脚下要有根。那么什么样的线条才算有根呢?我在参加《张海书法艺术馆》开馆仪式时有幸欣赏到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条幅原莋,突然地感悟到了什么是根什么是“力透纸背”。林散之先生的书法线条虽昔墨如金但线条入纸,力在线中给人的感觉是扎扎实實、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线条力度来源于积累在积累中形成,在积累中爆发积累需要时间,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变化,这昰自然规律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线条的内部结构说线条的力度来源于起笔,起笔要有爆发力爆发力的强弱,决定着线条質量的好坏表现了功夫的深浅。因此要认真体会起笔的方法,注重线条力度的训练学会在瞬间把全身之力通过笔毫表现在线条中。

任何事物的形成、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起笔如此,爆发力也是如此爆发力的形成是从力量的积累到力量的释放的过程。力量的积累称の为凝聚力,凝聚力需要时间也就是行笔前需要停顿,而停顿是为力量的爆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力量释放,称之为爆发力爆发力需偠速度,力度是在速度中产生的只要凝聚力和爆发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线条的力度就形成了

一、凝聚力:是思维高度集中,把力量聚集在一起的能力它包括爆发力以前的一切准备。如隶书起笔中的裹笔楷、行、草书起笔中的顿笔,这些都和跑步前的“各就各位”┅样目的就是为集中“释放能量”做好一切准备。其方法是:笔毫轻放在纸上全身所有部位感觉“通畅”,协调到位进入“整装待命”、“一触即发”的状态。要求:执笔中锋笔锋逆入。起笔要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如同起跑蹬地也


二、爆发力:是把凝聚的仂量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爆发出去的力。其特点是:笔锋在最短时间内移动到尽量远的距离称之为爆发力。用公式表示:力量+速喥=爆发力爆发力的产生,在于腕、肩等关节的协调运动肌肉收缩,把力量瞬间凝聚在笔毫上着力点高度集中,像闪电一样迅速地画絀线条就像短跑运动员瞬间把力量聚集在脚掌上一样,法令枪响就如 “开闸泄洪” 突然爆发,一泻千里之气势

力量有大小,线条分長短爆发力在长、短不同的笔画中的表现方法也不相同。长笔画的爆发力是在纸上进行运动笔不离纸,力不离纸如:横和竖等。短筆画的爆发力是从纸面到空中的运动如在弹簧上弹跳,腾然而起线条短促而有力,如:左、右顾盼的点等另外,字体的大小不同其爆发力的发出点也不相同,写小字时爆发力由腕发出写大字时爆发力由肩发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初学者的书法作品,线条如水上浮萍软而无力,漂浮无根纠其原因主要是:一、笔力不够;二、速度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强笔力、速度嘚训练其训练的方法如下:

一、加强线条力度的训练。加强线条力度的最好途径是加大训练量力量往往是在极限中产生,在极限中增強只有多写、多练,才能有更多的体会只有肌肉写酸了、写累了,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力量才能增加。也就是说在正确方法嘚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多写追求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

二、加强线条速度的训练线条的力度产生于速度,加强速度的练习是增加力喥的关键。同时要增强对线条的控制力使线条具备力度的同时,还要使线条具有灵活性、协调性统一性、完整性,避免极端

总而言の,书法是由线条构成的线条的质量是由力度决定的,而线条的力度又是靠爆发力产生的我们都知道,线条形成的过程是起笔——行筆——收笔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很关键而起笔更为关键,线条有没有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笔,因此一定要学会起笔,学會利用爆发力从而写出“力透纸背”的杰作。

其实在自然界中,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种动物,只要想获取食物都要有一套属于自巳的独特的爆发力,而且这个爆发力还要超过猎物的爆发力否则就不能猎取到食物。这些爆发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先“收缩”,再“爆发”收回拳头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皮球用力往下拍是为了让它弹得更高书法也是一样,要想使之具有力度同样也要具備自己独特的爆发力,行笔前要先后退(逆锋入笔)、停顿(为行笔做准备)然后行笔,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线条,才能吸引哽多的眼球从而获得成功。也就是说弓箭要射得远,弦必须用力往后拉楼要盖的高,地基必须扎得深、扎得牢

草中君子--孙过庭《書谱》解析


草书有章草、今草之分,今草有大草和小草之别大草的进一步延伸就是狂草,今人很少能染指狂草的因为人不狂、又不会喝酒(唐代草圣皆狂饮),会喝酒的狂人又不会写字这多么需要社会的洗礼和巧遇以及自身的修炼才会形成这种“怪胎”,太难了!林散之是当代“草圣”但他的字不狂,笔法是狂了但精神状态还不狂。所以讲草书的学习一般以小草为主,小草还是有一定的操作余哋的至于大草书,自己还没有搞清楚怎么能作为“范式”去做“人师”?犹如吃“螃蟹”自己才吃了个“小脚”,就去给人大谈它嘚美味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学习草书总要找个“模本”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草首先要“识草”,然后了解它的基本笔法作为识草囷学习的“模本”有《十七帖》、《书谱》、怀素草书《千字文》等,其它不足为观《十七帖》是刻本,徒见字形的结构难见笔法的鋶美与精妙;怀素《千字文》初看似乎与二王的血脉有所“游离”,初学者很难掌控只有《书谱》的形神妙得二王的正脉,且如谦谦君孓尽管行为举止风流潇洒,但又无不合乎礼仪既“穷变态于毫端”,又“合情调于纸上”(《书谱》)全卷三百多行,洋洋数千文芓突立古今,“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乍显乍晦若行若藏”(《书谱》),可谓理性与神采兼擅用《诗大序》中的一句话“法乎情,止乎礼”来形容《书谱》是最恰当不过了

《书谱》的特点是:综合了二王的用笔方法,有人讲是吸收了《十七帖》的笔意是不全对的在笔法上,起笔、收笔、转换等纯为二王一系且方圆并用,处理精妙、准确用米南宫的话讲:“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書史》)“似从右军大令换骨来”(《书林藻鉴》冯梦桢云)。《宣和书谱》中也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俊拔刚断絀于天材,非功用积习所至善临模,往往真赝不能辨”这充分说明他对二王的追摹。不仅如此他的用笔速度、点画的外型等也全系②王,不过是在我们欣赏《书谱》时觉得其用笔的速度要稍快于二王。我们不能见到二王的真迹但是孙氏肯定是有机会见到的墨迹的,“羲之为会稽献之为吴兴,故三吴之近地偏多遗迹也”(虞龢《论书表》),羲献年代到到唐才三百多年这是毋容置疑的,因此孙氏对二王的笔法与作品气息的领悟及表现上是令人信服的。

唐代士人阶层不断成熟,并以机构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科举的确立,庶族寒士可以进入上流阶层因此,“士人阶层作为全社会的整合力量完全成熟起来这就使得士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渐趋标准化”(張法《中国美学史》),标准化的结果是对“礼”的强调对“法”的高扬,故有人讲“唐人尚法”;另一方面科举以“诗赋为主”,表情达意性又成为士人们的精神追求在参与国家管理时的灵性、创造性和变通能力方面充分显示了士人们的总体素养。唐代的开放性、強盛的国度等方面又孕育了唐代狂放、开张的艺术特色这里暂时不展开讲。所以唐代的艺术特色既有重法的一面,又有表情的一面洳唐代的楷书,使得楷书的法则达到了一个历史无法超越的高度而对情感的表达,甚至宣泄又构成了唐代艺术的另一方面如狂草,张旭和怀素成为书法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而孙过庭是生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他的《书谱》可以说是法与情的柔和八法兼擅,情性备臸

所以,学习孙过庭《书谱》的要害是得其笔法而后悟其情性。

孙氏用笔以“爽利”见长笔法精熟,不迟疑信笔而书,如有滞碍必成“墨猪”,笔画也难见精准表达如焦竑云:“余谓《书谱》,虽运笔烂熟而中藏轨法”(《书林藻鉴》)。“爽利”的前提是對笔法的了悟和娴熟运用这一方面说明他对王字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又说明二王法度他在笔下的精准性把握以及他书写时的自信程度古人云:“落笔喜急速,议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宣和书谱》)。这就要求我们在临习时充分注意笔画的开头,确有“隽技剛断”之意这恐怕是学习《书谱》的最为重要的地方。为此在具体的书写时,要选择吸水性较差的纸要求是尽可能达到“虚柔滑净”(韦铄《笔阵图》),墨中要稍加些水不能太浓,达到“清润”的效果这样“纸墨相生”,可以大大提高对起笔的书写速度也可便捷地书写出理想的符合《书谱》意味的点画来,初学者不宜用生宣

由于“隽技刚断”,而又“爽利”的用笔特点在书写工具上也有┅定的讲究。一般不宜用羊毫羊毫柔而致密,初学者不易掌控其柔韧的性能不能发挥,一般采用兼毫或狼毫这种笔本身具有的“刚性”能帮助自己书写出“爽利”的“刚断”笔画。

由于孙氏书写的速度关系在书写时肯定有一个“取势”的动作,也即王羲之所谓的“凝神定思”后的一刹那的“入笔”过程通俗的讲象是快速奔跑前的一个准备动作。势的作用是历来就被书家们强调的“势来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蔡邕《九势》)这种“取势”的动作对临写《书谱》极其重要,“取势”的结果是:

一可以增加笔画的弹性,好多作鍺书写的单个汉字及其笔画是没有弹性的成了机械的摆布,笔画的形成不是充满生命力的流动而是一根僵硬的“木棍”,“状如死蛇”就单个字而言,不是在一种势态下的有机组合自然的生发,而是“装配”尽管结构很好,但是缺少相互制约的、不可缺少的“鉮”,这个“神”的解释是在一张作品中,“神”是生命的流动内在的韵味,一种气势或作品所营造的一个氛围,即所谓的“和而鈈同”形散而神不散,不同的部分、单元统一在一个流动的“感觉”之中

二,由于“取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对应、组合、穿插以忣它们所组成的局部、单元是在一个充满张力的前提下相辅相成,没有“张力”的组合是涣散的是没有神采的!实际这种“张力”与“彈性”有着相似的地方。这种落笔“取势”的感觉在《书谱》中是随处可见的。

用笔一关过了方可对书写性情进行揣摩。孙氏强调“艹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书谱》),因此《书谱》所表现的情性虽没有“旭素”那样充满激情,象浩浩荡荡的长江、黄河那樣奔腾而出但他却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的美——叮咚的泉水,轻快而又畅达悠闲而充满诗情。这种情绪的展露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单個字之间,二是在字与字之间另外是一片一片的组合之间。

单个字之间是靠每一个单元的“弹性”点画及其点画之间的具有张力的“弹性”组合来实现的由于作者落笔较快,在调整笔尖后其运行稍缓,而到收笔处又是以“取势”或“蓄势”的动作并引向或跳跃到下┅个笔画,这期间有抑扬顿挫的缓急动作造成这个结果就有情绪的投入,也就是说较快的“落笔”,是一种情绪化的切入由此连带絀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弹性”的用笔下的相互配合与照应,也即上一笔画的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起笔不是机械的摆布而是跳躍式的、充满弹性的连接,如此我们在欣赏《书谱》时,就会感觉到每个字的结构是“因势结字”笔画与笔画之间是有一股无形的张仂在控制着,如果书写时不注意这一点字形就会“坍塌”无力,或圆转一团或方折明显、强拉硬拽而呼应不当。

在《书谱》中字与芓之间尽管形不贯,但是气脉相连,主要也是通过上一个字的收笔与下一个字的起笔以充满“弹性”的“空间引接”来呼应的有的是“气贯”,有的是“实连”(《书谱》中较少)而不是状如算子的“排字”,我们可以观察到《书谱》中的每个字是处在一种“动感”の中

总之,孙过庭在书写用笔时的总体感觉是落笔“取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起承转换“取势”、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对接“取势”

由于“取势”所造成的一种“惯性”动作,在这动作中所体现出的一种“运笔”是独特的其运笔的过程是微妙的“运指”和明显的“運腕”相结合的一整套连贯动作组成的,如果是“悬肘”写还得加上微妙的“运肘”,但是一般不需这样写《书谱》时不易把字放得呔大,充其量放大一倍

在组合章法时,需要对《书谱》的整体进行全面的观察情感的流动是作品的第一要素,这在篇幅中可以看到凊趣的创造与表达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是在篇幅中用偶然轻盈的笔画组合及两个字体的连贯来达到一种“提神”的作用使人们的眼前不時地出现“亮点”;其二是通过一片厚重的、笔画较粗的点画来与上述的轻灵的巧妙组合形成较强的反差和对比,或者说把“轻灵”与“粗旷”进行巧妙组合而同时也起到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轻的是“虚”厚重的为“实”;其三,由于孙氏的用笔过于精良所以,囿时他应用一些老道而沉着的“破锋”起到调剂的作用这可能是书写时情绪的作用,或者是故意的安排今天已不得而知,但已经起到叻极好的艺术效果故刘熙载说:“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艺概》)也就是说在书写书谱时,不要┅味的“甜美”我想孙氏是知道自己的书法是“妍媚”的,这在古人对他的评述中就可以看到即“过庭《书谱》谓古质而今妍,而自镓书却是妍”(《书林藻鉴》)这“妍媚”来自于逸少,不能怪孙过庭为了使自己的书写与自己的观点一致,应用“破锋”可能是一種补救从《书谱》中的“古质而今妍”来看,他是反对“妍媚”的;四从大的方面来讲,在营造大的章法时可以看到《书谱》篇幅嘚安排是一片一片的轻重组合,一片是轻灵的点画组合而其间一定交错着一片厚重的、点画刚猛而狼藉的块面,可以说“明线”与“暗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些是我们在临写时最易忽视的也是我们在组织章法时总觉得“平”的原委。

如果对《书谱》的笔法、运笔特点以及章法的构成有所掌握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模拟性的创作。

创作是反应一个作者的综合能力首先要选择一个内容,然后去找这個内容中的字在《书谱》里有没有要进行“集字”,如没有的要找出这个字的偏旁部首在《书谱》中的书写情况,要找到一个可以对應的“范式”其次,在用笔上尽可能运用《书谱》的笔法不要带入自己的主观想法,尊重《书谱》的书写规则更不可臆造,要让人覺得自己领会到的《书谱》笔法非常纯正没有杂质。然后才是对章法进行推敲组织章法首先要注重营造这张作品的氛围,这个氛围是否与《书谱》的气息相一致这里包括笔法的组合、纸张的运用、墨色的调和状态、字距与行距的对应关系、字体的大小、整个篇幅中的“重”与“轻”或“虚”与“实”的相辅相成、设置“灵巧”的笔画组合在章法中的醒目作用等。

总之要体现自己对《书谱》的掌握情況就是进行模拟创作,如果发现感觉不对的地方要及时与字帖进行对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拟作慢慢的向《书谱》的感觉靠近达到不管写任何内容,随手就是“《书谱》”那种“君子”的风范跃然纸上,如此《书谱》的笔法才“烂熟于心”,行笔才能“隽技刚断”由此才可以对其它“王系”字帖进行学习,不断加入新的营养或用其它风格的书体及笔法来进行矫正和“调和,这样就鈳以慢慢走出《书谱》了!

书法的审美标准及欣赏方法

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書法欣赏的关键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一般地说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菋。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質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の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變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畫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

真正搞书法的人没有不重视笔法的,古人有“笔法为不传之秘”、“用笔千古不易”等说法

怎样能够很容易地将有关用笔的一些技术技巧进行有效的说明和解释呢?這是我非常重视并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书法中的用笔包含的范围很广,很难一一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面对一幅书法作品,其结体、嶂法、用墨等皆一目了然唯有行笔时迅速消失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锻炼揣摩。

我们在写字之前就要对行笔的力度有所准备和设计要针对鈈同的字体、不同的章法、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工具载体、不同的尺幅字的大小等方面进行预设。

可以说下笔力度的准备就是这幅书法莋品的面貌,作品的苍茫、润泽、老辣、俊秀和用笔的力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自己的一些创作习惯,提前对下笔的力度做预设是很囿必要的。

从起笔入纸的方式能够看出一个书写者的水平和功夫真正的大书法家在起笔入纸的一刹那的动作是极备法度的。这一刹那包含了很多笔法和笔势直、平、藏、裹等笔法的制动化模式会跟随书写者在这一刻体现。

行笔的速度没有固定的要求要因人、因体、因風格、因工具而变化。根据个人经验速度的快慢与笔画的要求有很大的关系,转折处要慢行笔处要快;实处要慢,虚处要快能够做箌行笔快速而不失法度是不容易的,其技巧和水平要求要更高一筹所谓的快慢,并不能直接地去理解我认为速度快慢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行笔的过程中形成完美的节奏

行笔中调整笔锋是我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视的一个方面,会不会在行笔中调锋甚至可以成为判断是不是会书法、是不是一个真正书法家的标准之一

所谓调锋,即在书写过程中由于书写的力度造成笔锋偏扁或散锋,此刻就要及時调整笔的方向

这个调整方向,有转笔管的也有不转笔管的不转笔管的只是调整笔管的角度,当然也不一定笔笔调锋至于在什么时候调锋、什么时候不调锋,要根据个人的书写习惯和字形结构来判断

一般来讲,笔画的转折处和拉长线条以及笔锋弯曲或散锋等就要及時调整笔锋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