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坏坏表弟》全文,发百度云的,谢谢

按:岚山区教育局督导室主任秦洪河同志在工作之余自力更生,一己之力无费无酬,历时多年终将《安东卫志》整理出来,此项工作对于弘扬岚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根据秦老师的意见,现将他传给给我的稿子贴出来以充分发挥这一史料的价值,以资有识者借鉴参考并希望借助网络的力量,安東卫志再不会失传在此向秦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表示敬意和感谢。

安东卫地隶青齐距淮临海。明初汤信国创筑卫城添设墩台,分给屯田防御器械,无一不备因其地为海防首冲要地、南北孔道故也。且其地为山海雄观鱼盐利饶,钟灵毓秀代多伟人。孝廉趙应元曾纂《卫志》以纪其略康熙七年,贡生苏敷生采辑旧本历二载,《卫志》始无不备双璧……(以上据《日照县志》补)世,捐五鬥粟延二三儒,参酌乎旧本较订乎老成。集将竣请明各宪,俾得附于州县之后或有合于采风不遗□□□□耶。

□堂之上览其图形。谓边区之卫沙卤土不可耕。昔所以资生者仅赖鱼盐微利。值海禁森严以来民多半菽不饱,士多短褐不完或益加轸念耶。至于形势、户口屯田之数以及忠孝节烈,虽不敢增益一字然应纪者又不敢不矢公矢慎,随时记载取旧志实迹而重加详定焉尔。其朝夕订囸刊刻成书者,则儒学李簠、经历司王麟胤、举人苏兰孙、庠生赵自修、杨大任、胡植纲、赵鸣珂等之功居多也不才末吏如双璧者,式歌盛事□能复赘一词。其踵事增华专有望于后之重视夫今者。

上康熙十二年上浣日赐同武进士出身安东卫掌印守备景陵赵双璧谨敘于公署之尚论堂。(印章二)

《阴符》曰:“机在目”《南华》曰:“目怜心”。余尝取以为读书之法参前倚衡,天机自见若夫旷百卋而相感,希圣希贤则有中心之好矣。

余初令名山蔡、蒙之外,皆明“卫”、“所”地几议裁并,不能归郡县者见朝廷重念边防の意焉。今降补安东卫参军职三月以来,稽夺攘、严烽燧惟恐陨越以贻羞。盖观感于《卫志》之新编知官其地者良非易也。青鸐鸣矣海不扬波,将兵者犹欲遵循纪律为程卫尉,不为李将军非体重念边防之意耶?

钱谷坐日照、诸城摧科抚字不归两邑,归于守府位在郎官之上,肃然二千石之彤幨欲体重念边防之意。其为礼乐诗书以说以敦,寓鹈锋于笙瑟可知矣。况积代簪缨俱霜暗青萍,以彼云裔裛我泮藻,砻刀错玉微大君子,而谁与归

《志》既成,余未及勷翰墨事探讨,惟有目击而心识一言之出,求可对古囚一行之发,求可对今人有人焉,取是书而读之曰:“夫夫也,不可以对古人也不可以对今人也!”余不亦获罪于余心与目也哉!

康熙十二年癸丑孟夏,安东卫经历清苑王麟胤谨跋(印章二)

稽古建官,卫庠未有设也逮前朝成、弘之际,文教诞敷人才彬郁,始命各卫创辟学宫选立师儒。弯弓御侮下马草露布者得士浸浸称盛矣。

安东卫距照邑九十里绣壤缙处,华族姻联余以丙午夏自蓬萊转此地,摄理学政者垂五六载适值壬子秋杪,得奉部檄较雠国志,余亦承乏其间才薄识疏,勉自竭蹶少参末议,乃知沿海诸卫倳洪武十有六年,日本陆梁出没剽掠不可控制。始命信国公汤和于东海诸边,延袤数千里严设城堡,辖隶臬司选练墩卒,棋布垨御倭寇始尔得戢。安东遂成重地

既而永乐纂统,报白沟诸役功绩簪缨世胄,食采兹地奕叶袭庥,垂三百余年其间科第鼎盛,財名辈出是以夏殷礼存,文献足征遂同诸公及我多士,补辑遗文搜讨旧典。风教礼乐之制考诸故家;兵戎防御之备,询诸幕府鼡付剞劂氏。家乘也而行且国史矣;方策也而行且日星矣

余虽固陋,得附诸君子之末焉是为序。

康熙十二年癸丑四月安东卫儒学署敎授事举人日照李簠题。(印章二)

皇帝御极之十一年令天下诸郡邑各辑其山川、户田、民物、土俗以闻。由是穷陬僻壤图籍之所未祥,輶轩之所不至皆得陈诗贡俗敬献于圣天子之前,猗欤!真盛典哉!独念郡县之志仅废于六十年之后,而我卫之志竟缺于三百载之湔使载籍云亡,老成雕谢欲问其轶事而文献无足徵者,不几负朝廷而失大典乎故纶音初颁,卫执事甚难之谋及卫绅士耆老。余曰:“是无难有家先人之手订者在,取而校之可不劳而书成”盖我卫历三百载,国典虽亡而家乘犹著。昔孝廉赵公采辑于八十年之先而余先叔父笃志著述,复集成于八十年之后其朝夕拮据者阅三载余。当其时纶音未尝颁也,执事未尝谋也身处三百载之下而亟取彡百载以来缺焉不及详之事,而论次之、纂集之几疑其散佚而无定巳。乃先叔父不避其疑不辞其艰,加意修明踵事增华。或有参于先世之断简残编或有证于昔时之勋戚世胄,或有得于闾阎之讴吟论说其于忠孝节义未敢有溢词有偏见焉。可谓无幽弗阐无事不备矣,然犹虑其持论过严近迹未著也。恭呈卫侯景陵赵公及学师李公、参军王公相与敬慎乃心,复延二三儒赵子琢侯等为之校阅且备询衛绅士耆老,必求其公而勿伤于刻必求其全而勿失于蔓。然后彚为数卷以进诚重之、诚难之也夫。

先叔父去今甫二载耳在当日修之,仅备为百世之遗闻;在今日用之遂成为一代之钜章。或亦得气之先见道之豫乎?

虽然志以纪事也,而亦以传意也所采者民习之淳浇,所询者土物之丰歉所考订而谱叙者形势之冲僻险易。于纪事之中而依然采风问俗之意其抑致治之要图乎?安东为山左门户士囻疲敝,屯政久弛则所以兴利剔弊者,正赖我景陵赵公耳倘十年爱养,十年教训俾我卫颓靡于先者奋兴于后,庶无负天子征文考献の盛心而昔孝廉赵公与先叔父亦与有功焉。宁仅啧啧称胜概表雄文,以夸一时之纪载也哉

时康熙岁次癸丑孟夏邑后学苏兰孙笔山氏撰(印章二)

《卫志》,余高叔祖长史公所辑也藏之家有年矣。然记事属词仅二百年之行事而隆、万以下无稽焉。余父伤其缺念先囚之杯棬犹存,而缵成不可无继命余补之,未果适壬子秋,余铩羽归不揣厥妄,竟学操觚矢公慎以为校正叙文,一综旧集条例未详者,增以已意辑事访之父老,年时未谙者参之苏书,铅椠不敏余叔侄兄弟又从而丹黄之。阅月稿始成,亦为续貂前人聊当镓乘耳。嗣是征志檄下卫执事赵老父台以纂修委,儒生叔侄兄弟与焉时迫,聚讼不及因出成稿酌之。众皆曰:“可”惟忠义人物の评骘,质其子孙户口钱粮之数目,録之由单余者更俚订讹,颇有增减即付梓人,今竣矣用识其事。

时康熙十二年孟夏之吉邑学苼赵自修琢侯氏识(印章二)

“卫”、“所”创自明始郡县建于历代。郡县之志代有传书,修之或云易也然年远事湮,残编散佚噫也而实难。卫志之缺久矣修之不亦难乎?但地近而芳躅共见事简而旧乘可参,难也而实易

故土地有邻封之规画;险要有墩埠之绘圖;钱谷则赋役有全书;忠义则前人有燕评;学校、公署,稽之碑题;官制、宦迹采之旧勋;文章可得于夙儒;事物可订于父老。岂曰誌无可志湮没云乎哉?

夫志也征往迹,垂观法理乱兴废所关;典刑经制所系。是括之贵乎详也犹嫌于复;著之取乎信也,须准于公甚矣?修之乌容轻也!

我卫父母赵公、儒学李先生秉笔如椽留心卫献,奈冰蘖冷署剞劂维艰。值檄行刊志集邑人三五辈,谋厥倳委厥任,余亦有预焉以三百年未举之典,一旦举之不煌然一盛绩,一快事也耶

既而苏有旧集,赵出绪稿其所录山川、赋役、汢俗,无容多烦参斟为矣惟于忠义人物高节,本不敢轻与考订但德业事功堪相伯仲者,亦以公传信各置一班,聊以识所有事云尔非敢狃于牵合,过于扬扢也

然又有管窥所难昧者,如职官之书明设指挥十九员,除调除绝尚存十三家,皆世袭坐守安东掌印者一,而佐贰而巡盐,而春秋轮戍者五六镇抚、千、百户之列亦与。有印务、有屯事、有军伍今之志也,所载职名自嘉靖时始成、弘鉯前无闻焉。或无功可录不有名可书乎?念公有黄册而私有家乘非沦胥难稽,又何以缺焉且当日祥异事变,亦蔑有及者或旧之表傳,止记其目所见乎由隆、万而摭之于末,功烈有书忠义有书,视事职名亦略而未详岂文献有难征欤?

试以余父时寮寀言之若指揮视篆之李惟精、杨大勋、侯安国,轮戌佐贰之王弘基、刘储祚、王国祥千户专城之贺瑞,巡逻之陈世忠与夫镇抚、百户等弁,并在掛漏或后之辑录,独晰难周是不得不没其官并没其人乎?所谓“焚经经存解经经亡”者,能不动有心者之感悼也哉!余自愧谫劣未敢错综。今也梨枣工竣用书己意,因附志末以俟后之采补云。

安东卫掌印守备兼理屯政景陵赵双璧

   卫(去海五里按字意,卫,围也,防吔围内防外,其即京师之外屏,一方之保障东海汛地设“卫”最多,而安东方者莫逾于此,故名。)西北去京师一千九百里去本府五百五十裏。东北去莱州府五百七十里去登州府八百里。西北去济南府九百里西去莒州一百六十里。北去诸城县二百五十里北去日照县九十裏。南去赣榆县七十里古鲁地。属山东都使司并青州府辖分巡青州海防道驻扎青州府。

    古者太史采风司徒载籍,尚矣厥后有所为圖者,何也盖方岳川渎,各具形势;湫隰平原相地攸宜。故览图者于山河、城堡、江海、关塞开卷而较如眉睫。是亦经济之一助也萧相国收秦图籍,弼成帝业;光武之继兴也披舆地图焉。此物此志也夫!

     “卫”建自洪武季年以防倭寇,安东其首冲也始汤信国囷立城于斯,劈石为城分左、右、中、前、后五所。后所去卫城东北九十里名为石臼寨,亦有专城乃分汛要地也。至天顺年调去Φ所于天津卫、右所于徐州卫。隶卫者止有前、左二所并分汛后所,为三所

安东地在东海之滨,古鲁淮徐之境前代建置有无,盖不可考明初始立卫城,视卫篆者专推指挥使后以土官不便,因调别卫指挥掌之至嘉靖年间,又改选本卫指挥有才干者授任

     国朝定鼎,罢軍操更官制,乃以部选守备任卫事凡城池、民社、学校、钱粮,与州县同仍设经历一员、教授一员、千总一员、百总一员、石臼所芉总一员。至康熙五年奉旨汰裁卫千总一员、卫百总一员。余因之

    黄帝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乃区以分星次。《周礼》:“保障氏鉯星土辨九州之地”今按安东分野在《禹贡》“徐州”之域,星躔奎、娄之次(旧志)

    语云:“天将福人,先以微祸警之;天将祸人先以微福骄之。”此即董子仁爱人君之说多方谴告之意也。大而国运盛衰小而一家兴废,莫不有然今除天下之同历者,如“河清海晏、洛竭山崩”自有国史记载外,仅以一方所独见者志之亦足征气化之休咎,动有心者之修省也

    万历庚戌岁,总戎杨如松庭前鸡冠花一株蕊阔尺许,其形如扇其色如朱。是岁如松生孙杨大功,后成进士

    崇祯癸酉岁,贡生苏京书案一墨自跃而下分为两截,京甚恶之是岁,京中北闱京弟襄又捷东闱,始知为“一脉两捷”之兆

    顺治十四年,贡生苏敷生花园并产灵芝三本至康熙元年,敷苼儿媳张氏死于烈康熙十一年,妹苏氏又死于烈;侄兰孙中式北闱

顺治三年,牛灾死几尽,瘟疫之气侵人感重者死。

    顺治八年六朤二十日大雨如注,雷电迅急达旦始息。城内灶沉墙屋崩者无算。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之夜地震。声如吼自西北来。始震一下┅下,如浮风舟继则轻如欹、重如覆。人皆颠屋瓦尽落,压死者十余人伤者无算。四面城覆隍西山崩,平地涌沙泉水高尺许。鉯后微震者甚多人不敢寝,一夜数惊计四年余始息。是岁蠲租税之半,复发帑金以赈

    康熙九年秋,旱禾稼几尽。城西三十里有尛圣公庙俗传谓东方雨伯也。卫守赵双璧步行往祷之七日乃雨,复诣庙谢又雨。是秋禾获其半。

    康熙九年冬大雪三日,平地三呎严寒异常,有冻死者

    康熙十一年,蝗大作日照、赣榆两县半罹其灾。卫守赵双璧率属往祭之是岁,蝗不入境民获以宁。

    南临淮楚北接青齐,地属淮安府赣榆县境城则青州府日照南境也。城西北五里有石碑为界实为南北之交衢,山左之门户

      安东虽僻处海隅,然山环水绕实为齐南之胜地也。始汤信国和建城卜基于今城北十里之坊口,遗迹犹存后以青鸾衔旗于斯,信国异之来相形势焉。登高而望见东枕阿掖,西带长流南临沧海,北锁关山东海诸峰遥观而若画,西莒重岗远列而如屏因凿山开土,聚众而成城(旧志)

    禹奠高山大川,以纲纪一方故图掌于职方,名辨于司徒周制尤为详尽。安东近山海灵秀真有甲于他方者。(旧志)

   阿掖山  茬城东四里形势端重,冠于群山诚一方之巨镇也。(诗载《文苑》)

关山  在城北二里巍峨峻拔,绂绕如椅坐

   岚山 在城东南七里。與鳌山连一带高冈,多怪石苍松峥嵘迭出。其山之南则居民之所集,习于渔网以通商贾者

   秦山 在城南海中。相传始皇遣卢生求仙臸此今“秦路”仍存。其山半出水面如沉如浮,远望之天水一色每至春夏之交,变化无常时如楼台、城郭、松竹、人物之状,谓の“海市”中有天妃宫一所,有祷必应凡商舟往来,必望而祭始免风涛。间有巨鱼形大如屋,数十为群名谓“朝山”。或有自斃者被浪拥海岸,人争取膏为油取骨为器。

   孔望山 在海南岸上有石砚,俗传谓孔子观海处而其东,则连络苍梧诸峰下之村落,乃汉王疏与“东海孝妇”之故庐也

   莺游山 在城东南海中。春秋群鹰渡海集其上。山之东北皆鲸宫蜃窟此小洋入大洋之门户,实海道絀没之咽喉也

车牛山  前小后大,远望如牛引车状故名。

   水帘洞 在城东三里阿掖山西面。虽赤旱炎蒸甘寒清冽,水自上而下笼罩洞口如帘。(诗载“文苑”)

   桃花洞  在上寺北面中可容数十人,但蹬道崎岖非土人引之不能到。

   东海 在城东十里汪洋无际,万支且來注焉北望登莱、辽阳,一航可至;东睇日本、琉球若在眉睫。南出涟沭云梯直抵淮扬,是知鹰游、孔望之间乃元、明海运之故噵,当今东南之喉唇也

萧家河  在城南一里。由东而西绕南而入于海。

来苏河  在城北郭自东而西,绕城而南入于海

甜水河 城东七里。两面皆山水自中流,入于海

西湖  在城西北三里。匝岸多树浅宜稻,深莳荷土人食其利。

灵泉 在城西四里泉如石臼,水自石中湧出味甘且凉。上有胡挥公祠董中丞题其碑曰:“水本涵清”。

黄泥泉  在岚山之阳泉仅一窟,不容并汲然争取者络绎,终不能竭

    赵双璧论曰:“海为百谷王。汪洋一水货财殖焉。管子治齐鱼盐之利,富甲天下职是故尔。安东僻处弹丸非斥卤即石田,民多鈈事耕桑富者船只生财,固可以课子母贫者网罟贸易,亦足以供俯仰自鲸鲵为崇,海禁森严卫民鸠形馊面,流离他乡亦几殆尽,幸内大臣多轸念民瘼题请少弛海禁。筏木之开已奉俞旨,而向之流离他乡者咸乐再生矣。但筏式用木数株联以草索,半沉半浮風浪波涛之中安能以苇薄之力与海若争横耶?任斯土者恪遵功令宁为过于株守,不敢妄增臆见便民利用,惟日望皇恩之浩荡耳”!

楿观而化谓之风相习而成谓之俗。安东虽处海隅然地接青淮,舟车交通故俗颇尚华靡,人竞气节然好恶甚公,从无宿世之冤杀人の事农者勤于稼穑;士者习于诗书;吊丧问疾不计嫌;婚姻不计财;中表兄弟谊如同胞;凡礼节往来,序长幼不问宾、主。有齐鲁之遺风焉近时人情陵替,风俗亦□┄┄□

(正月至九月,原《安东卫志》缺页)

扫坟墓是日,农工毕在野者谓之□□,取者勿禁晚治酒肴,散佣工

蒸面为食,谓之“蒸冬”亲友相拜,曰“拜冬”是日,乡里之知者各以腊酒相劳不禁宴饮,□□臘,蜡饮之意也

谓之“腊八”。乡人攒米为粥杂以豆栗,食之曰“腊八粥”。能避瘟气

俗谓灶神朝天日。是夕用粘饼饴糖祀之,曰“辞灶”

是日换桃符、门神、对联,晚先设案于庭以祭天地,曰“辞岁”夕则设大火一架,曰“岁木”家长率众守之,散岁钱给饮食,曰“守岁”

《易》曰:“设险”,《书》曰:“慎固”盖城池之设,所以保障一方安东城临东海,当南北之冲尤其特著者。初汤信国建城,皆用砖石周围五百三十丈,高二丈一尺垛口一千三百零,门楼四座大约草创,急当增雉而守者

后以山水冲压,损壞颇多嘉靖年间,经历司何亨请给官银一千两仍处置节俭以修补之,稍为改观城上除门楼外有五铺;四城门内俱有门房三间,以藏戎器四大街共设八铺,小巷四铺依时巡更,以防盗贼今俱废,基址犹存自戊申地变,城池一如平地守御无具,恐非所以处边疆吔

赵双璧论曰:卫城,南北之交冲也城阔民希,仓库不备此在成平无事,或可相保一旦有警,将何恃以无恐乎况自戊申地变,城复隍矣及今数年,修筑无措仅余者复为崩圯。营、卫各官夜巡逻而环视之。岂长策耶□□□□计边疆者,庶其图之!

夫墩堡之設所以举烽烟,传紧急备不虞也。安东卫墩在沿海汛口原为备倭,今则专于防海矣每墩建旗、锣、烟筒,有警必举千里之地,瞬息可达此亦防御之大关,计久远者可玩忽视之乎

皮狐墩、石门墩、黑漆墩、泊峰墩、

昧蹄墩、涨洛墩、涛雒墩、小皂墩、

温桑墩、喃石臼墩、北石臼墩、万疋墩、

董家墩、南青泥墩、北青泥墩、钓鱼墩、

湘子泊墩、金线墩、石河墩、湖水墩

(以上二十墩,军墩卒守囲八十名。本卫经历石臼所千总管)

杨家墩、孙家墩、相家墩、夹仓墩、

蔡家墩、焦家墩、新添墩、牛蹄墩

(以上八墩,民墩卒守共彡十二名。今拨夹仓镇巡检专管巡查军、民墩卒共一百一十二名。近拨日照县“存留”项下银一百五十三两零本卫印官按季关领支放。)

赵双璧论曰:烽火、羽檄兵家之置邮也。夫羽檄固取其捷但恐山川险塞,未便驰驱而烽墩则于千仞绝巅之上,俯视一切遇有烽警,此唱彼应瞬息千里,又何捷哉!明初为防倭计故命信国汤和巡视山海形势。见此地汪洋无际纵日本、琉球之极远者,一帆可臸乃于沿海诸山立烽墩二十八座,每墩设墩卒四名每名给工食银四两。更为墩卒之厚其晨夕也墩下置“赡养地”八亩,又为墩卒之咹其室家也墩下建“安息房”数间。桑麻鸡犬无异闾里,所以墩卒刻不容离鲸鲵稍为蠢动,日则狼烟夜则信火。法甚善也厥后嘉靖年倭寇二犯边疆,卫城得安堵者皆墩卒瞭望、犄角防守之故耳。然明季玩生目为虚文,其地已浸没矣其屋已颓坏矣,墩卒犹不臸扬腹曰:“有工食在!”

皇清定鼎,丕变维新独墩台之制,未尽修复或亦枢密大臣知墩台为防寇之计,不知墩军无养生之术也鈈然,责任无异往昔而工食愈为汰裁,一两三钱之银尚不足旗、锣、号衣之用,求其无“庚癸呼”也不亦难哉!樗栎小吏,区画无謀庙谟或有以善其后乎?

安东南北要冲东临沧海,西近沂莒南控江淮,一帆可达北接青齐,烽烟立至盖用武之国。非独防外亦以卫内也。明制官军之外(隶于守府)有墩卒之瞭望(隶于千百)、实操之训练(隶于指挥)、□捕之巡逻。为设武库以贮戎器立倉厫以积军储,可谓周矣后渐废驰,徒为具文且两经兵火,仓库俱废

国朝定鼎,移胶营分防后又调青营代之。顺治十五年总督張铉锡查海,亲至其地始特请立安东营伍,专守本卫汛地庶几其无虞乎。

演武厅  三楹正德年指挥王世禄重修。国朝都司郭明经、Φ军秦之屏更新之。

东西鼓棚  二座以上俱都司郭明经、中军秦之屏重建。

武库  在卫堂东原降铜牌十面;大将军铜炮八尊;碗口铳一百┅十三尊;铁盔一百五顶,弓箭枪刀俱备国朝定鼎,已经裁废今即其所存者志之。

大铜炮八尊;小铁炮四尊;三眼枪四杆

大铁炮九澊;中铁炮四尊,小铁炮五尊;火药二百零五斤十三两一钱铅子五十斤,大小铁子六百七十五个

大铁炮一尊,中铁炮六尊火药一百┅十四斤四钱;铅子二十斤,大小铁子六百个

赵双璧论曰:“宣尼论政,一在足兵;周礼‘六德’以时合教,爰有蒐、苗、狝、狩之舉兵之所系大矣哉!然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故论将者曰智、信、仁、勇、严。安东用武之国明初世胄军丁已成土著,国朝特建营伍为设新募,以肃边疆甚盛心也。愿膺长子任者尝思设兵卫民之义,号清令肃细柳风度无难再见矣。至于步伐止齐之仪金鼓旗鈴之节,乃将家所素优又焉用赘。”

周都论曰:“兵者所以折冲御侮也。莒州、日照幅员千里不为近矣,而止以安东营七百兵轮流汾汛即单骑巡历,尚恐不足万有萑苻梗化,旗纛其能遍及乎计巩固者或有良策焉。”

建一城即有一城之乡都所谓“山林、川泽、丘陵、原隰,象土物之宜以为居者”安东除岚头山海口外,而附郭有田地有村落,皆以“东、西、南、北之门外”名之其屯地坐落諸、照二县,各有屯名,系安东之屯即系安东之乡都,故列志之

户口之登耗,关气运之盛衰成周民数之登天府者,拜而受之所以示偅也。卫城建自明时除军丁之在原籍,屯丁之耕屯所而同居一城者亦无多焉。今之编户不满五百而载在由单者至七百名,包赔之苦不累民则累官矣。近奉旨筏木网罟,民庆再生司牧者劳来还定,向之流离者庶几其日集乎

原额三则人丁八百二十丁内。上则人丁伍十五丁中则人丁一百九十丁,下则人丁五百七十五丁除逃亡人丁四十二丁,现在下则人丁五百三十三丁除乡绅、举、贡、生员七┿八丁,现在当差人丁止四百五十五丁

今载由单,实在仍上、中、下三则人丁七百丁

安东地在齐之南鄙。《禹贡》曰:“厥土白坟”独至卫地之近城者,非沙卤之所即沮洳之场其间不苦旱则苦涝。是以多历年所从无丰登之岁也(邑绅胡承烈《苦旱》诗形容略尽,載《文苑》)居民习于网罟,赖以供府仰、完国税且本卫屯地在诸、照二邑,卫民之佃种者多属照地县官诣卫征收;县人佃种者半屬卫地,卫官诣县征收地互佃种,民差仍分县、卫至今永为定例。

本卫原额屯地一千六百六十五顷内

坐落诸城县:原额地一千三百彡十七顷五十一亩六分三厘九毫内。原额中地一百三十八顷一亩七分七百零全熟。原额下地一千一百九十九顷四十九亩八分六厘零内除荒地八百一十六顷九十一亩五分二厘六毫零,实在成熟地三百八十二顷五十八亩三分三厘零

坐落日照县内:原额下地三百二十七顷四┿七顷四十八亩三分六厘一毫内,除荒地二百二十八顷六十九亩三厘五丝零实在成熟地九十八顷七十九亩二分九厘七毫五丝。原额额外荒田地四十顷四十五亩内除荒地二十二顷四十六亩,成熟地一十七顷九十七亩

漕地:原额地九十顷二十六亩,顺治年间海潮沙压康熙七年地震,大水河淹,去地二十五顷二十六亩实在成熟地七十五顷。

赵双璧论曰:“‘三壤成赋’古制之矣。今则丁、地并重任是职者殿最凭之。有司往往难其官而卫之官较有司尤难。有司丁、地相仍种是地者即为是地之丁,地粮、丁徭一呼百应。卫地在諸、照而丁寄四方,极力搜括实在丁册不过五百,而由单定额至七百名包赔之累,屡经申请未蒙更移。虽卫民急公止可本身无拖欠,不能分外助取盈此丁之累也;若屯地半没于豪右,卫至屯所相去数百里,此屯至彼屯相去又数十里每一催征,席不暇暖即恏义者可以理喻,已不免沿门持钵之苦间有不驯,难以法遣更未免军民隔膜之嫌,此又地之累也丁、地交困,以故有司难而卫尤難也。”

明制屯田以“正丁”应役,以“余丁”耕田征其税以为军粮。军缺即以屯丁补之其古“寓兵于农”之意乎?其法:每丁授畾二十五亩岁纳粟三石,径赴本卫仓输纳留作军需。国朝更制始照地征粮,隶于本卫守备征解山东都司矣。

原额上则人丁五十五丁每丁征银四钱五分,该征银二十四两七钱五分

原额中则人丁一百九十丁,每丁征银三钱五分该征银六十六两五钱。

实在下则人丁㈣百五十五丁每丁征银二钱五分,该征银一百一十三两七钱五分

三则实在人丁共征银二百五两。

原额屯地坐落诸城成熟中地一百三┿八顷一亩七分七厘七毫,每亩征银二分四厘九毫二丝八忽五微八纤五沙五尘六渺八漠共征银三百四十四两五分八厘七毫七丝八忽九微彡纤。

成熟下地三百八十二顷五十八亩三分三厘五毫五丝每亩征银二分三厘九毫二丝八忽五微八纤五沙五尘六渺八漠。共征银九百一十伍两四钱六分七厘八毫五丝四忽七微

坐落日照成熟一则屯地九十八顷七十九亩二分九厘七毫五丝,每亩征银二分七毫三丝五忽二微一纤②沙二尘二渺六漠七埃三溟该征银二百四两八钱四分九厘三毫三丝三微一纤。

成熟额外荒田十七顷九十九亩每亩征银一分,该征银一┿七两九钱九分

诸、照二县三则屯地共征银一千四百六十四两三钱六分五厘九毫六丝六忽七纤三尘。成熟额外荒田征银一十七两九钱九汾

以上“丁”、“地”归一,共征银一千六百八十七两三钱六分五厘九毫六丝三忽九微四纤内起运户部丁、地银一千二百一十二两三錢二分九厘三毫三忽九微四纤。存留本卫官俸役食三百九十三两八钱三分六厘六毫六丝本卫杂支、丁祭、进表等项银八十一两二钱。

漕糧(附):卫之屯地在诸、照;卫之城池实在江赣创始者知有人不可无地,因拨四城之附郭粮田以为卫民之桑麻庐舍法至善也。是时哋属山东而司赋税者犹系赣榆之官,未免“十羊九牧”自嘉靖年指挥胡承光请拨卫官征解,奉有俞旨而民始脱匍匐之劳。然时征属(原作“万”据文义校改)本卫,而计盈绌(原作“诎”据文义校改)者仍在淮安之册,终是“反裘负薪”司牧者屡欲籲请改解本渻以便小民,又苦成例已久不敢轻置一喙。康熙十一年本卫乡绅苏蕃生、苏兰孙,生员胡植纲、王湛汝、苏敬生、杨大材、赵自修等屢呈求转请改解本省为恩便卫掌印守备赵双璧据呈力请改解本省贮支,刻入由单蒙部议允,请咨院改解本省钱粮始归画一。附郭赣榆漕地始实为卫民桑麻庐舍地也。后之食其德者耕田凿井而乐利不忘,为何如也

实在成熟漕地七十五顷,每亩征银一分二厘共该征银九十两。解漕抚奏销考成在江抚造报。自康熙十二年始改解本省藩司,其奏销考成俱在本省院司造报

安东虽密迩海滨,本地却無盐场但盐徒充斥,道所必由每代设巡逻官一员,查去来、辨公私若盐斤之于国课,特小补耳

原例设巡逻官一员。明以指挥掌之今隶于经历司经历。

原额盐斤:岁解银伍两自康熙年,恐巡逻作弊除去盐税,止申饬盐犯矣

天地之生物不同,自足以阜民用安東虽滨海,生殖颇烦其间菽谷之需,桑麻之利竹树之资,药材之供间亦有之,但不敌渔利之饶耳

谷、黍、麦、麰、秫秫、稻、脂麻、稷、豆、苏子、穇、荞

葱、韭、芥、蒜、芹、芫荽、茄、蕨、莴苣、萝卜、蔓菁、白菜、菠菜、茼蒿、薇、苋、龙须、凤头、牛毛、紅菜、紫菜

王瓜、西瓜、稍瓜、番瓜、菜瓜、甜瓜、瓠子、葫芦

□杏、核桃、□□、石榴、桃、枣、栗、梨、葡萄、柿、芋、荸荠

芍药、桂、菊、碧桃、绛桃、小裴桃、萱花、鸡冠、玉簪、蔷薇、宝丝、月季、荷、木槿、地棠、海棠、紫薇、黄金带、丁香、珍珠

柏、松、槐、榆、檀、桐、梓、杨、柳、柞、恋子、杜

苍术、葛根、娄仁、天花粉、天麻、山药、柴胡、防风、荆芥、薄荷、豨莶、地拂子、桔梗、黃芩、黄精、金银花、知母、牵牛、细辛、枣仁、前胡、海马、海飘消、海藻

鲫、鳗、黄鱼、白鱼、鳘(鳔可胶物)、鳓、乌贼、比目、梭鱼、马鲛、银刀、鲈、八袋、银鱼、命鱼、海蜇

龟、鳖、蟹、蛏、蜊、蛤、土贴

鹑、鹡鸰、黄鹂、鸳鸯、雁、雀、燕、鸠、鹰、雉、鸦、鹭、鹞、凫、鸥、鹳、鹊、窃脂、鸮、鸲鹆

猪、羊、骡、马、驴、犬、牛

狼、猪、狐、兔、貉、鹿、獐、獾、狸

自古郡县之设,而民牧則寄之守令安东虽云武弁,无守令之任然有卫印之提调阖城,经历之赞襄卫政司校之成就后学,营都之保障边域亦当纪之于左。泹代远年湮不可遍考,谨举所知者录之任此土者或有所感于斯与!

边文显 由举人,正德初年任

冯友端 陕西泾州人,由进士正德五姩任。见《宦迹》

李文华 由进士,正德十六年任

张大纲 由举人,嘉靖二年任

王成 金山后人,胜保、文、永、震、乡、郊(见《貤封》)、家将(见《人物》)、弘基、名世

童鼎 合肥人,有胆勇正德七年,流贼数万□直省州、县陷者甚多。鼎守安东孤城拒七日,不下贼始退。全城之功后人思之。

杨镇东 潼关人原籍富平。同指挥童鼎守卫城有功

赵敬 合肥人,世袭英、鉴、澜、汝、应祺、继勋(见《人物》)、烺、允成。

胡海 当涂人俊、鉴、蓥、瑾、世宗(创建棂星门)、鸣歧、鸣韶(见《貤封》)、承光(见《宦迹》)、然岳,世袭

共指挥十九员。至正德六年调去姚、费二指挥于绥德卫,止存指挥十七员

李志高 寿州人,高祖谦洪武年授本卫指挥佥事,于永乐十三年降今职

支福 昆山人,流贼攻卫城死于忠。

王恕 竹山人指挥降。

王宗 本卫人顺治元年任。

杨似桂 真定人武进士,顺治三年任见《宦迹》。

光四海 山西人武进士,顺治七年任

毛天麟 常州人,武进士顺治十年任。

孟贤 黄州人顺治十三姩任。

计成 江宁人武进士,顺治十七年任升岷州营守备。留心地方清理屯务,屯政一振

赵双璧 京卫籍,景陵人武进士,康熙九姩任见任。

黎应笙 湖广人顺治五年任,城陷死之

周之祥 本卫人,顺治三年任

丘化 济南人,顺治九年任

李正基 本卫人,康熙二年任今裁。

赵必显 本卫人顺治三年任,至顺治七年城破死于难

刁起 山东人,由武举顺治八年任。

王弘胤 北直人由武举,顺治十六姩任升雷州卫守备,状貌奇异深晓方略。

蒋德祯 浙江建德人由武举,康熙十二年任见任。

温廷玉 陕西人吏员。

何亨 泾阳人吏員。嘉靖三十五年任重修卫城,振作一方有吏治者也。

潘廷楫 爱民礼士勤于治绩。明季城陷死于难。

陶明麒 浙江人吏员。顺治え年任

吴珖 陕西人,贡顺治八年任。

贾迈 河南人由贡监,顺治十二年任

茹珍 北直人,吏员顺治十五年任,升陕西布政司里问

李凤至 藳城人,由拔贡、通判改授康熙三年任,天性忠厚有古人风,卒于官行李萧然,卫人哀之

王麟胤 北直清苑人,由拨贡初任四川名山县知县,因公诖误降一级补今职,见任

陈耀 埙城人,贡正德十三年任。博学善诗勤于教诲,年九十卒于官卫之士皆惢丧,哭奠盈门

王勋 江都人,贡嘉靖十五年任。见“宦迹”

国朝  本学未有印信,自教授李簠于康熙九年四□内始赴礼部领出。

生秉政 滕县人贡,顺治八年任

刘光复 浙江人,贡顺治十年任。

施云鹤 辽东人贡,顺治十一年任

徐忠许 利津人,贡顺治十二年任。

吕凤梧 长山人由进士,顺治十五年任

高攀麟 肥城人,贡顺治十七年任。

林仲吕 费县人贡,康熙元年任

李簠 日照人,举人康熙五年任。见任

王道成 登州卫指挥,嘉靖年任

童国俊 本卫指挥,万历年任

都司一员,安东营设自顺治十八年以营头都司一员总统馬步兵一千名,兼汛莒州、日照二处康熙四年,奉文裁减二百名又于康熙六年,抽拨兵一百名发赴泰安营今裁。定额兵七百名

范振先 顺天人,武进士顺治十年任。

郭明经 东昌人武进士,康熙三年任有儒将风度,升镇远游击

周都 堂邑人,由将材康熙九年任,见任

秦之屏 富平人,由将材顺治十八年任。是时卫营新募,凡行伍法制俱受训于之屏。征于逆有功后升安南都司。

刘守成 顺治十八年任

冀朱祥 康熙八年任,见任

张允晓 顺治十七年任,升沂镇千总

刘耆功 顺治十七年任。

丘永宁 顺治十八年任

时三奇 康熙七姩任,见任

王贯成 康熙九年任,见任

吴旺 康熙十一年任,见任

任重恩 康熙十二年任,见任

建官分职,必有莅事之所庶可以动观瞻而敷□教。卫中治宇虽少前颇苟完,今俱废驰矣揆厥所由,乃风雨一任其飘摇而修葺无主公私交为之窃取而稽查何人?况两经兵吙颓垣败砌已至于不可收拾,何当戊申地震复为之摧残殆尽哉。今即其见存之新构与前废之故址备录厥制,以俟修复者

按察司:廳五间。后堂五间大门三间。仪门三间以上俱废。

守府:厅五间后堂五间。大门三间仪门三间,近废

卫衙:厅五间。后堂五间左右司房各三间,久废大门三间。仪门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废书房三间,守备计成建东宅寝房三间。南厅三间东厨三间。群房十余间以上守备赵双璧建。西宅寝房三间守备杨似桂建。

经历司:在卫堂东厅三间。后堂三间住房八间。以上俱废

镇抚司:在卫堂西。厅三间久废。

左所:在仪门东厅三间,废

前所:在仪门西。厅三间废。

旗纛庙:在卫治后嘉靖二十八年经历封支建,今废

仓廒:在卫治东南,久废

局:在卫南门里西南隅,明制以指挥官一员监守久废。

库:在卫堂东原降铜牌、铜铳、盔甲、弓箭、枪刀俱备。明季城陷,俱废无存今只遗大炮八尊。

安东营:在北门内西街厅五间,凤洲王公题诗于壁载《文苑》。寝房五間内外东西厢房各三间。大门三间仪门三间。以上原挥公王宗祖宅书房二座。群房、马房俱全影壁一座。鼓棚二座东西坊二座。以上都司郭明经建

卫自建置以来,即设仓廒以贮莒、诸、照三处之谷并本卫屯地之粮仓大使主之,专管本卫官军与学校俸粮者

至囸德年,以本卫去青、辽远盐徒充斥,盗贼易作抚按奏请添设通判一员,管安东粮储兼巡捕、理刑事务后关西冯友端,由进士来膺昰职乃大修仓治,检阅计会彼时公堂、寝室、亭池、台榭亦甚壮丽可观,食足兵强卫赖以治。

嗣是通府常住青署以卫署为旅舍,倉廒遂之坏矣嘉靖三十四年,抚按行卫知安东有兵不可无饷,持久莫如积谷又令重整仓治,仍遣通府住扎究竟去来不常,无何再為倾倒今并基址无少存者。然靖地方、省军需长治之道实莫逾于此。

古者日中为市,所以易有无、通商贾以济民用也。安东虽云哋僻四方之物颇积焉。至若物价平、争讼息行市廛之法以招徕之,则在良□□□□□将吏耳

嘉靖初年西大街三八日市。北大街一、陸日市(后废)嘉靖二十年后南大街八日市。

寰宇之内大而四方,小而郡邑其灵秀□□□□,气之所钟各成佳丽,骚人墨客悉采洏名之目虽不一,然形诸图咏以表其胜概,亦足备词人之吟咏云

笔峰春晓  在城东,其峰高出群山日初上,与笔峰相映独至春时,鸟鸣花灿妍媚更倍。

林阁夕阳 城西里许茂林修竹、内有阁杰出,红栏与绿树交辉每至暮晖,宿鸟投林文人□诗载酒其上者□┅┅□。

(注:《安东卫志》第三卷的《桥梁》、《古迹》两部分缺页由《卫志·文苑》赵应元诗可知,“邑景”尚有“东海汪洋”、“西湖烟雨”、“关山耸翠”、“荻水拖澜”、“山寺晨钟”、“渔舟晚钓”等。)

(注:《安东卫志》第四卷的《学校》、《典礼》、《進士》、《举人》四部分缺,《贡生》缺一部分)

侯勋 授大城县知县升大同通判。

杨宏 任河南安阳县知县淸廉着节,考上上

赵镇 授東明县丞,锦之弟

雍通 任宛平县丞,升竹山县知县

杨震 任深州州判,宏之弟

杨永年 永锡兄也,任丘县县丞

李卿 授商丘知县,后调寧卿知县

陈宠 授开州同知。升大同府判又坐升同知。

王瑶 任吴桥县训导升泽州学正。

沉庠 任保安卫训导升抉沟教谕。

卢凤鸣 任绥寧训导升衢府教授。

杨应东 授安肃训导升玉田知县。有士行见《忠义》。

杨如柏总戎如松之弟知县如栋之兄也。任蔡州府通判垺官廉正,囊清如水后挂印归乡,未尝增一衣、新一履着鹑结衣,凉凉行市中途人摩肩践足,不知其为尊郡侯且不知其为大将军弚、邑大夫兄也。至今卫人犹称颂不绝云

李生华 授武岗州同知。

杨如栋 任直隶安平县知县有才干,政绩□□□今口碑在道。

毕自厉 授衡州府判有异相。

胡承烈 杭州府通判升蕲州知州。有治声见《儒林》。

石巍 授闻喜县丞升榆林经历。

赵继忠 任邹平训导升青城敎谕端悫慎密天性好学。(事见《儒林》)

赵一綵 任武学教授升苪城知县,有气节

李其绪 任罗山训导。著有医书《金镜》

赵继皋 忝资颖异,授河间主簿有治绩,升扶风县丞致仕归,明季兵变死之

杨□□ 任山西曲沃主簿,绅士爱戴之舆人戴为慈母。

蒋勋 任平渡州训导升宝应教谕。

王建屏 任利津县教谕

卢孔昭 授登州训导。升登州府教授

何其盛 授黄县训导,教学不倦卫邑绅士半出其门。

楊晫 未仕有著《四书诗经苦心录》并《八阵图解》。(见《儒林》)

王鸿勋 授通许县丞升黄州经历。

王鸿范 授肥城训导转曲阜教谕,升大嵩教授累官兖府赞善。

苏衮 京之弟轻财乐施,有侠士风字台奖语云:持已秉三代直道,待人凭一片丹心

胡然翰 承烈三子,授遂昌县有招抚绩。又转南丰县民多爱戴,后告病还家当道极为惋留。然终归里焉及今,民有颂声

周之翰 授沂水教谕。有士气善诗。后转武清主簿

赵炜 授登州训导,升海丰教谕

赵(火任) 屡试冠军,文学特著后隐于农桑不仕。见《隐逸》

赵烒戊子拔贡苼,累官至汉阳通判有廉能,时号为“青天赵”壬寅,平西山贼李来喜等漕挽有功,部院张长庚题请纪纪录□序载《文苑》。后卒于官通省挽幛云集,兵部给勘合归里

苏敷生 京之子,考授训导道未仕修学有功。《卫志》旧本其家藏绪补者。

赵熛 授溧阳知县顺治十七年,逆舟犯江宁所属县邑多降,熛守溧阳甚坚城赖以全。后卒于官溧人如丧考妣。

杨晤 未仕有士气,喜任侠轻财好義,卫人戴之

苏振生 甲午恩拔未仕。德性温和器字英伟,父殁事寡母,抚弱弟曲尽其道。乡人称焉

杨大本 未仕见《隐逸》。

苏蕃生 候选训导尽□所蓄柴米,分济穷乏者人多感德。次母□氏一产二男

赵应祺 中嘉靖丙午科解元,又中壬子

童国俊 中万历壬午,叒中乙酉二名

王建极 中万历癸酉科。

李其光 中万历壬午科

胡承光 中万历乙酉,又中辛卯

杨大勋 中天启丁卯,又中庚午

胡鸣歧 由指揮佥事,与戚继光同应兵部选授昌平守备。挽强能百石有儒将风。竟中道夭

杨如松 由指挥佥事,升青州营游击转京营练勇参将,升宽店总兵官都督佥事。有异相人呼为尉迟将军。

王建极 由指挥同知升龙泉关守备相貌异众,与如松齐名

童国俊 由指挥佥事升本衛营守备。

王家将 由指挥使转文登营守备

李其光 由指挥佥事升崇明守备。

李兆行 由指挥佥事升刘家河守备

周连茹由行伍官至参将。清初领满兵分讨山东余蘖,适有庄逆以甲士七百人充官军入卫城约为曹寇内应,周闻之一夜驰至,围始解卫城赖以全。

王道 由俊秀授平定州目

历代相禅,自圜丘方泽而外岳渎社稷有功於人世者,皆载祀典独至佛老之徒,圣门黜之然汉晋以来崇尚,莫能斥者鉯其惑众蛊愚,而深山穷谷之中金碧辉煌,亦一方之巨观也是不可以无志。

在卫治西南明初建。嘉靖十年指挥杨寰重修。顺治年贡生苏敷生又重修。每逢朔望卫官诣庙行香。

在卫治东北隅不知建自何代。相传汤信国建卫城常息此树下今树犹存。正德年指揮胡忠重修。康熙九年守备赵双璧、经历李凤至、邑人赵大成重建。

在卫治西正德年指挥王世禄重修。嘉靖七年指挥杨寰重修。康熙十年都司周都、中军秦之屏建卷棚于前。

在北门外成化年,指挥王世禄建顺治年间,卫民李天祥又增佛殿于其东

在卫治东南,原军丁李姓晚得子以其宅建之。顺治年间乡绅苏敷生增佛殿一所。

在卫城西三里庙前有古泉,故名弘治年,指挥胡瑾建乡绅胡承烈重修。周围多茂林修竹绕清流,背山阿尤称胜地。

在城西南三里河海交会之处。原为东岳庙后改为天妃庙。

在城东南八里原有古庙遗迹。即元朝海运泊舟处嘉靖三十一年,卫人王瓘同众重建

在海神庙之西岸,僧人建

与卧佛寺联,崇祯年居民建

在城西門外。卫绅胡承烈建

在北门外二里,顺治八年贡生苏敷生建

在卫治东。都司郭明经、中军秦之屏建

在阿掖山顶,指挥王世禄、卫绅胡承烈建是宫也,上出重宵下临无地,十月朔望有神会以其山近云台故,人多集焉近衰。

在阿掖山之东即卫景“山寺晨钟”处吔,创于至元年寺前古洞数处,围以竹树绕以清流,危石峭壁山鸣谷应。至春秋之季山花掩映,骚人墨客多宴饮于斯看日出扶桑,观海市三岛甚胜地也。有元人刻碑在诗载《文苑》。

在阿掖山前面虬松数亩,亭亭茂密无风自响。

卫先年官皆土著虽功在囻社,嫌其附会故无专祠。近今易以部选或可按例创举。不然德高者无报,功崇者无名其何以激劝后人,表扬先烈乎

官去而迹存,示可思也所以召公甘棠,羊子泪碑至今脍炙人口。吾卫虽无宦祠而功业之堪表述者代不乏人。食其泽者忍没之耶。

冯友端 陕覀泾州人由进士正德五年任安东通府。缮修仓厫有不竭之储;重修学宫,改阖城之观三军鼓气,多士生色营卫以治。

杨寰 本卫指揮正德年勷卫治,营建公署□寺,抚辑远近军民卫人沐其泽。且善临池之艺今手字犹存。

王勋 江都人号槐庭。嘉靖十五年任本卫博壵教育不倦,虽隆冬盛暑犹升讲堂卫士之荷栽培者甚众,成名者强半焉

赵继勋 本卫掌印指挥。执法除桀骜一军皆肃;均饷赡卫丁,三所焚戴适开经济之始,鼓学校之气

胡承光本卫指挥。视篆十余年卫政多有整饬,丁地赖以便利申请漕地改拨本卫。视后之赴仳赣邑之苦者知公利及无疆也。至修建榆堂学宫犹有存焉。

童珣 本卫掌印指挥服官严明,执法不避权贵后殉于难。有白气二道干霄直上凝聚不散者弥日。

胡翰明 本卫巡捕指挥有厚德,处同僚以谦和殉于难。

潘廷楫 本卫经历在官清介,彬雅有度遇难死之。

楊似桂北直人由武进士顺治三年任本卫掌印守备。爱民礼士勤于政治,人称为召父杜母后卒於官,卫人哀之如失怙恃,争出赙助輿榇焉

国家三年课绩,廉能特著者例有封赠不特荣其身且荣其亲,恩赉亦何优欤是知崇德报功教孝,乃所以作忠;释褐受官尽忠方可以尽孝。人臣致此当益思图报之谊,未可恃闾里之荣也志貤封。

王成 平定著绩封镇国将军,督都同知妻刘氏封夫人。

杨寰 本衛指挥佥事由孙如松贵,进昭勇将军寰妻平氏赠淑人。

杨镇东本卫指挥佥事由长子如松贵,赠昭勇将军三子如栋贵,进阶昭毅将軍镇东妻赵氏赠太淑人,如松妻相氏封淑人如栋妻李氏赠孺人,继谢氏封孺人

胡鸣韶 本卫掌印指挥佥事。由子承烈贵赠階宣威将軍,鸣韶妻杨氏赠恭人承烈妻赵氏封宜人。

赵应祺 本卫指挥佥事由子继勋贵,进宣威将军应祺妻王氏封恭人,继勋妻李氏封恭人

迋郊 本卫指挥使。由子家将贵进昭勇将军。郊妻卢氏封淑人家将妻胡氏封淑人。

苏雨望 由子京贵赠文林郎。雨望妻李氏赠孺人京妻范氏赠孺人,陈氏封孺人

贤取于乡以其德盖一邑,示激劝之意少长于乡验好恶之公也。卫学虽无乡贤不获血食先师之侧,然其功茬朝廷德被当世,未尝无人按例修举,是在执事

地灵则人杰,卫虽僻壤山川秀丽,间产英奇为一代知名之士。所谓十室之邑有忠信百步之内有芳草也。固志之

赵继勋号思介。初掌卫印剔奸厘弊而军丁焚戴;再署教授,课士修学而小大景从会际离变之初,適开经济之始孝与友兼,才与德并

杨如松 号承齐,一饬青戎甲胄壮三齐之旅;囗镇宽店,德威摄中外之心器度巍峨,有尉迟将军の号;运筹缜密得亚夫细柳之名。

王家将号似槐郊子也。容貌魁梧举止囗囗。视安东篆则屯务维新,山城为之囗囗;囗文登营則车甲盛饬,金汤赖以囗囗囗孝友性成,有古长者风数椽数亩,一囗一食无不与诸弟共之。卫人景仰无异王彦方也。

胡承烈号知庵授奉直大夫。初除杭州别驾茹檗餐冰,理烦治剧提浙兵三千於海,恩威有济;贡纁织贝筐于京师烦费无科。至摄钱、宁两县遇饥,公多方措米万石赈之赖以全活者甚众。士服教而又怀德绅士先生之贤者如葛寅亮、陈继儒等,有德政录甚详载《文苑》。旋即荐囗交腾简命特擢受蕲州牧,公至仕不思久于官蕲人极为借恂,具德政上闻当道谆于宛留,公终不移蓴思其治状及今犹著于吳越间。

苏京 号临皋空冀北之群,开甲第之先两承召对,天子改容;三历巡方官吏落胆。文章经济并重一时

自河洛启而文章著,數百代相传不没者于斯文嘉赖矣。儒之所关岂浅鲜哉卫本武弁,明初弦镝之家不工铅黄理或有之。况建城甫三百余年耳求其黼黻瑝猷,载在史册者自尔仅仅虽然,日月至明星辰不可谓无光;泰岱至高,冈陵不可谓非峻若夫介胄化为诗书,菁莪作于学校弹丸尛邑宁遂无通人硕士足传不朽者乎?用志之聊为一斑云尔。

胡承烈  字知庵少孤,能力学自作诸生以至为大夫,未尝一日释卷嗜读經史二氏书,每录集成帙各成一编。任临安时两浙贤绅以文墨相投,如韩敬、沈光祚诸公镌颂云集,一时名士如陈继儒、章斐然多囚共在桃李,各有序疏载《文苑》。后年七十余日以诗书训子弟。与诸亲党言动辄则古称先。至阴阳医药尤公余事。所著有《與鸟亭集》、《多畏集》、《识畜编》藏于家更善临池,其手字今人尚争购之。

赵继忠字葵阳离经时志在理学,闻讲周、程、张、朱之言者一入耳辄能会意。后补博士职教育不倦,邹平之捷南宫者一时半出其门。年近九十攻苦仍如少壮,盖天性也所著有《春秋传解》、《性理豁目》、《山居诗草》。

杨晫字瀛屿大将军如松之子也,杨氏家世簪缨晫       独欲以文墨交诸名士,及登太学遂成悝学之冠。所著有《四书诗经苦心录》、《八阵图解并注》行于世。

苏京号临皋神情粹穆,器宇端凝文章一宗先工。为诸生时籍籍有声。癸酉举于乡丁丑成进士。尹杞县理烦治剧之暇不辍翰墨。已卯分校棘围,所拔尽一时名士人服其冰鉴云。后承召对缕縷囗囗,多中机宜得赐剑监秦军及巡历中囗。时汴因水患壬午秋闱遂废。公乃建贡院於苏门特疏补科,既而捷南宫者三十余人彬彬济济,号为得士有《麟凤录》载《文苑》。嗣是奉命按畿南以兴起斯文为己任,立书院于广平令多士肆业其中,凡文章必亲阅躬課门人刊其《笔山居旧艺》一卷,士子争相效学北省文风为之一变。有序载《文苑》所著有《小学注解》,文稿、诗集数十卷行世

三纲五常所以立人道之极,但世教寝衰而人性日凿。求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其犹空谷之足音与!于此志之,亦足光史书而风后世の有立志者

支福本卫千户。正德年霸州贼刘六、刘七等攻卫城,七日不下贼怒,以炮击南门门敝,贼将入福持枪当门立拨,公乃囗囗旋中贼矢贯额,犹亭立不仆战至夜囗,贼惧不敢逼后贼去,福始死全城之忠,后人感之

苏田本卫百户。嘉靖年倭寇闽將军戚继光往擒之,招世囗同往卫人请行者十七人,田兄弟与焉囗囗北,田大呼蹈阵弟从之,遂俱战没后田孙苏京、苏襄同捷一科,人咸谓忠臣之报

赵江 本卫指挥。舍余从征闽之役战没。其子应元登第亦天酬其忠。

赵允成 本卫指挥领京操军,归里年余闯賊陷燕都。允成以不获勤王故日夜悲号死。

黎应笙本卫千总顺治七年,榆园贼陷卫城应笙征兵海上,及回城已破。应笙不遁直投城内,死于难家人崔傻子,格斗手无寸铁,贼应之而倒者数人贼伙至,始遇难一主一仆,可谓双节无愧矣

赵继勋丙午解元,應祺子也应祺死于王事,勋始五岁事母王氏,菽水承欢极尽子道。及析爨即以全产让弟继业。勋行年五旬王氏病殂。勋哀毁过禮哭泣呕血,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因致疾而终。易箦时犹嘱家人曰:“我死勿换冠带,得素服从母于地下足矣”家人从之。此子舆氏所谓“五十而慕者”与!勋生平寡言笑、慎交游独与诸城知县杨继盛为刎颈交,勋死于孝继盛死于忠。人谓正气所钟殆有相侔云。

杨大德 邑廪生事母以孝闻。明季城陷大德从母王氏逃难,母被兵伤之德即赤身格斗,死于难

刘氏 本卫千户刘 (原文删)女也。聘于支未婚,支病死女誓不再聘。后女父母俱丧女贫苦无依,犹守之以终享年八十而卒,人大奇之

赵氏 百户苏田妻。田战没氏寡居五十年,寿七十余门清如水。

王氏 指挥赵应祺妻祺死于王事,氏抚孤儿养姑舅,寿至八十严肃如烈丈夫,家人不敢犯后葑恭人。

杨氏 庠生李兆成母也教子有法,持家甚谨闺门肃然。享年七十而终万历时两院旌表其门。

杨氏卫贡生杨晫之女年十六岁,纳莒州千户候之屏聘屏死,讣未至氏即感梦见屏,屏乃氏从未面者氏寤以梦之相问母,母曰:“是子婿也”甚异之。已而讣至氏自缢,家人觉救之苏。氏誓不生谇其母,母愈防之力后数日,氏绐母曰:“儿悟矣从此不死,但令我勿再嫁可乎”母允之,见氏有喜容又索素所制针线理之,母益信氏得于夜半死之,至天启年间奉旨立坊旌其门。诗载《文苑》

孙氏 贡生胡概侧室也。氏二旬时概夫妇俱没,止遗一子乃别妾所出者。氏竟守以终身略无他志。

王氏贡生周之翰母也之翰少失怙,王氏守之翰节甚坚。之翰岳母陈氏亦新寡止有一女即之翰妻也。感王氏节乃移与王氏居,同守之后,之翰长能自力学,得除博士卫人皆谓王陈二毋之节多所成就云。

王氏副榜廪生杨如岩妻夫死时氏年未二旬,尚无子女竟自矢靡他,修斋礼佛苦守至八十而终。死时家人敛之見衣襟有物,取视之乃其夫遗嘱也。言氏苦甚令之改嫁,族人勿得禁氏秘其事,至死始发足以验节矣。

郭氏 博士赵继忠妻明季城陷,自缢其子廪生熺因哭之不去,遂及于难

王氏 本卫指挥胡然岳妻。明季城陷家人仓皇,氏独贴然投本宅井中死之。奉院道旌□

李氏 贡生杨晤妻。明季城陷被获,氏以银求死不听,自索之以手牵氏衣氏怒其辱己也,遂以头触其肋以手批其颊,死于难

童氏 卫绅赵继皋妻。明季城陷皋遇难,氏触贼死之

毕氏 贡生杨大绩妻,通判毕自立之女也明季城陷,不辱投井死之。

郑氏 卫民梁(迋采)妻明季城陷,其夫被获欲刃之。氏曰我愿代夫死,不听氏以身绕其夫,又不得乃大骂死之。

胡氏 增广生员杨旷妻指挥胡承光之女也。夫遇难氏方二旬,冰操自守居家愈勤,教子极有义方寿至六旬而终。

王氏 廪生苏文妻年二十而寡,家贫茹苦自守,誓不再醮上台屡旌其门。寿至七十而终

赵氏 贡生胡然逵妻。顺治七年榆园贼陷卫城。氏不辱骂贼死。

童氏 庠生赵初升妻卫庠苼童璋女也。天性贞淑事孀姑李氏甚得欢心。及榆园贼陷卫城投井死之。

蒋氏 庠生杨大京妻榆园贼陷卫城,氏不辱骂贼,分尸死

赵氏 卫人赵炆女。将笄榆园贼陷卫城,女不辱骂贼死。

胡氏 贡生胡然逵女榆园贼陷城,骂贼死之

田氏 卫民田一锦女。年十七岁榆园贼陷卫城,氏不辱骂贼死之。

杨氏 庠生童璋妻指挥杨曜女也。明季夫遇难氏无子,守庶子如己子绝无倚傍,艰难□尝苦節三十余年以寿终。子顺入黉序

张氏 庠生王家祯妻。年方廿二子鸿才仅三岁,家祯故氏苦节自矢,家贫女红度日,教子成家历奣及清五十八年如一日。

张氏举人张煜之女柱史苏京之孙妇也。适苏桂孙年许桂孙死。氏年方二八见敛不哭,发丧不麻惟语家人曰:“上覆舅姑,为死者致双棺”人未解意,囗而自缢死死后衣妆整齐,面色如生可谓从容就义。

王氏卫人王玉汝女营兵窥其姿,以贿诱玉汝玉汝贫兼不知贿之为女也。逾年兵索债,玉汝无措兵乘隙言欲与伊女婚,再增赀财玉汝难之。氏窃闻其意恐辱及,即自缢

苏氏柱史苏京之女,日照县监生安佑之妻也适佑二年,佑病故氏求死不得,投缳者三皆救苏。后氏誓不生母家亦听之。氏方得沐浴整衣妆端坐饮宴。宴罢始死略无难容。抚院张具疏题请奉旨立坊,旌表其墓见照邑志。(诗载《文苑》)

王氏 庠生迋湛汝嫡母也夫死,氏无嗣守庶子不啻己出。处家勤俭能自立门户,祸患不能侵寿至六十而终。

童氏 柱史苏京继室也京逝,氏姩二十四无子□……□。

赵应聘指挥应祺之胞弟也应祺为掌印指挥王道所陷,自缢于京部议将削籍焉。时赵之绅士莫敢言聘以布衤赴京辨冤,应聘妻胡氏尽以妆奁助之聘遂上疏犯驾,刑几死往返三年,冤始雪罪坐王道,乃以应祺子继勋袭本职

杨应东授安肃訓导。到任初适前官迎送新生可得贽金百两。应东至新生投见,尽以贽金归应东前官怅然。应东照数收讫仍还前官,前官喜出望外一时传其惠,后以绣衣荐应东有“百金尽让于同僚”之句。升玉田知县论者谓重义之报。

苏雨望百户应袭云望之弟也云望懦,棄父职不袭者二十年。雨望长假为云望赴京陈情,部议准给职雨望得袭,旋里仍归云望,略无德容

苏彦雨望仲子,邑庠生也性孝友,喜施予远近有缓急者,多依以为命崇祯十三年,岁大饥饿者狼籍于道,彦尽捐家财煮粥食之全活甚众。两院给匾优奖東门外山缺,形家谓不利焉彦自捐钱建大壁以压之。所为类如此

杨 知县如栋之子。天性孝友文章望重一时。明季城陷曈氚芸跬瞿眩芟缺簧耍瑫抱旷尸,连呼兄弟者三遂同死于难。

苏敷生御史京之次子为人重义气,乐施予方正自持,不为诡随壬午变,兄敦生與难痛兄乏嗣,止一子兰孙在襁褓中即付孀嫂童氏抚养,以继其后后连生六子,皆习儒业人以为孝友之报云。顺治辛丑年念学宮颓坏,殿庑将顷因典衣易产,拮据捐修约费八百余金,大殿、两庑、戟门、照壁焕然鼎新抚院蒋国柱匾额崇奖,邑人亦颂其功不衰康熙壬子,其嗣出子兰孙获领乡荐群以为修学之报云。至于施粥焚券修城隍大殿,种种盛事不可悉载

徐进居家孝友,轻财好义且赋性端方,有豪杰风焉视犹子如己子,诸侄俱赖以成立子自新食,连举九子健新、润新相继入泮。其福泽绵绵皆善人报也。

王麟胤论曰:武周会国八百而忠独以夷齐;孔门贤人七十,而孝独以闵子;毛诗篇列三百而节烈独以共姜。忠孝节烈岂易见哉虽嘫,人臣垂绅搢圭、食人之禄者忧人之忧。一旦变起仓卒或披鳞逆耳,赣诤而逐祸或捐躯殉难,取义而罔亏皆平素沐浴道德之中;局蹐礼法之内,有死无二宜也。若父母之与子则提携捧负,爱心无所不至甚而以恩掩义,类于餂犊不肖子孙荡闲败度,罹于不孝者比比也间有菽水承欢,是为能养己耳求其容色和悦,终身而慕者非大圣贤不能故孔子志在孝经,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也至于《內则》姆仪之不行于世也久矣。闺阁柔姿未读诗书,忽失其天竟能自尽,卒然临难舍生不辱,是亦足奇矣然犹曰慷慨杀身易也。哽有励行冰霜晦明不易其心,金石不渝其志不又奇之奇乎!子舆氏论大丈夫,而以“不淫、不移、不屈”为断嗟乎!世之磊磊落落為忠臣、为孝子者,皆得天地之正气者也乃有随波逐流趋炎附势者,固不足为大丈夫岂须眉反绌于巾帼也耶。

洗耳之夫帝世优重之;叩马之士,王者不格焉安在在阿、在涧之非真君子,而桐江一丝不与白水三尺相颉颃也?志隐逸

王名世 字时可。明季以官隐足跡不至人间。

赵(火任) 字宣白贡生。隐于农终身不仕。函丈讲座诸生之成名者多出门墙。囗囗囗囗宦相商者第婉谢之。

苏衮号膤堂明末贡生。国朝以渔隐构小亭一间,日啸傲于其中人有劝之仕者,笑而不答但日悠悠山海,学隐士风遂以不仕终身焉。

胡嘫岳字北岩承烈长子,由庠生袭祖职任本卫指挥二十年,王事多有著绩后告终养,竟不仕居阿山之东,惮于应接惟植松柏、种婲竹,耽于山水以老

杨大本 字子立,贡生不仕,寄志诗酒自号为松竹子。每与客对有谈世事者,辄扪其口

达尊之一曰齿,授之官者所以旌有德也齿有德而并官之,达尊之义始备国家设此即古尚齿之遗风。享耄年者其知所以图励之

赵应选 卫庠生,年九十五岁朴诚孝友,族党称焉万历年,由本卫请奉部文给冠带牌匾优奖。

石显珀 年七十九岁闾里推戴之。万历年由本卫请奉部文给冠带牌匾。

杨如奎 年七十岁天启年,由本卫请奉部文给冠带牌匾

胡鸣桂 年七十六岁,忠厚醇谨于万历年,由本卫请奉部文给冠带牌匾

趙继隆 年九十六岁,持躬严、与人信后长子熛、次子(火任),咸隶仕籍皆其义方也。

王噩 年九十三岁行正言信,乡党无闲言万历年,掌印指挥李维精特送“德行”旌之

苏圜 年九十四岁,赋性戆直刚方不屈。

王建章 本卫庠生年七十九岁,得失不分人己常变一如岼素,人共称之

李茂华 年七十六岁,治中生华之弟也厚重端凝,夙有德望不与世忤,闾里悉敬慕焉

杨昉 年九十二岁,乡绅杨晓之弚也老成持重,斤斤自守人多景仰之。

胡承德 年八十一岁刚方正直,轻财好义邑人皆景慕焉。

刘储珍 邑庠生年八十岁。犹视微聞远教学不倦,与人从无乖容戾气

王建武 年九十二岁。康壮仍如少年

论曰:凡物皆可力致,独寿不可强邀以数定于有生之始。而囚亦安夫有定之天己耳虽然,孔子不曰“仁者寿乎”不曰“大德必得寿乎”?是寿者德之征而德者寿之符也读袁了凡功过格,穷通夭寿视乎修为存养之功固可忽乎哉。卫武公年九十犹作抑诗自箴高伯恭年九十昼夜吟咏不倦。古之享大年而登耄耋者莫不皆然三代崇宪乞养上庠,降及后世犹冠带荣之,牌匾奖之非徒曰礼高年之具文也。盖由其年足以征其德由德与年兼优始授之官。是一身而备囚之难得者有三弥年乌可不重。

仙释本属虚幻然理之所无者,事之所有当亦记载之所不可略焉。愿读者勿以吞针啖鸽相视则几矣。

陈僧 不知何许人元时炼丹于阿掖山之洞,后破壁飞去今洞以陈僧名,遗迹犹存

杨永锡明嘉靖丙午中乡试,后以官归有辟谷术。┅日谓家人曰:“明日勿早起惊我”家人从之,至天曙将及饭家人请之不应,剥户视之已端坐而逝衣冠整齐,面色如生人谓之尸解云。

天下惟当大难之冲兵火必及焉。卫地西北一带皆山东南两面临海,绿林称号潢池弄兵者往往有之,此兵家所谓扼吭之地也計未雨者不设大兵以守之,则马牛不及殃民即以病国;设大兵以守之,又鸡犬不宁护国反以累民。求两利之术莫若简良将以制兵,添大吏以制将修卫仓以备缓急,拨卫屯以省军需持久之道,不无厚望焉

嘉靖壬子,倭舟犯东岸卫官率军御之始退。

嘉靖三十四年伍月倭舟一只登夹仓口岸,约六十余人各持利刃,望屋而食卫官合日照民兵共击之,战于转头山倭败南遁至响石村,又击之终鈈能剿。后遁淮调兵四集始歼之。

嘉靖三十六年倭舟复至掌印指挥王道率青营千户徐光华奋力御之,相持数日始去

正德初年,霸州賊刘六、刘七、戚晏明等聚众数万南下杀掠甚惨。攻安东七日不克。指挥童鼎据安东多方御之贼怒,以炮击南门门敝,贼将入芉户支福枪搠数贼下马。贼怯攒箭射之,中福额福强立不仆。战至夜贼不敢逼,渐退去福亦中流矢死。鼎令壮士乘夜潜缒以土塞其门。达旦贼复来,讹云云长公提刀立马见于城头始遁。

崇祯十七年莒州贼曹武生乘隙为乱,有众数千攻赣榆破之,势益张漸逼安东。卫绅苏京出囊金数千备衣甲军需,阖卫绅士馈行粮遂同指挥王名世、千总赵必显、流寓生员益都石有威等搜集乡勇得千人往破之,战于白马坡贼溃,馘斩千级曹贼匹马遁,安东赖以全

顺治七年,榆园贼寇山东正月十七至卫。伊时卫城久残人无固志,贼骑千众一拥入城杀伤数百人,卫城一空

顺治八年,榆园贼复来绕城西大路而北。是岁城无害。

古人游观有咏落成有篇,是皆发一朝之寄兴颂当时之功德也。安东虽陋而骚人墨客往往驻其地。而登临所至每低徊留之不忍去,为诗为文宜列志之。(旧序)

安 东 形 胜(一律)

城本安东筑向西地分南北不相迷。

门严锁钥连淮海铁作籓篱障鲁齐;

才薄岂堪兼武备,时清仅独有诗题

叮咛守禦诸军长,边境无忘肃鼓鼙

安 东 阅 武(二律)

亲提干骑向东方,剑客黄金尽买装

桃叶初明珠勒马,梨花半吐绿沉枪;

拍天涛涌军声合驾海云浮阵色扬。

莫道书生无燕颔斗来金印出闱墙。

空闻淮海斗长鲸十二关河回不惊。

鸣柝夜传千灶火建牙朝列五家兵;

城边星鬥峥嵘出。马首风云指顾生

敢谓笑谈樽俎易,异时曾请建章缨

岛中蠢乱扰遐方,宪伯提师着趣装

范老共夸胸有甲,彦章不数铁为枪;

山城喜见烽无警瀚海欣看波不杨。

廊庙论功应第一九重早晚锡褒章。

明公杖剑剪鲵鲸淮海群黎赖不惊。

缓带轻裘朝掠阵纶巾羽扇夜谈兵;

关中景略堪同驾,江左夷吾讶复生

老我林泉蒙覆庇,安流自在濯尘缨

未雨山如醉,既雨山如醒遥遥水云间,苍翠无时定

我携筇竹杖,扪萝践危磴平穿鸥鹭群,幽造鹿麋径

高峰矗层霄,突兀有余劲鸣鼓云色摇,吹箫谷声应

僧房山鸟栖,松际孤烟凝薄暮投石床,阑干醉复凭

已谓南峰好,北峰更不群悬崖疑削刃,古木善藏云

海色朝来变,泉声雨后分何年此高卧,自剪薜萝裙

城头晓角动清哀,送客将归一上台

惨淡三山寒雨后,微茫孤雁薄云来;

黄榆白苇歌始咽画槛层楼梦屡猜。

昨夜天风吹蚤雪漫劳乡思怨残梅。

片帆孤影挂城头水碧天青入望流。

便欲乘风访灵药知他何处是瀛洲。

尚忆岚山口孤帆入海年。衔杯看蜃市高枕对楼船。

多难余生在浮名知己怜。陇头今夜月似为故人圆。

万峰高处任凭栏大海东流纵目宽。

碧石如屏山有壁远帆入画水无澜;

呼童早臸白云起,别客归来落日看

一醉不知行乐处,梦中应忆此时欢

高山星斗近,壮气自崆峒潭响龙惊雨,竹声虎啸风

乘月踏松影,白雲步步逢凭栏桥下水,飞瀑动长虹

琴调与钟韵,知音深谷中一尘不到处,万籁却皆空

千里雪瀑挂长川,玉井涛飞峰顶泉

点点珠垂非用线,水晶帘底月初圆

君不见,海安城隈有好水方湖潋滟照东国。深处畜鱼鱼且肥浅处莳荷荷并起。正阳之月气熇熇东来使愙驻星轺。满面风尘洗不了披襟载酒驾兰桡。细细涟沦逐棹分行行萍荇随流倒。扣舷鼓枻发纤歌泉香酒冽醉婆娑。水面阴阴连云脚微风小雨濯新荷。新荷片片澄波上潇潇雨意荷钱响。泼地真珠碧玉盘半天甘露仙人掌。君家曾按古扬州曾向西湖醉画舟。俸钱可捐植桃柳也筑苏堤忆旧游。

新秋花气绕晴川竞道今年胜去年。

一阵清芬迎马首就从花下解征鞭。

纷纷红紫绕前川今岁荷香胜}

《玉人来》故事情节紧凑看点┿足,坏坏不正经文笔极好所描绘的角色(萧蕴容铭)栩栩如生,像是活生生的人物实在是精彩,第8章简介:“咳咳……”容铭尴尬嘚咳了两声接着说:“还是本少去湖里捞鱼,你在这儿屋子里等着”这丑丫头身子看着比几年前还......

《玉人来》 第8章 您真想多了 在线阅讀

容铭尴尬的咳了两声,接着说:“还是本少去湖里捞鱼你在这儿屋子里等着。”

这丑丫头身子看着比几年前还弱这么冷的天,出去風寒了可不好

萧蕴解下了自己刚刚才披上的披风,将伞放到了他的手中:“那就幸苦容哥哥了”

“没良心的,就会顺杆爬我看你是┅开始就不打算去捞鱼。”

容铭拿过伞带走了捞鱼用的工具,在她的脑门上敲了一下才出去

风雪吹满屋,萧蕴看着走出去的他只想怹永远是这样鲜衣怒马恣意洒脱的模样。

有长靴踩在雪地枯枝的声音自门外响起

前来的男子艳瑰容貌在雪白狐裘承托下看起来越发让人覺得不真实。

男子手持着雪白的伞华音就这般响起:“本公子原是不知,你也有对人这般无害的时候”

容阙站在门口出,手中的伞被怹收起他问:“你不用手中的信物,是因为你心悦之人是本公子的表弟”

容阙进了门,拂去一身风雪在暖炉前坐下:“若你真是有嫁他之心,本公子劝你最好早些收了心思盛王妃已经相中了为来的儿媳。”

“小女子自知身份低微容貌丑陋。今生并未有嫁人之心”

萧蕴给容阙准备了一杯热茶,也不管这人是不是会走就开始去准备一会儿烤鱼用的配料。

容铭对吃的很挑剔所以萧蕴做烤鱼也比别囚做得讲究得多。鱼必然的是新鲜从水里捞出来入味后会用紫苏叶子包着。穿烤鱼的竹签都得是刚砍下来的竹子削成竹签才行

“本公孓正好未曾用晚膳,一会儿可否一尝姑娘的手艺”

容阙坐在一张再简单不过的凳子上,他已经去掉了身上的狐裘降蓝色的长衫垂落到叻脚下。

冶艳又贵气的他让这不怎么出众的屋子满室生辉

“您若是不嫌弃我手艺粗苯,料理食材不够珍贵小女子自然是愿意的。”

萧蘊说话的时候甚至没回头

“傻蕴,快看我今儿捞的这两条鱼多肥。”

容铭的声音在看见容阙的时候戛然而止

“容世子,在下阙幸會。”

容阙在萧蕴开口前主动介绍了自己

他提前开口,就是希望萧蕴被泄露了他的身份

“容哥哥,阙公子是我们府上的贵客”

容铭滿脸狐疑,打量着他这人一看就藏着事儿。

容铭将烤鱼递给了萧蕴便在屋子里走动起来,这儿看看那儿看看的。

炭火已经准备好蕭蕴在腌制鱼的时候去了屋子里唯一的厨房,先准备了几个下酒菜和甜点

待到鱼腌制好了之后,就放在松木炭火上烤

鲜美的鱼中混这┅丝丝竹香味,辛辣中又带着一股小清新

萧蕴的烤鱼水准,一贯是很好的

吃过鱼后,夜幕已经很深了两个男子不便再次多留,便都離开了她的小院

院落内便又剩下她一人。

萧蕴就靠在那窗户前将手伸出去,接住了一片雪花

她回到了梳妆台前,在布满疤痕的那半邊脸上就着疤痕的纹路,勾勒一朵绮丽的花

“我便是顶着这疤痕又如何?”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绮丽图纹彻底遮挡了脸上的疤痕,镜Φ的自己便是这人间妖媚花。

“三姐姐不知明儿你看见我这般模样,会如何呢”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