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吃药的计量有更法定年龄计量有关吗?精准用药是按体重还是怎样的?

原标题:关乎孩子生命安全的这张纸,吃药前一定要看清楚

每次我们发孩子生病的文章,大家问得最多的是:

孩子生病,哪些药能吃?哪些不能吃?

但却经常忽略一个重要的东西 —— 药品说明书,总觉得它就是废纸一张。

药品说明书,相当于药品的身份证。失去了「身份证」,等急用的时候需要辨别这个药品,就很难了。

而不看说明书,盲目使用药物,也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后果。

今天我们就请来了子琦老师来说说,不看药品说明书信息的 5 大误区。

误区一:不看成分,导致叠加用药

图片来源: 正版图片库

在临床上,因为成分叠加导致的孩子用药过量问题并不少见,尤其是复方感冒退烧药。

比较常见的一个成分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退热成分,我们给孩子吃的泰诺林里面就有。

除此之外,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XXX 感冒灵颗粒等复方制剂中也有。

如果不仔细看成分,先给孩子吃了复方感冒药,发烧了又给吃泰诺林,这样就很容易摄入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增加孩子肝损伤的风险。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但曾经就有新闻报道过,孩子因为吃服用过多对乙酰氨基酚而肝损伤。

所以,我们一般不建议 4 岁以下的孩子吃复方感冒制剂,4 岁以上孩子要吃,也记得先对照一下说明书,看有没有相同成分。

图片来源: 正版图片库

只要是药,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像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不过一般都会在说明书上列出来。比如抗生素,孩子吃了后就可能会腹泻。

如果没有看清楚说明书,把不良反应当病治,可就弄巧成拙了。

去年的流感季,一个孩子吃了奥司他韦后呕吐剧烈,孩子的奶奶居然给喂了好几次肠胃药。现在回想起来,都忍不住为孩子感到心疼……

奥司他韦引起的呕吐大多本来就会自行缓解,无需太过担心。

误区五:不看禁忌症和禁忌年龄

图片来源: 正版图片库

很多家长都会自行给孩子买药,如果孩子有过敏史或者一些先天性疾病,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看看上面有没有相关的注意事项。

说明书上还有几个很关键的词语 —— 禁用、忌用、慎用

这个容易理解,就是禁止使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用。比如匹多莫德,3 岁以下的孩子禁用。惠菲宁,2 岁以下的孩子禁用。

图片来源:惠菲宁部分说明书

这两者意思差不多,就是告诉你「给孩子吃之前,三思再三思」,如果有更好的替代方案,通常就不作为首选。

最后提醒一下各位家长,说明书上面包含了很多关键信息,最好收起来备用,百利而无一害哦。

孩子感冒发烧,家长除了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还必备一把好用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准确,但有中毒风险。

电子温度计安全,却太不精准,很容易就耽误病情。

你需要一把精准的耳温枪,测量体温 精准方便 安全

———— 福利来啦 ————

参加 丁香妈妈抽奖活动

转发 文章并 截图发送 给公众号后台

网易智造红外耳式体温计一台

还附赠20 个耳套哦~

}

故事的主人公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人世。从入院到去世仅7天,两家三甲医院,数十名医护人员,动用了最先进的抢救措施和设备,仍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小张(化名)是一位27岁学经济管理的研究生。因为“高热7天,伴腹泻5天”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呼吸科门诊。由于血常规报告显示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门诊医生建议小张立即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感冒能有这么严重吗?经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证实,血液检查提示小张全身肌肉正在溶解,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因为这样爆发性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无法用“感冒”来解释,医生非常担心小张错吃了什么药物导致中毒性肌肉溶解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是让小张妈妈把小张吃的感冒药都带来看看。 小张买了药店能买到的各种常见感冒药物,他说“因为一种感冒药退热效果不明显,就多买了几种,且因为自己体重大,就加倍剂量吃了不少”。 小张的悲剧就来源于退烧心急,各种感冒药混在一起乱吃,另外他觉得自己体重过大,超过二百五十斤,就吃了双倍的量。再加上本身就有脂肪肝,肝功能弱于常人,于是最终导致急性爆发性的肝损伤。 小张经过抢救48小时后转诊到国内顶级的重症监护团队进行继续救治。小张的救治费用每天高达5万余元,鉴于小张的肝脏已经失去功能,接手小张的医护人员甚至在4天内为他衰竭的肝脏找到了供肝,可最终所有人的努力还是没有能够挽救小张的生命。 解读 医生推测,小张这样的情况也许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导致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

小张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便是看似最普通的感冒药,也可能暗藏意想不到的危险。 不止是感冒药,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生病,一些小病或许可以依靠身体的自愈力进行修复,但是有些慢性病甚至重疾却离不开药物治疗。 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服用药物? 怎么知道哪种药物更适合自己? 如何提前预知药物对自身健康的风险? 相同的疾病别人吃的药是否适合自己? 药物的剂量、疗程怎样服用对自己的病情最有利? 您需要一份专属的用药宝典来指引! 中科医疗基因检测精准绘药谱  风险更可控 中科医疗推出完整套系的药物基因检测,针对不同个体、不同药品、不同疾病,专注于通过对个体基因层面的探查,划分基因特质,从而帮助您精准选择药物类型、用药剂量、合理规避用药风险、增强药物疗效。让您在用药的同时以安全为第一前提,疗效为重要保障!

总所周知,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乙醇),与头孢等药品同服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严重时致命。 但是,即使未与头孢等药品同服,单单其含有的酒精(乙醇)成分也差点让一位20岁的小伙搭上性命。 酒精过敏惹得事 近日,杭州日报消息称,前天上午,20岁小伙小张在户外忙了一会后,感觉人有些不舒服,昏昏沉沉,头晕没力气,估计是中暑了。 惯例,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小张想着房间里还有两瓶藿香正气水,为了不影响下午干活,一口气都喝掉了,两瓶大约20毫升。 可是,没曾想,不到5分钟,小张“烧”了起来,全身通红,就像喝醉了一样,紧接着胸闷、头晕、肚胀,气都喘不过来,心脏也怦怦直跳。 这可吓坏了小张,赶紧让工友陪着上医院。 当天,到了医院,医生听说小张刚喝完藿香正气水,顿时感觉不妙。确定其有酒精过敏史后,病历都没来得及写,医生就连忙带着他往急诊室走。 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含量高达40%,小张很可能是过敏了。 果然,躺上急诊抢救床,一接上心电监护仪,跳出来的数字就吓了医生一跳,小张的心率达到每分钟110以上,一旦喉头水肿,就会危及性命。 惹事药,从未消停 中暑了,就喝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似乎成为很多家庭必备的“万能药”。 可是,“万能药”带来的危害也不小。 前不久,68岁的曹大爷,因为牙齿发炎、疼痛难忍,就去药店买了点甲硝唑。 而在服用甲硝唑多日后,他又因为出现头晕、恶心等类似“中暑”的症状,服用了两支家里备用的藿香正气水。 没想到,更让曹大爷感到意外的是,他喝完藿香正气水后,头晕、恶心症状不但没有像往常一样减轻,反而还感觉越来越严重,并开始出现胸闷。 曹大爷的女儿觉得情况不对,立刻带着他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为药物与酒精同用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 藿香正气水禁忌与这些药同服 头孢与酒同服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类似头孢菌素类效用药物很多,有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 这些药与藿香正气水同服也危险,卖药买药时都要注意。 此外,都说头孢和藿香正气水一起吃了才会双硫仑样反应,从老大爷的案例可知,头孢与甲硝唑同服也不安全。 而与甲硝唑类似,不能与酒精、或者藿香正气水等含酒精药物同时服用的硝咪唑类药物还有: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等,以及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 酒精过敏,这些药都要注意 含酒精药物很多,常用的非处方药剂就可能有酒精,如十滴水、当归红花酊、复方甘草合剂、养阴清肺糖浆、独活寄生合剂以及各种药酒,都含有酒精的成分。 其次,以下6种制剂也含酒精,酒精过敏者都要注意。 1、口服制剂 中成药口服剂:藿香正气水(含乙醇 40%-50%)、十滴水(乙醇量为 60%-70%)、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含甘草流浸膏和复方樟脑酊,流浸膏和酊均含酒精,见下文)、感冒止咳糖浆(含甘草流浸膏和橙皮酊)。 实例:临床上常见输阿奇霉素的同时,口服甘草口服液时出现心脏变化等一系列反应等。 西药口服剂:环孢素口服溶液、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含少量乙醇)、地高辛口服溶液(含乙醇 9%-11%)、麦角隐亭咖啡因口服液(含 5.8%(v/v)的乙醇)、酮咯酸氨丁三醇片/胶囊。 2、气/喷雾剂 硝酸甘油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盐酸克仑特罗气雾剂、麝香祛痛气雾剂(乙醇量为 47%-57%)、宽胸气雾剂(乙醇量为 27%(ml/g)-42%(ml/g)、硝酸异山梨酯喷雾剂(含 90% 乙醇)。 3、酊剂 骨痛灵酊(乙醇量为 45%-55%)、消肿止痛酊(乙醇量为 47%-57%)、祛伤消肿酊(乙醇量为 50%-60%)、烧伤灵酊(乙醇量为 70%-75%)、筋痛消酊(乙醇量为 50%-60%)、复方樟脑酊(乙醇量为 52%-60%)、颠茄酊(乙醇量为 60%-70%)、姜酊(乙醇量为 80%-88%)、远志酊(乙醇量为 50%-58%)、碘酊(含乙醇 45%-55%(ml/ml))。 4、流浸膏剂 颠茄流浸膏(乙醇量为 52%-66%)、浙贝流浸膏(乙醇量为 50%-70%)、姜流浸膏(乙醇量为 72%-80%)、远志流浸膏(乙醇量为 38%-48%)、当归流浸膏(乙醇量为 45%-50%)、甘草流浸膏(乙醇量为 20%-25%)、大黄流浸膏(乙醇量为 40%-50%)、益母草流浸膏(乙醇量为 16%-20%)。 5、搽剂 姜黄消痤搽剂(乙醇量为 35%-60%)、骨友灵搽剂(乙醇量为 20%-25%)、麝香舒活搽剂(乙醇量为 50%-58%)、麝香祛痛搽剂(乙醇量为 47%-57%)、癣宁搽剂(乙醇量不低于60%)、酮洛芬搽剂(乙醇量为 65%-75%)。 6、其他 涂膜剂、疏痛安涂膜剂(乙醇量为 42%-52%)、酏剂、地高辛酏剂等。 醑剂、樟脑醑、亚硝酸乙酯醑等。 正骨水(乙醇量为 56%-66%)、甘油醇溶液(含 2%(V/V)乙醇)、复方醋酸氯己定喷剂等。

}

健康咨询描述: 小孩子吃药计量多一点少一点关系大吗?

      就“药代学”理论来讲,药品要达到一定疗效,需要拥有持久、稳定的血药浓度。单纯的凭感觉出来的剂量很不准确,剂量小了不能有效治病,延误了病情,剂量大了则可能产生毒副反应,直接影响用药效果。按计量精准用药,才能确保用药安全。
      通常药品说明书上的计量都是经过严密计算与实验得来的,药物要发挥作用,一定要在安全的浓度范围之内,少了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多了就会是有害成分在体内残留。所以妈妈在喂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计量,或者尽量选择小快克等半袋最小包装的儿童感冒药。

还有7条医生回复,微信扫一扫,随时看答案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定年龄计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