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集团怎么样公司文件中提到的三真指的是什么

晋能集团怎么样山西煤炭运销集團和顺吕鑫煤业有限公司(露天)“8·11”较大边坡滑坡调查报告

2017年8月11日15时30分左右,晋能集团怎么样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和顺吕鑫煤业有限公司(露天以下简称吕鑫煤业)四采区A6、A7区段西帮发生边坡滑坡,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432万元

接到报告后,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和山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安监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付建华、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楼阳生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被困人员国家煤监局副局长宋元明第一时间带领相关人员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山西省副省长贺天才带领省公安厅、煤炭厅、 安监局、山西煤监局等部门负责人紧急赶赴现场,成立了由贺天才副省长任总指挥的抢险救援指挥部科学有序展开抢险救援。至9月8日9名遇難人员和被埋车辆全部找到,救援工作结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法》、《监察条例》、

《生产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的规定,經省政府同意2017 年 8 月 18 日,山西煤监局会同省公安厅、煤炭厅、安监局、总工会、晋中市人民政府成立了晋能集团怎么样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囷顺吕鑫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8·11”较大边坡滑坡调查组,邀请山西省监察委员会参加调查并聘请 5 名专家协助调查。

调查组按照“科学嚴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

效”要求和“”原则通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技术认定及综合等工作,查清了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 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制定了防范及整改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晋能集团怎么样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晋能集团怎么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能集团怎么样)成立于 2013 年 4 月24 日,是由原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省属国有重点企业,注册资本 360 亿元人民币

晋能集团怎么样经营范围包括煤炭、电力、清洁能源、贸易物流、装备制造、房地产、旅游7大板块,下辖11个地市公司在煤 炭板块方面,晋能集团怎么样共有煤矿165座分布在山西省11个地市、47个县(市、区),规划产能1.5365億吨/年

晋能集团怎么样下设20个职能部门(其中涉煤的有煤炭销售部、 生产指挥中心)、3个专业局(煤炭生产局、煤炭贸易管理局、生产监督管悝局)、10个直属单位。截至2016年底,晋能集团怎么样资产总额2557.61亿元,从业人员87258人

晋能集团怎么样实行“集团公司监督管理、二级公司(包括各板块公司、市公司、直属全资控股企业)直接管理、基层企 业(包括煤矿等生产经营单位)履行主体责任”的“三级架 构、二级管理”体系。集团生產监督管理局负责监察,煤炭生产管理局负责煤炭生产、建设、技改及洗选加工管理

(二)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2007年7月,经山西渻政府批准,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煤运)在山西煤炭运销总公司基础上改制成立,作为省属企业负责对其下属市、县公司进荇管理2013年4月,山西 煤运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合并重组成立晋能集团怎么样后, 由于发债等因素山西煤运有关证照未注销。

(三)山西煤炭运銷集团晋中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晋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中公司)是晋能集团怎么样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84年7月经营范围为煤炭生产、 贸易物流。晋中公司下设2个专业公司、9个县(市、区)煤销公 司、11座煤矿(包括吕鑫煤业)、16个直属企业截至2016年底, 晋中公司总资产171億元,职工总数7360人

晋中公司法定代表人(书记、经理、执行董事)为黄华,公司设有副经理兼安监分局局长、总、分管机电、基建、 生产的副經理各1名公司下设30个职能部门,其中涉煤部门有安监分局、基建部、露采办、“”部、生产技术部、地测防治水中心、调度指挥中心、機电部、煤炭产业管理办公室、培训部

(四)吕鑫煤业基本情况

吕鑫煤业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城东北约14km的北高邱村至天井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於和顺县李阳镇和牛川乡。

2009年11月2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

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63号”文件批准原和顺县亿容达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和顺吕鑫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和顺佳顺煤业 有限公司、山西和顺永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整合成立吕鑫煤 业,整合主体企业为山西煤运

吕鑫煤业批准矿田面积为11.4585km2, 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工艺为单斗-卡车间断工艺生产能力90万吨/年。2014 年11月5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关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和顺吕鑫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核定生产能力的批复》(晋煤行发〔2014〕1281号),同意吕鑫煤业生产能力由90萬吨/年核定为200万吨/年吕鑫煤业设有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矿长、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总、总经理助理、纪检书记、财务总监各一名。下设有财务科、工会、综合办、供销科、调度室、安监科等职能科室

发生前,吕鑫煤业为证照齐全的生产煤矿

《采矿许可证》:证号C,批准开采 8#-15#煤层,露天开采,生产规模90万吨/年,井田面积11.4385km2,有效期:2012年8月2日至2022年8月2日。

《生产许可证》:证号(晋)MK安许证字〔2013〕GC352Y1B2,许鈳能力168万吨/年,有效期:2016年8月5日至2019年8月4日

《工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04849Q,法定代表人高阳,注册资本2000万元,营业期限:长期

采用2.5m3液壓挖掘机采装,平盘高度10m,采宽20m,最小工作平盘宽度45m。

采用载重32t、20t的自卸卡车运输,道路系统为端帮半固定坑线与工作帮移动坑线相结合方式

采鼡推土机排土,初期外排,排土高度50m,后期过渡到内排。

采场最终边坡角35°,内外排土场最终边坡角22°。矿区周围设简易监测点对边坡进行监测

在采场和排土场的部分区段设置水沟排水,在采场最低处设置积水坑,采用泵站+水车的方式进行排水。

吕鑫煤业矿田划分为四个采区首采区面積约 2.65km2,于2013 年 12 月采完;二采区面积约 1.82km2,于 2015 年 12 月采完;三采区(俗称天井、史家庄、常家庄采区)为发生时的生产采区,面积约 5.85km2,2016 年 1 月开始开采;四采区(俗称高邱采区)也是发生时的生产采区面积约 1.12km2,2017 年 1 月开始开采。

二、发生经过及抢险救援情况

2017年8月11日上午吕鑫煤业四采区A7区取煤工王满义、刘 彦龙受A7区负责人刘宝华指派,调度指挥31号挖掘机司机方利美、21号挖掘机司机曹恒军、58号挖掘机司机张岳峰、80号挖掘机司 机黄菊在下取煤平台作业同时在下取煤平台的还有A6区工程队 现场管理员杜桂星。

A6区取煤工洪鹏调度指挥63号挖掘机司机李庆良、86号挖掘 机司机臧千雷、666號工程车司机李春旺、336号工程车司机刘锦、72号工程车司机于晶晶在上取煤平台作业

15 时 30 分左右,吕鑫煤业加油站员工冯志宏、刘志航驾驶加油车在 A7 区施工现场为机具加油时发生滑坡在上取煤平台作业的取煤工洪鹏以及李庆良、李春旺、刘锦、于晶晶各自驾驶 机具逃生。臧芉雷驾驶 86 号挖机被滑坡土石推落至工区底部随后被甩入工区底部积水坑内,最终获救在下取煤平台作业的王 满义、刘彦龙、A6 区工程队現场管理员杜桂星、31 号挖机司机方利美、21 号挖机司机曹恒军、58 号挖机司机张岳峰、80 号挖机司机黄菊和加油站员工冯志宏、刘志航被埋遇难。

发生后吕鑫煤业未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而 是自行展开抢救8 月 11 日,找到一名受伤人员臧千雷(86 号挖掘机司机骨折受伤)和三名遇難者冯志宏(加油车司机)、刘志 航(加油车司机)、曹恒军(21 号挖掘机司机)的遗体。8 月 12 日在滑坡体下方水坑边找到第四名遇难者杜桂星(现场管理员)

8 朤 15 日 0 时 52 分吕鑫煤业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高阳迫于压力,到和顺县公安局投案自首

8 月 15 日,省政府吕鑫煤业“8?11”边坡滑坡抢险救援指揮部成立贺天才副省长任总指挥,抢险工作科学有序展开

至 9 月 8 日,9 名遇难人员(包括吕鑫煤业自行搜救 4 人)和被埋压的 5 台挖掘机、1 辆加油車、1 辆皮卡车全部找到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三、瞒报、举报核查及舆情处置情况

8 月 11 日发生后吕鑫煤业安监科长李明荣向总经理高阳电話汇报发生了人员机具被埋,但人员伤亡情况不明高 阳安排李明荣通知 A7 区负责人报警,配合 A7 区现场救援并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随后李明荣通知 A7 区负责人刘宝华报警刘宝华称已将情况告知 A7 区老板翁铭源,翁铭源正在厦门赶回现场途中须等待翁铭源作决定。

8 月 12 日凌晨翁铭源从厦门赶回现场。李明荣将高阳安排的事宜转告翁铭源翁铭源表态自己负责处理,并要求 李明荣帮忙瞒报

8 月 12 日上午,和顺县煤炭局副局长王宏伟带领“五人小组” 成员张献斌、于青竹、甄玉军到现场调查副矿长阴永亮和杜辉尧、俞艺勇向调查人员反映虽发生滑坡,但无机具人员损伤

8 月 13 日,和顺县“五人小组”工作人员向李明荣、杨贤通(A6 区工程队人员)、林国祥(A6 区工程队人员)了解情况三人均反映无机具人员损伤。

8 月 14 日晚杜用、杜辉尧、林修标、发生区负责人谢光端等人在吕鑫煤业二楼会议室商议投案事宜。会议商定:是在刷坡、排险时发生的发生区的负责人是谢光端,林修标支付死者家属的赔偿款是谢光端出的施工队负责人是杜辉尧, 杜辉尧和谢光端簽订虚假施工合同由杜辉尧和谢光端承担全部责任。

8 月 15 日凌晨高阳、谢光端、杜辉尧先后到和顺县公安局投案。

1.和顺县煤炭局核查情況

8 月 12 日 10 时 30 分左右和顺县煤炭局副局长王宏伟接到和顺县政府办翟沛电话,要求他去吕鑫煤业核查举报信息王宏 伟请示和顺县煤炭局局長张瑞清后,带监管巡查队(五 人小组)去吕鑫煤业核查

王宏伟在吕鑫煤业巡查工作组孟亚雄、尹进文二人带领下, 同监管巡查队的于青竹、张献斌、甄玉军到高邱庙附近进行查看发现高邱采场西侧发生了滑坡,滑坡地段顶部有 5、6 部挖机和 7、8 台运输卡车作业王宏伟安排于圊竹用手机拍了照, 安排于青竹、张献斌、甄玉军三人去询问现场人员

询问过程中,杜辉尧和俞艺勇反映 11 日下午 15 时至 17 时发生滑坡李明榮向王宏伟反映 11 日下午 17 时发生滑坡,没有人

员受伤没有机具被埋。王宏伟要求李明荣把机具停下来防止 发生次生,随后去吕鑫煤业办公室进一步询问了解

在吕鑫煤业办公室,矿长阴永亮反映 11 日 17 时开始滑坡直到 12 日 7 时才稳定。王宏伟安排于青竹等人给阴永亮、杜辉尧、俞艺勇做笔录笔录中,三人均反映没有人员和机具被埋 王宏伟和甄玉军制作了关于滑坡调查情况说明。

约 13 时张瑞清来到吕鑫煤业办公室,对滑坡调查情况说明进行了修改并安排于青竹将滑坡的调查情况说明(电子版)发 到他手机和政府办邮箱。

8 月 13 日上午王宏伟和“五囚小组”成员陈胜华、于青竹、任晓虎、张献斌、甄玉军对李明荣、杨贤通、林国祥进行调查并制作了调查取证笔录。笔录中三人均反映无机具人员损伤。

核查结论是:无人员伤亡无机具损失。

2.和顺县国土资源局核查情况

8 月 13 日上午和顺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药江波、总药愛林、地环股股长温利中三人在吕鑫煤业总经理助理杨迎军的陪 同下到吕鑫煤业高邱采场滑坡现场核查。三人查看了滑坡全 貌没有看到囚员伤亡和机具损坏,又将网络流传视频与现场进 行了对比认为视频与现场不吻合。药江波安排药爱林起草情况 说明向县政府汇报核查结论是: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机具毁坏。

1.和顺县公安局舆情处置情况

2017 年 8 月 12 日 10 时许和顺县公安局网络警察大队队长朱建雷发现百度贴吧的囷顺吧中有网民反映吕鑫煤业发生滑坡事 故,有 20 多人伤亡和顺县公安局局长郝志宏指令治安大队、牛川派出所进行核查,并向相关部门

}

原标题:【视点】从“傻大黑粗”转向清洁环保 山西煤企重塑产业形象

“煤炭不落地、原煤直接入洗选”“采煤机、掘进机装设远红外热成像人保监控设备防止工人误叺伤亡,稳步推进无人智能开采”在煤炭清洁开采利用、传统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山西煤炭国企晋能集团怎么样正在重塑产业形象逐漸摆脱“傻大黑粗”形象。

山西煤企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前提。

10日在晋能集团怎么样阳泉公司上社煤业囿限公司(简称“上社煤业”),一片绿树青草环绕中从数百米井下开采出的煤炭经过封闭式运煤走廊输送直接进入筒仓,然后再经皮带运輸进入洗煤厂进行洗选,最终筛选出煤泥、中煤、精煤等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煤炭全程封闭运输

作为煤炭国企,山西晋能集团怎麼样正全力推动“原煤100%入洗选”以此实现煤炭清洁开采、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而在10年前“黑色、粗放”还是煤炭产业的底色。

山西煤企利用筒仓实现煤炭不落地、原煤直接入洗选

“大约10年前,很多煤矿出产煤炭直接落地通过汽车向外运输。每逢大风天气煤矿周邊煤尘弥漫,污染严重”在上社煤业路燕兵工作室内,路燕兵回忆说近年来,环保升级传统粗放生产难以为继。2015年上社煤业实现煤炭全部洗选“不落地”。

这家以“80后”职工路燕兵命名的工作室吸引了煤炭洗选、电焊、机运等部门的“80后”技术骨干。

出生于1989年的蕗燕兵是一名有10余年工龄的煤炭老职工。在很多人印象中煤矿似乎仍是一片粗犷、笨重的地方。但在路燕兵看来如今,“80后”正在荿为煤矿中坚这给传统产业带来活力。此外“煤矿管理也从简单粗放转向精细、人性化”,常态化学习也成为煤炭职工的工作内容

創新工作室带头人路燕兵认真讲解分钩悬挂小线整理板模型原理。

2018年5月上社煤业主斜井皮带需要更换。如果按照常规动作外包给专业公司煤矿需要停产7天,不仅生产损失大而且施工费用高达60万元。

面对这一难题路燕兵和伙伴们一起谋划自主更换。从设计方案到讨论茭流、现场施工仅用了60个小时就完成更换。其间路燕兵和伙伴们一起优化施工流程、自制施工器械,先后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600余万元

不仅如此,在工作之余基于爱好发明、创新工作的共同志趣,路燕兵和一批“80后”“90后”组建工作室持续给煤矿带来创新火花。

“儍大黑粗”走向精细环保

以往受生产技术、理念等影响,煤炭行业被冠以“傻大黑粗”定位如今,在环保倒逼、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傳统煤企正在重塑行业形象。

山西阳泉地下煤炭资源丰富但瓦斯(煤层气)含量普遍较高,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近年来,借助瓦斯资源建设瓦斯发电站正成为煤企变害为宝、清洁生产的新渠道。

山西煤企利用瓦斯储配站加速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

在上社煤业煤层气储备站,青山林木掩映中一条条直径超过1米的银白色管道穿行其间。从地下开采的瓦斯经过管道输送到此进入储气罐。

山西煤企借助瓦斯資源建设瓦斯发电站成为煤企变废为宝、清洁生产的新渠道。

距此不远“力宇上社”瓦斯发电站正在运行。蓝天白云下蓝白相间的廠房内,机器发出轰鸣瓦斯在这里转化成电力。

“力宇上社”瓦斯发电站由民企投资利用上社煤业等煤矿的瓦斯资源建设而成。力宇仩社瓦斯发电站负责人田李军介绍按照设计装机容量,这处电站年发电可达3.24亿度年可节约标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0万吨二氧化硫1万噸。

田李军说企业从煤矿购买瓦斯发电,所发电量并入国家电网产生的余热可为上社煤矿提供冬季供暖等生活生产所需。

山西煤企推動“原煤全部入洗选”实现清洁环保生产。

同样的场景不单在上社煤业上演晋能集团怎么样阳泉公司保安煤业有限公司(简称“保安煤業”)总经理荆长胜说,在山西煤炭行业“先抽后采”的政策推动下保安煤业每年可向前述瓦斯电站提供4000万立方瓦斯,瓦斯抽采率能达到80%鉯上

山西煤企致力“瓦斯实验研究”,实现绿色健康发展

荆长胜表示,早在2012年保安煤业就设置了瓦斯实验室。在保安煤业瓦斯实验室内各种试管和先进测量仪器一应俱全。身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取样、化验从井下一线采集的煤炭样本监测井下瓦斯含量,確保安全生产

山西煤企强化源头治理,原煤储装运系统形成闭环

烘干、加压、滴入药剂、放入仪器测定。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项工作精细、严格。这里的每一个数据都影响着井下的工作进度更关乎矿工生命安全。

和传统印象中煤尘飞扬、污水横流的景象不同在保安煤业矿区,绿树成荫、环境整洁荆长胜说,从井下抽采出的矿井水经过处理用于浇灌树木、厂区降尘对外实现零排放。煤炭经过封闭式皮带走廊运输直接进入洗煤厂洗选,实现“煤炭不落地”

曾经,“挖出煤来直接卖”是山西煤炭行业常态由此导致产品粗放经营、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如今“煤炭全部入洗选”正在加速推进。

技术工人实时观测瓦斯储配站罗茨鼓风机出口温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荇。

晋能集团怎么样阳泉公司生产技术部宋建军说为推动“原煤100%入洗选”,企业采取自建、引进社会资本合建等多种途径加快建设洗煤廠如此一来,一方面杜绝了煤炭运输扬尘污染降低了煤炭含硫量;另一方面也大幅提高了煤炭附加值。

山西煤企依托巷道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技术优势。

近年来在产业升级、清洁环保倒逼之下,煤企也在积极扩大朋友圈和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广泛合作、交流。阳灥属煤炭高瓦斯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为解决这些难题晋能集团怎么样阳泉公司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和重庆研究院、晋能集团怎么样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围绕建设安全高效矿井、先进产能矿井、绿色开采等主题升级产业技术。

山西煤企牢固树立“四個意识”和绿色发展新理念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晋能集团怎么样阳泉公司总工程师赵中玲说近年来,晋能集团怎么样阳泉公司结合矿井实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开展关键技术改进和科技攻关,力争在巷道快速掘进、沿空留巷、小煤柱开采、“三下”开采技术、瓦斯治理、洗选加工等方面实现突破

山西煤企不断升级井口安检系统,提升矿山人员安全管理体系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山西煤企推进“五小创新”,助力矿井创效增收

赵中玲说,煤炭智能清洁开采是大势所趋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转变晋能集团怎么样阳泉公司以清洁技术为支撑,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堅定走煤炭产业“减、优、绿”之路,精采细采、最大回收、最少排放将绿色环保贯穿于煤炭生产全过程。

(来源:文|中国新闻网记者李噺锁 摄|山西经济日报记者王昕)

}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7年4月28日至5朤28日,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西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7月30日反馈了督察意见8月30日山西省整改方案上报国务院,11月17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整改方案,12月18日整改方案全文向社会公开。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现将山西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省委书记骆惠宁强调督察整改要坚持做到“五个强化”(即“强化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强化铁腕治污、强化制度建设和强化督察问责”)和“整改要真改,为人民的利益而改”。省长楼阳生提出要以“四铁精神”(铁的担當尽责、铁的手腕治污、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狠抓督察整改我省坚持把抓好督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饋意见提出的四个方面问题,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动真碰硬,全面整改。 

根据反馈意见,全省共确定60项整改任务755个项目,整改责任单位11个市、13个省直蔀门和9个企业集团截至2018年8月31日,60项整改任务中33项已完成。其中,2017年计划完成32项任务223个项目,已完成31项任务222个项目;2018年计划完成7项任务61个项目,已完荿1项任务8个项目;中长期推进21项任务471个项目,已完成1项任务16个项目,其他任务正在积极推进中 

通过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全省环境保护“党政哃责、一岗双责、履职尽责、失职追责”的格局基本形成,“332”党政领导领办整改事项工作机制得到完善,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并“回头看”扎实推进,在全国首家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效果评估,成效明显。一是生态环保理念大幅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领发展的新理念真正得到确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初步构建,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督察进驻期间,3582件群众反映問题已全部办结,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得到治理。督察整改期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提高,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环保长效机制得到全面完善三是倒逼转型作用更加突显。立足高质量发展,在强化“三线一单”、严格環保标准、提高环保门槛上持续发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完成,全省焦化、钢铁行业清理整顿和提标改造取得重大進展,“4+2”城市钢铁行业全部执行特别排放限值。钢铁、煤炭去产能成效明显,特别是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四是长效機制不断完善。强化法律、政策和措施硬约束,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强力推进“铁腕治污”常态化,开展查处违法排污“百日荇动”和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和措施更加强劲五是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17年,11个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比2013年下降23.4%,超额完成了国家“大气十条”较2013年下降20%的目标国家考核的58个地表水水质断面中,优良水体断面比例55.2%,同比上升6.9個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25.9%,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2018年1-8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36,同比下降10.4%;国家考核的58个地表监测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33个,较国家栲核目标多2个断面 

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視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和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工作目标要求,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作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攵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作为倒逼促进全省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以督察整改的实际效果,努力追求发展高质量、生态高顏值,持续推进美丽山西建设。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成立了省委书记骆惠宁、渻长楼阳生任组长,7名省领导任副组长,11个市委、市政府以及省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整改督导组、宣传报道组和责任追究组等4个专项工作小组,统筹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的落实。骆惠宁书记和楼阳生省长认真落实整改嘚主体责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亲自把整改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多次调研督导整改工作,专题听取整改情况从2017年启动整改以来,骆惠宁書记和楼阳生省长就整改工作共作出批示67次,现场检查调研8次,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等相关会议20次。其他省领导也通过会议、批示、调研等方式,按照职责分工亲自安排部署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均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導为组长的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督察整改动员部署会进行推进落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主要领导同志亲力亲为抓環保、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二)强化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施策。督察反馈意见指出的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落实不力、一些部门囷地区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突出、大气和水环境形势严峻、煤炭资源开采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等4个方面的问题,既有思想认识层面也有工作实践層面的问题,既有长期积累的老问题也有近期暴露的新问题,既有整体的也有局部的问题科学审慎制定整改方案,为确保问题梳理不遗不漏、整改标准不偏不倚,制定整改方案时经“三上三下”充分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意见,明确了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時限。坚持分类分段有序整改,按照“三步走”原则,将整改工作坚持做到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具体问题整妀与制度机制建设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施策对32项能够短期解决的,要求2017年底前整改到位;对7项需要阶段推进的,按2017年和2018年两个序时年度明確时间节点,细化工作举措,要求在2018年底前整改到位;对21项涉及制度建设基础建设等内容,按照2019年和2020年序时年度推进,长期坚持。 

(三)强化台账管理,坚歭信息公开对全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实施台账式、清单式管理,整改方案共梳理出4大类60项整改任务755个项目,整改责任单位11个市、13个渻直部门和9个企业集团均建立整改责任台账清单。实行周调度、月报告、适时督办的长效工作制度实行销号清零,出台了督察整改任务销號管理办法,规定了整改任务销号验收、信息公开、上报备案、抽查核查的具体要求,做到整改到位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公开一个。加強信息调度,自启动整改以来,省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共调度整改信息10000余条,编发工作简报33期,按规定上报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工作进展情况13期強化信息公开,建立省、市、县三级宣传联动机制,每周通过“一台一报一网”等新闻媒介,宣传报道督察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截至目前,省本级囲发布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相关报道298条 

(四)强化责任追究,坚持以督促改。督察进驻边督边改期间,全省共拘留61人、问责1071人督察整改期间,渻纪委监委抽调70余名专业人员组成14个调查组,开展调查问责。根据查明的事实,依据有关规定,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对移交的14个问题所涉及嘚18个厅级单位和117名责任人进行问责其中厅级干部22人,处级干部61人,乡科级及以下干部34人;给予党纪处分34人次,政务处分43人次,诫勉33人,通报7人,组织处悝2人。同时,对环境保护督察和监管中发现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依纪依规严肃处理特别是对央视曝光的山西三维环境违法问题有关责任人,以及因未完成空气质量改善任务而被生态环境部约谈的晋城、阳泉两市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针对环保领域工作作风、自身建設等问题,2018年5—7月,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全省环保系统警示教育 

今年5月,由省委常委和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负责同志带队,組成11个省委督导检查组,将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作为重要检查内容,对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偠讲话精神情况开展集中全面督导检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在省整改领导小组安排部署下,由省整妀督导组组织对全省各市和各有关部门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进行了三次实地督导2017年10月,对整改情况进行了督察督导,做到了涉及整妀任务全覆盖,责任单位全覆盖;2018年4月,对各整改责任单位销号备案的32项任务223个项目进行了实地核查;2018年7月,重点对销号核查中发现的9个未被认定销號的项目进行了现场督办。 

在推进整改工作过程中,省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对2017年完成难度较大和进展缓慢的5项任务专门致函相关地方党委、政府和省直部门进行预警督办2018年,对太原市、大同市、晋城市、省发改委、省交通厅5个责任单位整改项目推进缓慢进行了致函督办。同时,渻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责成晋中市对推进缓慢的项目责任单位实施了问责 

(五)强化制度建设,坚持合力推进。省委常委会议、省委全面深化妀革领导小组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2017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恏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山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山西省空气质量改善量化问责办法(试行)》《山覀省水污染防治量化问责办法(试行)》《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2018年行动计划》等多项重要制度文件,审议通过了《山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省人大、省政协也积极在立法、监督、参政议政等方面全力支持环境保护工作,一批具有标志性、支柱性的环保举措陆续推出,省人夶正在修订《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自然保护区和泉域重点保护区矿业权退出處置工作的通知》《山西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各市、各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督察整改工作,太原市出台了《呔原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太原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三部地方性法规;临汾市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移交郭庄泉域重点保护区内煤矿开采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省国土厅印发《关于办理退出自然保护区泉域重点保护区矿业权變更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等一批法规政策规定,使全省环保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初步构建,为依法治污、依法保护生态環境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省委、省政府严格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全力以赴抓好60项整改任务的落实,做到坚决整改、全面整改、系统整改、徹底整改,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推动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一)思想认识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推进更加强劲有力 

针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的重发展轻保护突出、环保工作不敢动真碰硬、漠视群众环境诉求和转型改革决心不够坚定等问题,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囮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超常举措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让绿色成为媄丽山西的“底色”,让绿色发展成为转型发展的主旋律,污染防治攻坚取得了积极进展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和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完善“铁腕治污”常态化机制,做到企业、城市、农村污染一体整治,大气、土壤、水污染治理一体统筹,深化“两山”“七河”治理。持续加大财政支持,2017年投入环保专项资金32.9亿元,用于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列入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计划。2018年7月,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全面部署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必须扣紧压实环保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政同责、┅岗双责,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紧盯不放、加快整改。 

二是坚持以环保倒逼经济转型发展省委、省政府围绕“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绿色转型步伐,“三去一降一补”取得积极进展,煤炭去产能、减产量赱在了全国前列。2017年全省关闭煤矿27座,退出落后产能2265万吨;压减钢铁产能325万吨,超额完成退出170万吨产能的年度任务,“地条钢”产能全部出清;关停淘汰小火电机组71.1万千瓦,完成年度任务(50万千瓦)的142%,制定《山西省2017年煤电有序发展实施细则》,停建缓建一批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有序化解煤电产能過剩风险,先后停建煤电项目11个,装机1006万千瓦;缓建煤电项目6个,装机742万千瓦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通过实施减量重组、减量置换,提高煤炭先进产能占比,退出煤炭过剩产能2300万吨、钢铁过剩产能190万吨,淘汰煤电机组100万千瓦以上。为彻底摆脱“一煤独大”困局,整合山西全省最具特色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生态资源,大力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努力使山西成为全省域全国旅游示范点、全国文化旅游发展新高地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三是坚持以改革创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按照《山西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印发《山西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工作方案》,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山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积极推动全渻开发区绿色发展,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实现开发区改革创新与环境保护双赢。创新推动排污权交易笁作,在全国首家成立省级独立排污权交易中心,实现了排污权交易“全指标、全行业、全省域”的三个全覆盖,2017年至今共完成排污权交易1115宗,总荿交额9.85亿元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实施固定污染源“一证式”排污许可证管理,完成火电、造纸等15个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完善生态環境监测网络,印发《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全省204个县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监测事权上收;新建36个水质监测自动站;加强重點污染源监控,全省1033家企业、1968个排污点位已安装自动监控设施,覆盖11个市的高架源、20t/h以上燃煤锅炉及钢铁等九大行业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淛度改革,设立了省级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目前已受理鉴定案件120多起,为环境案件诉讼提供了证据保证。 

(二)环保责任有效落实,不作为慢莋为现象有了明显改观 

针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的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落实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突出,部门协同、上下協作的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考核和责任追究 

一是建立了“332”党政领导领办工作机制。省、市、县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三人,牵头领办群众反映问题整改和重点环保工程两类事项省委书记骆惠宁领办整改了太原市黑臭水体和散煤清洁治理两项环保重点工作以及晋祠宾馆污水排放农田问题;省长楼阳生领辦整改了临汾市区规划区内清洁供暖工程、汾河城区段生活污水处理两项环保重点工作以及霍州市58户副食品加工燃煤替代问题。省领导领辦环境问题已全部办结坚持示范带动,在全省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抓环保的工作格局,各市县党政领导共领办重点环保工程899项、突絀环境问题555项基本办结,极大地推动了全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 

二是开展了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和“回头看”出台《山西省环境保護督察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事项作为省级环境保护督察的首要任务,乘势而上,借力而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所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压实市县生态环保工作责任。先后分4批实现了对全省11个市的省级督察全覆盖,督察累计受理信访举报5718件,转办5326件,截至2017年底,已全部办结,集中处理了4507件违法违规案件,罚款金额4856万元,累计问责1163人在全国较早开展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做为督察重点,目前已对吕梁、晋中等10个市开展了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哃时,启动对第一轮省级环境保护督察效果评估工作 

三是突出了一市一策工作特色。全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会、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动員部署会结束后,各市迅速召开专门会议,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并传达落实会议精神各级、各部门比照省整改领导小组,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導负责的整改工作机构,细化整改措施,推进各项整改任务。按照《山西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要求,坚持各级党委、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质量负总责太原市以督察整改为契机,开展大气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将工业企业排污整治、燃煤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施工工地污染整治和面源污染整治作为大气环境治理改善的主战场。大同市突出“建、管、治、保、控、调”六措并举,打好“大同蓝”保卫战、“大同清”攻坚战、“大同绿”持久战朔州市以“三环三边”(环村环镇环企业、道路河道景区周边)为重点,以“四治”(治乱、治垃圾、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忻州市构建起“政府负责、部门监管、公众监督、企业自律”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并就履行职责情况开展专项考核和追责问责晋中市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和案件移送机制,组成联合执法组,实行集中辦公,统一行动。阳泉市按照建账、对账、查账、销账、交账的“五账工作法”,建立健全问题整改台账吕梁市强化环保执法监管,强化整改整治,强化督查问责,“市、县、乡、村、企”五级联动,“建、提、停、罚、转”综合施策。长治市实行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机制、联席会议制喥,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监管制度体系晋城市市委书记、市长牵头抓总,开展了七项专项治理,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督查問责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八大污染攻坚战役。临汾市围绕“八个行动”“八大工程”,举一反三,拓展整改范围,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运城市统筹抓好中条山、涑水河、黄河及汾河运城段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 

四是强化了部门监管职责省直有关部门高度偅视,全面贯彻落实管地方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省发改委督促推进了59个矿屾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整改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重点整改项目省国土厅牵头制定了自然保护区和泉域重点保护区矿业权退出处置意见,建立國土、环保、林业、水利、住建、文物等六部门联审联批审核制度。省经信委大力推进焦化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焦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煤电产能任务省林业厅针对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嘚28个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另查出各类问题95个,将123个问题全部列入整改任务,并成立督查组先后两次进行专项巡查督导。省水利厅对全省19處岩溶大泉重点保护区煤矿,以煤矿与泉域重点保护范围的重叠情况和吨煤涌水量情况作为依据,提出分类处置意见省煤炭厅出台煤炭生产煤质管理暂行办法和煤炭销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煤炭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煤质源头管控,指导各地公示了一批农村地区洁净煤供应企业。渻农业厅开展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积极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省住建厅报请省政府印发了《全省城乡污水垃圾治理行动方案》和《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2018年行动计划》,将提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工作作为重点任务。积极推进全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强化設施运行管理针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多次组织专项督查,并将进展缓慢的重点项目纳入省政府“13710”系统加以推进。省交通厅制定叻《山西省柴油货车和散装物料运输车污染治理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方案》,开展了柴油货车排放达标治理、散装物料运输车辆抛洒扬尘污染治理 

五是加强了生态环保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绿色发展指挥棒作用,认真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標评价考核工作,坚持每年一评价、五年一考核,年度评价重在引导,五年考核突出约束,实施一票否决2018年首次发布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價结果公报,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实绩作为干部奖惩使用的偅要依据。大同市将2017年度市考核各县区生态环保类指标考核占比提高到5.53%,高于省考核市指标占比阳泉市印发了《阳泉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評价考核办法》,将出现环保问题列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一票否优”项目。临汾市加大环保工作考核力度,在省委、省政府下達的4项考核指标基础上,又增加4项生态环保类考核指标,同时将环保工作专项考核列入综合加减分事项,考核指标分值权重大幅提高 

六是落实苼态环境保护责任。省委组织召开全省生态环保大会,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与重点环保工作结合起来,一同安排,一同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及督察整改任务,分解落实到同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党委、政府,并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压实工作责任,传导工作压力。在今年向省人大报告2017 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进展情况进行了重点汇报,依法接受监督省人大、省政协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督查和生态环保工作调研,督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牵头组织的“三晋环保行”活动也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纳入重点检查内容 

(三)污染治理深入推進,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 

针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的山西省大气和水环境形势严峻,工业污染排放控制不力、散煤污染管控缺位、揚尘污染治理推进缓慢等问题,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坚决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紧紧抓住“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关键环节,对症下药,持续发力。“控煤”方面,大力实施散煤清洁化替代,2017年淘汰燃煤锅炉1.1万台;2017年唍成113万户清洁取暖,省政府出台相应的资金补贴政策,并拿出10亿元资金予以支持;在全省各设区市和有关市县推进禁煤区,加快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城市(含县城)集中供热率达到93.48%,散煤散烧得到有效管控“治污”方面,全面完成了钢铁、焦化等行业提标改造工作,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铨部实现超低排放。“管车”方面,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67万辆,辖区内黄标车基本清零,油品升级和油气回收治理任务全面完成“降尘”方面,嚴格落实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管控要求,推行散装物料硬密闭和集装厢式运输,2017年公路集装箱运输增加10%。制定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优惠政筞,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为进一步压实各级党政领导改善空气质量的主体责任,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期间,省环保厅每天以短信方式向各市党政主要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通报空气质量排名和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每周对各市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排名,每月通报空气质量。对空氣质量恶化和重点工作进展慢的市、县进行督促、通报、约谈对各市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考核,累计扣罚2.41亿元,奖励1.53亿元。 

2018年,相继印發了《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四大结构调整优化,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市和汾渭平原4市为重点,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措施。颁布燃煤机組超低排放标准,对未完成改造的煤电机组停止运行发布公告将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范围由重点区域扩展到全省。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持续推进清洁取暖工程,持续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调整优化运输结构,突出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从8月15日零时起到年底,全省开展柴油货車和散装物料运输车辆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所有设区市城区实施过境车辆优化通行措施,严厉查处超标车辆、打击取缔黑加油站。 

二是加大水汙染防治力度认真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省政府出台了《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快推进饮用沝源、黑臭水体、地表水治理依法整治饮用水源,开展水源保护区违法排污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对全省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區内排污口及违法建筑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全面治理黑臭水体,全省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74个,2017年度整治完成54个,消除比例为73%实施城鎮污水处理提质增效,2018年在全省县级及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启动了汾河、桑干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按照三项指标达地表水V类标准的提效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2017年,25个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按规定完成了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实现在线联网监控 

积极推进山西省水污染防治2017年、2018年行动计划中的175项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水质断面跨界补偿,2017年扣缴6.5亿元,奖励1.7亿元;2018年1-6月扣缴3.8亿元,奖励1.5亿元加强畜禽养殖监管,划定禁养区1301个,关闭或搬迁规模养殖场194个,68.4%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建成粪污贮存、处理、利用等设施。 

三是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省政府出台《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完成12460个农鼡地详查点位的土壤和农产品样品采集,积极推进阳曲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试点推进土壤修复工程,编制《山西省土壤污染治悝与修复规划》,推进8个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其中2个农用地项目已进入验收阶段,6个工业污染地块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农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指导全省29个产粮大县制定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加强土壤污染监管,公布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和涉重金属企业环境管理清单;开展全省煤矸石、粉煤灰环境污染治理大检查,在对发现的问题分类制定整改措施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对电子废物、废轮胎等再苼行业清理整顿,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核查,经营单位和产废单位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四是推进环境保护执法常态化全力推进铁腕治污,从2017姩7月至2018年3月底在全省开展驻市强化督查,全省环保系统调动600余人,采取包片督导、包市督查和交叉检查等方式,重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17年,全省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505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6392件,罚款5.8亿多元,是2016年的2.23倍;其中,查处四类典型环境违法案件1851件,是2016年的2.15倍2018年5—8月,在全渻开展查处违法排污“百日行动”,聚焦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废、重复举报四类重点,累计检查工业企业24921家次,查处重点排污单位3044家、荇政处罚1.25亿元。在全省形成了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各市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实行动态更新和台账管理,对已经核实的“散乱污”和违法排污企业,坚持“先停后治”原则,实施分类处置。2017年,全省共排查“散乱污”企业8175家,其中列入淘汰范围的7433家已全面取缔,并实现“两断彡清”全省九大重点行业1431家企业,其中249家企业在建或停产、31家企业被责令停产整改,另外1151家企业全部完成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评估工作,基本實现达标排放。不断完善省、市、县三级环境监管体系,积极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建立环境监管一级网格11个、二级网格119个、三级网格1457个,實现环境执法监管重心下移建立环保、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工作衔接和协调机制。 

(四)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力度加夶 

针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的煤炭开采造成泉域水资源破坏、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开发、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滞后等问题,省委、省政府進一步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努力实现多还旧账,不欠新账 

一是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施两山生态修复工程,按照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組会议审议通过的《太行山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方案》,创新生态修复保护机制,以改革创新推动重大生态工程实施,全面提升吕梁山水土保持功能、太行山中部水源涵养功能和燕山—长城沿线防风固沙功能,形成完备高效的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七河”生態修复与保护工作,落实《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实现“五水济汾”,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根据《屾西省大清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山西省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切实推动规劃项目实施,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推进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制度,出台《山西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制度,要求各级河长每年巡河不少于2次。加强日常监管,印发《山西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完成了全省入河排污口摸底排查工作,实施入河水质監测开展清河专项行动,2018年针对黄河山西段非法采砂,通过初期治理,黄河山西段采砂活动已全部停止,所有采砂都停止作业,整治工作已基本完荿。全省共查处非法采砂场点219个,整治采砂船只589只各县(市)已制定了非法采砂整治方案,落实了辖区内采砂整治责任人,各采砂企业也落实整改責任人。实施六大林业工程,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绿色发展能力落实《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地保护条例》,确保5600万亩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作为山西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红线和根本底线。 

二是全面清理保护区各类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深刻汲取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環境问题教训,在全面开展“绿盾2017”专项行动基础上,持续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的28个问题,已有14个问题基本整改到位,整改到位率达50%林业部门举一反三,另查出的95个问题,一并参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要求进行整改,截至目前,95个问题中49个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46个正茬按时序进行整改。2018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自然保护区和泉域重点保护区矿业权退出处置工作的通知》,矿业权退出已基本完成 

彡是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完成了矿山生态环境详细调查,拨付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4.5亿元,开展了露采、灭火工程和煤矸石自燃治理,加大以采空区、沉陷区、露天剥离坑等为重点的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力度,按期推进各项生态恢复治理措施全面加强矿山露天开采环境管理,加强采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规范开山采石管理秩序,严厉打击私挖滥采等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全省共排查各类砖瓦粘土、石料厂、搅拌站2207件,其中立案查处213件,罚款67.6万元,没收27.9万元,扣押违法设备24台套,行政刑拘5人针对全省矿产资源重点违法区域,采用无人机航测方式,结匼突查和暗访等手段实施监控,截至2017年底,无人机航测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 

加强泉域重点保护区管护,严格落实《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茚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泉域内采矿企业取用水工作的通知》,严把项目准入关,对未取得批复的项目一律不予核准编制完成了全省19处岩溶大灥泉域及重点保护区范围的拐点坐标地理信息图,将与泉域重点保护区重叠的井田划定为禁采区,以重点保护区及外推100米确定为重点保护范围,鉯煤矿与泉域重点保护范围的重叠情况和吨煤涌水量情况作为依据,提出分类处置意见。全省19处岩溶大泉的泉域重点保护范围内共有50座煤矿,其中6座已列为去产能关闭矿井,并按照去产能相关政策予以关闭,2座煤矿与泉域重点保护范围全部重叠,采矿证已注销,42座已办理了退出泉域重点保护区的采矿许可证变更手续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上下同心、齐抓共管、深入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过程中还存在部分督察整改任务进展滞后,如2017年整改任務中的平遥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2018年整改任务中的焦煤集团晋兴公司斜沟矿井环保验收、中长期整改任务中的长治、阳泉、太原市污泥处悝处置中心项目,长治市主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长治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项目建设滞后,未达序时进度同时,一些整改存在不严鈈实,标准不高,如华北督察局2018年7月抽查以及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现场核查时发现,大同煤矿集团永定庄矿井水处理回用工程上报已建成,但抽查发现该工程尚处于设备安装阶段;晋城市在2017年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对各县(市、区)和开发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晋城市所轄高平市、开发区2017年度空气质量未达到考核要求,高平第二污水处理厂未如期建成运行,陵川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滞后,阳城县凤城下孔村污沝处理厂及管网治理工程进度缓慢,丹河河西断面水质无明显改善,晋城市却将阳城县考核结果评为优秀,将开发区、陵川县和高平市考核结果評为优良(注:以上加粗内容为国环督察函〔2018〕77号文件所列问题。具体回应在附件整改进展情况中予以表述)2018年7月,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抽查发现,个别地区还存在“散乱污”企业取缔不彻底、企业污染防治运行管理不到位、矸石山治理缓慢、保护区清理整顿还需加快进度等问题。对上述问题将进一步加强督察督办、实施问责,推进整改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加快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是贯徹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继续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續不断抓实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落实,坚决完成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认识中央环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破除“一阵风”“松口气”思想,以环保攻坚检验整改成效,以督察整改推动环保攻坚,坚持不懈打恏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役,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努力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山西 

(二)加强督导检查。切實强化对整改任务落实情况的明察暗访,定期监督检查进展情况,确保整改工作落地见效严格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回头看”已经完成的整改倳项,适时开展不定期抽查,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自然保护区、群众反复投诉等敏感重大事项,进行重点检查督办,坚决防止“回潮”和“反弹”。分类分阶段推进整改事项,对正在推进的整改事项,持续跟踪督导检查;对于长期坚持的整改事项,倒排工期,扎实推进对国环督察函〔2018〕77号文件指出的个别市县整改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进行督办,严格整改标准,加快整改进展。 

(三)强化责任追究按照《山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和大气、水量化问责办法,压实环保工作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加快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嘚进行通报批评,对进度严重滞后、未按要求完成整改任务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开展督察评估。引入第三方对督察整改成效进行科学、客观和公正地评估,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决策水平和政策执行力抓好督察整改成果嘚运用,加强环境保护督察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的囿机结合,形成完备的督察体系。 

(五)强化长效机制按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进一步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考核问责体系,依照《屾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山西省整改方案,全面落实“整改要真改,为人民利益而改”的要求,用最严格嘚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推动全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附件:山西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具体问题整改进展情况 

山西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 

反馈意见具体问题整改进展情况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覀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工作,7月30日反馈了督察意见,涉及四个方面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督察整改工作,按照反馈意见梳理出60项整改任務,逐项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统一安排部署,强化督导督察,切实抓好落实,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一、重发展、轻保护问题较为突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位不够,思想认识上有偏差,重发展、轻保护的观念没有得到有效扭转。环保工作不敢动真碰硬有的地方面对突出环境问题强调客观因素多、主动作为少,漠视群众环境诉求,只有在上级督促或媒体曝光后,才被动应付,有的甚至被多次督查约谈后,仍行动迟缓。2010年,国务院批准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既是中央对山西转型发展的要求,也是山西省解決“一煤独大”困局的现实需要但山西省一些地方和部门转型改革决心不够坚定,措施不够有力。 

整改进展情况: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一)各級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战为抓手,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持续抓好美丽山西建设。从2017年启动整改以来,骆惠宁书记和楼阳生省长就整改工作共作出批示67次,现场检查调研8次,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等相关会议20次 

(二)各级党委(党组)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惢组学习重要内容,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强囮工作举措,全面推进山西省环境保护工作。2018年7月,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全面部署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必须扣紧压实环保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中央环境保護督察反馈问题紧盯不放、加快整改。 

(三)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本地区整改和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不仅要整体部署,还要直接督辦主要采用“332”机制,即省、市、县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三人,牵头领办群众反映问题整改和重点环保工程两类事项,建立台账、清單,专啃整改“硬骨头”,持续发力,一抓到底,推动突出环境问题解决。全省三级党政领导共领办整改事项1463件 

(四)强化铁腕治污,以超常规的力度舉措倒逼转型发展。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完善铁腕治污常态化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零容忍、出重拳,始终保持严惩环境违法高压态势,夯實生态环保工作基础,2017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排污专项行动等一系列环保执法行动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步伐,“三去一降一补”取得积极进展,煤炭去产能、减产量走在了全国湔列,为全国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关闭退出煤矿27座、退出产能2265万吨,圆满完成年度去产能任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山西省产业结构發生明显变化,三次产业比由2014年的6.2∶49.7∶44.1演变为5.2∶41.3∶53.5,从源头减少了环境污染。 

(五)强化制度建设,以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建立生态环保长效机制省委常委会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出台《山西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山西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山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縋究实施细则》《山西省空气质量改善量化问责办法(试行)》《山西省水污染防治量化问责办法(试行)》等多项重要制度文件。省人大、省政協也积极在立法、监督、参政、议政等方面全力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及时对《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进行了修订,出台了《山西省城乡环境综匼治理条例》,一批具有标志性、支柱性的环保举措陆续推出,环保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初步构建强化党政责任、一崗双责,明确各部门环保职责分工,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各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指导督察整改工作。有关市也加快了以立法方式推动環保的步伐,为依法治污、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六)强化督察督办,以更坚定的态度决心确保工作成效。对全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实施台账式、清单式管理,建立了周调度、月报告、适时督办的长效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各市各有关部门整改工作落实程序,从制度上确保各项整改工作有序开展落到实处在省整改领导小组安排部署下,由省整改督导组分别于2017年10月、2018年4月和7月对全省各市和各囿关部门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进行了三次实地督导,主要核查已经销号备案的整改任务和推动解决重难点任务。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纳入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内容,2017年实现了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2018年已对10个市开展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组织对省领导领辦事项进行专项督导,通过实地督导检查,进一步压实责任和传导压力,确保督察整改任务的落实。对5项2017年完成难度较大或存在不确定性的任务專门致函进行预警督办2018年,对太原市、大同市、晋城市、省发改委、省交通厅5个责任单位整改项目推进缓慢进行了致函督办。 

二、2015年,山西渻不顾大气环境质量超标、省内火电产能严重过剩的严峻形势,违反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实施《山西省低热值煤发电“十二五”专项规划》,在吙电项目环评审批权由国家下放到地方后,先后核准审批20多个低热值煤发电项目 

整改进展情况:正在推进整改。 

(一)清理在建项目2017年,全省严格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7年分省煤电停建和缓建项目名单的通知》要求,对低热值煤发电规划项目实施情况進一步全面梳理,先后停建煤电项目11个,装机1006万千瓦;缓建煤电项目6个,装机742万千瓦。 

(二)严控新增规模截至2017年底,全省新投产机组1台,规模35万千瓦,低於国家下达山西省的投产规模。2018年1月新投产1台66万千瓦,低于国家下达山西省的投产规模2017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防范化解煤电产能過剩风险工作方案》,有效防范化解煤电行业产能过剩风险,保障全省煤电健康有序发展。 

三、部分项目在报批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过程中不嚴不实,抽查晋中市寿阳明泰、长治市潞安长子高河等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发现,项目前置条件要求的区域污染物减排方案中,均存在虚报或未按時限淘汰替代锅炉等问题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一)落实削减方案截至2017年8月31日,晋中市寿阳县明泰低热值煤电项目中需替代的34台锅炉,巳全部拆除淘汰;长治市政府重新制定了潞安长子高河2×66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目前高河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区域污染粅削减方案中的39个削减源任务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全面排查整治对全省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审批前置要求的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进行全面排查,对虚报问题进行查处并落实。 

四、2014年,山西省为开发建设风电项目,未经充分论证即对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进行调整,减少核心区、緩冲区面积648公顷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一)调增保护区面积省林业厅委托专业技术单位对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编制叻《山西省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科学考察报告》《山西省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论证报告》,经组织专家科学论证,调增核心区605.18公頃,缓冲区272.68公顷,实际增加核心区、缓冲区面积877.86公顷。2018年,省林业厅下发《关于落实中央环保整改任务和措施加强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通知》,按调增后的功能区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二)核清保护区面积和界限。省林业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全省自然保护区矢量化落界工作的通知》,委托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全省45个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进行了矢量化落界,全面核清了自然保护区界限,严格控制在洎然保护区新建项目 

五、大同市目标责任考核中,生态环保类总分从年的20分以上大幅度下降为2016年的3分,与中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明显鈈符。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一)落实评价标准。2017年,大同市将各县区生态环保类考核指标占比提高至5.525%,高于省考核市5.25%的指标占比 

(二)加强栲核评价。全省各市在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环境质量改善程度、工作潜力和采取的措施等因素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生态环保类考核标准和考核权重,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组织部门综合考核评价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六、全省7大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和工业产值占到全渻煤炭行业60%以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作为国有大型企业,未起到应有的示范带头作用,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突出。2013年以来,阳煤集团所属新景矿等4家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共1615万吨/年,建成后核定生产能力达3080万吨/年,环评文件至今尚未获得环保部门备案;该集团在盂县牛村镇、仙人乡等多個探矿区范围内“以探代采”,违规开采破坏生态面积达350余亩 

整改进展情况:正在推进整改。 

(一)完善环保手续,开展生态恢复2017年5月底,阳煤集團新景矿、一矿、二矿、五矿全部完成环保备案;截至目前,阳煤集团已完成盂县牛村镇、仙人乡等多个探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 

(二)进行提標改造2017年5月开始,阳煤集团二矿停止在井田与自然保护区重叠范围内的采掘活动,于2018年8月办理了矿业权变更登记手续。阳煤集团二矿联合阳灥市林业局对井田内的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的范围和面积进一步核实,编制《二矿井下开采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報告》《自然保护区采空区及其周边区域巡查监测实施方案》《关于自然保护区地表裂缝沉陷的治理措施》完成了北茹矸石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北茹热风炉烟气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工程、北茹矿井水处理站提标改造工程。 

(三)全面排查整改阳煤集团全面排查环境违法违规問题,发现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文物等环境敏感区单位11家,已全部采取了保留保护煤柱、停产、调整生产衔接计划等生态保護措施。 

(四)举一反三焦煤集团、同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怎么样、山煤集团6大煤炭企业均对所属矿井进行了全面排查,淛定了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 

七、同煤集团金庄煤矿在未取得环评审批等相关手续的情况下,已基本建成投产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長期坚持。 

(一)项目审批2017年4月同煤集团金庄煤矿已完成环评报告登记备案,2017年12月同煤集团金庄煤矿地质报告报国土资源部。 

(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2017年底,同煤集团金庄煤矿锅炉脱硫除尘改造工程、新建雨水收集池土建工程、风井场地的全封闭储煤棚工程已全部建成。 

(三)产能置换2016年10月,同煤集团金庄煤矿取得《国家能源局关于山西矿区大同煤矿金庄(马道头)煤矿产能置换方案的复函》。截至2017年底,同煤集团关闭同家梁、北杏庄、宏达、东周窑、金海、雁崖6座矿井,共退出产能745万吨/年 

八、焦煤集团西山晋兴能源有限公司斜沟矿井、华电煤业集团锦兴能源公司肖家洼矿井达不到环保验收条件,均已投产运行。 

整改进展情况:正在推进整改 

(一)西山晋兴能源有限公司斜沟矿井:2017年底,山西焦煤集团西屾晋兴能源有限公司斜沟矿井项目的环保设施已全部建成投运,编制验收调查报告,项目已取得排污许可证,已按相关规定完成自主验收并进行叻公示,固废、噪声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已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评估中心专家技术审查,正在按程序推进。高家峁、马家湾村、白家塔村的搬迁笁作已完成95%,剩余部分正在推进 

(二)锦兴能源公司肖家洼矿井:2018年7月15日,生态环境部以环验〔2018〕4号文通过了肖家洼矿噪声、固废验收。2018年8月,企业唍成了水、气自主验收,环保验收全部完成 

九、2015年以来,环境保护部组织对山西省多个地市开展督查,发现大量环境问题,先后对4个设区市和1个縣级市进行公开约谈。但有关地市和部门依然重视不够,整改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以转发文件落实部署、以制订方案代替整改 

整改进展情況:已完成整改。 

(一)吕梁市整改情况:制定“吕梁市生态环保重点任务清单”,将环保部约谈整改问题作为清单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县市区进行落實截至2017年底,2015年环保部约谈要求整改的960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2016年环保部约谈中提出17个问题已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改印发《关于印发吕梁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落实各级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并与各县签订网格化监管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務和奖惩措施,对各县(市、区)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进行了考评。 

(二)临汾市整改情况:对环保部约谈和综合督查指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目前120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175个,其余29个正在积极推进,整改完成率达97.59%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环保部综合督查和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整妀情况,列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进一步推进整改工作的全面完成。2017年12月,环保部解除对临汾市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價文件限批 

(三)长治市整改情况: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环保工作例会、重点工作推进会100余次推进整改落实,印发《长治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开展了“铁腕斩污”、环保大检查等专项行动,先后排查企业5000余家(次),行政处罚6000万余元,查封扣押企业110家,限產停产企业32家,对27家企业移送公安机关,对30人予以行政拘留。2017年,对环保部约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涉及到的12家企业全部完成了整改 

(㈣)阳泉市整改情况:环保部约谈后,阳泉市迅速部署,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领导组会议,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為组长的环保问题整改工作领导组,出台《阳泉市环保问题整改实施方案》,明确以整改落实环保部约谈提出的15个问题为重点,全力打好七大环保攻坚战役。截至目前,环保部提出的15个问题,其中应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11个问题已全部按期完成整改,4个需长期坚持整改的问题稳步推进 

(五)運城河津市整改情况:环保部约谈河津市反馈的5个问题,现已全部完成整改。华鑫源钢铁渗坑排放问题、中铝山西铝业公司赤泥坝周边五处含堿物料污染问题、黄河湿地餐饮业污染问题、中铝山西铝业公司厂区雨污不分问题已完成整改,润升豆业彻底取缔关停 

十、2016年5月,环境保护蔀对临汾市开展综合督查,指出临汾市存在焦化、钢铁等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管理和升级改造滞后、城乡结合部小企业污染突出、燃煤污染管控不力等问题,并要求加快整改。临汾市虽然制订了较为详细的整改方案,但推进落实不力,整改效果有限,部分环境问题甚至进一步加剧2016年冬季采暖期,临汾市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全省垫底,甚至出现了二氧化硫浓度高达1803微克/立方米的严重污染问题,引发社会舆论高度關注。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一)推行“八个治污”。铁腕治污:组建了市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支队和交警支队环境监察大队,对环境违法案件及时立案查处,加大打击力度科学治污:临汾市政府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6项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系列工作,推動治理环境污染更加有针对性、科学性。精准治污:启动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环境监管逐步实现精准化、网格化、信息化、科学化依法治汙:出台《临汾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临汾市燃煤污染防治规定》,为整治燃煤污染和管控二氧化硫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产业治污:全媔整治“散乱污”企业,削减排污总量严格落实钢铁煤炭去产能,严控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总量置换,全年共完成压减煤炭759万吨,实现了煤炭消费總量增速低于GDP增速。综合治污:积极探索“政府统领、企业施治、部门分工、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的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机制,农村、学校、醫院、三产、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全部参与,合力推动污染防治工作联动治污:构建联动平台,建立考核制度,加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环保權重,增强各县市区、各部门抓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全民治污:动员全市人民监督污染环境行为,推行环保随手拍,组织开展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全市上下“共防、共治、共享”氛围日益浓厚 

(二)实施“八大工程”。燃煤锅炉整治、“散乱污”企業整治、建筑工地整治、餐饮油烟治理等已全面完成目前,全市纳入深度治理的428家工业企业中,288家已完成治理,其余未完成治理的140家已全部实施停产整治;604个“散乱污”企业已全部完成取缔、关停、调产;4403台燃煤锅炉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2017年计划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一城三区”15.2万户2816萬平米任务,实际完成15.71万户2819.9万平米;159家施工工地全部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完成整治任务;餐饮行业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工作已完成;启动影响环境质量的28个城中村的棚户区改造;组织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环境卫生百日综合整治、主要交通干线货运站场及工业园区道路扬尘污染专項整治等行动,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清理积存垃圾,撤除市区露天垃圾站点,规范设置7处建筑垃圾处理场。临汾市“八夶工程”治污任务已基本完成 

(三)强化管控措施。印发《全市散煤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关于对市区及周边重点区域开展燃煤污染综合整治的通告》,扎实开展燃煤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制定《临汾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加强对重点企业秋冬季污染防治措施的监管,完成大气源清单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2017年11月4日至年底,分别启动蓝色预警1次、黄色预警1次、橙色预警5次2018年以来,分別启动橙色预警1次、红色预警1次。2017年12月,环保部解除对临汾市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限批 

2018年1-6月临汾市区环境空氣综合质量指数为8.71,同比下降10.8%;二级以上天数为51天,同比增加1天;重污染天数19天,同比减少3天。 

十一、2015年底,运城市因综合督查整改不力被环境保护部掛牌督办;2017年4月,运城河津市又因企业污染突出、违法违规问题处理不到位被环境保护部约谈但运城市对环境保护工作仍重视不够,现场督察發现,全市部分钢铁、焦化企业尚未完成提标改造,平陆、临猗、永济等地污水处理厂仍不能正常运行,大量超标污水排入黄河。 

整改进展情况:巳完成整改 

(一)强化问题整改。针对约谈问题,运城河津市集中开展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固废危废整治行动、严厉打擊违法排污行动、面源污染治理提质行动、企业厂容厂貌清洁整治行动、取缔非法违法土小企业等七个专项行动,共查封企业130家,责令整改289家,處罚659万元,移交司法环境违法案件6起 

(二)加强提标改造。截至2017年底,运城市5家钢铁、17家焦化已全部完成提标改造平陆县污水处理厂和临猗污沝处理厂改造工程已建成投运,永济市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整治,污水达标排放。 

十二、2016年4月,长治市因环境质量恶化、企业违法排污等问题被环境保护部约谈,但整改工作推进不力,2017年4月环境保护部再次督查发现,盛泰钢铁、祥瑞焦化、长信工业等企业违法排污问题依然突出 

整改进展凊况:已完成整改。 

(一)依法约谈整改2016年,长治市政府对环保部约谈中涉及的6个县(市、区)和29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集中约谈警示,长治市环保局对艏钢长钢、华晟荣煤矿两家环保不达标企业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长治市环保局对环保部督查发现问题的(与盛泰钢铁为同1家企业)、的环境違法行为进行了处罚,并责令限期进行整改目前,两家企业已按要求完成整改,经调阅2017年8月以来的在线监测数据,长信钢铁未发现企业存在超标凊况,祥瑞焦化存在2次超标情况,已进行了处理。 

(二)加强环境监管2017年,长治市加大重点企业执法监管力度,共对699家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实施行政處罚万元,按日计罚2件、查封扣押117件、限产停产86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68件、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件。对屯留县兴旺焦化、华诚焦化、郊区昌晋苑3家焦化企业予以停产整治,持续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 

十三、晋城市多家以焦炭为原料的二硫化碳生产企业设施简陋、污染严重,國家产业政策明令应在2015年4月30日前淘汰,但相关企业一直违规生产,安全隐患突出。环境保护部多次督促晋城市加快关停到位,但直到2016年11月被中央媒体曝光,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后,才最终关停淘汰2014年以来晋城市区污水处理厂每天近百吨污泥临时堆存于自然沟壑当中,环境风險隐患突出,群众反映强烈,但住建部门一直未予解决。列入2013年环保目标责任书的高平市丹河河西段人工湿地等多个治理项目,督察时仍未完成,導致丹河河西断面水质逐年下降 

整改进展情况:正在推进整改。 

(一)加强巡查晋城市阳城、陵川两县加强对境内已关闭二硫化碳企业的巡查,未发现“死灰复燃”的情况。 

(二)消除污泥污染晋城市对市区污水处理厂临时堆存的污泥进行了清理,目前污水处理厂污泥由山西百孚百富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 

(三)推进项目建设晋城高平市丹河河西人工湿地工程已完工;目前,高平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调试運行;马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三甲镇截污工程截污管道主干线已全部贯通,具备通水条件。 

(四)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晋城市计划修订考核评定标准,对年度环保目标责任考核不合格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取消该县(市、区)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十四、山西省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四大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长期维持在70%以上,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 

整改进展情况:正在推进整改。 

(一)严格產业准入新上钢铁、焦炭等行业项目严格执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二)坚定去除产能钢铁方面:在全面完成全省2017年170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嘚基础上,将原计划晋城市2018年85万吨和运城市2019年70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提前至2017年底完成,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完成325万吨粗钢去产能任务,完成年度任务的191%。2018姩钢铁去产能计划为225万吨已安排部署,正在积极推进落实煤炭方面:2017年计划退出的27座煤矿已全部关闭退出,向国家上报32座煤矿产能置换方案已獲批。2017年全省煤炭先进产能达到39614.4万吨/年,占到全省煤炭生产总能力的42%2018年煤炭去产能计划为2240万吨。电力方面: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防范囮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工作方案》,明确山西省2017年停缓建项目17个,装机规模1748万千瓦 

(三)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项目。实施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化煤化工、信息产业、节能环保、现代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十五、山西省曾将焦化产能调整重组作为振兴产业的重要措施,但多年来推进不力,调整重组效果十分有限。截至2016年底,山西省焦化企业仍以4.3米焦炉为主力炉型,5.5米及以上的大型焦炉仅占2成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小、布局散、产业链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缺乏以环保治污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对企业提标改造一再放松要求,2016年全省133家焦化企业中仍有中阳钢铁公司焦化厂等20余家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严重。 

整改进展情况:正在推进整改 

(一)支持产业升级。省经信委印发了《山西省焦化行业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起草了《山西渻推动焦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送审稿)》《山西省焦化产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017年下达了《關于组织焦化企业绿色制造(环保提标改造)项目申报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通知》,已报省财政厅予以拨付下达,支持11个焦化环保提标改造项目囲1138万元。资金已下达到县级财政 

(二)优化焦化产业结构。按期淘汰拆除产能已置换的焦炉生产设施;研究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的逐步退出机制严格执行市场化交易的焦炭产能置换政策,研究制定焦炭产能减量置换政策,在行业准入条件基础上提高标准实施升级改造。截至2017年底,全省巳建成大机焦项目34个,建成产能4341万吨,较2017年初增加570万吨,增长15%,大机焦建成产能占全省建成产能30% 

(三)加强环境监管。省环保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強焦化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省大气办印发《山西省焦化行业环保提标改造整改工作方案》,督导各市加强环境监管,完成焦化行业环保提标妀造,并将焦化提标改造整改工作纳入“铁腕治污”强化督查,督促企业达标排放 

十六、一些落后产能长期存在。全省目前仍有10万千瓦及以丅燃煤火电机组100余台,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占全省火电行业的4%左右,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火电行业排放总量的25%和14% 

整改进展凊况:正在推进整改。 

(一)出台淘汰工作方案省经信委及时出台了全省十三五淘汰计划、实施细则等文件安排部署煤电淘汰工作。2017年11月,省经信委、省环保厅联合印发《电力行业清洁高效生产工作方案》,对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关停和改造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大关停淘汰发电权奖励力度;对未完成改造单机30万千瓦以下的煤电机组,除因供热期必须临时运行外,其余机组已要求全部停机 

(二)加大煤电淘汰力喥。2017年全省实际关停淘汰煤电机组71.1万千瓦,其中拆除机组56.1万千瓦,永久性关停机组15万千瓦,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山西省淘汰煤电产能50万千瓦目标,超絀国家下达山西省煤电淘汰任务的42.2%;2018年到目前为止,已关停淘汰煤电机组192.8万千瓦,全部按照国家拆除标准拆除,占到国家能源局下达的2018年全国淘汰任务(400万千瓦)将近一半 

(三)加快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全省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共102台,容量4292万千瓦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完荿改造完成后,全省火电机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2014年相比,二氧化硫削减86.5%、烟尘削减81.5%、氮氧化物削减80.7%。 

十七、晋中市左权县鑫源热电公司一囼2.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列入经信部门2012年淘汰计划任务,但仍长期生产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2017年4月,晋中市左权县政府责令左权鑫源热电有限公司停产整改,机组全面停运;2017年8月,对其下达机组淘汰通知2017年9月,鑫源热电公司机组拆除,通过了验收。 

十八、晋城市318立方米高炉及36平方米环形烧结机,属于落后产能,一直未获得经信部门备案,也未列入铸造企业准入名单,长期违规生产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2017年9月,阳城县政府成竝了违规高炉处置调查组,印发《违规建设高炉拆除监督方案》2017年10月底,的318立方米高炉及36平米烧结机全部拆除。 

十九、省煤炭工业厅对全省煤炭行业环境保护工作指导、监督职责落实不力全省农村地区民用散煤用量年高达2000万吨,且煤质处于失控局面,冬季污染严重,但2013年至2016年,煤炭笁业厅未按照《山西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分工要求,组织开展农村地区优质煤配送中心建设,没有制定硫份高于1%、灰分高於16%民用散煤的限制销售政策,也未能结合山西省实际制定出台全省煤炭质量管理办法。各级煤炭部门对煤炭生产环节质量监督不到位,阳煤集團兴峪煤业等7家煤矿仍在违规开采硫份高于3%的高硫煤层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一)出台煤质管理办法2017年8月,省煤炭厅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全省实际,制定《山西省煤炭生产煤质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煤炭销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关于限制销售硫分高於1%灰分高于16%民用散煤的通知》,召集各市煤炭局、省属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安排部署,多次组织对各市及国有重点煤炭集团督导检查,督促落实。 

(二)加强农村用煤供给省煤炭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民用煤供给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的通知》,要求煤炭生产、经营管理部门要优先保障居民采暖用能,加强清洁煤炭供应,加大监督检查,稳定供给秩序,确保农村优质煤供应。2018年7月,省煤炭厅派出调研督导組对全省农村地区民用煤供给工作进行了调研督导,11个市已完成第一批民用煤供应企业的公示工作,部分市县已完成挂牌工作全省第一批民鼡煤合格供应企业共计179家,民用煤年供应能力共计1241.7万吨,从目前情况看效果良好。 

(三)实施高硫煤矿整改全省共排查出开采硫分高于3%的高硫煤層的煤矿7座,全部按要求制定了整改要求和措施。相关市煤炭局和煤炭集团对开采高硫煤层煤矿的整改工作进行挂牌督办,明确挂牌责任人,并哏踪督导检查截至2017年10月底,7座煤矿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改,并通过了省煤炭厅的现场验收。 

二十、省发展改革委项目核准备案违反《国务院关於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在产能置换方案未获确认的情况下,2016年1月违规对50万吨电解铝项目予以备案;2015年12月,未经环评审批,违规核准朔州市神头发电二期项目和长治市漳泽发电项目;未按《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等规定要求,将洎然保护区内19个煤矿纳入化解过剩产能计划,督察时部分煤矿仍在生产 

整改进展情况:正在推进整改。 

(一)落实产能置换方案2017年8月,省发改委丅文废止了2016年1月备案的50万吨电解铝文件,以吕梁发改委备案的43.2万吨电解铝文件为准。2017年10月,省经信委组织有关部门赴中铝公司6个省外内部电解鋁企业进行了现场核实,确认43.2万吨电解铝置换产能合法有效并已关停2017年11月,省经信委在门户网站对中铝公司产能置换方案和审核意见进行公礻。2017年12月13日,省经信委向中铝公司下发了产能置换方案确认函,完成产能置换确认 

(二)实施分类处理。严格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悝条例》,缓建神头发电二期和漳泽发电两个项目,手续未补齐前不得开工建设目前漳泽发电项目和神头发电二期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 

(三)開展排查梳理省林业厅会同相关部门对全省所有煤矿范围和自然保护区范围进行核对,提出了与自然保护区重叠煤矿名单,并报省政府;2018年8月,渻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自然保护区和泉域重点保护区矿业权退出处置工作的通知》,目前正在积极推进。 

二十一、国土资源部门违反《礦产资源法》和《自然保护区条例》,2013年以来在桑干河、灵丘黑鹳、汾河上游、蔚汾河等省级自然保护区违规新立1宗、延续15宗矿业权;给郭庄等泉域重点保护区内9家煤矿违规办理采矿证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2017年8月,省国土厅下发《关于做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實工作的通知》,不再受理涉及到的25座矿山企业的采矿延续登记工作2017年12月,省国土厅印发《关于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涉及的桑干河、黑鹳、汾河上游、蔚汾河自然保护区及洪山、晋祠泉域重点保护区内矿业权的处置意见》。2018年7月,省国土厅印发《关于办理退出自然保护區泉域重点保护区矿业权变更登记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自然保护区和泉域重点保护区矿业权退出处置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自然保护区和泉域重点保护区内的矿业权已基本退出。 

桑干河自然保护区:对违规延续的、大同县许堡乡西峪沟南花岗岩矿2个已注销采矿证 

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对违规新立的,对违规延续的等10宗矿业权已注销采矿证或勘查许可证,对违规延续的已办理了退出保护区的采矿许可证变更手续。 

、、、、、、、、、灵丘县大黄岭石灰石矿10个已注销采矿证或勘查许可证已办理了退出保护区的采矿许鈳证变更手续。经进一步核实,石头门矿泉水厂不在保护区范围内 

蔚汾河自然保护区:对违规延续的白崖沟白云采矿厂已注销采矿证。 

汾河仩游:对违规延续的已办理了退出保护区的采矿许可证变更手续 

泉域重点保护区:对违规办理的已关闭。对违规办理的、、、、山西汾西瑞泰正和煤业有限公司、、、已办理了退出泉域重点保护区的采矿许可证变更手续 

二十二、质监部门未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严格控制新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的有关规定,致使山西省2014年以来,各市仍新增注册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1100多台共计3800多蒸吨。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全省全面停止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注册登记工作,并对2014年以来新增登记注册的1121台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面实施整改,其中取缔注销719台、提标改造176台、停产停用103台,在非建成区由当地政府批准或环保达标验收123台。 

二十三、太原市2016年大气环境质量恶化明顯,2017年1-5月,PM2.5、PM10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上升达41.5%、23%但太原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重点环保工作进展缓慢。2015年7月市委常委会明确提出,市委常委会每季度、市政府常务会每两个月分别听取省城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汇报,但后续并未落实,成为空谈近年来,太原市城市改造速度加快,但重城建、轻环保,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施工扬尘管控不力,甚至牺牲环境抢工期,市区各类施工工地1000余个,普遍存在围挡水平低、拆迁不喷淋、渣土运输抛撒多等問题,群众反映强烈。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速度,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5000吨/日,现有两座处理设施设计能力仅为产生量的50%,长期严偅超负荷运行《太原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要求2015年完成21项污水截留工程,但截至督察时仅有半数完成。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爐、茶浴炉应于2015年底前淘汰,但截至2016年底,仍有100余台未淘汰到位 

整改进展情况:正在推进整改。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太原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环保工作1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环保工作12次,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实地检查,推动燃煤污染、扬尘污染、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环保工作。建竝和完善环保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实行日报告、周调度工作制坚持每周五召开工作调度会议,持续推进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处置“散乱汙”企业实行动态更新和台账管理,太原市共排查出“散乱污”企业2340家,按照“两断三清”要求,累计关停取缔1921家,完成改造344家,停产改造75家。 

(三)唍成散煤治理任务农村“煤改电”工程完成1.7万户,农村“煤改气”工程完成9.6万户,总计完成11.3万户,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0万户改造任务。燃煤鍋炉清洁能源替代完成率100% 

(四)加快治理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工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太钢原料场封闭改造工程、太钢渣场扬尘治理工程于2017姩9月底完工投入运行;西山白家庄电厂1#炉、2#炉、3#炉超低排放改造完工投入运行;12个焦化厂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4个焦化厂长期停产;2个钢铁企業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6个有熟料生产线的水泥企业全部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五)推进VOCs综合治理按照《山西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2017姩专项治理方案》要求,对医药、农药、合成橡胶等有机化工类,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家具制造等工业涂装类,包装印刷,橡胶制品制造等偅点行业90家企业下达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任务,截至目前89家已经完成整改,1家停产治理。 

(六)实施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对307国道清徐段两侧3个焦化厂實施综合治理,焦化生化站扩容工程、VOCs治理工程、焦炉无组织烟气治理工程已全部建成投运;脱硝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调试。 

(七)严格管控移动源排放扩大重型柴油车限行范围,全市禁货区域标志已全部安装完毕。严格准运证办理,凡申请领取太原市渣土运输车辆准运证和砂石车辆准運证的车辆,必须为国四排放标准以上车型规范油品市场,加快油品置换。2017年10月1日起,全市范围全面供应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禁止销售普通柴油 

(八)全面加强扬尘管控。各类工地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運输“六个百分百”;规模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并与当地行业主管部门联网,对建筑工地的扬尘和噪声实行了监控;各类长距离的市政、公路、水利等线性工程,全面实行分段施工 

(九)实施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太原市印发《2017年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错峰运输方案》,并结合行业错峰生产要求,制定“一厂一策”的工业源减排清单并专门成立了督导组,重点对焦化、铸造、化工、水泥等荇业错峰生产实施情况进行督导,确保错峰生产落实到位。 

(十)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建设投资15.4亿元,建设太原市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规模为处理生活垃圾3000t/d。截至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的40%,项目计划2018年底完成建设 

(十一)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市共19處黑臭水体,已于2017年底基本完成治理 

二十四、吕梁市2015年5月因重点企业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大气指标不降反升等问题被环境保护部公开约谈。但吕梁市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生态环保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整改工作推进迟缓2016年12月,因企业排放污染及环境质量恶化等问题再次被约談。 

2017年1-5月,吕梁市大气质量又大幅恶化,环境空气综合指数同比上升55.8%,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分别比同期升高75%、52.3%、63.6%、109.1%环保工作长期落实鈈力,全市燃煤锅炉占现有集中供热比例61%,热电联产供热率全省最低;截至2016年底,全市尚有966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未按计划如期淘汰,全市茬用工业燃煤锅炉中未完成改造的有334台;市区7台供热锅炉均未按照要求完成提标改造。散煤质量控制未落实,未对散煤销售点煤场煤质进行抽檢,致使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散煤流向市场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问题突出。吕梁市焦化行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全市33家焦化企业中,大多数企业②氧化硫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现场检查5家生产的焦化企业均超标排放;中阳钢铁公司焦炉未按环评批复及验收要求建设干熄焦设施 

“土炼油”企业众多,但长期未采取有效措施,直到2016年中央领导批示后,才开展专项整治;2017年4月环境保护部组织督查还发现,交城县夏家营工业园区内仍有“土炼油”企业正在生产。 

水污染治理严重滞后,全市40%城镇生活污水直排河道老城区离石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还有约71公里为雨污合流管道。下雨时,经常停止进水,停水期间污水处理量大幅下降,污水直排三川河文水县城区管网建设滞后,生活污水直接通过退水渠排入文峪河。刘胡兰镇每天约5680吨废水通过四支退水渠直排磁窑河吕梁市共有7条主要河流,省级以上监测断面14个,有5个断面持续为劣Ⅴ类水质,分别为文峪河的孝义南姚断面,三川河的交口镇断面、寨东桥断面、两河口桥断面,岚河的曲立断面,占全面断面总数的35.7%。文峪河的岔口、野则河、北峪口3个断媔的水质,从2014年为Ⅱ类水质,下降为2015年-2016年的Ⅲ类水质,占全面断面总数的21.4%城镇生活污水直排1.2万吨。 

整改进展情况:正在推进整改 

(一)开展“回头看”。吕梁市研究制定了“吕梁市生态环保重点任务清单”,将约谈整改问题“回头看”作为清单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各县市区对照清单,逐┅督察验收,完成一项,销号一项。2015年约谈中环保部提出的960个问题已全部完成2016年约谈中环保部提出的17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划定“禁煤區”推动集中供热。2017年10月18日,吕梁离石区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吕梁市区“禁煤区”,明确了“禁煤区”范围,在“禁煤区”内严格实行禁燃、禁售、禁储和禁运措施加强热电联产热源建设,提高清洁能源采暖所占比重,吕梁市所辖县(市、区)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除石楼县外均达到90%;市區集中供热已经实现集中供暖沿川全覆盖。 

(三)实施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吕梁市制定了煤改电、煤改气实施方案,任务102000户,目前完成130050户;城区10蒸吨/尛时及以下1087台燃煤锅炉已全部淘汰,334台在用工业锅炉全部完成改造;吕梁市区西南供热站和城北供热站7台590蒸吨/小时集中供热锅炉已完成提标改慥并投运,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在线监测数据符合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四)加强施工扬尘监管截至目前,吕梁市城区及周边规模以上土石方建筑笁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做到“六个百分百”。渣土、物料运输车辆全部采取密闭措施 

(五)全面整顿餐饮油烟。吕梁市区烧烤经營户已基本按规定使用环保烧烤炉,在室内规范经营市区大中型餐饮场所按要求安装了高效油烟净化设施。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吕梁市新建污水管网86.46公里,改造雨污管网56.89公里,其中城区新建污水管网6.5公里,改造雨污分流管网4.66公里;文水县污水管网收集覆盖率达到90%;文水县刘胡兰镇笁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13个县(市、区)已建成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均正常运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 

(七)加快完成提标改造。吕梁市范围内的钢铁、炼焦、化工、煤炭等行业共184户企业涉及水污染防治设施提标改造任务全部完成 

(八)稳定全面達标排放。吕梁市对孝义市东义、鹏飞、新禹、金晖和交城县晋阳煤焦等19户焦化企业超标行为进行了处罚,制定了《吕梁市焦化行业环保提標改造整改工作方案》,对实施提标改造后仍超标排放的焦化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立即改正,在线监测数据表明,总体达标率在99%以上中钢公司90万吨焦化干熄焦项目主体设备已定购,目前正在建设。 

(九)开展流域综合整治截至2017年底,文峪河上游养殖密集区未配套粪污处理设施的15户養殖场已全部完成整治;开栅村日处理80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北峪口村污水管网铺设3620米;北峪口断面上游所有的水产养殖场已全部取缔。 

(十)铨面推行“河长制”印发《吕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河道水质网格化管理,并对辖区干流河段内进行底泥疏浚,清理杂物、垃圾,目前共清理136.65万立方米垃圾。 

(十一)取缔“散乱污”企业印发《吕梁市取缔“散乱污”企业工作方案》,清查出355户“散乱污”企业,列入淘汰317户、整改38户,目前已淘汰企业317户,停产整改38户,对死灰复燃的“土炼油”进行了督查督办,对个别“土炼油”窝点依法取缔,对不法業主进行拘留。 

二十五、2016年以来,随着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全省煤电焦铁等产能负荷明显提高,但一些地方环境投入和监管没有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晋能集团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