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不上土闻道,勤而行之获犹谓之灾,土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什么意思

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文言文阅读(14分)&菊圃记元结舂陵①俗不种菊。前时自远致之,植于前庭墙下;及再来也,菊已无矣。徘徊旧圃,嗟叹久之。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纵须地趋走②,犹宜徙植修养,而忍蹂践至尽,不爱惜乎?呜呼!贤人,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一旦遭人不重爱,如此菊也,悲伤奈何?于是更为之圃,重畦植之。其地近宴息之堂③,吏人不此奔走;近登望之亭,旌旄④不此行列。纵参歌妓,菊非可恶之草;使有酒徒,菊为助兴之物。为之作记,以托后人,并录《药经》,列于记后。【注】①舂陵:地名。②纵须地趋走:就算在人来人往的地方。③宴息之堂:人起居休息的地方。④旌旄: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此处借指官兵。【小题1】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分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其 地 近 宴 息 之 堂&&&&(2) 菊 非 可 恶 之 草【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前时自远致之(&&)&&&&(2)及再来也(&&&&)(3)君子自植其身(&&&&)&&(4)而忍蹂践至尽( )【小题3】下列加点虚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于是更为之圃贤于材人远矣- a1 ]2 g% b% D- E6 ?8 P: W B.近登望之亭无丝竹之乱耳3 ^3 e2 K8 Z$ C3 i' M& G/ T2 Z C.菊为助兴之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N, G+ T" F, @" F+ ] D.而忍蹂践至尽温故而知新1 E; [5 X! a, A( i" R/ d 【小题4】翻译下面语句(3分)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小题5】作者看到菊花的遭遇后,触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分)
答案【小题1】(2分)1)其 地/ 近 宴 息 之 堂&&&&&& 2) 菊 /非 可 恶 之 草【小题2】(4分)(1)从&&&&(2)等到&&&(3)立&&&(4)到【小题3】(3分)C【小题4】(3分)谁不知道菊花也很具有观赏性呢,在药品中是很好的药材,做蔬菜是上好的蔬菜。【小题5】(2分)有才能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立身处世,应该慎重选择处所,一旦遭到别人不爱护,就如同这菊花一样,徒悲伤,又有什么用呢。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弄清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C项中“为”皆作判断“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芳华”“佳蔬”,最后疏通句子。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5】试题分析:抓住作者发表感叹的句子“呜呼!贤人,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一旦遭人不重爱,如此菊也,悲伤奈何?”来理解。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君子慎独论》(清---曾国藩)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君子慎独论》(清---曾国藩)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习题详情
30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8.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周公子诫成王封①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②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二)孟母教子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③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④,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⑤,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注:①伯禽:周公之子  ②由:奉行,尊崇  ③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④役:劳役 ⑤子思: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又相天子(辅佐)B.德行宽裕(富裕)C.孟母方绩(正在)D.人母之道(方法)【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两组是(4分)A.成王封伯禽于鲁贤于才人远矣B.不谦而失天下   而伯乐不常有C.子之废学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D.以刀断其织   醒能述以文者【小题3】.翻译下列的句子。(4分)①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②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小题4】.两篇文章各对子女讲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B&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周公子诫成王封①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周公子诫成王封①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周公子诫成王封①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②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二)孟母教子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③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④,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⑤,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注:①伯禽:周公之子  ②由:奉行,尊崇  ③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④役:劳役 ⑤子思: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又相天子(辅佐)B.德行宽裕(富裕)C.孟母方绩(正在)D.人母之道(方法)【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两组是(4分)A.成王封伯禽于鲁贤于才人远矣B.不谦而失天下   而伯乐不常有C.子之废学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D.以刀断其织   醒能述以文者【小题3】.翻译下列的句子。(4分)①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②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小题4】.两篇文章各对子女讲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周公子诫成王封①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②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二)孟母教子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③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④,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⑤,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注:①伯禽:周公之子  ②由:奉行,尊崇  ③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④役:劳役 ⑤子思: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又相天子(辅佐)B.德行宽裕(富裕)C.孟母方绩(正在)D.人母之道(方法)【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两组是(4分)A.成王封伯禽于鲁贤于才人远矣B.不谦而失天下   而伯乐不常有C.子之废学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D.以刀断其织   醒能述以文者【小题3】.翻译下列的句子。(4分)①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②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小题4】.两篇文章各对子女讲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相似的习题。君子文化,刘先银著,邓世华绘画本提纲
邓世华绘画本《君子有九思》提纲
刘先银题写书名《君子有九思》
人生路上,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或者时刻;我们从书籍那里,感到了充实与幸福。“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护念好我们的激情和理想“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人经历了几十年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道德经》有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無信仰也。有信仰,就会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说: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夫唯道,善贷且成。
——题记 刘先银 2010年 北京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有他这样一段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九思”从视听感官、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等人的日常行为方面引发我们多方位的思考,让我们展开思维翅膀,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超越自我的天空中翱翔;这“九思”貌似平常,却寓意深远……它告诫我们思考的具体途经和方法,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越醇厚。
邓世华绘画本《君子有九思》提纲
邓世华绘画本《君子有九思》提纲
以故事解构解构撰写故事脉络的要素
神奇的孔子自画像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周易·乾》
《诗经·周南·关雎》
《尚书·虞书·大禹谟》
以足够的渲染浓厚的气氛,进入主题。
君子有九思
邓世华绘画本《君子有九思》提纲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刘先银题写书名《君子有九思》2018北京
刘先银题写书名《君子有九思》2018北京
人之降生,如一面白纸,洁白干净。
人之一生,如一场电影,精彩纷呈。
人,先天有命,不可更改,是谓命中注定;人,后天也有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谓命由心设。我们的一生都在选择,人之所以高贵,关键在于此。选择是时间长河之于我的舵,是今天之我通向未来之我的转折点。选择的出发点,有物理性和精神性的区别,这些出发点,构成我们和世界互动的基础判断。人注定是身体需求和灵魂追求的统一体,追求源于需求之上,具有精神的超越性,追求也是深层次的快乐发端,这种追求被自我认知和认可,为自我判断提供内在动力,这个追求和动力就是志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第二.4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七.6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第五.28
孔夫子十五岁志于学,三十而立,开坛设讲,志向逐步升级为“志于道”,以至于“学”和“道”成为他老人家坚守一生的志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夫子站在生命末端时,对自己精神之旅的回顾和总结。
关于这一段我们还需要放到历史的特定环境中,才能更深地感受。孔夫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的鲁国,当时社会中的上层贵族和下层平民中间有着巨大的认知鸿沟,虽然孔夫子血管中流淌着贵族的血液,但三岁丧父后,他就沦为平民一员,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在男权当道、礼崩乐坏的当时,生活艰辛可想而知。参考杨宽先生的《西周史》考证,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当时的教育情况:男童十岁之前在家学习简单数字、天干地支之类内容,十到十五岁在小学学习书计、音乐等内容;十五岁束发成童,学习音乐、射箭和驾车之类技能;二十岁行冠礼,入大学(辟雍),正式成人习礼。这是贵族子弟的学习路径,一般平民若能学习到十五岁小学毕业,就属不易。
由此我们可以大概想象孔夫子少年时代学习之艰辛,与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孔夫子母亲颜徵在如何省吃俭用,积攒“束脩”(腊肉干,春秋时代的学费形式)以供孔夫子完成小学。而十五岁之后的教育资源全部被贵族所占,要想打破这个阶层鸿沟,更进一步深造,对于孔夫子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立志于学,开启了一个异于当时教育环境的学习模式:学无常师。
孔夫子十七岁丧母,合葬父母后,他的生活大概就如后学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所述,孤单清苦,但是学习让他获得极大的快乐和动力,支撑他不断暗夜潜行。十三年学习生涯,让孔夫子学有所成,开始授徒设教,逐渐闻名于鲁。历史记载,在孔夫子三十岁时,齐景公携晏婴访鲁,问礼于孔夫子。我们可以大致判断,三十岁的孔夫子,在鲁国已经是一位“礼”法专家了。如此三十而立,孔夫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安身立命之处,价值观已经成熟。
孔夫子自谓四十不惑,应该是指事理人情,三十到四十岁,鲁昭公伐三桓失败,离鲁到齐,孔夫子也前往齐国寻求出仕机会,但齐国内部也是势力纷争,出仕未果,由齐返鲁,他开始修订诗书,安心教学。这段时间,他还携弟子千里迢迢,适周问礼于老子。人情世故的遭遇、两次长时间的外出学习考察,孔夫子的思想逐渐圆融,由“立”到“不惑”,应该是一种良性的自我妥协,是自我互动和人我互动之间的矛盾消融的标志。四十不惑的孔夫子,完备了超出常人的视野和深度,唯如此,立而不惑,仁者安仁,才成为一个可以践行的真命题。
五十岁之前,孔夫子开始深入研易读易,乐此不疲,韦编三绝。周易的占卜、时、机、位、变、象、数之理,启发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谓知天命,他开始真正探究内心,从礼的外在形式逐步深入到对事物、人性甚至天道的探究中。五十岁到六十岁,是孔夫子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代,被鲁君重用,官职由主管建筑的少司空,到主管刑狱纠察的司寇,直到主政大局,代理国相。之后种种原因,鲁君对孔夫子的态度急转直下,他无奈辞官离鲁,走上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之旅。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这些经历,也许正是“知天命”的催化剂。易之变被孔夫子内化为儒家的权变思想,守经达权,成为儒家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权变是后天人生对先天命运的对话和握手,如此看“知天命”有深深的悲哀,也有风轻云淡的豁达。
六十岁的孔夫子还在路上,卫、陈、曹、宋、郑、蔡等国,他老人家带着随行的弟子们来回奔波,经见了各国君王权贵、隐逸高人;也几入险境,差点丧命,他“累累如丧家之犬”,带着一众弟子,宣扬礼治天下,宣扬仁爱之道,但最终没有哪国国君愿意替孔夫子的理念买单,十四年奔波,十四年自我推广,在不解、嘲讽、冷落、嘲笑的境地中,孔夫子心性渐渐沉落,成为一座高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仁者安仁、仁者静、仁者寿、仁者耳顺。不论如何,你说他听着,他拽过琴,架起罄,为你和上曲一首。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壮烈雄浑中,我们又听到了他说“无可无不可”。这样的沉静伴随着孔夫子的老年时光,68岁他结束周游,去卫返鲁,删诗书,著春秋,风烛残年之际,噩耗相继。独子孔鲤病逝、最爱的学生颜回、最信任的学生子路相继逝世,孔夫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字字泣血。
值得一提的细节是,颜回死后,颜回的父亲请孔夫子以车为棺椁,厚葬颜回,遭拒。后来一众孔门师兄弟僭礼厚葬颜回,孔夫子言曰“不可”,却也没有强行阻止,只是恸哭不已。
孔子一生都在学习,他好学,也从学习中获得了快乐。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十户人家的地方,和他一样忠信的人好找,但像他一样好学的人难寻。在三千弟子中,被他认可和佩服好学的,只有颜回一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夫子的志向由“学”至“道”,是一种自我升级和完善,“学”是“道”的基础,因为只有“学”才能真正打开自己和外界的连接,堕毁自己设定的围界,站在人类命运的高度上,寻求解决之道。“道”是天道,是互动关系的总和。探求万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掌握万物的规律和属性,里面涉及到性命、时机、位势、人际等等因素。因此某认为“志于道”就是周易中“顺天休命”的白话版,是探寻偶然性,扩大必然性的人生探索,自然乐在其中。
“依于仁,游于艺”,探寻大道,不能胡作非为,要有德的自我约束,要有仁的自我指导,这是由外而内的感应之路。“游于艺”是方法,也是达观的态度,人生苦短,纵使天命难违,自己也要活的精彩,毕竟快乐源自于内,源自于自我认可,源自于自我认可和外界认可的统一。“游于艺”是由内而外的张阔,是儒家文化中,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圆融之处。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3. 君子可欺之以方。
4.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5.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 《诗经·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有他这样一段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九思”从视听感官、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等人的日常行为方面引发我们多方位的思考,让我们展开思维翅膀,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超越自我的天空中翱翔;这“九思”貌似平常,却寓意深远……它告诫我们思考的具体途经和方法,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越醇厚。
邓世华绘画本《君子有九思》提纲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有他这样一段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九思”从视听感官、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等人的日常行为方面引发我们多方位的思考,让我们展开思维翅膀,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超越自我的天空中翱翔;这“九思”貌似平常,却寓意深远……它告诫我们思考的具体途经和方法,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越醇厚。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馁:音内(něi),饥饿。
禄:做官的俸禄。
出自《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用心谋求大道而不费心思去谋求衣食。你亲自去 耕田种地,会让人失去进取心;努力学习,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君 子只为大道的存废而担忧,不担忧贫穷。”
释义:真正的君子只忧愁自己的为人,不忧愁自己是否贫穷。
唐太宗问许敬宗: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
许敬宗回答: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
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
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亲人听到谗言,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
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哪个人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
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的!”
的确,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凡事依正道而行,无愧于心,别人说长道短,无须理会。
人若悟到这一点,自然就省却了许多的烦恼。
这是许敬宗智慧的地方,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
只要自己路走得直,无愧于心,完全不必去理会他人的评说。
出自《论语》第一章,《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了解;
愠:恼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别人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你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人不知而不愠:“知”在古代汉语里,除了相当于 “知道”、“知识”外,还经常与“智”字通用,相当于“智慧”。例如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即为聪明、智慧之意。“人不知而不愠”的知,既可以作“知道”讲,也可以作“智慧”讲。
解说 “知”作“知道”讲的时候,首先可以与知人善任的“知”相同,可以解释为“了解”。是说咱的才华、能力不被了解,不被赏识,得不到提拔重用,咱也不必郁闷,也不必生气上火,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心平气和,一如既往。这样的表现是合乎君子的修养的。孔子告诫我们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怕;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误会了别人。 “知”还可以解释为“理解”。自己做了好事,有了正确的主张,明明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不赞成、不支持、不褒扬,有时还会招致些误会、曲解甚至诽谤、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生气,不抱怨,不恼怒,不颓废,不放弃,继续行善积德,探求真理,丝毫不在意自身的毁誉。这样的修养、德行,当然符合君子的品行。 以上两层含义,是说的别人怎么看自己,我如何对待。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问题可能出在沟通不够。要主动多沟通、多交流,当然还要注意方法恰当。不被理解的时候,或许需要做些解释、疏通的工作,有时则需要耐心的等待,时间会证明一切。 下面一层,是说自己怎么看别人、怎么对待别人。如果把“知”解释为“智慧”,“人不知”就是跟自己相处的人不聪明、不明智,脑瓜不灵活,怎么办?跟这种人相处,也不生气,给他以足够的尊重和宽容。
自古以来,人们对君子的衡量标准不一,有的人认为,定是人品一定要好,学问也要有的人;抑或是有礼有节,信仰坚定的人。孔子对君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做到有九思。要做到有九思,也并非难事,关键是看自身的信仰和价值取向。
1.君子视思明。意思是看就要想看得清楚明白。看有三种对象:人、事、物。看人要看其表里;看物要看其本末;看事要看其始终。为人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看事物要眼界要开阔。要做到站得高,看得远,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目光短浅者,在处事上,只看眼前利益,追逐蝇头小利,无长远打算;在对待别人的问题上,也是“近视眼”,不能全面地、发展地看待。现实社会中,以貌取人、以官位大小取人、以贫富差距取人、以能否为我所用取人、以学历取人……表现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其共同特点是都无长远打算,没有对人对物负责的精神,也有少部分人是分辨不清是非曲直,或者是不敢、不想看清真假虚实,以至放弃了自我的标准,换得一时安稳。当然,如果是看不清人和事,但是看清了自己,愿意与世无争,逍遥自在,这样的君子,也算过得去,至少能守住自己内心的那块天地。“视思明”告戒我们:看人要看其表里,看物要看其本末,看事要看其始终。具体操作起来,就是注意集中精力看,利用各种条件看、利用“外眼”看;多角度、多侧面地看,有所侧重地看,运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
2.君子听思聪。意思是听就要集中精力去听清楚。要听清楚,就要多听多想,不要听风则雨,要听以致用。即要善于倾听,还要做到博采众长。人多嘴杂,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同一个事物不同人道来也千差万别,有的真实,有的夸张,光是听人说,安能辨它真伪?!君子要多听,要善于听不同的声音,还要听得聪明,要听得出什么对,什么是错,要学会倾听,就得首先学会尊重倾述者,就是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既要礼贤下士又要虚心求教,听取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又要善于倾听,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融入他们当中,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那样随时都可能听到他们的肺腑之言。这样就能获得相对准确的信息。“听思聪”告戒我们:听要体现刚正大气,切不可苟苟且且,也不可以以获取小道消息为乐,尤其不可以那些望风扑影的市井闲话为据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要达到“听思聪”的境界,就必须听大事,听从正确的,千万别偏听偏信。郑板桥老先生的《听竹》很有启发意义,他在衙门休息时听到窗外竹子发出的萧萧之音,从竹音中听出了门道,于是乎联想到民间的疾苦。郑板桥从无声中听从出有声,从自然声响中听出了社会底层的呼声,为我们出了“听思聪”的榜样。
3.君子色思温。意思是对人的态度脸色要表现出温和。要使态度平和、文雅,必然需要心态平和。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态度端正,言辞谦和,行为谨慎,不到处捅漏子、闹矛盾、犯错误,才能避免受人指责怨恨……这些就是一种好品质。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也是很难的。谦谦君子,自古就有。所谓君子,就是要心怀宽广,处变不惊,潇洒自如。因为太激烈和明显的表情能瞬间转变周围的气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君子应该有比常人更大的气量,比常人更稳定的情绪,这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外在形象。面带微笑看起来是小事,偶尔微笑也容易做到,但如果能坚持经常,做到发自内心的微笑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微笑是爱的表现:爱生活、爱家庭、爱同志、爱朋友、爱岗位、爱事业等等等等,有了这些爱,工作才有活力,有了这些爱,才能笑得起来,因此每个人都应笑对生活,笑对工作,笑对情谊,笑对人生。
4.君子貌思恭。“貌”是外在形象,“恭”是谦恭,意思是做人的行为举止要得体,容貌要想到谦恭。一举手、一投足是行为,也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修养的反映与表现。真诚待人,就要无论贵贱;对人尊敬,就需要懂得谦和。就像是玉一块,不如炭火那么炽热,不如冰水那么寒冷,温温的,让人觉得舒服。只有尊敬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那些目空无人,总是高高在上的人,不懂得自己什么时候应该谦虚和恭敬的人,永远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荀子说:“木受绳则直,金就有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用绳墨弹线之后,据线而分,木才会直;刀用石磨,磨过之后,刀才会快。君子博学多识,也当每日三省吾身……在匡正行为上下功夫,就可达到孔子所说的“貌思恭”的境界,才可能给世人一张诚实的脸。中华民族为礼仪之邦,温文尔雅,待人以礼,是国人千百年来的外在形象。做人就要做到修身养德,文明谦逊,在任何场合都要做到举止文雅大方,礼节得体,交往中礼让周到,风度翩翩,不卑不亢。
5.君子言思忠。意思是说君子要求说老实话、说忠诚的话。做人要学会说话,懂得说话,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要言行一致,说出的话,掷地有声。孔子一直倡导“言必信,行必果”的思想。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言而有信是做人做事之根本。我们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心忠诚,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行为忠诚。守住了信任就是守住了人品、人格、信用和事业。讲信用,就是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的,用极其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真正守信者不轻易许诺。一旦应允,就必须履行诺言。古入有云:“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衍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大意是说即使十句话说对九句也未必有称赞你的,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遭受人的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奖励,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计谋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生活中,有的人总喜欢阳奉阴违,心口不一,着实让人感到厌恶。
6.君子事思敬。意思就是要很庄重地去做事,这里“敬”是指敬业的意思,每一份事业都需要全心全意,都要全情投入。“事思敬”就是说做事要专心致力,即我们现在常说的要敬业。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细思考,周密准备,态度认真,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李大钊说过这样的话:“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在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迹,可以得到社会的尊敬,在比较艰苦的岗位上,可以做出超乎常人的贡献,会得到更高的荣誉。凡大取于小,凡难出于易,凡粗成于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有时细节决定成败。做到了“敬业”,你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一定会令人满意。“事思敬”对一个民族来说太重要了。“事思敬”的观点提醒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只要我们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懈努力,就很有可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7.君子疑思问。意思是遇到疑惑要想到发问。唐朝的教育家韩愈在《师说》里有一段话:“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他告诫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不要不懂装懂,不懂装懂反倒害己害人。要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和“打破沙锅纹到底”的精神,多实践,要善于借助各种工具来查找处理问题的办法。不耻而下问,是一个人良好的品质,也是做学问、为人处事不可缺少的。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得好:“惟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这话实际上就是说,能抓住问题并及时向人们提出问题才是聪明的表现。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曾说:“什么是学问?就是要学会怎么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所以在漫漫学程中,应该不断地有所疑惑,有了疑问,才会想到发问,这才是做学问的真谛。要善于好奇、疑问和多问,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思考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进步。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会使用工具以外,就是要善于用脑子,有了疑问就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不问是不行的。
8.君子忿思难,这里“忿”是发怒的意思,“难”后患的意思。也就是说君子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忍让。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人们会常常发生情绪用事或感情用事的现象。人发怒时,是感情战胜了理智,难以自控,往往律事不周,极易出错。因此要加强情感修养,提高自控能力,力争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有些人提倡:忍让要在自己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需要做君子,就让那些小人们得寸进尺,忍让为先,反击次之。这话听起来也有道理,关键是如何把握“忍让”与“反击”的度。俗话说:“忍小忿,不妄为。”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被人冒犯,若要与之争斗,既在情也在理。尽管如此,由于这种行为会影响社会正常的秩序,所以就需要忍。小忿要忍,大忿也需要忍气制怒,冷静处之,练就了“忍”的功夫,就可以引而待发。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一时的忍耐,可以换来今后长久的平稳。做人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想冲动之害。要待人以宽,辩证地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扬其所长,学会换位思考,多在和平的氛围中处理纷繁复杂的问题。盛怒之下,要多想后果,适时缓冲平息一下情绪,可能有些尖锐的问题就会平淡化,或许内心结会自然解开。
9.君子见得思义。意思是见到利要想到是否应该得到。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切不能把道义放两旁,在利益面前,要知道自己坚守的道义。有的人见利忘义,看见即得好处,却忘记是否牺牲了别人的利益,这种人是损任利己之人,不是君子。有一则故事颇能说明这个道理:古时一个官吏爱吃鱼,一天有人给他送去一条鱼,他拒而不收,送鱼人变通法子将鱼交给这位官吏的厨师,厨师接鱼洗净挂于案头,不巧被家猫衔去饱餐了。不幸的是鱼刺卡住了猫喉,猫痛叫不停,引起了这位官吏的注意,一问才知道事情的端详。他一边吩咐厨师帮猫解除痛苦,一边说出不收别人之鱼的真谛:不义之物要不得,贪一时之利,就可埋下伤身甚至丧生之祸。“见得思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一直推崇。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孟子看来,义比生命还重要。古有“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的说法,讲的是不能忘恩负义,现代社会提倡感恩教育,旨在贯彻民族之大义。“八荣八耻”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是对现代“义”字的最佳诠释。总之,修身养性,“君子九思”甚好!
九思是汉语词语,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其中记载着孔子“君子有九思”,具体指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九个部分,每个部分历史故事3-5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
九思是汉语词语,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其中记载着孔子“君子有九思”,具体指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
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
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
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
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
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
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
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
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
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
君子有九思
孔子说,“君子有九件用心思虑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
君子有九思
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君子有九思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神奇的孔子自画卦——人生奋斗总纲领
一直在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为只是一句比较超常的词汇罢了。初读《易经》后才知道,原来出自孔子对“三十而立”的“人生感受”。这“感受”还是“人活七十古来稀”时总结出来的。
朋是什么?从小在一块斯混,勾肓搭背、摩肩接踵,肌肤有肌肤之亲的人叫朋,非常亲密的。有肌肤之亲的人,这叫朋。
孔子根据八卦六爻,将一生画了一个重要的卦,这个卦,分上、下两部分。把人生分为六个阶段,在《论语·为政》中作了具体说明: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
六十而耳顺
继之文王著成后天八卦与六十卦三百六十爻,为后天历法成闰年。后天六十卦成六十甲子,成甲子六十年一周期。故孔子曰:“六十而耳顺”。
十有五而志于学(决定学的方向)
三十而立(确定一生的原则)
四十不惑(对人生目标不再动摇)
五十知天命(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
六十而耳顺(听了就明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德修到了一定的程度能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
护念好我们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
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我们手上。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君子终日乾乾:孔子是怎样欣赏音乐的?品竹心醉,张叶秋摄影作品集,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刘先银题写书名《品竹心醉》
孔夫子之道
儒家修行的目标是止于至善,达到圣人仁爱的境地。落实中华传统的纲常伦理之道,便是做人与修行之根本。
宗圣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者,心上有中,意指不偏不倚,中正无私,逢事而尽其心,在位而尽其职,无半点虚心假意,心专诚一之谓也。
恕者,如下有心,时时处处要从他人的角度去设想,人我一体,仁慈博爱,舍己利民为恕。遇事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化凡心为圣心,化自私为大公,则恕道常在矣。
忠恕,就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一个保证,也是为人本具之良心!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孔圣人:是否有一言可以终生奉行?
恕者如其心,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就是时时处处要从他人的角度去设想,自然很多冲突就解开了。其实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多为别人着想,就是与人相处的原则。
孔圣人道述尧舜、教正人伦。人伦就是五伦,五伦大道是人伦之根本,也是做人之基础。
(1)君臣有义:君仁而臣忠,则君安而臣乐也。
(2)父子有亲:父母教化子女当仁爱教导;孩子侍奉父母要孝顺恭敬,父慈子孝,则父子有亲也。
(3)夫妇有别:夫敬爱贤妻,妻敬爱夫君,相敬如宾,家有诸事商议而行,家和万事兴,自然白头偕老也。
(4)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年长者,须尽其责务,以教爱幼辈;年幼者,安其身份,以恭敬长辈。长幼各守其道,而不乱纲常,则一团和气,尽享天伦之乐也。
(5)朋友有信:朋友之间,善事助而成之,恶事劝而改之,以信义相往来,不论贫富,一视同仁。君子之交淡如水,但逢有事,则能尽心竭力相顾相助,此即是仁义道德之益友也。
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
仁:孟子曰:“仁者人也,亲亲(敬爱父母)为大。”仁爱之心,天生俱来,仁爱即是良心,良心就是天理正道。仁心就是圣人之心,众生本是一体所化,同是兄弟姐妹,要慈悲为怀,济人之困,利乐有情,救度众生。
义:符合道义,履行义务的意思。知恩则报,见善则行,于心无愧。
礼:表达真诚恭敬之心,卑己而尊人。
智:本性无恶,有过必改,有善必行,学习圣贤,济世救人。
信:人言为信,诚实无欺,为修道之准绳。若人守信,则是正人君子。
忠恕为孔圣人立教之真旨,总言之,尽己之心是谓之忠,推己及人谓之恕,其实伦常即是行忠、行恕之地也。
儒家的初级经典是《弟子规》,其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它是孔孟思想的根,也是中国文化的根。《弟子规》1080个字,里面讲了113桩事情,《弟子规》若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其实儒家的忠恕之道,纲常伦理全部都涵盖于《弟子规》之中,能真正落实弟子规,就是行伦常大道。
儒教不立门户,以正心诚意修身为本,五伦八德为归,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用。为了泽及苍生,儒教不限门墙,不拘信仰,志在化天下为大同,育万民成圣贤。力行忠恕之道,落实三纲无常、五伦八德。能乐善好施,立身行道,宣扬圣贤之理,成就完美之人生,安享大同之幸福。  
儒学经典要义: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孔子说:“一个人家的子弟,在家能行孝道,在外能扩充悌道(尊敬师长),做事谨慎守信用,博爱大众,接近有仁心的人。行有余力,学习文化艺术。”
2.仲尼祖述尧舜,宪xian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中庸】
【解】孔子远述唐尧虞舜的道理,近表彰文王武王的典章制度,并且上循顺天时变化,下依照水土地理特性。
3.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解】孔子说:“如果有人立志学仁(仁是每个人本具之良心),他便不会再作恶。”
4.孔圣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解】孔子说:“君子心中只有道义;小人心中却只知道利益。”
5.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解】孔子说:“君子偶尔犯错违背仁道。小人是从来不会行仁道的。”
刘先银书法作品《半亩方塘一鉴开》
10.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解】求:要求。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解】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样事情: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忠?与人交往有没有讲信用?夫子所传授给我的,我有没有实践它?”
忠心就是尽自己本分。学问只知道是没有用的,必须行出来才有用。学道,知道,要行出来才能成道。
1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解】孔子教人临事要依准则多思考,事情才能做好,也才不会犯错。这九项值得思考的事情都是一个学道的人做人做事应有的态度。
13.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解】尧帝说:“咳!舜啊!上天所钦定的落在你身上,你要执守中正的道理才能长久!假如四海的人民生活都穷苦困顿,那时候上天给你的禄位就终止了。”
14.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解】曾子说:“易经亘卦象辞有句话说:君子所思所想不超出自己的本分地位。”君子心中所想的总是合乎他的身分与地位,不好高骛远。
15.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解】君子有三项让他敬畏的事。
1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解】孔子说:“在上位的人自身做事正当,不用命令,其人民自然会照着做;反之,自身做事不正当,虽然有令,其民也不遵从。”
这叫“以身作则”,也叫“上行下效”。在上位的人如果不以身作则,自己胡作非为,而要人民不效法,不胡作非为,那是不可能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一定的道理。大道至简。孔子说:君子有九思。
《论语》感悟
原文: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7.14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妙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7.32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感悟:这两章记述了孔子对音乐的态度。孔子非常喜欢音乐,他对音乐的喜爱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齐国听到有人演奏《韶》乐,他一直陶醉于这首音乐美妙的意境中,竟然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感到这支曲子优美,一定请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他一起唱,最终一定把这支曲子学会。孔子一生除了从事政治和教育工作外,还专门学习过一些乐器弹奏,据《韩诗外传》记载:孔子访问卫国时,遇到旧友著名琴师师襄,孔子曾跟他学过弹琴。
孔子不但喜欢音乐、学习音乐,而且还懂得音乐鉴赏,对音乐有很高和造诣。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xī)如也;从之,纯如也,曒(jiǎo)如也,绎如也,以成。”(八佾第三)。有一天,孔子和鲁国的乐官谈论音乐,他说:“演奏音乐的规律其实是可以掌握的:开始的时候,整齐而合乎音律;展开以后,音调纯正和谐,音节分明,悠扬悦耳而又连绵不断,然后完成。”他认为,好的音乐不但要做到艺术形式的“美”,还要做到思想内容的“善”,子谓《韶》:“尽美也,又尽善也。”谓《武》:“尽美也,未尽善也。”(八佾第三)。正因《韶》乐尽善尽美,所以才让孔子如痴如醉,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由此可见,孔子不但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古代一位了不起音乐家。
从教育的层面看,教师懂得一点音乐欣赏,不仅可以调节生活气氛,缓解工作压力,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修养。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当教师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下课堂或者回到家中时,一首美妙的乐曲,可能会使你神清气爽,让一天的疲劳烟消云散;当同学或者朋友聚会时,伴随着美妙的乐曲引吭高歌一曲,也会调节现场的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更为重要是,音乐创造的意境可以陶冶人美好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我们听小提琴协曲《梁祝》,会被梁山伯和祝英台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所感染,特别是《化蝶》这一乐章,回肠荡气,常常令人潸然泪下;听《春江花月夜》,伴随着舒缓优美的曲子,我们的身心仿佛置身于一望无际的江边,欣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美好景色;听《黄河大合唱》,慷慨激昂的音调,铿锵有力的歌词,仿佛看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为帝国主义的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就是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形式的美,每一首乐曲几乎都是对心灵的一次美的熏陶。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音乐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陶冶美好情操,还能开启人的智慧,启发人进行创造性思维。被称为“航天之父”、“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听音乐是他业余时间主要的休闲方式。他认为,音乐引发了他幸福的联想,“音乐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是音乐让我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更宽一点、活一点。”保加利亚教育家罗扎诺夫创造的暗示教学教学法,其中就包括音乐暗示,他认为课堂教学中适当利用背景音乐对学生进行暗示,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力,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能使学生在音乐的享受中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语文课上,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通过音乐创造的优美意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在学生朗读哪些优美的诗歌或散文时,配上适当的音乐,更能使学生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感情基调。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1.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花之君子。——清·周容《芋老人传》
2.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应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韩愈《师说》
3.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4.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君子书叙。——唐·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1]
【引证解释】君子观王约告仁宗之言,可谓不负厥职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屡见于史册者,谓非王约辅导于其始可乎。若王约者贻仁宗之哲命者也。——四库全书《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四
5.旧时妻对夫之称。
《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李贤注:“君子,谓夫也。”
唐李白《古风》之二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清孙枝蔚《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6.指春秋越国的君子军。
《国语·吴语》:“﹝越王﹞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韦昭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
明梁辰鱼《浣纱记·被擒》:“越王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太湖。”参见“君子军”。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二回:“越王勾践闻吴王已出境,乃与范蠡计议,发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千人,从海道通江以袭吴。”
《类说》卷四三引唐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
8.竹之雅号。
宋苏辙《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参见“君子竹”。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君子”一词。《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先秦早期君子一语主要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 “君”,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孔颖达《诗经正义》曰:“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引其道,小人则供其役。”《春秋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此处君子、小人,仍着眼于地位而非道德品质。其后君子一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君子一词具有德性上的意义。“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此似为君子一词在德性上最具体的意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当然,仁祇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所宜具有其德性之总纲,在其他方面,仍非无所述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君子论
何为君子?对“君子”一词的具体说明,始于孔子。孔子对于君子的论述,不仅限于“君子”一词,“士”“仁者”“贤者”“大人”“成人”“圣人”等,都与“君子”相关。如果将这些论述都包括进来,《论语》一书,所论最多的,无疑是关于君子的论述。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家各派都在寻求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道家以无为而治为救世之方,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平乱之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要维护社会秩序,必须恢复周王朝所建立的一整套礼仪规范,亦即“复礼”。如何“复礼”?孔子感到,单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已经不能凑效。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周天子的威仪已经丧失。于是孔子创造性地以“仁”释“礼”,认为“礼”本是根源于人的仁爱之心,不过是人的仁爱之心的外在表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没有“仁”,当然不会有什么“礼”,要复兴“礼”,当从“仁”字入手。如果说,“礼”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那么,“仁”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仁论是要靠君子论来实现的,仁论必然要指向君子论。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礼记·缁衣》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所以一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谓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谣言止于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礼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不实在的话.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说,因为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而说,则是失言.要做个君子,必须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义的话,慈悲的话,正义的话.所以君子不徒用语言,说话必定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古有名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君子相当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会随便,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这件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才会有所行动.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合乎正道,另外,佛教说一个修行人,其言行必须合乎「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就是要讲真实的语言,要起正直的念头,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做人处事,如果能以八正道为原则,也不会有差错。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孔安国注曰:“忠信为周,阿党为比”。[1]也可以说,君子能够坚持原则,而小人则结党营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对于某个人的意见,既有赞成,也有反对;同而不和,则是一味赞同,没有主见,因人而取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做事,以义为准则,只问此事当做不当做;小人做事,则以利为准则,总是计较做此事对自己有多大的好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君子胸怀坦荡,没有自己的私利;小人做事,则以私利为准则,所以总是患得患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总是善于帮助他人,看到他人成功,君子总是感到高兴;小人则嫉贤妒能,唯恐他人超过自己,唯恐他人过上好日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君子在自己的志向不能得到实现时,仍然能够固守自己的志向;小人一旦身处困境,则有可能胡作非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做事,依靠自己的能力,如果不成功,也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做事,总是依赖他人,如果不成功,也总是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
君子追求的目标是仁义。追求仁义,需要知,亦需要勇。孔子将仁、知、勇当作君子之德。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何谓知?樊迟问知,孔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知是明白事理,是知晓他人。明白事理、知晓他人也是智慧的表现,所以,知也就是智。孔子对子路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知就说知,不知就说不知,这也是智慧的表现。现实之中,每个人可能都会被人误解,不因他人的误解而郁闷、惆怅,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别人不了解我而我不生气,才是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君子首先应当是一个仁者,君子需要知,也需要智,但君子作为一个仁者与作为一个智者,还是有差异的。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朱熹注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
君子以行仁义为事业,也需要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是义,是事业的正当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无义而有勇可能作乱,也可能成为强盗。
君子还要做到中庸。孔子很强调中庸,在孔子看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是不偏不倚,是无过无不及,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适中。程颢、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3]过与不及都不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孔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孔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中庸》借孔子之言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是恰到好处。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并没有一定的法则,而是需要当事人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给予灵活运用。这就涉及到所谓的“权”。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权”是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通过权衡而采取的一种最优化的、适中的措施。因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所以,“权”最为难得,与“权”相关的中庸,也最为难得。《中庸》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不可能”,并非不可能做到中庸,而是要做到中庸,实在很难。但正是因为难,才显得更为可贵。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君子的交友的方法。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是君子做事情的方法。这种方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君子为人处世的人生方法。
这句话出自易经,意思是: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应该像大地一样,气势厚实和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君子所追求的是正义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这种事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如何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孔子所关注的问题。“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何晏的解释是:“君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4]而程颐的解释则是:“‘君子固穷’者,固守其穷也。”[5]刘宝楠赞成程颐的说法:“‘固穷’者,言穷当固守也。”[6]刘宝楠引用《荀子·宥坐》和《周易·困卦》为证。“君子固穷”为孔子周游列国在陈绝粮时回答子路的话。《荀子·宥坐》篇对此有更为详细的记述。孔子告诉子路:“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周易·困卦·彖》曰:“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综合考虑,程颐的解释显得更为准确。“君子固穷”,并非君子本来就穷困,天生就穷困,而是“君子穷亦固”。君子处于穷困的条件下,还能够固守自己的志向,还能够坚持自己的操守,还能够坚持自己的追求。
子贡曾经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贫而乐”,并非君子必定贫,也非贫本身有什么可乐,而是身处贫困而不改其乐。孔子自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称赞颜渊:“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乐在其中”,颜渊“不改其乐”,孔、颜所乐者何也?非以贫为乐,而是虽贫也不改变志向,虽贫还能保持快乐,而是为自己虽处贫、处穷、处逆,然却不改志向而乐,而是提倡在居穷、处逆之时,仍须具有一种精神,仍然应当保持快乐的精神状态。身处贫困而不怨,身处逆境而不改,这本身就是值得高兴的事。
在儒家看来,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完人,只有当一个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且切实做到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成人。孔子自述其人生道路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君子不是天生而成的,要成为君子,当然需要人格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就力求向他看齐;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不好的表现,就反省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思想或行为,从而告诫自己不应当再发生类似的事,这是一种基本的修养方法,所以孔子又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君子以为仁行义为己任,而为仁行义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为仁由己”,(《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行义不需要他人命令,甚至也不需要他人鼓励。在孔子看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仅仅是知,好才会有兴趣,才会自觉追求,而乐之者则以这种追求为满足、为快乐。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以仁为快乐的人并不多见。“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怎样才能使人们以行仁为快乐,像好色那样好德呢?孔子发现与礼经常混而难分的诗、乐等艺术,具有陶冶人的性情,使人乐于为仁的作用。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包咸注曰:“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7]要成为一个仁人君子,首先应当学诗。
成为仁人君子,固然应以仁为根本,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只有内在的品德还不够,还须有外在的文采。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孔子于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要人们“游于艺”,亦即泛历各种艺事。此艺虽然也具有内在品德的因素,但无疑更是一种外在的修饰。孔子以六艺授徒,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非常明显地注重于培养人的外在文采。
为什么要注重外在的文采?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实也,指人的内在品质;文,饰也,指人的外在文采。有质无文则土头土脑,有文无质则华而不实。只有文质兼备,内外双修,才称得上君子。在诸弟子中,孔子最赏识颜渊,但孔子并不认为颜渊就是理想的君子。只是赞叹颜渊的好学和不二过,感叹:“贤哉回也!”在孔子看来,理想的君子应当具备多种因素和品质。子路问成人,孔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理想的君子应当有知、有廉、有勇、有艺、有乐。其中艺与乐明显地偏重于人的外在文饰。由于质毕竟是根本。孔子强调,首先要注重内在精神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学诗为开始,立足于人伦规范。人伦规范当然还是最为重要的,这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六艺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礼。“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然而个体修养的真正实现、个体人格的真正完成,却不是礼,不是人伦规范,而是乐。君子“立于礼”而“成于乐”。“成”即是完成、成就、成全。“成于乐”,意味着人格的最后完成、最终完善,是依靠乐、依靠艺术来实现的。
理解了孔子的“成于乐”,才能理解孔子何以会发出“吾与点也”的感叹。孔子请子路、曾点、冉求、公西华各言其志。子路、冉求、公西华所言均局限于事功,唯曾点所言,突破事功而上升到精神境界的高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浴乎沂”、“咏而归”,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也非普通人所不可为,然而,能为此者,体现出一种人格精神,这是一种突破事功之后的人格精神,也是一种人格修养的境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完善、完美的精神境界。
君子担道行义,以张扬仁义为己任。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何谓义?孔子没有明言。《中庸》曰:“义者,宜也。”董仲舒曰:“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义法》)韩愈曰:“行而宜之之为义”。(《原道》)义所考究的是行为本身的正当性,是不计后果的正义性,是当下意义的无条件的“应当”,所以要“见义勇为”。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君子的精神追求就是行仁行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君子做事的基本价值尺度就是义,就是只问行为本身正当与否。
孔子不否认人有追求正当利益的权利,但孔子强调人对于利益的追求一定要符合正当性的要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不可求”之事,也就是不义之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违背义的事情,即使再有利也不应当做。“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追求富与贵,无可非议,但不能因为追求富贵而伤害仁义。所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君子的精神追求是担道行义,在孔子看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曰:“古之贤人也。”又问:“怨乎?”对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君子无所怨,君子应当把维护自己的精神追求,当成最高的追求,甚至可以为此而不惜牺牲一切。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也可以做到死而无憾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何谓君子,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你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会有那样一种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也就是说,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于君子的第一条标准界定。
第二个标准他是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须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阔的,那么这种宏阔之志可以要求一个人不是太计较眼前的生活,孔子曾经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么样,自己过的日子怎么样,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君子应该是胸怀天下的。
第三个标准就是好处事,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这个人最终在集体的合作中有所作为,所以孔子曾经说君子跟小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君子群而不争,矜而不党.君子是合群的,他在一大群人里面他从来是不争的,不跟别人有太多的纠纷争执,他一个人内心可以是骄傲的,可以是矜持的,但是他决不结党营私.无疑,于丹女士对于君子的论述是十分全面和精到的,我当然是十分的认同,但是,我觉得,在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已经在论语的基础上,给予了君子的概念更为深广的含义,而且,如果我们一味的固守于论语对于君子的界定,可能会不利于我们后人更好的传承先人所留给我们的优质的财富。
君子者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形秽者不恶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为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为民者安其居为官者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此君子行事之准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儒家思想中确实包含某些束缚人性的因素,这种因素,主要表现在“礼”的层面。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礼对人有约束作用,但这种约束作用,却是十分必要的,孔子对于礼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就是“复礼”,就是恢复周代所确立的一系列礼仪法度。确立礼仪法度也可以有别的路向,比如实行严刑峻法,这是法家的立场,也是法家的基本主张。在韩非看来,使人不得为非的具体方法,就是严明的法纪和残酷的手段。
孔子反对这种做法。在孔子看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齐之以刑,也许可以在一定时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秩序,但却使民众没有羞耻之心。所以,依靠此法,并不能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要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还得依靠道德的力量。并且外在的礼仪规范,本来就是根基于人的内在精神结构的,本来就是根基于人本有的仁爱之心的。所以,孔子虽以“复礼”为己任,但孔子更是把力量用在“兴仁”上。只有“兴仁”,才可以“复礼”,这可以说是孔子的良苦用心所在,也是孔子的高明所在。
由“礼”而引出“仁”。表面看来,“仁”是服务于“礼”的,但“仁”却是“礼”的基础,所以,“仁”比“礼”更为根本。由“仁”而引出“艺”与“乐”。“艺”与“乐”应当为“仁”服务,甚至也应当为“礼”服务。后世儒家所倡导的“文以载道”,即是这种主张。但“艺”与“乐”并非只是为“仁”服务的,并非只具有工具的意义,它也具有完善人格的作用,甚至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儒家学说的基本用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就社会方面而言,是要为社会生活确立一种规范,以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个人方面而言,是要为个人确立一种安身立命的观念,以获得身心性命的寄托。“仁”与“礼”的结合,为保证社会正常秩序奠定了基础,“仁”与“艺”、与“乐”的结合,给个体生命带来了乐趣,也为个体精神家园的确立提供了可能。只有将“礼”与“仁”结合起来,才能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只有将“仁”与“艺”、与“乐”结合起来,才能为个体精神家园确立一种安顿。只有社会秩序与个体精神的安顿均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孔子君子论强调人的行为应当是发自于内心的自觉的行为。这种理论对于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但因此却忽视了“养”。“教”是教人以知识与技能,使人懂得外在的行为规范;“养”则是培养人的内在精神,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规范对人而言总是外在的,人们遵守行为规范不是出于内在的自觉,而是出于外在的强迫。
现代法律社会的管理的任务,就是如何来管理人。人们都知道法律,人们乞求于法律,因为除了法律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应当检讨我们的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应当更重视和强调“养”而不是“教”,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
天子无妻,告人无匹也。四海之内无客礼,告无适也。足能行,待相者然后进;口能言,待官人然后诏。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言而信,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告至备也。天子也者,势至重,形至佚,心至愈;志无所诎,形无所劳,尊无上矣。《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之谓也。
圣王在上,分义行乎下,则士大夫无流淫之行,百吏官人无怠慢之事,众庶百姓无奸怪之俗,无盗贼之罪,莫敢犯上之禁。天下晓然皆知夫盗窃之人不可以为富也,皆知夫贼害之人不可以为寿也,皆知夫犯上之禁不可以为安也。由其道则人得其所好焉,不由其道则必遇其所恶焉。是故刑罚綦省而威行如流,世晓然皆知夫为奸则虽隐窜逃亡之由不足以免也,故莫不服罪而请。《书》曰:“凡人自得罪。”此之谓也。
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爵当贤则贵,不当贤则贱。古者刑不过罪,爵不逾德。故杀其父而臣其子,杀其兄而臣其弟。刑罚不怒罪,爵赏不逾德,分然各以其诚通。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刑罚綦省而威行如流,政令致明而化易如神。传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之谓也。乱世则不然:刑罚怒罪,爵赏逾德,以族论罪,以世举贤。故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德虽如舜,不免刑均,是以族论罪也。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列从必尊,此以世举贤也。以族论罪,以世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诗》曰:“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此之谓也。
论法圣王,则知所贵矣;以义制事,则知所利矣。论知所贵,则知所养矣;事知所利,则知所出矣。二者,是非之本,得失之原也。故成王之于周公也,无所往而不听,知所贵也。桓公之于管仲也,国事无所往而不用,知所利也。吴有伍子胥而不能用,国至于亡,倍道失贤也。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故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故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分此者也;节者,死生此者也;忠者,惇慎此者也;兼此而能之,备矣;备而不矜,一自善也,谓之圣。不矜矣,夫故天下不与争能而致善用其功。有而不有也,夫故为天下贵矣。《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
在汉语语境中,“君子”与“小人”是一组反义词,正人君子是人所共仰的楷模,而无赖小人则是人所共恶的屑小。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等等,都是拿君子与小人来对比褒贬的。
在古代,人们对于君子有着较高的道德标准,先秦典籍对此都有着祥细的论述。比如《论语》,涉及君子的就有一百多处,可见,古人对君子的重视程度。
其中,古人对君子最基本的要求很多,如:君子的“三德、三畏、五耻、九思”。
1.君子之“三德”
子曰:“君子有三德:仁而无忧、智而不惑、勇而不惧。”
所谓的“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是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之一。能够做心爱他人,就会万事无忧,人生才会快乐;如果处处事事斤斤计较,这样的人生是难享人生之乐的。
所谓的“智”,就是能知世道人心,明乎事理。黄石公有云:“贤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理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时至而行,顺机而动。”一个有高度智慧的人,没有什么难题不得开解,没有迷惑怀疑之处,上自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均都了然于心。
所谓“勇”,就是勇敢,但却不是匹夫之勇,“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要想做个真正的勇者,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只有心存公义,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才没有什么可恐惧的。
2.君子之“三畏”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有句老话,叫“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那么何谓“天命”呢?天命是古人的一种朴素的哲学概念,指的是天道的意志,古人是迷信的,尊天为神,相信众生命运是由天道主宰的,做人要乐天知命,做事不要强求。这种思想现在看来是有些消极,但是,做人要有敬畏之心,还是不会过时的。
而大人与圣人,都是天道的守护者,也是天道在人间的代言人,当然也得充满敬畏才对。
孔子将“三畏”视为君子美德,并将之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分界线。所以,孔子才又说:“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3.君子之“五耻”
《礼记·杂记》中言,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而己倍,君子耻之。”
所谓的“五耻”,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其位,却不谋其政,不建其言,尸位素餐,君子之耻一;只讲空话,不干实事,君子之耻二;已得到的东西,却不能保住,自败家业,君子之耻三;为官一方,土地有余,百姓却背井离乡,君子之耻四;利用手中的权子,多吃多占,君子之耻五。
4.君子之“九思”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所谓的“九思”,是从孔子个人的言行举止的各方细节入手,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认不失君子之德。
孔子所谓的“九思”,其实也并不深奥,简言之即为:看事看人,看要看清楚了,才会明察是非,因为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听也要听明白他人的真实语义,切不可道听途说;与人相处时,脸色一定要谦逊温和,这样才不失礼于人;对待他们的态度一之一要庄重恭敬,敬人如敬己嘛;说话时一定诚恳实在,有一说一,不可满脸跑火车;做事要认真谨慎,才不会忙乱中出错;有想不明白的事情,要请教别人,切不可不懂装,胡乱决策,一意孤行,闹出笑话;心情好,想发火发怒时,得先考虑是否会产生后患,不要因图一时痛快,而后悔不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见到财利,考虑是否合于仁义。
两个神话故事:
土行孙,是中国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身怀“土遁”绝技的豪杰,能够在地下快速潜行。因为这绝技,他立下了许多功劳。他也多次被敌人擒获,但只要让他的身体接触到土地,就会像鱼儿游进大海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在希腊神话中那位巨人安泰的故事。他的父亲是海神,母亲是地神。他的力量来自大地母亲,只要不离开大地,他的力量就无穷无尽,但如果离开了土地,他就软弱无力,不堪一击。
故事的哲理:这两个人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联系,总感到这两个人物与我所从事的文学活动有某种联系。我们习惯于把人民比做母亲,也习惯于把大地比做母亲。而人民土地母亲,对于一个文学工作者来说,就是我们置身其中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生活,生活在人民之中,是文学艺术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是什么样子的天才,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与人民大众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关系,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要想写出能够深刻反映时代本质的作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始终与最广大的民众站在一起,时刻不忘记自己是民众的一员,永远把民众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就像土行孙和安泰时刻不离开大地一样,我们才能获得蓬勃的创作动力,才能写出感动人心的作品。
是的,我们所处的时代人欲横流、矛盾纷纭,但过去的时代其实也是这样。一百多年前,狄更斯就在他的名作《双城记》的开篇写道:“这是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也在直下地狱。”
我们所处的时代对于文学来说,也正如同狄更斯的描述“这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只要我们吸取土行孙和安泰的教训,清醒地知道并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