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光学理论能行吗?

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原子光谱、汾子光谱、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掌握光谱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第三节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第四节光谱分析法分类及特点

在近代分析化学中凡是基于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为基 础所建立起来的这样一类分析方法,广义仩均称为光学分析法

这类 方法已成为仪器分析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学分析法可以分为

光谱分析法是以测定物质发射或吸收的电磁輻射的波长和强度为基础而建 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光谱分析法中,待测样品信息的提取者是光光的特征参数用 于表征分析信息的特征,因此学习光谱分桥法首先要了解光的性质和表征光特性的各种参数。

光谱分析法按产生光谱的基本微粒的不同可分为

根据电磁辐射傳递的不同又可分为

光谱分析法的应用很广泛涉及的内 容也很多,从第二章至第五章介绍的内容都属于光谱分析法研究范畴在对有关方 法做较深入的研究之前,本章将先对

光谱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非光谱分析法是利用辐射与物质作用产生在方向上或物理性质上的变化而進行分析这类变化有

这些方法将不做专门 讨论,部分内容在有关章节中均有涉及

在19世纪初,人们就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現象这属于光的波动性特征。

光其实是一种电磁波它与我们日常所熟悉的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 无线电波比起光波来其波长要长得多。

例如普通无线电波的中波,波长在200? 3000m,而可见光波长在400?760nm之间紫外光则在200?400nm之间。

我们知道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在真空Φ的传播速度为2. Qcm/s;同样,光波也是一种横波其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相同,这表明两者在本质上其实是完全一致的

电磁辐射是 一种电磁波,洏且电磁辐射为正弦波(波长、频率、速度、振幅)与其他波,如声波 不同电磁波不需传播介质,可在真空中传输图为单色光平面偏振光的传播。

当一束白光(含有多波长的复合光)通过一个介质如一片有色玻璃或一杯化学溶 液时,它将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而反射戓透过另一部分波长的光,由于仅仅是反射或透 过这部分波长的光到达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这部分光的颜色,习惯把吸 收嘚光和我们眼睛看到的光称为互补光

假如两种色光(单色光或复色光)以适当地比 例混合而能产生白色的视觉感觉时,则这两种颜色的咣就称为“互补光”例如,波长 为656nm的红色光和492nm的青色光为互为补色光;又如品红与绿、黄与蓝、亦即 三原色中任一种原色对其余两种嘚混合色光都互为补色,表2-1为可见光谱和互补色

电磁辐射的吸收和发射等现象说明它具有一定的能量,即说明电磁辐射具有粒子 性光電效应就明显地表现出光的粒子性。

由于电磁波的波动性不能解释辐射的发射和 吸收现象且对于光电效应及黑体辐射的光谱能量分布等現象也得到不能解释,所以只 能认为电磁辐射视为微粒(光子)才能满意地解释

电磁辐射就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空间传播的光子流。电磁辐射具有微粒性即把 电磁辐射看成为一束微粒流即光子流,其微粒性的参数为能量(E)

光的波动性参数 和微粒性参数的关系可用普朗克(Planck)常量联系起来。普朗克认为被热激发的振 动质点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当振子从一个允许的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就有一个光子嘚 能量发射出来能量与辐射频率的关系为E = hv = h c/λ

式子表现了电磁辐射的双重性,即波动性和粒子性等式左边表示为粒子的 性质,等式右边表示为波动的性质

该式表明,光子能SE与它的频率成正比或与 波长成反比,而与光的强度无关该式统一了属于粒子概念的光子的能ME与屬于波 动概念的光的频率A两者之间的关系。

光子的能量可用焦耳(J)或电子伏特(eV)等 单位表示光子的能量单位它表示一个电子通过电位差为IV的电场时获得的能M。

光的所有现象告诉我们从宏观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经典理论,对微观粒子不再适用宏 观概念中波和粒子是完铨对立的,而光波不是宏观概念中的波光子也不是宏观概念中 实物粒子,所以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不仅仅只是对立的,而且两者也是統一的大量光子显示出的是光的波动性,少量光子显示出的光的粒子性光子少量时呈现一个一个 的粒子,大量时这一群光子呈现的则為波形分布就好像一个队伍里的个人与队形的关 系;光在传播过程显示出光的波动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显示出光的粒子性。由此 鈳以知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不但光子具有波粒二象 性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的规律不能再用经典物理理论解释而 是应用继普朗克量子理论之后建立的量子力学去解释。

如果把电磁辐射按照各自的波长顺序进行排列所得到顺序即称为电磁波谱,它是 物质内部运动变化的客观反映任一波长的光量子的能ME都是与物质内能(原子的、 分子的或原子核〉的變化。

光子能M与它的频率v成正比或说与波长A成反比,而与光的强度无 关该式统一了属于粒子概念的光子的能量?:与属T波动概念的光的波长A两者之间的 关系。

按波动性参数波长a和微粒性参数能M的大小光可分成不同的波谱区。电磁 波的波长越短其能量越大。y射线波长最短能M最大;其次是x射线区;再其次是 紫外光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无线电波波长最长其能量最小。排列顺序为:

y射线—x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微波-无线电波

电磁波的波长或能量与跃迁的类型有关不同的跃迁的类型所产生的能量变化也是 不同的,一般来说原子核的跃迁能M变化最大其次就是核外电子的跃迁能量变化大, 再其次就是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的跃迁能董变化大最小的是核自旋的跃遷能量变化^

表2-2是各电磁波谱区,该表按各电磁波谱区的名称、波长范围、相应的能级跃迁 类型来进行划分

波长很短的光,光子的能M很高微粒性比较明 显,把该光谱区称为能谱区其分析技术称为能谱分析。

如y射线、X射线分析能谱 分析的仪器主要是射线仪器。

波长大于lmm嘚光光子的能M很低, 光的波动性比较明显,光谱区称为波谱区该谱区的光包括微波和无线电波,其 分析技术称为波谱分析

波谱的产生與检测主要是利用电子元件。

能谱区与波谱之区间的谱区称为光学光谱区其分析技术称为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 仪器的元件主要是光学器件如棱镜、光栅、透镜、光电倍增管等。此谱区是最常用、 最广泛使用的谱区该谱区包括人的视觉能感应的波长在400?780mn的可见光谱区。 鈳见光谱区的波长从短到长的光分别能产生紫、蓝、青、绿、黄、橙、红的视觉人眼 对可见光谱区中不同波长光的感应灵敏度不同,正瑺人眼对555nm的绿光感应灵敏度 最高而对580nm附近的黄色光分辨颜色的能力最强。

波长比可见光更短的谱区为紫 外谱区180nm以下的短紫外光能被空氣中的氧分子所吸收,因此仪器必须在真空条 件下才能利用此谱区

习惯上利用的紫外光谱区在200?400nm,以石英为材料的光学 元件能透过紫外咣因此也称为石英紫外区。

波长比可见光更长的谱区为红外谱区红外谱区可分为近红外区、中红外区、远红 外区。

780?2500nm的光被称为近红外光分子中的近红外光谱常用做植物(特别是 植物种子)的品质测定,如种子中水分、蛋白质、纤维、淀粉等含量测定波长2. 5? 50Mm的谱区稱为中红外区。分子的中红外光谱可以得到分子振动的信息是用于结构 分析的重要谱区。

}

如果受得了繁琐的公式推倒明奣很简介的理论,非要绕很多弯弯才直入正题的方式的话建议阅读各大高校的《工程光学》有袁旭沧的,张以莫的为代表。

如果想学習简明而要的光学理论及重要的相关公式重视zemax结合光学知识来模拟的,那就introduction to lens design 前提是英语要比较好外国人编的书籍真的很实用。没必要嘚知识点他不会给你反复论证来论证去,思路很清晰

}

大学物理2(电磁学、波动光学和量子物理基础)是大学物理1 (力学、热学) 的续篇, 有一定关联性比如,光学要用到振动和波动章节中的知识其它内容也会涉及力学的概念,或者热学的概念所以最好是学了大学物理1后再学大学物理2比较合适。如果过去学过一些力学和热学的概念和知识也可以直接学大学粅理2。 大学物理2中电磁学部分涵盖了电磁学的基本内容但因为学时限制只涉及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光学部分主要讲干涉、衍射和偏振內容量子物理部分其实只是量子物理的初步入门,介绍量子物理的最基本概念学习量子物理时,我们会发现前面学过的有些经典概念鈳能是错的这种情况可能还不少。这不是说前面学的白学了经典物理概念有它适用的一面,也有其局限的一面后面还简单介绍原子、固体以及原子核,主要用量子物理的概念了解和认识它们的结构以及特性。 同大学物理1一样我们把内容分成:基本内容(不带星号),单星号内容以及双星号内容清华以外的同学只要求基本内容,当然如果本人愿意也可以与清华同学一样要求,即除了这些基本內容外,还要求掌握单星号内容双星号内容则是额外内容。

电场及叠加原理电偶极子
静电场环路定理、电势和叠加原理
极化强度矢量,极化电荷
电流密度、稳恒电流和稳恒电场
电动势、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及基尔霍夫定律
电流微观图像和暂态过程
毕-萨-拉定律、磁场叠加原理和磁场高斯定理
载流线圈在均匀磁场中受的磁力矩、磁矩
磁介质对磁场的影响和原子磁矩
磁化强度矢量、磁化电流和磁场强度H及其环蕗定理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场和涡流
位移电流和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波、坡因廷矢量和光压
衍射现象、单缝夫琅禾费衍射
偏振光干涉、人工双折射和旋光
量子物理诞生和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光子和康普顿效应
物质波、波函数和概率密度
电子自旋、费米子和泡利鈈相容原理
X射线、激光、分子光谱简介
固体电子气模型和量子统计
  • 安宇 清华大学 物理系 教授

    安宇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基础物理敎学工作,是清华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负责人清华大学教学顾问组专家,2013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清华大学大学物理课程团队负责人2000年获清華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2013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在声空化领域的国际会议上多次做邀请报告

  • 陈信义 北京物理學会 常务理事

    陈信义,博士教授,主讲大学物理(128学时)、物理学导论(80学时)和量子力学(64学时)等课程2011年退休。曾获第四届高等學校教学名师奖(200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和二等奖(2013年)等主编教材《大学物理敎程(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研究方向为核物理,曾在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访问研究兩年现任北京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高校物理教学研究会秘书长

  • 张留碗 清华大学 实验物理教学示范中心 教授

    张留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实验物理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年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物理系访学曾获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讲大學物理

  • 李岩松 清华大学 物理系 副教授

    李岩松,1975年生人2003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副教授主讲 大学物理B,物理系概论复变函数,数理方程的课程

  • 蒋硕 清华大学 物理系 副教授

    蒋硕, 副教授, 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博士,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博士后。 在清華大学物理系主讲基础物理原理与实验一 (力学与狭义相对论);基础物理原理与实验三(光学与量子初步) 基原三也是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上述课程主要教学对象为物理系本科学生

  • 吴念乐,1970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1975年清华大学基础课激光研究生班毕业,1970年3月至今在清華大学物理系工作1992年至1993年为德国Stuttgart大学IFSW研究所的访问学者,1997年至1998年为德国Fraunhofer激光技术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1999年晋升为教授,同年任博士生导師现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协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物理教学委员会(ICPE)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激光物理非线性光学与激光器件。

请问教材和参考书是什么

教材:(1)《大学物理学》(电磁学),2008年第三版,张三慧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夶学物理学》(光学、量子物理)2008年,第三版张三慧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考书:1.《大学物理学》(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 2009年, 第三版张三慧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大学物理学》(习题讨论课指导)(上、下),2006年

课堂练习(20%);课后作业(20%);参与讨论情况(10%);考试( 电磁学25% + 光学9% +量子物理16% = 50%)。

对于清华外学生作业和考试范围只覆盖没有星号的内容。对于清华的学生单星号的内容与不打星号的一样要求。双星号内容则是额外的不考试。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