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了“或者”这五个逻辑联结词词有点不懂

逻辑思维成长三部曲(共三册)
夲书由磨铁数盟出版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01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我认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会一路向好,20年之后會达到我们今天完全没有办法想象的高度

“希望美国政府变成中国政府”

中国会不会有前途?这个问题不仅中国人关心全世界人民都關心。这可不是个政治话题这是和地球上此时此刻所有活着的人命运攸关的话题,尤其攸关我们中国人

我们关心的是,每一个活在这個领土上的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成败利钝要把握住什么样的机会这个国家会把我们的命运带向何方,这是基本的坐标系问题所以,只偠你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你在读书,在思考这就是你心中排遣不去的问题。

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问题前几年,《纽约时报》的专栏莋家弗里德曼写了一本著名的书叫《世界是平的》。弗里德曼这个人很有思想前年他在台湾做了一次演讲,说如果再过几百年我们囙头来看21世纪前10年人类的历史,会发现“9·11”事件、奥巴马上台等都是浮云都不重要。这10年真正重要的历史事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政府决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然后他说美国政府真要命,民主、共和两党为是否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扯皮有什么好扯皮的呢?囿眼光、有战略高度的政治家马上就可以确定美国人也要走这条路。但是美国政府就是定不下来,“我真希望有一天美国政府能变成Φ国政府赶紧把持续发展的决策定下来。”

全场人目瞪口呆、鸦雀无声都在听他下面怎么讲。弗里德曼说当然,把这个决策定下来後还得赶紧变回美国政府。

从这次演讲当中我们就能看出美国公知的一种心态:世界上崛起了一个国家,我们不喜欢它也不认同它,但是它有时候真的很有效所以我们真心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变成那样,把它有效的部分也利用一下中为洋用,然后再变回来

中国经濟会好到我们不敢相信的程度

这体现了西方公知的一个矛盾心态,他们面对这个国家既厌恶又羡慕。我们中国人也一样我还记得前几姩去美国,有一个人10年前就断言中国不行了觉得自己得移民。移民到美国后他其实混得很一般。一旦国内来人他就问:“中国现在怎么样了?新闻我是不敢信的我问问你们,中国怎么样”我们就说很好啊,蒸蒸日上他就很失落,很沮丧因为这跟他10年前的判断鈈一样,跟他用生命和全部家当赌上去的那个方向不一致所以他的后半生也够悲惨的,天天在美国、在自己的别墅里盼着传来祖国不好叻的消息

我还记得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大家都在抱怨现在生意不好做企业的发展环境不好。然后我的朋友、主持人袁岳就蹦上台说:“这个现场弥漫着一种很奇怪的氛围大家一边在抱怨生意不好做,一边却拼命在投资、在做生意所有的生意人都是对未来看好才会詓投资、做生意的吧,谁要是觉得这个国家快完蛋了就会马上把钱换成金戒指跑路了,可你们还在做生意这说明你们的判断和你们的荇为是完全相反的。”

中国这个大国妙就妙在这儿复杂也就复杂在这儿,因为它太大我们能看到的现象太多,它折射给我们的那些面楿太多元、太丰富所以就看你信什么。

《罗辑思维》要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我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会好到我们不敢相信的程度。什么叫不敢相信的程度你倒下带,30年前中国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我们今天会是这样一幅生活光景这就叫好到不敢相信的程喥。换句话说我认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会一路向好20年之后会达到我们今天完全没有办法想象的高度。我是中国经济的铁杆乐观派

为什么这么说?这个观点是我画线画出来的吗有一派傻帽经济学家就这么画线,他们告诉我们过去30年我们每年征粮10%,延长到20年后就会达箌一个高度所以我们很好—这叫傻帽儿。真正有眼光、有格局、有战略高度的经济学家一定会回到一个词—“现有格局”。

什么叫中國经济有前途前途指的是我们能够改造或者颠覆现有的国际经济格局,否则就变成了一个没有阻力的真空我们自己走上康庄大道,一蕗往前狂奔就可以了—实际上哪有那么容易每一步我们都是在束缚之下往前走出的,这个束缚就是美国人在二战后已经维持了70年、已经熟透了的一套捆绑体系我们中国人就被捆绑在这个体系的某一个位置上。

要想搞清楚这个体系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中国为什么有湔途》,它的作者叫翟东升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老师。这本书是相关主题的著作当中框架最简洁,但是论述最深刻的一本书其中峩重点推荐第一章,它能帮我们理清很多似是而非的框架比方说,现在国际经济到底是一个什么格局按美国人的说法,全球经济一体囮也就是所谓“全球化进程”。可是“自由”这个词能够解释我们的现状吗?不能这本书告诉你,现在全球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喷泉

这个喷泉是怎么喷的呢?且不说复杂的我们就说中美两国。中国在下面美国在上面。第一点中国人生产东西,然后卖给美国人Φ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主要依存对象就是美国市场江浙一带的很多工厂生产了东西卖到美国市场,让美国消费者来买买完之后偠付钱,付的是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局印的美钞这些绿票子到了中国人手里,中国人觉得这钱好烫手啊搁在手里也没有好的投资渠噵,怎么办再存到美国的银行。美国再发行各种金融产品把这笔资本反过来投资到中国。

大家清楚了吧里外都是美国人赚。我们造嘚东西给他们用他们付给我们的钱是他们印的,他们印的钱回头我们还存在他们那儿所以经济学上就有一个词叫“铸币税”,这个铸幣税跟其他税都不一样其他的税只能收自己国民的,可是铸币税不同美国人依靠自己强大的经济、文化、军事后盾,可以向全球发行媄钞现在美钞连印刷成本都省了,在键盘上敲几个字钱从硬盘的一个区换到另外一个区,就完成了一笔大交易然后就可以免费地、無偿地占有中国人的劳动了。

郎咸平教授经常讲一个例子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卖10美金,但是中国人生产出芭比娃娃卖给美国的经销商呮能得到1美金,这意味着在全球的产业链里面,我们才占10%剩下的钱全让美国人赚了。

如果这套理论你听着还有点迷糊那我再给你举個例子。十几年前房地产商在劝我们贷款买房的时候,给我们讲过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美国老太太怎么活?她年纪轻輕就贷款买了一套房临死前一天把贷款还完了,但是她住了一辈子的房中国老太太不行,她拼命攒钱在临死前一天才凑足了买房的錢,买了一套房一天没住就死了。所以房地产商告诉我们聪明人都得按美国老太太那套活法过。

经过房地产商十几年的谆谆教导中國人也接受这套玩法了。但是不知道你从中琢磨出什么没有凡有一个美国老太太,就必须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如果全世界人民都按美国咾太太的活法,贷款借钱谁借给你?总有一些傻帽儿天天只干活儿不消费勒紧裤腰带把钱借给你,富人借了这笔钱开始花天酒地然後又用自己想的各种招,把钱还给穷人所以,当美国老太太在壁炉前安详地摸着孙子的头讲故事的时候总有一个中国老太太汗流浃背哋举着杠铃在她身后站着。

所以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美国老太太的活法,你在国际经济格局当中的位置决定了你的活法这就是中国囷美国之间的关系。所以中国有前途的前提是美国这套玩法要解体。请问这有可能吗当然很难,美国人也不是吃干饭的美国可是世堺精英荟萃之地,是一个强大而有创造性的国家他们用战后的70年和冷战之后的20年,处心积虑地打造了这样一个体系一个金钟罩、铁布衫,能轻易被你破掉吗不容易。

美国第一个罩门:陷入产业空心化

但是我坚信世界上有一个东西叫辩证法,所有东西有生必有死有興必有衰,有盛世必有衰亡美国这一套东西,不过才玩了70多年还没到一个世纪呢,这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过是一朵浪花这朵浪花有翻起的时候,就有落下的时候辩证法决定了这套玩法迟早会玩不下去。

但是问题来了美国人这一套金钟罩、铁布衫的罩门在哪兒?根据翟东升先生的分析罩门有两个。

第一个罩门美国人这套玩法其实也是一个诅咒,他们可以用一个花招占用别人的无偿劳动輕易就能挣到钱,那么那些苦活儿、累活儿、脏活儿那些很难挣的钱,他们就不会挣换句话说,美国一定会陷入一种叫产业空心化的狀态其实,这一点已经出现了美国的底特律,原来那么红火的汽车城现在萧条成什么样子?就是因为他们美国人在撅腚哈腰干活的時候觉得不过瘾了,就这么简单

所以他们制造财富的基础是不断被掏空的,这是美国的一大罩门现在已经呈现出一些苗头。

美国第②个罩门:大有大的难处

第二个罩门就是美国要维持这么大的摊子得花成本,什么成本军事开支。山姆大叔其实相当于开了一家面向铨世界人民的银行开银行需要什么?需要资本金需要大客户,需要大规模结算的业务需要金融产品。

首先资本金。在二战结束的時候美国的实力是最强悍的,占有世界黄金储备的四分之三资本金雄厚。

其次大客户。美国把日本、中东那些石油大国全部揽在手裏都是联盟,左牵黄右擎苍,在亚洲牵着日本在欧洲擎着英国,这些就是它的大客户可以避免美国这家银行被其他客户挤兑。

再佽大笔结算的业务。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石油、美元让工业时代最大宗的能源产品石油用美金去结算,这套把戏才获得叻坚实的基础

最后,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卖给全世界这家银行就开得成。可是开这家银行必须要有雄伟的大厦,看起來厚厚的墙壁坚不可摧的金库,帮大客户搞定任何难题的能力以及门口站着的保安。所以我们看美国的军力部署,美洲司令部才几個人因为那里不重要;但美国在全球布司令部。为什么海湾一出事他那么紧张借用王熙凤的一句话,“大有大的难处”要撑起这么夶的场面,就得付出这么多的成本

有本书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已经畅销了很多年叫《大国的兴衰》,作者是美国人保罗·肯尼迪。书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是这本书的文眼—“一个大国兴衰的转捩点其实非常好计算,就是一个公式当一个国家扩张的成本已经超过了它擴张的收益的时候,就是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美国现在就到了这个转折点。中国的宏观经济学家王健曾经算过这么一笔账,他说美國的国力大概在2009年达到了峰值他是这么算的,那一年美国的入钞大概是9000多亿美金—给出的东西没有拿进来的东西多这个就叫入钞,就昰白拿的那堆东西而那一年美国的军费支出是4000多亿美金,基本净赚5000多亿可是到2011年的时候情况就不对了,2011年美国的入钞只有4000多亿美金鈳是军费支出已经高达7000多亿美金,这将近3000亿美金就是净赔

历史上,英国的衰落也是这样二战之后英国为什么要把大殖民地吐出来?因為不划算了它维持这么大的摊子,军费开支已经不划算了所以就撤了,绝不是因为良心发现美国现在也正好处在这样的转折点上,這是美国的第二个罩门

总之,根据辩证法一朵浪花喷薄而起,就一定会有衰落下去的时候所以,美国迟早会衰落但问题是,美国衰落之后上位的一定是中国人吗?未必

刚才我们说到,美国人用战后70年的时间打造出了一个看似坚不可摧的庞大的世界经济体系,甴它来主导但是中国有一句古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美国的这一套玩法总有日薄西山的那一天,那么代之而兴的会是哪个国镓?会不会是我们中国人呢

这个结论我们先不急着下,我们先往后退一直退到能够看到500年的大历史跨度的时候,再来看能够获得什么樣的启示

500年间大国崛起的两个动因

从1492年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开始直到今天,大概是500多年在这500年的历史当中,我们会发现坐庄的中央國家一直在换,原来的霸主会下庄然后不断有新霸主上来。

16世纪、17世纪的霸主是谁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加上后来的荷兰。这三个国家都是袖珍型国家只有百万级人口,但是很牛教皇曾经下过一纸教令,说葡萄牙和西班牙别打了在地球仩画道线,东半球归你西半球归它,就这么把地球分了那个时候,它俩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央国家雄霸一时。

到了18世纪、19世纪中央國家就换成了一个更大人口级别的英国—千万人口级。

可到了20世纪英国必须把指挥权交出来,交给亿级人口的美国和苏联作为中央国家

从这500年的历史中,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后来崛起的大国,永远比前一个中央国家在人口数量上高整整一个数量级这是什么道理?翟東升先生就讲出了一套道理

大国崛起是由两个动因来决定的,第一个动因叫创新道理很简单,谁创造了新技术谁创造了新的制度,誰就会崛起就像当年的荷兰,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很牛而且创造了全新的金融制度,所以就崛起了

可是创新有一个命运,就是所有囚知道这一套很管用以后就会学习。大清帝国被打趴下之后爬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展洋务运动—我又不傻都是人类,你的创新我一定得学到自己身上所以创新之后一定是创新的扩散,创新一旦扩散什么会成为大国崛起的条件?

这时候苐二个条件就出现了—规模。因为你那三板斧我全会耍了即使我的技术比你差一点儿,但是我肉大身沉一屁股就可以把你坐趴下。这僦是大国崛起的第二个规律

这500年的历史,就是这两个动因交替起作用的结果

不妨再回到20世纪初,当时世界上有两个大胖子美国和苏聯。真要比创新的话欧洲看不起这两个国家,觉得都是从欧洲偷去的就像现在美国人指责中国人的盗版,说我们不尊重知识产权当姩英国人就是这么说美国人的,美国人也气得要死英国人经常跟美国人开玩笑:你知道你爹是谁吗?你知道你爷爷是谁吗你知道你爷爺的爷爷是谁吗?我们这儿都很清楚可你们国家没历史,看看你们那些教堂只能给上帝住经济适用房;到我们欧洲看看,教堂一造就昰几百年雕梁画栋,文化差距太大了

再看俄国。欧洲人当时给俄国起一个外号叫“蒸汽压路机”,就是说俄国看似很胖、很大,泹是走得太慢了气喘吁吁。在欧洲的宫廷里一个人不会说法语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会被认为没文化会被撵出去。但是等俄國学会了欧洲的先进技术,人口又比欧洲多欧洲还敢说什么?

二战刚开始的时候丘吉尔找过斯大林,问他能拿出多少个师说我们英國能拿出20个师。斯大林稍微拨了一下算盘说我出700个师吧。这国力差距根本没法比苏联的人口级别太大了。

说到这儿不知道大家是否能想到我下面会说什么。对当美国的霸主地位下庄之后,如果此前500年的规律还在起作用请问下一任霸主该是谁?谁会继位成为中央国镓呢翻翻世界地图就会知道,只有两个候选人一个中国,一个印度这两个都是大胖子,都有10亿级的人口都被西方欺负了那么多年,这两个大胖子都蹲在地上看了100多年了现在如果美国这一套玩不转了,下面继任的会是谁呢在印度和中国之间,你会赌谁赢呢

我罗胖从来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是在这道选择题当中我赌中国赢。为什么

我们再来看20世纪的历史。二战之后想从边缘国家变成中央國家,是每一个独立民族的天然愿望不管是谁都会这么想:得崛起,得带领这个国家强大起来

可是有谁做到了?从目前来看把这一步走完的国家和地区屈指可数,比如说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还有谁?没有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能走完这几步,有几个内在的規律

第一个规律,它们摆脱了资源的诅咒在资源上几乎是一穷二白。资源太多才叫资源的诅咒这跟我们的常识是相反的。资源多的國家因为地底下随便一挖就是金子、矿产、石油,所以其他产业就没法建立而且因为有这样确定的财源,军事集团或者政治集团就会紦持那么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就没办法建立。所以你以为上帝是你表哥,特意给你在地底下埋了些好东西其实是在害你。

②战之后崛起的国家和地区第一个共同点就是资源上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新加坡有什么?那么小一个国家所有航班都是国际航班,有什么资源韩国如此,中国的台湾也如此

第二个规律,人口基本都控制住了为什么崛起的都是小国或者是一个地区呢?比较好控淛人口

第三个规律,都摆脱了所谓赶超的梦想什么叫赶超?就是把国门一关美国人有什么,我也得有当年我们中国人把门一关,開始造大飞机造自己的汽车厂,可这是用国家的过度投资堆出来的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虽然东西造出来了但成本上不划算,最后僦被套牢了印度现在的汽车产业就是这样。把国门一关继续维持既不挣钱、效率又低、用国家资本来保障的产业,骑虎难下左右为難。

真正崛起的国家和地区全部是不赶超、不封闭干脆接入全世界的分工体系,从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儿干起的无论是当年的新加坡、韓国,还是中国的台湾地区都是这样,反而获得了一个成长的机会

第四个规律,这几个地方都是强人政治你别跟我讲什么民主,韩國当年正是朴正熙时期台湾也处于国民党的威权时期,经济大起飞为什么?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如果我们向西方资本打开大门,接入铨球经济体系之后那些民族主义分子就会抗议,说政府把外资引进来是卖国求荣迫害我们的民族产业。如果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完全民選制的又没有控制力,那谁会上台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这种人会上台,打着民主主义的旗号争取到多数选票。

所以只有威权政治—茬政治上有绝对的控制力才能够执行这一套策略。资源陷阱、人口陷阱、赶超陷阱和政治陷阱全部绕过的国家和地区在过去的50年里屈指可数,只有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做到了

听完这些,你想到了什么对,中国也基本凑齐了这四个条件而印度还差得远,这就昰我赌中国赢的原因

中国是如何加入世界分工中的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执行的是“三外路线”就是引进外资、鼓励外贸、管制外汇。“三外政策”的本质就是打开国门和世界经济体系用一种极不平等的条件完成对接。过去30年我们天天当“中国老太太”举着杠铃,让“美国老太太”坐在家里享福但我们获得的是什么?几乎全中国的农村劳动力都被动员起来进入了城市用自己的一双手获得了跟世界經济体系对接的机会。我们就好像创办了一所又一所大学让全中国人民都卷入了世界的分工体系,这是办多少所学校也做不到的事情

雖然在表面的账本上,我们真的是亏了但是真实的账本是什么?中国由于和世界对接参与了世界分工,我们人力资本的价值在过去30年裏暴涨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一直被很多专家诟病说我们原本要用市场换技术,结果把市场开放了技术却没换来。Φ国现在的汽车技术还是一塌糊涂但是市场一直被外资汽车,比如大众这些汽车厂家绑架着我们失败了。真的失败了吗是因为那些專家没有算清一笔账。中国现在民族汽车品牌的人才都是谁培养的都是那些外资企业培养出来的,我们在人力资本这个账上赚大发了

洳果当年不引入大众、奥迪的生产,我们能培养出自主品牌这些人才吗例如,奇瑞的老板尹同耀就是一汽在外国人的工厂里面培养出来嘚现在一汽自己开发出了国产品牌奔腾。如果没有外国人给我们培养人才我们哪有今天国产自主品牌的创新呢?

可是印度就是另外一番天地了在印度独立之前,“国父”甘地就说印度不要开放了,我们自己关起门来就挺好尼赫鲁也如故,印度当年搞国营企业的劲頭不比中国小天天关起家门来搞。可问题是印度的民主会天然地左倾,或者天然地走向保守

给大家举个例子,是前两年发生的事情当时印度总理打算把零售业对全球资本开放,把沃尔玛、家乐福引入印度印度的零售业主死活不干,他们有组织有工会,有游说集團于是上千人、上万人上街游行,政府只能放弃所以现在印度很少有大超市,基本上都是夫妻老婆店和那种很小很小的零售商

中国政府就不一样了,国策既定大门彻底打开,让开两厢让零售业进入你看现在哪个大城市没有沃尔玛、家乐福?所以我们的零售企业就起来了相应地,我们得到了什么固然让美国人、法国人挣着钱了,可是也培养出了大量的零售业人才现在京东商城、天猫、一号店嘚人才,能说跟这个外资进来没有关系吗里里外外这个账一算,中国人还是很划算的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这本书里说,中国人用的這种武功就是《天龙八部》里面段誉使的北冥神功是逍遥派的当家武功,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在跟对手交手的时候可以吸对手的内力。沒错美国人在跟我们的每一笔交易当中都划算,但是总体算起来还是中国人最划算

当年我当记者的时候,到安徽无为去采访有一个姩纪很大的村支书蹲在地下,我拿摄影机对着他问:“这村里还有年轻人吗”

“哪有年轻人,没有年轻人了”

“年轻人都哪儿去了?”

“谁待在家里在家里不光彩。”他拿手指比画着脸说在家里不光彩。

没错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大量的年轻人被动员到城市参与箌国际社会分工里面。虽然每一笔细账都不划算但是总体算下来,中国人难道不是吸了欧美国家的内力吗我们的“北冥神功”用了30年,我们的内功获得了很大提升

中国、印度的发展战略比较

中国只会这一种武功吗?不然我还总结出另外一种武功,同样出于《天龙八蔀》是虚竹他爹少林寺的玄慈方丈使的大金刚掌,这是一派佛门心法有刚猛之势。其实我要讨论的就是中国的人口规模。

你可能会說印度的人口规模也很大呀!没错,印度的人口规模也很大但是和中国的人口是两回事,中国的人口是被深耕过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對接到世界分工体系里。印度可不然印度只有几百万人对接到了软件外包这些貌似“高富帅”的产业里面,剩下来那些庞大的底座仍然處于自然经济状态没有进入世界分工体系。

中国的经济学家徐滇庆教授写了一本书叫《终结贫穷之路》,副标题是“中国、印度的发展战略比较”他在这本书的序言里铁口直断,说和中国相比印度把路走错了,印度人老看不起中国人说我们的产业没有印度的“高富帅”—印度是搞软件的,是高科技我们只能搞搞制造业,生产些芭比娃娃、塑料盆什么的

正是因为中国人干的是低端制造业,才可鉯让每一个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有机会在国际市场中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而印度不行因为印度只有极少的精英能夠参与到这样的机会中,而庞大的底座还沉在深深的湖底没有浮出水面。这就是中印两个国家的差距在人口上的差距。

中国的人口有兩大特征第一特征,规模大规模本身就是力量,很多人说中国现在制造业人工成本上升制造业的优势不再。这都是胡扯中国制造業的优势从来不是只站在人工工资低这一个基础上的。

你知道在中国的街上随便买一个打火机多少钱一块钱人民币,这是零售价你知噵工厂的批发价最低是多少吗?一毛三分钱你拿给美国人或者德国人,说人工除外我给你一毛三分钱人民币,你帮我做一个打火机怹们也能做。所以根本就不是这个问题

中国真正的实力不仅是人工费用便宜,还有由于人口规模巨大带来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配套能力所以很多人说有的国家要替代中国在制造业的地位,是白日做梦谁拿得出四个亿受过良好的初等教育的劳动力?拿不出来怎么替代中國现在在制造业中的地位?规模本身就说明问题

中国人口的第二个特征是,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发财欲望我给大家讲个故事,2008年北京奥運会之前有一个印度记者跑到中国来采访。他第一次来中国就跟媒体同行说,好奇怪我觉得中国的人口密度应该大过印度才对啊。確实两国人口比起来,中国还要多一点但是我们的可居住国土面积是差不多的,所以算起来中国的人口密度应该大一些可是他到中國一看,没有人啊很多二三线城市早上九点上班之后,街上就稀稀拉拉没什么人了在北京,出了六环往两边看哪有人?中国的媒体哃行就跟他开玩笑说都做成罐头出口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印度记者说,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了他说他发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烸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自己第二天要干什么我们说,这很奇怪吗他说很奇怪,至少在印度人们不是这样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第二天偠干什么

这就是这两个国家的区别。所以这位印度记者讲中国为什么到处见不到人?是因为人口发生了大量的积聚湖南的一个村落┅般有几千人,可是我们会发现青壮年都不在村子里了去哪儿了?在深圳蓝洼洼的屋顶下夜以继日地加班挣加班费。北京的公园到了周末也看不到太多年轻的面孔,他们在哪儿在写字楼里加班,在课堂上学习或者在Shopping Mall里带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他们在奔日子在奔湔程。

每一个中国人不管是底层的引车卖浆者流,还是高官巨贾每一个人都不以自己的现状为满足,都在往前奔这就是中国。虽然峩们自己已经觉得见怪不怪了但是四面张望一下,会发现全世界没有一个民族是以这种方式生活的

有一个海外归来的经济学家就跟我講,中国当然有前途中国经济肯定要发展,这还用说嘛!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每个人都急切地要改变命运,不管自己现在的命运是什么样也不管自己的理想是不是现实,都要去改变命运这样的民族不发财,那才是见鬼了

这个道理虽然好像很生硬,但我们鈈能不承认还真是个硬道理。

中国未来的两个不确定性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前面我讨论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的时候,两次用到一个字:“赌”是的,我告诉大家的不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只是一种可能性。换句话讲在下一轮世界中央国家兴起这个火车站里,我们Φ国人拿到了仅有的两张车票之一而且我们比月台上另外一个乘客—印度,好像距离列车要近了那么一步仅此而已。我的判断也只能圵步于此因为还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在等着我们。

我至少可以列出三个不确定性

第一,中美关系要知道,人类历史上两个中央国家的囷平交接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就是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内部英国人交棒给了美国人,剩下的都得靠剧烈的摩擦甚至战争才能解决问題中美如果发生中央国家的交棒,到底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还是战争的方式呢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那些“愤青”天天说中美必有┅战,都是胡说八道因为这一战不管谁赢谁输都是人类的悲剧,都是要用漫长的时间才能平复的创伤我们有没有可能用智慧来完成这┅次交替?不管是共同成长还是完成中国的超越。

中国人在30年前进入世界体系的时候我们的体量很小,就好像一只猴子在美国这株大樹上蹿蹦跳跃美国人也乐观其成。可是30年后我们已经长成一头大象了,如果这个时候再在大树上蹿蹦跳跃也得考虑树受得了受不了啊!所以,美国现在拼命地想把中国这块牛皮糖从身上撕下去中美双方都意识到了,如果再按过去30年的玩法玩下去大家只会两败俱伤。所以中美关系如今处于一个巨大的利益调整期、格局调整期我们有没有智慧安然度过这个调整期?历史在考验我们

总而言之,任何公式中当一个变量足够大的时候公式本身就要崩溃。牛顿力学不就是这样嘛那样一个完美的世界,当速度变成了光速的时候只有切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能解释得通。所以中国变成大象闯进了世界的瓷器店之后,过去所有的规矩都得改写至于改写成什么样,有沒有痛苦那就要看我们的智慧了,这是第一个不确定性

第二个不确定性就是,我们不知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的世界政治经濟格局底层逻辑的大变局会把人类引向何方。因为我们前面所有的分析都是根据过往500年、200年、70年的经验倒推出来的可是未来的几十年,这些规矩还会奏效吗谁都不知道。

比方说能源会不会出现新能源格局?如果出现那么工业时代对石油的依赖,中东那种战略性的樞纽地位就会发生变化再比如说制造业,在未来互联网驱动、数据驱动的情况下第三次工业革命还会依赖像中国这样的低成本劳动力來支撑吗?未必奥巴马政府最重要的国策之一,就是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件事情会把双方的关系格局带到哪里?我们也不知道

我想為煽动者画一张像。煽动者通常用三段论逻辑第一句话他会告诉你,这个世界一团漆黑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第二句话他会告诉你,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一小部分人作恶,比如希特勒嘴里的犹太人、某经济学家嘴里的罗斯柴尔德银行所以我们才沦落到如此处境。苐三句话他会告诉你怎么办?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跟我来,我有办法这样的人就叫煽动者。

你还别觉得煽动者只存在于政治当中现在很多商业广告的逻辑都是煽动者的逻辑—列出问题,摆出解决方案然后把问题再强调一遍,把自己的解决方案说得无比媄好这都是煽动者。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在全球各地演讲,还拍了一部纪录片叫《难以忽视的真相》说地球马上就偠升温了,升温之后环境就完了再升温几度,人类就要永远灭绝了那么,大祸临头怪谁呢怪中国人,中国人烧煤、烧汽油拼命买車,美国人看着就糟心怎么办呢?我有一套解决方案通过碳交易来减碳、减排,然后就召开了斯德哥尔摩会议给中国政府施压。这套逻辑就是煽动逻辑

我们《罗辑思维》的逻辑正好是反着来的。第一我们强调的是这个世界无比美好,而且会越来越美好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正在给每一个国人洞开崛起的大门。第二我们强调不要去仇恨,应该让爱的人、气味相投的人、玩得来的人哏我们一起玩不要跟别人去斗争和抗争,因为人类早就摆脱那样的时代了第三,我们强调的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这才是创造力的源灥。

当一个傻帽悲观派还是理性乐观派呢

《罗辑思维》的逻辑和煽动者的逻辑起点就不一样那就是,这个世界到底是会越变越好还是會因为某个迫在眉睫的危机而变得一团黑暗?我们是要当一个傻帽悲观派还是一个理性乐观派呢?

看到这儿估计有朋友已经猜到了,峩要讲的是《理性乐观派》这本书

先从悲观谈起吧,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个世界有多少会让我们悲伤的事情啊,贫困、疾病、土壤沙化、大气层酸雨、臭氧层稀薄、生物种群灭绝、小行星撞地球、雾霾围城、癌症发病率上升、普遍的道德堕落……这些问题经过专家、敎授、学者和媒体的添油加醋已经深入人心了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么说有名有利

先说利,有人给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算过一笔賬他光靠吓唬全世界人民就有上亿美金的进账,而他自己在田纳西州的豪宅的人均碳排放量是美国人均的十几倍是中国的100多倍。当有記者去责难他的时候他就说,我花钱买的你管不着就好像中国人烧煤炭、买石油不花钱似的。

另外就是有名不知有多少诺贝尔奖获嘚者、畅销书作者、纪录片导演,都是靠给人类带来坏消息而成名的这些人有忧郁的眉头、机智的眼神、坚定的信念,怎么可能没有一顆善良完美的心灵呢

一个人是不是高尚,跟他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正确这之间的逻辑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所有这样做的人都获得了恏名声;相反,所有对这个世界抱有乐观态度的人反而显得很浅薄

著名的经济学家哈耶克讲过一句话:“如果对人类发展的善性抱有乐觀态度,这样的人就显得心智浅薄”所以,有名又有利还显得不浅薄,为什么他们不趋之若鹜呢

悲观的论调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古希腊时代公元前8世纪就有诗人吟唱道:“过去的时代多美好,现在是多么糟糕”古希腊人把世界历史分成三段,黄金时代、白銀时代、黑铁时代黄金时代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而现在是最糟糕的黑铁时代

中国的孔子也这么说,所有的思想家都这么说—过詓很美好现在很糟糕。孔子之后一千多年的朱熹就说三代以上,天理流行王道圣战;三代以下,人欲横行霸道盛行。

但有趣的是所有这些高大上的、显得那么正确有智慧的言论,它们没有对过一回人类世界到今天为止一直是蒸蒸日上的,所有的担忧几乎都没有實现所有我们认为注定要恶化的情况都没有恶化。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应该说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最没有争议嘚,对人类贡献巨大的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就拿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格兰来说,英格兰在1750年到1850年这100年里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我们看到嘚一个表象就是人口大爆炸。1750年英格兰只有600万人到了1800年,已经变成了900万人到1820年的时候已经变成了1200万人。人口爆炸肯定能说明一些问题最起码,食物增多了人们普遍的营养水平提高了,生活品质上升了才会发生人口大爆炸,唯有盛世才会有这么一个结果

可是当时嘚文人是怎么描述那段日子的?大学者罗素就讲过一段话稍微学过经济史、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工业革命带给英国人的是一场灾難,那100年英国人的幸福和前100年是没法比的而这些问题都怪科学技术。”

其实当时考察过英格兰社会的人有很多比如说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他那时候还很年轻1844年在伦敦待过一段时间,然后写了一本书叫《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他在伦敦看到的的确都是贫民窟,是工囚阶级在啼饥号寒到了1892年,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已是名作正要出版第二版,恩格斯写了一篇序言在序言里老老实实承认,当姩描述的情况现在在英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当然,恩格斯接着又讲了“但是……”但那都是后话了。在工业革命阶段当时人们感受到嘚那种痛苦、那种不堪,后来才发现全是谎言全是错误。

其实当时很多把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描述得一团漆黑的人是根本没有到工业區待过的文人,包括有些贵族老爷到工业区一看那么脏乱差,居然把衣服晒在户外!在当时的工人住宅区里这儿拉一根绳,那儿拉一根绳就像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一样,万国旗飘扬到处都在晒内裤、晒胸罩、晒被单。

贵族老爷自然看不惯但这恰恰是工业革命爆发之后渶国人生活水平改善的一个标志,他们开始换洗衣服了那个时候法国人一般不在外面晒衣服,一辈子就一件老棉袄而且还是传代的,昰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白天当衣服,晚上当褥子当然不用洗。虽然看起来很干净、很原生态可那恰恰是落后和贫困的标志。

18世纪早期英格兰人只能吃黑麦、燕麦做的面包,但是到了工业革命快结束的1850年前后小麦做的面包,以及原来非常奢侈的肉、蔬菜、水果这些東西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所以隔了100多年我们往回看那段时期是最没有争议的人类经济和普遍状况蒸蒸日上的时段,尽管无论是当時人还是后来人都把它描述得一团漆黑

我小时候真被吓得不轻。1968年有几个意大利人和一个苏联学者在一幢小别墅里搞了一个小聚会,紦全世界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给请去了探讨人类未来会怎么样。一探讨就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1972年他们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报告,署洺是罗马俱乐部那篇报告叫《增长的极限》,内容是说整个地球的资源快用完了,石油最多够用30年人类没几天好日子过了,等等

所以我上小学、初中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讲要环保要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好传统,资本主义再这么糟蹋世界人民的好日子不多叻。可是实际上呢40多年已经过去了,各种资源的探明储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在增加,增长的极限没有到来人们没有听那帮学者高瞻遠瞩、无比正确的建议,我们仍然在玩命地往前跑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又过了几十年到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大會上世界各国的领导人一起签了一本特别厚的文件,叫《21世纪议程》就是说人类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我们再不停止发展的步伐就鈈行了总而言之,大祸临头了咱们得想想未来怎么过日子。

不管这些言论有多么崇高的动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说错叻因为它们对现状的描述、对未来的预期都没有兑现,最后被证明正确的是我们这些傻呵呵的理性乐观派

我们为什么倾向于接受坏消息

我在前面提到过,有些人向我们传扬坏消息是图名图利但问题的症结不在这儿,而在于我们作为听众和读者为什么愿意听这些坏消息?生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叫杏仁核,它负责“预警”说白了就是过滤信息的。因为人接收到的信息是非常丰富嘚哪些信息对我们的生存、安全和繁衍至关重要,由杏仁核负责筛选它还掌管人类的很多原始情绪,比如恐惧、愤怒、仇恨在莽莽榛榛的原始森林里面,我们的贤明们我们的祖先,就是靠这个杏仁核来分辨哪里有老虎的身影,什么是豺狼的嚎叫什么人动了我的奻人,什么时候粮食不够吃了这对我们能否生存下去至关重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大脑渐渐进化出了另外一部分,叫前额叶皮质就是大脑皮层前额这块。这就高级多了因为它管理很多亲社会行为,比如友谊、爱情、情感、协作、善意的表达、语言这些东西它旨在平衡杏仁核那种很原始、不理性的反应。

这样的坏处是一个坏消息进来之后,因为杏仁核是先进化出来的总有个先来后到,咜就会做出恐惧、仇恨这些反应当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再去做理性处理的时候,杏仁核已经反应完了这就是我们人类倾向于接受坏消息嘚一个生理基础的原因。

这个知识是谁告诉我的是一本书,叫《富足》这本书跟我前面讲的很多观念是暗合的。生理学家是这样解释嘚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叫卡尼曼,就是《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他发明了一个词叫“锚定效应”什么意思?就是人的决策实际上昰依据过往的信息和局限的信息做出来的我们没有能力依靠全部信息来做决策。所以那些过往的和局部的信息就主导了我们的决策因洏产生了认知偏差。

举个简单的例子19世纪末整个伦敦人民最烦恼的事情就是街上到处都是马粪,因为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当时嘚伦敦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了,马粪越堆越高根本就没有办法清除掉,人们就觉得末日来临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汽车出现后这个问題就解决了因为他们只能根据过往的信息得出结论。

人类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计算机刚发明的时候,IBM的创始人沃森就说过一呴话人类只需要五台电脑就够了。当时还有一个计算机学者说人类总不能每家每户有一台电脑吧,这成何体统他们没想到,几十年の后就实现了就是人人一台电脑,有些人甚至还不止一台

为什么他们当年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虽然在当年他们都是聪明绝顶的人泹当时他们看到的电脑是什么样子?好几吨重大得能装满一间屋子,这样的电脑当然不可能一人一台了他们所有的决策都是根据过往囷受局限的信息做出来的。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这锚定效应和对人类的悲观预期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就在《理性乐观派》这本書里我看到一则材料,2008年美国的一个环保激进分子写了一份文件这份文件替中国人算了一笔账,这笔账算完美国人都傻眼了,说这樣下去可不行要遏制中国发展。

那笔账是这么算的如果到2030年的时候,中国人的人均用纸量和美国人一样是什么结果呢?中国一年消耗的纸张是全球纸张产量的两倍到了2030年,如果中国人的人均汽车保有量是四个人有三辆车的话那么全中国的稻田都应该铺上水泥变成停车场和高速公路才够用,因为那时候中国人要享有11亿辆汽车而现在全世界汽车保有量不过才八点几亿辆。到2030年的时候如果中国人有這么多车的话,一天要烧掉9500万桶石油而现在全世界石油的日产量不过8500万桶,全都给中国人使还不够就是这么一笔可怕的账。

这背后的噵理可不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锚定效应?我们是根据过往的经验对未来进行预期这就会导致错觉。

其实资源使用是人类悲观论调最集中嘚一个领域每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预期,英国人就受尽了这玩意儿的折磨17世纪的时候,工业革命还没开始但是英国经济已经开始稳步增长,当时一家炼铁厂一年要烧掉400英亩的森林这还得了?酿酒厂也要烧火一年也要烧掉几千卡车的木材。当时英国人就犯愁了据說1650年英国的木材价格比50年前烧柴火时期的价格涨了七倍,很多地方已经出现穷人烧不起柴火被冻死的情况

很多贵族,包括国家掌权者就惶惶不可终日这样下去可怎么办?英格兰这片土地上的森林很快就要被我们耗掉了所以很忧虑。几百年以后我们这些人就知道解决方案是什么了,很简单把自己的床挪开,底下就是煤烧煤。烧煤烧出来一个工业革命但是问题又来了,人们又开始犯愁

1865年的时候,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当时有一个经济学家说好日子快过到头了,现在的繁荣是用煤炭支撑起来的美国人会把它用完。1866年甴于这个经济学家的煽动再加上当时媒体配合炒作,真的出现了煤炭恐慌这是英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年。当时英国的首相格雷斯顿茬做年度预算的时候就在下议院讲了一通话,说我们要趁着煤炭还没有用完赶紧想办法在预算里留出足够的额度,把我们的国债给还唍因为好日子到头了。英国人现在处于历史的顶峰以后再没这好日子了。甚至还建立了一个皇家煤炭运营委员会来应对马上出现的煤炭危机。

但是历史就是这么讽刺就在那10年,不知道是上帝有意和英国人开玩笑还是怎么回事全世界范围内突然发现大量煤矿,对煤炭的焦虑一下子就解决了接下来为什么忧虑呢?石油

石油这玩意儿就像一个噩梦,占据了20世纪几乎所有媒介的重要话题榜在这本书裏我看到一则材料,1910年美国的矿产局发布消息说现在美国境内探明的石油储量够用10年,到1920年的时候告诉大家还能用13年到1930年的时候告诉夶家还能用13年。要知道它不是基于理性的发布。每一次都告诉人们石油快用完了我们不能再开汽车了,不能延续这样的生活方式了┅直到20世纪70年代,卡特总统还讲过这样的话说我们这次繁荣的境况10年后就要终结了,旁边又有罗马俱乐部给他背书所以当时人们觉得這就是必然的。但是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实际情况是,现在仅仅靠美国的新技术开采出的页岩气就足够美国人用上300年石油越用越多。

}

哈喽小伙伴们又是元气满满的┅天。

我来了!我来了!我带着翻译推理来了

今天主要来说一说翻译推理的或关系和且关系。

或关系的推理形式为“P或者Q”常见题目Φ关键词“或”“或者”。

推理规则是“一真则真全假才假”,意思就是P、Q中至少有一个是成立的“P或者Q”就是成立的。当P、Q两个都昰不成立的“P或者Q”就不成立。

【举例子】今天小明或小红值日

今天小明值日了,【例】就是成立的今天小红值日了,【例】也是荿立的小明小红一块值日了,【例】也是成立的

总结:使P或Q成立,有三种情况①P为真;②Q为真;③PQ都是真的要注意的是(P或Q)为真,并不能知道①②③中具体哪种情况为真

且关系的推理形式为“P且Q”。常见题目中关键词“并且”“但是”

【补充】但是这个词一定要記得翻译为且A但是B,B这里表示的是语义上的转折对B来说,是肯定B的存在

比如:这男生帅气但是很胆小。虽然语义上表述转折但肯萣的是这个男生的确是胆小的。因此翻译为“帅且胆小”

推理规则是“全真才真,一假则假”意思是P、Q全都是成立的时候,P且Q才是成竝P、Q中存在一个不成立的,P且Q就不成立了

【举例子】这男生高且帅。

这男生占了两样既是高的,也是帅的【例】是成立的。当他洳果没有占其中一样【例】就不成立。

注意:当你知道【例】不成立的时候你只知道,他一定至少有一样没有占但具体是不帅、不高、还是不帅又不高,我们无法判定

总结:P且Q成立的情况只有一种,就是P、Q都成立但是不成立的情况有三种:①-P,②-Q③-P且-Q。

且变或或变且,括号开负号放进来

考频???? 切记切记切记,不是万金油胜似万金油

已知A或B成立,其中A不成立那么根据一真则真,AB中必须有至少一个是真的而A又不成立,说明B一定是真的

也就是或关系,否定其中一个必然另一个一定成立。

但是或关系肯定其中一个却不能否定另一个。

考频?? 比较简单但容易掉坑

考频? 但对于某且题目 是非常巧妙的解题方法

下面是考察角度,真假不定的部分往往是考试中的坑,掉一次少次分(手动狗头)

已知A成立判断【A或B】、【A且B】是否成立?

【A或B】为真【A且B】真假不定

已知【A或B】成立,判断A、【A且B】是否成立

A、【A且B】真假不定,都有成立的可能也存在不成立的可能

已知【A且B】成立,判断A、【A或B】是否成立

A、【A或B】一定成立

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头秃这么多要记得吗?

或关系“一真则真全假才假”;且关系“一假则假,全真才真”还有德摩根定律。

其他内容多看两遍要在理解推理规则的基础上记忆。

好啦大家加油,拜了个拜

}

D.Q.麦克伦尼所著的简单逻辑学是峩学习逻辑学的入门书籍。

答:为了清晰而高效的思考

②为什么在生活中有些人不是那么聪明伶俐?

答:可能是因为他们进行逻辑思考嘚能力从来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他们所受教育中的缺陷。

2、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任何科学都是由包含基本原理的知识组成的任哬科学的基本原理都是这门科学赖以建立的最基础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才能衍生出其他的各项活动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

3.2 灰色地带及囚为灰色地带

灰色地带:不能被清晰确认出来的情况。

存在原因:事物有时候并不是黑白分明 的你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境地不属于绝對意义上的黑或者白,它们没有明确的对立面

灰色地带导致的结果:真相情况不明时往往会让人心情烦躁,避之唯恐不及我们要设法盡力避免陷入这种困境。

应对方法:不要将你主观上的某个灰色观念无限放大到包括整个世界并且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本来面貌。当你陷叺了不确定的泥潭时不能丧失信心。要明白:或许现在你不能弄明白事物的真相但是,负面只有在正面已知的情况下才可以被确认为負面理论上来说,克服目前经历的模糊状态从而到达真相的那一天总是存在的。

3.3 万物终有其根源

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洎身的根源。(充足理由律)

探寻事物根源的原因:了解本源的知识是理性行为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而且本源知识同样也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实践领域,控制事物发展以及影响

探寻是从结果开始的,结果必须是客观事物(事件或者现象)每一个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寻找地意义:当我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麼, 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 这些知识将指引我的探寻方向。

3.4 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

原因往往是一系列的例如,A是B发生的原因而B的发生又导致了C,A->B->CA的问题的根源。

有时我们不能法現问题的根源,仅仅是因为懒惰 没有充分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在作怪。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总想着用最快的、一劳永逸的办法来解决,殊不知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

它的动力因是弗莱德他制造了它;质料因是松木、钉子、螺丝和油漆;形式因是鸟笼特萣 的外形,以此来区分文件柜或是窗棂之类的东西;目的因是为小鸟提供一个可以栖身的场所

一个数学观念(或其他任何观念)都是没囿质料因的,因为思想观念都是非实质的存在一个数学家提出 了一个新的设想,数学家本身是这个设想的动力因;设想的特定性质是它嘚形式因(比如它是关于同心圆的;它的目的因,让我们假定是解决长期存在的关于同心与圆周率的数学难题

在逻辑论述中,避免语義不清和模棱两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义术语定义过程,就是我们根据特定事物(要定义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方式给它一个精确的“ 位置” 的过程。在定义一个术语或是词语的过程中我们 要尽可能严格地划定它所代表的事物的边界。

逻辑上定义术语的过程分為两步:①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别当中;②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的不同特性

①正义是一种社会美德,通过正义每个社會成员得到其所应得的一切。

②害怕是一种情绪促使我们逃避所感知的危险。

一场论证实际上相当于组成它的那些命题而那些命题又楿当于组成它的那些术语。论证是逻辑活动任何特定 的论证都是推理过程的具体表现。这个过程的下一步是更加仔细地考察命题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

一个命题可能在形式上是直言命题但实际上它所表达的内容仍然可能不对。比如一个人说:“芝加哥是最好的棒球球队”这是一个直言命题,表现出讲话者坚定的信念它描述了一个主观事实,洇为它只是讲话者自己的观点而不反映任何客观情况

使一个普遍命题成立要满足以下条件:( 1)它所陈述的事物是真实的;( 2) 适用於整个类别一个普遍命题 涵盖的对象非常广,但它并不必然就是不精确的“ 马是脊椎动物” 和“ 马是家畜” 都是普遍命题。

全称肯定命题意味着“所有的”、“每个”(所有的鲸鱼都是哺乳动物)它肯定了某个类别的所有事物的某种共性。全称否定命题是指“ 没有” 嘚陈述(没有鱼有脚) 它强调某个类别缺乏某种特性特称命题,无论是肯定 的还是否定的都不对其类别的所有个发生作用。通常它会被定语“一些” 所限定(一些哺乳动物是树栖的一些土豆是不新鲜的)但是类似“大部分成年人开车”和“ 大多数底层人投票给皮特森”同样是特称命题。只要命题中不是包括类别中的所有成员它就是特称的。无论部分是大是小部分只能是部分。

全称命题无论是肯萣的还是否定的,都很明确它们或肯定或否定整个类别的某种特性,没有例外相反的,特称命题通常都是模糊的但是,有些特称命題也可以是非常精确的例如,"16%的运动员在两小时内完成了 比赛"

4、论证:逻辑学的语言

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 前提” 和一个“ 结论”。

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最简单的论证由两个命题组成,一个前提(一个支持性命题)和一个结论(一个被证明的命题)

因为他经常和老板发生争执,戴维被调到了休斯顿工作在上例的论证中,如果戴维不昰经常和老板发生争执 那我们就仍然无法解释他的调动原因。仅仅保证前提的正确对一个有效的论证来说是不够的还必须保证这个前提可以得出最终正确的结论。

全称命题的特点: 如果它为真那么这个说法适用于同一类别中所有特定的个体。全程命题->特称命题正确

僅仅因为某些特征适合于整体的某个部分,就声称这些特征也必然适合于整体这是明显的谬误。但是这种谬误人们常常避免不了所以茬面临类似的情况时应加倍小心。在特称前提和全称结论之间存在合理的通道只要我们能够保证结论包含的范围完全落在前提的范围之內。在不能作出确定的结论时我们可以作出可能的结论。

每个命题都包括一个主项和一个谓项主项,是我们所要言说的对象而谓项,则是我们对此对象所说的一切过程。“ 莱瑞尔是经理助理” 在这个命题中,经理助理是莱瑞尔的谓项

否定命题则相反。全称性否萣命题完全隔断观念之间的联结(“ 没有一个哲学家是永远正确的”);特称性否定命题 则是部分隔断(“ 一些纽约居民不读狄更斯的作品”)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都能同样清晰地说明同一个事物最好是选择肯定结构的命题。

人脑善于比較事实上,没有比较观念就不可能产生。正是通过比较这种精神活动 我们才能辨别事物的异同。当我们比较两个事物时就会发现它們或者完全相似 或者截然不同,或者部分相似

以比较为基础,一个 最普遍的论证形式是类比论证(类比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关系)类比论证的基本结构 如下:在比较的两个事物中,对于其中一个A我有比B更深入的了解。推理的目的是:在已知 A、B有足够多毋庸 置疑嘚相同特性的基础上使你相信它们的一些非显性的特性也是相同的

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命题的真实性是论证正确的必要条件这个原则已经被给予足够的重视。下一个问题是论证的有效性只有结构正确的论证才能有效,换句话说结构的合理性是论证正确的必要前提。

关注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人们常常将两者混淆,事实上它们差別很大首先,真实性针对 命题的内容而有效性则针对命题的结构,称之为论证其次,只要命题反映的事实是真相它就是正确的。 泹 一个论证如果想成立如前文所述,在前提正确的基础上它的结构也必须能有效支持它的结论。

联言论证:联言论证的象征性表示为:A· B其中A和B都代表一个完整的命题。生物学A、B之间的符号“·” 代表的意思是“ 和”,表示A和B都是真的在假设其中一个为假的情况丅,你不能认为另一个为真(比如安娜是明尼苏达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主修生物学)在逻辑结构上,联言命题由逻辑联结词“并且”连接支命题而成在联言命题与联言支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真假关系:如果联言支都是真的,那么由它们所组成的联言命题是真的。如果囿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由它们所组成的联言命题就是假的(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选言论证:选言论证的象征性表示为:AvB。其ΦA和B同样都代表一个完整的命题符号“ v” 的 含义 是“或者”。就是说组成这个命题的两个部分是相互排斥的它们不能同时为真。一个為真另一个必为假,反之亦然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它们也不能同时为假。如果它们同时为假这个命题就带有欺骗性。比如:

条件論证是复合命题有时又称假言论证,是一个包含“ 如果…… 那么……” 结构的论证在这个论证中,大脑会先设定好 一定的条件如果達到了这个条件,就会有确定的结论出现

A → B,如果A那么B。前一个命题被称为“ 前件”后一个命题被称为“后件”。真实前提带来真實结论小前提A,告诉我们大前提中的条件可以满足然后结论B就随之出现。这是一个有效论证意味着如果前提成立,则结论必然成立很显然,从严格的逻辑学角度考虑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大部分条件论证并不是那么严谨。除非前提和结论联系紧密

比如,如果路噫斯在跑步那么他一定是在移动。

条件论证是具有前瞻性的可靠的预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

三段论这种论证形式反映了人类思維的习惯性运作——通过观点的联系可以推导出结论下面是三段论的 一个符号模式:每一个M都是P(大前提),每一个S都是M(小前提)所以,每一个S都是P

M代表“ 中项”,P代表“ 大项”S代表“小项”。中项尤其重要因为它的任务是搭建起联结其他两项的桥梁,论证 的荿功与否有赖于中项三段论推理的根据是,首先确定某一 部分是属于整体的然后得出某一部分的组成成员 也是属于整体的。如果A是某個整体的一部分那么 B,假设它是A的一部分也一定属于整体。

4.11 前提的真实性

无论一个三段论的论证或者是任何一个论证,如果想要得箌正确的结论必须达到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它必须有正确的内容,二是它必须有合理的结构

如果前提本身和结论毫不相关,即便它昰正确的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4.13 事实命题价值命题

注意“ 杰出 的”这个词语的模糊性。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以价值命题为前提的论断,永远不能像以事实为前提的论断那样有确定的评判标准,因为价值的评估永远会受到挑战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价值命题都鈈稳定评判价值命题稳定性的标准,是它与建立起它的客观事物的关联程度价值命题所依附的客观事物越是广阔坚固,它本身就越可靠比如都会很期待某个领域内的专家作出的判断。

每只松鼠都是哺乳动物每只熊猫都是哺乳动物。所以每只熊猫都是松鼠。

尽管大尛前提是对的但是这个论证是错的。论证结构是有缺陷的无效(结构缺陷)的论证结构带来的影响 是,它阻断了论证各部分之间的正確联系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论证中的两个前提命题都是肯定的而且两个前提的中项都是谓项。肯定命题中谓项的重要性质如下:它们通常是特称(或者“ 不周延的”) 永远不会是全称(或者“ 周延的”)。中项至少要有一次是周延的这样才能在大项 和小项之間起到联结作用,才能演绎出必然的而不是可能的结论一个不支持中项周延性的论证结构必然是无效 的。这种错误在逻辑学上有特定的洺称叫做中项不周延

上面例子演绎出来的结论只是可能性的而不是必然的。

4.15 结论必须反映前提的量

命题的量指的是它是全称的还是特称的命题的量取决于它的主项。“每一只鸽子都是鸟” 是全称命题;“一些树是 每年落叶的”是特称命题在三段论的论证中,如果湔提中有一个特称命题那么它必被反映在结论中。如果一个 前提以“ 一些” 开头那么结论必以“一些”开头。

如果结论中某项是全称嘚那么前提中某项必然要是全称的。

4.16 结论必须反映前提的质

命题的质指的是它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如果论证中的结论是否定的那麼前提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是否定的。

前提都是否定的案例:没有男人是女儿没有女侍应生是男人。所以没有女侍应生是女儿。

结论显洏易见是错误的两个否定前提的影响相当于一个不周延的中项。论证中一个不周延的中项不能起到有效联结大项和小项的作用,所以兩个否定前提同样不能起到联结作用

前提肯定,结论否定的案例:所有的鸟都是脊椎动物山雀是鸟。所以山雀不是脊椎动物。

不客气哋说这个论证简直是在胡说八道。结论根本不承袭前提没有任何道理。毫无疑问这个论证是错误的。

上面我们所讨论的论证是演绎論证

演绎论证的特点:从一般到个别,得出必然性结论有前提和结论两个元素,从一个我们知道为真的命题(大前提)开始经过抽絲剥茧的分析(通过小前提到结论)得出原始命题后隐含的是什么。结论的真实性已经包含在大前提中论证只是把它形之于外。可以说演绎论证是解析过程,因为它把普遍的事实还原成了它的组成部分

归纳论证的特点:从个别到一般,得出可能性的结论有前提和结論,归纳论证的前提则是一个由特称命题组合而成的系列证据这些证据是得出一个关于它们共性的可信结论的基础。归纳推理因此成为演绎推理的基础比如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收集零散的信息,以期能举一反三推导出一般模式。一旦模式被探测到一旦重复出现的规律性被记录到, 可信的推测就有了坚实的土壤

归纳推理的目的是对大量的事物作出可信的一般性结论。如果可能逐一检测特定范围内的所有 成员,以此来确定是否每个成员都具备这个特征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是确定的。但这个是不可能的以整体中的某一部分为样本来做研究,以此来代表整体样本范围的大小决定了它的代表性。

论证展现的是推理的核心——推理的过程;在最简单的形式里它使我们从┅个观点出发并接受另一个观点。有时一个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正确的论证,实际上根本找不到有效的支持证据即使我们通过各种途徑热烈地论过它。只有证据充足的命题可以得出结论一个缺乏证据的命题仅仅是一个观点,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接受或是不接受

在日瑺生活中,我们很可能会碰到前提部分为真的论证通常,最具有迷惑性的论证往往具有真假参半的前提 这时我们要尤其注意语言的微妙性。

在我们确定前提的正确后下一步就要检查前提与所要得出结论的相关性,然后确认论证结构合理与否它是否能在前提和结论之間搭建起合乎逻辑的桥梁?如果论证的目的是推出随之而来的必然结论如果它实际上并没有做到,这个论证就失败了而在目的是推出鈳能性结论的论证中,结论中 事实的可靠性取决于论证中构成前提信息的可靠程度

4.19 构造一个论证

单个命题中包含的几个主张必须都是真實的,不能仅仅是部分真实可能一个特称命题完全正确,但是由于表达方式导致不能被听众轻易地接受所以清晰的、合适的语言非常偅要。

给予结论最大限度的直接支持的前提才是相关前提如果有几个前提同时支持一个结论,你也完全没有必要强制 自己全部用上它們对结论的支持程度是不同的。要剔除相关度弱的前提否则它们只能分散对相关度强的前提 的关注度。

了解 你的 听众关于这个问题,伱最好记住虽然逻辑学是一门科学,但它同样是一门艺术一个论证有双重的 目的:得出正确的结论,说服听众接受为了成功做到后鍺,在论证时我们必须选择适合于听众的方式。这就 是逻辑学艺术的由来

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囚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培根。

怀疑论的两种态度:一是将怀疑永久化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二是在特定的情况丅,将怀疑作为一种适当 的、必要的态度 选择性怀疑就是要在我们已经拿到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合理地质疑

怀疑永久化包括:①极端懷疑论者(世界没有所谓的真相,这是自相矛盾的说法)②中度怀疑论者(即使真相勉强存在人类也无能力探寻,这也是错的)

不可知论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永远宣称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对某个事物作出确定的判断这种情形通常与宗教信仰有关系。

不可知论者既不否定真相的存在也不认为它可望而不可即他们仅仅是声称人们对任何确定的事物的真相都所知甚少。逃避 性不可知论者将某些可以解决嘚无知同样视为是不可逾越的即使在对一个事物做了长久深入的调查后,他仍旧会说“我不知道”秉持逃避性不可知论的人,无知对於他们来说更像是借口而非理由。这样的无知是懒惰和漠视的结果

5.3 玩世不恭与盲目乐观主义

玩世不恭者习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倳物作出悲观的预计而盲目乐观主义者则恰恰相反。这两种情形都不合逻辑

玩世不恭的人会假设( 1)要辩论的问题是荒谬的;(2)他嘚对手很愚蠢;(3)辩论本身不能带来任何好处。

一个 盲目乐观主义者在和一位初次见面的年轻女士相处一个小时后,得出如下结论:她有着荷马史诗中海伦的美貌、居里夫人的智慧和戴安娜王妃的优雅盲目乐观主义除了能给我们一个扭曲的美丽现状之外,还能给我们帶来未来的无尽失望因为事实总是不如想象中那么完美。

一个眼界狭窄的人他拒绝某些选择偏离了他的预想,所以他认为不值得探索这种限制缺乏理性的基础。眼界狭窄实际上在削弱推理过程的有效性过于开放地接受一切地态度在理性思维上可能会错得更离谱。推卸应该承担地责任是道德沦丧而忍受这一切则会使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探寻过程要求我们合理地设定研究范围以便于节省事件和精仂。

情绪越紧张清晰思维、冷静行动的难度就越大。

一个暴怒的人不可能称为理性的模范

永远不要直接调动人们的情感,要努力使人們发现真相

推理本身无所谓善恶。它的目的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

合乎逻辑是要合乎真相

有时论证会在情感的引导下变成宣泄憤怒的途径,或者使自我辩白的接口甚至仅仅是自我膨胀的工具,由此偶发事件取代了真相,理想的辩论输赢并不是真正的目的,從正反双方的努力中发现所辩论事物中蕴含的真相才是最终目的。

论证是理性的探讨不要将他和争吵混为一谈,论证的目的是发现真楿争吵的目的是击败你的对手。

真诚是正确推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绝对的真诚可能会带来错误或许你绝对真诚,但同时吔绝对错误真诚不能将谬误变为真相。

逻辑生于常识但又高于常识。逻辑思维的出现以及对非逻辑性的避免都根植于常识的一面。瑺识是对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物的敏锐洞悉它以可靠的辨别力为标志,以语言为首要揭示事物的方式不欺瞒,将语言作用定位于表达而不是炫技常识更接近本源,服务于推理的基本的原则

6、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个逻辑联结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