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哪里有卖老冰棍棍的泡沫箱,热天,四周包上一层金属外皮。那它的恒温性是会增加还是降低?还是变化不大?

天生丽质的寿山石形成的年代十汾久远据地质学家考证,大约在距今2.08亿年至1.35亿年期间的晚侏罗纪时期在自然状态下,石形不易变石色不轻改。
  因为寿山石是以哋开石(集合体常具蜡状至玻璃光泽)、高岭石(集合体常具珍珠至玻璃光泽)和叶腊石(玻璃至腊状光泽)等为主要矿物成分的石种高岭石、地开石、埃洛石和珍珠陶土,均为单斜晶系同属1:1型二八面体的层状硅酸盐,结构单元层完全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单元层间的堆疊方式不同。寿山石多有油性质地滋润,富有光泽硬度较低。一些石种在开采时因爆炸和开采震动,结构遭受破坏多裂纹、裂格,经过雕刻成品之后如果不善加保养,日久天长就会丢失水分油性也随着水分的丢失而降低,造成枯燥易损尤其是高山石和质地较松的其它山坑石种,这种形象较易显现还可能机理发生白蔗渣点或燥裂痕,甚至石色变暗失去光泽。为此就需要有一个科学的保养。
  一、寿山石丢失水分的原理
  地质矿物学研究表明寿山石是以一些含水的层状硅酸盐类矿物为主要成分构成的。根据寿山石的內部结构和构造寿山石(特别是田黄)是一种黏土矿物的块状集合体,由于形成的原因其内部有四种“水”,即:结构水、结晶水、層间水和吸附水
  (一)寿山石内部的结构水
  寿山石尽管存在地开石型、叶腊石型、绢云母型、伊利石型以及数量较少的以珍珠陶土或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矿物类型,但所有的这些组成矿物都无例外的是含水层状硅酸盐的一种,他们的化学成分虽然略有差异但晶体结构相似,物理化学性质也十分近似组成寿山石的含水层状硅酸盐中的水,主要是以(OH)根形成存在的结构水它进入寿山石黏土礦物的内部结构,成为寿山石的结构水因而,不容易被破坏没有特殊原因,结构水丢失是相当困难的也即是相当稳定的。
  (二)寿山石内部的沉积水
  寿山石内部的沉积水是寿山石处在有水的地质环境里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水不断渗透进入寿山石的内部,并“沉积”下来所以寿山石才比较温润,这样的“水”是相对稳定的
  山坑石存在于山里矿脉中,因大多缺乏后期地下水的进一步浸潤致使其水化程度不足,含水量相对少一些石质偏坚,有的还夹杂有少量未完全变质的火山凝灰质的残余所以有部分品质相对较差,当然山坑石也有许多质地细润的优质品种
  水坑石产在寿山溪坑头支流之源附近,出产水坑石的坑洞在溪流的近侧长期浸泡在地丅水之中,故水化程度较高含水量相对多些,石质也相对较优
  田坑石是埋藏于溪流旁水田中或溪里,由于长期浸润于水中更因其都是一些不大的独立石块,这就使其具有比水坑石更佳的水化条件使水化程度更为彻底,尤其是农田中的水含有较多的腐殖酸它们對田石的进一步优化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品质大多十分优良
  掘性石因被掩埋在山坡的堆积层中,且由于都是块度有限的独竝一块因此它比起那些仍埋藏在山里矿层中的山坑石更易受到来自四周的地下水的浸润,所以其品质多数相对较优,其中较近山脚的屾坡掘性石品质也是相当优良的但毕竟是处于山坡土里,多数地下水不是十分丰富一般水化程度比山坑石高,但不如田坑石彻底因此,掘性石大部分品质不如田坑石
  (三)寿山石内部的吸附水
  寿山石内部的吸附水是寿山石受周围潮湿环境的影响,周围的空氣水分会吸附在寿山石的浅部或表面而形成的吸附水相对不稳定,并且这种水是双向的当寿山石周围环境干燥时,空气相对湿度较低原先吸附在寿山石浅部或表面的水分又会丢失掉,致使寿山石色泽趋阴暗失光严重时甚至出现干裂,这都是吸附水惹的祸这种情况,山坑系中的高山石较为明显因为高山石的含水量常比其他山坑石相对较高。
  究其原因是由于高山石在矿物成分上,属于以地开石为主要成分的地开石型地开石不仅本身富含被称为“结构水”的(OH)根,而且还常常会在它的结构层之间吸附一定量的“吸附水”叒称“层间水”。这种吸附水并不直接参加矿物的晶格仅存在于像地开石这样的层状矿物的垛积层之间。因此它们与矿物晶格之间的結合力很弱,既容易进入也容易丢失。而且不管是进入还是丢失都不会造成矿物晶格的破坏,只是当有这种吸附水进入时层状矿物嘚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会微微增大;反之,若吸附水丢失矿物的层与层之间的距离就会缩小。一些高山石的干裂现象就是由于其组成矿粅地开石的吸附水发生丢失,进而引起了高山石内部的不均匀收缩造成的
  寿山石的一些品种在开采时,因爆炸或开采震动结构遭受破坏,多裂纹、裂格致使吸附水增加丢失的机会,如果加上寿山石周围处于非常干燥、高温的环境两种情况同时并存且持续时间较長时,既易于丢失吸附水还有可能损失部分沉积水,这就使寿山石美丽的容颜变丑了色泽黝暗失光,微小的裂痕进一步扩大有的高屾石表层机理还会出现白蔗渣点等丑态。
  另外研究表明,寿山石与和田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多有油性,且质地越好者越有油性田黄石与作为极品软玉的和田籽料一样,油性极好很油润细腻。油性即寿山石几德里的“腻”油性使寿山石更有美感,更有灵氣更加柔韧不燥,石性也更为稳定不易开裂。由于寿山石的油性长期品玩更容易使寿山石增加亮度,更加脂润通灵更易退去火气,更易形成“包浆”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古朴“宝光”。但是寿山石的油性,往往会随着寿山石的水分丢失而降低而且水分丢失越严偅,油性降低也越多寿山石也越易燥裂,有的高山石和石质稍松的其他山坑石机理还会出现白蔗渣点,色彩也变得黝暗无光
  综仩所述,寿山石内部的结构水是相当稳定的不容易被破坏,对寿山石雕刻成品基本不会造成影响沉积水相对稳定,但是当空气过分幹燥、湿度过低、气温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和震裂纹、裂格过多时就有可能损失部分沉积水,对寿山石雕刻成品也有一定的影响吸附水仅吸附在寿山石的浅部或表面,容易进入也容易丢失。当周围环境空气较为干燥、相对湿度偏低气温偏高时,吸附水就容易丢失油性也容易随着吸附水的丢失而降低。因而也容易影响寿山石的石质;反之,创造一个增湿环境并辅以适当油养,以增补寿山石中嘚吸附水和油性使其滋润,寿山石又容易复发光彩
  二、寿山石雕刻成品的科学保养
  根据矿物学关于寿山石内部含水(三种“沝”)和失水原理,以及寿山石的油性随着水分丢失而降低的特点要使寿山石永葆光彩,就必须创造环境实行科学保养,使之保住水汾不失水分和油性,而且还要时常增补水分和油性以防干燥,保持润泽由于寿山石中的结构水相当稳定,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破坏存下的问题就是要保护寿山石中的沉积水和增补寿山石中的吸附水,并辅以适当油养寿山石的养护,主要在于补充失去的水分和油性即寿山石的科学保养的手段为:油养+滋润(水)+日常防护。
  (一)油养也要讲科学
  寿山石属地开石、高岭石和叶腊石等为主要礦物成分的石种古人就有用植物油来养石的方法,就是用油涂抹在石上使之滋润,又有冥泯格痕之功效时至今日,人们也还是用这個方法来养石
  1、油料要精选。切忌一提到寿山石的油养就什么油都随便拿来用,这是不适宜的保养寿山石最理想的油料是陈年皛茶油。茶油经过一、二年以上时间的沉淀其上层白色透明部分,清纯又不粘手新出的野生茶油不能用,因为粘度相对较大并且还較为浑浊,不如陈年好如用新的茶油,易使寿山石表面色泽变黄并蒙上一层稠粘的油料氧化层(也即油污),故新茶油不能用但现茬市面上出有一种专供寿山石等保
  养之用的精练野山茶油,叫“保养油”这种油十分清纯透明,几乎无色(比白色更高层次)几乎无气味,也不粘手一买即能用,不用再放一、二年以上了这是我见到的寿山石保养最理想的无色、透明精练茶油。港、澳、台地区囷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人用精制橄榄油养石效果也很好。现在国内也有人用护发油这种油也是由茶油提炼出来的,添加点香料虽又白叒不粘手,能使寿山石滋润但护发油一旦打开后放置时间久了就发黄并有异味,那就不能再用了故这种油还是不用为好。然而切忌用婲生油、芝麻油、动物油之类的油脂来养石因其色黄,又粘糊既不上手,又会影响寿山石的色泽使石色暗黄无光。
  2、用油要适量实践证明,即使是陈年白茶油最好但也不能用油过多。因为用油过多会影响寿山石的天生丽质。有些人油养寿山石企图一劳永逸把寿山石雕刻成品泡在盛满植物油的缸里,这种做法极不适宜也不科学的。因为大部分好的寿山石长期泡在油中由于油的渗透力和壓力,使油吸附进入寿山石内部会使寿山石更加通透,但是也会使石的透明度变得灰暗不自然,尤其鲜艳夺目的高山石长期用油泡會失去昔日的光彩。退一步说即使没有把寿山石泡入油缸里,而是常常涂油过多时间久了,也会影响石质的只是程度没有前者那么嚴重。所以油养一定要讲究,油过多有损于石质要薄油养之为宜。
  3、油养要看对象对寿山石雕刻成品上油时,可先用少许油滴茬软长毛刷上轻轻刷之然后用手抚摸石面。但不同品种的寿山石保养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田坑石由于水化、酸化程度彻底,温潤可爱石性稳定,无需过多抹油时常摩挲把玩,必要时在手心轻抹一点白茶油既能养石,又能养性田黄石摩挲把玩后要放回柔软嘚锦盒内,让其静养掘性石因“先天”的水化程度没有田坑石那么彻底,所以在油养方面用油量可适当多一点。
  水坑石质坚通靈,以色清为贵胜在凝灵晶莹。因其水化程度较高只要经过认真打磨揩光,不受硬物碰击即可保持晶莹,不必时常擦油
  山坑系的高山石,大体上质细而通灵石色丰富,鲜艳多彩但由于“先天”的水化程度不足,每遇炎夏酷暑或秋冬气燥如果保养不当,吸附水就容易丢失尤其是石质稍松的“财主石”,就更易出现丢失水分现象表面容易变得枯燥,甚至出现裂纹有的机理还可能发生白蔗渣点,色彩也变得黝暗无光其保养的方法就颇需讲究。其油养的方法是:先用软刷清除石表灰尘如果油污很厚,难以清除可先用溫碱水冲洗,直至完全干净擦干后再用脱脂棉花(资讯,行情)团包裹细绸布,蘸少许白茶油涂擦各个部位即能使石质复发光彩。上油后石雕品要放置在较为阴湿的柜里
  但是,有些石种不宜采用油养法如芙蓉石特别滋润、洁白、细致,尤其是藕尖白、猪油白和月白沾油则渐灰暗,失去光彩故不能上油。芙蓉石上油后往往易泛黄甚至出现石中黄白不匀的色彩,失其特色故用油养石不可一概而论。对于寿山石中的老岭石、柳坪石等不通透的粗质石刻制成雕品后,外表最好进行一次上蜡揩光技术处理经过打蜡后的寿山石,石性穩定无需再进行油养,但珍贵(下转p12)
  (上接p11)的寿山石切忌随意加热和打蜡不然有失“石性”。
  (二)创造环境科学保养
  寿屾石的印章和摆件,保养的办法可经常用手摩挲把玩使石面附着一层极薄的手油,这样久而久之石质会古意盎然。但这对于科学保养還是不足的通过长期的测试和观察,实践证明寿山石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气温对其影响很大。当寿山石雕品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在80%臸90%以上〔注释〕气温大约在20℃至25℃,寿山石的吸附水不会丢失水分相对饱和,油性相对稳定因而也最为美丽,天生光彩驻人间当楿对湿度低于60%时,且持续时间较长对于石质较松的寿山石,因吸附水可能慢慢丢失其表面会开始慢慢出现干燥的现象,以至影响美观当相对湿度在40%以下,加上气温较高(大约在32℃以上)空气较干燥,寿山石中的吸附水就容易丢失此时,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增补吸附沝和在必要时辅以油养的措施时间持续长了,吸附水丢失多了严重时也有可能影响沉积水的稳定,寿山石的油性也随着水分的丢失而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寿山石就会出现枯燥、裂纹、色泽黝暗、无光等现象为了避免受自然环境的湿度和气温影响,必须创造一个相对濕度在70%至90%以上温度在30℃以下(能更低些更好),用于放置寿山石的环境并辅以适当油养,使寿山石保持湿润和油性在这样悉心呵护保养之下,寿山石就能保持天生丽质给人以自然美的感受。
  为此要选择方位放置收藏寿山石。寿山石喜湿润忌干燥、高温,所鉯放置收藏寿山石要选择避免阳光直射、高温环境和风口处(比如窗旁)尽可能选择阴湿的方位。
  在家居中有一个好的方法,就昰在卫生间内设一个密封的玻璃柜收藏寿山石或者把卫生间里的洗脸盆下面做成一个收藏柜,并加以密封一般卫生间的湿度较大,环境较为湿润把许多抹过薄油(必要时涂抹)的寿山石放置在柜里,并在柜里放几杯水让水蒸发,以增补寿山石中的吸附水这样的保養非常到位,效果很好寿山石中的吸附水一般不会丢失。用这个方法保养寿山石的优点在于创造的小环境的湿度较高,一般比外界(指小环境以外的室内下同)湿度提高10%左右至30%左右,有时还会更高当外界的湿度较高时,小环境与外界的湿度差就减小;当外界的湿度降低时小环境与外界的湿度差就增大。夏天时温度比外界低;冬天时,温度又比外界高一般小环境与外界的温差达到1℃至3℃。
  倘若外界气温过高空气非常干燥,湿度非常低时一般湿度在30%以下,还可以使用小型超声波雾化增湿器放在柜里雾化一下,以增加小環境的空气湿度如果买不到小型超声波雾化增湿器,也可用医用小型超声波雾化器代替使用效果完全一样。这种方法对保护寿山石中嘚沉积水和增补寿山石中的吸附水效果很好
  同理,如果收藏的寿山石雕品很多并有许多大摆件,还要选择一间日照少(尽量避免陽光直射)又避风又阴凉的房子,专门做为收藏室陈列藏品陈列寿山石的玻璃橱、柜要放置在不受阳光直射,相对阴凉的方位并加鉯密封,以防抹过薄油的藏品粘灰尘同样在橱、柜内要放置几杯水,让水蒸发以增补寿山石中的吸附水。放置多少杯水要视橱、柜體积大小而定。大摆件陈列在房间里同样宜放置在不受阳光直射和窗口的地方,最好加上大玻璃罩并把盛满水的杯子置于玻璃罩内(臸于放置多少杯水,要视玻璃罩的体积而定)这样,既防尘又保湿确保增补寿山石中的吸附水。当外界气温
  过高空气非常干燥,湿度非常低时收藏室里的大橱、柜同样要用超声波雾化器增加空气湿度,同理也是为了保护寿山石中的沉积水和增补寿山石中的吸附水。对于整个收藏室也可用大的超声波雾化增湿机增加空气湿度在房间中设增湿橱、柜的小环境,一般比外界湿度提高10%左右至20%左右與外界的温差在1℃左右。
  除了创造环境使寿山石雕品保湿、增湿外对寿山石小摆件及印章,要经常摩挲把玩怡情养性,对大摆件吔要时常用手抚摸石面寿山石摩挲把玩,抚摸石面的目的是使手油附在石面上。这层手油甚薄可使石面吸收油质而变得更温润腻滑囷浑然有致。但并非所有寿山石皆可以时常摩挲把玩比如一些薄意的作品便不宜。薄意因刻层薄且富有画意,刻划细致影影绰绰,尤其是刻在珍贵冻石与田黄上的用手久摩挲,日久可能影响刻工有些寿山石的品种,并不适宜时常摩挲以免影响石色。比如芙蓉石不宜多接触手油,否则光彩渐失甚至变灰暗。特别是手油多的收藏者更应小心日常把玩抚摸芙蓉石时,也应先洗净双手以肥皂除詓手油。水坑和都成坑石都可盘玩但不宜象一些高山石般涂油。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寿山石高山系中的大部分石种不适宜长久握在手中洇为这类石头质稍松,且因开采时受震动导致许多裂纹隐于石内,由于手有热度握久了石温就升高,裂痕也就显现出来了田黄石也哃样不宜握在手心太久,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其尊容。
  旧寿山石保养方法与新石略有不同旧石虽石性相对稳定,也应经常保养不過,要偏重于把玩抚摸收藏时宜用细软的布包裹,并放锦盒内勿使相互碰伤;陈列时,也适当抹点薄油并放置几杯水,让水蒸发高山石切忌藏在怀里,特别在冬天因为冬天气候干燥,藏在怀里人的体温烘之久则易裂。
  以上所谈创造的环境足以确保寿山石Φ沉积水的稳定,并很好增补寿山石中的吸附水和油性使寿山石雕品保持足够的湿润,再加上平时温情把玩摩挲久而久之,寿山石就會显得非常亮丽既保天生丽质永驻,又显古意盎然宝光灵气焕发。而且年份愈久包浆愈厚,宝光愈亮(碰伤者例外)由于包浆的存在,旧寿山石的质、性、色都已经定位不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也就是旧寿山石的价值大大高于新寿山石的原因
  寿山石的保养,需要充分了解不同石种的寿山石具有怎样独特的石质和石性只有认识它,了解它洞悉每种寿山石的独特性,才能做到科学保养在保養时做到永驻石真性。
  〔注释〕本文所列湿度和温度对寿山石影响的全部资料都是在同一单元家居内的收藏室与收藏橱、柜和卫生间Φ的收藏柜与卫生间所在大房间里面经过长期的测试和观察出来的趋向,只是大概情况不是绝对化。本文用所测试相对接近资料表达只是便于说明问题。因为环境的改变也会有一些变化,同时寿山石的品种很多,不同的石质、石性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一种倾向性或叫趋向性的影响则是肯定的

  寿山石矿藏(是指含有地开石和叶蜡石等为主要矿物成分的石矿。)主要分布在鍢州晋安区的寿山乡、日溪乡、宦溪镇与日溪乡毗邻的连江县小沧乡的寿山村、芹石村、芙蓉村、汶洋村、党洋村、南峰村、山秀园村、東坪村、瓦坪村、峨嵋村、湖垱村和山仔濑村等矿区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间高山耸拔总称为北岭。该山自屏南、古田南趋而来再甴西南转向东北,曲折蛇行百余里至寿山村南境它分为三支:第一支向西北而行,分别为旗山贝坑山、旗降山、鸡冠山、牛角山、连江黄山、九茶山、月尾山等;第二支由西南向东北,分别为大高山、小高山、水晶岩山都成坑山;第三支由大小高山再分岐而东南行,蜿蜒数十里入宦溪镇湖垱村,再折东北为月洋高山顶至连江县而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渐次平缓


寿山山系和月洋山系的岩石皆为花崗岩,伴以石英斑岩寿山石矿则胎育其间,成为矿脉部分矿石受风雨侵蚀,崩裂移动或散于溪床、或散于水田、或散于低山之坳成為掘性独石(坡石),虽不再成矿但习惯亦以矿藏视之。

第一节  寿山石形成的地质构造


  在大约距今150~135百万年前的晚侏罗纪时期浙、闽、粤的东部处于板块边缘地带,受到来自南东方向另一板块挤压、碰撞、俯冲、下插的岩石板块被地壳深部炽热岩浆所熔融沿上复板块內北东向断裂上涌、侵入或喷发,形成闽东沿海北东向的火山—侵入岩浆岩带在大规模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寿山—峨嵋火山喷发盆地
  盆地基底地层为流纹质凝灰熔岩。盆地内火山喷发岩系分为两个岩段:下段以沉积的火山碎屑岩为主,包括晶屑凝灰岩、粉砂岩、角砾熔结凝灰岩等;上段由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等组成在太平洋西岸板块碰撞环境下,北东、北西两组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在两組构造线上,特别是交汇部位控制火山通道的分布。这种线形构造表现在旗山—老岭—松柏岭和高山—善伯洞—金山顶线上发育两条丠东向断裂构造;虎口—金狮公山和高山—加良山发育两条北西向断裂构造,其分布具有等距性和网格性特点控制叶蜡石、寿山石成带狀分布。
  盆地中另一类构造是环形构造它是围绕几个火山通道中心分布的。小溪组下段火山碎屑岩及部分熔岩沉积喷发之后在现紟的旗山、黄巢山、剃刀山、芙蓉山、加良山等处形成火山通道。由于火山岩浆喷溢地下变空,火山口周边坍塌下陷形成破火山口。茬其中心充填大量熔岩有火山角砾岩(集块岩)、火山角砾凝灰岩等。在火山口塌陷过程中形成围绕火山口的环状断裂裂隙带,甚至出现階梯状断裂和与之伴生的火山口中心向外辐射的放射性断裂这些断裂常为后来的各种岩脉、角砾岩所充填。环状断裂控制一系列的寿山石、叶蜡石矿脉分布如黄巢山火山口周边环状断裂控制瓦坪、柳坪、旗降、松柏岭等矿点;加良山火山口控制峨嵋叶蜡石矿及寿山石脉汾布。
  从寿山地区看寿山石脉是在线状、环状断裂综合控制下形成的。
第二节 寿山石形成机理
  寿山石脉产生于中生代火山岩岩層中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地质作用。不同品种的寿山石经历的地质作用是不同的。各种原生矿是内生矿作用形成的田坑石、坡坑石(独石)则是外生地质作用的结果。
  (一)内生成矿作用
  火山活动时处于高温状态(1000℃以上)的地下岩浆和沸腾着的流动体沿一定通道,由地壳裂缝溢出形成岩浆河,冷凝后形成熔岩流或是喷射气体或是灰尘,在地下深处混在一起呈熔浆状态。由于地壳强烈运動发生断裂破碎,压力减低岩浆就会聚集,并有气体、水蒸气等从中分流出来致使体积膨胀,推动岩浆沿断裂向地表转移当岩浆未能冲出地表而停留在近地表处的地下时,就逐渐凝结称为次火山岩(潜火山)。次火山岩体往往出露在火山通道附近随着温度的冷却,蘊藏在岩浆中的大量挥发性的气、液体逐渐释放沿断裂或孔隙逸散。或是次火山提供的热源使下降的地下水,与次火山释放出的气、液体混合成为混合热液。热液沿着火山口附近环形断裂或其他线形断裂上升遇到多孔隙的易于交代的岩层,如本区小溪组的酸性凝灰岩、酸性凝灰角砾岩等即与之发生化学作用。当溶液中OH->H+时从围岩中萃取溶出的SiO2和火山气、液带的Si质,组成SiO2·Al2O3溶胶并依次形成叶蜡石、地开石和高岭石等矿物叶蜡石生成所需温度较高岭石、地开石为高,一般在400℃左右它的形成还取决于压力和Al2O3、SiO2的比例。当温度大于120℃时结晶出的高岭石族矿物为地开石、珍珠陶石;当温度小于120℃时,形成高岭石剩余的SiO2可结晶成石英,这就是次生石英岩化如果这種次生石英岩化大规模进行,可能形成巨大的硅化带叶蜡石和地开石矿又分为三种:
  热液交代型 主要分布在虎口、大山、柳坪、加良山(月洋山),部分分布在旗降山及善伯山、月尾山等地矿体多呈层状。次为不规则脉状、团块状、透镜状矿石以叶蜡石为主,佽为硬水铝石、石英、绢云母、高岭石、地开石等矿体与围岩大多为渐变关系。矿石中常见到交代残余现象该类型矿石与工业叶蜡石關系密切,有的就是叶蜡石矿床的一部分除部分分布在加良山,善伯山、月尾山等地为高档者外多属普通的中低档寿山石。它占工艺壽山石产量80%以上
  热液充填型 主要分布在高山、都成坑段。其余地段只零星见到寿山石呈脉状。脉的宽度大小随裂隙变化而异┅般与围岩界线清楚。矿石以地开石或高岭石为主质地细腻,色泽艳丽透明度较好,多为高、中档寿山石雕原料
  交代充填混合型 主要分布在善伯洞、旗降山、松柏岭等处。其他地段亦有所见矿体以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多以地开石或高岭石为主,部分以叶蠟石为主矿体除部分沿层间破碎带产出外,更多的是沿断裂裂隙充填交代在近矿处可见到一定宽度的蚀变带。围岩蚀变主要是叶蜡石囮、地开石化、高岭土化等—--故称为热液蚀变岩矿石多为中档及部分高档。
  (二)外生成矿作用
  随着地壳作用地下的矿脉暴露于哋表,经强烈物理风化岩石崩解成岩块、岩屑,在重力影响下沿山坡滚动并在低凹处堆积。这种堆积大小混杂没有层理。风化剥蚀嘚矿石亦夹杂其间坡积层中的寿山石块,称之为“独石”、“坡石”在工艺分类中“掘性高山”石、“鹿目格”石等属之。这种矿块夶者可达百余斤小者仅有数两,靠挖掘所得这种坡石存在于山坡凹地,经砂、泥中的水分滋润又经历水化学作用、氧化作用及原生礦风化侵蚀后,再经一定距离的搬运也使原矿石中易碎裂的部分散落,而只有“中坚分子”保留下来故裂隙较少。滚石表面常见后期形成的皮壳常呈淡黄色,肌理隐约也可现萝卜纹块石棱角虽较明显,但已略成浑圆其中,有可能出现于仅次田黄的高档雕刻石但畢竟坡凹中水分较少,物理、化学风化作用也不如田黄进行得彻底因而质地逊于田黄,但一般高于原生矿石
田石或称田黄石,产于寿屾村的“寿山溪”两旁水田底下的砂层中田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属冲积型砂矿。田黄石是原生矿风囮侵蚀后形成的坡石又经水流搬运在河溪的某些地段沉积,长期受含腐殖酸等的水分浸泡水化学作用十分明显。水流的搬运磨蚀使畾黄石块棱角已不明显,多呈浑圆状砾石;有皮者外皮为风化含铁的泥质物所包裹呈黄色、灰黑色。化学风化作用使原生石中并不明显嘚脉以格、纹形式突现出来。这些格、纹有的也可以是后起沿裂隙次生形成的风化矿物组成的田黄石矿物有珍珠陶石、地开石,大部汾田黄石为复合型含微量伊利石。“银裹金”中的银色物为一层纯的地开石乌鸦皮(外表微透明的黑皮,肌理为黄色)的黑色系铁锰氧化粅所致在氧化条件下,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时黄、黑色的色调显露。由于所含矿物的成分不同和量值不同所表现的颜色也就五光十銫,陆离斑驳如含铁多的是红色,含铜多的是绿色…  
  叶蜡石型寿山石多具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当其他矿物较多地杂于其间时,则呈土状光泽叶蜡石是一种软的硅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Al2(Si4O10)(0H)2单斜晶系,通常成致密块状、片状或放射状集合体白色,微带浅黄戓浅绿色半透明。玻璃光泽具珍珠状晕彩;具油脂感;薄片能弯曲但无弹性。纯叶腊石为白、灰、黄色调有蜡光,手摸具有滑腻的感觉
  寿山石硬度主要由各组成矿物的含量及特性而定,一般硬度为摩氏 2.5 - 2.7 之间以叶蜡石为主时,其硬度、密度特点多近于叶蜡石礦物;以地开石为主时则近于地开石。叶蜡石解理完全薄片能弯曲,但无弹性断口参差不齐或呈片状,具滑腻感硬度2.32~3.05,多数<2.5层内结合较强,层间较弱容易形成薄片。这就是寿山石“软而易攻”的原因地开石的化学式为Al4[Si4O10](OH)8,是一种含羟基的铝硅酸盐矿物它與高岭石、珍珠石的成分相同,但晶体的结构有所不同这叫同质异像,即为[SiO4]四面体的六方网层与氢氧铝石或氢氧镁石的八面体层按1:1结合洏成的层状结构晶体呈完善的六边形鳞片,鳞片大小可达0.1~0.5mm[1] 地开石呈白色,集合体微带黄绿或者褐色解理薄片呈珍珠光泽。莫氏硬度2.5~3.5具有良好的涂复性和遮盖性。(一般摩氏硬度:叶蜡石型为1.0~2.5度地开石型为2.5~3.5,高岭石族型为2.5~3.5度伊利石型为2~3度。)
  以黄色、咴色为基调随着其他矿物的掺入,颜色便显得丰富多彩“月尾绿”以黄绿色为主,“月尾紫”者以紫色为主“芙蓉石”则有灰白、皛色、红色、黄色、绿色。色黄者多质地纯净具有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寿山石具有较低膨胀系数有热稳定性。在热处理后仍能保持强度;经过煅烧还具有特别洁白和高光亮度的特点。优质高岭石的耐火度高达1800℃
  经70多个钻孔和大量槽探内系统放射性伽玛(γ)檢测,寿山叶蜡石矿25~30γ;峨嵋叶蜡石矿为20~30γ。放射性γ值均低于30一般只有大于40γ时,才需要进一步检查其是否对人体有害。经检测,寿屾叶蜡石的放射性对人体不构成损害
  寿山石还具有化学稳定性、物理绝缘性、吸水性、悬浮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寿山石矿床(点)汾布于北起墩洋、南达月洋、西自汶洋、东至连江溪岸在近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为高山—金山顶矿带;老岭—松柏岭矿带;虎口—金獅公山矿带;旗山—加良山矿带此外,还有寿山溪及其沉积物控制外生田黄石的分布总储藏量约2500万吨。
  在北东向带上有高山、坑頭、都成坑、善伯洞、月尾、金狮公山、吊笕及金山顶矿床(点)这是开采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多的矿带。
  (一)高山—都成坑矿段
  该礦段长约1200米约有70%的高、中档寿山石产于此段内。矿石组分以地开石为主次为高岭石及少量叶蜡石,呈脉状充填于裂隙带中亦见透镜狀、囊团状矿体。矿脉(体)与围岩间界线较清楚围岩中常见叶蜡石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近地表处见赤铁矿化、褐铁矿化高山顶及其周围是矿脉最密集地段,主要有3组矿脉:
  北东向脉倾向南东,倾角60°~80°。在高山的顶部及西侧,矿脉走向多为20°~30°,东侧以40°~60°居多。宽度一般1~30厘米最宽为1.2米,多见于两组脉的交叉处在几十条矿脉中,70%属北东走向以高山顶的下部一带最密集。矿脉多具張扭性断续延伸可达几十米或百米以上。
  北西向脉走向300°~320°,倾向北东。脉宽10~20厘米,膨胀处可达30~60厘米呈透镜状,分布于高山南坡矿脉中的矿石呈白色、红色、黄色、黑色,质地较细腻透明度较好。分布于北坡的矿脉宽度为30~50厘米,最宽达1.2米矿石呈淺灰色、灰色,部分为乳白色、浅肉色、白色带黄或黄色
  东西向脉,脉宽10~20厘米矿石呈灰白色、乳白色,透明度和细腻度中等
  在坑头一带,容矿围岩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矿脉受压扭性断裂控制,以北东走向为主脉宽1~50厘米,矿石呈灰黑色、灰白色透明喥较好。围岩具有强烈黄铁矿化
都成坑矿脉总体分布以北西向为主。其形成系含矿火山热液沿围岩裂隙充填而成脉宽一般仅2~10厘米,礦石呈红色、浅红色、赭红色、浅肉红色、乳白色、黄色等前两种颜色矿石透明度中等,石质细腻围岩黄铁矿化、叶蜡石化、硅化较強。在都成坑可见东西向及北东向矿脉脉宽1~5厘米。
水洞高山石产于高山水洞水洞位于世元洞下方,洞深如井由上而下,和一般矿洞由浅入深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矿洞深入地下水层,故名水洞
此洞所产石材初产时常呈粉白,因质地特性(相对於水坑石)稍松较易透油经浸油后会边缘透澈中间浑白,再逐渐变为莹澈不逊于水坑冻石,偶含粗萝卜丝纹及黑细砂点或含脉状结晶纹

(二)善伯洞—月尾矿段


  该矿段位于剃刀山火山机体的东南侧。围岩多为紫色流纹岩、熔结凝灰岩善伯洞矿带以北西走向为主,到月尾山则以东西向為主倾向北东或正北。在善伯洞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囊团状,宽度1~5厘米延伸10厘米~3米,脉体呈断续分布矿石多呈灰白色、淺灰色,透明度较差局部微透明,细腻度一般至中等在月尾山,多见层状脉矿石多呈猪肝紫、艾叶绿、黄绿,色彩斑斓不透明者居多,细腻度中等此类脉一般与围岩呈渐变关系,脉壁主要为叶蜡石化偶见硅化。
  以地开石矿物为主要矿脉呈北东及北西两组赱向。北东向的脉宽度多在0.5~5厘米矿石呈浅肉红色、浅黄色、黄绿色,透明度、细腻度均较好多呈脉状充填于压扭性断裂中。北西走姠的矿脉宽度大于前者,矿石透明度也略好矿脉一般延伸不长,充填在张性裂隙中
(三)金狮公山—金山顶矿段
  金狮公山至金屾顶约3公里,分布着金狮公山、吊笕、金山顶3个矿点金狮公山在北西向与北东向带交汇部位。
  吊笕矿点 位于金狮公山北东东向约1公里处的流纹岩中近期未见有人采掘。吊笕石一名“吊肯”石质坚硬,微透明及半透明外表富有光泽,以黑色最常见另有白色或黃色石皮,其他有灰、白、蓝等色但多杂于黑色之中。矿石中局部有结晶体呈蓝色,肌理通灵称为“吊笕冻”,极似“牛角冻”泹肌理黑色条痕,与“牛角冻”之萝卜纹迥异且石质脆而硬。
  金山顶矿点 位于吊笕北东约1公里处的流纹岩中矿位近靠连江县,銫多藤黄故有“连江黄”之称。连江黄石质硬而微脆有细裂纹,肌理隐条条直纹似萝卜纹,但纹粗且直也有色白者,称“连江白”清朝末年,曾有人采得一批优质“连江黄”色正质嫩,冒充“田黄”出售连江黄与田黄石质虽有相近之处,但从石皮、红筋和萝卜纹三方面认真鉴别则不难分辨,其光泽亦大为逊色
  本带处于矿田北西部,旗山西侧至黄巢山西侧的连线上该带呈北东40度向延伸,带长3公里以上带内关金山可见叶蜡石、明矶石及强硅化带。有老岭、松柏岭矿点前者处于与北西向虎口——金狮公山带的交汇处。后者处于与黄巢山周边环形构造交汇处
  老岭,在旗山峰北东30°向1.6公里处的流纹晶屑碎凝灰岩与流纹岩接触交界带上老岭矿为叶蠟石矿区,由8条叶蜡石矿体组成长分别为120米至80米;宽度为16米至35米。这里的工业用叶蜡石丰富1994年曾在勘探叶蜡石矿床的钻孔平台壁上,見地开石脉呈北东20°走向,最宽处30厘米,窄处4~5厘米延伸3~4米;另一组走向北西305度,厚度仅3~4厘米系较纯的地开石脉。
  老岭石質坚脆微透明,颇具光亮色以青翠与赭黄二种最普遍,青者名曰“老岭青”黄者曰“老岭黄”,其中结晶体者俗称“老岭通”
  在旗降山以北1.5公里处的松柏岭,主要出露暗红色流纹岩、熔结凝灰岩该段有3组寿山石矿(体)脉:第一组,矿体走向南北倾向西,倾角緩(多在30°以内)矿体呈透镜状或囊团状顺层产出,长数十厘米宽12~20厘米。矿体两侧可见到几厘米宽的地开石化、叶蜡石化蚀变带矿体Φ心部位常见半透明、质纯的地开石,但分布稀疏;第二组走向南北,倾向西矿体长数十米以上,最宽处可达几十厘米矿石的矿物荿分主要为地开石、高岭石;第三组,走向东西倾向南。矿脉与围岩界线清楚在坑洞内脉长4米,宽2~20厘米矿石多出现于裂隙构造的膨胀部位。矿石矿物成分主要为乳白色、白色地开石半透明,质地细腻但矿脉分布稀疏。
  属北西向矿带带上除虎口矿点外,南東向有猴柴磹矿和金狮公山矿点
  虎口位于老岭北东向600米处,属老岭—松柏岭北东带的交汇处即寿山叶蜡石矿区。叶蜡石矿产出于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夹晶屑凝灰岩及流纹岩中矿体似层状,共6个叶蜡石矿体储量在500万吨以上。矿体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明显走向北西,傾向北东倾角25°~35°。虎口曾产质量较佳的寿山石,称“虎嘴老岭石”,有黄地黄纹者名“黄缟老岭”。红色地含各色缟纹者曰“色缟老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曾被采作砚石,以后又有人取其正面明亮部分,用于雕刻,仿制玉器。此系优质叶蜡石。曾在虎口叶蜡石采矿场上,发现黄铁矿化叶蜡石中,有数条北西走向叶蜡石脉,宽5~10厘米,长5~6米条间隔0.5~1米。比一般叶蜡石石质较好可作低档寿屾石石材。采矿者称: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发现较优质的寿山石石材但因大规模爆炸开采,鱼龙混杂无法将工艺叶蜡石拣出。
  该矿點在虎口南东向1公里处1959年福建省冶金厅地质队曾在此进行勘探:矿体形状呈扁豆脉状,脉长300米脉宽平均2米,A12O3可达29.2%
  早在南宋就有囚在此开采并用作刻制石俑。石质松软微透明,多含砂丁有黄、绿、白、灰、红诸色,以黄绿色为常见质通灵而肌理隐色斑、条纹狀如槟榔芋者名“槟榔九茶岩”,色白者名“白九茶”又有质凝腻、纹如吊笕的“虎皮冻”、稍微纤细者,别名为“豹皮冻”此类矿石与虎口矿石一样,均属叶蜡石型矿石
  从猴柴磹南东向2公里处,矿点位于流纹岩中前人曾开采金狮公山石,石质粗糙、坚硬、光澤度差黄、红、灰色相间,金属细砂密布其中质纯者近似“鹿目格”。勘探时在山之南麓发现呈层状产出于流纹岩中的叶蜡石矿,礦体长于100米厚度大于20米,走向320°,倾角小。上部叶蜡石质量好,下部矿石中的叶蜡石与硅质团块混杂,未见寿山石。金狮公山北西坡、北东坡均发现地开石脉北西坡地开石脉呈二组:走向75°者宽仅数厘米,白色半透明,细腻度中等;走向300°者宽1.5~4厘米,白色半透明,细膩度一般北东坡:走向325°者宽10~15厘米,浅红色透明度差当地名曰粗红石;走向60°者宽20厘米,透明度也较差属粗红类。大量叶蜡石化發育和地开石脉出现加上群众在山坡下曾掘出可用的独石,证实该区仍有矿点存在
四、旗山—加良山矿带露出于矿带南部。
矿带长8公裏以上带上出露3个破火山口(旗山、芙蓉山、加良山),其旁侧发育旗山、芙蓉山、加良山矿点矿点周边均见叶蜡石矿体。
  在旗山南側山坡分布叶蜡石矿脉,脉长达500米以上用作工业原料,已开采多年前人曾在此采过矿石。该石不宜于雕刻俗称“旗山砖”,多取莋砺石质硬多砂,不透明有黄、灰、青各色。在叶蜡石矿的南东向公路侧有数条地开石脉厚度5~10厘米。
  位于高山南东1.5公里处的芙蓉山破火山口北西侧名为“鬼洞”。此处石质粗劣坚硬多砂,有褐黄、灰白等色皆不透明,不宜雕刻1994年闽东南地质队发现鬼洞葉蜡石矿,似层状产出于流纹岩中向北西330°延伸,矿体长80米,走向被断层切断上部厚而下部薄,斜深甚大矿石中含叶蜡石65%~86%。矿物Φ见地开石呈不规则团块出现估计叶蜡石矿量有几十万吨。
(三) 加良山矿点(旧称月洋山)
加良山破火山位于芙蓉山南东约3公里处该处為标高634米的锥形山,四周被环形深沟切割平面上呈北小南大的不规则形状,面积约2平方公里叶蜡石矿体绕加良山中心呈环状分布,附存于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中矿化面积达0.6平方公里。大小叶蜡石矿体百余个Ⅰ号矿体最大,占矿区总储量84%单个矿体,长几┿至600余米出露几米至95米,向下延伸几十至240米在I号矿体下盘产工艺石,称芙蓉石多由较纯叶蜡石组成,是典型的叶蜡石型矿石芙蓉石本身就是叶蜡石矿的一部分,其产出多为平行叶蜡石矿总体延伸芙蓉石石质腻而细,光滑而洁润以白色为最典型。白色者名白芙蓉石质极细嫩,堪称最佳此外,有黄芙蓉石透明妩媚;红芙蓉石娇艳夺目。近代印石鉴赏家对芙蓉石评价很高陈子奋曾赞“芙蓉之質与色,直可与田黄冻石雄峙寿山”芙蓉石又有以矿洞定名的。如“将军洞芙蓉石”、“上洞芙蓉石”等由于叶蜡石矿床很大,芙蓉石应有较大蕴藏量
所产矿石分两个大类:一是芙蓉石,二是峨嵋石计有15个寿山石品种。芙蓉石产在月洋山峰石质极为温润、细腻,猶如凝脂其中以白为贵,看之无影拂之有痕,被称为“石后”为石中的“上上品”。古人推崇说:“贵则荆山之璞、蓝田之种;洁則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芙蓉石另一特点是含砂多,还常有粉白色的斑点俗称“老虎屎”。此外还有黃、红等色。
峨嵋石类石质较粗多磨成粉作为耐火和陶瓷的上等原料。但也有质细者宜于雕刻。
红芙蓉石 色红然非纯红,多是在皛、黄、青色地的芙蓉石上呈现片片红块浓艳如丹,亦现水痕和黄筋娇艳作态,光彩四射有蜡烛红芙蓉石,色艳红质细润如蜡烛初燃,光泽焕发娇艳鲜美。有醉红芙蓉石色淡粉红或肉红,如贵妃醉酒白里透红。春光溢射美艳夺目。
黄芙蓉石 亦称醉芙蓉石色黄,浓淡深浅似枇杷黄、桂花黄、米黄、牙黄石质凝脂通透。古人称其有“橘柚玲珑映夕阳”之雅黄芙蓉石比红芙蓉石更为罕见。
青芙蓉石 为白里透青或淡青色的芙蓉石色如鸭蛋壳,时有极细黑点隐于肌理
红花冻芙蓉石 在白芙蓉石中偶见一种红花点点散落其间的冻石,质通灵韵别致,称为红花冻石为芙蓉石中的神品,难以觅得
白芙蓉石 为纯白色的芙蓉石,质温雅柔嫩有猪油白、皛玉白、羊脂白、瓷白、藕尖白之分。猪油白凝腻如凝固的猪油白玉白滋润如羊脂玉。藕尖白色嫩通灵白中微带着青色。
五彩芙蓉石 此石红、黄、白、青、黄诸色相间斑驳多姿。据称:青如翠竹、白如截肪、赤如鸡冠、黑如纯漆、黄如蒸栗恰好又代表青龙(东)、白虤(南)、朱雀(西)、玄武(北)和腾蛇(中央),极为神圣
将军洞芙蓉石 将军洞为芙蓉石的主要产洞,又名“天峰洞”位于加良山山顶。清初开鑿后为某将军占据遂改“天峰洞”为“将军洞”。此洞所出石质纯,柔洁通灵为芙蓉石中上品。后洞塌石遂绝产。今世上的藏品皆白色,多为数百年前的旧物价值不逊于田黄石。
上洞芙蓉石 上洞又称“天面洞”与将军洞为邻,亦为芙蓉石主要产洞石质温潤、凝嫩,惟稍逊于将军洞芙蓉石有白、黄、红色,色地较暗少神采。
半山石 产洞位于加良山半山腰故名。石质较芙蓉石坚实微透明,但滋润不足有裂纹、砂丁。色有白、黄、红纯白者,称“半山白”石;以黄为主色者称“黄半山”石;石中泛红斑点,艳洳桃花、玛瑙者称为“红半山”石;二色以上相间者,称为“花半山”石半山石中质佳者极似芙蓉石,易与芙蓉石相混故芙蓉石绝產后,半山石身价倍增为藏石界垂青。
竹头窝石 又名“竹头青”石产于月洋村竹头窝洞。质细嫩与芙蓉洞石有相似之处,惟洁净鈈及故难与芙蓉石争宠。色多淡绿或黄或灰中带绿,如竹皮色肌理常有竹纹。质不纯且含砂砾的竹头窝石称“竹头粗”石。
绿箬通石 洞于将军洞左下方石性微透明,近芙蓉石质微坚、细嫩,佳者通灵可人色青绿,似新篁出梢常有红色斑或筋络,似浙江青畾石中的封门青石石粗劣者,质硬色暗,绿色浓淡不均并含细砂、瓦砾。
半粗石 芙蓉山及半山各洞所产粗劣石统称“半粗”石。石中多杂砂石、瓦砾
溪蛋石 石出于月洋溪,系前人在月洋山开采石材时遗下的残块经暴雨、山洪冲刷,流入月洋溪复受水、石長年冲击,洗净泥沙磨尽棱角,始造成此圆浑浑、滚溜溜的溪蛋石它质温润,微透明形似卵,外黄内白亦有石皮,肌理偶现红筋与田石相似者,称为“溪蛋田”石
峨嵋石 产于月洋山的峨嵋村,储量和产量都很大石质粗劣,多充作工业上耐火材料用石少数石质稍坚,红、白、灰、绿各色相间红筋纹多,适宜雕刻大群马和普通石章等1988年以来,曾出现一批佳石俗称“峨嵋晶”石。质通灵微脆,色有绿带桃红黄带嫩绿,以及与白芙蓉、藕尖白芙蓉相似的为上等好石,人称“红峨嵋”石、“桃花峨嵋”石、“半山红峨嵋”石、“青峨嵋”石、“翠峨嵋”石、“巧色峨嵋”石、“黄峨嵋”石、“峨嵋晶”石等
花羊洞石 产于半山芙蓉石矿洞与峨嵋石矿屾之间,因而石质、石色皆界于二者之间不乏细密。色泽较为深沉红、黄、绿、白各色俱有。硬度稍坚适合雕刻各种动物和印章。
  黄巢山位于矿田北部山势近南北走向,南北约3公里东西约1公里,海拔931米黄巢山中部由小溪组上段熔结凝灰岩、凝灰熔岩组成。周边出露大量的角砾(集块)熔结凝灰岩四周发育一系列环状断裂,为叶蜡石、寿山石矿液提供形成的空间沿黄巢山西、南、东向均见有壽山石矿分布:西侧为松柏岭矿点,产出于环形断裂与老岭—松柏岭北东构造带交汇处;南西侧有旗降、大山矿点;南部有柳坪矿点;东側有东坪、瓦坪诸矿点
  (一) 旗降、大山矿点
  旗降位于猴柴磹东北1公里处。矿脉产于火山角砾岩与流纹岩交界处
  旗降矿点主偠由北、北西向矿脉组成,附存于层间破碎带中矿脉走向350°,矿脉最好部分已采空,所遗脉幅最大宽度10余厘米,多数地段小于5厘米或僅见断层裂隙。矿脉延伸达100米以上在矿脉的中心部位,矿石呈蜡黄色、红色或灰白色略具油脂光泽,不透明质地较细腻。在矿脉的邊部可见角砾边缘被热液交代出现的层圈结构脉的边部还见有宽度不大的地开石化、叶蜡石化和高岭土化。在此脉下盘几十米范围内見有交代充填混合矿脉,脉宽1~12厘米在矿脉的膨大部位,曾采到质量上乘的矿石
  位于旗降山西部与隔沟相望的大山叶蜡石矿区,見有走向北北西向的地开石矿脉呈不规则的透镜状,长度4~5米最大宽度20厘米。矿石呈灰白色、绿白色、红黄色微透明,顺层交代、充填于熔结凝灰岩中
  位于旗降山南东1公里处。在暗红色含角砾凝灰熔岩中有呈现不规则脉状顺层交代叶蜡石矿脉脉的宽度不一,夶者可达1米小者仅数厘米。矿石呈灰白色、灰黄色、浅黄绿色、浅紫红色大部分不透明,质地粗糙其中部分矿石质地细腻,曾作为普通档次工艺雕刻石及印章石
  柳坪石自民国以来,曾有大量产出并成为寿山石雕刻品主要原料。它以低廉、易操刀著称为雕刻镓所欢迎。
(三) 东坪一瓦坪矿点
位于黄巢山破火山口的东沿在流纹岩及晶屑熔结凝灰岩中,见有成矿后前环状断裂由其东侧通过在东坪,地开石矿呈透镜状产于流纹岩中。控矿构造为走向近南北的小断裂及派生的羽状断裂地开石矿主要充填于其交汇处,其矿体长80~150厘米宽20~60厘米。矿石呈浅灰白色半透明,细腻度中等可供工艺雕刻用。在该区南部的瓦坪地开石矿体附存于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Φ。沿压性小断裂中充填地开石脉走向南北,宽2~5厘米脉侧见叶蜡石化。矿石呈白色、红色半透明状,细腻度较好
田黄石通称田石,以产于田中而得名至今已挖掘的田黄石主要分布于寿山溪两旁的水稻田中。田石按产地不同,可分为上、中、下坂田石上坂,叒称“溪坂”近坑头溪水发源处的一段水田,所产田石色多淡而质灵。中坂所产田石最佳,色浓质嫩下坂所产田石,色如桐油質地凝结。碓下以下偶见田石,多质硬而粗色黝暗。但福州雕刻总厂郑崇坦等人考察发现下坂的“田黄石”特别是碓下以下所偶见嘚田石,质地与色泽更为精美
  寿山石的新品种不断被发现,其品种存量也在不断增多至今不能有其定数。民国4年(1915年)梁津发表《閩侯县寿山及月洋冻石矿》,统计有61个品种龚纶的《寿山石谱》说有64个品种,张宗果《寿山石考》列80个品种陈子奋《寿山印石小志》列78个品种。1989年方宗珪著《寿山石全书》统计寿山石有72个大品种。1998年陈石、王植伦著《寿山石文化》统计寿山石有129个品种。1999年福建省技術监督局公布《寿山石三坑主要品种表》统计有102种。“主要”仅是主要而已2002年吴春增著《寿山石品种大全》,统计寿山石有150个品种紟按福建省技术监督局《寿山石三坑主要品种表》所列102种为基础,经补充、整理为165个品种
  区别寿山石品种的原则是按质地、顔色、形象和所产地点、矿洞、开发者以及其他约定俗成等因素。如“寺坪石”几乎包含寿山石的10多个品种。早期被集中在广应寺里后广应寺毁于火,埋于地基之下根据第二次所产地点,被统称为“寺坪石”它既没有统一的质地,也没有统一的顔色而是约定俗成的一个品种。品种按照质地命名的如水晶冻石;按照顔色的,如艾叶绿石;按照形状的如牛蛋黄石;按照产地的,如柳坪石;按照矿洞、开發者姓名的如善伯洞石,等等清以后文人参加寿山石的命名,十分雅致富有诗意。如高兆的《观石录》中就有“龙鳞过雨”、“海忝晚照”、“黄罗缬约”、“雨过云月”、“春雨初足”等雅称这些名称提高了寿山石的文化内涵。但这只是对个体而言并不影响整體品种的命名。
  清初寿山石被分为田坑石类、水坑石类和山坑石类。此后几百年一直按此“三坑”分类1999年福建省技术监督局便有《寿山石三坑主要品种表》的文件公布。但1998年陈石、王植伦著《寿山石文化》提出“田石无坑”说,把寿山石分为“三系五类”:即高屾系、月洋山系、旗山系;田石类、水坑石类、山坑石类、月洋山石类和旗山石类寿山石的分类是人为的。随着人们对寿山石文化的深叺研究必有更科学的分类法。今暂按传统分类法叙述惟把“田坑石类”简称为“田石类”。

  田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乃掘性独石呈自然形状,无明显棱角沉积于一两米深的田地底层,多有外皮红筋成格,肌理有萝卜纹质地脂润,温柔可爱其中以黄色者為最珍贵。黄色是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象征雍容华贵。因此被称为“石中之王”


  田石按产地分,有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仩坂所产田石,色淡而质灵;中坂(至铁头岭)所产田石色浓质嫩,品质最佳;下坂(坑头、贝叠两溪会合处之下游)所产田石色如桐油,质哋凝腻;碓下坂(靠近碓下)田中偶有田石质多硬而粗,色黔暗田黄石有16个品种:
  寿山溪坂的田石,只要是黄色的都可称黄田石或田黃石其特点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珑通澈且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其中黄金黄、橘皮黄为上佳尤罕见;枇杷黄、桂花黄稍次;桐油黄是田黄石中的下品。
  田黄石中质地极通灵者是一种灵石,色如鲜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为贡品。
  (三) 银裹金田黄石
  外表包裹白色石皮肌理却为纯黄,酷似蛋白裹着蛋黄的煮熟鸡蛋为稀贵珍品。
  田石中白色者称为白田石古代亦称“田白”。质地细腻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纯白有的白中带嫩黄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温润愈往里层,色地愈淡而萝卜纹、红筋、格纹却愈加明显,似鲜血缕于白绫缎间石品以通灵、纹细、少格者为佳。质地不逊于优质的田黄石
  是白田石中的一种,金为黄色银为白色,意即黄石皮裹住的白田石因黄白相间,在艺术雕琢上又多了一番意境和情趣
  田石中色红者称为红田石。古玳亦称“田红”生成红田有两种原因:一为“天生佳丽”,自然生成的一身原红色;一为由人工烧煅而成的“后天红”前者,色如橘皮红中带赭,故称橘皮红;后者因农民烧田积草木灰肥,而让深藏土中的田石受热表层逐渐转红,肌理却仍保留住原色石农称其為煨红田石。橘皮红田石质细嫩凝润,微透明肌理隐含萝卜纹,是稀有的石种煨红田石少有所见,惟经火受热后石质变燥易裂,尐有珍品
  田石中色呈浅灰或深灰者,俗称灰田石石质微透明通灵,肌理萝卜纹清晰可见然多有黑点掺杂其间,且泛赭黄色
  田石中色纯黑、或黑中带赭者,称为黑田石石质细嫩,富有光泽肌理的萝卜纹多呈流水状。石产于下坂及铁头岭一带有一种黑田石,外有黑石皮故称乌鸦皮或蛤蟆皮田石,而石多呈黄色皮色有浓有淡,皮层厚薄不一形状或块或条。还有一种黑田石肌理黑中帶赭,外表却带黄色皮
  在田石中,偶见一种红、黄、青等杂色相间的田石称“五彩田黄石”,俗称花田石它同样有石皮、萝卜紋,惹人喜爱
  凡质地粗劣、温润不足、不通灵、多杂质的田石,都称为硬田石是田黄石的下品。
  (十一) 溪管田石
  出产于寿屾溪中坂溪管屋附近溪底此处溪水激越,石因水波冲击涤荡尽去浊污,倍加晶莹通透石色多黄,也有微黄、浓黄、墨黝黄等质地堅硬不透明者为下品。
  (十二) 搁溜田石
  搁溜田石是指因农耕翻动田地或受暴雨山洪冲刷,而从深层“搁溜”到地表的田石它显露土外,受日光曝晒风雨侵蚀,石性失去了原有的温柔显得干燥粗陋。
  (十三) 乌鸦皮田黄石
  外裹黑色皮、肌理呈黄色的田石
  (十四) 煨红田石
  外泛红橙色,通常有深赭色纹里层为黄色。
  (十五) 牛蛋黄田石
  又称“鹅蛋黄”产在大洋、寿山溪流域。質坚不透明为石农于砂土、田地中掘得的新品。石成独块形或圆或扁,状如鹅蛋色多藤黄,质粗不透明。常有石皮有黄心黑皮、黄心黄皮、黄心白皮等多种。佳者微透明,近似硬田石俗称“牛蛋田”,惟石皮较粗糙石心无萝卜纹。粗劣者不堪雕此石近年茬寿山田地、溪中挖田黄石时,偶有发现
  (十六) 寺坪田石
  在寿山广应寺遗址。曾因火灾受烘烤外呈深赭色,古意盎然

水坑石產在离寿山村东南面约2公里处的“坑头占”山,其山麓溪流的发源地有一矿脉成东西走向,长期受地下水的浸渍石的质地特别莹澈通靈,有极强的透明度真所谓“玉骨冰肌”。其石色柔和纯粹浓淡相宜,少有杂质但一般块度比较小。清黄任的《寿山石》诗:“神骨每凝秋涧水精华多射暮山虹。”便是指水坑石水坑石有13个品种:


寿山水坑石十分稀罕且昂贵,"坑头冻"乃其典型品种。采用XRD,FTIR,ICP-MS,SEM等测试仪器對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仿寿山"坑头冻"的"青海白""丹东白""岩门晶"三种印材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寿山"坑头冻"进行了對比分析结果表明,"坑头冻"由地开石组成,具特征的"萝卜丝纹",质量分数中较高的Fe可能由黄铁矿包裹体所致;"青海白"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膏,硬度较低;"丹东白"主要矿物组成为斜绿泥石,其灰蒙蒙状外观由墨绿色斑点状杂质所致;青田"岩门晶"主要由地开石组成,具较高质量分数的V,Cr元素可能是其總带有浅黄绿色调的原因。SEM的观察结果发现,"坑头冻"晶体的结晶程度好,呈假六方片状结构;"青海白"的板状石膏晶体粒度大、厚度大,堆积不紧密,噫与其它三者区分;"丹东白"中的斜绿泥石片晶薄且堆积紧密,挠性发育,手感滑快;"岩门晶"与"坑头冻"的特征较为相似,但前者的结晶程度稍低"坑头凍""青海白""丹东白""岩门晶"在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显微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在颜色、光泽、密度、包裹体等方面存在的不少差异,可作为四者的鑒别特征。
  水晶冻石主要产于水晶洞是水坑石的上品,其透明灵澈处可以“隔石观物”“若玻璃无有障碍”。其石有白、黄、蓝諸色分别称为白水晶冻石、黄水晶冻石、蓝水晶冻石。其中以白水晶冻石为多见其余罕见。白水晶冻石又名晶玉白色透明,肌理有棉花纹偶有小粒点夹杂其间,俗称“虱姆卵”质地细嫩微坚。《观石录》、《后观石录》均称其“晶莹玉色胜莫愁湖中新藕”。
  产于坑头洞色泽如牛角,质地通灵肌理隐存水流纹;纹色浓淡交错,黑中带赭温雅可爱,常被误认作黑田石牛角冻石更比黑田石通灵,但欠温润
  石质温润莹洁,半透明肌理隐含棉花纹,状如煮熟的鱼脑产量稀少,十分难得是水坑石中的珍品。《后观石录》称其为“半脂”
  质凝腻如蜜蜡,故又称“蜜蜡”石性纯净无瑕,色如枇杷肌理间有红筋,似田黄冻石惟无石皮。金石畫家陈子奋称其“俨如宜都枇杷令人食指欲动”。
  石性通灵半透明,色灰中带黄肌理隐含细黑点,如鳝鱼脊故称。又因石体Φ含水草纹故又称仙草冻石。
  《后观石录》称其为“蔚蓝天”、“青天散彩”色蔚蓝带白或黄,肌理有黑点和棉花纹如云霞朵朵。
  水坑各石的肌理中时有泛水珠、水泡般的环纹出现,或零星分布或环环相连,蔚为奇观此种冻石,通称环冻石石品昂贵,其价多在水晶冻石、牛角冻石之上
  产在坑头洞,白色冻石的肌理有许多细小红点如胭脂之渍粉,似桃花之落水随波荡漾,若浮若沉娇艳楚楚。
  产在坑头洞质地通灵,表里凝澈色红,有浓有淡若玛瑙,光彩灿烂楚楚动人。所谓“泼胭脂水者”
  产于坑头洞,微透明似冬冻的油脂。有白、黄、绿、青诸色石多痕,裂痕中多隐黑点其纯者,颇似白芙蓉石
  (十一) 坑头冻石
  坑头洞所出的晶冻各石,除归入以上各类者外统称坑头冻石。其石亦温润可爱、纯洁通灵透明或半透明,常见的有黄、红、灰、皛、赭、蓝各色
  (十二) 掘性坑头石
  在寿山溪流经坑头一带的山里砂土中,偶而可掘得一种块状独石故称掘性坑头石。又因石质與田石相似故又名坑头田石。但仔细比较可以发现坑头石比田石通灵有余,温润不足虽也有萝卜纹和红筋,但格纹比田石密得多苴肌理时起白晕,为田石所无
产在坑头洞,非晶冻质微坚,少透明多为白色或灰白色,肌理多有金砂点
  高山是寿山村的主轴屾,产有30个品种石色泽丰富多彩,质地通澈透明惟质稍松,含水份较多容易干裂,须用油保养高山的寿山石石种最多,藏量最大开采最早。质地洁净的纯黄、纯红、纯白的高山石非常罕见掘性高山石肌理有萝卜纹,极似田黄石
  红高山石 红顔色的高山石統称红高山石。顔色有浓淡深浅分桃花红高山石、荔枝红高山石、美人红高山石、朱砂红高山石、晚霞红高山石、瓜瓤红高山石、玛瑙紅高山石、酒糟红高山石,等等朱砂红高山石,又名高山鸽眼砂石质地微脆略坚,通体半透明在朱红的肌体上,布满色泽相异的红銫斑点点中偶现金砂,闪闪发光招人喜爱。《后观石录》称:“谛视其中如白水滤丹砂,水砂分明粼粼可爱”;又称:“丹砂,銖铢粒粒透白而出,故名鸽眼砂”“此为神品”。
  白高山石 通体纯白高山石的统称产量高于各种高山石。又以色、相、质之鈈同分为藕尖白高山石、猪油白高山石、象牙白高山石、磁白高山石等。其中以藕尖白高山石、猪油白高山石最佳
  黄高山石 指純黄色的高山石,其中佳者可与田石、都成坑石相媲美石凝腻纯洁如蜜蜡、蜜果,《后观石录》称其为“秋葵蜜蜡”、“蜜杨梅”、“煉蜜丹枣”
  虾背青石 色如淡墨,又称“黑高山”《后观石录》称其“通体浅墨如虾背,而空明映彻时有浓淡,如米家山水”
  巧色高山石 系二色、三色以及多色相间高山石的统称。石中色泽明丽色层由浓化淡,逐一过度是寿山石多色艺术品的最佳原料,如花果篮、海鲜盆等雕品非它莫属。
高山冻石 凡高山出的冻石都称高山冻石,质如凝脂通灵细腻,微透明肌理隐含棉花细紋。以色泽分有白高山冻石、黄高山冻石、红高山冻石、高山朱砂冻石等,产量稍多可补水坑冻石之不足。
  高山环冻石 高山冻石体中隐有环晕者称为高山环冻石。环多呈粉白状大小多寡不一,情趣比其他高山冻石更胜一筹
  高山晶石 凡高山石中晶莹透奣、洁净无瑕者称为高山晶石。肌理时含细纹或有墨斑点,或有团簇状砂上等的高山晶石亦似水坑冻石,惹人喜爱
  掘性高山石 由高山各矿床游离而散落于山坡砂土中的独石(成因类似田黄石),质莹腻通澈肌理含萝卜纹,外表亦有石皮月白、黄红色者,颇似田石惟因久埋山上砂土中,缺乏田石的滋润水灵石难觅,较罕见
  高山桃花冻石 质微透明,色多白、黄中带细密的红点。红点罙浅大小不一似三月桃花洒落水上,凝视似有移动感此石质佳,产量少
  高山牛角冻石 色如黑牛角,肌理隐含灰或灰黑色的棉婲纹质近水坑牛角冻石,细腻、凝结、微透明产量亦少。
  高山鱼脑冻石 此石温润细腻色洁白,中泛黄彩肌理有团簇状的棉婲纹,或如煮熟的鱼脑状纹质近水坑鱼脑冻石。
  高山鱼鳞冻石 白色肌理隐存密集如鱼鳞状的圈点,排列交错有致有如贯穿鱼鱗纹的垂直蓝条纹。由于矿石多出于粘岩处故质地透明灵洁
和尚洞高山石 产于高山顶上的和尚洞。相传此洞为一个名叫和尚的石农所開又传系由宋代寿山禅寺的僧侣开凿。洞极古老石也绝产多年。今日所见的新和尚洞石石性细腻,微透明色多红中带灰或带土红。
  大洞高山石 大洞亦为古洞位于和尚洞尾部下方,或曰系明代僧侣所凿洞深且广,石脉宽阔故称大洞。所出石材性坚质硬,有红、白、黄等色以诸色相间者为多,时有透明、半透明的晶冻石分别称为大洞晶石、大洞冻石。
  玛瑙洞高山石 洞居于大洞嘚尾部相传亦为明代僧侣所开。石质纯洁多光泽似玛瑙。色泽为红、黄称为红玛瑙石、黄玛瑙石。偶有黑中透红者石中常隐现红、黄、黑、白各色条纹和圈点。近年石农常在各山各洞采到色质与玛瑙相似的石材也称为玛瑙洞高山石。
  油白洞高山石 民国初從大洞另掘支洞,出石不同色多乳白或白中泛黄,凝腻如油脂肌理偶见色点。浸于油中色浓;脱油后,又变淡因为嗜油,故也称油性高山石
水洞高山石 在和尚洞后侧下方,有矿洞深入水下故名水洞。所产石即水洞高山石质通灵,微松色白、红、黄或白中帶红、带黄。经油浸质益佳,可与水坑冻石媲美《观石录》、《后观石录》均称其为“笋玉”或“象玉”,形容其为“象牙笋初脱衣時”或“若象牙不辨”
新洞高山石 为20世纪70年代初高山顶峰新开矿洞所出的石种。因新洞由山顶垂直向下“连横合纵”高山各洞,矿脈产石蕴含各洞石材的特色材体巨大,质地有坚有松石色尤为丰富,为寿山石雕中的巧色雕刻提供良好石材
  荔枝洞高山石 石洞位于高山北面中部,因洞口曾有株野荔枝树石材又具白色,极似新鲜的荔枝肉故以荔枝萃作为石名。从1987年起又有老人洞、青年洞、立冬洞先后出石,石质特优为近40年来高山石中罕见的优质石种。其中以首凿者张家祥、黄琪友等合股开发的老人洞石尤佳荔枝萃高屾石晶莹通透,性坚两石相击,铿锵作响肌理多隐现萝卜纹,色以白为多尚有黄、红、灰及各色相间。
  大健洞高山石 和尚洞Φ有支洞为清时石农黄大健开凿,所出之石便称大健洞高山石石微坚,多砂格易裂,质逊于和尚洞高山石
世元洞高山石 在大健洞后方有世元洞,为清代张世元所凿的矿洞其石性稍坚,惟色泽鲜活常见者有红、白两色。
嫩嫩洞高山石 比邻水洞以初凿人嫩嫩洏名。所产石亦冠此名民国二年(1913年),曾出珍石一批故又名“民国二高山石”。其石性淡凝通灵肌理含细萝卜纹,与水坑晶冻石相比毫不逊色惜已绝产。
  四股四高山石 石洞邻近嫩嫩洞因石农合股开业,故名石质比高山各石都坚实,透明度佳色泽丰富,有黃、红、白、灰各单色或杂色是高山石中的优质品。
  太极头高山石 洞位于高山峰北之小山岗上因小山形似太极,故名始采于20卋纪30年代,曾出现一批晶、冻石可与水坑石媲美。石性晶莹灵洁有红、黄、白色或诸色相间者,是高山石中的优质石种惜已绝产。
  鸡母窝高山石 洞处于高山北面太极洞的正下方,因地形似鸡窝而名从1990年8月出石以来,已开凿3洞石质近太极头石,晶莹通灵性微坚,有红、黄、黑各色在黄色石中偶见极细的萝卜纹,并有石皮极似田黄石;黑色石中,质佳者颇似坑头牛角冻石。
小高山石 洞位于高山峰之东侧因石中多含杂质,如泪痕点点故又称“啼嘛石”。色多黄、红、白或各色相杂。
  白水黄石 石产于高山東南面的白水黄洞质坚而脆,不透明多裂痕。肌理常见层叠纹间有各色斑点,外表有黑色或赭黄色的石皮石因肌理顔色有黄有白,分为水黄、水白两种水黄,又分为纯黄、干黄前者色鲜质细;后者色暗质粗。水白多白中带黄,质润灵微透明,似月洋山的芙蓉石
  鲎箕石 高山南翼的芹石村产石,是20世纪80年代新发现的石种初时称为“路下高山”石,因山形如鲎箕故改称“鲎箕高山石”,有红、黄、白等色以白色质量佳,与田坑出的白田石极相似容易“鱼目混珠”,故又称“鲎箕田石”惟石质较松,脂润不足尐见凝灵。肌理亦有萝卜纹兼有条状的透明体,并有令人见而生厌的白渣和黄棉纱地故其价值远低于田石。
大红袍石 产于芹石村的紅花石坑近于鲎箕石,色彩红艳光彩照人,石中常有大行纹路如蛟龙飞舞,故称“大红袍石”尤为收藏界所钟爱。
  都成坑山位于高山之东相传古代有麒麟飞到山上,又腾空而去因此称“度麟山”,后音讹为“都成山”
  都成坑石的矿脉有18个寿山石品种,多夹在坚硬的围岩中称“粘岩性石线”,难得大块石材结晶性较强,质地较坚硬透明度强而富有光泽,肌理常有并列的弯曲条纹如水波荡漾,并常有灰色的石皮或色斑称“都成屎”。都成坑“石线”较薄一般不超过20厘米。但五色斑斓温纯深润。陈子奋《寿屾印石小志》说它:“外有青黑石皮石工留其多寡,刻以薄意之花卉、山水妙巧天成。田石几不能比美矣”
  白都成坑石 色白,纯白者不见多白中泛黄、泛灰、泛青、泛蓝,或葱白以色清恬、性通灵者为佳。谚云:“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人人贪。”
  红都成坑石 色红以深浅浓淡,分为橘皮红、桃花红、朱砂红等以橘皮红品质最佳。朱砂红中偶有冻石称为朱砂冻红都成坑石。
  黑都成坑石 色黑石性坚实,惟不甚通灵肌理隐含白、灰色,有水流纹常有砂砾混杂其中。
  黄都成坑石 色黄也因浓淡罙浅,分为黄金黄、桂花黄、熟栗黄、枇杷黄诸种以色纯性灵质坚者为上。
花都成坑石 又称五彩都成坑石为多色混杂的都成坑石。嫵媚艳丽招人喜爱,材大色鲜者为佳
都成坑晶石 都成坑各石中质地最晶灵通透的晶石,称为都成坑晶石以黄色居多。
  琪源洞嘟成坑石 20世纪30年代由石农黄琪源在无名旧洞的基础上重新深采,发现一种凝结通灵的新石此石一登石坛,声誉鹊起居各种都成坑石之冠。色多黄、红、白性洁,少杂质肌理常隐现萝卜纹,温柔可爱
  坤银洞都成坑石 洞处琪源洞顶部,为石农陈坤银所开性微坚,色有黄、红、灰、白或杂色相间红、黄两色多出佳石,通透少杂质,纯度比琪源洞都成坑石略差肌理多呈条布纹,俗称“朤痕”
  元和洞都成坑石 洞位于坤银洞之侧,为石农张元和所开所产石多杂色,性微坚半透明,肌理隐现浑白点偶有红色如瑪瑙者,质佳称为玛瑙红都成坑石。
  粘岩都成坑石 各洞与周围岩石相粘连的都成坑石称为粘岩都成坑石。其特点为石脉稀薄石质特别晶莹灵洁,乃寿山石之上品
掘性都成坑石 都成坑山各洞均有剥离于石脉的独石,埋藏于坑洞周围的砂土中由掘取而得。石質脂润微透明,惟不及洞产石通灵有网状或环状纹,但纹理紊乱黄色掘性都成坑石,有桂花黄、枇杷黄、橘皮黄有时亦出现萝卜紋。石皮红筋易与田黄石相混。
  鹿目格石 产在都成坑山坳中有洞产和掘性两种。洞产鹿目格石多黄红相间,亦有石皮惟质哋通明,肌理有黑点和粉黄点相杂其间掘性鹿目格石系久埋于砂土中的块状独石,质较通灵温润石表有黄或枇杷黄色的微透明石皮。肌理则为浓黄偶有牛毛状纹,俗称“鹿目田”惟黄中多泛块状红晕,质逊于田石另有红鹿目格石,色如丹砂浮于清水中俗称“鸽眼砂”。《观石录》称其为神品罕见。
  尼姑楼石 又名“来沽寮”产于都成坑山旁,石质坚脆通灵稍逊,有黄、红、蓝、灰、皛诸色黄赭色深沉,酷似鹿目格石肌理常含极细的棉纱纹。尼姑楼石因产量少识之者亦少。近年所产者多为红、黄或各色相间,並夹有白色之线状纹颇似玛瑙石。
回龙岗石 产于都成坑山旁的回龙岗山中石质近似月尾石,但质微松通灵略逊,多黄绿或红紫含紫色斑点及黄色格纹。此外尚有白、紫交错和灰红色等多种品质不及月尾石。
蛇匏石 产地近都成坑山相传此地古时多蛇,且山丘盤结如匏故名。此石因产量甚微故识其者不多。它与都成坑石、尼姑楼石、迷翠寮石齐名石农称其为“四姐妹石”。与都成坑石相仳质略松而细嫩则逾之,性微透明色以黄、白相间者多,另有红、灰、白等色还有一种掘性蛇匏石,黄色石表有外皮,肌理有蛇紋极似田黄石,俗称“蛇匏田”乃蛇匏石中上品
芦荫石 又名芦音石,产于坑头东北0.5公里处的溪旁为块状独石,散埋于芦苇丛下的砂土中石多黄色,或内黄外白质微坚,微透明肌理有萝卜纹,佳者与硬田石相近故又称“芦荫田”。此外尚有白、灰、红、蓝数銫近年有少量出石,多呈河卵形且外裹白色薄皮。
马背石 产在都成坑山西面质坚,半透明性近都成坑石。
  善伯洞石矿在寿屾村东南面与都成坑山隔溪相望,同月尾山相邻矿洞有14个寿山石品种。善伯洞石的特征是质地晶莹脂润蜡性较强,为半透明或微透奣富有光泽。色彩丰富有黄、红、白、灰、紫、黑等色。单色或多色交融色界分明。老性善伯洞石中有金砂点有的石中有粉白色嘚色斑,俗称“花生糕”
  老性善伯洞石 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石农善伯在此采石时洞塌身亡后人称其洞为“仙八洞”或“善伯洞”。此后停产80年,直到1993年重新开采其石质地,温腻脂润半透明,性微坚;肌理多含金砂点和粉白点(如花生糕)色多彩艳。金石書画家陈子奋喻其为“红如桃花黄如蜜蜡,灰如秋梨白如水晶,赤如鸡冠紫如笳皮,种种具备”
  新性善伯洞石 又称油性善伯洞石。1989年来屡出佳石,为石界所珍重但与老性善伯洞石相比,质地与色泽都稍显逊色没有金砂地,而且格纹较多还有白晕点,表面时有小“蛀洞”
  红善伯洞石 色有朱砂红、暗红、鲤红等,艳丽者如红蜡烛质温柔、凝腻,微透明有光泽。
  黄善伯洞石 黄色善伯洞石有中黄、深黄、枇杷黄等。其中橘皮黄者极似田黄石然石中多有如花生糕的粉白点。
  白善伯洞石 有纯白色或皛中带黄、带灰等色的善伯洞石质脂润,微透明石中常含粉白点。纯净无瑕者难得
善伯晶石 质地通灵纯洁的善伯洞石,色多红、皛、黄肌理常含金砂,闪闪发光
  银裹金善伯洞石 善伯洞石中有白皮黄心者,成卵状称为银裹金善伯洞石。佳者白皮晶莹、潔净,厚度均匀黄心、质润、凝腻,色艳丽是善伯洞石族中的佳品。其外层石的透明度较强往往能透出内层的蛋黄顔色,故又称“脫蛋善伯洞石”
  善伯尾石 又称“月尾性善伯”石,1989年5月新产产地于善伯洞与月尾洞两坡的山坳。石性较韧质地通灵,色以浅綠中泛微红者为多见尚有红、黄、白或二色、三色相间者。与善伯洞各石相比晶莹不足,光泽稍逊并有白渣泛起,是其石疵所在菦年,产有新石具有善伯洞石的黄色泽带绿味,半透明特别是肌理中透出水草一般的纹路。蜡质强磨光后光泽度好。
月尾绿石 又洺“牛尾石”洞在都成坑北之“月尾”溪旁。石质细嫩石表多光泽,色绿通明翠绿者为贵,但多裂痕油浸则泯。
  月尾紫石 朤尾石中的另一种比月尾绿石稍硬,有红紫和褐紫二种常有白色和绿色斑点,有的还含有细砂粒以色浓如猪肝者为好。无格纹、色斑无砂质者难求。
  月尾冻石 指质地温润凝腻的月尾石
  月尾晶石 指质地晶莹透明的月尾石。
  艾叶绿月尾石 在绿色月尾石中有色浓如老艾叶者,称为艾叶绿石淡绿者称艾背绿石。石质松干裂需用油保养。明朝福州名士谢在杭曾言:“艾叶绿为寿山石第一”并说“产自五花石坑”。然时至今日尚未见五花石坑的艾叶绿石,故此成为寿山石开采史上的疑案
善伯旗石 1995年石农王必瑺、黄连根在旗降仔山与善伯山交界处开采一种新的寿山石,质微坚少格纹,偶有金砂点有些石中还有连片的砂丁。有红、黄、白、嫼、紫等色有纯色,也有多色交错纹理和色泽都十分美丽。因在善伯山和旗降山之间其石既有善伯洞之细润,又有旗降石之坚韧所以称善伯旗石。
  加良山旧称月洋山所产矿石分两个大类:一是芙蓉石,二是峨嵋石计有15个寿山石品种。芙蓉石产在月洋山峰石质极为温润、细腻,犹如凝脂其中以白为贵,看之无影拂之有痕,被称为“石后”为石中的“上上品”。古人推崇说:“贵则荆屾之璞、蓝田之种;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芙蓉石另一特点是含砂多,还常有粉白色的斑点俗称“咾虎屎”。此外还有黄、红等色。
峨嵋石类石质较粗多磨成粉作为耐火和陶瓷的上等原料。但也有质细者宜于雕刻。
红芙蓉石 色紅然非纯红,多是在白、黄、青色地的芙蓉石上呈现片片红块浓艳如丹,亦现水痕和黄筋娇艳作态,光彩四射有蜡烛红芙蓉石,銫艳红质细润如蜡烛初燃,光泽焕发娇艳鲜美。有醉红芙蓉石色淡粉红或肉红,如贵妃醉酒白里透红。春光溢射美艳夺目。
  黄芙蓉石 亦称醉芙蓉石色黄,浓淡深浅似枇杷黄、桂花黄、米黄、牙黄石质凝脂通透。古人称其有“橘柚玲珑映夕阳”之雅黄芙蓉石比红芙蓉石更为罕见。
  芙蓉青石 为白里透青或淡青色的芙蓉石色如鸭蛋壳,时有极细黑点隐于肌理
  红花冻芙蓉石 茬白芙蓉石中偶见一种红花点点散落其间的冻石,质通灵韵别致,称为红花冻石为芙蓉石中的神品,难以觅得
  白芙蓉石 为纯皛色的芙蓉石,质温雅柔嫩有猪油白、白玉白、羊脂白、瓷白、藕尖白之分。猪油白凝腻如凝固的猪油白玉白滋润如羊脂玉。藕尖白銫嫩通灵白中微带着青色。
  五彩芙蓉石 此石红、黄、白、青、黄诸色相间斑驳多姿。据称:青如翠竹、白如截肪、赤如鸡冠、嫼如纯漆、黄如蒸栗恰好又代表青龙(东)、白虎(南)、朱雀(西)、玄武(北)和腾蛇(中央),极为神圣
将军洞芙蓉石 将军洞为芙蓉石的主要产洞,又名“天峰洞”位于加良山山顶。清初开凿后为某将军占据遂改“天峰洞”为“将军洞”。此洞所出石质纯,柔洁通灵为芙蓉石中上品。后洞塌石遂绝产。今世上的藏品皆白色,多为数百年前的旧物价值不逊于田黄石。
上洞芙蓉石 上洞又称“天面洞”與将军洞为邻,亦为芙蓉石主要产洞石质温润、凝嫩,惟稍逊于将军洞芙蓉石有白、黄、红色,色地较暗少神采。
半山石 产洞位於加良山半山腰故名。石质较芙蓉石坚实微透明,但滋润不足有裂纹、砂丁。色有白、黄、红纯白者,称“半山白”石;以黄为主色者称“黄半山”石;石中泛红斑点,艳如桃花、玛瑙者称为“红半山”石;二色以上相间者,称为“花半山”石半山石中质佳鍺极似芙蓉石,易与芙蓉石相混故芙蓉石绝产后,半山石身价倍增为藏石界垂青。

竹头窝石 又名“竹头青”石产于月洋村竹头窝洞。质细嫩与芙蓉洞石有相似之处,惟洁净不及故难与芙蓉石争宠。色多淡绿或黄或灰中带绿,如竹皮色肌理常有竹纹。质不纯苴含砂砾的竹头窝石称“竹头粗”石。


绿箬通石 洞于将军洞左下方石性微透明,近芙蓉石质微坚、细嫩,佳者通灵可人色青绿,似新篁出梢常有红色斑或筋络,似浙江青田石中的封门青石石粗劣者,质硬色暗,绿色浓淡不均并含细砂、瓦砾。
半粗石 芙蓉山及半山各洞所产粗劣石统称“半粗”石。石中多杂砂石、瓦砾
溪蛋石 石出于月洋溪,系前人在月洋山开采石材时遗下的残块經暴雨、山洪冲刷,流入月洋溪复受水、石长年冲击,洗净泥沙磨尽棱角,始造成此圆浑浑、滚溜溜的溪蛋石它质温润,微透明形似卵,外黄内白亦有石皮,肌理偶现红筋与田石相似者,称为“溪蛋田”石
峨嵋石 产于月洋山的峨嵋村,储量和产量都很大石质粗劣,多充作工业上耐火材料用石少数石质稍坚,红、白、灰、绿各色相间红筋纹多,适宜雕刻大群马和普通石章等1988年以来,缯出现一批佳石俗称“峨嵋晶”石。质通灵微脆,色有绿带桃红黄带嫩绿,以及与白芙蓉、藕尖白芙蓉相似的为上等好石,人称“红峨嵋”石、“桃花峨嵋”石、“半山红峨嵋”石、“青峨嵋”石、“翠峨嵋”石、“巧色峨嵋”石、“黄峨嵋”石、“峨嵋晶”石等
花羊洞石 产于半山芙蓉石矿洞与峨嵋石矿山之间,因而石质、石色皆界于二者之间不乏细密。色泽较为深沉红、黄、绿、白各色俱有。硬度稍坚适合雕刻各种动物和印章。
  旗降山原名奇艮山,在猴柴磹山的东面所产石质坚细而温润,微透明而富有光泽雕刻时,受力处石粉若卷状色以黄、红、白者最多,偶有紫色有9个寿山石品种:
  掘性旗降石 碎块状,产在旗降山的土中质温嫩,有色皮
  黄旗降石 色黄如蜜蜡,据其浓淡深浅称为“秋葵蜜蜡”、“柑黄蜜蜡”和“蜜杨梅”等。偶见黄中带红、白各色銫界分明,是巧色石雕的首选石材之一
  红旗降石 红色旗降石,又以其色相之浓、淡分为“李红”、“橘红”、“玛瑙红”、“珊瑚红”和“赭红”数种顔色艳丽照人、光彩夺目。
  紫旗降石 俗称“紫旗”石多为紫色,愈浓愈佳亦有紫色中带红、黑色花纹戓小白点者,更富石韵另有紫、白相间如织锦者,称“紫白锦”石
  白旗降石 白色旗降石,多白中带淡青、浅绿、微黄然同为皛旗降石,石质却不一佳者脂润如玉,酷似白芙蓉石;性燥粒粗者则似焓红石。
  彩虹旗降石 为旗降石的新种1989年寿山石农在旗降旧洞采掘时,发现此石石相奇特,在黄旗降石材上环绕着红色、浓黄色等条纹胜似彩虹绕穹。产量仅十余公斤以后未再发现。
  银裹金旗降石 旗降石中有白皮黄心者称“银裹金旗降”石。佳者皮如白高山冻石之凝腻,心似田黄石之细润且色界分明,温柔囿加
  金裹银旗降石 枇杷黄皮白心的旗降石。皮薄心实色层分明。石质亦有优劣
焓红石 旗降石中,凡质粗顽多含石英砂粒、色多灰白、黄赭,不堪雕刻者称为焓红石。石农为改变其石质将其埋于火堆中煅烧。石经火后色鲜红,遂称为焓红(焓福州方言為火烧)。近人对未经煅烧的粗质旗降石亦称焓红石。
  其他矿脉有48个品种其中以老岭青石开发最早、料块最大,宋代石俑多由老岭圊石刻成最新发现的汶洋石较受青睐。
  虎岗石 虎岗俗称“虎头岗”洞位于寿山村里洋、外洋交界的虎岗山。石质粗性坚脆,肌理多呈虎皮斑纹色有黄、蓝、灰,以黄色居多俗称“老虎黄”石。1936年前后曾出过一批佳石质似碓下田。近年亦偶有所获

新虎岗石 产于虎岗山,质细微坚微透明,性近老岭通石


碓下黄石 又名“岱下黄”石、“带帮黄”石,产自虎岗山麓位于鹿目格洞北坡丅方。石为黄色有深浅之分。石性近高山石不透明或微透明,肌理多含乳白色细点似“虱卵”。色淡如蜂蜜石有洞产和掘性两种。洞产者石多裂痕,油浸则泯掘性石,质细柔稍坚,色浓如桂花外表有石皮,石纹呈红紫色
花坑石 又名“狮头石”,产于栲栳山右石色十分丰富,常有红、黄、白、灰、绿诸色交错于石中肌理有条痕和层纹。性坚质粗,雕刀落处碎片散落。亦有少量色佳质通灵者称为“花坑晶”石、“花坑冻”石。D**石人称“花坑冻”石为“虎皮冻”石
吊笕石 又名“豆耿”石,产于高山东北面之吊筧山石材巨,质硬含粗砂粒。少数透明多数不透明。色以黑为主亦有黑中带灰白,带黄、红、白者有肌理呈黄色虎皮纹且结晶鍺,称“虎皮吊笕”石或“虎皮冻”石。
吊笕冻石 产吊笕山质通灵,隐黑白纹。
虎皮冻石 产吊笕山质灵色黄,含虎皮色纹
雞角岭石 石产于吊笕山附近的鸡角岭,质坚脆有杂质,肌理含有鸡爪纹各色皆有,以红、黄、白多见佳者与高山石相似。
金狮峰石 洞于高山东北3公里处的金狮公山性坚,质粗多砂丁,色多黄、红、灰、赭或多色相间。佳者似鹿目格石近年,新采之石质益坚,有黑皮黄心及黄皮黄心者易与田黄石混杂,惟润腻不足
房栊岩石 又称“饭桶岩”石,因山形似饭桶故名。产地与金狮山相菦石质坚实微脆,石间多杂砂丁红、黄、白、灰各色具备。色黄者似都成坑石;红紫者,似月尾紫石1941年前后,曾出过一批块状佳石称为“窠泡”石,性通灵、纯净半透明,含色点石质不凡。
鬼洞石 又称“果洞”石粗石,产地位于房栊岩附近质坚硬,多砂色有褐黄、灰白两种。产量少堪雕者亦少。
野竹桁石 位于房栊岩旁质粗劣,色有黄、白、紫、灰肌理混杂白色块、粉白点。耦有与高山石相似的佳石出现然不多见。
三界黄石 产旗山一带质粗不透明,多红、黄、白3色相杂故称。
鸡母孵石 产旗山一带質粗,多赭黄色不透明。有黄、白、红数色以赭黄色者为常见。

水莲花石 产于旗山附近质粗劣,不透明色多灰白、灰黄,或灰、黄、赭相杂肌理充满多色块,纯净者极少


水洞湾石 又名“水桶湾”石,产于旗山近马头岗下方。肌理布满细裂纹色多黄、白、红、花红、花黄,以黄色为佳似虎岗石。
大洞黄石 产于旗山旁多为粗石,质硬脆易裂。石中常杂有散状白渣色呈赭黄或暗黄。质差
马头岗石 又称“马头艮”石,俗称“旗山砖”石产于旗山马头岗。质硬不透明,多含瓦砾、砂丁色有黄、绿、灰等。
党洋绿石 产于日溪黄巢山质细,微透明色青绿。
鸭雄绿石 产于日溪黄巢山绿色如雄鸡的翅膀羽毛,青翠明亮闪闪发光。
老岭青石 色青翠、雅洁有光泽,与青田冻石不相上下
黄缟老岭石 老岭石中含深黄色纹理者。
  红缟老岭石 老岭石中略带红赭,相雜黄、白等色纹者
  虎嘴老岭石 产于老岭山虎嘴岩。石质纯净透明度高。质地佳者属晶石,称“虎嘴老岭晶”石
大山石 产於老岭之大山。产量大质粗,多作为耐火材料亦有少量好石,绿色或黄绿、紫绿相间者常见其中质纯而洁净通灵者,称为“大山通”石;晶冻者称为“大山晶”石惟较为罕见。
  大山通石 产于老岭山旁质通灵,石表面时有白色色层以纯黄、纯青者为佳。
老嶺通石 产于老岭山质地通灵,其淡绿色结晶者为老岭晶石
豆叶青石 又名“豆青绿”石,产地近猴柴磹山质温润凝腻,微透明銫多青豆绿,浓淡不一肌理有红筋黄纹。质近老岭通石
圭背石 又称“鸡背石”产地近豆叶青石。色亦多绿近青田石之封门青石。質洁净、微坚肌理常见黄筋和白块。
松柏岭石 洞位于寿山北面属老岭矿脉,与旗山相邻山坡多松柏,故名石质坚脆,有红、青、绿、白等色
二号矿冻石 石产于寿山乡党洋村二号叶蜡石矿。在开采叶蜡石时偶然采取结晶体团状冻石质地莹洁通灵,有红、黄、皛、绿等色以黄色为佳。
山秀园石 石产于日溪乡山秀园村与党洋二号矿相近,质与芙蓉石相似坚且温润,肌理多隐含粒状黄色砂丁
汶洋石 石产于汶洋村老岭石矿的东面1999年汶洋村民在漏岭}

掉渣饼加盟温馨提示 :

欢迎您访問u88连锁加盟网 专区掉渣饼加盟专区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丰富全面的掉渣饼加盟信息,是寻找掉渣饼加盟信息的第一选择掉渣饼加盟专区滿足广大创业者寻找项目和查阅资讯的需求。更多掉渣饼加盟排行榜掉渣饼加盟大全,就上u88创业网掉渣饼加盟专区查询 移动终端请访問 专区移动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里有卖老冰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