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一直变化吗

1.  图示可以简明、直观的表达一些信息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仔细读图,根据图示完成下列各题.

(2)图2是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周期表中氙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某些信息据此可知,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blank#}2{#/blank#}  ;

(4)图4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昰{#blank#}5{#/blank#} ;t2℃时c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3℃时溶液为{#blank#}6{#/blank#}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

有关原子半径及变化规律的讨论

原子半径是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最基本的性状之一由于它对其单质和化合物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均有显著影响,所以在一般的无机化学敎材中都要单独划分出一个部分以对其进行介绍及讨论。可能是这部分内容被安排在教材中相对靠前位置的缘故所以介绍的很难全面囷系统。因而也有必要就原子半径问题做一个归纳和总结。

一、 原子半径的分类

原子以化学键的形式相互结合是一种普遍的化学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原子轨道间总要有部分重叠。但人们所能测得的只能是相邻两原子核间的距离因而,由于测定对象及处理方法嘚不同原子半径这个概念可以有多重含义。教材通常都要介绍的是:共价半径、范德华半径及金属半径这样比较实用的三类原子半径。

(一)  原子共价半径及有关的问题

由于分子是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而成的分子结构又是化学中经常要研究的对象,所以由分子得箌的共价半径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原子半径

如果用图中的A1A1代表同属于一个H2分子的两个H原子的原子核,则A1A1间的距离d64pm)的一半32 pm就是H原孓的共价半径。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模型其定义按理也不会很复杂,但还是有几个版本:

定义一同种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两个原子鉯共价键连接时(如O2Cl2等),它们核间距离的一半叫做原子的共价半径[1]

定义二共价半径是单质的双原子分子中,原子间距离的一半作為补充,其后还附有“另行注明者除外”的说明[2]

定义三,同种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两个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时它们核间距的一半称為该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原子的共价半径。同一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共价半径常因两个原子以共价单键、双键或三键的键合方式不哃而有不同的共价半径数值[4]

这三个定义大同小异其共同点是都强调,构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一定要是同种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原子

定义一所举的例子都是双原子分子,且没有点明共价半径还有共价单键半径、共价单键半径及共价单键半径之分。

定义二则指出不都是双原子分子,还有其他的情况并对仅有的20个原子共价半径数据中的9个数据,在其后加了一个括号以表明这些数据的来源并不昰双原子分子。如N的数据73pm)的后面有(N2H4),P110后面有(P4O74后面有(H2O2),S102后面有(H2S2)……且这20个数据都是原子的单键共价半径,一个多重键的原子半径也没有

而定义三,没有强调一定要是双原子分子且指出共价半径还有共价单键半径、共价单键半径及共价单鍵半径之分。

相比较这三个定义中,还是定义三更好一些

但问题是,用这样方法得到的原子共价半径数据就都是可信、且好用的了嗎?

原子半径的最主要用途就是利用共价半径的加合性,来估算出某共价键的键长如,由S的共价半径为102 pmC的共价半径为77 pm可以估计出C-S鍵长为179pm。而实测值为182 pm两者基本相符(注意这里不是要等于,而是只能做到近似于实测值)

但有的、由双原子分子测出的原子半径数据,距加合性的要求相去较远如,由F-F测出键长为142 pmF原子半径似乎取71 pm最“严谨”。但对多数氟化物来说用这一数据计算出的键长都远大于實验值。

这时就要用另外的方法,来确定出可供实际使用的能符合于多数单键键长的共价半径实际上是改用C-F键长135 pm来计算F的共价半径,茬取C的共价半径为77pm的情况下计算出F的共价半径为58pm135-77=58)。后者反而能满足多数氟化物键长的估算(与实测键长较接近)所以,将F原子的囲价半径确定为58pm也已被化学工作者广泛接受。

又如H原子的共价半径数据实测H -H 键长为74 pm。但在一些原子半径数据表中H 的原子半径只写为32 pm,这也是根据异核单键(C-H键)的键长推算出来的[3]

这样,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所谓的原子共价半径的实质是:以两原子通过共价单键相连接为物理模型,使原子半径的加合性(两原子半径之和与键长近似相等)在多数共价键中得到体现用实验测定及数字拟合的方法确定出來的一个原子半径数据体系。

我们应当承认在水、含氧酸、甘油、苯酚中都有羟基。受分子中其它原子的影响这些羟基中的O -H键的键长,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怎么能奢求O H的共价半径会有一个“准确”、一成不变的数值呢?

原子共价半径并不都是实测值它有一定嘚虚拟性和近似性。是着眼于满足多数共价键键长的数据而设定的

由于数据使用的范围不同,拟合的出发点也会有别所以会有不同的數据体系。从而造成这样的现象即某原子的共价半径、在不同体系中的数值,可能会有显著差别这也要求我们,在使用原子共价半径數据来讨论或分析问题时要尽可能地采用同一体系中的数据。

(二)  影响原子金属半径数值的因素

定义原子金属半径的基础模型是金属晶体一般定义为:取金属晶体中两个相邻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为原子的金属半径。

由此看来金属半径应该全部都是最为可信的实测值。但许多教材还强调要注意金属晶体还有类型上的差别。金属晶体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六方最密堆积与体心立方密堆积之分它们也會造成原子金属半径的不同。

比较不好理解的是如果就是取“相邻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为原子的金属半径”,怎么还会与金属的类型有關呢可以试着计算一下某些原子的金属半径:

对属于体心立方密堆积的金属钠。已知其密度为0.97摩尔质量为22.99


由于体心立方密堆积金属晶体中原子实际占有的体积只有68%,这样每个Na原子球体的实际体积为: 

由此可以得到Na原子的金属半径R = pm相比较完全一致[2]

对于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铜来说晶体的空间占有率为74%(与前例的68%不同)。这样计算式为: 

可算得铜原子的金属半径R = pm相比较也完全一致[2]

从这两例計算不难看出所谓“原子的金属半径还与金属晶体的类型有关”,“应以配位数为12的紧密堆积方式为标准否则要校正”之类的提醒,嘟是不知所云、是弓杯蛇影在实际使用原子的金属半径数据时,与其来源于哪种金属类型无任何关联也根本不需要进行什么“校正”。只要不看错数据就可以

只有在用如上的方法,进行某原子金属半径的数据计算时才要需要考虑由晶体类型不同(因而配位数不同)所反映出来的空间占有率不同。

影响原子共价半径大小的因素也影响着原子金属半径的大小。但原子的金属半径还收其核外电子排布情況的直接影响它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

最为显著的是,该原子能参与形成金属键的价电子数目的多少价电子越多,形成的金属键就越強将原子裹挟的更紧,原子半径就会显著地缩小这在每个周期开始的两个金属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如第二周期Α族的Li(金属半径为152 pm)和ΑΒ族的Be112),两者相差竟达40 pm之多;第三周期Α族的Na(金属半径为186)和ΑΒ族的Mg160)两者相差有26 pm;苐四周期的相应差值为34 pm;第五周期的是29 pm;第六周期更是攀升到45 pm。在这5处都是原子序数增加1,金属半径平均减少了差不多35 pm这就是价电子數由1变为2,金属键理论成键能力增加一倍所造成的结果

另一因素就是原子电子构型的影响。这在镧系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中有很典型嘚体现镧系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金属半径与原子的电子构型有如下的表一所示[4]

可见。在镧系金属半径极为缓慢地减小过程中只囿两个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非常特殊。一个是63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Eu与其前后相邻的原子比较,半径均偏大了24 pm;另一个则是70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Yb它较其前面原子的半径还偏大了19 pm。仔细查看一下它们的电子构型不难发现这两处偏大都是原子处于4f为半充满(成4f7)、或全充满(成4f14)的不易成键状态,这就使其价电子只有2个(其余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原子都还有f电子参与成键)由此也可以看出4f對金属键的形成是有作用的。

对某一原子来说其共价半径一般都要远小于其金属半径。这一现象可以用原子在键合时原子轨道会发生哽多的相互重叠来解释。

如处于sLi的金属半径为152pm共价半径是123pm,小了29 pm处于dFe的金属半径为126 pm共价半径是116 pm处于dsAg的金属半径为144pm,共价半徑是134 pm处于pPb的金属半径为175pm共价半径是154 pm,小了21 pm从这些数据,看不出原子金属半径与共价半径间有什么固定地联系。

尽管原子金属半徑都是实测值有很高的可信度。但它仅适用于有金属键存在的场合加之其变化幅度要更大,能影响它的因素也多对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来说还没有能与其对应的数据,所以在分析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时一般也不会选用原子的金属半径,而是用共价半径

(三)  原子的范德华半径

原子的范德华半径被定义为:当两个原子之间没有形成化学键而只靠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互相接近时,两个原子的核间距离的一半就叫范德华半径(也称为范式半径)。其物理模型可用下面的示意图(图二)来表示

图中有两个H2分子。第一个氫分子的两个原子核都用A1来表示第二个氢分子的两个原子核则都用A2来代表。这样A1A2间的距离D240pm)的一半120 pm,就是H原子的范氏半径

从图礻不难看出,H原子的范氏半径D确实比其共价半径d,要大很多

范氏半径也是实测值。尤其是对某些难于成键的原子(如稀有气体中的He)只能测得其范氏半径的数据(无法获取其金属半径及共价半径)。

从已有的数据看某原子的范氏半径要远大于其金属半径、及共价半徑。如第五周期Α族的碲Te原子,其范氏半径为220 pm金属半径为143 pm,共价半径为137 pm范式半径是金属半径的1.54倍,是共价半径的1.61

范式半径使鼡范围有限的原因是,数据的数目过少(连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及半金属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数据都不全)另一点则是不便于与金属半径及共价半径进行比较(彼此间没有较固定的换算因子)。再一点是稀有气体原子的范式半径是从单个原子测出的,而其咜非金属原子的范式半径是由含有共价键的单质测出的测定环境有相当大的差别,两者间很难说有可比性

(四)  自由原子半径

除了应鼡较多的上述三种原子半径外,还有一种很少被提及的“自由原子半径”

其研究对象是非键合的孤立原子。据波动力学求出原子最外层軌道电子云径向分布极大值从而得出的原子半径。

如对基态的氢原子据    可求出氢原子的自由原子半径为53 pm

但是目前已计算出的自由原子半径数据还很少。况且它与其它三类原子半径的关系现在也还无从研究和比较。所以只能把它当做是一种理论上的概念。

(五)  與离子半径相关的原子半径

在讨论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时有的教材使用了如下表二的原子半径数据[1]。其中的稀有气体原子半径与其它文獻的数据相比较有较大的差别。

pm比前面的共价半径还小。文献[4] Ar的共价半径174 pm、范氏半径191 pm但在文献[1]中是154pm。两文献间的数据有过大差别

那么,文献[1]关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原子的半径值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数据呢?

其实很多人都想到过一个、很简单的計算稀有气体原子半径的方法,可以用已有的一些常见数据估算出某些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原子半径。

F-NeNa+3个微粒(当嘫还可以把O2-Mg2+也取上)都有10个电子、2个电子层,都属于8电子结构相互间区别只是核电荷数的不同。如果8电子结构对稀有气体原子的半徑有影响那对另两个离子的半径也会有影响。即这些微粒的半径应该与核电荷有简单关系,且Ne的半径差不多应是另两个离子半径的平均值而离子半径是比较容易查到的。

pm可以算出Ne的原子半径差不多是116 pm。与文献[1]中取用的112 pm可以认为是吻合的较好。

Cl-K+的离子半径数值(181133)可以估算出Ar的原子半径为157 pm,竟也与文献[1]中取用的154 pm彼此相当

这一计算结果表明,文献[1]中有关NeAr的原子半径既不是共价半径,也鈈是范氏半径而是另一种特殊的基于离子半径计算出来的理论半径。

由于离子半径有另外的物理模型有另外的定义标准,属于另一理論体系所以,文献[1]关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这类原子半径应被称为“原子的类离子半径”。

上述计算结果还传递出這样两个信息:一是,在每一周期最后的稀有气体原子半径突然增大是一个可信的化学现象(有F-Na+的同样较大的半径为证明);同时说奣,8电子结构确实有使体系的体积变大的功能(因为在F-Na+中也是如此)

二、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讨论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首先先要确萣的是准备研究原子的哪种半径。从前面的分析看与原子金属半径、范氏半径相比较,还是选用原子共价半径最为合理

其次,就是偠选择一个较为科学的原子共价半径的数据体系为此找了多个数据表,有的数据不全有的数据的可靠性较低,最后还是选择了文献[1]的數据原因是,在该文献中除了有数据表外还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了有关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讨论,想必他们对数据的可靠性也会有较为細致的甄别

采用的数据见如下的表二。

由这些数据可以得到一张更为直观的原子半径大小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图(如下面的图三)為分析出半径变化的细节,在图上还加了一些纵线以便将原子进行周期、及电子构型的分区(纵线代表某个周期、或某个电子构型区域嘚开始)。

(一)公认的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及解释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一般是借助于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周期表从族及周期、这两个方面来描述的[1]

由于主族素与副族的变化情况有明显不同,所以要分开讨论

1)在同一主族中,一般原子半径由上到下随原子的电子層数增多(主量子数增大),原子的半径要依次增大

2)副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原子半径变化不明显。特别是其第五和第六周期嘚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它们的原子半径非常相近。这是由于镧系收缩造成的

2. 原子半径在周期中的变化

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情况。

1)在短周期中外层电子未达到8电子的饱和结构之前,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缩小。但最后的稀有气体原子半径突然变大

對此的解释是从两个层面来进行的。

一个是原子核及电子间相互作用的层面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吔相应增强使原子半径逐渐缩小;但新增加的电子是依次填充在同一主量子层上,也增强了电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使原子半径有增大嘚倾向。这是影响原子半径的两个相互矛盾因素在外层电子未达到8电子的饱和结构之前,核场力对外层电子的吸引是占主导作用的因素因此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缩小

另一点则是从数据的可靠性来分析的。即、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不是共价半径而是范氏半徑。并“透漏”目前的稀有气体原子半径数据基本上是理论推算而得

2)在长周期中,由于变化的复杂性则还要分区来讨论。

d区及ds區这些过度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来说,随核电荷增加原子半径缩小的程度不大。在电子构型为(n-1)d10处原子半径又略微增大。这是因为噺增加的d电子填充在次外电子层(比较靠内)上,屏蔽作用较强所以有效核电荷增加缓慢。另外d10结构有较大的屏蔽作用。

f区在取得f7f14的结构时,也会出现原子半径略有增大的情况

p区由左向右仍维持原子半径变小的趋势,到了末尾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才又突然增大

在其它教材中,对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归纳也多如此。

(二)同一周期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再概括

就原子半径变化规律作一个總体性、概括性的描述,上述文字的观察角度及内容选取无疑都是合理的

但,面对着图三总感觉还有一些很直观的情况没有反映出来。可以很容易看出来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点从周期表的角度来看,在同一周期中随原子序数增加、原子半径的变化情况应该首先考虑電子排布的特点,即电子构型的分区

因为,在考虑稀有气体原子半径的情况下spf区,原子半径的变化情况几乎都可以用一条向右丅倾斜的直线来描述

只是在d区及ds区(以下简称d区)处,会产生一个原子半径的“不规律”变化该处不但是一段向下弯曲的弧线,并且其中还会出现该区或该周期原子半径的极小值但是,如以d区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第一个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为起点、用p区的第一個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为终点用一条直线来代替d区。即先不考虑其具体变化细节,而是用一条直线代表“理想”的半径变化过程及實际结果;并在只考虑d区原子半径总结果的情况下来讨论它与其前面(s区或f区)及后面(p)、这些电子构型区域间原子半径变化情况間的联系,那可能会简单一些

据此,可将每个长周期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变化的情况用一条向下倾斜的折线来替代(如下图㈣)。

 可见对属于长周期的第四、第五周期,依次有sdp3个区,要用3条直线来描述而第六周期则还多了一个f区,要4条彼此衔接的矗线来描述

图四说明,即使是在第四、五、六周期在不考虑d区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前提下、其余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大体也能較好地遵守“随原子序数增加、原子半径要依次减小”的结论。即在电子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原子核电荷的递增原子有效核电荷也遞增,原子半径要逐渐减小这是一个总的趋势。

第二点在不同的电子构型区间,原子半径的变化幅度有很大的区别

在每一周期的前彡个原子间,原子半径都有极大的降幅

其中,第一个与第二个原子间用共价半径来比较,Li至与Be减小34 pmNa至与Mg间减小18 pm。对这5个周期来说A与ⅡA对应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间原子半径平均减小值为28.6

这是s电子屏蔽作用最差,导致核电荷增加极为显著的体现

并且,在每个周期Φ第三个电子(p电子或d电子)的填入,仍未减弱这一原子半径显著减小的趋势说明在新的电子层产生刚产生时,价电子层的价电子数還很较少(2个价电子)时、无论是新增加的一个p电子、或是一个d电子其屏蔽效应都不明显,核电荷的增加对原子半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这3个原子半径数值点间的两个斜率相近,可以用一条直线拟合这3个点(如图四中的黄色直线)并用该直线来描述这一区间原子半徑的变化情况。

将各区中随原子序数增加、原子半径变化值的斜率算出(去掉负号)有下表三(斜率数字后括号内的字母为计算斜率起止嘚原子、而数字为原子序数增加值)::

表三  原子半径的递变速率

从表中的数据不难看出:

所谓的在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范围内,原子序数增加1原子半径平均会减小10 pm;在过渡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部分,原子序数增加1原子半径平均会减小5 pm;而在第六周期的镧系(內过渡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部分),原子序数增加1原子半径平均只减小1 pm,这种分3个区的讨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概括。

实际的情况最恏分5个区来描述(在表中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每周期的前3个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间(图中黄色区域,可直呼“前三区”)原子序數增加1,原子半径平均会减小25.pm;在第二、三周期(短周期)的p(绿色区域可称为“短p区”),原子序数增加1原子半径平均会减小近5 pm;在第四、五周期(长周期)的p(深绿色区域,可称为“长p区”)原子序数增加1,原子半径平均会减小近3 pm;在第四、五周期(长周期)的d(红色区域就称为“d”),原子序数增加1原子半径平均会减小近2 pm;在第六周期(特长周期)的fdp(蓝色区域,称为“镧系及其后区”)原子序数增加1,原子半径平均减小都不到1

在第六周期看不到镧系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原子半径的整体“反常”现象。

第三点每周期中都只是在d区会出现一条明显向下弯曲的弧线(对第一、第二、第三过渡系其深度分别是293732 pm)。这也意味着只有过渡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部分(d区与ds区)是破坏这种宏观规律性的最主要因素(连镧系都没有破坏这个规律)。

过渡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原子半径的变化特点可以被描述为:其前几个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原子半径减小的比较显著,最后几个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有原子半径的“反常增大”或半径的“回归”从而造成在这段曲线中有一个本区、或本周期的原子半径极小值。

过渡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段原子半径的变化情况如果“用成单d电子的屏蔽作用最差”来解释是比较牵强的。我们没有理由说与p电子和f电子的屏蔽作用相比较,d电子的屏蔽作用还要更差些看来,还是要借鉴一些金属键的研究成果从成单d电子的成键能力来解释。我们知道过渡元素原子半径變化规律共同具有的密度大、硬度大、熔沸点高,及原子的半径小都与其中有相对较强的金属键有关。而对d区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来說除s电子外、能参与金属键形成的还有成单的d电子。BCrMoW硬度、熔点“超常”就是由于他们有,由(n-1)d5ns1电子构型体现的、数目多达6個的成单电子表现出有更强的金属键。

金属键与共价键的强度都与原子所能提供的成键电子数相关成键电子数多、该原子的成键能力強,无论它的金属半径还是共价半径就都会较小这才是原子的金属半径与共价半径间有可比较性的根本原因。原子共价半径的大小实際也是与其可能成键数目的多少有关的。为此只要看看如图五(下图)的几个与原子半径测定有关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就清楚了。

图五给絀的是测定某些原子共价半径,所依赖的分子组成及结构式已知N的共价半径测定源于N2H4、而O源于H2O2F虽然可由F2测得但因数值偏大而难满足使用的要求。估计C应该是由C2H6测出的

CNOF作为第二周期的后半部分,其未成对电子数依次为4321成键能力依次递减。当原子的荿键能力越强时其电子云就会被更多的配位原子所分散,原子的共价半径就会更小一些(F2没有其它配位原子测出的数值就偏大)。讨論d区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原子共价半径时成单电子数对原子的半径也应该有这样的影响。

d区来说对应于每个过渡系,电子构型嘟是一个从d1d5d10的序列还是一个成单电子数从150的的序列,也是一个原子成键能力“弱→弱”的序列最终表现为是一个原子半徑“大→小→大”的U状序列。图四中与d区对应的3条弧线都可以被看做是由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红色直线)与一条U状的曲线,相互叠加嘚结果

第四点,亚层半满及全充满对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

d区中由于成单电子数是影响原子共价半径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在该区沒有必要再考虑电子的半充满及全满问题(全满充其量也只是使半径重新“正常”未产生任何半径“超常增大”的现象)。

此外在图彡中原子半径变化较显著的地方就只有3类了。它们分别是:前3个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半径急剧下降镧系中与f7电子、f14电子构型对应的兩个很醒目的峰,及稀有气体p6 电子构型的原子半径的跳跃式增大其实,所有这些变化都可以用“亚层半满及全充满”来解释。因为“亞层半满及全充满”有较好的屏蔽作用,使有效核电荷降低;从成键能力的降低来看与价电子的减少及不易参与成键对应,也会使原孓半径增大

可以认为“前三区”原子半径的急剧下降,就与s电子的半满及全满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每个周期第一个原子对应的就是半滿的s1、第二个原子对应的就是全满的s2。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子半径显著地大才给了“前三区”直线的极大下降空间。

可以用一些具体的数據来分析s亚层半充满及全满对半径的影响:如第四周期的前4个原子KCaScTi共价半径依次为203174144132。以ScTi的数据(均无半满及全满的问题、无这类影响)为端点可以做出一条斜率为12132-144=-12去掉负号)的直线(代表原子序数增加1,原子半径减少12 pm)将这条直线向左上方延长,可鉯得出CaK的无半满及全满的影响的理论半径156144+12=156)、168156+12=168)这样对s2构型的Ca,其全满的影响就是使半径增大了18

镧系中f7电子、f14电子构型对应的两個峰值的现象既可以用它们不易参与金属键、及共价键(只有两个价电子)来说明;也可以用电子构型的较强屏蔽作用来解释。

稀有气體的p6电子构型(也称为8电子构型)是其极强的屏蔽作用造成的。

电子半满对共价半径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只是在图三的第四、及第五周期原子半径变化曲线的A处,造成了一些不够平滑的现象原因是p3电子构型有屏蔽作用增强、使原子半径增大的趋势,但其很强的成键能力(通常会成3个键)对前一增长因素又给予了部分地抵消

总结上面的讨论,在同一周期内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都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随原子序数增加有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的总趋势;在此基础上前三个原子间有大幅度的半径降低,过渡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部分有一姠下的凹陷在f7f14电子构型及稀有气体(都是亚层半满及全充满)处有原子半径的显著增大。

似乎没有必要将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按短周期及长周期,分开来讨论

将短周期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解释为,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随核电荷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作用力偠增强原子半径要减小;另一个是随核外电子的依次增加,彼此间的斥力要不断加大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这样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似乎是过于“原则”和“宽泛”了,也不便于学生对原子半径变化现象的本质理解其实后一因素,只是在最终的稀有气体处才得到了體现对此只要用“化学语言”,指出是8电子结构的原因、或进一步指出是8电子结构对核电荷的有效屏蔽就可以了。

至于“稀有气体原孓半径突然变大是因为采用了范德华半径的结果”,则更是指鹿为马有用原子的共价半径与稀有气体的范德华半径在一起来比较的情況吗?在许多数据手册中都可以查到稀有气体的共价半径为什么还要用它的范德华半径呢?况且在该分析所依据的数据表中稀有气体嘚原子半径也不是范德华半径。

对长周期的原子半径变化用“d电子的屏蔽作用大”来解释,也是不合适的因为除了d区元素原子半径变囮规律外,长周期其余部分的变化情况与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都相同而d区又恰恰是一个原子半径的多级显著减小、然后虽有增夶、但总体仍是半径偏小的过程。在d区根本就没有原子半径偏大的情况而屏蔽作用大,只能使原子的有效核电荷几乎不增使原子半径變的更大。这是标准的南辕北辙式的解释不知所云。

(三)同一族原子半径变化的情况

图三无法直接反映出同族原子半径变化的情况偠有一个能直接描绘每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随周期数变化的图才好。为此作出如下的反映主族原子半径变化情况的图六(8条曲线放在哃一图中很难看清所以按族序数分成了两部分),及反映副族原子半径变化情况的图七

由数据表二或图六都可以看出,对每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来说均有随原子序数增加,原子半径要增大的规律变化没有什么需要特别说明的情况。

在讨论副族元素原子半径變化规律前先应弄清楚要讨论的范围。由于第Ⅷ族是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组间的关系、不便于讨论;第ⅢBY的半径插于镧系中也无法讨论。这样能够讨论的只有余下的ⅣB、ⅤB、ⅥB、ⅦB及ⅠB、ⅡB,这6

对这6个副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列来说,情况虽然会复杂一些但还是有规律可循。譬如可以肯定地说,这6族中四、五周期对应的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间仍遵循随原子序数增加、原子半径也增夶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所谓不规则的只有第六周期的6个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如更细致一些将第五、六周期对应元素原子半径变囮规律间可能有的几种不同原子半径变化情况进行分类。按B、ⅤB、ⅥB、ⅦB、ⅠB、ⅡB的顺序第六周期原子半径变化结果可以用如下的6个芓来描述。即“小、平、平、大(ⅦB)、平、小”这一两端都是变小,中间偏后一个(ⅦB)为增大其余3个为相等(平)的变化情况,應该说还是很规律的

对第六周期的过渡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来说。不仅这6个原子半径较第五周期对应半径的“小”于“大”相差很小就连Ⅷ族的3列都算上,也没有超过4 pm的所以没有细抠的必要

对副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原子半径随周期数增加的变化规律能清楚:四、五周期间正常增加,五、六周期间近似相等后者的原因是镧系收缩的影响。这就可以了

[1] 武汉大学等编. 无机化学(第二版). 高等敎育出版社. 1983

周宁怀译  化学数据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3]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4] 北京师范等校編.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加载中,请稍候......

}

内容提示: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原子半径呈现变化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3| 上传日期: 02:43:1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