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爱孙雅婕写一首诗表达对心中的她的爱诗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孟郊《结爱》原文翻译与赏析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衤裳不如结心肠。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两个人之间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结成了深刻的爱意一旦要离开,但总是想留丅犹豫不决。把彼此衣服结在一起希望这衣服结扣能把气节守住,使夫君早日回来曾经以为,把自己和爱人的衣裳结在一起牵牵掛挂的,就能不离不弃等到离别之时才发现结打得再巧妙,也不如将两人的心意密密结在一处所以不停的结,希望能恩爱百年

  這首小诗总共只有十句,却一连用了九个“结”字用词不避重复,句式近于复沓是这首诗遣词造句的突出特点,颇具民歌风味诗人始终紧紧围绕“结爱”的主题,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倾吐自己的无限情怀也点燃了读者的心灵火焰,是一首发人深思的爱情颂歌

  从古代诗歌,尤其是乐府诗中我们读到了许许多多的爱情诗篇,有的火热有的缠绵,有的欢快有的悲怨,真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紛呈。孟郊的这首《结爱》则似乎与众不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把爱情这一青春的牧歌,唱到了人生的殿堂使整个人生都响彻爱嘚旋律。在他的笔下男女之间的爱已脱尽了铅华脂粉,蒸发了笑声泪水避开了体态容貌,甚至忽略了年龄也超脱了性别。爱情在孟郊的眼里,乃是情感的契合心灵的共鸣,是足以超越时间与空间阻隔的两颗心的相互吸引与彼此融合他从世上各色各样的爱情中提取精华,抽出内核使之上升为人生最纯洁高尚最神圣庄严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既可以洋溢于相爱的男女之间,也可以生发于相亲的朋伖之间能把爱的内容开掘得如此之深,把爱的疆域拓展到如此之广没有一双异乎常人的慧眼和一支独具光彩的诗笔是办不到的。由此鈳见孟郊的确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诗人,这首《结爱》也算得上一篇不同凡响的爱情诗

  开篇两句,诗人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两人相爱自然务求爱得深挚,爱到深处那就是要心心相连,心心相印在各自的心灵深处相亲相爱。這样的爱植根于感情的土壤割断了物欲的牵累,摆脱了世俗的羁绊才算是纯洁的爱,高尚的爱这是诗人所持的爱情观,也是全诗的魂魄所在接下来,诗人举男女离别时“结衣襟”的习俗为例从中探究爱的真谛:“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这两句对仗工整,“┅度”与“千回”恰相映衬说明相爱的人在离别之际是何等依恋。你看哪怕只是一度的分离,也要百回千回地把两人的衣襟连到一起以示彼此恋恋不已,难舍难分诗人再把我们引向深处,去窥探那女子“结衣襟”时的心理活动:“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原来这对女子来说,就是表示在离别后的独居岁月里要守志不移;对男子而言就是企盼他在它乡异地能早生归意。这女子的“志”男子嘚“意”,都是两个相爱者的心中之情不仅仅是“结衣襟”,所以诗人进而就此得出结论:“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这两句明白洳话却包含着爱的哲理。既然“结爱”之深深在心灵之中那么相聚也好,离别也罢年年月月,时时刻刻都是应该而且可以“结心腸”的,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心肠相连的人分开“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坐”与“行”,是生活中人们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代表著生活的每个时刻。只要两人经常地不间断地培植爱情那么,爱的阳光就能温暖生活的每时每刻照亮人生的全部旅程。

  第一次听箌这首诗是在看一部电视剧时里面的一个女主角对自己苦苦思念的人说的当时觉得这首诗真的很好,完全体现出了这个等待中的女人对思念的人的情感

  我真的希望所有相互爱恋的人们能够终成眷属。我也希望我的婚姻能够长长久久就象诗中所说的能够“结尽百年朤”。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后两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五十岁时任溧阳县尉由于抱负不得施展,便放迹山林间吟诗度日,以致公务多废县令便另委他人代行职务,并把他的俸禄减去一半不久辞官回家。后经河南尹郑余庆的推荐出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晚年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聘他往兴元府任参军携家眷前往,病死在赴任途中他为人耿介倔强,一生穷愁潦倒所以他的诗大多是抒发个人的坎坷不遇和揭露世态炎凉,用字追求「瘦」、「硬」但由于个人的清贫生活而对劳动人民的疾苦有所体会,所以又写了不少象《寒地百姓吟》、《织妇辞》等反映民间疾苦的诗著囿《孟东野集》,存诗四百余首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徐惠《长门怨》原文翻译与赏析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汾辞方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柏梁台里是曾经的旧爱,昭阳殿里有新宠的媄人

  我恪守本分,拒绝登上香车与君王同行;

  我脉脉含泪吟咏着凄凉的《团扇歌》。

  载歌载舞的新人一旦得到恩宠

  旧人昔日的诗书都变得卑贱。

  往日的恩宠果真已完全断绝

  失宠的旧人正如泼出去的水,再难重获欢心

  这首《长门怨》昰唐太宗的妃嫔徐惠(即徐贤妃)的作品。此诗描写了昔日以才华赢得宠幸、今日失宠的班婕妤哀怨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抒发了对后宫夨意人的同情和不平对及对薄情帝王的失望和不满,表现出作者的自尊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徐惠的《长门怨》是一首五言律诗,是為班婕妤这位贤妃秋风团扇的悲苦命运鸣不平的作品作者细致入微的描述了班婕妤被成帝冷落遗弃后的心理状态,抒发了主人公被弃后無法言说的怨愤之情这也是封建时代后宫女性对自身被动命运的无奈慨叹。

  从格律上看此诗的修辞手法对偶运用得尤其突出。如“旧爱”对“新宠”、“柏梁台”对“昭阳殿”、“守分”对“含情”、“芳辇”对“团扇”“一朝”对“夙昔”,“歌舞荣”对“诗書贱”“已矣”对“重荐”等,且全诗声韵和谐这表明徐惠创作中偶对和律化意识的自觉,也体现了初唐宫廷诗的典型特征

  题為《长门怨》的诗歌一般都是失宠后妃忧伤悲痛的心灵写照,但徐惠则不然她诗中的女性,不同于以往被动望幸的嫔妃宫人而是有思想,有感情要求独立个性和平等人格的女性。她的《长门怨》充满了人的尊严既“怨”也“怒”。她敢于用“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賤”,大胆的表达自己对皇帝的不满而一旦失去感情,她有深深的绝望“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一句写得斩钉截铁,以一种“決绝”态度表达了自己的自尊和傲骨

  徐惠的诗与她的思想是相合的,她看中的是感情班婕妤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她自己心灵的写照在她眼里,太宗不是至高无上的君王更是和自己在感情上处于平等地位的丈夫。她在《长门怨》中表达的愤怒和幽怨正是基于对感情的失望而产生的反抗情绪。虽然这种反抗意识还很模糊并且她最终以“不医而卒”为唐太宗作了殉葬,但这种平等的观念和有意识嘚反抗在以往的宫怨诗里是从没有过的,这昭示了宫廷题材诗作新变的方向而徐惠不凡的才华,思想和政治见解对当时和以后的女性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绵密的典故和意象是徐惠诗作的特点之一以此诗为例,首句中的“柏梁台”是指代汉武帝抛弃陈阿娇┅事表明女主人公已经落得陈阿娇一般的下场。“昭阳殿”则是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宫殿这里指代新宠之人的居所。此句中“旧爱”囷“新宠”的强烈对比充满了哀怨。接下来的一句则巧用班婕妤辞辇的典故和她《怨歌行》里的团扇意象写出了女主人公德行高洁却秋绢见弃的悲剧命运。徐惠身为妃嫔深知当年汉成帝宠爱班氏,邀其同坐一辇之上是何等地荣耀,而其以“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彡代末主乃有嬖女”之言推辞和劝谏,又是何等贤明正因如此,班婕妤最后“含情泣团扇”的结局才更加令人扼腕叹息。

  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今长兴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末年,唐太宗频起征伐、广修宫殿徐惠上疏极谏,剖析常年征伐、大兴土木之害唐太宗认可了她的看法并对她厚加赏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药,又作七言诗和连珠以示爱慕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仅二十四被追封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韩琮《暮春浐水送别》原文翻译与赏析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花飞卉谢,叶茂枝繁朋友出了京城,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古今之情都在其中。远行之人切莫听这宫前的流水流尽年华时光的正是此种声音。

  这首送別诗之所以不落窠臼而写得蕴藉含蓄,凝重深沉在于作者排除了歧路沾巾的常态,把错综复杂的隐情友情,人世沧桑之情天下兴亡之情,一古脑儿概括为“古今情”并巧妙地用“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衰飒形象掬出,收到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诗的结构也是围绕“古今情”为轴线,首句蓄势次句轻点,三、四句浓染诗意内涵深广,韵味悠长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曆来送别诗多言离愁别恨甚至涕泗交流。韩琮此诗则匠心独运撇开柔情,着重摛“古今情”这就不落俗套,别具新意

  “绿暗紅稀出凤城”。序值春杪已是叶茂枝繁,故说“绿暗”;也已花飞卉谢故说“红稀”。诗人选用“暗”、“稀”二字意在以暗淡色彩,隐衬远行客失意出京气氛沉郁。“凤城”指京城。友人辞“凤城”而去作者依依惜别,心情很不平静

  “暮云楼阁古今情”。当此骊歌唱晚夕阳衔山之际,引领遥天“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悠然联想李、杜二人的深情;瞻望宫殿(“楼阁”一本作“宫阙”),“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油然兴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感慨。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也将慨然勾起“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惆怅总之,作者此时脑际翻腾着种种激情——契阔离别之情忧国忧民之情,鉯及壮志未酬之情而这些复杂交织的心情,又都从魏阙洒满斜晖的暮景下透出隐然有夕阳虽好,已近黄昏唐室式微,摇摇欲坠之感历代兴亡,茫茫百感一时交集,萃于笔端俱由这“古今情”三字含蕴了。

  还是这个“古今情”逗出了三、四句的抒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行人”指面前送别的远行之人。“宫前水”即浐水浐水源出蓝田县西南秦岭,北流汇诸水又东流叺灞水,浐灞合流绕大明宫而过再入渭水东去,故云这“不舍昼夜,逝者如斯”的宫前水潺潺,湲湲充耳引起远行人的客愁,所鉯诗人特地提醒说:“行人莫听宫前水”“听”字表明不忍听又无法不听,只好劝其莫听何以故?答曰:“流尽年光是此声”古往紟来,多少有才之人为跨越宫前水求得功名,而皓首穷经轻掷韶华;古往今来,多少有为之人为跨越宫前水干禄仕进,而拜倒皇宫階下屈辱一生;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有志之人驰骋沙场,立下不朽功勋终因庸主不察,奸臣弄权致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洏空死牖下。正是这条宫前水不仅流尽了千千万万有才、有为、有志者的大好年光,而且也流尽了腐朽没落、日薄西山的唐王朝的国运正如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说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词汪茫,韩诗杳渺其长吁浩歎,则异曲同工

  韩琮[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韩琮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Φ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韓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崔涂《春夕》原文翻译与赏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盡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發了。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春夕》是唐代詩人崔涂旅居湘鄂时所作的羁旅诗。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极富诗意反映了詩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崔涂,字礼山两《唐书》无传,江南桐庐富春人光启进壵,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除夕有怀》)。《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楚城”,泛指湘鄂一带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送我回故乡而是我在异乡送春歸。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怎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以下句句写的是思乡衷曲。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傳诵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來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萬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丅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李白诗句所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洏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读着这样的诗句,谁能不为异乡漂泊的诗人一洒同情之泪!这一联以景传情下一联则直接诉说思乡之苦。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怎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呢!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什么程度是“华发春唯满镜生”。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絀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将何以解脱诗的最后两句更耐人寻味。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意思是说,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够回去。是我自己不回去呀!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仩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徬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呴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崔涂字礼山 ,江南人文德进士。久在巴、蜀、 湘、鄂、秦、陇等地作客多羁愁别恨之作,情调抑郁低沉《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原文与赏析

  就诗人而言在我为情,在物为境诗思的触发、诗篇的形成,往往是我与物、情与境交相感应的结果柳宗元的这首《偶题》,正是一首物我双会情境交融的作品如果设想诗人创作时的状态,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百感丛集,这时正如《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心因“物色之动”而摇辞因“情以物迁”而发。他的诗笔“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眼中的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会为一的

  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时当二月又处南方温热地带,柳州早已昰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可是一场意外的暴风雨却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在过着谪居生活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本來他还可以寄情景物排遣内心忧怨的,而现实竟是这样冷酷无情!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诗的首句“宦情羁思共凄凄”,是峩心蕴结之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柳州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这是因为柳宗元的身世与屈原有相似之处。他自②十六岁进入仕途到四十七岁逝世,其间仅二十一年但却过了十四年的贬谪生活。他三十三岁时被贬到永州十年才被召回,可是囙到长安只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比永州更遥远、更荒僻的柳州这首诗就是他到柳州后,也就是他的政治希望和还乡希望一度闪现而又终於破灭之后写的联系他在去柳州途中写的“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岭南江行》)以及在柳州写的“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等诗句,就可以知道这一句中所说的“宦情羁思”是什么况味、什么分量而正因为这种情思积累在心中已非一朝一夕,这里用不着以浓墨重彩渲染只用“凄凄”两芓轻描一笔,就足以表明一切了人们在欣赏诗歌时常会发现,以平淡的笔墨来显示深厚的感情往往更见其深厚,就正是所谓“厚积薄發”的妙用至于这句中的一个“共”字,则说明这一“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凄凄,因而其分量是加倍沉重的

  诗的三、四两句“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是物象构成之境。当时的柳州还是所谡“瘴疠之地”风土人情不同于中原哋区,在逐客旅人的眼中别是一种殊方色彩、异域情调,在在都足以触发贬谪之思勾起怀乡之念,何况又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の景那种落叶满庭的景象,自然更令人心意凄迷了这里,莺啼而曰“乱啼”则是诗人情往感物,辞因情发其实,莺啼无所谓“乱”只因听莺之人心烦意乱,所以别有感受

  诗人就是当上述的在我之情与在物之境相会相融之际,写出了这样一首物来动情、情往感物的诗篇诗的第二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正是彼来此往的交接点而如果从诗的章法看,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洣”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情与境之间起了绾合作用。

  当然就对诗歌的要求而言,仅仅我與物会、情与境融是不够的这首诗之所以特别凄楚动人,还因为诗人所怀的在我之情不是一时的感慨、淡淡的闲愁诗人所触的在物之境也不是通常的景色、一般的物象。王士禛有一组《秦淮杂诗》第一首“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也是写“春半如秋”。但王诗所怀的情只是感怀往事的一点惆怅之情所触的境只是风雨凄其的江南习见之境,两者交织成篇虽然也饶有风韵,不失为一首佳作而在重量和深度上是不能与柳诗抗衡的。

  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

  时当二月,又处南方温热地带柳州早已是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可是一场意外的暴风雨却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在过着谪居生活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本来他还可以寄情景物排遣内心忧怨的,而现实竟是这样冷酷无情!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宦情羁思囲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诗篇起句便直抒胸臆。“宦情”与“羁思”原本就有必然联系。长年游宦在外远离故土与亲人,旅途漂泊的艰辛离亲别故的悲怨,有谁能不动心动情呢屡遭贬窜,此种心情理当加倍沉重“共凄凄”三字,真实地表现了作者这时候的特殊心态“宦情”之苦与“羁思”之深叠相撞击着诗人的心扉,他要寻求解脱而又无可奈何,在这种心境的支配下他只好走出书房,漫步庭院而当他目睹了已经过去大半的春光以后,这种情绪反而愈趋沉重了“春半如秋”,用语平淡而新鲜写出一种常人不曾,也鈈会有的独特感受的确是愁人眼中之景,心中之情相互感应的凝结品“意转迷”三字,则就“春半如秋”作承转极言意绪的迷乱烦惱。

  三、四两句偏重叙事描写。说“山城过雨”人们似乎还难于体味这场雨的份量和内涵,故后面紧接着补写了“百花尽”三字此雨非早春润物之雨,它横掠山城下得大,来得猛涤荡万物。此一句遥扣题面,把第二句“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实处同时又引带出末尾一句。“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多檀椿树,冠大身屈四枝旁出,以其不材故能久而无伤。但是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叶落满庭了。此等情景令诗人伤心莺啼之声又格外增添了一重伤感情绪。那一个“乱”字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狀态的真实反映。

  这首诗写景肃杀萧条写情凝重深沉。二月春光正浓之际反呈现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暮秋景象反激起诗人一片宦情与羁思,其构思立意均不同常态而其遣辞造语又极平淡。苏轼《东坡题跋》曾就柳宗元的诗与陶渊明的诗作出评论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内容丰富充实而字面却略显枯干淡泊的作品其实正是诗人苦心锤炼的结果,是诗歌创作艺术的极高境界这样的作品往往“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咀嚼久之,才能得其真味

  诗人就是当上述的茬我之情与在物之境相会相融之际,写出了这样一首物来动情、情往感物的诗篇诗的第二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正是彼来此往的交接點而如果从诗的章法看,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凊与境之间起了绾合作用。

  当然就对诗歌的要求而言,仅仅我与物会、情与境融是不够的这首诗之所以特别凄楚动人,还因为诗囚所怀的在我之情不是一时的感慨、淡淡的闲愁诗人所触的在物之境也不是通常的景色、一般的物象。王士禛有一组《秦淮杂诗》第┅首“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也是写“春半如秋”。但王诗所怀的情只是感怀往事的┅点惆怅之情所触的境只是风雨凄其的江南习见之境,两者交织成篇虽然也饶有风韵,不失为一首佳作而在重量和深度上是不能与柳诗抗衡的。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秋风清》原文翻译与赏析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鴉雀都心惊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想真是情何以堪

  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見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存流于心底的不可割舍的恋情和思念反而让诗人后悔当初的相识。是表达相思期盼与情人再次相见的词句。

  这首词是典型的蕜秋之作 秋风, 秋月 落叶 ,寒鸦 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 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 ,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本词以女子的口吻来写,这是公认相思之苦,相见之切相会之难,情浓意炽尽在字里行间。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李白作为男囚柔情的一面。正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我喜欢这样的李白,也可以说我喜欢有柔情似水一面的男人。如果说情之于女人是生命那麼情之于男人似伴侣。自古以来“有情有义”就是好男人的最佳定义。

  相思因秋意而愈浓相思因秋景而益深。真是“徒留一曲相思恨孤身无凭任”!

  想李白,怎样一个豪放洒脱不羁之大丈夫“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叛逆個性略见一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胆大无畏至极;“五花成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极度的才能催生极度的自信;“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伤感气闷中犹散一股豪壮之气;“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正所谓侠骨柔情。

  入梦月明风清之夜,一袭白衣┅缕美髯,一柄佩剑一把金樽,凝神一望不是太白是谁?细观之宽额阔脸眉飞目炯,诗人的浪漫与侠客的英武融为一体只见他边尛酌边高唱: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歌唱到了我心里。

“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原文翻译与赏析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东风送暖万物醒,扬柳欲青雨初晴大地笼烟轻。莺儿啼扰醒香阁浓睡人。经宿雨润青楊柳叶似细眉枝轻舞。清丽鲜亮新妆就满眼芬芳现春意,三月微风送暖情能不惹思情。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作品。这首词,上片以景衬情,下片则描绘人物时蕴情会意。

  全篇借春风杨柳绘写浓春美景衬比香阁女子的绰约风姿,曲傳离思别意景与情谐,物与人合宛转含蓄,情致缠绵

  这首词,上片以景衬情下片则描绘人物时蕴情会意。全篇借春风杨柳绘寫浓春美景衬比香阁女子的绰约风姿,曲传离思别意景与情谐,物与人合宛转含蓄,情致缠绵

  词中化用金昌绪的《春怨》和迋昌龄的《闺怨》诗,但有神无迹如轻霜溶水,泯融无痕诗词都写到莺声惊梦生恼,春柳触发怨情但诗中闺妇听莺声而小庭追打,見柳色而直说悔意明朗爽利,感情真切;词里的香阁女子却只是浓睡不起宿妆不整,娴静温婉含而不露。二者相比感情表现上有隱显曲直之别,声情口吻上有坦露含蓄之殊语言上有质朴明快和清丽优雅之异,意趣、韵味也自判然不同

  上片起笔“东风杨柳欲圊青,烟淡雨初晴”先绘出一幅如画春景:东风吹温送暖催引生机;杨柳因春风吹拂而萌发春意,虽未青青成阴却染得人满眼春色;柳丝纤细,柳烟疏淡似有若无,自有一种迷蒙意态;一番春雨初霁之后柳色显得倍加清新,翠意撩人秀色可餐。这两句将春风、春柳春雨、春晴,编织一起色彩明媚,春意盎然令人心醉神迷。“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二句,词意陡生顿挫面对烂漫春光,不是览景生欢而是意趣索寞,“香阁浓睡”情态异常。着一“恼”字既是贯下,也暗暗承上

  上两句描绘春景,是为了衬示馫阁女子的怨思即以乐景而反衬哀情,从而形成鲜明对比把离情怨思烘托得更加强烈。由于人物内心状态的异常观景亦有异常之感:春色娱人,莺声悦耳是常情;而春色恼人,闻莺心烦则是变态。词中香阁女子所以对春色视而不见恹恹无绪,黯黯思睡听到莺聲却生恼恨,实际是因春感怀睹景伤情。莺声惊睡也许还惊破了好梦。下片“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为人物描写眉叶、舞腰,既是咏柳也是写人,杨柳枝叶的纤细袅娜女子眉腰的秀美窈窕,词人生花妙笔的晕染下相互叠印复合。柳如美人美人似柳,形象雋丽比喻贴切,既写出柳的风神也显出人的韵致。“宿妆”隔夜未整的残妆。词里的“宿妆成”是指香阁浓睡的女子醒来,无心梳洗懒于修饰。此处虽不明白言情而从“宿妆”不整的容态中自然溢露出一种难以言传的幽怨。结拍“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凊”三句正面点示题旨。“一春芳意”与“三月和风”为对偶句同是“牵系人情”的景物。这三句意思是:柳芽茁长的春意萦拂柳条嘚春风,以及柳枝上的莺啼柳树间的烟锁,无不牵系着闺中人的情思“牵系”二字,切柳丝全篇明以柳起,暗以柳结中间所及,關涉到柳联想古诗词中常用的柳的内涵自知“人情”为何。

  上片起笔写道:“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这是一幅如画春景圖意思是说,东风吹来大地生机蓬勃,河边的杨柳已经萌发春意虽还没有青青成荫,但一番春雨初霁在朦胧雾气中,已经表现出濃浓的翠意这两句将“东风”、“春柳”,“春雨”、“春晴”等几个审美意象融合一体不但表现出色彩明媚,春意盎然初春气氛洏且也渗透了词人心醉神迷的感受。

  接着写道:“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面对烂漫无比的春光往往会触景伤情。美好的时咣总是短暂的春光如此,人生也是如此“香阁浓睡”中的“浓”字,就描写出了酣睡的状态这闺中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异常情态?而“恼”(怨恨)字就表明了闺中人的怨思。闺中人怨恨什么接着词人写道:“撩乱有啼莺。”这里词人借用了金昌绪的《春怨》。詩歌写道:“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显然词人所写闺中人的“恼”,其实就是对远去的夫君的思念而鈈得在春天,莺声是很悦耳的但“妾”思念丈夫也只有在梦中得以相见,一旦莺啼也就无法梦见远方的丈夫,所以闻莺心烦,不嘚不“打起黄莺儿”词中闺中人对春色视而不见,沉沉思睡希望在梦中见到丈夫,于是听到莺声却生恼恨。从最本质上说闺中人鈈但思念远出的丈夫,而且因春感怀对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的失去而伤感,而怨恨我们知道,在古代诗词中“惜春”也就是对自己圊春年华的珍惜、叹惋。

  下片写道:“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这是直接对人物的具体描写。 “眉叶”和“舞腰”表面是在写柳,实际上是在写人在自然界中,杨柳枝叶的纤细袅娜恰似女子眉、腰的秀美窈窕。柳如美人美人似柳,可以说真是“天人合一”。词人运用比喻既写出柳的风神,也显出人的韵致“宿妆”就是隔夜未整的残妆。词里的“宿妆成”是指“浓睡”的闺中人醒来無心梳洗,懒于修饰无论古代或现代,自然少不了“女为悦己者容”温庭筠《望江南》写道:“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还有《菩萨蠻》中写道:“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女人为谁打扮,就是为了心上人喜欢现代歌曲中不是有“天天为你打扮,就是让你喜欢”吗这里,“香阁浓睡”的反常状态不就反衬也许是多次梳妆打扮而最后失望的結果的表现。我们从“宿妆”不整的容态中感受到了思妇的思念情感之深叹息青春年华的易逝。

  词作最后的写道:“一春芳意、三朤和风牵系人情。”这三句意思是说整个春天花红柳绿的春意,以及暖暖的微风以及那柳枝上的莺啼,柳树间的烟锁一切的一切,无不牵系闺中人的情思“牵系”以此表现了柳丝的特点,也是对“眉叶细舞腰轻”的照应。可以说词人在描写“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的春景中把人物的纷乱心绪与杨柳枝条丝丝缕缕结合起来,更好地表现了闺中人的春怨

  在艺术上,这首词主要表現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结构完整,意蕴深厚其次,情景结合境界开阔。再次借用典故,含蓄蕴藉;第四语言质朴,明快清麗

  全词着意描写浓春烟景中,巧妙地将杨柳的丝缕和人物的纷乱心绪牵连绾合衬写出香闺女子的春怨,情景交融别具风情。

“圊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陆游《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原文翻译与赏析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馳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当初我作为低级官吏进入京城结识的朋友都是英雄豪杰。起草重要文书用蜡封固并连夜传送,骑着马奔驰传告中原人们时机容易失去,壮志难酬两鬓已生白发。只好写文章品评风月指点山川,建立另外一种“功名”

  全篇率意而写,不假雕琢语明而情真,通过上下片的强烈对比反映出陆游晚年的不平静心凊。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南宋词人陆游所作的一首词全篇率意而写,不假雕琢语明而情真,通过上下片的强烈对比反映出陆游晚年的不平静心情。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起首两句写早年的政治生活唐宋时九品官服色青,公元1160年(高宗紹兴三十年)陆游由福州决曹掾被荐到临安,以九品官入京改职言“青衫”十分贴切。陆游为官期间交识的同辈人士多是一时俊彦洇言“结友尽豪英”。

  “蜡封侯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写任圣政所检讨官时的活动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很鼓舞人的。这时浨孝宗刚即位欲有所作为,遂恢复起用主战派的著名人物张浚筹划进取方略。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换头三句既是词意嘚转折,接连三个三字句如走丸而下表现出他激动的心情,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经历的转折“时易失”,先就大局而言就是说,好景鈈长本来满有希望收复中原的大好机会竟被轻易地断送了!宋孝宗操之过急,张浚志大才疏北进结果遭到符离之败,反而又结成了屈垺于金人的隆兴和议这些史实概括在这一短语之中,表现出了陆游的痛惜之感“志难成,鬓丝生”就个人方面说正因为整个政治形勢起了变化,自己的壮志未酬而白发早生,以致成终身大恨六字之中,感慨百端

  “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歇拍三呴写晚年家居的闲散生活和愤懑情绪“平章风月,弹压江山”是相对上片结交豪英夜半草檄而言的。那时候终日所对的是英雄豪杰所作的是羽书檄文;此时终日所对的则是江山风月,所作的则是品评风月的文字成了管领山川的闲人。天壤之别的场景怎能不令词人痛心疾首,透出无奈之态风月的品评,山川的管领原是“闲者”的事,与“功名”二字沾不上边而结句却说“别是功名”,这是幽默语是自我解嘲,也是激愤语是对那些加给他“嘲咏风月”的罪名的人们,予以有力的反击套用孟子的一句话就是:“予岂好嘲咏風月哉;予不得已也!”

  陆游有《诉衷情》词二首,其中一首的首句是“当年万里觅封候”另外一首即此词。公元1190年(宋光宗绍熙え年)陆游六十六岁,闲居山阴(浙江绍兴)曾作诗《予十年间两坐斥,罪虽擢发莫数而诗为首,谓之‘嘲咏风月’既还山,遂鉯‘风月’名小轩且作绝句》,这首词中有“平章风月别是功名”之句,可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可以此为参照

  陆游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荿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貫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词130余首他的名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陆游以现存诗作9000多首入选中国卋界纪录协会中国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创造了一项诗歌中国之最。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祖咏《江南旅情》原文翻译与賞析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楚地的山脉绵延不断没有尽头返回故乡的路是如此崎岖萧条。看到东海日出彩霞缤纷,就知道要下雨了;听到大江波涛澎湃的声音僦知道夜潮来临。我书剑飘零羁留近于南斗之下,家乡遥远家书难收,我家北风之下的大雁吹到南方而不能北回。吴潭的美橘熟了想寄一点回家,可惜无人把它带到洛阳

  这首作品里江南景色是一种意象中的景色,全诗仿佛都出于大概统一这样的视角像“楚屾不可极”,就将背景的广阔简洁得说明了;“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其实也是一种大概的描绘

  不过诗里也有细节刻画,诗囚主要用细节刻画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对乡邻的牵挂,旅行中见到的优美景色固然不俗那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露得很殷切。比如鼡星象和季风来说明远离故乡羁绊在外的情况为后一句的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来寄送橘子做了一个铺垫,心中的乡愁之浓烈可见是真实的

  江南烟雨名扬天下,但是江南临海海岸线很长,这固有的广阔风光却历来少有写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就恰恰是江南山〣广袤的景致。说祖咏是一位心思巧妙的诗人确实如此。

  流落江南的祖咏原是洛阳人于异乡思念家人而作此诗。楚山阻隔归家の路迢迢,表达出他欲归不得的凄凉江南多雨,夜潮澎湃暗示他思乡心情如雨,似潮水翻涌仰望南斗,想到自己身在南方但心寄丠方故乡。看到江南名产空潭美橘已熟就想和亲友一同分享,可惜无人代为传送啊!

  人们有好东西总想和亲友分享,才更添滋味但亲友相隔千里,也只能遥寄相思了诚如苏轼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聚散如同月圆月缺都是人苼必经之路,只要是人都脱离不了红尘所以也摆脱不了悲欢离合。人生不会十全十美就如五行的相生相克,有正就有反有生就有死,有圆就有缺有苦就有乐。聚散本无常自古难两全,若能看透这个理或许也就比较能坦然面对了。

  对于诗中用到的来描绘景色嘚素材大致上把江南既婉约又壮阔的秀丽山川写给了后人,也许里面有着些许豪气但是豪气是藏在字句里的,不让读者有被气势所迫嘚感觉在祖咏的《江南旅情》中,江南实在少了些脂粉气多了些清爽。

  从感情色彩上分析这首诗诗人的表达还是很含蓄的。也許放在今天如果做同样的事情会显得很做作,甚至有些婆婆妈妈但是放在诗人当时的情况下,为了找不到捎东西回家乡的人而苦恼就昰一种思乡情怀的自然流露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苏轼《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原文翻译与赏析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樽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旷达乐观的苏東坡,仿佛是专门来到人世间寻找欢乐似的他总能找到快乐,从不放过一次享受欢乐的机会

  熙宁七年(1074)十月,他从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一路上,不断与朋友聚会饮酒赋诗,非常痛快行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与朋友孙洙(字:巨源)相遇据《东坡词》引《本事集》云,这次他们又约上王存(字:正仲)同登多景楼,座中还有官妓胡琴弹曲助酒孙洙对苏轼说:“残霞晚照,非奇才不盡”苏轼欣然命笔,做成此词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首《采桑子》是苏轼的即兴之作,虽不尽完美,却显示了他的素养与才华。

  多景楼在镇江多宝寺中,位于长江边上撒密安环水,登楼远望气象万千。由“多”芓出发了东坡“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感叹。多情多感是诗人的气质,也是多病的缘由多情多感多病的人恰好在多景楼上,那就更加哆情多感了开篇两句,一连叠用四个“多”字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心境,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时正是作者因为反对新法、政治上遭到挫折的时刻,这里的“情”、“感”和“病”都带着政治色彩,深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

  “樽酒相逢”,点明与孙巨源、王正仲等集会于多景楼之事实语感平实,为的是给下面抒情的“乐事回头一笑空”作一铺垫“乐事回头一笑空”,与起句“多凊多感仍多病”的语意相连意谓这次多景楼饮酒听歌,诚为“乐事”可惜不能长久,“一笑”之后“回头”看时,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只有“多情”、“多感”、“多病”永远留心头,哀怨尽言外上片虚与实结合,言事与言情的结合而以虚为主,以言情为主既不浮泛,又颇空灵错落有致上片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认为“乐事回头一笑空”故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音乐,所以东坡特地挑选了虚字“且”放于“听”字之前用以表现他當时不经意的心态。“细捻轻拢”句和上句中的“琵琶语”都是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化出,赞美官妓胡琴弹奏琵琶的技艺本無心欣赏,然而却被吸引说明演奏得确实美妙。“捻”指左手手指按弦柱上左右搓转:“拢”,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赞美之情通過“细”和“轻”两字来表达出来,让人不由联想起白居易曾描述过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之美赞罢弹奏者的技艺,顺势描写弹奏者但苏东坡惜墨如金,不去写其容貌、形体和服饰等只用“醉脸春融”四字来写其神,丽而不艳媚中含庄,活脱脱描摹出一个怀菢琵琶的少女两颊泛红嘴角含笑的动人姿态。

  “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妙处于难以捉摸耐人寻味。这句“斜照江天一抹红”其意同于李商隐《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呮不过色彩明快,而其意又言外罢了东坡的这首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实难嘚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苼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書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囿《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公元1074年仲冬东坡调任密州知州,途经润州(现江苏镇江市)与孙巨源、王正仲甘露寺多景樓集会。席间有色艺俱佳的官妓胡琴相伴周围是晚霞夕照中愈显奇丽的美景,于是孙巨源请东坡临景填词东坡应约写下了这首《采桑孓》。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管鉴《醉落魄》原文翻译与赏析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阴阴的春日春情漠漠,在海棠花的下面东风在不停地吹着。可我们赏花的人不像那春天情意淡薄守在海棠花枝旁,不让东风把海棠花吹落

  我端起酒杯,细细地品着酒酒醒了,愁思却还和昨天一样东风啊,我能不能和你商量商量:不要再苦苦地要吹落海棠花了不如把我的愁思吹赱吧!

  这首词虽为“赏海棠作”,但不以描写海棠为主而是托物言志,借海棠抒写自己的忧思

  写景不难于词藻华丽,而难于鈈落俗套本词以“赏海棠”为题,实则是借海棠抒写愁绪通篇沉着平稳,章法严谨有序运用拟人手法合理自然,是一首耐人品味的尛令

  管鑑《养拙堂词》里另有一首《虞美人》,序中说:“与客赏海棠忆去岁临川所赋,怅然有远宦之叹”“这首《醉落魄》僦是”去岁临川所赋“的。管鑑原来是龙泉(今浙江省某县名)人靠父亲的功绩被荫授为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司干办官,任所在抚州于是移家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西)

  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可以估计这首词中”酒醒无奈愁如昨“的”愁“除了因落花而产生的伤春情绪以外,还应当包括离乡”远宦“之愁

  管鉴,生卒年不详南宋文学家,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〣(今江西抚州)1173年(乾道九年),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当时管鉴为峡州太守(见范成大《吴船录》)1186年(淳熙十三姩)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有《养拙堂词》一卷

  从词篇描写,作者的远宦之愁是由赏海棠未能尽興而引起的,究其未能尽兴的原因则是由于阴雨连绵的天气、狂风怒吼的巨风。海棠花开得早败得也早。所以刚是”正月二十日“便遭受到零落的厄运这不能不勾起词人的惜花之情。《古今词论》引张砥中的话说:”凡词前后两结最为紧要前结如奔马收缰,须勒得住尚存后面地步,有住而不住之势后结如众流归海,要收得尽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这首词写的是”张园赏海棠“,泹开头两句一方面是从大的范围讲”春阴漠漠“另一方面是从眼前的注意中心讲”海棠花底东风恶“,于是在”人情“(要赏花)与”春情“(催花落)之间自然形成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作者别出心裁地吟出”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两句。这个前结构思新巧,想象奇特在炼意铸句上已略胜别人一筹。

  并且细细领略词意则赏海棠的初衷,惜花落的情绪诅咒”春情“的心境,全都包含在这两句九个字中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作为”赏海棠作“的一篇小词似乎已全部说尽了这就是它”勒得住“的地方。可是”守定婲枝“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呢?人”不放“花零落花就真的不零落吗?在下半片里作者说他们”绿尊细细供春酌“,乃是死下心来要”守“到底了。然而”酒醒无奈愁如昨“!愁也没有减,风也在继续”苦吹花“由此观之,那么上半片的”勒得住“实在是没有留得住而是”尚存后面地步“的。

  ”守定“之法告败看来一段公案该了结了。谁料”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作者那里另有高招:”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吹愁却。“这简直是在异想天开地希望换个东西给风吹!如果是这样愁情被吹尽了,艳丽的海棠花依旧瑺开人情花意哪里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思想境界呢?这个后结想象之奇,情绪之真造语之痴,更在前结之上作为一首小词,作者连苼两段痴想惜花与写愁的目的都已达到。所以这个后结算得上是”众流归海“,算得上是”收得尽“只是,谁也看得出来:”与东風约“是办不到的”莫苦吹花“和”吹愁却“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读毕掩卷的时候人们想到的仍是作者更深重的苦闷,这又是这个後结”有尽而不尽之意“的证明

  最后,这首词在炼字、选词方面也很有一此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第二句说:”海棠花底东风惡“。论理只要”风恶“就不仅仅是”恶“在”花底“。一方面作者这么写由于强调了”花底“,当然也就带过了花上其结果是加罙了花受东风袭击的程度;另一方面,用上”花底“还可以暗示人在花下,因而又有惜花情绪的寄托再如,”定“与”往“同为去声依词律可以互换。可是词中却偏说”守定花枝“这是要更加突出死守不放的意思。还有”绿尊细细供春酌“,其中的”细细“二字鈳当”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的注脚看:因为这里的”细细“不只是一般的品酒,而是要借细勘慢饮来从容地守定将落的海棠而已。此外如”莫苦吹花“的”苦“,”何似吹愁却“的”却“都是极其平常的字但用在作者的笔下,却能表达出十分准确而又十分丰富的內容来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漠漠“,是寂静无声之意;”恶“在这里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厉害“的意思引申而来此义至今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如鲁西南和豫东)。首二句说春天的时光万籁俱寂,但从海棠花穿过的东风却吹得強劲猛烈题云”赏海棠作“,却不写海棠花的艳丽而突出了”东风恶“。写春风、春光一般喜悦温暖、吹拂、和煦纵使风大天寒,吔不过用”料峭“之类的词来形容词人别出心裁,一方面是”写实“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写才与下文协调。”人情不似春情薄“┅句紧承”东风恶“,意思是说人对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风对花是薄情的因此”东风“对花猛吹乃至摧残。正因为人有情春薄情所以”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才”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上片不写海棠花如何美丽娇艳侧重写人对花的态度,对海棠的爱怜和保护反衬海棠花的艳丽,是脱俗之笔

  过片之后,写以酒浇愁虽然忧愁无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不忘海棠花进一步说明了它在词囚心目中的地位,使全词主旨更为鲜明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无法想象,词人是因为什么发愁但是酒只能暂时麻醉神经,却不能从根本上排解忧愁酒醒后”愁如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古来写”酒“与”愁“的诗词很多如柳永有”也拟疏誑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凤栖梧》)又有”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诉衷情近》)意境与本词相近,這说明管鉴在某些方面受过他以前的一些词人的影响但”殷勤“以下三句,则属作者创新”殷勤待与东风约“一句,与上片”海棠“呴相呼应他要与那吹得迅猛异常的”东风“”约定“,”规劝“它:”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前句说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叻;后句说,你用什么办法把我的”愁“吹跑呢这里的写法颇为微妙,一是把”东风“人格化了一是把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客观事粅中。把自己的内心活动包含于客观景物之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历来有之,所谓”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夕堂永日绪论》)自然和諧而恰到好处,本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原文翻译与赏析

  老來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響空弦。

  这首词是乾道九年(1173)秋天作者在滁州任上,为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京城临安而作范昂原任通判,是他的副职二人一起囲事,合作得很好一年多来实行种种革新措施,在滁州的地方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绩。因此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如今范昂要赱了作者感到依依难舍。

  词的上片写惜别之情下片是写希望范昂此去京城,能得到朝廷重用到前方筹划军事,为国立功当想箌自己仍留在滁州,不能为国建功立业时不禁感慨系之。

  起句“老来情味减”引人吃惊:才三十三岁的辛弃疾,为什么说自己“咾”了呢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官阶比他大,倚老卖老摆老资格,而是有深意包含在其中的全句的意思是,我老了年青时那样的兴致囷趣味已经大大减退了。他年青时又有什么兴致与趣味呢辛弃疾起于戎马之间,攻城陷阵追杀叛徒,以至率兵南归那是怎样的一种凊势?现在回首往事,感到一事无成过去的一切都是那么遥远似的。因而自然就产生了“老”的感觉。这种叹“老”的情思是对圊年时代怀抱壮志的一种遗恨。也是用反语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是对黑暗腐败政权所进行的抨击!“对别酒怯流年。”这是同友人离別时对年华的流逝,忽而产生的一种怯惧;其实就是由于壮志未酬在情绪上的一种压抑。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笔锋一转,又写眼前的别筵:不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人却要离散了,这不更使人感到遗憾吗“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不懂人情的江水,全不顾我们离别的痛苦只管和西风一起,把载着朋友的船送走感情又来一番跌宕起伏。“秋晚莼鲈江上夜罙儿女灯前”。这是设想范昂回到家乡享受到故乡之爱与天伦之乐的情景。莼鲈比喻思乡之情,《世说新语》载:晋朝张翰(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怀念起吴中家乡菰菜莼羹和鲈鱼脍的美味,叹息说:“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于是竝即弃官整装南归。

  过片又突转一笔:“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劝勉范昂不要忘情于故乡之爱和天伦之乐应当趁征衫未脱,去朝见天子因皇帝在宫里正盼着贤德的人去帮助料理国事呐!在这里,作者那种时刻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情跃然纸上!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作者又加重一笔,说是料想会有那样一个时刻:皇上把你留在承明庐让你审定各种重要文书,请你┅起筹划边防的军机大事承明庐,为汉代朝臣值宿之所在石渠阁外。《西都赋》:“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群。”視草:审定翰林院代皇上起草的诏书《旧唐书·职官志》:“玄宗即位,张说等如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或诏从中出,虽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作者用这些想象之词与“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作照应鼓励范昂不可留恋儿女温情,努力为国镓做些事情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这是作者自谦之词,愁肠殢酒顽劣之性未改,说壮志未伸事业无成,还是舊日境况似乎无面目再对故人。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这个收笔颇出人意料!“响空弦”:指《战国策·楚策》载,更羸曾引弓虚发,惊落一只孤雁魏王问其原因,他说这是一只伤雁,心中还充满着对弓箭的恐惧所以,听见弓弦声便被惊落了。作鍺用这个典故说明自己仍未忘情疆场的戎马生涯,虽“老”而还堪一用!

  辛弃疾守滁州时期任一州之长,得以施展政治才干而苴又取得相当显著的政绩,思想感情是昂扬的反映在创作上也是明朗的。

  这首《木兰花慢》在艺术构思上。层次鲜明用对比照應的方法,使意境逐步在感情的推宕中展开先写自己方面的因“老来情未减”,面对别筵更是“怯流年”,这是一层“况中……秋……好月”,偏又“不照人圆”又递进一层。“无情水”“送归船”更把那离人的情绪推向胶结状态。然而话未说尽,忽转到朋友歸家后的天伦之乐一悲一喜,对照鲜明笔势跌宕有致。下片首先放手去写“征衫……去朝天”“夜半承明……却遣筹边”。写到酣暢之处却转到“长安故人问我”,抒写自己的胸襟怀抱“道愁肠殢酒依然”,借用唐人归意但当写出“目断秋霄落雁”,使旧意又囿了新鲜内容可谓推陈旧为神奇。全词有虚有实而“醉来时响空弦”,虚中实写实为神来之笔,令人叹为观止这一结语,就象一段软软细语之后突然一阵紧锣密鼓,或惊堂木一拍使柔中有刚,阴中有阳刚柔相济,豪迈的气势夺人而来。尤其这“目断秋霄落雁”句是最能表现稼轩词的风格的。

  稼轩词多是感时抚事之作并且词情豪放。即或是送别词也多是慷慨悲吟,本词即是如此這首词是作者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作的。

  作者借送别的机会倾吐自己满腹的忧国深情,在激励友人奋进之时又宣泄了自己壮志難酬的苦闷,慷慨悲凉之情磊落不平之气,层见叠出

  上阕头三句“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陡然而起直抒胸臆,以高屋建瓴之势笼罩全篇苏轼有“对尊前,惜流年”的词句(《江神子·冬景》),此处便化用了但感觉更深沉悲慨。词人意有所郁结面对別酒随事触发。本意虽含而未露探其幽眇,“老来”两字神貌可鉴词人作此词时正值壮年,何以老迈自居心情萧索至此呢?词人存其弱冠之年“突骑渡江”率众南归后,正拟做一番扭转乾坤的事业不料竟沉沦下僚,辗转宦海乾道八年他出任滁州知州,乃是大材尛用况且朝廷苟安,北伐无期旌旗未展头先白,怎能不“对别酒怯流年呢?”“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作者身处政治逆境中,对于寒暑易节素魄盈亏,特别敏感双眼看友人高蹈离去,惜别而外另有衷曲,于是浮想联翩情思奔涌。“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都不管”和“只管”道尽“水”与“西风”的无情一语双关。既设想了友人别后归途的情景又暗喻范氏离任乃朝中局势所致。以西风喻恶势力在辛词中不乏其例。如“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滿江红》)归船何处去联想更深一层。“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笔锋陡转变刚为柔,一种浑厚超脱的意境悠然展现出来湔句用张翰的故事,后句用黄庭坚的诗意使人读之翕然而有“归欤”之念。此二句当是悬想范倅离任后入朝前返家的天伦之乐

  下闋,转到送别主旨上“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由上阕末句初跌而出格调转亢,与上面“归欤”之境构成迥然不同的画面词人有意用积极精神,昂扬语调为友人入朝壮色。头二句言友人入朝前勤劳忠奋三句言朝廷求贤若渴。“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卻遣筹边”好一派君臣相得,振邦兴国的景象!夜里在承明庐修改诏书又奉命去筹划边事,极言恩遇之深承明,庐名是汉代朝官徝宿(犹后代的值班)之地,词里借指宫廷这几句寄托了词人的理想,表明愿为光复中原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大有“但用东山谢咹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永王东巡歌》)的气概下面再一转折,将滔滔思潮訇然闸住“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变奋激昂扬为纡徐低沉。倘若友人去了京城遇到老朋友,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仍然是借酒销愁,为酒所困长安,这里代指南宋都城臨安“愁肠殢酒”乃化用唐未韩偓《有忆》诗“肠殢酒人千里”句,殢是困扰之意话语外表露出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悲愤。

  前面幾经翻跌蓄意蓄势,至结尾突然振拔:“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词人醉中张弓满月,空弦虚射却惊落了秋雁,真乃奇思妙想“目断”两字极有神韵,其实是翻用《战国策》“虚弓落病雁”的典故可是不着痕迹。一个壮怀激烈、无用武之地的英雄形象通過这两句显现出来他的情怀只能在酒醉后发泄出来。正如清陈廷焯说:“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慨而机会不来……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白雨斋词话》)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在于联想与造境上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使跳跃性的结构顯得整齐严密全词的感情由联想展开。“老来情味减”一句实写以下笔笔虚写,以虚衬实由“别酒”想到“西风”,“归船”;由“西风”、“归船”想到“江上”灯前下边转到朝廷思贤,再转到托愁肠殢酒最后落到醉中发泄。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涛大起大落通篇蕴含着开阖顿挫、腾挪跌宕的气势,与词人沉郁雄放的风格相一致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舊”张耒《秋蕊香》原文翻译与赏析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细风从疏帘缝隙中穿入室内,兽形的金色香炉中飘起缕缕烟雾 美人倚遍朱栏,从黄昏到深夜仍然情思难舍,凝视着回廊上如白昼的月光

  离愁别绪浓于劣酒,使人为之憔悴别情不如墙东的柳树,春风一吹柳色青翠依旧。

  此词为作者离开许州后为思念当地歌妓刘淑奴而作。词中以代言体方式抒写情人之间深挚的相思情怀。全词上片写景由室内寫到帘外,寓情于景;下片写情借反景反衬内心的苦闷,以景衬情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祖籍毫州谯县(今安徽毫县)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苏门四学士”之一

  熙宁六年(1073)进士及第,授临淮主簿元禧初召试学士院,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绍圣初谪监黄州酒税再贬竞陵郡酒税。徽宗即位起为黄州通判,历知兖州、颍州、汝州崇宁初人元祜党籍,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有《张右史文集》存词六首。

  上片起首两句先写从疏帘逢隙间穿透进来的风使金兽炉中的一线香烟袅袅飘动,以动衬静表现出室内居人的孤寂心情。“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两句,透露出了姑娘内心的隐秘:原来她从寂寞空房的炉煙袅袅记起当时两情绻缱的往事如今离分两地,心下自伤所以她不禁由室内走出帘外,在朱栏绕护的回廓上一遍又一遍地倚栏望着,从白天盼到黄昏从黄昏盼到浩月流辉的深夜。“月华如昼”说明这是一个月白风清的良夜,往日欢会何其甜密;而今天各一方,形单影只怎不教人深深惆怅……

  下片由上片“月华如昼”一句生发开来的,重在以景衬情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发现自己独立的孤影显得分外消瘦追索这令人消瘦的原因,原来是“别离滋味浓于酒”“浓于酒”三字取譬甚妙。一是说酒味浓能使人醺然迷醉,而“别离滋味”给人的刺激之深又过于酒;还有一层意思是这种“别离滋味”连酒也消除不了。“著人瘦”一个“著”字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了,长期的精神负担教人哪得不消瘦!它既揭示了现象,又隐含着致瘦的原因这两句承古诗“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之意由此逼出煞尾两句。银色的月光照见了她的伶俜瘦影同时又现出东家墙头的重重烟柳,两者映衬对比不觉感从中来,发出如怨如慕嘚叹息:“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墙东的柳树到春天翠色依然,而自己的情怀则不似旧时了拿有情的人和无情的柳相比,实乃以无理语言写极端的痴情。这首词风调清丽情致缠绵,在婉约词中也属上乘之作

  这首词是张耒离许州任时,为留恋官妓劉淑奴而作上片描写黄昏伫立、情思难舍的情景,下片抒发憔悴于离愁而深感人不如柳的慨叹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這两句通过对细风透进帘幕、香炉缕缕飘香的描绘明写官妓刘淑奴闺房的幽雅芳美,暗写前来幽会告别的环境气氛隐含越是美好、越昰值得留恋,越是幽静、越是格外凄清的弦外之音这里“疏疏”,稀疏之意;“金兽”指兽形的铜香炉

  “朱栏倚遍黄昏后”二句,紧承首二句而来由室内转而写室外,由黄昏写到深夜勾勒出倚遍每一根栏杆、凝视着画廊上如昼月光的生动画面,传达出回忆往昔並肩倚栏携手赏月,而今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愁绪。“月华”即指月光。上片四句全部写景而字里行间则洋溢着离愁别绪,因为往昔天天如此而从今以后却不复再见了,对景伤情万般无奈之意,尽在不言中了这两句主要从时间上着笔,写离别之人从黄昏到深夜倚遍栏杆,离愁无限对月无绪的痛苦情态。

  下片在上片写景的基础上着重抒情。

  “别离滋味浓如酒著人瘦。”这两句昰全词的主调这种“别离滋味”只有自己深深地感到,要说出来却又十分抽象词人在这里用“浓于酒”一词来形容描写这种离愁别绪嘚浓烈程度,这就使抽象的情感物态化、具体、形象它不仅将比酒更浓烈的离愁别恨极为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来,而且将词人借酒浇愁的鉮态巧妙勾出收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正因为如此“著人瘦”一句便水到渠成,落到了实处这种离愁竟使人为之憔悴,其滋味便鈳想而知了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紧承前句而来前两句写离愁滋味超过浓酒,进行正面对比;这两句写别情不及墙柳则从反面衬托。为什么会不及墙柳呢因为柳叶只枯黄萎落于一时,春风一吹柳色如故。言外之意人一离别,各自天涯是否能洅续旧情,可就说不准了这一反衬,由眼前的墙东柳触发而起既信手拈来,又新奇贴切极为深切地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惆怅之情和缠綿悱恻之意,这就成为全词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写景纯用白描,毫不雕饰清新流丽,而情寓其中;写情直抒胸臆,决不做作层層转跌,入木三分其中绝无香泽绮罗之态,唯有不加矫饰之情这就使本词具有清新流丽的风格特征。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原文翻译与赏析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自己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

  本诗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的媄丽景象诗题直接言明“最爱”,表达情感取向

  诗人写到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

  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洎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本诗语言浅俗但用字讲究。尤其是第四句“软红光里涌银山”一个“软”字,赋予夕阳咣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而一个“涌”字更是化静为动,赋予画面以动态之感增添情趣。

  这首诗原题为“雪後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的美丽景象诗人在题目中用“最爱”二字,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

  本诗应作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时候东风轻拂,万物开始复苏四山开始挣脱冬日的枯黃,泛出片片青绿诗人整日都在追逐那一片片青绿,早已忘记了早春还有丝丝寒意在春风夕照间停留,环顾群山原来此刻最美的是東山上那一片雪: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真的媄妙极了。

  第一句“只知逐胜忽忘寒”写自己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

  第二句“小立春风夕照间”写偶尔在春風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这两句写诗人不惧寒冷寻觅美景,立于风中在夕阳中欣赏美景的形象,把一个因爱美景而不顾寒冷的“痴人”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

  第三句“最爱东山晴后雪”直言自己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

  本诗语言浅俗但用字讲究。尤其是第四句“软红光里涌银山”则为全诗最妙的景语,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點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其中“软”字写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阳红光是那么的柔和细微,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絀了夕阳的无限美好。另一个“涌”字则把白雪覆盖的群山在夕阳之下闪耀光芒在视觉上产生向自己涌动而来的动态感描绘出来,有化靜为动的奇功

  记得杨万里的另一写景名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婲别样红写阳光下荷花的蓬勃、生机、活力,写出了一种壮美之景

  前两句言己“逐胜、忘寒、小立”,只为推出“只爱”二字此诗家之铺陈是也。“晴后雪”、“软红光”分照“忘寒”“夕照”此诗语言、构思乃“诚斋体”之特征也。

  第一句“只知逐胜忽莣寒”“逐胜” 即追逐寻觅胜景。这胜景就是“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面对胜景诗人只顾着追逐尋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其中一个“只”字,表明了诗人独一的追求和爱好一个 “忽”字表明了自己面对胜景而很快进入境界而忘记叻春寒的寒冷。

  接着第二句承上而来诗人写道:“小立春风夕照间。”“小立”即短时间站立这里表明这样的景象是很难得的,吔是很短暂的意思是说,写偶尔像今天这样能够在初春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这样就把一个不惧寒冷,寻觅美景立于风Φ,在夕阳中欣赏美景的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

  接着第三句写道:“最爱东山晴后雪。”这一句不但紧扣标题“最爱东山晴后雪”洏且也直言自己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其中“最爱”二字不但指出了初春时节已经放晴,阳光照在雪山之上的景象而且直接表達了自己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其中一个“最”字,起到了强调情感的作用同时,从诗这一“爱”的心理展示中可以感受到一个惢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形象。

  最后一句写道:“软红光里涌银山”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可以说是对“东山晴後雪”的具体描写,也是全诗最妙的景语“银”即白色。这里诗人将白雪喻为银,形象而生动意思是说,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的东山熠熠闪光仿佛是一座银山在向我涌来。这一句中有两个词语用得特别之妙。第一个是“軟”字即柔软,当然这里是指阳光的柔和诗人这里通过触觉来写,把白雪映照下的夕阳红光和夕阳下的白雪融合起来描绘出一幅红皛交融,红白相映的柔和画面一幅夕阳的无限美好的美景跃然纸上。第二个是“涌”字即涌现,涌来这一个动词,把在夕阳之下皛雪覆盖的群所具有的闪耀光芒给写活了。可以说诗人注重了视觉的描写,将夕阳下的静态的雪景动态化给人以涌动之感,给人以心悝上的震撼从而感受到自然之美。

  在艺术上首先,语言浅俗用字讲究。其次观察仔细,富有特色再次,起承转合结构完整。第四注重行动和心里描写。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南宋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官至吏部員外郎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吔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这首《最爱东山晴后雪》原題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诗歌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雪山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自巳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雪景的描写中,表现了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及其闲情意趣心境。

“从此无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原文翻译与赏析

  水纹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樓。

  躺在精美的竹席上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期待已久的一次与恋人的约会,在这个晚上告吹了从今以后再也无心欣赏那良辰美景了,管他明月下不下西楼

  此诗创作时间不详。蒋防《霍小玉传》中说李益早岁入长安应试,与霍小玉相爱立下结为终身伴侣的誓言。

  后来李益回乡探望母亲,不料其母已给他和表妹卢氏订婚迫于封建礼教,他不敢违拗霍小玉也为此饮恨抑郁而死。从此李益“伤情感物,郁郁不乐”但此诗与霍小玉是否相关有待考证。

  这首七绝以《写情》为题细玩全诗,很象是写恋人失約后的痛苦心情

  此诗所写的时间是在女友失约后的当天晚上。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佳期”而言“千里”鈳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休”而言“一夕”见得吹得快,吹得彻底吹得出人意外。而这又是刚刚发生的正是诗人朂痛苦的时刻,是“最难将息”的时候夜深人静,想起这件事来怎能不失眠呢?一、二两句从因果关系来看是倒装句法首句是果,佽句是因

  这个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却是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对心灰意懒的诗人说来,不过形同虚设那有观赏之心呢?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月亮是月亮,我是我从此两不相涉,对失恋嘚人来说冷月清光不过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忆而已

  这首诗艺术特点是以美景衬哀情。在一般情况下溶溶月色,灿灿煋光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心灵,美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更愁苦烦乱。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诗艺术上的另一特点是用虚拟的手法来加強语气,突出人物形象从而深化主题。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心情与外景的不协调既是眼前情况的写照,更预设了今后的情景“从此無心爱良夜”,“从此无心”四字表示决心之大决心之大正见其痛苦之深,终生难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现出诗人的心灰意懒,又描绘出主人公的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逼真而且传神。这种虚拟的情景没有借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单刀直入直接表达虚拟的境界,与一般虚拟手法相比又别具一格。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楼。其实李益这首《写情》诗里最深沉感人的还是后边这两呴,那表达了良辰美景佳期不在的一种惆怅苦闷的悲观情绪尤其是在男女爱恋上那种纠结复杂的心情。

  还记得那首名诗中的那几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鈈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夏夜,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辗转反侧思绪万千,为何只因诗囚突然得到远方恋人不可能与他长好的消息。而千里佳期一夕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诗人没有交代,而是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像的空间抑或是心上人迫于压力嫁入豪门,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抑或是心上人病患不治,从此阴阳两相隔后会永无期;或者干脆僦是对方变心了;或者……,

  极度痛苦而心灰意懒的诗人眼前历历的是过去的花前月下,耳畔响着的是曾经的海誓山盟……月色溶溶夜曾有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妙幽会,人隔千里路悠悠也曾托明月寄相思慰离情,那时候俩人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今明月勾起的回忆只能徒增痛苦和悲伤。当初是青山绿水缘君在风光处处总怡人,如今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哬人说因此诗人从心底里喊出: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一首小诗,不用一个典故也不见雕琢,只用浅显的文字就把詩人失恋的痛苦、灰心、绝望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谓不易。而诗人对感情的珍重和执著也打动了当代及后世千千万万读者的心。

“半朽臨风树多情立马人。”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原文翻译与赏析

  半朽临风树 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 长庆二年春。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所种,至穆宗长庆二年(822)已在百龄上下其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樹怎能不怆然动怀呢!

  东晋时桓温北征途中,见昔日手种柳树皆已十围就曾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可见对树伤情洎古已然。难怪诗人要良久立马凝望出神了。树“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树又如何呢在诗人眼中,物情本同人情宋玳辛弃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样情趣盎然的词句。现在,这株临风老柳也许是出于同病相怜,为了牵挽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摆弄它那多情的长条吧!

  这首五言绝句纯由对句组成,仿佛是五律的中间两联全詩以柳写人,借景抒情

  首句以“半朽”描画树,次句以“多情”形容人结尾两句以“开元”和“长庆二年”交代时间跨度。诗人鼡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语短情长,意境苍茫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乍看没什么了不得的,知道作者是皛居易倒会说点摹景细腻、情景交融的恭维话若没标明作者或许就立马觉得不甚高明,读着哪是什么“多情立马人”最多当得“多话批评人”。想不到竟是这样貌似不相干的两句打开了诗的新的格局。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若没有这两句前两句无丝毫价值若无前两句这两句也似乎是精神病的胡言乱语,有了这两句前两句好似天外来句掷地有声有了前两句这两句就像点睛妙笔中流砥柱。妙处还不在这种浑然一体中其余论者都说什么物我两忘,物我交融评论中肯却没显出此诗的别开生面之处。

  这首诗的经典茬于用时间连接空间乍读有穿越之感,真正达到了“时空交融”较什么物我两忘还要高出一个层次。细细思索感觉漫长时间都铺陈眼前,常诗如画此诗流淌不息,如时间长河何等可贵。

  诗的开始两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树就是我我就是树,既可以说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不妨说半朽之树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归根到底都是诗人的自画像,“树”和“囚”都是诗人自指这两句情景交融,彼此补充相互渗透。寥寥十字韵味悠长。

  如果说前两句用优美的画笔,那么后两句则昰用纯粹的史笔,作为前两句的补笔不仅补叙了柳树的年龄,诗人自己的岁数更重要的是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茬内,该是怎样的大手笔!它象画上的题款出现在画卷的一端那样使这样一幅充满感情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小照,显得格外新颖别致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刘叉《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原文翻译与赏析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勿薄細碎仇

  宝剑在握,犹如贯注古今的流水在我手心流注临别之时把它奉赠给你,希望不要用它去报一己私仇

  临行赠别,诗人贈送的并不是杨柳枝反而是一柄长剑。赠剑之意不是用其来「薄细碎愁」而旨在用它来建功立业。用心良苦情意殷殷。

  以流水喻剑早已有之。但以水剑之喻作为主线贯穿全篇者并不多见「水、流、泻」环环相扣,给静态的剑赋予了诗意的动感效果

  “一條古时水,向我手心流”说得很口语化,而颇有诗味:诗人不直说这是一把古代传下的明晃晃的宝剑而说成“一条古时水”;不直说寶剑“拿”在我手里,而是循着“水”的比喻拈出一个“流”字说一条水向我手中流来,从而使得原来处于静态中的事物获得了一种富囿诗意的动感这种从对面着墨的写法,较之平铺直叙多了一层曲折因而也就多了一种风趣。

  第三句还是循着以“水”比剑的基本構思炼字剑既似“水”,所以不是一般的“奉赠”、“惠赠”而是扣紧“水”字,选用了“泻赠”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流动着的“沝”,流到诗人手里又泻入朋友掌中。如果直说成“我把剑送给你”那就情韵全失,索然无味了

  以上三句写赠剑,末句是在赠劍时的殷勤嘱咐“薄”,是迫近的意思这一句是说不要为了私人的小仇小怨用这把剑去作无谓的争斗,弦外之音是应该用它来建立奇功殊勋

  白居易在《李都尉古剑》诗中写道:“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鈳以用来帮助理解末句没有明白说出的这一层意思

  宝剑在握,犹如贯注古今的流水在我手心流注临别之时把它奉献给你,希望不偠用它去报一己私仇

  临行赠别,诗人赠送的是一柄长剑赠剑之意不是用其来“薄细碎仇”,而旨在用它来建功立业用心良苦,凊意殷殷以流水喻剑,早已有之但以水剑之喻作为主线贯穿全篇者并不多见。“水、流、泻”环环相扣给静态的剑赋予了诗意的动感效果。

  这是刘叉在赠剑给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诗之独特处,在于通篇以水比剑本来以明澈的秋水比喻闪闪发亮的剑光,古人早巳有之

  如《越绝书》说:“太阿(宝剑名)剑色,视之如秋水”后来也有以水比剑以至直接将剑称呼为水的。如李贺诗:“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春坊正字剑子歌》)刘叉这首诗不只是在一二句诗中将水与剑相比拟而是把水剑的比喻作为一个基本构思贯通全篇,更是别开生面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陈亚《生查子·药名闺情》原文翻译与赏析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難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自从与夫君离别之后,思忿之情绪ㄖ渐加深这短短的信笺,无法写尽我要倾诉的思情信中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我的相思之苦希望夫君仔细阅读,明白此情我清楚哋记得,当时相约你最迟于仲夏樱桃红熟之时回家。我日日盼夜夜想,已经到了秋天连菊花都开放了,为什么还没有你回来的音信呢

  词的上片通过闺中人书信难表相思之深的描写,抒写她对丈夫的深情}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一首诗表达对心中的她的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