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有哪些p2pp2p理财平台排名2017炸雷了

P2P平台炸雷后,投资人的钱都流到哪里去了?
今年6月以来,许多P2P理财平台良性退出或者直接暴雷了,但投资的钱不会凭空消失,它从一部分人到了另一部分人手里,社会总财富并没有减少。
P2P是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方式。P2P平台倒闭,损失最大的是投资人,有人投上百万元进去,押上多年血汗钱,出事儿后只能请政府做主。
P2P平台爆雷,大概可以分三种情况。一种是平台恶意诈骗,通过各种方式截留了投资款。另一种是管理不善,管理层自己拿了不少钱,入不敷出。还有一种是项目运行得还不错,受大环境影响被波及,这种情况也不少。
P2P平台公司在被挤提后,无法筹措足够资金承兑,就会崩盘,受损者众,但也有受益者,比如下游的那些贷款人。
投资者的钱不会凭空消失,但会被损耗一部分。经营不佳的平台,会被管理者、贷款方、营销费用,以及早期投资成本损耗。即便经营良好的平台,因为挤兑倒闭,资金也会损耗在下游贷款人手中上。所以最近有新闻说,有下游借款者故意传播P2P平台爆雷的消息,以此逃债。
从结果上看,这就好像赌博,钱在不同的人手里倒换,从一些人手中到了另一些人手中。在转移的过程中,平台要出人员工资场地租金营销费用,所以会有消耗,但整体上损耗占比不会太大,如果是恶意侵吞,那占比就会很大,这种情况有多少,也很难统计。
这个游戏的危害是,没创造新财富。正常的商业会产生新的财富,就比如一个人投资一家门店60万元,过了一年,除了折旧等赚了20万元回来,这20万元就是新产生的财富,这样才会良性循环,如果赚不到钱,就不会有新投入,社会就没办法发展。
由于平台限制,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公众号网贷财经之家
懒者,止于此,勿怪勿念!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文丨21世纪经济报道图丨图虫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又一家P2P平台炸雷了,地点在上海。已经说不清这是近期以来第几家出事的P2P了...董事长、CEO失联,员工被安排回家,现已有一波投资者报案。这一次特别的是,该平台员工在平台官方APP、微博上弹窗提醒投资者报警维权,在网上引发了大量的围观。上海永利宝疑跑路员工在微博、APP弹窗提醒投资者报警维权近日,一则上海永利宝推送的APP弹窗在网络发酵,该推送称,平台董事长余刚、董事兼CEO张玉丰已经失联,请投资人速速报警进行维权。
同时,认证账号“永利宝”发微博:请各位投资人报警!
公司官方微博举报自家老板跑路,这么劲爆的消息迅速发酵,引发不少大V围观转发,有评论说估计员工自己的工资也被骗进去了。
更劲爆的是,有评论留言@千秋岁2333:就在这公司隔壁办公,问了永利宝的人,事发很突然,上午还好好的,午睡起来看到同事都在搬东西,才知道是老板跑路了,而且说是员工都得买公司的产品......下午两点时候出去看情况看到有个永利宝的员工哭着说40万一分钱都没拿到......下午四点投资人就来堵门了,然而永利宝已经被员工搬空了......
董事长、CEO失联,员工回家投资人已报案记者从永利宝员工处证实,上海地区P2P平台上海永利宝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永利宝”)董事长余刚、CEO张玉丰失联。目前永利宝官网的电话已无人接听,首页挂出的办公同步直播也处于“设备已离线”的状态。
员工告诉记者,“上周五,我们还见到了CEO(张玉丰)和董事长(余刚)。每周一上午,张玉丰基本都会参与晨会,但今天却未出席,开会气氛非常紧张。”17日中午时,张玉丰来电话让永利宝CMO(首席市场官)组织高管开会,在开会后两小时之内,安排了所有员工回家,等候通知,而具体原因我们并不清楚。
据券商中国报道,17日早间,记者来到永利宝所在的上海浦东康桥创智良仓园区发现,该公司办公地址已被园区管理人员“除名”。永利宝所在的办公点已经大门紧锁,被厚窗帘封起门窗。园区一位治安人员告诉记者,永利宝运营了三年多,但昨天连夜里,公司办公材料等都已被搬离,员工也都散了。据其透露,16日夜里到现在陆续都有投资人前来,投资金额有70多万、100多万元甚至更多的,在今早八点左右已有一波人前往警方报案。
永利宝待还余额11.48亿元据悉,永利宝在2013年11月就上线运营,有在中国互金协会官网备案。有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该平台待还余额11.48亿元。
此外,从永利宝披露的2016年3月-12月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来看,该平台处于亏损状态。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9.4万元,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分别为229.87万元、83.41万元;在报告期内,这家P2P平台靠日常作为信息中介机构的运营还未盈利,2017年财务情况未披露。董事长复旦毕业CEO曾在百度工作企查查显示,永利宝大股东是浙江聚富智胜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永利宝官网显示,平台创建于2013年,截至日,平台交易总额约76亿元,出借人总数约22.53万人,人均累计投资金额33757元,融资人总数约36.47万人,待偿金额10.08亿元。官网显示:董事长余刚曾任职中国平安投资副总裁、凯雷复星高级投资总监;CEO张玉丰曾供职于百度技术部负责百度知道研发工作,于2016年出任永利宝科技CEO。
前不久刚刚表态“不会跑路”就在6月22日,永利宝官网还宣布正式引入浙江聚富智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入股,并将注册资本从5000万元增至1亿元人民币,管理团队保持不变。在6月26日与投资人线上沟通的过程中,其CEO张玉丰还解释称,“融资不是为了跑路,永利宝发展三四年来,都是盈利的状态。”
7月17日凌晨发布清盘公告资金分三年兑付公告中提到,平台将在日前成立清盘退出工作组,并开通线上线下客户服务,承诺公司实控人不失联,不离境。
清盘兑付方案如下:1)截至日,平台在贷余额约为10亿元人民币,平台将分36个月进行投资用户兑付2)第1-12个月,每月兑付用户本金2%;第13-30个月,每月兑付本金3%。第31-36个月,每月兑付本金4%3)自2018年8月起,每月15日进行集中系统兑付今天早上,其官微又发了一条微博:目前董事长跟CEO至今都无法取得联系。
2小时后,永利宝关联平台“火理财”清盘同时,在永利宝清退公告中提到的另一个理财平台“火理财”,在永利宝APP发布高管失联信息的3小时后,火理财发布清盘公告。
目前,火理财目前也处于官网电话无人接听,官网直播设备已从7月16日13点55分处于离线的状态。
据券商中国报道,17日早上记者来到办公现场,发现火理财运营主体公司上海潇谦互联网金融信息有限公司已大门封锁,但办公室内门大开,里面绿植枯叶、办公材料、座椅杂乱,储物柜随意摆放,应该空置了不止一天。截至日,平台在贷余额6.4亿元。按该方案,平台分36个月对投资用户进行兑付,前12个月兑付本金2%/月、13~30个月兑付本金3%/月、31~36个月兑付本金4%/月;将从今年8月起,每月15日进行集中系统兑付。火理财官网显示,目前的控股股东名天汽车(占股51%),是由名天集团、修涞贵(修正药业董事长)等国内各家企业(家)联合成立的新能源智慧汽车制造商。其运营主体为上海潇谦互联网金融信息有限服务公司,曾为永利宝旗下公司。永利宝高管张玉丰曾任该公司法人代表。张玉丰曾对外介绍,原来火理财团队和永利宝团队是同一个团队,现在股权转让以后,原来负责火理财运营的这个团队就跟着过去了。
据天眼查显示,2016年3月,永利宝正式接管火理财的运营公司上海潇谦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但2018年2月彻底退出火理财。上海互金协会召开座谈会与会网贷机构表态:不跑路、不失联7月16日,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召开网贷机构座谈会,点融、拍拍贷、石投金融、医界贷、中伦律所等多家会员单位参加。与会代表认为,近期出现问题的网贷平台绝大多数都不是合规平台,这恰恰印证了行业专项整治的方向是正确的,行业已进入良币驱逐劣币、加速自我净化的阶段。随着不合规平台的淘汰出局,合规优质的平台将在监管的指引下走上规范发展之路。与会代表表态:坚决拥护监管部门规范整顿行业的决定,努力化解网贷行业的金融风险。他们同时表示:要勇于承担维护社会稳定和金融稳定的责任,不跑路、不失联,经营上遇到困难的,主动和监管部门及公安机关进行沟通,妥善有序退出。会议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加速备案政策的具体落地,希望能够成熟一家备案一家。希望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非法机构,维护好投资人的权益。希望媒体能够对网贷平台所出现的问题客观、真实、公正、全面报道,不片面引导舆论,不刻意制造恐慌,不为时效性和阅读量传播扩散不实信息,误导投资人。希望投资者不断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充分认识投资风险,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遇有问题,合法合情合理地维护自身权益。同日,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网贷机构风险防范及稳妥退出工作的通知》,要求网贷机构进一步做好风险防范及稳妥退出工作。若出现项目逾期,严禁跑路、失联,第一时间与出借人做好沟通工作和对外信披工作,要确保电话、网站、APP等正常运作、办公场所正常营业,主要负责人和高管必须亲自出面与出借人等利益相关方沟通,牵头制定并披露解决方案。整体资金面紧张投资人信心不断下降事实上,若分析行业不断暴雷的原因,从一家网贷的视角去分析是不客观的。宏观经济去杠杆导致的底层资产不良率上升以及平台自身经营上的一系列问题是内因,不过直接的导火索应该是一些大型平台出事后带来的恐慌效应。从6月份问题平台的顺序上看,唐小僧之前有10家问题平台,唐小僧之后的短短半个月内就有52家平台出问题,应该是市场恐慌情绪传染引发了资金流出,致使本就很脆弱的平台迅速暴雷。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薛洪言表示,此次暴雷也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一方面是网贷平台本身的分布在区域上就高度集中化,另一方面也与底层资产恶化的区域性有关,部分地区的不良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数据统计,截至7月11日,共有164家问题平台,其中上海地区46家、浙江地区44家,其次是广东地区以及北京地区,分别是22家与17家。不难看出,上海浙江两大区域的共占90家。从资金端来看,本地平台暴雷后,对当地投资者带来了情绪冲击更强烈,会加速当地P2P行业的资金流出速度,挤兑一旦发生,平台大规模赎回,流动性断裂,就发生逾期等事件。此外,金融风险有传导性,地区性的暴雷事件,具体原因难以用一个原因衡量,但风险的传导性是其中一个,比如下游还不上上游的钱,上游可能就还不起从网贷平台借贷而来的钱。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新金融家联盟秘书长、经济学博士新望谈及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也解释道:“这与宏观经济对行业的影响有关。”金融以外的行业,比如实体经济、房地产、近期汇率价格变动较快、股市震荡、一些上市公司用股权质押短期需要资金赎回、四五线城市房价突然暴涨,资金从P2P上抽血。这些短期内些经济因素,尤其经济还在下行的时期,P2P以外的行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影响到P2P行业。有些观点习惯用&交易规模&这个指标来描述平台风险敞口,用千亿、百亿级去定义一个平台。“舆论导向让我们这些认真在行业里做事的人很不舒服。”一位平台负责人直言。-END-本文由21世纪经济报道综合中国基金报、券商中国等编辑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HKs3SPLrn6nnxMtJawl=nLejMQM2APcQbWu8EDowTQtJf2.gif超40家P2P平台炸雷!平台员工:莫名其妙负债数百万
  金融监管风暴未平息,P2P平台“雷“声已此起彼伏。
  在这轮雷暴中,浮出水面的不仅仅是逾期、自融、假标、恶意逃废债等以往司空见惯的违法违规行为,一条以自融方式收购网贷平台随后脱手的黑色产业链,也开始显露出冰山一角。
  炸雷:全国P2P平台“雷”声不断
近期,P2P网贷行业十分不平静,行业洗牌加剧。
  一方面,全国P2P平台“雷”声不断,网贷之家也卷入其中。进入7月网贷平台出现连环爆,短短半个月时间,已经有超过40家平台“爆雷”,恐慌气氛蔓延。
  另一方面,多家P2P平台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
  “P2P平台获得融资需客观看待,有些是真实的,比如投资方对头部平台比较看好;但也有假融资,或给投资者信心,或存在猫腻。”7月16日,一位金融律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案件:收购P2P的连环局
  近期,投之家涉嫌集资诈骗事件,网贷之家卷入其中,成为行业标志性事件,也反映出P2P网贷收购的乱象。
  即掌握大量壳公司的中介为收购方策划,利用多家壳公司在拟收购P2P平台上发布虚假借款标的,收购方以此实现“自融”,平台的待收规模进一步做大后再卖出脱手,这已经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7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公告称,对投之家平台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侦查,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消息一出,业内哗然。投之家为网贷之家兄弟公司,早期为P2P平台引流,后来转型P2P平台;2017年末引进新的大股东,即上市公司珈伟股份母公司阿拉山口市灏轩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网贷之家退出。
  7月15日,投之家CEO黄诗樵回应媒体称,目前投之家的实际控制人是卢智建(并非珈伟股份董事长丁孔贤),爆雷源于对赌。
  十分矛盾的是,记者查阅企查查发现,投之家大股东确实为阿拉山口市灏轩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并无卢智建相关信息。上市公司珈伟股份曾公告称,珈伟股份灏轩投资未对投之家进行投资。
  黄诗樵自称,投之家原有的股东及运营团队和灏轩股权投资签订的是对赌式的股权交易。双方以“一年内将待收规模做到32亿元”为条件进行对赌。
  不过,黄诗樵表示,由卢智建掌握的新股东方(企查查无法查询到卢智建相关信息)主要把控资产端,“新股东做法比较简单粗暴,不让原有团队介入,很多业务包括发标以及资金全部都在新股东手上。投之家实际逾期20亿元左右。”
  网贷之家最新消息显示,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于7月15日早上已经主动到深圳经侦配合调查,尽全力追讨逾期标的的债务。此前,徐红伟表示,愿意用投之家被并购所获得的全部股权款、他在网贷之家的利润以及股权价值来尽量弥补投资者的损失。
  7月16日晚间,投之家官方微博透露:“目前黄诗樵和徐红伟都是被警方拘禁(今天珈伟股份维权现场某警官口头描述)。具体请以警方官方信息为准。”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有可能是卢智建向投之家等多家P2P平台提出了收购方案,并提供资产端募资,且资产端和风控掌握在卢智建手中,当把待收规模做到一定程度后,再转手卖给上市公司。
  不过,事件真实情况有待警方调查。
  调查:P2P收购黑色产业链
投之家事件反映出P2P网贷收购乱象。
  有公司收购P2P平台本是正常现象,收购价格一般是平台待收规模25%-40%。在此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中介,为收购方提供全流程服务,由此形成产业链。
  也有P2P平台担心风险,即使清盘,也不会“卖身”。上海一家P2P平台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准备不做网贷业务了,也有收购方找到我们,但我们不接受。后面我们不掌握资产端,如果收购方提供的资产出了事,我们是有责任的,需要追溯。”
  多位金融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描述了P2P网贷收购现象。
  “卖方(指P2P平台原股东)主要想脱身,不赚钱风险又大,卖了可以寻求收益。但收购方的目的是什么?收购资金从哪来?都需要打上问号,很难甄别善意还是恶意。”一位金融律师称。
  一位参与过P2P收购的金融律师介绍,收购方主要有几种心态:
  一是收购中西部平台,寻求获得备案,并不关注平台运营情况,更关心平台和当地政府关系;
  二是资产获取能力强的平台,受借款限额限制,收购多个平台,便于发标,突破限额;
  三是缺乏资产端的平台,收购资产获取能力强的平台;
  还有一种,就是收购方看中平台的抵押物资产,进行处置。
  最坏的情况则是,卖方以为“上岸”,收购方却想着“捞一票”,或输血自身,或做大待收规模后卖出,涉嫌非法集资。
  “中介参与进来,一种是掮客,利用信息不对称,低价收购平台,高价卖出;另一种胆子更大,中介洽谈很多平台的收购,自己手头掌握多家空壳公司,然后在平台上发标,一方面募集收购资金,另一方面给收购方输血,比如经营不善、缺乏资金的上市公司,把待收规模做大,把盘子做大,后期还可以转手给其他公司,实现脱身。”上述金融律师称。
  之所以能从平台上募集收购资金,原因在于收购资金并非一次性给到平台。据上海一家P2P平台负责人描述:“比如我的平台待收规模10亿,跟收购方谈好了两亿收购,收购方先付五千万,之后在平台上发收购方提供的资产,比如每月1亿,并还给平台相应的资金,待收替换成了收购方的10亿,这时平台收到全部的收购款,实现退出。”
  背后:平台员工自称
  “莫名其妙负债数百万”
  “就这样莫名其妙成了债务人。”一家上海地区爆雷平台中层管理人员赵诚(化名)说。
  7月初他所在的平台爆雷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是平台多家借款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而他自称,根本没有注册过这些公司,更没有发起过借款。
  “我专门找了平台创始人问责,但他支支吾吾什么也不肯说;我又找了风控总监,他干脆坦言自己不知情。”赵诚称。
  如今,这些债务让他陷入旋涡,平台出借人天天电话催促他还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多个爆雷平台并不鲜见,银票网等爆雷平台都曾出现类似现象。平台创始人或实际控制人曾借用平台员工或亲戚好友的身份证注册大量“壳公司”进行财务包装,虚构贸易合同或应收账款债券进行自融。如今平台爆雷,这些假标纷纷浮出水面。
  一位P2P平台负责人看来,这背后折射出爆雷平台风控缺失:
  一是平台风控部门未能对这些壳公司进行全面尽职调查,没有认真辨别借款标的“真伪”;
  二是由平台内部员工或实控人亲朋好友设立的公司进行借款,理应列入平台关联交易并向出借人进行风险提示,但由于目前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出台,部分平台趁机浑水摸鱼。
  这位P2P平台负责人透露,辨别一个平台是否存在投放假标“自融”,并非难事,主要看其发布的借款标的是否主要由内部员工、亲朋好友等设立,或由管理人员通过批量采购“壳公司”(通常企业相关工商注册信息高度类似)发起。
  赵诚认为,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平台创始人一味追求规模效应与资本运作获利,不顾风控与挤兑风险。
  虚构借款标的
  “当时创始人借口为员工办理团体险福利,让我们将身份证借给他几天,基于信任关系,大家都毫不犹豫地借了。”赵诚说。如今他得知,在办理团体险期间,创始人借机注册了数十家壳公司。由于公司注册采取认缴制,他们自称对此并不知情。
  但其中并非没有疑点,赵诚回忆说,每当平台集中发行动辄上百万元额度的高利借款项目时,创始人都会找各种理由向他们再借身份证。
  “现在回想起来,创始人有可能多次拿着这些身份证给壳公司大幅提高注册资本,并虚构贸易合同与应收账款债权,美化财务数据,最终让这些借款标的顺利通过平台风控,实现自融。”赵诚认为。
  而风控部门负责人的说辞是,这些借款标的都由创始人直接拿过来要求迅速发行借款,且贸易合同与应收账款债权资料一应俱全,不便多问。该负责人还宣称,除了平台几位高层人员知道这些壳公司的真实状况,风控部门几乎都对此不知情。
  “风控总监承认,其实他们的风控很多时候形同虚设,因为平台创始人拿来的借款标的,几乎没人否决。”赵诚直言。据他初步估算,当前平台约有10多位中层管理人员被挪用身份证注册了借款公司,合计身背约3000万元“债务”。
  “目前我们只能先向公安部门报案,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赵诚表示。
  多位P2P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类似状况在爆雷P2P平台并不少见。部分爆雷平台创始人(或实际控制人)通过上述做法虚构借款标的自融后,主要将资金用于配资炒股、房地产开发过桥贷款或炒作虚拟数字货币等投机行为,然而今年以来楼市价格回落、股市低迷、虚拟数字货币价格大跌,导致整个资金链断裂,最终引发平台爆雷。
  “听说有一家P2P平台负责人炒作虚拟数字货币亏损逾2亿元,不得不转卖P2P平台套现回补资金缺口,但这却给了购买方设立虚假标的自融募资的机会,最终导致平台爆雷。”一位P2P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既是债务人又是债权人
  在这轮P2P爆雷事件中,很多平台员工甚至既是平台债务人,又是平台债权人。
  “在7月初平台爆雷前,不少员工参与了平台P2P投资。”赵诚透露,当时普通员工并不清楚其中的违规业务,反而认为平台管理规模快速扩张,因此拿出积蓄投资,进一步扩大平台业务规模。
  “我们从风控部门了解到的平台运营数据,基本上都是逾期率很低。因为借款标的表面上看都是具有真实贸易合同背景的供应链金融贷款,银行票据承兑贴现,由大企业担保的保理业务借款,以及有汽车住房担保的个人消费金融贷款等。”赵诚告诉记者。直到7月初平台实际控制人向公安部门自首,才发现这些低逾期率都是由资金池业务伪造的“假象”。
  赵诚看来,平台之所以爆雷,一个重要原因是创始人并未真正理解金融。
  “创始人一直说只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上市,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不少违规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他甚至认为金融市场流动性等风险不会降临。”
  监管丨互金协会:打击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不合格机构要无风险退出
  图片来源 / 图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获悉,7月16日,互金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主题为贯彻落实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和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日,人民银行在互金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上提到,再用1-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在互金协会组织的上述专题座谈会上提出,广大从业机构要深刻认识专项整治工作再动员再部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积极主动整改,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为整改合格机构顺利纳入规范管理创造条件,并对整改不合格机构实现无风险退出和有效处置。
  会议上提到,近期一些地区网贷行业出现项目逾期增加、平台退出增多、部分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一些不实传言或不当报道误导社会舆论,造成投资人信心不足,加剧恐慌情绪等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行业人士处了解到,由于近期部分平台出现风险事件,网贷领域投资人信心不足,出现密集提前赎回等现象。“有人专门散布关于平台的不利消息,引发恐慌,趁机低价收购平台债权,产业链已经很成熟了。”一位江南地区平台CEO介绍,也有一些借款人此时趁机加大通过P2P平台借款力度,意图平台出现风险后不用还款。“平台自身难保,催讨的力度难免受影响,这更影响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原本爆雷的是高返、自融、假标类平台,但现在投资者情绪不佳,一些规范经营的大平台改为也受到影响,流动性压力很大,对于行业来说是十分艰难的时刻。”北京地区一位网贷平台负责人表示。
  会议针对上述问题作出建议。提出“牢记发展是以规范为前提,整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引导金融投资者和消费者关注相关官方网站和专业人士的正确解读,勿被外界不实报道误导,更不要信谣、传谣,伤害平台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会议还建议有关部门对社会释放正确理性信号,避免因对一些事件的过度渲染和错误解读影响市场正常秩序。对于恶意逃废债等行为进一步加大打击,维护规范合同的存续效力。同时,进一步发挥司法协作、资金存管、信息披露、信用信息共享等基础设施手段作用,形成失信联合惩戒。
  座谈会上还提出,持续开展统计监测和风险预警,促进从业机构按专项整治要求进一步规范发展,为达到整改验收要求做好相应准备。对确已不具备继续营运条件、拟退出市场的机构,应警示和督促其制定清退计划,增强退出全过程透明度。
  会议提出,互联网金融行业要着眼于长远长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开展合规审慎经营,要始终坚持“有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普惠水平、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从业原则。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商业财经相关推荐换一批随时随地·听我想听下载手机APP扫一扫 下载喜马拉雅FM手机APP选择下载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关注我意见反馈1.您可通过官方App在‘帮助与反馈’中留言(推荐)2.拨打客服热线:400-838-5616平台炸雷后,P2P的钱哪里去了?
【念念有余】
P2P平台公司在被挤提后,无法筹措足够资金承兑,就会崩盘,受损者众,但也有受益者。
这么多民间借贷平台炸雷了,但P2P的钱不会凭空消失,它从一部分人到了另一部分人手里,社会总财富并没有减少多少,但另一方面,P2P的钱消失了一部分,因为炸雷的平台消耗了大量投入,且没有新的财富产生。
P2P是高回报(相对银行利率和货币基金收益)的投资方式,高回报就有高风险,一个平台倒闭后,媒体喜欢报道涉及数十亿数百亿元,好像是说这数百亿元就会凭空消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上百个这样的平台倒闭,那威力的确惊人,造成的社会危害一定很大。
P2P平台倒闭,损失最大的是投资人,有人投上百万元进去,押上多年血汗钱,出事儿后只能请政府做主。从这方面看,问题平台可谓作恶多端。社会发展就是让人富裕的,有人努力工作却因为投资P2P返贫,这无疑是很恶劣的事情。
P2P平台爆雷,大概可以分三种情况。一种是平台恶意诈骗,自己或者股东方通过各种方式截留了投资款,还有投机者专门入股P2P平台,条件就是通过各种项目从平台拿钱。另一种是管理不善,管理层自己拿了不少钱,入不敷出。还有一种是项目运行得还不错,受大环境影响被波及,这种情况也不少。这三种情况有时会交叉出现。
P2P平台公司在被挤提后,无法筹措足够资金承兑,就会崩盘,受损者众,但也有受益者,比如下游的那些贷款人。
投资者的钱不会凭空消失,但会被损耗一部分。经营不佳的平台,会被管理者、贷款方、营销费用,以及早期投资成本损耗。即便经营良好的平台,因为挤兑倒闭,资金也会损耗在下游贷款人手中上。所以最近有新闻说,有下游借款者故意传播P2P平台爆雷的消息,以此逃债。
从结果上看,这就好像赌博,钱在不同的人手里倒换,从一些人手中到了另一些人手中。在转移的过程中,平台要出人员工资场地租金营销费用,所以会有消耗,但整体上损耗占比不会太大,如果是恶意侵吞,那占比就会很大,这种情况有多少,也很难统计。
这个游戏的危害是,没创造新财富。正常的商业会产生新的财富,就比如一个人投资一家门店60万元,过了一年,除了折旧等赚了20万元回来,这20万元就是新产生的财富,这样才会良性循环,如果赚不到钱,就不会有新投入,社会就没办法发展。
社会为什么会不断富裕起来?因为有新增财富出现。比如股市有3000家上市公司,过了10年,这3000家公司市值涨了一倍,这就是奉献给社会的财富,如果没有上涨,算上利息成本可能就是不划算的,就是没有给投资者做贡献。
没有给投资者做贡献,但有可能给大股东做了贡献,比如大股东靠融资顶住风险,靠抵押融资发展了其他项目,一部分持有人也可能因为收割韭菜获利,P2P也一样,没有创造新财富,就成为一部分人收割韭菜的工具。财富的这种流动,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P2P平台投的都是银行不感兴趣的项目,其客户愿意承受高成本,是因为无法从银行获得低成本资金,他们愿意承担高利率的原因,是因为所做之事有还不上贷款的风险,这种风险会经过平台大量传递给投资者,但是投资者缺少了解风险的能力,或者整个平台让他们忽视这种风险。
高息贷款当然是有需求的,民间拆借成本一直不低,各地都有民间拆借的资金盘,可是这种资金盘很难持久,一段时间后就崩盘,风险控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从高风险客户那里获利也不容易。从理论上讲,互联网金融是很可行的一件事情,可以创造让投资者、股东和借贷者都满足的财富,奈何蜂拥而上,有优质投资者,又哪里来这么多优质客户?
现在,优质投资者的钱又被这些不优质的客户给占有了。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作者:余胜良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理财靠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