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英文版《出师表》英文版

英文版《出师表》火爆朋友圈,“诸葛亮”咬木塞、含石头练出的功力,竟让“百老汇”这样评价...
来源 ∣ CCTV文化十分(ID:cctvwenhuashifen)
最近,一段英文版《出师表》在网络上走红。没想到,这段堪称经典的出师表用英文呈现,竟也是如此慷慨激昂、引人入胜……
视频中,王洛勇操着纯正有磁性的英文口音,在呼吸吐纳间深情演绎出《出师表》的悲壮。
▲王洛勇朗诵英文版《出师表》
网友的评论非常有趣,热度一直持续,甚至出现了“背出师表热”。
“服!抄下来!背!”
“老师为你疯狂打call!打到欠费为止……”
“期末考试的中译英标准答案接好不谢,这波'耳膜马杀鸡'的操作跪了跪……了。”
“真的……无法用言语表达了,朋友们可以试试不看手机,纯用耳朵听!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活脱脱好莱坞大片旁白的效果啊!”
网友好评如潮
王洛勇也在微博里表现了对观众的感谢。
一个好演员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在朗读台词的时候,即便不懂英文的人,都能深受其感染。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后称《虎啸龙吟》)也因为这段视频迎来了又一个收视高潮。
由王洛勇饰演的诸葛亮收获众多好评——从诸葛亮观星说局势开始到他的憾然陨落,评论也从“诸葛亮外形不够俊朗”慢慢变成了“希望他能够活到全剧终”。
这个诸葛亮不同于大众心目中那个有勇有谋的“神化”诸葛亮,而是一个兢兢业业、殚精竭虑的蜀汉丞相,一个有智谋也有失算的凡间诸葛亮。
少了一些衣袂飘飘、超尘脱俗的仙人之姿:他面对刘禅的懵懂会无奈,面对司马懿的机智会赞赏,面对计谋成功会欣喜,面对功败垂成会难过,不但自然人有的情绪他都有,也更接地气。
不同境遇的诸葛亮
可在《虎啸龙吟》开拍之初,王洛勇并没有勇气接下诸葛亮一角。“我一听让我演诸葛亮我吓一跳,不敢接啊!我在国外生活了20多年,这么家喻户晓的人物,我怕演不好。”
而对王洛勇发出邀请的,正是吴秀波。面对王洛勇的拒接,吴秀波也不放弃,只说:“按你理解的来演就好,我会等你。”
就这样,带着自己的理解,王洛勇还是接下了这一厚重的角色。
“一开始演,我觉得诸葛亮像千年的龟,能不动就不动,动也动得很省力。后来呢,特别有意思,我发现他的内心像鹰,有能量。在拍《出师表》那段时,我找到了鹰的感觉,他把朝中都安排好,然后自己上阵了。就像鹰一样,虽然脸上没有表情,但开始行动了。”
基于这样的理解,王洛勇在没有看过任何其他版本影视作品的情况下,完成了自己的诠释。而且在演完后,专门把其他影视作品中不同版本的诸葛亮都找来看了一遍,并将这个过程称之为“自虐”。
▲王洛勇与吴秀波《空城计》片段
然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便王洛勇版的诸葛亮不落俗套,也仍有不少观众存在质疑:该剧洗白了一向以“奸诈狡猾”著称的司马懿,而黑化了“千古圣贤”诸葛亮。
《虎啸龙吟》的导演张永新在接受采访时回应:
我们没有用二元论式的判定来洗白司马懿或厚黑诸葛亮,只是把他们当做活生生的人来刻画。而且,我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司马懿和诸葛亮。
王洛勇和吴秀波演绎出知己之感
在《虎啸龙吟》中有一幕让观众印象深刻:诸葛亮派使者带着一套粉红色女装到魏营,并告诉司马懿:“若不战,则请你穿上女装。”
岂料,司马懿真的穿上那身女装,并带着部下到两军交界的河畔大声念诵《出师表》,十分震撼。这一幕双雄对峙看似对决,却通过司马懿之口,表现出了他和诸葛亮惺惺相惜的关系。
导演张永新在创作时确定了一个基调:不仰视、不俯视,力争做到平视“诸葛亮”。他把诸葛亮的气质概括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洛勇老师诠释得非常好,没有仙风道骨、超然物外的感觉,而是像一个父亲,用尽所有力量把自己作为蜡烛熔化的人。
司马懿纪念诸葛亮
在拍到诸葛亮卒于“五丈原”的戏份时,导演组把所有演员集中在一起,讲述诸葛亮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此外,他们还增加了一个细节:诸葛亮脚背肿了。张永新说,这是老人生重病的状态。
那场戏,群众演员全都热泪盈眶。这场戏拍完后,现场的人久久不愿散去。据张永新回忆:
大家没有什么话,就在那里静静坐着。我记得那天外面在下雨,我们拍的是夜戏,雨水打到帐篷上,那一刻很安静。我们的努力,算是对诸葛亮一种最高的礼赞吧。
诸葛亮晕倒
王洛勇演活了一个气质飘逸、面相清癯、思虑深重、竭尽所能的中老年版凡人诸葛亮。诸葛亮临终一幕,更是被他演绎得亲切感人,令人不忍落泪。
迟缓的脚步,颤抖的双手,干裂着的嘴唇,蜡黄的面色,无一不是在生动演绎一个身患重病的人。他看着将士的样子,满含深情,望着山河时,眼中的热泪充盈眼眶,但不滴落,正是忠臣面对不能报国时的遗憾。
诸葛亮临终嘱托
导演张永新在幕后花絮中曾说,王洛勇跟诸葛亮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他曾经成功饰演过焦裕禄,而焦裕禄和诸葛亮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表人物。
王洛勇版焦裕禄
有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在前,王洛勇想要突破并不容易。不少网友坦言,刚开始看剧时对王洛勇形象认同感不强,“但越往后看越有感觉”。
1994版《三国演义》唐国强饰演诸葛亮
鲁迅曾经用“状诸葛之智近乎妖”来形容人们对于诸葛亮的过度解读,然而这次的诸葛亮不在云端了,他真真切切地踩在泥里,印在人们对历史的美好向往里。
人们说看了王洛勇版的诸葛亮
才能深切体会什么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即使跨越语言,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忠义和真情。无论戏里戏外,王洛勇的《出师表》都给我们呈现了一出视听盛宴。
《出师表》中英对照
尽管很多年轻观众都是从诸葛亮这一角色认识了王洛勇,但实际上早在90年代,王洛勇已经因为在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中出演男主角而一举成名。
1985年,初到美国,王洛勇只会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英语,因为英语不过关,被学校退学。在即将被遣返中国的最后一刻,找到了接收单位。
1991年《西贡小姐》在百老汇公演,王洛勇看后心想:如果我演男一号,可以演得更好!于是他跑到后台,开始应聘“工程师”这个角色。
可是导演说英语不是他的母语立马就否定了。他马上说:“我可以学习,可以练习,可以模仿!”之后他与自己较起了劲:“不学会英语,就绝不剪发。”两个月后,他把台词背了出来,再去应聘。结果还被导演说他演的是臭狗屎!
他就去问制作部门为什么还是不行? 人家告诉他身为一个亚裔演员,他的英语有口音。后来英语专家告诉他:“你们亚洲人说英语后槽牙开合的程度不够”。
于是,王洛勇就一门心思练起了发音。一位教授为了校正他的发音,让他咬木塞练习发音。一次王洛勇到海边玩,发现石头坚硬,他就试着把石头含在嘴里,此后,他天天含着石头练习发音。
王洛勇把这个角色所有的台词、歌曲甚至舞蹈全部学会了,无论从演唱还是表演的要求来说,他都绝对胜任。
在八次在百老汇遭碰壁后,他终于在百老汇音乐剧《西贡小姐》中获得了“工程师”一角,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激情;一个唱腔、一句台词都恰到好处。《纽约时报》盛赞他的表演“令人震惊”。
从此,6年连演2478场音乐剧《西贡小姐》,使王洛勇成为蜚声国际的百老汇华裔表演艺术家,其精湛的演技使他享有“百老汇华裔第一人”的美誉。
他也被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赞为“百老汇的百年奇迹”,“填补了百老汇历史上没有亚洲人演主角的空白”。
▲王洛勇在节目中表演《西贡小姐》片段
1999年,王洛勇在百老汇主演《西贡小姐》获得了“美国福克斯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
《纽约时报》年的戏剧评论中,作者对百老汇四大名剧《猫》《歌剧魅影》《西贡小姐》以及《悲惨世界》进行了比较批评。
文章报道称,王洛勇的精彩表演为百老汇《西贡小姐》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较《悲惨世界》而言,《猫》《歌剧魅影》《西贡小姐》的脉络更加清晰。三部剧中均有许多杰出的表演,而其中王洛勇在《西贡小姐》中饰演的工程师一角更是精彩。他对角色的重新塑造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耀眼。他提升了整部剧的水平。
There are several outstanding performances in the three shows, and one, by Luoyong Wang, the reigning Engineer of "Miss Saigon", is better than that. His portrayal is nothing less than a dazzling reinterpretation that raises the level of the entire show.
▌精瘦的王先生,是位中国人,他不仅符合这个角色的生理特征,更将角色变得非常接地气。
The wiry Mr. Wang, a native of China, is not only physically right for the part, but also plays it closer to the ground.
在美国百老汇摸爬滚打了20年,如今,王洛勇把自己的事业重心放在了国内。
“文化工作者对国家文明有责任,这个社会里所有的文化人都应该是贵族。”王洛勇说,“我为祖国做的太少了。现在我有机会了,在东西文化的交融中,我愿意当这座桥梁上的一块石头。”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影视独家的立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关于出师表解读,目前看最有格局脑洞最有趣的一篇剧评
从隆中对到《出师表》:千年一条路!
22:21:48 最近两天,大家不是被“18岁”刷屏,就是被“出师表”刷屏……18岁,本宅是找不到照片了,但“出师表”……还是可以说上两句的,皆因《出师表》背后的诸葛亮,绝对不是“西成高铁三个半小时,丞相走了一生”那样的诗意纯粹。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刷屏典故出自“虎啸龙吟”此剧,本宅刚刚看过“女装大佬”司马懿当着诸葛亮的面背诵《出师表》的那一幕……已经装了避雷针的本宅……略有点外焦里嫩!不过,中学时期就倒背如流的《出师表》,有个地方一直很让人在意:所谓“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拜托!不是天府之国吗?其实,“天府之国”是没错的!《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期就对刘备说过,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民殷国富”,因此才对刘璋暗弱,“不知存恤”而感到不!能!忍!那么,当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主政益州之后呢?这个嘛……周一良先生在《论诸葛亮》里指出,诸葛亮的统治看不出“与民休息”,相反,益州人民的负担反而更加沉重了,益州边远地区虽然得到开发,但整个蜀汉的经济似乎并未上升。他以人口为例,从刘备章武元年至刘禅炎兴元年被曹魏所灭,40多年间,人口只增长了4万人,其中“很可能还包括被征服的落后部族”。周先生就此认为,人口停滞,足以反映社会经济的停滞,甚至可能是倒退!从史籍里,也可以找到蜀汉经济一度仅仅依赖于蜀锦贸易,乃至诸葛亮自己,都承认蜀汉“民贫国虚”!如此治理,产生了什么后果呢?周一良先生引《三国志》举了个例子,说巴西太守吕乂在本郡募兵五千从诸葛亮北伐,勉力使他们不至于逃亡,但诸葛亮死后,这些士兵大都亡命逃走了……BTW,上述的史实,“虎啸龙吟”里借司马懿的口,对着来送女装的蜀汉士兵说了出来,可见编剧还是用心的,没有跟着传统去神化或者浪漫化诸葛丞相。当然,那是妥妥的当面打脸!刘璋不知存恤,换了蜀汉、换了诸葛亮来,依旧还是个不知存恤……啊,不对,是治得更差!丞相,你“夙夜忧叹”,可曾以生民为计啊?还是心中只有你的“隆中对”呢?答案恐怕是后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无疑是个理想主义者!还于故都,兴复汉室,是丞相的终极政治理想。作为今人,不应苛责古人。但本宅忍不住要说一句:隆中对,原本就是个不能实现的理想吧!据《三国志》,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给刘备筹划的大战略,总结来说就是:跨有荆、益,结好孙权,天下有变,汉室可兴。前半段,蜀汉一度是实现了的,但后半段,穷尽诸葛亮一生之能、之命,连边儿都摸不着!历代史家在总结蜀汉政权得失的时候基本都认为,基于地理、财力、人力等客观条件,入蜀则偏安已定,只有在非常特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进据中原。田余庆先生就指出,刘备入蜀,就已达到隆中对的进取所能实现的极限,此后的任务就是保据,而不是如何进一步开拓,即使是开拓,目的也是为了保据——说白了,只能以攻为守,若想化守为攻……呵呵!最无奈的是,入蜀,已经是四处奔窜的刘备当时唯一可行的选择。至于那些特定的条件,一个都未能出现。诸葛亮谋划“跨有荆益”,是为了有变时,能够向宛洛、出秦川。且不说这是否纸上谈兵,即便据有荆州一部,也改变不了实力强劲的东吴政权窥视荆襄,并终于成功。一句话,强敌在侧,“向宛洛”不过是做梦!田余庆先生考证,跨有荆益的战略构想,其认识来源是刘备托孤白帝城的那个“白帝”——两汉之交建号益州的公孙述。然而,公孙述时,他的对手东汉政权并无强兵驻守荆州西境,封锁出川之路,他都不能成功,何况三国时期的总体形势已经大异于其时呢?而诸葛亮自己,在刘备夷陵之败以后,也实质放弃了“跨有荆益”的方略,仅仅维持着“结好孙权”。那么,唯一留给诸葛亮的选择就是出秦川北伐了——中国人都知道,谈何容易!读史谈兴替,离不开地理。遍观国史,由南往北统一中国的,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和民国的北伐。别问我刘邦算不算,虽然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过,益州是“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之地,但具体考证,情况远非如此简单!而如果严格来看,民国的北伐也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其余的,则全是从北往南,浑一天下!这个主题,历代的论证汗牛充栋,恕我不赘述。从客观条件的角度出发,究其本质,是个交通问题。而在战争中,交通问题就是战略战术、特别是后勤问题,就是或成或败的问题。本宅曾经说过,在主席诗词里,个人的NO.1是《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喜欢的理由有很多,但仔细想想,主要还是因为这首词写作于长征途中,而长征,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绝对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仅仅从今天论及的历史地理的角度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它把那个重要的逻辑给从头理顺了!学者李零在谈中国革命时认为,革命发轫于南方,国共两党皆是如此,但共产党经过长征这样的战略转移,因祸得福,最终由北而南统一中国,摆脱了近代革命的惯性,却应了司马迁“夫做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的历史经验总结。李零特别指出,“红军重获生机,关键是从四川去了陕北,又从陕北进了山西”。放个马后炮,这就是诸葛亮没有走出来、也不太可能走出来的那条路!毕竟,他没有一个“陕北苏区”。而他所面对的客观形势是:曹魏统一北方,孙权在江东的政权相当稳固,并事曹魏以智慧和谨慎,三国鼎立已成——这显然不是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一文里指出的“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啊!太史公还说过:“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诸葛亮只看到了实际问题更复杂的最后一句,却看不到更明显的客观规律。基于历史局限性,无疑可以理解;基于人性,更是如此!本宅前贴说,丞相大概没听过“成功不必在我”这句话,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他怕是已经意识到:自己身后,更无可能功成!而那个答案,就在《出师表》里!在那篇千古名文里,诸葛亮反复劝说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多学习,少玩乐,把所有重臣都做了一番精神分析……简直是到了絮叨的地步!作为臣子,如此训导少主,极为少见!由此可知,诸葛亮对这个主君不放心到了何种程度!今人做翻案文章,不管如何论证刘禅知愚守拙,也翻不了他在姜维仍然苦守剑阁的情况下,面对兵临城下的魏军,决定投降!诸葛亮的夙夜忧叹,终究是变成了现实。而他生前不断北伐——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以至于“益州疲敝”,都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虽万千人而吾往矣!回到“虎啸龙吟”。私以为,本剧之所以搞出一个辣眼睛的女装大佬渭水河畔吟诵《出师表》——编导怕是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让司马懿用《出师表》去刺激诸葛亮,而不是依照传统的表现手法,让诸葛亮用女装去刺激司马懿。因为按照历史写就的人设,以司马懿之能忍,万万不会受女装的刺激;但以诸葛亮之忠纯和对蜀汉政权前途的无望,一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就会要了他的命!最后,新年新愿望:本宅应该会去坐一次西成高铁的——这一路,多少兴废怅惘,尽在山河中!PS:难得写了一篇这么短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E都市立场。
狂风般洒脱
作者写的关于上部军师联盟的评论也非常开阔立贤?什么鬼?CRI-彭延媛
22:30:25 举报 阅读数:12537“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这部还没播完的戏,让本宅的脑洞开大了……既然有朋友问,这篇东西就可以写一写了。“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名字很二次元,嗯!)这部戏最近挺火,评价也很两极,据说还有40几集没播……好吧!照本宅看,目前已经播出的大部分内容,其实讲的都是曹魏政权的立嗣问题。前半截,讲的是曹丕和曹植之争;后半截,除了司马懿的家庭问题、九品官人法的问题,剩下就是曹丕的立嗣问题了。争储——对于这个历史剧里常写常新的老题材,编导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理解,并阐释人物动机和时代精神,基本上是准确的。如果不专门注明,本文讨论都是剧情的内容,而不是真实的历史。一、终帝制中国,继承都是政权存续的主要命题。看电视剧的,都知道“立嫡、立长、立贤”。只不过,传播学上有所谓近因效应——清朝距离我们最近,许多人都被雍正皇帝的“秘密建储”制度洗了脑,觉得“立贤”才是应该的。实际上,在中国历史大部分的时候,在正常的传承秩序之下,嫡长子继承才是常态!“立嗣以嫡,无嫡立长”是中国传统宗法制度的核心,是中国传统社会权力、权利和财产转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法。从这个角度来讲,废长立幼,都是件遭天打雷劈、会亡国亡身的事情……立贤是什么鬼?能吃吗?故事里的曹魏政权,处于准皇朝状态。历史上,曹操的原配是丁夫人,最后的结局,用现代的说法应该是离婚了。卞夫人以妾“继室”(语出《三国志》),算是扶正。所以,丁夫人和卞夫人的儿子都是曹操的嫡子。曹操长子曹昂,是侧室刘夫人所生,但为丁夫人所养——这个概念很重要,嫡妻养子视为嫡子,继承权优先,有汉一代,都是如此。后面还会说到。不过,曹昂早死,继承顺序就转移到“继室”卞夫人的儿子们,按长幼顺序依次:曹丕、曹彰、曹植、曹熊。由此可见,曹丕是曹操在世的嫡长子,继承权最为优先,除非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正常情况下,谁都难以撼动!基于此,剧中的司马懿才会对曹丕说:“中郎将身兼嫡长,得天独厚,切莫常怀幽怨之气!”因为那是没有必要的事情。为什么呢?嫡长子继承制度形成于殷商,西周以“礼制”的方式确定下来。春秋战国,大争之世,礼崩乐坏,才对这个制度形成真正冲击。秦汉大一统之后,历代统治者又都不敢轻易推翻这个制度,因为他们都知道,在礼崩乐坏的年代里、不讲基本法的周幽王是怎样的下场!讲道理,周幽王的统治是毁在传说中的“烽火戏诸侯”吗?真正的原因,是他废后黜子,废长立幼,导致王后的娘家申侯叛乱,引犬戎入镐京,西周因此灭亡! 嫡长子继承制度关乎政权存废和皇帝的生死,哪个统治者及其统治集团敢于无视呢?一句话:找死呢!不过,剧中还有一段重要的情节,就是曹操向两个重要的谋臣郭嘉和荀彧问储事,结果荀彧写“立长”,郭嘉写“立贤”。这又是什么鬼?这是三国的时代精神!本宅前面说了,立长在“正常情况下”,也就是在承平年代,绝对不能随便撼动。但在战乱之世,就是另一个概念了。曹操几次的《求贤令》,通篇写的是“唯才是举”,不仁不孝、盗嫂受金的人都可以用了,充盈“浮华交会之徒”的庙堂都可以弃之如敝履了,废长立幼又算什么呢?剧中的郭嘉写“立贤”,确实是曹操的心声。田余庆先生也指出,曹操是个叛逆思想很强的人,敢说敢做,突破了时代限制,铲除了东汉以来的众多积弊。而他强调的唯才是举,“当然是违反名教传统的,看起来,他似乎决心要跟传统的名教决裂。”传统名教,其重要内容之一当然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度。那么,同样非常了解曹操的荀彧,在剧中为什么又要写“立长”呢?子曰:克己复礼,乃为仁。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者,以荀彧为代表的这批世家大族的士大夫,他们重塑文明的终极目标自然就是“复礼”,恢复治平之世的种种固有秩序,也就是“礼制”。那么,如何达成“复礼”呢?这就要克己,克制自己的欲望。而所谓立贤,讲真,是没有客观标准的。或者说,在帝制中国,“立贤”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统治者个人的认知。换句话说,立贤,大部分时候就是“立爱”,是实现统治者个人的自由意志——这时候,哪里来的“克己”呢?曹魏的储事,历史上的曹操不见得问了郭嘉和荀彧,但问了本剧中没有出现的贾诩。贾诩顾左右而言他:“我想起了袁绍和刘表父子。”嗯嗯,了解!都是废长立幼、身死族败的!而剧中的崔琰也反复提到,他如何目睹袁绍废长立幼、导致兄弟相争而最终败亡的事情。在传统的解读中,袁绍那样的行为连“立贤”都靠不上边,等而下之,只能算“立爱”,是扎扎实实的恣意妄为,完全背离了克己复礼的理想。在崔琰们看来,袁氏四世三公,结局如此凄惨,原因就在于袁绍父子放纵个人的欲望,破坏了宗法制度的核心。那么,作为文明遗绪的守护者,他们当然不能坐视大有机会横扫六合的曹魏政权重蹈覆辙。曹丕在剧中的支持者,都是荀彧、荀攸、崔琰、钟繇一流的世家大族。在真实的历史中,还有毛玠那样品德高尚的人。由此可见,他们维护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代表的传统名教,并且坚信借此,便能走出“重塑文明”重要的一步——历史上的崔琰就对曹操扔下过斩钉截铁的八个字:“春秋大义,立子以长!”问题又来了,他们支持的是否也包括曹丕这个人呢?按照本剧编导的设定,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涉及到中国传统知识份子对统治者品质认知的表和里。在中国传统中,一个合格的统治者,书上讲的是“内圣外王”,实际做的是“外王内法”——外在讲的是“王道”,讲的是仁恕。要不要矫情虚饰?要的。正如今天所有的公众人物,谁不需要“形象”和公关呢?呵呵!故事里的司马懿曾对曹丕建言,让他在父亲面前行事要“不违臣礼、不违子道”。这番话的历史原型,也出自贾诩……现在,你知道为啥这部戏没有贾诩出场的份了,呵呵!说回那个历史原型。曹丕向贾诩请教“自固之道”。贾诩告诉他:希望将军你啊,要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好好从事读书人的功业(就差说天天向上了),“朝夕孜孜,不违子道”……看过剧的,听着耳熟吧!而曹丕,“从之,深自砥砺”。至于剧中给曹丕安排的相关剧情:放徐庶、仁义木、罢游猎、哭送曹操、不杀门吏……包括荀彧送他的两个字“克制”——不就是克己吗?这些都是历代以来塑造“明君”的同一个路子!也就是历史上的崔琰对曹操所说:“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后面还有一句,更是被剧情充分的展现了,那就是“琰以死守之”!有趣的是,编导让曹操对曹植说,他之所以有废长立幼之念,除了看重曹植的才华,偏爱他的性情,更看重他的仁德——曹操认为自己缺乏这样的特质。那么,为什么崔琰和荀彧们无论在剧中、还是在历史上,都看不到曹植的“仁德”呢?很简单:光有“仁德”是不够的!也如剧中的曹操所说:“还得有权谋,有手段!”这就是那个“里”!这就是究竟何者为“贤”!曹魏政权有个统治者可以作为反面典型。曹髦,是曹魏的第4位统治者。他对权臣司马氏非常不满,有非常正当的理由不满!于是,曹髦召见臣子,说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然后就领着亲信、甲兵、童仆等几百人跑去讨伐司马氏。结果呢?司马氏没啥事,皇帝横尸街头!曹髦此人,“高贵英雅,顾盼含章,动言成论”,可谓有才华。但是,《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他是“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由此可知,这就是个“把问题想简单了”的人物——按照史家的描述和本剧的设定,曹植上位,不过如此!更不可能完成扫平四海、重塑文明的历史责任。而陈寿评价曹丕:“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陈寿是晋臣,晋承魏祚,走的是权臣逼禅的传统路线。因此,他对曹魏统治者的评价既有春秋笔法,也能直指其非。这段评价是说,曹丕此人不够大度,缺乏信诚,不能广施道德,否则和“古之贤主”的差距并不远。反过来解读,不就是说他的权谋性格导致不能大度仁德,而这些权谋性格,又不妨碍他在其他方面可以自比“古之贤主”吗?800年后的司马光,这样写到曹操立储问题的最后解决:“植既任性而行,不自雕饰,五官将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称说,故遂定为太子。”换句话说,史家清楚的知道,曹丕的“仁孝”是表演出来的!如果时人陈寿看得到,后人司马光看得到,身在局中的崔琰们大概、可能、或许也应该看得到!但是,他们仍然选择了维护宗法制度,选择支持有权谋而不是真性情的主君!由此可知,中国传统的知识阶层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统治者固然要“外王”,“内王”更好,不过其本性,绝对不能简单幼稚,空谈高义,否则身死国灭,为人笑尔,再志存高远,也是没有什么X用的!这样做,当然有道德上和政治上的风险——争权有术、治国无方的君主史不绝书!但在这些身经丧乱、立图救世的儒家士大夫们看来, 和破坏传承千年的宗法制度、破坏传统社会的存续根基、让礼崩乐坏的乱世沉沦看不到尽头相比,其他的风险都可以承受!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曹操何尝不是矛盾的呢?他的一生,何尝不是矛盾的呢?田余庆先生就指出,曹操一方面超越时代,做了名教叛徒,另一方面,依旧摆脱不了传统名教的束缚,他要用“不仁不孝”之徒,但仍把“孝”当成德行的根本;以“杀孔融”为例,这原本是曹操和名教斗争的一件大事,他给孔融定的罪名却直指其诋毁孝道的言行,自己反而以“卫道者”自居!曹操终生不信天命,却在临终前说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样的矛盾性格,同样体现在立储的问题上。一方面,曹操深深喜爱曹植“性机警、多艺能”,认为他的气魄像自己。另一方面,“明古道”的他,到底也不敢甘冒重臣以死抗争、庙堂分崩离析的风险、随便打破宗法制度,并最终妥协!拜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孟德集于一身!想不矛盾,也难! 从这个角度去看,本剧的表现还是很精准的。二、说到这里,本宅突然想起:有其父,必有其子!轮到曹丕立嗣的时候,居然一样是迟迟疑疑,不肯遵循礼法而立长!本剧目前播出的最后一集(第42集),完整演绎了《三国志》引《魏末传》里记载的一件事:曹丕带着长子曹叡去打猎,看到一对野鹿母子;曹丕射杀母鹿,叫曹叡射杀小鹿;曹叡不肯,对曹丕说:“陛下已经杀了母亲,我不忍心再把孩子杀了。”说完,流下眼泪。电视剧的演绎到此为止。史书接下去写道,曹丕因为这件事对曹叡另眼相看,坚定了立他为储君的心意……读到此处,本宅难免呵呵!大家想想,曹丕自己是“以长得立”,却非要等到某个偶然事件的出现,才决定立自己的长子为太子吗?按《三国志》等记载,曹丕不想立曹叡,也不喜欢他,原因在于“其母诛”——应指叡母甄夫人因有罪被诛杀。个中缘故,是文艺作品最爱自由发挥的地方,本宅就不多嘴了,呵呵!反正,曹丕曾经想立其他儿子为储。只不过,废长立幼,破坏宗法制度,他必须比他爹更谨慎,所以受禅后很长时间都不立太子。但是,郭皇后无子,曹丕下诏让她收曹叡为养子,事情顿时就不一样了!要知道,皇后养宫人所出为己子,有汉一代,这种情况很多!为什么?为了尽量避免破坏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因为即便皇后无亲子,嫡妻养子的地位和继承权也优于其他庶子——立嗣以嫡嘛!曹叡得立的过程,本剧说的很详细了。举个历史上的例子吧!东汉和帝刘肇,生母是梁贵人,建初四年出生时,宋贵人之子刘庆(章帝长子)已被立为太子。无子有宠的窦皇后嫉妒宋、梁二贵人,梁贵人自知不敌,将刘肇送给窦皇后收养。于是,有了筹码的窦皇后展开“流言传来传去”大工程,诬陷太子生母宋贵人搞“厌胜”。仅过了两、三年,章帝就废刘庆,改立刘肇。如果皇后养子不具备相当于嫡子的继承权,并优先于其他人,章帝可还有别的庶子(章帝八子),弄权精明到家的窦皇后费这个劲干嘛?她不怕为人作嫁?据《后汉书·章帝八王列传》,章帝的废立诏书是这么说的:“刘肇是皇后养子,还抱在手上就受皇后教导,养成他的善性,一定会成才!即便是庶出之子,如果母亲慈善,都能终身受教;更何况,是我名正言顺的嫡妻教导以昌明大义呢!” 可见,皇后养子的身份是刘肇得立最重要的理据。历史上,皇后收养子,可不像某些吹出来的神剧那样,自己想收就收的。相反,她一定要得到皇帝的同意。因为如此举动,往往意味着皇帝想立某个孩子为继承人,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他取得嫡子的地位。前面提到的汉章帝,就是由老爹汉明帝做主,交给嫡母马皇后抚养的。他被收养不久(3岁),就被立为太子,充分说明了皇帝的意图。由此可知,曹丕下令郭皇后抚养曹叡,已经认可他的继承权优先于诸子,只是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直到那个偶然事件的出现……本宅合理推测,曹叡不忍杀子鹿,一方面让曹丕感受到儿子的“仁孝”(还能有点新鲜的吗),另一方面引发了处死甄夫人的愧疚,再想到曹叡的地位名正言顺,如同当年的自己……电视剧处理成司马懿等臣子设计,迫使曹丕不得不让郭皇后收养曹叡,和历史记载若合符节,但终究戏剧化的成分更多一点!PS:曹丕立郭氏为皇后,是在黄初三年,立曹叡为太子,是在黄初七年。所以,他曹子桓是先立后,再立储,以皇后地位确定储君地位,妥妥的子以母贵!如果说,中世纪欧洲君主头顶上悬着的那把剑叫“上帝”,中国君主头顶上悬着的,就是“礼法”。上帝是无形的,违逆上帝的惩罚要“末日审判”才会到来——如果不与封建主等政治势力结合,罗马教廷就只有道德力量,如果与他们结合,那就是现实政治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相较而言,礼法可是有形的,它体现为官僚阶层的主体、也就是儒家士大夫强烈而坚定的信念、舍生取义的行为,其惩罚,更是今生今世就要发威!本剧描写曹魏两代立储,统治者受到各种掣肘。曹氏父子,从根子上说,都是性情中人、雄猜之主。但无论曹操还是曹丕,在立嗣问题上都左支右绌,被大臣们逼到墙角,最终不得不妥协。而这个矛盾冲突之所以激烈,当须考虑彼时天下尚未一统的因素。讲真,如果是四海和晏的承平年代,面对朝臣们的奋力抗争,武功赫赫的曹操恐怕都招架不了几个回合吧! 三、在电视剧里,当曹操得知荀彧和崔琰摆了个死局陷害曹植、力保曹丕上位的时候,愤怒的大叫: “为了愚忠、为了礼法,为了他们的汉世天下不能由我曹操一个人说了算!” 于是,问题又一次出现:为什么不能由曹操(或曰统治者本人)一个人说了算呢?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说“以天下奉一人”,称孤道寡,自己的产业想让谁来继承,难道不能完全凭自己的心意决定吗?不能!因为传统中国的“继承问题”和西方相比,大异其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组织都是以血缘亲族为纽带的,各种国家形态都是从部落社会脱胎而来。按照美籍日裔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理论,政治衰败有两大因素,一曰亲戚选择,一曰互惠利他,而人类在建立国家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政治衰败,就必须尽力克服部落社会的局限,不让亲戚关系破坏建立国家的努力。换句话说,不让个人对家族部落的忠诚,压倒对国家的忠诚。而福山认为,历史的看,在中国、印度和中东,这些努力“自上而下,都归于失败。”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写道:“秦朝和西汉所创建的非人格化的国家制度,在东汉崩溃时又落到强大宗族手中,这些家庭继续成为中国政坛中的重要角色,直到隋唐……家庭和亲戚团体至今仍然强大,成为社会组织和身份的来源,远远超过欧洲或北美。”由于亲戚团体的始终强大,宗族又拥有很多共同财产,个人处分财产就会受到各种制约。这一点,是个中国人都能体会。类似的制约,甚至残留在现代华人社会的法律体系中。比如海峡对岸所实施的继承法,即使在有遗嘱的情况下,仍然要给所有法定继承人预留一定的份额——也就是说,个人有权处置的只有“预留份”之外的财产,这就大大约束了个人的自由意志。PS:海峡这边的继承法对预留份/必留份/特留份的规定限制较多,相对的,更能保障立遗嘱人的个人意志得以实现。再者,传统中国是家国同构的(这一点为福山忽视,或者是他有不同的解读)。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西周封建,封的大都是周王室的亲戚——同姓和姻亲。所以,西周诸侯基本都是王室的家庭成员。周王室就是依靠亲戚关系的连结,扩展疆土,治理国家。看过几部古装剧的都知道,臣子找皇帝麻烦的时候,常用台词TOP3里必有这一句:“天子无家事!”讲真,倒不是真的没有家事,而是因为统治者的家事,就是国事!所以,本宅个人看法:由此可知,家族和亲戚团体强大,制约个人的自由;家国同构,国事就是家事,制约统治者的自由。如果听起来有点不好理解,我们举个对照的例子。本宅在这个话题下面,多次提到中世纪欧洲的继承法——萨利克法,也就是“法兰克人的土地只能由男性继承”。中国和欧洲的宗族社会都是以父系血缘为基础,如此简单粗暴的继承法,倒也毫不奇怪!奇怪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出现了林林总总的“半萨利克法”,或者是允许女性的男性后裔继承,或者是干脆允许女性继承。就欧洲王室而言,每一种半萨利克法实践的出现都有现实政治的因素(感兴趣可以看本宅前作《你爹贵姓》),但究其社会根源,在于欧洲个人主义传统导致亲戚组织的衰退比中国来得要更早。而在父系社会,亲戚组织的衰退,就会提高女子拥有和处置财产的法律权利。据英国学者麦克法兰的考证,至少从13世纪开始,英国的女性就可以拥有土地和不动产,有起诉和被起诉的权利,可以签署遗嘱和合同,无须征得男性监护人的许可。作为中国人,大家可以自行想像一下“有车有房,父母双亡”的语境……咳咳!PS:欧洲个人主义传统的形成和基督教会有着莫大的关系,以后有机会再说。亲戚组织衰退,个人自由提升,对老百姓如此,对贵族阶层和统治者也如此。上一篇《神奇的历史(剧)》,主角是英格兰的一代雄主亨利八世。为了巩固宗教改革的成果,这位仁兄死前立下遗嘱,清清楚楚的规定了身后的继承顺序。第一顺位,王后所生的独子爱德华——立嗣以嫡嘛!但后面就崩坏了:大女儿玛丽、小女儿伊丽莎白、妹妹法国王后的两个女儿多塞特侯爵夫人和坎伯兰伯爵夫人……按照当时英格兰实施的半萨利克法,亨利八世的姐姐、苏格兰王后的后裔应该可以排个位置吧?不好意思!和苏格兰王室没半毛钱关系!《英国史》作者休谟说,亨利八世当时刚刚在苏格兰损兵折将,极其敌视该国,他如此放飞自我的安排继承顺序,就是为了表达“完全排斥苏格兰王室”的意思……曹操表示:墙都不扶,我就服你!本宅表示:亨利童鞋你穿越过来的?你怎么知道爱德华会无嗣而终、直接安排女儿和外甥女接班呢?亨利八世表示:哥!愿!意!你咬我啊!当然,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没有后嗣。最后绕了一大圈,英格兰王位还是落到了统治苏格兰的斯图亚特家族手中。但对欧洲王室来说,由于宗教、社会等等原因(基本上就是生不出合法继承人),伤脑筋的一向是找不到王朝的继承者,而不是该让谁来继承。否则,伊丽莎白一世若有更多的现实选择,她也有完全的自由,想剥夺谁的继承权,都行!再举个例子。基于经济、社会等等理由,基督教会坚持一夫一妻,不允许离婚。因此,中世纪欧洲贵族把私生子合法化,就成为忌讳。即便如此,大名鼎鼎的征服者威廉——英国“诺曼时代”的开创者,可就是诺曼底公爵罗伯特的私!生!子!休谟记载,罗伯特临去耶路撒冷朝圣之前(还敢去朝圣!),要求公国元老们宣誓:万一他死于朝圣途中,他们必须忠于自己的私生子!罗伯特这个乌鸦嘴果然……中道崩殂,威廉呢?人家大小斗了一通,也没亡国亡身啊!终身功业,更完全称得上克绍箕裘!说回中国。本宅和福山观点不同的地方在于,欧洲的个人主义传统固然使社会摆脱了宗族血缘的束缚,但传统中国的“家国同构”,一样有助于个人超越狭义的宗族血缘,放眼关照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电视剧里,曹丕和曹植阐述过他们各自的理想。曹丕说的是:“我争的不是一人之得失,一家之天下。我要的是上承父志,下安万民,匡扶四海。”而曹植说:“学父亲,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基业,勒金石之功。”至于曹操,这位充满了叛逆思想的乱世奸雄,在本剧中还说过一句话:“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自古以来,忠孝望两全,忠孝两难全!这是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不言自明!上述都是理想,不可能完全投射到现实中。但对文艺作品而言,通过故事铺陈,传递的都是某种价值。也就是对中国人来说,“大丈夫当如是!”学者李零认为,中国有两次大一统,西周封建是第一次,秦始皇统一中国是第二次。前者靠的是血缘宗法礼制,后者靠的是书同文、车同轨和统一的法律制度——也就是福山所谓的“非人格化的现代国家制度”,“中国的大一统是靠这两股力,热一下,冷一下,共同锻造。”
作为外国人,福山看到了家族和亲戚团体在传统中国的始终强大,看到中国于秦汉大一统时期开创的非人格化的现代国家制度,看到了前者对后者的负面影响,却没有看到在“家国同构”的历史脉络中,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上,前者对后者也是有积极影响存在的。本宅前两年去了趟马来西亚,走的时候,组织者派车送机。马来人司机是个话唠,说了一路。今天只记得,他曾问过本宅:“你们中国人怎么看待自己的传统啊?”而本宅当时的回答是:“我们在纠结。”呵呵!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度、广度和复杂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理解我们的传统价值和精神,既不是要抛弃它,也不是非得谨守它,而是对其进行有意义的思辨。从这个角度上说,当代的文艺作品如何准确的理解、表现中国的传统价值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是去反思它,并超越它。
凶悍的马夫
没看完,字太多啦!
从一句“益州疲弊”就能解读出来这么多,也是牛逼啊。至于周一良的那些言论,还真没几个历史学家跟他持相同论调(不知是众人皆醉他独醒还是哗众取宠啊?)。本人才疏学浅,这里本来也是讨论剧情的地方,要掰扯历史,恐怕也没什么人有兴趣。楼主可以把这篇文章发到知乎历史圈上,跟大家讨论讨论,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嘛!
研究魏晋的大家也没几个,周一良是这方面的佼佼者,被田余庆奉为引路人,不知道从何得出没几个历史学家跟他持相同论调,是哪些历史学家啊?周一良:论著已结集者有《魏晋南北朝史论集》(1963)及《魏晋南北朝史札记》(1985)。《论集》包括关于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民族、典制、史学等方面问题的论述,《札记》则重在诠释史料。两书皆立论严谨,富于创见,往往从对具体问题的精当考辨中揭示出重要的历史问题,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推重,如《乞活考》等文每为有关论著所援引。
总觉得历史人物不是纯粹的黑白两面,国人总喜欢一定要分个黑白,却不知很多人都是灰色的。诸葛亮并非是个完人,凭当时蜀汉的条件,所以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套用剧里的话,这乱世谁都不是无辜的。
烈酒不似当年烧喉
楼主打了诸葛粉印象流的脸 收拾东西赶紧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师表英文版文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