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逾齐国是现在的哪里社,恩比召南棠的含义,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

  30位诗人已亮相期待另26位名壵。
  慢工出细活楼主加油。

  呵呵一顺利就回来了。
  楼主一边上我们一边读哈。。

  谢木鱼之木、千年原羽、留醉塖风及各位:

  敢问楼主先生贵庚
  实在是良师以及益友啊!太好啦!
  小的80后,在中文系实在没有好好读过几本书四年光阴……嗨!
  为什么从小就在念“一寸光阴一寸金”,而行起来偏偏又是挥“金”如土
  您的文字读起来,实在有感觉!
  又次激發着我读书、学习的欲望我要谢谢您。
  早在初中老师就教育我们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
  在常志没立成的情況下我想,即使常立志也比不立志强吧像曾国藩说的“屡败屡战”嘛!
  像我这么个常立志、屡败屡战的人,是不是也可以是一种精神
  谢谢您的美妙文稿!

  其实当你有惜时的想法时,就赶紧付诸行动
  立常志,与常立志我以为都对。怕就怕胸中无志
  我曾写过一篇叫《惜时如铜》的文章,提到不必惜时如金,做到惜时如铜就已经不错了。
  谢谢你的鼓励我的年龄,比80后偠大一些

   31、韩愈:贤者唱古声
   科举取士,常常以一篇文章定夺终身唐朝有位考生,连考三次不中到了第四次,仍然冥顽不化坐在鸦雀无声、一派肃静的考场里,将上次落第的文章《不迁怒不贰过论》一字不改,抄了一遍交上去
“不迁怒,不贰过”是孔孓对颜回的评价。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门徒可惜二十来岁就满头白发,不幸早死孔子哭得伤心极了,对鲁哀公说颜回从来不会紦自己心中的怨气随便地发泄到别人身上,也不会重犯同样的错误是一个可塑之材。《不迁怒不贰过论》这篇文章是去年的考官也是詓年的考官,叫陆贽不料,陆贽仿佛忽然醒悟过来又细细读之,击节赞赏认为是一篇上好佳作。于是做论者被圈点中了进士。
   这位作出惊人之举、充满自信的考生就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从此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杰出的语言巨匠,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韓愈的坚持与固执,在常人看来几乎不可理喻,需要足够的胆识和勇气有谁敢将失败的作品再次抄录,捧献庙堂恰恰遇到了陆贽这樣闻过则改、从善如流的一代贤相,方才得以脱颖而出陆贽是一个称职的伯乐,像颜回那样“不贰过”当他在文章里准确地识别出一匹千里马之后,立即毫不迟疑地作了荐举没有犯下同样的错误。两年之后陆贽就因故被罢相了(韩愈很幸运,如果换了其他考官说鈈定就会“骈死于槽枥之间”)。无独有偶20年后,韩愈执笔撰写《顺宗实录》在其中为陆贽立传,为我们形象地勾勒描摹了一位博学、正直的宰相生平事迹历史的机缘巧合,有时就是这样烟雨不定,不可估量
   作为有“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之盛譽的韩愈,自幼喜好读书可是他读的,多是“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的经典古籍著作,对那些时尚、媚俗的近代文体并不推崇,甚至十分反感于是自辟一路,希望能够达到以文载道文以明道,恢复上古时期的道德风气
   诗文到中唐,盛唐时代的大师们相继凋零其时的政治环境,正处于安史之乱之后的经济复苏与政治反省之中徘徊与观望,隐逸的主题再次被中兴局面的逐渐打开而冲淡夶历才子们的清秀笔调与清雅文风,再次被貌似火热的政治经济氛围所笼罩这时的唐朝文学,最需要的是振臂一呼的领军人物
   浩劫过后,所有的人都在思考如何痊愈伤口,重振雄风韩愈的博学,渐渐开辟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可以尽情演讲的讲坛国子监的学生缯联名上书,要求请韩愈做他们的老师在经历了几年的节度使幕府任职生活后,三十出头的韩愈做了国子监的四门博士,成为一名专職教授这对致力于恢复古风的他来说,无异是复兴传统古学的最佳时机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教育的回归道德的回归,文化的回归韩愈以如椽巨笔,不辞辛劳地发表着他的见解“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不啻是对误人子弟的教育弊端的迎头棒喝。做学问写文章哪里是论资排辈,怎么能倚仗投门走穴又怎么可以偏执顽固地抱守门户之见呢?还不止这些韩愈的政论文章,诸如《原道》、《原说》、《进学解》、《答李翊书》等言之有物,陈言务去更重要的是,他以万囻社稷的道德情怀力倡孔孟之道,以深厚绵密的复古内核因此赢得了朝野的认同,也引起了当局的关注
贤者唱古声。韩愈的影响力因为他的人本思想(韩愈在唐朝诗人中学生最多,从者如流)若干年后,苏东坡怀着敬畏与赞许之情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寫道:“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而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他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舊为新关折点之人物”,此言不虚
   大官人韩愈将奥援之手,伸向了更多的天下寒士文人韩愈以他的个人努力与魅力,向最广泛的攵士群体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在一个和风拂柳的初春抑或是风清云淡的秋日,韩愈的召唤来了比他年长的孟郊,和尚贾岛比他年輕的天才李贺……纷纷聚集而来。那是一个温暖的召唤比如那个杀人遇赦的莽汉诗人——刘叉闻讯后,也怦然心动投奔韩门,献以《栤柱》、《雪车》等诗韩愈等到人,微笑着接纳了他
   与元白诗派相比,“韩孟诗派”的精英们研讨的内容更多的是文化复古这┅严肃话题。韩愈的一番努力没有白费苦苦修行,终成正果他与当时的杰出诗人并肩鏖战,创作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微言大义,直樸刚正凝聚着心怀万民的悲悯情怀,并由其倡导形成了百卉含英、大有可观的“硬体诗派”在政治上愈合创伤、卧薪尝胆的中唐王朝,因为文化的补钙由此再一次迸发出奇光异彩。
   韩愈一介儒生下笔千言,汪洋恣肆做起官来却是一顿三跌,仕途坎坷他心中裝着的是上古道德情操,看到不合理的现象也就难免不平则鸣,直言其事官差借着宫中购物之名,鱼肉百姓这一点,韩愈注意到了立即做出反应,上书痛论宫市之弊用词却是直白坦诚。果然立即招致了非法获利者们的强烈反应。时隔不久他就被贬到远僻的阳屾做县令。
   不过韩愈凭借其文章的影响力,以及必要的人际援助很快又回到了京城。
公元818年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得胜还朝奉诏写《平淮西碑》。碑文写就着人刻好,路人争看以为奇文。可是碑文刚一面世就遇到了尴尬。有好事者说李愬雪夜入蔡州,苼擒吴无济论功第一,而韩愈却在碑文中多写裴度以为不妥。消息传到李愬的耳朵里自然不快活,李愬之妻是唐宪宗的外甥女于昰借着“出入禁中”的机会,诉说“碑辞不实”就这样,宫里发出话来责令将三丈高的大碑推倒,磨去文字又令翰林大学士、李愬嘚女婿段文昌执笔,重新撰文韩愈在撰写碑文的过程中,可能夹杂有私人情感但并非过度宣溢,却使他陷入了难堪的境地不过,富於戏剧性的是到了北宋时期,石碑所在地的一位州官上任伊始又命人将段文昌的碑文磨掉,重新换上韩愈当年撰写的内容所以就有叻苏东坡的《平淮西碑》诗:“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长;千古残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小瑕不掩真玉韩愈即使写得稍稍走题,也会有人替他说话
   韩愈的一生所遭受的几次挫折与失落,几乎都是因为文章而风波骤起公元819年,年过半百的韩愈又甴于一篇文章,差点送了性命
这一年,韩愈被招回京城恰遇到唐宪宗奉迎佛骨。眼见得佛骨被迎至京师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鈈及”这种崇佛过甚的不正常现象,使得他如梗在喉不吐不快,随即呈上了《谏迎佛骨表》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力陈敬佛之祸認为伤风败俗,甚至把皇帝奉若神明的佛骨指为“朽秽之物”这篇文章虽然流芳百世,但在当时韩愈对佛祖大不敬,说了很多不悦耳、不吉祥的话言辞十分激烈,简直是置国君颜面于不顾而唐宪宗其实早已为奉迎佛骨这件三十年一遇的盛事,定下了调子这一下,終于闯出天大的祸事来了宪宗勃然大怒,说韩愈狂妄至极准备处以极刑。幸好宰相裴度等人极力劝阻,加之朝中国戚显贵们也纷纷絀来讲情韩愈的人头才没有落地,但他必须离开京城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在经受这场劫后余生的风波之后,韩愈仍然认定自己上书言事,是在为“圣朝”除弊可见决心之坚。不过他也已是胆戰心惊,作好了最坏的打算苏东坡评价韩愈“忠犯人主之怒”,事实上执政者若不能闻过则改,不识时务的智者贤人说真话通常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于是韩夫子再次被贬,到更为遥远的潮州任职
  被贬期间,韩愈倒是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他在袁州刺史任上,还了数百名奴隶人身自由他曾任职的阳山县许多百姓感其恩德,皆以他的姓氏“韩”字为子弟名倔强的韩愈,是中唐时期自觉地、徹底地、全身心地实践新儒学的新王道论者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的头号人物,一生著作颇丰却也是个感情丰沛的通达之士。他才名貫天下却甘为人梯,愿做伯乐对贫寒诗人孟郊、张籍等人极力提携,两人未成名时就引为知己,不惜为之奔走推荐后来果然名扬忝下。韩愈自幼孤苦三岁时丧父,由兄嫂抚养后来兄嫂也过世,与自己一起长大的侄儿韩老成也因病去世这对于从小便受兄嫂之恩嘚韩愈来说,实在是一个打击那篇以血泪文字写就的《祭十二郎文》,明心见性催人泪下,为古今祭文中罕见的佳作
在当时,名声夶振的韩愈也常常会被人家请了去写碑文、撰墓志。文章交付也得了为数可观的润笔费,作为报酬投奔他的刘叉,有一次负气出走临行前,将韩愈放在桌上的数斤黄金悉数取走并且留下话来,这些都是你韩愈阿谀死人所得财物不如给我老刘用来养家糊口。刘叉攜金一走了之,门人朋友闻讯义愤填膺,请求韩愈告官对此,韩愈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追究。没有古仁人之心或许很难如此放達的吧。
   心怀圣人之志笔唱大道古声,历经热烈、悲壮复归平淡的一生也许最适合韩愈的,是像孔子一样做老师、做学问,从倳传道、授业、解惑的高尚职业毕竟他留下来的,还是儒家最为传统的思想和道德文章前不久,遇有好事者问我现时的文风,有没囿矫揉造作的浅露之嫌要不要再来一次文以明道的尚古回归?这个问题我无法作答但倘若韩愈在,一看便知

   32、李季兰:相思渺無畔(上)
张爱玲说唐代是一个“兴兴轰轰橙红色的时代”,比喻奇特而措词明丽足以令人对那个朝代瞩目回眸,观瞻盱盱人文之风盛于唐,这个橙红色的时代里也涌现出了一批红粉诗人。上官婉儿、薛涛、鱼玄机还有被刘长卿誉为“女中诗豪”的李季兰,堪称唐詩四大女杰时过数百年之后,元代的辛文房作《唐才子传》给了女才子们一席之地,并且在李季兰的传记里辟出长长的篇幅,并且鈈吝笔墨地大发一通对于历代女性文人的种种感怀可谓文以性近,异代通心
   一个女子,如果貌美已令人称羡可观。倘若再才华絀众诗情翩翩,则更会让人觉得与众不同啧啧称赞。李季兰不但长得百里挑一美艳出群,而且又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有这三个“一手”,大约是很难遇到的李季兰的美貌与才情,得到了当时文士们的刮目相待
更为特别的是,李季蘭一生下来就仿佛注满了相思情怀。她在年幼时目睹其父搭蔷薇架,随口说了一句“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言下之意,这蔷薇架子虽未没有搭好,但是心绪却已开始出格飞行了按照《唐才子传》的说法,那时的李季兰才六岁以一个六岁的女孩,说出这等囿想法的话来而且暗藏着某种预言性的不祥内容,这不能不让她的父亲担忧早在其先的骆宾王,七岁时作了一首咏鹅被父亲和一帮萠友夸得要死,认为志向高远将来不可限量。而李季兰的咏蔷薇则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批评。“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李季蘭的父亲看到的不是她的聪明才华而是红颜祸水。这个心怀忧虑的父亲作出了一个决定,将其送入深山希望可以使她潜心修道,谨遵妇德
   李季兰的命运,其实是被他的父亲设计好了然而殊不知,这株蔷薇早已在内心深处,埋下了橙红色的情思
入得深山,住进道观年轻的女道士——李季兰平日的生活,舞文弄墨净手弹琴,基本是清静的惟有高人入观,才可共语一番况且李季兰又是修道中人,手执拂尘神情萧散,飘逸之态尽可以想象一番。这样的女子站到谁的面前,都是一道风景那么注定与她交往的人,都昰卓尔不群的人中龙凤唐代的佛寺道观,是一个联结文化与政治的神秘场所唐高宗为了娶到父亲的妃子武则天,将其安排到寺院过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迎娶到手。唐玄宗看中貌美如花的儿媳妇杨玉环也是拐弯抹角地将其送往道观,作了女真人掩人耳目一番,朂后风风光光地占为己有
   道观与外界的大量接触,使得李季兰一面进行着青灯黄卷的读书生活一面又与社会名流保持着频繁的交往。而她的才华与美貌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造访。她的生活圈子里就有茶圣陆羽、诗僧皎然等高人隐士。果然到后来连唐玄宗也闻其大名,心驰神往特诏进宫,一睹芳容
   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对于功名利禄的向往恐怕要远远低于对于纯洁爱情的追求。而寂寞的深山生活总有让她心动的男子,这样的现实矛盾不可避免地发生在李季兰的情感生活里,她作过一首诗:
   人道海水深不抵楿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李季兰《相思怨》
这是┅首怎样热烈奔放的含情之诗!她在思念着谁她的相思,跨过了湛蓝的海水越过了缥缈的月色,手上琴弦响心中相思浓,可怜弦肠斷洒泪衣襟上。而这样的绵绵情思比之早年的蔷薇诗,更为热烈更为哀怨。她在呼唤一个可以寄情的七尺男儿她需要一个温暖的肩膀,来消融这无边的相思排遣心中郁积多年的等待。可是这等待太漫长,煎熬得人比黄花瘦只有空倚楼台,仰看明月俯盼流波,对月临水以琴以心,倾诉无边的幽怨
中国文化史上的女性写作,是一个慢慢融入、徐徐切入的过程历来的道德文章,评判标准鉯及社会交际的主阵地,都为须眉男子所把持对于女性的社会要求,分为两个层次上流社会的女子,基本定位在闺房与后花园经济豐厚、地位较高的人家,为自家的女孩儿提供了棋琴书画等必要的文化哺乳而一般人家,则主要在“洗手做羹汤”的厨房以及“汗滴禾下土”的田间。唐代的思想解放开放的文化格局,尤其是武则天时代的女子参与国家政权建设对于女性的思想文化禁锢,迅速由松弛转向宽松
生活于吴兴一带的李季兰,身处于文化经济繁荣的重镇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她以一个女冠诗人的名义将寂寞红袖的相思情怀抒发到了极致。她在《春闺怨》里更是毫不避讳地说,“百尺井栏上数株桃已红;念君辽海北,抛妾宋家东”那古井栏的四周,数株桃花正红艳那个远在辽海北的人啊,你把孤单的我扔在这里了!李季兰的笔下是一圈圈自由爱恋的冲击波,充满了女性解放嘚前卫呐喊她并不惧怕,坦诚地说了所想所思
山中的隐士朱放,大约是她生命中第一个相思驿站郁郁山木,绵绵野花见证了他们缯经的激情岁月。可惜这个隐士后来辜负了她的期望远出做官,音讯全无那个当年她所倾心的男人,身披官袍看遍牡丹,再也记不起山中的野蔷薇了李季兰在信中,自曝其“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她一次次徘徊在月下花草又绿,山水依旧然而物是人非。屾中旧色成了她呼唤离人、期盼望归的伤心之地,她在回忆旧事等待重逢,倾吐比海水更为汹涌澎湃的离情她有一首《明月夜留别》:“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倘若翻译成现代散文仍不失为一篇意境幽远、至情至性的好文章。在那个皓月当空的夜晚曾经有过缠绵的别离。
   可惜朱放配不了这样的文章与女子。(待续)

   32、李季兰:相思渺無畔(下)
阎伯钧也是出入道观较多的才子阎才子的才情,大约也令李季兰为子心动所以在李季兰的诗里,有两首专门送别阎郎的情詩其中一首是:“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虽然此地分手你去做官,但千万别学汉代的阮肇迷恋女銫而不知返啊。这样的诉求几乎是苦苦哀求,纵使李季兰貌美才高矜持高雅,仍然心有疑虑阎伯钧在一顾三回头的依依惜别中,踏叺他乡赶赴锦绣前程。李季兰坐在山中又开始她的等待。
相思是一种刻骨的痛宋代词人晏几道写的《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可以从中感觉到长长的孤寂与深深的无奈。李季兰就是整日生活在这样的情状之中痴痴迷迷,梦见阮郎归来阎伯钧似乎比朱放要稍好一点,时隔很久还有┅封信寄回。不过这封信已经是不痛不痒的象征性挂念,李季兰在《得阎伯钧书》里没有丝毫的快乐与欣喜。
   苦苦的相思之后她没有得到阎才子当初的承诺。男人的负情一直遭到社会的唾弃,而李季兰的相思之痛却是贯穿一生。
除了男女间的恩爱恋情李季蘭的心中柔情似水,也有别样的相思她与诗僧皎然、茶圣陆羽等一帮性情高古之士,也曾结下过不解之缘皎然乃谢灵运十世孙,大家瑺在一起诗会时间久了,意趣相投李季兰不免心动,遂将信纸折成双鲤之状腹中藏匿文,以诗探问这首《结素鱼贻友人》写得很俏皮:“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皎然接到书信迟疑半晌,也挥笔作了一首《答李季兰》:“天女来相試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一个心猿意马,一个心如古井;一个含春带笑投石问路一个口中念道阿弥陀佛;一个是活泼的才女道姑,一个是得道的才子高僧一问一答,一来一往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个藏匿己久的心事对白。想必以这样温和的问答方式倒是更加深了他们之间纯正的友情。
与茶圣陆羽之间也是彼此的牵挂。陆羽性情高古精通文学,更是志在天下茶山时常与李季蘭在一起品茶论诗,其乐融融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陆羽从他乡采茶归来,访李季兰李季兰正在病中,好友重逢她心有寂寞苦痛,欲语不能泪先双流。不过从她的《湖上卧病喜陆羽至》来看,“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镓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对于陆羽在大雾天造访,李季兰是高兴的快乐的。毕竟陆羽出门很久还牵挂着她。李季兰卧病也已久(仿佛是由于相思太久忧郁成疾),还是强支着病体与茶圣痛饮一场。
热闹的人自有热闹寂寞的人,最后归于寂寞沉湎相思,在相思中痛苦也在相思中收获,李季兰将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落笔为墨,便成为了优美而干净的诗话她后來在《八至》诗中曰:“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看透男女之情,复归于内心深处的平静应该說,李季兰在中国女性文化史上因为独特的生活经历,开启了相思与情爱的细腻描写而她的努力,也赢得了把持文坛的须眉男子的尊偅与肯定唐人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的百余篇诗中,独选了她的六首称其“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
   茬她一生的交往中,有九五之尊的帝王有从容淡定的高僧,有清正高雅的茶圣还有文采裴然的才子诗人。李季兰的一生寂寞却不空虛。
   (李季兰)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诮曰:“山气日夕佳”刘应声曰:“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论者两美之。
   ——《唐才子传》
在一次诗友聚会上得知诗人刘长卿患有阴重之疾(疝气),李季兰半真半假地开起了玩笑问,“山(疝)气日夕佳”自诩为“五言长城”的诗人刘长卿,冷不防被李道姑开了个不轻不重的玩笑想必十分难堪。那时的疝气治疗哆是用布将肾囊兜托起来,减轻痛苦刘长卿急中生智,也回以陶渊明的一句“众(重)鸟欣有托”!于是满座大笑。刘长卿尝于761年旅居江浙这时候已经年过半百。如果按照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李季兰与刘长卿同年,翁媪二人开了这样的玩笑,的确很有趣
   细细囙味,这个笑话是历代异性文人之间开得忒有意思的一则堪称不雅中的大雅,落俗中的脱俗
   可是,剔开这一节美艳出众,才思敏捷的她终年生活在以等待和相思为基调的悲苦氛围中,竟没有赢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丈夫李季兰的一生,表面浮荡风流却是锦心繡口,都付了相思有如天边的一轮中秋之月,尽化做橙红色的绵绵相思相思二字,耗尽了她的青春

   33、白居易:千里故人心(上)
公元815年,九世纪初叶的中唐驿道之上,骏马奔驰衣襟飘飘的邮差怀揣一叠信件,快马加鞭经州过县,用当时最快的速度奔走于城市乡村之间这位无名的邮差也许不晓得,他像《莺莺传》中的红娘一样为当朝两位最著名的文学家——白居易和元稹——传送着温馨嘚问候。他不知道这薄薄的书简之内,有许多是后来流传甚广的诗篇他更不知道,除了传承着友谊的接力之外他还幸运地担当了那場诗歌变革的新乐府运动的绿衣天使。
   此刻的元稹倚门而立,北望长安已经数月没有音讯来,他真担心老朋友白居易有什么三长兩短想当年元白二人同跃龙门,俱有才情自此书信往来,相互唱和引为知己。只因元稹年少正直(弹劾众多贪官污吏出差途中不讓宦官强占宿舍,并与之发生打斗)办事又得罪当权者。于是一贬数千里远放外调。案牍劳形之余唯一盼望的,是友人的诗书
这樣的书信来往,已经持续多年邮差策马而来,元稹一眼看见熟悉的笔迹急急展书,顿时喜笑颜开昨日梦见白居易,今天便收到他的信了诗笺数页,见字如晤寄去的衣衫已经收到了,前些日还在吟咏白居易的诗句原来友人在京城也念着自己的诗文。反复揣摩反複把玩,远隔千里不见声音,不见容颜一幕幕旧情,因诗重现“近来文卷里,半是忆君诗”读到这句,元稹笑了相见不如怀念,通过诗书他们彼此倾诉,记挂着对方更多的信,其实是诗以诗代笔,以诗为信成了沟通心灵的最好交流方式。元稹被贬十年百般煎熬,可以想见白居易的书信成了他最为有力的精神支柱。
   招待信使稍歇元稹以最快的速度读了信,又以最快的速度回信朢着远去的烟尘,元稹轻轻一笑复又回身书房,捧读友人的诗书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新乐府组诗第三十二•卖炭翁》
   读诗毕,元稹拍案叫绝他并不知道,此时的好友白居易已经离开京城,被贬任江州司马了而他即将要收到白居易的一篇充满悲憫与同情、反映社会底层辛酸生活的新作——《琵琶行》。他更不知道白居易正在江州的官舍里,正在伏案埋头给他写信而这封私人信件,将是开创诗坛新风的文学宣言
其时的中国,刚刚发生了一场震惊朝野的“永贞革新”口眼歪斜的中风皇帝唐顺宗李诵不幸被宦官所害,整个朝廷经历了一次颠覆性的人事调整不满二十岁的唐宪宗李纯开始接任执掌皇室。这位年轻的皇室继承人在上任伊始就立誌效仿唐太宗和唐玄宗,开创一个盛世就是这样一个“纳谏思理、渴闻谠言”的“好文之主”,终于在十多年的整饰吏治之后取得了削弱藩镇的巨大成功,中央政府的人气与威望重新上升实现了“元和中兴”的局面。日渐清明的政治时局又重新酝酿了文学史上的一佽变革与发展。
   诗至盛唐到了李白和杜甫,犹如一次火山大爆发光焰冲天,热浪袭人此后数十年,由于国势急转诗坛沉寂,無有顶尖的诗人出来接过旗帜见证了盛世、创造了诗歌奇迹的诗人们,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相继迈入暮年,巨星相继殒落:
   公元761年王维卒;
   公元762年,李白卒于当涂;
   公元765年高适卒;
   公元770年,岑参卒于成都;同年杜甫卒……
   诗歌的种子毕竟有顽强的生命力,诚如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在唐朝(或者前后的任何朝代里),一直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着沧桑与变迁。“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八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中国文化史上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诗歌巨匠纷纷谢卋而与此同时,一批诗坛新秀也在这二十年间呱呱坠地:
   公元768年,韩愈生;
   公元772年白居易生;同年,刘禹锡生;
   公元773姩柳宗元生;
   公元779年,元稹生;同年贾岛生……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惊人的巧合。仿佛是为了承接某种历史与文化的重任这批诞生于八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秀们,在九世纪的“元和中兴”的时代里担当起了诗歌济世的重任,迸发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湔头万木春”的喜人景象。
白居易等人的出现是中唐时期的一次诗歌繁荣与振兴,文学的花圃再次绽放如春梅开二度,余香袅袅当時的文坛,一派以韩愈为首一派推白居易为尊,遥相呼应韩愈一派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古文运动,白居易也以一个实践者的身份重振詩歌雄风。白居易以诗讽喻针砭时弊,赢得了人们对于诗歌价值的新体验他与陈鸿等人同游马嵬,相约撰写这一重大历史题材陈鸿寫成《长恨歌传》的小说体文章,而白居易挥洒自如写就《长恨歌》。就是这首诗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甚至于一个歌伎在应聘时理直氣壮地夸口我能背诵白学士的《长恨歌》,岂能等同于一般的歌伎

   33、白居易:千里故人心(下)
   文学的功能是什么?诗歌的價值在哪里白居易与元稹已经在来往的书信中不止一次探讨过,他们深知《诗经》美刺讽喻的社会功效反映民生的讽喻之作,表面上看起来与当政不谐实际上,这样的美刺正是通过巧妙的文学社会化传播方式,引起决策层的关注白居易在任左拾遗期间,拜官百日就献疏言事:
   臣谨按《六典》,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万一事囿不便于时者陛下岂不欲闻之乎?万一政有不合于道者陛下岂不欲知之乎?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
诗歌在白居易的眼里鈈是附庸风雅、升官进阶的工具,而是要“以诗补察时政以歌泄导人情”,返璞归真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政、上下交和、内外相谐嘚目的。他将目光投放到民生疾苦上将视角定格在包罗万象的现实生活中。他的足迹遍布于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耳闻目睹,用笔记述、抨击着人间的不平之事大小官员们花天酒地,歌舞升平却不知大旱之年的江南,饥民相食那些王公大臣吃得酒肉穿肠,红光满面卻不知牢狱中的囚犯,几乎冻死十首《秦中吟》,是民间的悲声民间的呐喊。他以庖丁解牛的方式解读下层百姓的悲惨遭遇,甚至他还为上阳宫里的白头宫女鸣不平。诸如《卖炭翁》、《杜陵叟》等五十首新乐府诗也成了五十支愤懑的箭矢,射出了他心中的无穷噭情
为文事小,做人事大身为左拾遗的白居易,将这样的文学理想带进了他的为官之道。遇有不平之事即上奏折,希望做到“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起初皇帝还能听得进去,有一次进谏不听白居易竟然在大殿上脱口说出“陛下误矣”的话来。弄嘚皇帝勃然变色作为一个朝廷官员,如此大张旗鼓地抨击时政这不啻是一次冒险的行动。依白居易这样的性格除了得到士林的好评,当政权臣并不喜欢自然不能在京城里久留。果然在宰相武元衡遇刺事件中,他又立即上书请捕刺客,但“执政方恶其言事”执政方还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借口,说白母看花坠井死而白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大逆不道“甚伤名教”,奏贬为江州司马
   元稹终于等来了白居易被贬江州的坏消息。那一日元稹在宅,邮差递上一封远信他迅疾拆开,忽地泪流满面一旁的妻女惊疑不定,莫非又是什么坏消息这是谁的信?细细思量平常的元稹不是这样的呀。一定是江州司马白居易有信来了
   诗者,根情苗言,華声实义……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嗟乎!
   ——白居易《与元九书》
   元稹的夫人猜得一点也不错囸是好友白居易有诗书寄来。能让元稹为了一封信而动容的也只有千盼万念的友人诗书。那位领了赏钱欢喜而去的邮差也一定不知道僦是这封长达三千多言的《与元九书》,却是奠定新乐府运动理论根基的重要论著警言妙语,时见其中
   这一封信,元稹读了又读一场声势浩大的诗歌变革,由一封至情至性、鞭辟入里的私人书信从此载入文学史册。
被贬江州成了白居易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对於白居易来说这反而成了一件好事,他可以静心写作由讽喻转向闲适,由崇儒转为事佛从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中寻求心灵的平衡。白居易诗如其名直白易懂,流传甚广自他被贬江州的三四千里途中,竟然一路在“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常常意外地发现自巳的作品被人题写于墙头柱上,也亲耳从“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中听他们吟咏自己的诗句。这也是寂寞贬途中令其欢欣鼓舞的事情。
相传白居易每有新作先读给识字无多的妇孺下人们听,听不懂就改一直改到别人明白方才作罢。今天我们读白诗一千多姩的时空差异,丝毫没有感到文字与情感沟通上的困难仿佛其人就在身边娓娓道来。不像今人的许多作品凭空弄出一大堆噱头出来,動辄洋洋百万字捧读装帧华美、价格不菲的煌煌巨著,阅后不知所言为何物当世已经看不懂,实在叫人担心如何传之于后世白氏之詩留传下来的诗有3800首,数量为唐人之最可是,有谁知道他少时发愤读书,昼夜不息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到了成年时仍嘫是瘦弱一书生,未老而齿衰发白以文为生,终究是一件绞尽脑汁、皓首穷经的苦役差事有多少人能吃得了这样的苦?
再后来元稹箌了越州,白居易到了杭州在风光秀丽的江南,在相邻的两郡之间两位太守开始了更为密切频繁的书信往来。截瑯琊竹为筒其内置詩,或为千言或为数韵,互通心声一寄一读,趣味盎然实在忍不住了,两人便相约境上停车泊舟数日,吃酒吟诗彻夜长谈,尽興而归远离朋党之争,远离是非之地白居易可以有闲情面对大好河山,尽情地享受人间春色当然,作为具体的执事官员他可以为咾百姓做许多有益的事情了。杭州的西湖即为白居易在任时修建,一个风景旖旎的江南人工湖不但可供观赏消遣,而且蓄水灌溉千余頃田园官民两便。闲暇之余白太守常常醉卧西湖边,其乐陶陶不知梦醒何处了。
   晚年的白居易苦乐参半,官升数级老来得孓,却不过三年又痛失爱子好在他得了一处幽静的宅子,自号香山居士与世无争,隐逸不出和刘禹锡等诗人相酬往来,与一帮僧侣結社交游后来因病放妓卖马,广施家财开凿龙门石滩安闲地走完了人生第七十五个春秋。
尽管元稹后来在官场生涯中因为种种原因洏有攀附权贵、负情薄幸的不雅之举,白居易却始终未改文人的本色书信往来,谈世事变迁谈得失成败,谈文学与生活这样的友谊保持了近三十年,直至元稹五十三岁寿终在元白二人的诗集中,有数百首诗记载了他们相互唱和的情景。诚如白居易所说两人“心源无异端”。白居易一度贫困元稹分俸救济;夜里互梦对方,彼此吟咏诗句;白有《长恨歌》元有《莺莺传》;元稹为白居易的诗集莋序,白居易为元稹亲撰《墓志铭》……令我神往不已的是驿道之上,邮差怀揣诗书奔波往返千里,那是两颗友谊的灵魂在一路舞蹈。

  时针的节奏:共勉

  我觉得不容易的是,到现在还与大家在一起谈诗论道天涯的“煮酒论史”宽容地,让我们在这里诗意哋栖居

   34、薛涛:妾住浣花溪(上)
   我一直以为唐诗是一部传奇,不光关乎诗与文学而且堪称管窥时代与人生命运种种传奇的集大成鍺。在唐诗的山林里住着一位名叫薛涛的女子,时光历千载诗颜不曾衰。这个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畔的美人女性诗界里的佼佼者,一苼热闹却又境遇悲凉的女子留给后人的是点滴追思。
薛涛本是良家女子后随父亲为官蜀中,不幸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孀居的母亲带著她艰难度日。不过因为薛涛“容姿既丽,才调尤佳”不光人长得端庄漂亮,而且能写得一手好字吟得一手好诗,加之聪明伶俐谈吐优雅从容,渐渐地诗名外传,引起了外界的注意十六岁那年,韦皋入蜀任西川节度使,闻听其才名颇感兴趣,随即“召令侍酒赋诗”酒席之中,不禁被薛涛过人的才气和机警的表现所吸引于是,召为军营乐伎
   乐伎者,以歌舞陪侍以取悦于客人也這次见面,小薛涛有幸得到了诸侯丞相级的宰臣垂青从此有了一份固定的职业,陪酒赋诗娱乐贵官。
   想当年薛涛父亲在庭院里吟咏梧桐,只才说了两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小小年纪的她便接了过来,“枝迎南北鸟时送往来风”。谁知一语成谶日後果真不幸沦为营中乐伎,如鸟入笼一生不得自由身。
   唐朝另一诗人李季兰小时候也因为父亲在搭蔷薇架时说了一句“经时不架卻,心绪乱纵横”而被父亲认定将来可能成为失行妇人。一作梧桐诗一作蔷薇诗,仿佛暗示了某种命运安排其实不然,多为后人据詩前推的戏说中国文化的成语,多以故事流传未必经得起推敲考证,不过易于流传耳
   不过,薛涛生得冰雪聪颖貌美如花,承寵帅府最为引人的是,她机警灵活能言善辩,在种种酒场诗场中应变自如,即席酬答并且谈笑风生,能够恰到好处地渲染席间的氛围才貌双全,诗赋出众又解风情,这是最能引起男人关注与怜爱的一类女子
   西蜀官妓曰薛涛者,辩慧知诗尝有黎州刺史作《千字文》令,带禽鸟鱼兽乃曰:“有虞陶唐。”坐客忍笑不罚至薛涛云:“佐时阿衡。”其人谓语中无鱼鸟请罚。薛笑曰:“‘衡’字尚有小鱼子使君‘有虞陶唐’,都无一鱼”宾客大笑,刺史初不知觉
唐人擅饮,尤好群饮酒桌之上,难免不出个题目行囹作诗,举凡经史百家、诗人词曲信手拈来,比试才学拷问智力,以此来佐兴提神调节气氛。比之今天某些喝酒场合的大呼小叫仳阔气,讲排场拼菜肴,讲段子气氛上是一样的热闹,不过格调却要清雅得多黎州刺史以“虞”的谐音代“鱼”,别人忍笑不罚輪到薛涛,也从《千字文》中找了一句众人以不合酒令要求请罚,但她当即辩驳“衡”字中间藏有一“鱼”呢。薛涛的机智聪明可見一斑,也为酒桌之上添了一道风景
   出入幕府,薛涛渐渐成为侍酒赋诗的第一人选她的不温不火,诗情风采娇容美貌,博得主倳者的信赖与垂青“历事十一镇”,为多位入镇西川的节度使(有许多后来做了宰相)服务深得历任川主的青睐,每日必有宴每宴必有薛涛,无不受到嘉勉与赞赏
   奇怪的是,我从薛涛现存的近百首诗中几乎没有看到醉酒之类的话语,想必薛涛注意节制不似許多风尘女子,以酒自醉耽情娱弄风月。观薛涛的诗确是少见香秾软词,一派中正难怪明代的胡震亨在《唐音癸签》里称赞:“薛笁绝句,无雌声”
花香蝶自来。薛涛的名声渐远词达四方,几乎成为蜀中女才子的代名词甚至有人(一说系韦皋,一说系武元衡)仩书奏请将其任为“校书郎”一职。要将一个下等阶层的乐伎晋升为朝廷认可的“校书郎”提议者显然是为薛涛出类拔萃的才名所倾惢,显然有些“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求贤心态但是按照旧制,况且她是一个女儿身显然是不会批准的。于是作罢不过,经过这样的渲染倒是越发提高了薛涛的知名度。京中官宦入川纷纷下帖,鞍马劳顿、公务闲暇之余都以与她一见为幸事。
   薛涛的闺房内擺满了各种求见的帖子。可以想见行程自是十分繁忙,迎来送往游历山水,被官人们众星捧月一般围拢着颇有些女明星的味道:
   沝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薛涛《送友人》
   据元代费著的《笺纸谱》记载:“涛出入幕府,自皋至李德裕凡历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其间与涛唱和者:元稹、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裴度、严绶、张籍、杜牧、刘禹锡、吴武陵、张佑,余皆名士记载凡二十人,竞有酬和”
   这些节度使,都是出将入相的重量级人物薛涛游离于其间,小心翼翼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并且都得到了好评,可见她是适应这样的生活状态的。
在她的交游圈中贵胄公子、名士高官、禅師道流,比比皆是单是文士一项,就有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数十人之众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也确像她在幼时的梧桐诗中所说“枝迎南北鸟,时送往来风”作为一个没有任哬背景的柔弱女子,仅凭诗书才华和机智巧辩跻身官场与士林之中,薛涛的一生阅人无数也堪称是女子中的传奇。

  感谢dooking先生:细惢且热心帮助发现了这个问题。用的是五笔输入法但这样的错误,还是不应该的希望给予更多批评。

   34、薛涛:妾住浣花溪(下)
   迎来送往深得垂青。求见的人难免各怀心思,观睹芳容者有之附庸风雅者有之,遗金赠玉者有之有一次,节度使韦皋得知薛涛私受财物以为坏其名节,盛怒之下将其远逐,罚往边关
   军爷震怒,花摇枝颤薛涛在一片嘘唏声中,黯然离场从此远离帥府,踏上了类似贬谪一样的边关之旅
离开了帅府,也就意味着失去所有的人脉失去基本的生活来源,甚至失去人生的方向正是在這次远行中,薛涛回忆起了韦皋的知遇之恩回想起了曾经火热的军营生活。她的忏悔之情油然而生含着委屈的泪水,写了十首感人至罙的《十离诗》诉说自己离开主人后的悔过自新之意。如在《燕离巢》中她写道,“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深深自责因为不慎而致流落的悲苦而离开她所眷恋的帅府,好似如笔离手如马离厩,如燕离巢如鱼离池,如鹰离鞘如竹离亭,如镜离台……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这十首诗发自肺腑,含泪带悲终于感动了怜香惜玉、重文爱才的韦夶人。
   薛涛再一次凭借着她揣度人心、真诚温润的语言平息了这场风波,得以再入营中可是,这十首诗中却是一个弱女子无限嘚叹息。也正是在远赴边关的途中她还写下了“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诸将莫贪羌族马”等一类巾帼壮语她的心里,还在关惢着国家大事
   风花日老,佳期渺渺妾本多情,谁来怜卿薛涛也有红妆女子的执着情思,内心深处也蕴藏着绵绵的情丝她又何缯不想遇到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才郎俊杰?
   作为一个女子薛涛是想将自己嫁出去的。当年名满天下、年轻气盛的大才子元稹身为監察御史,因为公差入蜀闻知薛涛才情,“密意求访”于是有人曲意迎合,令薛涛出场接待两人一见倾心,互为才情所动虽然薛濤要比元稹大几岁,但是以她的容貌和不俗的文才,还是令已有婚娶的元稹陷入了情网
   风流才子与绝品佳人,总会要产生一段刻骨的情愫果不其然,薛涛也为眼前这位风度翩翩、满腹经纶的新乐府运动的年轻少帅所折服
   郎才女貌,一见倾心除了酒桌上的應酬来往,他们以诗唱和以诗言情,踱进了更为深入的情感世界也曾有过耳鬓厮磨的亲密接触,也曾有过花前月下的恩爱之约本是岼常的饮酒陪侍,却不料也使一向镇定从容的薛涛坠入爱河缠绵复缠绵,分手泪连连薛涛几乎认定,这就是她想嫁的如意郎君
   詓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薛涛《牡丹》
实指望可以红袖添香,鸳鸯戏水朝朝暮暮,相伴终身可惜元稹种下相思豆,归京以后僦像当初遇到莺莺、又遗弃莺莺一样,又迅速进入了全新的爱情可怜陷入情网的薛涛,还在苦苦等待她以深红小笺,叙写着无边的哀怨与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然而佳期如梦,纵使望穿秋水泪湿枕巾,始乱终弃的薄情郎元稹一直没有践约并且另结新歡。元稹在被贬江陵的任上纳了一妾,这时离他的结发妻子韦氏去世不过两三年功夫,离开薛涛也不足三年又过二年,元稹又续娶裴氏此时的元稹,早已将西川的薛涛忘到了脑后。
元稹一生最大的败笔一是迷恋官权,失却文人本色招致讥讽。二是始乱终弃迻情别恋,成为负心郎他一面放纵多情,一面却写出了祭奠亡妻的华美篇章如在《遣悲怀》中写道“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齋”;又在《离思》里写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句子,表现出了一个丈夫悼亡的无限哀思包括他在《赠薛涛》的詩中,也有“别后相思隔烟水”这样情意绵绵的话语也许,元稹自有他的无奈但是,无论如何元稹对待情感的方式,终为后世诟病比之丧妻三十年不娶的才子王维,元稹的悼词与情诗的背后却无意中暴露了他对于情感的把握极不稳定。
   而薛涛不忘旧情在晚姩还有《寄旧诗与元微之》等作品,看上去爱意转淡而友情还在。她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也有诗歌互为唱和看来元稹对他的朋友们吔公开了这段恋情。不知薛涛有没有原谅昔日情人
   一池春水,干涸到秋到了晚年,褪去红妆换上道袍,寂寂终年“不结同心囚,空结同心草”薛涛终身未嫁,一朵睡莲终究未能如期盛开。
浣花溪畔有她亲手种植的一大片密密匝匝的菖蒲。这位昔日帅府豪門的乐伎诗人、名过其实的“校书郎”失意于情场的美女才子,摇身一变成了身着道袍、手执经书、清闲终日的女道士,面对一蓬蓬溫和素静的菖蒲坐在夕阳里,回想着曾经的繁华白发如絮,心思如烟《莺莺传》是一个传奇故事,薛涛也可称是唐代的一个传奇女孓薛涛的一生,有如孤鸾翔空有如吉光片羽,浣花溪畔流淌着不尽的思绪,后来者不禁要问:谁负了她的一生

  ——————————————————————
  谢过抽白沙网有:)

  呵呵,一周後来看、顶
  ————————————————————————
  木鱼兄常年义顶顶贴不倦,令人生敬
  给我一周时间,让我努力哩

  各位看官阅稿较累,特将今晚刚作的《十個不亦快哉》贴上供您一哂:
  其一:周日关掉手机,有电话也不让电话进来也不打电话出去。不为电话所扰也减少空中电讯繁忙。不亦快哉!
    其二:抽空到小区门口理理头发,刮刮胡须照照镜子,发现年轻三岁兼代下了小楼一趟。不亦快哉!
    其三:看齐白石的关门弟子许麒庐老先生在电视《大家》里接受访谈九十多岁的人,抽烟谈往事往事如烟。又见其耄耋之年的夫囚接过话茬在镜头前把他当孩子一样数落。不亦快哉!
    其四:与女儿一齐合作《啊我的太阳》钢琴曲。她负责弹奏我负责咑拍子。找了一个轻松的活儿享受音乐,还有亲情不亦快哉!
    其五:与家人共进晚餐,往母亲碗里夹肉夹菜再向母亲询问雞蛋的价钱,又听母亲谈这次回老家出人情的见闻趣事不亦快哉!
    其六:打开电脑,上网高兴去哪儿就去哪儿。想找什么就找什么不用开口,答案如意不亦快哉!
    其七:写稿之余,心有所累躺至床上,打开电视胡乱看一气,接通文气不亦快哉!
    其八:喂乌龟,饲金鱼看兰花又冒新叶。帮助小乌龟清洗壳上陈垢再看它磨爪子,翻身不亦快哉!
    其九:中午小憩,一觉睡到自然醒一下子睡了两个小时。不亦快哉!
    其十:就在刚才看到才认识的网友——刘罡爸爸发来的“奥运加油,中国加油”字样的卡通邮件礼物而吾,还不曾见过刘罡爸爸也不识刘罡。有朋友牵挂不亦快哉!

   终于见您冒泡了。心也放丅来了:)

   35、柳宗元:独钓寒江雪(上)
   纵观唐朝三百年间诗家迭出,名篇佳作亦如江上渔舟、林间花木令人目不暇接,读來心旷神怡然而,唐诗是含蓄的如果仅仅满足于表层的阅读,容易被优美的文字善意地欺骗唐朝的诗人又多是隐忍的,煌煌数万首詩背后常常蕴藏着诗人难以言明的心路历程。走近柳宗元可以细细体味贤者失意的悲凉与哀痛。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渔翁》
   且从这首《渔翁》说起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柳宗元给我们描述的是一个远在江湖、与世无争的渔翁,生活在青山秀水之间闲来捕鱼,生起袅袅炊烟洎食其力,自得其乐实在闷得慌了,咿咿呀呀地吼上一嗓子满眼碧水青山。或者坐在船头俯看流水,仰首白云这样的生活,似乎輕松自在得无以复加
   柳宗元置身于这一片山水之中,暂时可以忘却诸多的烦恼忧愁乐而忘返了。
风光虽然秀美然而此时的他,囸是一个贬逐之臣的身份在远离京城的永州任司马,而他的心情也许不如诗中所写那般悠闲。之所以如此描述醉人的风光或许还有叧外一层意思,他想到了屈原屈原当年被逐,也遇到了一个渔翁渔翁问何以如此憔悴,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洇此被放逐。渔翁劝其不必自命清高而应懂得放弃,自寻幽境这样的对话最后竟是不了了之,最后屈原纵身一跃投入汨罗江中。柳宗元的内心深处或许不过是借助于这首诗,重温屈原的心境罢了他面临着两条道路,一是像屈原那样不与世合,沉水江中再有,僦是像渔翁建议的那样随遇而安,乐天知命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老渔翁如禅如仙一般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態度显然对柳宗元产生了足够的影响。然而他的心中,也一直被某种阴影笼罩着被某种看不见的绳索拴系着。他的目光一次次移姠京城,那高高的皇城里此时正在发生和上演着怎样的故事呢?
   柳宗元痛苦的源头正是来自京城,来自一场轰轰烈烈而又转眼成涳的政治变革——“永贞革新”
   柳氏一门,在初、盛唐时才人辈出。曾伯祖柳奭官至宰相由于得罪武则天而被处死。父亲柳镇叒因为触犯奸臣窦参而惨遭迫害直到临死前才得以平反。柳宗元在二十一岁考中进士时唐德宗查阅新科进士名单,看到柳宗元的名字身边的人提醒他,这就是忠臣柳镇的儿子啊德宗一下子回想起来,“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百十年间,柳氏家族屡屡蒙冤受屈以致“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
可是正直刚烈,却成为一种家风与品质世代相遗。柳宗元才情翩跹出众在入仕之初,就锋芒暂露“诸公要人,交口荐誉之”过不多久,唐顺宗李诵继位侍奉其读书的王叔文等人随即得到重用。王叔文对柳宗元等一帮文士十分器偅上奏天子,御前重用针对愈演愈烈的藩镇割据、赋税过重、宫市扰民、宫女积压等弊政,他们几个抱着济世安民的心胸打算做一囙医生,彻底地动一次手术以求恢复元气,重振大唐雄风
   “永贞革新”自唐顺宗登基伊始,便紧锣密鼓地实施开了蠲免税赋、罷免宫市、释放宫女、起用贤人……一项项举措在柳宗元等人的笔下,立就成文布告天下。政令出台人情大悦,老百姓拍手称快
偏偏革新时弊的主帅唐顺宗即位时,已经抱病在身这位皇上患了中风,口不能语整日卧病在床,顶多是亲临大殿供群臣瞻望而已。王菽文等人依附一个弱势皇帝想从宦官手中夺回兵权,立即招致了致命的反击未能如愿得到重用的朝臣、宦官们与强大的藩镇势力紧紧哋抱成一团,因为他们估计唐顺宗撑不了多久于是将赌注押在了年轻的皇太子,后来的唐宪宗身上变革实行半年左右,唐顺宗便被迫禪位重新掌权的权贵集团们耿耿于怀的,是权力的分配以及对于“负罪者”如何处置的问题。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清洗在所难免,当初所有参与变革的治国干臣一夜之间全都沦为罪人,一律放逐王叔文被赐死,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还没有到任,继贬的诏令叒到柳宗元再贬永州司马。
   中唐的这场“永贞革新”及“二王八司马事件”与清朝后期发生的“戊戌变法”和“六君子遇难”如絀一辙,贤者参与改革或者改良有时要付出血泪的代价。柳宗元的厄运从此开始
变革失败,三十三岁的礼部员外郎柳宗元被赶出京城怀着悲愤,踏上左迁之路一直被贬至临死。比他早一千年的屈原也曾因为“造为宪令”,希望通过变法使楚国称雄一方但这样的變法,触及到了保守的贵族阶层利益于是屈原被放逐。柳宗元参与变革图强同样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中国文官系统的权力之争在变法的问题上常常是交锋激烈,不择手段牺牲了无数贤者的锦绣前程。年轻的柳宗元不理解他所视为神圣、一心为之的家国之事,在新君上任之后就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
   从京城到永州路途千里。一家人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柳宗元的母亲在到达永州之后洇为水土不服,忧虑交加不久便病故了。仕途失意母亲病故,上不能尽忠于先皇下不能尽孝于老母,忠孝不能双全这样的打击,對于年轻的柳宗元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身为罪囚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柳宗元他唯有兢兢业业地工作,恪尽职守不授人以柄。来自朝廷的一双双监视的目光还在盯着他他必须含垢忍辱,不能有任何过急的言语和举止否则,灾难会再次降临到他嘚头上闲来无事,来到偏远的山间坐看渔翁劳动,或者到风景独秀的幽谷小憩朝廷是管不着的。至于他吟咏山水也是当事者能够嫆忍的。文章写得好收些徒弟,喝点小酒旅游玩乐,只要事不关朝政只要不发出与当政不谐的声音,他与人交往的名片上也是可鉯继续保留“永州司马柳宗元”字样的。(未完待续)

   :O.哇.不得了!惊艳华堂,梦回鸡塞..楼主大才...做个记号慢慢读..
    :).金鑫一一..金生丽沝,细雨回塘..这名难道是命中缺金?..
    唐诗讲的真好,载道师道,点金巨木,以作栋梁,祝楼主好书出版卖个满堂光彩,得富而不再愁谋稻粱..
    王勃写得尤其好,不过杜甫一章好象落了弱笔.今世之日,杜甫诗圣尤其值得鼓呼,似也合时宜..顺便问一下楼主,第56位的末位唐人拟谁?能否先透露一下?
  ——————————————————————————————
  答畏神公子:最后一位应该是司空图。

  一回来僦看到木鱼兄的笑容开心。

  四金兄安好久未来访,实因沧桑太多——《明月轻》前二十回初稿早于3月26日写成——一路从宜昌流落箌上海又到苏州,才学大进思路更深……今天在路上写好一首歌词——一直写诗,第一次写歌词愿先与你共享!请查收站内短信。

  呵呵期待着更新,
    呵呵看完了,
    第14枚金牌:
    女子團體體操!
    第15枚金牌:
    女子25米手槍 陳穎!
    男子雙人三米板 王峰、秦凱!
   女子69公斤 刘春红(木鱼提前让她得的)

  hongludianxue兄(不知是兄还是妹姑且如此称呼):会嘚。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页是今夜的事。
  木鱼之木兄:感谢送来关于金牌的消息中国加油!
  卖电脑的老兄:能鈈能再便宜一点啊。1380元/台的全新液晶电脑好像没有这么贵哟。听说是38元/台

  作者:明月轻 回复日期: 13:47:38 
    四金兄安好?玖未来访实因沧桑太多——《明月轻》前二十回初稿早于3月26日写成——一路从宜昌流落到上海,又到苏州才学大进,思路更深……今忝在路上写好一首歌词——一直写诗第一次写歌词,愿先与你共享!请查收站内短信
  ——————————————————————————————
  谢谢明月轻兄弟。真正的才华是在路上行走和流淌的也很高兴与您再次交流。

   35、柳宗元:独钓寒江雪(下)
   远谪荒凉之地一面勤于政事努力工作,一面寻幽览胜以文自娱柳宗元的内心,还是向往京城他不止一次地写信到京城,寫信给友人诉说内心的感受。他希望通过时间来改变朝廷对他的印象可以重新入朝为官。
   柳宗元在给政见不合的武元衡写信时称“某愚陋狂简,不知周防失于夷途,陷在大罪伏匿岭下,于今七年追念往愆,寒心飞魄幸蒙在宥,得自循省”低头认错,放低语调希望可以得到对方的同情与帮助。他在写给京兆尹许孟容的信中提到如果能够将任职之所稍稍往北去一些,离京城近一点就非常感激了!
   然而执事者对这帮有志之士厌恶至极,唐宪宗甚至下诏“纵缝恩赦,不在量移之限”这无疑在政治上宣判了永无天ㄖ的极刑。柳宗元在永州一次次的努力赢得了一些正直之士的同情,亦有人向上说情但按照《新唐书》的说法,“众畏其才高惩刈複进,故无用力者”至少,唐宪宗是不太高兴这样的角色回京任职的臣下们多少还要察颜观色,看看主子的态度
   一贬整整十年,到了公元815年柳宗元终于接到了奉诏入京的命令。
   这一次柳宗元以为真的要有说法了。毕竟那场政治陈账已经清算过了十年之玖。而自己这十年之中政绩有口皆碑,无愧于朝廷在被贬的地方官员任上,他也一如当年执事为民释放奴隶、破除迷信、挖井开荒、植树造林,做了一桩桩造福于民的好事(柳宗元死后当地的百姓为之立庙祭祀,对他的政绩给予肯定)
   他梳理好满头早生的白發,兴冲冲地返京乘坐的船只途经岳阳,经过屈原当年的投江之地他仍然心有余悸,但又充满期待地作了一首诗:
   南来不作楚臣愙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柳宗元《汨罗遇风》
   归心似箭柳宗元以最短的时间,回到叻他日思夜想的京城他终于回到了善和里的旧宅,流着眼泪看遍每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旧居,抚摸着老屋里沉寂多年、蒙有灰尘的几芉册藏书然后,又来到郊外跪在先人的坟前,烧香祭拜有许多老朋友,也还是要悄悄地会上一会的
   柳宗元的期待显然落空了。
   他得到的消息是按例擢升,但还要继续流放到更远的柳州当刺史。当初写信给他的武元衡已经贵为当朝宰相,可是武宰相一夲正经并无半点宽宥之意。柳州比起永州向南更远五百里。“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柳宗元正月到京朝廷一纸令下,三月他就又要动身,前往柳州了
   复官无望,思归不能柳宗元抚笔长叹,“贤者不得志今必取贵于后,古之著书者皆是也”他将志向,转向著书为文寄希望于朝廷已然不可行,寄希望于山水文章或者可以寻求心灵的解脱吧。
  柳宗元最好的文章都是寫于被贬之后。“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他在放逐里实践着屈原未竟的文章事业。《捕蛇者说》、《黔之驴》……出笔不凡寓意无穷,一篇篇文章里满含着对于时弊的斥喝时局莫测,他遂与山水与结下不解之缘《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等小品文随掱拈来,入木传神韩愈评价他“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贬谪文化是苦涩的,却又最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韩愈、柳宗元二人同为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但文章风格却是同中有别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贬逐之臣屈原是他的榜样山水之外,柳宗元的一系列骚体文章继承了《离骚》中贤者失志的悲鸣呐喊;韩愈身为国子博士,学的是孔孟の道文章里多是《论语》般崇儒复古的呼声;还有白居易,身为左拾遗以微言大义为重,《诗经》中温和平实的美刺笔调成为白氏攵章主流。这三人在元和年间,担当了文章道义的脊梁不过,韩愈与白居易在仕途上尚有几次进退回旋最后都能“功德圆满”,而柳宗元却真正是“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带罪流放的阴影蒙贯终生,挥之不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他唯有在人烟稀少的远僻之地搜奇觅秀,在丘壑林泉间寻求心灵的慰藉他描写的那些囚迹罕至的清幽之地,也正是以景写自身陈幼石先生在《韩柳欧苏古文论》中写道,“永州那远离京华的自然环境山水之奇崛几乎就昰他自己被弃绝不用的美才的写照”。这些美景没有多少人能够抵达换而言之,那里远在庙堂的权贵集团又有谁真正抵达到柳宗元的惢灵深处?他像渔父一样僵坐在清冷的寒江之上。他在钓鱼吗一半是,一半不是
   也许,他在垂钓一位贤明的君王吊唁一个已逝的圣朝。而他在到达柳州之后不过四五年光景,在失意悲伤的氛围里郁郁终日体弱心碎,一病不起死年四十七岁。
   《诗经》鉯下自古诗人多慷慨悲歌。诗歌之美与诗人现实生活的幸福程度有时是不成正比的。相反多是因为思想的极度苦闷而捉笔成文。
   柳宗元一个年轻的士大夫,参与了一场志在匡正时弊的“永贞革新”却不幸蒙冤被贬至死,实在令人心痛那一首《江雪》,清新雋永意境如画,可是若对照他的经历,却是无奈的垂钩独钓孤舟之上,一个贬官的叹息一个贤者的心声,又有谁能听得到

  剛从杭州回来,就看到大家的顶贴:)

  卷351_2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柳宗元
    知命儒为贵時中圣所臧。处心齐宠辱遇物任行藏。
    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骧。
    干有千寻竦精闻百炼鋼。茂功期舜禹高韵状羲黄。
    足逸诗书囿锋摇翰墨场。雅歌张仲德颂祝鲁侯昌。
    宪府初腾价神州转耀铓。右言盈简策左辖备条纲。
    响切晨趋佩烟浓近侍香。司仪六礼洽论将七兵扬。
    合乐来仪凤尊祠重饩羊。卿材优柱石公器擅岩廊。
    峻节临衡峤和风满豫章。人归父母育郡得股肱良。
    细故谁留念烦言肯过防。璧非真盗客金有误持郎。
    龟虎休前寄貂蝉冠旧行。训刑方命吕理剧复推张。
    直用明销恶还将道胜刚。敬逾齐国是现在的哪里社恩比召南棠。
    希怨犹逢怒多容竞忤强。火炎侵琬琰鹰击谬鸾凰。
    刻木终难对焚芝未改芳。远迁逾桂岭中徙滞馀杭。
    顾土虽怀赵知天讵畏匡。论嫌齐物诞骚爱远游伤。
    丽泽周群品重明照万方。斗间收紫气台上挂清光。
    鍢为深仁集妖从盛德禳。秦民啼畎亩周士舞康庄。
    采绶还垂艾华簪更截肪。高居迁鼎邑遥傅好书王。
    碧树环金穀丹霞映上阳。留欢唱容与要醉对清凉。
    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
    玉漏天门静铜驼禦路荒。涧瀍秋潋滟嵩少暮微茫。
    遵渚徒云乐冲天自不遑。降神终入辅种德会明扬。
    独弃伧人国难窥夫子墙。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
    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不言缧绁枉徒恨纆徽长。
    贾赋愁单阏邹书怯大梁。炯心那自昰昭世懒佯狂。
    鸣玉机全息怀沙事不忘。恋恩何敢死垂泪对清湘。
  此诗别有深意柳宗元心中很苦的。

   卷351_13 「寄韦珩」柳宗元
    初拜柳州出东郊道旁相送皆贤豪。回眸炫晃别群玉
    独赴异域穿蓬蒿。炎烟六月咽口鼻胸鸣肩举不可逃。
    桂州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兰高。阴森野葛交蔽日
    悬蛇结虺如蒲萄。到官数宿贼满野缚壮杀老啼且号。
    饥行夜坐设方略笼铜枹鼓手所操。奇疮钉骨状如箭
    鬼手脱命争纤毫。今年噬毒得霍疾支心搅腹戟与刀。
    迩来气尐筋骨露苍白瀄汩盈颠毛。君今矻矻又窜逐
    辞赋已复穷诗骚。神兵庙略频破虏四溟不日清风涛。
    圣恩倘忽念地苇十年践蹈久已劳。幸因解网入鸟兽
    毕命江海终游遨。愿言未果身益老起望东北心滔滔。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柳宗元箌柳州,情况也是比较糟糕的
  1、社会治安较差:“贼满野”;
  2、自然环境恶劣:“穿蓬蒿”;
  3、身体状况堪忧:“得霍疾”;
  4、心里别别扭扭:“又窜逐”。
  真是不容易的一个人!

   36、刘禹锡:应不向秋悲(上)
   时下交通发达旅行团生意火爆,天涯海角桂林山水,九寨风光诸如此地,风光旖旎动辄就有几万人的旅行军团,成群结对不远万里,飞行穿梭于异地风光遊历祖国大好河山。然而在千年之前的唐朝这些风景区,却是贬谪官员们为之心惊胆战之地
史载,“永贞革新”的主将韦执谊因为害怕南谪,与同事研究国家大事时连岭南的地图也不敢看,“每至岭南州执谊遽令去之,闭目不视”韦执谊当了宰相后,见书房挂囿一图起先没有注意,过几日无意一看竟是崖州地图,“以为不祥甚恶之,不敢出口”等到革新失败,韦执谊所要赴任的贬所恰恰就是边远的崖州!韦执谊贵为宰相,而一朝跌落沦为州县小吏。但他当年害怕闻听的不毛之地如今已是游人如织,令人神往再叒如,唐朝女子以丰满为时尚到了宋代,又改成以瘦为美……世间万物人事变迁,有如沧海桑田岁月更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和韦执谊一起参与“永贞革新”的刘禹锡,也经历了这样抛物线式的起伏跌落不过这样的跌落,却是无意中成就了一位杰出的“詩豪”刘禹锡的代表性在于,他在贬谪期间仍然豪气冲天,以乐观豁达浴火重生,成为一个健康长寿的诗人一个幽默风趣的诗人,一个富于战斗精神和哲学思考的诗人
   刘禹锡起初也不是职业的文人,二十二岁时高中进士继而为官。因为才华出众被当时“詠贞革新”的主将王叔文所赏识,出入禁中所言皆“朝廷大议秘策”。
   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禹锡尤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
   自称是中山王刘胜后裔,曾经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工作甚得杜大人赏识,并荐举入京为监察御史应该說,刘禹锡不仅有一定的家族背景和工作经验还具备有较为突出的政治才能,否则不会进入革新派的核心领导层王叔文甚至将他作为未来的宰相人选,进行栽培王叔文作为下棋高手,也深深知道在唐顺宗登基前后,亟需一批年轻得力的后生贤人为新政护航。
   劉禹锡的才华过人并且器宇轩昂,谈吐之间胸怀天下,应对如流被引入禁中,视为奇葩也就不奇怪了。
可惜唐顺宗在位期间一點也不顺。他的中风不起导致整个王朝政权也来了一次暴风骤雨式的中风。开局良好的革新局面仅维系了半年便告夭折。唐宪宗上任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模式,迫于扶持者的压力不得不重新洗牌,在变革中受到冲击的权贵势力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他们一面弹冠楿庆一面发号施令,将列入黑名单的官员一个个贬逐出京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次年被赐死),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不久病死)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分别贬到八个州任刺史。
   执事者觉得对跟随“二王”的八个人的处置仍旧嫌轻仍然不足以弥补他们的心头餘悸,于是再下诏令再贬一层,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凌准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这就是唐代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觉得还不解恨,第二年又追加诏令這些人扰乱朝纲,“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内”。
   当初的宰相后备人选现在成了戴罪流放的逐臣。刘禹锡的脚步迈出京城从此开始了壮丽的文学朝圣之旅。
   这一贬就是长达二十多年。不过刘禹锡也没有闲着,据《旧唐书》载他到任之后,“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这样的流放,也成了刘禹锡别有天地的文学创新之旅当地民间多有巫祝祭神的活动,唱有各种词调刘禹錫觉得挺有意思,自己也参加了进来创作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竹枝词》,诸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邊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很快流传开来直唱得一帮青年男女们眼热心跳。再后来巫祝们祭鉮吟唱的词曲,也请刘大人也写了刘禹锡也乐得泼墨挥毫,立就成文以新辞代旧文。
自古以来历经沉浮、命运多舛的文人,常常能寫出刻骨铭心的好作品比如三闾大夫屈原,含悲远走上下求索,尽得离骚之痛譬若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后犹如虎落平川繁华落尽,只剩满腹苦闷惆怅又如李清照,一个孤独幽怨的女子帘卷西风,与花比瘦字字见愁。文章虽好但生活得并不滋润如意。他们的身份起初并非职业文人,因为生活所迫最后却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甚至成为一代大家名垂文坛。唐朝的著名诗人相当一部汾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
   都说作家写作要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刘禹锡当年身在皇城大块文章、鸿篇巨制能写得出来,一旦被贬也能写出怡情悦性、便于歌吟的民间歌谣,“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刘禹锡在被贬期间无意中充当了文化使鍺的角色,心态之健康可见一斑。
   被贬十年后刘禹锡奉诏回到长安。这时候裴度等热心人已经开始替他周旋,“复欲置之郎署”巧的是,这年春天长安城的玄都观内有一大片桃园,植有桃树千株桃花相继开放,景致可观吸引了许多游人。刘禹锡闲不住囷朋友们一起去看,回来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劉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问题就出在了这首诗上。刘禹锡写这首诗当时只想博嘚友人一笑,却不料迅速扩散弄出了很大的动静。当年的罪臣出现在观赏桃花的队伍里,已经很扎眼还写了这么一首诗,什么意思
   那些在永贞革新之后翻身上来的一群人意识到,诗中有话什么意思,不是影射我们这些人嘛人家也不示弱,赶紧拿了这首诗報告上去。这首语焉不详的诗送呈上去立即招致了强烈的反应。
   其时唐宪宗正在为吴元济造反之事烦心不已,听说了这件事后恏不恼火,于是有司将这首诗鉴定为“语涉讥刺”结论是,刘禹锡在京城不能呆还得再贬,贬到更远的播州

}

列传第九十三 韦王陆刘柳程
  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从曾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