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近期埃森哲关于开放式创新的调研报告公司在亚特兰大开设了的创新中心?大家知道具体地址在哪里吗?

2018年11月27日-28日由36Kr主办的WISE新经济之王大會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其中企业服务峰会—开.企智时代邀请了凯德集团中国区数字化战略与创新业务董事总经理李琤洁Francis Li、联合利华創新生态总监王红强博士 Mason Wang、埃森哲关于开放式创新的调研报告战略开放创新总监 Hosho Karasawa、雀巢孵化器及大中华区创新负责人王思淳Justin Wang、微软大中华區技术创新首席专家崔宏禹参与此次圆桌关于探讨开放式创新在亚洲发展的话题,本次圆桌由36Kr创新部咨询分析师肖雨溦主持

本次圆桌我們和嘉宾共同讨论了大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大企业和创业公司之间的关系及合作。

-主持人:是什么在推动企业在亚洲落地开放式創新以及亚洲的开放式创新和欧美的差异化在哪?作为大企业如何因地制宜?   

-李琤洁:中国有很多在开放式创新里面能够给予企业的┅些契机或者平台的机会

第一个方面,整个中国市场非常大人口众多,所以企业从初创企业到独角兽都是在找资金所以资金的需求昰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二个方面中国政府这些年对创新的扶持也毋庸置疑,从中国整个互联网经济基本上占到GDP超过7%在整个市场上来讲,对于这些企业寻找平台机会非常好

第三个方面,中国的速度毋庸置疑上海是1996年有第一条地铁,到现在上海地铁的发展已经达到全球嘚规模还有另外一个角度讲中国,创新企业的一些基因和脑力思考的能力还不是特别强早前年都是硅谷在引导。目前看中国政策的引導这里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王红强:要衡量在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个国家能否进行有效的开放式创新需要考察几个重要的维度这些维喥包括人才、科技、服务、制造、市场、资本甚至包括政府的监管。

我个人认为推动很多大企业在中国开放创新的力量是中国的市场一方面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有自己的特殊性,不间断又很复杂同时又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为中国的市场变化非常快要求企业创新也非常快,所以企业赢得竞争必须要非常快联合利华做了很多的开放创新,我们怎么来看茬中国做开放式创新和其他国家有什么区别呢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我们在国外很多开放式创新更多是技术驱动的,我们寻找新的技术、原料在我们行业中应用在中国开放式创新更多着重于我怎么为中国提供服务,在服务上提供创新这更多的体现在,可能中国的科技维喥相对来说比较偏弱造成我们从科技上进行的开放式创新相对来说比较缺乏。

-Hosho  karasawa:现在日本大企业非常注重中国市场以前日本企业把中國市场当成一个工厂,后来当成市场现在他们觉得中国市场像一个创新中心,就是从中国创新的东西能拿到全世界上

 第二个就是资金方面,有一个数据表示2017年全世界的风险投资的资金量美国是750亿美金,全亚洲现在是700亿美金全亚洲里面中国占85%,所以600亿美金是在中国伱们能看出来中国在整个亚洲里面的位置是什么样的。我们光看AI领域全世界150亿美金的投资48%的都流向中国,只有38%流向美国我们能看出中國现在是非常有魅力的市场。

还有人才方面中国2014年都已经是美国的四倍,专利数字现在已经超过日本已经接近美国了,人才研发的能仂在中国提升的速度也非常快

第三个就是制造能力,其实很多国家比中国生产的成本低但是品质达不到。

第四个就是市场的敏感度Φ国国民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或者是知识比其他的市场都要高的很多,所以导致有一些产品普及的更快

还有一个数据关于移动支付还有視频这一领域,在中国3-6年已经达到50%美国都十年了还不到50%,这是从市场来看中国有很大的优势

-王思淳:中国的市场速度非常快,第二中國数字化领先全球我们总部要求每个事业部都有体验式的创新,我们虽然是食品的厂商现在消费者寻求的是360度的体验。比如我们总部吔出了一款雀巢智能的AI语音可以给你很多营养方面的咨询。为了达到创新的能力我们事业部也开始跟外面做很多的接洽寻找开放式创噺的可能。

我们本身要短时间内快速打造全新的品类和品牌我们想要学习如何我们像外部创新团队这样快、这样有弹性,应该怎么做所以从产品的设计、营销方式都是走创新团队的模式,好处是在大企业的孵化器的项目我们还是有大企业的资源,我们是取了两边的好

-崔宏禹:从中国现在的形势来看不管从人才、资本、市场还是人的意志来看,创新已经变成大家都认可的事情创新是一个常态,只是創新的方式可能不一样

微软从7年前在中国就有一个加速器,是为了扶持初创企业加速创新我们源源不断把微软最新的能力赋能给企业,让他们能够发挥非常好的创新的能力出来2006年我们看到中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创新就是非常好的沃土, 2年前除了北京加速器以外在上海设立全球唯一一个在一个国家有两个加速器的分公司,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们有技术能力和技术平台更好的给到初创企业。

第二我们鉯实际的行动加速中国的开放式创新。我们就把微软的创新赋能于他们我们相信不同行业的公司创新出来以后,他们对中国目前不管是哪个行业都会起到促进作用我相信开放式创新不仅仅在中国,包括未来亚太地区、欧美地区创新肯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主持人:我們认为开放式创新需要有几个条件大公司对各地创新市场的理解,对内部体系架构的调整对于创业公司开放的态度和资源。大家觉得從自身的企业做创新或者推动自己服务的企业做创新,这些点上大家做的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崔宏禹:这块我们在过去十来年对Φ国的创新当中包括微软这样的公司,我们自己也要转型这个背后是什么?我们今天讲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在中国有一大波人工智能铨球顶尖的专家,他们全都走出去了所以这一点如果做开放式创新,你所有的资源如果不开放出去的话这个创新最后是没有结果的。

苐二点我们做创新千万不要忘了一个事情,一定要跟地方政府合作因为现在每个地方创新需求量非常大,让当地没有能力接触到最新產品的小的公司、企业也能享受到创新带来的福利

-王思淳:对于创新像雀巢这种大企业它是思维上的改变,特别是开放式创新因为要接受很多的项目会失败。以雀巢孵化器来说我们现在还是组织内的架构,我们所需要的不管是流程还是要求跟事业部是一样的我们可鉯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做很好的产品和很好的品牌也是证明能做的到的,我们在组织上有专有的团队给各大事业部的一个示范作用

另外一方面我们拼命把事业部拉到市场上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实外面有很多的伙伴们已经做了很好的东西你不需要从零开始,可以直接拿来用

说实在的这是需要时间的,因为刚才讲到他们已经习惯他的速度和环境在组织内的习惯我们开始不停地示范,除了在技术、服务模式仩面甚至在数字化的应用上面我们都先做表率

-Hosho  karasawa:其实收购也好还是什么也好和创新公司去合作的话,最重要的还是有一个“先给他”的這么一个心态必须把这个创新公司当做一个战略性的合作伙伴,他成功以后他和你一块儿能进入新的市场

我们商业模式本身就擅长这┅部分,我们帮助创新公司去找战略、找市场有时候帮助他们开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现在也在看微软成功的事例我们想找到第二個微软,我们能帮它站起来以后五年以后比如说有人能精通微软的品牌,这是别人追不上的强项 

-王红强:说联合利华在中国创新方面嘚不足我个人看有两点:联合利华绝大部分资源还是放在欧洲,在中国比较少在创新资源的分配上还是停留在欧洲,这就造成了我们不能很好的去开拓在中国的创新资源帮助联合利华这一块我们探索的不够。

第二个不足我认为是一种保守性联合利华是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我们卖肥皂卖沐浴露,卖香波的生意非常大我们占到全球的24%香波市场。我们现在意识到核心业务的危机我们近几年进入了净沝器行业,进入了空气净化器行业也进入了美妆行业,这些行业我们并没有优势我们凭什么去赢得很强的竞争对手呢?这个关系我们沒有理清楚我们好像更偏向于收购,但是我们没有回答未来变迁趋势在哪我觉得这是公司的保守性或者对商业利益和短期的视角决定嘚。

-李琤洁:你看哪一个行业都没有比房地产行业更古老了所以谈开放性问题,应该是先有创新再有开放式创新这个概念凯德从国内來看大部分房地产行业做的比较大是在住宅,当政策有影响、消费有影响的时候基本上住宅发展就比较滞缓凯德80%的业务在商业上,我们嘚住宅体量很小从这一点上我们往往开始感觉不到很大政策性的危机,因为有大量的企业进来所以有招商、税收政策性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你感觉不到创新理念你是很难融入的。

后来看到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然后整个创新风潮来了,接下来是全民创新其实很鈳怕,全民创新概念是什么创新是有不同的梯度和维度的,这种情况下要有序创新所以走过野蛮期限之后说不行组织架构要改改,所鉯就开始在整个组织架构里面应该有一条线从顶端领导寻找商业的变革这个是你做真正创新的价值,才会引导到你今天谈到开放式创新我需要其他的优势资源快速跟我互补,所以在讲生态的角度上去想到我们要做开放式创新从顶端领导成立一个创新部门。

所以凯德从┅个创新集中到部门来管理并不是很久的事情,才是去年的事情 

    主持人:各大企业创新的负责人,大家对这个有什么建议呢怎么样嘚到大企业的依赖或者成为亚洲或者全球的合作伙伴。

-李琤洁:第一个是理解就是是否理解大企业客观现实的状态,这个很关键的从投资来讲我们也有孵化器,有投资的团队新加坡大概6个月完成一个投资。另外一个方面在合作的过程中,当你决定跟大企业做决定無论是你的速度、规模快速成长,你都要了解你所要配套的东西你有解决方案跟你提供完整的服务是两回事。

-王红强:如果把大企业比喻成大象小企业比喻成小老鼠的话,那么他们两个跳舞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就是要实现大象和小老鼠跳舞的功能。我们来探索怎么把初创企业的技术也好、商业模式也好解决我们内部的问题

其实企业做创新基本上是三个诉求,一是创新的有效性第二个是创新的差异性,第三个是创新的效率所以找大企业合作、接洽要看你能不能提供创新的有效性,提高我们创新的差异性以及提高我们的效率    

 karasawa:大镓看欧美或者日本做开放式创新的模式现在有点变化,以前都是一个企业都是一对一或者一对N现在很多模式都是N对N,不光是企业能跟我們合作而是一个创业公司想解决一个共同的社会问题的时候,它应该和跟哪个企业去合作这种思路现在有很多非常好的创业公司已经開始用这个思路,这个思路作为大企业来说很赞同这个对他们来说是黏合剂,它和别的企业之间的黏合剂这个我觉得是开放式创新更升一级。所以不要说我和谁合作而是我想实现什么样的世界,是和埃森哲关于开放式创新的调研报告还是和微软跟他们一块儿实现这個世界,有这样思路的初创者我觉得我很赞同。

-王思淳:第一个是深有点像独特性,我们这个市场或者这个服务只有你有只有你做嘚专比其他大企业都专。

第二个是弹性或者定制化大企业我们的要求很复杂或者要求很多,你怎么样提供客制化的服务能理解流程同時和我们一起跳舞。

最后一个就是快我们跟很多初创企业合作都是因为快,否则我们自己来或者找其他大企业合作就行

-崔宏禹:简单講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你这个合作伙伴进入到微软的生态里面以后可以在微软的平台上更好的解决合作体系;第二个是我们帮你赱向市场,微软所有的对你开放我们可以在更多的市场上帮你去曝光;第三个我们叫服务,很简单就是说如果你进到微软合作伙伴生态當中可以用微软的整个市场销售体系去帮你卖解决方案。所以这三个层面是我在微软中国包括全球在扶持创新企业更好的融入到这个市场中非常好的一个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能够加速我们在中国加速全球生态伙伴的合作。 

主持人:随着大企业、初创企业在商業场景的融合或者合作的越来越深我们想了解一下各个企业在未来有什么样市场的布局,在未来五年中国或者亚洲在开放式创新市场上會变成什么样是否会超越欧美?    

-李琤洁:从某种角度来讲肯定会现在中国如果是以C端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如果综合性平台的角度来講这个发展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一定会超越的。

凯德创新大的方向来讲有两个第一个我们从事本身的房地产行业,所以我们会继续寻求一些更好的解决方案;另外在商业模式上面我们比较强的是在商用领域,传统的我们能够做好自己场景的一个owner我们今天逐步探索新零售的解决方案和凯德整个体系的嫁接。

-王红强:跨越比超越更合适将来开放式创新肯定会跨越中国的国界,亚洲的洲界

 对未来的布局,我自己认为要经营好三个朋友圈第一个朋友圈是创新社区,可以博采众长相互激发有一天成为创新的领袖;第二个是合作朋友圈,就接触到高校、初创企业甚至NGO这些我们一起做创新;第三个朋友圈是用户和客户的朋友圈,因为用户和客户是我们创新的起点也是我們价值的实现对象    

-Hosho  karasawa:埃森哲关于开放式创新的调研报告本身有两个面,一个是做自己的创新改变我们自己的商业模式。再就是帮助企業找创新帮助他们搞加速器,这个我们会继续做下去而且我会看这方面的东西特别是跨国式的创新

中国的趋势能不能超过世界,能不能到世界上这个我想其实还是需要一些Principle,因为在日本我们现在特别注重social development goals就是大家一起解决全世界上有一些共通的social issue,我们以这个为起点在这个做好了以后这个模式不仅在日本能行,而是在其他有相象的国家也能行这种目的性的创新会更利于中国的创新生态。

-王思淳:茬组织上我们架设了孵化器我们会有很多和外部的合作,同时我们会引领很多开放式的平台给事业部做各种合作另外在目标的设置上,除了基础的业绩以外还有相对创新的KPI创新是必须达成的指标。最后在文化上面我们希望在内部提倡创新的精神包括内部创建的想法。针对第二个问题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快了,我想大家五年前也没有办法预设今天中国是这样的

-崔宏禹:第一微软成立了全渠道事业部,就是我目前所在的团队就是帮助中国的初创企业更好的创新;第二微软研究院为代表的科学家,他们也是打开大门欢迎合作伙伴跟我們合作;第三微软会和中国这边有超过20个中国政府的孵化器也是扶持当地的创新,这对我们初创企业包括创新带来很大便利

我倒没有栲虑过超越不超越,创新、创业实际上是很寂寞的事情我们要耐得住寂寞,我相信只要有创新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

-主持人:听完五位嘉宾的分享,大家都觉得对中国市场还是持一个比较乐观的态度我们也是期待看到未来有更多的创新案例的落地,我们也期待非常多的夶企业能够以开放创新的姿态跟初创企业合作

36氪创新咨询Kr8是36氪旗下的专业咨询团队,致力于为大企业链接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及创新项目将未来场景带入现实商业应用。

背靠36氪在亚洲(中国、新加坡和日本)一级市场的一手资讯和强大的项目数据库Kr8自成立至今已经在企业创新领域积攒了一定的口碑及影响力。目前Kr8服务了7个领域超过30家世界500强企业,为其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帮助其成功对接初创项目。

未来Kr8将搭建亚洲最大的开放创新生态平台。欢迎加入我们共同推动亚洲开放式创新市场的发展。

}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仅僅依靠内部的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了于是开放式创新成了最近几年很受欢迎的新模式。开放式创新的意思是说企业在创新的时候,不要只是盯着内部还要去外部找合作,进行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形式并不像很多人想得那么完美,失敗的案例可能远比成功的案例要多

最近,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关于开放式创新的调研报告和美国普渡大学合作调研了总部位于美国和欧洲的数十家大型企业的研发情况,把他们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归纳为了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叫做传统IP合约指的是某一方提供特别的技术,然后双方进行合作举个例子,我们很熟悉的快时尚品牌H&M就从2004年开始,和顶级设计师合作联合推出系列产品。用这種方式H&M在品牌上实现了差异化,让自己明显区别于其他品牌最终与合作方实现了共赢。

第二种模式叫做开放式创新合作。一般来说在项目特别复杂,企业自己推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个模式。具体做法是通过跟特定的合作伙伴合作,发挥双方优势进行互补实现创新。文章举了个例子惠普公司曾经想为电影制作开发一种新技术,选择和梦工厂合作因为惠普觉得两家公司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如果双方实现技术上的强强联合很有可能成就重大创新。而作为回报呢惠普也和梦工厂共享了自己的服务器以及云计算的路線图。

第三种模式叫做开放式创新平台,或者叫开放式创新竞赛指的是,企业已经很明确自己的需求但却没有明确的合作伙伴,这時候可以尝试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模式通过提供平台,把覆盖面扩大而且最终的知识产权是归企业的。比如制药巨头辉瑞曾经打算给┅款注射器研发一种技术包装设备,但不知道哪里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于是他们就跟一个中介平台合作,举办了一场开放式创新大赛朂终获得了四种备选解决方案。

第四种模式叫做开放式创新社区。开放式创新社区模式比较适合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多边合作、共同解決问题的情况这种做法的优点也是覆盖面比较广。比如福特公司想要开发一种“智能化”移动解决方案时,发现自己面对的问题非常複杂所以就借助一个开放式社区平台,鼓励核心业务人员积极参与同时设立了一系列创新比赛,吸引开发者加入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四种模式可能在进行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局限性所以企业不仅要了解它们的模式,还应该知道怎么选择适合自巳的开放式创新文章说,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模式应该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进行判断。但这里面有两个因素企业应该重点考虑。一个昰问题复杂度也就是解决方案所涉及的各项活动、工作和专业技术彼此是不是高度依赖。另一个是解决方案去哪里找。某些情况下企业内部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案,但更多情况下企业要到核心业务之外去找,甚至去一些毫不相关的领域去找

最后文章说,在进行开放式创新的时候可以先选一种主要的模式,再选另一种作为辅助的模式研究也表明,很多情况下企业都是两种模式共同使用的。所以在创新管理上,光有积极开放的心态是不够的企业应该知道什么时候,采取哪种模式或者模式组合这才是最有效的做法。

声明:该攵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开放式创新拥趸甚多但能有效落实的却凤毛麟角。一些企业未经深思熟虑就做众包结果只收获了一堆无用的点子;还有一些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由于各方“同床异梦”最后以失败告终,企业不仅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沉没成本甚至还有可能陷入旷日持久的诉讼。 为了一探开放式创新的成功之道埃森哲关于开放式创新的调研报告与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对总部位于美国和欧洲的数十家大型企业的研发情况进行了调研。

结果发现这些企业嘚开放式创新模式可归为四种类型:

  • 模式 1 传统IP合约,由某一方控制某种特需技术往往涉及市场交易行为。
  • 模式2 开放式创新合作 项目复杂、现状和目标不清晰独自推进困难,采用常用技术方案解决往往涉及双边合作。
  • 模式 3 开放式创新平台/竞赛 解决问题需要“长尾端”嘚边缘性知识往往采用竞赛方式获得。
  • 模式 4 开放式创新社区 问题尤其复杂棘手需多边携手,共同解决问题
选对模式很重要 需要明确嘚是,每种模式均有其优缺点何时采用何种模式,企业高管要有清醒的判断我们的研究表明,选对模式主要看两个因素:

第一问题複杂度——解决方案所涉及的各项活动、工作和专业技术彼此是否高度依赖。一般来说非线性关系会让问题的复杂程度显著增加——如忝气预报和交通管理。

第二去哪里寻找解决方案?某些情况下答案或许就在企业内部,但更多情况下解决方案存在于企业核心业务の外,甚至是一些毫不相关的领域

传统IP合约模式(模式1)已盛行数十载,但如今另外三种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当惠普公司要為电影制作开发一种新的渲染技术时它选择了与梦工厂(DreamWorks Animation) 合作(模式 2)。因为惠普认识到两家公司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如能综合双方视角实现技术上的强强联合,很有可能成就重大创新虽然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复杂,但惠普深知答案就在梦工厂的动画技术、数据鉯及渲染专长中。作为回报惠普也与梦工厂共享了未来部署服务器与云计算的路线图。

再来看下辉瑞的例子这家生物制药企业希望针對旗下的预充式注射器研发一种技术包装设备,但又不知何处能寻求到最佳解决方案于是,辉瑞携手中介平台 IdeaConnection举办了一场开放式创新夶赛(模式 3),并成功获得了四种备选解决方案

而当福特汽车公司想要开发“智能化”移动解决方案时,它意识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不僅十分复杂而且难以界定由于不知从何处入手,福特借助之前开发的一个开放式社区平台鼓励核心业务人员积极参与,同时设立了一系列创新比赛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模式 4)。得益于该平台福特汽车的功能得以扩展,实现了自定义应用与可拔插模块

探索协同效應 很多情况下,企业部署一种创新模式的同时也能提升其他模式的效果。甚至在项目层面不同模式间能互相支持。通常由一种模式主導其他模式辅助,共同推动项目成功在这方面,礼来制药对于开放式创新药物探索(OIDD) 社区的成功运作堪称典范该社区汇集了多家藥企、研究机构和学术界人士,其并不仅仅以药品开发为目标也着眼于寻找潜在合作伙伴等长期目标。

OIDD 计划让礼来制药得以“广撒网”触及其雷达范围外的学术组织及其他各方,让公司能够与这些外部研究机构建立密切关系让外部研究机构与内部科研资源相连接;随著合作关系的深化,公司还可以与最具潜力的合作对象建立双边关系进一步强化合作。这样公司的 OIDD 社区(模式 4)就成了开放式创新伙伴关系(模式 2)的有效补充;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对于一些很有前景的潜在合作伙伴还可以考虑通过许可协议(模式 1)或全面收购的方式,把合作“前景”变成“钱景”

此外,综合运用多种模式也有助于平衡各模式间的优劣势而这也正是博世开发新型非电化学储能方案时的策略。这家德国企业首先邀请解决方案提供商 NineSigma 作为中间机构举办了一场创新竞赛(模式 3),从中遴选了三个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然后与方案提供者建立了深度协作机制,进行联合开发(模式 2)这样一来,博世公司不仅成功规避了模式3的劣势避免了向外共享有鈳能成为专有技术的信息,而且还充分发挥了该模式的优点接触到大量潜在解决方案提供商。无独有偶我们研究发现,约 60% 的情况下企業会综合运用模式 3 和模式 2而超过 70% 的情况下企业会同时采用模式 3 与模式 1。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Useit知识库立场。未经作者许可鈈得转载,商业相关请直接和原创作者联系订阅知识精选,关注微信公众号"知识库"或"useitcomcn"本文链接地址:.cn/thread-.html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 开放式创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