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见面,动漫男主表情很凶脸上销魂的表情是认真的吗

268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12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小时候,我们都觉得爱因斯坦从小就该是这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5eb90bb80aea497f88257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5eb90bb80aea497f88257_r.jpg&&&/figure&&br&但 1905 年,爱因斯坦接连发表了他那几篇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论文时,他仅仅 26 岁。&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75efbcecd3_b.jpg& data-rawwidth=&328& data-rawheight=&4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8&&&/figure&&br&是的。这是别人家 26 岁的时候。&br&&br&&br&我们在教科书里看到的海森堡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4bf30b9cdd3cec11ccfd85c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br&但他 31 岁就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候明明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e3e7efea4c1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1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br&&br&我们看到的薛定谔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ba75dbb73e4cbac9e19f3_b.jpg& data-rawwidth=&207& data-rawheight=&2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7&&&/figure&&br&&br&他提出薛定谔方程的时候,明明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8237a15aefc759eb86e7ff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老顽童费曼,在我们眼里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c10baec560794fcc65cf916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4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br&但他开始造原子弹的时候(加入曼哈顿计划天才小组),仅仅 25 岁。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1b5e4b95132cbe827b6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爱迪生在我们印象中是老爷爷,至少是个大叔吧。他的电灯故事,在我的想象里,是个坚毅矍铄的白发老头,用颤巍巍的手,去换灯丝......&br&&br&你看,很多宣传画上都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b2fedbc19c90355da52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0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但是呢!&br&&br&爱迪生把灯泡研制成功时,也是年仅 32 岁啊。&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40f7a76fceede545eda8a_b.jpg& data-rawwidth=&836& data-rawheight=&10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40f7a76fceede545eda8a_r.jpg&&&/figure&&br&经常拿来说比爱因斯坦聪明的、八卦巨多的特斯拉,最广为人知的照片是这张:&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c9e1cd391d768bab353c_b.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5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figure&&br&当然已经年轻帅气了。不过他发明交流电发电机的时候,也只 24 岁。大概是这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0d8e06d40b3fc7be9d1424508ced416_b.jpg& data-rawwidth=&17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0&&&/figure&&br&&br&&br&我们也以为杨振宁就一定是这位老爷爷:&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ec6e7ff52dd765c14ae35d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ec6e7ff52dd765c14ae35d_r.jpg&&&/figure&&br&但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 35 岁的杨振宁,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6d7ddd38aa44cc956c09d3f4f1e21e7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br&&br&&br&&br&总之,教科书里都喜欢放科学家们的老年时代的照片,好像改变世界的都是老头老太太。&br&&br&但改变世界的,其实都是年轻人啊。
小时候,我们都觉得爱因斯坦从小就该是这样: 但 1905 年,爱因斯坦接连发表了他那几篇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论文时,他仅仅 26 岁。 是的。这是别人家 26 岁的时候。 我们在教科书里看到的海森堡是这样的: 但他 31 岁就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候明明是这样…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bb7fa3b17f4d7f1aa542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bb7fa3b17f4d7f1aa5425_r.jpg&&&/figure&&p&在本文写作的时候,比特币刚刚在CBOE上线期货,价格在15000美金左右。&/p&&p&如果你错过了比特币,毋需着急,因为现在每天有各式各样的币不断涌现。&/p&&p&请打开这个网页,其中是各种数字货币的市值:&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coinmarketcap.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ryptocurrency Market Capitalizations |CoinMarketCap&/a&&/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08cc663fa2ef00ed30ea05f58247ef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45&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08cc663fa2ef00ed30ea05f58247ef3_r.jpg&&&/figure&&p&你听说过其中的多少?&b&其中已有 17 支超过 10 亿美金市值,82 支超过 1 亿美金市值。&/b&&/p&&p&&br&&/p&&p&某种意义上,比特币是一个社会学实验,它证明了群体的力量。最近正在复制 AlphaGo Zero 的 Leela-zero 项目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p&&p&不过,现在的许多币都是小团队在暗地里开发,最终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中,这与比特币的初衷是背离的,其实真的没有意思。&/p&&h2&所以,我想做一个实验:&/h2&&h2&用更公开的方式,聚集知乎的力量,我们能否成功造出一个自己的币?&/h2&&p&&b&这在技术层面并不简单,它需要真正有亮点,有思想,有基础,在泡沫之后仍能生存和发展。&/b&这将可能带来XX到XXXXX倍的回报。当然,风险也与之共存,请您务必记住。注意,这不是 ICO。&/p&&h2&&b&目前的区块链其实问题非常多,一只猫就搞垮了eth。我希望做点真正有用的,开放的,可能让世界更美好的,而不是用于炒作的。&/b&&/h2&&p&&b&很欢迎开发者参与,尤其是对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有清晰理解,开发经验的开发者。&/b&&/p&&p&如您没有接触过区块链,但有较强的学习和分析能力,有在其它项目的长期开发经验,也同样欢迎。推荐您可先阅读各大数字货币的白皮书(如BTC,ETH,NEO),他们都有中文版。&/p&&p&&br&&/p&&p&我目前在深圳和香港,可安排两地的线下活动。先建立一个QQ群吧,群号是
。&/p&&p&&b&申请加群时请您自我介绍,非常感谢。也请记得给本文点个赞。&/b&&/p&&p&在非技术层面,我从前在香港做对冲基金,对于币圈和这里的细节也有一点经验。细节非常多,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当然,这是未来的事情,让我们先把前期工作踏踏实实做好。&/p&&p&&b&知乎肯定有币圈大佬,也很欢迎不吝赐教,合作共赢,谢谢。&/b&&/p&&h2&&b&各位评论的网友,请记得加群,群号是
。&/b&&/h2&
在本文写作的时候,比特币刚刚在CBOE上线期货,价格在15000美金左右。如果你错过了比特币,毋需着急,因为现在每天有各式各样的币不断涌现。请打开这个网页,其中是各种数字货币的市值:你听说过其中…
&p&[更新今年6月麻麻才刚告诉我的一件当年旧事。她之所以现在才告诉我,就是因为高能毁三观,我那时估计还听不懂。]&br&&br&我三年级时(那时YL是9岁或10岁),一个同学的妈妈(贵妇一枚,也强势,是个虎妈)气冲冲地找到学校,不断拿眼瞟YL,却没有直接来找YL,只是对老师发了一通火。&br&&br&原来她的富商老公提出请YL吃饭,本可以在高级饭店,但既然YL艳名远播而且和自己女儿同班,她就亲自到学校接孩子时当面邀请YL,并亲自下厨做饭。吃饭时,她老公当着老婆、女儿的面肆无忌惮地对YL一口一个“我的小美人”,而且全程看YL,眼都直了。后来,她质问老公说你怎么叫人家小女孩的,她老公说老师就是叫YL“我的小美人”的呀,爱美之心人皆有呀。&br&&br&这种情况她能怎么办?找YL理论?找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理论,说自己吃她的醋?——跟自己女儿的同班同学争风吃醋,说她勾引自己老公?&br&&br&她也知道人家小女孩根本没勾引她老公,YL什么也没做。正因为YL什么也没做就能让她老公眼睛发直,她才内伤严重。不好去找YL,只能找老师撒气,质问老师为什么叫她”我的小美人“,说都是老师的错。&br&&br&老师只好无奈地说,好好好,都是我们老师的错。不论怎样,YL无辜,你别去找孩子发火,她现在不懂这些事还好,你跟她说,她反而懂了这些事,你更麻烦(你懂的,那个家长也懂的)。&br&&br&这事真是奇葩!狗血乱飞啊!如果当年有天涯八卦论坛,她妈妈发的贴会是“我女儿9岁的同班同学美炸天,老公色色地看她,我该不该介意”,保证半天之内上头条。女儿发的贴就会是“漂亮的同学引发自己夫妻吵架家庭不和都弱爆了,我的漂亮同学是引发我父母吵架家庭不和”……&br&~~~~~~~~~~~~~~~~~~~~~~~~~~~~~&br&按理说,长得美这东西和钱多一样,总不是坏事。谁会嫌钱多呢?可是本文主人公小时候没少被摄影师“嫌太漂亮”。&br&&br&有一套主题是文化遗产的展览照片,她全程拍了,最后只有两三张能用。“不能用”的那些是因为她太漂亮的脸“破坏了照片的整体性”。&br&&br&80、90年代中国的摄影、影视界基本上都是体制内拿死工资,有人懒怠混饭吃,但大部分人还是很专业的。没有市场压力时,不像今天为了卖片动不动炒作“颜值爆表”,没有网络推手,没有动力专门捧哪个人炒哪个人。观众们的思维也是很赞的,选人要看适不适合作品。所以有时候观众也会嫌她太漂亮。&br&&br&&/p&&p&三峡截流宣传那几年,全国巡回展出的三峡库区摄影展,门厅宣传图是她的侧脸对着瞿塘峡的那座山(白帝城)。在北京展览时,有北京观众在“意见簿”上写下“这个孩子选得不好,过于漂亮了,一看就不是当地人”。后续的全国巡展中,门厅宣传图变成了只有白帝城。当时在北京负责展览的团队还争论过这个问题(其实那些人也只是拿了现成的照片去做的宣传图,并不知道这个女孩是哪里找来的):有人说,这个观众太小看“当地人”了,他怎么能肯定三峡库区出不了这样漂亮的孩子,三峡离重庆很近,重庆出美女;又有人反驳说,假设她真的是重庆人,也一定是重庆城里的,绝不会是瞿塘峡旁边的村里的,把三峡库区的所有村都翻个底朝天也翻不出这样漂亮的。&/p&&br&&p&有个男同学,长大后先是在中芭做编舞,后来调到央视做编导。这个男同学回忆起小时候每每被认为是央视的,多年后还真到央视了。他小时候为什么经常被误认作央视的呢?就是因为经常和她一起拍东西。当年她在西部地区的县城出外景,只过半天,当地民众里就传开“好像中央电视台来我们这里拍什么东西了”,惊动当地的领导来问团队的底细。这样的“误以为是央视而且说得十分肯定”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事反映出当年央视杠杠的地位:90年代初电视台还是层级体系明确的,央视一家独大,省台(那时候还不叫“卫视”)还只播一些地方新闻,没有现在这种省级卫视崛起、热门卫视收视率和影响力超过央视的情况,那时候大家对央视奉若神明,把一切“不明觉厉”的东西全部算到央视账下。如果扛着摄影、摄像器材的人拍的是一个长得一般的人,那多半是地方文化部门吧;可是这小女孩美出天际啊!当地民众大概只在央视看到过这么漂亮的孩子吧,所以这一定是央视!她美,连她身边的人们都一秒变“央视”。&/p&&br&出外景期间,有时候休息时间师生们逛当地的集市,穿得很亲民,但仍会被所有人问:“你们是北京来的吗?”&br&&br&老师们问:“我们也没有开口用普通话问话,你们怎么那么肯定我们不是本地人?”&br&&br&当地人说,这个小女孩根本不可能是本地人。&br&&br&师生们都点点头,能明白这种感受:我们是全国著名的出美女的地方的艺教学校,师生们尚且为她的美貌一惊一乍,那她在当地民众看来就更是九天玄女下凡一般。有的老师接着问:“那就一定是北京的吗?”&br&&br&当地人说,觉得这样漂亮的人只可能在央视看到,所以猜北京。呃,北京在当年中国西部小城普通民众的心目中的地位简直就是宇宙的中心,九天玄女就是从北京来的吧。&br&&br&&p&她的故事还有很长很长,看客就随机选看吧。&/p&&br&&p&=========== 读这个故事,可以像读论文一样带着问题去读 ==========&/p&&p&- 好看的小孩子哪类长大比较容易泯然众人?哪类长大会依然好看?&/p&&p&- 美貌非凡的平民家女孩能避免被权贵垂涎、调戏、争夺的命运吗?&/p&&p&- 这个世界何种程度上是一个看脸的世界?美貌逆天、情商欠费能混成什么样?&/p&&p&- 对于从小学艺术的美女,专业搞艺术、搞其它事业、相夫教子,哪种比较好?&/p&&p&- 为什么一些小童星长大却不愿做明星?为什么一些条件很好的人不愿做明星?&/p&&p&- 三十年前对男星的审美标准和现在有何不同?二十年前学艺术的美女的选择和现在有何不同?&/p&&p&等等&/p&&p&============================&/p&&br&&p&我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在艺教学校或艺术实验班,成长环境的相貌水平很高:平均值高,优秀值高,极端值高。&/p&&br&&p&解释一下这三个词,美人的三个层级。我对这三个词的对比使用贯穿全文。&/p&&br&&p&平均值是相貌排在50%的人。我的小学班上,平均值=小帅哥小美女。&/p&&br&&p&优秀值是排在前10%的人。我的小学班上,优秀值=达到“以美貌著称的明星”水平的小男神小女神。&/p&&br&&p&极端值=所有人里最美的,年级里的人代称她的暗语为YL,YL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就是“美得不得了”。&/p&&br&&p&教书几十年的老教师说,学校里有些届相貌集体出彩,所以没有人是绝对的最美;有些届会出一个很突出的人,秒了年级里所有人,但第二集团的水平不行。像我们这届这种相貌集体出彩、第二集团强势、却仍然有一个人能秒年级里所有人的情况几十年来从没出现过。&/p&&br&&p&班主任与我们闲聊时常常回忆第一眼见到她的情景。班主任说第一眼见YL时认为是这个孩子走错了教室,因为在老师的心里长得漂亮的孩子=舞蹈生,而报名前几天班上全部舞蹈生提前到校开会,班主任都见过,却没见过她。那应该是其它班的舞蹈生了。班主任受的打击不小,觉得这保密工作做的够好的啊,这届招了一个漂亮得石破天惊的孩子,面试现场不就应该炸了锅了吗?直接面试她的那个老师难道不应该逢人便说吗?可是啥风声都没听到啊!&/p&&br&&p&班主任想,就算她是其它班的也要抓住问清楚她是哪个同事招来的。可当时YL不仅回答不了“面试你的是哪个老师”这种问题,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面试。问她是哪个班的,她只说外婆跟自己说直接进这个教室来,说她就是我们班的,但是问她“你确定是我们班的?”她又吓得说不确定。&/p&&br&&p&教室门口已经聚集了围观的家长和外班学生。班主任大声叫数学老师:“你快过来,这个孩子你面试时见过吗?是谁招来的?”&/p&&br&数学老师走过去,我眼光尾随数学老师。这就是我看YL的第一眼。&br&&br&教室门口一堆人围着她,我还没看清她长什么样,视线就被挡了。和那些回答这个问题时浓墨重彩地写“第一眼”、“第一面”如何惊艳如何怦然心动的朋友相比,我对第一眼基本就没有记忆。那天班主任和数学老师都为她而去了校长办公室,由邻班老师代为维持我们班的纪律。邻班老师也在为她大呼小叫大惊小怪。我当时虽小,也明白连老师们都变成了她的粉丝。&br&&br&&p&从某种意义上说,YL因美貌受到的优待和追捧,是对她父亲当年因美貌受到的困扰的补偿。她全家都很漂亮。最美的当然是她本人;第二是她父亲;第三是她外婆,老了也看得出来年轻时是大美人。她从小父母离婚,父亲远走外地,她判给母亲,实际是一直和外婆在一起。&br&&/p&&br&&p&我们问她妈妈,您是鹅蛋脸,她怎么会是标准瓜子脸?她长得不像您。&/p&&br&&p&她妈妈说,女儿大多像爸,她相貌随父亲,脸型、五官都像父亲。&/p&&br&&p&她父母都在外地,她妈妈每周回来,她爸爸我们还没见过,但是见过她父亲少年时候的照片,瓜子脸,眉眼精致,时下市面上的几个小鲜肉男神里最帅的也不过和他差不多。&/p&&br&&p&我们在别处(不是从她妈妈处)听说,当年人们说她爸爸长得很好,却也说“男人长得太漂亮,像唱戏的,没男子气概”。那个年代,推崇的男明星都是国字脸的型男,五官可能粗糙但很有男人味的那种,可以不帅,但是一定要man。&/p&&br&&p&我们同学一起去她家玩,其实只是想找她外婆八卦:您看您外孙女漂亮得惊天动地的就是像父亲,您当年觉察出她爸爸长得很好看吗?她外婆淡定地表示,当年从不觉得这位女婿和好看沾边,直到外孙女从小就和父亲脸型、五官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大家都说生得艳绝半个城,回想才发现女婿长得很好看,一个大男人漂亮得能把时下女明星爆出几条街。言语之间明显对“男人漂亮得像女明星”是持负面态度的。&/p&&br&&p&其实我们作为同学,既不该向人家的外婆打听人家的家事(尤其她父母是离婚了的,应该避忌),也不该说她漂亮全是由于像父亲(她外婆也特别漂亮啊),但是大家童言无忌,并没有兴趣去知道她父母当年离婚究竟是因为什么,只想知道她父亲有多好看。出于对美貌的天然同情,我们都无比同情支持长得无比好看的YL父亲,都愤愤不平她外婆不感恩自己女婿虽然和女儿离婚,外孙女这样超拔的美貌却有他基因的作用(她长得像爸特明显,邻居们看着她长大的,明明在她外婆面前而且知道她父母是离婚了的,常理上该说像外婆或者像妈,但是大家都说她像爸,因为摆在眼前的事实无法否认,真的是像爸,好像跟妈没什么关系),愤愤不平她外婆曾经嫌弃且现在还不满前女婿的长相。&/p&&br&&p&我们私下同情她父亲这样出众的相貌当年却不被人认可,被周围人说长得像女明星,岳母从不觉得他长得好看。她父亲是生错了时代。晚生30年,配合10年前的娱乐圈形势,就是花美男;晚生40年,配合如今的娱乐圈形势,就是小鲜肉男神。无论怎样都是女粉丝无数。&/p&&br&&p&如果他生个儿子也像爸,男孩从小被别人说像一个女明星,我都会担心这个孩子的性别认同会不会出现问题。还好他生了个女儿,并把自己的像一个女明星的相貌遗传给了女儿,而且女儿青出于蓝,近于完美。我们很欣慰“被埋没很多年,他身上强大的基因终于在女儿身上大放异彩”。&/p&&br&&p&说完她家人,该说她自己的故事了。在说极端值前,先说几个优秀值作为铺垫。优秀值里有人行事是有问题的,略过,我只说三个行事正的好女孩。&/p&&br&&p&优秀值一,在中央级艺术团体跳舞,有事业心,把跳舞当专业,不是只刷脸那种。嫁同行,帅,但不高也不富(跳舞的男的能有多高,能有多富)。因为美貌引起京城权贵子弟垂涎,自己又不会处理感情问题,比如说要摆脱一个人的纠缠,就只能去请教辅导员或者怕对方惹不起就只能找校方去帮着说,造成她在大学里名声不好【一个人名声不好一定说明不会做人,不一定是人品差,也可能是情商低】。其实她是受YL影响太深,当年所有的围观、纠缠、调戏全都聚焦于YL,她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美貌非凡所以应该尽早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处理感情纠纷,直到上大学才突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应付这些事情的经验。官宦子弟为争夺她曾闹出不小的事差点上新闻,这事如果真上了新闻,舆论风向铁定是认定是她人品有问题【再次说明情商低太致命】。还好现在没事了。&/p&&br&&p&优秀值二,因为美貌在大学发展得还不错,进入中央机关当公务员,大家都很羡慕。她自己事业心不太强,知足常乐,嫁同学,绝不傍上。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她在单位里曾被上级在走廊里拽住手臂,她已然言语警告并往前一直走了5-10米马上就走进众人目光了,那位猥琐的上级硬是抓住不放。她老公似乎没什么能力和地位,以至于她吃这个暗亏。我们都感叹,特别美貌的女孩如果没有有势力的人(父亲或老公)保护,会有多惨?YL比她更漂亮,当年这么多男生追求YL,YL嫁人的时候多少男生伤心,但是YL若真嫁了这些男生中的一个,分分钟暴露在危险中啊!现在YL也说不上多幸福,但至少嫁了个土豪,夫家在地方上势力很大,没人敢纠缠她。&/p&&br&&p&优秀值三,17岁就进了省话剧院。她那相貌演话剧真是浪费了,台下观众隔了那么远,哪里看得清这么漂亮一张脸?一些观众去后台找她签名,看她卸妆看得心驰神往。网络还没那么普及时,当地有一些文人专门写文章《记xxx》发在报纸上,我看了扑哧一笑,实质就是粉丝花痴文嘛!但作者是有头有脸的文人,还是发在正儿八经的纸质报纸上的,就显得高大上了,不像今天的贴吧小粉丝花痴文那么low。她在当地文化圈的饭局,不免有政商圈的人来,经常有人在饭局上看她而失态,她的顶头上司也曾看她而失态。她的处理方式我还蛮欣赏:人家无论什么表现、说什么,她都无动于衷。她这招就是学当年YL在各路追求者大混战中以不变应万变,对啥都无动于衷。对比“优秀值一”实际受到了YL的负面影响,“优秀值三”算是客观上受到了YL的正面影响。&/p&&br&&p&所以说,优秀值一二三都不同程度引发权贵垂涎,不过处理方式大不一样。&/p&&br&&p&优秀值一二三都是在成年后引发权贵垂涎的,比优秀值一二三都漂亮的极端值YL则是小时候就惹得权贵对她各怀心思了。先讲一个她“完全靠脸吃饭”而且我们靠她的脸吃饭的故事。吃饭就是字面的意思:吃饭。&/p&&br&&p&小时候,我们到北京演出都是住招待所的。有一次,住了一个高档宾馆,预算占去不少,领队老师一直担心“宿”方面用钱太多,“食”的预算就少了,说不定要在路边面摊吃或者吃方便面。但后来我们发现有YL就有好吃的——不仅有与我们在北京的演出毫无瓜葛、只是电梯口有一面之缘的领导请我们吃大餐,还有商人资助我们住宿(虽然老师还是自己付的),而这一切都源于电梯门——每次电梯门打开,不论是我们在电梯里面、看的人在电梯外面,还是我们在电梯外面、看的人在电梯里面,总之每次电梯门开,电梯门另外那边的人都是呆掉一大片。&/p&&br&&p&其实YL平常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注目礼待遇,男女老少都惊艳,这我们早习惯了。我们奇怪的是电梯的效果似乎比平时更震撼,观者几乎百分百处在张口结舌傻掉了的状态。师生们曾推想,电梯门是像舞台幕布一样从中间缓缓开的,从中间缓缓开这种传统舞美效果一定是有科学依据的,不然为何电梯这种与舞台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的东西只因为“从中间缓缓开”,便也有这效果?&/p&&br&&p&如此看傻了一群人几次之后,就有人找到领队老师请我们吃饭。虽然我们一水的小帅哥小美女,还排练了节目来演出,但我们挺有自知之明的,知道我们没有帅到美到、我们的节目没有优秀到让没有任何瓜葛的人无缘无故请我们吃饭的地步。能到这地步的是YL的美貌。人家只是不好意思单独请她,就请“孩子们”。师生都是沾她的光。&/p&&br&&p&席间,领导问她:“你既然并不参加演出,为什么要化妆?是因为你长得太美吗?”&/p&&br&&p&她说:“老师给我化的。为了学校的形象。”&/p&&br&&p&领导说:“老师也代表学校的形象,她们自己为什么不化妆?所以还是因为你的美貌。你说是吗?”&/p&&br&&p&小时候,我不懂在所有人都知道她美貌非凡的情况下,为什么领导还要在言语间逼她亲口承认自己美貌非凡。稍大一些,回想起这段对话,尼玛这性质稍微有一点恶劣啊!调戏一个小孩纸还当着一群小孩纸的面!卧槽!&/p&&br&&p&不过再大一些再回想,成年男人的爱美之心和一点点色心之间不过只有一条浅浅的界限而已,在同一饭桌上微笑地看着她吃东西,问问她父母的情况、小时候的事,贪个多看她几眼而已,不过是获得某种心理满足,也没有皮肤滥淫,最多算是意淫吧,也没真和她怎么样。当年同学的爸爸们也有的专门请她,有的请回家做饭给她吃,有的请她到高档餐厅吃饭,问长问短,问她家里的事。言语上也不免有“我的小美人”这种有调戏之嫌的,但是言语调戏归言语调戏,也不会动手动脚。&/p&&br&&p&不过“我的小美人”这几个字叫来叫去真的略过分。最早是女老师们怜爱地说“哎呦哎呦我的宝贝儿我的小美人你的头发好像散了一点点”这样叫起来的,我们跟着老师叫“我们的小美人”,家长们就跟着我们叫“你们的小美人”,爸爸们有的就开始叫“我的小美人”。我认为,师生叫她小美人没问题,男性家长若叫她“小美女”也没问题,但“我的小美人”我当年就觉得怎么听怎么不对劲,后来才明白,问题出在“小”字出于男性之口时带调戏性的暗示上:“我的小美人”似乎不是“小一辈的美人”/“小小的美人”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是一种带调戏性的昵称,比如“小娘子”、“小美人”……&/p&&br&&p&小学时,有的同学“萌而不美”,优秀值基本上都“又美又萌”,可她这个极端值却不是因为更美也更萌,而是太美了以至于“美而不萌”:以对儿童的审美标准而论,她的脸太瘦了,完全不天真烂漫。我们见过她一岁多的照片,才一岁多的娃娃,脸型就是瓜子,脸长远超过脸宽,完全没有“嘟嘟脸”,尖下巴特别明显,让人完全没有对萌娃“想捏脸”的欲望。在小学生的年龄上,人人都被她饱满的额头和面部完美的骨相所震惊,把她当美人而不是萌娃来对待。她是典型的小孩成人相,绝非“萌系”的“小萝莉”,而是有一种介于女孩和女人之间的女性魅力。男性家长们若觉得她有吸引力,根本不是“萝莉控”、恋童癖的性质,就是正常男人喜欢美女啊!他们叫自己孩子的同学“我的小美人”!&/p&&br&&p&那些对她的言语调戏,小孩纸们当时是不太听得懂的。饭局上我们比较关心的是有没有吃好。同学们都特同情她,每次都吃不好,她每次一动筷子,吃不了几口又会放下,因为整个吃饭的过程会有各种身份的成年男性来敬她酒。不过会强调“我来敬小美人,但是小美人不需要喝酒”(如果敢让小孩子喝酒,人家家长是可以告上法庭的)。来人太多,她自己也不会多说话,但一直受到这种应酬的打扰肯定吃不好。席间也会有人看出她没吃多少,都会来主动关心:“小美人今天貌似没吃好?要不打包回家?”打包只给她,没有我们份,我们也很理解,因为确实就她没吃好,我们这些人是吃得肚皮鼓鼓的回家的。&/p&&br&&p&我们有好吃的,经常都是因为她。我的小学母校在我入学的前几年舞蹈很强,作品在全国拿奖无数。但据师姐们说,她们在的那些年无论在北京还是在本地都没什么人请她们吃饭,只有学校的庆功宴,还有老师自费请她们。她们没口福我们有口福不是因为我们跳舞比她们强,事实上我们在的那些年里学校舞蹈成绩平平,但瞎猫撞到死耗子,我们这群跳舞不咋地的遇到YL这个压根不跳舞的,居然获得了不少资金、资源、机会。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年级之所以在学校里极其风光,占了很多资源,是因为YL在我们年级。不是我们跳舞牛逼,是她那张脸牛逼。&/p&&br&&p&看脸的世界不是今天开始的,自古如此。&/p&&br&&p&大概因为之前几年学校的舞蹈着实鼎盛,在我入学那年,招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拼命招从幼儿园起学跳舞的孩子。这样下大力气,接下来几年学校舞蹈却没出人才;倒是阴差阳错,因为拼命招跳舞的孩子,我们这届学生相貌出奇地好:纵着比,校史巅峰;横着比,我们那个班的相貌水平在当时全国的小学里应该是极其罕见的,因为每次到北京演出,都能一览北京上海各大名牌小学艺术团的孩子、各地艺校、音院附中附小的孩子漂亮的长什么样,漂亮的多不多。我们当时和人开玩笑说,要拼艺术,我们到北京是“上京演出”,带着朝圣、学习的心态;然而比相貌,我们到北京是“送戏下乡”,完全被人围观、被人赞叹、被人追着问“你们学校的学生是都那么漂亮吗”。&/p&&br&&p&现在常常会在央视看到小学初中同学,在中芭的、在中央乐团的、在央视的都有。那个年代考北影中戏当影视演员这条路并不是漂亮又从小学艺术的孩子们最向往的路,当时父母和孩子都挤破了头想进体制内、中央级的艺术团体。现在艺人都是个体户或者签经纪公司,在当时的我们看来这就是没有稳定工作单位。我的同学即使做演员,常拍影视,也想挂靠在话剧院、歌舞团之类的正式工作单位。&/p&&br&&p&我当年就毫不奇怪长大后会三天两头在央视的文艺节目里看到小学同学,因为当年就觉得在学校里看同学和打开央视看文艺节目有种差不多的感觉——相貌水平差不多,而大街上的人没几个看得下去。地方台节目的相貌水平比当时的央视低了好几个档次。央视放的电视剧相貌水平也不行——那时候中国大陆还没有偶像剧,当时播的生活剧、革命剧都很土的。唯一在颜值上和我在学校看到的相当的电视剧种类是琼瑶剧,琼瑶阿姨的审美水平崩掉是后来的事(《新还珠格格》选出李晟、海陆这些闪瞎人眼的),当时的琼瑶阿姨挑帅哥美女的眼光是很毒的,都是男神女神。那些年琼瑶剧在女老师群体里很火的,所以老师在给她梳头的时候会刻意模仿当时正在热播的那部琼瑶剧的女主的妆容。但她的气质却很不像琼瑶剧女主那种温婉、楚楚可怜的受虐样。&/p&&br&&p&她在高中时是男生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女生们的公共情敌。多少高富帅为她一秒变忠犬,她却对千万吨的爱视若浮云,时常横眉冷对那些纠缠她的富贵公子,玛丽苏女主对霸道总裁的即视感。但她其实不是现实版的玛丽苏女主。为啥呢?&br&&/p&&br&&p&正统意义上的玛丽苏女主是给普通女孩代入用的,玛丽苏女主当然要美,但应该不是最美的那个。故事里纯论外貌,最美的应该是女二、女三,和女主竞争男主,而玛丽苏女主以才华、善良神马的获得了男主的心。当女二女三丧心病狂地咆哮“我比她漂亮你为神马不爱我”,男主故作深沉地说,她有一颗最美的心。&/p&&br&&p&神马叫玛丽苏?就是一个虽然美但不是最美的女孩有很多男人爱!一个最美的女孩有很多男人爱,这不是玛丽苏故事。这是反玛丽苏。这是告诉你:玛丽苏故事都是幻想!男人就是爱美女!最美的女孩就是有很多人爱!你不美,你的善良才华神马的都是浮云!&/p&&br&&p&玛丽苏女主不论自己是否高颜值,心理上一定要认为自己长相平平,然后特别努力神马的。这些她也不符合。她不怎么努力,很厌世,也不否认自己美貌非凡。&/p&&br&&p&比如,她曾感叹长得太漂亮到处被人围观烦恼多……其实这些都是真心话和真烦恼,但是她不应该对别人说。本来是真心话,但是真相最残酷,实际效果就是打击人,大家都说:“把她拖出去打!吊起来打!用鞭子狠狠抽!但是舍不得。”&/p&&br&&p&其实处在她这地位挺难做人的。说“我知道我最漂亮”,这不是找打吗?但若是说“其实我不觉得我是最漂亮的啊”,睁着眼睛说瞎话更加找打!怎么说都会得罪人,左右不是人,她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不仅不提颜值排名这种话题,甚至都不会在无对比的语境下说别人“好看”,以免大家接上一句“没你好看,你最好看”又开始对比了。&/p&&br&&p&同学ZZ是优秀值之一。我们班排的舞得了奖,大家拿着奖状奖牌合影,这张照片放大裱框挂在教室墙上。YL甚至在一次放学后爬到课桌上(YL毕竟还只是个小孩子,照片挂得挺高)去看那照片,说这张相片照得ZZ极好看,简直完美,她都犯了花痴。YL说:“我说真心的,我一直认为我们班最漂亮的是ZZ。”&/p&&br&&p&这不是她随口说的,她说过许多次,语气诚挚,听起来是真心话。&/p&&br&&p&我们问她,如果“我们班最漂亮的是ZZ”,那你呢?&/p&&br&&p&她说没想过自己啊,说她就是“放眼一望我们班”,觉得ZZ最漂亮。“放眼一望我们班”时又看不到自己。&/p&&br&&p&我们无语,只想把她拖出去打。&/p&&br&&p&YL自己美,审美水平也不错,有前瞻性:ZZ属于那种长大后会很美的,刚入学时没那么突出,甚至最早都没人觉得她属于优秀值,但细看她眉眼着实精致,越长大越美,成年后美炸天(成年后的样子和奶茶妹妹章泽天成年后的样子相似度90%,ZZ小时候好像比奶茶妹妹还精致)。我们渐渐地长大,ZZ慢慢地在优秀值这几个人里也有了突出的地位,我们开始说ZZ是我们的班花。&/p&&br&&p&咦,只要YL还在我们班,班花哪里轮得到ZZ?其实连我们班同学都经常不觉得YL是我们班的:貌似她是直属学校的,只是书包扔在我们班。YL和“学校这一级别的”领导和老师比和我们班的老师熟。YL在校最好的朋友是一个高年级的高挑美女,比和任何同班同学都好。那位美女大概因为也做摄影模特的关系,和YL相处的时间比同班同学都长。&/p&&br&&p&而且我们也不好意思说YL是班花。班花这词太降格她的水平。校花都不够她的级别。她至少是倾城。放眼全国也罕见。我们说ZZ是班花绝不是说YL不如ZZ漂亮,而是我们思维里YL要单拎出来。&/p&&br&&p&有一次,其它班同学和我们班同学说,某个应该是领导或家长的成年人自称看到一个孩子从我们班教室门出来,如何如何漂亮。大家齐刷刷望向YL。&/p&&br&&p&YL说:“我觉得是ZZ。”&/p&&br&&p&我们都说:“别虚伪,这种话说的一般都是你。”&/p&&br&&p&但是后来真的证明说的是ZZ,不是YL。猜对的只有一个人,YL。&/p&&br&&p&我们问YL,你当时也在教室附近,完全可能是你呀!你是知道这事吗,怎么一猜一个准?还是说,其实人家看到的是你,你给ZZ催眠洗脑让她承认那天被看到的是自己?【现在想来,我们这些小孩纸当时真无聊】&/p&&br&&p&YL说她自己不是说过多次她眼里ZZ最漂亮,一说谁漂亮,肯定首先猜ZZ。&/p&&br&&p&但是我们觉得这是扯淡,因为前面讲过了,她不是也默认“ZZ最漂亮”是没考虑自己吗,那么她也承认自己最漂亮,为什么不首先猜自己?&/p&&br&&p&后来我们推测她是这样猜的:如果一个不熟悉我们学校的成年人在学校门口看到一个孩子,一直念念不忘地说她超漂亮,那多半是YL;但当时那个成年人是在我们班教室门口看到的,学校门卫森严,可知他能进出校门,必是熟悉我们学校,那他不可能不知道YL的传说。可他只感叹这个孩子漂亮,从来没有想问这个孩子是不是YL,好像他知道这个肯定不是YL。&/p&&br&&p&很多人曾对YL说“我第一次看到你时并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百分百确定你就是YL,因为这样漂亮的我平生没遇到过第二个”,还有些人说“我为防自己审美偏差,特地看了看周围众人看你的眼神,看到全体注目礼,我就更加确定你就是YL了”,总结起来,只要知道YL的传说,看到她本人一般会肯定她是YL,至少会怀疑她是。&/p&&br&&p&平均值、优秀值和极端值怎么区分?有个很简单的标准:看外校的人是否怀疑她是YL。&/p&&br&&p&对极端值(YL本人):要么“你应该就是YL吧?”;要么“你是不是YL?”&/p&&p&对优秀值(ZZ等等):要么“你是不是YL?”;要么“你和YL熟吗?”&/p&&p&对平均值:“你和YL熟吗?”&/p&&br&&p&ZZ屡次被怀疑是YL。ZZ经常自豪地说有人怀疑自己是YL是一件多么骄傲多么荣幸的事。其实不止ZZ,”被人怀疑是YL过“是优秀值的标配。从没被人怀疑过是YL的,就只是一般的漂亮,平均值水平罢了。&/p&&br&&p&优秀值们也有浓眉大眼挺鼻梁小嘴巴,有人眉毛比YL浓、有人眼睛比她大、有人鼻梁比她挺,她却明显最美,是胜在五官位置上。一般人都认为浓眉大眼挺鼻梁小嘴巴就是美人,其实这并不是充分条件,脸型、五官位置和形状才是关键,浓眉大眼挺鼻梁小嘴巴要压在黄金比例、黄金位置上才是美貌,拥有位置不对的浓眉大眼挺鼻梁小嘴巴,还不如有位置正确但稍显平淡的五官。YL的五官位置是黄金比例,优秀值们只是比较接近黄金比例。&br&&/p&&br&&p&因为她,我在小学时就知道了一个考古学发现:“楼兰美女”(不熟悉的人请搜索“楼兰美女”)。&/p&&br&&p&一位化妆老师曾经用大手扶着我的小手摸过她的头部骨骼,说这是长得一点缺点都没有的骨架,盲人只摸一摸都能知道眼前这人风华绝代。“楼兰美女”从墓里出土时就是一堆白骨,为什么单看这皮下白骨,就说她是“楼兰美女”?就是因为骨骼完美。&/p&&br&&p&说起来,大概只有艺教学校的老师这么“职业病”,对小孩子也动不动说“骨骼”、古墓这种阴森森的东西。那时候盗墓小说还没有流行,小孩子还是很怕这些东西的。而且我长大后,查了楼兰美女的相关资料,觉得这个老师的举例好像是错的,楼兰美女属于干尸,不是只有白骨,貌似有皮肤的。但老师说的这个道理没错。如果立刻来一次火山爆发把我们都埋了,几千年后的人们发现了我们,只凭一堆白骨,也能知道她一定是这一群孩子中最美的,我们这些人也美,但是比不上她。&/p&&br&&p&气质见仁见智,因气质而动人的美人往往在不懂得欣赏这些气质的人们眼里并不美,焦大不会喜欢林妹妹。而YL不是靠气质,而是靠骨骼生得“科学”,入谁的眼都舒服。&/p&&br&&p&我把她的影像资料给我母亲的同学、一个90年代就开了整容医院的整容业先驱看,人家看了就说,这个人是罕见的整容模板脸,长相可以打分99.9分:头骨完美,硬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头背面略扁了点,可能小时候睡扁了;五官位置和形状完美,硬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眉和眼分得略开了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很微弱,基本上还属于黄金比例,所以她没有表情时非常好看,微皱眉头时更好看,因为眉眼距离在微皱眉时正好被压到黄金比例上。扬眉虽然也好看,不如平静和微皱眉时,因为不是黄金比例了。&/p&&br&&p&我当时就拍桌恍然大悟说,难怪她皱眉头这么好看!而且她本人未经任何人提示“你扬眉不如平静和皱眉好看”时就基本上不扬眉,比较平静,甚至喜欢微微皱眉,所以说,这就是天赋异禀,不经任何人提示,平时自己选择的表情就是最美的表情!&/p&&br&&p&我叫那位资深整容从业者继续鸡蛋里挑骨头,得到的回答是头背面略扁和眉眼距离略开了一点点都已经是在鸡蛋里挑骨头了(没事谁研究人的头背面;眉眼距离距黄金位置差的只是微米计),再挑真挑不出来了,非常完美。用电脑按黄金比例、黄金位置模拟出来的假脸,看着就有点像她。&/p&&br&&p&化妆老师无缘无故怎么会让我去摸她头骨呢?是化妆的时候我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当年的眉妆不像现在的纹绣技术力图在原有眉毛的基础上刷出自然立体的仿真效果;那时的眉妆倾向于把原有眉毛差不多剃光光,然后描一条细线。不信大家去看看90年代初的照片和视频。&/p&&br&&p&我自己在“眉毛剃光光”之前,左边眉毛就长得近于完美,右边眉毛差一些。剃了画眉,出来的效果也永远是左边近于完美,右边逊色很多。而且不管哪个化妆老师给我描眉,左边永远好于右边。&/p&&br&&p&当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只会以铅笔、橡皮擦之类的东西来推论这个世界。我当时觉得这很奇怪!试想我用铅笔写了两个字,左边的字更好看。用橡皮擦都擦了,重新写,还是左边更好看。擦了,换个人来写,还是左边更好看。不会这么邪门吧!我都全擦了重写的呀!眉毛我都剃完重画的呀!&/p&&br&&p&我去问老师,老师说:“我不是说眉毛,是说眉骨啊。你自己摸摸,你这左边眉骨长得多好,近于完美!可你这右边眉骨让我们描着难度大呀!你再去摸摸她的眉骨,不是近于完美,就是完美!”&/p&&br&&p&说着,老师叫来YL,让我不仅摸摸她眉骨,也感受一下她整个面部骨架是怎样的一点缺点都没有。我摸着虽然说不出具体哪里和我不一样,反正就是觉得,她的左右两边眉骨都比我引以为傲的左边眉骨更美。&/p&&br&&p&我这才明白了,老师们为什么经常堵着门等YL,多少老师为她来时自己正在给别的孩子化妆因此无缘给她化妆而痛心疾首地叹息,就是因为她的“底子”让化妆老师干活多快好省,至少画眉,沿着她的眉骨随便勾一笔就是完美;而给别的孩子画眉,经常画眉的人可以想象一下,眉骨不完美的底子下,有时需要刻意往上拉,有时候需要走笔刻意往下掉掉到眼窝里,反正就是很麻烦,经常需要几经修改才能找到最好效果,更经常呕心沥血了半天,怎么都不满意,弄得大家都很沮丧。&/p&&br&&p&有一个段子:两个孩子相貌一模一样,一个生在城里,一个生在山里,城里的那个从小就学艺术,见过世面,越长越漂亮,会成为明星、美女高管神马的;山里的那个从小做农活,在乡村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后到城里打工,最多是个“豆浆西施”、“煎饼女神”。&/p&&br&&p&这个段子现在常常用来说中国的城乡、阶层差别。当年我们也说过本质上一模一样的故事,不过,当时我们是用来说平均值与极端值的区别的:我们说,平均值若是城里好家庭的孩子就会是今天的样子(学艺术的小美女),生在村里就啥都不是;而极端值生在哪里都不会被埋没,只要和外界不至于完全隔绝,即使生在村里,摄影协会的人若来到这个村,一眼就被她秒杀,带到城里读艺教学校、做摄影模特,她也和现在是一样的。&/p&&br&&p&平均值好看,但不非常“过硬”,骨相上没有明显优势,主要是皮相美和气质。村里的孩子谈不上皮肤好,要减分;生在无经济能力支持孩子学琴、学跳舞、只能让孩子灰头土脸老老实实上学的家庭,气质、打扮、艺术才能、教养和自信都要减分,看上去就只清秀而已,谈不上美貌。而极端值相貌非常“过硬”,是骨相美不是皮相美,不依赖那些“加分”,就算皮肤不好、气质不行,仍然美。这是理论上讲。以实例来看,YL就是个突出的例子,她的家庭就不富裕,小时候她没学过跳舞没学过弹琴,但她只要有这张脸,照样做摄影模特。&/p&&br&&p&有趣的是,我们总说她“即使生在村里也如何如何”,事实上村里却通常不会有这样漂亮的人。这样漂亮的人的上一辈家人肯定也美,村里这样美的人一定会考虑往城里发展。YL父亲就美得惊人,他是已经生在省会城市,试想一下如果他生在村里,年轻时应该就移民城市了,那么他的女儿YL无论如何都会生在城里,不会是村里的孩子。&/p&&br&&p&我们学校的好多学生都像拍电视剧一样拍过纪录片。纪录片本是需要直接拍自然状态的,但有时候导演是想“引导”那些人的,却发现农村小孩不好引导,所以有些部分还不如找我们这些受过训练、有镜头经验的小孩来“演”出来。她也和我们被拉到农村去过,而且选人的时候最先选出的就是她,但是最后导演让她不上,说她长得太漂亮,连脸上抹泥扮丑都难掩天生丽质,一看就是选出来的,那种“选出来的”的感觉怎么也压不下去,放在农村题材的片子里,一看就很假。这道理我不多说了,一开头我就举了无数例子:她拍的北京胡同照片分分钟出戏;瞿塘峡照片让人吐槽说一看就不是当地人;出现在西部小城的街上时所有人都认为她是北京来的。&/p&&br&&p&有些她的抓拍照,别人一看就说:“这个孩子一定是个摄影模特吧?”&br&&/p&&br&&p&这个问题很复杂。可以回答是,因为她本人当然是摄影模特。&/p&&br&&p&但人们对抓拍照说“这个孩子一定是个摄影模特吧”的意思其实是“怀疑这张抓拍不是真正的自然状态下的抓拍,而是刻意摆拍”,而不是纠结这个孩子本人有没有做过摄影模特。即使她做过摄影模特,只要她根本不知道有镜头在拍,至少在这张照片里,她的身份就不是摄影模特。&/p&&br&&p&而且,她绝不可能出现“摄影模特在生活中也随处带出摄影模特的表情和动作”的情况:她不太认同摄影模特这个“副业”,早期更是要老师时哄时吓的才能把她抓去拍,拍照时还各种放不开,摄影师为调动她的状态大伤脑筋。&/p&&br&&p&但是她的相貌太漂亮了,是“殿堂级美人”的水平,如果在艺术殿堂前拍,就没有任何问题;她不是“大街上能看到的美女”的水平,所以即使照片真的是在大街上拍的,也显得“不像是大街上偶然拍到的,觉得是刻意拍的”。&/p&&br&&p&正因为她是“殿堂级美人”,是“大街上一般看不到的”,她坐在车里,在减速慢行、红灯时,并行的车的车窗经常被摇下来,车里的男男女女此起彼伏地大声打招呼:“美女泥壕!”&/p&&br&&p&不仅减速慢行时会有邻车注意到她,高速公路这样的速度下也会有。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她所在的车被旁边车超了,那车上有人敲窗惊呼,高速超车、车窗紧闭,惊呼的内容肯定听不见,但是,后来那超了过去的车一直保持在她所在的车的正前面,车后座坐的一男一女一直反身跪在后座上看她,不时招手。快到高速公路出口时,后座的一男一女挥手做“再见”手势,副驾驶座的人在极快的速度下还把车窗摇下,以最大音量大吼(高速行车中即使这种音量也大都听不见):“美女再见!(后面还有几句话,大概是我们下高速了之类的,听不清楚)”&/p&&br&&p&与她同行,会让人觉得这个世界特别善意,特别欢乐。即使陌生车上的陌生人都纷纷和她所在车上的人(其实是在和她)打招呼、告别。&/p&&br&&p&有个女生朋友新手开车,开得乱七八糟总让别的车受到影响,经常被旁边的车摇下车窗破口大骂。但是有一天YL在她的车上,她灵机一动让YL坐在副驾驶座,说“美人押阵,可以壮胆”,并且在驾驶座上把副驾驶座的车窗摇下,让外面的人看YL能看得清清楚楚。果然有效果,旁边各种车上的怒容一秒变花痴脸,那朋友一路上根本就没有挨骂。有一次遇到红灯停车很久,右边有一辆公交车在之前的行车过程中深受这辆新手车干扰,年轻的公交车司机趁红灯停车时间把头伸出窗外正准备训斥埋怨左边的小轿车新手司机,往左下方一看,脸上立刻笑得甜甜的。公交车上的乘客看到司机望着左下方笑得这样甜,全都向左下方的车望去,这下别说左边坐着的乘客全体脑袋向左,连中间站着的乘客也都凑向左边,全车各车窗纷纷打开,“美女泥壕”此起彼伏。&/p&&br&&p&年轻女孩会经常对朋友说:“你结婚的时候,我给你当伴娘。”&/p&&br&&p&但她漂亮到不能当伴娘。伴娘比新娘漂亮是不礼貌的,即使新娘穿婚纱,化妆特别用心,会加分,但是就像有人高考有加分,总分却还比不过状元的“裸分”。论相貌她就是状元,颜值“裸分”太高,别人有婚纱、新娘妆的加分,仍然被她的“裸分”秒杀。&/p&&br&&p&不过有人认为她会为她表妹做伴娘。她的表妹,在电视台(考虑隐私,我不透露是哪里的电视台)做过主持人,现在已经不做了。她表妹出镜的那几年里,在成都这种美女一抓一大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地方,我有时随意在路边小店吃饭,听到店里的陌生食客和他/她的同伴交流说“xx台xx节目那个主持人超漂亮”,不仅引起同伴回应“是啊是啊超漂亮”,而且引起另一桌的陌生食客也隔桌激动起来“她是漂亮啊,我听谁说她是成都人,我们成都美女就是多,哈哈”。有一次,我给人泼冷水说:“其实她不是成都人,你好像自豪得有点自作多情了……而且她的相貌在她们家都排不到第一。她和她表姐长得并不像,如果她长得像她表姐,应该会更漂亮些。”&/p&&br&&p&她就这么一个表妹,感情很好,她表妹本身很漂亮,又是电视主持人,镜头经验足,有人认为,只要精心化妆,她表妹不容易炮灰。也有人认为,就算她想做伴娘,她表妹和她家人也不会允许,太冒险了,万一真的抢了风头,她表妹是个漂亮的电视主持人,婚礼时大家却都在讨论伴娘,情何以堪。更关键的是,“婚礼上被抢风头”是有点“不吉利”的,至少在我们这里,有人说,以后就很可能被抢老公……&/p&&br&&p&我一向相信no zuo no die,如果她表妹昏了头,敢让她做伴娘,被抢风头就是活该。&/p&&br&&p&后来的事情表明,有时候根本没zuo,也会die。&/p&&br&&p&她表妹一点不zuo呀,找她做伴娘的心都没动过;她也很懂事啊,参加婚礼时是真正的素衣素颜。蓬头垢面参加婚礼是不礼貌的,她当天的打扮是在不蓬头垢面的前提下的最低配置,一直夹在七大姑八大姨里压低存在感,真是对妹妹“仁至义尽”。&/p&&br&&p&婚礼的摄像是新娘子带来的电视台同事。我站在摄像帅哥的身后,每当周围有人说“刚才听人说这简直是明星出场,特地来近看,新娘子果然漂亮”这类的话时,总有另外的人指着YL说“明星出场明显说的是这个吧”,前面那个说话的人一见YL就改口说:“好像真的说的是这个……”&/p&&br&&p&听多了这种话,摄影帅哥也禁不住制止人们的闲谈:“请关注新娘子,谢谢。”&br&&/p&&br&&p&当年去农村拍纪录片时,城里孩子都“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我们5个孩子好奇活体猪是不是和卡通小猪一样可爱,私自离开驻地去农民伯伯家参观猪。&/p&&br&&p&农民伯伯虽然和我们各种观念不一样以至于和我们的交流中闹出各种笑话,审美却是一样的:他们一看YL,就大呼小叫这孩子长得太好看了太好看了怎么这么好看,你们等一等不要走啊等我们到邻居那里借相机。我们说农民伯伯你只用相机自带闪光灯容易出杯具,现场最好再加点照明。农民伯伯牵来了农村的那种扯线桔黄灯,放在侧下方。连照十七张,全是YL侧坐在猪圈前面稻草堆前的小木板凳上的单人照。&/p&&br&&p&我后来把这一系列照片秀给我的大学同学看。由于我看过YL许多照得更美的照片,这几张照片在我这里的主要意义在于“当年怎么拍出来的”。我兴冲冲地说,你看出背景是稻草堆了吗,你知道右下角的“打光”其实只是个农村的扯线桔黄灯吗,你知道这是农民伯伯傻瓜相机随手拍吗,最最最重要的,你知道只要往后面三米,就是个猪!圈!吗!&/p&&br&&p&大学同学说,你给我看这张照片原来是让我看背景的吗,我只看人了啊,农民伯伯随手一拍就是明星经典照的效果?不愧是你们的极端值,脸上还是张国荣的表情,猪圈也能拍出文艺范儿啊。&/p&&br&&p&我说,你这么一说,是有点像张国荣的表情,可是我一直不觉得这么高大上啊!当时我就在现场,我知道YL拍照时的心态一点儿都不文艺啊!她那个时候忧心忡忡的是世俗的事情啊,她就是在担心我们5个人要是回去晚了,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p&&br&&p&大学同学说,我看照片就觉得很文艺。文艺的反面是市侩或傻逼,长得漂亮就不容易显得市侩或傻逼。想很多,她是“多思”,丑人是市侩;啥都不想,她是“放空”,丑人是傻逼。&/p&&br&&p&我说,难怪仔细看我们当年的“少先队员向国旗敬礼”这类主旋律照,一模一样的动作和表情,漂亮的孩子们显得美好,相貌余额不足的孩子们显得傻逼;难怪当年拍YL的黑白摄影作品被贴在学校画室的墙上,下面用毛笔字写着一个特文艺的名字,而拍我们的主旋律照只能被贴在区少工委的玻璃橱里,贴上一张纸用蓝色圆珠笔写着“xx市xx小学”。&/p&&br&&p&就算都拍主旋律照,感觉还是不一样。蓝天白云下,风吹起我们的头发和红领巾,仰拍过去,特别正能量。一模一样造型一模一样角度地拍YL,却是一个少年沉静、温柔地注视着这个世界,完全不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那个调调。那个时候的我,整个身心还蛮认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可是已经产生一种有点“反动”的想法:长得太漂亮的孩子一定不是共产主义接班人。&/p&&br&&p&相貌决定照片的逼格。&/p&&br&&p&小学的时候,拍主旋律照、教育片是我们学校好多孩子的副业。&/p&&br&&p&爸爸去校史陈列馆,把舞台照、生活照一张张看下来,其实是在找我。很多照片里有我。&br&&/p&&br&&p&有一张90年代的胶卷照,放大、数码修复后印在磨砂墙面上,真人比例。画面三个学生,最右边那个是我。&/p&&br&&p&这面墙是允许照相的,爸爸让路人为他照相,说我是在和我女儿合影呢。&/p&&br&&p&路人说,你是她的爸爸?&/p&&br&&p&爸爸说,是啊。&/p&&br&&p&据爸爸说,那路人“马上脸都笑烂了”(爸爸形容他的原话),各种巴结根本停不下来:你女儿太漂亮了太漂亮了太漂亮了。&/p&&br&&p&爸爸一开始很受用,毕竟我长得也还可以,他没少被夸“你女儿太漂亮了”。&/p&&br&&p&但看路人夸得丧心病狂,忽然想起当年的一个人。&/p&&br&&p&爸爸回头一看,再回头一想,恩,是自己刚才说话有歧义。&/p&&br&&p&每个爸爸都最关注自己的女儿,所以我爸爸才会觉得这张照片是三个学生的照片,女儿是三个学生之一。其实在路人的眼里,这就是一个人的照片,其它两个学生都是半侧面,打酱油的NPC而已。说和自己女儿合影,人家百分百以为是她的爸爸。&/p&&br&&p&爸爸把照片发给我,邮件正文是:“很久以前我就相信多年以后能在校史馆看到你。没想到,你以这样的方式永垂不朽。”&/p&&br&&p&的确万万没想到。&/p&&br&&p&幼时的我是一只小萌神,走在街上常常被陌生人驻足围观求合影。&/p&&br&&p&我的长相最符合对小孩的审美要求了,圆脸+浓眉大眼,加上我是从小学琴的孩子,上惯了台,知道怎么招大人喜欢,所以一般都是视线焦点,人见人夸。&/p&&br&&p&那时候大家真不是为给我爸妈面子才抱一抱、摸一摸、夸一夸;事实上,是我一直在让爸妈特有面子。和别的小孩差别很明显的,谁都一抱我就恋恋不舍不肯还给我爸妈。真是萌爆了萌爆了。&/p&&br&&p&而且我是管乐班唯一能担当独奏的孩子。&/p&&br&&p&附属幼儿园的陈列室有我幼儿园班级的毕业演出照片,拍摄的瞬间正是我的独奏。管乐班别的同学虽然也在台上,手上各有各的乐器,但他们都呈静止状态,只有我在埋头认真地弹琴。当时从附属幼儿园毕业,顺理成章地想下去,当我从附属小学毕业时,我也会是镜头的中心。&/p&&br&&p&我在小萌神时代都快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了。那时怎么会想到,我有一天在校史馆的磨砂墙上怒刷存在感,不是因为我本人怎样突出,而是因为我是某个人的同班同学。&/p&&br&&p&所以说,自恋现世报,装逼招雷劈。&/p&&br&&p&幼时我以为周旋于大人之间巧舌如簧就可以获得一切,以为自己可以永远这样刷脸卖萌下去而且到哪里都有人捧。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小萌神时代受到的追捧,是源于我的圆脸,圆得像圆球一样的圆脸。圆脸娃年龄越小越萌,萌得大家争着捏;年龄越大越被嫌弃。虽然我五官长得好,但是架不住脸型就是个山西省会——太圆(太原)。整容神马的,微调五官我不需要,我优点就是五官精致啊!要改脸型,得磨骨啦。麻麻救命!算了。所以至今还是个山西省会童鞋。&/p&&br&&p&这种相貌,小时候能刷脸,不能可持续刷脸。还好我那时刷脸只是副业,主业还是弹琴。副业没了市场,不至于活不下去。慢慢调整产业结构,我就转型了。&/p&&br&&p&当时要想混成学校风云人物,不能一招鲜,得要全面些。要想单靠跳舞就让全校学生仰慕,只有全国一等奖的作品的领舞才做得到,我在的那几年就没出现过这种例子。那些年学校的风云人物一般既跳舞,也唱歌,一般还会主持、弹琴神马的,而且学习成绩还不错,还得讨好讨好老师、在同学里拉拉票弄个大队委、中队长的几道杠来戴着。只有YL一招鲜,完完全全靠刷脸出名。她没有任何干部身份,不跳舞,也不担当领唱、主持。&/p&&br&&p&我们课间玩沙包,有镜头在拍。下一节课的上课铃已经响了,但是玩沙包的照片没拍好,下一节课的老师,就算是语文数学主科老师,也要为拍照让路。当然,我们这样的艺术实验班,语文数学的地位是不如排练文艺节目的优先级的,倒不完全是因为她太漂亮。我中午回家,麻麻问我今天学了神马,我说神马都没学;麻麻问我排练了神马,我说神马都没排练;麻麻问我那一上午做了神马,我说丢沙包啊!&/p&&br&&p&我们20来个孩子在野外拿小网捉蝴蝶,其实是摆拍。我们班的春游,电视台全程跟拍,当时的副台长亲自掌镜。摄影师总说,你你你,这边!其实都是在训别人。我很机灵,知道如果我和镜头之间没有别的同学了,我就很可能挡她,这时就会自动退开去,隐到同学之中,以免惹摄影师嫌。&/p&&br&&p&可能就是因为这点机灵劲,知道怎么“衬她”而不是动不动走位错误挡到了她,当班上很多同学想做NPC而不得的时候,我却算是坐稳了NPC,并一路NPC到主题展览、宣传片、公益广告里,以至于后来可以和大学同学开玩笑“其实你小时候就见过我,只要你看过那个公益广告”;我的半侧面也留在了校史馆的墙上,以至于爸爸多年以后可以穿越时光和我合影。&/p&&br&&p&“父女合影”这张照片其实很忧伤。当年的我那样水嫩,当年爸爸的年轻版也很帅;而现在,和当年童稚的我合影的,却是头发半白、年近六十的爸爸。&/p&&br&&p&爸爸说:“等你下次回国,去和‘当年的自己’合个影。也问问你们的小美人愿不愿意回来‘和她自己合影’。”&/p&&br&&p&我说,这招人家刚上小学就玩过了。当年她的一张巨幅黑白照成品挂出来后,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她本人站在照片前“和自己合影”。&/p&&br&&p&爸爸说,这不一样,那是刚拍出来的自己,这是当年的自己。意义在于时光穿越的感觉,又可以看到她相貌的变化。&/p&&br&&p&我笑说,她从小到大相貌没什么变化,如果同学们都和“当年的自己”合个影,她一定是当年和现在最像的一个。气质或许会有变化,但气质的大体倾向也没变。她从小相貌就超有逼格的。逼格不是周围的环境衬出来的,而是自带的。她小时候在猪圈前拍都毫无压力,因为猪圈破坏不了她的相貌。一般的人,在罗马的教堂前拍就文艺青年,在城乡结合部拍就乡村非主流,而她的相貌和气质特别稳定,不受外界干扰。&/p&&br&&p&作为一个少年摄影模特,她其实没有那种童星“表情帝”的表演天赋,动感啦飞翔啦这种感觉她死活拍不出来,因为她没学过舞蹈,形体气质与幼儿园就在舞蹈班的孩子有很大差距,所以当时老师为她设计的构图一般是所谓的“雕塑造型”,就是可以做雕塑的静态造型。她骨子里很倔强,很有节操的,自己不喜欢的造型是不会做的。让她把头靠在窗台上望着窗外这种普通文艺造型她都说“太做作”。老师和同学当年都吐槽她表面上“乖”得很,老师同学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但是前提是她本人至少不反感,她本人感觉不好的,她会抿着嘴唇、摇摇头说“我感觉不好”,不会去做。所以她一般就是坐着或站着,并不会特别地做出“文艺”造型,但普普通通拍出来就文艺得让人想泪奔。&br&&/p&&br&&p&她的镜头感也不强,给她正面打光或让她正对自然光时她会虚眼睛,所以一般都是让自然光从她侧背面出来,或者侧面打光。她的脸很立体,所以打侧光效果各异。把灯光往上调10厘米,脸上的光影就大不一样。&/p&&br&&p&所以说她形体和镜头感一点优势都没有,做摄影模特靠的是长了一张相机脸。这是真绝色。&/p&&br&&p&“真绝色”是有出处的。当时我们市有位很正经的、教古诗文的老爷爷,写了一首五言诗,结尾句是:xxxxx,QL真绝色。&/p&&br&&p&QL是她的名字。不是本名,但是她自己一直这样写,prefer别人这样叫她,可以认为QL就是她的名字。&/p&&br&&p&我们当时也学作格律诗,老师总说我们写的诗太“打油”,即太大白话,说老爷爷写的诗就比较“文气”。我们说,也有大白话呀!QL真绝色!当时我们以为“QL真绝色”的句法相当于“今天真晴朗”,大白话!鄙视!&/p&&br&&p&可老师说,你们理解错了。“绝色”是作名词,“真”是形容词而不是副词,“真绝色”是一个固定说法,对应的是“伪绝色”。“QL真绝色”是“名词1+名词2”,表示“名词1是名词2”,而“真晴朗”不是一个固定说法,所以“今天真晴朗”不是“今天是一个真晴朗”的意思,QL真绝色的意思却是:“QL是一个‘真绝色’。(不是‘伪绝色’。)”&/p&&p&【所以“春哥纯爷们”是名词1+名词2,也是很文气的句法了?】&/p&&br&&p&什么是真绝色?老师说:“就算与她很熟了,还是看一次呆一次。”&/p&&br&&p&看第一眼绝对是大美人,第二眼也很美,但是如果天天看就不会再惊艳的美女,是“伪绝色”。&/p&&br&&p&老爷爷这首诗最厉害的地方,还不是“名词1+名词2”的句法,而是借QL玩了一个谐音双关梗:QL本身是一个双音词,既可以理解为这个词本身,也可以理解为她的名字。&/p&&br&&p&YL的本名,姓也是Q,但是名是另一个L,读音不同。刚上小学大家是叫她本名的。慢慢地,她自己把名字写成另一个L,也偏好别人这样叫她。从她初中的同学起,基本上以为她本名就叫QL(就像很多人都不知道舒淇其实是艺名,因为舒淇这两个字看着像一个真名;但阿娇一看就是艺名。QL这两个字本身是一个双音词,但由于Q这个姓是没变的,看着也很像真名)。我总感叹,她头脑清醒得紧啊!她考试的时候,平时考试、期末考试写QL,高考就要写本名;老师们也头脑清醒,参加演出的学生名单上是QL,按着名单订机票却要填本名,而QL看上去还很像真名。假设让你给几个女星订机票,名单上是“章子怡、舒淇、周迅、阿娇”,我相信谁都不会在机票上写“阿娇”;但是可能不小心就写上了舒淇。我不知道有没有出现过发现和证件对不上以至于上不了飞机的时候。&/p&&br&&p&所以说QL其实是个“艺名”,又是双音词。在老爷爷的诗里,把QL理解为这个词的意思,讲得通,可以理解为全诗是写景的。&/p&&br&&p&所以老爷爷也不算非常掉节操,人家这叫双关。你要是说,哈哈,老爷爷你也这么色,人家会回答说:哪里色了?我明明是在赞祖国的大好河山!神马?你说QL是个名字?明明就是一个词嘛!你说的那个少女,户口本上明明是叫(另一个)QL好吧?&/p&&br&&p&老爷爷写诗都写到“真绝色”这一步了,绝对是赞美女神的语气,而不是赞赏后辈小孩的语气(老爷爷写给我们的诗都是赞我们朝气蓬勃神马的)。当年YL是13岁。&/p&&br&&p&不是老爷爷重口味恋童,前面已经说过她小学时就是完美的成人女星长相,13岁的她已经进入女性美的巅峰状态了。她十二三岁时穿白衬衫、格子裙、红领结的港式校服拍的照片,校服,没胸,头发既不烫卷也不拉直就往后面随意一绑,照样女人味爆表,美艳不可方物。当年的她就是以这一身打扮陪着跳舞的同学到处演出,跳舞的同学演出服+舞台妆,她港式校服+淡妆,她一个人吸引的目光就爆掉了我们整个团队的总和。&/p&&br&&p&我在小萌神时代,出门会遇到围观、求合影,考虑到当年胶卷时代照相的成本很贵,陌生人还肯为我照相,我肯定是很萌很萌的了。那时的我发现,在江边、广场公园遇到求合影的多一点;在真正的大马路上就很少。我问过麻麻这是为神马,麻麻说,当年不像现在有手机就可以合影,不是人人都会随身带相机。而去江边、广场公园的人,很多本来就带着相机要照景的。&/p&&br&&p&那时的我,能把带相机的路人纷纷吸引过来,却不能让没有带相机的路人当场回去拿,或者为了拍我而专门带相机等。有相机的人,会拍;没有相机的,最多说一句“这娃太乖,惜乎今日没带相机”。&/p&&br&&p&老师们说YL长了张相机脸,这张脸与相机特别亲,可以让相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p&&br&&p&先说专业摄影,因为模特好,想拍的、想学的都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老师说她是最适合黑白摄影的孩子,所以那些年里我们学校黑白摄影特别兴盛。有一个情景常常出现在我回忆里:在夕阳中,一群8岁左右的男孩女孩们,在操场上的露天水槽前,女孩们洗排笔,男孩们洗胶片。是我们下了水彩画(呃,不要理解为“小孩纸用彩色笔画的就是水彩画”,我们学校好歹也是个艺教学校,既然让小孩纸8岁学黑白摄影,要自己端着盒子去“洗”胶片,那让小孩8岁学正统的水彩画——用排笔颜料——也不奇怪)的课,冲洗排笔、颜料盒;才下了摄影课的一群小男生(都是面皮白净衣着整齐的,不是那种打弹珠的脏男生,也非纨绔子弟气质的小高富帅,而是小文青气质)一人拿一个黑色塑料盒,和我们打招呼说“我们洗照片啦要不要来看”,我们就这样看着他们“洗”黑白底片,直到对着夕阳看得到底片上的人形。我那时候才知道“冲洗照片”不是个象征意义,真是“洗”出来的。这个夕阳中的图景真的无限美好。后来我遇到低我6级以上的小学校友,都说到他们那时学黑白摄影的孩子就开不起一个班了。&/p&&br&&p&YL不仅会让专业相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也让傻瓜相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p&&br&&p&学校带着她出外景,各种摄影器材哼哧哼哧地从车上搬下来,老师是在拍专业照片,路人纷纷上来问:“你们会拍多久?我回去拿相机来得及吧?”&/p&&br&&p&有一年春天,她每周日上午和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在河边看柳。我们发现很多路人来关心她“一时半会儿会不会走远”。&/p&&br&&p&“我家就在附近。半个小时,就半个小时,有问题没?”&/p&&p&“11点半你还在吗?”&/p&&p&……&/p&&br&&p&那时候手机啊邮箱啊什么的也没有,路人只知道她是哪个学校的,会把洗出的照片送到学校。有的说:“你的单人照的底片(胶卷)由我保存,这是我的单位电话,你要是想加洗,随时叫你的家长来找我。”&br&&/p&&br&&p&从路人的角度,他们叮嘱这么多,是觉得YL本人肯定会考虑加洗,因为这些照片超好看的啊!&/p&&br&&p&路人们其实都不知道她的专业级别的照片都还要经老师重重筛选,蓬头垢面把头缩在大衣里去江边吹了吹风就稀里糊涂被一个路人拉去合了影,什么鬼?她会收只是因为礼貌。&/p&&br&&p&有信寄到学校给她的,她一拆开看到是照片,就是一副烦倦到当场要扔垃圾桶的样子。&/p&&br&&p&这时往往会有同学说:“你别扔,给我选一选。”&/p&&br&&p&我家还保存有几张呢。我表嫂在我家的相册中翻到时说:“她旁边这个是谁?”&/p&&br&&p&我黑线,说:“一个路人。”&/p&&br&&p&表嫂问:“她和一个路人的照片,怎么会在你这里?”&/p&&br&&p&我说:“人家寄到或送到学校来的。她看不上的。”&/p&&br&&p&有的家长带相机到学校拍自家孩子时,往往会让自家孩子与YL合影,也给YL拍单人照,洗两份,自己保存一份,给YL一份。家长照相和专业摄影不能比,有的家长还会把YL拉去学校花坛前照。别说YL,连我都不屑在学校花坛前照相。YL经常让家长不用费钱洗自己的一份,甚至明说单人照她也不要。她会说:“学校已经为我拍了很多了。”&/p&&br&&p&家长们经常眉开眼笑:“那有什么的,学校拍是学校拍的,我拍的是我拍的嘛。”&/p&&br&&p&YL只好不说话,脸上是“你们洗洗睡吧”的表情。&/p&&br&&p&因为学校拍的那些照片的底片并不会随便借给家长去加洗,家长们又总想“小美人我一定要留一张你的单人照”,于是就自己来照她。&/p&&br&&p&“YL与他家小孩合影”,YL其实也不稀罕。但是如果说自己不要合影,像是嫌弃人家的孩子,所以既不说要,也不说不要,如果家长把合影送来就收着,不送也不催。&/p&&br&&p&她只有一次表示自己要1份照片,出去旅行要留景点的纪念。YL的父母都不在本地,一对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和YL一起旅行,除了合影,每个景点为YL照单人照。&/p&&br&&p&YL的单人照就整理出一个大于16开、超过2厘米厚的那种大相册,家长在相册封面上写上“小美女QL”,他们自己留着。&/p&&br&&p&那个同学说,她家相片会定期整理,共有9个这样的大相册。爸妈的单人照片分别整理成1个,从小时候的满月、周岁黑白照算起;孩子生活照2个,表演照1个,全家照1个,旅游照2个,YL单人照1个——只是YL单人的就是1个,而YL与她、她家人合影的都插进了孩子生活照、表演照、旅游照的相册里。&/p&&br&&p&这一对家长,肯为一个女儿的同学保存单人照达1整个相册,她全家包括父母小时候的黑白照片在内,总共才8个相册而已,这8个里还包括了不少与YL的合影。&/p&&br&&p&那对家长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她父亲就是我母亲的同事,两口子工资都在400-800元。当时胶卷有多贵,冲洗有多贵?几十块钱,一眨眼就没了。&/p&&br&&p&那位同学把照片带到学校交给YL,又厚又重的一包。YL坚持要付胶卷钱+冲洗钱,说按当时的规矩,谁要求人家帮你拍的,就要出胶卷钱。景点要拍照留念,这是YL自己说过的。&/p&&br&&p&那同学传家长的话说:“给你拍是我们自己愿意拍,即使你一张都不愿拍,我们还会抓拍呢。”&/p&&br&&p&两人推让半天,同学推不过她,收了冲洗1份的钱,逻辑很清晰:即使YL不说在景点要拍照留念,他们也会每个景点都照她,也会冲洗出1份自己保留,会花胶卷+1份冲洗。而因为YL说了要景点留念的照片,他们花了胶卷+2份冲洗。多花的钱是1份冲洗,所以YL最多出1份冲洗的钱。&/p&&br&&p&YL相当于比自己照这些景点留念照省下1份胶卷钱。可是她自己却并不满意。她说,如果她自己去,最多在10个景点拍照留念;但那家长在50个景点都让她拍,还左拍右拍,搞出了上百张。&/p&&br&&p&她后悔当初应该列一个清单:xx景点的我要;xx景点的我不要,让家长只选择性冲洗。可是同学父母已经洗出来了,她总不可能说我只选10张,然后只出10张的钱,其它的你们拿走吧。人家家里已经有1份全套了,再让人家拿回去不是重复了吗?&/p&&br&&p&说来挺俗的,当时我们班同学经常会遇到这类烦恼。大家经常上台表演,也经常盛装、化妆拍摄影作品,学生家长经常带相机来拍自家小孩表演。看到别的孩子在旁边没有人拍,总不可能不理人家,一般会招呼:“你也过来拍?”&/p&&br&&p&有时候我们自己并不是特别想拍,但盛情难却。尤其是拒绝和他家小孩拍合影是不礼貌的,基本上都会拍一两张。&/p&&br&&p&家长加洗一份给孩子的同学时,付不付钱取决于脸皮厚度。一般来说,如果当初就是家长一厢情愿地拉自己“来拍来拍”,数量又不多,默默地收着,最多说一句:“让你父母破费,真不好意思。”&/p&&br&&p&但是10张以上肯定应该付钱。这个不成文规则很合理:盛情难却一般是勉强拍一两张,一拍拍了10张以上你说你当初是盛情难却你在逗我?&/p&&br&&p&如果是自己要求别人家长“帮自己拍”,付胶卷+冲洗钱。&/p&&br&&p&如果是和别人家小孩拍合影,可以提前说好不用加洗给自己,虽然这样说很不礼貌;如果啥都不说,默认值是:“请为我加洗1份,我会付冲洗钱。数量很少时不付钱。”&/p&&br&&p&最麻烦的就是别的家长抓拍了自己,这种怎么算?明明家长要拍,关我神马事?但他们又冲洗出来交给我,一两张就算了,如果数量不少,我给钱还是不给钱?我们的解决办法常常是:抓拍数量多,就提前说好,请你们只冲洗你们反正也要冲洗的1份,我挑些好的自己要底片去加洗。&/p&&br&&p&这类人情世故很复杂,但是背后的逻辑还是很清晰的:&/p&&p&规则1:你当初是怎么要求的。是你要求人家拍的,还是人家本来就要拍,你只要求加洗1份自己保存。&/p&&p&规则2:照片总数量。如果超过10张,无论如何都得付钱。&/p&&br&&p&牢记这两点规则,具体情况万变不离其宗。&/p&&br&&p&但是YL因为长得太漂亮,引出了一些在我们身上根本不会发生的复杂情境。&/p&&br&&p&规则1:你当初是怎么要求的。是你要求人家拍的,还是人家本来就要拍,你只要求加洗1份自己保存。&/p&&br&&p&她只在10个景点要求了别人拍照。她如果长得一般,别人就帮她拍10张,她付钱,完毕。但是因为她太漂亮,人家情不自禁拍了上百张。再看规则2就完全凌乱了。&/p&&br&&p&规则2:照片总数量。如果超过10张,无论如何都得付钱。&/p&&p&我们这些同学被别的家长抓拍,一般也就三四张,在“数量很少时不付钱”这个线内。&/p&&br&&p&可她因为长得太漂亮,经常遇到人家一抓拍洗出来一大袋。被抓拍太多的付钱规则我前面已经讲过了,其实早有公论,就是提前说好了先不加洗,自己选底片再加洗。&/p&&br&&p&可是还是因为长得太漂亮,即使她提前说了都不要加洗,人家还是兴冲冲地全部加洗交给她。好多家长自我感觉“这一张张都拍得超好的啊,你自己还是留一份吧”,她却之不恭。如果每每说“你们自己留着吧,我真心不想要”,像是嫌弃人家水平不够。&/p&&br&&p&很多次,她强调几遍不要加洗,人家还是加洗,让她不要给钱。她也的确不给钱,不论有多大一袋照片,只要人家说了不要给,她就不给。&/p&&br&&p&但是她经常为此自责不已。&/p&&br&&p&当年照相是什么成本?在放学后在学校门口吃各种味道的零食组合都快吃饱了才付五六毛钱的年代里,人家家长费了整整几十元钱,的确过意不去。&/p&&br&&p&我们同学都觉得,这种自责非常不利于她的成长,甚至因此担心她的精神健康,觉得她那种自责情绪太明显了,她精神都快被压垮了一样。她言语之间只要露出像是自责的状态,我们就赶紧安慰她。有时候我们安慰她,她又会说,没事啊,你从哪句话看出来我自责的,我没有啊!&/p&&br&&p&你会不会想,她也太脆弱了吧,这就要被自责压垮了?那是你不知道抓拍她的人有多少!她经常对着桌上各种照片袋发呆!&/p&&br&&p&所以说,数码相机的发明是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数码相机,“你帮我照相、我帮你照相”的事业就焕然一新了!这种神器以打包发给你、不费一分钱、你爱全删了也行我不管、你爱洗哪张洗哪张、花多少钱请全找照相馆去算的方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给钱不给钱的问题!&/p&&br&&p&在没有数码相机的年代里,我们天天算“谁应该给谁多少钱”。有些家长不喜欢算钱,提倡都不要互相给钱,统统不加洗,谁觉得哪张不错就索要底片自己去冲洗,钱都直接付给照相馆。所以当时我们同学之间经常各种底片传来传去。&/p&&br&&p&每演出一次就会有人拍照,平时学校也拍很多照,所以我们班同学平均照片数量远远多于普通班的小学生。我们自己会整理照片,会让同学们帮助参考“淘汰”一部分,有些人自己“淘汰”下来的照片,别人却认为不错,“捡”了去。我们公认只有她美到了即使背景是最俗的学校花坛,只要这是YL这张照片就不会没有人要的地步。&br&&/p&&br&&p&但是她自己基本不整理照片,随手往桌子里一放,有的压坏,有的从桌缝里滑出来。因为你也拍,我也拍,她收到的照片袋的厚度动辄以厘米计,没时间也没心情一张一张看。&/p&&br&&p&我们班排练、活动多,常常有人课上到一半就被叫走拍照、排练,结束时过了饭点,或者已经天黑。放学有阿姨打扫卫生、锁教室门的,所以大家约好,排练的同学如果直到放学也没有回来,会直接回家,而同学会帮他们把文具盒和书放到桌子里去。&/p&&br&&p&她被众目睽睽之下当堂叫走的时候就更多了。同学每次把文具盒和书放到她桌子里去时,桌盖翻开就是各种照片袋和散照片乱飞,各种压弯了、折角了神马的!&/p&&br&&p&有人说,她个人干干净净的,桌子里怎么这么乱!其实她的书和文具都很整洁,乱的只是照片。&/p&&br&&p&当她看到太乱了,会直接一大把拿去毁了。其实我们都说,她自己不要的,好歹给大家再选一选。但是她性格很阴郁,她心情不好时扔照片我们也不敢阻止。我们同学一直担心她的精神健康,觉得她虽然从不违逆老师,对同学的态度却总是不稳定,有时非常随和,有时非常阴郁,当时我们概括不出来,很多年后看到一个词语简直说中了:喜怒无常!&/p&&br&&p&大概如果一个人轻而易举地获得了非常稀缺的东西,她反而会非常烦倦。她对照片的态度就是这样。学校拍的那些专业级别的照片不仅把她拍得美,而且有的立意、构图不错,连我们都会想要底片自己加洗,或者翻拍。但我敢肯定,如果学校不是直接洗一份给她而是让她自己想留着哪张才找学校要底片自己去洗的话,她都不会找学校要一张底片。&/p&&br&&p&家长和路人也不是拍不出好照片,有些家长也是摄影爱好者。只要认真选一选,总有好的。&/p&&br&&p&但是她从不会与人谈论“我这一系列照片里哪张好”这种问题。学校拍的那些,自有老师为她筛选,不用她费脑筋去整理;路人和家长照的照片,她大致翻一翻,并不会一张一张看。能一眼看中的,就塞书包里;没有一眼看中的,就扔桌子里,累积太多就一并毁掉。&/p&&br&&p&大家说,早知道她随手放桌子里的照片都是她“第一眼”看不上的,最后命运多半是扔了,还不如我们背着她翻开她桌盖,就像开超市一样,谁要哪张谁拿走。&/p&&br&&p&但是同学们还是隐私观念很强的,不随便动人家桌盖里的东西,更不会把人家桌子当超市。而且,万一桌盖里的哪张照片是她虽没有第一眼看上就带回家,却在扔掉前第二眼看上了呢?&/p&&br&&p&我们同学对她是又怕又心疼。言语行动上大家都很爱护她。&/p&&br&&p&其实,她的存在让好多同学都变得性格超好:又体贴(她喜怒无常),又不自恋(自恋得起来么),又懂得努力学习或者努力排练,以良好的学业或课外活动表现获得认可(不然还能怎样,刷脸又刷不过她)。&/p&&br&&p&一上小学,放眼一望班上10个左右小男神小女神,吓得我再也不敢认为“我是最好看的”;而这10个左右同学(即优秀值们)又都望着YL,脸上是“我再也不敢认为我是最好看的”的表情。&/p&&br&&p&与她虽然经常不同校、但是同年级的12年间,不要说认为“我是最好看的”,我连“我好看”的心思都没动过。上大学后终于远离她,突然被很多人追,发现自己其实也还蛮好看的。&/p&&br&&p&可能老天要治愈的我自恋,不小心矫枉过正了。但是我不惜矫枉过正,也愿意自己早日醒悟:不要再去纠结自己长得如何,只管刻苦读书,认真练琴。刷脸卖萌神马的,就是偶尔放松一下而已。&/p&&br&&p&我从一只整天刷脸卖萌的自恋小孩纸,转型成了一只学霸。&/p&&br&&p&我转型得特别坚定,因为那时候我逻辑能力还不成熟,做了一个很搞笑的推理:“上了小学,班级的相貌水平比幼儿园高了不知道多少;同理,等我上中学,班级的相貌水平应该会比小学时又高了不知道多少……等我上大学……上研究生……这个世界太漂亮、太可怕!我还是好好读书吧!”&/p&&br&&p&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小学那前一个班是非常罕见的帅哥美女班,这种水平是很不正常的……我参加初中高中同学聚会,15分钟随便化个妆能让人纷纷说“美女范儿越来越足啊”;而参加小学前一个班的同学聚会,我精心打扮3、4个小时,还是没人理。&/p&&br&&p&长大后有一次见到一个小学校友,比我低6个年级,之前完全不认识。我说我是xx级xx班,他说:“贵班真是惊艳啊。即使不提YL,你们班的那几个(指优秀值)人人明星相。听老师说过,你们年级男神女神井喷,毕竟是从别的年级几倍的population base里招来的。”&/p&&br&&p&population base指的是神马呢?就是这些男神女神是从多大范围的人里选出来的。&/p&&br&&p&总人数2000人的年级肯定比200人的年级更多帅哥美女。&/p&&p&从整个市招来的年级肯定比只收一个学区的年级更多帅哥美女。&/p&&p&舞蹈生比例大的,会更多帅哥美女。&/p&&br&&p&我们年级很巧地汇齐了所有因素:我们年级是生育高峰(政策放宽从强制晚育到鼓励晚育,本来第二年/第三年才可以怀孩子的母亲们纷纷怀了孩子),又把两届的舞蹈生压在同一年入学,人数、班数就明显比别的年级多。学跳舞的学生比例特别大,造就了一个相貌鼎盛的年级。这个年级如果选出10个最帅最美的,随便哪个放在前后5届都可以秒杀。&/p&&br&&p&这个年级在校期间6年,相貌上太强势,压制了前5届和后5届。我读一年级时,我们同年级学黑白摄影的学生拍同年级的,学摄影的四、五年级学生也都来拍我们年级的,而不是拍他们本年级的。等我们这个年级成了高年级,低年级学摄影的也来拍这个年级,而不是拍他们本年级的。&/p&&br&&p&我们班入学时,有59个舞蹈生+13个以年龄、学区入学的普通生。59人相貌完爆其中12人。&/p&&br&&p&咦?完爆12个,怎么不是13个?很明显,另外那个是YL,她没有被爆,她爆了所有舞蹈生。&/p&&br&&p&所以,就出现了YL报名日时戏剧化的一幕:班主任想知道是哪个老师把YL招进来的,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YL不懂班主任说的“你是哪个老师招来的”、“是哪个老师面试你的”是什么意思;班主任以为是孩子太小说不清楚。没想到,她是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面试”这种东西,因为她是分来的,不是面试招来的……&/p&&br&&p&~~~~~~~~~~~~~~~~~~~~~~~~~~~~分隔线~~~~~~~~~~~~~~~~~~~~~~~~~~~&/p&&p&【我的回答是以讲故事的方式,但这部分有一些对相貌的较专业的分析、具备一定知识性,对相貌问题感兴趣的知友,应该感觉这部分才是全文最有帮助的部分。】&/p&&br&&p&整容医院都有一张标准美女脸,上面横七竖八划着线,写着数字,额头到眉心的距离、眉心到人中的距离,这类的。&/p&&br&&p&中学时,我去“整形美容中心”绣眉(不是整容!),一抬头,看到这张脸。我稍微一惊,咦,美女,你好像有点面熟?&/p&&br&&p&原来是脸型、五官的位置像YL。&/p&&br&&p&后来每年我去补眉时,都不由自主地往那张标准脸多看几眼。别人都会觉得墙上那张脸是个假脸,是个死物,不生动,我却不然。我觉得那张脸像一个我认识的人,可以想象那张脸动起来的样子,有代入感。&/p&&br&&p&那家挺大的整形美容中心的创始人、老板娘是我麻麻的同学,有了这层关系,给我绣眉由她亲自操刀,整个过程中我也与她聊天,聊我的相貌优点缺点在哪里。其实这种聊天都是推销她们整形中心其它各种产品的过程,但是她看出来我毕竟是从小学艺术的,对自己的相貌如何已经了解到“我眉骨那里拐得太突然了一点”这个层次了,自己对该不该整、整容能整出什么效果了然于心,不容易被忽悠就去整容,所以她全程只与我闲聊,并不向我推销整容。看我老看老琢磨那张图,以为我没经推销就自发在考虑整容,十分高兴,觉得她可能要有生意了。&br&&/p&&br&&p&我嘿嘿一笑,说我没想整容,我老看这张图是因为觉得这张图像我一个同学。&/p&&br&&p&老板娘无言以对。&/p&&br&&p&我说:“你别以为是我脸盲。你经常不在本地,所以没有听说。她很出名的!”&/p&&br&&p&看AngelaBaby,咦,也有点像YL?近几年看杨幂,咦,怎么有的角度有点像YL了?杨幂出道的时候,一丁点都不像YL!噢,难怪有人说她整容了。&/p&&br&&p&并不是说我只认识YL一个美女,所以看谁都像她。我很客观的:有些明星是像YL;有些明星一点都不像YL;有些明星像我的小学同学A,小学同学B,但不是YL;有些明星至今还没觉得像我认识的任何一个人。&/p&&br&&p&感觉不止一个明星越整越像YL了(“越整越像YL”不是说YL本人像AngelaBaby,或像杨幂——其实还是不太像。我是说,这两个人整容后比整容前更靠近YL的长相),是因为YL是整容模板脸型。整容女星们照着某个模子整,而她长得像这个模子。&/p&&br&&p&这么多年下来,发现多少有点像YL的女星很多,而像小学同学A、小学同学B的女星虽也有几个,没有像YL的那么多。一些二次元人物也会像YL。比如《仙剑4》的柳梦璃,我一看就想“咦,美女,你好像很面熟?”3D侧面、3D45度俯拍都是很像的;3D正面也有点像;2D头像虽不像,但是某一张宣传动画里的2D和一张官方发布桌面图上的侧面却又有点像。&/p&&br&&p&有种理论,很多人可能听过:美女是标准、平均的相貌,丑人是偏离标准值较远。美女多多少少都有些像,丑人却各有各的丑。&/p&&br&&p&这是对的。我小学前一个班,59人是跳舞的,感觉这59人里就有人不同程度地像。有2个人,同班同学早期都会搞错,后来慢慢熟悉了她们动起来的样子才不会弄错。有3个人也是有点像,家长们都说,干脆认做亲姐妹。&/p&&br&&p&不是艺术生的其它13人,却长得差别很大。&/p&&br&&p&离开艺术实验班的圈子后,貌似就没出现过同班同学两个人长得很像这种事。&/p&&br&&p&我大学时向来自非艺术班级的同学做过小调查,无血缘关系的人里长得像(我明确了长得像的标准:被人说过“觉得你们有点像”而且能立刻被第二个人附和“我也觉得像”。排除只被一个人说的情况,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本心理犯罪小说男主会用微表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