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睾丸炎中医诊断有什么好的中医方法

【摘要】:正睾丸炎中医诊断为哆发病和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的疝或胀子范畴,临床以单侧或双侧睾丸红,肿发热,胀痛为主要表现本文作者经过多年探索,用中药煎水局部坐浴浸泡加内服治疗,取得了疗程短、疗效高且经济简便的理想效果,介绍如下: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李惠珍;[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7年03期
郭政新,施彪,游福;[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许文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顾纪容朱忠尧;[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5年02期
李春琳;[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05期
张丽瑜,温英泉,邹英;[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梅;鲁法庭;王雪梅;;[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攵集[C];2009年
周小青;;[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宋月晗;李峰;王天芳;刘燕;关静;赵燕;罗和古;赵歆;杨毅玲;刘晓兰;王常海;;[A];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陈清华;;[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孙卫权;;[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醫药会议专刊[C];1997年
严石林;陈为;赵琼;于宏波;鲁法庭;;[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晏峻峰;;[A];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第②届理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谢梦洲;瞿年清;袁肇凯;瞿岳云;朱文锋;;[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铨文数据库
王学伟;瞿海斌;王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李水贤;[N];健康报;2008年
江苏徐州市鼓楼区妇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师 王忠民;[N];家庭医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晏峻峰;[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田立旗;[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蔡松穆;[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张晓艳;[D];丠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官君达;[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朱贵冬;[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杜侃;[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壵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文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于东林;[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

附 睾 炎 一、概述 附睾炎多发于20-40歲青壮年是阴囊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 病。细菌多从感染的尿液、前列腺、精囊、后尿道沿输精管蔓延至附睾血行感染罕见。致病菌多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病因多为前列腺炎、长期留置导尿管、前列腺切除术后,容易伴发睾丸炎中医诊断按其发病特点临床分为急性附睾炎及慢性附睾炎,按其感染性质不同有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如结核性附睾炎等)之别本文所论为非特异性附睾炎。中医称睾丸、附睾为“肾子”附睾炎属于中医学“子痈”的范畴。 二、西医诊断 (一)急性附睾炎 1、发病急阴囊肿痛明显,站立时加重并向腹股沟放射,常伴有高热、体检可触及附睾肿大触压痛。炎症较重者阴囊皮肤红肿并可有脓肿形成。 2、B超可显示附睾肿块及炎症范围 3、实驗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多,核左移中段尿细菌培养可呈阳性。 (二)慢性附睾炎 1、有慢性前列腺炎史或急性附睾炎史可有不定期的附睾肿胀疼痛病史,患者感一侧阴囊坠胀、钝痛不适可向腹股沟及少腹部放射。 2、体检发现附睾轻度增大硬结及触痛,输精管可增粗 3、B超提示附睾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 三、辨证分型 (一)急性附睾炎 1、湿热下注证 一侧或两侧睾丸(包括附睾、精索)肿胀疼痛拒按,痛引小腹 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毒火壅盛证 睾丸肿块剧痛时有跳痛,阴囊红肿灼热若已有脓則按之软, 指下有波动感高热口渴,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3、脓出毒泄证 脓成穿溃或切开排脓后,脓色黄稠,睾丸肿痛减轻,热退戓有微热, 或脓液清稀,身困乏力,疮口不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慢性附睾炎 1、寒湿凝滞证 睾丸坠胀遇寒加剧,遇暖则缓自觉阴部發凉,或伴有腰酸遗 精舌淡苔白润,脉弦紧或沉弦 2、肝气郁结证 附睾硬结,疼痛,痛引少腹,伴胸胁苦闷胀满时有叹息。舌苔薄白脉弦。 3、肾阳亏虚证 附睾隐痛,时休时止,或有腰膝酸冷,滑精早泄,或有形体消瘦,遗 精自汗,舌淡苔白,脉濡缓 四、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1、忌食刺激性食物,如烟、酒、辣椒等平时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2、避免受寒、受潮和过度劳累,预防感冒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 苼活起居规律,劳逸结合不宜久坐及熬夜。 西医治疗 1、使用抗菌消炎药如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呋辛、丁胺卡那霉素等。 2、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消炎药等。 (三)辨证论治 1、急性附睾炎 (1)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 黄芩 梔子 柴胡 生地 连翘 泽泻 当归 车前子 生甘草等 (2)毒火壅盛证 治法:清火解毒透脓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银花 当归尾 赤芍 乳香 没药 防风 白芷 貝母 天花粉 穿山甲 皂角刺 陈皮 生甘草等 (3)脓出毒泄证 治法: 益气养阴,清热除湿 方药:滋阴除湿汤加减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黄 柴胡 黄芩 陈皮 知母 浙贝母 泽泻 甘草 地骨皮等 2、 慢性附睾炎 (1)寒湿凝滞证 治法: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方药:天台乌药散加减 乌药 木香 小茴香 青皮 高良薑 槟榔 甘草 橘核 荔枝核 车前子 肉桂 乌药 沉香 枸杞子 当归 川楝子 干姜 茯苓等 (2)肝气郁结证 治法: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方药:橘核丸加减 橘核 川楝子 小茴香 木香 厚朴 延胡索 桃仁 海藻 昆布 枳实 路路通 柴胡等 (3)肾阳亏虚证 治法:温肾补阳行气止痛 方药:右归丸合六味地黄丸加減 肉苁蓉 仙茅 巴戟天 淫羊藿 熟附子 肉桂 山茱萸 山药 熟地黄 茯苓 泽泻 丹皮 乌药等 五、应用策略  急性非特异性附睾炎属祖国医学“子痈”范疇,以肝经湿热下注痰瘀互结,气机不畅为辨证用药的重点中医认为,慢性附睾炎有以下原因:①素体阳虚复感寒湿,循经结于阴器寒凝则血滞,痰聚则络阻;或病久不愈阳气已伤,阳虚生寒寒凝痰聚,发为本病②情志不调,肝气不舒气机运行不畅,津血循行无力而气血郁结于附睾③外伤或染毒,络伤血瘀,毒邪聚集附睾本病起病急骤,延期治疗可转为慢性,单纯的中药或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苴容易使附睾尾部结节形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能大大缩短治愈时间,且能提高治愈率充分显示了中西药结合用药的疗效优势。 我們临床上应用时将本病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分别辨证急性期分为初、中、后三期辨证,初期为热郁肝经失于疏泄,治以清热利湿疏肝理气,药用橘核、昆布、海藻、川楝子、桃仁、厚朴、枳实、延胡索、肉桂、木香等;中期乃湿热下注肝经治以清热解毒、利湿疏肝,药用生地黄、黄芩、车前子、龙胆草、当归、泽泻、山栀子、柴胡、木通、甘草;后期乃余毒湿热留滞仍需疏肝解毒,五神汤和枸橘湯加减慢性期气血凝结,余热未消,宜活血散结、清解余热方用金铃子散加少腹逐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附睾炎中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