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何不鼓励第一个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私塾教育

小学没毕业的他,却把儿子培养成年收入1.5亿的CEO,女儿同时被美国6所名校录取
文章来源 | 叽里呱啦(ID:JLGLbaby)综合商
界、光明日报、喜马拉雅、网易教育、公众号郑洪升、凤凰读书、知乎、新浪微博等
图片来源 | 网络
声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和图片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谢谢!
他是一个著作几乎与身高等同的“文盲”
学历是小学4年级毕业
他是无数70后80后小时候心中的男神
你肯定看过《舒克和贝塔》
他一个人坚持32年写1本童话期刊
他就是“童话大王”——郑渊洁
郑渊洁,小学四年级退学,靠父母辅导和自学,独自一人撰写《童话大王》,他成为父亲后,帮儿子退学在家开"私塾”,女儿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教育体制内一路读到名校。这位“神奇”的父亲到底有什么教育秘籍呢?
郑渊洁的一些教育理念,乍看之下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他说过,“对待孩子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往死里夸”,“人生是场马拉松,让孩子尽情地输在起跑线上” ,“分数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重要的东西”,“只要掌握好度,玩游戏不但开发孩子的智力,还能培养孩子的主宰意识”。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言论,可能会觉得虽然有些道理,但应该也就是说说而已?但万万没想到,他自己是真的在不遗余力地践行这种教育方式。
郑家教育成长史:
童话故事都不敢这么写
看过郑渊洁采访的人都知道,他在小学时,因为对老师提出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观点表示反驳,写了一篇《早起的虫儿被鸟吃》,结果被开除了。这要是换作普通人家的父母,即使认为自己儿子的想法没错,也会批评孩子:“毕竟是学生嘛,在学校总归还是要听老师的话”。
但是郑渊洁的父亲不一样,在他被开除的那天,郑渊洁的父亲郑洪升跟他说:“没关系,我在家教你。” 于是,郑渊洁就开始了他的“私塾”生活。
郑洪升曾经在自己的公众号里提到过他的教育理念。他说,我的育儿经关键看父母当着面孩子做什么,而不是说什么。对孩子说的都没用,有时还起反作用。我有了孩子后,当着孩子面主要做了三件事,看书写字备课(当时我是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哲学教员)。
小时候的郑渊洁每天都看着爸爸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那时他就特想认字,想知道这书有什么好看的。这就是身教的作用。
在去年播出的《朗读者》中,郑渊洁和父亲郑洪升一同上台,朗读自己写的《父与子》。说到言传身教,郑洪升表示,即使自己已经86岁,仍然坚持每天4点起床,全家人没有一个睡懒觉的,他说:要想让孩子做到,那么自己就要先做到。
而郑渊洁对儿子郑亚旗的教育也像是一部童话剧:儿子从小便可对父亲直呼其名;别人在学校上课的时候,郑亚旗却和父亲去逛博物馆、展览馆;郑家私塾属于“定制教育”,每周一升国旗,郑渊洁本人亲身为儿子编写教材,请名校的退休教师为儿子授课;儿子喜欢编程,即使每月上网费五六千块,老郑也咬牙交钱;18岁后孩子就要自食其力。
有人会说,郑亚旗就是靠父亲才成功的,其实也不尽然。郑亚旗的第一桶金是靠自己写编程赚的,成年后找工作因为没文凭,只能去超市搬鸡蛋。后来看到报社招聘就去应聘技术员,一年后便凭借过硬的技术当上了主管。初次创业失败,也曾把大半积蓄打了水漂。
后来,郑亚旗成立了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只有30个员工的条件下,仅图书业务一年就实现了1.5亿的销售;且在纸媒发行量断崖式下滑的大环境中,“皮皮鲁”的营收仍然保持着每年25%的增速。
郑家三代人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
回忆过往经历,郑亚旗曾说过,“我读完小学要不要辍学的事情,郑渊洁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所有人都反对,但爷爷奶奶说可以。”
郑洪升曾经在微博上写道:“我想对年轻的父母说,你们的孩子现在虽然还小,但转眼就会成年。别束缚孩子,自由最重要。儿时享有自由的孩子,长大不一样。”
郑渊洁说恢复高考后,他曾准备考大学,他知道考试是自己的弱项,但因为当时女朋友的父母要求,所以不得不去考。不过最终还是被他“很有个性”的妈妈拦住了,妈妈说:“真有本事考它干什么,没本事去考更活受罪。”
郑渊洁一直是在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家庭下长大,所以,即使父母都是军人,但从小到大,他爸妈都没打过他,甚至重话都没说过。
当然他犯了错也是会批评的,比如让他写书面检讨,结果检讨写得多了,写着写着就成了文章。有一次郑洪升看了郑渊洁的检讨,乐得笑出了声,因为写得有故事、有情节、有对话,“为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郑渊洁: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适才教育”
如果说,郑渊洁教育儿子是“特立独行”,那么在对待女儿的教育上,却又“循规蹈矩”。其实郑渊洁一开始也并没有让女儿上学的打算,但或许是从小在女儿面前经常提不让女儿去上幼儿园、上学的事情,反而激发了她的“逆反”心理,女儿郑亚飞非常向往学校,每天在幼儿园都特别开心。于是一路读下来,在2017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还同时被美国6所顶尖大学本科录取。
后来, 郑渊洁总结两个孩子的不同:儿子聪明好动,不适应学校的教育方式,那就把他领回家自己教育,让他的才能和天性得以尽情发展;女儿正好相反,她喜欢上学和群体生活,既然她喜欢学校的学习方式,就应该让她在学校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成长。
虽然郑渊洁在教育儿子的方式上成功了,但他也知道每个孩子的性格、禀赋都是不同的,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不让儿子上学与主动送女儿进小学是相反的,但其实却殊途同归,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适才教育”。
在教育上,郑渊洁特立独行,值得钦佩,却不适合效仿。其实这一点郑渊洁本人也有一再说明,在家教育并不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但是作为父母,郑渊洁的很多教育理念都非常值得学习。
★比如性教育千万不能遮遮掩掩。
郑渊洁曾说,他对于儿子没上学感到最遗憾的事,应该是“让他没机会早恋”。因为初中对孩子最大的用处就是接触异性,比别的教育还要重要。
郑渊洁说,别的教育可以遮遮掩掩,就是包括数学、语文,你爱怎么兜圈子怎么兜圈子,但只有性教育是不能转弯抹角的,一定要直白、一步到位,因为你只要留下悬念他就会去探索。你不告诉他,同龄人也会告诉他,而同龄人的信息是以讹传讹、不准确的,所以父母要打破神秘感。
★比如儿童安全教育。
郑渊洁是一个对儿童安全特别敏感的人,还用童话的手法给儿子写了本家庭自救兼儿童普法教材《皮皮鲁和419宗罪》。
并且他在日常生活中将这点贯彻地特别彻底。去年他就曾发微博说起,坐地铁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读自己的书,特别开心,但是并没有向小朋友表明身份。因为他认为孩子一个人回家,如果有陌生的成年人表示自己是她喜欢的作者并且是真的,那很可能会对她以后独自外出造成安全隐患。(能想到这么细,郑渊洁真的对孩子非常非常暖)
★比如孩子犯错只批评没有用,要找到出处,改变源头。
孩子身上有三种素质强大无比:想象力、模仿力和逆反力。其中模仿力可谓登峰造极。家长想让孩子改正所谓的缺点,不应直接批评,而是要找到缺点的出处,改变源头。“太多的孩子,模仿缺点的能力强,天然的想象力已被磨损淡化,这才是危险。”
★比如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
郑渊洁认为,孩子是最纯真不过的。孩子之所以犯错,都是大人们教育不当。教育孩子上就“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一句话都别说。
现在,儿子郑亚旗开办了皮皮鲁讲堂,还建造了属于自己的摄影棚,去各地拍摄野生动物,出版了《郑亚旗摄影集》。对此,郑渊洁就说过:我的父亲不是作家,我不是摄影师。(但郑渊洁成为了作家,而郑亚旗成为了摄影师。)为人父的榜样作用不是鼓励后代模仿和照搬,而是刺激后代在继承中变革。
郑渊洁永远是一代人的童话大王。
有人会认为他是站在传统教育体制对面的激进分子,有人认为他是特立独行的儿童作家,有人认为他是千万儿童都向往的那种爸爸,但他在更多读者眼中是一个懂孩子的好家长。
看着郑渊洁童话故事长大的一代人,大多数都已经为人父母了吧!从孩子变成孩子的父母,你们对郑渊洁的教育方式有什么看法呢?欢迎文末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请鼓励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卸任前的忠告
作者 | 刘长铭
中国家长和西方家长相比最大不同点就是我们无法接受我们的孩子将来可能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这就是现实。
有句话是“行行出状元”,一个优秀的厨子可能不是一个优秀的数学家,反之,也是这样。无论我们怎样对人进行分类统计一定是正态分布的,我们所谓的最成功的人一定是很少数的。
不要总埋怨环境不好,
社会中的人都曾是我们的学生
货车半途坏了,车上的货物被哄抢一空;日本海啸,灾区秩序井然,反倒是千里之外的中国开始一轮又一轮的碘盐疯抢;节日过后,垃圾成堆的天安门广场和三亚海滩······
学校经常会埋怨社会、埋怨环境。不要埋怨!制造这些奇葩现象的人,五年前、十年前或更久前,都曾是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想想:学校教育给了他们什么?
虽然我们没必要往自己的身上背“十字架”,但是,我们应该有担当,这件事是我们没有做好的。那么,学校教育到底哪里出错了?
只炫耀“车技” ,忘记目标
打了比方,很多校长如同赛车手,考虑的是如何展示自己娴熟的车技,但却不知要把车开到哪里?
今天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像中国教育这样轰轰烈烈,改革措施令人眼花缭乱,校长们总想把学校搞得今天和昨天不一样,明天和今天不一样,如同夏丐尊在《爱的教育》序言里所形容“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但是,“池的要素水”,反而无人注意。
满嘴口号却没落地
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和国际人才市场接轨,“我们的学校缺少文化,不缺口号,口号不是文化”。刘长铭以自己接触的众多国外学校来做比较,他说,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校长和中国校长相比,满嘴有这么多的口号和理念,谈起来都一套套的,但是,最缺少的是在现实中的落地。
没有突破“放羊娃”的逻辑圈
刘长铭讲了广为人知的放羊娃的故事:问放羊娃,“放羊干嘛呢?”“赚钱呢!”“那赚钱干嘛呢?”“娶婆姨呢!”“娶婆姨干嘛呢?”“生娃咧!”“生娃干嘛咧?”“放羊呢!”······
冷静下来想想,我们真的就比放羊娃所追求的境界高么?我们的教育其实也陷入“放羊娃”的圈圈:读书、学奥数,上大学,找个好职业,然后买车、买房、娶媳妇,然后生子,然后孩子读书、学奥数······
只把学生当成容器和机器,没把他们当成“人”
不过,我们的教育价值也在发生改变,最初,是知识本位。把它形容为“容器”,学校塞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价值向能力本位转移。在老师看来,学生就是机器,要努力使他们具备各种能力,解决各种问题。
无论是容器还是机器,我们都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公民意识、生活、情感、交往、健康、悲悯等等人的基本属性,都被忽视。中国学校把“以人为本”的口号喊得最响,但是,“中国教育却最不以人为本”。
但是,是不是家长可以放弃学校教育?不时会读到这样报道,某家长在家庭私塾培养孩子,孩子也考上大学。刘长铭说,写这种报道的记者,根本不懂教育。
学校是个小社会,学生到学校是要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传递知识,那么,在目前的网络时代,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刘长铭认为,未来,教育的本位要从知识、能力向“价值体系”转变,这才是好的学校教育。那么,什么是教育价值体系,刘长铭以北京四中为例,认为,应该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每项都有具体的要求,均以“省略号”来代替,但是,并没有最终结论——一直在补充。
价值体系不是课程
北京四中的这个教育价值体系并不是课程,我们老是喜欢用纯技术的观点来解决教育——重视什么,就要开发什么课程,开发课程很容易,入脑入心难。
价值只有渗透到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一种完全不知不觉中去接受,去完成,才是真正的教育。
他列举了北京四中学生通过高考后到农村支教获得的领悟: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理想和服务社会相结合,才是完美结合,来说明价值是如何渗透到人的心灵中去。
学校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前,
老师应该先做好榜样
学校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要让老师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老师对工作充满了热情,那么,学生们未来就会有职业精神。这种影响不是靠老师说教,也不是校本教材就能解决,人的影响,是无法代替。
有一年,北京四中一位家长给老师写了封信,说孩子到了四中后有一件事情特别激动,即在分班测试结束时交卷子,当孩子把卷子递给老师的时候,老师说了一声“谢谢”。孩子回家后告诉父母:上学九年从来没有任何一位老师跟他说过“谢谢”······
刘长铭问老师:说“谢谢”是大事吗?但你平时说了吗?他因此和在场的学校打了个“赌”,他说,从现在起,号召老师向学生说“谢谢”,他们回答问题后,“请坐下”,以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我敢打赌,只要坚持一两年,那么,无论基础多么差的学校,一定会与众不同。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了解孩子,是成功教育孩子的基石
回想我们30多年来靠抢跑培养了这么多尖子学生、竞赛的获奖者、金牌得主,可我们并没有看到当初我们期望的从他们之中产生很多科学领域的大师,至少现在还没有。
刚出生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何三年、六年、九年成长之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走出了不同的道路?这个差异就是由家庭造成的。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夫妻关系永远第一重要,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家长有关,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每个即将当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人都对即将出生或者即将长成的孩子有着许许多多的要求,有着许许多多的梦想和许许多多的希望。
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科学家、外交家、世界首富、歌星、球星、明星、高考状元,我们也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豁达、彬彬有礼、风趣幽默、举止文雅等等。
我们中国家长和西方家长相比最大不同点就是我们无法接受我们的孩子将来可能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这就是现实。
有句话是“行行出状元”,一个优秀的厨子可能不是一个优秀的数学家,反之,也是这样。无论我们怎样对人进行分类统计一定是正态分布的,我们所谓的最成功的人一定是很少数的。
如何与孩子沟通应该被当作一门艺术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也可能无言的方式更有效。不用说什么,上去拥抱一下他,拍拍他的背、他的头,其实孩子学习问题上,家长帮不上什么忙。这种无言的动作孩子全都能够理解。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更艺术的方式。比如我们有一个老师,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他的孩子做了一件好事,从超市买东西手里拿一样东西没有结账,等到停车场上车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个东西没有结账,其实他拿走了也没有人知道这个事情,但是家长认为这是培养孩子好品质的重要机会,所以让孩子把钱送还给了超市的收银员。
孩子做完这件事情后,家长没有一句口头表扬,但是整个晚上,父母都表现得非常高兴。其实这种气氛孩子能够感受到,这就是对他的一种最好的奖赏。
有时候,沟通需要一些时机。我们在若干年前曾经采取一种方式,在军训的时候,我们让每一个家长给军营中的孩子写一封信。
军训差不多为期十天左右,我们争取第四天或第五天的时候让每一个孩子读到家长给他写的信。
为什么选择第四天或者第五天,因为绝大多数孩子这几天离开父母、离开家,特别是军营特别苦的环境,他已经开始思念家了。在这个时候家长的一封信能够深深的进入他的心中。几乎没有学生看到信不落泪的。这就是一次很好的沟通。所以,沟通应该选择一种方式,选择一种场合,选择一种心境,选择一种时机。
宽容对待孩子,做到“眼里能够揉进沙”
芬兰有个小孩子在十岁那年,为家里做了一点事情,他可能觉得需要有一些回报,于是就写到,“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信件送到邮局10芬尼,在花园里帮大人干活20芬尼······”
如果你的孩子突然有一天给你一个这样的纸条,你会作何反应?有些家长也可能会暴跳如雷。
而这个妈妈看到这个账单没有说什么,把钱放在那儿了。小孩拿到钱的时候,看到妈妈给他写的另一个账单:“彼得欠妈妈如下款项:为他在家里过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10年的吃喝0芬尼,为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妮······”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艺术。我认为,现大绝大多数家长缺少这样一种教育艺术。
在很多时候,家长小题大作,儿子接到了一个女孩子的电话,妈妈可能会拿起电话在旁屋监听,或者一个女孩子接到男孩子的电话,很多家长立刻跟老师反映,并限制这个孩子电话、通信的自由等等。其实这都是过于敏感。
“做教育有的时候就是要眼睛揉沙子。”我觉得这是教育的一种宽容,我们要相信孩子能把这个事情想明白,能从这个事情中悟出一些道理。
有个台湾作家曾写过一个很生动的故事:
在他当老师的时候,有一次带孩子们到海边玩儿,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上来以后浑身湿漉漉的。孩子们说笑着,一个小女孩把衣服脱下来了。显然,她的衣服脱的太多了,这个老师特别惊讶,想着是不是要制止,但是他克制住了。
后来,他看到这个小女孩把衣服拧了拧,然后把衣服穿上了,旁边的男孩女孩没有什么异常。因为孩子们的兴奋点不在这儿,但是我们成年人大喊一声,这个孩子可能一辈子就毁掉了。所以,这就是我们眼睛里要揉的沙子。
父母如何更好地与孩子建立情感纽带?
很多家长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最后导致家庭许多矛盾的产生。在我看来,夫妻关系是第一重要,正因为有了牢固的夫妻关系,才有了牢固的家庭,有了牢固的家庭,孩子才会有一个正常、良好的成长环境。
我个人认为,家庭教育不要把它过于艺术化、也不要过于技术化。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和睦的家庭最重要。有了和睦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能够很自然、很幸福的成长。我相信孩子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民国时期+$head_words:\\ 湘西南+$head_words:\\ 少数民族地区+$head_words:\\ 教育模式","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民国时期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述论"}
&&&民国时期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述论
民国时期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述论
<input type="hidden" class="share_summary"
value="湘西南靖县、会同、绥宁、城步、通道为苗、侗、土、瑶等少数民族聚集之地,民族人口占当地人口绝大多数,自古为文化难以训教之地,教育以民族特色的塘坪方式代代传承。自宋以来,朝廷威加四夷,教化渐入苗侗,儒学得以在此兴盛,以义学、社学、书院、私塾为主的科举教育得以发展。清至末年,由于西人入侵,国势式微,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内容不足以跟上世界潮流,“新政”之时则设学部、改学制,教授近代知识。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因时而动,在原有传统教学单位上兴办新式小学堂,取得了一定成绩。民国以后,在政府的倡导下,清末小学堂转换为民国小学校,学生数量和学校数量增加。北伐以后,国民党统一中国,南京政府鼓励小学教育,各县域加紧了小学办学,为适应不断增长发展的小学,催生出了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女子教育。抗战爆发后,由于许多学校、知识分子、商人内迁,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一个教育鼎盛发展的时期。抗战结束后,由于国民党挑起内战,全国形势恶化,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受到巨大的冲击,学校减少、学生人数减少。  综观整个民国时期,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办学模式由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社会教育的过程,其发展轨迹呈现出新式教育的萌芽、发展、鼎盛再到式微的特点。"/>
湘西南靖县、会同、绥宁、城步、通道为苗、侗、土、瑶等少数民族聚集之地,民族人口占当地人口绝大多数,自古为文化难以训教之地,教育以民族特色的塘坪方式代代传承。自宋以来,朝廷威加四夷,教化渐入苗侗,儒学得以在此兴盛,以义学、社学、书院、私塾为主的科举教育得以发展。清至末年,由于西人入侵,国势式微,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内容不足以跟上世界潮流,“新政”之时则设学部、改学制,教授近代知识。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因时而动,在原有传统教学单位上兴办新式小学堂,取得了一定成绩。民国以后,在政府的倡导下,清末小学堂转换为民国小学校,学生数量和学校数量增加。北伐以后,国民党统一中国,南京政府鼓励小学教育,各县域加紧了小学办学,为适应不断增长发展的小学,催生出了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女子教育。抗战爆发后,由于许多学校、知识分子、商人内迁,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一个教育鼎盛发展的时期。抗战结束后,由于国民党挑起内战,全国形势恶化,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受到巨大的冲击,学校减少、学生人数减少。  综观整个民国时期,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办学模式由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社会教育的过程,其发展轨迹呈现出新式教育的萌芽、发展、鼎盛再到式微的特点。
摘要: 湘西南靖县、会同、绥宁、城步、通道为苗、侗、土、瑶等少数民族聚集之地,民族人口占当地人口绝大多数,自古为文化难以训教之地,教育以民族特色的塘坪方式代代传承。自宋以来,朝廷威加四夷,教化渐入苗侗,儒学得以在此兴盛,以义学、社学、书院、私塾为主的科举教育得以发展。清至末年,由于西人入侵,国势式微,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内容不足以跟上世界潮流,“新政”之时则设学部、改学...&&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美国教育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天堂
江河日下的美国公共教育
教育改革多年来一直是美国社会的重要议题,但是在全球化浪潮中显得更加迫切。美国尽管具有全球最先进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体系,并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产权利益,但是其小学教育质量和产出的相对地位却不断下降,成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丧失、蓝领中产阶级衰亡的重要内因,从长远角度来看,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是一个威胁。
以中美汇率的长期争议为例,明眼人都知道,即便人民币大幅度升值,至多只是改变美国消费品的进口来源,美国就业情况不会有多少改善,这是因为美国蓝领阶层的现有教育和技能,并不具有与亚洲许多新兴工业国家竞争的能力。
这一情况并非由于美国的高工资水平造成。例证是工资水平不相上下、社会福利更多的德国依然维持了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对象正是中国。事实上,德国工人的教育和技能水平是这一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从历史的角度看,教育是美国国运的基石。《纽约时报》曾强调:教育是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强国的真正动力。美国是普及公共教育的世界领袖,从而培养出平均教育程度全球第一的劳工阶层,成为世界经济领袖。然而,今非昔比,美国的公共教育不仅在横向国际的对比下显得日渐落后,就是在纵向历史的比较下也开始出现倒退之势:正在成长接班的年轻一代的平均教育程度,逐渐低于“婴儿潮”中诞生的父母一代。1980 年,美国学龄青年的高中毕业率达到80%,而据芝加哥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克曼(James Heckman)所言,2000 年这一高中毕业率已经减退到了74%。在教育上一代不如一代的局面,是美国立国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状况,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国际货币基金会首席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印裔教授拉扬(Raghuram Rajan)
按照前国际货币基金会首席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印裔教授拉扬(Raghuram Rajan)的看法,美国公共教育的停滞倒退,甚至触发了“二战”以来最大的全球经济危机。拉扬向德国《明镜》周刊指出:美国房产泡沫的根源,在于美国政客们无法通过改善教育来提高下层阶级停滞不前的收入,只好通过宽松的房贷来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最终导致了2008 年的金融海啸。
还在竞选总统期间,奥巴马就在改善教育方面大肆许愿。但美国公共教育的僵化和低效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一大弊病是历来吃大锅饭的教师队伍内部缺乏竞争。但是教师工会是民主党的重要社会基础和施主,强烈反对引进“自相残杀”的行内竞争机制。借共和党执政期间经济停滞而卷土重来的奥巴马,难捅自己阵营内的这个马蜂窝。华盛顿教育总监李阳熙“出师未捷身先去”,颇有杀鸡儆猴的作用。庞大的美国教育工会势力同时发动全国性的“大批判”,对常春藤康奈尔大学出身的李阳熙进行妖魔化,以保护自己成员的既得利益。
美国公共教育为何退化?
美国公共教育退化的背后,除了积重难返的教师工会,还有很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原因。
首先,与中国和东亚儒教文化中孔子被尊崇为“大成至圣先师”拥有至高地位完全不同,美国绝没有东方文化里那种老师的社会地位可以相当于君主和父母的“天地君亲师”传统。美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向来不高,不过是个普通饭碗而已,多数教师也谈不上什么敬业精神。笔者曾经有过个人经验:小学各班级下午3 点半下课,3 点50 分打电话去学校,已经找不到任何老师。
美国某中学七年级课堂(来自搜狐网)
曾经不错的美国公共教育,实际上部分得益于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中小学教师的职位作为妇女就业的最主要途径,得以雇用最优秀的职业妇女,因而维持了相当高的人员素质水准。随着近几十年来的妇女解放运动,高收入职场对女强人和“女丈夫”们开放,智力高强的妇女纷纷选择报酬和社会地位更高的行业,诸如医生、律师、企业高管等等。中小学老师虽然也大都需要大学文凭,多数却成为那些成绩最差的大学毕业生无奈的职业选择,使得学校教师质量江河日下。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金利曾经发布研究报告,发现将近一半(47%)美国公立学校老师来自成绩属于最后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加上教师工会保护的铁饭碗,不称职混饭吃的比比皆是。《纽约时报》名笔纪思道提到纽约学校课堂里会出现烂醉如泥的女教师,叫来校长也无法唤醒。2011 年,纽约市退休教育局长克莱因(Joel Klein)对伦敦《泰晤士报》抱怨:“在美国,起诉一桩死刑案件,也比开革一个不称职的(公立学校)老师容易。”
《纽约时报》引用过一项量化研究的数据,显示与SAT 平均考分相同的其他行业人员对比,美国公立学校老师们的平均薪水要高出一半。
美国当然不缺乏好的公共学区。这些学区基本上都在远近郊区,属于房产价格昂贵的中上阶层社区。事实上,因房产价格以及居民族裔社会经济状况而产生的跨越这些学区边界的冲突,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热门研究项目,也是传媒上的常见故事。例如2011 年1 月,《华盛顿邮报》报道,俄亥俄州有一位黑人母亲,为了两个女儿可以从乱糟糟的穷人市区学校转往近郊白人居多的中产阶级学校,伪报自己的家庭住址,而被判刑事犯罪,入监九天后才在舆论压力下被释放。这些优秀的学区得到当地充足的房产税的支持,得以维持相对较高的教育质量。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中上阶层社区日益代表家长们的良好教育程度,所以更加深了美国人口代际教育水平与经济收入的传承关系,以及贫富差距的固化程度。
在美国城市内部和下层社区公共教育师资和“产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美国一些知识精英组织发起了名为“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的支教运动,动员常春藤和其他名牌大学毕业生去贫穷落后的学区参加中小学教育,以期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增加穷人尤其是少数族裔子弟的社会上升机会。这一支教运动不无社会服务的理想主义成分,也产生了诸如上述李阳熙女士(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加入“为美国而教”,被派发到纽约哈莱姆黑人区的落后小学任教)那样的教育改革领袖。但是在美国的职场和经济社会现实下,大多数参加者都只有两年左右的短期义务,这一经历有时甚至成为常春藤毕业生美化个人履历的镀金工具。面对庞大的需求,每年短期支教的数千名名校毕业生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法根本变革已经根深蒂固的全美公共教育体系。
“拒考运动”中的标语
真正开始触动到美国僵化的公共教育体制的事物,是“公立私办”的所谓“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也可译为委办学校),这一运动于 20 世纪90 年代从北部的明尼苏达州开始,目前已经扩展到40 多个州以及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特许学校虽然大都也靠当地税收资助,但是基本上按照私立学校的章程管理。尽管还没有有力证据表明特许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于公立学校,但是它们打破了公立学校对公共教育的垄断,以及教师的铁饭碗和大锅饭,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尤其少数族裔家庭的欢迎,同时也成为教师工会和民主党左翼最大的眼中钉。因此在教师工会大力支持下当选的纽约新任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一上台就企图关闭和限制市内的特许学校。美国教师工会反对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便是反对以标准化考试为主的各项考核措施。说到底,考试成绩是教育质量最客观的标尺。美国公共教育的质量问题,正是由于多年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测试(PISA)而被显露无遗。但考试也是暴露大批公立学校教师尸位素餐、滥竽充数的有力工具,所以近年来不仅众多老师甚至校长带头的作弊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刑事案件,标准化考试也遭到教师工会和整个公共教育体制的极力反对。
既得利益者们反对考试的理由五花八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标准化考试的内容考非所教(实际企图掩盖教师的渎职);
第二,这些考核迫使学校和教师不做“正事”,浪费课堂教育时间从事备考训练;
第三,考试造成学生们的极大精神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第四,考试内容和方式都有社会经济地位偏向,对穷人子弟不公,他们考试成绩低下不是教师的责任,而归罪于社会家庭和经济因素。
总之,按照教师工会的观点,只有考虑到所有各种因素的个人化评审,才是真正“公平”的考核。
然而,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人化评审不仅主观,并且缺乏大范围的可比性,更因费用昂贵而不可能全面采用。在教师工会庞大的动员宣传之下,上述这些反对理由确实都可以找到个别案例作为“证据”。特别是第三点也即增加学生精神压力,容易获得不少主流白人家长的认同,而响应“选择拒考”(opt-out)运动。李阳熙女士曾因此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评论,以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测试来提醒大众美国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和考试的必要性,反对“选择拒考”运动,却再次遭到公共教育既得利益者铺天盖地的挖苦批判。
“拒考运动”中的孩子
平心而论,教师工会反对教育改革的理由只有最后一条确实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正当性,也即教育质量低下应该归因于学校和课堂之外的社会因素,换言之,不是“教不严,师之惰”,而是“养不教,父之过”。这是下面会讨论的话题。
除此之外,例如所谓“考试影响学习”,实在是站不住脚的借口。2011 年,权威学报《科学》刊登了严格的对照实验结果,证明作为巩固学习结果的工具,考试远比“概念构图”课堂复习有效。虽然不少民主党人士,包括纽约州州长科莫(Andrew Cuomo)和奥巴马总统首任白宫大总管、后来出任芝加哥市长的伊曼纽尔(Rahm Emanuel),都开始认识到公共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然而在可见的未来,美国公共教育改革难以实现实质性的进步。
除了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以及不断恶化的下层社会家庭结构之外,主要的障碍在于公共教育投资。与欧洲及美国北邻加拿大不同,美国公共教育主要依靠本地税收,联邦和州政府的“均贫富”附加拨款比例很小,在扩大学龄前教育的需求和日益增加的财政赤字下更是难以为继。
美国公共教育不仅质量低下,浪费低效也是一大弊病,许多学区平均每个学生每年耗费的公共税款,早就超过1 万美元,甚至逼近私立学校的学费。在教育问题上,美国社会有非常强烈的反对平均主义和政府干预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共和党向来主张公共教育“乡土自治”,坚决反对“外来干预”。小布什总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成为空头官样文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乡土自治”派的抵制。另外,远近郊区的中上阶层学区大都是共和党的“红色根据地”,学区董事会为共和党把持,而不容他人染指,对在教育经费上“劫富济贫”、照顾贫民学区等举措尤其如此。
“磁石学校”重点中学
精英教育竞争的低龄化,与第一章介绍的美国公立中小学校质量江河日下的教育危机,形成一个尖锐的对比。美国上层精英不但继续保持高比例的私立贵族中学校友数量(包括前任奥巴马总统和拜登副总统),更为了延续这种社会地位,而纷纷将下一代送去昂贵的私立学校。奥巴马总统的两个千金便是例证。奥巴马曾经公开对美国NBC 电视网记者承认: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显著低于他的两个女儿就读的贵族私立学校。
这种贵族教育的前提是金钱,自不待言。奥巴马政府在解救金融危机时,曾经规定接受救助的华尔街高管年薪不得超过50万美元,引起华尔街怨声载道。《纽约时报》不无中肯地指出,这些人光是每年送两个子女上私立学校的费用就已经超过10 万美元,50 万美元一年,扣除所得税之后,实在是没法过日子。
对于一般收入的知识阶层父母而言,这确是子女教育的一大难题。曾经酸溜溜批评蔡美儿的《纽约时报》大牌专栏作者布鲁克斯也指出,收入并不丰盛的华盛顿联邦政府要员,都千方百计把子女送进贵族预校,而对大部分中产阶级父母而言,公立中小学还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但是,他们因此不得不面对前面提到的美国公共教育的质量危机问题。
“虎妈”蔡美儿的两位千金上的是耶鲁大学所在纽黑文市的霍普金斯(Hopkins)学校,
这是美国历史第三悠久的“贵族预备学校”,
每人每年学费超过3 万美元
对于尖子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来说,在美国公共教育体制内,“重点中学”几乎是提高未来精英教育机会的唯一途径。美国公立学校遵循按家庭住址就近入学的学区制,在小学阶段,突出的学生最多只能在本学区内就读“尖子班”(gifted program),唯一可以跨学区入学的是有“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之称的“重点学校”,绝大多数是中学。这些学校大都通过考试(另外加上种族平衡的考虑)跨区招收尖子学生,所以在教育界通称“考试学校”(exam school)。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历史比哈佛大学还悠久的波士顿拉丁学校,和历史超过百年的纽约史岱文森高中(Stuyvensant High School)。其他较为著名的还有纽约布朗克斯科学高中(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亨特学院高中(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弗吉尼亚州托马斯· 杰斐逊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等。美国常春藤名校招收的“寒门子弟”,大量来自这些“重点中学”。例如《纽约时报》曾经报道,与奥巴马出身夏威夷老牌贵族中学不同,芝加哥黑人区长大的奥巴马太太米歇尔,便是从芝加哥当时唯一的重点中学脱颖而出,考入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然后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最后成为社会精英。
但是,重点公立高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这些重点中学属于公立学校体系,如果过多地占用主要来自当地房产税的教育经费和其他资源,必然会引起普通学校家长的不满和抗议。美国联邦政府原来唯一一个用以资助天才教育的贾维茨计划(源自已故纽约州联邦参议员雅各布· 贾维茨[ Jacob Javits ]),早就被国会取消了经费,而入不敷出的各州政府近年来在教育开支上也是一再缩减。由于针对少数尖子精英的天才教育难以获得一般公众的热情支持,更是难逃成为裁减开支对象的命运。
据斯坦福大学教育专家统计,全美有两万多所公立高中,其中教育条件比得上私立贵族预校的,只有165 所“考试学校”。有19 个州根本没有这样的尖子学校,就算像洛杉矶这样的大都市,竟然也没有一所这样的公立“考试学校”。米歇尔· 奥巴马回忆她上芝加哥重点中学时,必须每天凌晨6 点搭乘公共汽车,花费一个多钟头穿过整个城市才能到校。笔者有一位加州友人的女儿考进哈佛之前上的也是这样的公立重点中学,整整四年每天搭乘商家组织的专门客车上学,单程也超过一个小时。可以估算一下,四年高中下来,一个尖子生为此丧失的宝贵时间,原本可以投入到学习和其他活动上,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样的情况使得高质量重点中学成为严重稀缺教育资源,僧多粥少,入学竞争极为激烈。例如上述弗吉尼亚州托马斯· 杰斐逊科技高中,每年招生480 名,却有3300 多名学生报考。其结果便是大量资质出众的尖子中学生不得其门而入,被迫混迹于普通高中,而失去高质量教育机会。
其次,在公立学校体系中,由于很难实施常春藤名校采纳的凭“全面素质”招生,只能普遍采用严格的以考分划线的标准,结果导致亚裔华裔的高比例,以及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学生的相对匮乏,造成了相当不正常的学校环境。例如,亚裔在全美高中生中的比例约为5%,在重点中学的比例却超过了20%。托马斯· 杰斐逊科技高中甚至出现了黑人学生组织缺乏成员、由白人出任会长的局面。
这些重点高中的入学竞争之激烈,是精英教育竞争下延的例证,而入学之后的学业竞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择手段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其中,史岱文森高中的学生考试作弊案是一个典型。以科学教育著称的史岱文森高中算得上是世界名校,校友中已经有4 名诺贝尔奖得主,入学全凭严格考试,录取的是大纽约区最出色的学业尖子,据《华尔街日报》统计,史岱文森高中的毕业生有近一成进入了美国顶尖名牌大学,属于美国公立中学中的翘楚。
正因如此,史岱文森高中的学业竞争异常激烈。2012 年夏季传出的近百名学生在并非紧要的公共课程考试中利用手机短信作弊的丑闻,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作为拥有百多年历史的名牌中学,史岱文森高中的这一大规模作弊案震动美国教育界,也显示了美国精英教育“割喉”竞争的低龄化。《纽约时报》引述的史岱文森高中一位应届毕业生的解释“只要几分之差就能决定是否进得了常春藤学校”,很好地说明了作弊的动机。
“重点中学”即便有各种不足,仍然是寒门子弟进入名校的重要跳板,但是,这些“重点中学”隶属于公共教育体系的特性,令它们无法避免政治的干扰。2014 年,在纽约最新选出的“极左”市长白思豪的鼓励下,若干纽约州议员提出议案,要求改革纽约市8 所公立“重点高中”现有的考试入学招生制度,以增加黑人和拉美裔的入学机会。这可算作是用政治手段来干预教育竞争的最新事例。
纽约市的现有制度因做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两年前还获得了当时的市长彭博的高度赞扬。而一旦削弱考试入学的制度,目前在这些名牌高中比例超过一半的亚裔学生接受精英教育的机会将会大大减少。大纽约区是华人积聚之地,其中大部分都是辛苦劳作的工薪阶层和小业主,全力打拼为子女创造教育机会。因此这一威胁到华裔教育竞争优势的事态,不能不引起美东地区华人社区的高度关注。
美国名校升学率最高的65 所中学的毕业班人数与升学率的关系(来源:《华尔街日报》)
总的说来,除了有幸挤进165 所重点“考试学校”的1% 的尖子高中生之外,公立中学与私立贵族“预校”学生之间的质量差距越来越大。笔者曾经粗略统计:贵族“预校”毕业生进入常春藤名校的机会,是公立中学毕业生的5 倍!上图清楚地反映了私立对公立中学名校的升学率优势。无怪近年来从老小布什、克里、麦凯恩、奥巴马到罗姆尼等大多数总统候选人都是贵族“预校”毕业的精英教育产物。
(文章来源:于时语《攀藤而上——常春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
中信出版社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鼓励医生开办诊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