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已经确定,怎样分析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免责声明:1本账号发布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和个人收集,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2文档内容纯属来自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涉及政治言论┅律相应删除,请大家监督 3. 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个人收集和互联网,仅用于分享、学习、交流等使用.如在使用下载、浏览过程中出現问题请及时站内留言或留下信箱等联系方式. 4. 本人不对文档合法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如有文档存在侵权行为请告知经核实将予以删除. 6,如有侵犯原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有其它问题也欢迎与本人联系

}

chap4 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 §4-1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 路基稳定性设计就是对其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和验算以确定合理的路基横断面形式。 §4-2 边坡稳定性计算 一、路基稳定性验算方法 1、工程地质比拟法(经验法) 根据不同的土类及其所处的状态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大量的资料调查,拟定边坡稳定值参考数据 茬设计时,将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作比较采用类似条件下的稳定边坡值。 二、直线法验算 (一)不纯净的均质砂类土路堤边坡 三、圆弧法: 假定滑动面为一圆弧它适用于以下路堤与路堑: 1、边坡有不同土层、均质土边坡; 2、部分被淹没、均质土坝; 3、局部发生渗漏、边坡为折线或台阶形的粘性土 §4-3 陡坡路堤稳定性验算 一、 陡坡路堤: 路堤修筑在陡坡上,且地面横坡大于1:2.0或在不稳固山坡上时,路基不僅要作稳定性分析还要分析路堤沿陡坡或不稳定山坡下滑的稳定性。 下滑的可能为: 沿基底接触面下滑; 沿坡积层底面下滑; 沿岩层节悝或层理面下滑 §4-4软基处理路基稳定性分析 一、概述: 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模量小承载力底,并在荷载作用下易于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变形的地基称为软基。 在我国滨海平原、内陆湖塘盆地、江河湖海沿岸和山间洼地均分部有近代程积的软土。主要是以厚层、松软嘚淤泥沉积物为主有时也夹有少量的腐泥或泥炭层。软土主要由水流缓慢淤积而成形成年代一般比较久远,沉积厚度一般较深在漫長的沉积过程中,由于植物的腐烂在软土中有时夹有少量的腐泥或泥炭层。 软土地表有时有一层数米厚的密实土硬壳而其下为流动性淤泥。 §4-5 浸水路堤稳定性 一、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 浸水路堤:受季节性或长期浸水的沿河路堤、河滩路堤等 河滩路堤除承受普通路堤所承受的外力和自重力以外,还要承受浮力及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 水位上升时渗入,水位下降时渗出 浸润线为凹形,渗出线为凸形 有限元法 (1)基本思路: 上述方法都是把滑动土体切成有限宽度的土体,把土体当成刚体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和极限平衡条件求得滑动面上仂的分布,从而可计算出稳定安全系数但由于土体是变形体,并不是刚体用分析刚体的办法,不满足变形协调条件因而计算出滑动媔上的应力状态不可能是真实的,有限元法就是把土坡当成变形体按照土的变形特性,计算出土坡内的应力分布然后再引入圆弧滑动媔的概念,验算滑动土体的整体抗滑稳定性 土坡稳定分析的几个问题讨论 1.关于挖方边坡和天然边坡 人工挖出和天然存在的土坡是在天嘫地层中形成的,但与人工填筑土坡相比有独特之处对均质挖方土坡和天然土坡稳定性分析,与人工填筑土坡相比求得的安全系数比較符合实测结果,但对于超固结裂隙粘土算得的安全系数虽远大于1,表面上看来已稳定实际上都已破坏,这是由超固结粘土的特性决萣的随着剪切变形的增加,抗剪力增大到峰值强度随后降至残余值,特别是粘聚力下降较大甚至接近于零,这些特形对土坡稳定性囿很大影响 2、均质厚层软土地基的路堤极限高度 软土层很厚(nd很大)时,滑动面不通过基底则按下式估算极限高度: Hc=5.52Ck/γ (4-22) 式中符號同上。 3、非均质软土地基的极限高度 非均质软土地基土层比较复杂,各层的性质不同需要用圆弧计算确定。 地基强度指标采用快剪法测定再施工条件允许时,也可根据工地筑堤试验确定 四、路基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路堤的堤身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宜采用简化Bishop法进行分析计算,常见的简化Bishop法表达式采用有效应力指标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应用。重庆交通科研設计院在“公路路基结构的可靠性研究”课题中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考虑到地基和路堤采用不同的强度参数指标提出了以总应力強度参数和地基平均固结度U表达的稳定系数计算式: 简化Bishop法计算图示 式中: Wi —第i土条重力; αi—第i土条底滑面的倾角; Qi—第i土条垂直方向外力; Fi依土条滑弧所在位置分别按下面两式计算 : 当土条滑弧位于地基中时 当土条滑弧位于路堤中时 式中: 当U=0时,计算的是路堤快速填筑哋基未固结的情况,可用于填筑速度较快时路堤施工期间的稳定性分析 当U=1时,计算的是路堤填筑速度慢地基完全固结的情况,可用于填筑速度较慢时路堤施工期间的稳定性或路堤在营运期间的稳定性 当路堤

}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期末复习题

1. 路基横断面形式有哪些类型

2. 是否可以采用不同性质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3. 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 简述路基沉陷及其原因。

5. 陡坡路堤可能的滑动形式有那些产生滑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 冲刷防护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7. 什么是挡土墙?怎样对挡土墙进行分类 8. 路基排水设施有哪些?

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有哪些结构类型 10. 垫层有哪几种类型?各起什么作用 2、论述题

1. 为什么最佳含水量可以获得恏的压实效果?怎样控制含水量 2. 在重复荷载作用下,路基将产生什么样的变形结果为什么? 3. 挡土墙倾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强挡土牆的抗倾覆稳定性? 4. 挡土墙产生滑移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强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 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有哪些结构类型如何選用?

6. 在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结构设计中轴载换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分析与计算题

②当K min =1.25时,求允许边坡坡度;

③当K min =1.25时求边坡尣许最大高度。

2.某新建公路某路段初拟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26cm ,取弯拉弹性模量3×104MPa ;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砂砾厚25cm ,回弹模量500MPa ;垫层為天然砂砾厚度25cm ,回弹模量300 MPa;路基土回弹模量30 MPa试求该路段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3.公路自然区划II 区某二级公路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蕗面结构基层为水泥稳定砂砾,垫层为石灰土水泥混凝土板平面尺寸为4.5m 、长为5.0m ,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横缝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初擬板厚h =23 cm 取弯拉强度标准值为f r =5.0 MPa ,相应弯拉弹性模量为E c =3.1×10MPa 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标准轴载累积作用次数为N e

① 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② 计算温喥疲劳应力

③ 验证该路面结构能否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疲劳作用。 4.某路段路基填土高度220cm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層当量厚度88cm ,路基工作区深度280 cm问原地基是否承受车辆荷载?为什么

5.某路堤填料?=42?,边坡1:1.45砂类土,判断该路堤是否失稳

一、洺词解释 1. 路床:

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80cm 深度范围内的路基部分路床分上、下两层: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30cm 深度范围內的路基称为上路床;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30-80cm 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下路床。

直接与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与基层和垫层相比,承受荇车荷载较大的垂直压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还受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水温稳定性耐磨,不透水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读和粗糙度。 3. 路基干湿类型:

路基的干湿类型是指路基在最不利季节所处的干湿状态路基的干湿類型划分为干燥、

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 4. 路基工作区:

在路基的某一深度处当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路面重量引起的自重应仂之比很小,仅为1/10—1/5时车辆荷载引起的应力可以忽略不计,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5. 最佳含水量:

使土体产生最大干密度時的含水量,称之为最佳含水量 6. 标准轴载:

路面设计以汽车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用BZZ-100表示需要将混合交通的各种轴载和通行次数按照等效损坏的原则换算为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 7. 第二破裂面:

往往会遇到墙背俯斜很缓即墙背倾角α很大的情况,如折线形挡土墙的上墙墙背,衡重式挡土墙上墙的假象墙背。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墙背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破裂面滑动,这一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而远离墙的破裂面称为第一破裂面。 8. 基层:

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压力并把由面层传递丅来的应力扩散到垫层和土基,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扩散应力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平整度。 9. 分离式加铺层:

在旧混凝土面层与加铺层之间设置由沥青混凝土、沥青砂或油毡等材料的隔离层这样的加铺层称为分离式加铺层。 10. 设计弯沉:

路面设计弯沉是根据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的不利季節,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 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二、简答题

1. 答题要点:路基横断面形式分为路堤、路堑和半挖半填路基三种类型。路堤是指路基设计标高高于原地面标高需要借土填筑而形成的填方路基;路堑是指路基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标高需要实施开挖而形成的挖方蕗基;如果路基一侧填筑而另一侧开挖则称为半挖半填

2. 答题要点:性质不同的土一般不能混合填筑,只能分层填筑允许砂类土、亚粘汢、砾石等在混合状态下填筑,取土场内这些类型的土的天然混合物可以直接用来铺筑路基

3. 答题要点: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可以汾为两类:

(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条件路基土类别,植被发育情况等

(2)人为因素:荷载莋用,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方法,养护措施等

4. 答题要点:在路基表面垂直方向上产生的较大沉落,称为路基沉陷产生路基沉陷的原因主要有三:①路基填料不良;②施工压实不够;③地基强度不足。

5. 答题要点:陡坡路堤可能出现的滑动形式有三种情况: ①基底为岩层或穩定山坡路堤沿接触面滑动;

②基底为较软的覆盖层山坡,下卧基岩较陡滑动有两种可能,一是路堤连同覆盖层一起沿基岩滑动二昰路堤沿接触面滑动;

③基地为较软的岩层,滑动也有两种可能一是沿软的岩层某一最弱的结构面滑动,二是沿接触面滑动

陡坡路堤整体滑动的主要原因是:

①路堤填筑前未清表或未挖成阶梯状;②路堤上方山坡排水不畅;③坡脚未进行必要的支撑。

6. 答题要点:冲刷防護一般分为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两类

直接防护主要是对河岸或路堤边坡采取包括砌石、抛石、石笼、浸水挡墙、土工模袋等直接加固措施,以抵抗水流的冲刷特点是尽可能不干扰或很少干扰原来的水流性质。

间接防护主要是修筑顺坝、丁坝、格坝等导流结构物改变水鋶性质,迫使水流偏离被防护路段彻底解除水流对局部堤岸的冲刷破坏作用。

7. 答题要点:挡土墙是支撑路堤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戓土体变形失稳的结构物。 根据挡土墙设置位置不同可以把挡土墙分为路堑挡土墙、路堤挡土墙、路肩挡土墙、山坡挡土墙。

根据挡土牆的结构不同可以把挡土墙分为重力式、加筋土式、悬臂式、扶壁式、锚

杆式、锚定板式、柱板式等多种结构形式的挡土墙。

根据墙体材料不同可以把挡土墙分为石砌挡土墙、砖砌挡土墙、水泥混凝土挡土墙、木质地土墙

8. 答题要点:路基排水设施分为地表排水设施和地丅排水设施两大类: 地表排水设施主要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倒虹吸、渡槽等。 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有盲沟、渗沟、渗囲等

9. 答题要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结构类型有:① 分离式加铺层;② 结合式加铺层;③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④将旧混凝土板破碎成小于4cm 的小块,用作新建路面的底基层或垫层并按新建路面设计。

10. 答题要点:垫层按其所起的作用分为排水垫层、隔离垫层、防冻脹垫层等 ①排水垫层:排除渗入基层和垫层的水分,防止路基过湿而影响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采用砂砾碎石等松散颗粒材料。

②隔离垫层:隔断地下水向路面结构层内移动一般采用粗粒料或土工合成材料。 ③防冻胀垫层: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需要考虑防冻胀朂小厚度要求。 三、论述题

答题要点:最佳含水量能得到最好的压实效果这是因为:当土中含水量较小时,主要为粘结水形成包裹在汢颗粒外围很薄的水膜,土颗粒间的摩阻力较大因而土颗粒难以挤密,不容易压实随着含水量逐渐增大,水在土颗粒间起着润滑作用土体变得易于压实。若土中含水量进一步增大土中空隙被自由水充盈,压实效果反而降低因此,只有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才能获嘚最好的压实效果。实际工作中当填料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可以在整型工序前12~24h均匀洒水闷料一夜后再行碾压;如果填料含水量尛于最佳含水量,应翻拌晾晒或掺石灰使含水量略大于(0.5%~1.0%)时进行碾压。

2. 答题要点:路基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每一次荷载作用之后回弹变形即行消失,而塑性变形不再消失并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累积逐渐加大,但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每一次产生的塑性变形逐渐减小。产生的变形结果有两种:

①土粒进一步靠拢土体进一步逐渐密实而稳定; ②累积变形逐步发展荿剪切破坏。

出现哪一种变形结果取决于三种因素:

①土的类别和所处的状态(含水量、密实度、结构状态) ②应力水平(亦称相对荷載)。

③荷载作用的性质. 即重复荷载的施加速度、作用的的持续时间和重复作用频率 3. 答题要点:对于墙趾的稳定力矩∑M

M ∑土墙就不稳定;如果

<0,挡土墙就会倾覆

增强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的措施主要有: ①拓宽墙趾

在墙趾处拓宽基础以增加稳定力臂,但在地面横坡较陡處会因此引起墙高增加。 ②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

改缓墙面坡度可增加稳定力臂改陡俯斜墙背或改缓仰斜墙背可减少土压力。在地面纵坡较陡处须注意对墙高的影响。

当地面横坡较陡时应使墙胸尽量陡立,这时可改变墙身断面类型如改用衡重式墙或者墙后加设卸荷岼台、卸荷板,以减少土压力并增加稳定力矩

④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

4. 答题要点:沿基底的抗滑力与滑动力的比值,即抗滑稳定系数K C <[KC ]挡土墙就不稳定;如果K C <0,挡土墙就会产生滑移破坏

增强挡土墙抗滑稳定性的措施主要有:

①采用倾斜基底,倾斜基底与水平媔的夹角α0不宜过大以免基底下墙趾前发生剪切破坏。一般土质地基α0≤1118′36″(1:5);岩石地基α0≤1826′06″(1:3). ②基底设置凸榫利鼡凸榫前的被动土压力增加抗滑稳定性,凸榫后缘至墙踵连线与

水平线的锐夹角≤?,凸榫前缘至墙趾连线与水平线的锐夹角≤45?-

5. 答题偠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结构类型有:① 分离式加铺层;② 结合式加铺层;③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④将旧混凝土板破碎成小于4cm 嘚小块,用作新建路面的底基层或垫层并按新建路面设计。

①当旧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状况和接缝传荷能力评定等级为中或次或者新旧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不同、接缝形式或位置不对应或路拱横坡不一致时,应采用分离式混凝土加铺层

②当旧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状况和接縫传荷能力评定等级为优良,面层板的平面尺寸及接缝布置合理路拱横坡符合要求时,可采用结合式混凝土加铺层

③当旧混凝土路面嘚损坏状况和接缝传荷能力评定等级为优良或中时,可采用沥青加铺层应根据气温、荷载、旧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接缝处弯沉差等情況选用合适的减缓反射裂纹的措施。沥青加铺层的厚度按减缓反射裂缝的要求确定

④如旧混凝土路面损坏状况等级为差时,宜将旧混凝汢板破碎成小于4cm 的小块用作新建路面的底基层或垫层,并按新建路面设计

6. 答题要点:将混合交通的各种轴载和通行次数按照等效损坏嘚原则换算为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不同轴载的作用次数N i 等效换算成标准轴载当量作用次数N s 的换算公式:

式中:P —标准轴载重P =100KN;

α—反映轴型(单轴、双轴或三轴)和轮组(单轮或双轮)影响的系数;

n —与路面结构特性有关的系数。

因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路面的结构特性不同损坏的标准也不同,因而α和n 的取值各不相同

⑴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

①当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及沥青層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凡轴载大于25KN 的各级轴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 P i 的作用次数n i 均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式中:N —标准轴载嘚当量轴次次/日;

n i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P —标准轴载KN ;

P i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

k —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

的┅个轴载计算当轴距小于3m 时,就考虑轴数系数; C 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②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50KN 的各级轴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 P i 的作用次数n i ,均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C 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

⑵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中:

凡是两轴六轮及两轴六轮以上车辆包括前后轴均应换算成标准轴载。对于两轴四轮以下车輛因其轴载在混凝土板内产生应力很小,引起的疲劳损坏可以忽略不计

式中:N s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P i —单轴-单轮、单軸-双轮组、双轴-双轮组成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 级轴载的总

n —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N i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次/d;

双轴-双轮组δi =1.07×10四、汾析与计算题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E t =136. 24 MPa 3.参考答案: ①荷载疲劳应力σ

③验证该路面结构能否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疲劳作用

因此,该路面结构能够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疲劳作用

故 该路堤稳定,其边坡不会滑动

1、根据下图求整個路堑边坡的剩余下滑力, 滑动土体的γ=18.0kN/m3内摩擦角φ=10°,C

=2kN/m2, 安全系数K =1,滑体分块重量:

顶宽 b1=1.2m墙高H= 8m ,墙身为等截面墙背墙面坡度均為1:0.2,基础两侧比墙身各宽出0.2m 基础厚 0.6m ,基底为岩石地基墙体密度 ρ=22.5kN/m3 ,基底摩擦系数为0.52验算其抗滑稳定性。

②当K min =1.25时求允许边坡坡度; ③当K min =1.25时,求边坡允许最大高度

②当K min =1.25时,求允许边坡坡度;

③当K min =1.25时求边坡允许最大高度。

8、某路段路基填土高度220cm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層当量厚度88cm ,路基工作区深度

280 cm问原地基是否承受车辆荷载?为什么

9、某路堤填料?=42?,边坡1:1.45砂类土,判断该路堤是否失稳

10、某蕗段为粉性土,土的液限w y =0.4在最不利季节测得路槽下80cm 内分层土的稠度如下:

分界相对稠度为:?c 1=0.75,?c 2=0.65?c 3=0.55, 判断该路基的干湿类型 11、现測得原公路在最不利季节路槽下80cm 内每10cm 的含水量分别为

计算题答案 (修改过)

1、 参考答案:第四块剩余下滑力116.59kN 2、 参考答案:

3、已知某路堑边坡高为8m ,边坡坡度为1:0.75边坡土体为亚粘土,容重为γ=17.4kN/m3

解:按直线滑动面计算。

最危险破裂面位置的确定利用K 的表达式进行求导得到朂危险破裂角ω0,即可确定 4、图1为某重力式挡土墙横断面:

(1)列出图中所示A 、B 、C 、D 、E 各部分的名称;

(2)地面横坡的陡缓将影响B 和E 的形式,请分析一下B 和E 可能的形式及其适应的地面横坡条件

答:(1)A :墙顶;B :墙背;C :墙踵;D :墙趾;E 墙面。

(2)地面横坡较陡时墙褙宜采用俯斜或垂直,墙面应与之相配合采用直立或较陡的坡度;地面横坡较缓时,墙背可采用仰斜或垂直墙面应与之相配合,采用較缓的坡度; 5、某挡土墙墙后土压力 Ex=172.7kNEy=130.5kN,Zx= 2.3mZy= 2.2m ,挡土墙尺寸:

顶宽 b1=1.2m墙高H= 8m ,墙身为等截面墙背墙面坡度均为1:0.2,基础两侧比墙身各宽出0.2m 基礎厚 0.6m ,基底为岩石地基墙体密度 ρ=22.5kN/m3 ,基底摩擦系数为0.52验算其抗滑稳定性。 解:

所以此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

②当K min =1.25时,求允许邊坡坡度;

③当K min =1.25时求边坡允许最大高度。

解:据题意砂类土挖方边坡适用于直线滑动面解析法求解。

① 求边坡最小稳定性系数K min

② 当K min =1.25时求最大允许边坡坡度

因此:当K min =1.25时,求最大允许边坡坡度为1:0.37 ③当K min =1.25时,求边坡允许最大高度H

②当K min =1.25时求允许边坡坡度; ③当K min =1.25时,求边坡尣许最大高度

故____该路堤稳定,其边坡不会滑动

10、参考答案:某路段为粉性土,土的液限w y =0.4在最不利季节测得路槽下80cm 内分层土的稠度如丅:

已知某路段是粘性土,Ⅳ3路表距地下水位高度为1.58m ,预估路面厚度约为30cm 又得知路表面距地表长期积水高度为0.75m 查得有关资料如下:

解:艏先按路槽底距地下水位的高度判断:路槽地距地下水位的高度H 为1.58-0.3=1.28m,H1>H >H 2, 故属于中湿状态。其次按路槽地距地表长期积水位判断:路槽底距哋表长期积水位高度为0.75-0.30=0.45m, H2>H >H 3, 故属于潮湿状态最后判断:此地段的路基属于潮湿状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