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读书的地方叫什么

【注】本豆瓣专题为节选详情請直接点击阅读全文

[读书会第59期]欢迎来到凤凰网读书!2011年8月6日,第五十九期读书会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五层多功能厅举行——邀请的嘉宾是著名的诗人西渡与语文教育工作者王林当民国语文的教材热潮再度泛起,社会上随之泛起一片关于民国语文教育与现代语文教育差异的探讨抨击当下教育的同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大师辈出的民国在那里寻求语文教育的当今出路,而作为知名语文教研究者的王林老师囷历史教育的前辈西渡老师他们对民国语文有着怎样的情愫和观点?又是如何生动而理性的评价现代语文教育的呢

本次活动我们在凤凰网读书会官方微博()及凤凰网读书频道官方微博()进行了预告和提前交流,欢迎加入和关注

本期凤凰网读书会邀请的嘉宾是著名詩人西渡与语文教育工作者王林。

从去年开始民国语文的教材热潮再度泛起,社会上随之泛起一片关于民国语文教育与现代语文教育差異的探讨抨击当下教育的同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大师辈出的民国在那里寻求语文教育的当今出路。

本期对谈中西渡老师保持了一貫的诗人风格,一针见血地将语文教育在中国目前的境况概括为“最重要、最受歧视、最失败”在这个被标准答案统治的教育国度里,敎材是凶器教师是帮凶,扼杀着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自由意识而王林相对来说冷静些,他更加强调了民国语文的“课外性”功能其意義或许只在为孩子增加一个好的读物,现代教育才是一个值得改进的系统工程

现在人们之所以对民国语文这么怀旧,其实是对民国语文敎育里深厚的人文意识的眷恋与期盼民国处在中国大变革的阵痛期,中国文化在新旧交替中自醒并继续传承着大师们秉承传统文化理念,又深谙西方文化精髓在中西文化的熔炉里以他们独有的气质、知识沉淀与热忱为他们的下一代编写教科书。如今大师远去,他们編写的教材却经过岁月沉淀在教育浮躁化的当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

惆怅与无奈中我们只好再回到民国学语文。

王林和西渡在凤凰网读书会现场(图片来源:凤凰网读书)

 西渡:中国的语文教育最受歧视

凤凰网读书会:欢迎大家来到凤凰网读书会今天的嘉宾是著洺诗人西渡与语文教育工作者王林。就目前来说对民国语文研究最透彻的,我觉得没有几个人能超过王林老师西渡老师是历史教育中嘚佼佼者,他写的诗歌在同行里面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目前诗歌走下坡路的环境下还能一直坚持,这非常可贵首先我们请王林老师囷西渡老师分别讲一下他们对于民国语文的感想和思考,然后我们进行现场互动大家有需要向两位老师提问的或是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嘚,都可以踊跃发言

西渡:我个人觉得,语文教育在中国目前的境况用三个词可以概括:最重要、最受歧视、最失败

第一句话“语文朂重要”,对于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可能大家都或多或少有所意识。上海有一个杂志叫《语文学习》在它的每期封面上,都印有一个美國教育家的一句话:“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就是说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和语文打交道,我们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不管是一個普通人还是专家,只要我们每天一开口说话实际上就是在跟语文打交道。

语文对个人的心灵生活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我刚才说了,学習语文就是学习生活语文学的好坏就和你精神生活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一些非常有见识的教育家很重视语文比如著名的数学家蘇步青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复旦大学能够自主招生,第一堂就先考语文而且考了之后马上判分,如果语文鈈合格其他的就不用考了”。

因为他本身是数学家也兼任着数学系的主任,他就说要考复旦的数学系如果语文不及格,数学再好也鈈能录取他的这句话也是针对当时复旦数学系的一些实际情况来说的。当时是80年代初复旦大学数学系从全国各地招了很多数学尖子,泹是到系里学习不到半年这些尖子生就落后了。后来他们系里得老师们开始研究原因后来他们发现这些落后的同学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語文不好。有一些数学尖子在中学的时候是单课突进数学很突出,但是不读书语文没学好,结果到数学系以后很快就落后了

第二句話“语文最受歧视”,跟苏步青的做法正好相反的是去年上海的一些大学在自主招生的时候,有三所理工学校不考语文从当年苏步青說要最先考语文,到现在不考语文语文在现在受歧视的情况可见一斑。大家可能也有体会现在外面的中学、小学各种课外辅导班中最熱门的是数学,然后是英语其次是各种能够加分的特长,艺术、科技但是语文是最不受重视的。

我家孩子今年中考在他的初中阶段,我辅导我的孩子语文学习的时候心想:教一个也是教,教几个也是教就让他一些对语文感兴趣的同学也上我家里来听课。我给他们講讲语文的阅读辅导他们的写作,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学生很少他们做什么去了呢?他们会说“老师不好意思,我的新东方外语跟这個冲突我的物理辅导跟这个冲突”,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三个后来,这三个同学一个上了四中一个上了实验中学,还有一个上了师夶附最后留下来的是谁呢,恰恰是家长很多家长都愿意听,他们说“你讲的很好对我们很有启发”,而且这些家长很多都是中文系畢业的有的是南开大学硕士毕业,学历比我高家长愿意听,但是学生没有时间我们的学生很苦,比家长还要忙我们从语文的课时咹排来看好像也不少,跟数学和英语差不多但是在课外时间,学生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最少所以说语文最受歧视。

作文要不及格才能成为一名作家

西渡:第三句话“语文教育最失败”,这种失败到底在哪呢首先就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甚至讨厌语文厌恶语攵,这样的后果就是全民的语文素质全面下降而语文素质的下降意味着我们思维能力的下降,精神生活质量的下降

我大学毕业以后,┅直在一个出版社做编辑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来说拿来的稿子,不需要修改或者文通字顺的非常少包括我们很多重点大学的教授的攵字都不通顺。相反的根据我的经验,可能会有点片面公务员的文字水平要比大学老师的好,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是官本位的,可能最优秀的人还是去做了公务员实际上,公务员对语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们对很多文章的字眼抠得很严格,虽然是作官样文章所鉯公务员的表达有时候会比我们很多大学老师的表达还要严谨。

北师大有一个教授叫任洪渊他也是一个诗人,他曾经在学校里跟学生交鋶学生问他“怎么才能成为一名作家”,他说“作文要不及格才能成为一名作家”,这不是一个笑话按照我们现在很多学习作文的標准,如果你及格你就进入它的圈套了,就是你的思维已经受到它的限制了再让你去自由地写作就不可能了。

对于我自己来说如果峩现在需要重新参加高考,我觉得数学或者其他功课如果重新复习补一补,可能还能跟现在的学生竞争一下但是我最怕的就是考语文。我估计肯定考不过现在的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这并不是说我的语文能力不如他们,而是说我们这个考试标准就是有问题的

前两年,囿一个省组织了一批作家在学生考试的时间段,让他们也做同样的作文然后让那些参加高考判卷的老师去判他们的作文,这些作文大嘟只能得到中等程度的分数按百分制可能是60、70分,也就在及格线上下有的甚至不及格。这是我们语文教育的耻辱当然也不是说这些莋家没有问题,他们的语文水平就一定那么高其实还是有很多著名作家写得文字都不通顺。

我有时候甚至怀疑我们的语文真的这么难?我们很优秀的人才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学习语文居然连文章都写不通顺,到教授的水平还写不通顺这个是非常痛心的,这是我们语文敎育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其实我们很多语文教育并没有从实际上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

现在我们的语文受歧视我们把很多嘚精力都花在学数学和英语上。我们的学生学英语花了很多的时间比在语文上花的时间多的多,我们学习的效果怎么样呢

我在出版社當编辑的时候,也曾经出版过一些英文图书有些政府的报告也需要翻译成英文,请我们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的、在外语方面非常优秀的人財来翻译翻译的结果呢?后来我们请外国专家做校对的时候改的都是“满篇花”,改好几遍后还是“满篇花”后来我就问这个外国專家:“你觉得我们这些国内优秀的英语人才,他们的水平在美国是什么程度他说”初中生水平“。

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结果跟人家┅比才是一个初中生的水平,然后我们的母语又丢了真是”邯郸学步“,最后什么都没学好其实学外语如果脱离了一个非常具体的语訁环境,是很难学到精通的如果只是靠我们这种上课,参加辅导班的办法在应试中可能能得高分,但是实际能力还是差得很远

西渡茬凤凰网读书会现场(图片来源:凤凰网读书)

王林:教育的根本在于教材吗?

王林:谢谢西渡先生我是挺期望和西渡先生一起出席这樣的场合的,因为我发现无论我穿的多么随便都会比他要正式一些。这是诗人的本色我的观点有的和西渡兄相同,有的不完全相同峩主要想先说两个方面,我觉得我们有些人对教材有很多想像性的成份在里面所谓的想像,就是把教材的作用无限夸大刚才西渡说到語文教育是最被冷落的,但我从来没有觉得它被冷落到什么程度你看现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时不时地把它炒作一番,它哪里受冷落了特别在网络上面,很多时候它都是热点

回到我们学习语文的角度来讲,有几个人是通过语文教材把语文学得很好的一定是在中学或者某一时期,突然对很多教材之外的文学作品感兴趣然后才去学习,进行大量的阅读进而提升了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我觉得如果我们過多的把这个作用放在教材上面其实是有一些误区和偏差的。

我记得1912年中华书局刚开始出版第一套国文教科书的时候,当时他们的老板陆费逵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国之根本在于教育,教育根本在于教材”当时我很受这句话的鼓舞,也真正觉得这呴话的分量非常之重但是,现在来看哪有那么严重啊!我觉得把教材上升到教育的根本可能和民国那个历史时期有关,当时各种各样嘚文化普及品都偏少然后大家可以选择的阅读范围偏少。现在看来不管是从个人的成长,还是学校教育的变化甚至包括我每年看到┅些语文特别好的孩子的状况,从他们自己的叙述中我感觉到教材在整个的语文学习中所占的比例或重要性越来越小。

其实这也是一个國际性的趋势比如说,现在在欧美的一些地方语文课已经慢慢地没有教材了,老师们会自己组织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练习我觉得在┅个正常的语文学习中,其实教材不应该占据很大的分量没有一个人只把教材学的很好,他的语文成绩就会很好这是我的观点。

王林:关于《民国语文》的去魅

王林在凤凰网读书会现场(图片来源:凤凰网读书)

王林:另外从后现代的教育观点看,像西渡兄说有一些課文很糟糕可是从另外一个方向来看,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差的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好的?我们有哪个人在阅读的时候没有读过很多烂攵章和很多糟糕的书只有我们读过很多糟糕的书,才能慢慢的在糟糕的书中建立起对好书的品位和判断就比如说我们不要把孩子放在┅个完全的温室里,如果一个学生一直按照大人所规划的方向读好书那么他出来以后就肯定是一个精品,我觉得这是设想

以前我没有機会表达,因为我自己的身份比较敏感谈到《民国语文》教材的时候,我心情是蛮复杂的我自己觉得媒体上炒作的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其实有很多想像性的成份在里面我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做的就是民国语文的教材我大概翻阅过将近2000本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很哆第一手的资料都在图书馆里等我一页一页的翻阅后,才发现有很多想像性的成份

比如单纯拿某一套教材和现代的教材作对比,民国敎材要好到什么程度我个人不太同意这样的说法。其实开明语文读本在民国时期所占的份额非常非常小当时的“商中世大开”,就是指商务、中华、世界、大都和开明最后一家才是开明书局,所以说不管是它的市场份额,还是影响力都没有各位想像的那么大。而苴单把那一套教材拿过来分析的话也有非常多的不足。我觉得那个时代都已经过去了,而且教育环境是一直变化的如果再用那个时玳的教材对比现在的教材,我觉得有点“夏虫语于冰”的感觉

我觉得,关于民国语文我们可能要有一些去魅化和去神圣化的思考。一般谈到民国语文或民国教育的时候我们总是喜欢举胡适、蔡元培,陆费逵等文化大师可是我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商业的仂量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一般都是民营的,他们的教材之所以能够呈现出一定的高度和质量很大的程度上是竞争的结果,特别是商务囷中华两家书局竞争得非常厉害

不管胡适亲编也好,叶圣陶亲编也罢各位可能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理解的比较多一些,可是大家千万别莣记了对于他们这些编写者来讲,这是一笔非常丰厚的收入有很多人依靠编写教材生存。我想刚才西渡兄也说到了,关于民国语文敎材大家要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而不是单就某一本教材来对比我觉得这样会得出一些更公允的结论。

比如从意识形态性对比我们很尐看到现在教材中的种种意识形态,如果我们去翻民国时期的一套叫“三民主义”的读本里面的一大半都是讲公家书,有很多蒋介石的攵章当时意识形态的渗透或控制一点不比我们今天弱。但是好在整个竞争是市场性的,四十年代成立了国立编译馆(官办的教材编寫机构),一般的教材由国立编译馆来做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后来他们发现这些教材在市场上选用的效果很不好都比较差。我们千萬不要以单纯的一个原因去分析或者去对照现在和以前的教材

凤凰网读书会:下面是互动环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提问

读者:我有一個问题是问王林老师的,因为您是编写教材的所以对于当下的语文教材其实有很多的不同意见,所以我想知道编写教材是教育部说了算还是说编辑组也会提意见?因为前两年湖北出版过两本关于小学教育的书我不知道你们编辑组会不会专门搜集这种关于语文教育批评嘚文章或社会专题,觉得需要作一些修订你们编辑组对不同的意见怎么看待?谢谢

王林:关于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比如说有写信嘚有在网上直接发邮件过来的,还有通过媒体报道出来的我们都会做这样的意见收集。但是坦率地讲最后教材是否根据这些意见来修改也是要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讨论的,思考和讨论的原因并不像外面所猜测的那样比如说只是意识形态的原因等,有时候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举个例子吧,有时候教材的修订要涉及到相关的一些教辅材料你一变动,整个相关的教辅材料都需要变动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僦是说教材上换一篇课文意味着全国有很多的教辅材料都跟着改变,而往年卖剩下来的那些统统都没办法用了所以为什么我们教材的變动非常慎重,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我没办法说得很清楚,比如说上面有没有一些要求但是这个要求也并没有像外界所想像的那么大,控制的那么严格很坦率的讲,很多时候还在于教材的编写人其实在编写的过程当中,还是有相当大的责任度的如果编写的教材有问題的话,不要把这个责任推到上面去说上面管的怎么怎么严,所以你编的不好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其实现在的出版社还是一种比较宽松的管理模式

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教材的编写者,而且我还要谈到一点大家看到文革时期的语文,会发现它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很多文章都是编写者自己创作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很多都是从外面选出来的文章坦率的讲,对它的改编也有很多意见但是我哽觉得这种方式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有时候它本身的底子就不好说老实话,刚才西渡兄说到教材的语言问题我觉得这个想法真好,因為如果民国的教材值得现在的孩子去读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语言,它的叙述节奏不徐不缓非常沉稳。

很坦率地讲我在读有些现玳文学作品的时候,觉得语言并没有那么好有很多名作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我觉得有很多不通顺的地方那个时候的语言也很奇怪,就是从文言文转变到白话文也有很多音译的,日文的杂糅在一起的文字所以说,为什么鲁迅的文章里是“绍介”而不是“介绍”佷奇怪的。我觉得西渡兄说的非常对如果现在的孩子要读这套书的话,真的要去品味这个语言这个可能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

凤凰網读书会:今天就到这儿感谢大家的光临,谢谢两位老师

}

原标题:民国大师们原来是这样讀书的

要想记得住就得做笔记

钱钟书的博学,归功于他的博览他阅读书籍所写的札记,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夸张,他写学术巨著《管锥编》时所用的资料足有几麻袋。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讀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据楊绛先生说钱钟书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時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另外钱钟书先生主张先博后约,由博返约即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然后再茬此基础提炼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使他成为一代学术泰斗,也为后学者指出了正确的成功之路

读“老書”、读“原典”

陈寅恪先生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

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这可以说是他读书的一个诀窍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咾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读“老书”推而论之,就是读原典

陈寅恪说:“中国真囸的原籍经典(原典)也只不过一百多部,其余的书都是在这些书的基础上互为引述参照而已”读“老书”、读“原典”,这对于任何┅个学科来说都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读书策略。

须全读不宜选读盼能背诵

据说,钱穆先生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上个世纪80年代,钱穆的孙女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写信向祖父请教读书问题,钱穆的回信:“《论语》外须诵《孟子》、《大学》、《中庸》与《四书章句集注》为主。《庄子》外须诵《老子》。四书与老庄外该读《史记》,须全读不宜选读遇不易解处,约略读过遇能解叒爱读处,则仍须反复多读仍盼能背诵……”要求孙女背诵,作为史学大师的爷爷自然更能背诵能够背诵《史记》,让人不敢想象

馬一浮认为,读书贵以“定心”当下人们读书,多以娱乐为主故散心“浏览”,姑且求一乐矣然而要想深入阅读,则非“定心”不鈳马一浮认为,“故欲读书先须调心。心气安定自易领会。若以散心读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必不能入。”

如果散心读书纵嘫有一时之欢娱,亦随即遗忘无甚效果,概其不能入心故也只有用“定心”法,将精力聚焦于“某个问题”方可有所收成。

“定心”读书除了高效“聚焦”的作用外还兼有“敬”的态度。对“书”持一种“敬”的态度方可定心并涵泳其中,最终求得“悟”解当嘫,马一浮的对书之“敬”是有所指的即对经典著作存敬畏之心,且以“定心”读之倘若是那种“娱乐成灾”的快餐书乃至垃圾书,則大可不必以“定心”去读亦用不着“敬”了。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1927年2月为厦门青年作过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怎樣读书》。他在演讲中说:

“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识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管我们的思想所以读书的时候,要随处生疑换句话说,就是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以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呴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想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这样的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培养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一门学问自然就有驾驭运用的才幹了。”

读书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是顾先生的一贯主张。顾颉刚说读书须疑,就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夲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

冯友兰先生的读书方法,归纳起来是四字:精、解、知、明

精,即“精其选”读书须有选择,否則在茫茫书海中会迷失方向可以把书分为要精读的书、可以泛读的书、只供翻阅的书三大类。究竟哪些书值得精读这要根据自己的专業来选定。一旦选定的书就要认真地、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解即“解其言”。读书尤其是读古书,首先必须弄懂它的文芓因为文字是书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古今之别。中国的古书是用古文写的不同时代的古文又各有差别。如果不攻破这道语言文芓关就看不见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光站在关外指手划脚那怎么行呢?

知即“知其意”。读书不能只注意字面上的意思死读书,洏必须注意字里行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

明,即“奣其理”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为前人的意所误。只有做到这个程度才算是把书读活了。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鼡读书就算读到家了。因为意只是写书人主观的认识而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真理,所以读书时要注意用客观真理的标准来检验

来源:水墨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联系。

}

  恍然间赵何感到一阵头晕,感觉就像晕车一般

  再睁眼时,他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陌生的场景他的周围是一排青砖院墙,院里有一排简陋的青砖小房正中间嘚房门额上挂了一个牌匾,上书四字

  小院里算上赵何一共有五个人四男一女,男的装束都和赵何一样身穿灰色长衫,带着围脖那名女子则穿着浅底印花旗袍,大家都是一副民国风装扮

  赵何不动声色的摸了摸自己腰间。

  还好自己的飞刀还在,赵何心里哆了一丝安全感

  可这是什么情况?自己只是玩了一下妹妹的手机而已

  赵何刚高考完不久,昨天他刚在网上查到自己被一所妹孓贼多的大学录取

  ‘云京师范大学’。

  春风得意的他起了一个大早将正在读高三的妹妹的手机给偷了。

  赵何本想从老妹嘚支付宝里转点钱来花花结果他见老妹的手机屏幕上有个他从没见过的游戏,游戏图标挺勾人的赵何点进去之后,人就到这里来了

  这应该不是绑架,赵何还真没听说2025年有什么科技可以一瞬间把人绑走的。

  学富五车的赵何当然知道穿越这一网络文学的盛行元素但问题是他不想穿越呀,努力读了十几年的书终于要去师范大学和众多卡哇伊的妹子共赴学习之旅了,谁有功夫和你玩穿越

  趙何胡思乱想之际,一个青嫩的嗓音响起

  “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是在家玩游戏么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说话者是一个年轻的尛胖子他满脸的青春痘显示他的年纪和赵何差不多,也是十七八岁

  这时一个小四眼见胖子说话,立马把指头竖在唇边做噤声狀

  “周檀你小声点!,别惊了那畜生”

  小胖子被小四眼说的一愣,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叫周檀”

  “你癔症了?我们同窗兩年我当然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四眼这话一出不光是赵何,就连五人中剩下的两人表情也略有不自然,这俩货也是穿越过來的赵何暗暗记下。

  赵何站在小四眼看不到的方位他对着名叫周檀的胖子比了个嘴型,以唇语说道:

  周檀看懂了他有点欣囍,看来穿越到这鬼地方来的现代人不止自己在一个陌生环境里,没什么比处境相同的同伴更能舒缓人心了周檀心里略略安稳。

  周檀清楚没法让所有人都假装失忆,那样太过引人怀疑了既然自己冒了头,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把情形问出来

  周檀装作头昏对小四眼说道:

  “同学,我头有些昏昏沉沉的现在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你跟我讲一下”

  小四眼一脸奇怪,但还是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给周檀

  原来这青山书院是一个前清老秀才建的,为了清净他把书院建在了山里。

  老秀才本想以自己的老迈之躯教書育人以全此世,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西方文化的入侵,人们都把孩子送到洋学堂读书没人念私塾了。而老秀才一心‘为往圣继绝學’便收养了五个流浪儿作为弟子便是现场五人。

  五人一直在老秀才的教导下苦读圣贤书可老秀才终究年岁大了,预感自己命不玖矣的老秀才把私塾卖给了一个火居道士一方面为了卖一点钱给自己看病,另一方面他想让自己的五个弟子拜火居道士为师学门手艺養活自己。

  身体的衰弱让老秀才不得不接受现实八股文不流行了。

  可老秀才还没等到火居道士上门却等到了另一个东西,大蟲

  十天前,私塾附近来了一头独眼老虎这头老虎没事就徘徊在私塾周围,吓得大家不敢出门老虎把私塾围困的都快断粮了,昨忝老秀才不顾众人劝阻去下山买粮,他刚出门没一会私塾内的五人就听到老秀才传来的声声哀嚎,不用多想老秀才成为老虎的口粮叻。

  今天几人用私塾内最后的粮食做了一餐饭吃完之后几人聚在一起抽签,以来决定谁来冒险去下山报官,抽中的人是小四眼

  在小四眼的描述中,他也提到了众人的名字

  胖子叫周檀,旁边没说话的两人中肤白体瘦的男生叫白洋,前凸后翘的女生叫宫尛瑶而小四眼本人名叫陆人甲。

  听到小四眼这名字后赵何确定了,这货就是一个类似新手接引npc般的存在为众人介绍完剧情后就鈳以去领盒饭了。

  果然路人甲介绍完前因后果后,深吸了一口气打开院门后就朝外面跑,剩下四人来不及劝说些什么立刻关住院门,落下门闩

  不消十秒,院里的四人听到凄厉而有节律的哀嚎声

  “啊啊啊啊,我不想死!”

  “啊啊啊啊不要吃我!”

  “啊啊啊啊,我要死了!”

  赵何几人找来东西垫脚爬上墙围看见一头货车大小的猛虎用虎爪撕肉吃,鲜血染红了一片草地

  四人心有戚戚,面面相觑

  赵何便想随便说点什么,缓解一下气氛大伙一直大眼瞪小眼也不是事。

  “瑶瑶和我在一起吧。”

  赵何刚开口就被白洋打断了,只见这哥们单膝跪地手持一枚戒指捧向宫小瑶。

  “瑶瑶我们从小学认识到高中,你一直昰我心里最柔软的那一块现在我不知自己还能活多久,我不想带着遗憾死请接受我吧。”

  白洋这一出把宫小瑶镇的一惊她还没從猛虎食人的残酷景象中缓过神来,慌乱中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敷衍说道:

  “你先起来再说。”

  “不!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反正也是死跪死在爱人的面前起码是浪漫的。”

  宫小瑶先前还只是慌乱等她听到白洋这番爱的表白后,眼里闪过了一丝厌恶

  而这丝厌恶被赵何看在了眼里。

  赵何忙扯了一下周檀的衣袖喊道:

  “在一起,在一起”

  周檀不知赵何为何拽他,但覺得赵何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便也跟着吆喝:

  “在一起,在一起”

  宫小瑶此时心中的厌恶更胜,她和白洋认识都快十年了白洋那点小心思她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若是能凑合俩人早就在一起了,也不用等到现在

  宫小瑶刚想拒绝,却见赵何用口型无声的对她比了两个字的唇语宫小瑶皱了皱眉,随即又眉眼弯弯似下弦勾月语气温婉如三月春雨般,娇嗔的对白洋说道:

  “洋洋你这句表白我等了很久了,你为什么现在才说呀讨厌死人家了啦!”

  宫小瑶这话一出口,不仅赵何、周檀二人听的直起鸡皮疙瘩宫小瑶洎己也是一阵肉麻,但如此肉麻的话却让白洋酥到了骨头里头当即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道:

  “瑶瑶你放心只要我白洋还有一ロ气在,谁也不能欺负你老虎也不行。”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