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被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技巧叫去怎么回答问题

导语:由于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班主任和家长在教育上难免产生分歧与矛盾,给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带来一定的难度。班主任与家长能否真诚、有效地进行沟通,这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与快乐成长的保障。

一、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形象,让家长信服

和班主任想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一样,家长们也很想了解孩子的班主任是怎么样的一个班主任。只有班主任让家长们信服、敬佩,才能让家长们积极配合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想让家长们信服、佩服,班主任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形象。班主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形象须做到以下几点:

(1)班主任必须要有责任心和爱心

责任心是做班主任的必备条件。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有责任的做好班主任工作,不要对学生敷衍了事。班主任不应当仅仅把学生当作学生,还应当把学生当作子女来对待,该严厉的时候要严厉,该关心的时候要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换的家长的支持。

(2)不断学习,具有广博的知识

班主任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获得家长和学生的信赖,也能更好地管理班集体。班主任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各学科的内容及社会各方面的信息等等。因此,班主任需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加油充电。

(3)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

整洁大方的仪态,得体自信的谈吐和亲切谦和的气质不仅对学生是一种美的熏陶,更是新时代教师精神风貌和内在素养的综合展现。这样才能赢得家长发自内心的信任和佩服。

(4)具有超常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要想有计划、有组织、有纪律的开展工作,让学生学习好,能力得到提高,全面发展。班主任需具有超常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真心对待学生,以心换心

学生在学校的情况,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态度怎么样,学生回家或多或少都会告诉家长,影响家长对班主任的看法。由于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十分重视和疼爱,班主任对学生稍有疏忽,将会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不好的形象。因此,班主任唯有做到真心对待学生,以心换心,得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班主任要做到真心对待学生。第一,班主任要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行为习惯等等。对做得不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对做得好的学生要给与及时的鼓励和表扬。第二,班主任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只要走进班集体,就是其中的一员。

不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论是富有的学生,还是贫困的学生。班主任都要公平的对待他们,这样才能让学生和家长信服。第三,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信心。班主任只有对学生有信心,学生才能感觉到被重视,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最后班主任才能有信心管理好班集体,学生有信心学习好,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

在对待家长时,班主任要充分尊重、理解他们,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班主任还应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

对于知识型的家长,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关注,也懂得一定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的见解。所以,班主任在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的同时,也要主动请家长提出他们的教育措施和处理意见,认真倾听。当然,班主任也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和家长达成共识,教育好孩子。

对于溺爱型家长,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但是在孩子的管理方面缺少方法,听之任之,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家长明白打孩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配合学校的教育,才能帮助学生。

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这类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一般是比较失败的,他们可能是生活中的强者,却是教育方面的弱者。对待这类家长,班主任要让他们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主动配合、支持学校教育。

四、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要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架起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

家访可以让老师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和理解,促进学生发展。班主任在家访时,要做到个别家访,有的放矢;和家长谈话要讲就方式方法;尊重家长,实事求是。

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种方法,是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情况的好机会。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家长会模式,不要只是班主任汇报学生成绩,提出学习上和管理上的要求,还应与家长交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3)加强电话、信件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班主任和家长通过电话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但是,有的事情家长不方便当面说,家长可以通过信件,提出建议和要求。

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做好,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班主任需要架起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和家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做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

浅议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随着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越来越被众多家长溺爱与宠惯,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再与所学的课本知识教育相结合,从这一点而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特别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班主任如何运用智慧,用爱心和真心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搭建“和谐沟通之桥”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沟通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交往技巧。没有沟通,就谈不上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是一门艺术,可以说沟通,无处不在,关键在于班主任要懂得运用正确的策略、掌握适当的技巧。

(一)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学生的浓浓爱心

班主任拥有爱心是处理好与家长关系的前提。当你真正做到爱自己的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时,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信任与依赖你,有什么心里话都跟你说。常言说的好,学生是亲其师,才信其道。而我深深感到,作为家长,应该恰恰相反,是信其道才亲其师。班主任的爱会缩短与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家长会愿意与老师做朋友。这样,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就会更加容易。如:我班有个学生上语文课不专心,课后喜欢欺负同学。教育过几次,效果不佳。告之家长,效果甚微。家长不抱希望,也不想管他。作为班主任的我想来想去还是不能放弃。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美术老师闲谈中,得知他的美术成绩较好。我抓住这个机会,当着他的面向他的父母报喜,我也说出我的想法,这孩子还是挺不错的,并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做个懂事的孩子就更好了。这还需要家长和我配合,我有信心把他管好。这下可真奏效,这个孩子上课认真了,课间也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写了份家校联系单。           

总之,该生一有进步,我就设法给他和他的家长“报喜”,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希望他进步。这样他就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进步。

班主任在接手班级时,应该组建学生家庭档案,特别是开学初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更要认真填写,记住学生中哪些是不须扬鞭自奋蹄的“骏马”,哪些是需要“鞭策”方可前进的“老黄牛”,哪些是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小毛驴”。家庭档案的建立,班主任对学生及家庭情况的了解,工作起来就有的放矢了。

(三)让家长领悟到班主任对学生的殷殷真心

沟通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沟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要提高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注意沟通的科学性,提高沟通的质量,发挥最大的效果。这时,班主任要用真心去和家长进行沟通,沟通要注意:选择沟通的题目要科学,科学地选择沟通的时机。沟通时需要平等的交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要了解家长的各个方面,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同时更让家长领悟到对学生有殷殷真心,戒急戒躁,从而使沟通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的耐心

    班主任在学生问题的处理上要注意连续性,当处理好一件事情后,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结束了。相反事情的处理,会因为有的家长可能幷不是非常认同教师的处理方法,只是碍于你是班主任才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进而在他们的心中形成心结,对班主任的工作不加以理解,更不能给与良好的配合。当然,每个班级都会有让人头痛的学生,软硬不吃。面对这样的学生必须与家长共同努力,持续性教育才能改掉他顽劣的品性。可当家长觉得孩子无可救药,要放任自流时,这时班主任更要让家长认识到在这样关键的节骨眼上绝不能放弃,要想方设法,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他的观念,才能让学生发生更大的变化。

不同价值观的矛盾冲突要求两者配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日益分化,多种价值观念幷存,社会现象复杂。关于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学校和家长的看法有时不能达成一致。学校向学生灌输的价值观往往受到家长的冲击,这很容易导致价值观还未真正形成的学生不能接受。对此,需要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统一协调,给予学生正确的影响,共同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所受教育渠道的多样化要求两者配合。电脑网络的普及,视听媒体的传播改变了学生以往由学校、课堂、书本接受知识的单一模式。教师和家长作为知识、生活的权威形象在学生眼中逐步削弱。面对这一现象,班主任和家长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审视角度,互相弥补,以发挥正确的领导作用。

    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要求两者配合。社会在变,学生也在变。在教育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的表现有很大的两面性,体现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情况的差异。有的学生在学校表现较好,听老师的话,热爱劳动,爱帮助人;可在家里却常和父母顶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学生在家里比较老实,可到了学校却欺负同学。鉴于此,班主任和家长要经常保持联系,相互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家或在校的情况。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希望他们学习好,认为一好就百好,其他方面放任自由,孩子习惯很不好。其实,班主任则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能从职业角度客观对待学生,若是班主任和家长两方面力量结合在一起,就会为孩子的认识和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总之,班主任只有和家长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及常态化的沟通,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家长,以良好的师表感化家长,以科学理论方法指导家长,才能搭建和谐沟通之桥,促进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健康顺利地发展。

}

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家长和老师才能够了解。那么家长在和班主任沟通的时候应该说些什么话呢?

一般新生入校不久,学校就会组织第一次家长会,为的是给教师和家长建立一个初步沟通交流的平台。在这次家长会上,新班主任一般会简单的介绍自己和班级的情况,这个家长会你一定不能缺席,通过这个家长会,你会对老师气质风格有一个总体的评价,等今后具体打交道时会把握好分寸。

发现孩子成绩或其它方面有问题,你可以主动和老师联系。如果电话不方便。可以约定老师在他(她)工作不忙的情况去学校办公室里面谈,谈话时,把问题和自己的想法简单讲给老师,不要过多的倾诉自己的不满和怨愤,多听听老师给你的建议。

朋友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家长应该在心里多给老师一份“朋友式”的尊重与理解,诚心地与老师交流。如果老师被家长的”诚心“所打动,岂有不用心配合家长教育孩子的?正如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也只有真心、诚心与老师交流,才能够沟通无极限。

1家长和老师沟通要注意哪些方面

家长与教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两者之间是目的一致的同盟者。因此,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如果家长需要教师协助帮助孩子解决,则必须 及时告知教师,及时进行交流。

家长与教师的交流,都要先对双方进行正确定位:是朋友而非敌人;是协作者而非雇佣者;是责任共负而不是互相推诿。正确定位之 后,心态自然就会趋向冷静、理智;理智的交流,就不会因孩子在校遇到问题而愤然偏激。

我们既然把孩子交给人家了,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相信老师,相信老师的方法。我说的不是迷信,不是所有事情面前都没有自己的判断,而是在经过判断之后,能够公平而客观的看待实际情况,从而做出积极的消化和回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技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