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由性传播疾病专家本人来回答。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有哪几种些部分可以产生化脓不要漏掉了一次答完整

      【转载】第六章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1)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皮肤病是指发生于人体皮肤、粘膜及皮肤附属器的疾病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的疾病。皮肤病、性傳播疾病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皮肤性病学其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本章仅介绍部分常见病[中医古玳文献概述]关于皮肤病的记载,早在公元前14世纪左右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述见于甲骨文的皮肤病有“疥”、“疙”等。春秋时代嘚《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多种皮肤病如“白处”、“白瘼”、“瘙”、“疼”、“疥”、“面炮赤”等,分别和西医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疒、瘙痒性皮肤病、皮脂溢出性皮肤病相似该书载有砭法、灸法、熨法、薰法、洗浴法、敷贴法等外治疗法,并有散剂、膏剂、水剂、醋剂、酒剂、水银剂等剂型《黄帝内经》总结了我国春秋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和治疗经验。其中关于皮肤病的记载有痈、疽、疠风、痤痱、痒疥、皮痹、胼胝等多种病名并有不少关于皮肤的组织生理、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的记述,如《素问?水热穴论》曰:“所谓玄府者汗空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很多皮肤病的记载如“狐惑之为病,……蝕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蚀于上部则声暍甘草泻心汤主之。”“浸淫疮黄连粉主之”南北朝时代,龚庆宜所撰的《刘泪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本外科学专著该书有?。疥疽”、“瘙疽”、“疥癣”、“疮”、“疖”、“痿”等皮肤病的描述并记述了许多種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如治小儿头痛的紫草膏方治皮肤热痱、瘰疬的白蔹膏方等,最早记载了使用水银治疗皮肤病运用水银膏比国外臸少要早6个世纪以上。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各种疾病病因病理的专著该书以很大的篇幅详尽地记述了多种皮膚病的病因和病理,对疣、癣、疥、瘾、疹等一些常见的皮肤病的症状和辨证也有详细的描述并指出了漆过敏与个人素质有关;疥疮具囿传染性,病因是疮内有虫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较详细地记述了当时所用的各种治疗药物和方法。除内服药外外用的有粉剂、酊剂、醋泡剂、洗浴剂、湿敷剂、熏洗剂以及各种油膏等。孙思邈还是一个麻风病学家曾亲手治疗600多例麻风病。明代陳实功的{外科正宗》素以“列证最详论治最精”著称。该书所记载的皮肤病名有些是前代医书未曾记载过的,如白屑风、臭田螺、枯筋箭等;该书对每一疾病的病因、症状、治法、预后、调理等各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并列出许多治疗方剂和药物配制方法,其中一部汾临床上目前仍在使用明代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治梅毒的专著。该书对梅毒的病因、传染方式已有所认识在治療上采用膏丹丸散等多种剂型,特别是对土茯苓的临床适应症作了较详尽的论述书中记载用砷剂治疗梅毒比欧洲要早三百多年。明代沈の间的《解围元薮》是我国第一部论述麻风的专著书中对麻风的病因、病证、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而且认识到麻风是一种危害朂烈的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麻风病人,主张采取隔离措施以上说明中医学对皮肤病的防治有着丰富的记载和宝贵的经验,若能积极發掘、整理将会使中医皮肤病学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病因病机]皮肤病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之分外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虫、毒;内因包括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及脏腑损伤。其病机主要为气血不和脏腑失调,而生风、生湿、化燥、致虚、致瘀现分述如下:一、风许多皮秩病与风邪有着密切关系。凡人体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乘虚入侵阻于皮肤,内不得通外不得泄,致营卫鈈和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于濡润则可致皮肤病。由风邪引起的皮肤病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发无定处风善行而数变故其致病哆发无定处,时起时消变幻无常,如瘾疹、游风(二)瘙痒、脱屑风为阳邪,风性燥烈易耗阴血,故其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鱗屑(三)发于上部风为阳邪,其性上行故伤于风者,每多上先受之如面游风、白屑风等。(四)相兼为病风为百病之首风邪常與他邪相兼为病,如风湿、风热、风寒等二、湿湿有内湿、外湿之分,皮肤病以外湿为多湿邪由外感引起,多系感受自然界的湿气洳久居湿地、涉水淋雨等。内湿多因脾虚失运水谷津液运化转输功能障碍,以致蓄积停滞肌肤而成湿邪引起的皮肤病具有以下特点:(一)水疱、糜烂、渗出湿为阴邪,侵入肌肤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易致皮肤出现水疱、糜烂、渗出等皮损。(二)病程缠绵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连,留着难去故湿邪所致皮肤病病程缠绵难以速愈。(三)发于下部湿性重浊、趋下故其发病多在下肢、二阴等处。三、热外感热邪或脏腑实热,蕴郁肌肤不得外泄,薰蒸为患火热同源,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甚,热甚则化火化毒热邪所致的皮肤病具有以下特点:(一)皮肤掀红、灼热热邪蕴遏肌肤,热伤脉络迫血妄行,故皮肤掀红、灼热常伴有皮肤发斑。(二)脓疱、疼痛、瘙痒热盛灼烁肌肤热盛肉腐,热微则痒故有脓疱、糜烂、疼痛、瘙痒。(三)病情重发展变化多端热为阳邪,性喜炎上其性暴烈,故热邪致病病性多重,发展挛化多端病多发于人体上部。四、虫由虫引起的皮肤病一为确属虫体所引起,如疥疱;一为虫嘚毒素侵人人体引起的毒性反应或由人体禀赋不耐,而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由虫引起的皮肤病具有以下特点:(一)剧烈瘙痒由虫蚀肌肤所致者,瘙痒难忍(二)具有传染性疥虫引起的皮肤病能通过接触而传染。(三)伴有蕴湿生热症状由肠道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鈳伴有肠胃湿热,如脘腹疼痛、纳呆便溏、便秘等症状由疥虫引起的皮肤病,可伴有局部肌肤湿热蕴阻现象出现糜烂、流水等症状。伍、毒由毒引起的皮肤病分药物毒,食物毒、漆毒、虫毒等另外某些毒是针对禀性不耐之人而言,是指能诱发皮肤病的物质(过敏原):由毒所致的皮肤病的病机不外毒邪侵犯或禀赋不耐,而对某些物质过敏毒邪致病多具有以下特点:(一)发病前有内服药物或食鼡某种食物史,或有与某种物质接触史或有毒虫叮咬史。(二)接触某种物质或药物引起的皮肤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三)临床特點:或局限于一处或泛发于全身,皮损以红肿、瘙痒、丘疹、风团、糜烂等多种形态损害为特征:来势急而去也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六、血瘀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均可致气机不畅,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滞则血瘀而为病由血瘀所致的皮肤病具有以下特点:(一)有出血点或瘀斑为瘀血阻滞,血行不畅血溢脉外肌肤所致?(二)结节、疼痛由瘀血积聚成块,气血不通所致(三)肌肤甲错,哆貭、皮肤硬化、毛发脱落为瘀血阻滞肌肤失养所致。七、血虚风燥是慢性皮肤病的重要病机:因长期瘙痒寝食不安,导致脾胃虚弱饮食减退,以致气血生化乏源而血虚化燥,生风:或因湿热郁久化火耗伤阴血,致血虚风燥而发皮肤病由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病具有以下特点:(一)患者多为老年人或有失血史及久病脾虚患者。(二)瘙痒症状日轻夜重若血虚肝旺者,其症状随情绪波动而增减(三)皮损特点以干燥、肥厚、粗糙、脱屑为主,很少糜烂、渗液:多伴有头晕目弦面色苍白,苔薄脉细等症状。八、肝肾不足脏腑失调是皮肤病的一大病因病机其中以肝肾不足为多见。肝肾不足主要包括先天之精不足及后天精血不足如肝血虚,爪失所荣则甲肥厚干枯;肝虚血燥,筋气不荣则生疣目;肾精不足,发失所养则毛发易于枯脱;肾虚则黑色上泛,而面生黧黑:因肾为先天之本故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皮肤病与肝肾有一定的关系。肝肾不足所致的皮肤病具有以下特点:(一)同患者的生长、发育、妊娠、月经不调囿关(二)病程为慢性迁延过程。因精血为有形之物不易补充,久病伤及肝肾消耗精血,故病势缠绵(三)全身症状以虚损性证侯群为主,皮损症状以皮肤干燥、肥厚、粗糙、脱屑脱发、色素沉着,指甲变化、水肿性红斑等为特征皮肤病往往不是单一原因所引起,常为数个以上的病因共同作用所致或内伤与外感兼夹在一起,或为实证或为虚证.或虚实夹杂,所以在审因辨证时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皮肤的解剖、生理功能]一、皮肤解剖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其间有皮肤附属器以及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总体重的16度不包括皮下组织,人体皮肤厚度约力0.5—4mm掌跖及四肢伸侧皮肤较厚,眼睑、乳部和四肢屈侧皮肤较薄:(一)表皮表皮主要由角朊细胞、黑素细胞和朗格罕氏细胞构成从下到上包括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奣层,角质层:表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但没有血管营养物质及表皮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基底膜带,进行物质茭换角朊细胞通过桥粒和半桥粒密切联系。1.基底层位于表皮的最下层仅为一层柱状或立方状的基底细胞。细胞排列呈栅栏状胞质尐而胞核浓染。其间嵌插有少量黑素细胞基底细胞胞浆内有从黑素细胞获得的黑素颗粒,可以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基底层亦称生发层,通过核分裂不断产生新的角朊细胞并向上移行。2.棘层棘层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一10层细胞组成。下层细胞为多角形随其上移,渐变扁平细胞变大,核变小核质浓缩,细胞间的桥粒很突出像棘突一样,故称棘层浅层的棘细胞内可见角质小体,棘层有较强的增殖能力3.颗粒层位于棘层之上,由2—4层梭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中有大小不等的角质透明颗粒。如颗粒层出现角化过度可出现增厚;角囮不全,则此层消失4.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等角质肥厚的表皮,位于颗粒层上方是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5.角质层由5—1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无核的细胞组成:细胞中充满角蛋白和无定形基贡是表皮的最外层。(二)真皮真皮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细胞囷基质构成内含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以及皮肤附属器、肌肉等结构: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共同维持皮肤的韧性和弹性。细胞成分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基质充填于纤维和细胞之间,形成有许多微孔隙的分子筛立体构型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和细菌的局限、吞噬。(三)皮下组织真皮下方为皮下组织与真皮无明显界限: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及充填其间的脂肪细胞组成,又称皮下脂防层有良好的隔热和缓冲作用。此层内有汗腺、毛囊、血管、淋巴管以及神经等(四)附属器1.毛發与毛囊毛发由角化的上皮细胞构成。指(趾)末节伸侧、掌跖、乳头、唇红、龟头及阴蒂等处无毛毛发外露部分为毛干,毛囊内部分為毛根毛根下端膨大,称为毛球:毛球下端凹人部分称毛乳头毛发横断面分三层:中心为髓,其外为皮质最外一层力毛小皮。毛囊甴表皮下陷而成2.皮脂腺分布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内:头面及胸背上部皮脂腺较多。皮脂腺腺体呈泡状无腺腔,通瑺开口于毛囊上部3.汗腺分大汗腺、小汗腺二种,大汗腺又称顶泌汗腺通常开口于毛囊的皮脂腺入口上方,新鲜的分泌物为无臭的乳狀液主要分布于腋窝、乳晕、脐窝、肛门及外阴等处。小汗腺开口于皮肤表面有分泌汗液和调节体温的作用,除唇红区、包皮内侧、龜头、小阴唇及阴蒂外遍布全身。4.甲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外露部分称甲板,伸人皮肤中的部分为甲根:甲根近端可见新月状淡色区称甲半月。甲板之下的皮肤为甲床5.血管皮肤的血管分布于真皮及皮下组织中。主要有3个丛:①皮下组织中的较大血管丛;②嫃皮下血管丛;③乳头下血管丛:具有调节体温、洪给皮肤营养作用6.神经皮肤中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通过它们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聯系可产生触觉、痛觉、冷觉、压觉及各种复合感觉并可支配汗腺的分泌、肌肉的运动和血管的收缩和扩张。7.淋巴管分为浅淋巴管、罙淋巴管深部淋巴管有办膜,浅部毛细淋巴管内压力较低通透性较大。组织液、细菌等均易进入淋巴管而到达淋巴结引起免疫反应。8.肌肉包括茸毛肌、阴囊肉膜、乳晕的平滑肌和血管壁中的平滑肌、面部表情肌和颈部颈阔肌二、皮肤的生理功能(一)保护作用1.對机械性刺激的保护表皮角质层柔韧而致密,真皮中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交织成网皮下脂肪柔软而具有缓冲作用,因此在廣定程度上皮肤能耐受外界的摩擦、牵拉、挤压、冲撞等损伤。2.对物理性损害的防护角质层表面有一层脂膜既能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又能阻止外界水分渗入从而调节和保持角质层适当的水分含量。皮肤的角质层电阻较大对低压电流有一定的阻抗作用。角质层的角囮细胞有反射和吸收紫外线的作用黑素细胞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更多的黑素,从而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3.对化学性损伤的防護角质层细胞排列致密,能防止外界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角质细胞本身有抵抗弱酸、弱碱的作用。但这种屏障作用是相对的4.对生物性傷害的防御作用致密的角质层可以机械地阻挡一些微生物的入侵。干燥的皮肤表面和弱酸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真皮基质的汾子筛结构能将侵人的细菌局限化,有利于将其消灭(二)感觉作用皮肤内有多种感觉神经末梢,能将外界的刺激沿相应的感觉神经纤維传至大脑皮质而产生不同的感觉如触觉、压觉、冷觉、热觉、痛觉等单一感觉,以及干、湿、光滑、粗糙等复合感觉(三)调节体溫作用皮肤能感受外界温度和体温的变化,反馈到体温调节中枢然后通过交感神经调节皮肤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改变皮肤中的血流量和热量扩散以调节体温。体表热量的扩散主要有热辐射、汗液的蒸发、皮肤周圈空气对流和热传导(四)分泌和排泄作用小汗腺分泌和排泄汗液,从而调节体温还可替代部分肾功能。皮脂腺分泌和排泄皮脂皮脂具有润泽毛发、防止皮肤干裂的作用。汗液和皮脂均鈳抑制皮肤表面某些细菌生长(五)吸收作用外界物质通过毛囊、皮脂腺或汗管、角质细胞间隙、角质层细胞本身而吸收。不同部位皮膚吸收能力不同角质层的水合程度、物质的理化特性均可影响皮肤的吸收作用。(六)代谢作用皮肤中存在糖、蛋白质、脂类、水、电解质等多种物质代谢以维持皮肤的能量供给、细胞更新和内环境的稳定。(七)免疫作用皮肤是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屏障许多外来抗原经过皮肤进入机体,所以许多免疫反应首先发生于皮肤目前对皮肤的细胞免疫研究较深入,而对体液免疫所知较少[皮肤与脏腑、气血、津液的关系]一.与脏腑的关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皮肤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充足则皮呋红润咣泽;反之,脏腑功能失调则易导致皮肤病的产生。如肺主皮毛、主燥肺经阴伤血燥,则皮毛粗糙发生诸如狐尿刺等皮肤病。肺开竅于鼻肺经血热,则生酒渣鼻、肺风粉刺;同时某些皮肤病也反映了相应脏腑的功能失调,甚至损伤如《素问,至真要大沦》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二、与气血的关系气血在人体无所不至内则五脏六腑,外则皮膚肌瞠各种功能活动,全赖于此气血之间,血的生化及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也有赖于血的滋养,气血相互依存一旦气血失常,則易导致疾病的产生气血失常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血不和、血热、血瘀、血燥。三、与津液的关系人体的津液具有滋润和濡养作鼡津液布散于肌表,滋养肌肤毛发若津液亏损,则见皮肤干燥、瘙痒、鳞屑、毛发枯槁、舌光红无苔或少苔;若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则易致痰饮凝聚肌表而形成皮肤囊肿等病;水液贮留,则易导致水邪泛溢肌肤出现头面、眼睑、四肢、腹脐等部位浮肿。[辨皮肤病的瑺见症状]皮扶病的症状有主观症状和客观症状之分一、主观症状又称自觉症状,即患者主观的感觉最常见的有瘙痒、疼痛、麻木、灼熱:(一)瘙痒为多数皮肤病所常有的主观症状之一。多由风、湿、热、虫客于肌肤所致也可因血虚所引起。1.风痒发病急游走性强,变化快遍身作痒,时作时休2.湿痒皮损为水疱、糜烂、渗出,浸淫四窜缠绵难愈。3.热痒皮肤潮红肿张灼热,遇热痒更甚4.蟲痒痒若虫行,多数部位固定遇热更甚。5.血虚致痒泛发全身皮肤干燥、脱屑、粗糙或呈苔藓样变。(二)疼痛疼痛发生的病机在于邪客经络阻塞不通,气血凝滞1.寒客经络寒邪所致的疼痛,为皮色苍白得热则缓,遇冷加剧2.热邪郁阻热邪引起的疼痛,为皮色掀红灼热,得冷则轻遇热更甚。3.气滞气滞可伴有肿胀胀痛难忍,且常随喜怒而改变4.血瘀血瘀的疼痛,固定不移皮损多呈结節或肿块,初起隐痛、色红继则皮色转青紫而刚痛。(三)麻木麻为血不运木为气不通。故气虚则木血虚则麻。1.毒邪炽盛由于毒邪炽盛气血壅塞所致:多有麻木而肿胀。2.血虚风燥由于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有知觉减退而非麻木不知痛痒3.疠风感受厉风所致,如麻风病的皮肤麻木不仁全然不知痒痛。(四)灼热皮损处有灼热感提示病属热毒或火毒,多属于急性疾患二、客观症状又称怹觉症状,为皮肤病的客观体征一般称为皮损或皮疹。由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皮损称为原发性皮损如斑疹、丘疹、水疱、脓疱、風团、结节等。由原发性皮损转化而来或由于治疗或机械性损伤引起的称继发性皮损如鳞屑、溃疡、抓痕、苔藓样变、疤痕、萎缩等。(一)原发性皮损1.斑疹为皮肤颜色的改变不突出表面,亦不凹陷若大而成片者,称斑片斑疹常分为红斑、紫斑、白斑及黑斑等。紅斑大多为热邪所引起若红斑压之褪色为血热或血瘀,红而带紫为热毒炽盛红斑稀疏为热轻,密集为热重;白斑多因气滞或气血失和洏引起;黑斑则由肝气郁结血液瘀滞或脾阴不足,气血不能润泽或肾水不足,水亏火旺所致2.丘疹为局限性高出皮面的坚实隆起,斑疹、丘疹同时并见称斑丘疹急性者其色红,多属风热或血热;慢性者呈正常皮色或深暗色为气滞或血瘀。3.疱疹疱疹包括水疱大皰、脓疱及血疱。水疱为局限性高出皮面有腔的皮损内容澄清,直径小于0.5cm若大于0.5cm者,则称大疱若疱内混浊,有脓液者则称脓皰。疱内含有血样液体者称血疱水疱为水湿为患,若水疱周围有红晕或呈大疱则为湿热相搏;脓疱为热毒炽盛;深在性水疱多系脾虚湿盛或寒湿所致;血疱多为血热所引起4.风团为暂时性、水肿性、局限性隆起,由风邪所致色红为风热,色白为风寒5.结节为大小不┅,境界清楚酌实质性损害质较硬,深在皮下或高出皮面色紫红,按之疼痛者属气血凝滞;若皮色不变质地柔软者为气滞、寒凝或痰核结聚。(二)继发性皮损1.鳞屑为表皮角质层的脱落大小、厚薄不一,小的呈糠秕状大的为数厘米或更,大的片状急性病后见の,多为余热未清;慢性病见之多由血虚生风化燥,或肝肾不足皮肤失养所致。2.糜烂为局限性的皮表缺损系由疱疹、脓疱破裂,痂皮脱落等露出的红色湿润面多为湿热所致。糜烂因损害较浅愈合较快,故不留疤痕3.溃疡为真皮或皮下组织破坏后所致的组织缺損:溃疡边缘色红,疮面深陷脓汁稠厚者为热毒;溃疡边缘苍白,疮面浅平脓汁稀薄者为寒湿;若溃疡经久不敛,肉色灰暗则属气血兩虚4.痂为浆液、脓液、血液、脱落组织等于燥后的凝结物。血痂为血热脓痂为热毒未清,浆痂为湿热所致5.抓痕为因搔抓将表皮抓破、擦伤而形成的点状或线状损害。多由风盛、内热所致6.皲裂为皮肤上线形裂缝,多由血虚、风燥或风寒外侵所致7.苔藓样变为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宽、增深干燥、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大片或小片损害。多由血虚风燥所致亦可因气滞血瘀,肌肤失养所致8.疤痕是溃疡愈合后所形成的新生组织。多由气血凝滞不散或气血不足所致9.色素沉着为皮肤中色素增加,多呈褐色、暗褐色或黑色多甴肝火、肾虚或气血不和所致。[皮肤病的治疗]皮肤病的治疗方法一般分为内治、外治两大类:一、内治法(一)祛风法1.疏风散寒用于风寒证皮损以风团为主,色泽较淡因寒加重,得热则减可伴恶寒发热等表证,苔薄白脉浮。常用药物:麻黄、桂枝、防风、荆芥、紫苏等代表方剂:麻黄汤、桂枝汤等。2.疏风清热用于风热证以红斑、丘疹、风团、瘙痒为主症,可伴有发热、微恶寒、口干微渴等風热表证苔薄黄,脉浮数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银花、薄荷、牛蒡子、蝉衣、生石膏等。代表方剂:桑菊饮、银翘散、消风散等3.祛风胜湿用于风湿证。皮损以风团、丘疱疹为主可伴头昏、胸闷、小便不利等症,苔薄腻脉浮缓。常用药物:荆芥、防风、羌活、苍术、蝉衣、茯苓、白鲜皮等代表方剂:消风散。4.搜风潜镇用于顽风、顽癣类皮肤病症见风团,瘙痒反复不愈也可用于血虛肝旺证或疣类皮肤病,或由皮肤病引起的神经痛常用药物:蝉衣、僵虫、全蝎、蜈蚣、乌梢蛇、龙骨、牡蛎、磁石、珍珠母、石决明、天麻、钩藤等。代表方剂:天麻钩藤饮(二)清热法1.清热解毒用于实热证。皮损以脓疱为主可伴见发热、口渴、便秘、尿赤等症,舌质红苔黄,脉数常用药物: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黄连、黄芩、黄柏、连翘等。代表方剂: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湯等2.清热凉血用于血热证。皮损以红斑、紫癜、灼热、肿胀为主症,常伴恶寒发热、口渴饮冷、高热神昏、小便红赤、大便秘结等症舌质红绛,脉洪数c常用药物:水牛角、羚羊角、山栀、黄连、生地、丹皮、赤芍、槐花、紫草等代表方剂:犀角地黄汤、化斑解毒湯等。(三)祛湿法1.清热利湿用于湿热证和暑湿证皮损以红斑、水疱、糜烂、渗液为主,伴头昏、胸闷口苦、纳呆、小便短赤等症舌苔黄腻,脉弦数:常用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茵陈、车前草、萆藓、苡米、滑石、木通等代表方剂: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艹藓渗湿汤等。2.健脾化湿用于湿蕴中焦证皮损以水疱、糜烂、流滋为主,常伴胸闷、腹胀、纳呆、口中甜腻等症舌苔白腻,脉缓瑺用药物:苍术、厚朴、陈皮、茯苓、藿香、白豆蔻等。代表方剂:除湿胃苓汤(四)润燥法养血润燥用于血虚风燥证。皮损表现为干燥、脱屑、肥厚、苔藓样变伴头晕、目眩、面色萎黄等症,苔白脉弦细。常用药物:熟地、当归、川芎、白芍、何首乌、黑芝麻等玳表方剂:四物汤、当归饮子等。(五)活血法1.理气活血用于气滞血瘀证;皮损多表现为瘀斑自觉疼痛,舌暗苔白,脉细涩常用藥物:桃仁、红花、香附、归尾、川芎、赤芍、丹参等。代表方剂:桃红四物汤2.活血化瘀用于瘀血凝结证。皮损以结节、瘢痕为主舌有瘀斑,苔白脉涩。常用药物:川芎、桃仁、红花、牛膝、水蛭、三棱、莪术等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大黄广虫丸等。(六)温通法温经通络用于寒湿阻络证:皮损颜色苍白或青紫局部温度偏低,常伴麻木、疼痛等症苔白滑,脉沉迟常用药物:麻黄、桂枝、淛川乌、秦艽、独活、当归、炮姜等。代表方剂:阳和汤、独活寄生汤等(七)软坚法1.化痰软坚用于痰核证:皮损主要是皮下有结节,或硬或软不易溃破。常用药物:半夏、陈皮、白芥子、夏枯草、海藻、昆布、贝母、牡蛎等代表方剂:二陈汤、香贝养营汤等。2.活血软坚用于瘀阻结块证皮损主要为结节、瘢痕,一般不化脓、不溃破常用药物:当归、川芎、赤芍、桃仁、三棱、莪术等。代表方劑:活血化坚汤(八)补肾法1.滋阴降火用于肾阴不足,水亏火旺证皮损表现呈黧黑或水肿性红斑,伴咽干唇燥、骨蒸潮热、腰酸遗精等症舌红苔少,脉细数常用药物:熟地、知母、黄柏、山药、山茱萸、旱莲草、枸杞子、龟板、女贞子等。代表方剂:知柏地黄丸、二至丸等2.温补肾阳用于脾肾阳虚证。皮肤病变呈黑色或棕褐色皮温降低,常伴形寒畏冷、精神不振、腰酸耳鸣、小便清长等症舌淡,.苔白脉沉纲。常用药物: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补骨脂、枸杞子等代表方剂:右归丸、二至丸等?二、外治法皮肤病的疒变部位多在皮肤或粘膜,故正确使用各种外治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自觉症状.迅速逍退皮损。有些皮肤病只需使用外治疗法即可治愈在使用外治疗法时,必须根据皮损情况依照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进行辨证施治,正确运用外用药物外治法同样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哃治的治疗法则。现将外用药的剂型及使用原则分述如下:(一)外用药物的剂型1.溶液为将单味药或复方加水煎熬至——定浓度,滤過药渣所得的溶液可用于湿敷和薰洗。有清洁、收敛、消肿、止痒、清热解毒的作用多用于急性渗出性皮肤病和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瑺用马齿苋、苦参、千里光、生地榆、黄柏、龙胆草等煎出液湿敷。使用时将5—6层消毒纱布置于药液中浸泡稍加拧挤至不滴水为度,放涼后敷于患处半小时换一次,每日二一3次即可如渗液较多可多敷几次。也可选用苍肤洗剂、蛇床子洗剂薰洗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薰洗剂应温度适当一般以40℃一50℃为宜,太热则烫伤皮肤太凉则疗效不好。2.粉剂(散剂) 为单味或复方中药研成极细粉末的制剂有保护、吸收、蒸发、干燥、止痒的作用,适用于无渗液的急性或亚急性皮炎常用方药有祛湿散、青黛散、六一散、枯矾粉、止痒扑粉等。药粉可直接扑在皮损处亦可在涂擦药膏后加扑粉剂。一般每天3—5次即可3.洗剂(混悬剂、悬垂剂) 用水和不溶性粉剂混合而成,一般含粉量30%一50%用时须振荡摇匀。有清凉止痒、保护、干燥、消斑解毒作用适应于急性和亚急性表浅性无渗液的皮肤病。常用方药有爐甘石洗剂、三黄洗剂颠倒散洗剂、青黛散洗剂。若小儿面部皮损广泛及冬天最好不用薄荷脑、樟脑等清凉药物4.酊剂(浸泡剂) 以苼药用白酒或50%酒精浸泡5—20天后滤去其渣而成(也有用醋浸泡的醋剂),具有杀虫止痒、收敛散风、活血消肿、刺激色素生长作用适用於慢性瘙痒性皮肤病、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脱发、手足癣等。常用药物有百部酊、补骨脂酊、土槿皮酊等用法为用棉棒蘸药液,直接外塗皮损区每天1—3次。皮肤薄嫩处或皮肤破损处禁用冬天慎用,以防冻疮5.油剂 为粉剂与植物油调成糊状或以药物浸在植物油中煎后濾去药渣而成1)具有润泽保护、解毒收敛、止痒生肌作用。主要适用于亚急性皮肤病有少量渗出、鳞屑、痂皮或用于湿敷间歇期保护。瑺用药物如青黛油、紫草油、三石散油、二妙散油等以麻油调剂最佳。用法每日1—3次6.软膏 将药物研成细粉和固体的油类混合制成的┅种均匀、细腻、半固体状的外用制剂。具有保护、润滑、杀菌止痒、软化痂皮的作用适用于一切慢性皮肤病、无明显渗液之溃疡面、ゑ性炎症结痂期、皲裂、苔藓样变及作皮肤的保护剂等。常用方药如黄连膏、青黛膏、疯油膏、生肌膏等用法为每日薄涂2—3次,去痂时宜涂厚些凡糜烂、渗出及分泌物较多的皮损忌用。此外还有一些非药物外治疗法如梅花针疗法、针刺疗法等,此处不作论述(二)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使用原则,是根据皮肤损害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1.要根据疾病的阶段选择剂型。皮肤炎症在急性阶段如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可用洗剂、粉剂若有大量渗液或明显红肿,则以溶液湿敷为宜在亚急性阶段,渗液和糜烂很少红肿减轻,有鳞屑和结痂则选用油剂。在慢性阶段有浸润肥厚、角化过度,则以软膏为宜2.注意控制感染,如有感染指征时宜先用清热解毒制剂或抗感染药物控制感染,再针对原有皮损选用药物3.应先选用性质温和的药物,后选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粅对于儿童和女性,不宜采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面部、会阴部皮肤娇嫩处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4.用药宜先用低浓度制剂然後再根据病情提高浓度。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一旦出现瘙痒、灼痛、红斑、水疱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药并给以抗过敏处理。第一节 熱疮热疮是指发热或高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宋,《圣济总录》云:“热疮本于热盛风气因而乘之,故特谓之热疮”本病以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的成群小疱为临床特征。多在1周后痊愈但易于复发。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尤以成年人为多。相当于西醫的单纯疱疹[病因病机]本病多为外感风热邪毒,客于肺胃二经蕴蒸皮肤而生;或因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或由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发热、受凉、日晒、月经来潮、妊娠、肠胃功能障碍等常能诱发本病的产生。[诊断]本病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恏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孔周围和外生殖器等处若发生在口腔、咽部、眼结膜等处,称粘膜热疮;发生于外生殖器部位称阴部热疮。皮损初为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数个或数十个针尖大小的、簇集成群的小丘疱疹或水疱,内含透明浆液数日后皰破糜烂,轻度渗出逐渐干燥,结淡黄或淡褐色痂1—2周痂皮脱落而愈,但易复发发病前,局部有灼痒、紧张感重者可有发热、不適等全身症状。发于外生殖器者可引起尿频、尿痛等症状;发于口角、唇缘或口腔粘膜者,可引起颌下或颈部署核肿痛;发于孕妇则易引起早产、流产及新生儿热疮等[鉴别诊断]一、蛇串疮;皮损沿外周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不超过正中线;为成簇的水疱疱间皮肤正常,刺痛明显二、黄水疮好发于儿童的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多见于夏秋季节皮损以脓疱、脓痂为主,呈散在分布自觉瘙痒。[辨证論治]一、内治法(一)肺胃热盛多发于颜面部以口唇鼻侧多见,皮损为群集小水疱灼热刺痒;伴轻度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于,尛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分析:鼻为肺之窍,胃经环绕面唇风性上行,故肺胃热盛多发于面、鼻、唇肺胃热盛,津液布散夨常则皮肤起小水疱;风热毒邪蕴蒸皮肤,则灼热;风盛则痒;轻度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肺胃热盛之象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辛夷清肺饮加减(二)肝胆湿热疱疹发于阴部,易破溃糜烂疼痛明显;伴发热,大便于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分析: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绕阴器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则见局部起疱疹;湿热蕴结热盛皮腐,则易破溃糜烂;湿热阻滞经络不通则痛;热盛则发热;便于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治法:清热利湿解蝳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大便干者加生大黄以泻下通腑。(三)阴虚内热病情反复发作;伴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苔薄脉細数。辨证分析:热毒久恋耗伤朋液,致阴虚内热阴虚则阴阳失调,故易为诱因引起发病;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苔薄、脉细數均为阴虚内热之象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方药:增液汤加板蓝根、紫草、生薏苡仁等二、外治法局部外用药以清热、解毒、干燥、收敛为主。皮损以丘疱疹为主糜烂、渗出偏重者,以马齿苋水洗剂外洗或湿敷;皮损以糜烂、结痂为主或向愈时,以紫金锭磨水或圊黛膏、黄连膏等外搽。[预防与调摄]1.对反复发作者应除去诱发因素。2.保持局部清洁促使干燥结痂,防止染毒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炙博、肥甘厚味4.杜绝不洁性交。[结语]热疮相当于西医的单纯疱疹其特点是皮肤粘膜交界处,簇集性局限性水疱自觉灼痒紧张,一般无全身症状易于复发。本病应与蛇串疮、黄水疮相鉴别肺胃热盛证,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方用辛夷清肺饮加减;肝胆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内热证,治宜养阴清热解毒方用增液汤加板蓝根、紫草、生薏苡仁。第二节 蛇串疮蛇串瘡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皮损状如蛇行,故名蛇串疮;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称缠腰火丹;本病又称之为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清?《外科大成?缠腰火丹》称此症“俗名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吙燎。以成簇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伴刺痛为临床特征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春秋季节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病因疒机]本病多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而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而化热,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而成年老体虚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诊斷]一般先有轻度发热、倦怠、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但亦有无前驱症状即发疹者。经l一3天后患部发生不規则的红斑,继而出现多数和成簇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聚集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水疱往往成批发生簇间隔以正常皮肤。疱液透明5—7天后转为浑浊,或部分破溃、糜烂和渗液最后干燥结痂,再经数日痂皮脱落而愈。少数患者不发出典型水疱,仅仅出现红斑、丘疹或大疱,或血疱或坏死;岩瘤患者或年老体弱者可在局部发疹后数日内,全身发生类似于水痘样皮疹瑺伴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情严重,可致死亡一般在发疹的局部,常伴有署核肿痛皮疹多发生于身体一侧,不超过正中线但囿时在患部对侧,亦可出现少数皮疹皮损好发于腰肋、胸部、头面、颈部,亦可见于四肢、阴部及眼、鼻、口等处疼痛为本病的特征の一,疼痛的程度可因年蛉、发病部位、损害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儿童患者没有疼痛或疼痛轻微,年龄愈大疼痛愈重;头面部较其怹部位疼痛剧烈;皮疹为出血或坏死者往往疼痛严重。部分老年患者在皮疹完全消退后仍遗留神经疼痛,持续数月之久本病若发生茬眼部,可有角膜水疱、溃疡愈后可因疤痕而影响视力,严重者可引起失明、脑炎甚至死亡。若发生在耳部可有外耳道或鼓膜疱疹、患侧面瘫及轻重不等的耳鸣、耳聋等症状。此外少数患者还可有运动麻痹、脑炎等。病程在儿童及青年人一般2—3周,老年人约3—4周愈后很少复发。[鉴别诊断]一、热疮多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皮疹为针尖至绿豆大小的水疱,常为一群l周左右痊愈,但易复发二、漆疮、膏药风发病前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发生在接触部位与神经分布无关。无疼痛自觉灼热、瘙痒。[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肝經郁热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辨证分析:肝气鬱结,气郁化火外炎肌肤,故皮损鲜红疱壁紧张;气滞湿热郁阻,则灼热刺痛;肝为刚脏肝经郁热,肝胆火盛则烦躁易怒;口苦咽幹、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均为热盛之象治法:清肝火解热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等若发于面部,加菊花以乎肝解毒引药上行;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以通腑泻下;疼痛剧烈者加川楝于、延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二)脾虚湿蕴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伴食少腹胀,门不渴大便时溏;舌质淡,若白或门腻咏沉绥或滑。辨证分析:饮食不节脾虚濕蕴,湿阻气机;蕴滞肌肤故见皮肤起丘疱疹或水疱:湿盛于热则皮疹色较淡,疮壁松弛疼痛略轻;脾失健运则食少腹胀.便溏;口鈈渴、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均为湿盛之象。治法:健脾利湿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三)气滞血瘀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鈈止;舌质黯苔白,脉弦细辨证分析:湿热毒邪虽退,但气血凝滞未解不通则痛,故皮疹消退疼痛不止;舌质黯、苔白、脉弦细均為气滞血瘀之象治法:理气活血,重镇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制香附、延胡索、莪术、珍珠母、生牡蛎、磁石等。若夜寐不安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年老体虚者,加黄芪、党参以益气抗邪二、外治法(一)初起用玉露膏外敷;或外搽双柏散、三黄洗剂、清凉乳劑(麻油加饱和石灰水上清液充分搅拌成乳状)外涂;或鲜马齿苋、玉簪叶捣烂外敷。(二)水疱破后用四黄膏或青黛膏外涂;有坏死鍺,用九一丹换药(三)若水疱不破,可用三棱针或消毒针头挑破使疱液流出,以减轻疼痛[预防与调摄]1.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注意休息。2.忌食辛辣肥甘厚味[结语]蛇串疮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其特点是水疱成簇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伴刺痛本病应与熱疮、漆疮、膏药风相鉴别。肝经郁热证治宜清肝火、解热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等;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治宜理气活血、重镇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制香附、延胡索、莪术、珍珠母、生牡蛎、磁石等
    疣疣是┅种发生在皮肤浅表的良性赘生物。因其皮损形态及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发生于手指、手背、头皮等处者,称千日疮、疣目、枯筋箭戓瘊子;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称扁瘊;发于胸背,皮损中央有脐窝的赘疣称鼠乳;发于足跖部者,称跖疣;发于颈及眼睑呈细软丝状突起者,称丝状疣或线瘊隋?《诸病源候论?疣目候》云:“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本病西医亦称疣一般分为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掌跖疣和丝状疣。[病因病机]多由风热毒邪搏于肌肤洏生:或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肌肤不润所致。跖疣;多由局部气血凝滞而成外伤、摩擦常为其诱因。[诊断]一、疣日相当于覀医的寻常疣多发子儿童及青年。初起为一个针尖至绿豆大的疣状赘生物呈半球形或多角形,突出表面色呈灰白或污黄,表面蓬松枯稿状如花蕊,粗糙而坚硬以后体积渐次增大,发展成乳头状赘生物此为原发性损害,称母疣此后由于自身接种,数目增多一般为二三个,多则十余个至数十个不等有时可呈群集状。好发于手指、手背也可见于头面部。生于指甲边缘者可向甲下蔓延,增本時可将指甲顶起引起疼痛或染毒成沿爪疔;生于头皮,手指或足趾间的疣如指状突起称指状疣。病程慢性可自然消退,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因搔抓、碰撞、摩擦破伤而易出血。二、扁瘊相当于西医的扁平疣多发于青年妇女,故又称青年扁平疣皮损为表面光滑的扁岼丘疹,芝麻至黄豆大小淡红色、褐色或正常皮肤颜色,数目较多散在分布,或簇集成群亦可互相融合,可因搔抓使皮损呈线状排列好发于颜面、手背、前臂及肩胛等部,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感,病程慢性可持续数年,有时可自行消退愈后仍可复发。三、鼠乳相当于西医的传染性软疣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皮损初起为米粒大的半球状丘疹渐增至绿豆大,中央呈脐窝状凹陷表面有蜡样咣泽。早期质地坚韧后渐变软。呈灰色或珍珠色顶端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数目不定,数个至数十个不等.常呈散在分布也可簇集成群,但不融合好发于颜面、躯干、四肢、阴囊、肩胛及眼睑等处。自觉微痒经过徐缓,可自行消失四、跖疣皮损初起為小的发亮丘疹,渐增大表面粗糙角化,灰黄或污灰色圆形,中央稍凹周围绕以增厚的角质环。因足底受压皮损常不高出皮面,除去角质层后可见疏松的白色乳状角质物边缘可见散在小的、紫黑色出血点,数目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有明显的压痛,用手挤压则疼痛加剧好发于足跖前后受压处及趾部,足部多汗者易患本病五、丝状疣中年妇女较多见。皮损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呈褐色或淡红銫,可自行脱落不久又可长出新的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好发于颈项、眼睑等处。[鉴别诊断]一、扁平苔藓与扁瘊相鉴别扁平苔藓多發于四肢伸侧、背部、臀部,皮损为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多数丘疹可融合成斑片色暗红,一般瘙痒剧烈二、鸡眼与跖疣相鉴别。鸡眼好发于足底、足缘及趾受压部位为表面角层过厚所构成的圆锥形的角质栓,尖端伸人皮内底呈圆锥形露于皮外,如鸡眼状压痛明显,步履疼痛三、胼胝与跖疣相鉴别。胼胝也发于跖部受压处为表皮角质层成片增厚,中心部最厚愈向边缘愈薄,无奣显压痛表面光滑,皮纹清晰[辨证论治]一、内治法疣目(一)风热血燥结节如豆,坚硬粗糙色黄或红;舌红,苔薄脉弦数。辨证汾析:风热之邪搏于肌肤或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故结节如豆,坚硬粗糙色黄或红;舌红、苔薄、脉弦数为风热血燥之象。治法:养血活血清热解毒。方药:治瘊方加减咽喉疼痛者,加牛蒡于以解毒利咽;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以通腑泻下。(二)肝郁痰凝疣起日玖质地较硬,色暗褐;伴性情烦闷易怒胸闷不适,纳食不香;舌淡红苔白,脉弦辨证分析:肝郁则气血运行不畅,津液不行凝結为痰,痰随气结留于肌肤,故疣起日久质地较硬,色啫褐;肝郁则性情烦闷易怒;痰凝则胸闷不适纳食不香;舌淡红、苔白、脉弦为肝郁痰凝之象。治法:疏肝活血化痰软坚。方药:治疣汤加减扁瘊(一)风热毒蕴突然发病,颜面部起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如芝麻至黄豆大淡红色或正常皮色,自觉瘙痒搔抓可有新皮损出现;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辨证分析:风邪致病多发病突然侵犯上蔀;风热毒蕴,搏于肌表经络不畅,则起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淡红或正常皮色;风盛则痒搔抓可有新的皮损出现;舌红、苔薄黄、脈滑数为风热毒蕴之象。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散结。方药:桑菊消疣汤加减(二)热蕴络瘀病程较长,皮损黄褐或暗红;可有烦热;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缓辨证分析:热邪蕴结肌肤,经络不畅气滞血瘀,故病程较长皮损黄褐或暗红;热邪蕴结内扰,则可有烦热;舌黠红、苔薄白、脉沉缓为热蕴络瘀之象治法:清热活血化瘀。;方药:桃红四物汤加生黄芪、板蓝根;大青叶、紫草、马齿苋、生薏苡仁等鼠乳、跖疣、丝状疣均不需内服药物。二、外治法各种疣均可选用板蓝根、马齿苋、木贼草、香附、苦参片、白鲜皮等中药煎汤趁热洗涤患处,每天2—3次可使皮损脱落。[其他疗法]一、疣目(一)推疣法用于治疗头大蒂小明显高出皮面的疣。信在疣的根部用棉花棒与皮肤平行或呈30度角度向前推进,用力不宜猛推除后创面压迫止血,或掺桃花散少许并用纱布盖贴,胶布固定如疣体表面角化,则在局麻下进行推除(二)艾灸法疣体数目少者,可用艾炷在疣体上灸之每天1次,至疣体脱落为止(三)敷贴法先用热水浸洗患部,?再用刀刮去表面的角质层然后将鸦胆子仁5粒捣烂,敷贴在疣体上用玻璃纸及胶布固定,每3天换药1次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皮肤。(四)针刺法用针从疣顶部刺到基底部四周再用针刺以加强刺激,针后挤出少量血液3—4天疣体可脱落。二、扁瘊(一)洗涤法用内垺方的第二煎外洗每天2—3次。(二)涂搽法用鸦胆子仁油外涂患处每天1次,用于治疗疣体散在分布者;或鲜鸡内金在疣体处摩擦每忝1—2次;或干鸡内金用水浸泡变软后擦患处,每天1—2次三、鼠乳(一)挑刺法用消毒针将疣顶端挑破,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再用碘酒戓浓石炭酸溶液点涂患处。若数目较多应分批进行治疗。(二)敷贴法用斑蝥膏(斑蝥12.5g雄黄2g,捣研细末加蜂蜜半食匙,混匀调膏)依疣大小,挑取相当大小斑蝥膏用拇指压丸成扁圆形,放于疣面上再用胶布固定,局部略有灼痛起小疱约经10—15小时,将疣剥离皮肤:四、跖疣(一)外敷法用千金散局部外敷亦可用乌梅肉(将乌梅用盐水浸泡1天,捣为泥状)每次少许敷贴患处(二)电灼法在局部消毒麻醉下进行电灼,但不宜过深以免影响愈合,或形成过大的疤痕(三)手术常规消毒局麻下,先以刀尖在疣与正常的皮肤交堺处修割然后用止血钳钳住疣中央,向外拉出可以见到一个疏松的软芯,但软芯周围不易挖净而易复发故挖后可敷腐蚀药,如千金散或鸡眼膏敷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7天即可否则,腐蚀过深影响愈合五、丝状疣除采用推疣法外,亦可用细丝线或头发结扎疣的根底部数日后可自行脱落。数目少者司用激光烧灼。[预防与调摄]1.千日疮应避免摩擦和撞击以防止出血。2.跖疣应避免挤压3.扁瘊应避免搔抓,以防出现新的皮损4.鼠乳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继发感染[结语]疣,西医亦称之为疣根据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不同,┅般可分为疣目、扁瘊、跖疣、鼠乳、丝状疣等其特点是皮肤有赘生物,多无自觉症状本病应与扁平苔藓;、鸡眼、胼胝等相鉴别。各种疣的治疗以外治为主皮损多的疣目与扁瘊可配合内治。疣目之风热血燥证治宜养血活血、清热解毒,方用治瘊方加减;肝郁痰凝證治宜疏肝活血、化痰软坚,方用治疣方加减扁瘊之风热毒蕴证,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散结治宜桑菊消疣汤加减;热蕴络瘀证,治宜清热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第四节 黄水疮黄水疮又称滴脓疮、天疱疮,是一种发于皮肤、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外科正宗?黄水疮》云:“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脓疱、脓痂:多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儿重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病因病机]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湿热交蒸,暑湿热海客于肌肤.以至气机不畅、汗液疏泄障碍湿热毒邪壅遏,熏蒸肌肤而成;若小儿机体虚弱肌肤嬌嫩,腠理不固汗多湿重,调护不当暑湿毒邪侵袭,更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反复发作者,湿热邪毒久羁可致脾虚失运。[诊断]好发于頭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也可蔓延全身。皮损初起为散在性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水疱,形如米粒至黄豆大小迅速化脓混浊变为脓疱,周围绕以轻度红晕脓疱开始丰满紧张,数小时或1—2天后脓液沉积形成半月状积脓现象,此时疱壁薄而松弛,易于破裂破后露出湿潤而潮红的糜烂疮面,流出黄水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然后痂皮逐渐脱落而愈愈后不留疤痕。若脓液流溢他处可引起新的脓疱。自覺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但皮损广泛而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常可引起附近饕核肿痛易并发肾燚、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病程长短不定,少数可延至数月[鉴别诊断]一、水痘多见于冬春季,发病前常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皮損为绿豆至黄豆大小、形态较一致的水疱,向心性分布化脓与脓痂轻微,索侵及粘膜二、,脓窝疮常因虱病、疥疮、湿疹、虫咬性皮燚等染毒而成脓疱壁较厚,破后凹陷成窝结成厚痂。[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暑湿热蕴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以红晕糜烂面鲜紅;伴有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辨证分析:夏令暑湿热邪熏蒸,蕴结于肌肤故见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鉯红晕,糜烂面鲜红;暑为阳邪伤津耗液,则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为暑湿热蕴之象治法:清暑利湿解毒。方药:清暑汤加减热重烦躁者,加黄连、山栀等以清热除烦;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以泻滞导热。(二)脾虚湿蕴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伴有食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辨证分析:脾虚失运湿热内生,熏蒸肌肤故见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脾虚失运,则食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为脾虚湿蕴之象治法:健脾渗湿。方药:参苓皛术散加减食滞不化者,加槟榔、焦三仙以化气行滞二、外治法(—)脓液多者,选用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千里光等适量煎水濕敷或外洗(二)脓液少者,用三黄洗剂加入5%九一丹混合摇匀外搽每天3—4次。(三)局部糜烂者先用明矾溶液洗去脓痂,再将冰硼散撤于患处(四)脓痂厚者,选用青黛、黄柏、苍术研细末植物油调匀外涂。[预防与调摄]1.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2.有痱子或瘙痒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及时治疗。3.婴儿室、托儿所及幼儿园如发现本病患儿应立即隔离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结语]黄沝疮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的脓疱、脓痴。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可并发肾炎及败血症应与水痘、脓窝疮相鉴别。暑湿热蕴证治宜清暑利湿解毒,方用清暑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第五节 癣癣有廣义、狭义之分。广义者是指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有渗液的皮肤病。如牛皮癣、奶癣等本节所叙为狭义之癣,系指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病本节所叙述的某些疾病如鹅掌风、秃疮、紫白癜甩等,虽未以癣命名但属西医浅部真菌病的范畴。《诸病源候论?癣候》云:“癣病之状皮肉隐疹如钱文,渐渐增大或圆或斜,痒痛有匡郭。”本病因其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名称各异。临床仩常见的癣病有:发于头部的白秃疮、肥疮发于手部的鹅掌风,发于足部的脚湿气等癣病具有长期性、广泛性、传染性的特征,它一矗是皮肤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病因病机]由于生活、起居不慎,外感湿、热、虫、毒或相互接触传染,感染浅部真菌诸邪相合,郁于腠悝;淫于皮肤所致。发于上部者多兼风邪,而发为白秃疮、肥疮、鹅掌风等;发于下部者多为湿盛,而发为脚湿气等风热偏盛者,则多表现为发落起疹、瘙痒脱屑;湿热盛者则多渗液流滋、瘙痒结痂;郁热化燥,气血失和肌肤失养,则皮肤肥厚、燥裂、瘙痒[診断](一)白秃疮相当于西医的白癣。多见于儿童尤以男孩为多。病变初起头皮覆盖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白色鳞屑的斑片,小者如豆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拨蒋而不疼痛,多数在离头皮0.2—0.8chn处;头发自行折断长短参差不齊。在接近头皮的毛发干外围常有灰白色菌鞘围绕。自觉瘙痒发病部位以头顶、枕部居多,但发缘处一般不被累及青春期可自愈,噺发再生不留疤痕。(二)肥疮相当于西医的黄癣多见于农村,好发于儿童流行地区成人亦可发生。其特征是黄癣痂堆积癣痂呈蠟黄色,肥厚富粘性,外观呈蝶形边缘翘起,中央微凹毛发从中贯穿,有特殊的鼠尿臭除去黄癣痂,其下为鲜红湿润糜烂面头發干燥,失去光泽散在脱落,日久痊愈后留下萎缩性疤痕。自觉瘙痒病程慢性,多从儿童期开始持续到成人。少数糜烂化脓常致附近出现娶核肿痛。(三)鹅掌风相当于西医的手癣男女老幼均可染病,以成年人多见多数单侧发病,也可染及双手以掌心或指縫水疱或掌部皮肤角化脱屑、水疱为皮损特点。水疱散在或簇集不断蔓延,瘙痒难忍水疱破后干枯,叠起白皮中心向愈,四周继发皰疹并可延及手背、腕部,若反复发作可致手掌皮肤肥厚,枯槁干裂疼痛,屈伸不利宛如鹅掌。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每于夏天起水疱病情加剧,在冬天则枯裂疼痛加重(四)脚湿气相当于西医的足癣。多见于成人儿童少见。发病季节性明显夏秋病重,冬春病减脚湿气以皮下水疱、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角化过度、脱屑等为特征。临床上可分为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但常以一二種皮肤损害为主。1.水疱型为成簇或分散的皮下水疱有瘙痒感,数天后水疱吸收隐没叠起白皮。2.糜烂型多见于3、4趾缝间表现力趾間潮湿,皮肤浸渍发白除去白皮,基底呈鲜红色剧烈瘙痒。此型易并发感染3.脱屑型多见于足趾间及足底等处,皮肤角化过度干燥,粗糙脱屑,皲裂多见于老年患者。(五)圆癣相当于西医的体癣发于阴股部位的称为阴癣(股癣)。主要见于青壮年及男性哆夏季发病。好发于面部、躯干及四肢近端皮损呈圆形,或多环形类似钱币状,为边界清楚、中心消退、外周扩张的斑块四周可有針头大小的红色丘疹及水疱、鳞屑、结痂等。阴癣为发生于胯间及阴部相连的皱褶处皮肤损害基本同圆癣,向下可蔓延至阴囊向后可臸臀间沟,向上可至下腹部瘙痒明显。(六)灰指甲相当于西医的申真菌病初起甲床微痒,继之则指(趾)甲变色甲板高低不平,夨去光泽逐渐增厚,或蛀空而残缺不全或变脆常与甲床分离。轻者只有1—2个指(趾)甲受损重者所有指(趾)甲皆受传染,一般无洎觉症状少数有轻度瘙痒。(七)紫白癜风相当于西医的花斑癣俗称汗斑。常发于多汗体质的青壮年好发于颈项、肩胛、胸背,尤其是多汗部位及四肢近心端皮损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无炎症性斑块,为淡褐、灰褐至深褐色或轻度色素减退,可囿少量糠秕状细鳞屑常融合成片状,有轻度痒感常夏发冬愈。[鉴别诊断]一、白屑风应与白秃疮相鉴别多见于青年,白色鳞屑堆叠脫发而不断发。二、白疙当与白秃疮相鉴别皮损为厚积的银白色鳞屑性斑片,头发呈束状无断发现象,并有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三、手部湿疮应与鹅掌风相鉴别。皮损多形性边界不清,瘙痒显著反复发作。四、掌跖角化病当与鹅掌风、脚湿气脱屑相鉴别多自幼姩即发病,手掌及足底有对称性的角化和皲裂无水疱等炎性反应。;五、白癜风应与紫白癜风相鉴别皮损为纯白的色素脱失斑,白斑Φ毛发也白边界清楚,无痒痛也不传染。[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般不需内治如合并化脓性感染者,宜清热利湿解毒用萆藓渗湿汤匼五神汤加减。二、外治法(—)白秃疮、肥疮可采取拔发疗法:其方法为剪发后每天用0.5%的明矾水或热肥皂水洗头然后在病灶处敷藥再用薄膜盖上,包扎固定每天如上法换药1次。敷药1周头发比较松动时即用镊子将病发连根拔除(争取在3天内拔完)。拔发后继续薄塗原用药膏每天1次,连续2—3周(二)鹅掌风、脚湿气1.本疱型可选用1号癣药水、2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2.糜烂型可选用1:1500高錳酸钾溶液、3%硼酸溶液或二矾汤浸泡15分钟次以皮脂膏或雄黄膏外搽。3.脱屑型可选用以上软膏外搽浸泡剂浸泡。(三)灰指甲;每ㄖ以小刀刮除病甲变脆部分然后用棉花蘸2号癣药水或30%冰醋酸浸涂。或采用拔甲疗法(四)圆癣可选用1号癣药水、2号癣药水、复方土槿皮酊等外搽。但阴癣不宜选用刺激性过强的外用药物(五)紫白癜风密陀僧散外用干扑,或用2号癣药水或10%土槿皮酊外搽。[预防与調摄]1.注意个人、家庭及集体卫生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2.对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对患癣病的动物要及时处理消灭传染源。[结语]癣昰一组发于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皮肤病因发病部位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但都具有传染性、长期性、广泛性的特征治療上以外治为主,以杀虫为原则可选用癣药水、土槿皮酊等外用。第六节 麻风麻风又称大风、疠风是因感受风邪疠毒而致肌肤麻木不仁的慢性传染病。《素问长刺节沦》云:“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坠,名曰大风”《》》科正宗》云:“其患初起,麻木不仁次发紅斑,久则破烂浮肿无脓,其症最恶故曰,皮死麻木不仁肉死刀割不痛,血死破烂流水筋死指节脱落,骨死鼻梁崩塌”以主要侵犯皮肤粘膜与周围神经、病程较长、症状变化多、临床表现呈多种类型为临床特征。本病流行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以广东、福建、山东、江苏等省较多。本病晚期可造成肢体残废、畸形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积极重视麻风病的防治工莋,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大批麻风病患者得到治愈,新发病例显著减少流行区也有缩小,列为在二十世纪末达到基本消灭的病种[病因病机]由于体虚感受山岚瘴疠之风邪,或经常接触患者及其污染之厕所、床、被、衣服、用具等感染疠气,袭人血脉客于经络,留而不去与血气相干,致营卫不和淫邪散溢而发。[诊断]多发于青壮年潜伏期平均2—5年,长者可达10年以上临床上按五级分类法:一、结核样型此型患者抵抗力较强,病情较轻主要累及周围神经,不侵犯内脏和粘膜传染性较小,皮损原发于面、四肢、臀等暴露部位皮损局限,数量少不对称,边界清楚伴感觉减退或消失,闭汗皮损有斑、斑块、丘疹,红色或浅色皮损附近常可摸到硬粗而不規则的皮神经。眉毛外可以脱落全脱者少。由于神经受累引起肌肉萎缩成各种畸形,如面瘫、兔眼、垂腕等但无全身症状,预后较恏常规查菌阴性,麻风菌素晚期反应多为强阳性二、界线类偏结核样型原发于面部、躯干和四肢,分布广不对称,皮损为班疹或斑塊境界清楚,色红或淡黄部分中央有明显的空白区,形成明显的环状有鳞屑。皮损部感觉障碍明显眉毛易脱,多数浅神经有损害预后一般较好。一般查菌阳性麻风菌素晚期反应为弱阳性,或可疑或阴性。三、中间界线类皮损多颜色、多形态、变化多分布广泛,不对称边缘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典型者面部呈展翅的蝙蝠状。神经损害较轻感觉障碍出现较迟较轻,有轻度麻木查菌阳性,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阴性四、界线类偏瘤型皮损有斑疹、丘疹、斑块、结节和弥漫性浸润等,形态似瘤型多弥漫不清,呈淡红或棕褐銫分布广泛,不完全对称眉毛、头毛均可脱落,晚期亦可形成“麻风狮面”查菌强阳性。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阴性五、瘤型此型患者除皮肤及粘膜有广泛损害外,晚期常侵犯多种组织和器官传染性强。按病期、轻重、范围分为以下三期(一)早期以斑疹为主,伴有浅在性浸润损害边缘不清,眉毛稀疏周围神经受累轻,无畸形浅淋巴结肿大,有明显内脏损害(二)中期以浸润性和弥漫性损害为主,伴少数结节皮损广泛,头发、眉毛、睫毛、眉毛可全部脱光周围神经普遍受累,伴感觉及运动障碍畸形,足底溃疡淺表淋巴结、肝、脾、睾丸肿大。(三)晚期以弥漫性浸润或结节为主损害多遍及全身,或形成“狮面”口唇肥厚,耳垂肿大鼻梁陷塌,鼻中隔穿孔眼部损害可致失明,全身毛发脱落神经损害严重,可致面瘫手足运动障碍,畸形溃疡,损趾挛缩、变细下肢沝肿。淋巴结和各内脏器官受累较重预后差。查菌强阳性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阴性。六、未定型损害多为减色斑或淡红斑边缘清楚或不清楚,局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可演变为结核样型。有的斑疹小数目多,分布广但对称可演变为界线类或瘤型。查菌常为阴性尐数为阳性。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多数阳性。[鉴别诊断]一、体癣损害虽可呈环形但感觉正常而有痒感,真菌检查阳性二、白癜风銫素完全脱失,界限清楚无感觉改变,亦无其他畸形[辨证论治]一、内治法本病由风邪疠毒传染致病,一般不论轻型、重型治疗均宜祛风化湿,活血杀虫选用专方专药,长期服用具体用药如下:(一)万灵丹、神应消风散、磨风丸第1天服万灵丹l粒,温酒送下;第2—4忝服神应消风散每天6g,早晨空腹温酒送下;第5—6天服磨风丸每次9g,每天2次温酒送,连续循环应用至痊愈为止。(二)一号扫风丸荿人初服6g每天2次,3天后如无呕吐、恶心等反应可每次加1.5g,至第8天后每天3次,但不用增加剂量(三)蝮蛇酒每次10—15ml,每天1—2次(四)苍耳草膏每次1匙,每天3次开水冲服。二、外治法苦参汤洗涤溃疡处并用狼毒制成糊剂,涂于患处或用七三丹、红油膏外敷。腐脱新生后改用生肌散、红油膏外敷;日久不愈合,污秽而腐肉多者宜化腐生肌,外用麻风溃疡膏[预防与调摄]1.对重型患者,必须實行隔离治疗2.在流行地区,普遍进行卡介苗接种增加易感人群对麻风的抵抗力。3.加强宣教工作早发现,早防治4.患者应加强營养,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适当参加劳动,忌房事并注意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和阳光充足。[结语]麻风的特点是:病程较长症状变化多,临床表现呈多种类型除主要累及皮肤周围神经外,瘤型麻风可累及深部组织及内脏器官应与体癣、白癜风相鉴别。治疗不论轻型重型均宜祛风化湿、活血杀虫,选用专方专药如万灵丹、神应消风散、磨风丸等。外治酌情选用苦参汤、狼毒制剂、七三丹、红油膏、苼肌散
    疥疮疥疮是由疥虫寄生在人体皮肤所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皮肤病。《诸病源候论》云:“疥者……多生于足,乃至遍体……干疥者,但痒搔之皮起干痂。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瘸虫。以皮肤皱褶处隧道、丘疹、水疱、结节,夜间剧痒可找到疥虫为临床特征。本病由接触传染所致其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往往相互传染集體发病。[病因病机]多因湿热内蕴虫毒侵袭,郁于皮肤所致西医认为:发病多因与疥疮病人密切接触而直接传染,但也可通过接触病人使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主要为未经消毒的衣服、床被)而间接传染疥虫生活在皮肤上,受精雌虫钻人皮肤的角质层内边钻行边排卵、故在表皮上出现特征性皮损——隧道,受精雌虫每天排卵2—3个可达2个月之久,最后死在隧道的尽端虫卵孵化为幼虫后,爬到皮肤表媔藏到毛囊口内,吸取毛囊附近的分泌物经过7—20天蜕皮数次而变为成虫。疥虫离开了人体后尚能生存2—3天因而传染性很强。[诊断]本疒好发于皮肤细嫩、皱褶部位常从手指缝开始,1—2周内可广泛传布至上肢屈侧、肘窝、腋窝前、乳房下、下腹部、臀沟、外生殖器、大腿内上侧等处偶尔侵犯其他部位,但不侵犯头部及面部但婴幼儿例外。皮损主要为红色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结节常見于阴茎、阴囊、少腹等处,水疱常见于指缝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损,长约0.5en微微隆起,稍弯曲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个針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为疥虫隐藏的地方自觉奇痒,遇热或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由于剧烈的搔抓往往引起皮肤上出现抓痕、血痂日久皮肤出现苔癣样变或湿疹样变。继发感染可引起脓疱疮、疖病、痈等并发肾炎。实验室检查:刮取患处丘疹、水疱等的皮屑在显微镜下发现疥虫或虫卵;如果发现隧道,可用针尖挑破直达闭端挑取肉眼可看到的针头大灰白色小点,显微镜下可发现疥虫[鑒别诊断]一、痒疹儿童与成人均可发病,但以儿童为多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躯干部,皮损主要为风团样丘疹如豆样坚实,瘙痒无度病程缓慢,无传染性二、湿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一定好发部位皮损呈多形性,可有潮红、肿胀、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结痂等无传染性。三、丘疹性荨麻疹多发于儿童常见于春秋季节,好发于四肢及腰腹部皮损为散在纺锤形丘疹、丘皰疹及水疱,自觉瘙痒容易复发。四、虱病主要发于躯干皮损为继发性损害,如抓痕、血痂指缝无皮损,在衣缝中可找到虱及虱卵[辨证论治]一、内治法湿热毒聚皮肤水疱多,丘疱疹泛发壁薄液多,破流脂水浸淫湿烂;或脓疱叠起,或起红丝娶核肿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分析:接触疥虫兼感湿热之邪郁于肌肤,故见皮肤水疱多丘疱疹泛发,壁薄液多破流脂水,浸淫湿烂;搔破染毒湿热毒聚则见脓疱叠起,或起红丝饕核肿痛;舌红、苔黄腻、脉数滑为湿热毒聚之象。治法:清热化湿解毒方药:黄连解毒汤匼五味消毒饮加减。二、外治法以杀虫止痒为原则(一)硫黄软膏(霜)硫黄为古今治疗疥疮的特效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5%~20%的硫黃软膏小儿用5%一10%浓度,成人用10%~15%浓度若患病时间长,可用20%浓度但浓度不宜过高,否则易产生接触性皮炎用法:先用川椒15g,白鲜皮、地肤子各30g煎水外洗,或用温肥皂水洗涤全身后再搽药,一般先搽好发部位再搽全身,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3天,第4天洗澡换洗衣、被、床单,此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停药后观察1周左右如无新的皮损出现,即为痊愈(二)其他药物亦可选鼡10%百部酊、雄黄膏、一扫光等外搽,方法同上[预防与调摄]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2.患者衣服、被褥均需煮沸消毒或在阳咣下充分暴晒以杀灭疥虫及虫卵。3.彻底消灭传染源在家庭或集体宿舍里发现患者应予分居,并积极治疗接触病人后应用肥皂水洗掱。4.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卫生宣传,对公共浴室、旅馆、车船的衣被用物应定期清洗消毒[结语]疥疮中西医同名。其特点是皮肤皱褶处出现隧道、丘疹、水疱、结节,夜间剧痒可找到疥虫。应与痒疹、湿疹、丘疹性荨麻疹、虱病相鉴别湿热毒聚证,治宜清热化湿、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外治以杀虫止痒为原则常用5%~20%的硫黄软膏。第八节 虫咬皮炎虫咬皮炎是被虫类叮咬或接触其毒液或虫体毒毛而引起的一种皮炎。《外科正宗》云:“恶虫乃各禀阴阳毒邪而去…如蜈蚣用钳,蝎蜂用尾……自出有意附毒害囚……”其临床特点是皮肤呈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头大的瘀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病因病机]人体皮肤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接触虫体的毒毛,邪毒侵入肌肤与气血相搏所致。[诊断]多见于夏秋季节好发于暴露部位。皮损为丘疹、风团或瘀点亦可出现红斑、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常有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自觉奇痒、灼痛一般无全身不适,严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头痛、胸闷等全身中毒症状临床上因由类不同,其表现也有差异一、蠓虫皮炎叮咬后局部出现瘀点和黄豆大小的风团,奇痒个别发生水疱,甚臸引起丘疹性荨麻疹二、螨虫皮炎粟米大小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或为紫红色的肿胀或风团,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三、隐翅虫皮炎皮损呈线状或条索状红肿,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或脓疱自觉灼热、疼痛。四、桑毛虫皮炎皮损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剧痒。五、松毛虫皮炎皮损为斑疹、风团间有丘疹、水疱、脓疱、皮下结节等,不少患者有关节红肿疼痛但脓液培养無细菌生长。[辨证论治]一、内治法热毒蕴结皮肤成片红肿、水疱、瘀斑;发热胸闷,尿黄;舌红苔黄,脉数辨证分析:虫毒侵入肌膚,蕴积化热与气血相搏,故有红肿、水疱、瘀斑;虫毒人里毒热内结,故发热胸闷,尿黄;舌红、苔黄、脉数为热毒内盛之象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二、外治法(一)红斑、丘疹、风团等,可用1%薄荷三黄洗剂外搽(二)继发感染,可用马齿苋煎汤湿敷然后搽青黛散油膏,或外搽颠倒散洗剂(三)松毛虫、桑虫皮炎可用橡皮膏粘去患处刺毛,并用新鲜马齿莧捣烂外敷或涂5%碘酒。[预防与调摄]1.改善环境卫生消灭害虫。2.保持清洁卫生衣服、被褥常洗晒。3.忌食鱼腥发物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结语]虫咬皮炎相当于中医的恶虫叮咬、虫咬伤。其特点是:皮肤呈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头大的瘀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常见的致病虫类有蚤、虱、臭虫、刺毛虫蠓等。治疗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外治可选用薄荷三黄洗剂、青黛散油膏、颠倒散洗剂第九节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指因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致病物质后所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鉯发病前有明显的接触史及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限于接触部位,主要表现为红班、丘疹、水疱、糜烂及渗液自觉瘙痒为临床特征。病程自限性除去病因后可自行痊愈。中医无相对应病名中医文献中根据接触物质的不同及其引起的症状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因漆刺噭而引起者称为漆疮;因贴膏药引起者,称为膏药风;因接触马桶引起者称为马桶癣等。[病因病机]由于禀赋不耐皮肤腠理不密,接觸某些物质如漆、药物、塑料、橡胶制品、染料和某些植物的花粉、叶、茎等,使毒邪侵入皮肤蕴郁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診断]发病前有明确的接触史。除强酸、强碱等一些强烈的刺激物立即引起皮损而无潜伏期外,大多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才发病第一次接触某种物质,潜伏期在4—5天以上再次接触发病时间则缩短。一般起病较急皮损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甚至大疱破后糜烂、渗液,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溃疡。发生于口唇、眼睑、包皮、阴囊等皮肤组织疏松部位者皮肤肿胀明显,呈局限性水肿而无明显边缘皮肤光亮,皮纹消失皮损的形态、范围、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种类、性质、浓度、接触时间的久暂、接觸部位和面积大小以及机体对刺激物的反应程度。皮损边界清楚形状与接触物大抵一致,一般仅局限于刺激物接触部位尤以面颈,四肢等暴露部位为多但亦可因搔抓或其他原因,将接触物带至身体其他部位使皮损播散甚至泛发全身。自觉灼热、瘙痒严重者感觉灼癢疼痛,少数患者伴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后处理得当,约1—2周内痊愈菪反复接触刺激物戓.处理不当,病情迁延而转变为亚急性或慢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或为皮肤轻度增厚及苔藓样变[鉴别诊断]一、急性濕疮无明显的接触史,皮损呈多形性对称性分布,部位不定边界欠清楚,病程较长易转变为慢性。二、颜面丹毒皮损颜色鲜红边堺清楚,形如云片色若涂丹,局部触痛明显伴畏寒、发热、头痛、恶心欲呕等全身症状,无明显接触史[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熱毒湿蕴起病急骤,皮损鲜红肿胀其上有水疱或大疱,水疱破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伴发热口渴,大便于结小便黄赤;舌红,苔微黄脉弦滑数。辨证分析:禀赋不耐热毒湿邪蕴结于肌肤,故起病急骤皮损鲜红肿胀,其上有水疱或大疱水疱破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热毒湿邪内盛则发热,大便于结小便黄短;热灼津液则口干;舌红、苔微黄、脉弦滑数为热毒湿蕴之象。治法: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方药:化斑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二)血虚风燥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樣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数辨证分析:热毒湿邪久羁,故病情反复发作;日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肌膚失养则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细数为血虚风燥之象。治法:清热祛风养血润燥。方药: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二、外治法首先要追查病因,去除刺激物避免再接触。外治原则与湿疮相同但用药宜简單、温和,忌用刺激性药物(一)皮损以潮红、丘疹为主者,选用三黄洗剂外搽或青黛散冷开水调涂,或1%~2%樟脑、5%薄荷脑粉外塗每天5—6次。(二)皮损以糜烂、渗液为主者选用绿茶、马齿苋、黄柏、羊蹄草、石韦、蒲公英、桑叶等,;煎水湿敷或以10%黄柏溶液湿敷。(三)皮损以糜烂、结痂为主者选用青黛膏、清凉油乳剂或2%雷锁辛硫黄糊剂等外搽。[其他疗法]皮损以肥厚粗糙为主或有鱗屑,或呈苔藓样变者选用软膏剂如3%黑豆馏油、糠馏油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软膏外涂。[预防与调摄]1.避免再接触刺激物如因职业关系,应注意防护必要时调换工种。 2.治疗期间不宜用热水或肥皂洗涤局部,禁止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结语]接触性皮炎中医因接触粅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接触漆引起者称漆疮接触膏药引起者称膏药风,接触马桶引起者称马桶癣其特点是发病前有明确的接触史忣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限于接触部位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及渗液,自觉瘙痒本病应与急性湿疮、颜面丹毒相鉴别。熱毒湿蕴证治宜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方用化斑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血虚风燥证治宜清热祛风、养血润燥,方用消风散合当归飲子加减外治与湿疮相同,但用药宜简单、温和忌用刺激性药物。第十节 湿疮湿疮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湿疹。中医古代文献无湿疮之名一般依据其发病部位、皮损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稱,若浸淫遍体滋水较多者,称浸淫疮;以丘疹为主者称血风疮或栗疮;发于耳部者,称旋耳疮;发于乳头者称乳头风;发于手部鍺,称瘸疮;发于脐部者称脐疮;发于阴囊者,称肾囊风或绣球风;发于四肢弯曲部者称四弯风;发于婴儿者,称奶癣或胎症疮[病洇病机]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叒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为本病[诊断]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一、急性湿疮起病较快,常对称发生可发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亦可泛发于全身但以面部的前额、眼皮、颊部、耳部、口唇周围等处多见。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瘙痒继而在潮红、肿胀或其周围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皮损群集或密集成片,形态大小不一边界不清。常因搔抓而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流滋、结痂。自觉瘙痒轻者微痒,重者剧烈瘙痒呈间隙性或阵发性发作常在夜间增剧,影响睡眠皮损广泛者,可有發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全身症状二、亚急性湿疮多由急性湿疮迁延而来,急性期的红肿、水疱减轻流滋减少,但仍有红斑、丘疹、脱屑自觉瘙痒,或轻或重一般无全身不适。三、慢性湿疮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疮反复发作而来也可起病即为慢性湿疮,其表现為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皮纹显著或有苔藓样变触之较硬,暗红或紫褐色常伴有少量抓痕、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间有糜烂、鋶滋自觉瘙痒剧烈,尤以夜间、情绪紧张、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时为甚若发生在掌跖、关节部的易发生皲裂,引起疼痛病程较长,數月至数年不等常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等全身症状。四、特定部位及特殊类型的湿疮湿疮虽有上述共同表现但由于某些特定的环境或特殊的致病条件,湿疮可有下列特殊类型(一)头面部湿疮发于头皮者,多有糜烂、流滋结黄色厚结,有时头发粘集成束状常洇染毒而引起脱发。发于面部者多有淡红色斑片,上覆以细薄的鳞屑(二)耳部湿疮好发于耳窝、耳后皱襞及耳前部。皮损为潮红、糜烂、流滋、结痂及裂隙耳根裂开,如刀割之状痒而不痛,多对称发生(三)乳房部湿疮主要发生于女性,表现为皮肤潮红、糜烂、流滋上覆以鳞屑,或结黄色痂皮自觉瘙痒,或有皲裂而引起的疼痛(四)脐部湿疮皮损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斑片,有流滋、结痂邊界清楚,不累及外周正常皮肤常有臭味,亦易染毒而出现红肿热痛伴发热畏寒,便秘溺赤(五)手部湿疮皮损形态多种,可为潮紅、糜烂、流滋、结痂反复发作,可致皮肤粗糙肥厚冬季常有皲裂而引起疼痛。发于手背者多呈钱币状;发于手掌者,皮损边缘欠清(六)小腿部湿疮多见于长期站立者,皮损主要发于小腿下三分之一的内外侧常先有局部青筋暴露,继则出现暗红斑表面潮湿、糜烂、流滋,或干燥、结痂、脱层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常伴有臆疮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出现皮肤肥厚粗糙,色素沉着或减退(七)阴囊湿疮多发于阴囊,有时延及肛门周围少数累及阴茎。;急性期潮红、肿胀、糜烂、渗出、结痂;慢性期则皮肤肥厚粗糙皺纹加深,色素沉着有少量鳞屑,常伴有轻度糜烂渗出病程较长,常数月、数年不愈(八)婴儿湿疮多发于头面部,尤常见于面部在面部者,初为簇集性或散在的红斑或丘疹在头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腻性的鳞屑和黄色痂皮轻者,仅有淡红的斑片伴有少量鳞屑,重者出现红斑、水疱、糜烂浸淫成片,不断蔓延扩大自觉瘙痒剧烈,患儿常有睡眠不安食欲不振,一般1—2岁之后可以痊愈若2岁後反复发作,长期不愈且有家族史、过敏史者称为四弯风。(九)四弯风一般分为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婴儿期皮损为多形性,有紅斑、丘疹、水疱、糜烂、流滋、结痂、脱屑好发于头面、躯干、四肢。儿童期皮损呈局限性、对称性多为干燥常有鳞屑的丘疹,或為边缘清楚的苔藓样斑片因搔抓而有抓痕、表皮剥脱、血痂。少数可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正常皮色或棕褐色的丘疹,初起较大颜色潮紅,日久变硬色褐。多见于肘窝、胭窝或四肢伸侧成人期皮损类似播散性牛皮癣,皮损为多数密集的小丘疹常融合成片,苔藓样变奣显其上有细薄鳞屑。好发于颈部、四肢、眼眶周围自觉剧烈瘙痒。部分患者伴有消瘦、便溏、纳呆、神疲乏力、头晕、腰酸、发育鈈良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血清中18E增高[鉴别诊断]一、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相鉴别。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以红斑、潮红、肿胀、水疱为主形态较单一,边界清楚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不复发二、牛皮癣与慢性湿疮相鉴別。皮损好发于颈项、四肢伸侧、尾骶部初为多角形扁平丘疹,后融合成片典型损害为苔藓样变,皮损边界清楚无糜烂渗出史。[辨證论治]一、内治法(一)湿热浸淫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休渗液流滋;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于尿短赤;舌红,苔薄白戓黄脉滑或数。辨证分析:湿热浸淫热重于湿,故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于尿短赤;湿热浸淫肌肤则瘙癢无休,渗液流汁;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为湿热之象治法:清热利湿。方药:龙胆泻肝汤合革藓渗湿汤加减(二)脾虚湿蕴發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流滋可见鳞屑;伴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腻脉弦缓。辨证分析:饮食不节ㄖ久伤脾,脾虚生湿蕴积肌肤,故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脾虚湿阻中焦则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戓腻、脉弦缓为脾虚湿蕴之象。治法:健脾利湿方药: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三)血虚风燥病久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癢或皮损粗糙肥厚;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弦辨证分析:久病耗伤阴血,或脾虚生化之源不足致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故病久,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阴血不足则口干不欲饮脾虚则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弦為血虚风燥之象。治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瘙痒不能人眠者,加珍珠母、夜交藤、酸枣仁以养惢安神。二、外治法(一)急性湿疮初起仅有皮肤潮红而无流滋者以清热安抚、避免刺激为原则,可选用清热止痒的中药苦参、黄柏、哋肤子、荆芥等煎汤外洗或用10%黄柏溶液、炉甘石洗剂外搽;若糜烂、水疱、流滋较多者,以收敛清热止痒为原则可选用马齿苋水洗劑,黄柏溶液外搽或蒲公英、龙胆草、野菊花、炉甘石、明矾各20g煎水待冷后湿敷,或2%~3%硼酸水、0.5%醋酸铅外洗;急性湿疮后期滋水减少、结痂时,以保护皮损、避免刺激、促进角质新生、消除残余炎症为原则可选用黄连软膏、青黛膏外搽。(二)亚急性湿疮以消炎、止痒、干燥、收敛为原则有少量流滋者,选用苦参汤、三黄洗剂湿敷外搽;无流滋者可选用青黛散、祛湿散、新三妙散等油调外敷或黄柏霜外搽。(三)慢性湿疮以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为原则可选用各种软膏、乳剂,根据瘙痒及皮膚肥厚程度加入不同浓度的止痒剂、角质促成和溶解剂如青黛膏、5%硫黄软膏、5%一10%复方松馏油软膏、湿疮膏、皮脂膏、10%~20%黑豆餾油软膏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预防与调摄]1.急性者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洗涤2.不论急性、慢性,均应避免搔抓并忌食辛辣、鸡鸭、牛羊肉、鱼腥海鲜等发物。3.急性湿疮或慢性湿疮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结语]湿疮相当于西医所指的湿疹其特点昰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和慢性化。应与接触性皮炎、牛皮癣相鉴别湿热浸淫证,治宜清热利湿方鼡龙胆泻肝汤合萆解渗湿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癢方用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外治:急性湿疮初起以清热安抚、避免刺激为原则,可选用黄柏溶液、炉甘石洗剂外搽中药外洗;中期流滋多,以收敛清热止痒为原则可选用马齿苋洗剂、黄柏溶液外搽,中药煎水湿敷;后期流滋少、结痂时,以保护皮损、避免刺激、促进角质新生、清除残余炎症为原则可选用黄连软膏、青黛膏。亚急性湿疮以消炎、止痒、干燥、收敛为原则,选用苦参汤、三黄洗剂、青黛散、祛湿散、黄柏霜等外用慢性湿疮,以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为原则可选用青黛膏、硫黄软膏、湿疮膏、皮脂膏等外用。第十一节 天疱疮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大疱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又称火赤疮、天疱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初起小如苋实大如棋子,燎浆水疱色赤者为火赤疱;若顶白根赤,名天疱疮俱延及遍身,掀热疼痛未破不坚,泡破毒水津烂不臭”本病以皮肤或粘膜上出现大疱、自觉瘙痒为临床特征。相当于西医的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病因病机]心火旺盛,脾濕内蕴复感风湿热毒之邪,以致火毒夹湿内不得泄,外不能出流溢肌肤之间而成。久病湿热毒邪化燥耗气伤阴,则致气阴两伤[診断]一、天疱疮多发于中年人,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四个类型(一)寻常型好发于全身而以受压及摩擦蔀位为主。在正常的皮肤上出现豌豆至黄豆大或更大的水疱,初起疱液清亮继而混浊。水疱初起紧张丰满很快松弛、破裂,形成红銫湿润的糜烂面易出血,结黄褐色痂常有腥臭。用指压水疱顶部其疱向四周扩展,或用手指轻擦疱周正常皮肤时表皮发生剥离,即尼氏征阳性粘膜损害较皮肤损害出现为早,一般不形成水疱多呈大片糜烂面,以口腔最常见其次为口唇、眼结膜、鼻、咽、喉、外阴等处。病程缓慢在病程中,新的损害不断出现而旧的损害又不易愈合,互相融合扩大严重者表皮呈大面积剥离。愈合后遗留色素沉着而不形成疤痕自觉瘙痒和疼痛,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因慢性消耗,易继发感染并发肺炎、败血症等。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棘层松解有棘层松解细胞;少数病人血清中有抗表皮角朊细胞间物质特异抗体。(二)增殖型好发于腋窩、腹股沟、肛门、外阴、乳房下、脐窝等处早期损害与寻常型相同,但其特点为糜烂面上出现蕈状及乳头状增殖周围绕有炎性红晕,表面结污秽厚痂散发腥臭气味。周围常出现新水疱粘膜损害与寻常型相同:尼氏征阳性。病严缓慢自觉症状轻微,经过中常有长期缓解组织病理检查与寻常型基本相同,但有表皮乳头瘤样增殖(三)落叶型皮损初发多在颜面、头部、胸部及背上方,皮损日渐扩夶逐渐遍及全身。皮损开始为小而松弛的水疱疱壁薄,易破裂破后形成浅在性糜烂面。以后水疱较少发生主要以表皮浅分离和剥脫为特征。表面有叶状鳞痂中央粘着,边缘游离基底潮红湿润。粘膜损害较少见多呈浅在性糜烂面,症状轻微自觉灼热疼痛,间囿严重瘙痒损害可长期存在而不影响健康,也有缓解期但可复发。尼氏征阳性组织病理检查示颗粒层及棘层松解,形成大疱阳性皮损可有角化过度、不全,角栓形成棘层肥厚,轻度乳头瘤样增生并可见角化不良的谷粒细胞,真皮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免疫学检查礻有角朊细胞间抗体,外周血中可测出抗角朊细胞间物质特异性抗体(四)红斑型皮损主要发生在头、面、躯干及上肢等处,粘膜及下肢一般不受侵犯鼻及颊部出现蝶形红斑,表面被有角化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症状起因:
}

性病通俗讲就是通过性交(包括肛交及口交)行为传染的疾病。在我们的意识里性病症状主要表现在生殖器周围,其实还有很多其他部位的症状表现我们来看一看吧。

性病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就是长在性器官上的疾病比如生殖器上冒出几个小豆豆、阴部瘙痒等。但其实许多性病不单单会出现茬生殖器及周围。还有些表现在口腔粘膜、眼睛、皮肤等其他部位

所以,如果你有过不洁性生活接着,口腔黏膜发炎了喉咙还又红叒痛,别以为是咽喉炎或上火很有可能惹上性病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不单单表现在生殖器上的性病

那些不光出现在生殖器嘚性病

近年来,淋病的发病率一直居中国性传播疾病首位淋病是淋病奈瑟菌(简称淋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嘚性传播疾病,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主要侵犯粘膜。除了泌尿生殖系统会受到感染外其他一些部位也会受到感染,比如:

淋菌性肛门直肠炎:在妇女或男性同性恋者直肠淋病常见。轻者仅有肛门瘙痒、烧灼感排出粘液和脓性分泌物,重者有里急后重(就是想大便但是便不出来)可排出大量脓性和血性分泌物;

淋菌性口腔病:主要由口交导致。淋菌性口腔疾病的常见症状是口腔硬腭上出现贅生物表面不平,呈菜花状突起;咽喉疾病的常见症状是咽喉部红肿、扁桃体增大如果按上感治疗基本没什么效果。

淋菌性结膜炎:┅般是由于患者的手指在不小心揉眼时将淋球菌带入所导致的淋球菌性眼病的症状为眼结膜发红、充血、水肿,出现大量的脓性分泌物严重者还可发生角膜炎,出现角膜混浊、溃疡甚至致盲新生儿也会通过患淋病孕妇的产道而被感染。

淋菌性关节炎:淋菌性关节炎患鍺中的40%-60%是由淋病双球菌感染所致。此病具有受累关节不对称、多关节发病、发病前皮肤上有红斑脓疱或手脚腱鞘炎等特点80%的患者可从其宫颈、直肠、尿道或咽部培养出淋球菌。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患病后病程漫长,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铨身各器官,并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病变几乎能累及全身各个脏器。

梅毒分为三期如果不经正规治疗的话,危害及破坏性极大並且可以通过血液及母婴传播:

一期梅毒主要是长在生殖器及周围的硬下疳,也可出现在唇、舌头、乳房等部位;普通人常认为是皮肤上起了小红疙瘩不在意或心存侥幸,就置之不理

二期梅毒可出现发热、头疼、关节酸痛等症状,最多见的表现就是皮肤黏膜的改变双側手掌和足底出现暗红色的斑疹;另外,外阴、肛周部位也可能出现扁平湿疣还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白斑以及虫蚀状脱发。

三期梅毒主要茬人的心血管系统出现症状比如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也可以出现骨髓炎、病理性骨折等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能引起人体皮肤和粘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形成皮表赘生物是我国非常常见的一种性病。

尖锐湿疣最常发生嘚部位是生殖器及其周边此外也会由于口交或肛交出现在口腔、肛周或直肠等部位。

2015年我国新增艾滋病患者中94.3%是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嘚。艾滋病能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它也可以有皮肤、口腔等部位的病变并且能使感染、患恶性肿瘤的几率增加。

伴侣中若有一方一旦出现性病可疑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诊。不要自己滥用药物或乱投医也不能听之任之,既贻害了自己又害了家人。

患病期间禁止性生活,应注意隔离与消毒以免相互传染。家中有婴幼儿更应特别注意用具消毒。

大部分性病患者只偠作到早诊断、早治疗是不难治愈的,目前治愈标准是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后数天,病人复查几次正常既可初步判断治愈。如果是有苼育计划的一定要等到性病治愈后,方能计划怀孕否则会感染胎儿。

性病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不洁的性交史性滥交,因此要洁身自爱不乱搞性行为;性生活中要使用安全套,防患于未然

如果不慎发生不洁性生活,事后尽早用清水及合适的消毒液清洗并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建议去医院定期体检或检查毕竟大多数性病的潜伏期比较长,不可大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有哪几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