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接口计数越高越好吗?

  【天极网IT新闻频道】业界有句调侃:自古妖板出华擎;华擎时不时会拿出一些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主板,从最早时能同时支持AMD和Intel CPU的 K8 Combo-Z Pro ;到高达26个硬盘接口的Z87 Extreme 11/TB20主板,无一不让人惊讶于华擎的“妖性”。

  而现在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这家名为51ASIC的公司出品的主板在SATA口数量上走在了华擎前面,日前,微博名为“51ASIC胖仔”的ID就展示了他们最新研发的成果:拥有32个SATA接口的电脑主板,并展示了部分测试结果。

  可以看到,这片主板体积已经远远超越了常见的ATX主板;板上拥有直立式的32个SATA3.0接口,可以直接驳接32个SATA硬盘而无需任何连接线。

  博主还晒出了几张系统测试图,可以看到系统安装在一片OCZ 60G SSD上,其余的31个SATA全部安装了希捷8T企业级硬盘,利用Windows的动态磁盘功能组成了单个容量高达225T的Raid0阵列,阵列的持续读写速度逼近3000MB/S。

  另外还展示了双阵列间的文件拷贝速度以及通过10GB网卡的局域网文件复制速度。

  小编私信了这位51ASIC胖仔;胖仔表示这片主板除了常规的存储应用外;主要的目标群体是IPFS/Burst/GNX/BCO等分布式存储项目的矿业参与者;与现有的比特币以太坊等挖矿形式,基于硬盘系统的矿机安静省电节能环保,且永远无法被ASIC化(指的是算法固化在专用集成电路中),长期来看是另一种更加先进的区块链承载方式。

System)是一种点到点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它连接的计算设备都拥有相同的文件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概念跟Web的最初理念很类似,但是实际上IPFS更像是互相转发Git目标的单个Bittorrent用户群。IPFS具备成为internet子系统的素质,通过合理配置可以完备甚至替代HTTP。这听起来已经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它可以做到更多。

  IPFS的开发目前处于alpha试验阶段,还没能替代现存的网站存储系统。就像其它复杂的新技术一样,我们有很多改进要做。但IPFS不是空想,它一直在实际运行着,你可以试着在自己的电脑上配置IPFS,为Neocities网站的访问用户提供服务,你的加入或许会延续某个网站的寿命。

  尽管IPFS的开发还不十分成熟,但我仍然要表达一个大胆的观点:IPFS会取代HTTP(和其他一些组件一起)。虽然取代HTTP听起来很荒谬,但是我们应当看到HTTP已经很破旧了,继续长期甚至永远地使用HTTP才是更荒谬的事。所以我们应当应用当今计算机技术,着力解决分布式带来的诸多问题,为Web服务设计更好的协议。

  BurstCoin诞生于2014年,它使用一种新型的算法挖矿- 即硬盘空间容量证明挖矿(Proof Of Capacity)。矿工预先根据自己的钱包地址生成大量的与收款地址关联却不重复数据,并以“小块”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中。“小块”的数量就好比是你所拥有的答案库;而整个BurstCoin交易网络就好比一个主考官,主考官平均每4分钟开出一道新的试题,应试者(矿工)则在自己的答案库中搜寻答案;最快速搜寻到并上传至主考官的应试者(矿工)将获取奖励;在扫描完成所有的小块之后,你的硬件会停歇工作,直到下一道习题开出来。这种证明方式类似于比特币,用于比特币发掘的运算力均转化为热能耗散掉了,而用于BurstCoin挖矿的磁盘则被大量无用哈希值填充,空间被白白浪费掉了。好在BurstCoin开发团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最新展示的发展路线图中已明确表示Burst将尽快升级到第三代PoC模式,提供文件存储功能,不再白白浪费磁盘空间。

  BCO于比特币区块高度501949完成硬分叉,BCO使用更环保、更公平的容量证明机制(Proofs of Capacity)。天然抵抗ASIC,耗电极少。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挖矿变得公平、分布以及绿色节能,回到人人可以挖矿的时代。正因如此,BCO硬盘挖矿门槛极低,人人皆可参与,网络更分布;硬盘挖矿的能源消耗极少,网络更高效;POC算法对大区块天然友好,网络更快速。BCO主网目前开发已经接近尾声,将于近期上线,是近期最值得期待的区块链项目之一。特点:

  a.用户使用闲置的硬盘空间就能挖矿,无需昂贵的显卡和矿机。

  b.传统的矿机功耗高,噪音大,热量大,专业矿场趋向中心化,普通用户参与门槛高。

  c.目前POW挖矿使用的电力已经超过了159个国家的电力总和,数字货币的发展不应该以消耗过多能源为代价。

  d.POC容量证明数分钟扫描一次硬盘,平时硬盘处于待机状态,功耗忽略不计,矿场收取不到电费,具备能源天然抵抗优势。

  e.相对于基于算力的POW挖矿,POC容量证明绿色节能,低功耗,低噪音,无热量,回归中本聪白皮书人人可以挖矿的初衷,是真正的去中心化挖矿。

  f.固态硬盘价格昂贵,POC对快速吞吐数据无要求,只需容量,因此POC天然杜绝ASIC芯片。

  e.基于容量证明,未来支持超大区块并将加入零知识证明等功能。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微信公众号[存储随笔]的古猫先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zhuzongpeng/article/details/

随着SSD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SSD性能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考虑给自己的电脑升级SSD固态硬盘。但是市面上现在SSD的根据不同的大小与尺寸,有多种多样的接口的SSD。本篇文章就当下主流的一些SSD接口进行简单的介绍。

6Gbps”其实是SATA Revision 3.0的一个参数标准之一,主要是用来表达使用的是SATA Revision 3.0标准,速度更快,相对SATA Revision 2.0。SATA是硬盘接口的标准规范,实际上SATA 6Gbps接口这个说法并不规范,准确的称呼是SATA III,接口速度是6Gbps而已,只是现在大家习惯这个说法了。SATA 6Gbps接口是目前最最常见的HDD/SSD硬盘接口,大部分人现在买的硬盘都在用这种接口。

作为目前应用最多的硬盘接口,SATA 6Gbps接口最大的优势就是太成熟了,6Gbps的带宽虽然比起新接口的10Gbps甚至32Gbps带宽差多了,目前主流SSD依然继续使用它们,随着固态硬盘的性能逐渐增强,这些标准已经成为限制SSD的一大瓶颈。


该接口是SATA协会开发的新的mini-SATA(mSATA)接口控制器的产品规范。新的控制器可以让SATA技术整合在小尺寸的装置上。mSATA也提供了和SATA接口标准一样的速度和可靠性,提供小尺寸CE产品(如Notebooks/ Netbook)的系统开发商和制造商更高效能和符合经济效益的储存方案。该接口主要是用在注重小型化的笔记本上面,比如说商务本,超极本等等,台式机,主流笔记本依依旧是SATA3.0。

事实上,mSATA接口亦可以说是SSD小型化的必经过程。当然mSATA也存在SATA的一些缺陷,比如说现在仍然是SATA通道,速度还是6Gbps。


M.2原名是NGFF接口,这是为超极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主要用来取代mSATA接口。不管是从非常小巧的规格尺寸上讲,还是说从传输性能上讲,这种接口要比mSATA接口好很多。正是因为SATA的接口瓶颈越来越突出,现在很多主板厂商都开始在产品线上预留出M.2接口。

M.2接口能够同时支持PCI-E通道以及SATA,其中前者在提高速度方面更轻松一些。最开始该接口所采用的是PCI-E 2.0 x2通道,理论带宽10Gbps,可以说它也突破了SATA接口理论传输瓶颈。如今的M.2接口全面转向PCI-E 3.0 x4通道,理论带宽达到了32Gbps,相比以往水准提升了很多,这也让SSD性能潜力大幅提升。另外,该接口固态硬盘还支持NVMe标准,和现在的AHCI比较起来,通过新的NVMe标准接入的SSD,在性能提升方面非常明显。

在SATA接口的SSD发展开始时,就已经出现了PCI-E接口的SSD,后者优势可以说非常明显。至于其他SSD,无论使用的是何种接口,都是从SATA 向原生PCI-E走进,而PCI-E接口的SSD直接是一步到位,没有了中间过程。

不过,PCI-E硬盘最开始主要是在企业级市场使用,因为它需要不同主控,所以,在性能提升的基础上,成本也高了不少。至于消费级市场,对该产品并没有太大需求,只是在这两年,PCI-E硬盘才开始在高端消费市场流行起来。


在SATA 6Gbps速度之后,SATA接口再想提升速度就比较困难了。SAS接口虽然说能达到12Gbps的速度,不过这也只是针对企业级市场,并且对原接口做了很大变动,而且后者对成本并不敏感。但是,面对消费级市场时就不能这样了,必须考虑到现实问题,SATA-IO最终拿出了SATA Express接口的解决方案。

其实,它的物理接口是由SATA 6Gbps接口改造而来,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好几年。不过,从目前市场占有率来看,该产品还有很长一段普及之路。该产品做得唯一比较明智的地方就是向下兼容了SATA 6Gbps接口。


U.2接口到底是什么东西?相信大家都没有听说过!它的别称是SFF-8639,是由固态硬盘形态工作组织(SSD Form Factor Work Group)推出的接口规范。U.2不但能支持SATA-Express规范,还能兼容SAS、SATA等规范。因此大家可以把它当做是四通道版本 的SATA-Express接口,它的理论带宽已经达到了32Gbps,与M.2接口毫无差别。不过目前在市场上已经正式售卖的也只有Intel的750系列。

尽管现在市面上固态硬盘接口确实特别杂乱,不过归根结底也就是一以SATA、mSATA、M.2以及PCI-E为主。从性价比以及技术上的成熟度来说,SATA3.0接口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绝大多数台式电脑与主流笔记本都直接采用SATA接口,兼容传统的机械硬盘与新的固态硬盘,该接口也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主流。而对于一些高端玩家来说,可以考虑选用M.2接口固态硬盘,不过需要主板支持才可以。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公众号: 存储随笔,Memory-logger.


}
  C7是说SATA接口有磨损,数据线或接口有点接触不良。
  固态硬盘的话一般是误报。
“Ultra DMA CRC错误计数”(C7)没有非常具体的解释,一般来说表示这个是硬盘接口有所损坏,一般硬盘正常多次插拔,都会有这个黄色报警,不过别担心,请仔细查看主板的SATA接口和硬盘SATA接口,是否有明显磨损或者烧毁痕迹,如果没有这些迹象,硬盘可以安全使用,换多几个版本HD-TUNE软件进行测试,就会发现有的HD-TUNE有黄色告警,有的没有。
代码一般是C7,但不同的厂家对这个代码的定义不同,用通用软件,比如hdtune测C7错误,不一定就是UDC错误。
另外,如果是SSD出此错误,不必在意。因为SSD的smart定义与机械盘不同。新盘也经常会测出这个错误。
硬盘可能有问题了,换个系统的硬盘就行了。不想换硬盘的话,可以直接用个验证过的系统盘
重装系统试试,这样就可以全程自动、顺利解决 系统运行卡顿 的问题了。用u盘或者硬盘这些都是可以的,且安装速度非常快。但关键是:要有兼容性好的(兼容ide、achi、Raid模式的安装)并能自动永久激活的、能够自动安装机器硬件驱动序的系统盘,这就可以全程自动、顺利重装系统了。方法如下:
1、U盘安装:用ultraiso软件,打开下载好的系统安装盘文件(ISO文件),执行“写入映像文件”把U盘插到电脑上,点击“确定”,等待程序执行完毕后,这样就做好了启动及安装系统用的u盘,用这个做好的系统u盘引导启动机器后,即可顺利重装系统了;
2、硬盘安装:前提是,需要有一个可以正常运行的Windows系统,提取下载的ISO文件中的“*.GHO”和“安装系统.EXE”到电脑的非系统分区,然后运行“安装系统.EXE”,直接回车确认还原操作,再次确认执行自动安装操作。(执行前注意备份C盘重要资料!);
3、图文版教程:有这方面的详细图文版安装教程怎么给你?不能附加的。会被系统判为违规的。

地址在“知道页面”右上角的…………si xin zhong…………有!望采纳!

接口错误还有CRC错误这个是修复不了的,伴随硬盘终身。只要是05C5C6没数据就OK,看这个样子非法关机不少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ata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