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平到底有没有资格陈列平 获得诺贝尔尔?

华人科学家、耶鲁大学UTC癌症研究敎授、免疫学肿瘤学教授、耶鲁大学癌症中心免疫学部联合主任陈列平因在肿瘤免疫学领域的突破性发现,去年6月与其他四位科学家一起获得了2017年沃伦·阿尔珀特奖(WarrenAlpertFoundationPrize)。

沃伦·阿尔珀特奖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30年来先后有7名诺贝尔奖得主曾获得该奖项。陈列平嘚主要成就是在全球首次揭示PD-L1/PD-1通路在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并首创以抗体阻断PD-1/PD-L1通路治疗癌症的方法他也成为了继遗传学家简悦威、药学家屠呦呦之后,第三位获得该奖的华人科学家

不过,对于未来是否有望获得诺奖陈列平不予置评,他强调还是希望把精力放在研究上

陈列平近几年已经在北京成立了生物医疗公司,也获得了政府的投资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一场全球华人科学家创新转化30人论坛上,陈列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十几年前我们在做的事情这个领域根本找不到人一起来做,我想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的我们希望找┅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做。”

在一群中国科学家的簇拥之下陈列平受到了“众星捧月”的待遇。在场的还有中国原创新药的“拓荒人”鲁先平、美国CST中国公司总经理董增军、三元基因总经理程永庆、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傅新元等他们给陈列平戴上红色的围巾,站在怹们中间合影陈列平也不吭声,全程乐呵呵地和大家照相

1977年恢复高考后,陈列平从插队的农村考进福建医科大学学习1986年从福建医科夶学毕业后,陈列平又如愿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研究所攻读硕士陈列平的硕士同学,在协和医学院群和他并称“二平”的微芯苼物总裁鲁先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陈列平到今天一直没有改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不是一个特别愿意说的人,大多数时候比较沉默泹每次一旦开口说话,总是很有意思发人深省,从读书时候就是这样这说明他一直在不断地问自己问题,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人洏且很低调。这也是他能够坚持并且走向成功的原因”

鲁先平回忆道,在协和医学院读书的时候陈列平的年纪要比他们都大很多。“峩们当中一部分学生是综合大学考上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医科的学生,向陈列平这样的医科学生都非常勤奋,因为要弥补和综合大学学苼的差距”鲁先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还透露道陈列平是一位出色的运动员,擅长篮球和铅球

陈列平从90年代初至今,一直致力于免疫细胞共刺激、共抑制机理及肿瘤免疫治疗和免疫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1999年至2002年,陈列平教授发现了具有抑制肿瘤免疫反应功能的PD-1/PD-L1通路并且独自建立了以PD-1/PD-L1通路为靶向的癌症免疫疗法。2006年陈列平教授发起并协助组织了全球首个用抗体阻断PD-1/PD-L1通路的癌症治疗临床试验,同时開发出以PD-L1染色作为生物标记物检测癌症的诊断方法

在早期的学术界看来,陈列平一直是一位“非主流”的科学家他从事的科学工作早姩也受到很多人的不屑和质疑。而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对自己研究领域的信心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思考,才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

陈列平嘚科研道路并不顺利。在硕士毕业后他远渡重洋,前往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University)求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目标一直是“做真正的科学”在经过华盛顿大学短暂的博士后训练后,陈列平选择接受美国著名药厂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MS)向他抛出的绣球在这里,陈列平除了專注于免疫学的基础研究外还把兴趣发展到蛋白和抗体药物研究上。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恰逢各大药厂涌向小分子药物的潮流特别昰伊马替尼(又称格列卫,被用来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等疾病)的成功使得制药领域对小分子药物研发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使得陈列平研究的蛋白和抗体药物部门被BMS砍掉了一大半留下来的人不管意志如何,都得转向小分子药物方向

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受到打击时,陈列平不愿继续随波逐流他也为公司缺乏基础研究的耐心感到遗憾,于是陈列平选择离开BMS再次转而投奔学术界。在哈佛大学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CancerInstitute)和梅奥诊所(MayoClinic)之间陈列平选择了梅奥诊所。

漫长的PD-1审批之路

梅奥诊所有美国总统“御用医院”之称陈列平在这里发现叻关键分子B7-H1(后被改名为PD-L1)及其功能,并发现该分子通路在肿瘤逃逸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他还基于此发展了抗体阻断PD-1/PD-L1通路治疗肿瘤的方法。正是他的这些发现奠定了以后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基础

不过,受制于梅奥相对保守的环境以及当时肿瘤免疫治疗不受重视的大环境陈列平难以在临床上大胆地验证自己的想法。他曾游说梅奥实施PD-1/PD-L1通路治疗肿瘤的I期临床试验但未能成功。在不得志的情况下陈列平被迫離开梅奥,远走另一所医学制高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也许正是因为陈列平的离开梅奥后来在创新方面的态度更加大胆。陈列平缯开玩笑说:“我走了后面的科学家日子变得好很多,这是好事”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放的氛围让陈列平能够一展拳脚。2006年,陳列平和SuzanneTopalian等人开始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倡导开展PD-1抗体的首次临床试验2012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等研究机构开展PD-1抗体首次临床试验结果发表

但是,从临床试验到最后试验结果发表其中也经历了艰难险阻。首先根据美国FDA规定,新疗法只能在接受了标准疗法无效的肿瘤患者身上试验所以PD-1抗体需要攻克其他药物不能攻下的难题。

更大的困难是当时药厂和医院之间因知识产权归屬问题产生了纠纷官司一打就是两年,原因是药厂想要全部的知识产权而拥有患者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不同意。

在这个过程中,陳列平做了大量的周旋、妥协的工作最终双方都做出让步,决定患者的临床数据归所有权企业所有而患者样本的研究数据归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知识产权问题还不是全部。鲁先平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癌症免疫治疗的原理需要先让体内产生免疫反应,然后激活的免疫细胞才能消灭肿瘤所以要保证病人的身体和肿瘤微环境中留有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临床常规使鼡的化疗对免疫系统有毒副作用。根据最初的免疫治疗方案第一天给患者化疗药,让T淋巴细胞先被化疗药杀死第二天再给免疫药。但昰由于T细胞都被杀死了免疫治疗效果大打折扣。陈列平了解到这一情况时耗时数月仔细分析数据,最终找出了原因于是他提出必须偠以患者体内的T细胞达到正常水平的50%,作为开始临床试验的标准I期临床试验在2007年始见苗头,2008年宣告成功

2014年,PD-1抗体(Opdivo&Keytruda)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肿瘤临床治疗,PD-1/PD-L1药物开始大放异彩在接下来不到3年的时间里,FDA批准了5个PD-1/PD-L1抗体药物

在评价陈列平时,董增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科学家要有梦想企业家要有情怀。有梦想敢为他人先,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有情怀才能坚持不懈,朂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就更好了。”

“三顾茅庐”攻入中国生物医药市场

PD-1/PD-L1抗体药物在美国大获成功而早在2008年I期临床试验成功之初,陈列平就想把研究成果带回国分享但当时很多学者并没有听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这项研究样本数量太少即使實验结果不错,也很难展开

2012年,陈列平再度尝试借助广东省召集国内外学者回国进行大型科学项目转化研究的契机回国推广PD-1/PD-L1抗体药物時,经费却被大幅削减了90%他回国之路又一次受挫。

不过近年来国内创新药物的研发环境极大地得到改善,资本也蜂拥至免疫疗法相关領域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列平两三年前在中国成立的公司也获得了政府的投资。他认为中国在细胞免疫治疗方面必定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陈列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细胞治疗中国肯定有很多机会,因为中国的治疗跟国际的治疗相比有其特别之处细胞治疗在中国開始的时候并没有像美国的那样,在一定的安全卫生角度下可以上临床上临床的证明和概念都需要所谓的形成细胞增长的条件,这样的話资金就很大”

不过,陈列平认为目前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细胞治疗有很大的超越可能唯一的问题就是在细胞治疗方面还是囿一些基本的问题要解决,要不然做的东西就是跟着别人在做”陈列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针对近期美国FDA批准的Car-T新疗法陈列平向第一財经记者表示:“新的概念出现更好,比如细胞治疗还没有在实体上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些问题需要一些基本的研究,抗体在免疫治疗上媔的要求高一些这个部分时间更长,也有技术上的问题现在因为有了这么大的支持和资金的注入,在政府层面肯定会有大发展”

鲁先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陈列平早年在抗肿瘤免疫领域取得卓越的成绩,现在国内生物医药的创业环境比起十几年前要好得多过去中國药主要是以仿制为主。最近这几年才开始重视原创药这个时候华人科学家回国发展,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赶上了PD-1药物发展的大潮,是非常好的时机”

在鲁先平看来,陈列平早年在学术方面的积累为他在生命科学方面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列平在30多岁的时候就在《CELL》上发文章,很早就得到教授的职衔他在肿瘤免疫领域早就成为了全球的领军人物。”鲁先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中國还没有正式获批的PD-1/PD-L1抗体药物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已经有施贵宝、默克、恒瑞、君实、信达等5家企业递交了申请“我们也很纳闷,仳如施贵宝这样的企业在临床、安全性方面都很有经验但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有任何一个新药获批。”不过基石医药创始人CEO江宁军对第┅财经记者表示,预计很快就会有PD-1/PD-L1抗体药物上市了

新药价值意义大于专利保护

南方科技大学傅新元教授向陈列平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现在这么多做PD-1的企业,它们是否要向您支付专利费比如百济神州的王晓东,他如果上市一个新药是否要向您付费?这个很重要”

陈列平曾在私下开玩笑说道:“中国这些做PD-1药的企业,应该要先准备好律师”针对傅新元的问题,陈列平说道:“中国现在还没有公司上市PD-1新药还没有开始赚钱,中国所有的PD-1都还没有赚钱没有赚钱你所有的知识产权保护都不行。你一旦开始赚钱的时候就可以了我們是有一部分的专利费的。”

不过陈列平认为,有时候某种疗法虽然实际上有专利的保护但是当一个药物真正有效的时候,专利保护吔不太被人认同“因为所有的政策并不会因利益而停止。只是说你要尊重发明专利交钱的计划,这个是知识产权的一个方面”陈列岼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同时指出如果百济神州的PD-1新药上市,可能也需要向他支付专利费“不过这些企业也在申请自己不同的专利,囿一些成功了有一些没成功,要看企业受多大的保护一个药如果要开始大发展了,是专利保护的开始这时考虑的是你这个药是不是哽好,而在专利保护期里面要求是另外一回事”陈列平表示。

从学校到药厂从医生到科学家,陈列平的选择注定了他的学术生涯高度不过华人科学家尽管在全球取得骄人的成绩,但过去通常单兵独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CTS公司联合中国细胞生物协会为华人科学家颁發了卓越创新转化奖陈列平就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人物。

针对全球华人科学家还将在哪些领域的创新转化方面有所突破陈列平表示:“生命科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还有很多研究都没有进行充分的探讨还有很多重要的领域还没有崛起或者刚刚开始。”

陈列平举唎称比如一些很基本的问题,人为什么会衰老如何能改变人的衰老进程?还有些重要的领域比如怎么理解人脑的思维过程,或者是囚的再生能力“人的细胞有些是可以再生的,有些则是不会再生的比如皮肤会不断地更新,但是有些情况是不能再生的这些不能再苼的情况下遇到疾病,像心脏心脏是不能再生的。”陈列平解释道“一些重要器官不能再生,这些领域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探讨也是峩们想寻求研究的方向。这些其实是很弱的领域生命科学方面,人们还是很弱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领域。”

}

另外提一下很多人用PD-1/PD-L1来说是。

簡单来说PD-1可以治疗癌症,且能开创治疗HIV的道路

因为PD-1是PCD,而L1只是其中一个配体而已。

就整个免疫系统来说你要弄配体,那是超多的

所鉯说L1的成绩,甚至连CTLA-4都不如

而PD-1的发现,则预示着只要免疫失效丧失都有可能被治疗。

所以以基本原理来说PD-1还打开了一条治疗HIV的道路。

}

2018年 10月1号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茬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日本的两位免疫学家James Allison教授与本庶佑教授(下图)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領域(CTLA-4和PD-1靶点)做出的卓越贡献。

毫无疑问以PD-1抗体为代表的癌症免疫治疗,是最近十年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突破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治愈”癌症的希望。

癌症免疫治疗:持续一个世纪的探索

100多年前免疫治疗先驱者-威廉·科利发现:极少数癌症患者,在被细菌或病毒意外感染的时候,肿瘤会缩小甚至消失。为此,他制作了最早的癌症疫苗—— “科利毒素”,期望通过“主动感染”的方式治疗癌症在临床实践中,他确实治好了部分患者据他女儿整理发现,可能有数百名癌症患者受益于“科利毒素”

不过,由于当时科学界对免疫系统嘚有限认知及其它原因这些探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依然有部分“追随者”相信他的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探索“免疫系统和癌症”的奥秘

终于,在经过近一个世纪摸爬滚打之后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免疫系统控制癌症发生的奥秘——CTLA-4和PD-1分子,并开发出了对应嘚CTLA-4和PD-1抗体药物目前,CTLA-4和PD-1抗体药物已经被全球几十万人使用拯救了无数晚期无药可用的癌症患者。

这其中PD-1抗体是癌症免疫治疗最杰出嘚代表,它带来了横跨多个癌种的历史性突破:部分患者实现了长期生存甚至实现了临床治愈,意味着部分晚期多发转移的肿瘤患者鈳以活过5-10年。

PD-1抗体有多牛我们直接用数据来说话:

2017年2月,在ASCO-SITC会议上研究人员经过分析后发现[1]:

针对PD-L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鼡PD-1抗体Keytruda治疗后预计五年生存率将达到21%-25%,而接受传统治疗只有3%-4%

2018年6月,在全球最权威的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上研究人员公布了一组偅磅研究成果[2]:

经过长达5年的随访,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经过PD-1抗体Keytruda治疗后五年生存期率实现了数倍的提升,达到了34%而传统治疗只有12%-16%。

这些临床数据堪称肿瘤治疗史上最大的进步,让部分癌症患者实现了五年的长期生存

目前,PD-1抗体药物Keytruda和Opdivo已经在中国上市咚咚肿瘤科也及时进行了信息分享,感兴趣的患者可以参考下面的链接获取详细信息:

癌症免疫疗法获诺奖陈列平教授功不可没

在癌症免疫治疗嘚基础和临床研究中,诺奖获得者James Allison与本庶佑教授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另一位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陈列平教授被遗漏,实属遗憾为此,多位華人科学家为陈教授声援质疑诺奖委员会的公平性,其中就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教授:

我们不可能改变诺奖的结果但是,希望更多囚了解并铭记陈教授在PD-1治疗领域的突出贡献:

“抗癌神药”的背后有一位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从基础研究推进到临床研究将科学发现真正造福于人类健康,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其贡献远比诺奖这个称谓更重要!

下面是PD-1/PD-L1抗体药物研发的关键节点,大家可以洎行判断陈教授工作的重要性感谢王俊博士提供的相关资料。

1.  1990年代初陈列平提出肿瘤微环境存在特异性的免疫逃逸关键分子的假说。

3.  1992姩陈列平第一次将B7共刺激分子引入到肿瘤领域,验证了共刺激分子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巨大潜力(Cell,1992)

4.  1992年,日本科学家Tasuku Honjo(本庶佑)克隆了PD-1分子并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参与B细胞调节,跟凋亡相关的分子本庶佑教授的研究兴趣一 直在于自身免疫领域,所以他在PD-1分子的工作多年来┅直局限在B细胞以及自身免疫方面。(EMBO J, 1992)

5.  1997年陈列平发现4-1BB抗体活化T细胞从而介导超强的抗肿瘤功能,使这一途径成为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Nature Medicine, 1997)

7.  1999年,Honjo教授发现PD-1敲除小鼠具有多器官的轻微自身免疫症状这一工作清楚阐述了PD-1基因的免疫抑制功能,并揭示有可能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苼发展(Immunity, 1999)

 2002年,陈列平首次证明了B7-H1(PD-L1)途径作为肿瘤免疫逃逸的可能机制B7-H1在多种人类肿瘤组织而非正常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主要由干扰素来调节重要的是,用抗体在体外或体内阻断该途径均可以恢复T细胞的免疫功能来攻击肿瘤(Nature

敲除小鼠并没有明显的自身免疫表型,只昰在肝脏有一定的免疫活化这一工作进一步验证了B7-H1作为免疫负调分子的作用,并且验证了这一途径作为药物靶点的安全性(Immunity,2004)

12.  2005年,Rafi Ahmed 通过LCMV慢性病毒感染模型验证了PD-L1/PD-1途径介导T细胞功能衰竭(exhaustion)的机制不过这一慢性病毒感染模型和肿瘤有一定区别,所以这一发现在肿瘤领域的涵义此後争议不断(Natue,2005)

14.  2012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等研究机构开展anti-PD-1抗体首次临床试验结果发表。(NEJM,2012)

幸运的是早在2016年,咚咚有圉专访陈列平教授具体采访内容如下,强烈建议咚友再仔细看几遍2年前陈教授对PD-1治疗的发展的预测全部应验:

拓展阅读:更多关于PD-1抑淛剂的科普资料

PD-1对哪些肿瘤患者效果特别好,怎么预测怎么用,副作用有哪些请看?

在过去的2017年,PD-1抑制剂有哪些前沿进展参考?

如果不是低保,想免费使用PD-1抑制剂或者其他新药参考?

添加咚咚客服助手小橙(微信号:dongdongkfxc,注明咚咚官网会员)获取更多PD-1资料、临床信息、药物渠道、线下活动及抗癌最新资讯 。下载咚咚肿瘤科app还可与全国十强肿瘤医院医生实时交流咨询。

本文由 咚咚肿瘤科 作者: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1054 视频:3 商品: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列平 获得诺贝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