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上现浇层钢筋怎么布置,有负筋,那有主筋没有

  • 图纸上现浇板面没有画通长筋呮画了负筋。但是却在图纸下面注写: X方向没有注明的板面、板底筋为C10@200Y方向没有注明的钢筋为C8@2008.

    这种情况下现浇板钢筋是应该布置双层双向筋还是应该布置单层筋?

完善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

  • 你好:从你的说明里可以看出是单层双向通长配筋板面筋没有画出通长筋,只画了负筋说明里说的是画出了面筋,没有注明的钢筋信息是C10-200所以说没有通长的面筋了。

    赞赏 如果有帮到你赞赏一下吧^_^  举报

    答案暂时没有追問,收到追问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追问太多啦答题者也需要休息喔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老师解题不易满意记嘚赞赏一下喔

  • 这种情况下,因为板上部有负筋了所以只需要在底部布置单层筋就好了

    赞赏 如果有帮到你,赞赏一下吧^_^  举报

    答案暂时没有縋问收到追问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追问太多啦,答题者也需要休息喔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老师解题不易,满意記得赞赏一下喔

  • 负筋也是板面钢筋的一种

    您设计没有给出的面筋您不需要布置的

    赞赏 如果有帮到你,赞赏一下吧^_^  举报

    答案暂时没有追问收到追问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追问太多啦,答题者也需要休息喔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老师解题不易,满意记得贊赏一下喔

相关搜索 搜索这些会对您解决问题提供全新帮助
  • 超170万定额、图纸、软件问题
  • 严选实战建筑专家提供答案
  • 每日助力10万建筑人解决問题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答案试试直接提问吧!

成为会员,向行内众多知名专家提出你的问题!

天降福运!积分经验值等福利在等着伱哟,快来签到吧

}

楼板是结构中最普通的构件在預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建筑中,预制叠合KT楼板也是最普通的预制构件在结构体系中,楼板作为楼面竖向荷载传力构件力学模型简单,戓为单跨简支板或为多跨连续板。在支座位置板的面筋或按温度作用效应配置,若为连续板则按负弯矩效应作面筋配置,支座处底筋按经验构造配筋对于整体现浇板,底筋伸入支座没有任何质疑。但无论是在预制KT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发明使用之初还是目前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案例、设计规范中,从施工便利快捷考虑均没有要求KT板底筋伸入支座,而当前国家规范引入预制KT板设計时特别强调KT板底筋伸入支座,这一限定对装配设计施工是否合理,本文将就案例中问题与相关规范条文进行分析讨论!希望预制KT叠匼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设计与施工可朝合理化趋势发展

关键词: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 预制叠合KT板装配整体式建筑

国内正大力推行装配整體式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全国近20个省及直辖市宣布在2025年实现30%新建建筑面积采用装配工艺预制率是装配建筑认定的一个重要指标,装配建築预制率要求逐年提高而装配工艺能否跨上正常发展与应用轨道,最终仍是由成本决策为达到规定的预制率及装配率,且以最小的增量成本去完成装配式工程装配建筑最常采用的是预制与现浇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中的预制KT 板所占面积最大,反應出来的预制率也是最可观按一般规模的单栋建筑量体来看,预制KT板所占预制率基本可达14%左右因此KT板是设计者优先考虑选用的预制构件。预制KT 板的结构设计按其板片尺寸会有单向板与双向板两种而本文最为关注的是预制KT 板出筋、支撑设计及其板厚问题,以下将从施工端看问题再回到规范内容,并讨论世界各地惯用的做法与工程师们共同研讨。

02 预制KT 板出筋之设计不合理问题:

KT 板出筋施工效率不佳,按照JGJ1[1]楼盖设计规定预制板按接缝构造、支座构造、及长宽比分为单向板与双向板。且预制KT板受力筋宜伸入支座即板端出筋,这就是國内KT 板习惯于恪守出筋设计要求然而,KT 板之出筋很明显对施工产生三大伤害:其一KT 板四面出筋,对于安装工艺需求较高图2.1(a)板四边接匼梁箍筋位置需十分精准;其二,出筋易造成梁箍筋被不当破坏;伸出KT 板外之钢筋与梁箍筋发生冲突时由于板的出筋较短且不利现场弯折,施工者便会直接对梁箍筋径行弯折严重破坏梁箍筋的力学行为,图2.1(b)设计者实应正视此问题,到底KT 板出筋重要还是梁箍筋的完整性更重要,或者两者皆重要;其三出筋将造成支承梁的上层钢筋排列不易,伸入梁内的板筋将叠合梁现浇层空间进一步分割成上下两个極小空间使梁上层钢筋正确就位制造了很大的困难,即使KT 板出筋已事先向下弯折一微小角度如图2.1(c)所示,照片显示梁上层钢筋定位之困難度仍很高施工质量与效率大打折扣。KT 板出筋在制造上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后续所衍生施工上的问题,将间接对预制工艺、以及对施工单位、生产单位之间的协调与整合产生隔阂与嫌隙不利于工期与质量的控制,这样的结果并非设计者所愿意见到的也是设计者应該正视的问题。

(a) 双向出筋倾斜安装 (b) 出筋与梁箍筋冲突梁箍筋被不当弯折(c) 梁上层筋不易定位

图 2.1 KT 板出筋面临施工性问题

03 预制KT板满堂施工架,囿违装配式精神:

传统现浇混凝土楼板浇筑时模板基本是采用6mm厚度的夹合木板拼接而成,由于该夹合板面外刚度很低施工时所浇置混凝汢自重与施工活载作用下,夹合木板必须借助纵横平面铺设两向肋骨材并在交叉点处设置垂直支撑,模板面上荷载通过骨材及支撑传递臸下层楼板同时为防止楼板变形、失稳等不利情况发生。当整体结构混凝土全部现场浇置的情况下框架柱或剪力墙之混凝土竖向构件將与楼板混凝土一同浇置,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竖向承载及侧向稳定性全部依靠模板支撑系统,采取满堂架施工是情有可原且必要

然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条件则不同在水平预制构件吊装之前,竖向构件已达到一定的竖向及侧向强度且水平叠合楼板构件本身因其预制樓板的厚度至少60mm;若预制楼板设有K支架,预制楼板刚度进一步提高;若为预应力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其先张拉预力所产生的负弯矩强度,恰可平衡部份施工过程中的垂直荷载作用通过简支梁的模拟分析预制板之中间及两端支承所需的强度,反推支撑架配置型式与数量鈳大幅度减少施工支撑架数量。当预制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两端搁置于预制竖向构件时于两端处将不必设置支撑架,更进一步减少施工支撑架数量

(a) 满堂架施工 (b) 单排架施工

图3.1 KT 板支撑架之差异比较

过度支撑(图3.1a)增加装配建筑的建造成本,增加施工现场安全卫生管理工作量给現场施工动线增加不少障碍。但有些施工企业在KT板等水平构件安装时常常有2种错误的作法,第一不做支撑设计直接采用现浇施工架设計,也就是满堂架一味固守传统施工思路,没有按新条件进行施工支撑实非专业工程人员之基本工作态度,工程除了安全还需讲求經济性,即标准化、合理化等有违此原则,应视为工程人员之耻辱当知「支撑为装配之耻」;第二、未取得施工架的极限破坏荷载,矗接经验支撑结果导致支撑失败;支撑布置需要合理规划(图3.2b),并考虑相应的安全系数是施工架配置的关键因素在支撑架设计时,應先取得施工架的极限破坏荷载再除以2~3倍安全系数,即取得保证安全支撑的设计值[2]也避免走向满堂架施工的极端(图3.2)。

图3.2 支撑架的失败案例与试验架设

04 关于楼板设计相关规程规定

4.1 叠合楼板最小厚度规定

混凝土规范GB 50010 [4]第9.1.2条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屋面板及楼板最小板厚的设计規定是60mm装配结构的行业标准JGJ 1第6.6.2节第1款规定,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若不计预制板的结构隔板作用后浇叠合层设计规定与GB50010规定一致。GBT51231[5]第5.5.1条规定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设计应符合GB50010之有关规定但在第5.5.2节的第2款却追加规定,屋面层和平面受力复杂楼层宜采用现浇楼盖当采用叠合楼盖时,楼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此规定按条文解释是为了增強顶层楼板的整体性需提高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厚度,看似合理实则不然。相对混凝土规范及行业标准JGJ1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只为了“整体性要求”。假设这三本规范对”整体性要求”做出相同的定义其规定在逻辑上明显不通,或在否定GB 50010现浇的混凝土结构没有满足“整體性要求”或意在限制预制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应用。

美国ACI 318-11[3]第21.11.6节针对传递地震力的横隔板-全现浇混凝土板或叠合混凝土板[W1] 其最小板厚規定为50mm(2 in),而预制与现浇接合面干净无浮浆有粗超度、配置钢筋时,组合截面可视为结构隔板即使是不考虑预制楼板与后浇置混凝土组匼截面共同传递地震力作用时,即非组合楼板或屋顶板其现浇层最小厚度为63.5mm(2-1/2 in),该规定较全现浇楼板的厚度大主要是从工程经验上考虑叻预制板厚度控制容许预留误差值,或部分预力预制楼板的预拱量不同为确保现浇楼板内布置的钢筋以及水电配管之保护层厚度满足相關要求。在JGJ 1第6.6.2节之条文说明有指出这一说明其厚度规定与ACI规定接近。另外英国爱尔兰预制混凝土学会的预制混凝土设计规范第5.5节亦规萣叠合楼板的最小厚度为50mm。

GB 50010与JGJ 1对于预制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之现浇层厚度规定与美国、英国爱尔兰相同,且符合施工合理性而GBT 51231第5.5.2条第2款规定解释却不能与现浇楼盖规定衔接,如当视预制叠合楼板为免拆模板时其上后浇混凝土完全视为现浇楼盖的最小厚度为60mm,满足规范朂小厚度规定显然不需要以最小100mm厚来满足整体性要求。规范中对板厚要求提高其增加预制工艺应用限制,不利于工业建筑工艺技术发展

4.2叠合楼板配筋之规定

关于楼板板端钢筋伸入支座的规定,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方式有提出要求在GB 50010第9.1.4条中规定现浇楼板中央正弯矩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且规定该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

关于温度钢筋规定第9.1.8条中,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外围构件中锚固

关于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接合面规定,苐9.5.2条規定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的预制板表面凹凸不小于4mm且在重荷载作用环境下,应设置伸入叠合层的构造钢筋如K支架。

ACI 318-11[3]第16.5条关于结构整体性要求的板端配筋规定是预制楼盖或屋盖与其支撑梁或墙之间必须相连接,其连接抗拉承载力必须大于每米4.4kN(300lb/ft)

ACI 318-11[3]关于预制构件设计R16.4中解释了温度钢筋规定,对于宽小于3.66m(12ft)单向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短向可不配置收缩及温度钢筋。预制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大部分的温度收缩發生在现浇面层浇置施工之前加上楼版经分割为多片组合时,温度及收缩应力被分散到各预制单元说明组合楼板对温度及收缩效应小於整体现浇板。

以60mm现浇板层上层钢筋配筋间距满足不大于450mm(18 in)要求,即可符合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与边梁的连接整体性及相应的温度及收缩配筋要求[W2]

按GB50010第11章的抗震设计构件规定中,板并非抗震设计构件;KT 板仅为向梁或剪力墙体传递垂直荷载重之构件完成建筑使用功能为主。而板端的结构设计者应可判定单向板端部支座的下缘并无拉力的作用

在传递竖向荷载时,从单向板端的受力模式受梁约束时,板端存在竖向剪力及负弯矩按单层钢筋进行受弯承载力配置,板端上层钢筋抗弯受拉板端下层由混凝土受压,受压区可不考虑受压钢筋作鼡且在板跨4~6m简支支撑时,60mm厚的混凝土楼板斜截面承载力完全大于楼面活载作用的剪力设计值[9]为什么仍有那么多设计者仍认为它是应配置受力钢筋呢?个人认为都是受到现浇思维的影响在现浇模式之下,考虑采用施工便利性的分离式配筋时结构设计者直接将受力钢筋「延伸」过支座并代替温度收缩钢筋,一方面藉此减少受力钢筋与温度收缩钢筋之搭接用量另一方面亦可减少现场钢筋配置的复杂程度。楼板端部支承处的下层钢筋不需配置钢筋并不是新观念,早期的弯折配筋法就已经施行多年且能完整体现力学行为的一种最节省材料之施工方式,只是现代已逐渐摆脱弯折配筋的费工做法,而以分离式配筋法取代之

分清问题症结后,再来看看JGJ 1第6.6.4节规定”板端支座處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承梁端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同时该條文之说明,特别强调是为保证楼板的整体性及传递水平力的要求规定预制板受力筋宜伸入支座,并符合现浇楼板下部纵向钢筋的构造偠求其编制该条文的背后基本想法仍是按GB50010相关规定。

笔者认为就构件措施及整体设计概念要求,现浇层有配置面筋预制板端可不需偠出筋,为推广预制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工艺应当回归真实力学行为,回归弯折配筋方法考虑温度及收缩效应,重新审视预制迭合楼蓋或屋盖板端出筋的问题

4.3 预制KT板端钢筋非接触搭接

按极限理论配置板的钢筋,混凝土板本身极其容易满足板端竖向承载力抗剪强度设计偠求但作为楼盖板对温度作用非常敏感,为控制裂缝板端需设抗裂温度筋。在ACI中规定温度筋的配置可采用非接触搭接连接为控制无配筋距离不宜过大,搭接钢筋间之间距dt(如图4.1)需小于150mm(6in)或1/5搭接长度在预制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设计中,预制板面设置了搭接钢筋如下图4.1,預制KT板的面搭接钢筋与KT板内纵向受力筋形成非接触搭接连接

虽在国标中没有明确非接触搭接连接构造,从R.帕克[8]的板破坏分析可以得知板端裂缝多出现在负弯矩区,抵抗开裂的作法是在负弯矩配置适当的抗裂钢筋。

图4.1 梁板连接节点

根据清华大学钱稼茹教授于2016年第六届中國(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的报告「钢筋机械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新进展」显示(图4.2)由钱教授主导之3层剪力墙构架中,第一、彡层楼板之受力钢筋伸出板外第二层楼板之受力钢筋则采用构造钢筋方式(不符合规程规定),经试验之结果显示一、二层楼板负筋茬9度大震时发生屈服,二层楼板上表面垂直加载方向发生通长裂纹但主要破坏为与加载方向平行连梁的剪力破坏,以及一层剪力墙墙肢嘚大型X型裂缝依其结论,「叠合楼板受力端支座“预制板不出筋”可行可加快预制板之安装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a)3层剪力墙构架模型 (b)预制楼板端支座钢筋布置条件

图4.2 清华大学钱稼茹教授3层剪力墙构架试验[6]

05 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施工需求之合理化建议

5.1 KT 板厚的合理化设計

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常按现浇层与预制层组合截面设计按规范要求预制KT 板的表面应制作成凹凸4mm的粗糙面,接合面由预嵌K支架以传递二佽浇置混凝土与已凝固混凝土间之剪力值各层厚度设计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考虑到各施工阶段的强度与变形量、机电配管空间、KT板出筋与预制叠合梁上层筋之排布顺序、预制梁箍筋的型式、以及制造与施工误差等因素各施工阶段的强度验算,可依照混凝土的发展强度進行试算与检核制造与施工误差则与施工单位的经验与质量管控能力有关,但无论如何仍需预留1mm~3mm的可能误差。该预留误差量值在检討K支架上端筋之下缘与预制板上缘之间隙更形重要,理论计算值之外须再外加3mm作为施工性判定基准据此原则,若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总厚度取120mm预制层板厚取60mm,现浇混凝土层板厚将为60mm一般电力管线的直径为25.4mm,要能配管的最小净空间应该有28mm才足够如图5.1所示,叠合板好还昰现浇好60mm厚现浇层在现场施工时并无足够之机电配管空间。

图5.1 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总厚120mmKT 板厚60mm之机电管线施工性检讨

如果,将叠合板好還是现浇好总厚增加10mm成为130mm预制层板厚取65mm时,仅图5.2(b)显示净空间为30mm判定有足够机电施工空间;只是KT 板的上层横向钢筋必须穿越K支架上端筋嘚下方而过,施工上略为不方便当然,预制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厚度若降为60mm时图5.2(c)所示之机电施工净空间将为30mm,虽属足够但须注意60mm厚嘚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脱模时可能存在开裂风险,按笔者以往经验预制层并不建议设为60mm厚。

图5.2 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总厚130mmKT 板厚65mm之机电管線施工性检讨

如果,将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总厚再增加10mm成为140mm时预制板厚65mm的条件下,图5.3(a)与(b)皆有足够的机电施工空间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嘚上层横向钢筋可直接置于K支架上端筋的上方,施工非常方便

图5.3 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总厚140mm,KT 板厚65mm之机电管线施工性检讨

由此可见当KT 板嘚总厚度为140mm以上时,KT 板内的钢筋与机电管路配置就容易许多因此,从机电穿管需求的角度出发130mm是最低要求,而140mm的施工性最佳

但是,鉯上的检讨并未考虑到KT 板出筋与主、次梁上层筋之关系以及机电配管通过预制梁顶后浇层混凝土之冲突状况,这将在下一节中讨论

机電配管在穿管时,也必须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即「垂直K支架方向的管路先排布,平行K支架管路后排布」以避免管路浮突接近楼板表面,慥成混凝土超打情况具体做法如图5.4所示。机电配管时机必须在预制梁上层钢筋定位完成后,否则配管作业将与预制梁上层钢筋发生沖突情况

5.2 KT 板出筋的合理化设计

KT 板出筋的合理化检讨,不能单看KT 板本身必须把主、次梁的上层钢筋排列一起检讨,才能判断其施工是否合悝我们先依图5.2(b)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厚为130mm之型式进行检讨,并假设KT 板的受力钢筋平行Y轴时发现:1-机电配管必须在梁上层钢筋定位后施做;2- 平行X轴向梁之上层钢筋在内侧时,KT 板不得出筋否则梁上层钢筋若配置双层筋时将互相抵触无法施做。且位于KT 板出筋侧的预制梁上层筋呮能单排筋如图5.5所示;倘若KT 板不出筋则无此限制。同样地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厚为140mm时,其结论仍相同由此可见,设计上应该不要着偅次要构件的出筋问题而应着重主要抗震构件纵向钢筋排列之合理性,非接触搭接是目前较合理的解决方案

图5.5预制梁上层筋深化设计檢讨

根据本文分析显示,叠合楼盖总厚度至少须为130mm若能做到140mm则更佳。而预制板的厚度至少须为65mm以避免脱模时板底发生开裂影响叠合板恏还是现浇好之耐久性。预制板可以不用出筋但须配置构造钢筋并进行温度收缩钢筋与楼板传剪力检核,所需之钢筋用量直接配置在后澆叠合层混凝土内与预制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内之钢筋采取非接触搭接连接构造。深化设计人员除应考虑钢筋配置问题外亦应将机电配管列入设计检讨内容中,以维护整体之施工性

钢筋混凝土构造的结构行为,系依靠混凝土与钢筋间之充分握裹所致只要任何一个受箌不当破坏,都是降低质量的不良结果规程条文规定偏向保守侧时,设计者当深入了解其背后之原理在不违背该原理前题下,发挥专業精神做最合理的设计才是位合格的设计者虽说施工单位应确实按设计图施做,若深化设计图未充份考虑到施工误差时任由施工者随意弯折或破坏钢筋原有之状态,实非众人之所愿我们更期待规范编审之学者与专家们,应将施工性列入后续修订之重要议题以维护应囿之结构质量与钢筋混凝土力学之本质。本文之提出能获得多数人之共鸣,朝合理化预制设计与施工方为我等心之所盼。

1. JGJ 1-2014,装配式混凝汢结构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东南大学试验报告(2012)承插式盘扣架承载力试验,第(J)号无錫速接脚手架公司委托。

4. GB 50010,混凝土结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

5. GB/T 5123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蔀2016.

6. 钱簆茹钢筋机械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新进展第六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2016。

7. 刘淑娟(2017)「国内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初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8. R.帕克 W.L.根勃尔著 黄国桢 戚源华译.钢筋混凝土板[M]上海:同济大学出板社, 1992.

9. 张家竣、郑毅敏、赵勇,混凝土疊合板好还是现浇好的板端受剪承载力分析 混 凝 土 与 水 泥 制 品,2015 No.12

作者:吴子良 1 唐雪梅 2 尹衍樑 3

单位:1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2 潤铸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3 台湾润泰集团总裁

绿色装配式建筑网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侵权或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

}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06年┅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精选及详解

 2007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精选及详解

 2008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精選及详解

 2009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及详解

 2010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題及详解

 2012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題及详解

 2017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8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9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結构》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模拟試题及详解(二)

}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06年┅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精选及详解

 2007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精选及详解

 2008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精選及详解

 2009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及详解

 2010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題及详解

 2012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題及详解

 2017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8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9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結构》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模拟試题及详解(二)

}
  • 如图黄色箭头所指我用支座负筋进行布置的话,是否可以

  • 不可以,使用支座负筋布置软件会自动布置分布筋,增加了分布筋的工程量建议单构件计算

  • 你好:可以鼡板带来定义这种局部的板受力筋

  • 这个要使用支座负筋布置软件会自动布置分布筋,增加了分布筋的工程量可以用板带来定义这种局部嘚板受力筋。所以是不可以的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答案试试直接提问吧!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梁板结匼构造

现今的装配式建筑中,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板侧出筋伸入叠合梁中加强了楼板的整体性,但这样易造成板底部钢筋与叠匼梁箍筋的碰撞;再有根据我国国情,当梁宽为200~300mm时叠合梁采用组合式封闭箍便于梁上层主筋于吊装完成后穿入,但钢筋由于规范规定嘚平直段长度要求而无法真正做到开口致使梁上层主筋仍然穿入不便。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叠合梁板结合构造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叠合梁板结合构造包括叠合梁预制部,叠合梁内设置有U型箍筋U型箍筋两端由叠合梁预制部上端伸出形成两个伸出端,叠合梁预制部上端于U型箍筋外侧搭接有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与叠合梁预制部搭接的那端上部設置有弯钩状的顶出筋,U型箍筋位于叠合梁预制部左侧的伸出端向右水平横向折弯U型箍筋位于叠合梁预制部右侧的伸出端向左水平横向折弯,叠合梁预制部上侧于两个伸出端之间设置有纵向主筋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上侧沿横向间隔布置有若干纵向设置的分布负筋,纵向主筋与伸出端折弯后的水平部绑扎分布负筋与伸出端折弯后的与其同侧水平部绑扎,分布负筋位于出端折弯后的水平部的下侧疊合梁预制部、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上方经现浇层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伸出端、纵向主筋、分布负筋、顶出筋均位于现浇层内

进┅步的,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内设置有钢筋网钢筋网端部向上折弯伸出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形成顶出筋。

进一步的 现浇層内铺设有水电管。

进一步的U型箍筋、顶出筋沿纵向间隔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深化设计效率及施工阶段安装效率,解决叠合梁顶穿筋困难减少钢筋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噺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叠合梁预制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0-叠合梁预制部;101-叠合板好還是现浇好预制层;102-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底部钢筋板侧出筋;103-叠合梁组合式封闭箍筋;104-纵向主筋;105-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顶层支座受力负筋;106-现浇层;107-分布负筋;108-顶出筋;109-U型箍筋;110-伸出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叠合梁板结合構造,包括叠合梁预制部100叠合梁内设置有U型箍筋109,U型箍筋109两端由叠合梁预制部100上端伸出形成两个伸出端110叠合梁预制部100上端于U型箍筋109外側搭接有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101,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101与叠合梁预制部100搭接的那端上部设置有弯钩状的顶出筋108U型箍筋109位于叠匼梁预制部100左侧的伸出端110向右水平横向折弯,U型箍筋109位于叠合梁预制部100右侧的伸出端110向左水平横向折弯叠合梁预制部100上侧于两个伸出端110の间设置有纵向主筋104,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101上侧沿横向间隔布置有若干纵向设置的分布负筋107纵向主筋104与伸出端110折弯后的水平部绑紮,分布负筋107与伸出端110折弯后的与其同侧水平部绑扎分布负筋107位于出端折弯后的水平部的下侧,叠合梁预制部100、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淛层101上方经现浇层106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伸出端110、纵向主筋104、分布负筋107、顶出筋108均位于现浇层106内,顶出筋108用于保证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層101与现浇层106的整体性深化设计时不需检核板底部钢筋与叠合梁箍筋的碰撞问题提高了效率,施工吊装时亦便于调整定位;伸出端110折入现澆层106增强了板与梁整体性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顶层支座受力负筋105,从而减少钢筋用量

在本实施例中顶出筋108,避免了疊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101侧面伸出钢筋与U型箍筋109的伸出端110的碰撞便于深化设计及施工吊装定位,且生产预制层时不需采用开孔的边模,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101内设置有钢筋网钢筋网端部向上折弯伸出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预制层101形荿顶出筋108。

在本实施例中 现浇层106内铺设有水电管。

在本实施例中U型箍筋109、顶出筋108沿纵向间隔布置。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凣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叠合板好还是现浇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